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数据分析和统计技术应用控制程序

数据分析和统计技术应用控制程序

数据分析和统计技术应用控制程序
数据分析和统计技术应用控制程序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范本

1. 目的 对监视和测量活动以及其他相关质量活动的数据和信息按规定收集、分析,以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及识别改进机会并与竞争对手或适用基准比较,找出差距采取措施,作为决策和持续改进的依据。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评审和利用。 3. 引用文件 ISO9001:2000 数据分析 《质量手册》章 4.定义 无 5. 职责 厂办负责数据和信息的归口管理。 各部门负责与本部门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 厂长负责组织对数据和信息的评审和决策 生产办统计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和报告。 6 工作程序 数据和信息的分类 6.1.1 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 a. 质量记录; b. 产品不合格信息; c. 不合格品率; d. 顾客的投诉抱怨; e. 内外部质量成本等。 6.2.2 与运行能力有关的数据 a. 过程运行的测量和监控信息; b. 产品实现过程的能力; c. 内部审核的结论; d. 管理评审的输出; e. 生产效率; f. 交货期等。 数据的收集 6.3.1质检科负责收集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以及审核、评审、测量和监控

数据。 货、索赔以及竞争对手相关的数据。 6.3.4 厂办根据各部门的数据汇总报表责成财务科计算出产品成本发展趋势、 废品成本、内外部损失、各种消耗和鉴定费用等数据。 6.3.6 各部门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以数字统计的方法加文字说明的 形式,报告厂办。 数据的分析评审 6.4.1 厂长主持,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参加,每半年对数据进行一次分析。 6.4.2 评审的依据是行业标准、组织的计划目标和内控或企业标准、竞争对手 或适用的基准。通过分析提供下列信息,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和 有效性的评价依据。 a. 顾客满意度的现状和趋势以及不满意的主要方面; b. 产品和服务方面与顾客要求的符合性; c. 过程产品特性的变化和趋势; d. 供方产品过程和体系的相关信息。 6.4.3 分析应形成文件并保存。通过分析找出差距,以便采取纠正措施,改善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态。 措施和应用 6.5.1 根据分析结果,质检科组织相关部门制订和实施纠正措施,并监督检查 并将实施效果报厂长。 6.5.2 纠正措施优先解决与顾客相关的问题和组织的生产、销售、服务中的关 键问题。 6.5.3 通过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寻找改进的机会 7.质量记录 不合格品统计表 HD-QT-80501 统计分析报告 HD-QT-80502 8. 相关文件 《服务和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 HD-QP-801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HD-QP-803 《产品要求和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HD-QP-701 《采购和供方控制程序》 HD-QP-702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HD-QP-804

IATF16949 统计技术及数据分析

过程分析工作表(乌龟图)

1.目的 规定了公司内、外部信息收集、分析的方法及责任,有利于使公司能根据内外部环境和形势,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职能部门对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管理。 3.定义 3.1 统计技术------用于提示产品/工作质量形成的规律的统计方法. 4.职责 4.1 公司品管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4.2 各部门负责将与本部门业务、职能有关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使用,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 5.程序内容 5.1 统计技术管理 5.1.1 常用统计技术工具 常用的统计技术有:SPC控制图(Xbay-R、X-MR等)、MSA、CP、FMEA、直方图、因果图、排列图、统计表、甘特图、折线图、柱状图、网络图等等。

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统计工具。但应予以规定且核准,工作中即按规定实施。 5.1.1.1柱状图:应用于某一段时间内,两种或两种以上特性在同一要求下所处的状态对比。 5.1.1.2 统计表:需要迅速取得或整理数据而设计的只需作简单检查便可搜集信息的表格。 5.1.1.3 排列图:通过分类排列找出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抓住关键。 5.1.1.4 因果图:针对质量问题,引用人、机、料、法、环、测等六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 5.1.1.5 控制图:在过程控制中对产品质量特性随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变差进行监控的图表。 5.1.1.6 直方图:用于分析工艺过程的状态,看工序是否稳定,如不稳定,推断总体质量及掌握工序能力保证质量的程度。 5.1.1.7 折线图:针对某一特性,进行汇总并规律统计,查看其趋势图形,以了解其实际状况。 5.1.1.8 FMEA:应用于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中的失效分析。 5.1.1.9 MSA:应用于对测量系统能力的分析。 5.1.1.10 CP:应用于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中的质量控制计划。 5.1.1.11 甘特图:用于项目工作的进度日程计划安排。 5.1.2 统计技术应用领域 5.1.2.1各部门通过对公司一级数据的收集、整理,并加以分析,以验证各相关目标、指标的达成情况。 5.1.2.2在对有关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时,各相关部门应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 5.1.4 统计技术的培训

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了更好地应用统计技术,通过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HS管理以及方针目标指标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比较,正确评价整合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寻求改进的机会,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统计技术应用的方法和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种数据的统计分析。 3.定义 3.1统计技术:所谓统计技术,一是指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科学且经济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实用技术.与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相比,用统计技术可以得出有效的和客观的量化结论。二是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变异并进行推论的技术.使用统计技术可帮助组织了解变异,从而有助于组织解决问题并提高有效性和效率,有助于更好的利用可获得的数据进行决策。 4.职责 4.品质部: a.负责实施抽样检验及质量损失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负责统计技术过程应用的监控; b. 负责本部门年度目标指标的统计和分析并对统计技术的应用进行指导和推广 4.2总务部: a.负责组织对应用统计技术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以及培训需求信息和员工考勤、工资核算以及相关信息的统计分析; b.负责对、能资源利用、人力资源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3开发部门:负责开发各阶段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4.4制造部:负责对产能以及设备利用率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5财务部:负责对经营指标、资金利用以及管理成本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6 市场部:负责对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率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7其他部门:负责与本部门KPI及相关的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比较及统计技术的应用 5.管理程序与内容 5.1统计技术方法的识别和确定 5.1.1本公司主要采用下列统计方法用于数据分析: a. 排列图——适用于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的主要原因; b. 因果图——适用于不合格或不符合原因分析; c. 调查表——适用于不合格品及原因调查、质量分布调查; d. 抽样检验法——适用于产品和过程的监测; e. 控制图——适用于质量控制点质量状况的控制;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分析。 3 职责 3.1 办公室负责归口管理公司对内、外相关数据的传递、分析与处理; 3.2 各管理处 a.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收集、传递、交流; b.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的具体选择与应用。 4 程序 4.1 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 4.2 数据的来源 4.2.1 外部来源 a.政策、法规、标准等; b.地方政府机构检查的结果及反馈; c.市场动态; d.相关方(如业主和住户、供应方等)反馈及投诉等。 4.2.2 内部来源 a.日常工作,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服务质量检查与考评记录、内部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的其他记录; b.已发现的、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c.紧急信息,如出现突发事故等; d.其他信息,如员工建议等。 4.2.3数据可采用已有的记录、书面资料、讨论交流、电子媒体、

声像设备、通讯等方式。 4.3 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4.3.1 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应提供如下信息: a.业主和住户的满意度; b.服务满足业主和住户需求的符合性; c.过程、服务的特性及发展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供方的信息等。 4.3.2 外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4.3.2.1 办公室负责政策法规类信息、政府相关部门、认证机构的监督检查结果及反馈数据、服务标准类数据的收集分析,并负责传递到相关部门。对出现的不合格项,执行《改进控制程序》。 4.3.2.3 办公室、管理处积极与业主和住户进行信息沟通,以满足业主和住户需求,妥善处理他们的意见,执行《改进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4.3.2.4 各部门直接从外部获取的其他类数据,应在一周内用《信息联络单》报告办公室,由其分析整理,根据需要传递、协调处理。 4.3.3 内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4.3.3.1 办公室依照相应规定传递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方案、内审结果、最新的法律法规、标准等的信息。 4.3.3.2 各部门每季度将各种统计表、考核表及其他必要的信息上报公司办公室,对已发生的和潜在的不合格项,执行《改进控制程序》。 4.3.3.3 紧急信息由发现部门迅速报告公司办公室处理。 4.3.3.4 其他内部信息获得者可用《信息联络单》反馈给办公室处理。 4.4 数据分析方法 4.4.1 为了寻找数据变化的规律性,通常采用统计方法。

CCC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CCC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1.目的 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规定了相应的统计技术的应用场合和方法。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进行的数据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合: a)顾客满意; b)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符合性; c)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供方; e)目标达成及改进。 3.引用文件 3.1 DXC2-QA-01 《抽样计划表》 3.2 DXC-24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3.4 DXC-13 《进料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3.5 DXC-14 《制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3.6 DXC-15 《最终产品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3.7 DXC-19 《不合格品控制控制程序》 3.8 DXC-21 《客户满意度调查程序》 3.9 DXC-06 《供应商管理程序》 3.10 DXC-01 《质量目标管理程序》 4.职责 4.1 各权责部门负责统计技术的应用和数据的收集、传递、统计、分析、整理、公布、

保存,并确保数据的真实和计算的准确; 4.2 品质部负责对应用统计技术各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对统计技术应用进行指导 及其应用效果进行审查。 5.程序 5.1主要应用的统计技术 层别法、柏拉图、特性要因图、实验计划、查对表、直方图、推移图、抽样计划。 5.2统计技术运用 5.2.1层别法 在日常进料、制程、出货检验时,品质部运用层别法将检验结果归类统计, 记入相应表格中,了解产品总体质量状况;制造过程中,装配部应用层别 法将检验结果归类统计,记入《工程记录表》中,了解总体制程能力和状 况,《工程记录表》副本分发品质部、技术部。 5.2.2柏拉图 每月10日前,装配部对上月《工程记录表》进行统计,填写《工程记录统 计月报表》,用柏拉图描述,了解制程过程中重要的质量问题;品质部对上 月出货检验记录进行统计,填写《ODXC抽检不良分析月报表》,用柏拉图描 述,了解出货产品品质重要质量问题; 5.2.3特性要因图 品质部就柏拉图描述的工程不良率、出货品质状况、客户退货情况中重大 品质问题,用特性要因图分析形成原因,必要时召集技术部、生产部、PMC 一起讨论,并将有关记录及要采取的措施知会相关部门。 5.2.4实验计划 当问题的形成原因确定,需要确定具体的变数时,品质部或研发/技术部运 用实验计划,求证可行方案。找到可行方案后,制定后续改善计划。 5.2.5抽样计划

(完整版)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与质量有关的数据进行适当收集和分析,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改进的机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所来自检验检测活动及其他质量活动数据统计、分析的控制。 3.术语 本程序采用了TSG Z7003—2004《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规定的术语。 4.职责 4.1各相关科室收集相关信息,提供本科室质量目标数据及其他相关的数据,并定时上报质量负责人。 4.2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所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进行管理。 4.3办公室负责对外数据的收集、统计、汇总、上报。 4.4所长负责对数据分析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工作程序 5.1数据分析应提供以下方面的信息 5.1.1用户满意或不满意的程度; 5.1.2服务满足政府和用户需求的符合性; 5.1.3服务、过程的特性及发展趋势,包括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机会。 5.2数据的收集 5.2.1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收集质量目标完成结果、内外部审核

情况、管理评审的输出、上级部门检查的结果及反馈、质量监督抽查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5.2.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收集检验检测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5.3可以采用的统计技术方法 5.3.1对用户满意度、质量审核分析等,一般采用调查表、统计表等方法。 5.3.2对质量目标的完成结果、服务情况、供方情况等,在受控状态下,一般采用抽样检验、调查表、统计表等找出过程的发展趋势。 5.4对数据分析的要求 5.4.1正确运用统计方法,确保数据的科学、准确、真实; 5.4.2对数据分析的结果应做出定性或定量的评价; 5.4.3根据评价的结果,寻找改进的机会。 5.5数据分析结果的处理 5.5.1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应传递给所长,由其组织从数据分析结果中寻找改进的机会,组织实施质量改进。 5.5.2数据分析的结果、质量改进的情况和建议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6.相关文件 6.1接受安全监察管理程序; 6.2内部审核程序; 6.3不符合控制程序; 6.4投诉与抱怨处理程序等。

GJB-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Q/FY 成都市XXXX制造有限公司 企业标准 Q/FY 10-12(B/1) 代替 Q/FY 10-12(B/0 )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制: 核: 签: 标准化: 批准: 2018-03-06 发布2018-03-07 实施 成都市XXXX制造有限公司

目次 、八— 刖言 更改控制页 1.目的 2.适用范围 3.术语和定义 4.引用标准/文件 5.职责与权限 6.工作程序 7.记录 目次

本标准替代 Q/FY 010-12(B/0) ,除编辑性修改外,与其相比主要差异如下:——细化规定了数据分析职责等要求; ——规范与增加了相应表格; ——引用了 GJB 9001C-2017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要求。本标准由质量部提出。 本标准由质量部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质量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XXXX 本标准为第二次修订 ,历次发布版本为 : Q/FY10-12(B/0 )

I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 规范数据的采集、分析和使用,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识别改进 的区域,为各项决策活动提供科学的依据。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所产生的数据的收集、分析,以确保体系运 行的状况和米取措施的机会。 3术语和定义 本程序应用GJB 9001C-2017和GB/T19001: 2016《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的术语 和定义。 4引用标准/文件 5职责与权限 5.1质量部门负责数据分析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部门监测数据的收集、分析。 5.2其他各部门负责各自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 6工作程序 对产品质量和过程绩效与质量目标进行比较,识别改进机会。 6.2.1为了寻找数据变化的规律性,通常采用统计方法。 6.2.2公司基本统计方法的选择 4.1 Q/FY 01-00 《质量手册》 4.2 Q/FY 10-01 《文件控制程序》 4.3 Q/FY 10-02 《记录控制程序》 6.1 数据分析的范围: a) 顾客满意和(或)不满意的程度; b) 产品满足顾客要求的符合性;包括质量水平、技术水平等; c) 产品特性、过程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 供方及供应产品的信息(如供货质量状况、合同履约情况、售后服务情况等) e) 本公司质量有关的质量经济性分析数据等; 6.2 数据分析方法: f)

统计技术应用程序

统计技术应用程序 1目的 为选择适当的统计技术,准确判定工序能力和产品特性的波动情况,提高有关人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确保产品在形成过程中满足控制和验证的需求,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有关产品质量形成的各个过程对各项统计技术的选择和应用。 3 引用标准和文件 a QS-9000《质量体系要求》第三版 b GB/LB01.01-2001《质量手册》第二版 4职责 4.1 品保部是应用统计技术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编制统计技术的应用计划,并组织实施。 4.2 办公室负责统计技术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应用统计技术的人员都了解有关如变差、过程能力、能力指数等统计技术的基本概念,并会正确的应用。 4.3 有关部门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应用需求计划的申报和统计技术的具体应用。 5 管理程序 结合我公司实际,在质量先期策划中确定统计技术工具,并在控

制计划中标注,有关部门按其应用主要采用统计技术的老七种工具和新七种工具。 5.2 统计技术应用范围:对确定过程、控制过程和验证过程能力的部门开展统计技术。 5.3 统计技术的控制要求 为准确地应用统计技术,确保应用效果,应按下述步骤选用适用的统计技术。 5.3.1 确定需求,编制计划。 5.3.1.1有关部门根据应用统计技术的实际需要提出年度采用统计技术的需求计划,报品保部。 5.3.1.2品保部会同技术部对各应用统计技术部门提出的需求计划进行审查,并编制出全年统计技术应用计划,上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发给提出部门实施。 5.3.1.3品保部组织评审统计技术应用计划的可行性和适宜性。 5.3.1.4新产品开发先期质量策划阶段,技术部需选择适当的统计技术工具,并纳入控制计划和检验指导文件及作业指导文件中,具体实施按《SPC的实施程序》执行。 5.3.2 组织实施,分类指导。 5.3.2.1批准后的统计技术应用计划,由统计技术应用部门负责人提出该计划在本部门的应用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5.3.2.2办公室要根据有关部门需求和培训计划对确定采用统计技术的人员进行具体方法的培训。经过培训后,有关的管理、执行和

统计过程控制(SPC)程序

统计过程控制(SPC)程序 1 目的 为了解和改善过程,通过对过程能力的分析、评估使其有量化资料,为设计、制造过程的改进,选择材料,操作人员及作业方法,提供依据和参考。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有限公司做统计过程控制(P P K、C P K、CmK 、PPM)的所 有产品。 3 术语和定义 SPC:指统计过程控制。 CpK: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它是一项有关过程的指数,计算时需同时考虑过程数的趋势及该趋势接近于规格界限的程度。 PpK:初期过程的能力指数。它是一项类似于C P K的指数,但计算时是以新产品的初期过程性能研究所得的数据为基础。 C a:过程准确度。指从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资料,其实际平均值与规格中心值之间偏差的程度。 C p:过程精密度。指从生产过程中全数抽样或随机抽样(一般样本在50个以上)所计算出来的样本标准差(σ × ),以推定实际群体的标准差(σ)用3个标准差(3σ)与规格容许差比较。 PPM:质量水准,即每百万个零件不合格数。指一种根据实际的缺陷材料来反映过程能力的一种方法。PPM数据常用来优先制定纠正措施。 Cmk:设备能力指数:是反映机械设备在受控条件下,当其人/料/法不变时的生产能力大小。 4 职责 质量部负责统计过程控制的监督、管理工作。 5 PPM、Cp、Cpk、Pp、Ppk过程能力计算及评价方法 1.质量水准PPM的过程能力计算及评值方法: 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的数据为计数值时,制造过程能力的计算及等级评价方法如下: (1)计算公式: 不良品数 PPM = × 1000000 检验总数 (2)等级评价及处理方法:

A PPM ≦ 233 制造过程能力足够。 B 233 < PPM ≦ 577 制造过程能力尚可;视过程控制特性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改进措施。 C 577 < PPM ≦ 1350 制造过程能力不足;必须进行改进措施。2.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Cp、Cpk计算及评价方法: (1)计算公式: A)Ca = (x-U) / (T / 2)×100% 注: U = 规格中心值 T = 公差 = SU - SL = 规格上限值–规格下限值 σ= 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之数据分配的群体标准差的估计值 x = 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之数据分配的平均值 B)Cp = T / 6σ(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双边规格时)或 CPU(上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 (SU-x)/ 3σ(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单边规格时) CPL(下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 (x-SL)/ 3σ(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单边规格时) Z1 = 3Cp(1+Ca)……根据Z1数值查常(正)态分配表得P1%; Z2 = 3Cp(1-Ca)……根据Z2数值查常(正)态分配表得P2% 不合格率P% = P1% + P2% 注:σ = R / d2( R 为全距之平均值,d2为系数,与抽样的样本大小n有关, 当n = 4时,d 2 = 2.059;当n = 5时,d 2 = 2.3267) C)Cpk = (1-∣Ca∣)× Cp 当Ca = 0时,Cpk = Cp。 D)Cpk = Min(CPU,CPL) = Min{(SU -x)/ 3σ,(x-SL)/ 3σ} 当产品特性为单边规格时,Cpk值即以CPU值或CPL值计算,但需取绝对值;Cpk值取CPU值和CPL值中的最小值。 (2)等级评价及处理方法: 等级Ca值处理方法等级说明 A ∣Ca∣≦ 12.5% 作业员遵守作业规范的规定并达到规格 (公差)要求须继续维持。 Ca值当U与 的差越小时, Ca值也越小, 也就是产品质 量越接近规格 (公差)要求 的水准。 B 12.5% < ∣Ca∣≦ 25% 有必要尽可能将其改进为A级。 C 25% < ∣Ca∣≦ 50% 作业员可能看错规格(公差)不按操作规定或需检查规格及作业规范。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更改历史 1.0目的

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对产品形成过程及产品质量进行控制,以利于及早发现问题采取预防措施,预防和控制问题的发生。 2.0范围 适用于产品质量及产品形成的各有关阶段。 3.0职责 3.1各职能部门负责统计技术的选定及实施。 3.2质管部负责对统计技术应用的监督管理及归纳分析。 3.3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对公司数据分析应用工作的开展、推广和指导。 4.0工作程序 4.1统计方法应用范围: 4.1.1市场预测(如调查表等); 4.1.2产品开发阶段; 4.1.3过程控制和过程优化(如控制图、抽样技术、质量追踪反馈表、错误率、返工率等); 4.1.4进货检验(如抽样技术、缺陷收集卡、排列图分析); 4.1.5最终检验(如抽样技术、缺陷收集卡、排列分析); 4.1.6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失效分析(如缺陷收集卡、排列图分析等); 4.1.7产品及过程分析(如因果图)。 4.2常用统计方法 4.2.1统计分析表(调查表)法 4.2.1.1.统计分析表法是以收集和记录资料的形式对数据进行粗略的整理和原因分析的一 种方法。 4.2.1.2.统计分析表法可用于市场预测和调查、收集各类质量特性数据,供质量改进使用, 也可用于成品检验情况分析。 4.2.2排列图法 4.2.2.1.排列图法是寻找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即区分“关键的少数和无关紧要的多 数”,确定质量改进关键项目的一种方法。 4.2.2.2.排列图法可用于产品缺陷分析、成品一次交验合格情况分析、找出质量问题的主 要原因等。 4.2.3因果图法

4.2.3.1.因果图是用于寻找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即分析原因于结果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4.2.3.2.因果图法分析找出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用于废品原因分析、成品装配一 次交检合格情况等。 4.2.4直方图法 4.2.4.1.直方图法是用于分析数据的分布状态,从而对总体分布状态及其特征量进行推新 的一种方法。 4.2.4.2.直方图法可从分布规律中分析产品质量状况和工序状态,可用于工序控制和工序 能力调查等。 4.2.5控制图法 4.2. 5.1.控制图是用于分析和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所使用的带有控制界限的一种方 法。 4.2. 5.2.控制图法主要可用于工序质量控制等。 4.2.6抽样检验 4.2.6.1.抽样检验是从产品中随机抽取若干个样品,测试其质量指标,从而对这一批产品 质量状况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 4.2.6.2.抽样检验可用于成品入库检验情况等。 4.3统计方法的选用程序 4.3.1选定统计分析项目 4.3.1.1.由各职能部门根据工作中发生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项目,明确分析目的后选定 分析项目。 4.3.2选定统计方法 4.3.2.1.由各职能部门制定人员,根据项目的目的、要求内容重点、分析范围等,选定最 能反映出问题所在的统计方法,交研发部统一登记于“统计技术应用一览表”。 4.3.3收集整理和鉴别资料 4.3.3.1.按统计方法收集整理和鉴别资料,包括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及其他有关来源的 数据,并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可比性,且具有代表性,收集信息至少包括以下方 面的输入: a)反馈; b)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质量管理: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 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分析。 3、相关/支持性文件 《过程和服务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程序》 《预防措施程序》 4、职责 4.1质量管理部 a)负责归口管理公司对内、外相关数据的传递与分析、处理; b)负责统计技术的选用、批准、组织培训及检查统计技术的实施效果。 4.2各部门 a)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收集、传递、交流; b)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的具体选择与应用。 5、工作程序 5.1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

5.2数据的来源 5.2.1外部来源 a)政策、法规、标准等; b)地方政府机构检查的结果及反馈; c)市场动态; d)相关方(如业主和住户、供应方等)反馈及投诉等。 5.2.2内部来源 a)日常工作,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服务质量检查与考评记录、内部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的其他记录; b)存在、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c)紧急信息如出现突发事故等; d)其他信息员工建议等。 5.2.3数据可采用已有的质量记录、书面资料、讨论交流、电子媒体、通讯等方式。 5.3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5.3.1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应提供如下信息; a)业主和住户满意或不满意程度; b)服务满足业主和住户需求的符合性; c)过程、服务的特性及发展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供方的信务标准类数据的收集分析,并负责传递至相关部门。对出现的不合格项,执行《纠正措施程序》。

841数据分析控制程序C-2016版ISO13485

秦皇岛市XX医学系统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文件名称数据分析控制程序文控标识 文件编号CMS-02-841 版本 C 编制部门品质部生效日期2017/6/1 发布签署 姓名职位签署签署日期编制毕X梅质保工程师 审核会签审核—— 批准杨X山总经理 发放范围□市场部□销售管理部□研发中心□采购部□生产部□仓储部□物流部□电子商务部□技术支持中心□人力资源部□品质部□办公室 □国际贸易部□ 发放方式□电子文档□纸文档□光盘+签署页 归档方式□电子文档编写/打开软件:_______________ □纸文档□光盘+签署页 更改记录 版本/修订 次数 更改页修改码更改单号更改主要内容生效日期加盖红色受控印章的硬拷贝文件受控。使用前,请核实文件是否为有效版本。

文件名称数据分析控制程序文件编号CMS-02-841 版本/修改码 C 页码第 1 页共 4 页 1 目的 收集、整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机会。 2 范围 适用于对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 3 职责 3.1品质部负责协助相关部门选用统计技术、组织培训及检查统计技术的实施效果。 3.2各职能部门负责按相关文件要求收集、传递、整理、分析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的数据;负责本部门统计方法的具体选用、实施和应用情况报告。 4程序 4.1信息是指有意义的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价值的信息,也为控制质量和进行决策提供依据。数据和信息是公司的重要资源。 4.2数据的来源 4.2.1外部来源 1)政策、法规、标准等; 2)地方政府机构检查的结果及反馈; 3)第二、三方审核结果; 4)市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展方向; 5)相关方(如顾客、供方等)反馈及投诉等。 4.2.2内部来源 1)产品实现、过程控制和体系运行的记录,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检验试验记录、内部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的其他记录; 2)存在、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3)其他信息,如员工建议等。 4.3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数据的收集可以直接利用已有的质量记录、书面资料,也可以采用交谈、调查、电子媒体、通信等方式进行。 4.3.1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应能提供如下信息: 1)顾客反馈(包括满意和不满意); 2)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符合性; 3)过程、产品的特性及其发展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4)供方的信息等。 4.3.2外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4.3.2.1品质部负责行业主管部门、认证机构监督检查的结果的收集分析,并负责传递到相关部门。对出现的不合格项,执行《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3.2.2 政策法规类信息由品质部及相关部门收集、分析、整理、传递。 4.3.2.3 销售管理部、国际贸易部、技术支持中心、电子商务部等部门积极与顾客进行沟通,以满足顾客需

数据统计分析控制程序

数据统计分析控制程序 核准:审核:制定: xxxx年xx月xx日发行 xxxx年xx月xx日实施

文件修订履历

1.目的:用于进料检验、制程能力、半成品、成品的不合格统计及其它相关资料,以此分析问题来进 行对策,用以稳定质量及降低不良率的发生,以确保产品质量。 2.范围:由进料、制程管制至产品出货以及客户满意度,供应商考核均适用。 3.权责:品管部及相关单位。 4.定义:无 5.作业内容: 5.1.抽样检验: 5.1.1.材料、半成品、成品之进出货检验,依据GB/T2828.1-2012 II级水平正常单次抽样计划,允 收水平依据各物料之检验规范。 5.1.2.制程管制依据SIP或相关规范执行。 5.2.质量数据来源: 5.2.1.品管人员依据平时所作检验,测试或量测记录填入检验表中。 5.2.2.品管部门每月汇总各项检验表资料,运用统计手法统计分析各项质量数据,并于每周召开 品质会议上提报。 5.2.3.经统计分析后,如有质量问题时,由品管部门召集相关部门检讨,拟定各项质量预防措施, 并由品管单位追踪结案。 5.2.4.每月品管单位召开质量会议,作为质量目标及质量计划检讨或修订。 a)品管检验记录。 b)制程能力分析(如Cpk、管制图等)记录。 c)客户满意度评价记录。 d)生产记录。 e)设备校正、保养、维修等记录。 f)供应商评鉴记录。 g)订单审查及修改记录等。 5.2.4品管检验记录之分析,应使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如管制图、柏拉图、鱼骨图等),结果做成[品 质月报] 5.2.5客户所关注(如客户投诉、退货、原因调查等事件)有关资料的分析,应及时将分析结果依书 面形式向客户报告。 5.2.6与公司目标有关数据的分析,应记录于[ 年各目标达成情况]。 5.2.7业务部依《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规定进行数据分析,并将结果记录于[ 年各目标达 成情况]以了解客户满意状况。

医疗器械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医疗器械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 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 评价在何处可以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范围 适用于来自《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执行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的分析和控制。 3职责 3.1质量部 a)负责公司对内、对外相关数据的传递与分析、处理; b)负责公司统计技术的选用和实施效果的跟踪。 3.2各部门 a)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收集、传递和交流; b)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的具体选择与应用。 4程序 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如果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得到改进,应予评价。这应包括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 4.1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4.2数据的来源

4.2.1外部来源 a)政策、法规、标准等; b)政府机构监督检查结果及反馈; c)市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展动态; d)相关方(如顾客、供方等)反馈及抱怨等。 4.2.2内部来源 a)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如《供方/外协方评定表》、《部门质量记录清单》、《不合格项目分布表》、《跟踪服务卡》、《风险评价表、风险控制措施记录表》、不合格率、交货期等; b)与体系运行有关的数据,如《内审不合格报告》、《内审检查表》、《管理评审报告》、《设计开发评审报告》 等; c)紧急信息,如出现突发事故等; d)其他信息,如员工建议等。 4.3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 4.3.1数据分析应提供以下有关方面的信息: a)顾客反馈; b) 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c) 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 供方。

质量目标及统计技术应用管理程序

JINFENG METAL & PLASTIC PRODUCTS CO.LTD ., PROGRAM FILE P4.2.3-04 V1.0质量目标的管理和统计技术运用管理程序 2006/10/25发布2006/11/01正式实施中国高仕(东莞)文具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程序是根据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4.质量管理体系”中的“4.2文件要求”第三条“4.2.3文件控制”之各项要素并结合金峰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实际情况制定而成。 本程序主要起草及解释部门: 本程序拟制(起草)人: 本程序审核人: 本程序标准化: 本程序批准人:

1、目的 应用有效的分析方法,确定适宜的统计技术,基于逻辑分析结果权衡经验和直觉作出决定并采取措施,来分析控制工序过程的产品品质和查找不合格品发生原因,确保工序及产品质量有效地控制,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进行及质量的服务改进提供依据。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塑胶、电子制品的流量形成的各有气过程及流量管理体系的各流程中进行统计技术分析工作均属之。 3、定义 3.1层别法:将各相关数据按其来源,性质,期限范围等进行收货分类,加以层别,为其他统计技 术提供,原始依据 3.2柏拉图:根据收集之数据,以不良原因,现象分别进行系统分类,计算各项目别所产生的数 据(如不良率损失金额)以所占的比例,依大小顺序排列,加上累计百分值以找出主要项目的图形. 3.3因果图:也叫鱼骨图,用于找出质量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直观明了地确定因果关系. 3.4调查表(检查表):也叫调查表,是收集数据规范化的内容,可直观显示出某段期限内,某项产 品不同质量所占每项的频次. 4、职责 4.1 品质部负责对适用的统计技术进行选择,应用与评价,并负责各项检查点和工序序点,采 用统计技术抽样值做好质量统计技术应用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及统计资料的分析、整理和公布。 4.2 各部门及生产部质量统计人员要按有关要求负责实施适用的统计技术方法,并做好本岗位 质量统计分析工作。并负责提供相关统计分析和原始数据,及时执行相应的改善措施。 4.3 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适用的质量统计技术,并对质量统计技术的运用进行审批。 5、作业内容 5.1统计技术管理流程(附图) 5.2统计技术需求管制: 品质部根据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各流程及制造工艺及行业特点,建立与维持“统计技术应用一览表”以鉴别指出监督控制或验证各处控制情况所需使用的统计技术和相应的资料来源和应用管理方案。 5.3 统计技术的要求。 5.3.1 品质部根据车间各部门工序检验员的品质分析统计结果确定统计技术、监控、查找过程 品质因素或规律。 5.3.2 各部门的统计员对其主管产品或业务进行管理,并进行产品产量责任废品量的审核(重

房地产公司质量手册-数据分析控制工作程序[117105]

房地产公司质量手册:数据分析控制工作程序[117105] 房地产公司质量手册: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数据分析控制,证实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用于质量改进,确保质量体系的不断完善。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规定的相关数据来源进行分析。 3.职责 3.1工程部是公司数据分析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指导检查各部门开展数据分析,并汇总结果,用于质量改进情况。 3.2各部门根据公司分管业务分别组织进行数据分析。 4.控制程序 4.1工程部负责配合总经理工作部,对数据分析中使用的有关分析技术进行适当的培训。 4.2数据分析的信息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顾客满意; b)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c)过程及产品的特性及趋势; d)供方。 4.3公司规定需要进行数据分析的数据来源和责任部门为: a)策划营销中心负责市场调研与决策的原因以及顾客意见的数据分析; b)工程部负责组织项目部对工程建设控制能力评价和供方情况进行数据分析; c)财务与次产经营部负责经济活动分析中的数据分析; 4.4数据分析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分层法; b)调查表法; c)对比分析、相关分析、平衡分析、显著性分析、回归分析等; d)图示法(因果图、直方图、排列图、网络图、横道图、关联图等); e)安全性评价和风险分析; f)量本利分析等。 4.5各部门每季对日常收集的数据进行一次数据分析,并对实施数据分析的结果加以应用,编制“数据分析报告单”,于每季度末将分析结果报工程部。 4.6工程部对各部门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确认,每季汇总公司数据分析情况。 5.质量记录 5.1QR24-01数据分析报告单 感谢您的阅读!

数据分析管理办法

数据分析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规范有关数据、信息的确定、收集和分析工作,用以识别改进的方向并实施持续的改进,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职能部门、项目和专业公司的数据、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活动。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Q/GDCF A101.001-2003 质量手册 4 职责 4.1 公司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协调和领导公司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 4.2 公司综合管理部是公司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收集、汇总和分析各类数据。 4.3 各职能部门、负责各自工作相关的数据的收集、分析,并将分析情况和利用结果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报告。 4.4 相关供方应配合各职能部门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

5 管理内容与要求 5.1 数据的收集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可通过监视和测量的结果、审核结果、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监查报告、记录、相关方来函的有关内容并通过报告、会议、座谈、走访、调查等其他形式及时或定期收集与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和产品、过程有关的数据。 5.2 与顾客满意度有关的数据(综合管理部收集) 从顾客的相关会议、相关报告或以其他形式对顾客满意度相关数据进行收集。 5.3 与内审有关的数据(综合管理部收集) 在每次内审结束后由综合管理部汇总与内审有关的以下数据: ——内审所发现的不符合项的数量以及重要不符合项与一般不符合项的数量比例; ——不符合项所覆盖的部门的数量及比例。 5.4 与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有关的数据 5.4.1 与管理职责有关的数据(综合管理部收集) 每次管理评审输入、输出信息,纠正和预防措施及其实施有效性的数据。 5.4.2 与资源管理有关的数据(综合管理部及相关职能部门收集)

QP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 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和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确保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实现过程中对监视和测量活动结果及其他相关来源数据的分析。 3.职责 业务部负责顾客满意或不满意程度的相关数据的传递与分析、处理;负责统计技术的选用及实施效果的验证。 质检部和生产部负责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符合性的相关数据的传递与分析、处理;负责统计技术的选用及实施效果的验证。 资材部采购的信息等的相关数据的传递与分析、处理;负责统计技术的选用及实施效果的验证。 行政部负责总的资料数据的收集、传递和分析处理。 其他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数据的收集和传递; 4.程序 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反应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 数据的来源 a.政策、法规、标准等; b.地方政府机构检查的结果反馈; c.市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展方向; d.相关方(如顾客、供方等)反馈及投诉等。 a.日常工作,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检验试验记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 常运行的其他记录; b.存在、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问题统计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c.紧急信息,如出现突发事故等; d.其他信息,如员工建议等。 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a.顾客满意或不满意程度; b.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符合性; c.过程、产品的特性及发展趋势 d.供方的信息等。 紧急信息由发现部门迅速传递给行政部组织处理,可采用电话、传真等方式。 数据分析方法 对于市场、顾客满意程度、质量、审核分析一般采用调查表; 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可采用排列图、因果图进行分析,找出主要的不合格项,分析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可采用控制图法; 根据产品类别及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产品检验采用相应的抽样检验。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 对公司内的有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确保工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等到有效控制并不断改进,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2.范围 适用于对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的结果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分析。 3.职责: 3.1 质检科 A.负责统筹公司对内、外有关数据的传递、分析与处理; B.负责统筹统计技术的选用、批准、组织培训及检查统计技术的实施效果。 3.2各部门 A. 负责本部门有关的数据收集、传递、交流; B. 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的具体选择与应用。 4.程序 4.1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可采用已有的质量记录、书面资料、讨论交流、电子媒体、声像设备、通讯等方式。 4.2数据的来源 4.2.1监视和测量活动: A.顾客满意度的调查,包括对客户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B.内部审核的结果或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运行的其他记录;如存在、潜在的不合格,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C.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结果,如日常工作中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每日产品质量抽查、检验试验记录等; 4.2.2其他来源: A.市场调研结果,如新产品、新技术发展方向等; B.相关方(如顾客、供方等)反馈及投诉等 C.外方审核,如政府机构检查结果及反馈; D.政策、法规、标准等

4.3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4.3.1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应提供如下信息: A.顾客满意和(或)不满意程度; B.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符合性; C.过程和产品特性变化的趋势,以及改进的机会; D.供方满足组织需求的能力的变化等。 4.3.2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4.3.2.1 监视和测量活动的信息将按如下有关程序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 A.《顾客满意度测量管理规定》; B.《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C.《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4.3.2.2其他来源数据,如市场调研、顾客反馈和外部审核等方面的数据将按《信息交流控制程序》由相关部门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和传递。 4.4数据分析方法 4.4.1为了寻找数据变化的规律性,使数据分析后能够提供预期的信息,通常采用统计方法 4.4.2基本统计方法的种类 A.点检表又称调查表、核对表,它是以简单的数据用容易了解的方式做成图形或表格,只要记上检查记号,并加以统计整理,作为进一步分析或核对检查用。常用于内审及车间的日常管理。常用的调查表有(1)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2)缺陷位置调查表(3)内审检查表等 B.柱状图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搜集到的数据加以分类整理的一种方法.依柱形长度,比较数据的差数、倍率等,作图简单,能正确表示出来。目的在于把杂乱无章的数据加以整理,使之能确切地反映数据所代表的客观事实.原則是使同一类别內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类别之间的差別尽可能大.常用于同类多组数据间的比较。如生产同种类产品不同人员间的差别。通常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1)按人员(2)按班次(3)按设备(4)按不同供应商物料(5)其它 C.直方图是通过对数据的生产整理,从而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状況和估算工序不合格品率的一种方法。用途:常用于分析质量原因,测量工序能力及稳定性,估计工序不合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