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八十九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八十九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八十九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八十九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含

答案解析】八十九

第1题【单选题】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有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如图是某县粮食产量变化表.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单位:亿公斤)( )

A、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陕西农民侯永禄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只有公寿妈和我说是“应该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立下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这种“包干到户”的生产形式发展成后来的(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定为我国新时期改革的目标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六大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风阳花鼓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内容大多都反映时代的变迁,其中有一句唱词“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唱词中说的“改革鼓点”率先在哪些省“先敲响”( )

①安徽②广东③河南④四川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图所示,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B、建立农业生产合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推广籼型杂交水稻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填空题(1)一届政协制定并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______,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是______。(2)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______,我们要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精神是______。(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形式是______,政策是______。(4)文化大革命最大的冤案是______,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______。(5)粉碎“四人帮”后的1978年开展的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______,人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_。(6)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______,后来增设的经济特区是______。(7)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______,1992年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______。(8)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建设______,1987年中共十三大邓小平阐明了______的理论。(9)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地方政府的谈判代表是______。(10)两弹元勋是______,县委书记的楷模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9题【材料分析题】

对联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表达方式,有时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以下是某同学收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给付对联:

对联一: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对联二: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

对联三: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对联四:杂居聚居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

对联五: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

请回答:

宣告“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这种局面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据对联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桥梁工程建设方面有何重大成就?三大改造何时基本完成?对联三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春联中相对富裕现象的出现,农村改革的典型的地方是哪里?

对联四反映了建国后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项基本政治制度?对联五体现我国怎样的对台基本

方针?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这些重大成就的原因。

【答案】:

【解析】:

第10题【材料分析题】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创新.阅读下

列材料:

材料一: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和日本都兴起了一场变革运动.所不同的是,经过这场变革运动,

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农业国逐步变成一个近代经济较发达的工业国,而中国的地主阶级却没能使中国经

济得到改观,没能使这古老的中华民族起飞.

材料二:(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随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铺开.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请分别写出中国地主阶级和日本政府实施的变革运动的名称.

为应对材料二中提到的“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政府有何举措?该举措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材料三中提到的在农村改革是什么?在城市改革的重点又是什么?

【答案】:无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非常重视农业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法律文件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多余的房屋;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

材料二中央作出决议,指出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教育和促进农民群众逐步联合,组织起来,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

材料四歌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宣传画

根据材料一中该法律文件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开展了什么运动?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二反映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主要的方式是什么?除农业外,国家还对哪两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材料三是新中国成立后哪一运动的宣传画?简要分析该历史运动出现的原因。

材料四中的歌谣赞扬了在农村实行的什么制度?该制度的推行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综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四次重大调整中,哪一次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的变革和调整,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一个国家要想走在时代的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制度创新】

材料一:英国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尽管如此,两千多万农奴毕竟获得了自由,使工业有了一支庞大的劳动后备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俄国工业革命大约在70年代完成了。

——潘润涵《简明世界近代史》

【政策创新】

材料三:

图一中国粮食人均产量示意

图二1992--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曲线图

材料四: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了武昌、上海、深圳、珠海等地。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讲话激起春潮澎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

【科技创新】

材料五:英国人乔治开汽车到芝加哥邮政大厦,给远在纽约的妈妈发了一封电报,电文

如下:

亲爱的妈妈:

今晚我将乘坐8点起飞的民航客机回家,与您共度圣诞节!

你的儿子乔治(1918年12月23日)

材料六: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溃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呜,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材料一中“新的政治制度”确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概括这种新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俄国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仔细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图一中1980—1996年中国粮食产量提高的政策性因素是什么?

结合材料四分析图二1992--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五中的事件涉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几种新型交通工具?

材料六中感动中国的人物是谁?她凭借着“青蒿”获得了怎样的国际荣誉?

综上所述.请你谈一谈创新思维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影响。

【答案】:无

【解析】:

第13题【综合题】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回答: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______、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和路线,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

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形成了______——沿海开放城市—______——内地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分别说出我国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主要内容?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改革能够促进我国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因。

改革开放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经过长期努力,2001年10月,我国在上海成功筹办了______(APEC)会议。并且同年加入______(WTO)

【答案】:

【解析】: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说课稿新人教版

三大改造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大改造”。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一谈我对本课的教学 设想。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内容和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第5课,本课内容较多,但知识框架非常清晰。主要由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和公私合营两个子目构成。前者讲述新中国成立后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者则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本课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接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为工业 化起步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有力支持;下接第六课《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三大改造作为新 中国探索社会主义的重要历程,做出了重大贡献与牺牲。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 度在我国的正式确立,正确地把握三大改造的必然性和其中的失误,对于学生正确地领会中国现代史,有着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在知识与能力方面:(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建国后我国实行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和 改造的形式及其过程,并学会分析其历史意义与缺点。 对于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处理和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利用影像 资料对教学资源进行补充,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突出重点、突 破难点。 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了解三大改造过程中农民、手工业者和工商业团体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必然性,坚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本课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和历史意义划分为本课的重点。划分依据是,生产合作社与公私合营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特殊产物,对共和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与牺牲,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有必要也有义务让学生完全掌握这部 分内容。 其中,三大改造的实质,实质即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因涉及政治经济学内容,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八年级学生难以把握,因而具有较高的难度。因此,我将 这一知识设为难点。为了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少量引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关 内容,以辅助和加强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已初步具备了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也存在认知水平和发展趋势的差异,因而在问题设置上应注意梯度,进行分层教学,尽量照顾到各个层面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具体到这一节课,知识点多,相关的资料也很多,学生大多从影视、网络、现实生活等 渠道有所了解,但是对本课中涉及三大改造的具体形式理解不够深入,对改造中的创新与不足分析不够全面。因此需要从学生的认知背景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将理论问题具体

初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打印版)

八年级期末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入对应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下列是小刚在参加学校的知识竞赛中遇到的一道题:“规定割让台湾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他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2.下列是一个反映中国1903年一家四兄弟情况的历史故事,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老大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上班 B、老二因参加义和团被杀害 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所房子 D、老四远赴重洋到美国留学 3.洋务运动提出的口号是 A、“自由、平等” B、“自强、求富” C、“民主、科学” D、“师夷长技以制夷” 4.小明暑假去北京旅游,参观了圆明园遗址,导游说北京在近代曾经两次遭到外国列强的入侵和劫掠,大量珍贵文物至今流失海外。你知道是哪两次吗? A.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这朝廷已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这里所说的现象应该发生在()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如果让你撰文批驳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中国的历史,你可以引用的论据是 ①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30 万人以上②日本在中国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③在其全面侵华期间,致使中国伤亡3500多万人④七七事变后侵占北平,烧毁了

圆明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南京作为近代中国的政治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一个生卒年为(1854-1938)的南京市民可能见证的近代重大历史事件有 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⑵中华民国建立⑶南京大屠杀⑷国民政府迁都 A.⑵⑶ B.⑴⑵⑶ C.⑴⑵⑶⑷ D.⑶⑷ 8、你看过电影《大决战》吗?你一定被影片中我军领导人高超的指挥艺术和解放军战士英勇乐 观的高大光辉形象所深深吸引。请指出邓小平同志参加指挥的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9、下列现象和近代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 A、张某在阅读《申报》时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他悲愤万分 B、刘某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10、“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将士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 A.马尾战役B.平壤战役C.黄海战役D.威海卫战役 11、设想1895年你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莫过于参加 A、镇南关大捷 B、反割台斗争 C、革命派起义 D、收复西藏的斗争 12、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平等条约庇护下,在中国开始设立工厂是在 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C、鸦片战争之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13、抓住关键词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有位同学用“赔款、划定、拆毁、严禁、允许”这十个词 来 帮助记忆某条约的内容。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很多同学都看过反映清朝宫廷是是非非的古装剧,皇帝、格格等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使君临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5、“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 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16、在历史活动课上,李志坚同学拿来了自己课前找到的视频资料向同学们展 示长征途中的历史场景。其中取材不当的是 A.四渡赤水河 B.飞夺泸定桥C.翻越大雪山D.会师井冈山 17、被陈毅元帅称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的战役是指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浙教版) 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 (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 (二)内容: 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车 (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为政府主席 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实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 (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 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2、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 (二)大典盛况1、时间:1949年10月1日2、*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合法政府。(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2、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主人;

3、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三、解放大陆1、歼灭国民党残余军队:向西北、中南和西南进军; 2、1951年同x藏鉴定和平协议,x藏和平解放。第二课为巩固新中 国而斗争一、土地改革1、时间:1950--1952年底 文件:《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作用(意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爱 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动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 发展。二、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 1、原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为保家卫国(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2、总司令:彭德怀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 3、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第三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一、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会议名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北京; 2、宪法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 大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选举*为主席,*为国务院总理。二、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中印谈判; (2)倡导:中、印、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和建设成就说课稿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说课稿 一、说教材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上承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下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本单元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就从课文标题来看,本课具有体现本单元主题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基础来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社会主义的建立有了初步了解,但尚未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和困难。 从认知基础来看,初二学生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不够。且该阶段学生仍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 三、说教学目标 (一)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总路线,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二)认识“大跃进”时期的壁画,了解“左”倾错误实质;通过先进人物图片,感受他们崇高品质。 (三)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四、确立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课的重点是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本课难点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的严重失误的原因,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是多媒体课件法,问题探究法 学法是通过教师的引导,积极主动的分析史料,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六、说教学过程 (一)有效导入 组织学生回顾前一节课学过的内容: 1、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在哪些行业里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三大改造”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生回答 3、“三大改造”的后期,存在着哪些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承上启下,教师过渡:然后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标出基本知识点。

历年初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历年初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中国从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打开中国市场 C.割占中国领土 D.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2、开放重庆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 3、下列侵华战争中,侵略战火燃烧到清王朝统治中心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 4、率清军摧毁阿古柏政权,收复x疆的清军将领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曾国藩 D.冯子材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圆明园的殖民强盗是() A.英德联军 B.法德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6、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艰难曲折。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苦苦探索。 7、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统治 C.实现民族独立 D.发展军事工业 8、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A.创办万木草堂 B.“公车上书”的发表 C.创办《中外纪闻》 D.强学会的建立 9、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他们应该去() A.北京 B.上海 C.延安 D.武昌 10、以下哪一个选项不属于三民主义阐发的思想() A.民主 B.民权 C.民族 D.民生 11、“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也提出过类似的思想主张()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中国革命的面貌开始焕然一新。 12、中国近代,最能体现青年学生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西安事变 D.五四运动 13、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台儿庄战役的战斗情景B.辽沈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D.渡江战役的战斗情景 14、中国*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的是() A.秋收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 15、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 A.进行武装斗争 B.建立统一战线 C.从事农民革命运动 D.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16、右图是小明在遵义考察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与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下列哪项最准确()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准 备。会议的内容: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 决定国名、首都、代国歌、国旗,采用公元纪年法;在天安门广 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选举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等为 副主席。 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的统 治和国家战乱不断、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 立,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纪元。 3、巩固人民政权: (1)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首席代表是阿沛·阿旺晋美。至此,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大陆的领土全部获得解 放。 (2)整顿经济秩序:措施有调运物资、平抑物价、统一全国财政收支。 作用是使社会秩序稳定,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 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3)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7月,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也使 新中国的国际声望得到空前提高,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 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4)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实行土地所有制,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 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为以后在农村社会中推行党的各项政

策奠定了基础。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制定,规定了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 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 2、“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是工业化的起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成就表现为: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投入生产;长春第一汽车制 造厂和制造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新藏公路先后建成通车;南昌飞机厂制 造第一架飞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南北天堑 变通途)。 作用(结果):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改善了工业基础, 社会主义工业化步伐在扎实向前进。 3、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革为社会主义公有制。1956年基本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5、20世纪50年代,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的严重失 误: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大跃进:浮夸风、蛮干(大炼钢铁) (3)人民公社化运动:共产风(绝对的平均主义)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说课教案

容县2014年春季期初中历史技能大赛 八年级下册 第9课改革开放说课稿 容县县底中学:李崇凤 2014年4月6日

各位评委、领导、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改革开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主要讲述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新格局逐渐形成的这一段历史。 上一课讲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而这一课建改革开放如何实施。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在本单元乃至整个现代史部分的地位都十分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知道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2)、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 (2)、通过读图、析图明确对外开放的格局;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难点: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正确认识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二、学生情况分析 2

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但是,在材料分析、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教法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图片示意法、分析讲解法、小组合作探究等。 四、教学时数1课时 五、教与学的过程 (一)、复习导入,开门见山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什么重大决 策?这一课将探究如何实施这一决策。 (1978年;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知今天这节课和上节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还能起到温故知新作用。 (二)、明确课标,学有所依:(学案列出)(要求学生集体朗读) 【设计意图】课标是学习的导航,只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课标,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 三)、自主学习,建构知识:(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填空内容)【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学案第二部分) 1、讨论一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何能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如何生产、分配劳动成果的)比喻:鞋脚关系,应谁决定谁?谁受谁决定?最终达 第3 页共11 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1~2页为选择题部分。选择题的答案请用2B 铅笔填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3~6页为非选择题部分,其答案请用钢笔或签字笔直接在该卷相应试题的空白处书写答案。 2.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交卷时只交第Ⅱ卷,第Ⅰ卷由学生自己保管,以便下期开校讲评。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 案前的字母填入对应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A.《林则徐》 B.《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园》 D.《甲午风云》 2.《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B. 赔款2亿两白银 C. 开设新的通商口岸 D. 清政府禁止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 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 ①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②邓世昌为国捐躯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④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侵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 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 鸦片战争后 B. 洋务运动中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 甲午战争后 5. 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A虎门销烟B圆明园遗迹 C 日军在旅顺的暴行D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的宝座上6. 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A.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B.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 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7. 毛泽东曾说:“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 A. 汉阳铁厂 B. 大生纱厂 C. 福州船政局 D. 江南制造总局 8.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应当是() A. 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 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C. 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 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9. 中国近代史上有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 之君,积极支持变法”,他是() A. 康熙帝 B. 道光帝 C. 光绪帝 D. 宣统帝 10. 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其中袖口的三颗扣子代表的是() A. 三民主义 B. 辛亥革命 C. 百日维新 D. 洋务运动 11.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23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 A. 1933年 B. 1934年 C. 1935年 D. 1936年 12.“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下列哪项不是五四运动口号()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实业救国”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八年级(初二)下册知识点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 八年级(初二)下册知识点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1 )时间: 1949 年 9 月( 2 )地点:北平 ( 3 )会议的主要内容: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④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⑤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⑥采用公元纪年;⑦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 .开国大典: 1949 年 10 月 1 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3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 2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 . 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二课最可爱的人 1 .抗美援朝概况 ( 1 )时间: 1950 年 10 月—1953 年 7 月 ( 2 )军队: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 3 )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 4 )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 .抗美援朝的意义:( 1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第三课土地改革 1 .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 .时间: 1950 年—1952 年底

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 2017.01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17小题,1—10题每小题1分;11—17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右图导致了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英国机器棉纺织也发达 2.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的一份公告:“……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香港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库页岛 C .甲午中日战争——台湾 D .郑成功收复台湾——钓鱼岛 3.《庚子西狩丛谈》记载:“庚子(1900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这段文字叙述的应是 A.英军攻陷南京 B.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C.义和团攻占南京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4.右边是毛泽东对近代史上两位人物的评 价,关于两人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 B .都提出了“求富”的口号 C .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D .都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5.“生产之要素有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在此,梁启超着重强调 A .发展工业以工立国 B .发展商业争夺市场 C .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D .学习西方君主立宪 6.某校开展“百年中国”历史主题活动,李同学就“1912年6月南京见闻”搜集到以下材料。其中有史实错误的是 A .“民主”“共和”成为热门话题 B .人们传阅《新青年》的进步文章 C .大街上有剪去长辫、穿中山装的男子 D .有人打听现任临时大总统是谁 7.毛泽东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毛泽东所说的杂志当时主要宣传 A .传统儒家思想 B .维新变法思想 C .民主革命思想 D .民主和科学 8.梁启超在纪念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 A .义和团运动 B .五四爱国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国民革命运动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 “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

最新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人教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949-1952)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内容: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1951年10月 概况: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意义: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1.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还领导过百团大战) 2.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 3..结果:1953年7月美国克拉克将军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4.影响(意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大大提高新中国的国 际威望。 第3课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 1.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内容:1950底,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法律依据,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 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4.作用(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5.注意:50年代的“土地改革”实行的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实质上仍是土地私有制。 6.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四年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巩固新生的政权开展了哪些斗争? ①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②1950年10—1953年7月,抗美援朝运动 ③1950年—1952年底,土地改革运动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时间:1839年6月3日 过程: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影响: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P3 2.鸦片战争的爆发 英国发动鸦片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P1。P1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P3 结果: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其内容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P4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时间:1856.10-1860.10 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结果: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P6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P8表 3.太平天国运动 时间:1851-1864年 领导者: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过程: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青浦大捷中抗击洋枪队,具有反帝斗争的性质。P9 1862年9月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第3课收复新疆 背景:P12 过程:1876年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兵分三路进入新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1878年收复了新疆。P13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P14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发动侵华战争。 时间:1894——1895年本在 主要战役:黄海海战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冲向敌舰与200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果: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其内容: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P17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背景: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了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P20 侵略者: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人教版八年级初中历史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初中历史说课稿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一、说设计理念 网络环境下历史教学是现阶段历史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改变的一种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倡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养成自觉的探究性自主学习习惯。为此,我设计了《九一八事变》学习网页,通过网页与教材互补来完成教学任务,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位置、编排意图及作用 本课是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课文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本课从内容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就是由于国民党发动对根据地的围剿,面对日本入侵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导致西安事变最终爆发,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启下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陷入艰难的民族抗战深渊。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性,同时又理解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动机和目的,为整个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要求 初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的储备,学习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也有一定的提高,对新生事物感兴趣,尤其对社会热点比较关注。根据以上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 (2)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3)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3)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3、重点难点的突破与解决 (1)本课的重点是: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处理办法:通过组织学生查看教学网站资料及相关纪录片,使学生掌握事变的经过,并能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期末检测试题 (试卷说明:本卷共三道大题,32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60分钟)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1、“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 A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 、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 、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 、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2、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中国近代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是由哪一个国家发动的? A 、美国 B 、俄国 C 、英国 D 、法国 3、1935年10月毛泽东途径六盘山时所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燕。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词中“屈指行程二万”是指 A 、北伐战争 B 、秋收起义 C 、井冈山会师 D 、红军长征 4、小明中考后准备参加“重走长征路”的活动,如果你是导游,请你为小明设计一条最合适的旅游线路 A 、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B 、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 C 、瑞金——武汉——西安——吴起镇 D 、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 5、王刚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A 、北京B 、南京C 、上海D 、武汉 6、在《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朝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的内容是A 、赔款亿两白银 B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拆毁大沽炮台 D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北京——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7、他在100多年前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他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这里的“他”是指 A 、康有为 B 、孙中山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8、近代史上,一位日本企业家在苏州开办纺织厂。你认为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A 、鸦片战争前B 、鸦片战争中C 、鸦片战争后D 、甲午中日战争后 9、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它采用五角星和“八一”二字的图案。其中,五角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那么,“八一”二字纪念的应该是 A 、武昌起义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10、某人在圆明园的遗址中游走,得一断瓦,不胜惊喜,归来磨洗干净,在无釉的一面涂以朱墨,刻上“圆明园断瓦”五字并题记“甲戌十月同孙女牛霄于圆明园废墟中拾得。”该断瓦记载哪一悲惨事件?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仔细观察右边表格,期中“运动名称”一栏应该填写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___

初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初二历史(下)复习提纲 1.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了新中国的国家象征有: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为纪年方法。在首都天安门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国旗的象征意义是:红色象征革命,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小五角星象征各行各业革命人民,小星围着大星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简称《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4.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6.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内意义) (2)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国际意义) 7.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大陆获得统一。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是:使 8.1950年,中国出兵朝鲜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中国军队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员是彭德怀。 神,所以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10、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土改”的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 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12.“土改”过程:①1950—1952年底,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②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4.50年代“土改”的特点: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1942年“土改”保留地主土地所有制;1947年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15.“一五计划”的时间是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16.通过“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7.1954年9月一届人大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部宪法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8.三大改造的实施办法:①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即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②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造性政策)。 19.1953年—1956年。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大会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的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左”错误的做法(或现象)有:“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是: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的认为,党中央出 ,目的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文化大革命的领导机构是:“中央文革小组” 26.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的标志是:九一三事件(1971年)。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976年),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它的起因是: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②它的结果是得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③它的意义是: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有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请将本选择题答案填至单选题答题卡处) 1.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1839年,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维护了民族尊严的历史人物是: A.道光帝 B.林则徐 C.邓世昌 D.左宗棠 2.1840年的枪炮声惊醒了沉睡中的中国,从此,中国近代史拉开了帷幕。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收复新疆 B.虎门销烟 C.鸦片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3.落后就要挨打,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将有“万园之园”美誉的圆明园毁于一旦的侵略者是: A.英法联军 B.美俄连接 C.八国联军 D.德法联军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5.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清政府决定设立新疆行省。其设立的时间是: A.1871 年 B.1875年 C.1876年 D.1884年 6.近代史上,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的到来,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7.有人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侵占的屈辱进入20世纪的。能印证这一说法的、爆发于1900年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其口号是: A.自强 B.求富 C.民主 D.科学 9.下列选项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的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汉阳铁 厂 D.福州船政局 10.1895年,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戊戌政变 C.百日维新 D.强学会的成立 11.“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为维新变法流血牺牲的历史人物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光绪帝 12.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不包括: A.民族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1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 于: A.檀香山 B.广州 C.南京 D.东京 14.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展开,其主要阵地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