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毕业论文全球变暖问题成因影响措施及新能源

毕业论文全球变暖问题成因影响措施及新能源

全球变暖问题分析

目录

全球变暖问题分析

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全球变暖的定义 (3)

全球变暖的背景 (3)

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 (4)

针对全球变暖的对策 (8)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0)

摘要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强,全球变暖已悄然成为国际上热议的话题,那么全球气候变暖是什么?会对人类造成哪些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这个问题?本文从全球变暖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影响,探讨了

相应的一些对策,对几种新型能源进行了讨论,并呼吁全社会重视全球变暖这一问题。

关键词:全球变暖背景影响对策新型能源保护环境

正文

一、全球变暖的定义

全球变暖全称全球气候变暖,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二、全球变暖的背景

1: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总统纳希德在该国水下6米处的海底主持一次内阁议。马尔代夫内阁在水下讨论通过一项决议,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步伐。对平均海拔只有1.5米高的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来说,这条消息并不轻松,因为气候变化关乎它的生死。根据科学家最新发布的在研究报告,如果全球变暖的趋势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那么这个由1192个小岛组成的国家将在本世纪消失。

2:从1993年迄今的20多年间,由于冰川融化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海平面总共上升了9.12厘米,按照这个数字推算,50年之后,海平面将上升37.6厘米,这意味着图瓦卢至少将有60%的国土彻底沉入海中。这对图瓦卢就意味着灭亡,因为涨潮时图瓦卢将不会有任何一块土地能露在海面上。

(图为因全球变暖而断裂的北极冰架)3:据目前可靠的观测值来看,近年来全球气候的增暖的趋势在加强,下图是18 61年~1989年全球平均温度距平变化,这种变化是世纪性的。迈入21世纪全球

变暖的趋势仍在增加,全球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都将产生严重影响。

1861~1989年全球平均温度距平变化(相对1951~1980平均值)

(a)北半球(b)南半球(c)全球

以上种种资料都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全球变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刻不容缓。

三、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

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直接影响人类社会、通过环境变化影响人类生存以及通过生态系统作用于人类三大类。

1.直接影响人类社会

首先,是气温升高直接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这包括农业生产、社会政治、能源结构以及人类的文化活动4个方面。

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直接、更最突出。研究显示,海拔高度每升高1 00米,气温就会降低大约0.6度。这大致相当于纬度向北推100公里。而假设未来温度升高1度,现有的作物种植界限就会向南或向北摆动,导致传统种植区域发生很大的改变。例如香蕉以前只能在南方热带种植,气温升高后,以前没有种植条件的北方也可能适合其生长。随着种植界限的改变,作物的产量也会发生变化,喜温的作物可能产量增加,但同时也可能形成一些热害,导致高温、干旱。

应对全球变暖就要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能源的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在发达国家“减排”成为各国讨论的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的“减排”问题必然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有关阻止全

球气候变暖的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从而使气候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性政治问题。

另外,气候变化会令能源结构发生变化,亦将影响到各行各业,起码冷气机生产商现在可以考虑拓展北极市场。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加拿大魁北克省一个2000多人的村庄,2006年8月底的气温高达31摄氏度,导致当地的爱斯基摩人为25名办公室职员添置了10部冷气机。为爱斯基摩人争取权益的克卢捷表示,北极地方密闭的房屋用来御寒,但在炎热天气下房里气温非常高,人们借助冷气机降温才能正常工作。

北方地区传统上冬季需要取暖,如果温度持续升高,取暖设备可能也会逐渐失去用户。总之,能源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

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也会发生改变。在人类的文化活动方面,比如旅游,尤其是比较发达的国外海岸带旅游,在气候变暖后都会有很大的变化。以前冬天冷,人们可能不愿意出门,现在气温升高,冬季的旅游活动会增加。

以上几方面的转变,最终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产生直接影响。从结果来看,这种影响可谓好坏参半。

2.通过环境变化影响人类生存

首先,全球变暖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

升。一方面由于气温升高的同时,海水

温度也随之增温,海水因膨胀而导致海

平面抬升;另一方面因极地增温强烈,

会造成部分极冰的融化,引起海平面的

上升,据观测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

面上升了10~20厘米。据推测,如果地

球平均气温上升1.5摄氏度,那么格陵

兰岛的冰川将开始融化,如果上升3

摄氏度,格陵兰岛的冰川将全面开始融

化,假设冰川全部融化需要数百年到一

千年时间,融化后的冰水流入海里,那

么地球海平面将上升7米多。而对地球

的南极冰盖而言,如果地球的平均气温

上升2摄氏度时将开始融化,上升3

摄氏度将会越来越不稳定,上升4摄氏度将全面开始融化。而如今海平面上升了

10—20厘米,对沿海的低地国家及地区都构成直接威胁,在海拔低的沿海地区,遭受洪水和潮水灾害的区域就会扩大。据预测,由于海平面的上升,一些小岛将不复存在,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以南亚和东南亚为中心,全世界将会有2600万人遭受洪水灾害。

海平面的上升还会导致海水倒灌。在海水和淡水的交汇处有一个混合区,很多年以来,这个区域海水和淡水的进出是平衡的,海平面升高导致出海口区域的盐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整个区域内人类的生存环境。

例如,在海平面上升50厘米条件下,长江口现在100年一遇的风暴潮将变为50年一遇,珠江口现在50年一遇的风暴潮将变为10年一遇,再考虑到未来台风频率的增加,风暴潮灾害将更加严重。

其次,全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据气候模式计算,当大气中CO

含量加倍后,就全球来讲,降

2

水量年总量将增加7-11%,但各纬度变化不一。从总的来看,高纬度因变暖而降水增多,中纬度则变暖后副热带干旱带北移而变干旱,副热带地区降水有所增加,低纬度因变暖而对流加强,降水增加。下表展示了1882~1990年全球平均陆地降水量距平变化。

1882~1990年全球平均陆地降水量距平变化

(据NOAA环境实验室,引自王绍武)

此外,自然界的降水规律也可能发生变化,水资源的季节性分布和时间分布会有很大改变。这种变化也有两种可能性,有人认为可用水资源总量会增加,也有人预测会减少。但不管怎样,传统的区域间的水量平衡会发生变化,之前水域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的界限会被打破。有研究发现,原本气候湿润的地区

会出现季节性干旱,比如我国南方地区过去雨量比较充沛,但近年统计数据显示,相对干旱的季节变得更干旱了。大量研究还表明,传统的降水规律可能会改变,比如我国每年八九月份是降水的高峰季节,每个区域又有其传统的降水分布。新的气候变化条件下,可能会导致一些过去没有出现过的情况。例如暴雨的增加,将直接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加剧,进而增加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3.通过生态系统作用于人类

全球气候变暖对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产生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适应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进而会影响到人类自身。

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以说是一种隐形破坏。因为这种变化不易被察觉,却在分分秒秒地改变着整个地球。这其中最典型的是植被的分布格局。这里的植被是广义的,农作物、森林都包括在内。它们传统的分布空间、分布规律相对固定,将来气候变暖后界限温度改变,全球尺度上传统的分布格局就会被打破,植被结构会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带动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例如会导致有害生物的增加甚至变异,事实上,目前国内国际都有人专门研究未来的病虫害防治问题。

有科学家认为,气候变暖很可能对物种及其生活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尽管对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了解还很有限,但最新的研究确定了一些由气候变暖带来明显改变的地区。其一就是所谓的“生态系统分界线”(ecosystem bou ndaries),例如把草很高的草原和混合草原分隔开来的过渡地带。降水和温度的改变可以使这些分界线发生移动,某些生态系统扩展到新地区,而其他生态系统则因气候变得不再适宜原有物种生存而缩小范围。

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气候变化也急剧加快了物种的灭绝速度。对全球5

个地区的最新研究表明,如果气候持续变暖,濒临灭绝的物种数量将显著增加。从事该项研究的科学家们预测,由于气候变化,这5个地区到2050年有24%的物种行将灭绝。

研究还指出,气候变化对许多物种生存造成的威胁要比破坏它们自然栖息地的威胁更大。种群本身的结构也会发生改变,主要的物种间形成新的竞争关系,传统的生态结构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是相当复杂的。

此外,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更大的影响可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地球的化学循环,另一个是地球表面的能量交换。地球的化学循环是指生命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主要包括碳、氮、磷的循环。而地球表面能量交换是指地表每年释放、吸收多少能量。气温升高带来的植被结构和物种种群发生的变化,也同时引起地球化学循环的形势发生变化,最终导致能量平衡的变化,引起全球的热量平衡场变化,从而使大气环流发生改变。

人类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最终会作用在人体健康上:热浪冲击频繁加大,导致死亡率及心脏、呼吸系统等疾病发病率增加;疟疾、登革热等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其传播范围也可能增加;随着居住环境的变化,人的机体抵抗力和适应能力下降,伤寒、痢疾等传染病就成为常见病。

17世纪,列强派出的科学家医学家就意到印度和南非海岛的变化,找到了人类滥砍滥伐会导致气候变化的证据,催生了人类导致全世界气候变化退化的概念。

俄罗斯科学家的最新研究也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会改变生态环境,从而导致人的健康状况恶化。研究发现,在降水比较多的部分陆地地区,由于水位上升,人们饮用最多的是靠近地表的水。而地表水的水质会因地表物质污染而下降,人饮用这样的水,就会患上皮肤病、心血管疾病、肠胃病等各类传染性疾病。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对整个人类来说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四、针对全球变暖的对策

为了防止全球变暖的继续发展和扩大,以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遏制危害人类健康的各种疾病的产生和蔓延,采取必要的措施应对全球变暖是一项非常紧迫同时也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我们需要用全球的眼光从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方面进行思考,以保障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对策:

1.提高能效,减少使用化石燃料,采用替代能源

提高能效可显著减少CO

的排放,现在人类使用的化石燃料约占能源使用总量

2

的90%,开采化石燃料,扰动了地层中原有元素的埋藏方式,通过燃烧使之成为可活动因子,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所占份额最大。寻找替代能源,可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现今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是:石油约占能源的40%,煤占30%,天然气占20%,核能占6.5%。从中可以看出,新型清洁能源的比重还是比较低的,因此应加强对新型能源的开采工作以减缓温室效应。

目前主要的新型替代能源有以下几种:

①核能:在新能源开发中比较现实的是核能,它将逐渐发展成为新世纪的一种重要能源。我们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核聚变能可能成为核能新秀。利用核裂变,人们已经通过反应堆加以人工控制,实现了原子能发电。要使核聚变释放出的巨大的能量转变为电能,即实现核聚变发电。也必须对核聚变实行人工控制,使其按照人们的需要有的序地进行,这就是受控核聚变。核能发电具有很多优点:不会造成空气污染,不会加重温室效应,核能发电所需要的原料铀储量丰富提炼成本低。但同时也存在问题:资源利用率低,核废料成为危害生物圈的潜在因素,处理技术不完善,核电建设投资费用大,风险较高。

②风能:风能未来将会取得非常迅速的发展,全球风能产业的前景相当乐观,各国政府不断出台的可再生能源鼓励政策,将为该产业未来几年的迅速发展提供巨大动力。风能具有可再生、永不枯竭、无污染等特点,综合社会效益高。但尽管在理想条件下,虽然风能利用的成本比较低,但仍高于化石燃料,风能受地形、气候、风力的变化影响较大,连续性较差,转换效率较低,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风能的发展也值得期待。

③水能: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水能资源最显著的特点是可再生、无污染,它是常规能源。开发水能对江河的综合治理和综合利用具有积极作用,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缓解由于消耗煤炭、石油资源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开发水能放在能源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人们目前最易开发和利用的比较成熟的水能也是河流能源。水能主要用于水力发电,其优点是成本低、可连续再生、无污染。缺点是分布受水文、气候、地貌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大。

④氢能: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开发氢能列为重要的新能源项目,开发高效率、低成本生产氢的工艺。氢能被认为具有长期利用的潜力,具有高温高能,热能集中,可再生,来源广泛,应用范围广的刚有点,但也存在几个问题。首先,氢不是一种能源来源,在自然界不能自由存在;氢必须从石油、天然气或水等其它物质中分离出来,成本比较昂贵;氢的分离也要消耗能量,从水中分离氢则能耗更高;与等量的石油相比,氢的热值也较低。第三,氢既不容易储存,也没有相关设施来生产、运输和销售氢燃料。氢燃料利用各环节的安全性也值得关注。在《石油的色彩》一书中作者预见,在未来的两个世纪里,氢将会作为从碳氢化合物中衍生出来的烯料进入到世界经济领域中来,而它最终将会从碳氢化合物中产生出来,并且主要将来源于水。

⑤太阳能:太阳能以其清洁环保、取之不竭在全球范围受到了追捧,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的新能源之首,发展前景极为被看好。只有太阳能才能满足人们更进一步的需求,这种更加清洁的能源将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阳能具有普遍,无害,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这一点是极其宝贵的。但同时太阳能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开发成本高效率低等缺点。太阳能具有巨大的利用潜力,但成本目前大大高于风能,数倍于化石燃料,利用也是断断续续的。太阳能开发难度大,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利用还受矿物能源供应,政治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发展道路比较曲折。尽管如此,从总体来看,20世纪取得的太阳能科技进步仍比以往任何一个世纪都大。太阳能利用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全球共同行动,为实现世界太阳能发展战略而努力,保证太阳能事业的长期发展,注意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加速商业化进程,扩大太阳能利用领域和规模,太阳能在人类的未来能源结构中必将占据着主导地位。

2.保护森林

今日以热带雨林为主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急剧破坏。有效的应对对策,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目前由于森林破坏而被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根据估计每年约在1~2gt.碳量左右。倘若各国认真推动节制砍伐与森林再生计

划,到了2050年,可能会使整个生物圈每年吸收相当于0.7gt.碳量的二氧化碳。具结果得以降低7%左右的全球变暖程度。

3.引起全社会对全球变暖与健康关系问题的关注

应对全球变暖应当提高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使全社会正确地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使人类与自然能够协调发展,制定有效的政策以进一步地控制人口的增长,采取各种积极措施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全球变暖不仅仅是政府的事,它与我们自身的健康紧密相连。只要人类有了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把保护环境,防止大气、水、食品和土壤的污染视为自己的应尽职责,我们人类就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4.积极做出调整以适应全球变暖

这是无论如何必须考虑的问题。例如,除了建设海岸防护堤坝等工程技术措施防止海水入侵外,有计划地逐步改变当地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以适应逐步变化的气候。日本北部因为夏季过凉,过去并不种植水稻,或者产量很低。但是由于培育出了抗寒抗逆品种,现在连最北的北海道不仅也能长水稻,而且产量还很高。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气候变化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只要能及早预测出气候变化趋势,适应对策是能够找到并顺利实施的。

五、结语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远远不止上诉的内容,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也不是仅仅这几条所能够做好的,还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从个人的角度讲,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全球变暖的后果,每个人都有责任做出行动来挽救自然环境,至少不破坏它。因为,自然不是某个个体或某个物种的,而是所有物种共有的。我们应该共同关注气候变化,共同努力,这样我们的地球才会越来越美丽。

参考文献:

[1]杨志峰,刘静玲.《环境科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傅桦.《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与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学报[N]》.

[3]李焰.《环境科学导论[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4]郑斯中.《全球变暖对我国粮食产量影响估计中的乐观倾向[D]》.

[5]张峥,张涛,郭海涛.《温室效应及其生态影响综述[D]》.

[6]《中国社会科学报[N]》.

[7]梁超轲.《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J]》.

[8]《ICSI研究报告[R]》.

[9]郑楚光.《温室效应及其控制对策[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10]李传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21世纪能源与动力[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11](美)迈克尔·埃克诺米迪斯.《石油的色彩[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