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版教材-2018年江苏省职业道德必过清晰电子版本

新版教材-2018年江苏省职业道德必过清晰电子版本

江苏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核心讲义

第一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一、知识点

1.职业是社会劳动分工的产物。(P1)

2.职业具有社会性、规范性、群体性、稳定性、技术独特性等特征。(P1)

3.教师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一切把知识、技能、

思想、品德传授给教育对象,引导受教育者成长、发展的人;狭义的教师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组织(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P4上)

4.高校教师是指接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具备高校任职资格并在高校实际从事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工作的人。(P4)

5.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

法》,首次从法律高度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6.高校教师只有和学校签订了正式的聘用合同,取得高校教师资格才能够从事教育教学轰

动。聘用合同短期是1-5年,长期的是6-10年。

7.高校教师按编制不同分为事业编制的教师,非事业编制的教师。按岗位系列分:教学岗、

辅导员岗、管理岗、研究人员岗。

8.[1681]年,法国拉萨尔在兰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主要采用学徒制的方

法。(P5)

9.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当把

教师职业作为专门职业来看待。

10.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

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P7)

11.高校教师职业的特点: (P7)

1)教育的对象一般是成年人

2)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高度的专业性

3)高校教师角色身份的多重性: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等。

4)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研究性、探索性

5)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实践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重要内容。

6)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的自由性与纪律性

7)高等教师劳动的个体性与群体协作性

12.高等教育与初、中等教育相区别的一个本质特性是高度的专业性。(P8)

13.学术自由的本质特征是对真理的追求。

14.高校教师学术自由与纪律性统一(P10)

1)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

2)坚持学术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杜绝有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

行。

3)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的纪律性与学术自由并不矛盾、冲突。教学自由是有限度的,教学

纪律是自由的边界。

15.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值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

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行为、活动。

16.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与伦理观念的培养同步而行的。(P13)

1)道德包含着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内容:客观方面,指一定的社会关系对社会成员的

客观要求,包括道德关系、道德理想、道德标准、道德原则和规范等等。

2)主观方面:包括道德行为或道德活动主体的道德意识、道德判断、道德信念、道德情

感、道德意志、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等。

17.道德相对主义者认为,道德和文化有密切关系。

18.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与法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同:两者都是行为规范。

1)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保障。道德是一种风俗、习惯、舆论等契约,约束力弱于法律,

要靠舆论和良心来实现道德的力量。

2)从形成过程看:道德是在生活中逐步确立的风俗规则,法律则是由国家制定的。

3)二者代表的利益有所不同,法律一般是通知阶级管理的有力工具,而道德是群众在生

活中的利益体现。

4)道德与法律规范调适范围不同,道德不仅规范人们的行为,还可以规范人们的思想;

法律只是行为层面的规范。

5)法律的外延是一种社会规则,法律的内涵则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一个人如果违犯了法

律,一定是违反了道德。一个人如果违反了道德,不一定就违犯了法律。法律比道德更庄重,更严格,力度更大。

19.职业道德与一般的社会道德的比较(P16)

20.职业道德的特征:稳定性、具体性、适用性。

2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指高校教师在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应遵守的基本规范或准

则。具有“他律性”和“自律性”。(P17)

2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特殊性(更广泛、更深远)、先进性、示范性、完整性(集

中表现为继承性、发展性和开放性)。(P18)

23.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中国科教文卫体工会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P19-20)(P32)

24.《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是对高校教师与国家关系的规范。

2)敬业爱生

3)教书育人

4)严谨治学:是对高校教师学术研究行为的规范。是高校教师的重要职责。

5)服务社会:是对高校教师与社会关系的规范

6)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内在要求

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独特要求。

25.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专业伦理的关系(P22)

26.为什么要重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四条(P23-26)

1)高校教师师德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核心,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源泉

2)高校教师师德是无声的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3)高校教师师德是高校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4)高校教师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美好社会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27.2014年,习总书记提出“四有好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

之心。(P24)

第二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

一、知识点

1.代表性“教师职业道德思想”包括:(P28-29)

1)孔子提出“博学多识,终身学习”,“执着教育,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积

极乐观,意志坚定”;“诚信为人,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爱生如子,尊重学生”

2)孟子提出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强调“教者必以正”。

3)荀子提出教师四个必备条件:“尊严而惮”,“耆艾而信”,“诵说而不陵不犯”,“知微而

论”。“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

4)西汉董仲舒“三纲五常”,“既美其道,又慎其行”

5)韩愈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

6)南宋朱熹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教条》,是我国古代第一次用学规的形式对教会和

学生提出规范要求。

7)明代王守仁“致知力行”“知行合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

8)北大校长蔡元培“兼容并包”的思想。他认为“教育家最重要的责任,就在创造文化”

9)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人民第一”“爱满天下”的

爱心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敢探未发现的新理”的创新精神;“共学,共事,共修养”的和谐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做到老”的好学精神;“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自律精神。

10)张謇“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人生理想”,“勤勉节俭,任劳耐苦的美德”“严谨治学,

严格管理的责任意识”“关爱学生,有教无类的仁爱精神”

11)南通大学农科校训“勤苦俭朴”

南通大学纺织科校训“忠实不欺,力求精进”

南通大学医科校训“祈通中西,以宏慈善”

2.时间点考点P32-33

1)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将每年9月10号定为教师节。

2)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国家保障教

师的合法权益”,“对优秀教育工作者给予奖励”

3)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次全面地对教师的权力和义务、资格和任用、

待遇、奖励等方面作出了法律上的规范。

4)1999年《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颁布

5)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6)2006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7)2006年,《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

水平。

8)2011年《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

9)2014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提出“创

新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从高理想”“加强师德宣传….”

10)2014年,习总书记提出“四有好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

有仁爱之心。

3.1954年8月,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在第19次会议通过了《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

会教师宪章》。P34

4.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相关规定P34

5.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关于教师作用的变化及其对教学专业的职前教育、

在职教育的影响的建议》P34

1)教师称为学生发展的教育者和指导者

2)教师要通其他的教育团体密切合作,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家庭生活、生产劳动等

做好准备。

3)教师要为学生和家长提供辅导和咨询

4)教师要积极组织并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

6.美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5点+《教育工作者专业道德标准》P35

7.美国高校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要求内容P42

1)对学生的责任:尊重、引导

2)对学术的责任:进去、诚实

3)对同时的责任:悦纳、合作

4)对所在学术共同体的责任:守约、维护

5)对社会的责任:公心、服务

8.英国:2007年,英国最大的教师组织—全国教师联盟NUT,告诫教师:P43

1)专业的教师应有专业的行为,应该维护教师专业的地位,以专业的方式解决教师之

间的争端;

2)专业的教师应该避免出现不合适的行为、有争议的行为、渎职行为和失职行为。

9.日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P47

10.台湾教师职业道德规范P48

11.香港:1987年6月按教育统筹委员会建议组成了“教育工作者专业守则筹备委员会”,

建成“守则委员会”,历时3年于1990年10月公布《香港教育专业守则》,规定了教师对专业、对学生、同事、家长、雇主、公众等六个方面的义务。P52

12.国际社会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比较的启示(P56)

1)从制定规则的主体看,国际社会更多是依托“行会”等专业团体力量研制职业规范,

并借助“行会”对规范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督查。

2)从具体内容看,中西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伦理都十分关注教师职业所涉及的同

学、同事、家长、学术共同体和社会等方面的责任。

3)从执行程序看,内地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执行的保障机制建设。

第三章爱国守法

一、知识点

1.爱国是每一个公民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是一种对国家的高尚情怀。

守法是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规。

2.组成国家的三项基本要素:国土(包括领土、领海、领空)、国民(民族或人民)、政府

(根据国家的性质不同,可以分别被称为统治者、管理者、服务者)。(P62)

3.组成国家的其他要素:自然资源、自然风光、基本固定的地理与气候特征、历史文化、

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民俗民生、价值观等。

4.爱国守法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就是要遵守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的职责。

5.为什么要爱国?(P63)

6.个人利益服从祖国利益、民族利益,是爱国主义道德规范最基本的要求。(P63)

7.爱国道德包括爱国的道德认知(灵魂)、爱国的情感(基础)和爱国的行为(体现)。(P63)

8.爱国主义情感具有持久性、稳定性、深刻性、爆发性(重大社会事件)(选择题P65-66)

9.爱国的行为是爱国道德的根本体现。(可以分为个人爱国主义、官方爱国主义、符号爱

国主义、对他国的爱国主义)

10.官方爱国主义:含有高度象征化和仪式化的内容。例如:国家纪念碑、阵亡将士纪念日、

伟人/历史事件纪念节、升降国旗的规定、致敬礼和忠诚的形式。

11.符号爱国主义:极度依赖于一些集体的符号行为,如升国旗、唱国歌、举办大型国家庆

典。也有一些个人符号行为:在车驾上贴上爱国的标签,身体上画国旗图案。

12.习近平同志关于爱国主义的讲话精神,当代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P67)

1)必须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着力点和落脚点)

2)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3)必须坚持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13.论述爱国、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关系。(P68)

1)爱国与爱党(P69)

2)爱国与爱人民(P70)爱人民才是爱国主义的核心要义

3)爱国与爱社会主义(P71)

进一步加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14.高校教师的岗位爱国要求。(P73-74)

高校教师的爱国要求是自身爱国与岗位爱国的统一。

1)要把爱教育与爱国统一起来,不断从爱国主义情怀中汲取力量

2)高校教师要树立为祖国教育而献身的崇高理想

3)在教育教学当中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15.高校教师作为公民应做到的爱国要求。7点(P77-79)

1)拥护政府的外交行动,保守国家秘密

2)维护国家形象

3)爱国要以守法为前提,遵守国家法律

4)正确理性地表达爱国热情,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5)批评政府,督促改革

6)参加选举

7)做好本职工作

16.守法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的规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活动。(P79)

1)守法主体

2)守法范围

3)守法内容

4)守法状态

17.守法是对法律的遵从,它是任何从业人员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一种道德要求。

守法既是法律问题也是道德问题。

18.守法作为公民的道德规范是由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决定的。

法律强调他律,道德强调自律;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相互吸收,思想上相互贯通。

19.守法作为公民的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假冒伪劣、偷税漏税、坑

蒙拐骗、信用欺诈)

20.守法的意义(P82)

1)守法是对自由的保护

2)守法是“依法执教”的要求:依法执教的含义P82

3)守法是对大学生权益的保护

21.高校教师守法的具体要求:学法、知法、用法、护法。(P83-88)

22.守法规范的具体要求(P86)

守法规范是:遵守宪法和法律规范,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

1)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

2)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

3)维护社会稳定,不得讲有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

23.袁贵仁2015年1月29日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

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表示,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

24.爱国与守法的关系(论述题:高校教师如何做到爱国守法?P91-92)

1)爱国不能违法(抵制日货,打砸日系汽车)

2)爱国就当守法

第四章敬业爱生

一、知识点

1.“敬业爱生”是对高校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入职的前提条件和基本的执业标准。

“敬业”就是要求高校教师集中精力、兢兢业业,积极投入教学科研工作,妥善协调好本职工作与兼职工作、个人生活的关系。“爱生”是对高校教师与工作对象关系的根本要求,是“敬业”的最重要的落脚点。

2.敬业就是尊重地从事本业,专心致志、好好做事,兢兢业业、把事做好。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好好做事。二是把事做好。

3.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师生所作的《敬业与乐业》的演讲,全

面地阐释了敬业的内涵。(P96)

4.敬业的内涵: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社

会主义职业道德一切基本规范的基础和核心。

1)敬业是价值自觉向行为自觉的转化

2)敬业是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提升

3)敬业是个人理想与民族梦想的融合

5.高校教师敬业的意义(P99)

1)高校教师敬业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

2)高校教师敬业是成就个人事业的阶梯

3)高校教师敬业是实现中华民族“教育梦”的保证

6.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的职业实践中,至少应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畏业;二是知业、

研业;三是爱业、乐业;四是精业。(P100-101)

7.高校教师敬业的主要规范(论述题:谈谈你对高校教师敬业规范的理解?)。(P102-105)

1)忠诚人民教育事业

2)树立崇高职业理想

3)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

8.对于高校教师而言,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条件,人才

培养是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的直接表现。人才培养是原点、根本和核心。

9.恪尽职守,甘于奉献(吴宓先生论述题)(P106-109)

高校教师的责任(P108)

1)法律责任

2)职业责任

3)道德责任(吴启超证婚不忘道德教育)

10.终身学习,刻苦钻研(论述题)(P110-111)

11.高校教师敬业的践行要求

1)立志从教,爱岗敬业

2)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3)矢志不移,默默奉献

4)勤恳敬业,不敷衍塞责

5)专心尽职,吃苦耐劳

12.师爱的特征:职业性、服务性、广博性和原则性。(P115-116)

13.高校教师关爱大学生的意义(关爱方法不对,属于哪种类型)。(P116-119)

1)教师进行教育的原动力

2)大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

3)高校教师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

4)当前教育的现实诉求

14.关爱方法不对,分析属于哪种类型(P118)

1)一厢情愿型关怀

2)选择性关怀

3)被动型关怀

4)过度责任型关怀

15.高校教师爱生具体规范:

1)真心关爱大学生

2)严格要求大学生: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

3)公正对待大学生:公平、公开和正义

4)做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5)不得损害大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16.高校教师怎样做到爱生(P122)案例P125 网瘾大学生

1)尊重信任大学生

2)生活上关心、心理上关注、学业上帮助

3)做好对特殊群体的关爱(网瘾、就业困难)

第五章教书育人

一、知识点

1.教书育人的内涵:谁育人、以何育人和何以育人。

2.教书与育人的关系P130

1)教书和育人并非是彼此分离、互不相干的两个过程,而是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两

个方面。

2)教书本身的确包含着育人的意义,教好书确实是育人的基础。

3)“教书育人”这一整体词汇与单纯“育人”一次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3.教书育人的主体:是学校的专任教师(大学阶段:专职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专业课教师)。

4.教书育人的内容:教书育人的核心是育“德”,主要内容是思想品德教育,重点是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是立德树人。(P132)

5.教书育人的实现形式:从教育手段上看,教书育人是一种“积极”行为,主要是通过教

师课堂内外的教学和言传身教来完成。教书育人应坚持因材施教,是潜移默化的教学活动,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

6.教育手段:言传身教教学实践:因材施教教育过程:潜移默化

7.教书育人的理念要求P137

1)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

2)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3)尊重大学生个性,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8.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论述题,为什么坚持?谈谈自己的认识P137-138)

1)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高校的各项工作都以培养

人才为根本,一切从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出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

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将立

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2)把立德树人放在高校教育工作的首位:立德就是树立德业;树人就是培养人才。立

德树人包括两类主体:一是高校,二是高校教师。在高校层面,学校的各项教育的

各项工作都要以树立德业,培养人才为宗旨;在高校教师层面,每位教师也要树立

好自身的德业,做好榜样,培养人才。

3)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

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四个统一”,即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

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4)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

9.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P138

1)遵循教育规律

[1].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

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和重复性。

[2].高等教育规律的三大层次:

a)宏观:高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生产、文化、人口之间的关系,高

等教育活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b)中观: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与大学素质教育的关系,

高等内部各职能协调发展的关系

c)微观: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中都存在这规律性联系。

[3].张民堂的三条高等教育规律

a)遵循人才培养中的无限性规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培养资源、方法、目标

都不能机械地限定,特别是人才在生成和发展中更不能受这种机械的限定。

b)把握教育教学中的职业性规律

c)应用科学发展中的开放性规律

2)坚持素质教育:大学素质教育既是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又是一种现在教育目标。

[1].大学素质教育的育人内涵:大学素质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这一根本宗旨展开,这是大学素质教育的真正意义和基本价值取向。大学素质

教育是具有修养性、责任性和发展性的教育。主要包括:

a)思想品德素质教育

b)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

c)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总和素质的基础和归宿。

d)身体素质教育

[2].大学素质教育的特征

a)强调人文教育

b)与专业紧密相连

c)有明确的重点

d)通过实践活动促进教育影响的内化。

1.尊重大学生个性,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P145

1)尊重大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必要性

[1].尊重个性自由发展是“以人为本”时代精神的体现

[2].尊重个性自由发展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3].尊重个性自由发展是大学生顺利承认成才的客观要求

1.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如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P147-148)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课外活动是条件

[2].加强人文科学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是核心

[3].改革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是中心

[4].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是手段

10.教书育人的行为要求P149 论述题:高校教师如何做到教书育人?

1)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2)严慈相济,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

3)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

2016年11月10日,《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允许

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

如何理解“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

[1].高校教师的“主业”仍然是高校的教育教学

[2].科学界定高校教师的兼职兼薪范围

[3].对于高校教师兼职要有一定的约束

[4].对高校教师的兼职要完善监督制度

11.教书育人的主客观条件

1)主观条件P155

[1].正确理解教书育人中的价值取向

[2].了解大学生的成长需要

2)客观条件P157

[1].教书育人的实现路径P157:大学育人显性的环节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

大学育人隐性的环节主要是大学文化

a)教学与科研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

b)实践育人是教书育人的基本途径

c)文化育人是教书育人的隐形路径

[2].教书育人的实现形式P162

a)精心设计教书育人的形式,形成“三位一体”育人的局面

b)建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想结合的高校育人体系

c)建立高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外部协同机制

d)终身学习,形成教师自我完善的激励机制

2.三位一体:在高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以辅导员、学校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专业

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干部为骨干,紧紧围绕大学生这一主体,形成“三位一体”育人机制。党委是“教书育人”的领导核心,辅导员、学校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专业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中坚力量,学生干部是骨干力量。大学生是教书育人的对象。

第六章严谨治学

一、知识点

1.广义上严谨治学指某人对与科研和学术问题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行为。

狭义上的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和学问的过程中对学术,对自身和学生的严密谨慎、严格细致的态度与行为。严谨治学是师德的基础,也是爱岗敬业精神的体现。

2.严谨治学的内涵: (P169-171)

1)对学术研究的要求:在求知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严格

标准、严格程序、严格细节)。

2)对自己做人做事的要求

3)对学生的要求

3.严谨治学的意义P172

1)严谨治学是一切学术活动的内在逻辑

2)严谨治学也是培养人才的要求:严谨治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风所必需,教师的学风、

教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或决定这学生的学风。

3)严谨治学是提高教师素质所必需:严谨治学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不可忽视的重要内

在因素。

4)严谨治学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所必需

4.严谨治学规范在道德理想层面就是要P176

1)“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修正错误”;

2)不断追求真知,做真学问

5.严谨治学规范在道德原则层面就是P176

1)“实事求是,发扬民主,团结合作,协同创新”

2)“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

3)“尊重他人劳动和学术成果,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

6.严谨治学规范在道德准则层面P176

1)“诚实守信,力戒浮躁”

2)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

7.弘扬科学精神

1)科学精神的内涵P176-179

a)科学精神是科学认识主体内在的指导原则和精神要素

b)科学精神是科学本性的延展和延伸,它反映着科学的哲学和文化意蕴,是科学

的根本和灵魂。

c)科学精神以追求真理为起点: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

d)主要内容包括

a.求知和探索精神是人们从事一切科学认识活动的原动力

b.求真务实精神是科学认识的基础和出发点

c.理性的怀疑与批判是科学精神的核心与灵魂

d.创新精神是科学的内在要求,也是科学的本质

2)弘扬科学精神的具体要求

a)追求真理,勇于探索P180

b)实事求是P182

a.要吃透情况,把决策建立在对客观实际的真知灼见上

b.要敢于坚持实事求是,把个人荣辱得失置之度外

c)修正错误,精益求精P184

a.修正错误:认识错误、用于承认错误、真心诚意改正错误

b.“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

d)树立科学信念,涵育科学情感P187

a.科学信念和科学情感是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活动的内在动力

b.科学意志和科学品质是科学工作者成功的关键。

e)做真正学者P188

a.真正的学者具有朴素、纯净的心灵

b.真正的学者不夸夸其谈,不哗众取宠,不虚妄,不臆断,不故作惊人之论

c.关心政治,关心民间疾苦,有浓厚的人间情怀

d.具有道义承担的品格

e.“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

f.有情趣

8.发扬民主,团结合作,协同创新P190

1)发扬民主

[1].发扬民主的涵义:在高校管理上,保障教职员工参与管理的权力,以及表达诉

求的机会;在高校教育教学上,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尊重学生的意见,坚持

以生为本。

[2].意义:

a)发扬民主是高校民主的必然要求

b)发扬民主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客观要求

c)发扬民主是高校教学的客观要求

[3].发扬民主的要求P192

a)高校教师要有发扬民主的理念和素养

b)高校教师要高自己的反思能力,不断检查自己的教育教学言行是否有利于

民主氛围的营造

c)高校教师要善于使用自己的权威,以发扬民主为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民

主素养,实施依法民主

2)团结合作、协同创新P194

[1].概念:P194

[2].团结合作的道德意义:

a)团结合作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

b)团结合作是高校教师人格的必备要素

c)团结合作是提高高校教师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

d)团结合作是形成良好校风的重要保障

e)团结合作有利于大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3].团结合作、协同创新的要求P198

a)关心集体、忠于职守

b)谦虚为怀,自知之明

c)严以律己,诚以待人

d)互相帮助,通力合作

e)学习先进,共同提高

f)珍惜情谊,利莫当头

9.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P200

1)学术良知概念与涵义:学者基于学术理想,对学术道德的一种本能追求。与其它良

知比具有教育性、综合性、稳定性的特点。

a)学术良知是学术道德的修养方法和认识方法

b)学术良知内在地要求学者必须有自己的道德担当

c)学术良知包括“诚”与“敬”两方面

2)学术规范:P202

[1].学术良知与学术规规范的概念与内涵

a)学术规范包括:学术研究规范、学术评审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学术管理

规范

b)学术规范的内容:P202

a.逻辑层面:规范逻辑思维与创造性等方面内容:交代学术起源、问题

意识、已有研究、个人独创和理论发展。

b.方法层面:规范研究的路径、边界与方法等:源流传承、范式依托、

理论框架、分析模型、方法创新。

c.形式层面:文本规范:文献索引、引证出处、参考书目、注释体例。

c)与学术规范相对的三个现象:学术不端、学术腐败、学术失范P203

a.学术不端:弄虚作假、行为不良或失范的风气,或指某些人在学术方

面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败坏学术风气,阻碍学术进步,违背科学精神

和道德,抛弃科学实验数据的真实诚信原则(捏造数据、篡改数据、

剽窃)

b.学术腐败:利用学术权力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权学交易、钱学交易、

学色交易。

c.学术失范:抄袭文、关系文、重复文、假冒伪劣文、赞助文等。

[2].恪守学术规范具体要求P203 高校如何加强学术规范建设?

a)学习学术规范,提高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规范意识

a.学术规范教育包括:学术法律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

项目研究规范、学术评价规范。

b)培养学术习惯,提升学术素养P205

学术素养包括无畏的精神、独立的意识、批判的思维和热爱的情感

c)科学合理评价审查学术成果,防范学术浮躁

d)加强科研诚信制度建设

e)依法合规进行惩戒P208

a.建立学术问责制

b.建立眼里的学术惩戒机制

第七章社会服务

一、知识点

1.高校教师服务社会指的是:除了完成自己在校内的本职工作外,利用自己的学科专业特

长服务于社会企事业单位、学术组织、社区活动等劳动活动。P212

2.高校教师服务社会既是高校的职能与属性使然,也是高校教师作为公民应该承担的责任

和义务。

3.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意义P213

1)高校教师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体现和派生

2)高校教师服务社会是自身成长发展的动力源泉

3)高校教师服务社会,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是自身人生价值体现

4.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行动过程:

1)第一类以知识的传播或推广应用为基本任务的社会服务。教师的知识的状态从“知

道”到“传播”的转变。

2)第二类教师的知识处于“应用场景”

3)第三类教师的思维处于前沿状态,提出技术改造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进行新技术的

研发。

5.服务社会的具体规范P218

1)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

[1].社会责任主要有两点

a.对社会发展所承担的义务。

b.“在其位,谋其政”

[2].高校教师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

a.应该帮助社会建立起一种理性精神

b.应该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

c.应该立足创新以便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

d.应该主动投身与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去

2)热心公益,服务大众P220

[1].公益的范围

a.救助灾害、救助贫困、辅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

b.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c.环境保护、社会公益设施建设

d.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

[2].为什么要热心公益?P221

a.高校教师业务有专长,社会影响力相对较大,他们热心公益带来的影响会

更大,效果也会更明显。

b.其次,高校教师热心公益对培养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c.公益事业的发展水平是人类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

3)传播优秀文化,普及科学知识,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承担社会义务,积极提供

专业服务P222

[1].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服务是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主要方式

[2].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必须走向社会,深入社会。

4)坚决反对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P222

滥用学术资源的体现有

a.垄断资源的“学霸”现象

b.学位申请与授予中的滥用

c.学术评审中的滥用

d.学术界中的“交易”行为

6.高校教师服务社会中的政策与制度要求P224

(论述题:谈谈如何正确理解高校教师服务社会?)4点(P225-227)

1)正确认识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要求,避免政策误读;

2)统筹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实现三者有机统一;

3)正确处理好奉献与回报的关系;(案例分析)****

4)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履行相关手续。

a)教师无论是社会兼职,还是在职创业,都应该以不影响教学工作为前提,应该

得到单位批准同意

a.不需要报批的兼职活动P228

b.需要报批的兼职活动P228

c.禁止从事的兼职活动P229

b)高校教师在社会服务过程中,要明确责权,处理好知识产权关系

7.《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中针对教师兼职指出O226

1)完成本职工作

2)原单位允许

3)鼓励公益性

4)强化绩效考核

第八章为人师表

一、知识点

1.为人师表的概念与内涵P223

1)概念:指教师在各方面都应该称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

2)为人师表的三个维度:师德、师形、师行。

2.为人师表的内涵与外延(P234)

1)高校教师是一名公民,与大学生是平等的个体,两者之间是互相尊重的关系

2)教师具有职业道德,而学生有行为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种场合道德,不能时

时事事都要求教师遵守这种职业道德。

3)教师是人,需要物质生活,不能以高尚的形象来假定教师不食人间烟火。

4)社会和学校在以往的为人师表树立的引导上存在失误,不能用“高大全”的规格要求

高校教师。

3.为人师表的时代要求P235

1)要确立学生师表与社会师表相统一的师表观念

2)弘扬师范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师表精神

3)坚持先进性与大众性相统一的师表内涵

4.为人师表的特征P237

1)具有鲜明的示范性

2)具有突出的严谨性

3)重要的激励性

4)现实的可操作性

5)言传与身教的统一性

5.为人师表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作用P239

1)认知上的启迪

2)情感上的导向作用

3)意志上的培育作用

4)行为上的示范作用

6.高校教师为人师表的重要意义P242

1)为人师表是树立教师威信的基础

2)为人师表是教师育人的最佳途径

3)为人师表是优化社会风气的保证

7.为人师表的具体规范P243

1)学为人师,行为世范P244

[1].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含义P244

[2].学为人师内在要求

a)学为师之本,学好方为师

b)要“学以致道”

[3].行为世范的内在要求

a)学、行须结合

b)行为根本

c)行要为范

2)淡泊名利,志存高远P248

[1].淡泊名利内涵P248

[2].志存高远内涵P249

[3].志存高远对高校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意义。

a)使高校教师有更高的成就

b)对他的学生有较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4].淡泊名利与志存高远的关系P250

a)志存高远方能淡泊名利

b)淡泊名利才能实现高远之志

3)廉洁从教,自觉地址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

[1].廉洁从教的含义P251

[2].影响教师声誉的行为P251

[3].高校教师廉洁从教的保障

a)建设高校教师联结从教文化

b)廉洁从教还要求教师要不计得失,甘于奉献

c)廉洁从教要求明确高校教师禁止行为,并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

8.高校教师为人师表的要求P253

1)品德要求P253

[1].要有诚实、正直、廉虚的美德

[2].诲人不倦的精神

[3].平易博爱的仁者胸怀

[4].具有勤奋刻苦、学而不厌、坚忍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

2)语言要求P256

[1].语言文雅,亲切自然

[2].语言规范正确

[3].教师语言要生动幽默

[4].教师语言要纯洁文明

[5].要有激情

3)形态要求P257

[1].仪容要整洁

[2].服饰要朴素美观

[3].举止适度端庄

4)行为要求P258

[1].文明礼貌,尊重他人

[2].乐于奉献,勤于学习

9.高校教师为人师表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要求P259

1)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大学生的影响体现在:

[1].影响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学习效能

[2].影响师生关系,损害教师的整体形象

[3].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态度

[4].直接引发或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

2)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做心理健康的教师

[1].加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2].关注教师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

[3].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

第九章高校教师违犯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

一、知识点

1.道德责任承担的依据P266

1)“重要他人”是高校教师承担责任的必然性依据

2)高校教师职业的学术性是承担道德责任的学理性依据

3)自身的专业素质相对较高是高校教师承担责任的内在依据

4)道德标准和制度化规范是高校教师道德责任承担的外部依据

2.高校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定P269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认定P269

2)《教师资格条理》的认定P270

3)《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P270

4)《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规定在P271

3.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

1)禁止性规范的处理P272

[1].《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处理P 273

[2].《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处理在P274

[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处理P273

2)理念性和倡导性规范违反的处理P275

a)社会舆论法

b)批评教育法

c)师德考核评价法:师德考评是高校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

容与手段,师德得以确立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4.《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P270 处理P 273

1)不当行为有:

[1].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

[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3].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剿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

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4].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5].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衔私舞弊

[6].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

[7].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

[8].其他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2)处理

有上述情形的,依法依规分别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

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解除聘用合同或者开除。对严重违法违纪的要及时移交相

关部门。建立问责机制,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

或推语隐瞒,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追究高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5.《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规定在P271 处理在P274

1)不当行为

[1].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

[2].篡改他人研究成果;

[3].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献、注释,或者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

[4].未参加研究或创作而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而不当使用他

人署名,虚构合作者共同署名,或者多人共同完成研究而在成果中县注明他人

工作、贡献;

[5].在申报课题、成果、奖励和职务评审评定、申请学位等过程中提供虚假学术信息;

[6].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

[7].其他根据高等学校或者有关学术组织、相关科研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则,属于学

术不端的行为。

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8].造成恶劣影响的;

[9].存在利益输送或者利益交换的;

[10].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的;

[11].有组织实施学术不端行为的;

[12].多次实施学术不端行为的;

[13].其他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

2)处理P274-27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