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1框国家权力机关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1框国家权力机关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1框国家权力机关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1框国家权力机关知识点梳理

第一节国家权力机关知识点梳理

一、国家机构的含义

我国国家机构是为实现国家职能面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统称。

二、国家机构的组成

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

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6、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立法权。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根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权。

(2)决定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3)任免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决定、罢免的权力。

(4)监督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

1

初二道德与法治试题

A. B. C. D. 6.2019年1月16日,一则“成都铁路领导霸座并辱骂工作人员”视频在网上传开。成都铁路公安处2月26日晚发布警情通报:网传“铁路两位领导私带无票旅客乘车,谋取私利,霸占司乘人员位置”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捏造事实者被刑拘3日。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正常秩序需要规则的保障 ③传谣言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是违法行为④传谣言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中小学生通过研学旅行( ) ①可以使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 ②可以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 ③可以提高我们的能力,让我们克服一切困难④促进知识与生活融合 A. ①②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继高铁“霸座男”之后,又出现高铁“霸座女”。2018年9月19日,在永州到深圳的列车上,女乘客周某因“霸占”他人座位而被罚款200元,并在180天内被禁乘火车。该女子的行为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9.2018年11月1日,药品管理法修正草案等4部法律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开始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这说明网络( ) ①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②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④使人们更加便利地参与政治生活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2018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网络诈骗人均损失创下近5年来新高。与此同时,“00后”正成为网络诈骗的新目标,网龄较短的青少年受害者数量迅速增加。木马病毒,钓鱼网站等形式成为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这警示我们在网络交往时( ) ①不要轻易泄露个人资料 ②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③要保护自己,封闭自我④要提高警惕,仔细辨别 A. ①②④ B.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我国的国家机构》教案全面版

《我国的国家机构》教案 关于《我国的国家机构》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机构的基本知识。 ⑴、识记国家机构的含义、国家机构的划分。 ⑵、理解国家职能和国家机构的关系,中央国家机构的相互关系,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 2、能力目标: 通过社会走访、调查或探究性学习等形式,逐步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理论联系实际,相关知识和实际的相互转换的能力。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解释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关系的能力。 (3)在探究现实社会国家机构问题上的初步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 通过涉及诸多社会调查、资料收集、典型事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熟悉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各方面全方位的活动能力。 2、方法目标: 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调查研究法,练习写作简单的调查研究报告,掌握基本的资料收集程序、途径和方法,学会辩证的、历史的、比较分析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情感目标: ⑴、帮助学生增强国家观念,增强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情感; 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2、态度目标: ⑴、使学生明确我国国家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与原则 ⑵、提高对我国国家机构及其组织原则的认识; 3、价值目标: 明确作为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应具备国家观念和爱国的情感,应该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和维护祖国利益的信念。特别是要树立正确对待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做一个奉献于社会的高素质公民。 教学建议 关于第一节我国的国家机构的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的逻辑结构及编写意图 第一节讲我国的国家机构。第一框介绍了国家机构的基本知识,包括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统。在此基础上,引出第二框我国的国家机构概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一、宪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表现。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二、人民的构成。 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三、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参加政治生活?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树立主人翁意识。 四、我国从哪些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 1、宪法上: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 利和自由。 2、立法上: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 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3、执法上: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 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4、司法上: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 益。

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 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五、宪法组织国家机构表现在哪些方面? 1、宪法明确各级国家机关的产生。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 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3、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机构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六、民主集中制原则:就是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 七、民主集中制的表现: 在国家机构和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八、宪法怎样规范权力的运行? 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2、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 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九、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十、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十一、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权力属于人民。 十二、宪法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怎样规定的?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八年级下册新版《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P2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P3 *3、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P3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 宪法是如何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的?(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保障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规定)P4-5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5、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6、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7、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9、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教学教材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 2.知道宪法内容,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知道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学习难点: 对宪法基本原则与国家性质的理解和认识:对人权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学法指导】自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自主学习、夯基寻困】 请你阅读课本1-8页,我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完成下面的问题。 自学1、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自学2、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自学3、我国人民是通过什么途径行使国家权力的?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自学4、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合作探究、互助解惑】 请同学们讨论,相互合作。我相信大家的力量。 探究一:阅读教材第2~3页“运用你的经验”,请学生着重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2)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2)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表示我国的国家性质也就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探究二:阅读教材第7页中间一段文字,然后请回答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和范围 分别是什么?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同步演练、拓展提升】 一、【基础题】(A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1 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可以通过走进农村,来到工厂,步入商场,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了解生活。 2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有不同的身份。 3 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 ①我们会与更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②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4 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5 社会关系主要有哪几种?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师生) 6 为什么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7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意义)★ ①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②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 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8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 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 急。 ③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9 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5国家机构有哪些人教部编版

5 国家机构有哪些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公民意识教育,是本单元的起点。对于六年金的小学生来讲,他们公民意识薄弱,普遍缺乏公民身份认同和公民意识缺失等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与必要从公民身份和基本内涵这些基本的知识开始。通过本课的自主学习和引导性教学,唤起和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重视公民意识的自我形成和公民素质的自我提高,深化国家观念,提高个人的公民道德水平和民主意识,养成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产生及其各自职权范围。 2.能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能了解国家机关在维护人民当家做主中的作用。 3.提高对国家机关的认识,增强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了解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国家的正常运转需要通过国家机构实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国家机构的保障。 2.。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能辨别出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于国家机构。。 2.。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案例分析,导入新课 1.说说我们学校有哪些职能部门,都担负着哪些职责。 学生同桌可以交流一下,再回答。对于学生交流的学校部门,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部门在学校中所担负的职责是什么。 负责学校事务领导及协调的部门(校长室)、负责教学的部门(教导处)、负责德育的部门(德育处)、负责学校后勤管理的部门(后勤处或总务处) 2.活动园:看看哪些单位属于国家机构。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国家机构有哪些》。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明确国家机构及其各自职权范围。②能够结合案例分析国家机构的职权。 4.“疑难问题”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1)我国各国家机关的主要职权是什么? (2)生活中经常与国家机关打交道的经历。 (3)我们的日常生活能否离得开国家机关? 二、身边的国家机构 1.案例导入 有一位同学,叫黄海洋,他在星期六的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办事,过了一个非常充实的一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模拟场景,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勾连到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理解。 初步的认识,让学生自己先判断哪些属于国家机构,在辨析中,不断明确认识,理清思路。 2.出示第42页的活动园。 交流:看看身边哪些单位属于国家机构。 过渡:各国家机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让我们走近身边的国家机构,来进一步了解这些机构。(课件出示了解国家机构。) 3.出示第43页活动园。进一步了解所在地区的国家机构。

中央和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经费管理办法

中央和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经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党建活动经费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央和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使用财政资金开展的党建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中央和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是指党的关系隶属于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以下简称各单位)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设置的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包括党的基层委员会、党总支、党支部),不包括各单位机关党委。 本办法所称党建活动,是指基层党组织开展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学习调研等活动。 第三条各单位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必须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原则,统筹使用财政资金和党费,结合党建工作要求和机关工作实际,按年度编制计划,实行审批备案管理。 第二章计划管理 第四条各单位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应当按年度编制党建活动计划(包括活动内容、形式、时间、地点、人数、所需经费及列支渠道等),报单位机关党委审核。

第五条各单位基层党组织编制党建活动计划,应当充分听取党员意见,并经基层党的委员会或支部(总支)委员会讨论。 第六条各单位机关党委汇总并审核所属基层党组织年度党建活动计划,经单位财务部门审核后,报部委(党组、党委)批准。 各单位机关党委要严格控制到常驻地以外开展的党建活动规模、时间和数量。 第七条各单位基层党组织根据党建工作需要,临时增加使用财政资金开展的党建活动,应当报单位机关党委和财务部门批准。 第八条各单位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按党组织隶属关系,将党建活动计划分别报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备案。 第三章开支范围和标准 第九条本办法所称党建活动经费支出项目包括:租车费、城市间交通费、伙食费、住宿费、场地费、讲课费、资料费和其他费用。 (一)租车费是指开展党建活动需集体出行发生的租车费用。 (二)城市间交通费是指到常驻地以外开展党建活动发生的城市间交通支出。 (三)伙食费是指开展党建活动期间发生的用餐费用。 (四)住宿费是指开展党建活动期间发生的租住房间的费用。 (五)场地费是指用于党建活动的会议室、活动场地租金。 (六)讲课费是指请师资为党员授课所支付的费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总结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我与社会 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 答:除了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可以了解社会生活,还可以通过媒介(广播、电视、网络等)了解社会生活。 2.我们怎样关爱社会? 答: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关系国家发展,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分忧。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 答: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有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4.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答: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5.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 答: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在社会中成长

6.“社会化”的概念是什么? 答: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7.如何理解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答: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8.为什么个人要参与社会实践,亲近社会? 答: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9.结合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答: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10.参与社会生活对个人有哪些意义? 答: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我们只有主动关系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1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表现有哪些? 答: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国家机构和职能

一、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 1、设置的依据:国家职能。国家机构与国家职能、国家性质的关系是: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国家职能是国家机构设置的主要依据,国家机构是实施国家职能的物质载体。 (附: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关系) 国家机构 决定(性质)决定(设置) 体现、维护物质载体 决定 国家性质国家职能 反映 A、按类别: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 2、分类 B、按层级: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 3、我国中央国家机关: (1)、组成: (2)、性质和职权: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职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特别提示:(详见专题一) ②国家主席 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属于全国代表大会,有全国人大选举产生。职权:A、不单独决定国家重大事务,不能超越全国人大之上,也不能与之平行或对立。B、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C、有颁布法律权等。 特别提示:A、从表面上看,国家主席只是个人,但事实上它是一个国家机关,是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所以个人担任国家主席,绝不意味着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国家主席可以个人独断专行。B、我国的元首制不同于其他实行个体元首制国家,它实行的是集体元首制,即国家主席并不单独决定国家重大事务,而是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结合行使职权。C、国家主席不参与国家的行政性工作,因此,它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负行政责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国务院。 ③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 性质: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职权:负责执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决议有关行政工作部分;经授权可以制定行政法规;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主要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统一领导直属机构和各级人民政府。 ④最高人民法院 性质:最高国家审判机关,属于司法机关体系。 职能:依法办事独立行使审判权;监督地方法院和专门法院的审判工作。 ⑤最高人民检察院 性质:最高国家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职能: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领导地方检察院和专门检察院工作。

八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下册复习知识大全pdf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复习知识大全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怎样规定的? 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从四个层面去理解记忆】? (1)宪法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司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教育宣传: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及标准答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60分钟,100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家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在祖国大家庭中, 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这说明() A. 我们的身份是唯一的 B. 社会关系是在人的身份中确定的 C.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 2.如果说社会是张网,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 A. 网上的一个结点 B. 互不相干的个体 C. 网中的一条条线 D. 织网的最佳材料 3.在我市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不乏中学生的身影,他们清洁社区卫生,劝导文明通 行,发放“创文”手册……中学生参与“创文”活动() A. 是走进社会生活的表现 B. 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 C. 说明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 是学习科学文化的主要途径 4.小红暑假要去西安旅游,坐什么车次好呢?她想到了网络,查到了合适的车次,又把西安的旅游网点浏览了一遍,还在地区聊天室里认识了一位西安的朋友,为她介绍了交通食宿方面的问题。小红的西安之行非常顺利。这说明了( ) A.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B.网络可以解决任何问题 C.通过网络结交朋友是最好的方式 D.网络里面的信息都是真实的 5.对右面漫画《上当了》认识正确的是( ) A.青少年只要远离电脑就不会有危险 B.青少年应警惕网络中的陷阱、自觉抵制网络上不良信息的 诱惑与侵蚀 C.电脑对于青少年来说有弊无利 D.青少年只要一上网就会沉迷于网络,成为网络的俘虏 6.自去年以来,社会诚信建设的步伐再度加快,在京津冀,区域信用体系和奖罚联动机制启动,向各种失信行为说“不”;在上海,由于个人信用问题在“公考”中被拒之门外的典型案例令人印象深刻;在海南,三亚市开展诚信经营活动,坚决打击欺客宰客等旅游市场乱象……加快社会诚信建设( ) ①可以让人们在选择诚信时更有底气,对社会信用的前景更有信心②是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有效途径③能够杜绝言而无信、弄虚作假、唯利是图等失信现象与违法行为④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诚信意识信用水平,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2018年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精编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公民权利保障书 P2 1.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P3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确定国家性质: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P4 4.宪法规定的我国的经济制度保证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P4 5.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P5 6.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P6 7.在我国,人权主体很广泛: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8.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包括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 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P7 9.现代法治国家立法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P7-8 10.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第二课维护宪法权威治国安邦总章程 P11 1.我国的权利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 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初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1. 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 (1)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3)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如果把每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3.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的原因: (1)通过父母的抚养,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的行为有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5.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 (1)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6.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1)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已的过程。(2)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1. 网络的特点: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空间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体现: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3. 网络交往的负面影响: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 6.5 国家司法机关 测试试题

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 6.5国家司法机关课时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招录人民法院法官助理、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的意见》。下列关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二者都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②二者都是我国的司法机关 ③二者都独立行使司法权④二者相互监督、相互制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山东省某高中毕业生陈某因心生妒忌,在填报完自己的高考志愿后,篡改了同班4名同学的高考志愿,被当地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应尽的义务②我们可以自由行使一切权利 ③人民法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依法行使审判权④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以下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①国家的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②人民代表大会授予其他国家机关分别行使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和检察权 ③政府、监察机关、法院、检察院必须对下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它监督 ④人大和政府、监察机关、法院、检察院分工不同,职责、根本目标不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4. 在一些“民告官”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曾有行政机关的领导打电话给当地法院请求关照,“千万不要败诉”。这些行政机关领导的行为() A. 是对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干涉B. 表明人民法院行使职权受行政机关制约和监督 C. 是对司法审判工作的监督 D. 说明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5.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通过人民检察官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敢于同腐败分子斗智斗勇,还法治社会一个公道,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喝彩。这表明() ①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②为搜集证据、惩办犯罪,检察官办案可以不择手段 ③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惩治腐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国家司法机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 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下列属于我国人民检察院职权的是() A. 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 B. 审理经济纠纷和行政纠纷 C. 宣告公诉案件被告人无罪 D. 侦查网络金融诈骗活动 7. 在我国,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都属司法机关,但权力不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 B. 人民法院审理和判决刑事、民事、经济案件,人民检察院负责审理行政案件 C. 人民检察院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为实行监督,人民法院对其他人员进行监督 D. 人民法院由人大产生并对其负责,人民检察院由政府产生并对其负责 8. 人民法院的职权有() ①管理社会②惩办犯罪③行使宪法赋予的审判权④审理案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 公生明,廉生威。司法机关要成为有威信的国家机关,就要() ①公正司法②严格执法③办事为民④徇私枉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高三复习教案§第38讲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组织原则

高三复习教案.§第38讲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组织原则 §第38讲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组织原则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国家机构的基本知识及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初步学会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阐释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明确国家机构活动原则,学会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树立为人民服务观念、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 2、我国国家机构组织与活动原则。教学难点:我国国家组织与活动原则。教学方法:讲解法和比较法 教学过程:一、国家机构 1、定义:国家机关的总和 2、性质: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机构作为统治阶级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必须同国家的性质相适应。具体地说就是国家机构在判定行为规范时、处理对内对外事物,必须充分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国家机构的性质必须与国家的性质一致,即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本质。 3、设置:国家机构的设置主要是由国家职能决定。

(1)国家为保证其职能的实施,必须设置与其职能相适应的各种国家机构。国家职能是国家机构设置的主要依据,国家机构是国家职能实施的物质载体。 (2)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也会有所不同。 (3)国家机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国家的变化和形势的发展而变化发展。国家机构设置变化的依据:国家性质的变化、国家职能的变化、国家职能的重点的变化、国家职能实施方式的变化(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要求国家机构设置的变化)。4、体系: (1)从纵向看: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 (2)从横向看: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暴力机关 ①国家元首 含义: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在实际上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称谓:君主制国家,国家元首有国王、皇帝、沙皇、女王等的称谓;民主共和制国家,国家元首有总统、主席等的称谓。 产生方式:君主制国家,国家元首的是世袭制,即父传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全册知识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一)我与社会 1.感受社会生活 (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 (二)在社会中成长 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我们是怎样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 (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3.亲社会行为的作用 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一)网络改变世界 1.网络是怎样改变世界的?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2.网络怎样丰富日常生活?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3.网络怎样推动社会进步?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生平;(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4.网络中的陷阱(弊端)有哪些?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二)合理利用网络

关于我国的国家机构

关于我国的国家机构 关于我国的国家机构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机构的基本知识。 ⑴、识记国家机构的含义、国家机构的划分。 ⑵、理解国家职能和国家机构的关系,中央国家机构的相互关系,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 2、能力目标: 通过社会走访、调查或探究性学习等形式,逐步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理论联系实际,相关知识和实际的相互转换的能力。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解释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关系的能力。 (3)在探究现实社会国家机构问题上的初步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 通过涉及诸多社会调查、资料收集、典型事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熟悉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各方面全方位的活动能力。 2、方法目标:

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调查研究法,练习写作简单的调查研究报告,掌握基本的资料收集程序、途径和方法,学会辩证的、历史的、比较分析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情感目标: ⑴、帮助学生增强国家观念,增强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情感; 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2、态度目标: ⑴、使学生明确我国国家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与原则 ⑵、提高对我国国家机构及其组织原则的认识; 3、价值目标: 明确作为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应具备国家观念和爱国的情感,应该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和维护祖国利益的信念。特别是要树立正确对待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做一个奉献于社会的高素质公民。 教学建议 关于第一节我国的国家机构的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的逻辑结构及编写意图 第一节讲我国的国家机构。第一框介绍了国家机构的基本知识,包括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