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重医诊断学期末试卷

重医诊断学期末试卷

重医诊断学期末试卷

实验诊断学全套笔记完整精华版

第一章 1.危急值某些检验结果出现异常超过一定界值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医师必须紧急处 理,称之为危急值。 2.灵敏度某检验项目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的能力。 3.特异性某检验项目确认无某种疾病的能力。 4.参考值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 5.参考范围所有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其标准差。 第二章临床血液学实验诊断 第一节血液的一般检查 一红细胞检测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国内划分贫血严重程度的血红蛋白标准 Hb<30g/L:极重度 30~60g/L:重度 60~90g/L:中度>90g/L:轻度 红细胞形态改变 小细胞低色素性RBC 缺铁性贫血 巨细胞高色素性RBC 巨幼细胞贫血 大细胞嗜多色性RBC 溶血性贫血 球形RBC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椭圆形RBC 巨幼细胞贫血 口形RBC 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DIC 靶形RBC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镰形RBC 镰形细胞性贫血 泪滴形RBC 骨髓纤维化 棘形RBC 棘细胞增多症 裂细胞微血管病性溶血 缗钱形RBC 多发性骨髓瘤 红细胞结构异常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内含有细小嗜碱性点状物质,是核糖体蛋白聚集或沉淀而成的蓝色颗粒。对见于铅中毒。 染色质小体红细胞内含有圆形紫红色小体,直径约0.5~1μm,一个或数个,是核的残余物质。多见于溶血性贫血。 卡波特环红细胞内的环形或8字形红色丝状物,为有核红细胞失核后核膜的遗迹。常含于嗜多色性红细胞中,见于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比容测定(Hct)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经离心沉淀压紧的红细胞在抗凝全血标本中所占体积的比值。 Hct增加: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等,使红细胞相对增多。在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时,常需检测Hct作为治疗参考。 另外在真红、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及慢性心肺疾患时,Hct常可达60%以上。Hct减低:见于各类贫血。

实验诊断学试试题库学校答案学习资料

实验诊断学试试题库 学校答案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 选择题: 1.下列临床常用标本中,不正确的是:D A.血常规实验中,最常用的抗凝剂为EDTA·K2。 B.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K+的测定。 C.对于尿液一般常规检查,可用随机尿标本。 D.采集脑脊液标本时,常采用第一管作细胞计数。 2.下列关于临床检验标本描述中,错误的是:A A.血常规检查的标本一般用EDTA-Na2抗凝的标本。 B.尿液常规检查一般可留取随机尿标本。 C.PT、APTT试验需采用枸橼酸盐抗凝。 D.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K+的测定。 3.在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以下检验结果哪一项是错误的:D A.WBC总数升高 B.外周血中出现晚幼粒细胞 C.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 D.NA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活性降低 4.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C A.在急性化脓性感染中,外周血中常易出现晚幼粒细胞。 B.在病毒性感染中,常可见淋巴细胞分类增多。 C.嗜酸性粒细胞生理功能中突出的特点是参与超敏反应。 D.缺铁性贫血经铁剂治疗后,在红细胞分布直方图上可出现“双峰”改变。5.关于非选择性蛋白尿,下述描述中错误的是:D A.非选择性蛋白尿常出现于较严重肾小球病变中。 B.中分子量白蛋白与小分子量β2-微球蛋白同时增多。 C.大分子量蛋白质如IgG、IgA甚至IgM也大量滤出。 D.非选择性蛋白尿治疗反应常常十分有效,因此预示预后良好。 6.关于正常骨髓象的描述,下列中错误的是:C A.骨髓增生活跃 B.粒红比值约为5-7:1 C.粒系中杆状核粒细胞高于分叶核粒细胞,在粒细胞系中所占的比例为最高 D.可见到极少量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非造血细胞 7.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依K因子)包括有:B A.FⅡ、Ⅳ、Ⅸ、Ⅹ

【2019年整理】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知识点

诊断学基础 1、血清病-**反应 2、弛张热39以上24小时波动超过2度败血症风湿热结核化脓 3、稽留热39度以上24小时不超过1度肺炎链球菌伤寒 4、呕血与黑边最常见于消化性溃疡 5、心梗发热为吸收热急性胆囊炎多发热并寒战 6、癫痫抽搐前有先兆 7、实质性器官被寒气组织覆盖-浊音 8、甲低-粘液水肿貌 9、皮肤色素沉着——阿迪森病 10、支气管呼吸音——胸骨上窝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胸骨角附近 11、主动脉第二听诊区舒张期杂音——动脉导管未闭 12、心前区隆起常见于先心病心包摩擦感——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13、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两个半月瓣关闭的震动 14、二尖瓣狭窄-心尖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舒张期震颤左侧卧位明显主动脉瓣狭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血流加速 15梨形心——左房增大肺动脉段膨出 16、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右心功能不全——肺淤血减轻 17、腹水大于1000ml出现移动性浊音大量腹水肝脏触诊——冲击触诊法 18、上腔静脉受阻向下下腔静脉向上(曲张) 门静脉高压脐上向上脐下向下 19、周围性面瘫——同侧面肌麻痹中枢性瘫痪——病理反射阳性 20、肌力:0瘫痪1内缩无动2水平3无抵抗4抵抗差5正常 21、肝昏迷——扑翼样震颤 22、共济失调——美尼尔 23、匙状甲——贫血风湿热甲癣 24、锥体外系——铅管样强直 25、吗啡中毒——呼吸过缓瞳孔缩小肺炎——呼吸过快 26、大量胸腔积液-呼吸音消失 27、亚急性心内膜炎——结膜散在出血点

28、维生素A缺乏-角膜软化 39、上颌窦——颧部压痛 40、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 41、凯尔尼格征-病变累及脑膜 42、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细胞绝对值增高寄生虫-嗜酸僧高 43、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升高或用铁剂治疗一周血小板升高 44、系统性红斑狼疮——白细胞降低 45、再生障碍性贫血不会出现幼稚红细胞 47、2500ml多尿100ml无尿 48、心衰尿中可出现管型肾衰——蜡样管型 49、内生肌酐清除率反应肾小管的滤过功能 50二氧化碳结合律降低——代谢性酸中毒 51、AFP——肝癌支气管哮喘IgM明显升高急性炎症血清补体升高 52、棕褐色痰——阿米巴脓肿尿比重尿量升高——糖尿病 53、狂犬病——中性粒细胞升高 54、正常心电轴0-90度QRS心室肌除极 55、前间壁心梗V1V2 56、X线自然对比对明显的是胸部胸膜粘连最常见部位——肋膈角 57、大叶性肺炎实变期会出现典型X线表现 58、原发综合症——原发病灶肺门淋巴结及结核性淋巴管炎组成的哑铃状影 59、血播性肺结核——2型肺结核-粟粒性肺结核 60、回盲部检查-全消化道造影 61、头颅外伤首选——CT纵膈肿物首选CT 62、肾功能不全——病理生理诊断 传染病 1、传染病原体免疫流行 2、潜伏性感染:病原——免疫低——发病相对状态无症状不排病原 3、熟悉潜伏期是为了确定检疫期 4、主动免疫:菌苗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5、构成感染的三大因素:人体病原体外环境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1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 选择题: 1.下列临床常用标本中,不正确的是:D A.血常规实验中,最常用的抗凝剂为EDTA·K2。 B.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K+的测定。 C.对于尿液一般常规检查,可用随机尿标本。 D.采集脑脊液标本时,常采用第一管作细胞计数。 2.下列关于临床检验标本描述中,错误的是:A A.血常规检查的标本一般用EDTA-Na2抗凝的标本。 B.尿液常规检查一般可留取随机尿标本。 C.PT、APTT试验需采用枸橼酸盐抗凝。 D.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K+的测定。 3.在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以下检验结果哪一项是错误的:D A.WBC总数升高 B.外周血中出现晚幼粒细胞 C.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 D.NA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活性降低 4.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C A.在急性化脓性感染中,外周血中常易出现晚幼粒细胞。 B.在病毒性感染中,常可见淋巴细胞分类增多。 C.嗜酸性粒细胞生理功能中突出的特点是参与超敏反应。 D.缺铁性贫血经铁剂治疗后,在红细胞分布直方图上可出现“双峰”改变。

5.关于非选择性蛋白尿,下述描述中错误的是:D A.非选择性蛋白尿常出现于较严重肾小球病变中。 B.中分子量白蛋白与小分子量β2-微球蛋白同时增多。 C.大分子量蛋白质如IgG、IgA甚至IgM也大量滤出。 D.非选择性蛋白尿治疗反应常常十分有效,因此预示预后良好。 6.关于正常骨髓象的描述,下列中错误的是:C A.骨髓增生活跃 B.粒红比值约为5-7:1 C.粒系中杆状核粒细胞高于分叶核粒细胞,在粒细胞系中所占的比例为最高 D.可见到极少量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非造血细胞 7.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依K因子)包括有:B A.FⅡ、Ⅳ、Ⅸ、Ⅹ B.FⅡ、Ⅶ、Ⅸ、Ⅹ C.FⅡ、Ⅴ、Ⅷ、Ⅹ D.FⅤ、Ⅶ、Ⅷ、Ⅹ 8.尿蛋白定性检查为+~++,尿圆盘电泳图形以小分子量蛋白为主,最可能为哪一种蛋白尿的特征:B A.肾小球性蛋白尿 B.肾小管性蛋白尿 C.混合性蛋白尿 D.功能性蛋白尿 9.血清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最主要见于哪种疾病:D

实验诊断学 总结笔记

一、实验诊断学概论及质控 (一)检验全过程质量控制 1.分析前质量控制 分析前过程是指从医生开出检验医嘱开始,到实验室收到标本这一阶段,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及标本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分析前过程大部分由医生、护士、护理人员在实验室以外完成。 (1)实验的准确性受下列因素干扰/影响: ①标本因素:全血、血浆、血清、体液等。 ②生理因素:年龄、性别、饮食、运动、服用药物、应激状态等。 i.昼夜周期变化举例: 清晨:皮质醇↑、ACTH↑、血清铁↑、胆红素↑ 入睡时:生长激素高峰,皮质醇最低 午夜:蛋白质最低 垂体激素:多在入睡1~2小时开始升高,在睡眠的中段达高峰 ii.月周期变化 性激素:女性按月经周期而变化 胆固醇:月经前高,排卵时最低 纤维蛋白原:月经前增高 iii.长周期影响 维生素 D夏天高,冬天低 副甲状腺激素、钙有轻度的相同变化 ③运动因素 长期运动可导致: CK↑,AST↑,LDH ↑,尿酸↑(男性, 可能因排泄减少),内分泌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泌乳素、性激素) (停止运动后数日可恢复正常) ④饮食因素 ⑤药物因素 药物对血、尿等成分及试验结果的影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2.分析中质量控制 3. 分析后质量控制 (二)检验结果的临床评价(流病学过) 1.确立金标准 2.诊断方法的对比 3.列出四格表 4.诊断性实验的评价 真实性、精确性、实用性(诊断效果、成本-效益) (三)循证实验医学的概述 二、循证实验医学(evidence based laboratory medicine, EBLM):是根据临床应用的经验和当今研究的最佳证据,结合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 合理明确评估和应用实验室检验项目和检验结果,使病人获得最大的利益。 二、临床一般检验与疾病 (一)血液 1.血液常规检验 (1)红细胞参数 ①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西医诊断学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西医诊断学 第一单元症状学 热型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 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 见于布鲁菌病 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三单元检体诊断 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 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 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 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得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得体征:支气管语音 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 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得绝对浊音界就是:右心室 9、第二心音产生得机理主要就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得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得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 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 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得机理:血流加速 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 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 15、洋地黄中毒得心律失常就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 16、洋地黄量不足得心律失常就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 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 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 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 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心脏: 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 1、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 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 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 2、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

实验诊断学考试试题 (1)

一、单项选择题 1.成人女性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为多少g/L A.100~140 B.140~170 C.120~160 D.110~150 E.170~200 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增高的心脏病是 A.高血压性心脏病 B.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冠心病 D.贫血性心脏病 E.风湿性心脏病 3.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 A.上消化道出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白血病 4.下列正常值中错误的是 A.网织红细胞0.005~0.015 B.白细胞计数 (4.0~10.0)X109 C.嗜酸性粒细胞0.5%~5% D.嗜中性粒细胞20%~40% E.血小板数(100~300)×109 5.中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量为: A.>90g/L B. 90g/L~60g/L C.60g/L~30g/L D. <60g/L E. <30g/L 6.下列哪项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急性失血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7.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 A. 急性溶血 B. 急性中毒 C.急性感染 D.大面积烧伤 E.恶性肿瘤 8.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白细胞总数减少:A.尿毒症 B.急性中毒 C.化脓性感染 D.伤寒 E.急性心肌梗死 9.有关白细胞计数,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10×109/L为白细胞增多 B.<4×109/L为白细胞减少 C.化脓性感染,白细胞增多 D.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白细胞可减少 E.白细胞增多和淋巴细胞增多常一致 10.急性失血时血象最早的变化是: A.血小板减少 B.血红蛋白减少 C.白细胞升高 D.白细胞减少 E.血小板减少增高 1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A.急性出血 B.急性感染 C.过敏性疾病 D.肺结核 E.伤寒 12.淋巴细胞增多见于 A.化脓性感染 B.寄生虫病 C.病毒性感染 D.皮肤病 E.过敏性疾病 13.下列除哪种情况外,都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大失血 C.放射病 D.脾功能亢进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4.出血时间延长见于: A.上消化道出血 B.肺出血 C.脑出血 D.血小板减少 E.红细胞减少 15.凝血埋单缩短见于: A.血友病 B.严重肝病 C.无纤维蛋白血症 D.DIC E.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亢进 16.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最常见于: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未治疗的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南方医科大学实验诊断学知识重点总结

简答题: 1、什么是管型、管型的形成条件 2、什么是核左移、核右移,有什么临床意义 3、渗出液、漏出液 4、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5、正常骨髓结构特点 6、骨髓细胞发育的特点 7、尿糖、尿蛋白什么情况下出现?选择性蛋白尿、非选择性蛋白尿 8、肾小球肾炎尿液的特点,观察到那些管型 第一章 1、分析影响前的因素 2、诊断灵敏度,特异性(联合检测意义) 第二章 1、几个参考值的范围(血常规的基本参考范围如红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血钾,血钠,GFR,血糖),以及临床意义 2、血沉加快和减慢影响因素 3、异常的红细胞形态有哪些 4、白细胞(考的多),各种情况下,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增加和减少,贫血,辐射电离,伤寒副伤寒何种细胞增加或减少 5、网织红细胞的定义,增多减少;红细胞沉降速率实验, 6、溶血性贫血几个实验的意义,渗透脆性不需要记住参考值,高铁血红蛋白症(G6PD,蚕豆病),血红蛋白电泳临床意义,combs实验用途, 7、骨髓检查的步骤,内容,方法以及正常骨髓象的形态特点。 8、粒红比值 9、POX染色临床意义,SB染色临床意义,NAP染色临床意义,类白血病的概念,ACP.AS-D NCE,α-NAE,PAS,染色的临床意义 10、最易发生DIC——M3型 11、交叉配血试验的主侧,次侧 12、溶血贫的特点1,2(尿胆原增加)

13、白血病的各个特点/几种类型/什么样的医学方法 14、MDS熟悉 第三章血栓和止血检测 1、临床上的四项检测指标 2、内源性:APTT,延长S异常 3、外源性:PT,延长S异常 4、单纯血友病哪一项指标异常 5、凝血试验一定要做对照 6、假如APTT、PT都延长说明什么 7、凝血酶时间 8、血小板活化会伸出伪足 9、原发性纤溶、继发性纤溶区分标志,异二聚体、3P实验 10、阳性排除、阴性排除 11、肌红蛋白:心梗 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 1、怎样收集尿液,应注意什么 2、病理性尿液外观;如何区别血尿、血红蛋白尿 3、管型的定义,管型包括那些,透明管型在什么条件下出现 4、正常尿液中可以见到什么? 5、蜡样管型——慢性肾炎 6、最常见的寄生虫,如黏液遍:菌痢 7、潜血、隐血 8、三管化学检查 9、渗出液与漏出液 10、脑脊液蛋白升高最明显的是什么病理状况,糖保持正常是什么病理情况? 11、脑脊液中可见的蛋白质 12、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变化表明什么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题及答案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题及答案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题及答案 基础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肋弓下缘的意义是() A、标志肺下界及腹上界 B、标志肝下缘及腹上界 C、标志腹上界,用于肝脾测量 D、标志膈的位置 2、大量腹水腹外形可呈() A、尖腹 B、蛙腹 C、舟状腹 D、板状腹 3、尖腹见于() A、大量腹水 B、结核性腹膜炎 C、恶病质 D、卵巢囊肿 4、右下腹膨隆最常见的原因是() A、尿储留 B、右肾肿瘤 C、回盲部结核 D、肝癌 5、男性,23岁,饱餐后突发剧烈上腹痛,呈刀割样,板状腹。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胰腺炎 B、急性胆囊炎 C、急性胃炎 D、胃肠穿孔 6、上腹痛反复发作十年,多于春秋季发作,主要表现为空腹痛,进食后缓解。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胃炎 B、胃溃疡 C、十二指肠溃疡 D、慢性胆囊炎 7、剧烈腹痛伴血尿见于() A、肾炎 B、肾结石 C、肾肿瘤 D、膀胱炎

8、肝源性水肿的主要特点是() A、多从下肢开始继之遍及全身 B、多从眼睑颜面开始 C、主要表现为腹水和踝部水肿 D、多有双上肢静脉压升高 9、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食道静脉曲张破裂 B、食管炎 C、急性胃黏膜病变 D、消化性溃疡 10、持续性隐血便最常见于() A、慢性胃炎 B、消化性溃疡 C、肠炎 D、胃癌 11、门脉高压所致腹壁静脉曲张,其血流方向为() A、脐上下均为上行性 B、脐上下均为下行性 C、与正常血流方向相同 D、脐上的向下、脐下的向上 12、提示机械性肠梗阻最有意义的体征是() A、全腹膨隆 B、蠕动波 C、肠鸣音活跃 D、全腹压痛 13、腹部触诊揉面感最常见于() A、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B、结核性腹膜炎 C、大量腹水 D、急性阑尾炎 14、板状腹最常见于() A、急性胃肠穿孔 B、结核性腹膜炎 C、癌性腹膜炎 D、大量腹水 15、Courvoisier征见于() A、急性胆囊炎 B、胆石症 C、胆囊癌 D、胰头癌 16、转移性右下腹痛见于() A、急性胆囊炎 B、急性阑尾炎 C、急性膀胱炎 D、急性胃炎 17、脐周压痛常见于()

实验诊断学1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周围血中如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杆状以前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 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周围血液中的数值可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功能. 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指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出现外周血白细胞显著增高(>50×109/L)和(或)存在有异常未成熟白细胞,与某些白血病相类似. 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病变较轻时,只有中小分子量的蛋白质(以清蛋白为主,并有少量的小分子蛋白)从尿中排出,而大分子量蛋白质(如IgA,IgG等)排出较少,此种蛋白尿称为选择性蛋白尿. 非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病变较严重,滤过膜选择性低,大分子蛋白质也能与中小分子蛋白质以同样的速率通过,此时尿中出现大分子蛋白. 肾性糖尿:是指在血糖浓度正常或低于正常肾糖阈的情况下,由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功能减低所引起的糖尿的疾病. 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红细胞比积低于参考值低限,通常称为贫血. 增生性贫血:由骨髓以外的病因导致的贫血,故周围血象虽见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但骨髓象中则见红细胞代偿性增生, A/G比例倒置:慢性肝脏损害如慢性肝炎,肝硬化时,随病变进展,白蛋白的减少和球蛋白的增多可逐渐明显,当A/G小于1时,称 A/G比例倒置. 漏出液:由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或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增高,淋巴回流受阻所致的非炎症性积液 心电轴:指心室除极所过程中QRS波群的综合向量在额面上投影的方向.心电轴所标记的度数,通常指该向量与I导联正侧端所构成的角度. 异常Q波:在左室面导联中,Q波正常时间不会超过0.04s,电压不超过统一到脸的四分之一,若Q波超过以上数值或出现粗钝 二尖瓣型P波:左房肥大时,P波增宽,时间大于或等于0.12s,此种P波见于肺源性心脏病,故称. 肺型P波:右心房肥大时,P波高而尖,电压大于或等于0.25mv,此种P波见于肺源性心脏病, 三联律:是一种有规律的频发性期前收缩,常指每2个窦性心搏后出现1次期前收缩。 过早搏动:也称期前收缩或早搏,由于窦房结以下某一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强,抢先发出一次搏动, 不完全性代偿间歇:过早搏动的前一个心动周期和后一个心动周期的时间相加,短于两个正常心动周期的时间, 完全性代偿间歇:过早搏动的前一个心动周期和后一个心动周期的时间相加,等于两个正常心动周期的时间,称. 阵发性心动过速:实际上是过早搏动的连续状态.当过早搏动连续三次或三次以上出现时,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由于房型和交界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率过快,不易判定其起源部位,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中,当方式比例超过2:1已上时. 文氏现象:是传导阻滞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以相对不应期病理性延长为主的传导阻滞.其基本规律是:激动在传导过程中传导时间逐渐延长,直至一次激动不能下传而出现脱漏,漏搏后传导阻滞得到一定恢复.如此循环出现,称为文氏现象. LGL综合征:又称短P_R综合征.心电图表现为P_R间期<0.12s,但QRS起始部无预激波. 逸搏心律:一系列连续出现的逸搏称为逸搏性心律或脱逸心律 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是指在正常的房室传导途径之外,沿房室环周围还存在着附加的房室传导束(旁路).其主要危害是常可引起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可对本病进行彻底根治. 逸搏:当高位节律点发生病变或受到抑制未能及时发出激动或节律明显减慢,或因传导障碍冲动不能下传,以及某些因素造成长的间歇时,低位起搏点就会发出1~2次冲动,称为逸搏. 联律间期:指期前出现的异位搏动(早搏)与其前窦性搏动之间的时距。房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应从异位P波起点测量至其前窦性P波的起点,而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应从异位搏动的QRS波起点测量至其前窦性QRS波的起点。简述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 ①P波规律出现,钝圆型,在Ⅰ、Ⅱ、aVF、 V 4~6 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②P-R间期为0.12s~0.20s; ③成人频率为60~100次/min,婴幼儿可 达130~150次/min; ④同一导联中两个P-P间距之差< 0.12s。 简述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依据。 ①左心室高电压的表现:R V5 >2.5mv或 R V5 +S V1 >4.0mv(男)或 3.5mv(女);R Ⅰ >1.5mv;R aVL >1.2mv;R aVF >2.0mv;或 R Ⅰ +S Ⅲ >2.5mv。②QRS总时间>0.10S,一 般不超过0.11S;③额面心电轴左偏,一 般不超过-300 ;④继发性ST-T改变。 简述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 (1)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 间≥0.12s,T波方向与主波方向相反; (2)QRS波群前多无相关P波;(3)多 为完全性代偿间歇。 试述心房颤动房扑的心电图特征。 (1)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 形态不一、间距不均的f波,频率为350~ 600次/min;(2)R-R间距绝对不等;(3) 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如伴有室内差异 性传导,QRS波群可增宽变形。心房扑动: 正常P波消失,代之连续的大锯齿状扑动 波(F波)。多在Ⅱ、Ⅲ、avF 导联中清晰可见;F波间无等电位线,波 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频率240-350 次/min,QRS一般不增宽,心室律规则或 不规则。 试述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特征为仅部分心房 激动可传导至心室。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 点为:P波规律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 直至P波后QRS波群脱落,脱落后的第一 个P-R最短,以后又逐渐延长,如此周而 复始;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P -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部分P波 后无QRS波群。 简述房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答:⑴提早的房性异位P,波,其形态 与窦性P波不同; ⑵ P,R间期>0.12s(120ms); ⑶如异位P,波下传可引起增宽变形QRS 波群;如异位P,波未下传则其后无QRS-T 波群; ⑷大多数代偿间歇不完全。 9.简述心室颤动与心室扑动的心电图表 现各是什么? 答:室颤:QRS-T波完全消失,出现大小 不等,极不匀齐的低小波,频率为 200-500次/min。 室扑:无正常QRS-T波,代之以连续 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频率达 200-250次/min。 .简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其主要的心电图 表现有哪些? 答:⑴持续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 次/min,且不易用阿托品等药物纠正; ⑵窦性停搏或窦性阻滞; ⑶慢—快综合征(出现室上性快速 心律失常); ⑷若病变累及房室交界区,可出现 房室传导障碍→双结病变。 简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 (1)心房与心室电活动完全脱节,互不 相关,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2) 心房率>心室率;(3)QRS波群形态取决 于异位起搏点的位置,起搏点在希氏束分 叉以上,QRS波群形态正常,在希氏束分 叉以下,则QRS波宽大畸形。QRS频率一 般在40~60次/min。 简述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 (1)缺血性T波倒置;(2)ST段弓背向 上型抬高;(3)坏死性Q波。 简述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演变过程。 早期(超急性期):梗死数分钟至数小时, 出现缺血型和损伤型改变。表现为巨大、 高耸的不对称的T波,ST段斜上型抬高; 急性期:梗死后数小时至数天,持续至数 周。面向梗死区的导联出现异常Q波和 ST段明显抬高,呈弓背向上与T波连接 呈单向曲线,R波减低或消失; 亚急性期(近期):梗死后数周至数月。 面向梗死区的导联,ST段逐渐恢复到基 线水平,T波逐渐变浅,坏死型Q波仍然 存在; 陈旧期(愈合期):梗死后数月至数年。 梗死后3~6个月,ST-T波不再变化,只 存留坏死型Q波。 简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 征。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为: 以早搏形式出现的连续3个或3个以上快 速匀齐的QRS波,形态为室上型,频率在 160~240次/min左右,常伴有继发性ST、 T改变。 .简述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 征? 答:心动过速发作阵发性(非持续性)有 突发、突止的特点。频率一般在160-250 次/min,节律快而规则,R-R周期绝对规 则。QRS波形形态一般正常(伴有束支阻 滞或室内差异性传导时,可呈宽QRS波心 动过速)。 WPW综合征(经典型预激综合征)的ECG 特征? 答:① PR期缩短<0.12s; ② QRS波增宽≥0.12s; ③ QRS波起始部有预激波(δ波); ④ P—J间期正常; ⑤出现继发性ST—T改变。 3.何谓“肺型P波”? 答:P波尖而高耸,其振幅≥0.25mv,以 II、III、aVF导联最为突出明显。 4.简述风心病二尖瓣型P波的特征是什 么? 答:P波增宽,时限≥0.12s,P波常呈双 峰型,两峰间距≥0.04s,以Ⅰ、Ⅱ、avL 导联明显。 6.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电图上产生的特征 性改变有哪些? 答:⑴缺血型改变:缺血性T波改变(高 大的T波或倒置的T波); ⑵损伤型改变:损伤型ST段呈弓背向上 抬高; ⑶坏死型改变:出现异常(坏死型)Q 波或QS波。 7.异常Q波的诊断标准时什么? 答:⑴ Q波时间≥0.04s(40ms); ⑵ Q波深度≥后继R波的1/4; ⑶ Q波出现粗钝与挫折; ⑷ V1-V3导联出现q及QS波。 简述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定义是什么? 答:⑴宽QRS波频率>100 bpm; ⑵宽QRS波时间>0.12s(120ms); ⑶自发的:需要有连续3个以上的宽QRS 波的心动过速; ⑷电生理诱发的:需要有连续6个以上 的宽QRS波的心动过速。 低血钾和高血钾时引起的典型心电图改 变有哪些? 答: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以及u 波增高(u波>0.1mV或u/T>1或T-u 融合、双峰),QT间期一般正常或轻度延 长,表现为QT-u间期延长。明显的低血 钾可使QRS波群时间延长,P波振幅增高。 高血钾:超过5.5mmol/L,QT间期缩短和 T波高尖,基底部变窄;大于6.5时,QRS 波群增宽,PR及QT间期延长,R波电压 降低及S波加深,ST段压低;大于7时, QRS波群进一步增宽,PR及QT间期进一 步延长,P波增宽,振幅减低,甚至消失, 有窦室传导。 简述网织红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 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等。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 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 血、急性白血病等。 简述临床上贫血的程度如何划分。 根据血红蛋白减少的程度将贫血分为四 级:轻度,血红蛋白低于参考值的低限至 90g/L;中度,90g/L~60g/L;重度, 60g/L~30g/L;极重度,低于30g/L。 简述引起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的原因有 哪些? 引起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的原因有:感 染,主要见于病毒感染,也可见于百日咳 杆菌、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弓形体等 的感染;恶性肿瘤;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移植排斥反应。 简述少尿可见于哪些病理情况? 肾前性:见于休克、严重脱水、心力衰竭、 肾动脉栓塞等;肾性:见于急性肾炎、肾 小管坏死、肾衰竭等;肾后性:见于泌尿 系结石、前列腺肥大等。 简述尿沉渣镜检可见哪些病理性细胞,各 有何临床意义? 红细胞超过3个/HP,见于急性肾炎、慢 性肾炎、肾结核、肾结石等;白细胞大量 出现见于泌尿系化脓性感染如肾盂肾炎、 膀胱炎、尿道炎等;上皮细胞大量出现, 见于泌尿系感染、损伤、肿瘤等。 简述尿液内的细胞管型有几种,各有何临 床意义? 上皮细胞管型:见于肾小管损伤、肾移植 手术后发生排异反应;红细胞管型:见于 急性肾炎、慢性肾炎等;白细胞管型:见 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 简述多尿的原因。 暂时性多尿:见于饮水过多、应用利尿剂、 静脉输液过多等。病理性多尿:见于糖尿 病、尿崩症、慢性肾炎早期、急性肾衰竭 多尿期及精神性多尿等。 简述尿酮阳性有何临床意义? 多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热、严重呕 吐、腹泻、禁食、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 亦可因糖代谢障碍而出现酮尿。 简述血尿素氮增高有何临床意义? .尿素氮增高见于器质性肾功能损害,如 慢性肾炎、严重肾盂肾炎等;肾血流量减 少,如严重脱水、休克、心力衰竭等;蛋 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如急性传染病、上 消化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等。 简述尿液浓缩稀释试验的检查方法。 试验时正常进食,每餐含水量不超过 500~600ml,除正常进餐外不再饮任何液 体。上午8时排尿弃去,然后每两小时留 尿一次,至晚8时共留尿6次,自晚8 时至次晨8时留尿1次,7次尿分别准确 测定尿量及比重。 简述血清清蛋白降低的临床意义。 血清清蛋白降低的临床意义:①清蛋白 合成减少,肝细胞损害如慢性肝 炎、肝硬化、肝癌;②清蛋白合成 原料不足,营养不良如蛋白摄入不 足、消化吸收不良;③白蛋白丢失 过多,如肾病综合征、严重烧伤; ④消耗增加,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重 症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恶性 肿瘤;⑤稀释性减少,如水钠潴留 或静脉补充过多的晶体溶液。 简述如何判断黄疸的程度? .血清总胆红素34.2~171μmol/L 为轻度黄疸;171~342μmol/L为中度 黄疸;>342mμol/L为高度黄疸。 简述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有何临床意 义? 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的临床意义:①肝 细胞损害,见于病毒性肝炎、酒精 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肝硬化等, 以病毒性肝炎诊断价值最大。②心 肌细胞损害,以AST升高为主,见 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③其 他细胞损害,见于皮肌炎、进行 性肌萎缩等。 简述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有何临床意 义? 主要见于胆道阻塞性疾病、肝癌、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炎 及药物性肝炎,亦可见于胰腺炎、 胰腺肿瘤、前列腺肿瘤等。 简述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①适应证:脑膜刺激症状,疑有颅内出血, 疑有脑膜白血病,原因不明的剧烈头痛、 昏迷、抽搐或瘫痪等。②禁忌证:颅内压 显著增高,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颅后 窝有占位性病变。 简述甲胎蛋白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_考试前复习用

1、网织红细胞参考值 成人:0.005~0.015(0.5~1.5%) 新生儿:0.03 ~0.06(3~6%) 绝对值:24~84×109 / L 2、溶血性贫血 是RBC寿命缩短、破坏加速,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时所引起的一组贫血。属于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3、血细胞的发展规律 原始→成熟 [ 胞体] 大→小(巨核细胞相反) [ 胞浆] 量:少→多 染色:深蓝→浅蓝→浅红 颗粒:无→有,非特异性→特异性 [ 胞核] 大→小(巨核细胞相反) 核型:规则→不规则 染色质:细致疏松→粗糙密集→紧缩成块 核仁:有→无 核膜:不明显→明显 [ 核浆比] 大→小(巨核细胞相反) 4、粒红比值的定义: 粒细胞系统各阶段总和与有核红细胞系统(成熟红细胞除外) 总和之比。 正常值:2~4 : 1 5、造血干细胞 既可产生和自己功能相同的细胞,又能产生造血祖细胞及各种不同系列的血细胞。 造血干细胞的特点: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能力 6、骨髓增生程度的分级

(1-10%) (0.5-1%) (<0.5%) 临床意义: 增生极度活跃:亢进 增生明显活跃:旺盛 增生活跃:基本正常 增生减低:减低 增生极度减低:衰竭 7、骨髓各细胞比例: 名称比例(%) 粒细胞系统40-60 红细胞系统20 淋巴细胞系统20 单核细胞系统<4 浆细胞系统<2 巨核细胞系统7-35个/L 8、尿液比重 参考值: 成人在1.015 - 1.025间,晨尿一般大于1.020 临床意义: 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失水等肾血流灌注不足。 降低:大量饮水﹑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多尿期﹑尿崩症。若持续固定在1.010左右,提示肾实质严重损害。 9、渗出液与漏出液鉴别: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 选择题:1.下列临床常用标本中,不正确的是:D A. 血常规实验中,最常用的抗凝剂为EDTA K2O B. 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的测定。 C. 对于尿液一般常规检查,可用随机尿标本。 D. 采集脑脊液标本时,常采用第一管作细胞计数。 2.下列关于临床检验标本描述中,错误的是:A A. 血常规检查的标本一般用EDTA-Na抗凝的标本。 B. 尿液常规检查一般可留取随机尿标本。 C. PT、APTT试验需采用枸橼酸盐抗凝。 D. 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X的测定。 3.在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以下检验结果哪一项是错误的:D A. WBC总数升高 B. 外周血中出现晚幼粒细胞 C. 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 D. NA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活性降低4.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C A. 在急性化脓性感染中,外周血中常易出现晚幼粒细胞。 B. 在病毒性感染中,常可见淋巴细胞分类增多。 C. 嗜酸性粒细胞生理功能中突出的特点是参与超敏反应。 D. 缺铁性贫血经铁剂治疗后,在红细胞分布直方图上可出现“双峰”改变。5.关于非选择性蛋白尿,下述描述中错误的是:D A. 非选择性蛋白尿常出现于较严重肾小球病变中。 B. 中分子量白蛋白与小分子量B 2 —微球蛋白同时增多。 C. 大分子量蛋白质如IgG、IgA甚至IgM也大量滤出。 D. 非选择性蛋白尿治疗反应常常十分有效,因此预示预后良好。 6.关于正常骨髓象的描述,下列中错误的是:C A. 骨髓增生活跃 B. 粒红比值约为5—7:1 C. 粒系中杆状核粒细胞高于分叶核粒细胞,在粒细胞系中所占的比例为最高 D. 可见到极少量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非造血细胞 7.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依K因子)包括有:B A. F n、W、/、X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影像诊断 对腹部实质性脏器病变,最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是 A.X线线片 B.CT扫描 C.同位素扫描 D.B型超声波检查 E.纤维内窥镜检查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超声诊断:检测实质性脏器(如肝、肾、脾、胰腺、子宫及卵巢等)的大小、形态、边界及脏器内部回声等,帮助判断有无病变及病变情况。 对二尖瓣狭窄程度的判定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听诊 B.胸部X线摄影 C.心电图检查 D.胸部CT扫描 E.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二尖瓣狭窄的二维超声心动图表现最有价值。 肺结核早期诊断最主要的方法是 A.痰结核菌检查

B.X线检查 C.结核菌素试验 D.血沉 E.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肺结核早期诊断最主要的方法是X线检查。 对临床疑诊自发性气胸患者,应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B型超声波 B.胸部CT C.胸部X线 D.磁共振成像 E.纤维支气管镜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气胸时X线显示胸腔顶部和外侧高度透亮,其中无肺纹理,透亮带内侧可见被压缩的肺边缘。液气胸时,立位检查可见上方为透亮的气体影,下方为密度增高的液体影,且随体位改变而流动。 下列关于腹肺部X线检查临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诊断呼吸系统疾病 B.检测呼吸功能 C.防癌 D.防痨

E.防职业病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检测呼吸功能不是胸肺部X线检查临床应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左心室扩大,心影外形应是 A.梨形 B.靴形 C.横位 D.烧瓶形 E.心腰部突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左心室增大:心脏浊音界向左下扩大,使心界呈靴形,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 下列疾病,立位X线透视可见膈下游离气体影的是 A.急性胃穿孔 B.肠梗阻 C.肠套叠 D.肝破裂 E.结肠肿瘤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肠梗阻典型X线表现为:梗阻上段肠管扩张,积气、积液,立位或侧位水平位摄片可见肠管扩张,呈阶梯状气液平,梗阻以下的肠管闭合,无气体或仅有少量气体。

实验诊断学重点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绝对性增多 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生理性减少: 婴幼儿和15岁以下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 3、红细胞结构异常 嗜碱性点彩、染色质小体、卡—波环、有核红细胞 4、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值 5、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增多: 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恶性肿瘤( (2)中性粒细胞减少: 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自身免疫疾病 6、粒细胞缺乏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09/L 7、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 5%)时称为核左移 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 8、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 细胞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形成杜勒小体核变性 9、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色呈深紫红或紫黑色,谓之为~ 10、淋巴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移植排斥反应 11、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细胞。 [ 12、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意义: (1)血小板的生成障碍 (2)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 (3)血小板分布异常 13、血细胞比容:又称血细胞压积(PCV),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14、溶血性贫血: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应代偿而 发生的一类贫血。 15、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1)细胞体积 胞体逐渐大→小 (2)细胞质 量:少→多 染色:深蓝→浅染,甚至淡红 颗粒:无颗粒→嗜天青颗粒→特异性颗粒 (3)细胞核 · 大小:大→小 形态:规则→不规则 染色质:细致疏松→粗糙致密

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复习资料诊断学基础(笔记).docx

诊断学基础 细目一发热 —.病因 (一)感染性发热:最常见。 (二)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2.抗原一抗体反应 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4.皮肤散热减少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6.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二、临床表现 (一)发热的临床分度: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①低热:37. 5°C— 38°C; ②屮等度热:38. 1O C-39O C;③高热:39. 1°C — 41°C;④超高热:41°C以上。 (二)热型 临床常见的热型有下列数种: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C — 40°C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C。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发热极期。 2.弛张热:体温在3旷C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2?C 以上,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止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幅度可达数度,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 FI至数FI,反复发作。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感染性

心内膜炎等。 根据不同的热型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但须注意,由于抗生素、解热镇痛抗炎药与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可使一些疾病的热型变为不典型。此外,.热型也和个体反应有关,年龄、营养状态均可影响热型。如老年人休克型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 (四)伴随症状 1.伴寒战常见于感染。 2.伴意识障碍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的疾患。 3.伴咳嗽、咯痰多考虑肺、支气管炎症。 4.伴腹泻要考虑肠道感染。 5.伴尿频、尿急、尿痛常考虑尿路感染。6?伴皮疹应注意是否为急性出疹性传染病。7?伴口唇单纯疱疹常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等。8.伴眼结膜充血多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 细目二胸痛 一、病因1?胸壁疾病2.心血管疾病3?呼吸系统疾病4.其他原因 二、问诊要点 1.发病年龄与病史:青壮年胸痛,应注意结核性胸膜炎、自发性气胸、心肌炎、心肌病,40岁以上者应多考虑心绞痛、心肌梗死与肺癌等。此外,尚需问及既往有无心脏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病史,有无肺及胸膜疾病史和胸部手术史,有无大量吸烟史等。 2.胸痛的部位:胸壁疾病所致的胸痛常固定于病变部位,局部常有压痛; 胸壁皮肤炎症在罹患处皮肤伴有红、肿、热等改变。带状疱疹是成簇的水疱沿一侧肋间神经分布伴胸痛,疱疹不超过体表正中线。非化脓性肋软骨炎多侵犯第1、2肋软骨,患部隆起,但局部皮肤止常,有压痛。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疼痛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