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练习题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练习题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练习题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练习题

高二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练习卷

一、命题依据

依据教育部印发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及《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在本模块中,学生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大量实际问题的分析,建立等比数列模型,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同时,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特此命题。

二、命题说明

(一)命题范围:

人教B版必修5教材 2.3.2的内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二)命制原则:

1. 基础性

考查内容依据《标准》,突出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评价,体现基础性。试题重点关注等比数列前n项和中基本量的应用,大部分习题是对课本的例习题进行了加工、组合、延伸与拓展,保证绝大部分考生能获得一定的基础分数,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

2.有效性

试卷有效的考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命题时注重层次性,关注数学学习的各个方面,反映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试卷的结构考虑了学生的心理习惯和认知行为,利于学生临场发挥。

3.合理性

试卷的结构合理,题量适中,让学生有必要的思考时间,不出“偏”、“怪”、“繁琐”、脱离实际和死记硬背的试题,合理地考查了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的应用。

三、命题的设计意图(详见双向明细表)

题型题

号考查知识点考查学科能力与思想方法分值

选择题1

()

()

1

1

1

1

n

n

a q

s q

q

-

=≠

-

公式直接应用 4 2

()

11

1

n

n

a a q

s q

q

-

=≠

-

n

a,q,n,

n

s求

1

a

方程思想的应用 4

3 通项与前n项和的应用方程思想的应用 4

4 通项及

()

()

1

1

1

1

n

n

a q

s q

q

-

=≠

-

方程思想的应用

公式直接应用

4 5

()

()

()

1

11

1

1

1

11

n

n

n

na q

S a q a a q

q

q q

=

?

?

=-

?-

=≠

?

--

?

分类讨论思想及公式的应用 4 6

()

()

1

1

1

1

n

n

a q

s q

q

-

=≠

-

方程思想的应用 4 7

()

()

()

1

11

1

1

1

11

n

n

n

na q

S a q a a q

q

q q

=

?

?

=-

?-

=≠

?

--

?

分类讨论思想及公式的应用 4 8 知n a,q,1a,n s求n方程思想的应用 4 9

()

()

1

1

1

1

n

n

a q

s q

q

-

=≠

-

方程思想的应用

公式直接应用

4 10 通项与前n项和的应用数列模型及前n项和的应用 4

填空题

11 已知n a,q,n,n s求1a方程思想的应用 4

12 通项与前n项和的应用

方程思想的应用

公式直接应用

4 13

()

()

()

1

11

1

1

1

11

n

n

n

na q

S a q a a q

q

q q

=

?

?

=-

?-

=≠

?

--

?

分类讨论思想及公式的应用 4 14 前n项和的应用公式直接应用及不等式的解法 4

15

()

()

()

1

11

1

1

1

11

n

n

n

na q

S a q a a q

q

q q

=

?

?

=-

?-

=≠

?

--

?

分类讨论思想及公式的应用 4

16 通项与前n项和的应用基本量运算 4

解答题

17 前n项和的应用

方程思想的应用

公式直接应用

8 18 前n项和的应用及通项

方程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8

19(选

做)

通项和前n项和的应用基本量运算10

20(选

做)

前n项和的应用及通项

方程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10

高二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练习卷

时间45分钟(必做部分)

知识点: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的公式:()()()11111111n n n na q S a q a a q q q q =??

=-?-=≠?

--?

一、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在等比数列{a n }中a 1=8,q =12,a n =1

2

,则S n 等于( )

A .31 B.31

2

C .8

D .15

2.在等比数列{a n }中,公比q =-2,S 5=44,则a 1的值为( )

A .4

B .-4

C .2

D .-2

3.已知S n 是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a 5=-2,a 8=16,则S 6等于( )

A.218 B .-218 C.178 D .-178

4.(2010年高考浙江卷)设S n 为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8a 2+a 5=0,则S 5

S 2

=( )

A .11

B .5

C .-8

D .-11w w w .x k b 1.c o m 5.数列1,a ,2

a ,…,1

n a

-,…(0a ≠)的前n 项和是( )

A .11n a a --

B .111n a a

+-- C .211n a a +-- D .以上均不正确

6.一个等比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2,公比q=3,从第m 项到第n 项(m <n)的和为720,则

m 的值为( )

A.3

B.4

C.5

D.6

7.已知{}n a 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n s 是{}n a 的前n 项和,且369s s =,则数列1n a ??

????

前5项和为

(A )

158或5 (B )3116或5 (C )3116 (D )158 8.在14与78之间插入n 个数组成等比数列,若各项总和为77

8

,则此数列的项数是( )

A .4

B .5

C .6

D .7

9.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1

3

q =,且135a a a +++…9960a +=,则1234a a a a ++++

…100a +=( )

A .100

B .80

C .60

D .40 10.某工厂去年产值为a ,计划5年内每年比上一年产值增长10%,从今年起五年内这个

工厂的总产值是( ) A .4

1.1a

B .5

1.1a C .()5

101.11a - D .()

2111.11a -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在等比数列{}n a 中,q =

1

2

,52s =,则1a 等于________. 12.等比数列{}n a 中,2a =9,5a =243,求数列{}n a 的前4项之和________. 13. 2

3

10

1s x x x x =+++++=

.

14.等比数列首项为2,公比为3,从前

项的和开始大于100.

15.在等比数列{}n a 中,设11a =-,前n 项和为n S ,若

10531

32

S S =

,则n S =_____________. 16.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q >0.已知a 2=1,a n +2+a n +1=6a n ,则{a n }的前4项和S 4=__________.

二、 解答题(共36分)

17.(本小题8分)在等比数列{a n }中,a 3=-12,前3项和S 3=-9,求公比q . 18.(本小题8分)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1q <,前n 项和为n S ,已知3422,5a S S ==,求{}n a 的通项公式。

(选做部分)

19.(本小题10分)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S 1,S 3,S 2成等差数列.

(1)求{a n }的公比q ; (2)若a 1-a 3=3,求S n .

20.(本小题10分)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首项a 1>0,公比q >0.设数列{b n }的通项b n =a n+1+a n+2(n ∈N +),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分别为A n 与B n ,试比较A n 与B n 的大小.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答案:B

2.解析:选A.S 5=a 1(1-q 5)

1-q

∴44=a 1[1-(-2)5]1-(-2)

∴a 1=4,故选A.

3.解析:选A 。设公比为q ,由题意,得????

?

a 1q 4=-2,a 1

q 7=16,

解得q =-2,a 1=-1

8

.

所以S 6=a 1(1-q 6)1-q

=21

8.

4. 解析:选D 。由8a 2+a 5=0,得8a 1q +a 1q 4=0,所以q =-2,

则S 5S 2=a 1(1+25

)a 1(1-22)

=-11. 5.解析:111

1n

n n a s a a a

=??

=?-≠?

-? 故选 D

6.解析:

()1231372913

m n m --?-=-,1133729n m ---=,7,3n m ==。故选A

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等比数列的性质,属于中等题。

显然q ≠1,所以3639(1q )1-=121-q 1q q q q -?+?=-,所以1{}n a 是首项为1,公比为1

2

的等比数列, 前5项和5

51

1()31211612

T -=

=-.故选C 【温馨提示】在进行等比数列运算时要注意约分,降低幂的次数,同时也要注意基本量法的应用。

8.在14与

78之间插入n 个数组成等比数列,若各项总和为778

,则此数列的项数是( ) A .4 B .5 C .6 D .7

9.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1

3

q =,且135a a a +++…9960a +=,则1234a a a a ++++

…100a +=( )

A .100

B .80

C .60

D .40

10.某工厂去年产值为a ,计划5年内每年比上一年产值增长10%,从今年起五年内这个

工厂的总产值是( ) A .4

1.1a

B .51.1a

C .()5

101.11a -

D .()2111.11a -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答案:

3231

12.解:????? a 2=9a 5=243,即????? a 1q =9a 1q 4=243,解得?

????

a 1=3

q =3.

所以S 4=a 1(1-q 4)1-q =3(1-34)1-3

=120.

13.11或11

11x x

--

14 . 答案:5

15.在等比数列{}n a 中,设11a =-,前n 项和为n S ,若10531

32

S S =

,则n S =_____________. 16.解析:∵{a n }是等比数列,

∴a n +2+a n +1=6a n 可化为a 1q n +1+a 1q n =6a 1q n -

1, ∴q 2+q -6=0.又∵q >0,∴q =2.

∴S 4=a 1(1-q 4

)1-q =1

2(1-24)1-2

=152.新课标第一网

答案:152

三、解答题(共36分)

17.(本小题8分)

解:法一:由已知可得方程组

????

?

a 3=a 1·q 2=-12, ①S 3=a 1(1+q +q 2)=-9. ②

②÷①得1+q +q 2q 2

=34

,即q 2+4q +4=0. 所以q =-2.

法二:a 3,a 2,a 1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1

q

.

所以S 3=a 3+a 2+a 1=a 3[1-(1q

)3]

1-1q

=-12(q 3-1)q 2(q -1)

=-9.

所以q 2+4q +4=0,即(q +2)2=0. 所以q =-2. 18.(本小题8分)

解: 由已知()1110,1n

n a q a S q -≠=- 时 ()()2142112

11511a q a q a q q

q ?=?

--?=??

--?

得()42

151q q -=- ∵1q < ∴1q =- 或 2q =-

当1q =-时,()1

12,21n n a a -==-

当2q =-时,()()11

2111,21222

n n n n a a ---==-=-

(选做部分)

19.(本小题10分)

解:(1)依题意有a 1+(a 1+a 1q )=2(a 1+a 1q +a 1q 2).

由于a 1≠0,故2q 2+q =0.又q ≠0,从而q =-1

2

.

(2)由已知可得a 1-a 1(-1

2)2=3,故a 1=4. https://www.sodocs.net/doc/cc11661431.html,

从而S n =4[1-(-1

2)n ]

1-(-12

)

=83[1-(-1

2)n ].

20.(本小题10分) 解:1°q >

2

1

5-时,B n -A n >0,得B n >A n 2°q=

2

1

5-时,B n -A n =0,得B n =A n . 3°0<q <

2

1

5-时,B n -A n <0,得B n <A n .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稿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二章第五节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我的说课主要分为下面六个过程来进行:教学理念、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及学情分析、教学的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的分析、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教学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其含义就是:我们不仅要重视数学的应用价值,更要注重其思维价值和人文价值. 因此,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新等过程,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本节课力图打破常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全方位培养、提高学生素质,实现课程观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教材内容分析 在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知识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而本节内容也为后面学习数列求和、数列极限打下基础.本节课既是本章的重点,同时也是教材的重点. 从高中数学的整体内容来看,《数列》这一章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高中数学领域里占据着重要地位,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数列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例如产品的规格设计、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 其次:数列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数列是函数的延续,它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学习数列又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打下基础. 再次:数列也是培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好题材.学习数列要经常观察、分析、猜想,还要综合运用前面的知识解决数列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目标及学情分析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以下是我的教学目标分析和学情分析: 1、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依据《课标》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教学设计20

§3.2等比数列前n项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5》第一章《数列》第3节的内容,教学大纲安排本节内容授课时间为两课时,本节课作为第一课时,重在研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充分揭示公式的结构特征、内在联系及公式的简单应用. 2、教材分析:《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知识的应用价值上看,它是从大量数学问题和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来的一个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另外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就内容的人文价值来看,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探究与推导需要学生观察、归纳、证明,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数学能力的良好载体.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前几节课学生已学习了等差数列求和,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等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2、认知水平与能力:高二学生初步具有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合作地解决一些问题,但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所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也往往容易忽略,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3、任教班级学生特点:我班学生基础知识还行、思维较活跃,应该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合作地解决一些问题. 三、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渗透新课标理念,并结合以上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用错位相减法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过程,掌握公式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能简单的应用公式. 2.过程与方法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

等比数列及其前n 项和 [考纲传真] 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2.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用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4.了解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知识通关】 1.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 (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不为零),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 字母q 表示,定义的数学表达式为a n +1a n =q (n ∈N *,q 为非零常数). (2)等比中项:如果a ,G ,b 成等比数列,那么G 叫做a 与b 的等比中项.即G 是a 与b 的等比中项?a ,G ,b 成等比数列?G 2=ab . 2.等比数列的有关公式 (1)通项公式:a n =a 1q n -1=a m q n -m . (2)前n 项和公式: S n =??? na 1(q = 1),a 1(1-q n )1-q =a 1-a n q 1-q (q ≠1). [常用结论] 1.在等比数列{a n }中,若m +n =p +q =2k (m ,n ,p ,q ,k ∈N *),则a m ·a n =a p ·a q =a 2k . 2.若数列{a n },{b n }(项数相同)是等比数列,则{λa n }(λ≠0),???? ??1a n ,{a 2n },{a n ·b n },???? ??a n b n 仍然是等比数列. 3.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则S n ,S 2n -S n ,S 3n -S 2n 仍成等比数列,其公比为q n ,其中当公比为-1时,n 为偶数时除外. 【基础自测】 1.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满足a n +1=qa n (n ∈N *,q 为常数)的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 ) (2)G 为a ,b 的等比中项?G 2=ab .( ) (3)若{a n }为等比数列,b n =a 2n -1+a 2n ,则数列{b n }也是等比数列.( )

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练习题整理

- 等比数列及前n 项和练习题1 一、选择题 1、32+和32-的等比中项是 ( ) A. 1 B. 1- C. 1± D. 2 2、在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30,341515=-=+a a a a ,则3a = ( ) A. 8 B. -8 C. 8± D. 16 3、等比数列{}n a 中,72=S ,916=S ,则4S 等于( ) A. 28 B. 28或21- C. 21- D. 49 ] 5、在等比数列{}n a 中,55,551==S a ,则公比q 等于 ( ) A. 4 B. 2 C. 2- D. 2-或4 6、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正数,且3a ·9a =225a ,2a =1,则1a = A. 21 B. 2 2 C. 2 7、已知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n S 是它的前n 项和,若2· a a 31=2a ,且4a 与72a 的等差中项为54 ,则S 5= A .35 B .33 C .31 D .29 8、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2,若a 1,a 3,a 4成等比数列,则a 2等于 ( ) ^ (A )-4 (B )-6 (C )-8 (D )-10 9、等比数列{}n a 中,===+q a a a a 则,8,63232( ) A .2 B .2 1 C .2或2 1 D .-2或2 1- 10、在等比数列{a n }中,S 4=1,S 8=3,则a 17+a 18+a 19+a 20的值是( ) A 、14 B 、16 C 、18 D 、20 二、填空题: 11、已知在等比数列{}n a 中,各项均为正数,且,7,13211=++=a a a a 则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是_________=n a 12、在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2,1654321-=++=++a a a a a a 则该数列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稿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是047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必修5第二章第五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了说清楚我对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整体设计思路,下面我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及学情分析、教学的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的分析、教学过程的设计六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学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其含义就是:我们不仅要重视数学的应用价值,更要注重其思维价值和人文价值. 因此,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新等过程,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本节课力图打破常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全方位培养、提高学生素质,实现课程观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教材内容分析 在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知识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而本节内容也为后面学习数列求和、数列极限打下基础.本节课既是本章的重点,同时也是教材的重点. 从高中数学的整体内容来看,《数列》这一章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高中数学领域里占据着重要地位,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数列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例如产品的规格设计、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 其次:数列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数列是函数的延续,它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学习数列又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打下基础. 再次:数列也是培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好题材.学习数列要经常观察、分析、猜想,还要综合运用前面的知识解决数列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目标及学情分析

14025学案等比数列(3)前n项和

高二数学学案 序号025 高二年级 14班 教师王鸿斌 学生 课 题:等比数列(3)前n 项和 学习目标:1. 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错位相减法. 2. 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应用,熟练解决“1,,,,n n a n q a s 知三求二”问题渗透方程思想。 学习重点:等比数列求和及求和公式应用. 学习难点:错位相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等比数列的定义式、递推式、通项式、中项式及其性质 2.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及性质 二.新课导学 1.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设等比数列123,,,n a a a a 它的前n 项和是n S =123n a a a a +++ ,公比为q ≠0, 则22111111n n n n S a a q a q a q a q qS --?=++++??=?? (1)n q S ∴-= 当1q ≠时,n S = ① 或n S = ② 当q =1时,n S =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1,1,1(1)1n n na q S q a q q ------------=??=≠-?=?-?(或)1,11,11≠?? ???--==q q q a a q na S n n 2.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性质:等比数列前n 项,前2n 项,前3n 项的和分别是n S ,2n S ,3n S , n S ,2n n S S -,32n n S S - 也成等比数列.(等比数列间隔相等的等长片段和仍为等比数列) 三.典型例题 例1:求3463124222++++++ 的和 练习1: 等比数列中 ①已知1441,64,.a a q S =-=求及 ②已知33139,.22a S a q ==,求及 ③0,2431 ,2791<==q a a ,求其前8项的和。 ④已知1912,,833 n a a q ===,求n 例2:某商场第一年销售计算机5000台,如果平均每年的售价比上一年增加10%,那么从第一年 起,约几年内可使总销售量达到30000台? 四、学习小结: 1.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错位相减法 2.熟练解决“1,,,,n n a n q a s 知三求二”问题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数学(5,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2从知识的体系来看:“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与“等比数列”内容的延续、不仅加深对函数思想的理解,也为以后学数列的求和,数学归纳法等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掌握了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与方法,等比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 (2教学对象:高二理科班的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表现欲较强, 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 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而片面、不够严谨。 (3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学生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 = 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并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从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奇异美、结构的对称美、形式的简洁美。 四.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和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及公式应用中q与1的关系。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是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前提,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呢?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这个观点从教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并通过与他人(在教师指导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协作,主动建构而获得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因此,本节课采用了启发式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自觉学习,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探索等步骤,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论证后得到一般性结论,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得理论和方法去解决问题。一句话: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 六.课堂设计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教案

课时教案

一、复习提问 回顾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 (1)等比数列定义:(, (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3)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倒序相加法。二、问题引入: 阅读:课本“国王赏麦的故事”。 问题:如何计算 引出课题: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三、问题探讨: 问题:如何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回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倒序相加法。 等差数列它的前n项和是 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 (1) (2) (1)+(2)得:

探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否能用倒序相加法推导?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不能用倒序相加法推导。 回顾: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本质。 构造相同项,化繁为简。 探究: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是否能用这种思想推导? 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 变形: 具体: …… 学生分组讨论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学生不难发现:由于等比数列中的每一项乘以公比都等于其后一项。 所以将这一特点应用在前n项和上。 由此构造相同项。数学具有和谐美,错位相减,从而化繁为简。 (1) (2) 由此构造相同项。数学具有和谐美,错位相减,从而化繁为简。

当q=1时, 当时, 学生经过讨论还发现了其他的推导方法,让学生课后整合自己的思路,将各自的推导过程展示在班级学习园地,同学们共享探究。 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出求和公式的第二种形 式: 当时, 四.知识整合: 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当q=1时, 当时, 2.公式特征: ⑴等比数列求和时,应考虑与两种情况。 ⑵当时,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有两种形式,分别都 涉及四个量,四个量中“知三求一”。 ⑶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结合前n项和公式涉及五个量, , 五个量中“知三求二”(方程思想)。 3.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方法:错位相减法。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训练题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训练题(含答案)转载 1.在等比数列{an}中a1=8,q=12,an=12,则Sn等于() A.31 B.312 C.8 D.15 答案:B 2.数列12,14,18,…的前10项和等于() A.11024 B.511512 C.10231024 D.1512 答案:C 3.在等比数列{an}中,q=12,S5=2,则a1等于________. 答案:3231 4.等比数列{an}中,a2=9,a5=243,求数列{an}的前4项之和. 解:a2=9a5=243,即a1q=9a1q4=243,解得a1=3q=3. 所以S4=a1(1-q4)1-q=3(1-34)1-3=120. 一、选择题 1.已知Sn是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a5=-2,a8=16,则S6等于() A.218 B.-218 C.178 D.-178 解析:选A.设公比为q,由题意,得a1q4=-2,a1q7=16, 解得q=-2,a1=-18. 所以S6=a1(1-q6)1-q=218. 2.在等比数列{an}中,公比q=-2,S5=44,则a1的值为() A.4 B.-4 C.2 D.-2 解析:选A.S5=a1(1-q5)1-q, ∴44=a1[1-(-2)5]1-(-2), ∴a1=4,故选A. 3.(2010年高考浙江卷)设Sn为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8a2+a5=0,则S5S2=() A.11 B.5 C.-8 D.-11w w w .x k b 1.c o m 解析:选D.由8a2+a5=0,得8a1q+a1q4=0,所以q=-2,则S5S2=a1(1+25)a1(1-22)=-11.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前n项和》说课稿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前n项和》说课稿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前n项和》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从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2.从学生认知角度看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3.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此片面、不严谨.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和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灵活运用. 公式推导所使用的“错位相减法”是高中数学数列求和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所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 上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 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渗透事物之 间等价转化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过程分析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设计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完整版)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性质导学案

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导学案 知识目标:掌握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灵活的应用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方法与过程: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复习: 1、 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 (1) (2) 2.数学思想: 课前练习: 1.数列()项和的前n a a a a n 13 2............,,,1- a a A n --11. B a a n --+111 C a a n ---111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求和()() )(.......212n a a a n -++-+- 新课探究: 探究一: 性质1。数列{}n a 的前n 项和A Aq S n n -=()1,0,0≠≠≠q q A 探究{}n a 是否为等比数 列。 例题1: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4a S n n +=求a 的值。 变式: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3-=n n S +a 2,求a 的值。 探究二: 我们知道,等差数列有这样的性质: 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则K K K K K S S S S S 232,,--................也成等差数列; 则新的等差数列的首项是K S ,公差为d k 2 。 那么,在等比数列中,也有类似的性质吗? 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二: 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则K K K K K S S S S S 232,,--...............是否也构成成等比数列; 则新的等比数列的首项是K S ,公比( ) 例题2 :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前10项和10S =10,前20项和20S =30,求30S 变式训练: 1. 等比数列{}n a 10S =20,20S =80,求30S =?.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作业)

等比数列及其前n 项和(作业) 例1: 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各项都是正数,且1a ,31 2 a ,22a 成等差数列,则 910 78 a a a a +=+( ) A .1 B .1 C .3+D .3- 【思路分析】 设公比为q ,则0q >,21a a q =,231a a q =, ∵1a ,31 2 a ,22a 成等差数列, ∴3122a a a =+,即21112a q a a q =+, 解得1q =+ 1, ∴22910787878()3a a a a q q a a a a ++===+++. 故选C . 例2: 若等比数列 {} n a 中,25112a a a ++=,58146a a a ++=,那么 2581114a a a a a ++++的值为( ) A .8 B .9 C .242 31 D . 240 41 【思路分析】 设公比为q ,则335814251125112511() a a a q a a a q a a a a a a ++++==++++,即33q =, ∴38553a a q a ==,9145527a a q a ==, 由58146a a a ++=,得5553276a a a ++=,解得56 31 a = , ∴2581114251158145242 ()()31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故选C . 例3: 设{}n a 为等比数列,{}n b 为等差数列,且10b =,n n n c a b =+,若数列{} n c

的前三项为1,1,2,则{}n a 的前10项之和是 ( ) A .978 B .557 C .467 D .1 023 【思路分析】 设数列{}n a 的公比为q ,设数列{}n b 的公差为d , ∵10b =,11c =, ∴11a =, 则2a q =,23a q =,2b d =,32b d =, ∵21c =,32c =, ∴2122q d q d +=??+=? ,解得21q d =??=-?, ∴数列{}n a 的前10项之和10110(1) 1 0231a q S q -= =-.故选D . 1. 在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332a = ,前三项和39 2 S =,则公比q =( )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习题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习题 一、选择题 1.一个等比数列,它的前n 项和n n S ab c =+,其中a 、b 、c 为常数且a ≠0,b ≠0且b ≠ 1,则a 、b 、c 必须满足( ). A.a +b =0 B.b +c =0 C.a +c =0 D.a +b +c =0 2.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10=10,S 20=30,则S 30等于( ). A.70 B.90 C.100 D.120 3.一个等比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2,公比q =3,从第m 项到第n 项(m <n )的和为720,则m 的值为( ). A.3 B.4 C.5 D.6 4.计算机的成本不断降低,若每隔5年计算机价格降低3 1,现在的价格是8100元,则15年后,价格降低为( ). A.2200元 B.900元 C.2400元 D.3600元 5.数列1,1+2,1+2+22,…,1+2+22+…+2n-1的前n 项和S n 等于( ). A.2n B.2n -n

C.2n+1-n-2 D.n-2n 6.已知等比数列{a n}中,a n=2·3n-1,则由此数列的偶数项所组成的新数列的前n项和为(). A.3n-1 B.3(3n-1) C. 41 9-n D. 4)1 9(3- n 二、填空题 1.在等比数列{a n}中,若S n=93,a n=48,公比q=2,则n=__________. 2.S=1+a+a2+a3+…+a10=__________. 3.等比数列首项为2,公比为3,从前__________项的和开始大于100. 三、简答题 1.求等比数列1,2,4,…从第5项到第10项的和.

等比数列前n项和说课稿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尊敬的各位各位老师、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必修5第2章第5节等比数列前n项和第一课时。下面我将围绕本节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等六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三角函数这一章学习是在函数的第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函数的学习。内容是三角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以及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研究的方法主要是代数变形和图象分析。三角函数是重要的数学模型之一,是研究自然界周期变化规律最强有力的数学工具,三角函数作为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与其他学科(如:物理、天文学)联系紧密。 鉴于上述分析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结构和以上教材分析,我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设计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其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从“错位相减法”中,体会“消除差别”思想,培养学生 的化简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树立学生求真的勇气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根据新课程的标准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我把重点定为:等比数列前的n项和公式及应用。难点定为:用错位相减法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四、教学与学法 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任何一堂课都是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综合作用的结果,我认为本堂课有以下主要的教法和学法。 在教法上:由于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建构活动才有成效,故本节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讲练结合法、类比分析法”等来组织课堂教学。另外,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在教学手段上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学法上:考虑到这节课主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在自己的发现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我主要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归纳、类比,采用自主探究的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数学(5),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2)从知识的体系来看:“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与“等比数列”内容的延续、不仅加深对函数思想的理解,也为以后学数列的求和,数学归纳法等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掌握了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与方法,等比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 (2)教学对象:高二理科班的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表现欲较强, 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而片面、不够严谨。 (3)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学生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 = 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并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例题详细解法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例题详细解法?例题解析 【例1】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a>0),公比为q(q>0),前n项和为80,其中 最大的一项为54,又它的前2n项和为6560,求a和q. 解:由S n=80,S2n=6560,故q≠1 ∵a>0,q>1,等比数列为递增数列,故前n项中最大项为an. ∴a n=aq n-1=54 ④ 将③代入①化简得a=q-1 ⑤ 由⑤,⑥联立方程组解得a=2,q=3 证∵Sn=a1+a1q+a1q2+...+a1q n-1 S2n=S n+(a1q n+a1q n+1+...+a1q2n-1)

=S n+q n(a1+a1q+...+a1q n-1)=S n+q n S n=S n(1+q n) 类似地,可得S3n=S n(1+q n+q2n) 说明本题直接运用前n项和公式去解,也很容易.上边的解法,灵活地处理了S2n、S3n与S n的关系.介绍它的用意在于让读者体会利用结合律、提取公因式等方法将某些解析式变形经常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并且变得好,则解法巧. 【例2】一个有穷的等比数列的首项为1,项数为偶数,其奇数项的和为85,偶数项的和为170,求这个数列的公比和项数. 分析设等比数列为{a n},公比为q,取其奇数项或偶数项所成的数列仍然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2,首项分别为a1,a1q. 解设项数为2n(n∈N*),因为a1=1,由已知可得q≠1. 即公比为2,项数为8. 说明运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进行运算、推理时,对公比q要分情况讨论.有关等比数列的问题所列出的方程(组)往往有高次与指数方程,可采用两式相除的方法达到降次的目的.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学案

6.3等比数列及其前n 项和 考情分析 高考中主要在选择题、填空题中考查等比数列的定义、基本运算和性质,在解 答题中多与等差数列、函数、不等式等综合考考查 基础知识 1、等比数列的判定:(1)定义法:*1()n n a q q n N a +=∈为非零常数,(2)等比中项法:2*11(0,2)n n n n a a a a n N n -+=≠∈≥且(3)通项公式法:*(,)n n a cq c q n N =∈均为非零常数,(4)1()1n n a S kq k k q =-=≠≠-是常数且q 0且q 1 (5)若{},{}n n a b 均为等比数列,n S 为{}n a 的前n 项和,则1{}(0),{||}{}{()}{}k n n n n n n ka k a ma b a a ≠;;;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由相邻两项的差213243{,,}a a a a a a ---,相邻k 项和232{,,}k k k k k S S S S S --仍是等比;由原等比数列中相隔k 项的项从新组成的数列仍等比 2、等比数列的性质 (1)通项公式:①11n n a a q -=②n m n m a q a -= (2)前n 项和公式:111(1)(1)(1)11n n n na q S a a q a q q q q =??=--?=≠?--? (3)下脚标性质:若m+n=p+q ,则m n p q a a a a = (4)两个常用技巧:若三个数成等比通常设成,,a a aq q ,若四个数成等比通常设成33,,,a a aq aq q q ,方便计算 注意事项

1.利用错位相减法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 S n =a 1+a 1q +a 1q 2+…+a 1q n -1, 同乘q 得:qS n =a 1q +a 1q 2+a 1q 3+…+a 1q n , 两式相减得(1-q )S n =a 1-a 1q n ,∴S n =a 1(1-q n )1-q (q ≠1). 2.(1)由a n +1=qa n ,q ≠0并不能立即断言{a n }为等比数列,还要验证a 1≠0. (2)在运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时,必须注意对q =1与q ≠1分类讨论,防止因忽略q =1这一特殊情形导致解题失误. 3.等比数列的判断方法有: (1)定义法:若a n +1a n =q (q 为非零常数)或a n a n -1=q (q 为非零常数且n ≥2且n ∈N *),则{a n }是等比数列. (2)中项公式法:在数列{a n }中,a n ≠0且a 2n +1=a n · a n +2(n ∈N *),则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 (3)通项公式法:若数列通项公式可写成a n =c ·q n (c ,q 均是不为0的常数,n ∈N *),则{a n }是等比数列. 题型一 等比数列基本量的计算 【例1】设S n 为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已知S 3=7,a 1+3,3a 2,a 3+4构成等差数列. (1)求a 2的值; (2)若{a n }是等比数列,且a n +1

(经典)讲义: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

(经典)讲义:等比数列及其前n 项和 1.等比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设等比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公比为q ,则它的通项a n =a 1·q n -1. 3.等比中项 若G 2 =a ·b (ab ≠0),那么G 叫做a 与b 的等比中项. 4.等比数列的常用性质 (1)通项公式的推广:a n =a m ·q n -m ,(n ,m ∈N +). (2)若{a n }为等比数列,且k +l =m +n (k ,l ,m ,n ∈N +),则a k ·a l =a m ·a n . (3)若{a n },{b n }(项数相同)是等比数列,则{λa n }(λ ≠0),? ???????? ?1a n ,{a 2n }, {a n ·b n },? ???????? ?a n b n 仍是等比数列. (4)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则S n ,S 2n -S n ,S 3n -S 2n 仍成等比数列,其公比为q n . 5.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q ≠0),其前n 项和为S n , 当q =1时,S n =na 1; 当q ≠1时,S n =a 11-q n 1-q =a 1-a n q 1-q . 【注意】 6.利用错位相减法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 S n =a 1+a 1q +a 1q 2+…+a 1q n -1, 同乘q 得:qS n =a 1q +a 1q 2+a 1q 3+…+a 1q n , 两式相减得(1-q )S n =a 1-a 1q n ,∴S n =a 11-q n 1-q (q ≠1). 7.1由a n +1=qa n ,q ≠0并不能立即断言{a n }为等比数列,还要验证a 1≠0. 7.2在运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时,必须注意对q =1与q ≠1分类讨论,

教案-《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高二数学组集体备课教案(第七周10月17日) 课题:2.5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两个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等比数列 的前n 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建模意识,体会公式探求过程中从特殊到一 般的思维方法,渗透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将数学学习放眼生活,用生活眼光看数学的思 维品质; 教学重点:(1)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2)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 教学方法:问题探索法及启发式讲授法 教 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回顾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 (1)等比数列定义:q a a n n =-1(2n ≥,)0≠q (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 0,(111≠=-q a q a a n n (3)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倒序相加法。 二、问题引入: 阅读:课本第55页“国王赏麦的故事”。 问题:如何计算 引出课题: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 三、问题探讨: 问题:如何求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公式 =n S 123n a a a a ++++ 22111111--=+++++ n n a a q a q a q a q 2363 6412222S =+++++

倒序相加法。 等差数列 n a a a a ,,321+它的前n 项和是=n S n a a a a +++321 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1+-=n n a a d []1111()(2)(n-1)=+++++++ n S a a d a d a d (1) []()(2)-(n-1)=+-+-++ n n n n n S a a d a d a d (2) (1)+(2)得:12()=+n n S n a a 1()2 += n n n a a S 探究: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是否能用倒序相加法推导? =n S 123n a a a a ++++ 22111111--=+++++ n n a a q a q a q a q 221 --=+++++ n n n n n n n n a a a a S a q q q q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不能用倒序相加法推导。 回顾: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本质。 构造相同项,化繁为简。 探究: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是否能用这种思想推导? 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 1 )(++=∈n n a q n N a 变形:1+=n n a q a 具体:12=a q a 23=a q a 34=a q a …… 学生分组讨论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学生不难发现: 由于等比数列中的每一项乘以公比q 都等于其后一项。 所以将这一特点应用在前n 项和上。 由此构造相同项。数学具有和谐美,错位相减,从而化繁为简。 22111111n n n S a a q a q a q a q --=+++++ (1) 23111111-= +++++ n n n qS a q a q a q a q a q (2) 由此构造相同项。数学具有和谐美,错位相减,从而化繁为简。

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练习题整理

等比数列及前n 项和练习题1 一、选择题 1、32+和32-的等比中项是 ( ) A. 1 B. 1- C. 1± D. 2 2、在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30,341515=-=+a a a a ,则3a = ( ) A. 8 B. -8 C. 8± D. 16 3、等比数列{}n a 中,72=S ,916=S ,则4S 等于( ) A. 28 B. 28或21- C. 21- D. 49 5、在等比数列{}n a 中,55,551==S a ,则公比q 等于 ( ) A. 4 B. 2 C. 2- D. 2-或4 6、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正数,且3a ·9a =225a ,2a =1,则1a = A. 2 1 B. 2 2 C. 2 D.2 7、已知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n S 是它的前n 项和,若2· a a 31=2a ,且4a 与72a 的等差中项为54 ,则S 5= A .35 B .33 C .31 D .29 8、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2,若a 1,a 3,a 4成等比数列,则a 2等于 ( ) (A )-4 (B )-6 (C )-8 (D )-10 9、等比数列{}n a 中,===+q a a a a 则,8,63232( ) A .2 B .2 1 C .2或2 1 D .-2或 2 1- 10、在等比数列{a n }中,S 4=1,S 8=3,则a 17+a 18+a 19+a 20的值是( ) A 、14 B 、16 C 、18 D 、20 二、填空题: 11、已知在等比数列{}n a 中,各项均为正数,且, 7,13211=++=a a a a 则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是_________=n 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