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种子学》大纲

《种子学》大纲

《种子学》大纲
《种子学》大纲

种子学(2679)自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种子学是农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它是研究种子特征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应用科学。该课程主要介绍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和种子应用技术两方面的内容。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种子形态构造、化学成分、生理生化基础和种子生长发育、成熟过程,以及种子休眠、发芽、种子活力和寿命及其受生理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应用技术包括种子鉴定、质量检验、种子贮藏和种子加工处理等。

(二)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

种子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基本生产资料。种子学的主要任务是为作物种子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先进技术措施,保证种子的质量和数量,提高作物种子的产量和品质。自学者自学种子学的目的,就是了解和掌握如何在种子生产等诸多环节中控制和提高种子质量。因此,种子学既是农学专业的专业课,又是一门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课程。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自学该课程的总体要求是了解农作物种子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特点;认识种子质量的重要性;掌握种子质量检验的一般原理和规程要求;熟悉种子生产、贮藏、加工、处理和检验管理等环节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能拟定种子的贮藏、加工和管理中合理的措施和手段,提出生产加工中控制和提高作物种子质量的途径。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种子学的理论是建立在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上的独立科学体系,如植物学(包括形态、解剖、分类等)、化学(主要是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物理学、生物统计学以及遗传学、种子病理学、农业昆虫学等是种子学的基础。因此,为了很好理解和掌握种子学课程的内容,必须首先自学掌握各门基础课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种子学的理论知识又是许多其他学科或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如作物育种学,种子生理工艺学等。

本课程的基础知识是:

重点是:种子活力、生活力和发芽力的测定与理解;种子质量分级与检验技术

难点是:种子活力的理解因涉及到大量的生理生化基础方面的内容

-1-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自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重点是农作物种子的概念及其涵义。通过本章自学了解种子学的主要内容以及种子工作的发展。了解种子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掌握并理解农作物种子的概念及其涵义。

(二)本章内容

第一节农作物种子的概念及涵义:掌握种子的概念,播种材料的类别及代表作物,种子遗传特性;

第二节种子工作的内容和发展:了解当前我国种子生产及其管理环节中的要求;

第三节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良种的含义与作用;

第四节种子学的内容和任务。

(三)考核知识点

1.农作物种子的概念, 播种材料的类别及代表作物

2.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3.当前我国种子工作的内容

(四)考核要求

识记:农作物种子的概念;良种的概念;播种材料的类别及代表作物;

理解: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种子学的内容与种子产业化的发展。

第一章种子形态构造和化学组成(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点是了解主要农作物种子的一般形态构造特点及主要化学成分,掌握种子安全水分的概念及其与平衡水分的关系。通过本章自学了解主要作物种子的形态结构、化学含量组成以及环境条件对种子成分的影响;并应用其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特点,鉴定农作物品种。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种子的形态结构

第二节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布

第三节种子的营养成分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节种子水分

-2-

(三)考核知识点

1.种子的主要形态构造,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

2.种子类型;主要农作物的种子特点;

3.临界水分、平衡水分,安全水分的概念;

4.影响种子平衡水分的因素,影响种子营养成分的因素。

(四)考核要求

第一节种子的形态结构

识记:种子的一般形态构造;根据胚乳、子叶有无分类作物种子。

理解:种胚是植株的雏形;种子发育形成的过程,及种子各部分与花器构造对应的关系;水稻、大豆、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外部形态结构和解剖结构。

第二节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布

识记: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粉质种子,油质种子,蛋白质种子的定义。

理解:不同作物种子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同一作物种子化学成分的在种子中的不同分布。

应用:根据种子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种子的分类。

第三节种子的营养成分及其影响因素

识记:种子的主要营养成分,直、支链淀粉特点,酸价、碘价、酸败的含义;简单蛋白质分类;种子毒物和特殊化学成分的种类。

理解: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因素,环境条件对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

应用: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条件,推测种子营养成分的高低。

第四节种子水分

识记:种子水分的两种状态;临界水分、平衡水分,安全水分的含义。

理解:影响种子平衡水分的因素。临界水分、平衡水分,安全水分之间的关系。

应用:根据种子水分含量高低,提出种子安全贮藏的措施。

第二章种子的休眠

(一)自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重点是休眠与生活力的关系,主要农作物种子休眠的原因及破除休眠的一般措施。通过本章自学还应了解种子休眠的含义;理解种子休眠的类型和原因,以及种子休眠性状的遗传和控制机理;掌握一些主要农作物种子休眠调控的常用技术。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种子修眠的类型和原因

第二节硬实

-3-

第三节种子休眠的遗传和控制机理

第四节主要农作物种子的休眠与控制

(三) 考核知识点

1.种子休眠,休眠的类型;

2.硬实;

3.种子休眠的原因;

4.主要农作物种子的休眠特点与休眠破除。

(四) 考核要求

第一节种子修眠的类型和原因

识记:休眠,原生休眠,次生休眠,强迫休眠,静止种子的含义,休眠期。

理解:种子休眠的类型和主要原因。

第二节硬实

识记:硬实的含义,常见硬实作物。

理解:硬实与种皮透性关系。

应用:硬实处理的几种常用方法。

第三节种子休眠的遗传和控制机理

识记:“三因素”学说,预措。

理解:种子休眠的不同机理,种子休眠的遗传控制。

第四节主要农作物种子的休眠与控制

识记:几种主要农作物种子休眠的原因。

理解:种子休眠控制的意义。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方法破除休眠的原因。

应用:利用种子休眠特性贮藏种子,利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方法控制农作物种子休眠期长短。

第三章种子的萌发

(一)自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重点是种子发芽的概念,以及种子萌发过程中对生态条件(特别是水分)的要求。通过本章自学应理解种子萌发的含义及种子萌发的全过程;了解休眠与萌发的关系;了解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掌握主要农作物种子萌发要求的基本条件。本章难点是种子萌发过程的生理生化代谢特点一节;对该节的自学只要求理解生理生化代谢特点与种子萌发所需条件的联系。

(二) 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过程

-4-

第二节种子萌发过程的生理生化代谢特点

第三节种子萌发的生理条件

第四节种子萌发的生态条件

(三) 考核知识点

1.种子萌发过程,发芽的概念,子叶出土型和子叶留土型幼苗;

2.吸胀损失,吸胀冷害,发芽温度的三基点,种子萌发要求的条件。

(四) 考核要求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过程

识记:种子萌发,吸胀,萌动,发芽的概念。

理解:种子发芽过程与水分吸收的关系;子叶出土型和子叶留土型幼苗形态建成的特点。

应用:根据子叶出土型和留土型的萌发特点,确定种子播种方式。

第二节种子萌发过程的生理生化代谢特点

识记:种子萌发的物质效率

理解:种子萌发中的物质代谢途径;不同作物种子物质效率的比较。

第三节种子萌发的生理条件

识记:种子新陈度、饱满度的含义。

理解:种子萌发与休眠的关系,影响种子萌发的生理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节种子萌发的生态条件

识记:吸胀损失,吸胀冷害,发芽的三基点温度。

理解: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一定光照等生态条件。

应用:设计一定试验条件保证农作物种子能正常发芽。

第四章种子活力

(一)自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重点掌握种子活力、生活力、发芽力和生命力的差异;了解种子活力测定的一些常用方法和基本原理。通过本章自学还应了解种子活力的概念和发展,以及高活力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掌握种子活力测定的一般方法。在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一节中,因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基础等内容是难点,建议不作考核内容。

(二) 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种子活力的概念和发展

-5-

第二节种子活力的生产意义

第三节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

第四节种子活力测定方法

(三) 考核知识点

1.种子活力、生活力、发芽力,生命力;

2.种子活力的内涵;

3.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

4.幼苗生长评定、逆境试验、生理生化测定。

(四) 考核要求

第一节种子活力的概念和发展

识记:种子活力,种子生活力,种子发芽力的含义。

理解:种子活力、种子生活力、种子发芽力三者间的关系。在种子劣变过程中种子发芽力与活力的关系。

第二节种子活力的生产意义

理解:种子活力与出苗整齐度的关系;种子活力与早播的关系;种子活力与节约播种费用的关系;种子活力对产量的影响;种子活力与贮藏性能的关系。

第三节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

理解:遗传基础、发育条件、种子贮藏和播种前对种子处理与种子活力水平的关系。

应用:各种处理措施种子提高种子活力。

第四节种子活力测定方法

识记:幼苗生长评定,老化试验,四唑(TTC)法。

理解:各种活力测定方法的原理和结果鉴定标准。

应用:用种子活力的测定方法鉴定种子质量。

第五章种子的寿命

(一)自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自学了解种子寿命的含义和类型;理解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及生命力丧失的原因;了解种子寿命的预测方法。本章要点是了解种子生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特别是贮藏环境中水分和温度的影响);掌握正常型种子与顽拗型种子的区别。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作物种子寿命的差异性

第二节种子寿命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顽拗型”种子的寿命与贮藏

-6-

第四节种子生活力丧失的原因

第五节陈种子的利用

第六节种子寿命的预测

(三) 考核知识点

1.平均寿命,遗传学寿命,农业种子寿命;

2.种子水分与种子寿命的关系;

3.贮藏条件对种子寿命的影响;

4.顽拗型种子,陈种子,种子劣变,种子生活力丧失的主要因素。

(四) 考核要求

第一节作物种子寿命的差异性

识记:平均寿命、农业种子寿命的含义,种子生活力与种子寿命。

理解:种子寿命差异性的原因,常见的几种农作物的寿命类型。

第二节种子寿命的影响因素

识记:Harrington经验法则

理解:种子特性对种子寿命的影响;种子水分与种子寿命的关系;贮藏温度对种子寿命的影响以及其他贮藏环境因素对种子寿命的影响。比较Harrington与Roberts公式的异同。

第三节“顽拗型”种子的寿命与贮藏

识记:顽拗型种子。

理解:产生顽拗型种子的植物种类,以及顽拗型种子贮藏。

第四节种子生活力丧失的原因

识记:种子劣变。

理解:种子生活力丧失的过程以及影响种子生活力丧失的外因和内因。

应用:控制种子生活力降低的措施。

第五节陈种子的利用

识记:陈种子

理解:可以利用某些作物陈种子的要求和原因。

第六节种子寿命的预测

理解:Roberts和Ellis对种子寿命的推导公式及其公式所表达的含义。

应用:种子寿命的预测。

-7-

第六章种子贮藏

(一)自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点是了解贮藏其间三种生命活动对种子贮藏的不利影响;了解散落性和自动分级等物理特征在生产实验中的利用;理解贮藏间低温干燥条件的合理性。通过本章自学了解种子贮藏的基本含义和贮藏的根本目的;了解种子的物理性与种子贮藏管理的关系;熟悉种子干燥的原理及方法;掌握种子贮藏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农作物种子贮藏的技术要点。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种子贮藏的生命活动特性

第二节种子贮藏的物理特性

第三节种子贮藏的条件与环节

第四节种子贮藏管理

第五节主要农作物种子的贮藏

(三) 考核知识点

1.种子堆,散落性,自动分级;

2.贮藏真菌种类,仓虫危害;

3.发热,合理通风;

4.种子入库要求,贮藏管理内容。

(四) 考核要求

第一节种子贮藏的生命活动特性

识记:呼吸作用的含义及类型,呼吸系数,呼吸强度;贮藏真菌种类,仓库害虫种类。

理解:影响贮藏的环境条件;贮藏真菌和仓库害虫的活动对种子呼吸强度的影响以及其他危害。

应用:仓库病害虫的防治和控制。

第二节种子贮藏的物理特性

识记:种子的容重,比重,种子密度,孔隙度,散落性,自动分级,导热性,导热率,种子热容量,吸附性,吸湿性。

理解:种子的物理特性与种子贮藏以及贮藏管理的关系;吸附滞后效应。

应用:根据种子物理特性,提出合理的种子分级,干燥等加工处理方法和仓储管理要求。

第三节种子贮藏的条件与环节

识记:种子仓库的性能要求;仓库的基本设备。

理解:不同作物划分种子等级的依据,种子入库准备以及种子入库的具体步骤。

-8-

应用:提出种子入库的基本要求和管理措施。

第四节种子贮藏管理

识记:发热的含义和类型,作物种质资源的含义。

理解:种子贮藏管理内容,种子发热的原因和预防,通风的目的,不同种质库保存的条件和作用。

应用:根据贮藏管理办法中的基本措施及原则,建立种子的贮藏管理制度,进行种子的贮藏管理。

第五节主要农作物种子的贮藏

识记:主要作物种子的临界水分值。

理解:不同作物贮藏特性及其贮藏管理的异同点。

应用:针对不同作物种子,提出具体的贮藏技术要点。

第七章种子加工处理

(一)自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自学应了解种子加工的原理和一般程序,了解种子清选分级和干燥,了解包装的作用和要求。重点了解种子处理的作用,种子处理的几种常用方法,特别是种子包衣的作用和方法。由于种子加工处理是我国种子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因此,建议适当了解这方面的一些发展趋势和动态。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种子清选原理和程序

第二节种子干燥

第三节种子包装

第四节种子处理的发展

第五节种子处理的方法

(三) 考核知识点

1.种子加工,种子处理,种子包衣;

2.种子干燥,种子清选分级;

3.包装,内外标识;

4.种衣剂,干燥剂。

(四) 考核要求

第一节种子清选原理和程序

标识:种子清选内容。

理解:种子的清选程序,种子清选分级的原理。

-9-

应用:根据种子不同特点(如大小、色泽等)提出种子清选措施。

第二节种子干燥

识记:种子干燥,干燥的方式。

理解:种子干燥的原理,冷冻干燥,常用干燥剂的特性。

应用:用热空气、干燥剂等进行种子干燥的要点。

第三节种子包装

识记:包装,标识,包装材料的性能;

理解:种子包装的作用和工序,小包装系列,包装要求。

应用:针对不同种子,提出合适的包装系列。

第四节种子处理的发展

识记:广义、狭义的种子处理。

理解:种子处理的发展,种子处理的内容以及作用。

第五节种子处理的方法

识记:包衣、丸化,种子剂,渗透调节种子处理的几种新技术。

理解:了解种子包衣的作用,丸化和包衣处理的异同点,渗透调节处理,水合处理与湿干交替处理的基本原理。

应用:运用不同种子处理方法提高种子质量。

第九章种子商品性及其计划管理

(一)自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不作考核要求。通过本章的自学加深种子是一种商品的观念,了解种子价格的基本组成,;了解种子生产计划管理以及种子经营生产等相关法规。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种子商品性特点

理解:种子商品的生命性,地域性,实效性,计划性。

第二节种子价格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识记:种子市场容量,种子市场需求弹性,种子价格。

理解:种子市场和种子需求与种子价格组成相互关系。

第三节种子供求预测

理解:市场调查的内容,种子品种结构预测与种子供需预测。

应用:根据种子供需预测作种子生产计划。

第四节种子计划管理

理解:种子生产计划管理的重要性。

-10-

第五节种子法规

识记:种子法对种子经营、生产的要求。

理解:种子法规对规范种子市场的作用。

(三) 考核知识点

(四) 考核要求

第一节种子商品性特点

理解:种子商品的生命性,地域性,实效性,计划性。

第二节种子价格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识记:种子市场容量,种子市场需求弹性,种子价格。

理解:种子市场和种子需求与种子价格组成相互关系。

第三节种子供求预测

理解:市场调查的内容,种子品种结构预测与种子供需预测。

应用:根据种子供需预测作种子生产计划。

第四节种子计划管理

理解:种子生产计划管理的重要性。

第五节种子法规

识记:种子法对种子经营、生产的要求。

理解:种子法规对规范种子市场的作用。

第十章种子质量与检验

(一)自学目的和要求

该章是种子学的重点内容。要求掌握我国种子质量的内涵和分级标准;掌握种子净度、纯度、发芽率和水分等主要质量项目检验的方法和依据。自学该章内容时,应参照最新颁布的国家(或)国际种子检验规程(规定)。通过本章的自学,还应了解种子检验和标准化的内容和意义;理解种子各种检验方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种子检验的一般程序以及种子扦样的基本原则。

(二) 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种子质量

第二节种子检验内容和意义

第三节种子检验程序

第四节扦样

第五节种子净度分析

-11-

第六节种子发芽实验

第七节种子水分测定

第八节品种纯度检验

第九节种子生活力测定

第十节种子健康检验

(三) 考核知识点

1.种子质量及其内容,质量分级,种子质量标准化;

2.田间检验,室内检验,田间小区鉴定,种子检验;

3.扦样,扦样原则,种子批;

4.净度,净种子,种子真实性,品种纯度;

5.正常幼苗,发芽试验,50%规则;

6.种子水分测定;

7.种子生活力测定;

8.种子健康度检验。

(四) 考核要求

第一节种子质量

识记:种子检验,种子品质,品种品质,播种品质,种子质量,种子质量标准化。

理解:种子标准化与质量分级,种子质量内容的发展。

第二节种子检验内容和意义

理解:种子检验内容与种子检验的作用。

第三节种子检验程序

识记:田间检验,室内检验,田间小区鉴定,种子检验的三大步骤。

理解:田间检验、室内检验、田间小区鉴定的目的和要求

第四节扦样

识记:扦样,异质性测定,种子批,混合样品,送验样品,试验样品(试样)

理解:扦样的目的和原则,扦样的程序,种子批划分的作用。了解混合样品、送验样品,试验样品的配置,以及备份样品保存的方法和目的。

第五节种子净度分析

识记:种子净度,净种子,其他作物种子,大型杂质。

理解:净度分析要求试样的最低重量,净度分析的一般步骤,种子净度分析的意义。种子净度分析结果的处理。

应用:对几种主要作物种子的净度分析。

第六节种子发芽实验

识记:发芽势,发芽率,50%规则。

-12-

理解:发芽试验步骤,发芽试验的作用,正常幼苗的含义。发芽床应具备的基本要求;重新发芽的几种情况;发芽率结果计算与分析。

应用:主要作物种子的标准发芽实验方法及正常幼苗的特点。

第七节种子水分测定

识记:种子水分,烘干减重法。

理解:种子水分测定方法的原理和步骤,烘干减重法与电子快速水分仪法的操作,预烘法的含义。

应用:利用电阻式(电容式)水分测定仪对几种主要作物种子的水分测定。

第八节品种纯度检验

识记:品种纯度、种子真实性、品种纯度的含义。

理解:田间检验的时期和步骤,结果分析,室内纯度检验的依据和方法,籽粒形态和幼苗形态鉴定的方法,田间小区鉴定的种植要求,电泳法检验品种纯度的基本原理。

应用:应用不同检验方法鉴定作物种类与种子纯度。

第九节种子生活力测定

识记:四唑染色法

理解:几种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四唑染色法的试剂和原理;休眠与生活力的关系。

应用:几种主要作物种子生活力测定。

第十节种子健康检验

识记:种子健康度。

理解:各种种子健康检验方法与适用的病虫害对象。

应用:对种子病虫害感染等健康检验。

三、考试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编制本大纲目的和作用

本课程考试大纲是根据自学考试计划,结合自学考试特点而编写的。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本课程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本课程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自学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它是选用或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指导书、社会助学、自学、命题的重要依据。

(二)本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本大纲与所选用教材的基本内容完全一致。教材知识内容只是大纲的扩展与发挥,故自学、助学、命题应以大纲为依据,教材内容为范围。所选用的参考书有些为同类教材,要求的内容基本一致,只是作者不同,可顶替自学教材的作用;有些为补充材料,可以加深某些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13-

(三)自学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

1、自学教材

余四斌编著,种子学,1997,华中农业大学规划教材。

颜启传主编,种子学,2001,中国农业出版社。

2、主要参考书目

毕辛华,戴心维主编,种子学,1993,农业出版社。

颜启传编著,种子检验的原理和技术1992,中国农业出版社。

陶嘉龄,郑光华编,种子活力1991,科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4407,1-2,1996)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1997,中国标准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3543,1-7,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1996,中国标准出版社。

(四)自学要求与自学方法

本课程大纲的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应掌握的程度。知识点是课程内容的主体,因此,课程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在自学要求中,对自学教材各章、节内掌握的程度要求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为了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与社会助学,让考生达到系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大纲指明了重点和难点。本课程为6个学分。考生可按下列程序及建议自学。

首先必须认真、系统阅读本课程推荐教材的所有内容,并做到透彻理解。在熟知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切实掌握在“考核要求” 中所列的要求识记和领会的所有内容。为全面和灵活掌握“考核要求”中所列要求领会和应用的内容,要注意自学最新颁布的国家(或)国际种子检验规程(规定)。

(五)关于社会助学

要在自学后,在已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助学。建议授课时数为30学时,在助学中应对该课程所有内容作系统讲解或提示,并主要辅导考核知识点的重点与难点。对识记内容的解释要做到规范、准确,并尽可能能举例说明,以使考生能做到理解记忆。

(六)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的说明

本课程要求考生自学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三个认知(或叫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14-

三个能力层次从低到依此是:识记,理解,应用。

1.识记:要求应考者能够对该知识点,如定义、名词、概念、性质等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2.理解:要求应考者能够对该知识点,在识记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理解,能清楚地知道有关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3.应用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简单应用要求应考者能够掌握和应用各章节少数几个知识点,一般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综合应用要求应考者能够综合运用各章节多个知识点,解决生产实践中的较复杂的问题。

(七)关于试卷结构及考试的有关说明

1.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考核要求中各知识点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试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最高能力层次要求。

3.“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的试题在试卷中所占的分数比例依次约为:20%、30%、30%、20%。

4.试题的难度可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它们在试卷中所占分数比例依次大致为:20%、30%、30%、20%。

5.试题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6.考试方式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60分为及格线。考试时只允许带钢笔或圆珠笔、2B铅笔和橡皮。

附录: 题型举例与规范。举例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我国种子质量分级中不包括的指标是

A. 水分

B. 活力

C. 净度

D. 纯度

二、多项选择题:

()2.生产上的种子是植物学上的真种子的作物有

A.棉花 B.油菜 C.水稻 D.小麦 E.大豆

三、名词解释:

3.农作物种子

四、简答题:

4.简述种子检验的内容,步骤以及作用

五、论述题:

5.试述种子质量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15-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苏小七)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对象是本科心理学专业一年级学生,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历时一学年。课程主要包括课堂讲授、作业练习和实验室实验等三个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现状和发展有所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了解并实践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明确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式;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普通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实现如下目标: (一)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普通心理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及知识要点;(2)了解普通心理学发展趋势。 (二)能力目标:(1)掌握普通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的研究方法;(2)具备进行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初步能力;(3)形成较强的研究意识以及勇于探索创新、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普通心理学”课程的许多内容涉及到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问题,因此,在学《普通心理学》之前,学生应具备一定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物理学知识,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与人合作和协调的能力等。 四、课程教学模块(或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课堂讲授和实验两部分。教学时间为一学年,总学时为102课时,平均每周2-4学时(第一学期每周2学时,第二学期每周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共92课时,实验10课时。

(一)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1、教师讲授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模块(或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览表(详表)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种子学实验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种子学实验 撰写人:张林 学院:农学院

2010年2月25日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种子学实验 Seed Breeding and Process Preservation Experiment(1) 一、实验课程课号: 课程编号:z 适用专业:农学、农产、农艺教育等 实验总学时数(周学时):16 总学分:0.5 开出实验个数:(验证实验个;综合实验 4 个;设计实验 1 个;创新性实验个) 应开实验学期:第7学期 二、实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针对农学、农产、农艺教育等专业的学生,结合种子学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集中种子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等项目的检测,其中包括5个实验,分别为种子形态构造的观察与种子形态法测定种子纯度、种子净度分析、种子生活力、发芽率和活力的测定、种子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和电子法的比较及玉米种子盐溶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毕业后工作上的需求,能够独立完成与种子质量密切相关项目测定相关的工作任务。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主要农作物的种子质量监控方面重要指标的测定及相关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今后从事农业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教育、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实用专业人才。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求对实验课所需要的仪器设备等给予充分的保证。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1)颜启传主编,《种子学》,2001年,中国农业出版社。 (2)王振华主编,农作物种子学实验指导,东北农业大学校内教材 2.主要参考书: (1)郭尧君编著,蛋白质电泳实验技术 (2)山东农业大学种子研究室主编,作物种子实验技术,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颜启传编著,种子检验的原理和技术,农业出版社 五、考核办法 1、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15分 2、出勤情况20分 共分5个实验,缺勤一次扣4分。 3、学生的实验报告70分 实验报告成绩由各实验成绩平均计算得来,实验报告成绩占实验考核成绩的70%。每个实验报告的成绩给分标准如下: (1)实验结果正确、可靠,严格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字迹工整。100分 (2)实验结果较正确、可信度较高,能够较好的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字迹工整。85~99分 (3)实验结果较正确,能够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但字迹潦草。75~84分 (4)实验结果较差,但书写工整,能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60~74分(5)实验结果较差,不能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50~59分 (6)出现抄袭他人实验结果现象,无论抄袭者或被抄袭者,均给予同等分

【免费下载】女性心理学论文女性心理健康论文

女性心理学论文女性心理健康论文 现代职业女性心理健康与休闲调适 [摘要]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现代职业女性群体心理负荷颇重,心理健康问题较多,严重程度远远超过普通人群的平均水平。本文通过对现代职业女性压力表现的分析,提出通过休闲活动来缓解职业女性压力的调适策略。使职业女性在参与休闲活动过程中获得愉悦、关怀及支持感,从而有效地帮助职业女性减轻压力,提升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 [关键词]职业女性心理健康休闲调适 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心理健康的解释是:“心理健康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能达到最佳功能状态,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心理卫生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维持上述状态的措施,诸如精神疾病的康复,精神病的预防,减轻充满冲突的世界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使人处于能按其身心潜能进行活动的健康水平等”。而在我国的一些心理学著作中,认为心理健康是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功能[1]。 现代职业女性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她们渴求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美好,不断地去寻求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一方面,她们要同男性一样在现代化建设中拼搏,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强者;另一方面,又要担负起操持家务、照顾丈夫和教育孩子的重

任,保持自己贤妻良母的形象,这使得现代职业女性背负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是目前困扰职业女性的社会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职业女性心理压力的主要表现 (一)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指从事高强度、高人际接触频率的人员所产生的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症状[2]。其中,情绪衰竭被认为是职业倦怠的核心纬度,并具有最明显的症状表现。竞争的日趋激烈迫使许多职场女性长年艰辛劳作,随着阅历的增长,大多数职业女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过职业倦怠,对工作提不起精神,出现自尊水平下降、抑郁、易怒等心理问题,甚至产生转换角色、到完全陌生的环境或从事完全不同职业的想法。有关资料显示,女性的职业倦怠是男性的3~5倍。这种来自心理的疲劳感不但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削弱了职业女性未来发展的竞争力。 (二)缺乏安全感 女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无论是从行业还是从职业方面来看,她们在就业结构中的地位均低于男性,失业率也大大高于男性。因此,职业女性普遍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不强,有一种朝不保夕的危机感。长此以往,会使她们心理失衡,健康状况过早走下坡路。 (三)缺乏自信

817管理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考试大纲本管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企业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本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管理与管理学,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基本方法,管理伦理,组织文化,管理决策,计划与计划工作,战略性计划,计划的实施,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力量的整合,领导与领导者,激励,沟通,控制与控制过程,控制方法,管理的创新职能,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组织创新。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基本内容 (一)总论 1.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的必要性,法约尔的五种职能论,赫伯特.西蒙的管理就是决策论,周三多等人认为一切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论。 2.管理思想的发展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西方传统管理思想、主要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 3.管理的基本原理 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伦理原理。 4.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的方法论,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法。 (二)管理前提与本质 1.管理伦理 有关伦理的几种观点,伦理管理的特征和影响伦理的因素,改善伦理行为的途径,伦理和行为的具体体现。 2.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基本要素,组织文化的功能,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径 3.管理决策 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类型与特点,决策理论、过程与影响因素,决策的方法。 (三)计划 1.计划与计划工作 计划的概念及性质,计划的类型及编制过程。 2.战略性计划 战略性计划的概念,战略环境分析,战略选择。 3.计划的实施

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 (四)组织 1.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概述,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集权与分权。 2.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管理人员的选聘、考评与培训。 3.组织力量的整合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直线与参谋。 (五)领导 1.领导与领导者(主要是论述) 领导的性质与作用,理想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领导方式及其理论,领导艺术。 2.激励 激励性质,激励理论,激励实务。 3.沟通 组织中的沟通,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冲突与谈判。 (六)控制 1.控制与控制过程 控制的原理,控制的要求与过程。 2.控制方法 预算控制、非预算控制,成本控制。 (七)创新 1.管理的创新职能 创新及其作用,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创新的过程和组织。 2.企业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 3.企业组织创新 企业制度创新,企业层级的结构创新,企业文化创新。 二、考试要求 (一)总论 1.管理与管理学 (1)了解人类活动的特点; (2)理解管理的必要性; (3)熟悉周三多等人认为一切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论; (4)掌握法约尔的五种职能论,赫伯特.西蒙的管理就是决策论。

01《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061801 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教育学 学时数:54学时学分数:3 执笔者:编写日期:2004年8月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普通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常识、常理去理解课程内容,切忌空洞的说教和照本宣科。课程讲授的内容以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介绍为主。在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通过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培养学生以辨证、唯物的观点,科学地描述、解释、预测和调节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该课程内容多,在教学中应突出重点,不太重要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整理思路,要求学生做笔记,以方便课下的学习和复习。

课程考试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主。考试题目既要有一定广度和覆盖面,也要有一定的深度。 二、课程教学要求及内容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4学时) (一)教学要求 A、了解:心理学的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研究任务和领域。 B、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基本发展史。 C、掌握:研究心理学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实验法、个案法等以及心 理学发展的主要流派及观点。 (二)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个体心理 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 1、认知:这是最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 语言等。 2、情绪和动机 3、能力和人格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四、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领域 一、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科学正确地描述、解释心理现象,对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和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 2、实践意义:运用心理学揭示的规律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从而 为人类不同领域的实践服务。 二、研究领域 通过介绍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了解其研究领域。

《管理学考试大纲》word版

考试大纲: 第一章概述 [学习目标及重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管理、管理者及管理学的含义,了解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和技能结构;掌握管理的职能、性质和管理学的特点,为后续各章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本章的重点是管理者的定义,管理的职能与性质及管理学的特点等内容。 一、管理的定义 1、管理的含义 2、管理的效率与效果 二、管理者 1、管理者的定义 2、管理者的角色 3、管理技能 三、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1、管理职能 2、管理性质 四、管理系统 五、管理学 1、管理学含义 2、管理学的特点 思考和练习: 1、管理的含义是什么?何谓管理者? 2、“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而且是文化。”你赞成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进 [学习目标及重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明确各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对管理的贡献,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天的管理学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本章的重点是科学管理理论,一般行政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权变理论、系统理论、决策理论等内容。 一、管理的历史背景 二、传统管理理论(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一)古典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 2、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3、古典组织理论 (二)行为科学理论 1、人际关系学说阶段(霍桑试验) 2、现代行为科学研究的内容 (三)定量管理理论(管理科学理论) 三、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50年代——今) 1、管理过程理论 2、系统理论 3、权变理论 4、决策理论 5、其它理论派别 四、未来管理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1、全球化 2、劳动力多元化 3、创业精神 4、电子商务

5、管理创新与弹性 6、质量管理 7、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 8、工作场所精神境界 思考和练习: 1、管理理论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请就每个阶段加以简单说明。 2、未来管理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哪些? 第三章组织文化与环境 [学习目标与重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对管理者的行为产生影响的内外约束力量——组织文化(内部约束)与管理环境(外部约束)的基本内容和影响程度及方式,理解组织文化与环境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本章的重点是组织文化与环境的内含及其对管理产生的影响等内容。 一、管理万能论与管理象征论 二、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的定义及维度 2、组织文化的内容与特征 3、强文化与弱文化 4、文化的来源及文化对管理者的影响 三、管理环境 1、外部环境的定义 2、外部环境的分类 3、环境对管理者的影响 4、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管理 四、全球环境中的管理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大纲

1?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大纲 2.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所处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是指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 征。(理解) 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试法、个案法等。(理解) 4. 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实质观:(简答) (一)心里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心理的器官在脑不在心;脑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二)心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反应是物质的普遍属性:心理对客观现实的依存性;心理的主观性;心理的能动性; 5. 注意:意识的选择性活动;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志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理解) 6. 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随意后 注意)。无意注意;不伴随意志努力、没有目的、短暂不累;有意注意;伴随意志努力、自觉具有预定目的;有意后注意;高度自觉、目的性强且不需要意志努力。(理解) 7. 注意的品质:(理解+ 材料分析) (一)注意的范围:指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晰觉察到的注意对象的数量。影响因素;知觉对象的特点、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二)注意的稳定性:指人的心理活动持久地保持在一定事物或活动上的特性。保持注意稳定的条件;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组织安排、人自身的特点。 (三)注意的分配:指人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够将心理活动指向不同对象的特性。实现注意分配的条件;人对活动的熟练程度、活动间的关系、活动的性质。 (四)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的活动目的和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特性。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原来活动的吸引力、新活动的特点、人的神经系统活动的灵活性。 8. 注意的起伏:指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同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名词解释) 9.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材料分析) (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减少无关刺激对教学活动的干扰、发挥与教学有关的刺激物的作用、将讲授的内容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结合起来、将需要掌握的内容加以突出成为学生无意注意的对象;(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强化学生对学习目的和任务的理解激发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对学习活动的间接兴趣提高注意力、合理组织课堂教学以防止学生分心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三)运用有意后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深入浅出在生动有趣的事例和活动中阐明原理、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 10. 感觉的分类:根据刺激是来自机体外部的还是来自内部的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觉: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内 脏觉等。根据刺激的性质可把感觉分为电磁的、机械的、化学的和热的四类。根据刺激源_______________ 与人的距离远近可分为距离性感觉和非距离性感觉。(理解) 11. 知觉的分类:可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两大类。物体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 运动知觉;社会知觉是以社会生活中的人以及人际现象作为知觉对象的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对人际的知觉和对自己的知觉。(理解) 12.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

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7315132 【英文名Experiment of Crop Culture 【课程学时】32学时,分为上下两个学期,每学期各16学时。 【适用专业】农学 一、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是在《作物栽培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作物栽培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生从事作物栽培、作物育种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作物生产技术创新、推广及相关生产实践活动打下基础,同时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本课程属于农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熟练地将理论教学中的相关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能理解所开设实验的目的、意义及关键环节,有良好的动手能力,能较好地掌握各个实验的操作技能;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能力,并能分析和解决科研和生产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二、本实验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实验课程以《作物栽培学》理论教学为基础,同时与《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和《土壤肥料学》等课程紧密联系,必须把本实验课程与以这些课程的知识有机结合。还应将本课程内容与《作物栽培学教学实习》等实践性课程的内容相互完善和补充。 三、实验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安排 本实验课不安排理论教学内容。 四、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一、小麦、油菜田间种植密度测定 【目的要求】掌握作物田间种植密度测定的基本方法 【内容】实测小麦、油菜的种植规格,计算其种植密度。 【方法】选择不同种植方式的小麦、油菜田各2-3块,学生分小组分别测定不同田块的行距、穴距或单位行段内的植株数,根据株、穴距或单位行段内的植株数计算单位面积种植密度,并做出比较。 实验二、小麦田间种植设计及全程生育动态观测 【目的要求】掌握小麦种植的基本程序和田间调查的方法,熟悉小麦全生育期的生育进程变化。 【内容】小麦播种及田间管理;调查小麦全生育期苗情动态,计算单位面积的最高苗、有效穗及成穗率等;观察和记载小麦拔节、孕穗、抽穗、开花、乳熟、蜡熟和完熟等重要生育时期及病虫害等情况。 【方法】学生先在教师指导下,自选小麦品种、自行设计种植方案,在指定地块按方案种植一定面积的小麦,并负责进行田间管理,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分不同生育时期观测8—10次小麦茎蘖数,并根据小麦生育进程观察和记载上述内容。 实验三、水稻田间种植设计及全程生育动态观测 【目的要求】掌握水稻种植的基本程序和田间调查的方法,熟悉水稻全生育期的生育进程变化。 【内容】水稻育秧、移栽及田间管理;调查水稻全生育期苗情动态,计算单位面积的最高苗、有效穗及成穗率等;观察和记载水稻拔节、孕穗、抽穗、开花、乳熟、蜡熟和完熟等重要生育时期及病虫害等情况。 【方法】学生先在教师指导下,自选水稻品种、自行设计种植方案,在指定地块按方案培育水稻秧苗和大田移栽,并负责进行田间管理,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内分不同生育时期观测8—10次水稻茎蘖数,并根据水稻生育进程观察和记载上述内容。 实验四、主要农作物种子形态、结构观察和识别 【目的要求】熟悉主要农作物种子形态、结构 【内容】观察和比较水稻、小麦、玉米和花生种子的形态、结构。 【方法】以不同类型的水稻、小麦、玉米和花生等作物种子为材料,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后在实验室观察和比较,分别以图示和文字相结合描述各种作物种子的主要形态特征。 实验五、主要农作物幼苗形态观察 【目的要求】熟悉主要农作物种子幼苗形态特征。 【内容】观察水稻、小麦、玉米、花生、蚕豆、豌豆、大豆等农作物种子的幼苗形态特征。 【方法】在盆栽条件下播种上述农作物种子,在发芽后分2-3个不同时期观察幼苗形态,分别以图示和文字相结合描述各种作物幼苗的主要形态特征。 实验六、常见农田杂草的识别与防除 【目的要求】熟悉冬、春常见农田杂草的名称、所属科及特征特性 【内容】观察常见冬、春农田杂草的主要种类及其特征,现场识别和采集不同种类农田杂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401121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60学时、3学分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 【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课程性质 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这是继199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以后的又一个指导、规划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文件。 《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纲要》明确提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 ——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 ——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共60学时,3学分。 课程目的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咨询和辅导。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要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

《管理学》考试大纲

广西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考试 《管理学》考试大纲 (2010年修订)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管理学》考试是行政管理专业科学硕士招生而设置的专业大类考试,其指导思想是为了选拔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的高素质人才。要求考生应全面系统地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项管理职能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运用上述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具体管理对象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考查学生对管理实践热点及管理研究动态的了解情况。 二、考试内容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的定义与职能;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 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企业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道德;几种相关的道德观;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五章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的法律方法;管理的行政方法;管理的经济方法;管理的教育方法;管理的技术方法。 第二篇决策 第六章决策 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类型与特点;决策的理论;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决策的方法。 第七章计划与计划工作 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计划的类型;计划的编制过程。 第八章计划的实施 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企业资源计划;业务流程再造。 第三篇组织第九章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概述;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部门化;集权与分权。 第十章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管理人员的选聘;管理的考评;管理人员的培训。 第十一章组织力量的整合

普通心理学复习大纲

《普通心理学》复习指南 课程描述及学习目的 普通心理学是一门讲述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咨询学习中最基础的课程。通过普通心理学的学习,我们能够更科学的描述求助者自身的人格特点及其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扰,能够从整体上对求助者的情况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第 1 节:绪论 ※第一单元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教程第1-2页) 知识点:心理学概述 要点: 1.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识记) 2.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解决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便构成了心理学众多的应用分支。(领会) 3.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最基础的学科。(识记) 知识点: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要点: 1.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识记) 2.上述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领会)第一单元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教程第1-2页) ※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教程第2-3页) 知识点:人的心理的本质 要点 1.心理是脑的功能。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领会)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领会) 3.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领会) 4.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叫边缘学科。(领会)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的简单历史(教程第4-5页) 知识点: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要点: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识记) 知识点:学派的纷争(识记) 要点: 1.构造心理学派代表人:冯特、铁钦纳

(完整版)种子学教学大纲

种子学》课程教学大纲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种子学学时:32 实验学时:6 学分:2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种子学是研究作物种子的特征特性、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 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农学、农师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系统了解种子的形态构造、化学成分的特点及其与生理功能的关系,种子发育、成熟的过程和特点,种子休眠、活力、寿命、萌发及种子处理的概念、机理及其变化规律、调控措施,并运用这些理论来阐明种子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的技术原理,熟练掌握种子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的操作技术,能在生产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原理,掌握基本内容,熟悉操作规程,能独立解决种子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 种子的涵义,种子学科的历史与发展,种子学的内容和任务,种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种子学在实施种子工程中的作用。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种子的涵义,了解种子学科的历史与发展,种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种子学在实施种子工程中的作用。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植物学种子和农业种子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 难点:植物学种子和农业种子区别 第二章种子的形成与植物学分类 1、教学内容 双受精作用及种子的形成和发育;种子的一般形态和构造;种子的植物学分类;主要农作物种 子的形态和解剖构造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双受精作用及种子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熟悉种子的一般形态和构造,了解种子的植物学分类,并从专业的角度对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形态和解剖构造有个充分的认识。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种皮上的构造及其与胚珠类型的关系;种子的发育和形成过程;种子的形态结构;主要农作物种子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特点;运用种子形态构造特点进行种子鉴别的方法 难点:胚囊的发育和结构;双受精过程及意义;运用种子形态构造特点进行种子鉴别的方法 第三章种子的化学成分 1、教学内容 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种子水分;种子的营养成分;生理活性物质;其他化学成份; 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因素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理解环境条件对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

832管理学考试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管理学考试科目代码:[832] 一、考试要求 考生应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史,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从管理学的视角或应用管理学的理论分析一些经济现象或管理问题。 考生考试时可以使用计算器。试卷要求闭卷笔试,成绩90分及格。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的含义和职能;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的属性;管理学及其特点。 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中国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概述。 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理论概述;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 第二章企业社会责任 第一节道德与管理 道德与道德观;崇尚道德的管理的特征;个体道德的影响因素;提高个体道德修养的途径。 第二节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义务;不同社会责任观的特点;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 第三章计划工作 第一节计划与计划工作 计划的含义,计划工作的含义;计划的性质与分类;计划工作的程序;计划实施的方法(目标管理及滚动计划法)。 第二节企业愿景与战略性计划 企业战略愿景;企业使命;战略环境分析;战略性计划选择等。 第三节决策 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类型;决策的理论(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当代决策理论);决策的过程;决策的方法(确定型决策问题的决策方法、风险型决

策问题的决策方法、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决策方法)。 第四章组织工作 第一节组织与组织工作 组织的含义;组织工作的含义;组织工作的特点及步骤。 第二节组织结构设计 组织结构类型;组织结构的层次设计;组织结构的部门设计;组织结构的职权设计。 第三节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计划;员工选聘;员工绩效评估;员工培训。 第四节组织变革与创新 组织变革的含义;组织变革的类型;组织变革的动因及目标;组织变革的过程及其管理。创新及其内容。 第五节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含义及特征;组织文化的结构、功能及内容;组织文化的塑造。 第五章领导工作 第一届领导与领导工作 领导的含义,领导工作的含义;领导的作用;领导权力的构成。 第二节沟通 沟通的含义;人与人沟通的特殊性;沟通的类别;有效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其要求。 第三节激励 激励的含义及过程;需要、动机、行为、目标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组织中的人性假设;激励需要理论、激励过程理论等激励理论。 第四节领导理论 领导特性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情景理论等领导理论。 第六章控制工作 第一节一般控制与管理控制 一般控制论中的控制(即一般控制)的含义,管理控制(即控制工作)的含义,两者的异同点;控制工作的分类;控制工作的步骤;有效控制的特征。 第二节控制的技术与方法 预算控制、生产控制、财务控制方法、综合控制方法。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180分钟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苏小七)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苏小七)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418003、 418004 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 适用专业 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本课程第一学期开设 总学时 102学时;其中理论92学时;实验 10 学时学分数 3 一、课程简介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对象是本科心理学专业一年级学生,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历时一学年。课程主要包括课堂讲授、作业练习和实验室实验等三个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现状和发展有所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了解并实践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明确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式;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普通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实现如下目标:

(一)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普通心理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及知识要点;(2)了解普通心理学发展趋势。 (二)能力目标:(1)掌握普通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的研究方法;(2)具备进行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初步能力;(3)形成较强的研究意识以及勇于探索创新、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普通心理学”课程的许多内容涉及到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问题,因此,在学《普通心理学》之前,学生应具备一定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物理学知识,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与人合作和协调的能力等。 四、课程教学模块(或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课堂讲授和实验两部分。教学时间为一学年,总学时为102课时,平均每周2-4学时(第一学期每周2学时,第二学期每周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共92课时,实验10课时。 (一)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1、教师讲授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讲授 学时实验 学时 备注 第一学期共30 实验课时

《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40 学分:2 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0 面向专业:种子专业(本科、专科) 课程代码:A4201004 先开课程:植物育种学、栽培学、种子学课程性质:(必修课) 执笔人:张洪生审定人: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是我国在开始实行种子产业化之后而开设的一门新的课程。它以植物育种学、栽培学和种子学为基础,是研究农作物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的科学,以研究大田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管理为主,也包括蔬菜等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探索我国现代种子产业建设和发展的规律,培养新时期从事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所需的专门人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是植物生产类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兼具农业技术科学和行业管理科学的性质,具有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它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我国在新形势下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了解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掌握在保持农作物良种优良种性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各种作物各类种子加速繁殖、提高产量的技术措施,并能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实际条件具体应用;同时要了解我国种子法规,系统掌握种子行业经营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力求全面了解、跟踪国内外种子生产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先进的技术经验;此外,还应增强振兴民族种业的责任心、使命感和依法治种的观念,使学生毕业后成为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劳动者,把我国种子事业推向更高水平,加速我国种子产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内容偏重于实用技术理论与技巧的讲解。课堂采用双向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讨论。课堂教学中列举大量现实种子生产及经营管理的范例,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绪论(2学时)

很经典的女性心理学

女性心理学 1女人解析 1.1前言我是从社会的旁观者角度,来写这篇文章的。观察人类,只有置身人类之外,否则就会严重地受到影响。本文从我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现实社会现象,分析女人的一些普遍特性,和女人中特定群体的情况,并不适用于所有女人。人是复杂的,而女人尤其复杂。男人的复杂性,在其思想的复杂和心机的深奥;而女人的复杂,在于各个女人之间差异很大,形态万千,没法用统一的模式去认识和理解。而具体每个女人,其实并不是特别复杂。很多搞文艺的男人,也主要以感性去认识和决策,心态、性格、行为表现等特点类似女性。1.2女人的先天遗传特点男人和女人,本质上不是一种动物,差异很大。猩猩和人的基因差异,只有2%,而男人和女人的基因差异,相差23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则达到2-3%!所以,单纯从基因上看,男人和女人的差异,比猩猩和人的差异还要大!男人和女人,天然遗传的差异,造成特点的差异。后天形成的文化心态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与先天遗传的差异,从结果上是类似的。只是,先天的更难以改变。女人体质,普遍地不如男性。这在以体力劳动为重要支撑的以前的人类社会,是一个主要弱势。即使在现代社会,因为社会治安仍然不够理想,女人体质上的弱势,也使其人身安全等成为一生的弱项。但是,体力劳动在现在社会已经不是很重要;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安全也越来越有保障。女人在体质方面的弱势,已经非常淡化。女人在逻辑思维等方面,也普遍不如男性。这一方面可能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另外也有女人在社会上的定位有关。女人在小时候,往往在学习上比男人具有优势,而到一定年龄后,优势就逐步翻转。这种情况,与社会对女人的身份定位,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家庭和社会,把女人放在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对女人缺乏太高的要求,造成女人普遍的进取心相对薄弱,不主动去面对现实,挑战科学和生活。女人成人后在逻辑思维及科技方面的普遍弱势,究竟遗传占了多大比重,很难说。而社会的定位,导致女人没有必要去进取,并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女人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应该是起了非常大的负面作用。女人中在科技上出类拔萃的,也不乏其人,说明女人是可以做到和男人一样具有科技头脑的。社会的定位,是女人应该娇弱,需要保护,不需要自己具有太高能力,这对女人的成长和最后定性,起了决定性作用。这种社会定位,是传统社会的特点,也是男女关系的主要支撑之一。试想,如果女人都肌肉发达,逻辑清晰,社会和技术能力超强,那男女之间的婚恋会是一种什么形态?肯定会造成对传统婚恋形式的颠覆,并导致家庭的普遍解体,使母系社会的再次到来。1.3女人的后天特点上面已经分析,女人在逻辑思维和科技能力等方面,在社会上的弱势,遗传可能有一定影响,而社会对女人的定位,可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温柔,娇媚,含蓄等,是女人的普遍特点。这些特点,遗传因素起了一定作用,但社会定位仍然起了主要作用。我们观察到,在生物界,雄性和雌性动物,有的在形体上有较大差异,有的在性情上有一定差异。但是,在性格等方面,很少有人类男女这么大差别的。性格,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是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产物。试想,如果世界上只有女人,女人就在各个方面不在有相对的先天弱势,也不会有社会对男人女人的分别定位,女人是社会的全部,会重新确定相互的社会关系,在男女组成的社会中的很多女人的特点,将会弱化甚至消失。男女性格,是相对立而存在的,主要是社会定位的结果。在以前的社会,社会对每个人的定位比较明确比较单一。而现代社会,开始崇尚自由,崇尚人性,对人的强制性定位越来越少。这样,男人女人,因社会对性别定位的影响就小多了。所以,社会的发展趋势,将是性别表现的多元化。男人可能象传统的男人,可能中性化,可能女人化;而女人也一样,可能继续象传统女人,可能中性化,可能男人化。这种趋势和表现,已经在现实社会中很普遍。相应地,同性恋,一生不婚,经常离婚等社会现象,在社会上开始越来越多。这是社会自由化的必然结果。自由恋爱的结果,必然性开放;性开放的结果,必然是家庭的普遍解体。这是规律决定了的趋势,目前仍然处于进程中,还没有达到最后结果。1.4女人不是完全的

869管理学考试大纲

869管理学考试大纲 1.考试目的 《管理学》作为全日制管理类学术型硕士学位入学的专业考试课程,其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进行管理学领域深入学习和学术研究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2.考试性质和范围 本考试旨在考查应试者在管理学领域掌握理论知识的水平和应用能力。考试范围包括管理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管理职能等方面的理论和综合运用技能。 3.考试基本要求 管理学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该能够: 初步掌握管理学基本知识,重点了解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的理论和技能。 熟悉管理学基本职能范围内的相关知识,理解管理学基本假设,掌握管理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正确评价组织管理中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具备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综合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准确把握管理学发展趋势,了解情景嵌入式的管理学热点问题。 4.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简答题、名词解释题)和主观试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相结合,基础知识测试和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答题时间180分钟。 5.考试内容(知识点) 《管理学》考试包括以下部分:基本概念、管理理论、综合应用、理论前沿等四部分。总分为150分。各部分的主要知识点如下: (1)基本概念:管理学、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管理学基本假设、管理学发展历史、管理学前沿所涉及的相关基本概念。 题型:名词解释题 (2)管理理论:计划职能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组织职能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领导职能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控制职能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管理学发展历史与前沿等方面的

种子机械化生产课程教学大纲

种子机械化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一、课程基本情况 [2] [3] 二、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农业机械化生产方面的科研成果、先进经验、存在问题和发展探索以及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技术以及有关的原理、概念与;还可了解我国不同类型区主要作物的生产条件、作业工艺体系、作业机具系统等相关知识。学习不同区域及作物的机械化生产工艺与机具,机械化体系的特点和适应性,结合有关的分析、计算方法,初步掌握选择、评价农业机械化生产工艺与机具、组织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基本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讲授方式上,采用PowerPoint 幻灯片和录像教学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达到简明、直观、易于理解的目的。同时,在课堂中抽出一定时间,让同学上讲台交流部分自学内容,以促进同学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课程的重点、难点 机组、土地产出率等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基本概念并进行相关计算、不同地域所用农业机械化的类型特点、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以及相应的抗旱方法和思路。 五、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安排

课程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表 第一章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特点、体系与展望 【知识点提示】 农业机械化发展至今的主要阶段及各阶段特点我国典型的机械化农业生产体系及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农业机械化发展至今的主要阶段及各阶段特点,了解我国典型的机械化农业生产体系及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与该方向相关的关键技术特点。 【重、难点提示】 重点:介绍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发展阶段及当前阶段的主要特点。 难点:典型机械化作业方法及其对我国不同机械化农业生产体系的重要作用。 第一节农业机械化的定义与基本内容 第二节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 一、恢复生产阶段 二、探索与调整时期 三、行政推动阶段 四、机制转换阶段 五、市场导向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