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企业经营成功案例

企业经营成功案例

企业经营成功案例
企业经营成功案例

企业经营成功案例

那麽,“娃哈哈”是怎样在中国这样一个群雄争霸、潮起潮落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长爲一个深受广大消费

者喜欢的全国着名品牌的呢?笔者通过数年的研究现将心得与大家分享。

15年前,娃哈哈由3个人、借款14万元人民币创办校办经营部

起家,发展到今天,已成爲拥有1万多名职工、42亿元资産、年销

量62亿元的大型企业,居中国饮料行业十强之首,获得多项産品全

国销量第一、全国消费者心中的理想品牌、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

如今,“娃哈哈”已作爲知名品牌深入人心。其成功运作主要受益

於五个方面的把握和控制:

即经营理念符合大衆心理是品牌成功的核心;准确的産品市场定

位是建树品牌的根本;成功的广告宣传是确立品牌的基础;一流的産

品质量是品牌的保证;强势的销售网路是品牌成功的关键。让我们逐

一展开分析:

一、经营理念符合消费者心理是品牌成功的核心

品牌说到底就是消费者内心对你的认可程度。中国有句老话:“得民心者得天下”。

“什麽産品是中国老百姓最需要的?什麽样的産品老百姓买得起(乐得买)?什麽品味老百姓最喜欢?怎样才能使老百姓最满意?”这始

终是我关注的问题。

最终娃哈哈把经营理念锁定爲:“千家万户笑哈哈,幸福快乐你我他!”

“娃哈哈”之所以能够成爲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大衆品牌,正是因爲它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了“大衆”的确切含义──它与消费者

贴得很近很近,真正做到了“想消费者之所想,急消费者之所急”。这,也正是娃哈哈取得成功的核心所在!

一个具有市场号召力的産品是不需要娃哈哈过多地爲营销手段殚精竭虑的,它本身就具有了市场牵引力与带动力。

二、准确的産品市场定位是建树品牌的根本

只有将産品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才能更符合市场需求,産品也才能适销对路;而只有把産品做大、做好了,也才能産生品牌效应。

至今爲此,娃哈哈的掌门人宗庆後本人一直坚持花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跑市场一线,用敏锐的市场感觉去把握千变万化的市场动态。有人把老总跑一线市场称爲“酷营销”的要素之一。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宗庆後一直是“跟着感觉走的”,因此有人说宗庆後是“感觉派”、“无招胜

有招”、“大道无行”等。不管怎样说,抓住市场的真正需求,让

産品卖得好、卖得火这才是关键!

娃哈哈品牌的发展历程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1992年,当娃哈哈的儿童营养液已供不应求、“娃哈哈”的名

字已家喻户晓、“娃哈哈”品牌已誉满全国的时候,娃哈哈又适时

地推出了果奶,并坚持用“娃哈哈”这个品牌名称。虽然当时广东

一带同类産品很多,但是娃哈哈吃准了市场的需求、凭藉娃哈哈营

养液的影响、利用销售渠道和规模生産的优势,加强质量、口感和

广告攻势。“甜甜的,酸酸的,味道好有营养”这首广告词歌唱遍

了大江南北,新産品一上市就産生了轰动效应,很快风靡全国,迅

速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喜爱。10年来,娃哈哈从娃哈哈果奶到一代、二代AD钙奶、维E钙奶、铁锌钙奶、乐酸乳等十几个品种规格的含

乳饮料,根据市场的发展和需求在不变中求变化,适时契合并领先

市场,稳健经营。至今娃哈哈含乳饮料占全国乳饮料市场销量的

71.8%,“娃哈哈AD钙奶”几乎成了所有乳饮料的代名词。

1993年娃哈哈又成功地推出了娃哈哈营养八宝粥,上市至今一

直高居全国八宝粥质量第一、销量第一。

所谓的市场是动态的市场,必须适时矫正品牌的定位。因爲消费者的需求偏好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娃哈哈後来又不失时机地相

继推出了娃哈哈纯净水、非常可乐、娃哈哈纯牛奶、娃哈哈茶饮料、娃哈哈果汁等6大类三十几个産品品种,以满足各种消费者的不同

需求,并陆续获得成功,进一步扩大了娃哈哈的市场份额,稳固了

娃哈哈作爲中国饮料行业龙头老大的地位。

在15年的企业、品牌成长的征战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虽

然娃哈哈也难免经历残酷的搏杀和惊心动魄的场面,所庆幸的是娃

哈哈一直是在以较高的速度顺利发展,娃哈哈称之爲“小步快跑”,这也正是娃哈哈一贯秉持的市场决策原则。

三、成功的广告宣传是确立品牌的基础

娃哈哈一贯注重广告的投入,但同时坚持明确的广告策略:经济有效、树立品牌的个性。

所谓有效是指对消费者有效,“叫好不叫卖”、华而不实的广告娃哈哈坚决不采用;而个性是品牌存在的根本,是其生命力的张扬与

体现,如激情浪漫――轩尼诗;浓烈甘醇――威士卡;豪放狂野――

伏尔加;健康快乐――娃哈哈。健康快乐,正是娃哈哈孜孜以求、努

力塑造的品牌个性。

娃哈哈纯净水是公认的全国第一品牌,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独占鳌头,与娃哈哈成功地运用明星歌曲广告策略分不开。

至1998年,是娃哈哈纯净水进入市场的第三年头,娃哈哈制定

的销售目标是1996年的10倍。爲完成这一目标,娃哈哈选定新的

形象代言人、同样广受欢迎、与井冈山有着不同风格的歌手──毛甯。广告语上升爲:“心中只有你”。新的合作效果同样惊喜!

1999年,台湾歌星王力宏接着成了“娃哈哈纯净水”新的广告

代言人。随着大范围的现场推广、广播电视报纸广告大密度传播、

以及媒介对歌星的跟踪采访、歌迷的歌曲点播,一时间,王力宏这

首“爱你等於爱自己”娃哈哈广告歌曲,优美动听的旋律传遍了大

街小巷。忽如一夜春风来,令人耳目一新。

“明星歌曲策略”贵在轰动,更贵在坚持。在娃哈哈纯净水代言人这一表像的变化背後有一脉相传的东西,所以6年中在竞争对手

不断变换广告策略、也纷纷起用名人的情势下,娃哈哈所一贯坚持

的“健康、青春、活力、纯净”这一品牌核心内涵却日益凸显出来,这一在消费者心中区别于衆多品牌的、鲜明而清晰的品牌概念无疑

成了娃哈哈宝贵的品牌财富。

娃哈哈一直在努力加强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不论是“我眼只有你”的娃哈哈纯净水;还是“有喜事当然非常可乐”的非常可乐都体

现了娃哈哈産品极富亲和力的情感诉求。

娃哈哈纯净水广告策略变与不变的典型意义不仅在於它显着的广告效果,更爲重要的是体现在娃哈哈广告创意和广告战略上的整合性、流行性、延续性。这是産品生命力不断增强并得以延续的基础。

四、一流的産品质量是维护品牌的保证

品质是品牌的灵魂。

娃哈哈之所以能够深得消费者的信赖,成爲中国食品饮料中的第一品牌,産销量全国第一,同样与娃哈哈一直坚持“走质量兴企的

道路,打造一流産品质量”的方向分不开。

2001年7月,娃哈哈作爲2000年度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在

京受到表彰,这是公司继1998、1999年之後第三次获此荣誉。并因

此被授予“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特别奖”,此项奖是中国质量

管理协会对连续三年获得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称号的8家企业做出

的特别表彰。除此之外,娃哈哈还获得了:全国消费者心中的理想

品牌、中国优质产品、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等荣誉称号。

如果你爱护自己的品牌,那麽就千万不要忽视质量。否则,再好的産品包装和广告形象,也只能是无本之木,难以持久。

五、强势的销售网路是品牌成功的关键

中国幅原辽阔,东西纵横上万里,南北温差50度,人口是美国

的4倍,法国的20倍。在这个辽阔的疆域、巨大的市场,如何才能

营造全国知名的品牌?怎样能让全中国数以60万个城乡小店的柜台

上一周之内都摆上你的産品?

如果现在,你同时派人去东北的长白山天池,西北的阿尔泰山山麓,东南的海南岛丛林,西南的青藏高原,你随便走进一间鸡毛小

杂店,然後把所有的商品目录都抄下来,你会发现,重复出现的品

牌不会超过三种,而恰巧娃哈哈就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在过去的15年,让每个中国人都掏钱买过的品牌不会超过三种,而娃哈哈也可

能是其中的一个。这种“恰巧”却绝非巧合、偶然。娃哈哈産品几

乎覆盖了中国的每一个乡镇。这是娃哈哈无与伦比的、独有的绝对

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与娃哈哈交过手的品牌有无数个,其一一溃败的原因并非因爲娃哈哈有多强大,而正是因爲娃哈哈这遍布全

国城乡、无以匹敌的强势销售网路。可以说爲消费者提供便利是娃

哈哈品牌竞争制胜的关键之所在。

可口可乐中国的总裁曾感叹道:“其他均可与娃哈哈比,但进入市场的速度无法与娃哈哈比。”

娃哈哈网路建设的成功经验是:

1、建立厂商双蠃的联销体

品牌企业与经销商结成利益共同体的支撑点是什麽?

怎样完成“最後一公里”的销售?

娃哈哈的体会是:利益的有序分配,让经销商有利可图,只有双蠃他才会帮你用力吆喝,必须先解决好谁来卖的问题,才能解决谁

来买的问题。

爲此,1996年始,娃哈哈第一次进行销售网路改造,即从国营

批发渠道转到独具娃哈哈特色的联合销售体系上来。娃哈哈在全国

31个省市选择了1000多家具有先进理念、较强经济实力、有较高

忠诚度、能控制一方的经销商,组成了能够覆盖几乎中国的每一个

乡镇的厂商联合销售体系,形成了强大的销售网路。

娃哈哈制定了保证金制度,每年开始,经销商根据各自经销额的大小先打一笔预付款给公司,然後每次提货前,结清上一次的货款。年终付给其高於银行存款利率的利息,并根据公司的效益给经销商

一定比例的奖励,实现了厂商双方利益高度统一,使经销商全心全

意地销售娃哈哈産品。

2、构建稳定有序的共用网路

要想把市场做深做透,把娃哈哈的销售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单靠一级经销商网路是远远不够的,虽然以往娃哈哈在经销商下也

设有大量的二批商,但没有规范的体系来管理二批商,整个市场并没

有做深做透,所以娃哈哈又开始了第二次网路改造,建立了特约二

批商营销网路。

布局合理、深度分销、加强送货能力、提高服务意识、顺价销售、控制了窜货。

通过两次网路调整,娃哈哈实行了严格的价格体系和有序的网路秩序。娃哈哈公司的营销网路得到了广泛延伸,网路平台更加稳健

而完善。目前娃哈哈的忠诚客户已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由他

们爲主体而搭建的销售网路更是渗透到城乡的每一个角落,现在娃

哈哈的营销网路可以保证新産品在出厂後一周内迅速铺进全国各地

60万家零售店,同时与大江南北、沿海内陆广大消费者见面。

这是娃哈哈与经销商共用的网路资源体系。

3、与经销商共创品牌

娃哈哈今年的销售目标是80亿元,而娃哈哈在全国各地的销售

人员只有一千多人,很多人对此难以想象。据称,三株公司鼎盛时,完成了80亿的销售额,它在全国所有大城市、省会城市和绝大部分

地级市注册了600个子公司,在县、乡、镇有2000个办事处,各级

行销人员总数超过了15万人。可口可乐、康师傅等企业在全国各地

级城市以上均设了营业所,销售人员超过5万人。娃哈哈靠的是联

销体政策,是政策促成了千上万的大小经销商与娃哈哈共创品牌的

决心与行动。

经销商变被动爲主动,积极配合企业共同做品牌的长远战略规划,大大提高了对公司有忠诚度和对産品的认同感,而且自觉地加强了

责任感,提高了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因爲娃哈哈的厂商

双蠃政策让他们意识到:市场是大家的,品牌是厂商共有的,利益

是共同的。经销商有责任在市场上进行娃哈哈系列产品的开拓与维护,不断提高娃哈哈産品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娃哈哈的品牌形象。

娃哈哈这个中国饮料界的航空母舰战斗力已愈益强大,“娃哈哈”已经成功地创建了一个深受中国消费者喜欢的着名品牌。

成熟的体系和有力的执行,加上摩托罗拉以人为本的绩效之心。

聪明的目标

要点提示:SMART原则、目标公开)

实际上,摩托罗拉的绩效管理体系是根据平衡计分卡的原理而设计,并参照美国国家质量标准来制定。每年年初,摩托罗拉都会把

公司总的战略目标、部门的业务目标、以及个人与职业发展目标三

者相结合来制定绩效目标。制定目标时通常都强调SMART(聪明)原则:S(specific)是指目标要具体;M(measurable)是指目标要能够衡量,并要求定出完成目标达到的级别;A(attainable),是指目标是

能够实现的,不能定得太高而最后实现不了;R(relevant),是指目

标要跟公司的绩效和战略相关联;T(Time),是指完成目标要有具体

时间期限。

每个员工制定的工作目标具体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战略方向,包括长远的战略和优先考虑的目标;另一方面是绩效,它可能会包括

员工在财务、客户关系、员工关系和合作伙伴之间的一些作为,也

包括员工的领导能力、战略计划、客户关注程度、信息和分析能力、人力发展、过程管理法。

在摩托罗拉,目标的制定还是比较透明和公开的。大家往往根据公司的整体目标和部门的目标坐在一块讨论,最后就分配到每个人

头上。自己定好了目标以后可以跟直接主管沟通,有时进行必要的

调整,最后主管和员工双方都需要对此目标表示同意认可并且正式

签字。在不涉及保密内容的前提下,每个人的目标都可以让全公司

的人分享到,比如我有什么目标大家都可以来看,我也可以看别人

的工作目标,向对方学习,以便相互促进。

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邢林举自己为例,她要根据公司的战略方向和人力资源部的业务范围,明确制定出自己的本年度目标以及业务评估标准。具体项目不仅包括人力资源方面的策略和目标,还涉及财务指标、客户和市场的要求等。她当年所有的工作都要与此紧密联系地进行。

多维的评估

首先是360度评估,说得更准确一点是270度评估-他们对此做了调整,拿掉了同事的评估这一维度。邢林解释说,这是因为觉得同事之间都挺客气的,这一维的评估没有特别实际的作用。所以最后形成了上司(由于实行矩阵式管理还包括非直接上司)、下属、还有自己的评估。

当然,摩托罗拉不是不让同事来参与评估个人的绩效,而是单独就此设立了一个叫做相对绩效评估的方法,请来和某个员工相关联的,主要是平常工作有交叉、合作比较多的同事来评估,给这位员工打分。这样就摆脱了把员工局限于窄小的纵向范围内,而是放到了更广的横向范围内进行评估,客观反应其相对绩效。

另外,摩托罗拉还有一项比较独特的做法,就是人力资源部会花很多精力在工作表现在前25名和后25名的人身上。这样做是为了针对某些特殊情况,比如有些人在工作中的焦点不是客户,而是怎样使他的老板满意。这种情况会导致评估的误区,出现两种不良情况:一是员工绩效比较一般,但是老板很信任他;另一种是后加入团队的员工,成绩很好,但是没有与老板建立信任的交情。所以人力资源部的细致工作就变得很有必要了,对表现前25名和后25名的员工进一步分析,可以尽量避免评估偏差。

与此同时,摩托罗拉在评估员工的行为表现时,使用了所谓

4E+1E的具体评价标准。这就是:高瞻远瞩(Envision),包括战略思维、对行业发展动态的敏感性、创新意识;激情互动(Energize),即建立与维持关系、辅导、发展并领导自己的组织、富有活力;高效贯彻(Execute),包括计划与组织、结果导向、客户至上;果敢决断(Edge),即大胆、决断、承担风险;另外再加上高尚操守(Ethics),也就是尊重他人、职业操守。

这样多维方法和具体标准两相结合,摩托罗拉最后将员工的业务表现划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五个档次,并根据他们目

前所处的级别,参照市场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薪酬激励和职位升迁。

及时的反馈

(要点提示:季度考评、关键工作伙伴反馈、绩效改进计划)

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传播与公共事务部总监杨伯宁对季度考评的做法体会深刻。他曾在几家跨国大公司工作过,刚进入摩

托罗拉半年多时间,个人感觉其他公司每年年初都需要定目标,但

没有一家像摩托罗拉这样对季度考评如此重视。

虽然每一个员工都和自己的直接主管汇报,沟通后还得研究是否要调整,需要占据各级主管们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林财安认为是

值得的,是摩托罗拉绩效管理不可或缺的一步,可以保证员工真正

将目标执行下去,否则将流为粗放式的管理。他说,季度考评还有

一个目的是不希望员工跟经理们有什么惊讶之处。假如没有这个过程,到年底总结的时候,员工会说我以为主管很满意我的表现,为

什么最后评价这么差。假如按照这个步骤去做,员工就会心里有数,并力求改进,经理也不会遭到下属过激的反应。绩效管理的执行就

会变得更加顺利。

为了使员工更加明确自己的进步方向,摩托罗拉还实行了关键工作伙伴反馈机制。也就是员工在工作中自己认定联系紧密的工作合

作伙伴,前提是互相比较信任、又彼此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从而让

跨部门同事和同部门同事之间彼此反馈,相互推动工作进步。

这种方式不是特别正式,比如通过平时的观察告诉对方哪些方面不足,或者是在哪些场合做得不太好。或者找个机会两个人出去吃

一顿饭,随意聊一聊。也不需要把反馈记录下来,倾听接受的程度

取决于员工自己。

对于绩效落后的员工,摩托罗拉实行了绩效改进计划。通过这个计划,跟落后的员工一起分析原因,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和技能的

进一步培训,帮助他们改进绩效。如果有的员工还是达不到标准,

发现他适合别的工作,就考虑给他更换一个工作岗位。

在摩托罗拉中国公司,很多落后员工经历过绩效改进计划后,绩效表现得到了非常好的提升。

有技巧的沟通

(要点提示:三明治对话)

在摩托罗拉从总部总裁开始,到管理层、到操作层,对人才都非常重视和尊重。公司里没有等级观念,没有什么约束,营造了很随

和的工作环境,员工从上到下积极参与的文化氛围非常好。员工可

以很自在地跟管理层打成一片,有任何想法,都可以自由地提出来,很轻松地交流,很舒服地讨论。林财安说:我们不希望员工很害怕

管理层,不敢说话。我们鼓励员工随时都可以面对面地和自己的经

理直接沟通,有的时候两个人没有谈妥,还可以找上一级跨级沟通,可以找人力资源部一起来沟通,甚至可以直接找最高上司沟通。

作为摩托罗拉亚太区人力资源方面最高层的管理者,林财安记忆最为深刻的,普通员工因为绩效管理方面的问题直接来找他的情况,大多是因为主管在谈话时伤了员工的心。林财安认为这不是公司绩

效管理系统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制度的执行者-管理人员的绩效管

理水平不是特别整齐。有的经理人谈话时出发点很笼统,对方不了解,就感觉不舒服。有的经理人缺乏经验,平时特别发怵跟员工说,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或者没有达到要求。而是等到实在没有办法的

时候才开口,问题已经堆积成一大堆,一下子一股脑说出来,对方

一时就难以接受。有的经理人不注重沟通的技巧,一上来就直指人

家的痛处,很伤对方自尊,让人很难服气。

事实上,管理者在和员工对话时,既要坦诚,又要注重沟通的技巧。邢林形象地将之比喻为三明治对话。在底层放一层面包,中间

加一层馅儿,上面再加一层面包,这样的三明治才能好看、管用。

别一上来就把馅儿给露出来,结果糊自己一手,弄得很狼狈。巧妙

的对话第一层先要充分肯定对方的成绩,第二层再说哪些地方还需

要改进,第三层再鼓励对方继续努力,这样才能积极有效。

为了提高经理人的沟通技巧,摩托罗拉中国公司这些年一直在不断地加强培训。其中有针对准经理人的梯队培训,也有面向新经理

人的上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公司政策的宣导,管理下属的行为技巧,如何跟员工有效沟通。同时,公司还设立在岗培训,让经理人

在处理一件具体事情的过程中慢慢掌握沟通的技巧。

中西的结合

(要点提示:融合法理情与情理法、中外有别)

这些极小的细节都很重要,假如不注意的话,企业在实施战略和政策的时候就会很困难。一个企业必须塑造有利的、科学的企业文化,才能保证绩效管理真正执行下去。

在一场原定名为《创新的源泉》的讲话中,马云坦言无法给出创新的定律,因为创新不是设计出来的。而他自己的一次次创新经历

也是被“逼”出来的。以下是他的观点节选:

马云:我从不使用咨询公司,也很少理会学者的说法,因为他们的理论都是事后归纳出来的。创新绝对不是提前就设计好,按图索

骥地一步步走下来。创新没有理论,也没有公式,就是一个个地解

决问题。我相信,天下有一千个问题,就有一千个回答。

支付宝,现在看来也是一个很成功的创新,但在我这里,也是被“逼”出来的。

我从来不谈“模式的创新”,因为我无法在我旗下每个公司创业第一天就规划给它成型的样式。我觉得我们的模式是“需求”出来的:根据客户需要来调整自己,甚至他要什么,我们就调整成怎样。很多人说我很聪明,计划得很好,但我不是计划好的,只是看好方向,然后走下来。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企业经典案例

案例一 柯达和富士的数字化生存道路 柯达的市场份额通过近乎垄断的“98协议”,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2001年,柯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了63%,超过富士近一倍。但从2000年起,数码相机市场连续高速增长,并呈现出集中爆发的趋势。在这个高速增长期,索尼、佳能、三星、尼康等数码企业纷纷杀入相机领域,其可替代的优势对传统胶片领域构成强烈冲击,当年,全球数码成像市场翻了差不多两倍,全球彩色胶卷的需求开始出现拐点,此后以每年10%的速度开始急速下滑。 柯达的决策者,此时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断,他们的重心,依旧放在传统胶片上。作为一个在传统胶片业占绝对份额的公司,柯达的决策者们并不希望看到数字业务太过迅猛的局面。“98协议”过后,柯达在中国范围展开了大量的投资,巨额的产能和规模还来不及消化,他们也不可能顾此失彼,下决心在数码领域投入过多的精力。对新一轮的数码变革,柯达的情境可用一句话来形容:一脚踩在油门上,一脚踩在刹车上,瞻前顾后,心态复杂。2000年,柯达的数码业务收入基本与1999年度持平,只占营业额的21%。 相比而言,没有太多选择的富士在数字业务转型上则心无旁骛。早在1995年,富士即在苏州成立了苏州富士胶片映像机器有限公司,着眼于高科技产业,1997年,富士即开始生产数码相机。以技术立身的富士公司在数码相机领域拥有许多核心技术。2000年,富士胶片与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同出资成立了富士星光有限公司,结合中国本土实际情况,自主研发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PS版(预涂式感光版),在国内印刷业得到广泛应用。富士星光还与国内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推出了两款国际领先技术的高速激光照排机。富士的数码冲印设备开始风靡全球,对传统冲印造成了很大冲击。 这一时期,柯达一直是被动的。直到2001年3月,柯达才在上海推出了数码冲印业务。就在2003年10月23日,柯达还高调宣称,与乐凯达成了一项为期20年的合作协议,柯达以总额约为1亿美元的现金和其他资产换取乐凯胶片20%的股份——柯达还在费尽周折地与传统胶片行业对手纠结。 到了2002年,一则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柯达的数字化率只有25%左右,而富士已达到了60%。就在这年,据调查显示,2300万的美国家庭拥有了数码相机,比前一年增加了57%。同期富士公司数码相机的销售量比2001年又翻了一倍,占据了日本市场的30%,全球市场的20%。 此时,柯达才意识到,传统胶片的辉煌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市场是残酷的,2000~2003年柯达利润报告显示,柯达传统影像部门的销售利润从2000年的143亿美元锐减至2003 年的41.8亿美元,跌幅达到了71%。 目前,富士胶片在液晶显示屏材料中的TAC 膜、高像素拍照手机的镜头组件和彩色相纸三大块,都占世界市场排名第一的位置。这和富士一直高度重视技术开发有关,因为富士一直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古森社长在给员工的2008 年新年致词中表示:富士胶片要在21 世纪成为“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公司”。 反观柯达:09年6月底柯达胶卷的停产、柯达印店推广的受阻,及不断下滑的业绩(至2009年第三季度,柯达已经连续4个季度营收下降20%,且连续4个季度亏),致使人们不得不猜测柯达是否会被收购,柯达首先判断错了数码的前景,其次又没有快速抓住回调弥补的时机,结果只能够从影像业的霸主沦为末流,代价不可谓不刻骨铭心。

市场营销成功案例

百事可乐:如何后来居上,成功与可口可乐站在同一起跑线 百事可乐创建于1898年,一百多年来,百事可乐在喧嚣、纷乱、竞争的氛围中,随着时代的步伐,与美国和世界一起成长、壮大。百事可乐在经历了无数次竞争,最后终于昂首挺胸地 步入了人生最为绚丽的青春年华,迎来了生机昂然的春天。在广阔的全球饮料市场上,百事 可乐后来居上,终于与先于其12年问世的可口可乐并驾齐驱、鼎分天下。 一百多年来,百事可乐是凭借着什么而创造了这一神话?分析具体营销策略? 答:百事可乐是凭借着好的管理模式,做好了市场营销之市场细分而创造了这一神话。1、 百事可乐根据人口要素细分市场 百事可乐对人口要素细分主要是从年龄及生命周期阶段对人口市场进行细分,将人口划分为 少年市场,青年市场,老年市场。并且从市场销售情况来看,青少年更喜欢百事可乐。百事 可乐以青年为中心,把青年作为主要消费者,十分注重培养他们的消费忠诚度。为此,百事 品牌打出“渴望无限”的理念,倡导年轻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为了推广这一理念,百事选 择足球和音乐作为品牌基础和企业文化载体,在广告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借助杰克逊、“小甜甜”布兰妮、王菲、周杰伦、赵晨浩、热力兄弟、郭富城、陈惠琳、郑秀文、贝克汉姆、里瓦尔多、卡洛斯、范志毅、李玮峰、祁宏等一大批明星作为品牌代言人,极力倡导企业文化所提 倡的精神,使百事的“新一代的选择”和推崇“快乐自由”的风格广泛地被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 理解和接受。并且,百事可乐先后以“大白鲨”、“ET”、“回到未来”等主题拍摄饶富趣味的CF,特别是以流行音乐制做CM CONG,引起广大青年人的共鸣。他们还率先聘请当代知名的摇 滚红歌星如麦克·杰克森、莱诺·李奇、蒂拉·透娜等作为电视广告主角,又与迈阿密风云男主 角唐强生(Don Johnson)签约演出新CF,声势更大。这一系列广告影片,风靡了全世界的新一代,使其品牌形象不断上升,极大地提高了产品在主要消费人群中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2、百事可乐根据心理要素细分市场 百事对心理要素的细分主要是从生活方式这方面入手。网络文化成为全球主流文化,人们的 日常生活中,网络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百事根据这一特点,在网吧张贴广告,做大量宣传,使百事品牌家喻户晓。另外,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快餐文化成为时尚。所以肯道尔深信“快餐薯条与碳酸饮料密不可分,往往是顾客同时购买和消费的对象”,兼并快餐业与餐馆一 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自己的饮料业务销售点,这种协同效应至今仍是百事集团关注的战略要点。百事通过发展快餐业务提高了百事饮料的零售市场控制力,并且使整个公司收入大幅提高。3、百事可乐根据行为要素细分市场 百事近些年,举行并参与多类公益活动。如2001年12月,百事投资有限公司捐赠资金,与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共同设立了“百事可乐基金”这一专项基金。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内蒙古 缺水家庭修建母亲水窖及贫困失学儿童复学等项目。并且携手“绿丝带”,组织全省万名志愿 者义务植树活动。这些活动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对终端促销、提高销售量起了积极作用。 此类活动大大增加了百事可乐美誉度。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消费者品牌忠实度。 百事对人口、心理、行为要素的市场细分是相当成功的,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注 入了许多自己的创新,从而迅速发展,终于与可口可乐并驾齐驱,成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寻找身边熟悉比较成功的创业企业进行案例分析三篇

寻找身边熟悉比较成功的创业企业进行案 例分析三篇 大学生们常常怀抱着一种对未来美好的渴望,投入到创业中来,但现实的洪流却常常无情的把他催垮。据统计显示,90%的新生创业企业都会在五年内夭折。在那幸存下来的10%的企业中,又有90%会在第二个五年内结束生命。也就是说,大约99%的新创企业活不过十年,大学生创业的企业尤其为甚。 因为,我们的学校总是把学生练习成善于打工的职员,而不是善于创造工作机会和开办企业的创业者。事实上,在目前的中国,做老板的以大学生学历的为少。 下面的创业故事说明了大学生创业为什么会失败: 西安理工大学xx届毕业生小黄曾参加了陕西市政府举行的全市落实创业政策恳谈会。会上,他一道出自己想建立一个大学生求职网站的想法就得到了市长陈宝根的赞赏和支持。在市长的鼓励下,这个充满了创业激情的小伙子迅速完善了先前酝酿许久的创业计划书、架构起未来网站的基本框架。但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由于自己并不会写电脑程序,网站的建立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这名技术核心人物在哪里?苦苦找寻数月无果,小黄只好暂时收起创业梦想,先找份工作,给别人打工。 "对创业条件分析不足,这是我最大的失败。"小黄这样总结自己失败的起步。 大学最后一学期,迎接小黄的是一场接一场的招聘会、一次又一

次的失望而归。"我们不停地奔波于各种招聘会,在海量的招聘信息里想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企业却很难。"在与企业的接触中,小黄了解到企业也存在类似的烦恼。因为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企业仅通过一次招聘会或一次简单的面试签订用人协议,事后却发现招聘来的员工并不适合这份工作,为此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于是,他萌发出这样一个想法办一个不同寻常的求职网站。(创业项目非常好!找到了切入点。) 小黄介绍说,在网站中,他将为企业和大学生搭建起一个长期稳定的接触平台,只要大学生和企业登录注册,双方就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相互了解,企业甚至可以跟踪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表现,决定毕业时是否录用。 接下来的几个月,小黄开始了广泛的市场调研。他登门20多家企业,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沟通了这一想法,网站的特色服务内容得到70%的人的肯定。"我会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向外界推广网站,吸纳大学生和企业登录,并向企业收取一部分会员费。三年后,点击量有了一定提升,广告将成为网站盈利的又一渠道。未来,在继续完善网站服务内容的基础上,推出一系列连带产品,我相信这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实际上,小黄已明确了网站的盈利模式。至于网站的长远规划,小黄表示他已制定了相应的计划。 尽管制定了自己的创业计划、确立了盈利模式、进行了市场调研,也得到了父母兄长的资金支持,但小黄却忽视了创业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组建得力的团队。(因为社会经验的缺乏,难免考虑不到,有时

3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doc

3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1 3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 本章通过国内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的分析,分析其成功的经验和启示,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方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3.1海尔集团基于核心能力的技术创新 3.1.1海尔集团的技术创新网络 海尔集团公司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及时地把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核心创新,着手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系统,形成了海尔特色的企业创新网络系统,科研成果基本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了同步,而且紧紧与市场相衔接,为海尔的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产品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和基础 海尔技术创新系统由5部分构成:中央研究院、国际认证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测试检验中心、产品开发中心。中央研究院承担超前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产品开发中心承担短期产品的设计,工业设计中心为集团产品提供独具特色的外观设计,而国际认证中心、测试检验中心是海尔产品的保证体系。其中,工业设计中心包括海高公司、东京设计分部,洛杉矶设计分部、阿姆斯特丹设计分部,里昂设计分部、蒙特利尔设计分部、悉尼设计分部。国际认证中心包括国际认证室、环境参数测试室、电磁兼容测试室、电器安全测试室、声学测试室等。 海尔集团公司的技术创新系统的三个层次是:①海尔中央研

究院——体系核心机构。海尔中央研究院是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机构,是为实现其科技力量的整合和优势资源的优化而设立的集科研、开发、中试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研发机构。在国内外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大举进攻国内市场的情况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地位,就需要拥有自己的超前技术储备,需要研讨世界上各种先进的技术。1998年12月,海尔成立了中央研究院,研究开发相关领域的超前技术和超前项目,旨在针对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行跟踪和预测,并及时根据市场的最新发展及时调整集团科技开发整体战略部署,确保集团科技开发的超前性、国际性、整体性。②产品开发中心——中短期产品的设计基地。各事业部所属的产品开发中心,电冰箱研究所、空调器研究所、洗衣机研究所等14个新产品研究所,从事相应产品的应用技术的研究,同时研究开发相关产品,为 市场直接提供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在这一层次上形成当前市场产品、未来2—3年的技术储备能力,同时承担降低成本的工作,各产品研究所同时还从事中短期相关产品的规划工作。即同销售、企划、制造、供应等部门协作编制中短期产品、技术规划。各产品开发中心均有自己下属的中试基地,使科研成果能够迅速的转化和完善。③具有海尔特色的生产一线技改小组。在海尔源头论的思想带动下,海尔生产一线还活跃着小发明小改革的创新小组,他们没有年龄、学历的限制。凭借自己的心灵手巧和实际工作经验,发明出小工具,小方法,使自己和同事的生产效率成倍的增长。有一些员工企业解决了许多生产难题,这些小发明被命名后,在集团内得到推广和肯定。比如,“孔涌刮板”、“强绪支架”、“杨明隔离器”等小发明都出自一线工人之手。海尔每年都对为企业在发明创造、革新改进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

企业管理成功案例

企业管理成功案例:三星的“设计革命” 在三星的崛起过程中,设计方面的变革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创立至今的70年里,三星的成长是有目共睹的,过去6年间,三星在消费类电子市场的超竞争环境下所取得的业绩更是卓尔不群。2006年12月,市场研究机构DisplaySearch公布了三星电子的LCD 年销售额已达14.1亿美元,这一数字使得三星连续五年蝉联了世界第一。自1997年三星手机进入美国市场以来已实现了10亿部销售量,仅2006年就销售了2400万部。如果三星能完成其在2007年的预期销售,那么三星将从去年的第三位跃升成为今年美国市场第二大手机厂商。在Interband和《商业周刊》共同评选的全球百强品牌中,三星超过了对手索尼(26位)、摩托罗拉(69位)和LG电子(94位),排名第20位,这意味着三星的品牌价值地位自2005年以来攀升了8%,而与2000年相比更是飞速前进了186%,创造了全球百强品牌之最。 而1996年夏天则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当时的三星在韩国之外几乎无人知晓,从设计上看,其产品无非是对强势品牌的拙劣模仿,除了价格优势几乎无可圈可点之处。但是,那时的三星已然野心勃勃,立志要成为全球前五强。过去的10年中,我有幸亲历了三星的成长历程,今天的三星已是个极具活力和创新性的世界级品牌,足以同索尼、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老牌公司同台竞技,有时甚至更胜一筹。当世界各地的商业领袖将目光投向三星时,他们自然会有两个疑问:三

星是如何在短时间里创造蜕变奇迹的?我的企业又能从三星的成功之道中学到些什么? 三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设计在商业环境中的战略性应用。我希望通过分析设计对三星的推动作用,揭示成就三星崛起的关键因素。 建造全球商业帝国 1938年3月1日,三星创始人李秉哲(Byung-ChullLee)在大邱创立了一家贸易公司,在随后的十余年间,Samsung这个韩语直译为“三星”的名词迅速成了一个商业帝国的代名词。上世纪60年代后期,三星公司的业务覆盖了酿造、纺织、建筑、造船、化工、石化等领域,成为韩国工业建设的中坚力量,此时李秉哲决定将公司的主营业务定为电子产品制造。70年代中期,三星的工程师将日本制造的电视机拆机研究并仿造,80年代初运用类似的方法生产磁带录像机(VCR)和微波炉并开始销往全球市场。 1987年,执掌三星近50年的李秉哲先生去世,其子李健熙(LeeKunHee)接任董事长。次年,在三星公司成立50周年的庆典上,这名新任董事长号召进行“第二次创业”,决定重组三星的业务结构,意将三星打造成全球排名前5位的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李健熙将公司的电子和半导体业务合并,最大限度地整合技术资源来开发增值产品。通过制定周密的计划,缩减资金和人力成本,三星逐渐凭借极具性价比的产品叫板竞争对手。 90年代初,在原有的消费类电子之外,三星开始涉足通信产品

市场营销成功案例小故事分析

市场营销成功案例小故事分析 黄太吉:从“煎饼果子”到“外卖”,3年3变为哪般? 时间定格在2012年7月。 定位白领一族的黄太吉,在北京建外SOHO西区12号楼一层较为偏僻的位置开了第一家“煎饼果子”店。 互联网餐饮风口,加上出身互联网行业的黄太吉创始人赫畅出手不凡,短短数月,就令黄太吉的“煎饼果子”火爆大江南北,让扎 根餐饮行业多年的众多传统餐饮品牌在愕然之下,多的是自叹弗如。 黄太吉的成功虽然短暂,但其在营销模式和互联网上的创新,都对传统餐饮业带来巨大冲击,特别是“国八条”出台后,传统餐饮 业举步维艰的这几年。而随后声名远播的雕爷牛腩、西少爷们再一 次震动了传统餐饮业。 传统餐饮人从不屑一顾,到按捺不住关注、学习、应用互联网,甚而四处寻找“灵丹妙药”,主动寻找互联网的入口,餐饮业的竞 争迅速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并逐渐走向立体化竞争。 餐饮业的主动求变,火了大众点评、美团等团购平台,也催热了百度外卖、饿了么、口碑、美团外卖,在百舸争流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逐渐沉寂的黄太吉再次出击,竖起“外卖”大旗,携资本青睐 以求一博。 煎饼果子 从“街边摊”到“大雅之堂” 2012年,中国互联网行业正在被新浪改写,一个叫“微博”的 自媒体平台颠覆了中国,所有人趋之若鹜。

这种点对面的开放模式,极具互动性的营销价值,将微博推向高峰。 黄太吉能在微博时代迅猛崛起,第一要素在于赫畅的从业经历,使其对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有着精准把握,以及对广告设计的精通,对营销的熟稔,给予了他借助新媒体平台,以创意的手法与消费者 互动的机会。 新奇的餐厅设计,持续不断的话题制造,当然少不了众多的炒作:外星人、美女豪车、特斯拉……一步步将消费者带入舆论的旋涡中 心不能自拔。 从“产品矩阵”到“品牌矩阵” 黄太吉演绎了一个神话般的故事:从“煎饼果子”起步,到多元化品牌矩阵的布局,黄太吉只用了短短的两年时间。 这当然是一个神一样的传奇!我们抛开那些玩得极为花哨并被炒 烂了的营销手法,去重新审视它的品牌战略。 “煎饼果子”是黄太吉的战略大单品,承接的是产品功能和品牌功能,以此吸引资本的输入,以创新的互联网营销得以快速品牌化。 从自身发展需求,以及市场多元化的角度出发,黄太吉开始围绕 煎饼果子打造产品矩阵:五花肉卷、风味卷饼、豆腐脑、豆浆、油条、自家秘制肉、凉面、卤汁、莲藕猪骨汤、南瓜羹、盖世苏泊汤、麻辣个烫等,酸甜苦辣可谓样样俱全,以此应对单一产品的功能和 利润局限性。 然而20平方米左右的小店难以承载如此立体的产品布局,消费 者的体验较差,相比麦当劳员工每人每小时5单的业务量,黄太吉 员工只能做到每人每小时0.7单。 巨大的差距,想必让赫畅吃惊得闭不上嘴。 关键是,黄太吉快速扩张的野心并不在此。 赫畅开始抛掉对标的麦当劳,喊出百丽来挡枪,为的就是品类多样化下的多品牌运作,而这较能获得资本的青睐。

现代企业管理案例分析题[1]

德国大众公司的动态薪酬体系 德国大众是当今世界排名第五的跨国大型汽车工业公司,在美国《财富Fortune》杂志按营业额评选的世界500强中排名前30位,总部设在德国沃尔夫斯堡,在我国的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分别占有49%的股份。 大众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即两个成功。第一个成功是指使每个员工获得成功,人尽其才,个人才能充分发挥;让员工提合理化建议,增强主人翁意识,参与企业管理。第二个成功是指企业的成功,使企业创造出一流的业绩,使企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两个成功互为前提,相辅相成,在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成功。他们认识到员工应当自由支配一生中的工作时间,对每个员工都应有灵活的安排,通过使员工与其所能适应的工作位置相匹配,实现员工的自身价值,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防止辞退现象,保证位置的存在,要做到公司不景气时不发生辞退现象,不能遇到困难就辞退职工了事。大众公司强调要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企业要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企业要建立动态的薪酬制度,以适应经济状况的变动,使企业成为在市场经济海洋中“有呼吸的企业”。 构建动态薪酬体系 所谓动态薪酬体系,一是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和发展情况,以及其他有关因素变动情况,对薪酬制度及时更新、调整和完善;二是根据调动各方面员工积极性的需要,如调动管理人员、科研开发人员和关键岗位员工积极性的需要,随时调整各种报酬在报酬总额中的比重,适时调整激励对象和激励重点,以增强激励的针对性和效果。这其中包括基本报酬、参与性退休金、奖金、时间有价证券、员工持股计划、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等六项。 基本报酬:保持相对稳定,体现劳动力的基本价值,保证员工家庭基本生活。 员工参与性退休金:1996年建立,员工自费缴纳费用,相当于基本报酬的2%,滞后纳税,交由基金机构运作,确保增值。属于员工自我补充保险。 奖金:1997年建立,一为平均奖金,每个员工都能得到,起保底奖励作用;二是绩效奖金,起进一步增强激励力度作用。使员工能分享公司的新增效益和发展成果。 时间有价证券:1998年建立。 员工持股计划:1999年建立,体现员工的股东价值。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2001年建立,设立养老基金。企补充养老保险相当于基本报酬的5%。 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工资制度

最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最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最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欢迎参阅。 最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篇一)瑞士是举世闻名的钟表王国,它所生产的劳力士、欧米茄、梅花、雷达、浪琴、天梭等手表,无一不是享誉全球的著名品牌。 在人们心目中,瑞士手表一直是精美、高雅、华贵的代名词,是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 然而,80年代初期诞生的斯沃政(Swatch全塑电子手表,却突然在 一夜之间打破了它们的一统天下,迅速成为瑞士乃至全球钟表业的佼佼者。 如今,斯沃棋手表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青少年的腕上宠物,它早已不再是简单地发挥计时作用,而是代表了一种观念、一种时尚、一种艺术和一种文化。 一)、请出“怪人赫雅克自70 年代中期开始,瑞士钟表业陷入了战后以来的最严重危机。 日本生产的精工、西铁城、卡西欧等电子表和石英表以其走时准确、造型新颖、物美价廉等优点迅速占领了世界钟表市,对瑞士传统的机械钟表工业形成强烈冲击,严重威胁着瑞士个世纪以来在世界钟表业建立起来的霸主地位。 在不到10 年时间里,瑞土的钟表出口下降了将近60%,1/2 的钟 表企业被迫倒闭,从业人员由19万人锐减至3 万多人。 统计显示,瑞士在世界钟表市场的份额1974 年为43%,到1983 年则降至15%以下。 为了重振雄风,夺回瑞士这个钟表王国在世界钟表市场的霸主地位,瑞士银

行家们请出了具有传奇色彩的尼古拉?赫雅克。 赫雅克是个“脑子里每一秒钟就有一个新念头的怪人,是位“时刻什么都想试试的天才。 赫雅克的父亲是美国人,母亲是黎巴嫩人,但他却因娶了一名瑞士妻子而成了“瑞士人。 多少年业,他一直是瑞士、德国、美国和法国经济的幕后高参。每天,他坐镇位于瑞士苏黎世的大本营内,运筹帷幄,各种建议不时飞向世界各地,从而使一个个面临危机陷入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 1985 年,赫雅克终于从幕后走到前台,受命出任瑞士钟表公司的主帅,担负起拯救“生命垂危的瑞士钟表业的重任。 出山之后,赫雅克为瑞士钟表业开出的第一个处方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厂自动化程度、严格企业管理制度、开拓销售市场。 在他的带领下,瑞士钟表业在保护传统的机械钟表品牌的同时,大胆创新,积极开发和不断改进新型电子手表。 经过几年的惨淡经营,赫雅克的改革获得公司的拳头产品——全新概念的“斯沃棋全塑电子手表,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迅速风靡全球,以其走时准确、造型新颖、价格低廉、经久耐用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世界各国青少年的喜爱。 到1988 年,斯沃琪的营业额就超过了西铁城和精工,“逼得日本人节节后退。 如今,斯沃琪更是畅销世界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了新生活、新潮流、

成功的企业创新案例马云马云创新案例分析.doc

成功的企业创新案例马云_马云创新案例分 析 成功的企业创新案例马云_马云创新案例分析 马云成功的企业创新案例 马云和阿里巴巴虽没有重大的科学发现,却在中国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奇迹,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创新企业家之首。 在一场原定名为《创新的源泉》的讲话中,马云坦言无法给出创新的定律,因为创新不是设计出来的。而他自己的一次次创新经历也是被逼出来的。以下是他的观点节选: 马云:我从不使用咨询公司,也很少理会学者的说法,因为他们的理论都是事后归纳出来的。创新绝对不是提前就设计好,按图索骥地一步步走下来。创新没有理论,也没有公式,就是一个个地解决问题。我相信,天下有一千个问题,就有一千个回答。 1994年底,我在美国上网时发现当时的互联网上没有任何关于中国商品的信息,当时就有了稀里糊涂的想法,有一天能够把中国企业的信息放到网站上去,让老外查,让老外去帮中国企业做事情。回到杭州,我咨询了大批的老师,他们都反对。我又请了我在夜校的24个学生在家里讨论,经过两个小时的讨论,23个人反对的,只有一个人说你要试试就试试看,我就决定试试看。到工商局注册公司的时候,我花了一个多小时解释互联网公司是什么,工作人员却说这个在字典里没有,于是我就建了杭州第一家电脑资讯服务公司。我的创业正是从这家公司开始的。当时,聪明的人都不愿意到我的公司来,只要不是走路太残疾的人都被招来了。上市之后,我发现加入公司的聪明能干的人都自己创业去了,或是被猎头公司请走了,相反是那些不聪明的人留在公司里,跟我们坚持这么多年,反而我们成功了。如果你说我做成功了,就是因为坚持。

从一开始,我们就定下了通过电子商务帮助小企业的战略,今天看来这是成功的。如果你要问我,阿里巴巴怎么这么厉害,怎么这么早就预测到电子商务?我要告诉你,其实当时我们没有其他路可走。当时的网络经济模式只有三种:做门户网站,没钱没资源;游戏网站,我不想要小孩子们泡在游戏里;所以我们只能做电子商务。 支付宝,现在看来也是一个很成功的创新,但在我这里,也是被逼出来的。 当年,淘宝做得很热闹,但是没办法交易,中国的网上诚信现状倒逼我们必须解决支付的问题。但是,这个事儿得国家发牌照,我们做还是不做?大的国有银行不愿意涉足这个领域,但是他们不做,花旗银行、汇丰银行这些外资银行就会做。那年我参加会议的时候,听一位领导人讲:什么让你创新和做出对未来的决定?那是使命。所以我告诉同事们,我们做支付宝。但是我会每个季度向央行等有关部门报告我们到底怎么做的。要做得干净,做得透明。 支付宝的模式其实也谈不上创新,甚至很愚蠢,就是中介担保。你买一个包,我不相信你,钱不敢汇过去,就把钱放在支付宝里面。收到包后,满意了中介就把钱汇过去,不满意就通知中介把钱退回去。和学者们谈到这种想法时,他们说:太愚蠢了,这个东西几百年以前就有。早就淘汰了,你干吗还要做? 但是我们不想去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只不过是为了解决很现实的问题,至于它在技术上有没有创新,那不是我们关心的话题。经过几年的盲人骑瞎虎,到今天为止,支付宝的用户已经突破5.6亿人。 我从来不谈模式的创新,因为我无法在我旗下每个公司创业第一天就规划给它成型的样式。我觉得我们的模式是需求出来的:根据客户需要来调整自己,甚至他要什么,我们就调整成怎样。很多人说我很聪明,计划得很好,但我不是计划好的,只是看好方向,然后走下来。 马云用一则寓言教你企业该如何保持创新

创新失败的六个案例和四大原因

创新失败的六个案例和四大原因 最近中移动宣布将成立新媒体集团,并将在2015年1月正式投入运营。2014年10月15日晚,联想集团宣布将成立一家全新的子公司,完全基于互联网平台打造中国领先的互联网模式的智能终端和服务业务。该公司于2015年4月1日正式开始运营,届时将拥有独立的公司名称及全新的子品牌…… 在大变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中移动、联想集团这样的大公司也加速了自己创新的脚步。 在大公司做创新的时候,人们往往充满期待,同时也会存有一丝质疑,一个大公司在做创新的时候要牵扯到太多的事情,他们做的创新真的能够成功吗? 前Google资深工程师,IT畅销书《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提出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基因决定论”,即由于公司基因的影响,当一家大公司想要转型占领新的领域,做出颠覆性创新产品的时候,往往会败得很惨,例如:摩托罗拉,诺基亚,英特尔,微软,尽管在所在的行业占据了无可争议的垄断地位,但是当时代发生变化,行业发生转型以后,都不同程度的衰落了,大公司体制内创新的窘境已经成为常态。 杰克韦尔奇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曾经说过:“管理一条产值为5万美元的新生产线的第一年,要比管理一个销售额为5亿美元的企业的第20年更为困难”。 所以一般大公司体制内立项的新项目失败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在互联网行业,往往大公司做创新产品做不过创业公司,大公司里面做失败的产品可以说是“累累白骨”,i黑马来点评一下:

一、百度“有啊” 百度一直在思考如何承载未售卖的商业流量。从百度身边、百度有啊到爱乐活,还有百度地图,百度一直在O2O领域探索,不过成绩并不尽如人意。2010年底,本地生活服务产品百度身边公测,百度有啊发布生活频道,试水本地生活服务。2011年3月,有啊商城关闭,正式转型生活服务平台。不过,百度有啊生活发展未达外界预期。为了拥有更多自主权,2011年底,有啊从百度分拆,之后更名为爱乐活。但爱乐活并不算成功。O2O已逐渐以移动互联网为主,优势在线下端,互联网端已经不占优势,因为用户要随时随地享受服务...以下是百度“有啊”失败的原因 2007年10月,百度成立电子商务事业部,高调宣布进军电子商务。选取C2C为突破口,希望打造一个“中文互联网领域最具规模的网上个人交易平台”,百度当时认为,基于搜索引擎的电子商务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自己最具优势将成为这一领域的王者。 2008年10月,承载无数期待的百度有啊正式上线,并放言“三年内打败淘宝。”但是2011 年3月底,百度发布公告称有啊将于一个月后关闭,有啊的商城业务将有计划地转移给乐酷天、耀点100等合作伙伴。随后2011年底,百度电商事业部被拆分为独立公司。2012年,“有啊”被包装成“爱乐活”重新上线,但被定位为本地生活信息服务平台。自爱乐活推出以后,业务就在不断的调整,很多业内人士也是表示看不懂。2011年3月31日,百度旗下电子商务网站“有啊”发布公告称,一个月后有啊购物平台的商品、店铺、交易相关功能将关闭,商城业务转移给乐酷天、耀点100等合作伙伴。 生不逢时 有啊正式上线是在2008年。赶上了正是网络购物发展最快的3年,可以这么说,有啊出生在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拐点上。为何好机遇却没有好结果呢?以下几点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1.战略失误:有啊上线后,目标定位为做淘宝第二,这个定位让有啊采取了跟随战略。不同于传统行业,甚至是传统的互联网领域,电子商务各细分领域的带头大哥往往占绝对优势,如淘宝、京东。用户已经对其形成了依赖和习惯。后来挑战者如果没有颠覆性的差异化创新,很难打破既有的市场格局。 2.流量优势不再 电子商务是一个极度需要用户粘性的市场。在百度将流量导入有啊这个平台时,需要经过很多环节。如买家和卖家的注册、认证,申请百付宝等支付工具,这是一个衰减的过程。每经过一

管理学15个经典案例分析

管理学案例分析题 某建筑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地知名的建筑龙头企业。总结企业成功的经验,许多管理人员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如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当地政府、银行的良好关系,几十年形成的固定客户和良好的信誉,良好的员工素质等等。在2008年北京奥运景气鼓舞下,公司确立了打破地区界限,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建筑企业的远景和使命。当企业树立这样的远景和使命并为之努力时,发现曾经作为优势的“天时、地利、人和”似乎不在。例如,就在前不久,日本一家建筑企业在与公司谈判时,让公司在两天内给出一个项目的报价。由于公司没有既懂建筑专业又精通日语的人员,没有能够及时报价,很遗憾地没有抓住公司项目。 请分析该公司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1)天、地、人是对公司内外部环境的概括描述。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公司过去的成功来自天时、地利、人和,构成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当公司重新确立了“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建筑企业”时,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在政府、银行关系方面、在地理方面、在人员素质要求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所谓的天、地、人已经不再成为优势。 (2)因此公司要真正认清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确定公司的使命和愿景,并围绕天、地、人等制定相应措施。具体措施应围绕培育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建立电子商务网络和系统的技能;迅速把新产品投入市场的能力;更好的售后服务能力;生产制造高质量产品的技能;开发产品特性方面的创新能力;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准确迅速满足顾客定单的系统;整和各种技术创造新产品的技能等方面。 某地方生产传统工艺品的企业,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销售额和出口额近十年来平均增长15%以上。员工也有原来的不足200人增加到了2000多人。企业还是采用过去的类似直线型的组织结构,企业一把手王厂长既管销售,又管生产,是一个多面全能型的管理者。最近企业发生了一些事情,让王厂长应接不暇。其一:生产基本是按定单生产,基本由厂长传达生产指令。碰到交货紧,往往是厂长带头,和员工一起挑灯夜战。虽然按时交货,但质量不过关,产品被退回,并被要求索赔;其二:以前企业招聘人员人数少,所以王厂长一人就可以决定了。现在每年要招收大中专学生近50人,还要牵涉到人员的培训等,以前的做法就不行了。其三:过去总是王厂长临时抓人去做后勤等工作,现在这方面工作太多,临时抓人去做,已经做不了做不好了。凡此种种,以前有效的管理方法已经失去作用了。 请从组织工作的角度说明企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措施。 (1)从案例中给出的信息看,企业明显采用的是直线型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组织结构优点是:直线型组织结构的优点:结构比较简单,所有的人都明白他们应向谁报告和谁向他报告。责任与职权明确。每个人有一个并且只能有一个直接上级,因而作出决定可能比较容易和迅速。缺点:是在组织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业务比较复杂,所有管理职能都集中由一个人承担,是比较困难的。 (2)显然当企业已经发展成为2000多人时,直线型组织结构制约企业的正常发展。如同案例中王厂长面临的困境,要一个人管所有的事情,已经没有效果和效率了。 (3)企业需要采用适合企业发展的组织结构形式,例如管理进行专业化分工的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考虑设立生产计划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后勤部门。这样就可以发挥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的优点,即各级直线管理者都有相应的职能机构和人员作为参谋和助手,因而能够对本部进行有效管理,以适应现代管理工作比较复杂而细致的特点,而每个部门都是由直线人员统一指挥,这就满足了现代组织活动需要统一指挥和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度的要求。 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某国有大型企业为了适应来自国内外的竞争,以及企业长期健康发展,认识到要转变观念,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同时需要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而培训是先导。过去,企业搞过不少培训,但基本上是临时聘请几个知名专家,采用所有员工参加、上大课的培训方式,在培训过程疏于控制。培训过后,有人认为在工作中有用,有的人认为没有什么用,想学的没有学到;也有人反映培训方式太单一,没有结合工作实际等等。 如果你是公司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副总经理,你该如何管理公司的培训工作。 (1)虽然企业认识到培训是先导的重要性的认识。但正如案例中所显示的企业在培训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培训内容和方法的单调单一、培训过程控制和培训效果评估不够等。为了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2)针对案例中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首先要对培训工作进行管理;其次要确保培训内容多样性。培训内容应包括政治思想教育、业务知识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第三要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包括系统的理论培训、职务轮换、参观考察等。 (3)总之,在培训过程中,一般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培训工作要与企业目标相结合;上级管理者要支持和参与培训

市场营销十大经典案例

市场营销案例:想想小的好处 背景:1960年代,大众汽车旗下的甲壳虫品牌销量不佳。DDB广告公司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运作模式:让一名文案和美术指导搭档,展开这项广告运动。于是,“想想小的好处”(Think Small)这一大众汽车史上革命性的广告便出台了,一辆小小的汽车停在广告画面的中央,周围是广阔的空间,还有一句引人遐想的“我们的小汽车”。 突破:以小搏大。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市场营销学教授迈克尔·贝尔奇(Michael Belch)如此评价:“打破传统,往往意味着一种文化的创新。”曾在《广告时代》担任编辑的约拿·布鲁姆(Jonah Bloom)认为,“小也是性感的一种表现,它意味着有坚持特立独行的胆量。” 贡献:充分相信自己的产品。简单真诚以及适当的冒险,能够产生以小搏大的效应。Avis租车公司“因为是第二名,所以我们更加努力”的广告运动,与这个有异曲同工之妙。 市场营销案例:美腿裤袜 背景:为了帮助恒适公司(Hanes)推广其美腿裤袜(Beauty Mist pantyhose),Mullen广告公司邀请著名的橄榄球四分卫运动员乔·拿马斯 (Joe Namath)担任代言人。拍摄于1974年的电视广告中出现了两条穿着裤袜的美腿(看起来活像拿马斯的腿),配有这样的旁白:“我不穿美腿裤袜,但如果它能够让我的腿这么好看,想想将能够给你们带来多少美丽!”广告片播出后不久,美国市场裤袜的销量首次超过了长袜。 突破:名人效应。拿马斯不是第一个做广告的名人,但这种反差极大的名人代言活动,为广告赢得了成功。 贡献:开启了运动员代言的时代。拳击手乔治·福尔曼(George Foreman)、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等运动员,都身兼多项代言。 市场营销案例:绝对伏特加 背景:绝对伏特加酒(Absolut Vodka)与市场上的其他竞争品牌在口感等方面的差别并不大,但是该公司的广告代理公司TBWA匠心独运,在酒瓶的形状及品牌名称上下功夫,创造了一系列令人惊艳的广告,带来了绝对伏特加的销售井喷。这个广告运动沿用了30多年,直到今天依然颇具生命力。 突破:完完全全来自广告的力量。这些广告让数以百万计的美国消费者,在口感辨识度较低的情况下,依然购买并忠诚于这个品牌。布鲁姆认为,“这也证实了广告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创造真正的价值。” 贡献:占位非常重要。这个广告运动为品牌赢来了极大的光环,绝对伏特加公司依然延续这个营销举措,并不断推陈出新。

管理学企业成功案例

管理学企业成功案例 管理学企业成功案例:海尔的崛起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 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经过短短15年 的时间,海尔集团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拥有 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到1999年海 尔产品包括58大门类9200多个品种,企业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 81.6%的速度高速、持续、稳定增长,1999年,集团工业销售收入 实现215亿元。1997年8月,海尔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中国六家首 批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重点扶持冲击世界500强。而海尔长期 的成功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对海尔的崛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 下就是海尔文化的具体体现: A.美国海尔人:当日的工作决不往后拖! 1999年7月中旬,美国洛杉矶地区的气温高达40多度,连路上 也少有人在这么热的天气里走动。一次,因运输公司驾驶员的原因,运往洛杉矶的洗衣机零部件多放了一箱,这件事本来不影响工作, 找机会调回来即可,但美国海尔贸易有限公司零部件经理丹先生不 这么认为,他说:当天的日清中就定下了要调回来的内容,哪能把 当日该完成的工作往后拖呢?!于是丹先生冒着酷暑把这箱零部件及 时调换了回来。 B.金昌顺现在工作为何这么"顺"? 金昌顺经过培训上岗,干起了冰箱总装焊接工,他的梦想是想当“海尔焊接大王”。光想当不行,更要平日好好练。怎么个练法?因 为心急,刚开始金昌顺就碰了“钉子”,在一次焊接比赛中成绩不 理想,便一度产生了消沉情绪。他的师傅发现这个现象后,便开导 他说:任何能力的提高都有一个过程,不

要心急,工作效果如果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每天提高1%,长 期坚持下来, 就会有几何级数的提高。师傅的话深深触动了金昌顺。从此后,他苦练基本功,工余时间寻来些废旧的切割管子,天天晚上进行练习。同事们说:"发现废旧管子就给小金,他这个拼劲真让人佩服!" 金昌顺焊接技术天天有提高,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98年冰 箱事业部举行的焊接比武中,金昌顺连续三次夺得焊接明星,并受 到公司的嘉奖。 C.这位员工的上级应负责什么责任! 1995年7月的一天,原洗衣机有限总公司公布了一则处理决定,某质检员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洗衣机选择开关差错和漏检,被罚 款50元。这位员工作为最基层的普通员工承担了她所应该承担的工 作责任,但是,从这位员工身上所反映出的质保体系上存在问题-- 如何防止漏检的不合格品流入市场,这一责任也应该像处理这位员 工这样落到实处,找到责任人。这位员工问题的背后,实际还存在 着更大的隐患,毕竟当时的洗衣机有限总公司的产品开箱合格率和 社会返修与第一名牌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一切决不是这位员 工一个人有能力造成的,体系上的漏洞使这位员工的"偶然行为"变 成了"必然"。既然如此,掌握全局的干部更应该承担责任在前,先 检查系统保障的问题,才能使错误越来越少。这位员工的上级--原 洗衣机有限总公司分管质量的负责人也自罚300元并做出了书面检查。 从企业文化角度分析海尔崛起的原因。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从A和B看出,这也是海尔从长期的实践工作中提炼出来企业口号,并且把这句话写在海尔的厂房里, 让全体员工共勉!从C中看出:海尔形成的文化氛围是解决源头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的障碍!总之,海尔的文化是实事求是,而不 是几句响亮的空头口号! 成功管理学经典启示例子:

关于市场营销经典成功案例分析

关于市场营销经典成功案例分析 关于市场营销经典成功案例分析篇一 农资行业试水社会化营销 有不少人想知道为什么每天农资的活动会成功,也有不少人想学习这个活动的运作。那么,我们就来理顺一下这个活动做的还算成 功的几个关键词。 首先,“每天农资”能够在十天内取得如此成绩,与前期的粉丝积累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每天农资”自媒体属性的粉丝群,这 其中内容起了关键作用。 其次,“每天农资”作为行业的原创自媒体大号,覆盖精准人群 4万多人,其中,以70、80、90新生代农资人为主,这些人对互联 网应用熟练,容易接受新的观点,成为了此次营销当中的主力军, 即人。 再次,磷酸二氢钾本身是一个行业的常规产品,价格透明,使用技术低,用量大。用户教育成本低,容易做出来产品优势,是一款 非常适合在社会化营销当中传播的产品。此外,成都尼达罗作为一 家专业磷酸二氢钾出口企业,也很好的给产品做了信任背书。 接着,老猫通过传播磷酸二氢钾专业知识以及对其市场的分析,快速的获得粉丝的认可和建立信任,确定销售磷酸二氢钾的权威性。况且,磷酸二氢钾,低于市场百分之五十的价格,本身就造成了一 个行业的社会热点话题,通过前期粉丝内部的参与传播,到最后, 行业所有相关网民的传播。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惠及了农资农民这个群体,使得这个群体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也为农资社会化营销提供了支 持和土壤,使得社会化营销传播成为了可能性。 另外,农资行业到了一个集体迷茫和升级的时候,高成本,低效率的传统销售方法已然失效。这也是为什么每天农资社会化营销可

以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抛开了业务员、代理商等所有中间环节,直接做到零售商,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流通成本。 作为一个行业原创自媒体,每天农资的定位是比较精准的:每天一个农资人的故事,以农资人故事为主,切入。所传播内容就无须 严谨和客观,只要生动,有价值且具有传播性即可。每天农资主要 原创内容偏重于经销商群体。这样,有利于粉丝群中经销商的沉淀 和积累。 没有经过任何推广和宣传,做到现在的行业大号,靠的就是内容为王。其次,每天农资和老猫两个标签是相关联的,老猫已然成为 了每天农资的一个符号,即自媒体的“自”,让别人感觉到每天农 资以一个拟人的形态存在着,大家不会把每天农资当成一个冰冷的 账号或者媒体,而是当成老猫这个人,时不时的也能在各个行业群 里见到老猫活跃的身影,就给大家一种,每天农资就在身边的感觉,可靠,值得信赖。 这也是为什么每天农资以自媒体的属性做社会化营销尝试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正如有粉丝发帖子说的那样:大企业到时候出事了 还会踢皮球,找不到人,但是老猫不会,只要出了事你就能直接找 到他,你做的是刷脸的事,你不可能坑我,这体现了社会化营销的 扁平化。 每天农资极大的调动了粉丝的积极性。 以联合农资零售团购为卖点,很好地拉拢到了粉丝群众的零售商群体,进行小范围的参与。 从产品规格到纯度以及价格等等,都让前期的粉丝群参与了进来,从而增加了粉丝的参与感。甚至,产品的包装,都是粉丝自己找的 设计师设计出来的。 话题以“互联网作为一个流通的工具就是降低流通成本”为理由,很好的代入了“零利润销售”这个概念,以低于市场百分之五十的 价格去操作这个产品,本身就具有很大的话题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