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04基于本体和约束理论的统一时空数据模型研究

04基于本体和约束理论的统一时空数据模型研究

04基于本体和约束理论的统一时空数据模型研究
04基于本体和约束理论的统一时空数据模型研究

第2章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

第2章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 第二章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 本章主要内容 数据库是个具有一定数据结构的数据集合,这个结构是根据现实世界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来确定的。在数据库系统中不仅要存储和管理数据本身,还要保存和处理数据之间的联系,这种数据之间联系与就是实体之间的联系。研究如何表示和处理这种联系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核心问题,用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库的数据结构称为数据模型。本章将着重介绍一下概念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等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为后面的数据库设计打下基础。 2.1 数据模型概述 数据模型(Data Model)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是用来描述数据的一组概念和定义。 为了把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抽象、组织为某一DBMS现实世界支持的数据模型,通常首先把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对象抽象 认识抽象为概念模型,然后把概念模型转换为某一DBMS支持的数 据模型,这一过程如图2,1所示。概念数据模型:信息世界 数据模型按不同的应用层次可划分为两类: 转换 (1)概念数据模型(又称概念模型) 是一种面向客观世界、面向用户的模型,独立于计算逻辑数据模型: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机系统的数据模型,完全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概念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建模,是用户和数据设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主要是用于数据库设计。例如E,R模型、扩充E,R模型属于这一类模型。 (2)逻辑数据模型(又称数据模型) 是一种直接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模型,主要用于DBMS的实现。例如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均属于这一类模型。这类模型有严格的形式化定义,以便于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 2.1.1 数据模型的基本组成 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及其间联系的一种抽象表示,是一种形式化描述数据、数据间联系以及有关语义约束规则的方法。通常一个数据库的数据模型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约束条件三个部分组成。 (1)数据结构 是指对实体类型和实现间联系的表达实现。它是数据模型最基本的组织部分,规定了数据模型的静态特性。在数据库系统中通常按照数据结构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例如,采用层次型数据结构、网状型数据结构、关系型数据结构的数据模型分别称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2)数据操作 是指对数据库进行的检索和更新(包括插入、删除和修改)两类操作。它规定了数据模型的动态操作。 (3)数据的约束条件 数据的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它定义了给定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应具 1 有的制约和依赖规则。以确保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02实体-联系模型

第二章实体-联系模型(概念数据库设计) 2. 1数据库设计过程 2. 2基本概念 2. 2. 1 1976年,P.P.S.Chen 提出E-R模型(Entity-Relationship Model ),用E-R图来描述概念模型。 观点:世界是由一组称作实体的基本对象和这些对象之间的联系构成的。 2. 2. 2基本概念 (1)实体(En tity):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叫实体。如学生张三、工人李四、计算机系、数据库概论。 (2)属性(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一个实体可以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例如,学生可由学号、姓名、年龄、系、年级等组成。

(4)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例如,性别的域为(男、女),月份的

域为1到12的整数。 (5) 实体型(Entity Type ):实体名与其属性名集合共同构成实体型。例, 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系、年级)。注意实体型与实体(值)之间的 区别,后者是前者的一个特例。如学生(9808100,王平,21,男,计算机系,2) 是一个实体。 (6) 实体集(Entity Set ):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如全体学生。 联系(Relatio nship ):实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如学生与老师间的授课关系, 学生与学生间有班长关系。联系也可以有属性,如学生与课程之间有选课联系, 每个选课联系都有一个成绩作为其属性。同类联系的集合称为联系集。 (7)元或度(Degree ):参与联系的实体集的个数称为联系的元。如学生选 修课程是二元联系,供应商向工程供应零件则是三元联系。 用椭圆表示实体 的属性 (8)码(Key ): A 、 候选码:关系中的某一属性或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称该 属性或属性组为候选码。 B 、 主码: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从中选定一个用来区别同一实体集中的 不同实体,称作主码。一个实体集中任意两个实体在主码上的取值不能相同。 如学号是学生实体的码。通讯录(姓名,邮编,地址,电话, Email ,BP ) C 、 外码: 用矩形表示实体集,在框 写上实体名 VI 课程 姓名 用无向边■把 实体与其属 性 连接起来 学号 系别 课程名 选修 学生 成绩 将参与联系的实体用线 段连接 j ——V 用菱形表示实体「亍 的联系 先修课 主讲老师

海洋时空数据模型分析研究现状

学年论文:海洋时空数据模型研究现状 学院:海洋学院 专业:海洋技术 姓名:钱为 学号:10053212

海洋时空数据模型研究现状 钱为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学院海洋技术专业天津 300457 ) 【摘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了海洋科学研究的蓬勃 发展并对海洋时空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对已有的时空数据模型、进行了评述,指出了各种模型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说明了海洋时空数据模型研究进展与现状。说明了海洋时空数据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 以及其在海洋领域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关键词:海洋,时空数据模型,海洋时空数据模型 【 abstract 】 21 century is the century of sea, Marin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promoting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Marin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on ocean space and tim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xisting space time data model,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and points out the various advantages of the model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Based on this, that the Marine space time data model research progress and status. That the Marine space time data model in real application, and the important of it. Keywords: Marine, space time data model, Marine space time data model 1:引言 时态地理信息系统( TGIS> 是一种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与显示地学对象随时间变化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建立合理、完善、高效的时空数据模型是实现时态GIS 的基础和关键,以便有效地组织、管理和完善时态地理数据、属性、空间和时间语义,实现重建历史状态,跟踪变化,预测未来。目前,关于时空数据模型的研究大多都是基于陆地应用的,海洋数据由于其测量方式以及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原因,使其具有不同于陆地上数据的独特之处。因此,现有的各种时空数据模型都不能很好地符合海洋领域的需要,必须根据海洋数据独有的特点建立起合适海洋时空数据模型。海洋时空数据模型建模理论为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数字海洋”的建设提供的科学依据。本文评析了现有各种基于陆地应用的时空模型不足之处,并对海洋时空数据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对ArcGIS 海洋数据模型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其时空数据组织方法进行了改进,并通过在“数字海洋”原型系统工程中进行应用对其进行验证,解决了一定的实际问题。 2:时空数据模型与海洋时空数据模型

对象关系模型数据库解析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Object Oriented Data Base System,简称OODBS)是数据库技术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相结合的产物。 对于OO数据模型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研究以关系数据库和SQL为基础的扩展关系模型;以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为基础,研究持久的程序设计语言,支持OO模型;建立新的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支持OO数据模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是一种支持模块化设计和软件重用的实际可行的编程方法。它把程序设计的主要活动集中在建立对象和对象之间的联系(或通信)上,从而完成所需要的计算。一个面向对象的程序就是相互联系(或通信)的对象集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封装和可扩展性。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支持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以下简称OO模型)。即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是一个持久的、可共享的对象库的存储和管理者;而一个对象库是由一个OO模型所定义的对象的集合体。 一个OO模型是用面向对象观点来描述现实世界实体(对象)的逻辑组织、对象间限制、联系等的模型。一系列面向对象核心概念构成了OO模型的基础。概括起来,OO模型的核心概念有如下一些: (1)对象(Object)与对象标识OID(Object IDentifier) 现实世界的任一实体都被统一地模型化为一个对象,每个对象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称为对象标识(OID)。 (2)封装(Encapsulation) 每一个对象是其状态与行为的封装,其中状态是该对象一系列属性(Attribute)值的集合,而行为是在对象状态上操作的集合,操作也称为方法(Method)。 (3)类(C1ass) 共享同样属性和方法集的所有对象构成了一个对象类(简称类),一个对象是某一类的一个实例(instance)。 (4)类层次(结构) 在一个面向对象数据库模式中,可以定义一个类(如C1)的子类(如C2),类Cl 称为类C2的超类(或父类)。子类(如C2)还可以再定义子类(如C3)。这样,面向对象数据库模式的一组类形成一个有限的层次结构,称为类层次。 (5)消息(Message) 由于对象是封装的,对象与外部的通信一般只能通过显式的消息传递,即消息从外部传送给对象,存取和调用对象中的属性和方法,在内部执行所要求的操作,操作的结果仍以消息的形式返回。 OODB语言用于描述面向对象数据库模式,说明并操纵类定义与对象实例。OODB语言主要包括对象定义语言(ODL)和对象操纵语言(OML),对象操纵语言中一个重要子集是对象查询语言(OQL)。OODB语言一般应具备下述功能: (1)类的定义与操纵 面向对象数据库语言可以操纵类,包括定义、生成、存取、修改与撤销类。其中类的定义包括定义类的属性、操作特征、继承性与约束等。 (2)操作/方法的定义 面向对象数据库语言可用于对象操作/方法的定义与实现。在操作实现中,语言的命令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后答案 第九章

9.1 名词解释 (1)OODBS:是指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它既具数据库管理的基本功能,又能支持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 (2)ORDBS:基于对象关系数据模型的DBS称为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ORDBS)。 (3)平面关系模型:传统的关系模型称为“平面关系模型”,它要求关系模式具有第一范式(1NF)性质,关系具有规范化的结构。也就是规定属性值是不可分解的,即不允许属性值具有复合结构(元组或关系)。 (4)嵌套关系模型:是从平面关系模型发展而成的。它允许关系的属性值又可以是一个关系,而且可以出现多次嵌套。嵌套关系突破了1NF的定义框架,是“非1NF关系”。 (5)复合对象模型:在嵌套关系模型上进一步放宽要求。在关系定义上,集合与元组不再有交替出现的严格限制,此时的关系中,属性类型可以是基本数据类型、结构类型(元组类型)或集体类型(即关系类型)。 (6)数据的泛化/细化:是对概念之间联系进行抽象的一种方法。当在较低层上的抽象表达了 与之联系的较高层上抽象的特殊情况时,就称较高层上抽象是较低层上抽象的"泛化",而较低层上抽象是较高层上抽象的"细化"。 (7)对象关系模型:在传统关系数据基础上,提供元组、数组、集合等更为丰富的数据类型及处理新数据类型操作的能力而形成的数据模型。(注:传统关系模型只支持字符、数值、字串,布尔值等等基本数据类型及其处理功能) (8)类型级继承性:当继承性发生在类型级时,子类型继承了超类型的属性。也就是说,超类型所具有的属性,在子类上也具有。 (9)表级继承性:继承性也可发生在表级,(就是元组集合上发生继承),子表继承超表全部属性,超表中每个元组最多可以与子表中一个元组对应,而子表中的每个元组在超表中恰有一个元组对应,并在继承的属性值上具有相同的值。 (10)引用类型:数据类型可以嵌套定义,在嵌套引用时,不是引用对象本身,而是个用对象标识符(即指针),这种指针被称为引用类型。 (11)对象:客观世界中的实体经过抽象称为问题空间中的对象,它是对一组信息及其操作的描述。 (12)类:是具有相同的变量名和类型、相同的消息和使用方法的对象的集合。 (13)单重继承性:一个子类继承某一个超类的结构和特性,称为单重继承性。 (14)多重继承性:一个子类继承多个超类的结构和特性,称为多重继承性。 (15)对象标识:在面向对象语言中,对象标识是一个指针一级的概念,在对象创建的瞬间,由系统赋给每个对象一个“标识”,即系统内的一个唯一的指针,在对象生存期内,这个标识不可改变。 (16)对象包含:不同类的对象之间存在的包含关系称为对象包含。包含是一种“一部分”(is part of)的联系。 (17)类继承层次图:表示类继承关系的图,由超类名、子类名和一组线条自上而下有序的表示。(18)类包含层次图:表示对象包含关系的图,由一些具有包含关系的对象和线条自上而下表示(下方的对象为其连线所指上方对象的一部分)。 (19)持久数据:是指创建这些数据的程序运行终止后数据依然存在于系统之中。数据库中的关系就是持久数据。 (20)持久对象:程序运行结束后,被保留下来的对象称为持久对象。 (21)持久指针:持久指针可看作是数据库中指向对象的指针。持久化指针不像内存中的指针,它在程序执行后及数据重组后仍保持有效。 (22)持久化C++系统: 基于C++的持久化扩充的OODBS。

基于过程的面向对象时空数据模型数据组织方法

基于过程的面向对象时空数据模型数据组织方法 李景文1a,1b, 邹文娟1a,1b, 田丽亚 2 ,农佳捷3,苏浩3 (1a.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桂林541004;1b.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4;2.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湛江524000;3.广西科技信息网络中心,南宁530012)摘要:在分析现有时空数据模型和面向对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过程的面向对象时空数据模型,该模型能反映时空对象的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事件因果联系,并且通过过程语义和面向对象思想两者的结合较好地解决了时空动态数据的组织、存储和查询问题。 关键词:时空数据模型;过程;面向对象;数据组织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0 引言 随着时态GIS应用的不断推广,时空数据模型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Peuquet和Duan提出了基于事件的时空数据模型[1],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地理现象状态改变的因果关系,有利于时空分析,但难以表达事件的历史回溯和动态反演;舒红等提出了基于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2],该模型能隐式地表达对象的几何与拓扑关系的动态变化,但是也难以解决诸如引起对象变化的原因、发展程度、变化趋势等问题;张丰等提出了基于过程的时空数据模型[3],该模型重点表达了参与变化的时空对象和时空过程以及变化的因果联系、演变和约束关系,但在表达与分析突发事件或离散过程的地理实体或现象时具有一定的应用局限性。本文从时空语义建模的角度出发,以过程语义和面向对象为基础,构建了基于过程的面向对象时空数据模型,研究和探讨了基于该模型的时空数据组织和时空查询,表达了时空语义并实现了在语义层面上的数据共享[4],同时实现了时空对象在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上的统一表达和管理以及在时间轴上的无缝描述。 1空间对象变化的过程语义描述 基于过程语义的时空数据模型[5],将过程对象作为完整的表达载体,该类模型采用分级的思想对“过程→状态”进行提取,然后回溯复原“状态→过程”,从而提供给对象变化更丰富的时空语义和更完整的动态表达。 1.1状态、事件、过程的相互关系 状态是在特定的时间里,空间实体客观存在的形式,表达对象相对恒定的过程。空间对象的存在是指在其生命周期内从出生时态到死亡时态之间的相对稳定的一个过程,空间对象的产生和死亡是一个瞬间状态,空间对象的存在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6]。 事件是空间对象在时间维上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质变过程,每个事件代表一个状态变化。一个事件的发生一定有唯一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而一个时间段或时间点可对应多个事件。因此事件在时间维上的顺序表达了空间对象变化的时空过程。 过程是基于分类或抽象所得到的逻辑上相连的事件序列。过程实质上是时间轴上相邻两个状态间的时空对象细化而成的多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操作,这些操作导致对象从量的变化到质的变化。 状态(S-State)、事件(E-Event)及过程(P-Process)之间的关系如图1和图2所示: 收稿日期:2010-9-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桂科自2011GXNSFD018003);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能0992030-1、10100018-2);. 作者简介:李景文(1971-),男,博士,教授,从事GIS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E-mail:lijw2008@https://www.sodocs.net/doc/af2565640.html,

数据库概论第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绪论习题参考答案 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参见P3、4、5页) 参考答案: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2.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参见P12页) 参考答案: 数据库系统使信息系统从以加工数据的程序为中心转向围绕共享的数据库为中心的阶段,这样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研制和维护,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和相容性,提高了决策的可靠性。 3.试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8、9、10页) 参考答案: 1)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 在文件系统中,相互独立的文件的记录内部是有结构的,管其记录内部已有了某些结构,但记录之间没有联系。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 2)在文件系统中,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记录,粒度不能细到数据项。而在数据库系统中,存取数据的方式也很灵活,可以存取数据库中的某一个数据项、一组数据项一个记录或或一组记录。 3)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是为某一特定应用服务的,文件的逻辑结构对该应用程序来说是优化的,因此要想对现有的数据再增加一些新的应用会很困难,系统不容易扩充。而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具有整体的结构化。 5.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9、10、11页) 参考答案: 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6.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4页) 参考答案: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7.试述数据模型的概念(13页)、数据模型的作用、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14、15页) 参考答案: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02实体-联系模型

第二章实体-联系模型(概念数据库设计) 2.1 数据库设计过程 2.2 基本概念 2.2.1 1976年,P.P.S.Chen提出E-R模型(Entity-Relationship Model),用E-R图来描述概念模型。 观点:世界是由一组称作实体的基本对象和这些对象之间的联系构成的。2.2.2 基本概念 (1)实体(Entity):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叫实体。如学生X三、工人李四、计算机系、数据库概论。 (2)属性(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一个实体可以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例如,学生可由学号、XX、年龄、系、年级等组成。 (4)域(Domain):属性的取值X围。例如,性别的域为(男、女),月份的

域为1到12的整数。 (5)实体型(Entity Type):实体名与其属性名集合共同构成实体型。例,学生(学号、XX、年龄、性别、系、年级)。注意实体型与实体(值)之间的区别,后者是前者的一个特例。如学生(9808100,王平,21,男,计算机系,2)是一个实体。 (6)实体集(Entity Set):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如全体学生。 联系(Relationship):实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如学生与老师间的授课关系,学生与学生间有班长关系。联系也可以有属性,如学生与课程之间有选课联系,每个选课联系都有一个成绩作为其属性。同类联系的集合称为联系集。 (7)元或度(Degree):参与联系的实体集的个数称为联系的元。如学生选修课程是二元联系,供应商向工程供应零件则是三元联系。 (8)码(Key): A、候选码:关系中的某一属性或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称该属性或属性组为候选码。 B、主码: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从中选定一个用来区别同一实体集中的不同实体,称作主码。一个实体集中任意两个实体在主码上的取值不能相同。如学号是学生实体的码。通讯录(XX,邮编,地址,,Email,BP) C、外码: D、全码:关系模型中所有属性组是这个关系模式的候选码,称为全码。

数据库系统与数据模型简介

数据库系统与数据模型简介 胡经国 本文作者的话 本文是根据有关文献和资料编写的《漫话云计算》系列文稿之一。以此作为云计算学习笔录,供云计算业外读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参考。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教和喜欢! 下面是正文 一、数据库系统及其组成 1、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是用于组织和存取大量数据的管理系统,方便多用户使用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组成的系统。它与文件系统的重要区别是数据的充分共享、交叉访问以及应用(程序)的高度独立性。 2、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系统由计算机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组成。 ⑴、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是指用于数据库管理的计算机硬件资源和基本软件资源。其中,硬件资源包括CPU、大容量内存(用于存放操作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等)、直接存取的外部存储设备(硬盘);软件资源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 ⑵、数据库 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是提供数据的基地。它能保存数据,并让用户从它那里访问有用的数据。数据库是数据处理的新技术,也是一项先进的软件工程。 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互有关的数据整体。数据库中保存的数据是相关数据,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中间数据。为了便于管理和处理这些数据,将这些数据存入数据库时,必须具有一定的数据结构和文件组织形式(顺序文件、索引文件)。 “相关数据”、“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共享”是关系型数据库的三个基本要素。 ⑶、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包括面向用户的接口功能和面向系统的维护功能两大方面。前者为用户存取数据提供必要的手段,包括处理能力。后者为数据库管理者提供数据库的维护工具,具体包括数据库定义、数据装入、数据库操作、控制、监督、维护、恢复、通信等。 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由以下三部分组成:数据库描述语言(DLL)、数据库操作(DML)或查询程序、数据库管理例行程序。 总之,信息的集合是数据库,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软件则可用于完成信息的存储和检索。 ⑷、应用程序和用户 数据库管理员(DBA)是系统工作人员,负责对整个数据库系统进行维护。 应用程序员是后台专业用户,对数据库进行检索、插入、删除或更新。 非程序员是终端用户,通过联机终端设备,由基本命令组成的询问语言对数据库进行检索、插入、删除或更新等操作。例如,话务员、管理员、质检员。 二、数据模型 1、数据模型基本概念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的描述,即实体模型的数据化。数据模型是表示实体与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 2、数据模型类型 当前,流行的数据模型有:关系、层次、网状三种数据模型。 ⑴、关系数据模型 关系数据模型是新的DBMS,将数据简单地表示为一个或多个表格的内容。它是由表格形式体现的,这种“表”在数学上称为关系。表中的每一行称为记录,每个记录由若干字段组成:一个记录描述一个事物,它的各个字段是该事物各种性质的描述。在关系数据库中,这些字段称为属性。 ⑵、层次数据模型 层次数据模型,也称为树状模型,是一个以记录类型为结点的有根的定向树。 层次数据模型的特点为:有而且仅有一个实体,向上不与任何实体联系,称为根;有若干实体,向下不与任何实体联系,称为叶;其余的实体,向下可以与任何实体联系,但向上只与唯一的一个实体联系(一对多联系),称为中间节点。根节点在最高层,即第一层。同一层上的节点之间没有联系。具有这些特点的数据结构,称为层次结构。例如大学行政组织结构。典型例子是IBM的IMS。

数据库系统 包括题目和答案

数据库系统原理复习题 第1章 一、选择题 1.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A )。 A. DBS包括DB和DBMS B. DBMS包括DB和DBS C. DB包括DBS和DBMS 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2.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这一类模型中最著名的模型是(D )。 A.层次模型 B. 关系模型 C. 网状模型 D. 实体-联系模型 3.目前,数据库管理系统最常用的逻辑数据模型是(C)。 A.网状模型B.层次模型 C.关系模型D.面向对象模型 4.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C)。 A.数据共享 B. 数据完整性 C. 数据冗余度高 D. 数据独立性高 5.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分别是(B )。 A.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B.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条件 C.插入数据、修改数据、删除数据 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6.数据库三级结构从内到外的3个层次依次为(B)。 A.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B. 内模式、模式、外模式 C. 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D. 内模式、外模式、模式 7.下列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A):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的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8.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B)。 A.外模式改变时保持应用程序不变B.模式改变时保持外模式不变 C.内模式改变时保持模式不变D.数据改变时保持应用程序不变

9.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C)。 A.外模式改变时保持应用程序不变B.模式改变时保持外模式不变 C.内模式改变时保持模式不变D.数据改变时保持应用程序不变 10.公司有多个部门和多名职员,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 员,从部门到职员的联系类型是(D)。 A.多对多 B. 一对一 C. 多对一 D. 一对多 11.储蓄所有多个储户,储户在多个储蓄所之间存款,储户与储蓄所之间是(C)。 A.一对一联系 B. 一对多联系 C. 多对多联系 D. 不确定联系 12.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A)。 A.模式 B. 内模式 C. 外模式 D. 以上三级模式 二、填空 1.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 组成。 2.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3. DBMS表示(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它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 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4. 实体之间的联系可抽象为三类,它们是(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 5.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条件)三部 分。 6. 根据数据模型的应用目的不同,数据模型分为(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 模型)等。 7. 按照数据结构的类型命名,逻辑模型分为(关系模型)、(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 等。 8. E-R图中,(矩形)表示实体,(椭圆)表示属性,(菱形)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三、简述题 1. 数据库是长期存贮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1)数据定义功能, (2)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

数据模型与数据库系统结构

数据模型与数据库系统结构 1.数据 为了了解世界,研究世界和交流信息,我们需要描述各种事物,用自然语言来描述虽然很直接,但是过于烦琐,不便于形式化,更不利于计算机去表达,为此,我们常常只抽取那些感兴趣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来描述它。 例如:XX今天下课回到寝室,跟室友说,啊,兄弟们,我单身了!!~~~~准备请大家吃顿饭庆祝一下~~~~ 大家好奇的问 他叫小雪,21岁,是医护系的,护理专业和我是老乡,遵义人。 我们可以从胡锋的描述中获取到以下一条记录,小雪今年21岁遵义人是医护系护理专业的学生,那这种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我们称为数据。 数据有一定的格式,例如姓名在中国而言一般是4个汉字的字符(某些少数民族),性别呢是一个汉字字符,等等,那这些我们称为数据的语法,而数据的含义是数据的语义。我们通过解释、推论,归纳,分析和综合等等方法,从数据中获得有意义的内容称为信息。因此,数据是信息存在的一种形式,只有通过解释或处理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 一般来说,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1)数据的静态特征 包括数据的基本结构,数据间的联系和对数据取值范围的约束 学生管理的例子

在学生基本信息中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专业,家庭地址。 这些都是学生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学生数据的基本结构。 学生选课信息中包括:学号,课程号,考试成绩等信息,其中选课信息和学生基本信息中的学号是有一定关联的,即选课信息中的学号所能选取的值必须在学生基本信息中的学号取值范围之内,只有这样,学生选课信息中所描述的学生选课情况才是有意义的。 说白一点,也就是这个学生要存在,他才会有选课信息。这个就是数据之间的联系。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数据取值范围的约束 例如,人的性别一项取值只能是男或女,课程的学分一般是大于0的整数值,而我们的考试成绩一般在0~100分范围内等,这些都是对某个列的数据取值范围进行的限制,目的是在数据库中存储正确的,有意义的数据,这就是对数据取值范围的约束 2)数据的动态特征 数据的动态特征是指对数据可以进行的操作以及操作规则。 对数据库数据的操作主要是有查询数据和更改数据,更改数据一般又包括对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 通常我们将数据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的描述称为数据模型三要素。即描述数据时要包括数据的基本结构,数据的约束条件和定义在数据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 第九章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课后习题答案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第九章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课后习题答案 2009-09-15 10:51 9.1 名词解释 (1)OODBS:是指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它既具数据库管理的基本功能,又能支持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 (2)ORDBS:基于对象关系数据模型的DBS称为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ORDBS)。 (3)平面关系模型:传统的关系模型称为“平面关系模型”,它要求关系模式具有第一范式(1NF)性质,关系具有规范化的结构。也就是规定属性值是不可分解的,即不允许属性值具有复合结构(元组或关系)。 (4)嵌套关系模型:是从平面关系模型发展而成的。它允许关系的属性值又可以是一个关系,而且可以出现多次嵌套。嵌套关系突破了1NF的定义框架,是“非1NF关系”。 (5)复合对象模型:在嵌套关系模型上进一步放宽要求。在关系定义上,集合与元组不再有交替出现的严格限制,此时的关系中,属性类型可以是基本数据类型、结构类型(元组类型)或集体类型(即关系类型)。 (6)数据的泛化/细化:是对概念之间联系进行抽象的一种方法。当在较低层上的抽象表达了与之联系的较高层上抽象的特殊情况时,就称较高层上抽象是较低层上抽象的"泛化",而较低层上抽象是较高层上抽象的"细化"。 (7)对象关系模型:在传统关系数据基础上,提供元组、数组、集合等更为丰富的数据类型及处理新数据类型操作的能力而形成的数据模型。(注:传统关系模型只支持字符、数值、字串,布尔值等等基本数据类型及其处理功能) (8)类型级继承性:当继承性发生在类型级时,子类型继承了超类型的属性。也就是说,超类型所具有的属性,在子类上也具有。 (9)表级继承性:继承性也可发生在表级,(就是元组集合上发生继承),子表继承超表全部属性,超表中每个元组最多可以与子表中一个元组对应,而子表中的每个元组在超表中恰有一个元组对应,并在继承的属性值上具有相同的值。 (10)引用类型:数据类型可以嵌套定义,在嵌套引用时,不是引用对象本身,而是个用对象标识符(即指针),这种指针被称为引用类型。 (11)对象:客观世界中的实体经过抽象称为问题空间中的对象,它是对一组信息及其操作的描述。 (12)类:是具有相同的变量名和类型、相同的消息和使用方法的对象的集合。 (13)单重继承性:一个子类继承某一个超类的结构和特性,称为单重继承性。 (14)多重继承性:一个子类继承多个超类的结构和特性,称为多重继承性。 (15)对象标识:在面向对象语言中,对象标识是一个指针一级的概念,在对象创建的瞬间,由系统赋给每个对象一个“标识”,即系统内的一个唯一的指针,在对象生存期内,这个标识不可改变。 (16)对象包含:不同类的对象之间存在的包含关系称为对象包含。包含是一种“一部分”(is part of)的联系。 (17)类继承层次图:表示类继承关系的图,由超类名、子类名和一组线条自上而下有序的表示。(18)类包含层次图:表示对象包含关系的图,由一些具有包含关系的对象和线条自上而下表示(下方的对象为其连线所指上方对象的一部分)。 (19)持久数据:是指创建这些数据的程序运行终止后数据依然存在于系统之中。数据库中的关系就是持久数据。 (20)持久对象:程序运行结束后,被保留下来的对象称为持久对象。 (21)持久指针:持久指针可看作是数据库中指向对象的指针。持久化指针不像内存中的指针,

数据库数据模型的发展及方向

[XXXX大学XXX学院XXX班] 数据库数据模型的 发展及方向 [ ] [学号: ] [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CASE)、全球信息系统(GIS)、图像处理、超文本应用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及其在传统领域中应用的深化,要求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能够有效地管理复杂对象。比如在工程应用领域,一个客观复杂实体往往由数十个,甚至成百上千个简单实体组成,为了减小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复杂度、提高其执行效率,要求DBMS不但能根据实体丰富的语义进行建模、提供有效的存储与操纵手段,以及模拟复杂实体的复杂行为,而且在逻辑上还要将一个复杂实体的表示和操纵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在操纵数据的同时考虑实体间的复合语义,即各简单实体的存在方式(独立或依赖)以及实体间的引用方式(共享或排他)。然而,传统RDBMS由于采用满足第一范式(first normal form,1NF)的平关系模型,在面对各种新的应用领域时存在以下不足。]

关键词:数据库,数据模型,扩展关系数据库,语义数据模型,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XML数据模型 正文: 数据模型概述 数据(data)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模型(Model)是现实世界的抽象。数据模型(Data Model)是数据特征的抽象,是数据库管理的教学形式框架。数据库系统中用以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构架。数据模型包括数据库数据的结构部分、数据库数据的操作部分和数据库数据的约束条件。 数据模型所描述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 1. 概念数据模型(Conceptual Model):这是面向数据库用户的实现世界的数据模型,主要用来描述世界的概念化结构,它使数据库的设计人员在设计的初始阶段,摆脱计算机系统及DBMS的具体技术问题,集中精力分析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等,与具体的DBMS无关。概念数据模型必须换成逻辑数据模型,才能在DBMS中实现。 2. 逻辑数据模型(Logical Data Model):这是用户从数据库看到的数据模型,是具体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如网状数据模型、层次数据模型等等。此模型既要面向用户,又要面向系统。 3. 物理数据模型(Physical Data Model):这是描述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组织结构的数据模型它不但与具体的DBMS有关,而且还和操作系统以及硬件有关。每一种逻辑数据模型在实现时都有其对应的物理数据模型。DBMS为了保证其独立性与可移植性,大部分物理数据模型的实现工作由系统自动完成,而设计者只设计索引、聚集等特殊结构。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一般而言,数据模型是一组严格定义的概念的集合。这些概念精确地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征(数据结构)、动态特征(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条件,这就是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1.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这些对象是数据库的组成部分,数据结构指对象和对象间联系的表达和实现,是系统静态特征的描述,包括两个方面:(1)数据本身:类型、内容、性质。例如关系模型中的域、属性、关系等。 (2)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例如关系模型中的主码、外码等联系。 2. 数据操作 对数据库中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集合,主要指检索和更新(插入、删除、修改)两类操作。数据模型必须定义这些操作的确切含义、操作符号、操作规则

数据库课程设计NBA选秀系统数据库模型

NBA选秀系统数据库模型 一、需求分析 (1)、可行性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指准确了解和分析用户的需求,这是最困难、最费时、最复杂的一步,但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需求分析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它决定了以后各步设计的速度和质量。进行数据库设计首先必须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 NBA作为世界上水平最高的篮球俱乐部联盟,深受广大篮球爱好者的追捧,而一年一度的NBA 选秀活动,更成为球迷关注的焦点。作为专门的NBA选秀数据库,一定会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2)具体的系统信息 选秀系统信息包括三个方面,其具体功能如下: A.新秀球员信息:包括球员姓名、年龄、籍贯、身高、顺位以及司职位置;新秀球员信息功能包括对球员信息的录入、删除和查询,以及被那个球队选中、选秀信息等。 B.NBA球队信息:包括球队名称、所在城市、上赛季战绩、球队主教练;NBA球队信息功能还包括对球队信息的录入、删除和查询,以及所选新秀、选秀信息等。 C.选秀信息:选秀信息包括新秀姓名、签约球队、入队时间、合同时间、合同金额、有无保障;选秀信息功能还包括各项数据的录入、删除和查询。 (3)具体的软件信息 在开发过程中,按照软件工程的步骤,从设计到开发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技术,采用了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服务器,运用c/s技术,使得本系统可以方便的和其他子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同时,注意从软件的图形应用界面上优化软件质量,使得本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二、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是指对用户的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 根据各种信息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该数据库系统的E-R图如下:

时空数据分析算法及其

时空数据分析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时空数据分析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空间和时间是现实世界最基本、最重要的属性,许多空间应用系统都需要表达地学对象的时空属性,例如在地理位置变更、环境监测、城市演化等领域都需要管理历史变化数据,以便重建历史、跟踪变化、预测未来。面向对象的技术是用在软件设计中的一种方法,它用在时空数据[1]表达中主要是为了克服给定实体的空间或非空间属性在不同时间不同频率变化而出现的复杂问题[2]。下面从KNN 、RNN 、SkyLine 三种时空数据分析算法出发,论述时空数据分析算法的应用。 1、KNN 分析算法的基本概述及应用分析 KNN 算法是非参数回归模型的基本算法之一,通过在状态空间中搜索与待测点X 相近的k 个样本(X i ,Y i )估计g n (x),因此又称为k 最近邻非参数回归,其预测 函数[3]可表示为 Y=g(X)=∑=k 1i W i (X ;X k 1,…,X k k )Y i =∑=k 1i k i Y i (1) 其中X k 1.表示与x 距离最近的点,并赋予权值k 1;X k 2则被赋予权值k 2;以此 类推,得到k 个权函数k 1,k 2,?,k k ,满足 k 1≥k 2≥…≥k k ≥0,∑=k 1i i k =1 (2) KNN 算法通过计算样本个体之间的距离或者相似度来寻找与每个样本个体最相近的K 个个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完成一次样本个体的两两比较,所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跟样本的个数直接相关。 K 最近邻算法通常情况下是用于分类的,这只是对K 近邻算法用途的本质说明[4]。从实际来看,K 近邻算法可以应用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系统推荐等等。简单的讲,就是挖掘出客户喜欢的相同商品,来进行相似物品的推荐。另外区分客户群体,从而使我们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下面是KNN 分类器构建实例。KNN 的实现分训练和识别两步。训练时,把每类样本降维后的结果作为KNN 的输入。如图1所示,圆圈表示待识别数据所处的位置,选择K 值为3时,选中实线圆中的3个数据,识别结果为三角形代表的类;选择K 值为5时,选中虚线圆中的5个数据,识别结果为正方形代表的类。

数据库系统2-1:关系模型及其描述

数据库系统2-1:关系模型及其描述 关系数据库以其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严密的逻辑结构和简单明了的表示方式深得广大用户的青睐,目前已经占据数据库系统的市场,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处理工具。 数据模型主要描述两类信息:一是实体;二是实体之间的联系。在层次、网状模型中,实体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指针来实现的,而在关系模型中,实体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二维表中公共属性值建立起来的联系来实现的。 关系数据库系统是支持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系统,即以关系模型为基础而构建起来的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1.关系数据结构 在关系模型中,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单一的关系来描述,这些关系的逻辑结构非常简单,就象人们日常所熟悉的二维表。 2.关系操作 关系模型是集合操作方式,操作对象和结果都是集合,称为“一次一集合”。 关系操作有三种不同的描述方式:关系代数、关系演算和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关系代数是一种抽象的查询语言,它是用集合论中的关系运算来表达查询要求的方式。关系演算是以数理逻辑中的谓词演算来表达查询要求的方式,它又可分为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若在关系演算中,谓词变元的基本对象是元组变量,则称之为元组关系演算;若谓词变元的基本对象是域变量,则称之为域关系演算。 SQL是介于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之间的查询语言。这种语言除具有数据查询功能之外,还具有数据定义DDL和数据控制DCL等功能,是集数据查询、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于一体的关系数据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3.关系的完整性约束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是指在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遵守的一组通用的完整性规则,以确保数据库中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在关系模型中允许定义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