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浅谈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浅谈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浅谈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浅谈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研究汉语言文学现象和文学发展规律的

学科,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历史悠久,地位突出,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启蒙民众思想、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多年来从事语言文学的人也是不计其数,各专业基础扎实,办师资力量雄厚的公、民办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行政管理部门、各层次中文教学及新闻传媒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全球各地都相继办立起了“孔子学院”(目前全世界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并且估计于2011年学习汉语的人数将超过一亿人口。据估计,全球100多个国家的2500多所大学正在教授汉语。);各大院校,低到中小学都开设汉语课程等等,无一不显示着汉语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它所展现出来的魅力也是让我们所震惊的。但在看到专业辉煌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正视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所面临的挑战以及要正确的把握其发展的方向。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及能力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新的职业岗位对相关职业人群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由于不能满足新的职业岗位提出的能力要求,因而就业遇到了很大困难。面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当前的处境,地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积极关注学生就业市场变化,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寻求应用型专业发展之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地方高校汉语言文

学专业发展方向的上佳选择。目前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就职领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媒体从业人员;企事业管理人员(包括文秘;文案策划人员;政府公务员)。

1.中小学语文教师。近几年来,国家对教育行业的投入不断加大,而地方上对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断的增长,教师待遇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薪酬方面,在一般城市,教师收入水平已经处于该城市收入水平的中上层。在大中城市,教师的收人水平许多已超过普通白领,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发达城市更高,一些名牌中小学及私立学校,教师月收入更是超过5000元。中小学教师收入不菲,且就业稳定,成为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去向。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许多都需要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深入教学第一线。但是,实际工作中,暴露出的一些能力缺陷和不足,阻碍了汉语言文学的传承和发展。汉语言专业毕业生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存在以下几项能力缺陷:(1)缺乏口才 (2)教育心理学应用能力不强 (3)教材教法知识的缺乏(4)缺乏教学创新能力.

2.媒体从业人员。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网站,编辑职位的需求大量增加。同时,将近三分之一的编辑写作职位都来自各类媒体包括报纸、书籍出版商、期刊杂志等。但是现在的媒体从业人员除应具有文章编辑能力以外,又有了新的要求和提高。首先要求有较强的独立采访能力。新闻事件每天层出不穷,这要求媒体工作者要有深入采访能力,在拥有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完成受到读者欢迎的新闻报道。其次,是选题策划能力。从选题开始,采访、

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古人有三寸不烂之舌而战胜雄狮百万的光辉历史,恰恰就是语言所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另外,在当今社会,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

它的作用更是巨大的。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与此同时,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

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而这些就是汉语文学专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情况。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中文教育观念,只有通

过能力教育,才能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实用价值是决定一切事物发展的关键所在,为了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全方位的培养,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思考,我们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造,更好的去设计新型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转变,是这次改变的目的,更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思路

(一)调整课程结构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时代要求和目前

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应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为了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我们设计

了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改正教学内容等,而配置相关教学资源。在经过调整以后后,本专业课程体系将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课程具体落实本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具体操作方式是:改变文学观念,以提升人文素质、塑造完美的人为目标,调整改造原有文学课程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以

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人品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在语言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些是我们在调整过程中所不能忽视的问题。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迫切需要会说会写的人,因此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这也是那些口才非常好的毕业生就业的一条好方法。就像现在社会中普遍且又非常热门的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都需要真正的“笔杆子”,那样才可以写出让我们所感悟的好词句。其他专业课本着实用原则适当开设,围绕三种能力增设哲学、历史、宗教、音乐、美术、影视等相关专题选修课。尤其像当今的多媒体制作领域更是前景广阔,所以这也是我们所要好好把握的重点。

(二) 调整教学内容根据三种能力培养的设计,运用新的史识、史观,观照、筛选、解读文本,调整确立新的课程内容。调整后,文学、语言、写作等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内容,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在汉语课程中,应当着眼于实际生活中思想交流的需要,将教学内容的

重点放在对学生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

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汉语言文学的实用价值了。

(三)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让师生之间能互相的交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临机应变的能力等。

由于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但高素质的教师依然缺乏,这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在各国开办孔子学院,使其作为海外学习汉语的教学基地,为海外汉语提供零距离的教学服务。用以提高当地中华语言文化的水平,提供更多汉语进修的渠道,并协助整合和统筹当地现有的汉语教学以及民间的文化活动。让汉语走向世界,使汉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得到尽可能广泛而深入的传播。这样就能更好让汉语言应用到生活的每个角落。

四、汉语言文学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一)对高等院校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运用新的历史知识、史观,文本解读,调整确立新的课程内容。调整后,文学、语言、写作等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内容,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以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为重点中心,根据人才个性发展需求,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人才各自不同的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写作敏感力和口头表达、临机

应变的能力等。不断地引导学生开创独立思考和创新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教和自教中感悟语言文学的美。

(三)特殊工作岗位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语言文化的要求更是精益求精,再加上有一些特殊的群体,比如盲人、聋哑人群的教学工作等,要跟上人们日益变化的意识形态发展,才能确保知识的创新性。

汉语言的的历史源远流长,汉语言的发展前景广阔。我们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与发现中改进,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中,贯彻落实“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办学理念,才能更好的使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语言文化发展广大,让汉语言文化如同今天的中国文化一样,在世界的每一处地方展现她的光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