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二三层交换机的区别

二三层交换机的区别

二三层交换机的区别
二三层交换机的区别

二、三层交换机的区别

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1)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

(2)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

(3)如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

(4)如表中找不到相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上,当目的机器对源机器回应时,交换机又可以学习一目的MAC地址与哪个端口对应,

在下次传送数据时就不再需要对所有端口进行广播了。

不断的循环这个过程,对于全网的MAC地址信息都可以学习到,二层交换机就是这样建立和维护它自己的地址表。

从二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推知以下三点:

(1)由于交换机对多数端口的数据进行同时交换,这就要求具有很宽的交换总线带宽,如果二层交换机有N个端口,每个端口的带宽是M,交换机总线带宽超过N×M,那么这交换机就可以实现线速交换;

(2)学习端口连接的机器的MAC地址,写入地址表,地址表的大小(一般两种表示方式:一为BEFFER RAM,一为MAC表项数值),地址表大小影响交换机的接入容量;

(3)还有一个就是二层交换机一般都含有专门用于处理数据包转发的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芯片,因此转发速度可以做到非常快。由于各个厂家采用ASIC不同,直接影响产品性能。

以上三点也是评判二三层交换机性能优劣的主要技术参数,这一点请大家在考虑设备选型时注意比较。

二、路由技术

器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操作,其工作模式与二层交换相似,但路由器工作在第三层,这个区别决定了路由和交换在传递包时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实现功能的方式就不同。工作原理是在路由器的内部也有一个表,这个表所标示的是如果要去某一个地方,下一步应该向那里走,如果能从路由表中找到数据包下一步往那里走,把链路层信息加上转发出去;如果不能知道下一步走向那里,则将此包丢弃,然后返回一个信息交给源地址。

技术实质上来说不过两种功能:决定最优路由和转发数据包。路由表中写入各种信息,由路由算法计算出到达目的地址的最佳路径,然后由相对简单直接的转发机制发送数据包。接受数据的下一台路由器依照相同的工作方式继续转发,依次类推,直到数据包到达目的路由器。

由表的维护,也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路由信息的更新,将部分或者全部的路由信息公布出去,路由器通过互相学习路由信息,就掌握了全网的拓扑结构,这一类的路由协议称为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另一种是路由器将自己的链路状态信息进行广播,通过互相学习掌握全网的路由信息,进而计算出最佳的转发路径,这类路由协议称为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路由器需要做大量的路径计算工作,一般处理器的工作能力直接决定其性能的优劣。

这一判断还是对中低端路由器而言,因为高端路由器往往采用分布式处理系统体系设计。

三、三层交换技术

来的对三层技术的宣传,耳朵都能起茧子,到处都在喊三层技术,有人说这是个非常新的技术,也有人说,三层交换嘛,不就是路由器和二层交换机的堆叠,也没

有什么新的玩意,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先来通过一个简单的网络来看看三层交换机的工作过程。

组网比较简单

使用IP的设备A-----------三层交换机--------使用IP的设备B

A要给B发送数据,已知目的IP,那么A就用子网掩码取得网络地址,判断目的IP是否与自己在同一网段。

在同一网段,但不知道转发数据所需的MAC地址,A就发送一个ARP请求,B返回其MAC地址,A用此MAC封装数据包并发送给交换机,交换机起用二层交换模块,查找MAC地址表,将数据包转发到相应的端口。

目的IP地址显示不是同一网段的,那么A要实现和B的通讯,在流缓存条目中没有对应MAC地址条目,就将第一个正常数据包发送向一个缺省网关,这个缺省网关一般在操作系统中已经设好,对应第三层路由模块,所以可见对于不是同一子网的数据,最先在MAC表中放的是缺省网关的MAC地址;

就由三层模块接收到此数据包,查询路由表以确定到达B的路由,将构造一个新的帧头,其中以缺省网关的MAC地址为源MAC地址,以主机B的MAC地址为目的MAC 地址。通过一定的识别触发机制,确立主机A与B的MAC地址及转发端口的对应关系,并记录进流缓存条目表,以后的A到B的数据,就直接交由二层交换模块完成。这就通常所说的一次路由多次转发。

就是三层交换机工作过程的简单概括,可以看出三层交换的特点:

1、由硬件结合实现数据的高速转发。

2、这就不是简单的二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叠加,三层路由模块直接叠加在二层交换的高速背板总线上,突破了传统路由器的接口速率限制,速率可达几十Gbit/s。算上背板带宽,这些是三层交换机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

3、简洁的路由软件使路由过程简化。

4、大部分的数据转发,除了必要的路由选择交由路由软件处理,都是又二层模块高速转发,路由软件大多都是经过处理的高效优化软件,并不是简单照搬路由器中的软件。

四、结论

换机用于小型的局域网络。这个就不用多言了,在小型局域网中,广播包影响不大,二层交换机的快速交换功能、多个接入端口和低谦价格为小型网络用户提供了很完善的解决方案。

的优点在于接口类型丰富,支持的三层功能强大,路由能力强大,适合用于大型的网络间的路由,它的优势在于选择最佳路由,负荷分担,链路备份及和其他网络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等等路由器所具有功能。

机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加快大型局域网络内部的数据的快速转发,加入路由功能也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如果把大型网络按照部门,地域等等因素划分成一个个小局域网,这将导致大量的网际互访,单纯的使用二层交换机不能实现网际互访;

使用路由器,由于接口数量有限和路由转发速度慢,将限制网络的速度和网络规模,采用具有路由功能的快速转发的三层交换机就成为首选。如果把大型网络按照部门,地域等等因素划分成一个个小局域网,这将导致大量的网际互访,单纯的使用二层交换机不能实现网际互访;

使用路由器,由于接口数量有限和路由转发速度慢,将限制网络的速度和网络规模,采用具有路由功能的快速转发的三层交换机就成为首选。

,在内网数据流量大,要求快速转发响应的网络中,如全部由三层交换机来做这个工作,会造成三层交换机负担过重,响应速度受影响,将网间的路由交由路由器去完成,充分发挥不同设备的优点,不失为一种好的组网策略,当然,前提是客户的腰包很鼓,不然就退而求其次,让三层交换机也兼为网际互连。

三层交换机工作原理及特点

三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机就是具有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交换机,三层交换机的最重要目的是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所具有的路由功能也是为这目的服务的,能够做到一次路由,多次转发。对于数据包转发等规律性的过程由硬件高速实现,而象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维护、路由计算、路由确定等功能,由软件实现。 应用背景 出于安全和管理方便的考虑,主要是为了减小广播风暴的危害,必须把大型局域网按功能或地域等因素划成一个个小的局域网,这就使VLAN技术在网络中得以大量应用,而各个不同VLAN间的通信都要经过路由器来完成转发,随着网间互访的不断增加。单纯使用路由器来实现网间访问,不但由于端口数量有限,而且路由速度较慢,从而限制了网络的规模和访问速度。基于这种情况三层交换机便应运而生,三层交换机是为IP设计的,接口类型简单,拥有很强二层包处理能力,非常适用于大型局域网内的数据路由与交换,它既可以工作在协议第三层替代或部分完成传统路由器的功能,同时又具有几乎第二层交换的速度,且价格相对便宜些。 在企业网和教学网中,一般会将三层交换机用在网络的核心层,用三层交换机上的千兆端口或百兆端口连接不同的子网或VLAN。不过应清醒认识到三层交换机出现最重要的目的是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所具备的路由功能也多是围绕这一目的而展开的,所以它的路由功能没有同一档次的专业路由器强。毕竟在安全、协议支持等方面还有许多欠缺,并不能完全取代路由器工作。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典型的做法是:处于同一个局域网中的各个子网的互联以及局域网中VLAN间的路由,用三层交换机来代替路由器,而只有局域网与公网互联之间要实现跨地域的网络访问时,才通过专业路由器。 三层交换机工作原理 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传统的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标准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而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应用第三层交换技术即可实现网络路由的功能,又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状况做到最优的网络性能。 为什么使用三层交换机? 1、网络骨干少不了三层交换 要说三层交换机在诸多网络设备中的作用,用“中流砥柱”形容并不为过。在校园网、城域教育网中,从骨干网、城域网骨干、汇聚层都有三层交换机的用武之地,尤其是核心骨干网一定要用三层交换机,否则整个网络成千上万台的计算机都在一个子网中,不仅毫无安全可言,也会因为无法分割广播域而无法隔离广播风暴。

交换机系列培训-第三层交换机的选择

交换机系列培训:第三层交换机的选择 交换机系列培训:第三层交换机的选择交换机系列培训:第三层交换机的选择现代的局域网基础设施需要对通过网络边界进行数据传输的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解决办法,这就需要提供一种同时具有第二层交换机和局域网路由器的功能,并且其时延小于传统的局域网路由器的全新的设备。通常我们称之为第三层交换机。 网络并非都基于以太网,fddi和atm也是最常使用的局域网骨干技术。atm网曾一度被看作是多媒体时代唯一的网络技术。而许多其他技术诸如千兆以太网,也具有成为明天的局域网骨干技术的潜力。有相当一部分的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已经支持qos和cos,并且提供了很高的带宽,拥有传输声音、图象、多媒体数据等的能力。虽然其qos的稳定性还不如atm,但其低价格和低复杂性则优于atm技术,且易于与已有的网络产品相连接。从上面的这些事实可以推断出,任何要用于骨干网的网络设备必须支持这些技术之间的互联,并且提供在这些技术之间进行升级的能力。 在过去,网络中的数据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大约百分之二十是通过骨干路由器与中央服务器或企业网络的其他部分进行通信,而在今天这个比例已经被提高到了百分之五十。我们都知道,为了应付不断增

长的数据流量,共享介质型的网络纷纷被交换型网络所替代。这种变化对原来用于网络分段的传统路由器产生了直接的冲击。鉴于有如此之大的流量跨越ip或ipx子网,路由器事实上已经成为了网络传输的瓶颈。原因是因为传统的路由器更注重对多种介质类型和多种传输速度的支持,而目前数据缓冲和转换能力比线速吞吐能力和低时延更为重要。虽然路由器的性能最近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大约达到1mpps 但采用这种路由器的费用也高得惊人。 现在市场上的主流第三层交换机主要有cisco的catalyst 2948g 和3com的corebuilder 3500等。在选择第三层交换机时,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判断并选择上述产品,下面我就以上两个产品进行介绍,使您能够全面的了解主流第三层交换机,并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机型。 cisco catalyst 948g-l3交换机是可以支持internet协议(ip),互联网包交换(ipx)和ip多路传输提供线速交换的固定配置第三层(l3)以太网交换机。这种catalyst交换机可以为拥有适当端口密度的中型园区主干提供所需的高性能。它非常适合于集中到多个配线间或作为其他主干交换机(例如catalyst 2900,catalyst 3500、catalyst 4000或catalyst 5000 交换机)的工作组交换机。 catalyst 2948-l3交换机不仅为ip、ipx及ip多路传输提供无阻

常见交换机光纤接口大全

光纤接口大全 ●?各种光纤接口类型介绍 光纤接头 FC 圆型带螺纹(配线架上用的最多) ST 卡接式圆型 SC 卡接式方型(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最多) PC 微球面研磨抛光 APC 呈8度角并做微球面研磨抛光 MT-RJ 方型,一头双纤收发一体( 华为8850上有用) 光纤模块:一般都支持热插拔, GBIC Giga Bitrate Interface Converter, 使用的光纤接口多为SC或ST型SFP 小型封装GBIC,使用的光纤为LC型 使用的光纤: 单模: L ,波长1310 单模长距LH 波长1310,1550 多模:SM 波长850 SX/LH表示可以使用单模或多模光纤 ●? 在表示尾纤接头的标注中,我们常能见到“FC/PC”,“SC/PC”等,其含义如下 ●? “/”前面部分表示尾纤的连接器型号 “SC”接头是标准方型接头,采用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不容易氧化优点。 传输设备侧光接口一般用SC接头 “LC”接头与SC接头形状相似,较SC接头小一些。 “FC”接头是金属接头,一般在ODF侧采用,金属接头的可插拔次数比塑料要多。

●? 连接器的品种信号较多,除了上面介绍的三种外,还有MTRJ、ST、MU等,具体 的外观参见下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后面表明光纤接头截面工艺,即研磨方式。 “PC”在电信运营商的设备中应用得最为广泛,其接头截面是平的。 “UPC”的衰耗比“PC”要小,一般用于有特殊需求的设备,一些国外厂家ODF 架部跳纤用的就是FC/UPC,主要是为提高ODF设备自身的指标。 ◆??另外,在广电和早期的CATV中应用较多的是“APC”型号,其尾纤头采用了带倾 角的端面,可以改善电视信号的质量,主要原因是电视信号是模拟光调制,当接头耦合面是垂直的时候,反射光沿原路径返回。由于光纤折射率分布的不均匀会再度返回耦合面,此时虽然能量很小但由于模拟信号是无法彻底消除噪声的,所以相当于在原来的清晰信号上叠加了一个带时延的微弱信号,表现在画面上就是重影。尾纤头带倾角可使反射光不沿原路径返回。一般数字信号一般不存在此问题 ●??????? 光纤连接器 ◆??光纤连接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它是把光纤 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这是光纤连接器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光纤连接器也影响了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各项

第三层交换机

新兴的网络设备——第三层交换机 计042班0404991074 汪兴者 前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应用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 提高,而信息化需求的提升又推动着新的网络技术的涌现。这些技术使得网络在可扩充性、灵活性、透明性以及速率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在众多的网络产品中,交换机对于构建高性能的网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技术发展同样令人瞩目。现在,"第三层交换"这个词在业界已经比较流行了,在大中型网络中,已经有了很多以千兆第三层交换机为核心的网络。随着我国企业网、校园网以及宽带网的迅速发展,第三层交换机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它的应用也从最初网络中心的骨干层、汇聚层一直渗透到网络边缘的接入层。 关键字:第三层交换机工作原理应用 一,第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要论述第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从传统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实现原理中入手。简单地说,传统的局域网交换机是从网桥发展来的,属于第二层设备。它是一个可以将发信方源地址与收信方目的地址连接起来的网络设备,该设备可以根据数据单元中的头信息,将来自一个或多个输入端口的信元或帧移动到一个或多个输出端口,完成信息发送过程的交换。显然,第二层交换机的最大好处是数据传输快,因为它仅需要识别数据帧中的MAC地址,而直接根据MAC 地址产生选择转发端口的算法又十分简单,非常便于采用ASIC芯片实现。所以,第二层交换的解决方案实际上是一个“处处交换”的廉价方案,虽然也能支持子网划分和广播限制等基本功能,但控制能力较小。 传统的第三层路由器属于第三层设备,它是根据IP地址寻址和通过路由表路由协议来实现路由功能的。在局域网中的作用主要是路由转发、网络安全和隔离广播等,即在完成子网的网间连接的同时,还可以隔离子网间的广播风暴,可以控制一个网络非法信息进入到另一个网络中。由于在路由转发中,路由器普遍采用的技术是最长匹配方式,而该方式实现起来非常复杂,所以只能利用软件来完成,自然会对网络带来一定的延迟。 由此可见,传统交换机是同一网络系统中主机之间端口连接的网络设备,传统路由器是同类或异类网络系统中各子网之间连接的网络设备。 再来看一下第三层交换机。第三层交换机实际上是将传统交换器与传统路由器结合起来的网络设备,它既可以完成传统交换机的端口交换功能,又可完成部分路由器的路由功能。当然,这种二层设备与三层设备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物理结合,而是各取所长的逻辑结合,其中最重要的表现是,当某一信息源的第一个数据流进入第三层交换机后,其中的路由系统将会产生一个MAC地址与IP 地址映射表,并将该表存储起来,当同一信息源的后续数据流再次进入第三层交换机时,交换机将根据第一次产生并保存的地址映射表,直接从第二层由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而不再需要经过第三层路由系统处理,从而消除了路由选择时造成的网络延迟,提高了数据包的转发效率,解决了网间传输信息时路由产生的速率瓶颈。 如上所述,第三层交换机是将第二层交换机和第三层路由器两者优势结合成

三层交换机的概念及其组网应用

三层交换机的概念及其组网应用 一个具有三层交换功能的设备,是一个带有第三层路由功能的第二层交换机,但它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并不是简单地把路由器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简单的叠加在局域网交换机上。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使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传统路由器已经从原来的交通指挥员变成了现在的路口瓶颈。传统路由器在网络中起到隔离网络、隔离广播、路由转发、防火墙的作业,并且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它们的工作量也在迅速增长。如今出于安全和管理方便等方便的考虑,VLAN(虚拟局域网)技术在网络中大量应用。VLAN技术可以逻辑隔离各个不同的网段、端口甚至主机,而各个不同VLAN间的通信都要经过路由器来完成转发。由于局域网中数据流量很大,VLAN间大量的信息交换都要通过路由器来完成转发,这时候随着数据流量的不断增长路由器就成为了网络的瓶颈。 为了解决局域网络的这个瓶颈,很多企业内部、学校和小区建设局域网时都采用了三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是相对于传统交换概念而提出的。传统的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标准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而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简单地说,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一个具有三层交换功能的设备,是一个带有第三层路由功能的第二层交换机,但它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并不是简单地把路由器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简单的叠加在局域网交换机上。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 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之间的区别,最根本就是三层交换机也具有“路由”功能,与传统路由器的路由功能总体上是一致的。虽然如此,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还是存在着相当大的本质区别的。三层交换机并不等于路由器,同时也不可能取代路由器。第三层交换机非常适应局域网环境,而路由器非常适合应用于广域网中。也就是说,第三层交换机无法适应网络拓扑各异,传输协议不同的广域网络系统。具体而言,有下面几点: 1.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主要功能不变 虽然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都具有路由功能,但不能因此而把它们等同起来。现在有许多宽带路由器不仅具有路由功能,还提供了交换机端口、硬件防火墙功能,但不能把它与交换机或者防火墙等同起来一样。因为这些路由器的主要功能还是路由功能,其它功能只不过是其附加功能,其目的是使设备适用面更广、使其更加实用。这里的三层交换机也一样,它仍是交换机产品,只不过它是具备了一些基本的路由功能的交换机,它的主要功能仍是数据交换。也就是说它同时具备了数据交换和路由由发两种功能,但其主要功能还是数据交换;而路由器仅具有路由转发这一种主要功能。 2.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使用的场所不同 三层交换机主要是用于简单的局域网连接。正因如此,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通常比较简单,路由路径远没有路由器那么复杂。它用在局域网中的主要用途还是提供快速数据交换功能,满足局域网数据交换频繁的应用特点。

第三层交换机的选择及一些注意事项

第三层交换机的选择及一些注意事项 现代的局域网基础设施需要对通过网络边界进行数据传输的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解决办法,这就需要提供一种同时具有第二层交换机和局域网路由器的功能,并且其时延小于传统的局域网路由器的全新的设备。通常我们称之为第三层交换机。 网络并非都基于以太网,FDDI和ATM也是最常使用的局域网骨干技术。ATM网曾一度被看作是多媒体时代唯一的网络技术。而许多其他技术诸如千兆以太网,也具有成为明天的局域网骨干技术的潜力。有相当一部分的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已经支持QoS和CoS,并且提供了很高的带宽,拥有传输声音、图象、多媒体数据等的能力。虽然其QoS的稳定性还不如ATM,但其低价格和低复杂性则优于ATM技术,且易于与已有的网络产品相连接。从上面的这些事实可以推断出,任何要用于骨干网的网络设备必须支持这些技术之间的互联,并且提供在这些技术之间进行升级的力。 在过去,网络中的数据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大约百分之二十是通过骨干路由器与中央服务器或企业网络的其他部分进行通信,而在今天这个比例已经被提高到了百分之五十。我们都知道,为了应付不断增长的数据流量,共享介质型的网络纷纷被交换型网络所替代。这种变化对原来用于网络分段的传统路由器产生了直接的冲击。鉴于有如此之大的流量跨越IP或IPX子网,路由器事实上已经成为了网络传输的瓶颈。原因是因为传统的路由器更注重对多种介质类型和多种传输速度的支持,而目前数据缓冲和转换能力比线速吞吐能力和低时延更为重要。虽然路由器的性能最近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大约达1Mpps——但采用这种路由器的费用也高得惊人。 现在市场上的主流第三层交换机主要有Cisco的Catalyst2948G和3Com的CoreBuilder 3500等。在选择第三层交换机时,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判断并选择上述产品,下面我就以上两个产品进行介绍,使您能够全面的了解主流第三层交换机,并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机型。 Cisco Catalyst948G-L3交换机是可以支持Internet协议(IP),互联网包交换(IPX) 和IP多路传输提供线速交换的固定配置第三层(L3)以太网交换机。这种Catalyst交换机可以为拥有适当端口密度的中型园区主干提供所需的高性能。它非常适合于集中到多个配线间或作为其他主干交换机(例如Catalyst2900,Catalyst3500、Catalyst4000或Catalyst 5000交换机)的工作组交换机。 Catalyst2948-L3交换机不仅为IP、IPX及IP多路传输提供无阻塞路由和交换,而且为非路由协议提供无阻塞路由和交换,同时也为非路由协议提供线速第二层交换。例如NetBIOS 和DECnet局域传输(LAT)。这种功能允许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Gatalyst2948GO-L3扩展他们的多协议主干网,而无需像仅采用IP交换机那样通常需要建立并行网络。 Catalyst2948G-L3具有以下特性:

交换机 二层三层的区别

二层和三层交换机的区别 二层交换机用于小型的局域网络。这个就不用多言了,在小型局域网中,广播包影响不大,二层交换机的快速交换功能、多个接入端口和低谦价格为小型网络用户提供了很完善的解决方案。 三层交换机的优点在于接口类型丰富,支持的三层功能强大,路由能力强大,适合用于大型的网络间的路由,它的优势在于选择最佳路由,负荷分担,链路备份及和其他网络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等等路由器所具有功能。 三层交换机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加快大型局域网络内部的数据的快速转发,加入路由功能也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如果把大型网络按照部门,地域等等因素划分成一个个小局域网,这将导致大量的网际互访,单纯的使用二层交换机不能实现网际互访;如单纯的使用路由器,由于接口数量有限和路由转发速度慢,将限制网络的速度和网络规模,采用具有路由功能的快速转发的三层交换机就成为首选。 一般来说,在内网数据流量大,要求快速转发响应的网络中,如全部由三层交换机来做这个工作,会造成三层交换机负担过重,响应速度受影响,将网间的路由交由路由器去完成,充分发挥不同设备的优点,不失为一种好的组网策略,当然,前提是客户的腰包很鼓,不然就退而求其次,让三层交换机也兼为网际互连。 第四层交换机原理叙述 OSI模型的第四层是传输层。传输层负责端对端通信,即在网络源和目标系统之间协调通信。在IP协议栈中这是TCP(一种传输协议)和UDP(用户数据包协议)所在的协议层。 在第四层中,TCP和UDP标题包含端口号(port number),它们可以唯一区分每个数据包包含哪些应用协议(例如HTTP、FTP等)。端点系统利用这种信息来区分包中的数据,尤其是端口号使一个接收端计算机系统能够确定它所收到的IP包类型,并把它交给合适的高层软件。端口号和设备IP地址的组合通常称作"插口(socket)"。1和255之间的端口号被保留,他们称为"熟知"端口,也就是说,在所有主机TCP/I P协议栈实现中,这些端口号是相同的。除了"熟知"端口外,标准UNIX服务分配在256到1024端口范围,定制的应用一般在1024以上分配端口号。分配端口号的最近清单可以在RFC1700 "Assigned Numbers"上找到。 TCP/UDP端口号提供的附加信息可以为网络交换机所利用,这是第四层交换的基础。具有第四层功能的交换机能够起到与服务器相连接的"虚拟IP"(VIP)前端的作用。每台服务器和支持单一或通用应用的服务器组都配置一个VIP地址。这个VIP地址被发送出去并在域名系统上注册。在发出一个服务请求时,第四层交换机通过判定TCP开始,来识别一次会话的开始。然后它利用复杂的算法来确定处理这个请求的最佳服务器。一旦做出这种决定,交换机就将会话与一个具体的IP地址联系在一起,并用该服务器真正的IP地址来代替服务器上的VIP地址。

三层交换机和两层交换机的区别

三层交换机和两层交换机的区别 二层交换技术从网桥发展到VLAN(虚拟局域网),在局域网建设和改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二层交换技术是工作在OSI七层网络模型中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它按照所接收到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来进行转发,对于网络层或者高层协议来说是透明的。它不处理网络层的IP地址,不处理高层协议的诸如TCP、UDP的端口地址,它只需要数据包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数据交换是靠硬件来实现的,其速度相当快,这是二层交换的一个显著的优点。但是,它不能处理不同IP子网之间的数据交换。传统的路由器可以处理大量的跨越IP子网的数据包,但是它的转发效率比二层低,因此要想利用二层转发效率高这一优点,又要处理三层IP数据包,三层交换技术就诞生了。 三层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 第三层交换工作在OSI七层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即网络层,是利用第三层协议中的IP包的包头信息来对后续数据业务流进行标记,具有同一标记的业务流的后续报文被交换到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从而打通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之间的一条通路。这条通路经过第二层链路层。有了这条通路,三层交换机就没有必要每次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拆包来判断路由,而是直接将数据包进行转发,将数据流进行交换 二层交换技术 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 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1)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

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 (2)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 (3)如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 (4)如表中找不到相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上,当目的机器对源机器回应时,交换机又可以学习一目的MAC地址与哪个端口对应,在下次传送数据时就不再需要对所有端口进行广播了。不断的循环这个过程,对于全网的MAC地址信息都可以学习到,二层交换机就是这样建立和维护它自己的地址表。 从二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推知以下三点: (1)由于交换机对多数端口的数据进行同时交换,这就要求具有很宽的交换总线带宽,如果二层交换机有N个端口,每个端口的带宽是M,交换机总线带宽超过N×M,那么这交换机就可以实现线速交换; (2)学习端口连接的机器的MAC地址,写入地址表,地址表的大小(一般两种表示方式:一为BEFFER RAM,一为MAC表项数值),地址表大小影响交换机的接入容量; (3)还有一个就是二层交换机一般都含有专门用于处理数据包转发的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芯片,因此转发速度可以做到非常快。由于各个厂家采用ASIC 不同,直接影响产品性能。 以上三点也是评判二三层交换机性能优劣的主要技术参数,这一点请大家在考虑设备选型时注意比较。 (二)路由技术

实战利用第三层交换机实现多子网的划分

阅读提示:随着校内电脑的不断增加,网络上的主机超出了254台,一个c类网的IP地址(192.168.1.0)已不够用,虽然可以通过缩短IP的租用期,得以缓解,但是IP地址的频繁申请容易引起网络信息的堵塞,而且同一网段的计算机过多易引起广播风暴。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校内电脑的不断增加,网络上的主机超出了254台,一个c类网的IP地址(192.168.1.0)已不够用,虽然可以通过缩短IP的租用期,得以缓解,但是IP地址的频繁申请容易引起网络信息的堵塞,而且同一网段的计算机过多易引起广播风暴。我校网络的中心交换机采用的是第三层交换机AlcatelOmnistack-5024,故我们决定利用交换机的第三层交换功能,实现多子网的划分。 二、实现的原理: 若校园网规模较大时,如超过254台时: 一种选择是用一个B类网的地址,然后各座楼的IP用其中的一小块区域;另一种选择就是用多个C类网段的地址;对于第一种选择,用户可以节省一个路由器,或者是说在核心位置交换机可以不必是第三层的交换机,可以节省一大笔的资金,但是由于在同一个网段网络越大的话,会产生很大的广播风暴。所有的主机都向网络上发出一系列的广播帧,从而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 对于第二种选择的话,用多个C类网,每个网段用一个C类网段的地址。然后在核心位置的交换机配上带第三层交换功能的交换机。由于第三层交换机有隔离广播风暴的作用,这样可以把各网段的广播信息只在本网段范围内广播,从而减少了广播帧所占的网络带宽。 传统的交换是在OSI网络标准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的,而第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的第三层实现数据包的高速转发的。简单地说,第三层交换技术就是第二层交换技术+第三层转发技术。第三层交换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局域网网段划分之后,网段中子网间必须依赖路由器进行管理的局面,解决了传统路由器低速、复杂所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当然,第三层交换

三层交换机架构及描述

网络拓扑结构图 三层交换机 第三层交换机具有路由功能,将IP地址信息用于网络路径选择,并实现不同网段间数据的线速交换。当网络规模足够大,不得不划分VLAN以减小广播所造成的影响时,只有借 助第三层交换机才能实现VLAN间的线速路由。另外,借助第三层交换机还可以设置访问 列表,限制VLAN间的访问,保障敏感部门的安全。因此,作为核心交换机,必须选用第 三层交换机。 企业需求 虽然高性能的中心交换机比比皆是,但并不意味着必须购买最好的设备,而应当购买自己所需要的设备。那么,哪些设备是我们需要的呢?应该选择那些能够满足网络应用需要的, 除此之外,太高的性能和太大的扩展能力都将可惜地被闲置。除了满足现有需求外,还应当 在技术、性能和扩展性等方面适当超前,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通常情况下,中心交换机的扩 展能力和性能应当略大于未来几年内网络应用和扩展的要求。 可靠性 I n t e r n e t 九层办公楼 三层办公楼 三层核心交换机 核心层 汇聚层接 入 层 接入层 图例: DI-7400 十五层办公楼 ● ● ● ● ● ● ● ● ● ● ● ●

对于中心交换机而言,对稳定的要求高过对性能的要求。原因很简单,如果网络性能一般,但可提供安全、稳定的服务,那么网络运行就是正常的,用户也会觉得是值得信赖的。尽管网络带宽很高、性能非常强劲、服务访问特别舒服,但是经常发生故障,导致服务器无法访问、Internet无法共享,那么无论是谁都会对此失去信心。当在网络上运行重要的应用时,网络瘫痪还将导致正常业务的中断和重要数据的丢失。 最佳性价比 现在中心交换机产品中,美国产品以其性能强劲、运行稳定、功能丰富而著称,只是价格过于昂贵。我国国产产品虽然在一些参数上略逊一筹,但是拥有绝对的价格优势,具有中文管理界面,方便日常管理。所以如果局域网组建时偏重于性能,建议选择Cisco等产品,若注重价格,则建议选择以华为为代表的国产产品。 骨干交换机的选择 骨干交换机可以是固定配置,也可以是模块化配置,通常拥有12个以上1000Mb/s端口,实现与工作组交换机的高速连接。为实现与核心交换机的远程连接,还应当拥有2个光纤接口或插槽。骨干交换机应当是智能交换机,支持基于端口的VLAN,能够实现端口管理,可以对流量进行控制。骨干交换机除了应当是千兆交换机外,还应当是固定配置和可网络管理的。 固定配置 固定端口交换机只能提供有限的端口和固定类型的接口,因此无论从可连接的用户数量上,还是从可使用的传输介质上都具有局限性。不过,相对来说价格便宜一些,因此最适合作为工作组交换机和骨干交换机。 可网管 可网管交换机是指拥有操作系统,可以借助配置启用一些复杂的网络功能,从而实现网络的稳定运行、访问安全,以及复杂的网络应用。通常情况下,可为其指定IP地址信息,从而实现远程管理。 工作组交换机的选择 工作组交换机为固定配置,拥有24个或48个10/100Mb/s端口,为了实现与骨干交换机或其他工作组交换机的高速连接,甚至可以拥有2个1000Mb/s端口或插槽。如果企业网络对安全性要求不是很高,工作组交换机可以选用不可网管交换机(也称傻瓜交换机)。 但是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接入计算机数量的增多,骨干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必须选用可网管交换机,从而划分VLAN、隔离广播域,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保障对敏感部门(领导、财务等)的访问安全。 在选择工作组交换机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可堆叠选择

简析第三层交换机

简析第三层交换机 在IOS的七层参考模型中,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是实现交换的,第三层(网络层)是实现路由的,但近来,第三层交换机非常风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通过分析第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优势和适用领域对第三层交换机进行深入剖析。 一、第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要论述第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从传统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实现原理中入手。 简单地说,传统的局域网交换机是从网桥发展来的,属于第二层设备。它是一个可以将发信方源地址与收信方目的地址连接起来的网络设备,该设备可以根据数据单元中的头信息,将来自一个或多个输入端口的信元或帧移动到一个或多个输出端口,完成信息发送过程的交换。显然,第二层交换机的最大好处是数据传输快,因为它仅需要识别数据帧中的MAC地址,而直接根据MAC地址产生选择转发端口的算法又十分简单,非常便于采用ASIC芯片实现。所以,第二层交换的解决方案实际上是一个“处处交换”的廉价方案,虽然也能支持子网划分和广播限制等基本功能,但控制能力较小。 传统的第三层路由器属于第三层设备,它是根据IP地址寻址和通过路由表路由协议来实现路由功能的。在局域网中的作用主要是路由转发、网络安全和隔离广播等,即在完成子网的网间连接的同时,还可以隔离子网间的广播风暴,可以控制一个网络非法信息进入到另一个网络中。由于在路由转发中,路由器普遍采用的技术是最长匹配方式,而该方式实现起来非常复杂,所以只能利用软件来完成,自然会对网络带来一定的延迟。 由此可见,传统交换机是同一网络系统中主机之间端口连接的网络设备,传统路由器是同类或异类网络系统中各子网之间连接的网络设备。 再来看一下第三层交换机。第三层交换机实际上是将传统交换器与传统路由器结合起来的网络设备,它既可以完成传统交换机的端口交换功能,又可完成部分路由器的路由功能。当然,这种二层设备与三层设备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物理结合,而是各取所长的逻辑结合,其中最重要的表现是,当某一信息源的第一个数据流进入第三层交换机后,其中的路由系统将会产生一个MAC地址与IP地址映射表,并将该表存储起来,当同一信息源的后续数据流再次进入第三层交换机时,交换机将根据第一次产生并保存的地址映射表,直接从第二层由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而不再需要经过第三层路由系统处理,从而消除了路由选择时造成的网络延迟,提高了数据包的转发效率,解决了网间传输信息时路由产生的速率瓶颈。 如上所述,第三层交换机是将第二层交换机和第三层路由器两者优势结合成一个有机、灵活并可在各层次提供线速性能的整体交换方案。在第三层交换这种集成化结构中所支持的策略管理属性,不仅使第二层与第三层相互关联起来,而且还提供了流量优先化处理、安全以及Trunking、虚拟网和Intranet的动态部署等多种功能。另外,第三层交换的目标也非常明确,即只需在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间建立一条更为直接快捷的第二层通路,而不必经过路由器来转发同一信息的每个数据包。

交换机类型

交换机类型 交换机的分类标准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局域网交换机和广域网交换机。 (二)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10千兆以太网交换机、ATM交换机、FDDI交换机和令牌环交换机。 (三) 企业级交换机、校园网交换机、部门级交换机和工作组交换机、桌机型交换机。 (四) 固定端口交换机和模块化交换机。 (五) 第二层交换机、第三层交换机和第四层交换机。 (六)网管型交换机和非网管理型交换机。 交换机类型1 从网络覆盖范围划分交换机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广域网交换机 广域网交换机主要是应用于电信城域网互联、互联网接入等领域的广域网中,提供通信用的基础平台。 2、局域网交换机 这种交换机就是我们常见的交换机了。局域网交换机应用于局域网络,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服务器、工作站、集线器、路由器、网络打印机等网络设备,提供高速独立通信通道。 交换机类型2 根据交换机使用的网络传输介质及传输速度的不同我们一般可以将局域网交换机分为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G位)以太网交换机、10千兆(10G位)以太网交换机、FDDI交换机、ATM交换机和令牌环交换机等。 1、以太网交换机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所指的“以太网交换机”是指带宽在100Mbps以下的以太网所用交换机。 以太网交换机是最普遍和便宜的,它的档次比较齐全,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在大大小小的局域网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踪影。以太网包括三种网络接口:RJ-45、BNC和AUI,所用的传输介质分别为:双绞线、细同轴电缆和粗同轴电缆。不要以为一讲以太网就都是RJ -45接口的,只不过双绞线类型的RJ-45接口在网络设备中非常普遍而已。当然现在的交换机通常不可能全是BNC或AUI接口的,因为目前采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而一般是在RJ-45接口的基础上为了兼顾同轴电缆介质的网络连接,配上BNC或AUI接口。 2、快速以太网交换机 这种交换机是用于100Mbps快速以太网。快速以太网是一种在普通双绞线或者光纤上实现100Mbps传输带宽的网络技术。要注意的是,一讲到快速以太网就认为全都是纯正100Mps 带宽的端口,事实上目前基本上还是10/100Mbps自适应型的为主。同样一般来说这种快速以太网交换机通常所采用的介质也是双绞线,有的快速以太网交换机为了兼顾与其它光传输介质的网络互联,或许会留有少数的光纤接口“SC”。 3、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千兆以太网交换机是用于目前较新的一种网络--千兆以太网中,也有人把这种网络称之为“吉比特(GB)以太网”,那是因为它的带宽可以达到1000Mbps。它一般用于一个大型网

三层交换机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思路

三层交换机还是比较常用的,于是我研究了一下三层交换机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思路,在这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用。本文在介绍三层交换技术和三层交换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一款三层交换机的设计,依照该设计实现的三层交换机已投入实际运行。 1.引言传统路由器在网络中起到隔离网络、隔离广播、路由转发以及防火墙的作业,并且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路由器的负荷也在迅速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出于安全和管理方便等方面的考虑,VLAN(虚拟局域网)技术在网络中大量应用。VLAN技术可以逻辑隔离各个不同的网段、端口甚至主机,而各个不同VLAN间的通信都要经过路由器来完成转发。由于局域网中数据流量很大,VLAN间大量的信息交换都要通过路由器来完成转发,这时候随着数据流量的不断增长路由器就成为了网络的瓶颈。为了解决局域网络的这个瓶颈,很多企业内部、学校和小区建设局域网时都采用了三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技术将交换技术引入到网络层,三层交换机的应用也从最初网络中心的骨干层、汇聚层一直渗透到网络边缘的接入层。 2.第三层交换技术 2.1三层交换的概念第三层交换技术也称为IP交换技术或高速路由技术等,是相对于传统交换概念而提出的。众所周知,传统的交换技术是在OSI 网络标准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而第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简单地说,第三层交换技术就是:第二层交换技术+第三层转发技术,这是一种利用第三层协议中的信息来加强第二层交换功能的机制。一个具有第三层交换功能的设备是一个带有第三层路由功能的第二层交换机,但它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并不是简单地把路由器设备的硬件及软件简单地叠加在局域网交换机上。 2.2三层交换的原理从硬件的实现上看,目前,第二层交换机的接口模块都是通过高速背板/总线交换数据的。在第三层交换机中,与路由器有关的第三层路由硬件模块也插接在高速背板/总线上,这种方式使得路由模块可以与需要路由的其他模块间高速地交换数据,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外接路由器接口速率的限制(10Mbit/s——100Mbit/s)。在软件方面,第三层交换机将传统的基于软件的路由器重新进行了界定: (1)数据封包的转发:如IP/IPX封包的转发,这些有规律的过程通过硬件高速实现; (2)第三层路由软件:如路由信息的更新、路由表维护、路由计算、路由的确定等功能,用优化、高效的软件实现。 假设有两个使用IP协议的站点,通过第三层交换机进行通信的过程为:若发送站点A在开始发送时,已知目的站B的IP地址,但尚不知道它在局域网上发送所需要的MAC 地址,则需要采用地址解析(ARP)来确定B的MAC 地址。A把自己的IP 地址与B的IP 地址比较,采用其软件中配置的子网掩码提取出网络地址来确定B是否与自己在同一子网内。若B 与A 在同一子网内,A 广播一个ARP 请求,B 返回其MAC 地址,A 得到B 的MAC 地址后将这一地址缓存起来,并用此MAC 地址封包转发数据,第二层交换模块查找MAC 地址表确定将数据包发向目的端口。若两个站点不在同一子网内,则A 要向"缺省网关"发出ARP(地址解析)封包,而"缺省网关"的IP 地址已经在系统软件中设置,这个IP 地址实际上对应第三层交换机的第三层交换模块。当A 对"缺省网关"的IP 地址广播出一个

三层交换机的介绍

三层交换机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三层交换机就是具有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交换机,三层交换机的最重要目的是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所具有的路由功能也是为这目的服务的,能够做到一次路由,多次转发。对于数据包转发等规律性的过程由硬件高速实现,而象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维护、路由计算、路由确定等功能,由软件实现。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传统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标准模型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而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既可实现网络路由功能,又可根据不同网络状况做到最优网络性能。 目录 应用背景 1应用目的1、网络骨干少不了三层交换 12、连接子网少不了三层交换 1优势特性1、高可扩充性 12、高性价比 13、内置安全机制 14、适合多媒体传输 15、计费功能 工作原理 展开 编辑本段应用背景 出于安全和管理方便的考虑,主要是为了减小广播风暴的危害,必须把大型局域网按功能或地域等因素 划成一个个小的局域网,这就使VLAN技术在网络中得以大量应用,而各个不同VLAN 间的通信都要经过路由器来完成转发,随着网间互访的不断增加。单纯使用路由器来实现网间访问,不但由于端口数量有限,而且路由速度较慢,从而限制了网络的规模

和访问速度。基于这种情况三层交换机便应运而生,三层交换机是为IP设计的,接口类型简单,拥有很强二层包处理能力,非常适用于大型局域网内的数据路由与交换,它既可以工作在协议第三层替代或部分完成传统路由器的功能,同时又具有几乎第二层交换的速度,且价格相对便宜些。在企业网和教学网中,一般会将三层交换机用在网络的核心层,用三层交换机上的千兆端口或百兆端口连接不同的子网或VLAN。不过应清醒认识到三层交换机出现最重要的目的是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所具备的路由功能也多是围绕这一目的而展开的,所以它的路由功能没有同一档次的专业路由器强。毕竟在安全、协议支持等方面还有许多欠缺,并不能完全取代路由器工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典型的做法是:处于同一个局域网中的各个子网的互联以及局域网中VLAN间的路由,用三层交换机来代替路由器,而只有局域网与公网互联之间要实现跨地域的网络访问时,才通过专业路由器。 编辑本段应用目的 1、网络骨干少不了三层交换 要说三层交换机在诸多网络设备中的作用,用“中流砥柱”形容并不为过。在校园网、城域教育网中,从骨干网、城域网骨干、汇聚层都有三层交换机的用武之地,尤其是核心骨干网一定要用三层交换机,否则整个网络成千上万台的计算机都在一个子网中,不仅毫无安全可言,也会因为无法分割广播域而无法隔离广播风暴。如果采用传统的路由器,虽然可以隔离广播,但是性能又得不到保障。而三层交换机的性能非常高,既有三层路由的功能,又具有二层交换的网络速度。二层交换是基于MAC寻址,三层交换则是转发基于第三层地址的业务流;除了必要的路由决定过程外,大部分数据转发过程由二层交换处理,提高了数据包转发的效率。三层交换机通过使用硬件交换机构实现了IP的路由功能,其优化的路由软件使得路由过程效率提高,解决了传统路由器软件路由的速度问题。因此可以说,三层交换机具有“路由器的功能、交换机的性能”。 2、连接子网少不了三层交换 同一网络上的计算机如果超过一定数量(通常在200台左右,视通信协议而定),就很可能会因为网络上大量的广播而导致网络传输效率低下。为了避免在大型交换机上进行广播所引起的广播风暴,可将其进一步划分为多个虚拟网(VLAN)。但是这样做将导致一个问题:VLAN之间的通信必须通过路由器来实现。但是传统路由器也难以胜任VLAN之间的通信任务,因为相对于局域网的网络流量来说,传统的普通路由器的路由能力太弱。而且千兆级路由器的价格也是非常难以接受的。如果使用三层交换机上的千兆端口或百兆端口连接不同的子网或VLAN,就在保持性能的前提下,经济地解决了子网划分之后子网之间必须依赖路由器进行通信的问题,因此三层交换机是连接子网的理想设备。 编辑本段优势特性

交换机的分类标准

交换机的分类标准 交换机的分类标准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根据网络覆盖范围分 局域网交换机和广域网交换机。 1、广域网交换机 广域网交换机主要是应用于电信城域网互联、互联网接入等领域的广域网中,提供通信用的基础平台。2、局域网交换机 这种交换机就是我们常见的交换机了。局域网交换机应用于局域网络,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服务器、工作站、集线器、路由器、网络打印机等网络设备,提供高速独立通信通道。 (二)根据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划分 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10千兆以太网交换机、ATM交换机、FDDI交换机和令牌环交换机。 1、以太网交换机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所指的“以太网交换机”是指带宽在100Mbps以下的以太网所用交换机。 以太网交换机是最普遍和便宜的,它的档次比较齐全,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在大大小小的局域网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踪影。以太网包括三种网络接口:RJ-45、BNC和AUI,所用的传输介质分别为:双绞线、细同轴电缆和粗同轴电缆。不要以为一讲以太网就都是RJ-45接口的,只不过双绞线类型的RJ-45接口在网络设备中非常普遍而已。当然现在的交换机通常不可能全是BNC或AUI接口的,因为目前采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而一般是在RJ-45接口的基础上为了兼顾同轴电缆介质的网络连接,配上BNC或AUI接口。 2、快速以太网交换机 这种交换机是用于100Mbps快速以太网。快速以太网是一种在普通双绞线或者光纤上实现100Mbps传输带宽的网络技术。要注意的是,一讲到快速以太网就认为全都是纯正100Mps带宽的端口,事实上目前基本上还是10/100Mbps自适应型的为主。同样一般来说这种快速以太网交换机通常所采用的介质也是双绞线,有的快速以太网交换机为了兼顾与其它光传输介质的网络互联,或许会留有少数的光纤接口“SC”。 3、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千兆以太网交换机是用于目前较新的一种网络--千兆以太网中,也有人把这种网络称之为“吉比特(GB)以太网”,那是因为它的带宽可以达到1000Mbps。它一般用于一个大型网络的骨干网段,所采用的传输介质有光纤、双绞线两种,对应的接口为“SC”和“RJ-45”接口两种。 4、10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10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主要是为了适应当今10千兆以太网络的接入,它一般是用于骨干网段上,采用的传输介质为光纤,其接口方式也就相应为光纤接口。同样这种交换机也称之为“10G以太网交换机”。 5、ATM交换机 ATM交换机是用于ATM网络的交换机产品。ATM网络由于其独特的技术特性,现在还只用于电信、邮政网的主干网段,因此其交换机产品在市场上很少看到。比在ADSL宽带接入方式中如果采用PPPoA协议的话,在局端(NSP端)就需要配置ATM交换机,有线电视的Cable Modem互联网接入法在局端也采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