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细胞生物学(第三版) 知识要点

细胞生物学(第三版) 知识要点

细胞生物学(第三版) 知识要点
细胞生物学(第三版) 知识要点

第1章绪论

一、填空

1.细胞生物学是从显微水平、超微水平、分子水平等3个水平上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科学。

2.细胞最初由胡克在1665年首先发现的。

4.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5.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在不同层次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等内容。

6.生命体是多层次、非线性、多侧面的复杂结构体系,而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有细胞才有完整的生命活动。

7.生命体的生长、发育、遗传等生命活动的研究都要以细胞为基础。核心是将

遗和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结合起来。

8.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三大基本问题:基本表达,结构体系和细胞器的组装,生命活动的调节

9.生物科学的发展阶段:以形态描述学位主的生物科学时期:实现生物学时期;精细定位与定量的生物学时期

三、简答题

1.简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认为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③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

第2章细胞概述

一、填空题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4种化学元素是C、H、O、N。

2.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一般包括蛋白质、核酸和酶等。

3.酶分子的主要特性有高效、特异和可调。

4.真核细胞的超微结构可分为生物膜系统和遗传信息表达体系、细胞骨架体系三大类。

5.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有:调节渗透压和维持酸碱平衡。

6.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要素是细胞膜、遗传信息载体DNA与RNA完整的代谢系统。

7.由于发现了类病毒,有理由推测RNA是最早形成的遗传信息的一级载体。

8.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原核细胞是支原体。

9.原核细胞的核是原始状态的核,主要表现在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同时也没有核膜和核仁,只有拟核,进化地位较低

10.细胞是由细胞膜包围着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核所组成。

11.细菌三种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12.蓝藻细胞:又称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又是最简单的自养植物类型之一。用十分简单的光合作用结构装置。

二、名词解释

1.病毒:主要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核酸一蛋白质复合体。

2.类病毒:由一个有感染性的RNA构成的类似病毒的生命体。

3.朊病毒:1980年发现的由有感染性的蛋白质构成的生命体。

4.原生质:原生质,构成细胞中的所有生命物质,它由蛋白质、核酸、酶等生物大分子和水、无机盐、糖类、脂类等生物小分子组成。

5.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指细胞中存在的那些分子量巨大、结构复杂、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酶等三大类物质为典型的生物大分子,它们是由多个氨基酸或核苷酸等小分子聚合而成的,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既是细胞的结构成分。又是细胞各种生命活动的执行者或体现者。

三、简答题

1.病毒与细胞在起源和进化中的关系?认为病毒是细胞演化产物的观点依据?

目前存在三种观点:①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②生物大分子→病毒和细胞;③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2.认为病毒是细胞演化产物的观点依据:

①由于病毒的彻底寄生性,病毒必须在细胞内复制与增殖,才能表现基本生命现象,没有细胞就没有病毒繁殖。②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断的碱基序列相似。从而认为病毒癌基因起源于细胞癌基因。③病毒可以看作是DNA与蛋白质或RNA与蛋白质形成的复合大分子,与细胞内核蛋白分子有相似之处。④真核生物中,尤其脊椎动物普遍存在的第二类反转录转座子的的两端含有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结构与整合于基因组上的反转录病毒十分相似

2.细菌细胞的表面结构

①细胞膜、细胞壁、特化结构:中膜体、荚膜与鞭毛。

②细菌细胞膜含有丰富的酶系,具有多功能性,区别其他细胞膜的一个特点。

③中膜体又称间体或质膜体,细胞膜内陷形成。

④细胞壁:细菌细胞壁共同的成分一肽聚糖。由乙酰氨基葡萄糖、乙酰胞壁酸与四五个氨基酸短肽聚合成。革兰氏阳性菌壁酸含量多。

⑤荚膜:某些细菌的特殊结构。细胞壁表面的一层松散的粘液物质。成分因不同菌种而异。主要是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少量多肽与脂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可作为营养物质。

⑥鞭毛:某些细菌的运动器官.与真核生物的鞭毛完全不一样。出鞭毛蛋白构成。

3.说明对细胞不同组分进行分离所用方法的基本原理?

细胞内不同组分的分级分离的常用方法有超速离心法、层析法、电泳法等。超速离心技术可将细胞匀浆中的不同细胞器或生物大分子进行有效分离。因为不同形态、大小和密度的细胞器以及不同分子量的生物大分子在离心力作用下沉降速度各不相同。超速离心分离法又分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两种。差速离心是

一种较为简便的分离法,常用于细胞核和细胞器的分离,因为在密度均一的介质中,颗粒越大沉降越快,反之则沉降较慢。这种离心方法只能将那些大小有显著差异的组分分开,而且所获得的分离组分往往不很纯。而密度梯度离心则是较为精细的分离手段,这种离心方法的关键是先在离心管中制备出蔗糖或氯化铯等介质的浓度梯度并将细胞匀浆装在最上层,在此条件下离心,细胞不同组分将以不同速率沉降并形成不同沉降带。呈密度梯度的介质可以稳定沉淀成分、防止对流混合。层析法是分离蛋白质的常用手段,其基本原理是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其大小和所带电荷不同,当它们通过某种介质而与其发生互相作用时,会被不同程度地滞留或吸附,这样便使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分子移动的快慢不同,从而得以分离。如根据蛋白质的大小、所带电荷或特殊的化学基团选择不同的基质的层析,如凝胶过滤柱层析、离子交换树脂柱层析或亲和层析等更可有效地分离不同的蛋白质。电泳法是分离蛋白质、核酸的有效方法,在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基本原理是,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或核酸所携带的净电荷(正与负)的性质或多少不同,它们在一定强度的电场中会按所带净电荷、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以不同速度在电场中移动,从而得以分离成不同的电泳带谱。

4.最简单、最小的生命形式及最小的细胞各是什么,为什么?

(1)病毒:主要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核酸一蛋白质复合体。

类病毒:由一个有感染性的RNA构成的类似病毒的生命体。

朊病毒:1 980年发现的由有感染性的蛋白质构成的生命体。

根据病毒的宿主范围,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与细菌病毒。

目前主要按病毒的核酸类型、形态大小、有无包膜及理化性质分类分为DNA 病毒和RNA病毒。

(2)支原体能在培养基上生长,具有典型的细胞膜,一个环状的双螺旋DNA,mRNA与核糖体结合为多聚核糖体。具有多形态性,因为没有细胞壁。一个细胞生存与增殖必须具备的结构装置与机能是:细胞膜、遗传信息载体DNA、RNA、核糖体、酶。

5.为什么说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①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由膜包围的原生质团,通过质膜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流;

②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市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值

③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⑤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第3章

一、填空

1.电镜制样技术有超薄切片技术,负染色技术,冷冻断裂和冷冻蚀刻技术、三维重构技术、喷镀技术

2.常用的固定剂有戊二醛、甲醛、饿酸、高锰酸钾

3.脱水剂:技能与水相溶,又能和包埋剂相溶。最常用的是乙醇和丙酮系列,脱水的过程中分上行梯度和下行梯度。

4.目前常用的包埋剂是苯二甲酸二丙烯酯、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和环氧树脂等。

5.细菌细胞内生孢子:又称芽孢。是对不良环境有抵抗力的休眠体

6.蓝藻细胞:又称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又是最简单的自养植物类型之一。用四份简单的光合作用结构装置。

7.超薄切片技术路线:固定,脱水,包埋,修块,切块,染色

8.超薄切片技术路线:除了单独应用于组织细胞的结构观察外,还可以与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细胞化学,免疫电镜和电镜原位杂交等技术结合,用于不同目的的研究。

9.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同位素引入(注射,饲喂,培养);制片常规石蜡切片;涂乳胶液体感光剂;曝光;显影、定影;染色、观察

10.负染色技术,又称阴性反差染色,由Hall(1955)和Huxley(1957)首先采用。负染法是将颗粒或者纤维样品分散在具有亲水性支持膜的载网上,然后滴加磷钨酸或醋酸双氧铀等染料,并随即吸去多余的染液,样品干燥后残余燃料将沉积在样品的周围以及样品的凹陷、缝隙处,而样品本身呈浅色,所以称为负染。

一、问答题

1、理想包埋剂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①粘度低,容易渗透组织,对组织没有化学作用,并且便于操作。②聚合均匀,硬化时收缩力小,使细胞结构不受损伤。③软硬度适合,便于调整。④容易切片,且超薄切片易展平。⑤经得起电子束的轰击。⑥透明度好,不显示本身的结构。⑦材料易得,对人体无害。

2、冰冻蚀刻(freeze etching)技术有什么优点缺点?又称为冷冻蚀刻、冷冻断裂,是一种由冷冻断裂和复型相结合的样品制备技术。由Hall于1950年提出,1957年开始应用于生物样品的制备。操作步骤:迅速冷冻使样品固定、硬化,在真空中切断,使冰升华,暴露出断裂面的结构,再在切面上喷镀一层铂,碳投影,形成复型膜,在电镜下观察。

优点:①能较好的保存生物大分子的天然特征;②可用于显示各类膜结构;

③分辨力强,反差好;④显示图象具有立体浮雕感;⑤样品可长期保存。

缺点:技术难度大,易产生冰晶损伤。

三.名词解释:

1.非细胞体系:包含有进行细胞内正常生物学过程所需的成分但不具有完整细胞结构的体外实验反应体系。一般由活细胞经裂解破碎、超速离心除去某些成分后制备而来。非细胞体系在研究探讨DNA复制、RNA转录、蛋白质合成、核膜及染色质的组装等细胞内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和机理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细胞融合: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现象。同核细胞融合、异核细胞融合。

3.细胞拆合:把核与质分离开来然后把不同来源的细胞质与核相互融合,形成核质杂交细胞。

第4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一、填空题

1.单位膜结构模型的主要特点是:流动性、不对称性

2.膜脂的类型有三种:磷脂、糖脂、胆固醇

3.细胞外被的功能有:保护作用、细胞识别、决定血型和免疫应答。

4.细胞质膜上的中性糖主要有: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

5.胆固醇不仅是动物细胞质膜的构成成分,而且还可以调节膜的流动性,在相变温度以上,在相变温度以下,流动性强。

6.透明质酸在早期胚胎和关节液中含量丰富,由于含多个羧基基团且能吸引阳离子和水分子,起润滑作用,有利于细胞运动和增殖。

7、纤连蛋白的类型有血浆纤连蛋白、细胞纤连蛋白、胚胎纤连蛋白

8、就溶解性来讲,质膜上的外周蛋白是水溶蛋白,而整合蛋白是脂溶性蛋白。

9.决定红细胞ABO血型的物质是糖脂,它是由脂肪酸和寡糖链组成,A型血糖脂上的寡糖链较O型多一个N-乙酰半乳糖,B型较O型多一个半乳糖。

10.磷脂是构成质膜的基本成分,约占整个膜脂的50%以上。为双型性分子。

11.根据与膜脂的结合方式以及在膜中的位置的不同,膜蛋白分为外在蛋白内在蛋白锚定蛋白。

12.外周蛋白又称为外在蛋白为水溶性蛋白性的,分布在细胞膜的表面,靠离子键或其他较弱的键与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或脂分子的亲水部分结合。

13.膜骨架蛋白主要成分包括:带3蛋白、肌动蛋白、锚蛋白和带4.1蛋白等。14细胞连接根据行使功能的不同进行分类:封闭连接、锚定连接、通讯连接。16.细胞粘附分子是参与细胞与细胞之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可大致分为五类:钙粘素,选择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合素及透明质酸粘素。

17.糖胺聚糖是由重复的二糖单位构成的长链多糖

18.细胞膜又称质膜,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生物膜。

19.细胞膜只是真核细胞生物膜的一部分,真核细胞的生物膜包括的内膜系统、细胞器膜和核膜和细胞膜。

20.最简单的糖脂是脑苷脂,它只有一个半乳糖残基作为极性头部;变化最多,最复杂的糖脂是神经节苷脂。

21.胆固醇只存在于真核细胞膜上,含量一般不超过膜脂的三分之一,植物细胞膜中含量较少。它是一种双性分子。功能是提高脂双层的力学稳定性,调节脂双层流动性,降低水溶性物质的通透性。

22.可用荧光标记技术和光脱色恢复技术检测膜蛋白的流动性。

二.名词解释

膜转运蛋白:细胞膜中的一类具有转运功能的跨膜蛋白。能被这类蛋白转运至膜内或膜外的物质有葡萄糖,氨基酸,各种离子及代谢产物等。通常每种转运蛋白只转运一种特定类型的分子。膜转运蛋白可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类,其转运物质进出细胞的机理不同。

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一种人工膜。脂质体可用于细胞膜的研究,转基因,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膜骨架:是指细胞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的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它参与维持质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它的特点是粘质性高,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血影: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内膜系统,细胞膜既有良好的弹性又有较高的强度,并且细胞膜和膜骨架的蛋白比较容易纯化分析。红细胞经过低渗处理,质膜破碎。内容物释放。留下一个保持原形的壳。称为血影。

三.简答题

1.生物膜主要有哪些分子组成?这些分子在膜结构中各有什么作用?

人体及动物的细胞膜是有多种化学成分构成的特殊结构。组成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脂类,蛋白和糖类。脂类以磷脂和胆固醇为主,有些细胞还含有糖脂。作为既有极性头部(亲水)和非极性尾部(疏水)的兼性分子,磷脂在细胞膜中可形成作为膜主体结构脂质双分子层,其亲水的头部朝向细胞内外,与水相触,而疏水的尾部则两两相对位于膜的里面。由于脂质分子可以进行各种运动,使得整个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胆固醇是人和动物细胞膜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维持膜的流动性具有重要作用。总的来说,脂质分子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的另一类物质,它们在膜中的含量,种类和分布决定着膜的主要功能。在一般细胞膜中蛋白质与脂质的含量各占一半左右。对于膜蛋白,按其在脂质双分子层中的位置可分为外周蛋白和镶嵌蛋白两类。外周蛋白分布在膜的内外表面,是以α螺旋为主的球型蛋白,常以非共价键与膜上其他成分相连,易于用人工方法以膜上分离下来。镶嵌蛋白以不同的程度镶嵌于脂质双分子层中,并以共价键与膜脂相结合,故不宜人工分离。有些镶嵌蛋白贯穿分布于脂双分子层成为跨膜蛋白。这些蛋白质在细胞膜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发挥着多方面的功能。它们有些是转运物质进出细胞的载体;有些是能接受化学信号的受体;还有些是催化某种反应的酶等。膜脂与膜蛋白在细胞膜中的分布都是不对称的,糖类是细胞膜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常以低聚糖或多聚糖的形式共价结合于膜蛋白或膜脂分子上,形成糖蛋白或糖脂,但大部分糖分子都结合于膜蛋白,而且暴露于细胞表面的膜蛋白分子上大多都连有糖残基,这样,位于细胞外表面与膜蛋白或膜脂相连的糖残基链便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构造——细胞被或糖萼。细胞膜中的糖分子也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与细胞保护、细胞识别、细胞免疫等重要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

2.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之所以成为研究衰老的重要模型,主要原因是什么?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内膜系统,细胞膜既有良好的弹性又有较高的强度,并且细胞膜和膜骨架的蛋白比较容易纯化、分析。红细胞经过低渗处理,质膜破裂,内容物释放,留下一个保持原形的壳,称为血影。因此,是研究膜骨架的理想材料。

3.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特点。

组成成分:主要组成成分为脂类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糖类。

不对称性:蛋白质或嵌在脂双层表面,或嵌在其内部,或横跨整个脂双层,表现出分布的不对称性。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脂可作各向运动。

4.胞间连丝的功能?

实现细胞间由信号介导的物质有择性的转运;实现细胞间的电传导;在发育过程中,胞间连丝结构的改变可以调节植物细胞间的物质运输。

5.钙粘素的作用?

①介导细胞连接,在成年脊椎动物,E—钙粘素是保持上皮细胞互相粘合的主要CAM,是粘合带的主要构成成分。②参与细胞分化,钙粘素对于胚胎细胞的早期分化及成体组织的构造有重要作用。在发育过程中通过调控钙粘素表达的种类与

数量可决定胚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从而通过细胞的微环境,影响细胞的分化,参与器官形成过程。③抑制细胞迁移,很多种癌组织中细胞表面的E钙粘素减少或消失,以治癌细胞易从癌块脱落,成为侵袭与转移的前提。因而有人将E钙粘素视为转移抑制分子。

6.细胞外被的作用有哪些?

①保护作用:细胞外被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去掉细胞外被,并不会直接损伤质膜。②细胞识别③决定血型。

7.纤连蛋白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①介导细胞粘着,进而调节细胞的形状和细胞骨架的组织,促进细胞铺展;

②在胚胎发生过程中,纤连蛋白对于许多类型细胞的迁移和分化是必需的;③在创伤修复中,纤连蛋白促进巨噬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迁移到受损部位;④在血凝块形成中,纤连蛋白促进血小板附着于血管受损部位。

8.蛋白聚糖的特性与功能有哪些?

显著特点是多态性:不同的核心蛋白,不同的氨基聚糖;软骨中的蛋白聚糖是最大巨分子之一,赋予软骨以凝胶样特性和抗变形能力;蛋白聚糖可视为细胞外的激素富集与储存库,可与多种生长因子结合,完成信号传导。

9.磷脂分子的结构特征:①一般有一个极性头(磷酸和碱基)和两个非极性的尾(脂肪酸链);②脂肪酸碳链为偶数;③含有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类型:①甘油磷脂: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磷脂酰肌醇;②鞘磷脂。

10.影响膜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

①胆固醇:胆固醇的含量增加会降低膜的流动性。②脂肪酸链的饱和度;脂肪酸链所含双链越多越不饱和,使膜的流动性增加;③脂肪酸链的链长:长链脂肪酸相变温度高,膜流动性降低;④卵磷脂/鞘磷脂:该比例高则膜流动性增加,因为鞘磷脂粘度高于卵磷脂⑤其他因素:温度、酸碱度、离子强度等。

11.简述叙述细胞膜的功能。

①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②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除,其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③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递;④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⑤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⑥质膜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⑦膜蛋白的异常与某些遗传病、恶性肿瘤,甚至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很多膜蛋白可作为疾病治疗的药物靶标。

第5章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

一.填空题

1.cAMP信号途径包括刺激型信号途径和抑制型信号途径两种,前者与AC 结合导致细胞内cAMP升高,后者与AC结合使细胞内cAMP降低。

2.偶联G蛋白受体信号传导途径的类型包括cAMP信号途径;cAMP信号途径;Ca2+信使途径;甘油二酯和三磷酸肌醇信使途径。

3.根据通道蛋白的闸门打开方式的不同,分为电压门控型、配体们控型和压力激活型。

5.根据调节信号的不同,介导被动运输的通道分为电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压力激活通道。

6.膜受体的特性是结合特异性,效应特异性,与信号分子空间结构互补性,饱和性。

7.亲脂性信号分子的代表有甾类激素、甲状腺素,它们的受体位于细胞内。

8.受体交叉是指受体与配体交叉结合的现象。

9.细胞识别作用引起三种反应:接受信号、胞外信号转导为胞内信号、特定基因表达,引起应答反应。

10.膜转运蛋白是指镶嵌在膜上和物质运输有关的跨膜蛋白。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11.质子泵的类型有V、F、P。

12.膜泡运输完成大分子和颗粒型物质的跨膜运输,因质膜形成囊泡而得名,又称批量运输。

13.胞内体是有动物细胞内有膜包围的细胞器,其作用是传输由胞吞作用摄入的物质到溶酶体中被降解。

14.通道内蛋白特征:一是离子通道具有选择性;二是离子通道是门控的。类型:电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压力激活通道。

15.主动运输所需要的能源主要有:ATP直接提供能量;ATP间接提供能量;光能驱动。

16.胞吞泡的形成:配体和受体结合、网格蛋白聚集、有被小窝、有被小泡、去被的囊泡和胞内体融合。

17.胞吞作用是蛋白运输的一种特有方式,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在转运过程中不仅涉及蛋白本身的修饰、加工和组装,还涉及到多种不同膜膜泡定向运输及其复杂的调控过程。

二、名词解释

1.第一信使与第二信使:第一信使是指细胞外的化学信号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等,而第二信使是指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后诱使胞内最先产生信号物质,如环腺苷酸(cAMP)和肌醇磷脂等。亲水性的第一信使不能直接进入细胞发挥作用,而是通过诱导产生的第二信使发挥特定的调控作用。

2.G蛋白:全称为结合鸟苷酸调节蛋白或称为信号蛋白,是一种分子量为10万左右的可溶性膜蛋白,由α、β、γ三个亚基构成。位于细胞表面受体与效应器之间,当细胞表面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时,释放信号使G蛋白激活,通过与GTP和GDP的结合,构象发生改变,并作用于效应器调节细胞内第二信使水平,产生特定的细胞效应。作为一种调节蛋白或偶联蛋白,G蛋白又可分为刺激型G 蛋白和抑制型G蛋白等多种类型,其效应器可不相同。

3.离子泵:细胞膜中存在的能对某些离子进行主动转运的镶嵌蛋白。它们都具有ATP酶的活性,可以通过水解ATP获取能量,逆浓度梯度转运某种离子进出细胞。例如能主动转运钠离子与钾离子的钠钾泵(Na+-Ka+泵);主动转运钙离子的钙泵(Ca2+泵)和主动转运氢离子的氢泵(H+泵)等。

4.胞饮作用:细胞对液体物质或细微颗粒物质的摄入和消化过程。当细胞对这类物质进行转运时,由质膜内陷形成一个直径约0.1um的吞饮小泡,将待转运的物质包裹起来进入细胞质。小泡中含有的被吞物质被细胞降解后利用。大多数真核细胞都能通过胞饮作用摄入和消化所需的液体物质和溶质。

5.载体蛋白:是在生物膜上普遍存在的多次跨膜蛋白分子。可以和特定的溶质分子结合,通过构象改变介导溶质的主动和被动跨膜运输。

6.通道蛋白:是横跨质膜的的亲水性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顺梯度通过,又称为离子通道。

7.主动运输:是指由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的由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的跨膜运输方式。

8.胞内体:是动物细胞内由膜包围的细胞器,其作用是传输由胞吞作用摄入的物质到溶酶体中被降解。

9.细胞通讯: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产生相应的反应。

10.细胞识别: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选择性地相互作用,进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11.信号通路:细胞接受外界信号,通过一整套特定的机制,将胞外信号转导为胞内信号,最终调节特定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的过程称为细胞信号通路。

12.受体:受体是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物质,多为糖蛋白,一般至少包括两个功能区域,与配体结合的区域和产生效应的区域。

三、简答题

2.简述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的过程和特点。

受体介导的吞饮作用:配体和受体结合→网络蛋白聚集→有被小窝→有被小泡→去被的囊泡和胞内体结合→溶酶体。

3.什么是通道蛋白,有哪些类型,有什么特征?

通道蛋白是横跨质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顺梯度通过,又称为离子通道。特征:一是离子通道具有选择性;二是离子通道时门控的。类型:电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压力激活通道。

4.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反应链:胞外信号分子→G-蛋白→IP3→胞内Ca离子浓度升高→Ca离子结合蛋白(CaM)→细胞反应磷脂酶C(PLC)→DG→激活PKC →蛋白磷酸化或促Na离子/H离子交换使胞内PH。

5.细胞信号传递的基本特征:①具有收敛或发散的特点。②细胞的信号传导既具有专一性又有作用机制的相似性。③信号的放大作用和信号所启动的作用的终止并存。④细胞以不同的方式产生对信号的适应(失敏与减量调节)。

6.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区别?

第6章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

一、填空题

1.内膜系统一般包括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等及各种小泡和液泡。

2.内质网是由1层单位膜围成的细胞器,包括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两大类。

3. 糙面内质网亦称颗粒内质网,其特征为膜的外表面附着大量的核糖体。

4. 光面内质网亦称无颗粒内质网,其特征为膜表面光滑。

5.用苯巴比妥刺激细胞内质网增生,首先是糙面内质网增生,而后才是光面内质网增生。

6. 糙面内质网膜上的核糖体,合成的主要是分泌性蛋白质,游离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主要是结构性蛋白质。

7.糖原的合成与分解与光面内质网有关,是由于该细胞器上含有葡萄糖-6-磷酸酶。

8.胃腺壁细胞的光面内质网可通过吸收CL-和H+结合生成HCL并排出胞外,从而调节细胞的渗透压,肝细胞的光面内质网还参与胆汁的生成,并促进其分泌。

9.1898年高尔基用银染剂术研究猫神精细胞时,发现细胞质内有嗜银的网状结构,称之为高尔基体。

10.电镜下,高尔基复合体是由1层单位膜围成的结构,包括小囊泡、扁平囊和大囊泡三部分。

11.高尔基扁平囊有极性,靠近细胞中心而面向细胞核的为形成面(顺面)面,靠近细胞膜的为成熟面(反面)面。

12.顺面扁平囊主要含有磷酸转移酶酶,中央扁平囊含有N-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酶,而反面扁平囊则含有半乳糖转移酶酶。

13.高尔基复合体小囊泡主要分布于扁平囊的形成面面,大囊泡多见于成熟面面。

14.O-连接寡聚糖蛋白主要或全部是在高尔基复合体内合成的。

15.高尔基复合体的标志酶为焦磷酸硫胺素酶、胞嘧啶单核苷酸酶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酶。

16.溶酶体内的酶来自于糙面内质网,溶酶体的膜来自于高尔基复合体。

17.Lysosome 是由De Duve在1949年从鼠肝细胞中发现的,它是由一层单位膜包裹的球形小体。

18.溶酶体内含有60余种酸性水解酶,其中酸性磷酸是溶酶体的标志酶。

19.根据形成过程和功能状态溶酶体可分为内体性溶酶体和吞噬性溶酶体。

20.初级溶酶体含有无活性的水解酶,也没有作用底物和产物。

21.次级溶酶体除含有已被激活的消化酶外,还有作用底物和消化产物。

22.溶酶体的功能包括细胞内消化、自溶作用、参与受精作用、参与激素形成和在骨质更新中的作用。

23.细胞内消化作用根据物质来源不同,分为吞噬作用、自噬作用、粒溶作用、参与机体的器官组织变化和退化(自溶作用)。

24.Ⅱ型糖原累积病是先天性溶酶体病,此种病人溶酶体中缺乏ɑ-1,4葡萄糖苷酶,故不能将糖元分解为葡萄糖,而在肝脏和肌肉内大量蓄积,使器官严重

损伤。

25.哺乳动物细胞内,过氧化氢体中常常含有一个由尿酸氧化酶酶组成的晶体结构,叫做类核体。

26.矽肺是粉尘工人作业的一种职业病,其病因与溶酶体有关。

27.过氧化物酶体也称微体,电镜下观察是由一(单)层单位膜包被的球形小体。

28.过氧化物酶体含有40多种酶,其中过氧化氢酶酶是过氧化物媒体的标志酶。

29.根据其作用底物的来源不同,吞噬性溶酶体可分为自噬性溶酶体和异噬性溶酶体两类。

30.通过对高尔基复合体的电镜细胞化学和三维结构研究,认为高尔基复合体是由顺面高尔基网状结构、高尔基中间膜囊和反面高尔基网状结构组成的,并显示出极性的膜性细胞器。

二、名词解释

1.细胞质基质: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匀浆物组分,先后除去细胞核、线粒体、溶酶体、高尔基体和细胞质膜等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后,存留在上清液中的主要是细胞质基质的成分。生物化学家多称之为细胞溶胶。主要成分:中间代谢有关的数千种酶类、细胞质骨架结构。主要特点:细胞质基质是一个高度有序的体系;通过弱键而相互作用处于动态平衡的结构体系。

2.初级溶酶体,由高尔基复合体反面扁平囊芽生而来的新生溶酶体,体积较小,含有无活性水解酶,没有作用底物和消化产物。

次级溶酶体,由初级溶酶体和各种含有消化底物的泡状结构融合而成的结构。含有已被激活的消化酶、作用底物和消化产物。

3.信号肽:是由mRNA上特定的信号顺序首先编码合成的一段短肽,含15~30个氨基酸残基,它作为与糙面内质网膜结合的“引导者”指引核糖体与糙面内质网膜结合,并决定新生肽链插入膜内或进入内腔。

4.分子伴侣:细胞中某些蛋白质分子可以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堕胎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装配,这一类分子本身并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因此称为分子伴侣。

5.后转移: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以后再转移到这些细胞器中。

6.信号识别颗粒,是一种核糖核酸蛋白质复合体,它与信号肽、核糖体相结合形成SRP-信号肽-核糖体复合物,由SPR介导引向糙面内质网膜上的SPR受体,并与之结合。

7.蛋白质糖基化,是在糖基转移酶催化下,寡聚糖链与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共价连接形成糖蛋白的过程为蛋白质糖基化

三、简答题

1、细胞质基质的功能:①完成各种中间代谢过程如糖酵解过程、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等;②蛋白质的分选与运输;③与细胞质骨架相关的功能、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胞内物质运输及能量传递等;④蛋白质的修饰、蛋白质选择性的降解、蛋白质的修饰、控制蛋白质的寿命、降解变性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重新折叠,形成正确的分子构象

2、影响内质网细胞核信号转导的三种因素

①内质网腔未折叠蛋白的超量积累;②折叠好的膜蛋白的超量积累;③内质网膜上膜质成分的变化——主要是固醇缺乏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最终调节细胞核内特异基因表达

3、蛋白质糖基化的特点及生物学意义

①糖蛋白寡聚糖链的合成与加工都没有模版,靠不同的酶在细胞不同间隔中经历复杂的加工过程才能完成。

②糖基化的主要作用是蛋白质在成熟过程中折叠成正确构象和增加蛋白质的稳定性;多羟基糖侧链影响蛋白质水溶性及蛋白质所带电荷的性质。对多数分选的蛋白质来说,糖基化并非作为蛋白质的分选信号

③进化上的意义:寡聚糖连具有一定的刚性,从而限制了其它大分子接近细胞表面的膜蛋白,这就可能使真核细胞的祖先具有一个保护性的外被,同时又不像细胞壁那样限制细胞的形态与运动。

4、蛋白质在高尔基体中酶解加工的几种类型,加工类型多样化的原因。

①无生物活性的蛋白原高尔基体切除 N-端或两端的序列成熟的多肽。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血清白蛋白。②蛋白质前体高尔基体水解同种有活性的多肽,如神经肽等。③含有不同信号序列的蛋白质前体高尔基体加工成不同的产物。④同一种蛋白质的前体不同细胞、以不同的方式加工不同的多肽。

加工方式多样性的可能原因。

①确保小肽分子的有效合成;②弥补缺少包装并转运到分泌泡中的必要信号;

③有效地防止这些活性物质在合成它的细胞内起作用;④在高尔基体中进行的肽链酪氨酸残基的硫酸化作用。

5、内质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ER是细胞内蛋白质与脂质合成的基地,几乎全部脂质和多种重要蛋白都是在内质网上合成的。

ER的功能: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新生肽的折叠与组装;脂质的合成。

sER的功能:类固醇激素的合成(生殖腺内的分泌细胞和肾上腺皮质);肝的解毒作用;肝细胞葡萄糖的释放(G-6PfG);储存钙离子:肌质网膜上的Ca2+—ATP酶将细胞质基质中Ca2+泵入肌质网腔中。

6、溶酶体膜的特征?

①嵌有质子泵,形成和维持溶酶体中酸性的内环境;②具有多种载体蛋白用于水解的产物向外转运;③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能有利于防止自身膜蛋白的降解

7、溶酶体的功能?

①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及衰老损伤和死亡的细胞;②防御功能(病原体感染刺激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而吞噬、消化);③作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为细胞提供营养;④分泌腺细胞中,溶酶体摄入分泌颗粒参与分泌过程的调节⑤参与清除赘生组织或退行性变化的细胞;⑥受精过程中的精子的顶体反应。

8、微体与初级溶酶体的特征比较?(无答案)

9、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

①动物细胞(干细胞或肾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可氧化分解血液中的有毒成分,起到解毒作用。过氧化物酶体中常含有两种酶,依赖于黄素(FAD)的氧化

酶,其作用是将底物氧化形成H

2O

2

;过氧化氢酶作用是将H

2

O

2

分解,形成水和氧

气。

②过氧化物酶体分解脂肪酸等高能分子向细胞直接提供热能。

③在植物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它催化CO

2固定反应副产物的氧化,即所谓光呼吸反应;乙醛酸的循环的反应,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体降解储存的脂肪酸>乙酰辅酶A>琥珀酸>葡萄糖

第7章线粒体和叶绿体

一填空题

1.原核细胞的呼吸酶定位在质膜上,而真核细胞则位于线粒体内膜上。

2.前导肽的作用是引导前体蛋白定位。

3.当由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蛋白进入线粒体时,需要内膜两侧的膜电位差和水解ATP提供能量来推动。

4.线粒体的质子动力势是由pH梯度和电位梯度(Ψ)共同构成的。

5.线粒体的内膜通过内陷形成嵴,从而扩大了内膜表面积。

6.叶绿体由叶绿体膜、类囊体和基质三部分构成。

7.植物细胞中的白色体、叶绿体、有色体都是由前质体转变而来。

8.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植物细胞中产生ATP的的细胞器,而二者的能量来源不同,线粒体转化的是糖、脂肪,而叶绿体转化的是光能。

9.线粒体是由两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的囊状结构。

包括:外膜、内膜、类囊体和基质四个功能区隔。

10.线粒体外膜:具有孔蛋白构成的亲水通道,允许小分子物质自由通过。标志酶为单胺氧化酶。

线粒体内膜:内膜内陷形成嵴来扩大内膜表面积,嵴有两种类型板层状和管状。心磷脂含量高,通透性很低,H+和ATP等不能自由通过,必须有载体蛋白和通透酶参与。嵴膜上有基粒,基粒由头部和基部构成。

11.线粒体膜间隙:内外膜之间的间隙,延伸到嵴的轴心部。标志酶为腺苷酸激酶。

12.线粒体基质:可溶性蛋白质的胶状物质。标志酶为苹果酸脱氢酶。

13.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4.呼吸链电子载体主要有: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辅酶Q等。

15.黄素蛋白:含FMN或FAD的蛋白质,每个FMN或FAD可接受2个电子和2个质子。呼吸链上具有FMN为辅基的NADH脱氢酶,以FAD为辅基的琥珀酸脱氢酶。

16.细胞色素:以铁卟啉为辅基的色蛋白,通过Fe3+、Fe2+形式变化传递电子。呼吸链中有5类,即细胞色素 a、a3、b、c、c1,其中 aa3含有铜原子。

17.铁硫蛋白:在其分子结构中每个铁原子和4个硫原子结合,通过Fe2+、Fe3+互变进行电子传递,有2Fe—2S 和4Fe—4S两种类型。

18.辅酶Q:是脂溶性小分子量的醌类化合物,通过氧化和还原传递电子,有3种氧化还原形式即氧化型醌Q,QH2和自由基半醌(QH)。

19.根据接受代谢物上脱下的氢的原初受体不同,分为NADH呼吸链和FADH2呼吸链。复合物Ⅰ组成的NADH呼吸链,催化NADH的脱氢氧化,复合物Ⅱ、Ⅲ、Ⅳ组成FADH2呼吸链,催化琥珀酸的脱氢氧化。

20.F1 头部:为水溶性的蛋白质,从内膜突出于基质,比较容易从膜上脱落。它可以利用质子动力势合成ATP,也可以水解ATP,转运质子,属于F型质子泵。

21.叶绿体基质是内膜与类囊体间的流动性成分,中间悬浮着片层系统。主要成分包括:碳同化相关的酶类(RUBP羧化酶)、叶绿体DNA、蛋白质合成体系、一些颗粒成分等。

二、名词解释

线粒体:是由两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的囊状结构。包括: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四个功能区隔。主要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ATP合成酶:成蘑菇状。分布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在跨膜质子动力势的推动下,ADP磷酸化成ATP,参与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ATP合成酶是一种可逆性复合酶,既能利用质子动力势合成ATP,又能水解ATP将质子从基质泵到膜间隙。

电子传递链或呼吸链:有序排列在线粒体的内膜,能可逆的接受和释放电子或H+的酶体系成为电子传递链或呼吸链。呼吸链的成分有辅酶I(NAD)黄酶(FAD)辅酶Q细胞色素B,C1,C,A等

光合磷酸化:由光照引起的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过程,称为光合磷酸化

经呼吸链传递给氧形成水时,同氧化磷酸化:是指当电子从NADH或FADH

2

时伴有ADP磷酸化形成ATP的过程。

F1头部:为水溶性的蛋白质,从内膜突出于基质,比较容易从膜上脱落。它可以利用质子动力势合成ATP,也可以水解ATP,转运质子,属于F型质子泵。

办自主性细胞器:自身含有遗传表达系统(自主性);但编码的遗传信息十分有限,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自身构建和功能发挥等必须依赖核基因组编码的遗传信息(自主性有限)。

三、简答题

1、简述四种电子传递链的复合物的基本作用

复合物I:NADH脱氢酶,以二聚体形式存在,作用是催化NADH的2个电子传递至辅酶Q,同时将4个质子由线粒体基质(M侧)转移至膜间隙(C侧);电子传递方向为:NADH→FMN→Fe-S→Q。

复合物II:琥珀酸脱氢酶,含有一个FAD,2个铁硫蛋白,作用是催化电子从琥珀酸转至辅酶Q;电子传递方向为:琥珀酸→FAD→Fe-S→Q。

复合物III:细胞色素c还原酶,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每个单体包含两个细胞色素b,一个细胞色素c1和一个铁硫蛋白。催化电子从辅酶Q传给细胞色素C,每转移一对电子,同时将4个质子由线粒体基质泵至膜间隙。

复合物IV:细胞色素C氧化酶,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将细胞色素C接受的电子传给氧,每转移一对电子,在基质侧消耗2个质子,同时转移2个质子至膜间隙。

2、如何理解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线粒体中既存在DNA(mtDNA),也有蛋白质合成系统(mtRNA、mt核糖体、氨基酸活化酶等)。但由于线粒体自身的遗传系统贮藏信息很少,构建线粒体的信息大部分来自细胞核的DNA,所以线粒体的生物合成涉及两个彼此分开的遗传系统。由于mtDNA信息太少,不能为自己全部蛋白质编码,所以线粒体只是一种半自主性细胞器。

3.线粒体的主要功能: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基地和供能场所。线粒体把糖、脂类、蛋白质转变为能量,细胞生命活动中需要的能量约有95%来自线粒体。此外,线粒体还有独特的运输系统,担负线粒体内外的物质交换。线粒体可起钙库作用,调节细胞质Ca2+ 的含量。参与胞内信息传递的活动。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在细胞凋亡过程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八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一、填空题

1、核被膜由双层单位膜组成,单位膜厚度7.5cm,面向胞质的一层膜为外核膜,其表面附有核糖体,与内质网连接,面向核质一层膜为内核膜,附着的蛋白质纤维网称为核纤层。

2、核纤层的作用是为核膜提供支架,有助于维持间期染色质高度有序的结构,是联系胞质中间纤维与核骨架之间的桥梁。

4、真核细胞除了高等植物的筛管和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外,都含有细胞核。

5、染色体的四级结构分别是:核小体、螺线管、超螺线管、染色单体。

6、组蛋白带 + 电荷,富含Arg和lys氨基酸。

7、细胞核内的DNA可能通过核骨架结构序列锚定在核骨架上。

8、多线染色体是处于联会期的活性染色体,而灯刷染色体是停留在减数分裂双线期的的染色体。

9、核孔复合体是双功能(被动扩散和主动运输)、双向性(入核和出核)的亲水性核质交换通道。

10、动粒和着丝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化学本质也不相同,前者是蛋白质构成的三层盘状或球状结构,后者是DNA。

11、通过核孔复合体的主动运输只要是指亲核蛋白的入核,RNA分子及核糖核蛋白颗粒(SNP)出核运输。

12、染色质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RNA组成,各组分的含量比例为1:1:0.6:0.1。其中DNA与组蛋白是染色质的稳定成分,非组蛋白和RNA的含量随细胞生理状态不同而发生变化。

13、真核细胞中,每条未复制的染色体包装一条DNA分子。DNA序列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单一序列②中度重复序列(101-5)③高度重复序列(大于105)

二、名词解释

1、常染色质: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典型包装率750倍),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

2、结构异染色质:除复制期以外,在整个细胞周期均处于聚缩状态,DNA 包装比在整个细胞周期中基本没有较大变化的异染色质。

3、随体:指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球形染色体节段,通过次缢痕区与染色体主体部分相连。位于染色体末端的随体称为端随体,位于两个次缢痕中间的称为中间随体。

6、异染色质: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深的那些染色质。

7、核型:是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特征的总和,包括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

8、端粒:是染色体端部的特化部分,位于染色体的端部来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端粒由高度重复的短序列串联而成,在进化上高度保守,不同生物的端粒序列都很相似。端粒起到细胞分裂计时器的作用,端粒核苷酸复制和基因DNA 不同,每复制一次减少50-100bp,其复制要靠具有反转录酶性质的端粒酶来完成,正常体细胞缺乏此酶,故随细胞分裂而变短,细胞随之衰老。

9、亲核蛋白:是指在细胞质内合成之后,需要或能够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功能的一类蛋白质。

10、核型模式图:将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逐个按其特征绘制下来,再按长短、形态等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称为核型模式图,它代表一个物种的核型模式。

11、染色显带技术;是指经过物理、化学因素处理后,再用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使其呈现特定的深浅不同带纹的技术。

12、核型分析:核型分析是指对生物某一个体或某一分类单位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按一定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的分析。分析方法有:常规的形态分析、带型分析、着色区段分析、定量细胞化学方法等。

13、染色质:指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指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

三、简答题

1、核小体的结构要点

①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200bp左右的DNA超螺旋、一个组蛋白八聚体和一分子H1;②由H2A、H2B、H3、H4各两分子形成八聚体,构成核心颗粒;③DNA分子以左手螺旋缠绕在核心颗粒表面,每圈80bp,共1.75圈,约146bp,组蛋白H1在核心颗粒外结合额外20bpDNA,锁住核小体DNA的进出端,起稳定核小体的作用;④相邻核心颗粒之间以一段0~80bp的线连接;⑤组蛋白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结构性的,基本不依赖于核苷酸的特异序列;⑥核小体沿DNA的定位不同因素的影响,进而通过核小体相位改变影响基因表达。

2、多线染色体主要有什么特点

①体积巨大,比其它细胞染色体长100-200倍,体积大1000-2000倍。②多线性,每条多线染色体由500-4000条解旋的染色体合并在一起形成。③体细胞联会,同源染色体紧密配对,并合并成一个染色体。④横带纹,染色后呈现出明暗相间的带纹。⑤膨突和环,在幼虫发育的某个阶段,多线染色体的某些带区疏松膨大,形成膨突,或巴氏环。

3、核被膜功能:

构成核、质之间的天然选择性屏障。避免生命活动的彼此干扰,使生命活动更加井然有序;保护DNA不受细胞骨架运动所产生的机械力的损伤;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第9章核糖体

一、选择题(下划线为答案选项)

单选:1.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

2.游离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主要合成细胞本身所需的结构蛋白。

3.组成核糖体的核糖核酸为rRNA。

4.真核细胞质中核糖体的大小亚基分别为60S和40S,其完整的核糖体颗粒为80S。

5.下列那一结构不含核糖体精子

6.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肽键的形成是在核糖体的哪一部位肽键转移酶位

7.肽键转移酶位于核糖体的大亚基中

8.核糖体小亚基结合到mRNA上时,所需要的起始因子是IF3

9.在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氨酰tRNA进入核糖体的哪一部位受体部位

10.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tRNA的功能是运输氨基酸

11.真核细胞核糖体小亚基中所含rRNA的大小为 18S

12.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mRNA的功能是起合成模板的作用

13.肝细胞合成血浆蛋白的结构是核糖体

14.多聚核糖体是指一条mRNA串连多个核糖体的结构组合

15.在肽键形成时,肽酰基-tRNA所在核糖体的哪一部位供体部位

16.核糖体的功能可表述为氨基酸缩合肽链的装配机

17.细胞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核蛋白体沿mRNA移动时,功能的物质是 GTP

18.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单位是核糖体

19.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20.合成外输性蛋白质的细胞器是附着核糖体粗面内质网

21. rRNA由核仁形成区转录出来

22.真核细胞中rDNA编码的rRNA包括 18rRNA、5.8rRNA、28rRNA

23.蛋白质合成过程的三个阶段解旋、复制、螺旋化

24.核糖体的组装在核仁中分别组装核糖体的亚单位然后在细胞质中组装成完整的核糖体

25.原核细胞核糖体的大、小亚基分别为50S和30S,其完整核糖体为 70S

26.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释放因子(RF)的作用是 RF与A位结合,激活肽基转移酶使肽酰基-tRNA间的肽键水解切断

多选:

27.下列哪种结构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粗面内质网核糖体

28.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中可见核仁体积增大核仁数目增多多聚核糖体增多

29.核糖体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外输性蛋白合成细胞内的蛋白

30.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是 mRNA tRNA 核糖体

31.蛋白质合成的起始信号是 AUG

32.蛋白质合成的终止信号是 UAA UAG UGA

33.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起始复合体中由哪几部分组成氨酰-tRNA mRNA 小亚基

34.遗传密码子的特点为具有方向性具有兼并性具有通用性具有不重叠性

35.核糖体小亚基的功能是与mRNA结合提供阅读部位即R点提供与tRNA 结合的部位(A位)的一部分

36.核糖体大亚基的功能有提供A位的一部分激活转肽酶提供携带不断延长的肽链的P位

37.核糖体的功能结构域有 A位 P位 T因子位 G因子位

38.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每增加一个肽键需要经过下列哪些步骤进位转肽移位

二、填空题

1.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其上有受体(A位)、供位(P位)、肽基转移酶(T因子)位和GTP酶(G因子)位等4个功能区。

2.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需要起始因子、延伸因子和释放因子等蛋白质因子参加。

3.许多蛋白质分子在多肽链形成之后,还需经过一定的加工和修饰,才能形成有功能的蛋白质分子。

4.核糖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rRNA和蛋白质,在结构上它是由大亚基和小亚基组成的,根据其在细胞质中的位置可分为游离核糖体和附着核糖体两种类型。

5.蛋白质合成开始,先形成核糖体、mRNA和tRNA三元复合物,这一过程需要在起始因子的帮助下进行。

6.肽链合成的延长是由氨基-tRNA进入核糖体的A位、肽建形成和移位等三个步骤组成的一个循环重复过程。

7.原核细胞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70S,其大小亚基分别为50S、30S;真核细胞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80S,其大小亚基分别为60S、40S。

三、名词解释

1.翻译:是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合成过程,即由mRNA分子中的核苷酸顺序转变为多肽链中氨基酸顺序的过程。

2.遗传密码:DNA分子或其转录的mRNA分子中每三个相邻核苷酸组成的能代表机体全部遗传信息、决定所有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一套三联体编码,共64种。

3.密码子:mRNA分子中每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了合成多肽链中的一种氨基酸,故称其为三联体密码或密码子。

4.多聚核糖体:在进行蛋白质合成时,单核糖体通常被一条mRNA分子纤丝串连在一起,成为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团,成为多聚核糖体。

5.校正tRNA:某些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如果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发生了点突变,tRNA基因也跟着发生突变以校正上述基因的突变,并合成一条正常的多肽链,这种tRNA称为校正tRNA。

6.起始复合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过程中所形成的核糖体-mRNA-tRNA三元复合物称为起始复合物。

7.核糖体循环:蛋白质合成过程的起始、延伸和终止3个阶段都在核糖体中重复进行,这种现象称为核糖体循环。

8.游离核糖体: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被称为游离核糖体,主要负责合成细胞中的结构蛋白质。

9.附着核糖体:附着核糖体又称膜旁核糖体,为附着在内质网膜表面、参与粗面内质网构成的核糖体,主要负责合成外输性蛋白质(分泌蛋白)。

10.同功受体tRNA:能携带同一种氨基酸的不同tRNA称为同功受体tRNA。

四、问答题

1.简述细胞中蛋白质合成过程及与哪些超微结构有关?

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是在mRNA指导下在核糖体上进行的,mRNA上带有蛋白质合成的指令,它所包含的密码子决定了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mRNA是在细胞核中从DNA上转录下来的,转录下来的mRNA要从细胞和转运到细胞之中,与核糖体结合,在核糖体上进行蛋白质的合成m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过程较为复杂,可分为以下4个步骤:①氨tRNA的合成。即tRNA和相应的氨基酸在氨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下形成氨酰tRNA。②肽链合成的起始。蛋白质的合成首先是起始阶段,即核糖体、mRNA、氨酰tRNA在起始因子及其他因子参与下形成的三元起始复合物:核糖体-mRNA-氨酰tRNA。③肽链的延长。这是一个循环重复过程,包括:氨酰tRNA进入A位,肽键的形成,移位(此过程需要在延伸因子参与下进行),肽链合成的终止与释放。当mRNA分子上的密码子的阅读进入终止密码子(UAA,UAG,UGA)时,氨酰tRNA不再与核糖体相结合,此时释放因子与终止密码子结合,组织mRNAder进一步翻译,蛋白质合成终止。接着,合成的多肽链从核糖体上脱落下来。许多蛋白质分子在多肽链形成后还需要经过一定加工或修饰才能形成有功能的蛋白质分子。

细胞中蛋白质合成与多种超微结构有关,细胞核是细胞内遗传物质贮存、复制及转录的主要场所;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和装配机;内质网膜为核糖体附着提供了支架结构,一些蛋白质合成后,需进入内质网腔进行糖基化,形成糖蛋白,然后转运至相应的部位;高尔基复合体能对一些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使之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成熟的蛋白质,还要对合成蛋白质进行分拣运输;线粒体还未蛋白质合成提供能量。因此,蛋白质合成是细胞中多种超微结构共同参与完成的。

2.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和修饰具有什么意义?

.核糖体上合成多肽链,大多都需要经过一定加工或修饰,如糖基化、磷酸化、甲基化和某段氨基酸序列的切除等,在经过折叠形成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子,例如,具有催化活性的酶分子在其刚合成的时候,是不具有酶活性的酶原分子,酶原分子常需要去掉一部分肽链才能形成酶分子;胰岛素也是由胰岛素原去掉部分肽链后形成的;清蛋白原需在其氨基端需在其氨基端去掉5~6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后才能成为清蛋白。因此合成后的加工过程,是蛋白质成熟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除了加工过程外,有些蛋白质需经一定形式的化学修饰才能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质。例如糖蛋白是由合成的多肽链加上糖苷链形成的;胶原蛋白的前生物在细胞内合成后,虚先经羟化,再加上寡糖链,随后分泌到细胞外切去部分多肽链,最后才形成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

对于有几条多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则需要这些多肽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质复合体。构成之一复合体的每一条多肽链称为亚基。例

如血红蛋白就是由2个α亚单位(α链)和2个单位的β亚单位(β链)聚合而形成的。因此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和修饰对于形成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是必须的。

3.细胞中的核糖体有几种存在形式?所合成的蛋白质在功能上有什么不同?

.根据核糖体所存在的形式,可分为附着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附着核糖体是附着在内质网膜货或核膜表面的核糖体,以其大亚基与膜接触。游离核糖体则以游离状态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所合成的蛋白质在功能上两者有所不同,附着核糖体主要是合成外输性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合成后大多从细胞中分泌出去,如免疫球蛋白、肽类激素、消化酶等。游离核糖体主要是合成结构性蛋白,如供细胞本身生长代谢所需要的酶、组蛋白、肌球蛋白、核糖体蛋白等。不过,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某些结构蛋白如溶酶体酶蛋白、膜镶嵌蛋白和某些可溶性蛋白是由附着核糖体合成的。

一、填空题

1.真核生物有三种RNA聚合酶,其中聚合酶Ⅲ转录:(1)tRNAs,将氨基酸运送到核糖体上的RNA;(2)5sRNA也是核糖体的一种组份;(3)某些snRNA,这些snRNA涉及RNA的加工。

2.组成真核生物大亚基的rRNA有三种,分别是:28S、58S、5S。

3.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分别是70S和80S,而叶绿体的核糖体是70S,线粒体的核糖体是50S---80S。

4.RNase P是一种核酶,是由一条一个单链RNA分子,长度为35个碱基和一个分子质量为20kDa的多肽(119个氨基酸残基)所组成,它参与核糖体RNA 合成的加工合成的加工。

5.RNA编辑器是指在引导RNA的引导下,在mRNA水平上改变。

二、名词解释

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核酶又称核酸类酶、酶RNA、核酶类酶RNA。(无答案)

三、简答题

什么是多聚核糖体。有何生物意义。

核糖体在细胞内并不是单个独立地执行功能,而是有多个甚至几十个核糖体串联在一条mRNA分子上高效地进行肽链的合成,这种具有特殊功能与形态结构的核糖体与mRNA的聚合体称为多聚核糖体。

多聚核糖体的生物学意义:①细胞内各种多肽的合成,不论其分子量的大小或是mRNA的长短如何,单位时间内所合成的多肽分子树木都大不相等。②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进行多肽合成,对mRNA的利用及对其浓度的调控更为经济和有效。

第10章细胞骨架

一、填空题

1.细胞骨架系统是由微管、微丝、中间纤维、核纤维4种结构成分组成。

细胞生物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绪论 细胞学说:施来登和施旺提出 主要内容:◆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一切细胞产自于已存在的细胞 意义:对细胞与生物有机体的关系及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了明确的科学理论的概括,把动植物等生物有机体在细胞水平上统一起来。对生物科学的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细胞的基本共性: 1、相似的化学组成 2、脂-蛋白体系的生物膜 3、相同的遗传装置:核酸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系统 4、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 原核细胞主要代表:支原体、细菌、蓝藻 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 1、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生物膜结构系统:质膜、细胞核、细胞质 主要功能:选择性的物质跨膜运输与信号转导 2、遗传信息表达系统: 包括细胞核和核糖体 DNA与组蛋白构成了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基本结构—核小体(nucleosome) 核小体装配成染色质,继而在细胞分裂阶段形成染色体 3、细胞骨架系统:是由一系列特异的结构蛋白装配而成的网架系统。分为胞质骨架和核骨架。 (胞质骨架:由微丝、微管与中等纤维等构成的网络体系。核骨架:包括核纤层和核基质。)器官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的数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把这种现象为“细胞体积的守恒定律”。 细胞的体积受什么因素控制? 答:与各部分细胞的代谢活动及细胞功能有关;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细胞的核与质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细胞的“比面值”与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及细胞内物质交流的关系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比较: 功能上的共同点:都是生命的基本结构单位;都能进行分裂;都能遗传 结构上的共同点:都有细胞膜;都有DNA和RNA;都有核糖体

医学细胞生物学 课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 1.请描述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604年荷兰眼镜商詹森发明了第一台显微镜 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虎克最早观察到细胞 1675年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活细胞 细胞学说:施来登和施旺 1、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3、“细胞来源”:一切细胞只来源于原来的细胞,一切病理现象都基于细胞的损伤 2. 如何理解细胞生物学说在医学科学中的作用地位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有助于医学重大课题的解决,治病机理的阐明、诊断、治疗、预防都依赖于(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4.简述DNA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结构特点: (1)两条脱氧核苷酸组成双链,为右手螺旋。两条单链走向相反,一条由5'-3',另一条由3'-5' (2)亲水的脱氧核糖——磷酸位于螺旋的外侧。 (3)双螺旋内侧碱基互补配对:A=T;C≡T;A+G=C+T(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4)碱基平面垂直螺旋中心轴,每10对碱基螺旋一周,螺距 功能: (1)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遗传信息的载体; (2)表达:产生生物的遗传性状——作为模版转录RNA,从而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3)突变:产生变异,引导进化

6.试比较DND和RNA的异同 相同点: (1)其基本单位都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碱基构成 (2)都含有磷酸二酯键 不同点: (1)两者基本单位的五碳糖不同,DNA的是脱氧核糖,RNA的是核糖 (2)DNA的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RNA的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 (3)DNA为双链,RNA为单链 7.试描述蛋白质的各级结构特征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 (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局部或某一段肽链的空间结构,由氢键维持。有以下几种构象单元: 1.α-螺旋:右手螺旋,每一周有3.6个氨基酸,螺距0.54nm 2.β-折叠:锯齿状,不同肽链间由氢键维系 3.其余有β-转角、无规则卷曲、π螺旋等 (3)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主要依靠R基团(侧链)间的相互作用维持 (4)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所组成的蛋白质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列和相互接触的布局 8.简述膜脂和膜蛋白的类型以及各自的特点 膜脂: (1)磷脂:是细胞膜中最重要的脂类,通常大于膜脂总量的50%,磷脂酰碱基+甘油基团(鞘氨醇)+脂肪酸,前二者为极性头部(亲水),后者为非极性尾部(疏水) A 甘油磷脂:以甘油为骨架的磷脂类,因丙三醇柔性好,故甘油磷脂分子较柔软; B 鞘磷脂:以鞘氨醇为骨架的磷脂类。鞘氨醇分子刚性强,故鞘磷脂分子较硬(2).胆固醇,有极性头部(羟基)、非极性的固醇环和烃链。散布于磷脂分子间,其功能是增加膜的稳定性,调节膜的流动性 (3).糖脂:寡糖+鞘氨醇+脂肪酸 由糖基和脂类组成,占膜脂总量的5%以下。在神经细胞膜上糖脂含量较高,约占5-10%,糖脂也是两性分子。其结构与SM相似,只是由一个或多个糖残基代替了磷脂酰胆碱而与鞘氨醇的羟基结合 膜蛋白: 1.内在蛋白(整合蛋白):占膜蛋白的70-80%,是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运输蛋白、酶、受体等)。不同程度地镶嵌在类脂双分子层中,有的为跨膜蛋白。以疏水键和共价键镶嵌在膜内,与膜结合紧密

《细胞生物学》考试

名解 1 内膜系统:相对于质膜而言,细胞内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关的膜性结构的总称。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各种转运小泡及核膜等。 2 核孔复合体:核孔及其周围由一组蛋白颗粒以特定方式排列而形成的复杂结构。 3 线粒体半自主性:①线粒体有自己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合成系统,即有独立的遗传系统,故有一定的自主性。②mtDNA 分子量小、基因数目少,只编码线粒体蛋白质的10%,而绝大多数线粒体蛋白质(90%)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线粒体中的。③线粒体遗传系统受控于细胞核遗传系统。 4胚胎干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中,具有多分化潜能的细胞—多能干细胞。 5液态镶嵌模型:1. 流动的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连续主体。2.球形的膜蛋白以各种形式镶嵌在脂双分子层中或附着在膜表面。3.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问答 2 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转运 3 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的差别 细胞坏死细胞凋亡 1.性质病理性,非特异性生理性或病理性,特异性 2.诱导因素强烈刺激,随机发生较弱刺激,非随机发生 3.生化特点被动过程,无新蛋白合成,不耗能主动过程,有新蛋白合成,耗能 4.形态变化细胞结构全面溶解、破坏、细胞肿胀胞膜及细胞器相对完整细胞皱 缩,核固缩5.DNA电泳随意降解,电泳呈弥散状DNA片段化(180-200bp),

电泳呈“梯”状条带 6.炎症反应溶酶体破裂,局部炎症反应溶酶体相对完整,局部无炎症反应 7.凋亡小体无有,形成一个或多个 8.分子机制无基因调控由凋亡相关基因调控 4 小分子及离子的转运方式及特点:简单扩散—不需能量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离子通道扩散—不需能量,需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易化扩散—不需能量,需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离子泵—能量蛋白逆,伴随扩散—能量蛋白逆 填空 1 增殖分化 2 核小体组蛋白H2A H2B H 3 H4 3 溶酶体跨膜蛋白的高度糖基化 极性细胞器:高尔基复合体 4 有丝分裂器:纺锤体染色体中心粒星体 5 微管微丝的组成:微管:微管蛋白—a-螺旋蛋白,b-螺旋蛋白;微管结合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质,微管聚合蛋白 微丝:肌动蛋白—球状肌动蛋白(肌动蛋白单体),纤维状肌动蛋白(肌动蛋白聚合体);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原肌球蛋白,肌球蛋白,肌钙蛋白,非肌细胞中肌动蛋白结合蛋白

医用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医用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 ):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经历了从显微水平到亚显微和分子水平 的发展过程,成为今天在分子层次上研究细胞精细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医学细胞生物学 (medical cell biology):医学细胞生物学以揭示人体各种细胞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 的生 命活动规律为目的,期望能对人体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予以深入阐明,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 供理论依据和策略。 对细胞概念理解的五个角度: ①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②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③ 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⑤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生物界划分的三个类型:原核细胞、古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p13 表 2-1 生物大分子:是由有机小分子构成的,大约有 3000种,分子量从 10000到 1000000。 核酸 (nucleic acid ) 的基本单位 :核苷酸。 核苷酸:核苷的戊糖羟基与磷酸形成酯键,即成为核苷酸。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p18图 2-8):DNA 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而方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组成, 即一条链中磷酸二酯键连接的核苷酸方向是 5'→3',另一条是 3'→ 5',两条链围绕着同一个中心轴 以右手方向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称为基因组。 动物细胞内含有的主要 RNA 种类及功能: p20 表 2-3 核酶 (ribozyme ) :核酶是具有酶活性的 RNA 分子。 蛋白质 ( protein )的基本单 位:氨基酸。 肽键:肽键是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 羧基 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 氨基经脱水缩合 而成的化学键。 肽 (peptide) :氨基通过肽键而连接成的化合物称为肽。 蛋白质分子的二级结构: α -螺旋, β-片层。 酶 (enzyme):酶是由生物体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剂作用的蛋白质。 酶的特性:高催化效率,高度专一性,高度不稳定性。 光学显微镜的种类: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共聚焦激光扫描显 微镜。 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指细胞在体外的培养技术,即无菌条件下,从机体中取出组织或细胞,模拟机 体内正常生理状态下生存的基本条件,让它在培养器皿中继续生存、生长和繁殖的方法。 细胞膜 (cell membrane ):细胞膜是包围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 ( plasma membrane ) 生物膜 ( biomembrane ):目前把 质膜 和细胞内膜系统 总称为生物膜。 细胞膜的组成: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磷脂 (phospholipid)可分为两类:甘油磷脂 由于磷脂分子具有亲水头和疏水 尾,故称为 膜蛋白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膜内在蛋白 蛋白 (lipid anchored protein) 。 细胞外被 ( cell coat ):在大多数真核细胞表面有富含糖类的周缘区,称为细胞外被或糖萼。 细胞外被的基本功能: 保护细胞抵御各种物理、化学性损伤 ,如消化道、呼吸道等上皮细胞的细胞外 被有助于润滑、防止机械损伤,保护黏膜上皮不受消化酶的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20. 21 . 22 . 23 . 24 . 25 . 26. 27. 28. (phosphoglycerides )和鞘磷脂 (sphingomyelin,SM) 。 两亲性分子 或兼性分子 。 intrinsic protein )、膜外在蛋白 (extrinsic

细胞生物学考试重点-终极版

2012年细胞生物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10分,5题)G蛋白偶联蛋白受体细胞融合 1、细胞学说:生物科学的重要学说之一,包括三个基本内容:所有生命体均由单个或多个 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细胞只能由原来的细胞产生。 2、古细菌:古细菌是一些生长在极端特殊环境中(高温或高盐)的细菌,包括酸化嗜热菌、 极端嗜盐菌及甲烷微生物等。 3、病毒: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个体 微小,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朊病毒仅由有感染性的蛋白质构成。 类病毒仅由一个有感染性的RNA构成。 4、细胞系:从肿瘤组织培养建立的细胞群或培养过程中发生突变或转化的细胞,在培养条 件下可无限繁殖。 5、细胞株:从原代培养细胞群中筛选出的具有特定性质或标志的细胞群,能够繁殖50代左 右,在培养过程中其特征始终保持。 6、原代培养:指从机体组织中取材后接种到培养基中所进行的细胞培养,即直接取材于机 体组织的细胞培养。 原代细胞:指从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细胞。 7、传代培养:将培养细胞从培养器中取出,把一部分移至新的培养器中再进行培养的方式 称为传代培养。 传代细胞:适应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持续传代培养的细胞称为传代细胞。 8、原位杂交:用标记的核酸探针通过分子杂交确定特异核苷酸序列在染色体上或在细胞中 的位置的方法称原位杂交。 9、非细胞体系:来源于细胞,而不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与组分,但包含了正常生物学反应 所需的物质(供能系统和酶反应体系等)组成的体系即为非细胞体系。 10、脂质体: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 11、细胞外被:也称糖被或糖萼,指细胞质膜外表面覆盖的一层含糖类物质的结构,由构成 质膜的糖蛋白和糖脂伸出的寡糖链组成,实质上是质膜结构一部分。 12、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是由动物细胞合并并分泌到细胞外,分布在细胞表面或细胞之 间的大分子,主要是一些多糖和蛋白,或蛋白聚糖。 13、细胞连接:在细胞质膜的特化区域,通过膜蛋白,细胞支架蛋白或者细胞外基质形成的 细胞与细胞之间,或者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连接结构。 14、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一 侧向高浓度一侧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 15、第二信使:第一信使分子(激素或其他配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产生或释放到细胞内的小分子物质,如:cAMP、cGMP、DAG、IP3等,有助于信号向细胞内进行传递。 16、分子开关:细胞通信转导过程中,通过结合GTP和水解GTP,或者通过蛋白质磷酸化与 去磷酸化而开启或关闭蛋白质的活性。 17、信号转导:细胞将外部信号转变成为自身应答反应的过程。 18、细胞识别: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配体)选择性地相互作用,进 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 程。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 含答案

1.简述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以及细胞生物学发展的主要阶段。 以细胞为研究对象,经历了从显微水平到亚显微和分子水平的发展过程,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从而探索细胞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变异代谢衰老及进化等各种生命现象的规律的科学;主要阶段:①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创立②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学研究③实验细胞学研究 ④亚显微结构与分子水平的细胞生物学. 2.简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物和植物均有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魏尔肖后来对细胞学说作了补充,强调细胞只能来自原来的细胞。 3.简述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 1). 结构简单 DNA为裸露的环状分子,无膜包裹,形成拟核。 细胞质中无膜性细胞器,含有核糖体. 2). 体积小直径约为1到数个微米。 4.简述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5.简述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① 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而方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组成。②两条链围绕着同一个中心轴 以右手方向盘绕成双螺旋结构。③螺旋的主链由位于外侧的间隔相连的脱氧核糖和磷酸组

成,内侧为碱基构成。④两条多核苷酸链之间依据碱基互补原则相连螺旋内每一对碱基均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垂直于螺旋纵轴,相邻碱基对之间距离为0。34nm,双螺旋螺距为3。4nm。 6.蛋白质的结构特点。 以独特的三维构象形式存在,蛋白质三维构象的形成主要由其氨基酸的顺序决定,是氨基酸组分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排列顺序的差异使蛋白质折叠成不同的高级结构。二级结构是由主链内氨基酸残基之间氢键形成,有两种主要的折叠方式a-螺旋和β—片层。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形成三级结构,不同侧键间互相作用方式有氢键,离子键和疏水键,具有三级结构既表现出了生物活性。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亚单位通过氢键等非共价键可形成更复杂的四级结构。 7.生物膜的主要化学组成成分是什么? 膜脂(磷脂,胆固醇,糖脂),膜蛋白,膜糖 8.什么是双亲性分子(兼性分子)?举例说明。 既含有亲水头部又含有疏水的尾部的分子,如磷脂一端为亲水的磷酸基团,另一端为疏水的脂肪链尾. 9.膜蛋白的三种类型。 膜内在蛋白(整合蛋白),膜外在蛋白,脂锚定蛋白 10.细胞膜的主要特性是什么?膜脂和膜蛋白的运动方式分别有哪些? 细胞膜的主要特性:膜的不对称性和流动性;膜脂翻转运动,旋转运动,侧向扩散,弯曲运动,伸缩和振荡运动。膜蛋白旋转运动和侧向扩散. 11.影响膜脂流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脂肪酸链的饱和程度,不饱和脂肪酸越多,相变温度越低其流动性也越大。 ②脂肪酸链的长短,脂肪酸链短的相变温度低,流动性大。 ③胆固醇的双重调节,当温度在相变温度以上时限制膜的流动性起稳定质膜的作用,在相变 温度以下时防止脂肪酸链相互凝聚,干扰晶态形成。 ④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例,比值越大流动性越大. ⑤膜蛋白的影响,嵌入膜蛋白越多,膜脂流动性越小 ⑥膜脂的极性基团、环境温度、pH值、离子强度及金属离子等均可对膜脂的流动性产生一 定的影响。 12.简述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及其优缺点。 膜中脂双层构成膜的连贯主体,他们具有晶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膜中蛋白质以不同的方式与脂双层结合.优点,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缺点,但不能说明具有流动性性的质膜在变化过程中怎样保持完整性和稳定性,忽视了膜的各部分流动性的不均匀性。 13.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有哪几种? 被动运输:简单扩散,易化扩散,离子通道扩散.主动运输:ATP直接供能,ATP间接供能。 14.简述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区别。 被动运输不消耗细胞能量,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主动运输逆电化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都有载体蛋白介导。 15.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有哪几种? 胞吞作用(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胞吐作用(连续性分泌作用,受调性分泌作用) 16.简述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 小肠上皮细胞顶端质膜中的Na+/葡萄糖协同运输蛋白,运输2个Na+的同时转运1个葡萄糖分子,使胞质内产生高葡萄糖浓度;质膜基底面和侧面的葡萄糖易化扩散运输蛋白,转运葡萄糖离开细胞,形成葡萄糖的定向转运.Na+—K+泵将回流到细胞质中的Na+转运出细胞,维持Na+穿膜浓度梯度。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归纳

线粒体: 1.呼吸链(电子传递链)Respiratory chain一系列能够可逆地接受和释放H+和e-的化学物质所组成的酶体系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序地排列成互相关联的链状。 2.化学渗透假说(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起质子泵的作用,利用高能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内膜外,造成内膜内外的一个H+梯度(严格地讲是离子的电化学梯度),A TP合酶再利用这个电化学梯度来合成A TP。 3.电子载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参与传递的电子载体有四种∶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辅酶Q,在这四类电子载体中,除了辅酶Q以外,接受和提供电子的氧化还原中心都是与蛋白相连的辅基。 4.阈值效应:突变所产生的效应取决于该细胞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线粒体DNA的比例,只有突变型DNA达到一定数量(阈值)才足以引起细胞的功能障碍,这种现象称为阈值效应。 5.导向序列:将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信号称为导向信号,或导向序列,由于这一段序列是氨基酸组成的肽,所以又称为转运肽。 6.信号序列:将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的序列称为信号序列,将组成该序列的肽称为信号肽。 7.共翻译转运: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定位信号,一边翻译,一边进入内质网,由于这种转运定位是在蛋白质翻译的同时进行的,故称为共翻译转运。 8.蛋白质分选:在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信号肽,经过连续的膜系统转运分选才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这一过程又称为蛋白质分选。 核糖体: 1.原核生物mRNA中与核糖体16S rRNA结合的序列称为SD序列(SD sequence) 。 2.核酶:将具有酶功能的RNA称为核酶。 3.N-端规则(N-end rule): 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寿命特征,称为半衰期(half-life)。研究发现多肽链N-端特异的氨基酸与半衰期相关,称为N-端规则。 4.泛素介导途径: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通过泛素(ubiquitin)介导,故称为泛素降解途径。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作用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对被降解的蛋白质进行标记,由泛素完成;二是蛋白酶解作用,由蛋白酶体催化。 细胞核: 1.核内膜:有特有的蛋白成份(如核纤层蛋白B受体),膜的内表面有一层网络状纤维蛋白质,即核纤层(nuclear lamina),可支持核膜。 核外膜:靠向细胞质的一层,是内质网的一部分,胞质面附有核糖体 核周隙:内、外膜之间有宽20~40nm的腔隙,与粗面内质网腔相通 核孔复合体:内、外膜融合处,物质运输的通道 核纤层:内核膜内表面的纤维网络,支持核膜,并与染色质、核骨架相连。 2.核孔复合体:是细胞核内外膜融合形成的小孔,直径约为70 nm,是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物质交换的通道。 3.核孔蛋白:参与构成核孔的蛋白质,可能在经核孔的主动运输中发挥作用。 核运输受体:参与物质通过核孔的主动运输。 核周蛋白: 是一类与核孔选择性运输有关的蛋白家族,相当于受体蛋白。 5.输入蛋白:核定位信号的受体蛋白, 存在于胞质溶胶中, 可与核定位信号结合, 帮助核蛋白进入细胞核。 输出蛋白:存在于细胞核中识别并与输出信号结合的蛋白质, 帮助核内物质通过核孔复合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第一章医学细胞生物学绪论 名词解释: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解答题:细胞对生命活动的意义,细胞的共同属性 易考点:首次命名植物细胞的人,发现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的事件,提出DNA 双螺旋模型 第二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名词解释:分辨率,电子显微镜,酶细胞化学技术,流式细胞技术,细胞培养,细胞系,细胞株,细胞融合,干细胞 解答题: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光学显微镜技术的原理 易考点:分辨率的计算公式及各个字母代表的意思,光镜的分辨极限,暗视野显微镜观察的是细胞轮廓以及观察的范围,透射显微镜观察的是细胞内部的细微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是三维立体形貌。 第四章细胞膜 名词解释:生物膜,细胞膜 解答题: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的特性,耦联运输 易考点:功能复杂的膜中所占蛋白质的比例大,三种膜蛋白的存在形式,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选择题形式),糖萼的本质 第六章内膜系统 名词解释:内膜系统,细胞质 解答题:信号假说的主要内容,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滑面内质网的功能,溶酶体的形成过程,溶酶体的功能 易考点:内质网的标志酶,高尔基复合体的形态(形成面,成熟面),溶酶体的标志酶 第七章线粒体 名词解释: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呼吸链,分子伴侣,导肽 解答题:描述线粒体的结构 易考点:光镜下线粒体的结构,线粒体各部位的标志酶,呼吸链的复合体中每个复合体有哪些物质,线粒体疾病的特点,化学渗透学说主要知道氧化放能

第八章细胞骨架 名词解释:细胞骨架,中间纤维结合蛋白 解答题:微管的体外装配,影响微管装配的因素,微管的功能(简单描述),微丝的组装过程,影响微丝组装的因素,微丝的功能,中间纤维结合蛋白的功能,中间纤维的组装的控制以及影响因素,中间纤维的功能 第九章细胞核 名词解释:核型,核纤层,细胞骨架,核基质, 解答题:简述细胞核的基本结构,核孔复合体的结构,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的异同点,核仁的光镜和电镜结构。 易考点:核基质的功能,人体哪几号染色体上有核仁组织区。 第十一章细胞生长与增殖 名词解释: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物CDKI。解答题:简述有丝分裂过程及各过程标志,减数分裂过程。易考点: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英文,细胞周期调控的起主要作用的物质。 第十三章细胞分化 名词解释:细胞分化,细胞决定,管家基因,奢侈基因。易考点:细胞分化实质,细胞分化特点。第十五章:名词解释:干细胞。易考点:干细胞的分类,干细胞的来源。 第十四章细胞衰老与死亡 名词解释:细胞衰老。解答题: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主要区别。易考点:细胞衰老的表现,细胞凋亡的特征。 第十五章:名词解释:干细胞。

《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doc

《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 一、大纲综述 细胞生物学作为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分支学科,是高等院校本科生物学各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生命科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通过细胞生物学的学习,要求全面系统地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并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细胞的各基本生命活动过程及其调控。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1)绪论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领域;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所起的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2)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细胞相关的概念、细胞的基本共性;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支原体、原核细胞的两个重要代表:细菌与蓝藻;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细胞的大小及其分析、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比较。 (3)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和相关仪器的原理和应用范围、细胞化学组成及其定位和动态分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范围、细胞培养类型和方法、细胞工程的主要成就以及用于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模式生物。 (4)细胞质膜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及结构模型、膜蛋白的种类及跨膜方式、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细胞质膜的功能、膜骨架的结构与功能。 (5)物质跨膜运输 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运输的基本过程及特征;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过程及异同、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组成型外排与调节型外排的过程及异同。 (6)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酶的定位和线粒体的功能;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偶联机制和ATP 合成酶的作用机制;叶绿体的形态、结构、主要功能——光合作用;半自主性细胞器的概念;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运送与装配;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起源。 (7)真核细胞内膜系统、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细胞质基质的涵义、主要功能;细胞内膜系统的组成、动态结构特征与功能;高尔基体的极性及其与细胞内的膜泡运输;溶酶体的发生及其与过氧化物酶体的差异;信号假说与蛋白质分选信号;蛋白质分选

细胞生物学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外在蛋白,内在蛋白,血影,脂筏,脂质体,细胞外被(cell coat),简单扩散,协同扩散,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微粒体,细胞通讯,细胞骨架,终端分化细胞,踏车行为(踏车现象),分辨率,紧密连接,锚定连接,间隙连接,桥粒,半桥粒,黏合带,黏合斑绪论:细胞学说是由Schleiden和Schwann,内容 第二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真核细胞亚显微水平的三大基本结构体系,病毒与细胞起源的关系 第三章:形态结构观察的方法,组分分析的方法,相差显微镜的原理(实验:液泡系活体染色剂,线粒体的专性活体染色剂) 第四章:生物膜结构模型,膜的组成成分和及各自的作用;细胞膜的最显著特性, 第十五章:细胞连接的类型,锚定连接的不同形式;紧密连接的概念和作用;间隙连接的基本单位和功能;细胞外基质的组成 第五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协同运输的种类;胞吞作用类型;Na+-K+泵的结构及作用机理;Ca2+泵的分布和功能 第六章: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半自主性,内共生假说 第七章:内质网的功能,合成的蛋白质类型,转移方式;高尔基体结构;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的类型及与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关系;溶酶体的结构、功能和发生过程(M6P);膜泡运输(不同类型的有被小泡的物质运输作用) 第八章:细胞膜表面受体类型;G蛋白分子开关,结构组成,变化;由G蛋白偶联的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系统的构成及信号通路(cAMP和IP3);细胞内受体介导的NO信号转导机制(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机理) 第九章:微丝和微管的功能、组装和特异性药物,纤毛摆动的机理,中间纤维的组装,三种细胞质骨架比较 第十章:细胞核核被膜特征;核孔复合体的结构组分,功能;核定位序列(信号)的概念和组成特点;核纤层蛋白的类型,与核膜解体的关系;核仁超微结构组成 第十二章:细胞周期的不同时相,细胞周期的长短,DNA含量变化;MPF的组成、MPF的活化及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 第十三章:细胞衰老结构变化;细胞凋亡最主要的生化特征 第十四章:细胞分化的实质

细胞生物学期中考试题(师范类)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细胞骨架 2、模式生物 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4、反向协同转运 5、Ras蛋白 6、信号识别颗粒 7、动力蛋白 8、细胞学说 9、朊病毒 10、蛋白激酶 二、判断题(判断并写出理由。对用T表示,错用F表示。每题2分,共20分) 1、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并且多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 2、Na+/K+泵是真核细胞质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主动运输方式。() 3、在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膜的流动性是不同的:M期流动性最大,S期流动性最小。() 4、胞内受体一般处于受抑制状态,细胞内信号的作用是解除抑制。() 5、IP3是直接由PIP2产生的,PIP2是从肌醇磷脂衍生而来的,肌醇磷脂没有掺入另外的磷酸基团。() 6、钙调蛋白调节细胞内钙的浓度。() 7、M6P受体蛋白是高尔基体反面网络上特有的受体蛋白,主要起到分拣溶酶体的酶的作用。() 8、所有在细胞内的运输小泡,其膜上必定有v-SNARE蛋白。() 9、鞭毛微管蛋白水解GTP,引起鞭毛的弯曲。() 10、组成型分泌活动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有两个特点:不需要分选信号,并且不需要触发。()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细胞如何防止内质网蛋白通过运输小泡从ER逃逸进入高尔基体中? 2、如何证实细胞膜蛋白具有流动性? 3、ras基因中的一个突变(导致蛋白质中第12位甘氨酸被缬氨酸取代)会导致蛋白GTP酶活性的丧失,并且会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请解释这一现象。 4、举例说明单体G蛋白的活性如何受到其他蛋白的调控。 5、紫杉醇与秋水仙碱对于分裂细胞是致命的,两者都用作抗癌药物。为什么这两种药物作用机理不同,对分裂细胞却都是有害的?

最新医用细胞生物学知识点(完整版)

医用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By 小羊,小生(修整)友情提示:知识点很多,重点加粗,书中的表格均有,有些重点需掌握绘图(请查阅书本)。主要考点:名词解释,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建议系统总结一下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的标志酶和各自的功能。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对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开展研究的学科。 2.对细胞概念理解的五个角度: ①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②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③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⑤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⑥细胞具有全能性。 3.生物界划分的三个类型:原核细胞、古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p13表2-1 5.真核细胞特点的理解: ①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膜相结构体系-生物膜系统 ②以核酸,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遗传信息表达体系-遗传信息表达系统 ③由特异蛋白质分子构成的细胞骨架体系-细胞骨架系统 ④细胞质溶胶 6.生物大分子:细胞内主要的大分子有核酸,蛋白质,多糖。 7.核酸(nucleic acid)的基本单位:核苷酸。 8.核苷酸:核苷酸由戊糖,碱基和磷酸三部分组成。 9.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p18图2-8):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而方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组成,

即一条链中磷酸二酯键连接的核苷酸方向是5’→3’,另一条是3’→5’,两条链围绕着同一个中心轴以右手方向盘绕成双螺旋结构。简而言之: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核苷酸链组成。 10.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称为基因组。 11.动物细胞内含有的主要RNA种类及功能:p20表2-3 12.核酶(ribozyme):核酶是具有酶活性的RNA分子。 13.蛋白质(protein)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14.肽键:肽键是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氨基经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学键。15.肽(peptide):氨基酸通过肽键而连接成的化合物称为肽。 16.蛋白质分子的二级结构:α-螺旋,β-片层。 17.酶(enzyme):酶是由生物体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剂作用的蛋白质。 18.酶的特性:高催化效率,高度专一性,高度不稳定性。 19.光学显微镜的种类: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20.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指细胞在体外的培养技术,即无菌条件下,从机体中取出组织或细胞,模拟机体内正常生理状态下生存的基本条件,让它在培养器皿中继续生存、生长和繁殖的方法。

细胞生物学重点知识整理

细胞生物学 第一章:绪论 ●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三个层次是什么? ●细胞的发现 ●细胞学说 ●分子生物学的出现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 第三章:细胞基础 ●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 ●核酸分类 ●DNA/RNA结构、功能比较 ●三类主要RNA的大体结构与功能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第四章:细胞膜 ●膜的化学组成:三种膜脂加二种膜蛋白 ●膜的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脂筏 ●膜的两大特性, ●物质运输的方式及比较:穿膜与跨膜 ●主/被动运输名词及其异同 ●内吞、外吐比较 ●细胞表面,细胞外被概念 第六章:细胞连接与细胞外基质 ●名解解释: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紧密连接tightjunction, ◆锚定连接anchoringjunction, ◆通讯连接communicationjunction,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细胞连接可分为几种类型?在结构和功能上各有什么特点? 第七章:核糖体 ●根据来源和沉降系数,细胞中核糖体分两类,其亚基组成?其rRNA组成及组成蛋白质种类? ●细胞中核糖体有几种存在形式?所合成的蛋白质在功能上有什么不同? ●核糖体上重要活性位点 ●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遗传密码,密码子,反密码子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 ●遗传密码具有哪些特征?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вTсエ莋室整理) 第一,对内膜系统的概念和相互关系有较清楚的了解和掌握; 第二,重点要了解和掌握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等细胞器和结构的性质特点和主要功能,以及有关的一些重要名词术语概念。 标志酶分别是。。 Signal peptide- SRP- ribosome 膜流;溶酶体分类;有被小泡类型;膜泡定向运输机制 名词解释 内膜系统; 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 滑面内质网; 信号肽,信号假说内体性溶酶体; 吞噬性溶酶体;自噬性溶酶体; 异噬性溶酶体内质网有几种类型?在形态和功能上各有何特点? ●简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高尔基复合体的超微结构有何特点? ●高尔基复合体有哪些主要功能? ●简述溶酶体的形成过程(溶酶体与ER、GC的关系)。 ●溶酶体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 ●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比较(形态结构,化学成分,标志酶,功能) ●内膜系统各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第八章:线粒体 ●名词解释:(部位+结构+功能)细胞氧化,细胞呼吸, 基粒,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如何? ●线粒体的功能 ●呼吸链及组成 ●基粒的结构与功能 ●化学渗透学说如何解释氧化磷酸化偶联? ●线粒体半自主性 第九章:细胞骨架 ●细胞骨架cytoskeleton, ?微管组织中心( MTOC ), ?微管microbubule, ?微丝microfilament, ?中间纤维intermediate filament, ?踏车现象(踏车行为)p89“快于改为等于” ●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的功能 ●细胞骨架中各纤维系统的异同 ●细胞骨架中各纤维系统的装配 ●比较纤毛与微绒毛的结构组成

细胞生物学考试重点!!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和起源的科学。 细胞:是生命活动和结构的基本单位。其结构通常由细胞膜,细胞质,以及细胞器所构成。生活在地球上的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古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三大类。 细胞学说: 一切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形态结构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裂形成组织。细胞来自于细胞。每个细胞相对独立,一个生物体内各细胞之间协同配合。 为什么说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结构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一切代谢活动均以细胞为基础; 细胞是生殖和遗传的基础与桥梁;具有相同的遗传语言; 细胞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形状与大小各异的细胞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细胞生物学学习方法: 【1】抽象思维与动态,立体的观点;【2】同一性(unity),多样性(diversity)联系性,开放性,历史性,发展性的观点;【3】实验科学与实验技术——细胞真知源于实验室,来源于观察,实验创新的观点;【4】化学成分,结构,和功能结合的观点;【5】尊重记忆的规律来进行学习。 细胞的大小和细胞分裂的原因 细胞如果太小,则最低限度的细胞器以及生命物质没有足够的空间存放;太大则表面积不够。有人认为,由于细胞的重量和体积的增长,造成了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失调,从而触发细胞分裂。随着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而细胞表面积和体积之比(表面积/体积)却在变小。活细胞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细胞表面担负着输入养分,排出废物的重任。表面积/体积比值的下降,意味着代谢速率的受限和下降。所以,细胞分裂是细胞生长过程中保持足够表面积,维持一定的生长速率的重要措施 原生质(protoplasm): 1839 Purkinje用原生质一词指细胞的全部活性物质,从现代概念来说它包括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或拟核)。 细胞核:细胞核(nucleus)是细胞内最重要的细胞器,核 表面是由双层膜构成的核被膜(nuclear envelope),核内 包含有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chromosome)。核内1 至数个小球形结构,称为核仁(nucleolus)。细胞核中的原 生质称为核质。 细胞质(cytoplasm):质膜与核被膜之间的原生质。 细胞器: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显微或亚显微结构称为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部分。又称为或胞质溶胶(cytosol),其体积约占细胞质的一半。 真核细胞:具有核膜,由膜围成的各种细胞器,如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在结构上形成了一个连续的体系,称为内膜系统。内膜系统将细胞质分隔成不同的区域,即所谓的区隔化。区隔化使细胞内表面积增加了数十倍,代谢能力增强。细胞质基质的功能:为细胞内各类生化反应的正常进行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离子环境;许多代谢过程是在细胞基质中完成的,如①蛋白质的合成;②核苷酸的合成;③脂肪酸合成;④糖酵解;⑤磷酸戊糖途径;⑥糖原代谢;⑦信号转导。供给细胞器行使其功能所需要的一切底物;控制基因的表达,与细胞核一起参与细胞的分化;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运输、选择性降解 真核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植物细胞具有) 细胞细胞膜(质膜) 原生质体细胞质 细胞核 三大结构体系: 生物膜系统质膜、内膜系统(细胞器) 遗传信息表达系统染色质(体)、核糖体、mRNA、tRNA等等 细胞骨架系统胞质骨架、核骨架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胞间连丝 细胞形态:单细胞生物细胞的形态通常与细胞外沉积物或细胞骨架有关;高等生物细胞的形状与细胞功能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原核细胞:没有核膜,遗传物质集中在一个没有明确界限的低电子密度区,称为拟核。DNA为裸露的环状双螺旋分子,通常没有结合蛋白,没有恒定的内膜系统,核糖体为70S型。无细胞器, 无细胞骨架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均为单细胞生物。一般以二分裂的方式繁殖,也有的产生孢子。以无丝分裂或出芽繁殖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很小(1-10微米)较大(10-100微米) 细胞核无核膜、核仁(称“类核”)有核膜、核仁 遗传系统 DNA不与蛋白质结合 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 一个细胞仅一条DNA 一个细胞有多条的染色体 细胞器无有 细胞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为主 质粒(plasmid) :除核区DNA外,可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是裸露的环状DNA分子,所含遗传信息量为2~200个基因,能进行自我复制,有时能整合到核DNA中去。质粒常用作基因重组与基因转移的载体。 细胞膜:细胞质与外界相隔的一层薄膜,又叫质膜 生物膜:细胞内由膜构成的结构其成分基本相近,因此又把细胞中的所有膜统称为生物膜。特征:流动性,不对称性 “单位膜”模型由厚约3.5nm的双层脂分子和内外表面各厚约2nm的蛋白质构成。 细胞膜的功能:1.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2. 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出;3. 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的跨膜传递4. 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5. 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6. 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脂双层的特点:⑴自我封闭性⑵装配性⑶流动性⑷不对称性

医学细胞生物学要点

1.电镜与光镜的主要区别?什么叫显微镜分辨率?光学显微镜是以可见光为照明源,将微小的物体形成放大影像的光学仪器;而电子显微镜则是以电子束为照明源,通过电子流对样品的透射或反射及电磁透镜的多级放大后在荧光屏上成像的大型仪器。显微镜分辨率:分辨率或称分辨力是指在人眼明视距离处,能够清楚地分辨被检物体细微结构最小间隔的能力。 2.电镜主要分哪二类?透视和扫描 3.流式细胞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目前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定量,细胞周期分析,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细胞因子的检测,活细胞分类纯化等领域。 4.配制培养基时调节pH值的目的是什么?因为有的培养物对生长环境PH值要求高,有的则要求低,不同培养物的最适生长pH不同 5.细胞传代培养的目的是什么?传代培养是组织培养常规保种方法之一。也是几乎所有细胞生物学实验的基础。当细胞在培养瓶中长满后就需要将其稀释分种成多瓶,细胞才能继续生长。这一过程就叫传代。传代培养可获得大量细胞供实验所需。 6.蛋白质电泳的种类及特点?蛋白质电泳(一般指SDS-PAGE)一般使用的都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的驱动力靠与蛋白质结合的SDS上所携带的负电荷。特点:分辨力高和固相免疫测定特异性高,敏感等 7.核酸杂交技术的分类?根据杂交对象的不同可分为:DNA与DNA;RNA与DNA另外:Western blot,根据杂交对象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固相杂交,液相杂交,原位杂交。 8.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实施步骤是什么?1.DNA变性(90℃-96℃):双链DNA模板在热作用下,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2.退火(25℃-65℃):系统温度降低,引物与DNA模板结合,形成局部双链。3.延伸(70℃-75℃):在Taq酶(在72℃左右,活性最佳)的作用下,以dNTP为原料,从引物的5′端→3′端延伸,合成与模板互补的DNA链。4.还有就是体外快速DNA复制 9.细胞膜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细胞膜把细胞包裹起来,使细胞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此外,细胞所必需的养分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出都要通过细胞膜。所以,细胞膜的这种选择性的让某些分子进入或排出细胞的特性,叫做选择渗透性。这是细胞膜最基本的一种功能。如果细胞丧失了这种功能,细胞就会死亡.。细胞膜除了通过选择性渗透来调节和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外,还能以"胞吞"和"胞吐"的方式,帮助细胞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液体小滴和捕获食物颗粒,供应细胞在生命活动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细胞膜也能接收外界信号的刺激使细胞做出反应,从而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膜不单是细胞的物理屏障,也是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复杂功能的重要结构。 10.细胞膜上膜脂和膜蛋白的种类?膜脂有磷脂,糖脂,胆固醇,膜蛋白有膜内在蛋白(整合膜蛋白)(2)膜外在蛋白(周边膜蛋白)(3)脂锚定蛋白(连接蛋白) 11.简述真核细胞中小分子和大分子的跨膜运输途径和主要特点?(1)小分子和离子(需载体蛋白,通道蛋白)被动运输(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顺浓度梯度主动运输(消耗能量),(2)大分子物质胞吞胞吐(消耗能量) 12.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物质跨膜运输中的作用?通道蛋白只参与被动运输,载体蛋白既参与主动运输又参与被动运输,(1)通道蛋白:在蛋白质中心形成一个亲水性的通道,使特定溶质穿越。被动运输②载体蛋白:通过蛋白质发生可逆的构象变化进行物质运输。 主动或被动; 13.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区别?一、吞噬作用,细胞内吞较大的固体颗粒物质,如细菌、细胞碎片等,称为吞噬作用。吞噬现象是原生动物获取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在后生动物中亦存在吞噬现象。如:在哺乳动物中,中性颗粒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极强的吞噬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