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使用反电动势滤波进行无传感器BLDC 控制

使用反电动势滤波进行无传感器BLDC 控制

使用反电动势滤波进行无传感器BLDC 控制
使用反电动势滤波进行无传感器BLDC 控制

直流无刷电机反电动势过零检测方法汇总

直流无刷电机反电动势过零检测方法 一般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是由三相逆变桥来驱动的,根据转子位置的不同,为了产生最大的平均转矩,在一个电角度周期中,具有6个换相状态。在任意一个时间段中,电机三相中都只有两相导通,每相的导通时间间隔为120°电角度。例如,当A相和B相已经持续60°电角度时,C相不导通。这个换相状态将持续60°电角度,而从B相不导通,到C相开始导通的过程,称为换相。换相的时刻取决于转子的位置,也可以通过判断不导通相过零点的时刻来决定。通过判断不导通相反电动势过零点,是最为常用也最为适合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 反电动势过零点的检测方法是,通过测量不导通相的端电压,与电机的绕组中点电压进行比较,以得到反电动势的过零点。但对于小电枢电感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在许多情况下,绕组中点电压难以获取,并且需要使用电阻分压和进行低通滤波,这样会导致反电动势信号大幅地衰减,与电机的速度不成比例,信噪比太低,另外也会给过零点带来更大的相移。 与上面的方法相比,更为常用的是虚拟中点电压法。假设A相和B相导通,则A和B两相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相电流为零,则根据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有

根据上述方程,将不导通相的端电压与所计算的虚拟中点电压进行比较,也可以获得反电动势的过零点。这种方法十分简单,实现也比较方便。但是,由于无刷直流电机按一定频率进行PWM斩波控制,其计算出的虚拟中点电压也会随着PWM的高低电平而发生相同频率的在电源和地电平之间的变化。这样,就会带来极大的共模电平和高频噪声,会影响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的精确性。同样,和中点比较法一样,这种方法也必须要对绕组端电压进行分压和低通滤波。 这样,在一个PWM周期中,电枢绕组相电流就必然存在断续状态。速度提高时,电枢绕组中会产生峰峰值极大、频率很高的反电动势。由于以上特点,一些普遍采用的BLDC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均不适合。现有的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如端电压检测法和转子位置估计法等,将很难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其理由如下所述: 首先,无刷直流电机要求在电机转速提高的过程中,采用现有的端电压与中点电压比较的方法,要对三相绕组进行分压阻容滤波,计算出不导通相反电动势的过零点,再延后一定时间进行换相。但是,这样得到的反电动势过零点会因为无刷直流电机转速提高而产生过大的相移,导致当检测到反电动势过零点后,真正的换相点已经过去,从而造成换相失误。另外,现有的转子位置估计法,在高速时必须以极高的采样频率对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中多个物理量进行测量,然后运行复杂的算法估计出转子位置,这样即使采用主频较高的控制器,也很难实时得到精确的位置信号。并且,随着电机转速的提高,位置估计算法难以及时地计算出当前电机转子的位置情况,对于转速范围较大的情况,无位置传感器的检测难以实现。 其次,现有的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方法一般只适用于绕组相电流不存在断续状态的情况。而当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电枢电感较小时,在一个PWM 周期中,则可能出现绕组相电流断续状态。当相电流从续流状态向断流状态突变时,由于三相逆变桥中功率管的寄生电容和电枢绕组中的电感和电阻相互作用,端电压会存在二阶阻尼振荡过程。在振荡过程中,将检测到的电枢绕组端电压应用于无位置传感器的换相中,会得到不正确的结果。 因此,使用现有的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小电枢电感的磁悬浮飞轮用无刷直流电机上,都无法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M440无传感器矢量控制模式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SLVC)基于对转子位置的反复计算,任何原因引起的转子位置信息丢失(定向丢失)将导致不可预知的结果。不正确的电机调试、电源故障引起的温度信息丢失,以及类似的干扰均有可能导致定向丢失。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需要精心的调试和设置,这应该由具有MM4 / G120 SLVC 操作经验的调试工程师进行。 重要提示: SLVC 不应用于下列情形: 1. 电机-变频器功率比值小于 1:4 2. 最大输出频率大于 200Hz 3. 多机传动 4. 变频器与电机间接有接触器,变频器运行时,绝对不允许打开接触器 5. 提升机 当变频器定向信息丢失,OFF1 或 OFF3 将不再能够使电机停车,这就是在调试变频器时,必须连接OFF2或脉冲禁止功能的原因(可参考 ID: 7497349 How can the MM440 be shut down in the event of loss o f Vector action?). 推荐的调试方法 正确地输入电机参数以及完成电机识别对于SLVC的正确工作极其重要,执行的顺序也很重要,因为快速调试生成初始电机模型,而电机识别则对这一模型进行改进。

实现过程如下: 1. 快速调试与初始电机模型 P0003 = 2 (访问级别 2) P0010 = 1 (快速调试) P0300 及接下来的电机参数根据电机铭牌进行设置。 P0700, P1000, P1080/P1082, P1120/P1121 选择命令源,选择设定值源,Fmin/Fmax, 斜坡时间等等。 P1300 = 20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P1910 = 1 (A0541 将随之出现> 参见2. 使用P1910进行电机识别) P3900 = 1 计算电机参数时,“busy”将出现在 BOP面板上,持续时间约为1分钟,在特大型变频器上将持续更久。在此之后,A0541将在BOP面板上闪烁。 至此已完成快速调试并生成初始电机模型。 2. 使用P1910进行电机识别 必须完成2项自动测量。 注意:测量必须在冷机状态下进行。还需确保在P0625中已正确输入实际环境温度(工厂设定为20°C),输入环境温度必须在完成快速调试(P3900)之后,执行电机识别之前进行。 P1910 = 1,给一个运行命令:启动电机参数测量。

BLDC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

BLDC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 2014.11.12 duguqiubai1234@https://www.sodocs.net/doc/a81995174.html, BLDC电机是一种结合了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优点的改进型电机。其转子采用永磁材料励磁,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维护方便。BLDC电机又具有控制简便、高效节能等一系列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仪表和家用电器等领域。 本文主要讨论高压BLDC风机无位置传感器起动和运行技术。 一、无位置传感器技术简介 BLDC电机最简单的控制方法是安装三个位置传感器,使用六步换相法控制。但传感器器会增大电机的体积和成本,另外传感器的位置精度影响电机的运行;特别对于极对数较多的电机,传感器偏差少许机械角度也可能引起电角度偏差很多。在某些恶劣环境下,如高温、潮湿、腐蚀性气体等环境,传感器易损坏,因而无法使用。 使用无位置传感器方式则可以克服上述缺点。 无传感器BLDC在性能上也存在一些不足: (1)难以实现重负载(例如额定转矩)起动。好在风机属于轻负载起动的情况。 (2)难以快速起动。例如很难实现1秒内从静止加速到全速。好在风机通常不要求很短时间内完成加速。 (3)无法实现全速范围内任意调速。有传感器BLDC能够实现0%~100%额定转速范围内的调速,而无传感器BLDC通常只能实现10%~100%额定转速范围内的调速。好在风机通常不要求10%额定转速以下运行。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风机非常适合使用无位置传感器方式控制。 国内高压无位置传感器BLDC技术仍处于不成熟阶段。使用该技术的产品应以稳定可靠为主要要求,而不是以性能优越为主要要求。高压无传感器BLDC如果追求性能优越,则成本太高,技术难度过大。 风机类产品通常起动后连续工作时间较长,所以通常不要求快速起动,不也要求反复起停。

8bit单片机FOC矢量控制PMSM电机无传感器

说明:下面程序取自IFX 8位机无传感器PMSM电机矢量控制程序。整个程序是连续的矢量控制计算函数,其中有图片说明打断,便于更好的理解。其中包括坐标系变换,磁链角估算,PI速度环电流环调节。(单片机XC886,Keil编译器Cavin整理) 坐标系变换说明:双电阻采样得到两相电流(ia, ib),由abc120°静止坐标系Clarke变换到直角坐标系(iα, iβ),由(iα, iβ)静止直角坐标系Park变换到直角旋转坐标系(iq, id)。直流id不变,通过PI速度环电流环得到期望直流iq,进行限幅控制。由旋转坐标系(vq, vd)经过Park逆变换到静止坐标系(vα, vβ),然后再经过矢量调制成PWM控制电机。无传感器角度估算:由Clarke变换得到(iα, iβ)和由Park逆变换得到的(vα, vβ),经过低通滤波器PT1,再由直角坐标系变极坐标系得到磁链估算角 无传感器开环启动策略:在定子中加入幅值及频率都受控的电流,若PLL收敛,切换到FOC闭环控制。 软件流程图:

void FOC_Calculation (void) using 1 { #pragma asm ;************************************** ;* FOC_Calculation ;************************************** ;* ;* this function contains all calculations ;* necessary for the field oriented control. ;* ;* register bank 1 is used ;* ;************************************** ;* push registers ;************************************** push ACC push b push dph push dpl push PSW push SYSCON0 ; use register bank 0x01 mov PSW,#0x08 ;;anl SYSCON0,#0xFE ; use standard SFRs mov CCU6_PAGE,#0xA0 ; select CCU6-page 0 SST2 ;**************************************

直流无刷电机反电动势过零检测方法汇总精选文档

直流无刷电机反电动势过零检测方法汇总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直流无刷电机反电动势过零检测方法 一般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是由三相逆变桥来驱动的,根据转子位置的不同,为了产生最大的平均转矩,在一个电角度周期中,具有6个换相状态。在任意一个时间段中,电机三相中都只有两相导通,每相的导通时间间隔为120°电角度。例如,当A相和B相已经持续60°电角度时,C相不导通。这个换相状态将持续60°电角度,而从B相不导通,到C相开始导通的过程,称为换相。换相的时刻取决于转子的位置,也可以通过判断不导通相过零点的时刻来决定。通过判断不导通相反电动势过零点,是最为常用也最为适合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 反电动势过零点的检测方法是,通过测量不导通相的端电压,与电机的绕组中点电压进行比较,以得到反电动势的过零点。但对于小电枢电感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在许多情况下,绕组中点电压难以获取,并且需要使用电阻分压和进行低通滤波,这样会导致反电动势信号大幅地衰减,与电机的速度不成比例,信噪比太低,另外也会给过零点带来更大的相移。 与上面的方法相比,更为常用的是虚拟中点电压法。假设A相和B相导通,则A和B两相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相电流为零,则根据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有

根据上述方程,将不导通相的端电压与所计算的虚拟中点电压进行比较,也可以获得反电动势的过零点。这种方法十分简单,实现也比较方便。但是,由于无刷直流电机按一定频率进行PWM斩波控制,其计算出的虚拟中点电压也会随着PWM的高低电平而发生相同频率的在电源和地电平之间的变化。这样,就会带来极大的共模电平和高频噪声,会影响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的精确性。同样,和中点比较法一样,这种方法也必须要对绕组端电压进行分压和低通滤波。 这样,在一个PWM周期中,电枢绕组相电流就必然存在断续状态。速度提高时,电枢绕组中会产生峰峰值极大、频率很高的反电动势。由于以上特点,一些普遍采用的BLDC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均不适合。现有的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如端电压检测法和转子位置估计法等,将很难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其理由如下所述: 首先,无刷直流电机要求在电机转速提高的过程中,采用现有的端电压与中点电压比较的方法,要对三相绕组进行分压阻容滤波,计算出不导通相反电动势的过零点,再延后一定时间进行换相。但是,这样得到的反电动势过零点会因为无刷直流电机转速提高而产生过大的相移,导致当检测到反电动势过零点后,真正的换相点已经过去,从而造成换相失误。另外,现有的转子位置估

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系统仿真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题目: 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系统仿真 初始条件: 电机参数为:额定电压U=380V、频率50 =、定子电阻s R=0.252Ω、 f Hz 额定功率P=2.2KW、定子自感 L=0.0016H、转子电阻r R=0.332Ω、额定转速 s n=1420rpm、转子自感r L=0.0016H、级对数p n=2、互感m L=0.08H、转动惯量J=0.6Kgm2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设计系统原理图; (2)用MATLAB设计系统仿真模型; (3)能够正常运行得到仿真结果,包括转速、转矩等曲线,并将推算转速与实际转速进行比较 参考文献: [1] 洪乃刚.《电力电子和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北京:机械 工业出版社,2005:212-215 时间安排: 2011年12月5日至2011年12月14日,历时一周半,具体进度安排见下表 具体时间设计内容 12.5 指导老师就课程设计内容、设计要求、进度安排、评分标准等做具体介 绍;学生确定选题,明确设计要求 12.6-12.9 开始查阅资料,完成方案的初步设计 12.10—12.11 由指导老师审核设计方案,学生修改、完善并对其进行分析 12.12-12.13 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12.14 上交课程设计说明书,并进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摘要 异步电动机具有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的性质,要获得高动态调速性能,必须从动态模型出发,分析异步电动机的转矩和磁链控制规律,研究高性能异步电机的调速方案。矢量控制是目前交流电动机较先进的一种动态模型,它又有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无速度传感器和有速度传感器等多种矢量控制方式。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的高性能通用变频器是当前全世界自动化技术和节能应用中受到普遍关心的产品和开发课题。本文介绍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系统的原理和Matlab仿真。 关键词:矢量控制、无速度传感器、Matlab

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 Departme nt of Electrical Engin eeri ng Harbin In stitute of Tech no logy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题课 报告 报告题目: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系 姓名:沈召源___________ 学号:14S006040 2016年1月

目录 1.1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系统模型 (3) 1.4控制方法设计 ....................................................... 5 ........ 1.5系统仿真 ........................................................... 9 ............... 参考文献 1.6结论 ............................................................. 1.0 ...... 1.1

1.1研究背景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体积小、惯量小、重量轻等优点,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在永磁同步电机的各种控制算法中,使用最多的是矢量控制和直 接转矩控制,而这两种控制方式都需要转子位置,但转子位置传感器的采用限制了系统使用范围。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大多采用测速发电机或光电码盘等传感器检测速度和位置的反馈量,这不但提高了驱动装置的造价,而且增加了电机与控制系统之间的连接线路和接口电路,使系统易于受环境干扰、可靠性降低。由于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安装、维护方便、可靠性强等一系列优点,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无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是在电机转子和机座不安装电磁或光电传感器的情 况下,利用电机绕组中的有关电信号,通过直接计算、参数辨识、状态估计、间接测量等手段,从定子边较易测量的量如定子电压、定子电流中提取出与速度、位置有关的量,利用这些检测到的量和电机的数学模型推测出电机转子的位置和转速,取代机械传感器,实现电机闭环控制。 最早出现的无机械传感器控制方法可统称为波形检测法。由于同步电机是 一个多变量、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采用何种方法获取转速和转角。目前适合永磁同步电机的最主要的无速度传感器的控制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利用定子端电压和电流直接计算出B和 ①。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基于场旋 转理论,即在电机稳态运行时,定子磁链和转子磁链同步旋转,且两磁链之间的夹角相差一个功角该方法适用于凸极式和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该方法计算方法简单,动态响应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技术的行业现状与展望 The Comprehensive Status Analysi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Sensor-less Vector Control (SVC) Technology 1 引言 交流传动在高性能场合的应用始于矢量控制概念的引入,包括直接磁场定向与间接磁场定向控制。尽管这一概念早在60年代就已出现,并由Siemens 的Blaschke博士于1972年正式提出,但是真正应用还是在微电子技术发展的二十年后。矢量控制从基本原理上讲能够获得优异的动静态特性,但是对电机参数的敏感性却成为实际应用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驱动器通过启动前的自整定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在线整定,适应电机参数变化,保持矢量控制的动静态性能,这些复杂的自适应控制算法都必须通过强大的信号处理器才能完成。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及数字控制的普及,矢量控制的应用已经从高性能领域扩展至通用驱动及专用驱动场合,乃至家用电器。交流驱动器已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出版设备、加工工具、传输设备、电梯、压缩机、轧钢、风机泵类、电动汽车、起重设备及其它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功率器件在不断优化,开关速度在提高而损耗在下降,功率模块的功率密度在不断增加;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处理能力愈加强大,处理速度不断提升,交流驱动器完全有能力处理复杂的任务,实现复杂的观测、控制算法,现代交流传动的性能也因此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代表交流驱动控制最高水平的交流伺服为例,其需求随着新的生产技术与新型加工原料的出现而迅速增长。据相关统计,高性能交流伺服驱动器数量的年增长率超过12%。伺服驱动中应用最多的电机是异步电机及同步电机,额定功率从50W到200kW,位置环、速度环以及转矩环路的典型带宽分别为60Hz、200Hz 以及1000Hz。 交流电机驱动中的大部分问题应当说在当今的驱动器中已经得到解决,相关的成熟技术提供了被业界广泛接受的解决方案,并在许多领域中得到成功应用,因此从基本结构上来讲,交流驱动器的现有设计方案在未来的几年中不会有大的变化。现在,交流驱动器开发的一个重点是如何将驱动器与电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开发出更低成本、高可靠性、高性能“驱动模块”。基于这一思路,为进一步减小成本、提高可靠性,开发人员在如何省去轴侧传感器以及电机相电流传感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高性能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SVC)的实现吸引了各国研发人员的广泛关注,并已成为近年来驱动控制研究的热点。随着具有强大处理能力的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推出,实现该控制方式所需要的高鲁棒性、自适应的参数估计以及非线性状态观测成为可能,新的无速度传感控制方案不断推出。Siemens、Yaskawa、Toshiba GE、Rockwell、Mistubishi、Fuji等知名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SVC控制产品(本文所指SVC均针对异步电机),控制特性也在不断提高。SVC目前已在印刷、印染、纺机、钢铁生产线、起重、电动汽车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在高性能交流驱动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2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的优势 概括来说,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可以获得接近闭环控制的性能,同时省去了速度传感器,具有较低的维护成本。与传统V/Hz控制比较,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可以获得改进的低速运行特性,变负载下的速度调节能力亦得到改善,同时还可获得高的起动转矩,这在高摩擦与惯性负载的起动中有明显的优势。正是由于这些驱动特性,该控制技术已逐渐成为通用恒转矩驱动应用的选择。事实上,基本上所有的AC驱动厂家都提供该控制模式。 Schneider公司的驱动市场经理Susan Bowler认为,该控制模式的吸引人之处在于利用最小的附加费用获得大大增强的性能,包括低速特性、转矩响应及定位能力等。由于其性能接近伺服驱动,公司在拓展需要更精确负载定位控制的场合。该公司的第三代Altivar无速度传感器驱动产品具有自调谐特性,确保驱动器在电机运行参数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势过零法无传感器控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a81995174.html, 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势过零法无传感器控制 作者:张敏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7年第21期 摘要:无刷直流电机具有良好的线性调速、高质高效平滑运转特性,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功率因素高,转矩/重量比高,转动惯量低,易于散热,易于维护保养等优点,因此应用范围相当广泛。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迅速发展,直流无刷电机利用电子换相器件取代了机械电刷和换向片,极大地提高了工业制造以及相关自动化电力系统部门的生产效率与质量,同时也伴随着应用领域需求的不断扩大,对无刷直流电机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 关键词: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势;过零法;无传感器控制 1 引言 无刷直流电机具有良好的线性调速、高质高效平滑运转特性,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功率因素高,转矩/重量比高,转动惯量低,易于散热,易于维护保养等优点,因此应用范围相当广泛。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迅速发展,直流无刷电机利用电子换相器件取代了机械电刷和换向片,极大地提高了工业制造以及相关自动化电力系统部门的生产效率与质量,同时也伴随着应用领域需求的不断扩大,对无刷直流电机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无位置传感器位置检测技术各有优缺点和适用场合,但因反电势检测法具有线路简单、技术成熟、成本低、简单易行、可靠等众多优点,所以反电势检测法成为比较理想且应用最多的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方法。 2 无刷直流电机概述 应对环境保护标准,汽车的能效法规日益严格;消费者对节能、安全、便捷和舒适度提出更高的要求,都推动汽车功能电子化趋势日益加强。目前的汽车已不再是当初单纯的机械产品,已成为复杂度足够高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国际汽车权威组织预测,至2020年,一辆豪华车中的电机数量可多达120台。无刷直流电机具有优异的性能,能实现更高的能效和性价比,在数字电子技术飞速发展过程中,无刷直流电机被整合至汽车的执行元件中,如散热风扇、暖通空调(HVAC)、刮水器、燃油泵、水泵、油泵、座椅风扇和混合动力系统等部件里。 无刷直流电机(英文为Brush less DC Motor,简写为BLDC)属于一种极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的基础产品,作为执行元件的电机与其控制装置紧密关联,构成能完成复杂功能的自动化器械。无刷电机中无电刷和换向器或集电环一类的机械构件,由晶体管电路电子换向将交流转换为直流,以及直流逆变为交流。无须顾忌磨损、粉尘、噪声、火花和高强度的电磁干扰,并为汽车内特定的应用提供良好的无级变速控制。国际汽车权威组织称,无刷电机显著地提升燃油

交流感应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的高动态性能控制方法综述

交流感应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的 高动态性能控制方法综述 清华大学 杨耕 上海大学 陈伯时 摘要:文章分析了交流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的高动态性能控制方案的控制要点。在介绍国内外产业界已实用化的、以及正在研发中的几种代表性的控制策略的同时,讨论了各种方法理论要点和实际应用中的特点。最后,介绍了当前的几个研究热点问题并就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点设想。 关键词:异步电动机控制 无速度传感器 转矩控制 磁链观测 速度辨识 Rev iew the M ethods for the Speed Sen sor-less Con trol of I nduction M otor Yang Geng Chen Bo sh i Abstract:T h is paper analyzes theo retical po ints of the i m p lem entati on fo r h igh perfo r m ance contro l of in2 ducti on mo to r w ithout speed senso r.A fter that,typ ical app roaches of the contro l strategy,w h ich are used in p ractical p roducts o r are being developed recently,are p resent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each app roach is dis2 cussed.F inally,som e unso lved p roblem s being researched as w ell as the develop ing po tentials are introduced. Keywords:contro l of inducti on mo to r speed senso r2less to rque contro l flux observer speed identifica2 ti on 1 前言 交流感应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高动态性能控制,是为了实现与有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或直接转矩控制)相当的转矩和速度性能的方案,被用于无法设置速度传感器的设备或新一代高性能通用变频器之中[1,2]。相关的理论与技术也成为近10年来交流传动领域的热门研发内容之一。 本文主要综述在无速度传感器的前提下,具有速度反馈控制环的矢量控制方案(V C)和直接转矩控制方案(D TC),而不讨论诸如“V F控制+为补偿负载变动的滑差补偿”等只考虑静态的方法。本文在介绍各种方法的同时,综述其理论要点和实际应用中的特点、介绍所应用的厂家,从中总结出实现高动态性能控制的要点及主要成果。最后,介绍当前几个研究热点问题。 2 控制方法 211 方法分类的出发点 一般地,由转矩控制环及速度控制环构成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或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由图1所示的3个环节构成。即:①速度调节器;②磁链和转矩控制器;③速度推算或辨识器(含磁链计算或观测) 。 图1 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构成 对于环节②,需要控制转矩和磁链。由此可以分为:a以转子磁链定向控制为基础的矢量控制策略。目前常用的有计算滑差频率的被称为间接法(I V C)和把状态观测器观测到的转子磁链进行反馈控制的直接法(DV C)。b以控制定子磁链为特点的,被称之为直接转矩控制策略(D TC)。 环节③的结构依存于环节②的结构。实际上在计算或推定速度值时,常常也要获得(计算或观测)磁链(转子的或是定子的)值。因此,按其理论上的特点,可以把获得转速和磁链的方法大致分 3 电气传动 2001年 第3期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一种控制方法

!!!!!!!!!!!!!!!!!!!!!!!!!!!!!!!!!伺服技术"#$%&’($)*+,-.$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一种控制方法 李岚/乔晓利/张爱玲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1211345收稿日期63113788783摘要6介绍了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中9:;<=的一种控制方法/ 并对实际电动机进行了控制>通过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6无速度传感器?9:;<=? 控制方法中图分类号6@=242?@=218A 3文献标识码6B 文章编号681187C D 4D 0311********E 713 F ) G H I J G K LM I N G OG P #Q M M O 7R M H R G J K M R R &M S I G J )G H I J G K #T R I M U V W V X Y /Z W B [\]X ^7_]/‘a B b c B ]7_]Y d 0@X ]e f X Yg Y ]h i j k ]l e^m @i n o Y ^_^d e /@X ]e f X Y 121134/p o ]Y X 5F q R I J r S I 6B 9:;<=n ^Y l j ^_s i l o ^t]Yk i Y k ^j _i k k h i n l ^j n ^Y l j ^_k e k l i s ]k u j i k i Y l i tX Y tl o i n ^Y l j ^_^Ys ^l ^j o X k v i i Ys X w i Y A x y u i j ]s i Y l j i k f _l u j ^h i k ]l ]k k X l ]k m X n l ^j e A z M T{G J O R 6k i Y k ^j _i k k ?9:;<=?n ^Y l j ^_s i l o ^t |引言 矢量控制的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可获得高性能 的转速控制和转矩控制/但系统需要测速传感器/使 其应用受到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无 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调速范围宽}速度响应快/ 因而成为目前交流传动的一个研究热点>文中介绍 了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中的一种电压空间矢 量;<=控制方法/并借助以~9;为核心的;<= 调速装置/对电动机进行了控制实验/验证了控制方 法的正确性>!电压空间矢量控制方法电压空间矢量控制方法以三相对称正弦波电压供电时三相电动机定子的理想磁链圆为基准/由三相逆变器不同开关模式所形成的实际磁链矢量来追 踪基准磁链圆>在追踪过程中/逆变器的开关模式作 适当的切换/从而形成;<=波"8#> 图8为三相;<=逆变器的主电路示意图/ 其中功率开关元件用9X }9v }9n 表示> 电压空间矢量是由开关量9X }9v }9n 控制的>从 逆变器的拓扑结构看/9X }9v }9n 共构成D 种工作状态/即6811}881}181}188}118}818与888}111>其 中/前C 种工作状态是有效的/ 后两种工作状态是无 90X /v /n 5$8时上管导通/90X /v /n 5$1时下管导通图8三相;<=逆变器主电路意义的>对于每一种有效的工作状态/三相电压都可用一个合成空间矢量表示/其幅值相等}相位彼此相差C 1%>如以f &8/f &3/’f &C 依次表示811}881}’818六个有效工作状态的电压空间矢量/它们之间的相互 关系如图3所示/C 个电压空间矢量将逆变器一个 工作周期划分为C 个扇区/每个扇区对应的时间各 为C 1%>其中/第2扇区的;<=波形如图2所示/ 同理可得其它扇区;<=波形 >图3逆变器供电时电机定子电压空间矢量图 由于逆变器只输出有限的C 种有效电压空间矢 (E 3()))))))))))))))))))))))))))))))))))))))))))))))))))))))))))))))))))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一种控制方法李岚乔晓利张爱玲 万方数据

直流无刷电机反电动势过零检测方法汇总

直流无刷电机反电动势过零检测方法汇总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直流无刷电机反电动势过零检测方法 一般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是由三相逆变桥来驱动的,根据转子位置的不同,为了产生最大的平均转矩,在一个电角度周期中,具有6个换相状态。在任意一个时间段中,电机三相中都只有两相导通,每相的导通时间间隔为120°电角度。例如,当A相和B相已经持续60°电角度时,C相不导通。这个换相状态将持续60°电角度,而从B相不导通,到C相开始导通的过程,称为换相。换相的时刻取决于转子的位置,也可以通过判断不导通相过零点的时刻来决定。通过判断不导通相反电动势过零点,是最为常用也最为适合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 反电动势过零点的检测方法是,通过测量不导通相的端电压,与电机的绕组中点电压进行比较,以得到反电动势的过零点。但对于小电枢电感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在许多情况下,绕组中点电压难以获取,并且需要使用电阻分压和进行低通滤波,这样会导致反电动势信号大幅地衰减,与电机的速度不成比例,信噪比太低,另外也会给过零点带来更大的相移。 与上面的方法相比,更为常用的是虚拟中点电压法。假设A相和B相导通,则A和B两相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相电流为零,则根据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有

根据上述方程,将不导通相的端电压与所计算的虚拟中点电压进行比较,也可以获得反电动势的过零点。这种方法十分简单,实现也比较方便。但是,由于无刷直流电机按一定频率进行PWM斩波控制,其计算出的虚拟中点电压也会随着PWM的高低电平而发生相同频率的在电源和地电平之间的变化。这样,就会带来极大的共模电平和高频噪声,会影响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的精确性。同样,和中点比较法一样,这种方法也必须要对绕组端电压进行分压和低通滤波。 这样,在一个PWM周期中,电枢绕组相电流就必然存在断续状态。速度提高时,电枢绕组中会产生峰峰值极大、频率很高的反电动势。由于以上特点,一些普遍采用的BLDC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均不适合。现有的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如端电压检测法和转子位置估计法等,将很难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其理由如下所述: 首先,无刷直流电机要求在电机转速提高的过程中,采用现有的端电压与中点电压比较的方法,要对三相绕组进行分压阻容滤波,计算出不导通相反电动势的过零点,再延后一定时间进行换相。但是,这样得到的反电动势过零点会因为无刷直流电机转速提高而产生过大的相移,导致当检测到反电动势过零点后,真正的换相点已经过去,从而造成换相失误。另外,现有的转子位置估

无速度传感器简介

无速度传感器 在高性能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转速的闭环控制环节一般是必不可少的。通常,采用光电码盘等速度传感器来进行转速检测,并反馈转速信号。但是,由于速度传感器的安装给系统带来一些缺陷:系统的成本大大增加;精度越高的码盘价格也越贵;码盘在电机轴上的安装存在同心度的问题,安装不当将影响测速的精度;电机轴上的体积增大,而且给电机的维护带来一定困难,同时破坏了异步电机的简单坚固的特点;在恶劣的环境下,码盘工作的精度易受环境的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眼光投向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的研究。国外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但首次将无速度传感器应用于矢量控制是在1983年由R.Joetten完成,这使得交流传动技术的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对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仍在继续。 2无速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 在近20年来,各国学者致力于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的研究,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发展始于常规带速度传感器的传动控制系统,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是利用检测的定子电压、电流等容易检测到的物理量进行速度估计以取代速度传感器。重要的方面是如何准确地获取转速的信息,且保持较高的控制精度,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无速度传感器的控制系统无需检测硬件,免去了速度传感器带来的种种麻烦,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另一方面,使得系统的体积小、重量轻,而且减少了电机与控制器的连线,使得采用无速度传感器的异步电机的调速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方法。 (1)动态速度估计法主要包括转子磁通估计和转子反电势估计。都是以电机模型为基础,这种方法算法简单、直观性强。由于缺少无误差校正环节,抗干扰的能力差,对电机的参数变化敏感,在实际实现时,加上参数辨识和误差校正环节来提高系统抗参数变化和抗干扰的鲁棒性,才能使系统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2)PI自适应控制器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某些量的误差项,通过PI自适应控制器获得转速的信息,一种采用的是转矩电流的误差项;另一种采用了转子q轴磁通的误差项。此方法利用了自适应思想,是一种算法结构简单、效果良好的速度估计方法。 (3)模型参考自适应法(MRAS)将不含转速的方程作为参考模型,将含有转速的模型作为可调模型,2个模型具有相同物理意义的输出量,利用2个模型输出量的误差构成合适的自适应律实时调节可调模型的参数(转速),以达到控制对象的输出跟踪参考模型的目的。根据模型的输出量的不同,可分为转子磁通估计法、反电势估计法和无功功率法。转子磁通法由于采用电压模型法为参考模型,引入了纯积分,低速时转子磁通估计法的改进,前者去掉了纯积分环节,改善了估计性能,但是定子电阻的影响依然存在;后者消去了定子电阻的影响,获得了更好的低速性能和更强的鲁棒性。总的说来,MRAS是基于稳定性设计的参数辨识方法,保证了参数估计的渐进收敛性。但是由于MRAS的速度观测是以参考模型准确为基础的,参考模型本身的参数准确程度就直接影响到速度辨识和控制系统的成效。 (4)扩展卡尔曼滤波器法将电机的转速看作一个状态变量,考虑电机的五阶非线性模型,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法在每一估计点将模型线性化来估计转速,这种方法

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综述

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综述所谓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无机械的位置传感器控制。在电机运转的过程中,作为逆变桥功率器件换向导通时序的转子位置信号仍然是需要的,只不过这种信号不再由位置传感器来提供,而应该由新的位置信号检测措施来代替,即以提高电路和控制的复杂性来降低电机的复杂性。所以,目前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的核心和关键就是架构一转子位置信号检测线路,从软硬件两个方面来间接获得可靠的转子位置信号,借以触发导通相应的功率器件,驱动电机运转。 1.反电势过零点法(端电压法):基于反电动势过零点的转子位置检测方法是 在忽略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电枢反应影响的前提下。通过检测断开相反电动势过零点。依次得到转子的六个关键位置信号。但是存在如下缺点:反电动势正比于转速,低速时不能通过检测端电压来获得换相信息故这种方法严重影响了电机的调速范围。使电机起动困难;续流二极管导通引起的电压脉冲可能覆盖反电动势信号。尤其是在高速、重载、或者绕组电气时间常数很大等情况下,续流二极管导通角度很大,可能使得反电动势法无法检测。 反电势过零检测法的改进策略:针对以上缺点,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任意逼近特性, 提出一种基于神经元网络的电机相位补偿控制。首先由硬件电路获得有效的反电动势信息, 再利用BP 神经网络进行正确相位补偿, 实现无刷直流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还有一种采用人工神经元网络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势预测新方法, 采用神经元网络方法对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反电势波形准确预测的结果进一步用于电机动、静态特性的仿真或预测, 这将比假设电机反电势波形为理想正弦波或梯形波所进行的仿真更接近电机的实际运行结果。较之传统的路和场的计算方法, 达到了快速性和准确性的统一, 且由于神经元网络的自学习神经元网络成功训练后, 就可以用以预测所研究类型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反电势波形[2]。 直接检测法,通过比较逆变器直流环中点电压和电机断开相绕组端电压的关

直接反电动势法原理与过零点检测方法

直接反电动势法原理与过零点检测方法 分析了上桥臂PWM 调制、下桥臂恒通调制方式时的端电压波形,讨论相应的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方法. 在PWM 调制信号开通状态结束时刻对端电压进行采样,由软件算法确定反电动势过零点. 针对电机运行时存在超前换相或滞后换相的情况,通过设置合理的延迟时间来实现最佳换相. 针对实际电机存在反电动势过零点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根据过零点间隔时间存在着周期性规律,提出一种新的延迟时间设置方法,使换相点位于相邻过零点的中间位置,实现了电机的准确换相. 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无刷直流电机(BLDCM )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效率高和调速性能好等优点,在工业和商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 无刷直流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较为常见的转子位置信号检测方法有反电动势法、定子电感法、续流二极管法、磁链估计法和状态观测器法等,其中反电动势法最为有效实用. 速时, 分别在PWM 关断和开通阶段检测反电动势,采用2个不同的参考电压获得反电动势过零点,而不需位置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但增加了硬件电路的复杂性. 文献通过比较悬空相绕组端电压和逆变器直流环中点电压的关系,获得反电动势过零点. 该方法无需重构电机中性点, 不使用滤波电路,但需采用硬件电路比较得到过零点. 提出了在on _pwm 调制方式时的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方法,采用内置AD 的微控制器在PWM开通时检测悬空相端电压,软件算法中使用简单的代数运算,获得准确的过零点信号. 目前,关于反电动势法的研究多集中在反电动势过零点的检测电路方法和由滤液电路引起的相位误差的消除或补偿方法,但在准确换相方面的研究尚不够深入. 1直接反电动势法原理 无刷直流电机一般采用“两相导通三相六状态”运行方式, 每个工作状态只有两相绕组导通,第三相绕组处于悬空状态,被用来检测反电势过零点. 在检测到反电动势过零点后, 根据换相点滞后过零点30°电角度, 设置对应的延迟时间. 当延迟时间到达后,电机换相进入下一个工作状态. 本文采用基于端电压的直接反电动势检测电路,通过检测悬空相绕组的端电压信号来获得

(完整版)无刷直流电动机无传感器控制方法

无刷直流电动机无传感器低成本控制方法关键词:无刷直流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可编程逻辑器件 1 引言 无刷直流电机的无传感器控制是近年来电机驱动领域关注的一项技术。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关键在于获得可靠的转子位置信号,即从软、硬件两个方面间接获得可靠的转子位置信号来代替传统的位置传感器[1~3]。采用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的无刷电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可靠性高和可维护性强等优点,使其在多个领域内得到了充分的利用[4]。目前对于无传感器无刷电机的控制多采用单纯依靠DSP软件控制的方法[5],但是由于控制算法计算量大,执行速度较慢,且DSP 成本较高,不利于以后向市场推广。同时也出现了应用于无传感器BLDCM控制的一些专用的集成电路[6],但由于这些芯片可扩展性和通用性较低,而且价格昂贵,只适用于低压、小功率领域。为了扩展无传感器BLDCM应用领域,降低其控制系统的成本,扩充控制系统的功能,增加控制系统的灵活性,本文以MCU+PLD方式组成控制系统的核心,利用PLD数字逻辑功能,分担MCU 的逻辑运算压力,使MCU和PLD的功能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对于无位置传感器BLDCM 控制系统,本文着重分析了换相控制策略和闭环调速,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控制系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系统的总体硬件设计 本文中所设计系统是以8位PIC单片机和PLD构成的硬件平台,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 所示。图1 系统总体结构硬件框图 功率逆变电路采用三相全桥逆变结构,电机定子绕组为Y接法,电机工作模式为三相6状态方式。在本文无传感器控制方式中采用反电动势过零位置检测方法,位置检测电路根据电机端电压获取3路位置信号,将信号送入PIC单片机进行软件移相后得到3路换相信号,由可编程逻辑器件进行逻辑解码后输出6路驱动开关管的前极信号,通过驱动芯片IR2233产生驱动信号以控制各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该系统采用速度单闭环方式,通过改变PWM的占空比以达到调速的目的。 本文中选用Microchip公司的单片机PIC16F874作为控制核心,它内部有8K的FLASH 程序存储器,368字节的数据存储器(RAM),256字节的EEPROM数据存储器,14个中断源,8级深度的硬件堆栈,3个定时/计数器,两个捕捉/比较/PWM(CCP)模块,10位多通道A/D转换器等外围电路和硬件资源[6]。这些使得运用PIC16F874在设计硬件电路时,控制电路大大简化,可靠性提高,调试更加方便。 PIC16F874单片机的B端口的4~7口具有电平变化中断的功能,利用RB5~RB7作为反电动势的过零点检测信号的输入,如已开RB口中断,一旦有过零点出现(发生电平的变化)就进入RB 口中断服务。利用CCP模块输出占空比可调的信号,可实现直流电机调速。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