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伤寒类方总结

伤寒类方总结

伤寒类方总结
伤寒类方总结

伤寒类方总结

伤寒类方总结-麻黄类(附方解、方歌)

导读:本文选自《退思集类方》,本徐灵胎氏《伤寒类方》化裁,以《金匮》、《伤寒》方、后人方附之,分为二十四类。如序所言:“所注多遵徐书,而博采群书,间有先生新注,及自制数方附见,去取颇属审慎,注释亦极明白。余尤佩其虽一以仲圣方为宗,而能集仲圣以下医方之长,绝不拘泥一家言”。

麻黄汤类

1.麻黄汤

治太阳病风寒在表,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发热恶寒,恶风无汗,胸满而喘,其脉浮紧或浮数者,宜此发汗。若脉浮弱,汗自出,或尺脉微迟者,俱不可服。若风、寒、湿三气成痹,及冷风哮嗽,最效也。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甘草(一两炙)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2.麻黄加术汤

治湿家身烦疼。

麻黄汤原方加白术四两。

麻黄发汗之峻剂,监以桂草斯无弊。(麻黄开窍发汗,性最猛烈,故以桂枝监之,不使其大汗亡阳,甘草和之,不使其劫阴脱营,如驭马防其放逸耳。)麻黄入肺杏入心,发汗必通营与卫。(麻黄轻清入肺,杏仁重浊入心。仲景治太阳初病,必从心营肺卫立方也。)先煮麻黄取力专,(麻黄先煮,取其力专,不仅为去上沫已也。)不须啜粥恐留滞。(不须啜粥,恐留恋麻黄之性也。)减去大枣与生姜,恐碍杏麻升降制。(仲景发汗方中,每加姜、枣,此不用者,以生姜横散解肌,碍麻黄之上升,大枣缓中腻膈,碍杏仁之下降故耳。其精切又如此。)要知麻桂性辛温,仲景原为风寒制。

无论伤寒与中风,卫实麻黄表虚桂。(麻黄汤治卫实,桂枝汤治表虚,在有汗无汗上分,不在风寒上分也。)后人妄用治温暑,无怪下咽人即毙。(麻黄、桂枝二方,原为冬月即病之正伤寒而设,后人误以之治温暑,无怪乎下咽即毙也。)伤寒初病在太阳,头项强痛此经系。(头项强痛,为太阳经的证。)发热恶寒无汗喘,脉浮而紧麻黄谛。(以上为麻黄汤的证要诀。麻黄治无汗,杏仁治喘,桂枝治恶寒,甘草和诸药,无一味不紧切,故谓“经方”。)寸关浮弱(表虚)尺迟微(里虚),误汗亡阳祸不细。(若浮弱微,非麻、桂温通关节,宣发寒邪不效。虚者,同补气血药服。)冷风哮嗽还堪济。(冷风哮证,由风寒客于背俞,屡止屡作,用此散寒利肺最效。病哮喘,虽服麻黄而不作汗也。)

《金匮》麻黄加术汤,湿家身体烦疼诣。(湿外盛者,阳必内郁,故烦疼也。)寒湿在表汗之宜,麻术相须功益济。(麻黄得术,自不至于过汗;术得麻黄,并可以行表里之湿。此治寒湿在表之正法也。)

发散方中白术加,海藏神术(汤)从此例。(发散方中加白术,洁古谓之“开鬼门”。王海藏仿此意而制神术散,以代麻、桂,自云神妙。)安道辨论颇精明,(王安道着《医经溯洄集》,辨伤寒温热甚悉。)《活人》加减休拘泥。(朱肱《类证活人书》载夏至后用麻黄汤,须加知母、石膏、黄芩,后学多宗其说,亦见之不明,可见暑湿何可更用麻黄。)

此乃伤寒第一方,读书勿被书瞒蔽。(旭高按∶麻黄汤或谓专治伤寒,或谓通治杂病,只缘未识正旨也。若知明为寒伤营之主剂,非惟温暑不取用,即邪浅在卫,亦何至于误用。而凡寒邪在营者,何不以通用也。)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治太阳温病,无汗而喘,大热大渴。

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打碎绵裹)以水七升

4.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治风湿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

麻黄(半两去节)杏仁(十个去皮尖)薏苡仁(半两)甘草(一两炙)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八分,

去滓,温服。有微汗,宜避风。(此方分两甚轻,疑类唐人校订《金匮》,加减仲景之方,非原方也。不然,汉时四钱匕,以今秤计之,只得八九分,而欲以治发热身疼之证,有杯水车薪之诮矣。)

麻杏甘草石膏汤,泄肺存阴定热喘。(麻黄汤,治寒喘也;此去桂枝而重用石膏,治热喘也。)无汗汗出休拘泥,(按∶《伤寒论》原文本作“汗出而喘,无大热者”,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改作“无汗而喘,大热者”,颇属理正辞明。盖汗出何可更用麻黄,无大热何可更用,热以麻多从实证看。(此要诀也。不独喘病,百病皆然。)虽未明言治温病,此汤清散颇相安。(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仲景虽未出方治,而此汤清散,正是治温之法也。)除去石膏加薏苡,(名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发热身疼风湿搏。此与麻黄加术法,大同小异别风寒。(麻黄加术汤治寒湿,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风湿。)

5.越脾汤

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面目肿,大有热色,发热无汗,脉洪浮而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者。

麻黄(六两去节)石膏(半斤打)甘草(炙)生姜(各二两)大枣(十二枚)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6.越脾加术汤

治里水一身面目黄肿,脉沉,小便自利而渴者;并治风寒客于脉而不去,营气热腐而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疠风气,下焦脚弱。

越脾汤原方加白术四两。

7.越脾加半夏汤

治肺胀咳喘脉浮大者。越脾汤原方枣加三枚,姜加一两,加半夏半升。

越脾汤越脾中气,发汗生津凉散委。(越脾者,发越脾中之津气而为汗,是凉散法也。)

麻石甘草枣生姜,《金匮》以之治风水。恶风身肿脉洪浮,面赤热渴乃堪使。(旭高按∶《金匮是风水者,乃肺、脾、胃三经受风热之阳邪,痹其营卫之气,升降不得自如,斯水饮入胃,不能输脾归肺,下达膀胱,而反外溢肌肤,故一身悉肿。其证恶风发热,脉洪浮而渴,故知为风热,亦尝验之矣。然必兼有无汗而喘见象,与此汤一服,亦未必汗出,其水反从小便去,真匪夷所思者。)

里水黄肿其脉沉,便利亡津加术饵。(名越脾加术汤旭高按∶水在里,当不渴,渴则可征水去。今渴而黄肿不去,是水未去也。水未去,何以渴?小便自利,亡津液故也。盖脾气实者,小便利则水去;脾气虚者,小便利则亡津,亡津令渴。病虽始于里水,其实里已无水,水只在皮肤中,故亦用越脾,使从表解。但加白术一味,补脾气生津液,以固其里,则意

无不到矣。)

营气热腐为疠风,俗号“大麻疯”即是。清疏营卫最相宜,加术缘其脚弱尔。(按∶疠风因风客久而化热,营气被其煽灼,血肉腐坏,故使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即俗所谓“大麻疯”是也。喻嘉言有见及此,故曰“汗宜频发,血宜频刺”,但未有其方。旭高观此汤清疏营卫,与嘉言之说合符。石膏清热生津液,麻黄疏风通血脉,甘草解热毒,姜、枣和营卫,若不脚弱,则白术亦可不加。后人遇此证,绝不知用此汤,何也?)

温邪挟饮填肺中,为胀为喘加半治。散邪清热越脾佳,蠲饮消痰半姜美。(名越脾加半夏汤肺胀咳喘,为外邪内饮相搏之证。越脾汤散邪清热之功多,蠲饮消痰之力少,故加半夏辅其未逮,更加姜一两以助半夏之功,周密之至矣。)

此与青龙加石膏,佐使寒温相对峙。(此与小青龙加石膏汤相为对峙。小青龙汤中有半夏无石膏,越脾汤中有石膏无半夏,观二方所加之意,全重在石膏、半夏二物协力建功。石膏清热,借辛温亦能豁痰,半夏豁痰,借辛凉亦能清热。前越脾加术汤生津止渴,借白术入清热药中;此越脾加半夏汤下气定喘,又借半夏入清热药中。仲景加减成方,无非化裁后学矣。)又与越脾加术汤,下气生津分彼此。千古医方仰仲师,一加一减皆精义。

8.大青龙汤

治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无少阴证者。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去皮)甘草(各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石膏(鸡子大一块打)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

汗多亡阳,遂虚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发热恶寒太阳病,无汗烦躁力能攘。(“发热恶寒无汗烦躁”八字,是大青龙着眼。)一服汗出停后服,汗多温粉扑之良。(仲景温粉方失,成无己《伤寒明理论》用白芷、本、白术、川芎、米粉扑之。)

寒之浅者仅伤卫,风而甚者营亦伤。中风卫实因烦躁,清火发汗此方强。(按∶风伤卫,寒伤营,中风脉浮缓,伤寒脉浮紧,是大法也。此大青龙脉证俱属伤寒,而去中风者,全在烦躁上看出。若寒邪,则但呕逆,惟盖风寒中伤,各有浅深,又各随其人之体气虚实而为病。是以寒之浅者,仅伤于卫,风而甚者,并及于营;卫之实者,风亦难泄,卫而虚者,寒犹不固。正是互文见意处。此汤治中风卫实之法,乃清火发汗之重剂也。)

证较麻黄为尤重,预保阳明圣法彰。(柯韵伯《伤寒来苏集》

曰∶“此麻黄证之剧者,故于麻黄汤倍麻黄以发汗,加石膏以除烦。”“诸证全是麻黄,而有喘与烦躁之别∶喘是寒郁其气,升降不得自如,故多用杏仁之苦以降气;烦躁是热伤其气,无津不能作汗,故特加石膏之甘以生津。”“用石膏以清胃火,是仲景于太阳经中,预保阳明之先着。加姜、枣以培中气,又虑夫转属太阴。”“一汗而表里双解,风热两除,此大青龙清内攘外之功,所以佐麻、桂二方之不及也。”)

少阴烦躁脉微弱,恶风汗出不相当。(少阴亦有烦躁证,以脉微弱,汗出恶风为辨,不可服此。仲景立此方,即垂此戒,叮咛之意深矣。)热因寒用方堪救,误服青龙阳必亡。(少阴烦躁,当热因寒用,如四逆汤加猪胆之例,方可救其万一。若误服青龙,必召亡阳之祸,慎之。)

9.小青龙汤

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干呕,发热不渴,或渴或利,或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并治溢饮,身体重痛,肌肤悉肿。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各三两)半夏五味子(各半升)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此方有加减法,另详余所着《古方余论》中。

10.小青龙加石膏汤

治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气也。

小青龙汤原方加石膏二两。煮法同。强人服一升,虚人减之。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不渴呕利慰。(凡水停心下之证,多喘咳而不渴,此要诀也。其余下利与小便不利,或然或不然也。)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备举辛温散水寒,兼病属有形,非一味发散所能除,故备举辛温以散水,兼用酸苦以安肺,于麻、桂二汤内,不但留白芍之酸收,拘其发散之猛,再复五味、干姜摄太阳之气,监制其逆,细辛、半夏温散水寒,从阴出阳,庶几水从汗解而不伤阴,此发汗散水之圣方也。)溢饮水肿服之奇,发汗散水此所谓。(溢饮者,水肿也。水饮外溢于肌肤,旁流于四肢,故一身悉肿。然亦必有喘咳见证,用此发汗散水,其效乃奇。)肺胀烦躁加石膏,寒温并进斯为贵。(肺胀咳喘,多因水饮,而烦躁则挟热邪,故于小青龙汤加石膏,寒温并进,水热俱蠲,于法尤为密矣。)

11.甘草麻黄汤

治里水脉沉,面目黄肿,小便不利。

甘草(二两炙)麻黄(四两)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12.麻黄附子汤

治里水脉沉小者,属少阴也。

麻黄(三两去节)甘草(二两炙)附子(一枚炮)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日三服。

甘草麻黄(汤)治里水,水从汗解斯方美。(《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云∶“水病发其汗即已。”)脉沉小者属少阴,温固必须加附子。(名麻黄附子汤)麻得甘草缓中焦,汗不伤阴厥有旨。(王晋三《古方选注》曰∶“甘草缓麻黄于中焦,取水谷之津为汗,则内不伤阴,邪从表散。”深得厥旨。)

水之为病殊多端,表里阴阳非一致。腰以上肿当发汗,腰以下肿当分利。单单腹胀最难医,青筋突起无生理。(旭高按∶前一方用甘草,内助土气,后一方用熟附,温固肾液,而外散水气,则皆君以麻黄。盖麻黄气味轻清,无微不入,故能透出肌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积痰凝血之中,凡药力所不到之处,惟此能达之,故不特在表之风水可用,而在里在肾之水,咸可用之也。《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云∶“水病发其汗即已。”而发汗之法,又各有浅深不同如此,可谓简而该矣。然又云∶“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可见水病利小便一法,原不可缺,但以腰上半为阳,及一身悉肿者为表,当发汗耳。若单腹胀青筋突起,为土败木贼之候,难治。)

13.麻黄附子细辛汤

治少阴病始得之,无汗恶寒,头不痛,但欲寐,反发热脉沉者。

麻黄(去节)细辛(各二两)附子(一枚炮)以水一斗,

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经两法彰。无汗恶寒(与太阳同)头不痛,脉沉欲寐(俱少阴证)少阴殃。若无发热当温补,(用附子汤)

反热邪犹连太阳。故用麻辛兼发表,温经熟附恐亡阳。(少阴主里,应无表证,今始受风寒,即便发热,则邪犹连太阳,未尽入阴,犹可引之外达,故用细辛引麻黄入于少阴,以提始入之邪,仍从太阳而解。然恐肾中真阳随汗外亡,必用熟附温经固肾,庶无过汗亡阳之虑。(此少阴表病无里证者发汗之法也。)

14.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治伤寒瘀热在里,但头汗出,小便不利,身发黄者。

麻黄(去节)连翘(各二两)赤小豆生梓白皮(各一升)杏仁(四十枚)甘草生姜(各二两)大枣(十二枚)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降注雨水,谓之潦水,取其味薄,不助湿热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杏仁甘草梓皮凑,煮以潦水加姜枣,瘀热身黄功克奏。泄湿从阴出太阳,(此表里分解法。或太阳之热,或阳明之热,内合太阴之湿,乃成瘀热发黄,病虽从外之内,而粘着之邪,当从阴以出阳也。杏仁、赤小豆泄肉里湿热,生姜、梓白皮泄肌表湿热,仍以甘草、大枣奠安太阴之气,麻黄使湿热从汗而出太阳,连翘导湿热从小便而

出太阳,潦水助药力从阴出阳。经云∶“湿上甚为热。”若湿下行则热解,热解则黄退也。)黄从汗解无留垢。缘其有表此方施,若无表证茵陈究。(本方使黄从汗解,茵陈蒿汤使黄从下解,乃有表无表之分也。)

15.麻黄升麻汤

治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也。麻黄(二两半)升麻当归(各一两一分)知母黄芩葳蕤(各十八铢)白术石膏干姜芍药天冬桂枝茯苓甘草(各六铢)水一斗,先煮麻黄,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麻黄升麻汤桂枝,芍草苓冬姜术知,玉竹黄芩归与石,辛温寒润互兼施。厥阴错杂邪难解,阴中升阳用此宜。(此方升散寒润,收缓渗泄具备,推其所重,在阴中升阳,故麻黄、升麻名汤也。膏、芩、知母苦辛清降上焦之津,芍药、天冬酸苦收引下焦之液,苓、草甘淡,归、术甘温,玉竹甘寒,缓脾胃以致津液。独是十味之药,虽有生津泄热之功,不能提出阴分热邪,故以麻、桂、升、姜,开入阴分,与寒凉药从化其热,庶几在上之燥气除,在下之阴气坚,而厥阴错杂之邪可解。)

吐血咽疼肢厥逆,泄利不止颇难医。此乃伤寒之坏病,下寒上热涉危疑。(此乃伤寒之坏病,寒热互见,上下两伤,

故药亦照证施治。病证之杂,药味之杂,古方所仅见,观此可悟古人用药又有此一格。)

16.浓朴麻黄汤

治咳而脉浮者。

浓朴(五两)麻黄(四两去节)石膏(鸡子大一块)杏仁(去皮尖)半夏五味子(各半升)细辛干姜(各二两)小麦(一升)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纳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浓朴麻黄汤石膏,细辛杏半味姜邀,还加小麦宜先煮,下气祛邪止咳标。小麦甘平缓心气,用医心咳法殊超。咳而心痛为心咳,仿此临时加减调。(《金匮》此方,不详见证,而但云“脉浮”。浮为邪气居表,固宜驱之外散,然观其药品,泄热下气、散邪固本之功皆备,或并附及之。

〔附〕心咳汤

(旭高新制)治心咳,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北沙参(三钱)石膏(三钱同薄荷头研)牛蒡子(钱半)杏仁(三钱去皮尖)桔梗(五分)甘草(五分)麦冬(三钱去心)半夏(一钱)茯神(三钱)远志(五分)小麦(五钱)水三盏,先煮小麦减一盏,纳诸药,煎至一盏服。(痰多加川贝母,咽喉肿痛去半夏,汗多加五)

心咳汤用北沙参,牛蒡甘桔石杏仁,茯神远志麦冬夏,小麦

煎医心咳珍。(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究不离乎肺经。此心咳一证,虽属心火上逆,以余验之,其始多由外感。夫外感温邪,必先肺卫而及心营,观经文“咳则心痛”句,义可推矣。逮至咳呛不已,震动心胞之火,势必上逆,而为咽肿喉痹。前人谓生脉散加茯神、远志,能治心咳,遵用不甚见效,余因参入开泄肺经之药,重用小麦煎汤代水,治之乃验。盖小麦甘平,为心之谷,缓心宁气,大有殊功,即从浓朴麻黄汤意化出,故附于此,以就正于当世。)

17.射干麻黄汤

治咳而上气,喉中如水鸡声者。

射干细辛紫菀款冬花(各三两)半夏五味子(各半升)麻黄生姜(各四两)大枣

射干麻黄汤细辛,紫菀款冬味夏朋,姜枣同煎疗肺冷,咳而上气水鸡声。酸收苦泄兼辛散,肺气宣通痰自平。(此治形寒饮冷伤肺之要方也。喉中水鸡声者,痰气出入而咯也。由肺中冷,阳气不能宣其液,郁于肺而生声,乃复用《本经》主治咳逆上气之品,大泄阴液,宣通肺气。射干、紫菀,以苦泄之也,麻、辛、款、夏、生姜,以辛泻之也,五味子酸以收其正气,大枣甘以缓其下行,则射干、细辛、五味之性,从麻黄外达肺经,内通肺脏,泄肺之苦,遂肺之欲,补肺之正,温肺之阳,俾气道平而肺得阳和之致,自无咯之声矣。)18.《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并治咳逆上气,但伏不得卧,面目浮肿者。

麻黄桂枝石膏甘草干姜人参当归(各三两)川芎(一两五钱)杏仁(四十枚)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复脊,凭几坐,(坐则升发阳气,足以敌邪外散。)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此亦唐人校订《金匮》附方,非仲景方也。然其方颇合仲景之旨,故选之。)《录验》续命(汤)麻桂姜,芎归杏草石参。中风拘急(风邪入络)成风痱,(“痱”,废而不用也。)今古相传此法良。(方名“续命”者,有却病延年之功也。)风入络中痰火壅,驱风自必佐清凉,兼调气血扶其正,络痹通而拘急康。(风入经络,则内风与外风相煽,以致痰火一时壅塞。惟宜先驱其风,继清痰火,而后调其气血,则经脉可以渐通。此方即从大青龙加减,借川芎佐桂枝以治风痹,干姜佐麻黄之寒痹,杏仁佐石膏治热痹,更用人参补气,当归活血,甘草和诸药。盖邪风中人身痱,必由表虚,络脉弛纵,必由里热,故气宜固,血宜活,风寒宜散,络脉宜凉,自当内外施治,以辟邪风,非处方之冗杂也。)

证既属风风药主,因人加减法当商,误投温补将邪敛,轻则偏枯重必亡。(凡古人定病之名,必指其实,既曰“中风”,则其病属风可知。既为风病,则主病之方,必以治风为本;其中或有阴虚、阳虚、感热、感寒之别,则于治风方中,随所

现之证加减之。即使正气内虚,亦宜于驱风药中少加扶正之品,以助驱邪之力,从未有纯用温补者。今人一遇此证,即用参、地、桂、附等温补,将风火痰涎尽行补住,轻者变重,重者必死。或有元气未伤,而感邪浅者,亦必迁延时日,以成偏枯永废之人。此非温补误之耶!)续命(汤)中风之祖剂,若无绝证用皆臧。

口开眼合两手撒,直视摇头面赤妆,遗溺汗淋俱绝证,阴阳离决命难长。(续命为中风之祖方,苟非中脏之绝证,皆可治之。惟口开眼合,手撒鼻鼾,遗尿吐沫,直视摇头,面赤如妆,汗出。

〔附〕小续命汤

(孙思邈《千金要方》)治中风斜不遂,语言謇涩,及刚柔二痉,厥阴风泄。此六经中风之通剂。

防风(一两半)生姜(五两)桂心麻黄杏仁川芎白芍人参甘草黄芩防己(各一两)附子(一枚)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三沸,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筋急语迟,脉弦,倍人参,加薏苡、当归,去白芍。烦躁不大便,去桂、附,倍芍药,加竹沥。

身痛发搐,加羌活。日久不大便,胸中不快,加大黄、枳壳。口渴,加麦冬、花粉。脏寒下利,去防己、黄芩,倍附子,加白术。汗多,去麻黄,加术。呕逆,加半夏。语言謇涩,手足战栗,加菖蒲、竹沥。烦渴多惊,加犀角。羚羊角。舌

燥,去桂、附,加石膏。

小续命汤桂附芎,麻黄参芍杏防风,黄芩防己兼甘草,六经风中此方通。(麻黄、杏仁,麻黄汤也,治寒。桂枝、芍药,桂枝汤也,治风。参、草补气,芎、芍养血,生姜散寒,防风治风淫,防己治湿淫,附子治寒淫,黄芩治热淫,故为治中风之通剂。刘宗浓《玉机微义》曰∶“此方无分经络,不辨寒热虚实,虽多亦奚以为。”汪庵《医方集解》曰∶“此方今人罕用,然古今风方,多从此方损益为治。”旭高按∶此方即从《古今录验》续命汤加减。(盖病来杂扰,故药亦兼该也。)〔附〕定喘汤

(张时彻《摄生众妙方》)治肺虚感寒,气逆膈热而作哮喘。麻黄半夏款冬花桑白皮(各三钱蜜炙)苏子(二钱)杏仁黄芩(各一钱五分)甘草(一钱)白果(二十一枚炒黄)加姜煎。

定喘(汤)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杏黄芩兼甘草,肺寒膈热喘哮尝。(此定喘之主方也。凡病哮喘,多由寒束于表,阳气并于膈中,不得泄越,故膈间必有痰热胶固,斯气逆声粗而喘作矣。治之之法,表寒宜散,膈热宜清,气宜降,痰宜消,肺宜润,此方最为合度。白果收涩,二十一枚恐太多,宜减之。)

〔附〕九味羌活汤

(张元素方)治伤寒伤风,憎寒壮热,无汗,头项腰脊强

痛,呕吐口渴,及感冒四时不正之气,温病热病。此解表之通剂。

羌活防风苍术(各钱半)细辛(五分)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各一钱)加生姜、葱白煎。(自汗,去苍术,加白术。胸满,去生地,加枳壳、桔梗。喘,加杏仁。夏月,加石膏、知母。汗下兼行,加大黄。药备六经,治通四时,用者当随证加减,不可执一。)

九味羌活(汤)张元素,辛防苍芷葱姜互。(羌活入足太阳理游风,细辛入足少阴散伏寒,苍术入足太阴去湿,白芷入足阳明散风,防风、葱、姜通发周身之汗)。益以芩草监辛温,(诸药气味辛温,恐其僭亢,故用黄芩苦寒以监制之,甘草以调和之。)地芎入血调营故。(生地、川芎引诸药入血祛邪,即借以调营。徐灵胎嫌生地寒滞,易以当归。甚是,宜遵之。)

三阳解表通用灵,四时感冒兼能顾。此方原以代麻黄,气弱阴虚人禁哺。(汪庵《医方集解》引张元素曰∶“有汗不得用麻黄,无汗不得用桂枝,若差服,则其变不可言,故立此方,使不犯三阳禁忌,为解表效方。冬可治寒,夏可治热,春可治温,秋可治湿,是诸路之应兵,代麻黄等汤,诚为稳当,但阴虚气弱之人在所禁耳。”)

〔附〕大羌活汤

(张元素方)治两感伤寒。

羌活独活防风细辛防己黄芩黄连苍术白术甘草(各三钱)知母川芎生地(各一两)每服五钱,水煎热饮。

大羌活汤即九味,己独知连白术暨。(即九味羌活汤去白芷,加上药。)散热培阴表里和,(羌、独、苍、防、细辛发表散邪,芩、连、防己、知母、芎、地清里培阴,白术、甘草以固中州而和表里。)

伤寒两感差堪慰。(两感伤寒者,一日太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盖以表里阴阳俱病,故必死也。吴鹤皋《医方考》曰∶“则感之浅者,尚或可平也。”按钱祯曰∶“两感者,本表里之同病,似若皆以外感为言,而实有未必尽然者,正以内外俱伤,便是两感。今见有少阴先溃于内,而太阳继之于外者,即纵情肆欲之两感也;太阴受伤于里,而阳明重感于表者,即劳倦竭力、饮食不调之两感也;厥阴气逆于脏,而少阳复病于腑者,即七情不慎、疲筋败血之两感也。”此言最切此病,诚发前人所未发。或谓两感不多见者,盖亦见之不明耳。其治法亦在乎知其由而救其本也。)

〔附〕神术散

(王好古《阴证略例》治外感寒邪,内伤生冷,发热而无汗者,此代麻黄汤;并治脾泄肠风。

苍术(二两制)防风(二两)甘草(一两炙)生姜、葱白,水煎服。(如前证有汗者,去苍术、葱白,加白术二两,名白术汤,代桂枝汤。按∶二术主治略同,特有止汗、发汗之异耳。)

〔附〕神术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风头痛,无汗鼻塞,及风寒咳嗽,时行泄泻。

苍术(五两)川芎白芷羌活本细辛炙草(各一两)每服四钱,加葱、姜煎。

海藏神术(散)苍草防,葱姜发汗代麻黄,除却苍葱加白术,太阳有汗此为良。(喻嘉言《医门法律》曰∶“此王海藏得意之方,盖不欲无识者轻以麻黄、桂枝之热伤人也。”汪庵《医方集解》曰∶“按神术、白术二汤,乃海藏所制,以代桂枝、麻黄二汤也。”

不知营卫不和,非调和脾胃者所可代;胃家之实者,非补虚之品所能投;肝胆之相火往来,少阴之水火相射者,不得以燥剂该摄也。用方者审诸。)《局方》神术(散)苍羌芷,芎辛草与葱姜,各走一经祛风湿,(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少阳川芎,太阳羌活、本,阳明白芷,各走一经,祛风发汗而胜湿。加姜、葱者,助其散;用甘草者,缓其中也。)风寒泄泻总堪尝。(风药升清,故兼能治泄泻。)

〔附〕神白散

中医基础理论图表解(整理版)

绪论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內的一个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治疗特点的独待的医学理论论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图绪-1) 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 「X化基81—一以巾华^眯^^文化为依 4础 托一&学墨48 ―长期医疗实践巾!^学铀识的^取 1~哲,享3 -古代糟气,阴阳,五行学说的鋈响 「'健夼内径》一是"3瑰存量早的-^医学^著,费定了中医卞31 抡募础 一1**1 一一对^络,命门:、一:!^,的论述,在《内^,31*11丄冉^发II 一1 &寒条病14》一创1#广轷^^统的辨"论治瑾论^系 ^ I神农本#1?^^^最^的^物,专丼,:^巾药^理论(! 定了緣幽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长期的医疗知识的积累和理论总结,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而形成的: (1)社会文化基础:医学的起源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果。中华民族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的急剧变革,生产水平的提高,哲学、农学、天文、物候、植物、矿物、冶炼等各学科都有发展,并形成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局面,这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有利的社会文化基础。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中医学对人的生命活动,人体的组织结构与功能,疾病的病因与病理,以及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的认识,都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 (2)医药知识的积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斗争、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中,不断地和疾病做斗争,逐歩积累了原始的医药知识,掌握了诊治疾病的方法,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丰富的医学基础。 医学知识的大量积累,客观上需要整理、总结.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加之社会文化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与指导,在众多医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著成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一《黄帝内经》。

倪海厦博士讲伤寒六经辨证,金匮要略8

倪海厦博士讲伤寒六经辨证,金匮要略8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现在我们进入哦,第七篇,专门讲肺,这一段这一章节呢包括了肺脓疡啊、肺气肿啊,这个肺痿缩啊,甚而至于肺癌啊,肺炎啊,统统在这里面,那包括我们如何去治疗它,怎么去分辨,怎么去辩证,处方怎么下手哦,统统在这一篇里面,统统会提到哦。 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哦,首先呢看,哦,什么叫做肺痿,就是萎缩掉了哦,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所以肺痿之病呢从哪里得到呢,他(张仲景)回答了,哦,有的肺痿呢从汗流太多,津液伤到,或者是呕吐,吐太多津液伤到,或者是消渴,哦,就是喝了水还是口渴,不能止渴,小便太多都是失掉津液,或者从大便难大便干燥,大肠的大便干燥,大肠和肺是表里的,所以你如果大肠干的话,肺也跟津液也伤掉了,或者呢会被快药下利,就是你有,本来有便秘,哦,攻坚的药攻下去以后太快

了,津液,还是伤到津液,反正总而言之就是重亡阴液,肺里面的津液没有了,哦,所以叫做肺痿,所以你随时要保持肺里面要有津液,哦,这个这是中医的观念,那你如何去看脉呢,寸口,寸口脉就是阳脉,就是胸腔的脉,胸阳的脉,非常的数,数是代表很热,其人有咳嗽,口中含有浊唾涎沫者,这就是肺痿的病,所以肺痿的病呢,吐出来的痰呢是浓痰,比较浓痰,这个不会很稀,比较黄浊,哦,这是肺里面太热造成这样子,哦。 那这个痿证的来源呢,经方和温病派呢不太一样,如果说有一个病人呢,原来只是咳嗽,可是呢碰到温病派,温病派很喜欢说阴虚,对不对,你把咳嗽当阴虚来治,开了滋阴的药一下去以后,造成肺痿,哦,所以肺痿是可以制造出来的,所以你哪天这个人生乏味,你觉得这个太无聊了,咳嗽找个温病去来看看,到头来就会变成肺痿,哦,那就是这种情形,所以滋阴的药不要用它。 嗯,等一下哦。这里少掉一段对不对,哦,前面讲过。 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 这个肺痿之病呢?哦口中呢就是有燥咳,不断的一直咳嗽,胸腔隐隐作痛,这个隐隐痛很重要,临床上你在看病人有肺癌的时候,癌症出现的时候,我们定义为阴实,肺是阴嘛,里面有实,这个时候他的痛呢是刺痛,非常的刺痛,而且这

读伤寒论心得

---------------------------------------------------------------范文最新推荐------------------------------------------------------ 读伤寒论心得 《伤寒论》,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在你度过伤寒论之后,你有些什么不同的想法分享?下面是带来的读伤寒论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读伤寒论心得篇一 在这春雨纷纷的夜晚,窗外寂静无声,我独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行人纷纷,不经意看到桌上的《伤寒论》,手不由地打开台灯,细细读起了起来。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翻阅它,但每一次翻阅它,都带给我一种新的感悟体会。它不仅让我惊喜,也让我困惑。但却又让我忍不住去思考、钻研,这一次次的思考、钻研都化作无数的对《伤寒论》以及中医的深情。 说道《伤寒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张仲景,张仲景先生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却愿意造福百姓,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而其著作《伤寒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经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由此观之,张仲景之于中医犹如门捷列夫之于化学,称其为医中之圣一点也不为过。 1 / 35

然后在多次阅读《伤寒论》后我却发现想要真正读懂它并不是件易事,不仅需要知识积累更需要一颗探求的心。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最后在知识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就可对《伤寒论》提出质疑,在疑问的过程中不仅是自身领悟的更高层次发展,更是医学造诣的升华。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读伤寒论心得篇二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或依原文而解,或有所补益,但于临床较为实用,讲得很是朴实的,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无累赘之言,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际意义。笔者近日再读《伤寒论》时,突有所感悟,现笔录于此,分享与同仁。 笔者近日坐门诊,接触的上感病人较多,这个疾病本身不是重病,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普通感冒,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但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能会引动很多旧病复发,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加重原有心脏疾病,比如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等。忽然想起,早在1800多年前的《伤寒论》中,仲景仙师就对此有详细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第009课~麻黄汤类方~《类方讲伤寒》

《类方讲伤寒》汉传中医免费教学群 2015-12-01 xx类方: --------xx老师主讲: 各位同学,今晚我们接着上课哈。葛根汤葛根汤加半夏葛根黄芩黄连汤。 1、xx汤 葛根(四两)麻黄(去节,三两)桂枝(二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芍药(二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相关条文: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现来看条文:太阳病?--应该是太阳外感伤寒(证据:条文后诉无汗,并且葛根汤中的君药是对治太阳伤寒证)项背强几几:就是患者感觉到从腰的上部到脖子这个区域呢,紧张,酸痛,簌簌的,象有虫子或者风一样的窜。他严重了就要抽筋了,就是痉挛啊,那就要发展为“痉证”了。几几(疏音),也有解释为“酸唧唧”的那个样子。出现这个症状的原因呢,就是风邪损耗津液,津液不养肌肉了。 无汗恶风:提示是太阳外感伤寒表证。这条是说外感风寒,出现了无汗怕冷怕风等一系列太阳伤寒证,但是津液受损出现了轻微的阳明热,并且不能濡养肌肉故而多了项背强几几。寒邪伤人易产生肢体疼痛困重等,而风邪伤人最易损耗津液,产生津亏的烦温。所以选用了葛根汤。 君药:xx3两辛苦xx 臣药:xx2两生姜3两辛温 佐药:甘草2大枣12枚甘滋平

使药:xx4两甘苦微寒赤芍2两酸凉 太阳的伤寒证加葛根药症。又把桂枝汤的桂枝和芍药减了量。目的是用桂枝和芍药调和一下营卫。同时,减轻发汗的力量。毕竟是津液不足嘛。桂枝和芍药,还可以通上下表里,助葛根提升津液。 其他药症前几节课都已讲过了,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下葛根:葛根,甘苦微寒。《神农本草经》: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甘滋补津液,苦涌泻病邪,微寒清热。这个药,专入阳明病位,生津液,除热,尤其是对背部脖子的“痹痛”有专门治疗作用。痹是个什么东西呢?是麻痹——阻滞不通而痛的意思。《素问》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起阴气”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能把“水热”化为津液而上达外布。 ——这也是它能止阳明里热下利的机理。这个药,本身就是升达,用四两,取偶数,是沉降到下面,去“起阴气”。因为葛根能起阴气,故而能够治疗阳明湿热下利。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者,葛根汤主之。这条和上条类似,同时说明了葛根汤能够治疗下利。 2、xx加半夏汤 葛根(四两)麻黄(去节,三两)甘草(炙,二两)芍药(二两)桂枝(去皮,二两)生姜(切,二两)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相关条文: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水饮不下趋而上逆了。半夏,降逆的作用很厉害,专门止呕逆。同时用它的辛散力量,还可以发越解表,气得旁流而平冲逆。 3、xxxxxx汤 葛根(半斤)甘草(炙,二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完整word版)伤寒论整理总结,推荐文档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总结(转载) 经方之一,许多名医成名方---乌梅丸。 乌梅丸 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肢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毕诊后问难于老师,他说,凡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都可以随证施用。 记得有一位名医说的话,《伤寒论》你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看来说的一点也不假,上面的刘有余可谓是持一方乌梅丸即可蜚声一时。 一、从木土理论看待理肝重剂乌梅丸 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土得林而达之,木能疏土脾滞以行,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见木一动必乘脾胃。 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中,消渴,饥而不欲食乃是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食则吐蛔乃是肝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下之利不止,乃是肝风内扰下揎脾土之症,提纲六症属肝风乘土则四。 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法,其中君药乌梅酸敛肝泻风,佐苦辛之黄连,干姜之类。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以参归补虚安中,总体构成泄风木之有余,安中土之不足。使风木得静,中土得安,脾胃得和。则扶土抑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确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此乃泄肝安胃一大法也。

乌梅丸的应用木土不和是治验的主要类型,以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为主。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理寒热比例,此乃临证取效的关键。 二、从调理阴阳说乌梅丸 乌梅丸本来是治疗蛔虫症药物,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如果失眠多梦,则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由黄连、肉桂组成)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状,此时可用乌梅丸,加生地、白芍、琥珀、茯神等药物,以清心安神,活血化瘀。

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篇一:3《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习经典后更是深有体会。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

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第四,提示邪止消长的情况,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证归类时以实证属三阳,虚证属三阴。第五,提示受邪的经脉脏腑可以分经用药,有的放矢。由于六经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经脉脏腑,给立法方药指明方向,故伤寒六经辨证的过程,即是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的过程,所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张仲景在系统地总结与继承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的同时还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完成了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辨证论治的专书——《伤寒杂病论》。《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理解《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时我们要从多方面综合分析。教材书上对于六经的定义是: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由于六经之每一经又分为手足二经,因而总领十二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是生理性概念。笔者认为六经的概念可以更广泛。六经包含六经之气之意,六经脏腑以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为本。如阳明胃土属于燥土,土含湿气,当胃显燥气时,临床上就是胃阴受损,脾与胃为表里经脉脏腑,脾显湿气时,临床上就是脾失健运,脾生湿。由此当我们再进行六经辨证时,就可以联系各个脏腑所属经气分析病症,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广义伤寒为一切热病的总称,理解“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对六经概念的明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全面的地掌握六经辩证。在掌握六经辩证之前我们要明确,脏腑,气血津液是其物质基础,经络是其络属联系,气化是功能活动,气化反应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现象。气化离开了脏腑,气血津液,经络,就失去了物质基础。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离开了气化,就反映不出其功能活动。所以六经辩证的实质是把脏腑气血津液、经络、气化三者有机结合,再综合病因属性,病势进退,缓急等,从宏观着眼,对外感疾病的发

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症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疾病的方法与体系。在学习六经辩证时除了联系脏腑经络辨证,还要联系八纲辨证。八纲辨证是对一切疾病的病位和证候性质的总概括。六经辨证主要用于外感病的辨证论治的一种辨证方法。因为外感病是在外邪的作用下正邪交争的临床反映,正邪斗争的消长盛衰,决定着疾病的发展变化,关系着疾病的病位与证候性质,所以六经辨证的具体运用,无不贯穿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等八纲辨证的内容,六经辩证的内容包含于八纲辨证之下。 对于六经辨证的更好地理解与剖析有助于我们对《伤寒论》的学习,继承和发扬《伤寒论》的精华,使之为中医药发展再作贡献,为临床疾病的治疗作贡献。

学生伤寒论阅读心得体会

学生伤寒论阅读心得体会 伤寒论阅读心得1 在这春雨纷纷的夜晚,窗外寂静无声,我独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行人纷纷,不经意看到桌上的《伤寒论》,手不由地打开台灯,细细读起了起来。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翻阅它,但每一次翻阅它,都带给我一种新的感悟体会。它不仅让我惊喜,也让我困惑。但却又让我忍不住去思考、钻研,这一次次的思考、钻研都化作无数的对《伤寒论》以及中医的深情。 说道《伤寒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张仲景,张仲景先生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却愿意造福百姓,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而其著作《伤寒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经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由此观之,张仲景之于中医犹如门捷列夫之于化学,称其为“医中之圣”一点也不为过。 然后在多次阅读《伤寒论》后我却发现想要真正读懂它并不是件易事,不仅需要知识积累更需要一颗探求的心。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

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最后在知识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就可对《伤寒论》提出质疑,在疑问的过程中不仅是自身领悟的更高层次发展,更是医学造诣的升华。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伤寒论阅读心得2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或依原文而解,或有所补益,但于临床较为实用,讲得很是朴实的,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无累赘之言,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际意义。笔者近日再读《伤寒论》时,突有所感悟,现笔录于此,分享与同仁。 笔者近日坐门诊,接触的上感病人较多,这个疾病本身不是重病,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普通感冒,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但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能会引动很多旧病复发,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加重原有心脏疾病,比如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等。忽然想起,早在1800多年前的《伤寒论》中,仲景仙师就对此有详细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

《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习经典后更是深有体会。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

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第四,提示邪止消长的情况,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证归类时以实证属三阳,虚证属三阴。第五,提示受邪的经脉脏腑可以分经用药,有的放矢。由于六经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经脉脏腑,给立法方药指明方向,故伤寒六经辨证的过程,即是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的过程,所以辨证与论治是两个步骤,合而观之辨证与论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经传变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条件,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阳而反应强烈,且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都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阴经的,病多属热,易于亡阴。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条件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证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发于阴。 三、关于伤寒在临床上的运用体会。 总结起来,首先应抓住主证,然后辨析病机,最后在了解方义的

伤寒论季节辩证方法

伤寒论症候群对应之西医病名 药性寒热须对应各季寒热春以凉药夏以寒药秋以温药冬以热药 立春雨水惊蛰真武系 春分清明谷雨柴胡系 立夏小满芒种黄芩汤 夏至小暑大暑栀豉系 立秋处暑白露桂枝系 秋分寒露霜降葛根系 立冬小雪大雪麻黄系 冬至小寒大寒四逆汤系 发热头痛鼻塞 立春雨水惊蛰真武汤(炮附子合茯苓治凌汛) 春分清明谷雨小柴胡汤 (此季忽冷忽热宜柴胡) 立夏小满芒种黄芩汤(此季已温不宜柴胡) 夏至小暑大暑栀子豉汤(内外皆热宜寒药) 立秋处暑白露桂枝汤(天凉身热汗出畏风鼻塞,桂枝用肉桂) 秋分寒露霜降有汗桂枝加葛根汤无汗葛根汤 立冬小雪大雪麻黄汤治发热(汗眼已闭需发汗)(熬好后沉淀去麻黄沫) 冬至小寒大寒通脉四逆汤加葱(内外皆寒,不宜发汗宜生附子大热温阳) 咳嗽 立春雨水惊蛰真武汤加细辛干姜五味子 春分清明谷雨小柴胡汤去参姜枣加干姜五味子

立夏小满芒种黄芩加半夏汤 夏至小暑大暑栀子豉甘草汤 立秋处暑白露桂枝汤加厚朴杏仁 秋分寒露霜降葛根加半夏汤(熬好后淀去沫) 立冬小雪大雪咽肿痛内热射干麻黄汤畏寒咳嗽小青龙汤麻黄去木质茎冬至小寒大寒通脉四逆汤加桔梗 呕吐 立春雨水惊蛰真武汤去附子加生姜 春分清明谷雨小柴胡汤(四逆散春季流脑休克真热假寒) 立夏小满芒种黄芩加生姜半夏汤 夏至小暑大暑栀子生姜豉汤 立秋处暑白露桂枝汤脉缓冷汗休克新加汤 秋分寒露霜降葛根加半夏汤 立冬小雪大雪小青龙汤 冬至小寒大寒通脉四逆汤加生姜 腹痛 立春雨水惊蛰腹痛真武汤,腹泻去芍药加干姜 春分清明谷雨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上腹痛硬大柴胡汤 立夏小满芒种黄芩汤 夏至小暑大暑腹泻栀子干姜汤腹痛胀便秘栀子厚朴汤 立秋处暑白露腹痛桂枝汤,高热腹痛腹泻桂枝加人参汤,肠伤寒理中汤秋分寒露霜降腹痛葛根汤,痢疾葛根芩连汤,血痢白头翁汤

《伤寒论》中桂枝类方的方义

《伤寒论》中桂枝类方的方义 《伤寒论》中的桂枝汤类方,仅只有19味药,而演变为20余方,可见仲景组方的原则性和灵活性。通过桂枝汤类方的讨论,可以进一步体现“辨证施治”的特点。现就桂枝汤类方的若干问题,作一粗略的归纳和探讨。 一、桂枝汤概说 桂枝汤方是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所组成。论其性味,桂枝性温味辛甘,芍药性微寒味苦酸,甘草炙用性微温味甘,生姜性温味辛,大枣性微温味甘,诸药合用具有辛甘苦酸四味,是调和营卫、滋阴和阳的良方。 论其组织,桂枝汤是由两队药所组成,桂枝配甘草入生姜,辛甘温养阳气,亦即辛甘化阳之意;芍药伍甘草入大枣,酸甘滋养阴血,亦即酸甘化阴之义。柯韵伯说“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 二、桂枝汤证的本征 桂枝汤证的本证,即是太阳表虚证。《伤寒论》说:“太阳中风……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又说:“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再结合“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等原文综合来看,桂枝汤证必须具备头痛、发热、恶风寒、

自汗出、脉浮缓、舌苔薄白等主症。因为太阳主一身之表,风寒之邪客于肌表,在表之卫气不固,内外合因,邪正交争于体表,营卫不和,脏无他病。所以,发热自汗出、恶风、脉浮缓是桂枝汤证的辨证要点,也是区别于表实证的鉴别之处。 三、桂枝汤的兼证 桂枝汤证的兼症,内容繁多,牵涉面广,在《伤寒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兹分述于后。 (一)兼项强症 太阳的经腧部位为寒邪所束,经气不舒,表现为“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用桂枝汤解肌,加葛根以散经腧之邪。此即论中“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的意思。 这与表实无汗之“项背强几几”比较,一者有汗,一者无汗,有表实与表虚之别。临床用本方治“落枕”,疗效甚捷,亦有经年项部不适者用之亦验。近年用本方加生黄芪、姜黄、秦艽之类,治疗颈椎增生症,亦能改善症状,获得疗效。 (二)兼喘症 凡有宿喘之人,多有肺气不足,新感风寒,可以用桂枝加朴杏汤主治,《伤寒论》说“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但应明确,本方用于喘家,应有表虚证悉具,如系表实兼喘似无效益。

伤寒论汤证总结

《伤寒论》汤证小结 太阳病篇 【汤证小结】 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汗出,口不渴,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缓(无力)。 理:外感风寒,卫气不固,营阴失守(正气抗邪无力) 法:辛温解表,缓汗兼补(扶卫敛营) 方:桂枝汤 药: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汤证小结】 证:恶寒发热,项背强几几,口不渴,汗出,苔白润,脉浮缓。 理:表寒虚兼太阳经气不利 法:缓散表寒,升津柔筋 方:桂枝加葛根汤 药:桂枝汤加葛根 【汤证小结】 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口不渴,汗出,喘咳,苔白润,脉浮缓。 理:表寒虚诱发宿喘或表寒误下气逆致喘 法:缓汗兼补,降气平喘 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药:桂枝汤原方加厚朴二两杏仁五十枚 【汤证小结】 证:恶风寒发热,汗漏不止,小便难,四肢挛急,舌苔白,脉沉迟而微。 理:表邪未解,过汗气阴二亏,阳虚欲脱 法:解肌祛风,扶阳固表 方:桂枝加附子汤 药:桂枝汤原方加炮附子壹枚 【汤证小结】 【汤证小结】 证:恶寒发热,汗出恶风,兼脉沉迟,身疼痛 理:汗不如法,表虚而兼气阴不足 法:缓汗解表,佐补气阴 方: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药:桂枝汤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 【汤证小结】 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苔白润滑,脉沉紧。

理:汗、下后,表邪未解,水气内停(表里同病) 法:利小便兼以通阳达表 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药:桂枝汤原文去芍药加茯苓、白术各三两 【汤证小结】 证: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痛,腰及骨节疼,呕逆,喘咳,无汗,口不渴,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理:外感风寒,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正气抗邪有力) 法:辛温解表,峻汗攻邪(泄卫畅营) 方:麻黄汤 药: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 【汤证小结】 证:恶寒发热,项背强几几,口不渴,无汗,苔白润,脉浮紧 理:表寒实兼太阳经俞气机不利 法:峻汗攻邪,升津柔筋 方:葛根汤 药:桂枝加葛根汤加麻黄(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汤证小结】 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口不渴,无汗,下利或呕,苔白润,脉浮紧 理:表寒实兼邪犯于胃或肠 法:峻汗攻邪,升津止泻或止呕 方:葛根汤或葛根加半夏汤 药:葛根汤或加半夏半升 【汤证小结】 证:恶寒发热,不汗出而烦躁,身疼痛(或但重,乍有轻时),口渴,苔黄白相兼,脉浮紧(缓)理:表寒实兼里热 法:外解风寒,内清郁热 方:大青龙汤 药: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 【汤证小结】 证:恶寒发热,无汗,脉紧(或沉或浮);干呕,咳喘吐白色清稀泡沫痰,背寒如掌大,舌苔白滑或水滑;或渴,利,噎,小便不利,少腹满。 理:表寒实兼里饮 法:发散表寒,温化里饮(表里双解) 方:小青龙汤 药:麻黄芍药干姜五味子甘草桂枝半夏细辛 【汤证小结】 证: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头痛,面色反有热色(面赤),身痒,无汗,脉浮缓,苔白润。

《伤寒论》中四逆汤证的研讨

《伤寒论》中四逆汤证的研讨 ——作者:陈瑞春 《伤寒论》是一部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经典著作,它的特点是以六经为纲,详析八纲八法。其中虽无八纲八法之名,而确有八纲八法之实。四逆汤就是温法之一,兹就其理法方药等略述于后。 一、主证 四逆汤是少阴病寒化证的主方,其主证有四肢厥逆、无热恶寒、神疲困倦、下利清谷,脉沉微细(舌色淡红或紫而青滞)或无苔而中心淡黑,或舌质娇嫩而胖大等。这都是少阴阳气虚馁、寒邪直中或由表入里所致。阳气不能温煦四末,则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四肢厥逆。少阴病虽有反发热,乃是伤寒的两感证。而本证阳气不支,阴寒内盛,所以只恶寒而不发热。如果发热的话就不能与四逆证同语。由于阳气不能充养头脑,神志困倦而欲寐,次其人似睡非睡,呼唤即醒,醒而旋即又睡,并非实热充斥不识人的昏睡。少阴主水火两藏,其病非火病即水病;水从寒化则为寒证,火从热化则为热证,但其间必因寒入少阴,火败水盛才能导致为本证,当其火败水盛,水邪趋于肠胃则下利,阳气不运则完谷不化,阳气无力鼓动血脉,则脉沉而微细;沉为在里,微主气虚,细主血虚,虚人感邪,阳不足与之争,反为邪围,凡此诸证,皆属少阴阳虚阴盛所致。这种阳虚阴盛的四逆证,采用峻温回阳的四逆汤以救其逆,自是理所当然。四逆汤是姜、附、草三者组成:附于大辛大热,气味雄厚,通行十二经脉无处不到;干姜性味辛温,固守中州;伍炙草之甘,以缓姜、附之急而补益中土,药味虽简,配伍谨严,两用辛温,一走一守,又甘又缓,兵将俱备,何有不败之寇,追溯其源,实即《内经》“寒者热之”、“治寒以热”的具体运用,故为救逆的首方。 二、病机 《伤寒论》用四逆汤者,遍及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诸篇。有因寒邪直中,有因表邪人里,有因伤阳气致阴寒甚者。虽然寒邪的来路不一,邪之所伤的深浅有别,而寒者热之的治法则是一致的。太阳“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徐灵胎说:·此误下之证,邪在外们引之入阴,故便清谷,阳气不脱而危,虽然表证未除,而救里为急……”说明表里同病,里证急于表证者应先救里,俟里和而后表解。因为,如果先治可缓的表证,忽视泄利下脱的危候,宾主倒置则治必有失。须知先表后里的定法中别有治法,所以在后一条又说“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同样是表里同病本条发热头痛表证可知,然独一里脉,治法则应权宜,虽然只此“脉反沉”,但可知寒邪人里伤阳之甚;所谓正虚之处便是藏邪之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此虽表里同病,亦不可拘泥先表后里的定法,应细觅其治法,方不致误。至于阳明篇“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柯韵伯说:“脉浮为在表,迟为在脏,浮中见迟是浮为表虚,迟为脏寒,未经妄下而利清谷,是表为热,里真寒矣。”本篇独此一条弃寒就温的治法,个人认为,其童重在辨证求因,和临证的鉴别,虽未明原因如何,但从条文的前后连贯得知(前条为汗多面渴的猪苓汤禁例,后条为里虚的胃中虚冷),本条是先病伏寒,或是苦寒过甚,诛伐无过的缘故,也是表里同病里寒偏重的变局,如果表热里寒的话,则当温清并用,始得寒热俱除。所以以上三条只能是四逆汤例证的旁支,而其主题还应从太阴、少阴、厥阴着眼,如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当温之,宜服四逆。又如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以及少阴病胸中有寒实,不当吐而当温之宜四逆汤。厥阴篇的“大汗出,若大下利,热不去内拘急……又下利厥逆而恶寒,四逆汤主之”;霍乱篇“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

伤寒六经辨证总结

伤寒六经辨证总结 到此为止,《伤寒论》10篇的内容,我们把它叫做“洁本”,条,112方子,其中的主要的内容我们就算谈完了,我们大体也就是讲了300多条左右的条文,其中有100多条是一级重点,必须掌握的,剩下的内容呢,就是一般的了解的或者一般的熟悉的,我们整个回忆一下,整体回忆一下《伤寒论》的主要内容。 《伤寒论》以六经分症为纲领,把错综复杂的外感病分为六大类:首先是太阳病,因为《伤寒论》作者张仲景认为输布于体表的阳气是由太阳所疏布的,所以体表的阳气被寒邪所伤,而发生的浅表的证候叫做太阳病。太阳病涉及到了表证,涉及到了太阳经脉气血不利的症候,涉及到膀胱腑的证候。从太阳表证来讲,风寒邪气伤人体体表的阳气,体表的阳气被伤,它的温煦肌表的功能,它的调节汗孔开合的功能,它的防御外邪的功能失调,因此在它的临床症候上就出现了两大类:一类是汗风只开不合的,有汗的,我们把它叫做中风证。一类是汗汗孔只关而不能开的,无汗的,我们把它叫做伤寒。由于中风本身这个证候有汗出,汗出就要伤营,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太阳中风表虚证”;而伤寒这个证候呢,没有汗出,不存在营阴外泄的问题,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太阳中风表实证”。表虚、表实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说太阳中风表虚证,后世医家把它叫做表虚证,不是说它是一个虚证,在治疗上我们不是以补正为主,而是祛邪为主。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的,我们用用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表实证”我们用麻黄汤。 随后《伤寒论》中又谈到桂枝汤的其他适应证,桂枝汤的使用禁忌证,桂枝汤的加减应用举例;谈到了麻黄汤的其他适应证,麻黄汤的使用禁忌证,和麻黄汤的加减运用举例,这一大部分内容是太阳表证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太阳病有汗的应当用桂枝汤,禁用麻黄汤;太阳病无汗的应用麻黄汤,禁用桂枝汤。可是我们在临床上,却会遇到一种中间的状态:病人是没有汗,但是寒邪闭表,这个寒邪并不重,病程已经长了,营卫之气已经不足,你说这个时候用桂枝汤,它不能够发越在表的闭郁的寒邪,用麻黄汤呢,又怕它发汗太过,更伤营卫之气,在这种情况下,张仲景就把两个方子合起来,这就是我们在太阳表证最后谈到的那三个小汗方: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汤、和桂二越一汤,别看这三个方子我们今天在临床上用的机会并不多,但是这种合起来,合方治疗疑难的这种思路,特别值得我们今天学习。所以今天在临床上常常不是单独用一个方子,经方和后世的时方相混合、两个经方或者三个以上经方相混用,这些思路都来于《伤寒论》,他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当太阳表邪不解、邪气循经入里的时候,就可出现膀胱的腑证。太阳腑证有气化不利的,我们把它叫做太阳蓄水证;太阳腑证有血热互结的,我们把它叫做太阳蓄血证;太阳蓄水证,我们大家都非常清楚了,膀胱气化无力,排出废水的功能发生障碍,出现小便不利、小便少。膀胱气化不利、津液不能输布上承,出现口渴、消渴,渴欲饮水;膀胱气化不利、下焦气机壅遏,出现了少腹苦里急,同时它可以兼有脉浮、脉浮数、身微热这样的表证。这是典型的一组太阳膀胱蓄水证。小便少、下窍不利、水邪上逆,可以阻滞中焦气机而兼见心下痞;水邪上逆使胃失和降,可兼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仲景把它叫做“水逆”。这在治疗上都用五苓散,外疏内利、表里两解。而对太阳腑证的血分证来看那是血热互结于下焦,这时如果是血热初结,热势重而且急,瘀血刚刚形成的话,症状见到了少腹急结,其人如狂,我们就用桃核承气汤,泄热为主,兼以化瘀。如果是血热瘀结、瘀血重,而瘀血病势比较急,热邪已经收敛了,临床症状见到了其人如狂或者发狂、少腹硬满,那我们就用抵当汤来破血逐瘀;如果瘀热互结,热虽有,但热势非常轻微,瘀血虽成形,但是瘀血的病势非常和缓,症状仅仅见到有热少腹满,用抵当丸化瘀缓消。抵当丸这个方子在《伤寒论》中可看作是消法的代表方,太阳本证就这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1.关于其流派。在我看来,伤寒论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主流医家几乎都是主张“辨证论治”;一派是人数较少的主张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等,中国的有胡希恕、黄煌、刘志杰等。 2.关于其论证的内容。伤寒是温病、中风、伤寒、中湿等外感疾病的统称,或者说由于起居饮食不甚引起的突发性疾病。例如汗出当风、久坐湿地等等。而在所有外感疾病中伤寒是最严重最普遍的一类疾病,这是伤寒论重点讨论的对象,当然也同时讨论了另外几种突发疾病。所以伤寒论重点讨论的是外感突发疾病的证状、脉象、传变规律及治愈方法。 3.对六经的认识及其和脏腑关系的几个简要介绍。中医治病都是从整体出发的,以病者盛衰强弱为依据,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故治宜和解。昔俞根初先生曰:“以六经铃百病,为确定之总诀”。又曰:“百病不外六经,正治不外六法,按经审证,对症立方”。 (1) 阳明病与心阳明病。无论寒邪热邪,一律表现为高热,另外有谵言妄语的证状。其实阳明与心有莫大关系。《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就是阳明,说明阳明的病可能发自于心,也可能发自于脾。所以心病可以引起阳明病。而瞻谵言妄语是神志疾病,与外邪攻击心包有关,也正因为心包是禁宫要地,正邪交争最猛烈,所以才会出现高热症状。另外阳明病的脉象是洪脉,这正是心脉。由此推知,阳明经病的主方白虎汤,其实最重要的是解心热。在高烧、神志昏迷的时候,后世很多名医都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上犀角、羚羊角等味以解心热。(2)阳明病与肠胃。《灵枢·经脉》说足阳明胃经主津液所生病。足阳明病引起的一个问题就是津液大亡。因此阳明病的一大特点是大汗出。汗出也是身体正邪交争后把外邪排除体外的过程。但是大汗出后出现的问题就是“胃家实”排便困难。依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正常的人体防御机制,可以通过高热、汗出的方式战胜外邪病排除,在体表可以排邪,那么机体是否也有可能在肠胃之内,以分泌物的形式将外邪排除,随粪便外出。但是,由于排便困难,外邪无法排除,反而在粪便上滋生,排便困难除了破坏正常代谢外,也使外邪在粪便中滋生。因此排便就成了主要矛盾。三个承气汤就是解决排便问题,大便出来了,外邪也就随之而去了。当然并非所有的阳明病都会伴随便秘,而是肠内有燥矢、有宿食、或肠胃机能有问题才引发便秘。(3)太阳病与肺。外感症初发,通常表现为“太阳病”。所谓“太阳”并非抽象概念,因为“太阳病”会引起手足太阳经循行部位的不适感受。如头项强痛,腰背痛。例外鼻鸣、鼻塞、流涕等有时也是太阳经的病症,因为足太阳经过睛明穴而络鼻窍。太阳病是表证,病在皮毛。肺主皮毛,所以太阳病与肺部疾病通常同时出现。所以太阳病经常伴随咳嗽、喘息、浊痰的出现。所以在治疗太阳伤寒的方剂中,多有润肺、止咳的药物出现。如杏仁、五味子、生姜等。另外,太阳病为什么现浮脉?浮脉是肺脉,所以是太阳经与肺同病。 4.对于药物使用的看法。在我看来伤寒论中其主要用药特点是“有是证,用是药”。最典型的就是《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痞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小柴胡汤主之。”方后7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加瓜蒌根四两;若腹中痛

伤寒论方条文汇总方类排序

伤寒论方条文汇总(方类排序版)

————————————————————————————————作者:————————————————————————————————日期:

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 1、桂枝汤(太阳病、阳明病、太阴病、霍乱病) 歌诀: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组成: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用法: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条文: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54.病患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一云大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234.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240.病患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387.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2、桂枝加葛根汤(太阳病) 组成: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