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概要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概要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概要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概要

摘要:本课以案例导学法为主导核心,运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有效达到本节的三维目标。

关键词:性染色体;伴性遗传;色盲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095

一、教材分析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这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必修2中的一个难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应用。学生已学过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为《伴性遗传》的学习作了知识铺垫。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染色体组型的概念,初步认识人类染色体组型;了解性别决定,理解xy型性别决定的方式,能用简单的符号表示遗传图谱;以人的红绿色盲为例理解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

2. 能力目标源

培养学生用探究性解决问题和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设计

1. 新闻链接,激趣引入,引导学生认识性染色体

新闻来源:新华社――苍南县破获一起非法鉴定胎儿性别案:是男是女,鉴定准确率高达到99%,犯罪嫌疑人摸透了一些人求子急切的心态,非法为孕妇做胎盘绒毛细胞检查鉴定胎儿性别。被苍南县计生局联合公安等部门所查获,王某等三名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警方在调查过程中,有一个妇女生了个女儿,她很想生个儿子,当她怀孕第二胎的时候,就花很多钱去做胎盘绒毛细胞检查鉴定胎儿性别。这种方法是通过鉴定绒毛细胞中的什么成分或物质来确定性别的呢?引出染色体,同时教师展示:高倍显微镜下的人类染色体(男性和女性。在学生细胞分裂知识的基础上提问:(1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2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怎么办?

学生积极讨论后师生共同归纳: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形状和着丝粒的位置等特征,通过剪贴,将他们配对、分组和排队,最后形成的图像叫染色体组型或染色体核型。体现了该生物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特征的全貌。通过对人类染色体组型图的分析知道,人的l-22号染色体,在男性和女性中都相同,与性别没有关系,这些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另一类是在男性和女性中不同的染色体,与性别有关,这样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如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多媒体展示:电子显微镜拍下男性xy染色体照片。教师介绍:人类属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个体是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用xy表示,雌性个体是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用xx表示。xy型性别决定在生物界中是较为普遍的性别决定方式包括所有的哺乳动物;某些种类的两栖类、鱼类;很多种类的昆虫(果蝇;一些雌雄异株的植物(菠菜、大麻等。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发生的新闻,激发学生求知欲以及对这堂课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2. 小品链接,探求新知,引导学生掌握性别决定的过程

教师介绍:在前面的案件中这个妇女做绒毛细胞检查就是利用胎儿的性染色体的不同来判断。她之所以非常想生个儿子,因为怕村里的人说她肚子不争气,没本事,生不了儿子。生男生女是由谁决定的吗?

组织学生观看小品《超生游击队片段》后师生共同分析:人的性别决定过程:受精的卵

细胞将来发育成什么性别,取决于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的组成。当男性提供含x 染色体的精子时,它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xx,发育为女孩;当男性提供含y染色体的精子时,它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xy,发育成男孩,因为女性只能提供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而男性可提供含x染色体或含y染色体的精子。教师追问学生,生男生女主要由谁决定?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诙谐的小品让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数据分析,认识现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在学生了解性别决定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生男生女比例是多少?(学生自然回答:1∶1;多媒体展示表格1∶2014年全国各地区性别比,表格2:2012-2015年苍南县出生总人口数性别比情况并介绍我国男女比例失调,0-4岁婴儿性别比近

120∶100。远超国际认同的最高警戒线107∶100。自然情况下男女比例是1∶1,但是我们性别比严重失调,就是因为像前面案件中的那个妇女一样选择性别进行生育。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育观念,同时教师讲解我国计划生育的相关政策,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与必要性。

设计意图:联系苍南和我国性别比例的实际,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4. 图文并茂,探求新知,引导学生掌握色盲的遗传现象

终于这个妇女得偿所愿鉴定结果是个儿子,果真生了个大胖小子。但是发现儿子分不清红色和绿色。你知道他得了什么病吗?师生共同活动:色盲测试。(恭喜你,你的视觉正常!后教师分析:色盲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它与它的等位基因都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缺少与x染色体同源的区段而没有这种基因。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师要求学生分析一下在人群当中有关红绿色盲病的各种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可能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色盲检查及身边色盲案例意识到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 巧妙提问,知识运用,分析色盲的遗传特点在我们前面的事例中这个妇女和她的丈夫色觉都正常,生女儿色觉也正常,但是儿子色盲,请同学帮助她分析一下这次问题出在谁身上?师生共同分析出事例中妇女及其丈夫的色觉基因型后教师提出这个妇女至从发现儿子是色盲以后考虑这两个问题:(1她跟丈夫如果想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多少? (当然这次不去性别鉴定,顺其自然(2她的这个儿子(患色盲如果与正常女性结婚,还会不会生出患病的孩子呢?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分别书写出两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结婚、正常女性与色盲男性结婚教师分析后师生共同归纳出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①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通过它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②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遗传图解分析遗传问题,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自觉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问题层层递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养成严谨的生物学思想。

6. 归纳总结,课堂延伸,引导学生掌握自然界中伴性遗传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伴性遗传概念后指出除色盲以外,还有课本中讲到的血友病等其他一些伴性遗传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色盲伴性遗传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关注人类中伴性遗传现象,并运用生物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四、教学反思

本课以案例导学法为主导核心,运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为知识点的合理层递改善了多个细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反复的衡量和取舍中,笔者感到自己获益良多。下面说说自己的体会。

案例导学法应用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案例本身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这些细节方

面我充分考虑过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多次作出修改,确保问题的跳跃度不会过大,巧妙地利用案例提出的问题,做到环环相扣,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为了三维目标的实现,笔者进行了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性别比严重失调的原因,大力宣传关爱女孩教育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同学们印象更加深刻,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协作、交流、表达能力和接受到情感的教育。当然,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这样必然会造成练习强度的不足等问题,但我们可以用多种形式的提问与活动去弥补,因为研究表明多形式多层次的刺激能更好地活跃大脑,在新课改路程上,在应试与素质教育的天平上,笔者希望殚精竭虑地去做个平衡点。

经过深刻反思,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1. 讲人类红绿色盲症的时候,通过资料分析说明它是属于伴x隐性遗传,说明为什么这个致病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在y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需要讲清楚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在形态和大小的区别,这一点笔者是安排在讲解其基因型时做讲解,但实际教学时将它放到了最后总结其遗传规律时,感觉有点滞后,导致前面学生有点迷惑。2. 在学生练习写出不同男女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时,笔者请了两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并逐个讲解,当时如果请其他同学来分别讲评,参与度就可以更高一些。3. 最后在总结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时,完全以红绿色盲为例加以分析,可能学生难以体会到普遍性和广泛性,如果能够展示其他同类遗传病的图片,学生的认知应该可以更为直观,也更能加深印象。4. 深度不够,在课堂上,一直讨论的都是人类红绿色盲,而很少提到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应把知识水平提到这一高度上来。再有,应把课堂教学真正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去思考、讨论。从而得出结论,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标,让学生既得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优质课自用《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伴性遗传》这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必修2 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伴性遗传的概念以及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运用资料分析,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特点,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传递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阅读发现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小故事,学习科学家——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且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的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2.通过红绿色盲家系图谱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工作学习态度。 3.在了解常染色体遗传及伴性遗传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近亲婚配对人口素质产生的危害,更好的理解国家为何要禁止近亲结婚。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的特点。 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以人的红绿色盲为例了解伴性遗传。在教学中可把色盲遗传的四种主要婚配的遗传图解归纳成一个总图解,这样就把知识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掌握色盲基因的传递方式,归纳色盲遗传的特点,理解伴性遗传

的概念。 (二)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人类红绿色盲,总结伴X隐性遗传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分析色盲遗传图解,根据各种婚配子女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揭示伴X隐性遗传的一般规律。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探索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现实情况,确定本节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的纯思维探究"模式,即以情境(任务)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作用。 学法: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 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练习题

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练习题 1.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将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2.现有一株高茎(显性)豌豆甲,要确定甲的基因型,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 A.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B.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为高茎,则甲为纯合子 C.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中若高、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 D.让甲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3.下列有关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评价是() ①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应对父本在开花前去雄 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所有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④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会产生雌雄两种配子,其数量比接近1︰1 A.一种说法正确 B.两种说法正确 C.三种说法正确 D.四种说法均不正确 4.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状态下豌豆异花传粉 B.用类比推理法进行研究 C.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D.结果表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5.某同学利用红球(表示D)和白球(表示d)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其操作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是() A.甲、乙两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随机从每个小桶中抓取一个小球组成一组是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C.每次抓取前要摇晃小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下次抓取小球的随机性 D.每次抓取之后将抓取的小球放回桶中 6.现有两瓶世代连续的果蝇,甲瓶全为灰身,乙瓶既有灰身也有黑身。让乙瓶中的全部灰身个体与异性的黑身果蝇交配,若后代都不出现性状分离,则可认定() A.甲为乙的亲本,乙中灰身果蝇为杂合体 B.甲为乙的亲本,乙中灰身果蝇为纯合体 C.乙为甲的亲本,乙中灰身果蝇为杂合体 D.乙为甲的亲本,乙中灰身果蝇为纯合体 7表2显示某家庭各成员间的凝血现象(-表示无凝血,+表示凝血),其中妻子是A型血,则女儿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别为() A.A型;I A i B.B型;I B i C.AB型;I A I B D.O型;ii 8.(2014年山东卷,6)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II—2基因型为X A1X A2的概率是1/4 B.III—1基因型为X A1Y的概率是1/4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人类遗传病

2014临安中学高三生物复习讲义(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 一、选择题:班级:姓名: 1.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两大类 B.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故其形状、大小基本相同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性染色体上存在着和性别决定有关的基因 2.染色体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结构之一,下列相关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经DNA酶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会发生紫色反应 B.生物的性别都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也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D.通过对比Y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可进行父子鉴定 3.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右图)。由此可以推测 A.Ⅱ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 B.Ⅱ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率男性一定等于女性 C.Ⅲ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 D.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4.右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该遗传病不可能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5.右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 性患者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 组成正常。Ⅲ9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 A.Ⅰ-1 B.Ⅰ-2 C.Ⅰ-3 D.Ⅰ-4 6.右图是对某种遗传病在双胞胎中共同发病率的调查结果。 a、b分别代表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中两者均发病的百分 比。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易同时发病 B.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的概率受非遗传因素影响 C.异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 D.同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也患病 7.在果蝇中,长翅(B)对残翅(b)是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A)对白眼(a)是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两只雄果蝇甲、乙和两只雌果蝇丙、丁,这四只果蝇的表现型全是长翅红眼,用它们分别交 配,后代的表现型如下:对这四只果蝇基因型的 推断正确的是 A.甲为BbX A Y B.乙为BbX a Y C.丙为BBX A X A D.丁为bbX A X a 8.人类有一种遗传病,牙齿因缺少珐琅质而呈棕色,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女儿均为棕色牙齿,儿子都正常。则他们的 A.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病率为1/4 B.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女性C.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后代患病率为1/2 D.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男性

伴性遗传详细教(学)案

《伴性遗传》详细教案

学习 阶段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对于多细胞生物而 言,它们的发育起点是什么? 受精卵。那同是受精卵,为什 么会产生雄性个体和雌性个 体呢?性别决定 (二)授课部分 1、伴性遗传的概念(让学生 看PPT) 2.性别决定 大家都知道人的染色体一共 有多少条呢?对 46条,其中 常染色体44条,另外两条是 性染色体,这种决定类型是 XY型。鸡是ZO型、蝗虫是 XO型、蜜蜂雌蜂是二倍体雄 蜂是单倍体 3、红绿色盲症的自我检测 翻开书本33页,认真思 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讨论,叫一个学生 起来回答人的决定类型 叫学生回答自己看到的 数字 设下悬念,引起学 生好奇心。通过两 个疑问导入,引起 学生的疑问,激发 学生的兴趣,既向 学生提出今天要 学习的容,又利用 高中学生的好奇 心理引起他们对 新课的关注。 由于之前是学习 过的容,这样可以 检测学生的掌握 情况 体现学生为主体 的新概念教学

教学过程6.总结红绿色盲(伴X隐性遗 传)的遗传特点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 遗传,隔代遗传 7.其他常见的伴性遗传病: (1)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 X显性遗传)利用红绿色盲的 一样方法,总结它的遗传特 点。 (2)果蝇的红眼白眼(伴X 显性遗传);血友病(伴X隐 性遗传) 学生在书本上划下红绿 色盲遗传的特点并记住 学生观察、讨论并且总 结。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连续遗传 看书本第36页 并将知识点划出来 为后面总 结伴性遗传的特 点做铺垫。 拓宽学生的知识 面,了解更多的常 见伴性遗传病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及联系,强 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顺口溜: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 看女性。女病父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 看男性。子病母正,非伴性 学生呼应,跟着老师 一起练习顺口溜 用顺口溜来加深 新知识的印象。培 养学生分析归纳 的能力,落实本节 课的能力目标。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伊通一中艾威 一、教材分析 《伴性遗传》这一节,是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包括了伴性遗传的概念、人类红绿色盲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三个教学知识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中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不放过身边的小事,对心中的疑惑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对问题研究的认真态度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众,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也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品质之一。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1)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3)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2)培养探究问题能力,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认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 1、人类红绿色盲症的主要婚配方式 2、伴性遗传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1、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 2、遗传图谱的解题方法及思路。 设法解决: (1)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伴性遗传”一课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伴性遗传”一课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福清龙西中学高中生物教师陈向炎 一、概述: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上安排的,其中性染色体及其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学习,是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扩展、补充和深化。在学习了这节内容后,既复习基因分离规律也总结出伴性遗传特点。同时,遗传规律的不同形式传递特点也在对比、分析遗传系谱中得以应用和深化综合运用。显然,抓住这部分的内容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分析思维等能力的良机。并且本节内容如血友病形成原因等可为后面内容“变异”中的“基因突变” 教材处理 (1 的判断。 (2 1 ①知道伴性遗传的概念; ②理解人类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规律; 2、过程能力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的信息传递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学习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行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主体参与意识和行为,得到自我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观察、讨论式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教学重点 理解人类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规律

5、教学难点 ①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小组观察、讨论式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5.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 一、提问,导入新课。思考: 1、人体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体? 2、男性和女性染色体有何不同? 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知识 人体细胞内有46条(23对)染色体 22对相同的常染色体和1对不同的性染色体(XX和XY)。 过渡 情境创设 请同学们思考:1 分析: 1、 2、 ① ② XBXB ③ ④ ⑤ ⑥ XbXb 三掌握规律,学会运用 总结伴X隐性遗传病遗传规律 对同学们分析的不同婚配方式下子女的表现型和基因型进行点评和讲解。 提问:根据同学们自己写的情况,请总结一下色盲这种伴X隐性遗传病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如致病基因传递有何特点? 与性别联系体现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2.父亲的致病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 3.母亲的致病基因既能传给女儿,也能传给儿子 4.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高三生物联考、模拟题精选: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题组4 1.(10正定高三月考)一对夫妇表现型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丈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 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的是( ) A . 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B . 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单体中 C . 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 D . 2个,分别位于同一个DNA 分子的两条链中 2.(10正定高三月考)一只雄蜂和一只雌蜂交配产生F 1代,在F 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 2代中,雄蜂基因 型共有AB 、Ab 、aB 和ab4种,雌蜂的基因型共的AaBb 、Aabb 、aaBb 和aabb4种,则亲代的基因型是 ( ) A. aabb ×AB B. AaBb ×Ab C. Aabb ×aB D. AABB ×ab 3.(10正定高三月考)长翅红眼雄蝇与长翅白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 的残翅白眼雄蝇。 已知翅长、眼色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A 一长翅,a 一残翅)和X 染色体(B 一红眼,b 一白眼)上,在 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染色体组成为XXY 的白眼雄蝇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 B .产生该白眼雄蝇可能是父本雄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出错,XY 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产生异常的精子 XY 与正常卵细胞结合 C .产生该白眼雄蝇可能是母本雌蝇仅减数第一次分裂出错,此时于亲代雌蝇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起产 生的三个极体基因型可能为AX b ,AX b ,a D .产生该白眼雄蝇可能是母本雌蝇仅减数第二次分裂出错,此时于亲代雌蝇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起产 生的三个极体基因型可能为AX b ,AX b ,a 4、(10平遥高三月考)椎实螺外壳的螺旋方向,右旋对左旋是显性。杂交实验,当右旋♀×左旋♂时,F 1 为右旋;当左旋♀×右旋♂时,F 1为左旋,则椎实螺外壳螺旋方向的遗传( ) A 遵循伴性遗传的规律 B 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 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例 5、(10平遥高三月考)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若父母的1号染色体分别如图所示。不考虑 A 他们的孩子可能出现椭圆形红细胞 B 他们的孩子是Rh 阴性的可能性是1/2 C 他们的孩子中有3/4 能够产生淀粉酶 D 他们的孩子中可能出现既有椭圆形又能产生淀粉酶类型的 7.(10南京高三测试)下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一4是杂合子 B .Ⅲ一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 C .Ⅲ一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 D .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 8(10安徽高三联考)已知玉米高秆(D )对矮秆(d )为显性, 抗病(R )对易感病(r )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 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 ) 和乙(ddrr )杂交得F 1,再用F l 与玉米丙杂交(图 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A .DdRr B .ddRR C .ddRr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汇总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专练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的比例一定不符合1∶3的有 A.酵母菌在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时消耗等量葡萄糖所释放出的CO2体积比 B.在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情况下,AaBb与AaBB杂交后代中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与不具隐性性状的个体之比 C.白化病患者的正常双亲,生下的正常孩子中纯合体与杂合体概率之比 D.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与极体数目之比 2.表现型为绿豆荚(A)灰种皮(B)黄子叶(C)的豌豆植株AaBbCc自交,果实成熟前取其一个豆荚剖开(如图)进行研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一定表现为绿色,d一定表现为灰色 B.a、b、c所对应植株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0 C.剥去该豆荚中所有种子的种皮d,里面c的颜色相同 D.该实验能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不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3.已知小麦的抗病和感病、无芒和有芒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用两种表现型不同的小麦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如表所示: 如果让F1中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小麦杂交,则F2中表现型为抗病无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与感病有芒的比例为 A.2∶2∶1∶1 B.1∶1∶1∶1 C.9∶3∶3∶1 D.3∶3∶1∶1

4.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若让F1蓝色与纯合鲜红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若将F1蓝色植株自花授粉,则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 A.蓝色∶鲜红色=1∶1 B.蓝色∶鲜红色=3∶1 C.蓝色∶鲜红色=9∶7 D.蓝色∶鲜红色=15∶1 5.图甲为某种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致病基因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用该方法对上述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表示为图乙。根据实验结果,有关该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1号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B.若13号与一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婚配,则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6 C.10号个体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D.若不考虑突变因素,则9号与该病患者结婚,出现该病子女的概率为0 6.如图是患甲病(等位基因用A、a表示)和乙病(等位基因用B、b表示)的遗传系谱图,3号和8号的家庭中无乙病史。下列叙述与该家系遗传特性不相符合的是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余干县新时代学校符九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3)掌握伴性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伴性遗传的概念、遗传特点,培养学生探究的科学思维方法;(2)通过讲解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症的过程,培养学生要善于发现、把握生活中的小问题,并养成对发现的问题科学探究的意识。 (3)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揭示事物规律的能力; (4)通过对遗传图解进行观察、推理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假说—演绎推理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 伴性遗传的规律。 2、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和伴性遗传的规律。 三、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练习法、讲授法。 四、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承接了上一堂课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特殊情况,摩尔根在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假设中就假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从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通过讲解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学生已经学习了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又学习了该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和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也是有基础的,通过引导和讲解也是可以有个很好的掌握,在学生现有知识面的情况下学习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总结出伴性遗传的特点,并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应用所学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色觉的测试,让学生观察红绿色盲检查图,问学生这几张图里画的是什么?(色觉测试图2张),问问学生有哪位分辨不出的。 然后再将一张道尔顿的图片呈现给学生们看,问是否认识这个人,发生在他身上有个什么样的故事,然后由老师讲解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故事,从而引出红绿色盲病,这时可以问问学生,假如当时道尔顿看到了上述两张红绿色盲检查图,能否分辨的出来?并再次追问为什么分辨不出来?红绿色盲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当学生回答完上述的问题后,老师可以追讲抗维生素D佝偻病,并问上述两种病中男女比例为什么不一致?为什么上述两种遗传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为什么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相同呢?通过大概讲解摩尔根在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中,F2

高三生物 遗传规律、伴性遗传测试题

遗传规律、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 1.一对黑色豚鼠生了一白、一黑两只小豚鼠,若这对豚鼠再生两只小豚鼠,一只为黑色、一只为白色的概率是 A.1/4 B.3/8 C.3/16 D.7/16 A B C D 果蝇的体色与翅形香豌豆的花色与花粉牵牛花的叶形与花色玉米的粒形与粒色 灰身长翅50% 黑身残翅50% 紫花、长粒44% 紫花、圆粒6% 红花、长粒6% 红花、圆粒44% 红花阔叶37.5% 红花窄叶12.5% 白花阔叶37.5% 白花窄叶12.5% 有色饱满73% 有色皱缩2% 无色饱满2% 无色皱缩23% 3.下列关于遗传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Dd的豌豆,经减数分裂可产生D、d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雌雄配子数目比例为1∶1 B.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往往也越多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4.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研究发现,让多对黄鼠交配,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鼠的黑色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 C.子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黄鼠与黑鼠交配,任一代中黄鼠都约占1/2 5.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6.灰兔和白兔杂交,F1全是灰兔,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为9∶3∶4,则 A.家兔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C.F2灰兔基因型有4种,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D.F2中黑兔与白兔交配,后代出现白兔的几率是1/3 7.孟德尔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所结豆荚细胞的基因型由植株A与植株B决定 B.所结豆荚细胞的基因型与植株A相同,属于细胞质遗传 C.豆荚中的每一粒种子的种皮是亲代的,胚是F1的 D.豆荚中的种子萌发后的植株表现型都与植株A相同 8.已知一批豌豆种子中,基因型为AA的种子与Aa的种子数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4:4:1 B.3:2:1 C.3:5:1 D.1:2:1 9.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伴性遗传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 2、系谱图中单基因遗传病类型的判断与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家族系谱图进行分析研究推导出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2、通过遗传图解的学习,明白伴性遗传的规律特点,初步运用遗传 规律解决一些遗传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家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尊重科学的精神。 2、认识遗传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增强优生意识。 【重难点分析】 重点: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 解决方法:逻辑推理、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写出男女各种基因型,分工合作搞清每种婚配类型色盲患者的比例。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伴性遗传的规律,分别运用正推和逆推的方法进行归纳各种伴性遗传的特点,充分理解伴性遗传的规律。 难点:系谱图中单基因遗传病类型的判断与分析 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由学生先对系谱图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并自己总结判断的方法,教师加以总结,并即时进行练习巩固。 【教学方法】 为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用探究、讨论模式结合、启发诱导、设问答疑的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案 【教学课时】 1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学过减数分裂和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已经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再巩固和提升,并结合课堂的探究活动,对伴性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反思】 1、本节课在学习果蝇眼色遗传后在开展的新课,应该说学生学起来难度有所降低。在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分析上,以探究性学习方法展开,通过学生对遗传图解的书写到系谱图的分析,最后自我总结各种遗传病的特点。在单基因遗传病的判断上,由学生自学到教师的教学,再加以练习巩固。完成新课标确定的操作技能、信息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三个方面的能力目标。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一定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相互讨论中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目标。而教师在教学中恰当的点拨与讲解,教学效果良好。 2、本节课开始的学生提问还有待加强,课后要强调学生多看书,多质疑,这样才能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另外,教师设计的相关问题还需进一步调整,问题要有启发性,有思考性,更要贴近学生学习实际。

最新整理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一轮复习教学案(教师版)知识讲解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知识点1: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据 1、萨顿的假说 (萨顿根据基因与染色体的遗传行为特性、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来源、在形成配子时的行为变化有平行关系,从而大胆地提出假设。) 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方法:类比推理法 2、摩尔根果蝇实验(实验证据) (1)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相对性状多且明显、培养周期短、成本低、容易饲养、繁殖率高、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 (2)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 (3)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解释的验证方法:测交。(请在右边方框内写出遗传图解) 实验结论:决定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从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发展: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通过荧光染色证明)。 【典题1】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人类在探索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中,进行了如下研究: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C) 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典题2】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C) 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抗V 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 【典题3】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W、白眼w),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doc

高二生物同步测试(2) ----生物的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合适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从杂合高茎豌豆(Dd)所结种子中任意取两粒种植,它们都发育成高茎豌豆,它们都是纯合子的几率是 A.1/4 B.1/16 C.9/16 D.1/9 2.表现型正常的父母生了一患白化病的女儿,若再生一个,可能是表现型正常的儿子、患白化病女儿的几率分别是 A.1/4,1/8 B.1/2,1/8 C.3/4,1/4 D.3/8,1/8 3.一对夫妇为单眼皮,丈夫的父母均为双眼皮。这对夫妇经手术后均明显地变为双眼皮,则他们所生的孩子一定是 A.双眼皮 B.单眼皮 C.眼皮介于单双之间 D.不能确定4.下列不属于配子基因型的是 A.b B.aBd C.AabD D.ab 5.一个基因型为AaBbDDEe的个体,形成的雄性生殖细胞有多少种 A.4 B.8 C.16 D.32 6.纯种黄皱豌豆与纯种绿圆豌豆杂交,从理论上分析,F2中新表现类型所占比例为A.6/16 B.1/2 C.4/9 D.5/8 7.两株黄色园粒豌豆杂交,F1中出现两种表现类型:黄色园粒与绿色园粒。F1中绿色园粒所占的比例为 A.1/3 B.1/4 C.1/8 D.1/2 8.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色盲的男孩和一个正常的女孩。这个女孩的基因型是纯合体的几率为 A.1/4 B.1/6 C.1/8 D.1/16 9.有一种严重的精神病是由一对隐性基因引起的,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这个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为 A.1/3 B.2/4 C.2/3 D.1/4 10.下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C.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D.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11.猴的下列各组细胞中,肯定有Y染色体的是 A.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 B.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和雄猴的神经元 D.精子和雄猴的神经元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教案

教案 课程名称: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执教者: 学时安排:两学时授课班级: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人类染色体组图及XY型性别决定。 2、学会书写和分析性别决定图解。 3、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并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4、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运用。 (二)能力目标 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 2、总结人类伴性遗传病的遗传规律。 (三)情感目标 1、认同道尔顿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2、如何利用伴性遗传的知识知道人类本身的优生优育,从而提高人口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XY型性别决定方式,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并总结伴性遗传的特点。 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三、教学方法 1、学生通过看书、课件、讨论和书写性别决定图解来认识XY型性别决定。 2、教师规范书写、师生一起分析讨论,共同总结,循序渐进的进行重点落实。 3、精选例题、讲清思路,课件图片辅助讲解,重在难点突破。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堂导入(3min) 上课之前,给学生展示两张图片(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 提问1:图片中的公鸡和母鸡有哪些差别呢? (体形、羽毛色泽、鸡冠形状等) 提问2:它们是同时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为什么有的发育成雌性,有的发育成雄性?而且雄性个体在某些遗传性状上还表现得不同? (染色体类型不同等等) 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就能够解决以上的这些问题。 【二】课程讲述 (一)、性别决定(15~17min) 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的第37页,看一下书上下方的这两幅图, 《展示幻灯片:人的染色体分组图》 提问1: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人的细胞中有多少对染色体?学生活动一: 观看、思考、回答 学生活动二:看图、思考、回

2020高考备考生物重难点《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二)》(原卷版)

重难点03 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二) (建议用时:30分钟) 【命题趋势】 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历来是高考的必考重点和难点,而且常考常新,题型可能是实验设计和分析题,综合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即自由组合定律,还可能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显隐性性状的判断等。作为高考中生物部分的“压轴”大题,一般会在不同小题中设置层层递进的难度,作为选拔尖子生的手段。 【满分技巧】 1.在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上,通过足够的练习量,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 2.回归课本,从教材的经典实验中把握遗传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向。 3.注意答题规范,学会正确运用各种遗传符合和图解。 【必备知识】 1.基因的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 2.判断或验证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实验方法(杂交、自交、测交的适用生物和应 用范围) 3.各种异常分离比的产生原因、伴性遗传和从性遗传的特点、判断方法 4.有关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规律 【限时检测】 1.(2019浙江4月选考·17)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半乳糖血症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 若这个儿子与一个半乳糖血症携带者的女性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理论上患半乳糖血症女儿的可能性是 A.1/12 B.1/8 C.1/6 D.1/3 2.(2020厦门市高三上期末·17).如图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家族系谱图(已知致病基因不位于XY同源区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若Ⅱ-4为致病基因携带者,则Ⅱ-3和Ⅱ-4的子女患病概率为1/4 B. 若Ⅰ-1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Ⅱ-3和Ⅱ-4的子女不会患病 C. 若Ⅱ-3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伴X隐性遗传病 D. 若该病是显性遗传病,则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 3.(2018天津卷·4)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 B)对无节律(X b)为显性; 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 B 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 B X b类型的变异组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 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 4.(2018浙江卷·1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乏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基因的人,均衡饮食条件下不会患坏血病 B.先天愚型患者第五号染色体上缺失一段染色体片段,患儿哭声似猫叫 C.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导致不能生成苯丙氨酸而患病 D.先天性心脏病是多基因遗传病,个体是否患病与基因有关.与环境因素无关 5.(2020江苏百校联考·23)(多选)如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病属隐性遗传病,5和10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 B. 可以检测4是否带致病基因来判断该病是否为伴性遗传 C. 若该病属伴性遗传,则8号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下的患病个体一定是男孩 D. 若该病不属伴性遗传,则8号与10婚配后代患病概率高达1/9 6.(2019浙江4月选考·31)某种昆虫眼色的野生型和朱红色、野生型和棕色分别由等位基因A、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一)

第三节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第1课时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一) ?决定人类性别的时期是() A.受精卵形成时 B.减数分裂时 C.胚胎发育时 D.精子和卵细胞形成时 ?属于XY型性别决定方式生物的次级精母细胞中,Y染色体条数是() A.0 B.1 C.2 D.A、B、C三项都可能 ?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并且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则果蝇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A.3条常染色体+X B.3条常染色体+Y C.6条常染色体+XY D.6条常染色体+X ?正常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A.XO B.XX C.XY D.XXY

?[2015·浙江9月选考测试] 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生殖细胞中都表达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所在的染色体遗传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下列遗传现象不属于伴性遗传的是() A.果蝇的红眼与白眼遗传 B.人类的红绿色盲遗传 C.人类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 D.人的白化病遗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依据基因的行为和染色体的行为的一致性提出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B.摩尔根对果蝇伴性遗传的研究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提供了有力的实验证据 C.正常情况下,不同的男性个体具有相同的染色体组型 D.染色体组型可用来判断生物的亲缘关系,但不能用于遗传病的诊断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A.雌配子数∶雄配子数=1∶1

人教版 必修二 伴性遗传 教案

第3节伴性遗传 [学习目标] 1.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及伴性遗传的特点。(重点)2.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重、难点)3.明确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和遗传特点。 知识点1 伴性遗传的概念及人类红绿色盲症 请仔细阅读教材第33~36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伴性遗传 (1)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2)常见实例:人类的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果蝇的眼色遗传等。 2.人类红绿色盲症 (1)致病基因及其位置 ①显隐性: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 ②位置: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

(2)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与表现型 (3)红绿色盲的主要遗传方式 ①方式一 由图解分析可知: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 ②方式二

由图解分析可知:男孩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母亲。 ③方式三 由图解分析可知:女儿色盲,父亲一定色盲。 ④方式四

由图解分析可知:父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 (4)遗传特点 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②具有交叉遗传现象,即男性色盲的基因来源于母亲,且只能传给女儿。 ③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该特点在遗传系谱图中,判断遗传方式时有应用)。 知识点2 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Y遗传 请仔细阅读教材第36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抗维生素D佝偻病 (1)致病基因及其位置 ①显隐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显性基因。 ②基因位置:位于X染色体上。 (2)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3)遗传特点 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②具有连续遗传现象。 ③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 2.伴Y遗传病 下面为人类外耳道多毛症患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归纳: 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女性全为正常。简记为“男全患病,女全正常”。 知识点3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请仔细阅读教材第36~37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伴性遗传的应用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

伴性遗传教案

《伴性遗传》教案一.教学目标 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练习绘制遗传图解。 2.分析遗传图解,总结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3.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 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三.教学过程

因还是隐性基因 写出男性和女性控 制色觉的基因型, 并根据女性患者和 男性患者的基因型 探究男患者多于女 患者的原因。 规范书写遗传图解 合作探究完成,小 组展示探究成果 总结伴X显性遗传 的特点 性别 类型 女性男性 基因型 表现型正常 正常 (携带者) 色盲正常色盲 写出以上基因型形成的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 ②亲代:女性正常×男性色盲 ③亲代: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 ④亲代:女性携带者×男性色盲 ⑤亲代:女性色盲×男性正常 实物投影学生的遗传图解并给与评价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红绿色盲遗传的遗传规律 (1)如果③是②的延续,从下面系谱图分析红绿色 盲基因的传递途径,你能发现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 吗? (2)从④和⑤中分析女性患者致病基因的来源和去 路,并分析女性患者双亲和子女的表现型。 (3)总结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教师适当评价 介绍展示抗VD佝偻病是一种伴X显性遗传病,在表 格里面写出男女可能的基因型(用D、d表示), 性别 类型 女性男性 基因型 表现型正常患正常患者 染色体上的隐 性致病基因控 制的。 强调性染色体 上基因型的写 法 强调遗传图解 书写的规范性 分析遗传图解 得出红绿色盲 遗传的遗传规 律 得出伴X显性 遗传的特点

板书设计: 一、性别决定: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男性:XY 女性:XX (学生完成性别决定的遗传图解)二、伴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 伴X显性遗传 伴Y遗传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第二讲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1.(2012·江苏卷,7)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2.已知马的栗色与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马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匹马一次只生产1匹小马。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A.选择多对栗色马和白色马杂交,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栗色为显性;反之,则白色为显性 B.随机选出1匹栗色公马和4匹白色母马分别交配,若所产4匹马全部是白色,则白色为显性 C.选择多对栗色马和栗色马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栗色马,则说明栗色为隐性 D.自由放养的马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说明栗色马为显性3.(2012·上海卷,14)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4.(2011·江苏卷,24改编)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Ⅰ-2 C.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D.若Ⅲ-4与Ⅲ-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 5.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请根据下面三组交配组合,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交配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数目 ①甲(黄色)×乙(黑色) 12(黑)、4(黄) ②甲(黄色)×丙(黑色) 8(黑)、(9黄) ③甲(黄色)×丁(黑色) 全为黑色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 6.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