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4-2015学年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2014-2015学年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2014-2015学年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2014-2015学年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2014-2015学年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属于无性生殖,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

真核生物: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有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能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

解答:解:A、原核生物细胞只含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不含线粒体,但部分原核细胞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故A错误;

B、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长,而真核生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故B错误;

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均含有细胞结构,而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故C错误;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核膜、细胞器膜和细胞膜,而这些构成了生物膜系统,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2.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与线粒体密切相关的是()

①酒精被胃粘膜吸收②细胞与内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③肾小管壁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凡是需要能量的过程都与线粒体密切相关.酒精和气体的跨膜运输方式都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Na+和氨基酸的跨膜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

解答:解:①酒精被胃粘膜吸收属于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故①错误;

②细胞与内环境进行气体交换也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故②错误;

③肾小管壁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的跨膜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故③正确;

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的跨膜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故④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3.下列关于人体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的

B.在成熟的红细胞中,ATP产生的场所不可能是线粒体

C.在生命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非常多

D.一分子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一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考点:A 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分析:本题是ATP的结构和功能的题目,梳理ATP的组成特点、功能和在细胞中的含量,ATP的来源的知识,然后根据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A 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细胞内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 直接提供的,A正确;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但在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因此,在成熟的红细胞中,A TP产生的场所不可能是线粒体,B正确;

C、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所需要的大量的ATP依靠ATP与ADP的快速转化来提供,C 错误;

D、ATP是由一分子含氮的鸟嘌呤碱基,一分子核糖和三分子磷酸组成,因此一分子ATP

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一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是ATP的结构和功能,A TP在细胞中的含量,A TP与ADP在细胞中快速转化的意义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4.下列有关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酶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起作用

C.解旋酶的活性不受温度影响

D.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考点:酶的概念;酶的特性.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酶的化学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A错误;

B、酶可以在活细胞内起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起作用,例如消化酶,B错误;

C、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C错误;

D、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酶能显著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5.为了验证胰腺的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在37℃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3、4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A.实验①B.实验②

C.实验①、实验②都能D.实验①、实验②都不能

考点:酶的特性;检测蛋白质的实验.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通过实验验证胰腺的分泌液中有蛋白酶,先分析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然后结合选项描述分析判断.

解答:解:A、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实验①不论分泌液中是否含有蛋白酶试管1和2均出现紫色反应,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错误;

B、分析实验②可知,如果胰腺的分泌液中有蛋白酶,试管3中的蛋白块的体积会减小,能达到实验目的,B正确;

C、由A项分析可知,实验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错误;

D、由B项分析可知,实验②能达到实验目的,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蛋白酶的本质和作用,蛋白质检测的方法,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6.如图所示,将等质量的正在萌发的小麦种子,分别放在内有一杯等体积的NaOH溶液或蒸馏水并用塞子塞紧的两个瓶中,各瓶分别与一个水银流体压力计相连接,由此压力计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可以测量出某种气体的变化量.开始时两个水银流体压力计的水银柱a、b高度一致.将装置放在适宜的条件下使种子萌发,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a、b高度是()

A.a>b B.a=b C.a≥b D.a<b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本题是通过实验研究有氧呼吸过程,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解答:解:由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与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与a相连的瓶内装有蒸馏水,对二氧化碳没有吸收作用,所以瓶内气压不变,所以a不动;与b相连瓶中装有NaOH,能吸收吸收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因此瓶内气压下降,b升高.

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通过实验探究有氧呼吸的产物,NaOH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分析题图明确实验的自变量,是解题的突破口,对有氧呼吸过程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7.如果采用了适当的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染色方法,仍未能观察到植物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典型形态,下列对可能原因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显微镜的分辨率或放大倍数不变

B.未找到适合观察的分裂中期的细胞

C.所选材料中的细胞不在细胞周期内

D.染色体数目过少或染色体螺旋化程度较高

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析:1、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理由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2、未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典型形态:

(1)显微镜倍数低;

(2)取材部位不对;

(3)观察的细胞不在分裂中期.

解答:解:A、显微镜的分辨率或放大倍数不够是观察不到染色体的,A正确;

B、分裂中期的细胞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而细胞周期中分裂期时间长,视野中绝大部分细胞处于间期,染色体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另外可能处于前期、后期和末期,没有处于中期,B正确;

C、在细胞周期的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所选材料中的细胞不在细胞周期内,则观察不到染色体,C正确;

D、染色体数量越少,螺旋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染色体的观察,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鉴别一个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A.是否进行DNA复制B.是否进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C.细胞质分裂的方式D.是否出现纺锤体

考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分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不同: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相同点(1)分裂过程基本相同(2)染色体的行为、形态、数目的变化规律相同(3)分裂间期都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4)分裂期实现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不同点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

中心粒发出星射线

末期细胞分裂方式不同

细胞板形成细胞壁

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解答:解:A、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均进行DNA复制,A错误;

B、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均发生蛋白质的合成,B错误;

C、动物细胞在末期时由细胞膜向内凹陷然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是形成细胞板,进而形成细胞壁,细胞一分为二,C正确;

D、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均形成纺锤体,只是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D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了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即区别,要求考生能识记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将动植物细胞的区别进行列表比较,特别是低等植物也有中心体.

9.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如图),检测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可作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PCNA经核糖体合成,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B.曲线表明PCNA可能辅助DNA复制

C.PCNA可能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有关

D.肺癌病人体内的PCNA含量较正常人高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分析曲线图:PCNA是蛋白质,其浓度在DNA复制时期(S期)达到最高峰,随着DNA复制完成,PCNA浓度快速下降,说明PCNA与DNA的复制有关,能促进DNA的复制.

解答:解:A、PCNA与DNA的复制有关,PCNA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而DNA 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所以PCNA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A正确;

B、PCNA浓度在DNA复制时期(S期)达到最高峰,随着DNA复制完成,PCNA浓度快速下降,说明PCNA与DNA的复制有关,可能辅助DNA复制,B正确;

C、由以上分析可知,PCNA的作用是促进DNA复制,而不是促进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C错误;

D、癌细胞增殖能力强,细胞周期短,DNA复制次数多,所以癌症患者体内的PCNA含量较正常人高,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以PCNA为素材,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增殖、癌细胞的特征等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曲线图,得出PCNA能促进DNA复制的关结论,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10.下列关于细胞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差异,进而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B.细胞的增殖、分化、坏死、凋亡在生物体的生命历程中都具有积极意义

C.细胞分裂伴随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细胞凋亡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正常生理过程,溶酶体在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的分化;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在生物体的生命历程中都具有积极意义,细胞坏死是不利因素导致的细胞不正常死亡;细胞分裂和分化伴随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中;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溶酶体在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解答:解:A、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基因有选择的表达,进而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A错误;

B、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细胞非正常死亡,为消极意义,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在生物体的生命历程中都具有积极意义,B错误;

C、细胞分化在整个个体生命过程都有,C错误;

D、细胞凋亡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正常生理过程,溶酶体在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11.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世界癌症报告》报道,根据目前的癌症发病趋势,到2020年全世界癌症发病率将比现在增加50%,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1500万人.癌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癌症是正常细胞的原癌基因被致癌因子激活所产生的,它与抑癌基因无关

B.癌细胞易分散和转移,手术治疗成功后,仍有复发的可能

C.目前医学上常通过用化学药物抑制癌细胞DNA的复制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化学药物作用的时期是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D.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考点:细胞癌变的原因;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分析:1、细胞癌变的原因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是各种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2、癌细胞的特征: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表面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癌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易分散和转移.

3、DNA复制的时期为间期.

解答:解:A、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致癌因子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

B、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易分散和转移,手术治疗成功后,仍有复发的可能,B正确;

C、癌细胞的特征之一是能无限增殖,通过用化学药物抑制癌细胞DNA的复制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是目前常用的医疗手段,其中化学药物作用的时期是细胞有丝分裂中DNA复制的时期,即有丝分裂的间期,C正确;

D、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有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原因、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知识,识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理解细胞癌变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2.下面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一组是()

①将糖尿病病人的尿液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呈现砖红色沉淀;

②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③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质量好的高倍镜可以看到细胞从分裂前期到末期的变化;

④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浸润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泡颜色变深了;

⑤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可用健那绿染色,使线粒体呈现灰绿色;

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可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

A.①②⑥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析: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

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4、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解答:解:①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后才能观察到砖红色沉淀,①错误;

②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且溶解度越大,扩散的速度越快.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②正确;

③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能观察到细胞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③错误.

④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液泡中的水分流出细胞,因此浸润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泡颜色变深了,④正确;

⑤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可用健那绿染色,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⑤错误;

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可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甲基绿能将DNA 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⑥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检测还原糖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观察线粒体实验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3.孟德尔通过长达八年的豌豆杂交试验,总结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述哪项不是孟德尔在遗传学上获得成功的因素()

A.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B.重视基因对蛋白质的决定作用

C.遗传因子都刚好不在一条染色体上

D.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处理试验数据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1、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2、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研究一对到多对相对性状的杂交;3、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4、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解答:解:A、豌豆生长期短,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是纯种,A正确;

B、孟德尔只提出了遗传因子,B错误;

C、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研究一对到多对相对性状的杂交,且多对遗传因子都刚好不在一条染色体上,C正确;

D、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的科学实验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碗豆是自花闭花授粉的,可避免其他植珠花粉干扰,做杂交实验时则必须对母本去雄,进行人工授粉.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是: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形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通过测交实验进行演绎推理,测交的结果是,子代出现两种基因型,比例为1:1.孟德尔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对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状的个体数目都进行了记载,并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14.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D.“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

考点:测交方法检验F1的基因型;孟德尔遗传实验.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据此答题.

解答:解: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A错误;

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B错误;

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正确;

D、“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但“遗传因子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测交方法检验F1的基因型,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及采用的方法,识记孟德尔假说的内容,识记孟德尔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检验的方法,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5.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的花称为两性花.开两性花的植物在进行杂交时需要进行去雄.下列关于去雄及与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待花完全成熟后进行去雄

B.对作为母本的植株需要进行去雄

C.去雄后需要及时套袋,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D.去雄一定要做到彻底,不能遗留雄蕊

考点:单因子和双因子杂交实验.

分析: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对作为母本的植株去掉雄蕊,且去雄要彻底)→套上纸袋(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据此答题.

解答:解:A、为了防止自花传粉,去雄应在花成熟前进行,A错误;

B、作为母本的植株要进行去雄处理,B正确;

C、去雄后需要及时套袋,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C正确;

D、去雄一定要做到彻底,不能遗留雄蕊,防止自花传粉,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掌握人工异花传粉的具体过程,明确去雄的时期、目的及去雄后的操作,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6.将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基因型为BB和bb的玉米个体间行种植.豌豆和玉米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的基因型分别是()A.Aa、Bb B.aa和Bb、bb C.Aa、aa和Bb、bb D.aa、bb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玉米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可以同植株传粉,也可异株传粉.

解答:解:基因型为AA的豌豆后代都是AA,基因型为aa的豌豆后代都是aa,所以豌豆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的基因型aa;

基因型为BB的玉米后代基因型为BB或Bb,基因型为bb的玉米后代基因型为Bb或bb,因此豌豆和玉米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Bb、bb.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7.对某生物进行测交实验得到4种表现型,数目比为58:60:56:61,已知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则此生物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测交是指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以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确定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以及确定杂合子的基因型.

解答:解:A、AaBbCC有两对杂合子的基因,因此能够产生四种配子,测交后代的比例应接近1:1:1:1,A错误;

B、AABbCc有两对杂合子的基因,因此能够产生四种配子,测交后代的比例应接近1:1:1:1,B错误;

C、aaBbCc有两对杂合子的基因,因此能够产生四种配子,测交后代的比例应接近1:1:1:1,C错误;

D、AaBbCc中有三对等位基因,因此能够产生八种配子,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应为八种,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58:60:56:61近似为1:1:1:1,由此确定该生物基因型中有2对等位基因.

18.数量性状通常显示出一系列连续的表型.现有控制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AABB高50厘米,aabb高30厘米,这两个纯合子之间杂交得到F1,再自交得到F2,在F2中表现45厘米高度的个体基因型为()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AABB高50厘米,aabb高30厘米,则每个显性基因会使高度增加5厘米,即4个显性基因(AABB)为50厘米,3个显性基因(AABb,AaBB)为45厘米,2个显性基因(AAbb,AaBb,aaBB)为40厘米,1个显性基因(Aabb,aaBb)为35厘米,无显性基因(aabb)为30厘米.

解答:解:根据题意,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AABB高50厘米,aabb高30厘米,则每个显性基因会使高度增加5厘米,即4个显性基因(AABB)为50厘米,3个显性基因(AABb,AaBB)为45厘米.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了多基因的累加效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9.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B.4个,位于四上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

C.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

D.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考点: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说明这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为杂合体.

解答:解: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说明该夫妇是白化病基因的携带者.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在减数分裂间期经过复制,所以白化病基因有2个,分布在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0.将雌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DNA用15N标记,产生的卵细胞与一个不含15N的正常精子受精,形成的受精卵连续分裂两次,则产生的子细胞中含15N的有()A.1或2个B.2或4个C.4个D.不能确定

考点:D NA分子的复制.

分析:D 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即形成的每个DNA分子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复制需DNA模板,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有关酶催化,A TP提供能量,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为条件,边解旋边复制.

解答:解: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所以该受精卵中一半染色体DNA为15N14N,一半染色体DNA为14N14N,连续分裂两次,产生的子细胞中含15N的细胞有0、1、2、3、4个,即不能确定.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DNA复制和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

A.外祖母B.外祖父C.祖母D.祖父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人类的性别决定为XY型,XY表示男性,XX表示女性.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其中X来自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母亲的X 染色体可以来自外祖父,也可以来自外祖母,父亲的Y染色体只能来自祖父,不可能来自祖母.

故选: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性染色体在前后代的传递规律,主要考查学生对性染色体传递过程的理解和运用.

22.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如果褐色的雌兔(性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A.与1:1 B.与2:1 C.与1:2 D.与1:1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据题意分析,褐色的雌兔(性染色体组成为XO)的基因型为X T O,正常灰色(t)雄兔的基因型为X t Y,此处可以利用遗传图解的方式写出亲本产生的配子的种类,然后预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解答:解:由于褐色的雌兔的基因型为X T O,正常灰色雄兔的基因型为X t Y,因此它们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有:X T、O,精子的种类有:X t、Y.因此后代有:X T X t、X T Y、

X t O、OY,由于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因此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和2:1.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理解、应用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致死的伴性遗传,解题时运用遗传图解的方式容易得出答案.

23.下表表示人类ABO血型所对应的基因型,如图为某家族血型系谱图,□代表男性,○代表女性,除了甲、庚两人,其他人的血型已在图中标明.由此系谱图推测甲、庚可能相同的血型是()

血型基因型

A型I A I A、I A i

B型I B I B、I B i

AB型I A I B

O型ii

A.A型B.B型C.O型D.AB型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乙和丙的血型及两者的母女关系确定他们的基因型,然后根据乙和丙的基因型推出甲可能的基因型及血型,由戊和己的血型可确定两者的基因型,根据戊和己的基因型确定庚的基因型,进而推出庚可能的血型,据此得出答案.

解答:解:乙为A型血,其基因型为I A I A、I A i两种可能,其女儿丙为B型血,其基因型为I B I B、I B i两种可能,根据遗传关系分析,乙不可能为I A I A,丙也不可能为I B I B,所以乙应该为I A i,丙应该为I B i,则甲应该含有I B,可能为B型血或AB型血.戊为O型血,其基因型为ii,己为AB型血,基因型为I A I B,则庚的基因型为I A i或I B i,为A型血或B型血,所以甲、庚可能相同的血型是B型.

故选:B.

点评:考查了分离定律的应用,ABO血型的题型应该多加训练以熟悉此类型题目的基本解题方法.

24.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假设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的某哺乳动物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错误的说法是()

A.Ⅰ过程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B.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是通过Ⅱ过程实现的

C.一个A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C细胞有4种基因型

D.该哺乳动物为雄性个体

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

分析:分析题图:Ⅰ表示精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Ⅱ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Ⅲ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Ⅳ表示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的过程,其中A表示精原细胞、B表示次级精母细胞、C表示精细胞、D表示精子.

解答:解:A、图中Ⅰ表示精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自身增殖的过程,A正确;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B 正确;

C、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细胞,但只有两种基因型,C错误;

D、图示表示精子的形成过程,所以该哺乳动物为雄性个体,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异同,能结合题图推断出图示表示精子形成过程,进而判断出图中各过程和各细胞的名称,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25.基因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交换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的时期是()A.均发生在第一次分裂后期

B.第一次分裂前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二次分裂后期

C.均发生在第二次分裂后期

D.第一次分裂后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一次分裂前期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分离、基因的组合和基因的交换分别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形成四分体时期.

解答:解:基因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样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的交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如图所示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用图中序号或字母答题)

(1)任何细胞必定含有的结构是⑥(填序号),常用健那绿染液可用来观察细胞中的②.

(2)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f,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②供给.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周期性消失和重建的结构是e.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①.

(3)图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②、④(填序号)中.

(4)用含有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请写出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和序号标示先后顺序)(⑥→)⑤→③→①→⑥.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分析题图:题图①表示高尔基体,②表示线粒体,③表示内质网,④表示叶绿体,⑤表示核糖体,⑥表示细胞膜(其中a表示糖蛋白,b表示磷脂分子,c表示磷脂双分子层),⑦表示细胞核(其中d表示核孔,e表示核仁,f表示染色质).

解答:解:(1)题图中所示的细胞的各结构中,⑥细胞膜是任何细胞必定含有的结构;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性染料,可用来观察题图中的②线粒体.

(2)题图⑦中的f染色质在细胞分裂间期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题图②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其供给;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题图⑦中的e核仁可周期性消失和重建(前期消失,末期重建);题图①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3)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题图②线粒体和题图④叶绿体中存在的遗传物质其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4)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是:氨基酸最初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所以,若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合成并分泌含35S 的蛋白质的过程中,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为(⑥细胞膜→)⑤核糖体→③内质网→①高尔基体→⑥细胞膜.

故答案为:

(1)⑥②

(2)f ②e ①

(3)②、④

(4)(⑥→)⑤→③→①→⑥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孟德尔遗传定律、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和合作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各结构的图象和功能、明确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条件、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27.某人利用小球藻为实验材料做了下列两个实验,最初各个试管中小球藻的量相同,请回答:

(1)实验一:在相同培养液中,装置a和b分别培养小球藻(抽去空气),将两个装置都同时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观察,B、C两试管哪个更绿?B.实验中B试管的小球藻能长时间存活吗?不能.

(2)实验二:通过通气管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密闭容器周围有固定的充足且适宜的光源.当反应进行到0.5s时,发现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当反应进行到5s 时,14C还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反应时间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的.在该实验中,如果发现0.5s时,C5的含量较高,若要降低其含量,可改变的实验条件是降低光照或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供应.

(3)用高速离心法打破叶绿体膜后,类囊体薄膜和基质都释放出来.然后再用离心法去掉类囊体薄膜.黑暗条件下,在去掉类囊体薄膜的基质中加入ATP、和14CO2,结果在这种基质中检出含14C的光合产物.光合作用中类囊体薄膜的作用是光反应场所(或为暗反应提供ATP和).在基质中加入ATP、的作用是提供能量和还原剂.如果不加入上述物质而只给予光照,反应能否进行?不能.

(4)酵母菌和乳酸菌细胞结构的最大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1)由于装置中都抽去了空气,因此酵母菌和乳酸菌均能进行无氧呼吸,但是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乳酸菌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2)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二氧化碳中的C的转移途径为CO2→C3→(CH2O).光合作用过程中,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均可影响光合速率,只是光照是通过光反应进而影响暗反应的,二氧化碳是通过暗反应进而影响光反应的.

(3)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为类囊体薄膜,暗反应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

解答:解:(1)由于装置a和b抽去空气,因此此时酵母菌无氧呼吸可以产生二氧化碳,而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因此此时B中的小球藻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并且进行大量繁殖,从而使试管更绿.装置a中的葡萄糖是有限的,当葡萄糖消耗结束后小球藻就失去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实验中B试管的小球藻不能长时间存活.

(2)题中可以看出,实验二是通过控制反应时间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的.若要降低光合作用过程中C5的含量,可以采用降低光照或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供应等措施.因为降低光照可以减少A TP、NADPH的生成量,从而抑制C3的还原,使C5的含量有所降低;若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供应,会促进二氧化碳固定的发生,同样也可以使C5的含量有所降低.

(3)类囊体薄膜的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其作用是为暗反应提供ATP和;在基质中加入ATP、的作用分别是提供能量和还原剂.如果不加入上述物质而只给予光照,则反应不能进行.

(4)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乳酸菌是原核生物,因此酵母菌和乳酸菌细胞结构的最大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故答案为:

(1)B 不能

(2)反应时间降低光照或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供应

(3)光反应场所(或为暗反应提供ATP和)提供能量和还原剂不能

(4)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点评:本题结合实验装置图,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掌握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是,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8.如图一是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的相互关系,其中a、b、c代表不同的细胞器,①﹣⑤代表不同的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以下结构或物质的名称:物质③O2,结构a叶绿体.

(2)①在b内参与的反应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反应场所是线粒体基质.(3)②在a内变为④所需的直接条件是需要多种酶及ATP和.

(4)该细胞吸收K+,需要载体协助和⑤,其中⑤的结构简式为A﹣P~P~P.

(5)如图二表示棉田内,棉叶在一天内吸收二氧化碳变化情况,如果C、F时间所合成的葡萄糖速率相等,且均为36mg/dm2?h,则A、C、F三点的呼吸强度的比较结果是F>C >A.

(6)如图三表示在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一昼夜(0时至24时)O2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

①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B、C.

②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否,理由密闭装置内的O2含量比实验前低.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分析图一: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的相互关系,其中a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物质①是水;物质②是二氧化碳;b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场所;物质③是氧气;物质④为糖类等有机物;物质⑤为A TP.

分析图二:A点之前和H点之后,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AB段和GH段,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B点和G点时,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BG段,细胞呼吸速率小于光合速率.分析图三:AB段表示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B点和C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C 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CD段表示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

解答:解:(1)据图1分析:a需要光照,说明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而呼吸作用不需要二氧化碳,所以①是水,②是二氧化碳;b是线粒体,需要氧气,所以③是氧气,④是葡萄糖,⑤是ATP.

(2)①是水分,根据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水分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3)②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固定和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

(4)图中⑤是A TP,钾离子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A TP,A TP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A﹣P~P~P.

(5)图二中C、F点光合速率相等,而净光合速率C时大于F时,所以F时的呼吸强度大于C时的呼吸强度,A为夜间的呼吸作用强度,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故F和C时的呼吸强度均大于A点,故知A、C、F三点的呼吸强度大小是F>C>A.

(6)①在B点之前氧气的相对含量降低,在B点之后氧气的相对含量升高,所以在B点上氧气的含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所以呼吸等于光合,在C点之前氧气含量增加,在C点之后,氧气含量减少,所以在C点上,氧气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所以光合等于呼吸.

②由于D点低于A点,说明番茄植株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总量多于呼吸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总量,因此没有积累有机物.

故答案为:

(1)O2叶绿体

(2)二线粒体基质

(3)ATP和

(4)A﹣P~P~P

(5)F>C>A

(6)①B、C

②否密闭装置内的O2含量比实验前低(说明番茄植株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总量多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因此没有积累有机物)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的相互关系图和曲线图,综合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一中各结构和物质的名称;掌握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能准确判断图二和图三中点和线段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只答题.

29.如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其中纵坐标表示距离(μm),横坐标表示时间(分).图A中的曲线a表示染色体着丝点与纺锤丝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图B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分析回答:

(1)进行分裂的该细胞的长度约是40μm,图A中曲线b表示分别移向两极的染色体着丝点之间的距离,曲线a距离减少的原因是纺锤丝逐渐缩短,着丝点到细胞某一段的距离缩短.

(2)从10分钟起,细胞分裂刚进入后期,相当于B图曲线标号为c与h,此时期的典型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各自成为染色体,导致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加倍.

(3)用图B中字母和箭号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e→j.

(4)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通常称为体细胞,如果子细胞不再继续分裂,它们一般将直接进入细胞分化过程,该过程会使细胞种类增多.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A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b曲线代表分裂后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图B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其中ab、fg表示有丝分裂前期,bc、gh表示有丝分裂中期,cd、hi表示有丝分裂后期,de、ij表示有丝分裂末期.

解答:解:(1)图A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为20μm,所以进行分裂的该细胞的长度约是20×2=40μm.在10时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逐渐缩小,表明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染色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因此曲线b表示分裂后期分别移向两极的染色体着丝点之间的距离,图A中a曲线距离减小的原因是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纺锤丝逐渐缩短,着丝点到细胞某一段的距离缩短.

(2)第10分钟时,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开始逐渐缩小,说明此时细胞分裂进入后期,相当于B图曲线的标号c与h,此期的典型特点是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两个子染色体,导致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加倍,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3)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所以,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e→j.

(4)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通常称为体细胞,如果子细胞不再继续分裂,它们一般将直接进入细胞分化过程,该过程会使细胞种类增多.

故答案为:

(1)40 分别移向两极的染色体着丝点之间的距离纺锤丝逐渐缩短,着丝点到细胞某一段的距离缩短

(2)10 c与h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各自成为染色体,导致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加倍

(3)e→j

(4)体细胞分化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0.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

杂交组合F1表现型交配组合F1表现型

A:30对亲本红花×红花36红花:1白花D:绿茎×紫茎绿茎:紫茎=1:1

B:30对亲本红花×白花5红花:1白花E:紫茎自交全为紫茎

C:30对亲本白花×白花全为白花F:绿茎自交由于虫害,植株死亡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白色,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A 组.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有2种可能.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2:1.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紫茎,判断依据的是D和E组.(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绿茎:紫茎=3:1.

(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试解释:红花个体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阅读题干和分析图表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是基因的分离定律.由A组合红花×红花的后代36红花:1白花,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因而可判断红色是显性,白色是隐性.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图表,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解:(1)根据图表第一组中的A分析,红花×红花杂交后代出现36红花:1白花,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红色是显性,白色是隐性.

(2)B组亲本中的任一株红花植株,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因此自交后代表现型有2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

(3)B组中的白花个体为隐性纯合子,因此F1中5红花:1白花就代表了亲代中的所有红花亲本所含显隐性基因的比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5:1.如果设显性基因为R,则RR:Rr=2:1.

(4)根据表格中D组合:绿茎×紫茎的后代绿茎:紫茎=1:1和E组合:紫茎自交的后代全为紫茎,可判断茎色遗传中,隐性性状为紫茎,显性性状为绿茎.

(5)根据(4)的分析可知,绿茎为杂合体,所以F组绿茎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为绿茎:紫茎=3:1.

(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的原因是红花个体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故答案为:

(1)白色 A

(2)2

(3)2:1

(4)紫茎D和E

(5)绿茎:紫茎=3:1

(6)红花个体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1.白化病是常染色上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人的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b)控制的遗传病,某家系遗传系谱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白化病的遗传特点相比,红绿色盲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患者中男女比例不同(相同、不同).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一中、六中、八中联盟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六中、一中、八中联盟高一第二学期 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化简+﹣等于() A.B.C.D. 2.某统计部门对四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获得如图所示的散点图,关于相关系数的比较,其中正确的是() A.r4<r2<0<r1<r3B.r2<r4<0<r1<r3 C.r2<r4<0<r3<r1D.r4<r2<0<r3<r1 3.设a,b∈R,若a﹣|b|>0,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b﹣a>0B.a3+b3<0C.a2﹣b2<0D.b+a>0 4.已知向量=(1,2),=(﹣3,3),若m+n与﹣3共线,则=()A.B.3C.﹣D.﹣3 5.将长度为1米的绳子任意剪成两段,那么其中一段的长度小于0.2米的概率是()A.0.2B.0.4C.0.6D.0.8 6.为了测试小班教学的实践效果,王老师对A、B两班的学生进行了阶段测试,并将所得成绩统计如图所示;记本次测试中,A、B两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分别为,,A、B 两班学生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 A2,S B2,则观察茎叶图可知()

A.A<B,S A2<S B2B.A>B,S A2<S B2 C.A<B,S A2>S B2D.A>B,S A2>S B2 7.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若角A,C,B成等差数列,且sin2C =sin A sin B,则△ABC的形状为() A.直角三角形B.等腰非等边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 8.已知单位向量,满足(+2)⊥,则与的夹角为() A.B.C.D. 9.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S1,S3,S2成等差数列,则{a n}的公比q等于()A.1B.2C.D.﹣ 10.若关于x的不等式x2﹣(m+2)x+2m<0的解集中恰有4个正整数,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A.(6,7]B.(6,7)C.[6,7)D.(6,+∞)11.已知△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D,E分别是AC、AB上的两点,且=,=2,BD与CE交于点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B.=+ C.|++|= D.在方向上的投影为 12.若[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例如:[0.1]=0,[﹣0.1]=﹣1),数列{a n}满足:a1=

近三年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近三年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近三年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高考生物全国二卷的模式是6道选择题,4道大题和2个选修大题,试卷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2016、2017和2018三年高考生物难度都不大,侧重考纲要求的主干知识。并注 重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的考查。也考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一、从整体上看,2017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 测试生物试题部分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对学生发 展核心素养体系有一定的诠释。生物命题将科学性作为首要 和第一性原则。试题科学、准确、规范,没有偏题、怪题。 注重基础,考查主干知识和能力全覆盖,很好体现了《考试 说明》的要求。 综合性: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在综合能力的考查,重点 突出学科内的综合。三套试卷考查综合性的试题占较大比 重,2017年比2016年又有很大提升。如:Ⅰ卷除第5题外,其他题都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了、节之间和模块之间,进行了 知识的重组和构建,综合性试题由2016的84.44%—94、44%。Ⅱ卷提升幅度更大58.89%—94、44%。Ⅲ卷86.67%—80%。综合性试题除跨节和必修三个模块之间外,在选修模块中考

查必修模块的知识,在多年高考题特别是Ⅱ卷中体现明显, 如:2016年39题关于果酒、果醋的制作,此题选修1只占4分,考细胞呼吸等必修1的内容占11分。2017年三套试题均有体现。这也充分体现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的关系:选 修模块是必修模块的拓展和延伸。 科学探究性试题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也体现了学科核 心素养的落地。 创新性和理性思维的题也有较多体现:体现在试题的呈 现方式,是在新情境下,获取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 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核心素养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 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的问题 所表现出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是对核心素养的很好的 诠释。开放性:开放性的试题有进一步的增加。特别是Ⅰ卷 的29题,Ⅲ卷的29、32题,II套的38题,选修模块在开放性上有较大变化,值得关注。三套试题都在关注生物学科 的本质,考查考生对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思维,以及 对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这对于靠“死记硬背”和“题海战 术”为主的学习方式提出了质疑,对于今后高中生物的教与 学具有一定的导向性。“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已经释放出明 确信号,发挥高考的立德树人作用和人才选拔功能,想靠刷 题换取高分会越越难,越是尊重教育规律的学校越会适应大

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参考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1.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2.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利用“假说﹣演绎法”成功提出基因分离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所作假说内容之一是“遗传因子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B.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孟德尔在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中运用了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 D.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对演绎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了检验 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同学的实验只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 C.甲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和 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中那个过程()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② 5.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用纯合的高茎与矮茎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成熟时,拔掉所有的矮茎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植株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规律.从理论上讲高茎F3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比例为() A.B.C.D. 6.某种植物的花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红花基因对白花基因显性.现将该植物群体中的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值为5:1,如果将亲本红花植株自交,F1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值为() A.3:1 B.5:1 C.5:3 D.11:1 7.从某动物个体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如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关于这两个精细胞的来源不正确的说法是() A.不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 B.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C.可能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 D.不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8.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分裂两次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中含3H的DNA分子数为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 9.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子细胞,而一个卵母细胞则形成1个子细胞 B.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核和卵细胞的核融合 C.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一中、合肥六中2020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一中、合肥六中2020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期中 联考试题 时长:120分钟分值:150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will Dorothy do on the weekend? A.Go out with her friend. B. Work on her paper. C. Make some plans. 2. What was the normal price of the T-shirt? A.$15. B.$30. C.$50. 3. What has the woman decided to do on Sunday afternoon? A. To attend a wedding. B. To visit an exhibition. C. To meet a friend. 4. When does the bank close on Saturday? A. At 1:00 p.m. B. At 3:00 p.m. C. At 4:00 p.m. 5.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store. B. In a classroom C. At a hotel.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个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o we know about Nora? A. She prefers a room of her own. B. She likes to work with other girls. C. She lives near the city center. 7. What is good about the flat? A. It has a large sitting room. B.It has good furniture. C. It has a big kitchen.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ere has Barbara been? A. Milan. B. Florence. C. Rome. 9. What has Barbara got in her suitcase? A. Shoes. B. Stones. C.Books.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o is making the telephone call? A. Thomas Brothers. B. Mike Landon C. Jack Cooper.

高中生物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2016-2017学年度年皖西高中质量检测高生物试卷分析 金寨县南溪中学高三生物组 一、本次的理综生物试卷结构及考核容和目标 本次理综生物试卷是按照全国课标卷模式进行命题,包含6道选择题,4道必做非选择题,2道选做非选择题,在题型与分值设置上与全国卷保持一致。考核容涵盖必修一、二和三的前两章部分和选修部分,在容上与全国卷保持一致;考核的能力目标中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均有考察,与全国卷考试能力要求上保持一致。具体的试题特点如下: 1、注重基础,重视核心概念和核心知识的考查 在本次试题中,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基本能力的提高,尤其注重高考考纲要求容,突出重点,为以后的复习打下好的基础。 (1)选择题1~6题分别考查:(1)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与特性(2)细胞结构、功能与细胞自噬(3)用放射性标记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相关知识(4)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5)病毒的相关知识与免疫调节(6)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 (2)非选择题(29)题考查了以光合作用为主,结合细胞呼吸、物质交换等知识。(30)题考查了酶的相关知识。(31)题考查了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32)题考查了遗传学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37)题考查了微生物培养和利用。(38)题考查了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本次质检卷的考点覆盖都是高中生物的核心知识,表现出本次考试命题最大程度的贴近全国卷,贴近实战,不过分要求不同知识点试题的覆盖率。至于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知识容哪个更重要,我们不应该划分十分明确的

界限,而应该视知识是否适合设计出能够考查学生能力和素质水平而定,在此基础上再兼顾必修和选修模块的知识容围。 2、注重考查各种能力,特别注重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本次考试对学生的能力的要求几乎涵盖考试大纲要求的所有方面。如第2题考查了获取信息能力和细胞结构基础知识的识记辨析能力,第3题考查了放射性标记与细胞分裂,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第29、31、32题通过曲线图、调节过程示意图和表格,考查学生的获取和分析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第30题通过设计实验测定酶的最适PH,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等。 3、注重与生活实际及当下社会热点和科技前沿相联系 第2题中细胞自噬是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成就,第5题中寨卡病毒,第29题中雾霾天气,第30题中急性胰腺炎,第31题中糖尿病等无不与学生的真实的社会生活相联系。 二、学生总体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部分:第3题错选A的较多,反映出学生对细胞分裂过程与放射性标记的关系不清晰,没有能够综合理解和运用;第4、5两题各校学生普遍得分较低和错选率较高,特别是第4题遗传和变异,多数学生错选A项,暴露出学生不重视课本,眼高手低的现象,只想到自由组合,却忽略了交叉互换。第6题多数学生错B项,反映出学生对分泌腺概念没有掌握。(2)非选择题部分:第29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分析应用,基础性较强,正答率较高,平均得分5.67。个别学生在(2)○2题错误主要是饱和点、补偿点的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不知道实际变化的是什么。○3题反映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不够。

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宣城市-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一生物试卷 考生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正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卷相应位置,同时将座位号后两位填写到答题卷的右上角方框内。 3.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第Ⅱ卷时,必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相应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时,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提交。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题,每题2分,共50分) 1.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B.F1产生配子的种类的比例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D.F1杂合子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 2.下列有关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可以证明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假说成立,则F1测交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C.因为假说能解释F1自交产生的3:1性状分离比,所以假说成立 D.孟德尔通过自交实验验证假说成立 3.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扁形(D)对球形(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各杂交后代中,结白色球形果实最多的是 A.WwDd×wwdd B.WwDd×WWDd C.WwDd×wwDD D.WWDd×WWdd 4.下列有关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有9种表现型 B.F1产生的精子中,YR和yr的比例为1:1 C.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8

2016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及教学反思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生物)试题分析石家庄市第十八中学生物组 2016.6.17

二试题特点 1 选择题评析: 基础知识要求扎实,能力考察要求高 选择题侧重考查主干核心知识,对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要求高。如第1题考查细胞器的分布、结构与功能,第4题有关神经细胞内发生 的生命活动,对考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度要求高。第2、3、5、6题对核心知识掌握及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要求高。 2 非选择题评析:立足核心知识,突出能力考察 非选择题中必考题以主干知识为依托,通过考查相关核心基础知识,对考生的理解、实证及逻辑推理能力进行考察。例如,第29题以实验为背景,考查对ATP 结构、DNA复制的准确掌握,并据此获取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对推理能力要求高。第30、31题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知识掌握度,并且对信息获取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第32遗传题,是一道开放度较高的题,以扎实的遗传基础知识为依 据,突出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及综合应用能力,对考生能力要求较高。 选修任选题知识模块分布与去年一致,但是今年题型设计更强调以实验为背景,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及综合应用能力。 总体分析,今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试题题型设计更突出能力考查,对考生能力要求高,考生可能会感觉到难度有所增加。 具体的试题分析:见附录 三、学情分析 1.这次试题的题型变化较大,以前学生丢一个空只丢1分或2分,今年的试卷三个空12分,所以学生很不适应,尤其是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基本拿不到什么分数。 2.对多数学生来说,相关的知识能记住,程度好一些的学生会用这些知识,但是只有少数的学生才掌握这个知识是怎么来的,能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3.今年的生物改变了原来背一背就能拿个六七十分的局面,而这一改变对那些只是对知识死记硬背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合肥一中2013—2014第一学期段二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 时长:9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 1.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一般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解旋酶④二氧化碳⑤唾液淀粉酶 ⑥甲状腺激素⑦乙酰胆碱⑧尿素⑨抗体 A.①③⑤ B.②③④⑥ C.①③⑤⑦ D.③⑤⑥⑧⑨ 2.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表示细胞内液 B.甲渗入乙中的量少于渗入丙中的量 C.甲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丙进入乙 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 3.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4. 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B.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 C.pH和温度的稳定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 D.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5.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若①表示免疫分子,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和体液调节等 C.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D.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质的躯体感觉中枢 6. 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激素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B.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 C.机体大量消耗血糖,导致胰岛A细胞和肾上腺髓质分泌活动增强 D.比赛结束后,乳酸积累过多造成机体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 7. 现象Ⅰ: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Ⅱ: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选项比较项目现象Ⅰ现象Ⅱ A 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完整

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4)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一生物期中考试卷 一、单选题(1—30每小题1分,31-35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用低倍物镜寻找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细胞时,应先找到根尖的 A. 根冠 B. 成熟区 C. 伸长区 D. 分生区 2.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的红细胞以无丝分裂方式增殖 B. 无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并平均分配 C. 细菌可以无丝分裂的方式产生后代 D. 在高等动植物体内,无丝分裂时常存在 3.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过程,正确的步骤是 A. 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 染色→漂洗→解离→制片 C.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D. 漂洗→染色→解离→制片 4.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B. 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均处于细胞周期中 C. 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 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最清晰 5.动物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和DNA数目加倍分别在有丝分裂的 A. 前期和中期 B. 前期和末期 C. 后期和间期 D. 前期和后期 6.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形成和分开的时期依次是 A. 中期和末期 B. 前期和中期 C. 间期和后期 D. 后期和末期 7.图1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2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A. 图1中的a、图2中B→A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 图1中的b、图2中A→B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

C. 图1中b+c是一个细胞周期 D. 图2中B→A→B是一个细胞周期 8.如图是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生物为某种动物 B. 该生物的一个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C. 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D. 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9.如图为细胞分裂的某一时期,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细胞中的中心体⑨,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B. 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两条染 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C. 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D. 在后期时,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10.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的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11.下图是同一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可作出的判断是 A. 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细胞周 期 B. 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共含有6个DNA分子 C. 下一细胞周期开始于图②时期的结束 D. 图①时期细胞中的中心粒移向两极 12.有人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体细胞含6对染色体),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安徽省合肥一中、六中、八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 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合肥一中、六中、八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英语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2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now? A. Warm. B. Cold. C. Hot. 2. When did Jenny get home last night? A. At 10: 00. B. At 10: 30. C. At 11: 00. 3.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The latest fashion. B. A vacation plan. C. A great movie. 4. Why does the man come here? A. To report his loss. B. To get a train ticket. C. To have a driving lesson. 5. What will Nick do tonight? A. Attend a party. B. Go to a concert. C. Have a rest at hom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

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评价 高一期中测试生物试题以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从考查内容上看,涵盖了高中必修一第一至三章的教材内容,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的结构等主干知识;从题型上看,分为选择题和必做题;从分值上看,有40个选择题,共60分,4个必做题,共40分;从难度上看,难易比例适当,适应各层次的学生;从考查目的上看,注重基础,考查了高一学生的生物学基本素养和实验能力,全面体现新课改,同时以图形表格题、曲线分析题和以实验为背景的试题等形式,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次考试基本达到了检测必修一模块前三章的教学情况,指导教学,查漏补缺,提升能力的目的。 二、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 1、选择题有以下特点: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②注重对基本能力的考查,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识图、分析、判断等能力。③选择题易中难题比例合适。本次试题重视了对考生基础知识的考查,知识点覆盖全面,全面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 2、非选择题部分 41题主要考查学生教材基本知识原文填空。学生得分不高主要是对教材内容不熟;

42题主要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这是一道图形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学生表现出分析和应用的不足。 43题属于实验方面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实验操作方面的基础内容。失分较多的原因是学生平时对实验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不能根据实验目的去筛选。 44题是道考查的是动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以及各个细胞器的结 构与功能的知识。 学生整体表现有以下问题:①学生知识结构不系统、含混不清,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不进行及时梳理,学多了,时间长了就会混为一谈,考试时,提出这部分知识就会出错,即使是很简单的题也会出错。 ②概念不准确,模棱两可,在平时的学习中,如果对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不准确的话,考试时就会出错,造成失分,影响学业成绩。③存在凭空想象不动脑、自以为是,学生对一些常见的生理现象,凭想象、感觉、想当然、自以为很对,不对问题作深入的分析探究,喜欢作表面文章,反映出学风的浮躁。④识图作答不识图,胡乱猜测⑤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较差。 从试卷分析看,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忽略了过程与方法及能力的培养,导致有些学生能力题及应用知识解题方面失分较多。 三、今后教学建议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三)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三) 一.选择题 1.在下列各种光的照射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最多的是() A.白光 B.红橙光 C.黄绿光 D.蓝紫光 2.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从而产生新的物种 B.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时,需要限制酶和DNA聚合酶参与 C.单倍体育种时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其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3.在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 A.细胞核、叶绿体 B.高尔基体、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叶绿体 D.线粒体、核糖体 4.将两个抗花叶病基因H导入大豆(2n=40),筛选出两个H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花叶病植株A(每个H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植株A自交,子代中抗花 叶病植株所占比例为15/16。取植株A上的某部位一个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正常分裂两次,产生4个子细胞。用荧光分子检测H基因(只要是H基因,就能被荧光标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获得植株A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B.若子细胞中有的不含荧光点,则是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C.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一个荧光点,则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40 D.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发生了交叉互换 5.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具有最重要作用的两类物质是() A.有机酸和糖类 B.酶和ATP C.核酸和ATP D.三磷酸腺苷和氨基酸 6.脱氧核苷酸单体缩合成的多聚体是() A.DNA B.RNA C.核酸 D.碱基 7.下列叙述中,属于“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目的的是() ①认识等位基因分离的特点②认识配子随机组合的特点 ③了解基因组合与性状的关系④了解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安徽省合肥一中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

合肥一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40分。) 1. 在ABC ?中,已知2a =2b =,45B =?,则角A =( ) A. 30? B. 60? C. 60?或120? D. 30?或150? 2.数列{}n a 中,11a =,12,()2 n n n a a n N a ++=∈+,则5a =( ) A. 25 B. 13 C. 23 D. 12 3.方程2 640x x -+=的两根的等比中项是( ) A .3 B .2± C .6± D .2 4.不等式 11 2 x <的解集是 ( ) A .(,0)-∞ B .(2,)+∞ C .(0,2) D .()(,0)2,-∞?+∞ 5.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9n S n n =-,第k 项满足58k a <<,则k 等于( ) A. 6 B .7 C .8 D .9 6. 已知在⊿ABC 中,B C b c cos cos =,则此三角形为( ) A .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7.若不等式2()0f x ax x c =-->的解集是{}|21x x -<<,则函数()y f x =-的图象是( ) 8.已知等差数列{}n a 满足244a a +=,3510a a +=,则它的前10项的和10S =( ) A .138 B .135 C .95 D .23 9. 设a 、b ∈R +,且4a b +=,则有 ( )

A . 2 11≥ab B . 11 1≥+b a C .2≥ab D .41 122≥+b a 10. 数列{}n x 满足 1 25313322 11-+= ?=+=+=+n x x x x x x x x n n ,且126n x x x ++?+=, 则首项1x 等于 ( ) A .12-n B .2 n C . 621n - D .26 n 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每小题4分,共16分) 11.函数)3(3 1 >+-= x x x 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 12. 已知数列}{n a 成等差数列,且π41371=++a a a ,则)tan(122a a += 13. 设数列{}n a 为公比1q >的等比数列,若45,a a 是方程24830x x -+=的两根, 则67a a +=_________. 14. 在ABC ?中,∠A:∠B=1:2,∠C 的平分线CD 分⊿ACD 与⊿BCD 的面积比是3:2, 则cos A = 选择题答题卡(请务必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内)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步骤或演算步骤,共 44分) 15、(本小题满分8分)在锐角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 5 cos A = ,310sin B =. (1)求cos()A B +的值; (2)若4a =,求ABC ?的面积. 座位号:

2018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 今年试题题型与去年相同,包括6道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中有4道必考题,1道选考题。共计90分。试卷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侧重考纲要求的主干知识。并注重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考点内容分布 2018年生物各小题涉及的主要知识内容如下: 1.人体中蛋白质的功能 2.物质的跨膜运输 3.人体内的激素调节 4.种子风干处理的作用 5.病毒 6.癌细胞的特点 29.动物激素调节 30.光合作用 3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32.遗传的基本规律 37.消毒和灭菌 38.基因工程 选择题中只有第3题属于必修三内容,其余为必修一内容,必考题中29、31属于必修三内容,30为必修一内容,32为必修二内容。必修部分试题分布情况为:必修一占38分,必修二占12分,必修三占25分。可见必修一的比重非常大,必修三次之,与知识点分布的密集程度成正比。 ●核心考点,适当兼顾知识的覆盖面 今年出现的核心考点包括:蛋白质的功能、人体激素的变化及功能、垂体的功能、光合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微生物培养、基因工程等。核心考点每次会以新的形式出现,所以建议2019届考生复习过程中应继续重视对历年试题的变式训练。 除核心考点外,今年的考题还以一题多角度的形式考查了非核心考点。如第3题,比较了种子风干处理前后的4个方面的变化,第4题列举了高中所学一些病毒的特点,要求考生能对知识进行归类、辨析相关生物结构或生物学现象的异同点,体现了科内综合的特点。 试题难度不大,只要复习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勤整理,善归类,以教材为“本”,以考纲为“纲”,应对这种类型的问题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注重能力的考查,体现学科特色 对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是高考生物学科所定义的关键能力,是生物高考中高一层次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2018年试题的设计在围绕教材展开的同时,对生物学科的素养、关键能力、核心价值也进行了考查。 如第31题,对考生获取信息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考查。体现了生物学科素养当中的“理性思维”。题中引入了“恐惧生态学”的名词,并结合食物链食物网、种间关系等知识,要求考生能解释一些生态现象。此题是整篇考题中信息量最大的一道题,也是考生作答时文字量最大的一道题,共计11分,只有3个空,这就要求考生能对生态现象进行详细的解释,体现多个采分点,对而全,才能得满分。 如第29题,是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的体现,对考生进行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此题难度不大,只需填充实验组、对照组的处理,及简单步骤。但考生要注意题中要求A组是对照组,还要使用切除法对实验组进行处理。这些细节也会决定考生能否得分。

安徽省合肥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所选项转涂到答题卡上. 1.如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 B.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 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 .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2.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 枯草杆菌核糖体S12蛋白第55﹣ 58位的氨基酸序列 链霉素与核糖体的 结合 在含链霉素培养基 中的存活率(%)野生型能0 突变型不能100 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3.如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 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 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 4.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但不一定都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D.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 5.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 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X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 B.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X染色体伴性遗传病 C.妻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 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 6.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 B.选择白花植株进行自交并不断扩大白花植株的数量,体现定向选择的过程 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D.通过诱变的是基因的突变率会明显提高 7.以下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四倍体西瓜,再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B.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 C.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产生新的基因 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8.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2017—2018学年度下期期末试卷 高一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人体血浆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葡萄糖B.激素C.氨基酸D.血红蛋白 2、下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 B.就所含成分而言,乙比甲更相似于淋巴 C.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 D.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甲 3、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4.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

D.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增加 5、聋哑人要准确理解同伴“手语”所表达的含义,依靠的神经中枢主要是( ) A.运动语言中枢B.书写语言中枢C.听觉语言中枢D.视觉语言中枢 6、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起寒颤。关于该反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是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C.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D.寒冷刺激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传导 和传递 7、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给予一定的刺激时,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 A.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B.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8、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9、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安徽省合肥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1.如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 B.甲植物和丙植物的b→a段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 C.在植物乙的a→b段,DNA和染色体数目均增加一倍 D.温度对植物丙a→b段的生理活动没有影响 2.取生长健壮的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A.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C.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D.若想进一步观察低倍镜视野中在右下方的细胞,换成高倍镜前应将装片朝左下方移动3.如图为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甲细胞在分裂前期时,一对①分开,其间有纺锤丝相连 B.乙细胞在分裂前期时,无①出现,但仍有纺锤丝相连 C.甲细胞在分裂末期时,③向内凹陷,形成环沟 D.乙细胞在分裂末期时,⑤聚集发展成新的细胞膜 4.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5.秋海棠的叶落入潮湿的土壤后,可发育成完整的幼苗,这一过程不涉及() A.细胞的全能性 B.同源染色体联会 C.细胞衰老凋亡 D.基因的表达 6.如图为人体部分细胞的生命历程示意图,图中①~⑩为不同的细胞,a~f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