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温铁军:理解中国新时期主要矛盾的几个基本判断

温铁军:理解中国新时期主要矛盾的几个基本判断

温铁军:理解中国新时期主要矛盾的几个基本判断
温铁军:理解中国新时期主要矛盾的几个基本判断

温铁军科研团队:理解中国新时期主要矛盾的几个基本判断

2017-12-17 14:05:57 来源:察网作者:温铁军科研团队

中国处理危机的经验,无外乎就是政府面对生产过剩,采取了对内进行大规模战略性投资的“中国模式”。国家直接操作对内战略性投资,相当于中国这种无限责任政府履行无限责任的做法。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在制造三大差别之后能够再实现三大差别的再平衡。中国已经做到了两个,近年来正在做第三个。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全面理解这个重大历史性判断,至少需要知道中国身在何处,从何处而来,才能在复杂局面之中寻找向何处去。

从近代世界的三分天下看中国的特殊国情

首先,中国是一个原住民国家,也可以叫做“世界最大的原住民大陆国家”。

我们这几年做了新兴七国比较研究,在和巴西比较的时候认识到,巴西是一个“殖民化的大陆国家”。巴西和中国同为发展中国家,但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原住民占比的不同。中国几乎百分之百是原住民,巴西原住民人口只占大约5%,其他约30%是混血人口,超过60%的人口是外来的殖民者和他们的后裔。

同理,很多人今天研究美国,常问中国为什么不能像美国那样?对不起,美国的原住民人口只剩不到2%。要谈这件事情的时候,请先把自己作为原住民减少到剩下2%,再说中国能不能照搬美国。原住民人口占比多少的差异,应该是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的主流精英百年来强调“师从西方”、但却欠考量的前提条件。

如果接受中国是一个原住民大国的观点,那接着就要问:亚洲是什么?很明显,西方人早年推行殖民化时期,由于亚洲人口众多、文化成熟,加之被高山大海荒漠等地理条件阻隔,所以是没有被完全殖民化过的原住民大陆。

如果这么看世界,人们就会发现,北美、南美、澳洲都是被西方完成了殖民化的大陆。其共同特点都是原住民占比很低。

于是,这个世界由此至少可以有一个三分天下的基本框架。

——殖民地宗主国:欧洲;

——殖民化大陆:美洲、澳洲、以及大半个非洲;

——原住民大陆:亚洲。

三者的经验、以及立足于经验积累形成的制度和法律体系,是否可以相互照搬呢?

回眸20世纪,中国人有三次本质上大同小异的照搬:一是1919年新文化运动主流文人主张的全盘西化;二是20世纪50年代的学苏联;三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唯“美”是尊。

现在不同了,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坚持西方模式可以照搬。要我看,前提是先把原住民人口大规模减少(美洲)或者外移(欧洲),这才有照搬西方的可能。

照搬不成的主要障碍是中国人的大多数生活在传统农村。一般来讲,私人大农场是外来殖民者的产物。当我们讨论农业问题的时候,有些坚持西方教科书理论的人说,只要我们推进农地私有化,就会通过土地私有制条件下的自由市场交易,形成规模化农场经营,就可以参与国际竞争。

但有谁注意过,世界上大规模农业没有一个是通过市场形成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是大农场,巴西、阿根廷也是。在这些殖民地大陆上的大农场为主的国家中,没有一个是原住民当农场主的,这些大农场都被外来殖民者占有。实际上,大农场是殖民化的派生物。只不过那些主流教科书没写这历史过程。

在亚洲找得到大农场吗?也能找得到,在菲律宾就有。为什么在那有?因为该国已经被殖民化了400年。菲律宾原住民在农场当“契约劳动者

(bondary laborer)”,相当于包身工,而农场主是外来殖民者。

中国不仅是一个原住民大国,而且是一个数千年文明国家历史没有中断的国家。其不中断的内容,主要是以小农村社制为载体才能维持下来的农业文明。只要把这些道理搞清楚了,就不至于文化虚无、历史虚无了。在这里,我们进一步提出“三分天下”,用三维空间看历史。

民国黄金增长遭遇全球危机而败亡

自清末以来,中国人耗费了一百多年追求产业资本的积累和发展现代工业,可谓一波四折。第一折是洋务运动,败在甲午战争。那么,第二折败于何处?19世纪20-30年代,是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增长时期,民国经济史上称之为“黄金十年”。这个黄金十年被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中断,就是早期加入全球化经济造成的输入型危机。民国的黄金增长体现的也是中国人百年现代化大目标,也要面对内外两大矛盾。对内是地主从原来的村内地主变成在外地主,也就是变成在城镇兼营工商业的地主,从而加重了对小农的剥夺。由于工商业地主的收益主要来源于非农业,于是就把原来的秋后算账(也叫“下打租”)改成“上打租”,就是租入土地者必须春前交租;而且由于工商业地主在城镇的经营几乎每天都需要现金,地主就得把实物租改成现金租。这样,工商业地主经营行

为的改变,立刻带动金融资本进入农业。过去非货币化、非资本化的小农开始求助于高利贷,于是很多小农户被现代化经济击垮。于是社会上先出现了小农破产、乡村衰败,然后是痞子横行、土匪蠭起。这是民国黄金增长对内造成的代价。

对外经济方面,1929-1933年西方主导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遭遇生产过剩危机。这个大危机一爆发,重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当时还是白银币制,危机影响下海外白银价格抬升,于是国内白银外流,导致通货紧缩,严重打击了正在高增长的民国经济,造成经济衰退。

政府面对危机,被迫推行币制改革。当时政府请了一帮“海归”设计现代货币体制,放弃银本位制、改为纸币,意味着构建主权货币体系。这本身要求国家主权必须独立且足够强大,因此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紧接着1935年中国改行纸币的时候,日本加紧侵略华北,中国在改用纸币的第一年(1936年)尚且没有改变通货紧缩局面,但到第二年日军即全面进犯中国。此时的政府,必须把有限的贵金属和稀缺战略物资拿去给美国换来军火,而这时候美国人也在向日本供应军火(美国的供应占日本侵华军火用量的48%)。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从通货紧缩迅速转化成通货膨胀。随之是国土沦丧、国家危亡,使民国主权货币成为弱势货币,从1937年起遭遇通胀,一路通胀到1948年。

1948年,被西方批评的国民党政府,再次请海归们搞“顶层设计”,改革货币。其要点是,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承诺以固定汇率兑换黄金的条件,主动放弃国内难以支撑的主权货币,主要靠借来的美元作为货币的信用基础,追求进一步联系美元汇率的现代币制——金圆券制度。

早年的改革,1935年实行的法币制,初期通货紧缩时,货币票面值只有几十元;后来通货膨胀时期票面值变成几百万,再到改成金圆券时开始恶性贬值,其中的新疆票,票面值60亿元才折合金圆券1万元!可见民国晚期的恶性通货膨胀已经到了怎样一个极端的程度。

国民党在大陆的垮台,垮于什么?政治腐败、军事失败、民不聊生……可以列举很多原因。但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往往被忽视:工业化城市化形成的巨大成本无处转嫁。于是民国先自毁货币主权而亡于现代金融,接着恶化了现代财政。1948年之后,既没有现代金融,也没有现代财政,而国民党的士兵可是要拿到钱才去打仗的。当士兵拿到手里的军饷只是一捆一文不值的金圆券,就助推了国民党军队的崩溃。

危机软着陆:土地改革与“去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取胜的主要依靠力量是什么?众所周知是靠农民为主力的革命。中国农民几千年都要求“耕者有其田”,而历朝历代哪一位开国之君,都实行均田免赋。均田之后,慢慢出现土地集中——豪强大户占田。于是中兴重臣就要搞改革,抑制豪强。如果中兴重臣被“清君侧”,豪强占田没有被抑制住,这个朝代必然败亡。反之如果改革得以推行,王朝中兴,则可再延续百八十年。一般情况下,搞一次均田免赋就大致构成200年朝代周期的制度基础。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民的制度要求——耕者有其田。但是要看到,人均分地也在相当程度上带有“去现代化”的含义。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人均分地,在客观上使占比高达88%的农民人口,跟城市现代化体系的关系大大地弱化了!于是,共产党新政权在接手大城市的管理体系的时候,先要解决不到总人口12%的城里人的吃饭问题。不过,这么小比重的城市人口代表着现代化发展方向,新政府也需要构建现代财政,这仍然是很大的负担!

同时,因为共产党给农民平均分地,被土地改革激发起热情的广大农民,不仅推着小车支援解放军打仗,而且还要向国家缴纳折实征收的农产品实物税,这恰好就是农民为主体的国家建立财政金融的物资基础。因此,我们在1950年遭遇延续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难以遏制的高通胀危机时,主要靠农村土改和传统的农业经济,缓解了城市经济危机。

当时国家金融和财政体系的重建非常困难。以重建主权货币体系为例。当时新中国的银行存什么?老百姓叫做“存三白”,白米、白面、白布。但并不是老百姓抱着“三白”去银行,而是银行给出一个价值指数,老百姓去存的时候能计算出买多少白米、白面、白布,到取的时候还能买等值的这些东西。当年,货币、公债和军公教人员的工资都以小米计算,官方文件叫“三折实”。这套折实体系依托于什么呢?主要是广大农民增加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的积极性。

当时西方国家舆论都不认为中国共产党能解决通胀危机。土地改革不但解决了这个危机,农村还长期支持了新中国的工业建设。接着,1980年邓小平搞大包干,又一次按人平均分地到户,称作家庭联产承包。1949年是占总人口88%的农民分地到户,而1980年是85%的农民人口分田种地。只要实现了分田到户,农民就说“有吃有喝不找你”。1980年大包干使得政府只需集中解决15%的城市人口的矛盾。至于大包干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那是后话。

输入型危机、高失业率及其在乡土中国的软着陆

2008年华尔街金融海啸爆发之后,导致中国遭遇外需大幅度下降、外向型企业大量倒闭、以出口产品为主的民营企业工人大规模失业的危机局面。我曾在很多国际交流场合问西方人:如果你们有上千万人失业会怎么样?西方人往往很直接地说,那我们这个国家就没了。

西方都说“China collapse”,即中国崩溃,说了无数次。诚然,遭遇输入型危机的这个阶段就应该崩溃。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企改革中也曾有大量工人待岗或下岗,包括文革时期上山下乡未消化的大量回城待业知识青年。改革和历史遗留问题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巨大,是西方“中国崩溃论”的又一大说法,实属于典型的危机硬着陆。中国的很多事情,被学者们解释得相对复杂了些。如果简单归结,就是农村长期承载了城市资本危机的代价。如果政策得当,则农村是危机软着陆的重要载体。

中国本来是原住民人口密集的国家。西方人曾经来想搞殖民化,但没有可能把散居在乡土社会的原住民大规模消灭。近年来,中国近3亿打工者这种人口大规模流动情况,在世界上任何殖民化大陆都不可能发生。问问美国多少人失业?如果超过百万级规模,社会就受不了。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中国沿海大批企业倒闭,政府主要是靠国债投资于

新农村建设缓解了这个问题。尽管推高了政府负债,但这不失为中国应对输入型危机的宝贵经验。但是,几乎没有西方媒体认真地把中国应对大危机并且成功化解危机的经验告知给世界。

从现象上看中国的应对政策:以前出口退税13%,意味着中国政府拿财政补贴给海外消费者13%。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外贸订单大幅减少。彩电、冰箱、洗衣机、汽车全积压在库里。此刻,中央政府把13%的出口退税转化,改为鼓励农民买这些商品,提升内需,凡是农村户口,立刻享受13%的价格折扣,而且告诉农民说,这优惠政策只延续到2010年年底!于是,农民一买,全国百户彩电拥有率达104台!这样,靠着农民的庞大购买力和价格优惠的刺激,化解了外需下降、出口不畅的输入型危机。

然而,这还是部分有效的政策,只是把对外国消费者的出口补贴转给了中国农民。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个把外需转化为农村为主的内需政策出台之前,国家战略性大前提是什么?须知买彩电得有网络,否则全是雪花;买洗衣机得有自来水,买家电首先得有电,没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没有家电下乡!2005年9月政治局会议提出新农村建设,2006年开始大规模增加对农村的投资。到2009年危机爆发的时候,三年已经过去,国家已经向农村投了几万亿元,用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到2015年,国家累计向农村投了十几万亿元。可以认为,这是中国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大规模投资,既化解了城市的生产过剩,又实现了城乡再平衡。同时也是国家向农村的反哺。

但是,向农村基本建设投资,基本是没有回报率可言的,相当于改变了“效率优先”的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私人资本干不干?不可能干。只有政府按照国家战略意图去投资。这样就有客观上形成的对私人资本的“挤出效应”。

华尔街金融海啸以来,美国大量增加流动性救市。中国也如此这般。不同的是救市流向,中国把增加的流动性大部分送到基本建设当中去了。

金融资本过剩大危机横扫全球,“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但只要还有投资空间的国家就赢了,没空间的就输了。所以,林毅夫去当世界银行副行长之前告诉

大家说,中国还有20年高增长,因为我们的内陆空间广大!而且,他当了几年世界银行副行长回来又说,中国还有20年高增长,为什么呢?还是因为我们的内陆空间足够壮大!

“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要靠三大差别的再平衡战略来缓解

相对于新时期的主要矛盾而言,结合国家的生态文明战略提倡乡村振兴,内涵丰富,大有可为。据此看,农村治理如果试图将国家行政权力直接下伸到老百姓炕头的办法是不明智的,除非让农村恢复村社自治。恢复村社自治的前提条件是实现均田免赋。我们1949年均了田,但直到2006年才完成免赋,二者间隔了47年。现在,国家是要通过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立法,把均田免赋这套政策历史性地继承下来,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稳步推进综合性的农村组织化建设。

客观地看,日本、韩国包括我国台湾,到现在依然也是小农经济。放眼东亚社会,尽管城市化率都已经90%以上了,都已经现代化了,但是都改不出小农经济,因为那是延续数千年的文化。中国进入工业文明不到100年。这100年,中国的现代化经过了多次波折,其实都折在不可能向外转嫁成本的内生型工业发展上。如果没有办法学西方向外转嫁工业化成本,就要有一套制度安排,如何使内向型成本转嫁不至于引起对抗冲突。我们要好好归纳分析中国人危机软着陆的制度经验。东亚的日韩、我国台湾和越南,近代都做了同一件事,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平均分配土地。于是,下层社会以小有产者为主体,成为国家稳定的基础,形成了稳态社会,再之后都进入了工业化。整个东亚社会至今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稳态结构。比较其它发展中国家,没有一个搞得了东亚的土改模式。

农业属于多重风险的领域,但农民抗御风险能力低下,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小农户就得卖地,卖掉地就得去城市,在城市大量贫民聚集,形成贫民窟。贫民窟就是黑社会控制。愿意做比较研究的人,应该研究拉美化。近20年来,中国很多人强调加快城市化,有道理。但你最好去拉美国家看看。那里大都是城市化率高达70-80%以上的,比我们现在要达到的目标高得多。但哪个国家能实现有效治理?都不可能。今天都知道巴西、委内瑞拉出现了这个那个颠覆性变化,难道仅仅是石油价格下跌吗?不,是因为他们都超前城市化了——意味着雇佣一个贫民窟的劳动力,必须支付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全部成本,得能够养家糊口。

在我们这儿已经是两代打工群体了。为什么第一代农民打工者给点钱就来了?是因为他在农业上获取现金能力低、必须支付的现金开支却在增加;而他们外出打工只得微博的收入,但他们家里已经分了地,这是农村小有产者的家庭劳动力外出工作零风险的制度基础。靠巨大劳动剩余的贡献,中国工业化才成功的!

大家都说刘易斯拐点,我给自己助手布置的课题叫“刘易斯拐点偏移”,因为城市工业只使用17-30岁的农村劳动力。所以,中国的真问题就是“掐草尖”,

产业资本只把农村年轻劳动力作为草尖掐走,留下的中老年草根们承担了草尖劳动力的转移成本。

这些事情说清楚了,就知道中国为什么和南亚、拉美不一样。我们如果要把劳动密集型产业搬到非洲、拉美去,能搬吗?搬不了!拉美非洲劳动力的表面价格低,实际成本高得多。因为劳动力消费的食品和一般生活用品大部分要靠进口满足,任何外资企业雇佣属于正规就业的劳动力都会遭遇复杂困境。殖民化大陆没有中国乡村这种草根基础。中国现在只是统计上城市化达到56%(2014年),户籍城市化要低得多。

中国处理危机的经验,无外乎就是政府面对生产过剩,采取了对内进行大规模战略性投资的“中国模式”。国家直接操作对内战略性投资,相当于中国这种无限责任政府履行无限责任的做法。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在制造三大差别之后能够再实现三大差别的再平衡。中国已经做到了两个,近年来正在做第三个。

(一)区域差别/沿海内陆差别的再平衡

当1997-1998年发生第一次生产过剩之际,党中央和国务院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差别再平衡政策。

市场化的经济改革20年,西部落后了,东北落后了,中部也落后了。国家应对危机要上基本建设投资,于是连续搞了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三大战略规划。这三个大规模投资战略贯彻下去之后,中国实现了区域发展的基本平衡。这件事情,只有中国这种承担全民责任的无限责任政府干得成功。

简言之,中国已经通过对上一轮生产过剩危机爆发时采取的投资拉动战略,实现了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再平衡。这表明中国已经积累了化解“不平衡、不充分”这种新时期主要矛盾的经验。

(二)城乡差别再平衡

百年来人们追求的农业现代化怎么实现?是趋向于美国式的、澳洲式的?还是东亚的日韩模式?然而,如果纵观中国5000年农业,我们用这么少的资源养活这么多人,西方人到中国来说,只有你们中国的农业是最可持续的。如果按照新时期的生态文明战略看,什么是农业现代化?生态化的可持续农业,乃是最高层次的现代化农业。不可持续的农业,再现代化也是有害无益。

中国政府2005年推动新农村建设,向农村基本建设和社会文化等领域大规模投资。政府十几年来连续维持三农投入在财政支出中占比最高之后,中国人实现的第二大再平衡就是城乡差别再平衡。

现在农民的孩子上学全免费还给午餐,农民医疗保障采取了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即新农合。目前,一些地方已经试点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使农村居民也能

平等享受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待遇。农村中各项由财政开支的福利保障,现在相对而言并不比城市差。当年我们所强调的农民的国民待遇,现在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有些人说我这个地方没有实现,那是地方上是否认真落实的问题。若从国家大政方针来说,城乡差别再平衡已接近于实现。

(三)贫富差别再平衡

这个再平衡是最难的。

三大差别再平衡,如果中国真的全面实现,足以证明我们这个政府在占有全民所有制国家资本及其收益的基础上,仍然是为全民承担无限责任的政府,西方能实现三大差别再平衡吗?遭遇危机爆发失业,到底怎么办,没有生计的社会群体就上街了,一般发展中国家连医保和社保都建立不起来,那还比较什么?这样看,就可以拿中国经验去充实经验自信,再进而形成制度自信,理论自信。

【原文是温铁军2017年5月30日晚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中信大讲堂(中国道路系列讲座第11期)做的演讲。作者再度修改时做了段落和文字的调整。温铁军科研团队由中国人民大学、西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者在大陆调查研究中自愿组成。文章原标题:《理解中国新时期主要矛盾的几个基本判断》】

中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和解决方法

班级:11生物一班 姓名:陈国维 学号: 28111101002 题目: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答: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首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它们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其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在实际运行中是极为复杂的。其一,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其二,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其三,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相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则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成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再者,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里的“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显然,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对抗性的矛盾通常通过阶级斗争甚至社会革命来解决,非对抗性的矛盾通常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 二、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有以下几点: 首先,经济收入和经济地位的悬殊 经济不平等既是阶层分化的物质基础,又是阶层分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报告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报告指出,在我国目

当代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

当代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及解决之道 14215108葛梦婕 一、把握当代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了解我国经济形势的前提和基础 1.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哲学解读 马克思唯物史观界定的社会的基本矛盾或根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其哲学意义在于解释了任何社会或者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着眼点在于人类历史的一般发展。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所经历的不同社会形态都可以在其一般意义的指导下具体分析其历史沿革。 我们现在一般所说的人们日益增唱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看做是社会主要矛盾,过于抽象而不是具体。在这里要区分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经济的主要矛盾。两者之间的关系一般可以这样表述:经济主要矛盾反映并决定着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的主要矛盾反映和体现着经济主要矛盾。 对主要矛盾的分析,毛泽东提出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以及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一个矛盾综合体,在诸多矛盾中,一个时期一定有一个主要矛盾。经济也是一样。有经济主要矛盾。而西方经济学派的矛盾认知则是供求规律。西方经济学,马克思把它称为庸俗经济学,因为不懂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所以庸俗经济学总是从现象出发,分析解析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而不能抓住社会或经济的本质层面。供求规律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析方法,上述所说的生产与消费只不过是这个规律的变种。现在的通胀、贫富差距过大、城乡差距过大、结构矛盾、失业率增加等都是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矛盾。怎么解决这种矛盾,西方经济学就像西医一样,头疼医头,不去找他的根本原因。当矛盾解决不了的时候,就想办法转移矛盾。 2.对主要矛盾的分析是认识经济形势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是因为,分清矛盾的层次有利于我们在方法论上更好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清经济形势和社会形势。 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作为社会矛盾。而不是经济层面矛盾的表达。具体到经济层面,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为什么还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恐怕不单单是落后的社会生产的原因。所以这一矛盾必须从经济层面来说明。 其次,经济矛盾的分析在方法论上运用了马克思经济决定论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分析和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形势。 比如怎么看待通货膨胀?乃两极分化,叶檀的观点就是垄断。怎么看待? 二、我国经济存在的各种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历史复习专题总汇1 专题一: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一、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一)近代前期矛盾的变化 1、第一阶段(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 本阶段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这社会两大矛盾互相转化,更迭地起主导作用。先是民族矛盾,主要是英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居主导地位;后是阶级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占主导地位。 1840年前后,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而当时中国在清朝的统治下,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衰落,社会矛盾尖锐,危机四伏。为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英国的殖民扩张要求和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战前,这种矛盾集中在鸦片问题上。因此,围绕鸦片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直接引发了战争的爆发。而英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蓄谋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则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战争是以清政府的失败宣告结束的。随着《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开始丧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则利用侵略特权,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所以,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原来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从此,中国进入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对外国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鸦片战争以后,英法不满足于既得利益,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扩大侵华权益,制造借口,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这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故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不仅没有解决中外民族矛盾,反而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太平天国运动由此爆发。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完成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盘剥百姓。不堪忍受煎熬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因此,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国内的阶级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人

中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它们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在实际运行中是极为复杂的。其一,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其二,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其三,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相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则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成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里的“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对抗性的矛盾通常通过阶级斗争甚至社会革命来解决,非对抗性的矛盾通常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 二、我国现阶段的上述两个矛盾的表现形式以及内在关系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方面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

如何理解我国主要矛盾变化 马原论文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认识发源于实践,又回到实践接受检验,并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的无限循环往复,推动认识和实践不断发展,“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也就是说,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是对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不可能一劳永逸,不可能是永恒真理,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党的八大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后来由于“左”的思想的干扰,在相当长的时期偏离了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当作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了严重后果。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进行再认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基本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三大进一步将这一矛盾规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生产力非常落后、人民生活普遍贫困的改革开放初期,发展生产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成为最迫切的时代课题,因而我们党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概括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这一概括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个时期我国社会矛盾运动的客观状况,为把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供了理论前提和客观依据。经过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近40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及其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看,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从社会生产看,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从矛盾状况和地位看,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已经大大缓和,其在社会矛盾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显著下降。 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消除,而是显示了我们原有的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真理性认识的条件性,即相对性,它表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并不是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而是存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个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论断,并不表明以前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的不正确,而只是明确了其适用条件和范围,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第一个时期。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的发展,进一步证明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解读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解读 中央党校教授:中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哪里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怎样理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有哪些涵和具体体现?如何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央党校教授辛鸣。 迈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为什么变了?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不可能因主观好恶随意选择;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要科学理性、及时敏锐,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 ●“美好生活需要”容更广泛,原来的“硬需求”并没有消失,呈现出升级态势,新生的“软需求”则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在什么发展阶段干什么事。“发展起来后”的中国不是说不需要发展了,而是需要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发展,是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 记者:1956年党的八大就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 . . . w d .

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为何会在当前这个历史时期发生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辛鸣: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判断社会主要矛盾要注重两点:一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不可能因主观好恶随意选择;二是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要科学理性、及时敏锐,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不准确、不到位会极大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损害社会发展进步。 之前提出的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建立在当时社会生产力相当落后的大背景下。这一主要矛盾判断是科学准确、积极有为的。根据对应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一矛盾我们可以称为“发展起来前”的矛盾。 经过6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已经告别贫困、跨越温饱、即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生产力水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渐成熟定型。这一切有目共睹的巨变,都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当然会发生相应变化,我们可以把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称之为“发展起来后”的矛盾。 透过现象看本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还是来自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 . . . w d .

当前中国社会生活的主要矛盾与和谐社会建设

当前中国社会生活的主要矛盾与和谐社会建 设 2011-08-12 08:29:47 陆学艺 【作者简介】陆学艺,(1933-),江苏无锡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取得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生活新的主要矛盾,这主要表现为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加强社会建设,调整社会结构,是进入发展新时期我国面临的重大任务。 【关键词】社会结构社会建设主要矛盾和谐社会 一、对中国经济社会形势的分析 当前中国的总体形势,可以概括为:经济高速发展,政治基本稳定,社会矛盾凸显,文化繁而未荣。总的形势很好,2002年十六大提出的“六个更加”,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和进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就经济和社会发展来看,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0670亿元,按不变价计算,经济总量增长15倍,年均递增9.8%,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2倍,年均增长8.6%,2009年,人均GDP达到3268美元,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生活普遍改善,中国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这是巨大的成就,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在经济方面捷报频传的同时,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大量增加。1978年,全国刑事犯罪55.7万件,2008年为488.5万件,增长8.77倍;1978年社会治安事件123.5万件,2008年为741.2万件,增长6倍。群体事件

1994年开始统计,有1万多起,2008年9万多起。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社会冲突此起彼伏,负面的消息也是频传。 如何正确分析认识这种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形势,采取有效的策略解决这些问题,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又好又快地前进,这是我们面临的新任务。长期以来,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我们已经习惯用经济理论和方法来观察分析问题,用经济手段和政策来解决问题,这在一定阶段是必要的,而且也确有实效,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当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出现了经济报喜、社会报忧的矛盾和问题时,就有必要同时运用社会理论和方法来观察分析问题,采取必要的社会政策来解决问题。 二、对当前中国社会生活主要矛盾的认识与定位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的大潮中,中国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我国已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剧烈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当今中国,活力四射,光彩夺目,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农业连续六年丰收,经济坐三望二,改革发展成就辉煌;在另一方面,群体事件、民工跳楼等负面消息很多。国内主流媒体一片光明,大会小会齐声颂扬,但网络、短信、私家聚会、民间谚语多半消极,令人担忧。上月某文摘报头版载两个消息,一则是福建偷渡民工,在欧洲被截;另一则是富豪们到北美买豪宅定居。为什么国家发展得这样好,不少人赞扬为盛世的时候,还有这么多人要向国外跑? 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是许多人没有预料到的。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种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也是许多人没有预料到的。如何认识和分析这种复杂而又相互矛盾的形势?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居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不管任何过程,

中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所谓矛盾就是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①。人类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几个社会形态,在每个形态都存在矛盾。比如奴隶社会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推动着奴隶社会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则是最基本的矛盾。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设想,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的极大释放,社会矛盾大幅减少。但是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直接跨过了资本主义这个发展阶段而进入到社会主义,因此生产四六七零零四零二二号码论文写作力较为落后。针对落后的生产力,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到现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都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当前并将长期处在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以及一些新情况和新形势的出现,国内关于我国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的言论较多,那么,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了吗?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意义 就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否发生改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从理论上看,本研究具有这样几个意义:第一,从马克思主义诞生算起,社会主义理论虽然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但是,社会主义理论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属于一种假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真正实践在人类历史上还很短。而且,不同国家由于国情的不同,盲目的照搬他国的经验已经在实践中被证明是错误的。矛盾,被马克思主义认为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基础,强化社会主义矛盾研究,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有关矛盾四六七零零四零二二号码论文写作学说、社会主义理论学说的发展。第二,我国经过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获得了很多经验,其中不断地推动理论创新被认为是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矛盾。改革,不管是经济体制改革或是政治体制改革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作出了新的概括。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变革而言,它是目的,但对社会主义生产的最终目标来说,它又是手段,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同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紧密相联。只有改革束缚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生产力才能得到解放、发展,所以,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 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说明社会主义社会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社会发展的一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而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任何社会改革或革命,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又是什么?囿于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揭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之后,没有具体回答这些问题。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断言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是完全适合的,不存在矛盾和冲突。斯大林在去世前一年,承认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矛盾,但他没有提出正确的解决办法,未能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任务。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但由于对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和基本国情判断的失误,我国曾经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一味追求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和“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推动社会的发展,结果使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 在特殊的历史条件,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与这种经济体制相联系的,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等其他方面的体制。这种体制对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对调动有限的资源,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工程,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多样化, 这种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逐渐转化为阻碍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的体制。这种体制在所有制结构上,片面追求单一的公有制,以为所有制越纯越好,规模越大越好;在经济运行方面,忽视和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的作用,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平均主义,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些弊端的存在,压制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由于长期僵化的体制,再加上“左”的思想的干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深刻地总结了历史经验,认识到要振兴中华必须进行改革,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邓小平同志指出:“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这种情况不改革行吗?”历史的经验已证明,旧的体制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 历史的轮回怪圈: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历史思考 最近几年以来,社会矛盾逐渐成为了中国公众瞩目的焦点---------官员腐败,贫富差距扩大化,三农问题,仇富心态,教育改革,房产价格,医疗社保等一系列问题犹如走马灯一般纷纷闯入人们的视野,同时,许多富于代表性的事件也先后挑战着中国人眼球和心理的承受能力。例如,笔者来到深圳短短几天,就接触到了一个光听来就足以让人感到恐惧的名词----------砍手党。而不久前亲身经历的事情更是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悲悯。 那晚在白石洲,笔者口渴,买了一瓶矿泉水。行走间,突然感觉有人在身后摸索。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有人抢劫。等到回头看时,不由得自我解嘲地笑了。那只是一个捡垃圾的男孩子。大概只有七八岁的样子,浑身邋遢,还散发着一股酸臭味,手里提着一个装满各类瓶罐,比他自己还要高的麻袋。我将水喝完,把瓶子给了他。然后带着一种助人为乐的快意转身离去。可刚走了几步,又听到身后有了更大的动静,接着,笔者看到了震撼心灵的一幕--------男孩子正在和一个干瘦的老妇人扭打着,仅仅是为了刚才施舍的瓶子。笔者一时无语,事后却思考了很多。待至今日,心中有一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冲动。 我们的社会怎么了?相信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会问这个问题,也有很多人提出了解答。其中,有一种最为通行的说法就是--------历史的轮回。具体地说来,历朝历代的统治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天下创世2。矛盾丛生3。总崩溃个别王朝由于在中晚期实行了一些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从而延长了统治时间。这是中国历史所特有的周期性振荡。综观国史,史实让笔者也不得不承认上述说法的合理性。那么,目前的中国是否在重新陷入这个历史的轮回怪圈呢?这倒的确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周期性振荡产生的原因 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周期性振荡现象,早在建国以前,就已经有人注意到了。鲁迅就曾经把中国历史归纳为“一治一乱”,“破坏---建设---再破坏”的打摆子模式。而最有名的就是民主人士黄炎培与毛泽东的对话。黄炎培曾问毛泽东:“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许多许多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此外,黄炎培还指出,从历史角度看,有政怠宦成的,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但都没能跳出这一周期率。他问毛泽东有什么方法跳出这一周期率?对此,毛泽东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很明显,毛泽东是把周期性振荡归因于腐败,而应对之策就是民主。窃以为,毛泽东的自信回答恐未必也。所谓的腐败,是由于权力缺乏有力监督与制约造成的,并非中国的特产,而周期性振荡在其他国家却未之有也。由此可见,腐败并非是根本原因。那么真正的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公正造成了这种奇特的局面。 社会财富一经创造,大致有两个去向:1。进行扩大再生产2。留作消费基金。那么这就涉及到了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了。 进行扩大再生产的那一部分关系到社会的再发展,无可厚非。但是,消费基金就关系到了每一个人的生计问题了。人活着不是为了消费,但没有消费就不能活着。去除再生产的部分,剩下的就要做个分配,那么分配应该本着什么原则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信条就是公正性。

近现代中国社会及社会主要矛盾 运动变化线索

近现代中国社会及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变化线索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 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有: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地主 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之间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等。在这些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主要任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它们是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 2.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 (1新中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前主要矛盾: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新生共和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彻底解决同三大敌人的矛盾;二是动员人民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 (2从1953年到1956年底主要矛盾:到1952年,随着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被消灭,镇压反革命运动取得伟大胜利,特别是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使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中国还存在两种基本的矛盾,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随着土改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解决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 (1中共八大: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无产 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作者:————————————————————————————————日期: ?

讲稿: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了我国主要矛盾转化的新判断。 十八大之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是党的八大报告指出的,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是党的八大对主要矛盾的表述。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不再是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才宣布有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只是后来我们轻易改变了这个正确判断,社会注意建设遭受严重挫折。) 在党的八大对主要矛盾判断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又对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了新的表述。 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种表述反映了当时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我们面临的矛盾不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而是人民的需要也是动态,不断增长的。 比如不只是要求吃得饱穿得暖,对生活质量有了新要求,如服饰上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前服装基本上都是中山装、军装、学生装(老三装),改革开放后,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著名设计师郭培回忆,80年代她曾设计了一款白色的一粒扣的西装,用的原料是9毛钱一米的库存的桌布,生产出来后,“卖得那个好啊,买时装就像卖大白菜一样。机关干部,工地上的工人、市场上卖菜的----满大街,不分人群,全社会都白领了。” 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部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 第一次直接以时装为题材,记录了80年代开放初期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劳动模范敢于穿上“袒胸露臂”的红裙子上街,而且还到各个服装店去“斩裙”,是继《庐山恋》之后又一部引领时尚的作品。反映了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

浅析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浅析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持续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然而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攻坚阶段,同以往相比,这一时期是社会问题多发期,也是社会矛盾尖锐、最容易出现社会不稳定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利益关系的调整、新旧观念的冲突、社会阶层的变化和结构的重组、改革与发展的不平衡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大量产生,有时甚至集中暴露出来。 一、我国的社会矛盾主要表现 大体而言,目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新旧制度、新旧体制的矛盾。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有的人利用双(多)轨制投机钻营——既享受市场经济的好处又同时继续享受计划经济的权益,因而大发不义之财。既得利益集团(群体)与深化改革的矛盾比较突出,因而前者极力反对不利于己的深化改革。 权(力)与法(律)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为官者应是“权为民所用”,依法行使权力。但现实生活里却常常出现权大于法、有法不依、以权谋私的现象,权力尚未得到应有的监督和约束。 贫富悬殊的矛盾。由于分配制度有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度低,以致社会上“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垄断与经贸自由的矛盾。政出多门、壁垒森严、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造成各地区各行各业发展极不平衡。 改革与成本的矛盾。改革是要成本的。如国有企业改革实行职工“下岗、分流、增效”的方针政策,但对职工的安置费、社保费、医保费以及经济补偿等费用巨大,成本由企业背负不可能,由地方财政承担也力不从心。不少已转制的企业对原来国企职工的经济补偿至今仍拖欠着,拖欠的时间越久,成本就越高。如此这般,就会潜伏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 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矛盾。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紧密相联、相辅相成。民主政治是市场经济的依托,为市场经济服务,市场经济亟需民主政治的支撑和保护。没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就没有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和谐统一,社会才能够飞速进步。民主政治制度又需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才得以确立和巩固。当前的矛盾表现在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其矛盾与弊端在于:民主气氛不浓,“双百方针”贯彻不力;监督机制缺乏,民主集中制屡受破坏;政企不分、政资不分较突出,官商经济盛行、权威政治泛滥的现象屡见不鲜;党政机构重叠臃肿、部门林立、人浮于事,“吃皇粮”的人越来越多,使财政不堪负担。 二元结构的矛盾。户籍制度造成城乡矛盾、工农矛盾,城镇居民与农民在就业、待遇、社保方面都大不相同,长期以来未给予农民“国民待遇”。城市职工有工资、社保、医保,而农民就无所谓“失业”之称;工人有工会,农民却没有“农民协会”。从土地制度看,城市土地是国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农村是集体所有制,改革以来农民被征土地过多而补偿过少,因而失地农民利益受损,上访、闹事时有发生。 二、我国的社会矛盾的特点 (一)利益相关性凸显。在计划经济时期,分配上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色彩,个人利益的实现主要由集体和国家直接调控,收入差距也不大;加之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和集中精力搞阶级斗争,使得人民内部矛盾多集中在政治思想领域,淡化了物质利益矛盾,或者说,物质利益矛盾处于隐性状态,不普遍、突出。2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已经使人们逐渐接受了差异性、个性化的社会,群众的生活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今人民内部主要矛盾调查报告

当今社会基本矛盾调差报告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自身的社会矛盾,在一个社会里,一 个国家里,都同时会存在很多错综复杂的矛盾. 社会这个大 车轮的前进与进步就是在逐渐解决矛盾的过程。.抗日战争时 期, 主要矛盾无疑是侵略者与被侵略者之间的矛盾; .解放战 争时期,主要矛盾是广大无产阶级利益的共产党和代表小部 分利益的资产阶级的主要矛盾, .解放后, 我国主要的矛盾是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 之间的矛盾. 那么到了近代,我们国家的社会基本矛盾又发 生了什么变化,对此,在暑假期间我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了解社会群众对当今基本矛盾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观点在结 合当今社会局势与毛泽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盾的问题》的文章总结出自己对当今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对小区居民,闹市区群众,高中老师等进行随机问卷调差的方式,通过大量的问卷进行信息采集,然后对其进行整理分 析,得出当今社会主要矛盾的初步报告.一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87份,回收率87%。人数统计见附录1 职业人数 老师 6 医生 4

工人25 个体户10 公务员 2 技术人员13 大学生10 公务员 4 其他13 附录1 三,调查时间 2011 8 10——2011 813 四,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社会群众对社会基本矛盾的看法,包括矛盾怎样产生的,矛盾存在的现状、存在的方式、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的途径。问卷见附录2。 社会基本矛盾调查表 姓名职业 1您认为当今社会基本矛盾是什么? 2您认为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有哪些? 3您认为这些基本矛盾存在的合理性有哪些?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讲稿: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了我国主要矛盾转化的新判断。 十八大之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是党的八大报告指出的,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是党的八大对主要矛盾的表述。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不再是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才宣布有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只是后来我们轻易改变了这个正确判断,社会注意建设遭受严重挫折。) 在党的八大对主要矛盾判断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又对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了新的表述。 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种表述反映了当时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我们面临的矛盾不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而是人民的需要也是动态,不断增长的。 比如不只是要求吃得饱穿得暖,对生活质量有了新要求,如服饰上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前服装基本上都是中山装、军装、学生装(老三装),改革开放后,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著名设计师郭培回忆,80年代她曾设计了一款白色的一粒扣的西装,用的原料是9毛钱一米的库存的桌布,生产出来后,“卖得那个好啊,买时装就像卖大白菜一样。机关干部,工地上的工人、市场上卖菜的----满大街,不分人群,全社会都白领了。” 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部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第一次直接以时装为题材,记录了80年代开放初期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劳动模范敢于穿上“袒胸露臂”的红裙子上街,而且还到各个服装店去“斩裙”,是继《庐山恋》之后又一部引领时尚的作品。反映了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两条矛盾点: 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存在并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对抗性的矛盾通常通过阶级斗争甚至社会革命来解决,非对抗性的矛盾通常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敌对阶级之间的剧烈的对抗和冲突,必须经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矛盾的社会革命才能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私有制变成了公有制,社会基本矛盾已不再具有对抗的性质,而是通过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表现出来。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政治制度即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经济基础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存在着种种相互联系的矛盾,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生产关系够不完善,上层建筑不够成熟,特别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突出,

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从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上说,这些矛盾主要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应当而且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自我完善发展即改革来解决。 例子看特点: 从党的十五大看: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达阶段。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是又有不同于以往、更不同于以后的一系列阶段性和当代性的新特点。从矛盾发生、运动、转化的整个过程及我国实际例子来看,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矛盾发生和发展的非对抗差异性 即非敌我矛盾,现今是人民内部矛盾,表现为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这些由诸多原因造成:如文化程度不同,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差异等,但是归根而言,国家按人均算的经济不高是重要原因,生产力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以致于要先富带后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等政策,这些或多或少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但是,这些是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要正确对待,依靠改革,发展经济来完善。 2矛盾运动和展开的非线型双向性

当代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

当代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 ----------当代中国经济形势专题 魏建斌 一、把握当代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了解我国经济形势的前提和基础 1.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哲学解读 马克思唯物史观界定的社会的基本矛盾或根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其哲学意义在于解释了任何社会或者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着眼点在于人类历史的一般发展。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所经历的不同社会形态都可以在其一般意义的指导下具体分析其历史沿革。 斯大林在构建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曾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这一个基本矛盾。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矛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完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知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那么苏联发展的动力何在呢?斯大林认为,道义和政治上的统一,就是动力。道义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社会行为规范(无论是约定俗成的道德范畴还是法律规定),政治就是利用国家机器对道义的维护执行和规范。虽然斯大林在临死前一年写的《苏联经济问题》一文中,改变了他的观点,即认为基本矛盾还是有的,但是他把这种矛盾简单的界定为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毛泽东反对斯大林的观点,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基本适合,不是完全适合。八大决议说:“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这里要注意一点。无论是斯大林还是毛泽东,都是从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体角度来看待主要矛盾。即社会主要矛盾。还不是一个社会中经济层面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具体论述,是把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化。而在八大决议中所说的主要矛盾,我本人是看做基本矛盾来认识的。其中所说的“这一矛盾的实质”,即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则是经济层面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