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现代教育学试题库 (选择和判断)

现代教育学试题库 (选择和判断)

现代教育学试题库 (选择和判断)
现代教育学试题库 (选择和判断)

《现代教育学》各章检测试题二

及参考答案

导论

一、单选题

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这一观点是首先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杜威 D.赫尔巴特

3.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

A.培根 B.格斯纳 C.洛克 D.克伯屈

4.“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指的是

A.卢梭的《爱弥儿》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D.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5.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礼记》

二、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

1.《论语》是孔子所写的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著作。()

2.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时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3.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主张教育研究要“科学化”。()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

一、单选题

1.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A.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B.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C.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D.教育的生活起源论

2.“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这反映了。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

3.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双重性质。

A.上层建筑和生产力 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服务

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 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服务

4.教育起源于。

A.人类早期的心理摹仿; B.人类的生产劳动;

C.生物界老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照料 D.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在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

A.古代 B.近代 C.现代 D.当代

6.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三代教育 B.近代教育 C.现代教育 D.原始教育

7.对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国外比较典型的三分法是把它分为三个阶段。A.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阶段

B.萌芽阶段、独立阶段、科学阶段

C.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发展阶段

D.形成阶段、独立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8.“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有关教育的论述见之于对后世影响极大的。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孟子》

9.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思想家就提出了“什么是教育”的问题,针对雅典关心培养具有什么类型身心教养市民所发出的议论,进出“美德是否可教”的命题。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10.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著作是《》。

A.学记 B.论语 C.教育漫话 D.大教学论

11.裴斯泰洛齐一生写了许多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是《》。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教育漫话 D.林哈德与葛笃德

12.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的出版。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育漫话 D.民主主义与教育

13.作为专门术语,“范式”这一概念是由在《必要的张力》一书中最先提出的。A.杜威 B.赫尔巴特 C.库恩 D.柏拉图

二、多选题

1.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A.利托尔诺 B.孟禄 C.沛西·能 D.杜威

2.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这一命题包括。

A.对生活的理解 B.生活与教育的关系

C.生活教育的内涵和核心 D.教育即生活

3.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创立的标志是。

A.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B.形成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及其规定性的教育概念与范畴及其体系 C.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D.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E.出现了一些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4.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

A.梅伊曼 B.拉伊 C.杜威 D.克伯屈

5.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梅伊曼 B.拉伊 C.杜威 D.克伯屈

6.古代教育的特点是。

A.鲜明的阶级性 B.鲜明的等级性

C.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D.教育形式简单

7.关于现代教育本质,我们可以作如下理解。

A.教育自身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B.不能采取孤立的就教育论教育的方法;

C.教育概念不仅仅是描述性的,更是规范性和表达性的;

D.教育是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

8.美国教育学者索尔蒂斯认为定义的形态为。

A.规定性定义 B.描述性定义 C..叙述性定义 D.纲领性定义

9.关于教育本质的探索的基本学说有。

A.“上层建筑说” B.“生产力说”

C.“社会实践说” D.“教育文化说”

10.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A.生活与教育 B.教育即生活

C.对生活的理解 D.生活教育的内涵和核心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孟禄。()

2.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陶行知提出“教育即生活”理论。()

3.教育的本质是生产力。()

4.教育的本质是上层建筑。()

5.在原始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合二为一,人人必须劳动,因而人人受教育,但到了古代教育阶段,教育只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所以古代教育不如原始教育。()

6.通过对生活世界中交往活动的探讨,胡塞尔确立起在哲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理论——交互主体论。()

7.教育本质的“上层建筑说”认为教育也是一种生产力。()

8.通过揭示教育内在的矛盾性质特征来说明教育的本质是“特殊范畴说”的观点。()9.对教育进行事实描述的同时不能缺乏价值的追求。()

10.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上山下乡”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典型表现。()

第二章现代教育目的

一、单选题

1.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作用的是。

A.教育内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方针的有关规定表述了国家的。

A.教育性质 B.教育目的

C.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D.培养目标

3.以涂尔干为代表的教育目的观是。

A.个人本位 B.指导性

C.现代 D.社会本位

4.斯宾塞提出的教育目的是。

A.多元化 B.个体本位

C.完满生活 D.社会本位

5.从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方针看,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

6.我国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学说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的学说

7.中国实施新教育最早称教育目的为。

A.教育宗旨 B.培养目标

C.教育指南 D.教育方案

8.教育目的是三层次结构中,最低层次的是()。

A.培养目标 B.教学目标

C.课程目标 D.课堂目标

9.个人本位论强调教育目的应当注重。

A.社会需要 B.人的需要

C.人的情感 D.人的个性

10.教育目的价值观的“客体论”转变所导致的是。

A.占有性个人主体 B.共存的类主体

C.交互主体性 D.主体论

二、多选题

1.按照价值取向,教育目的可以分为。

A.个人本位 B.指导性

C.指令性 D.社会本位

2.教育方针一般包括的内容有。

A.教育制度 B.教育工作总任务

C.培养人才总目标 D.培养人才途径

3.德国的新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代表人物有。

A.席勒 B.裴斯泰洛齐

C.康德 D.赫尔巴特

4.教育目的功能主要有。

A.激励 B.指导

C.评价 D.指令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A.体现人类发展历史进程 B.真正的结合点是科学技术

C.在我国现阶段还受限制 D.是我国的教育目的

6.教育目的是。

A.教育行动的先导

B.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

C.只在教育活动开始时发挥作用

D.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

7.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所具备的客观经济条件是。A.商品的计划性生产 B.市场扩大的普遍性

C.自由时间增多 D.新产业不断兴起

8.教育目的的限定必须要说明的因素有。

A.主体性因素 B.价值倾向因素

C.存在方式因素 D.客体性因素

9.教育目的具有的特点是。

A.强制性 B.宏观性

C.历史性 D.理想性

10.教育目的的内容表述必须要说明的要素有。

A.定性 B.定向

C.定位 D.定点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抽象规定,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现实体现。()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一般与特殊,总与分的关系。()

我国教育应当有统一的教育目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上应该也是一致的。()

教育目的应该是一元化与多元化的统一。()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教育目的唯一依据。()

现代教育目的应该体现人发展的多方面需求。()

现代人的终极目标是全面发展的人。()

全面发展教育与发展学生的个性是矛盾的。()

“占有性个人主体”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目的追求的一个方面。()

10.教育目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实践方面。()

第三章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选择题

1.现代化是以的现代化为主体的社会整体性变迁。

A.政治 B.经济

C.教育 D.人

2.现代人与传统人的根本区别在于。

A.政治性 B.文化性

C.主体性 D.群体性

3.现代教育主要是通过来实现。

A.社会教育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自我教育

4.第一次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是。

A.空想社会主义者 B.马克思

C.恩格斯 D.列宁

二、多选题

1.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方面来说明其“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A.道德原则 B.劳动能力

C.社会关系 D.全人类解放

2.影响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因素有()。

A.生产力 B.社会关系

C.环境 D.教育

3.学生的个性发展中,主要有三种心理内化形式。

A.道德内化 B.知识内化

C.智力内化 D.语言内化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人的发展只是人的成长和才能在时间上变化的过程。

2.教育的发展最终要服务和归结于人的发展。

3.人的现代化是在某一历史阶段出现的普遍的人类特性,因此其标准适用于各个国家。4.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

5.学生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独立个体和发展中的人。

6.教育等于发展。

第四章现代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我国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是。

A.教育投资水平偏低

B.教师工资偏低

C.教育投资与教育事业发展不相适应

D.教育投资接近世界平均发展水平

2.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因素决定的。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人口

3.经济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制约表现在。

A.产业结构制约着教育专业结构

B.劳动技术结构制约着教育类别结构和教育程度

C.地区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的布局

D.产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类别结构。

4.教育具有功能。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军事功能

5.教育的政治功能表现在。

A.促进政治民主化

B. 加工政治信息

C.决定教育领导权

D.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

6.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

A.选择文化

B.整理文化

C.创新文化

D.促进多元文化发展

7.教育对科技的影响。

A.促进科学知识再生产 B推动科学的体制化

C.科学研究功能

D.阻碍科学技术转化

8.校园文化包括。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教师文化

9.现代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A.属性与本质

B.相互制约

C.相互促进

D.二者具有共同性

10.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A.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

B.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C.有跟社会发展进程不相适应的一面

D.教育总是具有阶级性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任何历史时期,教育都应先于经济而发展。()

2.教育创新一定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3.教育能够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因此教育影响都是正面的。()

4.社会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因此,教育机械地被生产力所制约。()

5.学校教育就是文化教育。()

6.现代教育与文化是本质与属性关系。()

7.在不同阶级中,教育具有“提升机”的作用。()

8.教育是制造社会舆论的有力阵地。()

9.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0.教育总是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五章现代教师与学生

一、单选题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反映了教师职业的。A.创造性 B.示范性 C.公共性 D.模糊性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的工作具有的特点。

A.教育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3.我国的《教师资格条例》颁布于。

A.1986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9年

4.最早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5.“内发论”学生观的代表是。

A.柏拉图 B.卢梭 C.赫尔巴特 D.杜威

6.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 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 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7.以下哪种观点不符合“主体教育观”的内涵。

A.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中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B.只有学生才是教育中的主体,所以必须提升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C.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师生交往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

D.教育只有回归生活世界,才在社会中具有主体地位

8.认为“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开发者”,这是课程实施的。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主体取向

D.课程创生取向

9.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存在的。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D.指导者

10.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渠道是。

A.课外活动

B.课堂

C.游戏

D.提问

二、多选题

1.美国霍姆斯小组发表的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有。

A.《明天的教师》 B.《明日之学校》

C.《明日之教育学院》 D.《教师专业标准大纲》

2.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学者弗朗西斯·富勒将教师的专业成长划分为以下。A.教学前关注阶段 B.早期生存关注阶段

C.教学关注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3.“外塑论”学生观的代表有。

A.洛克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卢梭

4.行动研究的倡导者有。

A.勒温 B.斯腾豪斯

C.埃利奥特 D.凯米斯

5.美国学者伯顿认为教师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A.求生存阶段 B.调整阶段

C.专家生涯阶段 D.成熟阶段

6.现阶段教师进行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有。

A.教学研讨 B.案例分析

C.专题讲座 D.经验交流

7.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

A.主体性 B.发展性

C.完整性 D.个性化

8.教师在教学中作为促进者的角色的特性。

A.积极地旁观 B.给学生心理支持

C.知识传授 D.帮助学生培养自律能力

9.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

A.加工和驾驭教学内容的能力 B.自我调控能力

C.教学实验与研究能力 D.教学直觉与想象能力

10.历史上曾经提出学生是完整性的人的教育家有。

A.苏格拉底 B.西塞罗

C.亚里士多德 D.马克思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国目前的教师职业正处于追求专业化阶段。()

2.世界上正式的教师评价制度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

3.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自我教育的客体。()

4.学生的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它个性品质等因素实际上是指非智力因素。()

5.英国的表现管理是国外的一种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

6.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

7.在美国所有州于1901年均实施了教师资格制度。()

8.司德菲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教师生涯的人文发展模式,他将教师的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

9.校本培训作为“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于20世纪70年代最先在我国产生。()

10.美国霍姆斯小组在一篇报告中最先提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第六章现代课程

一、单选题

1.“文化课程概念”的提出者是。

A.布鲁纳 B.胡塞尔 C.杰特 D.惠勒

2.科学教育与人本主义走向融合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A.学会生存 B.学会关心 C.学会学习 D.学会做事

3.回归生活世界的课堂生态观的本质。

A.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有机统一

B.强调与自然界融为一体,自然即课程

C.强调同社会融为一体,生活即课程

D.强调向自我开放,自我即课程

4.课程实际的目标模式最初源于。

A.泰勒的目标模式 B.惠勒的过程模式 C.塔巴模式 D.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5.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即。

A.者“忠实”地落实课程设计者的意图

B.者忠于自己的教育观念来实施课程

C.者以社会目标为依据来实施课程

D.者以教参为依据来实施课程

6.第一次明确提出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的人是。

A.布鲁纳 B.阿特金 C.斯腾豪斯 D.斯基尔贝克

7.课程设计的取向即。

A.课程设计的方向 B.课程设计的标准

C.课程设计的模式 D.制约课程设计活动的价值准则

8.课程政策关注的核心问题是。

A.课程设计 B.课程实施

C.课程权力的分配和再分配 D.课程管理体制

9.《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以______为中心内容。

A.终身学习 B.全民教育 C.和平文化 D.人文文化

10.过程模式的思想最初可以追溯到______:()

A.皮压杰 B.布鲁纳 C.斯腾豪斯 D.卢梭

二、多选题

1.自然设计模式的要素有。

A.目的 B.立场 C.慎思 D.设计

2.要探讨课程的本质问题,需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A.课程从本质上讲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

B.课程是系统知识、经验体系的计划,还是一种目标体系

C.课程是预设的还是结论性的

D.课程是有意的、客观的,还是无意的、主观理解的

3.现代课程的基本理念有。

A.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观

B.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

C.回归生活的课堂生态观

D.均衡化的课程设计观

E、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F、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4.课程目标一般包括。

A.认知类 B.技能类 C.情感类 D.价值类 E.应用类

5.课程要素一般包括。

A.目的 B.教材 C.教与学的方法 D.教学评估 E.内容

6.生态主义课程的表现形式有。

A.多元文化教育课程 B.生态政治课程观 C.国际理解教育

D.开发教育 E.后现代课程观

7.泰勒认为课程资源的类型有。

A.目标资源 B.素材性资源 C.教学活动资源

D.组织教学活动资源 E.制定评估方案的资源

8.现代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有。

A.共享策略 B.需求导向策略 C.增强特性策略 D.因地制宜策略 E.全员参与策略9.现代课程实施的取向有。

A.忠实取向 B.创生取向 C.相互调适取向 D.缔造取向

10.兰德变革模式的阶段有。

A.启动 B.实施 C.合并 D.评价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课程的价值是作为主体的社会和课程与作为客体的学生之间需要关系的反映。()2.美国20世纪80年代掀起了“回归基础”的教育运动。()

3.科学主义是科学文化发挥到极致的表现,它的核心是“科学崇拜”和“工具理性”。()4.人本主义认为只有人的非理性因素,诸如人的情感、意志等,才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而理性和科学不过是意志的工具。()

5.科学人文性就是将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结合成一个整体。()

6.自我即课程,意味着以我为中心设计课程,关注自我的知识和文化。()

7.课程设计主要是一个理论研究过程,以理念来统领实践。()

8.课程结构主要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与配合,它涉及课程的基本学习范畴的确定。()9.在从事课程设计时,教师是最主要的资源开发主体,学生应该服从并顺应教师资源开发的要求。()

10.建国以来,我国的课程改革主要是采取的自上而下的策略。()

第七章现代教学

一、单选题

1.的出版标志着现代教学的初步形成。

A.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C.洛克《教育漫话》 D.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2.《大教学论》一书中,夸美纽斯提出新的教学制度是。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 C.小组教学 D.合作学习

3.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可分为、联合、系统和方法四阶段。

A.分析 B.综合 C.明了 D.统合

4.教学过程是实现现代教学目的、及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

A.任务 B.内容 C.方法 D.策略

5.现代教学需要构建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以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性 B.交互主体性

C.学生主体性 D.教师主体性

6.教学活动既要有动力来发动和维持,又要有一定的程序、方法、来具体操作。A.形式 B.策略 C.模式 D.内容

7.在教学活动中制定实施方案的过程是。

A.教学原则 B.教学策略 C.教学设计 D.教学模式

8.设计教学评价时应遵循全面、客观、公正、的基本准则。

A.平等 B.民主 C..合理 D.及时

9.先行组织的设计是针对教授内容之间的联系,起着教学的作用。

A.辅导 B.定向 C.目标 D.方式

10.教学管理是指对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组织、规划、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以提高教学质量。

A.设计 B.协调 C.评价 D.反馈

二、多选题

1.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一书中提出的教学方法有。

A.叙述教学法 B.分析教学法 C.综合教学法 D.直观教学法

2.狭义的教学特指在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一切学习活动。其中,教师有目的地进行

教,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形成,使其获得发展。

A.技能 B.情感 C.态度 D.能力

3.现代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一种交往关系,是一种基于“对话”基础上的教学活动。

A.合作的 B.动态的 C.平等的 D.民主的

4.教学动力的主要特征是。

A.方向性 B.转化性 C.强度性 D.多样性

5.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是。

A.指导性 B.系统性 C.操作性 D.预演性

6.现代教学策略具有的特点是。

A.指向性 B.灵活性 C.多样性 D.创造性

7.教学目标一般分为。

A.认知领域 B.心理动作领域

C.情感态度领域 D.人际交往领域

8.教学监控策略是指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积极主动的、控制和调节嗦采用的教学谋略或措施。

A.计划 B.检查 C.评价 D.反馈

9.师生互动策略指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的诸多教学策略的统称,主要有。

A.规范约束策略 B.营造和谐课堂气氛的策略

C.多向交往与合作学习策略 D.行为矫正策略

10.教学活动中,反悔方式一般分为。

A.现场言语反馈 B.专家反馈 C.摄像反馈 D.测验反馈

三、辨析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主要是从目的和内容、方法和原则、形成和制度三个方面系统阐述其教学理论与思想。()

2.从狭义上讲,教学是指教育者指导学习者所进行的一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

3.从教学的存在形态上看,教学是以交往为一般形态存在的,所以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般交往形式。()

现代教学所倡导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温故知新等教学原则都是对传统教学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杜威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出发,认为教学过程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过程。()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教学活动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处于客体地位。()

教学动力来源与教学主体自身、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本身和社会系统。()

史密斯和瑞根把教学设计模式划分为分析、策略、实施和评价阶段。()

教学评价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我们只需在教学完结的时候进行评价。()

10. 教学策略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原则,综合教学过程的诸要素,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式方法。()

第八章现代德育

一、选择题

1.现代德育建立的基础是。

A.农业经济

B.现代信息社会

C.现代工业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现代德育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本化、民主化、科学化

B.现代德育与现代社会的结合

C.国际化和民族化趋势日益明显 D终身化和全民化

3.关于原始社会德育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德育的内容及其简单

B.德育的方式是和劳动、生活相结合

C.德育是平等的

D.德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4.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品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的。

A.交往的发展

B. 个性的发展

C. 思维的发展

D.情感的发展

5.提出观察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皮亚杰

B.杜威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6.德育应“服从最强烈的人性冲动”,对这句话的启示应是。

A.德育不能背离教育者的道德认知规律

B.德育应重视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

C.舍弃情感,仅靠理推理而来的道德是毫无意义的

D.德育应寓于情感教育之中

7.德育活动的基本环节包括。

A.德育任务的制定

B.德育内容的确立

C.德育模式和德育方法的选择

D.德育途径的实施

8.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教育技巧和艺术。”这段话强调德育的过程具有以下哪种特点。

A.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具有塑造性和能动性

B.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与交往的过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很强的实践性

D.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即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它具有侧重性和同时性

9.下列那种德育模式主张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引导他们对现实生活中所看到、发现的现实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和评价,自己做出价值选择。

A.体谅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

C.社会行动模式

D.榜样学习模式

10.说服教育法的方式主要有。

A.灌输

B.疏导

C.模仿

D.奖惩

11. 德育方法是。

A. 教师德育工作方式的总和

B教师德育工作方式的总和

C. 教师德育手段的总称

D. 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1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有关思想道德方面知识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13.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马卡连柯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14.德育过程的基础是。

A.提高品德认识

B.陶冶品德情感

C.激发品德发展的动机

D.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

15. 学生在教育者的帮助下,主动地进行自觉学习、自我反思、自我锻炼、自我监控等来提升自己修养的德育方法是。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 陶冶教育法

D.自我修养法

16.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强调是以下哪种方法的重要性。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 陶冶教育法

D.自我修养法

17.教育者自觉创设有教育意义的情境和组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在思想、道德、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感染、熏陶和陶冶的德育方法是。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 陶冶教育法

D.自我修养法

18.成长记录袋法是属于下列哪种德育方法。

A.说理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 陶冶教育法

D.自我修养法

19.纽曼认为公民社会行动模式的过程包括。

A.制定政策目标

B.争取目标支持工作

C.解决心理哲学难题

D.让学生掌握理论

20.体谅模式形成于20世纪的70年代的英国,后来广泛流行于北美各国。代表人物为。

A.彼得·麦克菲尔

B.路易·拉斯思

C.弗雷德·纽曼

D.科尔伯格

二、辨析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德育这个概念是个历史的范畴,它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逐步发展并逐步完善起来。()

2. 德育是阶级社会才有的教育。()

3. 德育要以灌输为依托,知、情、行的教育道应植根于道德知识灌输之中。()

4心理健康教育不属于德育的内容。()

5.社会的道德规范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基础的矛盾构成了学生品德发展的动力。()

6.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

7. 学校德育的任务、内容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

8.生活德育模式强调通过学生主体参与,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主动积极的道德素质与能力,即道德上的自律能力或道德上的自律素质。()

9. 陶冶教育方式主要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文艺熏陶三种。()

10. “榜样”模仿是学生进行自我修养的基础。()

第九章现代班主任工作

一、单选题

1.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来进行的。

A.年级 B.教研组 C.班级 D.学校

2.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由负责的。

A.班主任 B.任课教师 C.班长 D.班委会

3.作为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儒家教育始终把作为根本。

A.智育 B.美育 C.道德教育 D.体育

4.年京师同文馆正式创立,并首次采用了编班分级的授课方式。

A.1865 B.1862 C.1887法国 D.1878

5.1934年颁布的中规定:“每班设主任教员一人,一班学生在四十名以上者,得增设助教员一人。”“主任教员”即我们现在通称的“班主任”。

A.《关于班主任工作的要求》 B.《小学暂行规程》

C.《中学暂行规程》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制度暂行条例》

6.班主任的是班主任工作中具有战略性和策略性的部分。

A.指导性工作 B.决策性工作 C.常规事务性工作 D.协调性工作

7.班主任的常规事务性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基础、最繁复的部分。

A.常规事务性工作 B.指导性工作

C.决策性工作 D.协调性工作

8.是热爱学生、教育学生的前提。

A.组建班委会

B.建立各种规章制度

C.与科任教师的沟通

D. 了解学生

9.突击式谈话主要用于自我防卫心理强的学生

A.商讨式谈话 B.点拨式谈话 C.突击式谈话 D.批评式谈话

10. 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形成班级集体的核心力量。

A.规章制度

B.班级的学生干部

C.学风

D.科任教师

二、多选题

1.班主任是。

A.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B.学校规章制度的制订者

C.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桥梁 D.联系班级各科任教师的纽带

2.儒家思想是以“修身”或“成己之仁”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A.“修身” B.“齐家” C.“治国” D.“成己之仁”

3.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即寅卯学制)颁行。

A.《奏定学堂章程》 B.《各学堂管理通则》

C.寅卯学制 D.《壬戌学制》

4.将班主任纷繁复杂的工作加以整理,可以将其归纳为。

A.指导性工作 B.决策性工作 C.常规事务性工作 D.协调性工作

5.班主任的决策性工作具有预见性、规划性、调控性等特点。

A.预见性 B.规划性 C.指令性 D.调控性

6.根据其空间特征,可将班主任的协调性工作分为等不同类型。

A.内部协调 B.外部协调 C.纵向协调 D.横向协调

7.班主任的常规事务性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基础、最繁复的部分,包括处理班级中的各种杂务、组织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种活动等。这一部分工作,又可以分为常规性工作和事务性工作两类。

A.指导性工作 B.常规性工作 C.协调性工作 D.事务性工作

8.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A.把握好谈话的时机 B.在谈话的过程中,面部表情要丰富。

C.谈话的态度要真诚 D.掌握适度谈话分寸

9.商讨式谈话要求班主任应以尊重、平等、亲切的态度、以商讨问题的方式,与个别学生谈话。

A.尊重 B.居高临下 C.平等 D.亲切

10.家庭访问要注意以下几点:。

A.家访前要认真准备 B.掌握好家访的时机

C.家访时应尽量让学生在场 D.与家长谈话时要讲究语言艺术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是否进步、学习风气是否浓厚、集体主义精神是否强烈,关键取决于班委会工作的好坏。()

2.班主任及班主任工作是整个近现代教育实践与理论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在近现代学校教育中随班级授课制的出现而产生和设置的一种工作岗位的称谓。()

3.班主任的协调性工作是合力性原则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各种内外部因素以促进班集体的建设以及学生的健康发展。()4.纵向协调指的是班主任与同年级各科任教师、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等方面的协调工作,通过这种协调,有助于加深对本班学生的全面了解,统合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着重体现教育的一致性和合力性原则,以达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5.班主任的常规性工作是指非预期出现的、需要加以处理的各种事件或活动。()6.班主任的常规性工作具有偶发性、突然性等特点。()

7.批评式谈话适用于具有惰性心理、依赖心理和试探心理的学生。()

8.家庭访问是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

9.教师家访时,应尽量避免让学生在场。()

10.管好一个班,虽然是以班主任为主,但也离不开科任教师的支持与帮助。()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一、单选题

1.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是。

A.“壬戌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寅学制

2.下列,把女子教育列入学制,并取消了读经课和忠君尊孔的内容。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寅学制”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颁布的。

A.1985年 B.1986年 C.1995年 D.1997年

4.现代教育制度最早诞生于。

A.我国唐代 B.美国 C.日本 D.西欧

5.现代教育制度诞生是的出现为标志。

A.教会教育制度 B.行会教育制度

C.国家教育制度 D.中等教育制度

二、多选题

1.义务教育中的“义务”是指。

A.就学义务 B.设置义务 C.保障义务 D.避止义务

2.义务教育具有特点。

A.强制性 B.普及性 C.免费性 D.普通性

3.历史上,学校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几种形态为。

A.双轨制 B.单轨制 C.综合制 D.分支型学制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终身教育并非一种全新的教育 B.终身教育不是一种实体的存在

C.终身教育持一种民主的教育观 D.终身教育持一种大教育观

5.下列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缺点。

A.开放性 B.过分制度化 C.霸权性 D.一次性

二、辨析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普职之争的实质是现代中等教育中的教育分流问题。它不同于文实之争,文实之争涉及的是教育平等问题。()

2.目前,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趋势是由相互独立的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向综合中学发展。3.终身教育不是一种实体的存在,它不过是某种意念。()

4.西欧最初普及义务教育主要是国家基于民主要求而给每一个儿童提供了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

5.大学是研究高等学问的专门机构,主要从事教育和研究,因此大学并不直接为经济服务。6.强制性是义务教育的最基本的特点。()

7.我国唐代已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制度。()

8.终身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制度。()

9.近代欧洲出现的双轨学制中,上延型系统主要是为升大学做准备的。()

10.国外的校本管理和我国的校长负责制一样,都是为了明确校长在学校中的权力和地位的。()

参考答案

导论

一、单选题

1.D 2.A 3.C 4.B 5.C

二、判断题

1.× 2.√ 3.√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A

5.A

6.D

7.B

8.B

9.C

10.D 11.D 12.A 13.C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ABC

3.ABCDE

4.AB

5.CD

6.ABCD

7.ABC

8.ABD

9.ABCD

10.A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二章现代教育目的一、单选题

1.C 2.B 3.D 4.C 5.A 6.C 7.A 8.C 9.B 10.D二、多选题

1.AD 2.BCD 3.ACD 4.ABC 5.ABC 6.ABD 7.BCD 8.ABC 9.ABCD 10.ABCD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三章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一、选择题

1.D

2.C

3.B

4.A 二、多选题

1.BCD

2.ABCD

3.ABC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第四章现代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不定项选择题

1.ABC

2. B

3. ABCD

4.ABC

5.ABCD

6. ABCD

7.ABCD

8.ABC

9. ABCD 10. ABC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五章现代教师与学生一、单选题

1.B

2.B

3.C

4.C

5.D

6.D

7.B

8.D

9.C 10.B二、多选题

1.ABC

2.ABCD

3.AB

4.ABCD

5.ABD

6.ABCD

7.ABCD 8.ABD 9.ABCD 10.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六章现代课程

一、单选题

1—5 CBADA 6—10 CDCCD

二、多选题

1.BCD

2.ABCD

3.ABCDEF

4.ABCE

5.ACDE

6.ABCDE

7.ACDE

8.BCDE

9.ACD10.ABC

三、辨析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

第七章现代教学

一、单选题

1-5 BACAB 6-10 ACDBB

二、多选题

1.ABC

2.ACD

3.BCD

4.ABCD

5.ABCD

6.ABC

7.ABCD 8.ABCD 9.ABCD 10.ACD

三、辨析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八章现代德育

一、选择题

1.BC

2.ABCD

3.D

4.C

5.C

6.CD

7.ABCD

8.A 9.B 10.AB 11.D 12.A 13.D 14.D

15.D 16.B 17.C 18.D 19.ABC 20.A

二、是非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第九章现代班主任工作

一、单选题

1.C 2.A 3.C 4.B 5.D 6.B 7.A 8.D 9.C 10.B

二、多选题

1.ACD 2.AD 3.ABC 4.BCD 5.ABD 6.ABCD 7.BD 8.ABCD 9.ACD 10.ABCD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一、单选题

1.C ;

2.B ;

3.B ;

4.D ;

5.C

二、多选题

1.ABCD;

2.ABC;

3.ABD;

4.ABCD;

5.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带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将使教师从单纯地讲授知识转变为主要_____,学生从单纯地接收知识转变为主要依靠自学. 2.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_____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3.表征教育信息的符号可分为语言符号和_____两大类. 4._____主要利用模型、图像等,它比实物直观和语言直观更为优越. 5.学习资源包括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条件、_____、_____及学校卫生条件等等. 6.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边缘学科,其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及传播理论,而系统科学理论是它的方法论基础. 7.被誉为现代教学论的三大典型代表是苏联赞可夫的"新教学体系",美国布鲁纳的_____教学论和联邦德国瓦根舍因的_____教学论. 8.加涅提出的五类学习结果是理智技能,认知策略,_____,动作技能,态度. 9.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综合性和_____. 10.有一只镜头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标有如下光圈值2.8、4.5、5.6、8、11、16,如果拍照时选用的光圈值8,则此时相机镜头的进光孔直径为_____mm. 11.盒式录音机主要由_____、音频放大电路、超音频振荡电路、走带机构和喇叭等组成. 12.录像电视教材从表现形式上有讲授型、图解型、_____和表演型等四种. 13.录像机录像过程是通过磁头将电信号转换成磁信息记录在磁带上的_____过程.

14.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中的"教师"是负责_____和_____工作. 15.有时在播放录像带时,电视机图像画面出现白色水平横条干扰并伴有噪声,这时可以尝试调节录像机上_____旋钮来消除此干扰. 16.教学设计以_____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信息传播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_____作为研究对象. 17.PC机的硬件系统主要由主机、内存储器、外存储器、_____和_____组成. 18.当代学习理论的三大学派分别是_____、_____和联结—认知学派. 19.课的划分依据一般为: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两课之间的间隔时间和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教育传播中,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是() A.教育传播模式 B.教育传播媒体 C.教育传播通道 D.教育传播环境 2.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论基础是() A.学习理论 B.教学理论 C.传播理论 D.系统科学 3.国外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的促进下兴起的. A.系统科学理论研究发展 B.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发展 C.教育传播理论研究发展 D.直观教育与媒体技术 4.校风和班风是属于教育传播活动中的() A.教育传播媒体 B.教育传播环境 C.教育传播通道 D.教育传播系统

统计学测试题及答案.(DOC)

一、填空题 1、统计是 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的统一体。 2、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 ______________ 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3、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 总体是 ______________ ,总体单位是 _____________ 4、标志是说明 ___________ 特征的名称,它分为 ____________ 标志和 __________ 标志。 5、统计指标是反映 ____________ 的数量特征的,其数值来源于 ______________ 。 6、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现象总体的质量方面 B 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C 现象总体的质量和数量方面 D 现象总体的质量或数量方面 2、要了解某市国有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 该市所有的国有企业 B 该市国有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C 该市每一个国有企业 D 该市国有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 A 每个省的人口 B 每一户 C 每个人 D 全国总人口 4、反映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是( )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值 5、某地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 20 万元、 50 万元、 65 万元、 100 万元。这里的 四个“工业总产值”数值是( )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表现 6、已知某企业产品单位成本为 25 元,这里的“单位成本”是( ) A 指标 B 指标名称 、多项选择题 C 标志 D 变量 1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 A 大量观察法 B 统计分组法 C 综合指标法 D 回归分析法 E 因素分析法 2、统计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其特点有( ) A 数量性 B 综合性 C 具体性 D 重复性 E 差异性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 A 全国人口数是总体 B 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C 人的年龄是变量 D 人口的性别是品质标志 E 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4、要了解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那么( ) A 总体单位是每个企业 B 总体单位是每件产品 C “产品总产量”是标志 D “总产量1000万件”是指标 E “产品等级”是标志 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A 资产负 债率 B 股价指数 D 人口密度 E 商品库存额 6、总体、总体单位、标志、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 A 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存在 B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 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 指标说明总体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E 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四、简答题 1 、什么是统计?统计的职能有哪些? 2、 举例说明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 ? 总体有哪些特征? 3、 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和标志的关系如何? ) C 人均粮食产量

《现代教育技术》题库选择题

一、选择题: 第1章教育技术概述 1.*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 (B )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1918—1942 C. 二战时期 D. 2.*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 (C) A.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电化教育 D. 虚拟技术 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 (D) A.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程序教学法 D. 视听运动 4.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 (C) A. 19世纪末 B. 1922 C. 20世纪20年代 D. 1936年 5.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程序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B) A. 戴尔 B. 斯金纳 C. 克劳德 D. 加涅 6.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C) A.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 B. 20世纪60年代早期CAI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 性劳动 C. 当前,CAI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D. 早期的CAI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7.*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一年作出的 (D) A. 1972 B. 1973 C. 1977 D. 1994 8.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4年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结构的内容是 (B) A.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 B.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 C.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为了促进学习 D. 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 9.*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学习资源 (C) A. 信息和人员 B.课程和课件 C. 设计和制作 D. 技术和环境 第2章学与教的理论 1.教育技术学的的基本理论是 (A ) P22 A. 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B. 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 C. 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管理理论 D. 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 2.桑代克试误理论的基本观点是(A)P23 A.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B.学习是认知-发现 C.学习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D.学习是学习者主支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3.谁提出了程序教学法(B)P25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维特罗克 D.布鲁纳

现代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教育学试卷一 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得序号填在题干得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得直接与首要目标就是( A ) A、影响人得身心发展 B、促进社会发展 C、提高人得素质 D、促进人类与谐 2、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得著作( D ) A、《教育学》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3、教育得出发点就是( D )。 A、社会 B、学校 C、家庭 D、人 4、在一定得前提下,对个体得发展中起着相对得主导作用得就是( A )。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影响 D、自学 5、“按教育规律办事”得前提就是( A )。 A、认识教育规律 B、认识客观事物 C、利用教育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 6、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得人得问题就是关于( D)问题。 A、教育政策 B、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得 7、为实现一定时期得教育目得而规定得教育工作得总方向就是( A )。 A、教育方针 B、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得 8、雅典教育中“缪司”就是指( C )。 A、体育 B、德育 C、智育与美育 D、教育场所 9、教育改革与发展得强大动力就是( B )。 A、教育需要 B、教育理论得创新 C、学校发展 D、教育政策 10、学校教育职能得主要实施者就是(B )。 A、领导 B、教师 C、学生 D、校长 11、标志我国师范教育得开始得文件就是( D )。 A、《关于教师地位得建议》 B、《国家为21世纪得教师作准备》 C、《中华人民共与国教师法》 D、《钦定学堂章程》 12、教育活动得核心就是( B )。 A、教师 B、课程 C、学生 D、教材 13、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得就是( A )。 A、教学 B、领导 C、实践活动 D、党团活动 14、教师中心说得理论体系得构建者就是( B )。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昆体良 15、教学过程结构得实质就是( C)。 A、空间结构 B、三维结构 C、时间结构 D、立体结构 16、教学方法概念得基点就是( A)。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过程 17、下列以引导探究为主得教学方法就是( C )。 A、谈话法 B、讨论法 C、发现法 D、将受法 18、现代德育得核心应该就是( A ) A、道德价值培养 B、青春期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兴趣培养 19、马卡连柯教育思想得核心就是( A ) A.集体教育 B.个体教育 C.正面教育 D.反面教育

卫生统计学选择题及答案

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有一定的关系,下述错误的叙述是_____ A.参数数目不同 B.t分布中的自由度趋于无穷大时,曲线逼近标准正态分布 C.为单峰分布 D.对称轴位置在0 E.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相同 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 A.标准误逐渐加大 B.标准差逐渐加大 C.标准差逐渐减小 D.标准误逐渐减小 E.标准差趋近于0 抽样误差是指。 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 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参数与统计量之间由于抽样而产生的差别) C.样本中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别 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 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没有个体差异就不会有抽样误差 B.抽样误差的大小一般用标准误来表示 C.好的抽样设计方法,可避免抽样误差的产生 D.医学统计资料主要来自统计报表、医疗工作记录、专题调查或实验等 E.抽样误差是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别及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别 t分布与正态分布存在如下哪一种关系。 A.二者均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B.曲线下中间95%面积对应的分位点均为±1.96 C.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二都分布一致 D.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一致 E.当总体均数增大时,分布曲线的中心位置均向右移 抽样研究中,适当增加观察单位数,可() A.减小Ⅰ型错误 B.减小Ⅱ型错误 C.减小抽样误差 D.提高检验效能 E.以上均正确

说明两个有关联的同类指标之比为。 A.率 B.构成比 C.频率 D.相对比 E.频数 构成比用来反映。 A.某现象发生的强度 B.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 C.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比重 D.表示某一现象在时间顺序的排列 E.上述A与C都对 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 A.IQ得分 B.心率 C.住院天数 D.性别 E.胸围 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______. A.麻疹易感人群 B.麻疹患者数 C.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阴性人数 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 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 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 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 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 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 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 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 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 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 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 E.以上都不对 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资料的分布特征() A.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B.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 D.任意分布

现代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教育学试卷一 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 A ) 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 促进社会发展 C. 提高人的素质 D. 促进人类和谐 2. 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D) A. 《教育学》 B. 《民主主义与教育》 C. 《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3.教育的出发点是( D )。 A. 社会 B. 学校 C. 家庭 D. 人 4.在一定的前提下,对个体的发展中起着相对的主导作用的是( A )。 A. 学校教育 B. 家庭教育 C. 社会影响 D. 自学 5.“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前提是( A )。 A. 认识教育规律 B.认识客观事物 C.利用教育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 6.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关于(D)问题。 A.教育政策 B. 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7.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 A )。 A.教育方针 B. 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8.雅典教育中“缪司”是指(C )。 A.体育 B. 德育 C.智育和美育 D. 教育场所 9.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B )。 A. 教育需要 B. 教育理论的创新 C. 学校发展 D. 教育政策 10.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是(B)。 A. 领导 B. 教师 C. 学生 D. 校长 11.标志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的文件是(D)。 A.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 《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 《钦定学堂章程》 12.教育活动的核心是(B)。 A.教师 B.课程 C.学生 D.教材 13.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 A )。 A.教学 B.领导 C.实践活动 D.党团活动 14.教师中心说的理论体系的构建者是( B )。 A.杜威 B. 赫尔巴特 C. 布鲁纳 D. 昆体良 15.教学过程结构的实质是(C)。 A.空间结构 B.三维结构 C. 时间结构 D.立体结构 16. 教学方法概念的基点是(A)。 A. 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 C. 教学原则 D.教学过程 17.下列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C )。 A. 谈话法 B.讨论法 C. 发现法 D.将受法 18.现代德育的核心应该是( A ) A.道德价值培养 B.青春期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兴趣培养

统计学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统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统一体。 2、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_____________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3、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____________,总体单位是____________。 4、标志是说明___________特征的名称,它分为__________标志和__________标志。 5、统计指标是反映____________的数量特征的,其数值来源于___________。 6、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现象总体的质量方面 B 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C 现象总体的质量和数量方面 D 现象总体的质量或数量方面 2、要了解某市国有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 该市所有的国有企业 B 该市国有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C 该市每一个国有企业 D 该市国有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A 每个省的人口B每一户 C 每个人 D 全国总人口 4、反映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是()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值 5、某地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20万元、50万元、65万元、100万元。这里的四个“工业总产值”数值是()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表现 6、已知某企业产品单位成本为25元,这里的“单位成本”是() A 指标 B 指标名称 C 标志 D 变量 三、多项选择题 1、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A 大量观察法 B 统计分组法 C 综合指标法 D 回归分析法 E 因素分析法 2、统计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其特点有() A 数量性 B 综合性 C 具体性 D 重复性 E 差异性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 全国人口数是总体 B 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C 人的年龄是变量 D 人口的性别是品质标志 E 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4、要了解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那么() A 总体单位是每个企业 B 总体单位是每件产品 C “产品总产量”是标志D“总产量1000万件”是指标 E “产品等级”是标志 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A 资产负债率B股价指数 C 人均粮食产量 D人口密度E商品库存额 6、总体、总体单位、标志、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 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存在 B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 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 指标说明总体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E 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统计的职能有哪些? 2、举例说明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 总体有哪些特征? 3、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和标志的关系如何?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第二章现代教育目的试题及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第二章现代教育目的试题 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第二章现代教育目的试题及答案第二章现代教育目的一、单选题 1.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作用的是()。 A.教育内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学组织形式2.教育方针的有关规定表述了国家的()。 A.教育性质 B.教育目的 C.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D.培养目标 3.以涂尔干为代表的教育目的观是()。 A.个人本位 B.指导性 C.现代 D.社会本位 4.斯宾塞提出的教育目的是()。 A.多元化 B.个体本位 C.完满生活 D.社会本位 5.从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方针看,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 6.我国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学说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的学说 7.中国实施新教育最早称教育目的为()。 A.教育宗旨 B.培养目标 C.教育指南 D.教育方案 8.教 1 / 9

育目的是三层次结构中,最低层次的是()。 A.培养目标 B.教学目标 C.课程目标 D.课堂目标 9.个人本位论强调教育目的应当注重()。 A.社会需要 B.人的需要 C.人的情感 D.人的个性 10.教育目的价值观的客体论转变所导致的是()。 A.占有性个人主体 B.共存的类主体 C.交互主体性 D.主体论二、多选题 1.按照价值取向,教育目的可以分为()。 A.个人本位 B.指导性 C.指令性 D.社会本位 2.教育方针一般包括的内容有()。 A.教育制度 B.教育工作总任务 C.培养人才总目标 D.培养人才途径 3.德国的新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代表人物有()。 A.席勒 B.裴斯泰洛齐 C.康德 D.赫尔巴特 4.教育目的功能主要有()。 A.激励 B.指导 C.评价 D.指令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A.体现人类发展历史进程 B.真正的结合点是科学技术C.在我国现阶段还受限制 D.是我国的教育目的 6.教育目的是()。 A.教育行动的先导 B.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 C.只在教育活动开始时发挥作用 D.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 7.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所具备的客观经济条件是()。

现代教育理论试题

2015年现代教育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2、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A地方 B中央 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检查评定成绩 5、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育的专著是( )。 A《教育没话》 B《教育学》 C《学记》 D 《论语》 6、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A传授知识 B增强技能 C教书育人 D学会认知 7、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A主体性 B创造性 C间接性 D示范法 8、“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 9、“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教育原则 2、教育艺术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有哪些? 2、概述现代教育的一般原则及基本要求。 3、教育现代化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1)、教育家的意识;(2)、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3)、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4)、健康的心理素质;(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6)、法律意识。 4、概述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四、论述题(30分)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试论怎样上好一堂课?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库及答案(参考借鉴)

精品文档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练习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B ) A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B . 1918—1942 C. 二战时期 D.1945---1955 2 、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C ) A .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 网络技术应用 C . 电化教育 D. 虚拟技术 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 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 ( D) A .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 网络技术应用 C. 程序教学法 D. 视听运动 4 .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C ) A .19 世纪末 B . 1922 年 C .20 世纪 20 年代 D . 1936 年 5 .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D ) A .戴尔 B .斯金纳 C. 克劳德 D .加涅 6 .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什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B) A .教学资源 B .学习者 C . 系统设计思想 D .教学实践7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C) A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 B . 20 世纪 60 年代早期 CAI 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 C 当前, CAI 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D .早期的 CAI 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8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D ) A . 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以前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基本是各自独立发展的 B .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中的概念和模式相互影 C .教育技术是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整合形成的一种分析、解决教育或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 D . 20 世纪 70 年代,由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结合的教育技术的实践已广泛应用 9 .教育技术发展为一门专业和学科,大约经历了多少年 (A ) A . 80 年 B .70 年 C . 60 年 D .50 年 10 .在视听教学运动背景下,教育技术基本定义的错误表述是 ( A) A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

现代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 现代教育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A) A.《学记》B.《论语》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 2.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D) 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促进生产发展,服务经济建设 C.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D.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B )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4.7.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D ) A.6年B.5年C.8年D.9年 5.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B)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D.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6.50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B )A.学科课程理论B.结构主义课程论C.实用主义课程论D.综合课程论7.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A ) A.课程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 8.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A )

A.认识活动B.智育活动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9.原始社会末期,担负教育年轻一代主要任务的是(B )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区教育D.社会教育 1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B ) A.《学记》B.《师说》C.《论语》D.《春秋》 11.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始于(B)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C.封建社会初期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12.“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D ) A.杜威B.夸美纽斯C.华生D.赫尔巴特 1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 ) A,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B.认知结构理C.教学与发展理论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14.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B ) A.四书五经B.六艺C.自然科学D.生产技能 15.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B) A.孔子B.孟子C.许慎D.朱熹 二、多选题 1.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有(ABC )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内容D.教育环境E.教育形式 2.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BD) A.模仿性B.意识性C.规律性D.社会性E.复杂性 3.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ADE)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B.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C.教,上所施,下所效也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现代教育学》试题库及答案

现代教育学》试题库及答案

绪论 一、单选题 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洛克的《教育漫话》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这一观点是首先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 3.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 A.培根B.格斯纳C.洛克D.克伯屈 4.“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指的是 A.卢梭的《爱弥儿》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D.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5.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A.《大学》B.《论语》C.《学记》D.《礼记》 二、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 1.《论语》是孔子所写的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著作。()2.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时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3.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主张教育研究要“科学化”() 三、材料分析题 “所谓现代教育学就是现代社会的教育学”。 四、论述题 1.教育学经历了哪些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2.你认为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 一、单选题 1.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A.教育的生物起源论B.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C.教育的劳动起源论D.教育的生活起源论 2.“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这反映了。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 3.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双重性质。 A.上层建筑和生产力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服务 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服务 4.教育起源于。 A.人类早期的心理摹仿;B.人类的生产劳动; C.生物界老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照料D.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在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 A.古代B.近代C.现代D.当代 6.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三代教育B.近代教育C.现代教育D.原始教育 7.对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国外比较典型的三分法是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A.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阶段B.萌芽阶段、独立阶段、科学阶段C.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发展阶段D.形成阶段、独立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8.“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有关教育的论述见之于对后世影响极大的。 A.《学记》B.《论语》C.《大学》D.《孟子》 9.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思想家就提出了“什么是教育”的问题,针对雅典关心培养具有什么类型身心教养市民所发出的议论,进出“美德是否可教”的命题。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昆体良 10.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著作是《》。 A.学记B.论语C.教育漫话D.大教学论 11.裴斯泰洛齐一生写了许多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是《》。 A.大教学论B.爱弥尔C.教育漫话D.林哈德与葛笃德 12.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的出版。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漫话D.民主主义与教育 13.作为专门术语,“范式”这一概念是由在《必要的张力》一书中最先提出的。 A.杜威B.赫尔巴特C.库恩D.柏拉图 二、多选题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练习题 1.单选题 (1)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包括(C)。 A、总体性 B、具体性 C 、总体性和具体性D、同一性 (2)下列指标中不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D )。 A、平均价格 B 、单位成本 C 、资产负债率 D 、利润总额 (3)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数量指标的是(C)。 C 、资产报酬率D、A、资产总额 B 、总人口 人口增加数 (4)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之间的关系是( A )。 A、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B、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C 、两者没有关系 两这互为基础(5)一个统计总体(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6)若要了解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该市(D) A每一个工业企业 B 每一台设备 C 每一台生产设备 D 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 (7)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 分71 分、80 分和87 分,这四个数字是(D) A指标 B 标志C变量 D 标志值 (8)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 A 工人年龄 B 工人性别C工人体重 D 工人工资 9)现要了解某机床厂的生产经营情况,该厂的产量和利润是( D )A 连续变量B 离散变量C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者是连续 变量(10)劳动生产率是(B ) A 动态指标 B 质量指标 C 流量指标 D 强度指标 (11)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下述方法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B )D、 D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

欢迎下载 2 A 统计分组法 B 大量观察法 C 综合指标法 D 统计推断法 (12) (C ) 是统计的基础功能 A 管理功能 B 咨询功能 C 信息功能 D 监督功能 (13) ( A )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A 真实性 B 及时性 C 总体性 D 连续性 (14)统计研究的数量是( B ) A 抽象的量 B 具体的量 C 连续不断的量 D 可直接相加的量 C ) (15 )数量指标 般表现为( A 平均数 B 相对数 C 绝对数 D 众数 (16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 ) A 指标和标志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B 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C 指标和标志之间是不存在关系的 D 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 的 2. 多选题 (1) 统计学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学派有( ABCD )。 (2) 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AC )。 (3)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BD )。 (4) "统计”一词含义有( BCD )。 A 统计研究 B 统计工作 C 统计资料 3?判断题 1、 现代统计学的核心是描述统计学。 ( F ) 2、 描述统计学是推断统计学的基础。 ( T ) 3、 统计指标可以分成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 T ) 4、 所有标志都可以用数量表现。 ( F ) A 政治算术学派 B 国势学派 C 数理统计学派 D 社会统计学派 A 企业的经济类型 B 劳动生产率 C 企业所属的行业 D 企业的负债总额 A 平均亩产 数 B 人均钢产量 C 国民生产总值 D 存货周转次 D 统计学

扈中平 现代教育学练习题 附答案

第一章学习测试题 一、单选题 1. 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P6 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 促进社会发展 C. 提高人的素质 D. 促进人类和谐 2. 狭义的教育是指()P7 A. 家庭教育 B. 学校教育 C. 个人教育 D.社会教育 3. 宏观的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P15 A. 人 B. 学校 C. 理论知识 D. 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 4. 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是()P2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洛克 5. 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P2 A. 《教育学》 B. 《民主主义与教育》 C. 《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6.《大教学论》的作者是()P2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洛克 7. 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作者是( )P28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洛克 8. 构建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的是()P31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洛克 9. 提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的是()P31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洛克 10.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P17 A. 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 B. 社会发展的需要 C. 文化传承的需要 D. 维持国家稳定 11.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永恒意义的范畴的根本原因是()P17 A. 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 B. 社会发展的需要 C. 文化传承的需要 D. 维持国家稳定 12.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是()P17 A. 社会需要 B. 人类劳动的进行 C. 语言的形成 D.文字的出现 13.标志着教育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一般的社会交往活动相分离,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形 态,具有了独特的社会功能的是()P18 A. 学校出现 B.班级授课制的出现 C. 教师出现 D.痒、序的出现 14.在中国,根据文献在夏朝的学校,称为()P19 A. 私塾 B. 乡学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 B 、进行调查的时间 D 、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3、 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变异程度时 ,应使用( )。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4、 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 2/3,则样本容量( ) A 、扩大为原来的 3倍 B 、扩大为原来的 2/3倍 C 、扩大为原来的 4/9倍 D 、扩大为原来的 2.25倍 5、 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 ,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 可靠程度为0.9545,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A 、576 户 B 、144 户 C 、100 户 D 、288 户 6、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 ) A 、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合而为一的 B 、 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 C 、 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 D 、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 7、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 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 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A 、 520 B 、 510 C 、 500 D 、 490 8、 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 A 、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 、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 C 、 组中值能取整数 D 、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9、 XjX 2’…,X n 是来自总体的样本,样本均值 X 服从( )分布 A 、N(F 2) B.、N(0,1) C 、 N(n 巴nb 2 ) N(=) D 、 n 10、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是( ) A 、估计标准误 B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 C 、相关系数 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10分) 1、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的多少取决于( )。 A 、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B 、 允许误差的大小 c 、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 D 、总体参 题库1 、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20分) 1、调查时间是指( A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C 、调查工作的期限 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

现代教育学考试样卷一

教育学考试样卷一 广东教师资格信息网|广东教师资格辅导中心主办2010-9-6 来源:admin 一、选择题 1.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征是( )。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2.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3.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4.“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6.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问题 B.教育价值 C.教育事实 D.教育规律 7.最早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课程的是( )。 A.康德 B.培根 C.夸美纽斯

8.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康德 C.培根 D.夸美纽斯 9.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并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是(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4.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倡教劳结合,教育科学的方法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这一观点是( )的认识。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制度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15.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 )。 A.教育 B.教学 C.德育 D.智育 16.在我国,“教育”最早见于( )。 A.《论语》 B.《大学》 C.《孟子》 D.《学记》 17.( )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学范式现代转换的一个语言学标志。 A.教授 B.教育 C.教育学 D.教学 18.教育学研究的任务是( )。 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 C.教育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和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 A.系统方法 B.直观方法 C.科学抽象方法 D.理想化方法 2. 下列各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 ) A.习题集 B.录像带 C.教室环境 D.教科书 3.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有两个对系统资源进行管理的程序组,它们是“资源管理器”和() A“回收站”B“剪贴板” C“我的电脑”D“我的文档” )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CPU能直接读取硬盘上的数据 B CUP能直接存取内存储器中的数据 C CPU有存储器和控制器组成 D CPU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

5. 在Prowerpoint中的哪种视图方式下,可以将所有制作的演示幻灯片以页的形式显示() A)普通视图B)大纲视图 C)web视图D)幻灯片浏览视图 6. 下列哪个不是INTERNET上的安全标准 A. S-HTTP B. SSL … C. HTML D. SEL 7.计算机病毒最其本的特征是: A. 自我复制 B. 破坏磁盘中的文件 C. 引起用户注意 D. 减缓CPU运行速度 8.在E-Mail系统中常常遇到的“邮件炸弹”的是: A、一种炸弹 B、一种病素 C、一种软件名 D、一个邮件 9. INTERNET上的声音、图象、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是:() A. 模拟信号编码 B. 二进制编码 C. 音频信号编码 D. 视频信号编号 !

10. 通常所说的现代教学媒体是指( ) A.黑板,教科书,图片等 B.教室,校园,周围社区等 C.班风,校规,校纪等 D.投影,录像,录音,电子计算机等 11.银幕上投影的图像画面出现"上窄下宽"的几何失真,这是由于( )造成的。 A.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前倾斜 B.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后倾斜 C.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左倾斜 D.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右倾斜 12. 录像机放像时不能正常放像,指示窗口出现"d"指示,则表示录像机( ) A.有机械或电路故障 B.录像带坏 C.处于自动保护磁头状态 D.太热 13. CAI的课件是属于( ) | 软件 B.系统软件 C.游戏软件 D.课本 14."发现学习法"就是要求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中( ) A.自己发现规律 B.有所创造发明 C.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并作出发现 D.培养学习和探究的态度,推测和解决问题的态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