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多模态隐喻视角看文化认知模式与隐喻关系解读_才亚楠

从多模态隐喻视角看文化认知模式与隐喻关系解读_才亚楠

从多模态隐喻视角看文化认知模式与隐喻关系解读_才亚楠
从多模态隐喻视角看文化认知模式与隐喻关系解读_才亚楠

从多模态隐喻视角看文化

认知模式与隐喻关系解读

*

才亚楠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150080)

要:多模态隐喻研究通过分析隐喻在非语言和多模态条件下的表征方式、工作机制,发展和完善概念隐喻理论

体系,同时校验和修正理论中的某些观点。本文通过分析两则多模态广告语篇,解读概念隐喻与文化认知模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机制。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概念隐喻;文化模式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14)04-0048-4

Manifestation of Multimodal Metaph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Model

Cai Ya-nan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China )

Multimodal metaphor promote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refinement of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system.By analyzing the manifestation and working mechanism of non-verbal metaphor and multimodal metaphor ,this paper helps to prove and correct some traditional viewpoints in this field.By expounding on two commercials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cultural model of cognition and manifestation of multimodal metaphor ,and discusses the interactive mechanism of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cultural model of cognition.

Key words :multimodal metaphor ;conceptual metaphor ;cultural model 国内学者从认知视角对多模态隐喻的研究主要包括多模态隐喻界定、起源和研究状况;在多模态视域中构建隐喻意义(谢竞贤2011);利用广告、漫画等语料讨论多模态隐喻的图文关系;论证言与非言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阐述多模态隐喻的符号学理论基础(王凤2013)等。本文从文化模式的角度重点探讨解读多模态隐喻。

1多模态隐喻

模态指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

听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的叫单模态,用两个的叫双模态,

3个或以上的叫多模态。朱永生则认为,模态是信息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包括语言、技

术、图像、颜色、音乐等符号系统。(朱永生2007)

Forceville 将模态定义为“一种利用具体感知过程而具有阐释性的符号系统”

(Forceville 2009:22)。他将模态和5种感官建立联系,得出下列类型:图画或视觉模态、听觉或音波模态、嗅觉模态、味觉模态和触觉模态。不过,这只是一个大致分类,如听觉模态又包括口头语言、音乐和非语言发声;同样,书面语和手势语都属于视觉模态。在此基础上,

Forceville 进一步将其细化为图像符号、书面符号、口头符号、手势语、声音、音乐、气味、味道和接触(Forceville 2009:23)。

Forceville 将单模态隐喻定义为“源域和目标域只用或主要用一种模态呈现的隐喻”

(同上),典型的单模态隐喻包括语言隐喻,

一直是隐喻研8

42014年第4期总第179期

外语学刊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2014,No.4Serial No.179

*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科项目

“中国大学生多元文化读写能力多模态发展研究”(12E033)、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英汉空间认知多模态隐喻研究”

(12522151)的阶段性成果。

究的核心论题,成果丰富。近来得到发展的单模态隐喻研究对象还有图像隐喻和视觉隐喻。(Kennedy1982)Forceville1996年出版的专著《广告中的图画隐喻》从认知角度分析广告(主要是平面广告)中隐喻的构成、类型和工作机制。多模态隐喻则定义为“源域和目标域分别或主要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模态加以呈现”(Forceville 2009:24)。从广义上来说,有两种以上模态共同参与的隐喻就可以称为多模态隐喻。

目前,多模态隐喻研究大多围绕各种语类展开,如广告、漫画、连环画、动画片、手语、音乐与电影等。研究热点包括隐喻与转喻的互动机制,语言、文化与认知的接口问题等。其中,隐喻与文化模式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

2文化认知模式与多模态隐喻的解读

2.1文化模式

Benedict在Patterns of Culture一书中指出,文化模式是文化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力量,是赋予人们行为以意义,将各种行为整合于文化整体结构中的法则(Benedict1987)。文化之所以具有一定模式是因为各种文化有不同主旋律,即民族精神(张再红2010:120)。文化模式建立在一个民族的经济地域基础上,渗透着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该民族性格和行为模式的共同心理倾向(吴平2006:17),具有内在一致性、稳定性和约定性。文化的核心因素是价值体系,表现为符合社会规范、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为社会成员普遍接受的信念(林宝珠2009:111)。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认知语言学从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和图示理论(schema theory)等基点出发,建构以文化模式为主题的认知人类学研究。与之前的研究相比,它不再局限于研究文化模式的民族差异,而是探索如何将符号和意义连接起来的认知过程。Quinn认为,文化模式指某一社会成员共享的关于世界的模式,该模式在文化成员理解世界及其行为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Quinn1991)。文化认知模式能为我们提供认识和理解周围世界的参考点,它常常表现为某种社会文化中的社团成员要受制于其中的价值观、民俗哲理、经验知识、文化传统、社会习俗等,是一种社会化和习俗化的认知模式。文化模式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及其对世界的感知方式。

2.2文化模式与隐喻的关系

“隐喻的本质是通过某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类事物”(Lakoff&Johnson1980:5),是概念从一个熟悉的认知域(源域)到不熟悉的认知域(目标域)之间的映射,而隐喻映射的基础是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象似性关系(iconic relation)。在概念隐喻理论中,典型的源域传统上是和体验相连的,源域的体验特征强调他们的物理属性:人类与世界直接接触使人类对其如此熟悉以至于该知识结构反过来被映射到抽象的概念上。然而,源域的知识并不只是一个体验的问题,还包括文化模式,关于隐喻与文化模式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

一些学者认为,文化模式建立在概念隐喻的基础上,隐喻渗透于文化模式,建构文化模式。(Lakoff1993)另有学者认为,在构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方面,隐喻只是扮演一个相对次要的角色,更重要的角色是文化模式。“隐喻并不能构成我们的理解,相反它们通常只是被选择去适应某个预先存在的文化模式”(Quinn1991:91)。文化模式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以及对世界的感知方式,从而使其建立起独特的文化视角。

对多模态隐喻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加深了解哪些来自于身体经验的隐喻具有普适性,哪些则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例如,Elisabeth ElRefaie在论述政治讽刺画中的多模态隐喻时指出,始源域中有些是基于人类共有的普遍体验,但在不同的经验域之间会形成更加复杂的映射,其中一些隐喻会表现出语言或文化上的特殊性(ElRefaie 2009:181)。

2.3多模态广告实例分析

2.31奥运公益广告

在2008年北京奥运盛会前夕,中央电视台于2007年3月开始制作和播出“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截至2008年4月,先后制作完成并播出公益广告21个,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其中,京剧系列公益广告《采访篇》邀请于魁智、孟广禄、王蓉蓉、袁慧琴等10位德艺双馨的京剧名家参演,以国粹为载体,借助“舞台”概念表现中国文化在世界传扬的同时,通过京剧名家的话语点出本片主题———“登世界的台,唱中国的戏”,展示中国人以开放、文明、热情的心态喜迎奥运的精神风貌,激励国人在2008年北京奥运盛会到来之际,在“中国舞台”上唱好自家的“戏”,让世界为我们喝彩!

广告开篇部分展现以国际大都市为背景的奥运五环标志,然后是在申奥、比赛活动和剧院舞台场景之间进行画面切换,依次出现紧闭的舞台大幕、申奥队伍、剧院内一盏灯点亮、庆祝申奥胜利、剧场灯光打开、运动员开始起跑、剧院化妆间灯亮

94

直至舞台大幕徐徐拉开。从多模态角度分析,这一部分主要运用听觉模态(逐渐加快的京剧锣鼓)和视觉模态;广告中间部分是10位著名京剧演员身着便装,依次说出自己对奥运的祝福,画面上同时打出字幕,还切换出他们上装后的剧照,既有舞台表演也有以长城为背景的室外表演。这一部分主要采用听觉模态(演员说出对奥运会的祝福)、视觉模态(演员讲话的字幕、镜头的切换)、语言模态(字幕和讲话);结尾部分通过京胡独奏和一位刀马旦演员的舞台造型,引出字幕“登世界的台,唱中国的戏”,并伴有画外音同时响起。该部分也运用听觉模态(京胡独奏、画外音)、视觉模态和语言模态。整个广告通过视觉、声音、语言文字等多模态方式表征出目标域北京奥运会和源域京剧,用剧院喻指赛场,用演出活动喻指主办赛事,用京剧喻指奥运比赛,用京剧表演者喻指中国、北京人民,从而聚焦出中心隐喻“主办北京奥运会就是在国际舞台上表演京剧”。

该中心隐喻来自人们熟知的概念隐喻life is a stage/life is a play.该隐喻在许多中外诗歌甚至日常语言中经常使用,如“生活的大舞台”、“人生如戏”、“生活在聚光灯下”。She’s my leading lady.She always wants to be in the spotlight.莎士比亚写道:All the world’s a stage,/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They have their exits and their entrances./And one man in his time plays many parts.这些语言都来源于概念隐喻“人生是舞台”,是人类以戏剧舞台为视角阐释对人生许多方面的理解。这是由于人类具有相似的认知能力、思维过程及一些共享的世界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隐喻化认知存在着一定共性(林宝珠2009)。一些普遍存在的客观事物会给人类留下相同或相似的印象和感受,引起相同或相似的想象和联想,正是这种共性形成人类对自身以及外部世界的种种共识。

但由于受各自文化价值观念、信仰、历史传统、社会习俗等因素影响,源域结构及其显著特性往往受到不同文化影响和社团文化规约,隐喻因此受到不同文化认知模式制约,表现出明显的民族文化特性。中央台奥运公益广告的京剧篇就表现出独特而鲜明的文化身份。众所周知,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承,地方戏曲多达300多种。京剧作为最有代表性的戏曲形式,有国粹”之称。乾隆55年(1790)“徽班进京”标志着京剧正式诞生,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历程,广泛吸收西皮、二黄、昆腔等音乐元素,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剧”,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大量与其相关的概念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认知里,渗透到其他概念域,反映在日常语言使用中,构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认知。例如:

①该政府是两年前上台的。/The present gov-ernment came into power2years ago.

②其中一党的领导人即将下台。/The leader of one party is stepping down.

中国人往往把重要的工作岗位称为“舞台”,“上台、下台”分别表示掌权和离任。

③上周他出席新片发布会时,大批粉丝前往捧场。/Last week he was greeted by hordes of screaming fans as he launched his new film.

④卡梅隆强调,他不是要和奥巴马唱对台戏。/Cameron insisted that he was not at odds with Obama.

“捧场”原来指观众到剧院观看喜欢的演员表演,叫好鼓掌,现在可以表示支持;“唱对台戏”过去指两个戏班子为抢生意,同一时间演同样的戏,称为唱对台戏。现在多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反对或搞垮对方。

⑤他是杂技团的台柱子。/He is acrobatic troupe’s pillar.

⑥中国央行在全球金融系统中不再只是扮演跑龙套的角色,而是成为了核心人物。/It is no longer playing a walk-on part in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but a central character.

“台柱子”原指戏班或院团中挑大梁的主要演员,现在喻指重要人才;“跑龙套”在京剧里指扮演随从等配角,之所以称“龙套”,是因为戏服上往往绣有龙纹之故,现在喻指次要人物。

⑦他说话有板有眼。/Whatever he says is well presented.

⑧那些奢侈品公司放下身段,想让中国客人了解它们是多么有价值。/Companies are bending over backward to let Chinese consumers know just how valuable they are.

戏曲唱腔的板式结构大都有慢板、快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等。在各类板式中,强拍为板,弱拍为眼,板式的强弱关系就是板眼,“有板有眼”指唱腔合乎节拍,现在比喻行事有节奏,言语动作有条理;“放下身段”中,身段作为舞的体现,是戏曲表演艺术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内心活动的手段,而“放下身段”则喻指不摆架子。

上述语言材料都取自传统中华文化中戏剧表演的行业术语,说明中国戏曲的深远影响使之成为一种主要的文化模式并影响人们的思想,渗透

05

到其他概念域中。这些语言事实能显示京剧等中华传统戏剧形式所蕴含的中华文化模式,该文化模式既构建“人生是舞台或人生如戏”这一基本的概念隐喻,又深受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等文化的影响,有深刻的中国文化烙印,通过京剧独特的唱腔、服装、脸谱、伴奏等元素反映中国人对生活中各种问题和事件的独特看法。基于此,央视公益广告体现出将北京奥运会与京剧联系起来的中心隐喻,即“主办北京奥运会就是在国际舞台上表演京剧而不是西洋歌剧”(Yu Ning2011)。

2.32立邦漆广告实例

《国际广告》2004年9月号曾刊登一则名为“龙篇”的日本立邦漆广告,画面上有一个中国古典式亭台,亭子的两个立柱上各盘着一条龙,左侧立柱色彩暗淡,巨龙紧紧攀附在柱子上;右侧立柱色彩鲜艳,但龙却跌落到地上。画面旁边配有文字说明:右侧立柱因为涂抹立邦漆,致使盘龙滑落下来。

整个广告运用视觉、文字等多模态表征方式,有些人赞为“创意非常棒”,但却在中国市场激起众怒。“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崇高地位,象征吉祥、权势、高贵,国人经常自称为“龙的传人”。通过隐喻解读,这则广告中的盘龙下滑不能不令人联想到对中华民族的贬低和不敬,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和自豪感,引起众怒在情理之中。反之,如果是西方人看到这则广告就不会有这么激烈的反应,因为在西方文化中,龙往往是凶恶、邪恶的象征。可见,具有普遍性的概念隐喻在不同文化中会激发不同的心智意象。

3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两则多模态广告语篇,围绕文化认知模式与多模态隐喻解读,探讨概念隐喻与文化认知模式之间的互动机制,得出结论:(1)隐喻往往受到不同文化语境中认知模型的制约,其源域的结构及其显著特性受到不同文化影响和社团文化规约;(2)具有普遍性的概念隐喻在不同文化中往往会激发不同心智意象。二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的互动机制。多模态隐喻研究尚属起步阶段,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必然会在探索人类思维本质、揭示隐喻认知机制等方面作出新的贡献。参考文献

林宝珠.隐喻的文化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5).

王凤.言与非言的多模态隐喻研究[J].外语学刊,2013(2).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

谢竞贤.多模态视角下的隐喻—兼评Charles Forceville的隐喻研究[J].外语学刊,2011(5).

张再红.词汇文化语义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

ElRefaie,E.Metaphors in Political Cartoons:Exploring Audi-enceResponses[A].In C.Forceville&E.Urios-Apari-si(eds.).Multimodal Metaphor—Application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C].New York:Mouton de Gruyler,2009.

Forceville,C.Pictorical Metaphor in Advertising[M].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6.

Forceville,C.Non-verbal and Multimodal Metaphor in a Cognitivist Framework:Agendas for research[A].In

C.Forceville&E.Urios-Aparisi(eds.).Multimodal

Metaphor—Application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C].

New York:Mouton de Gruyler,2009.

Kennedy,J.M.Metaphor in Pictures[J].Perception,1982(11).

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Lakoff,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Quinn,N.The Cultural Basis of Metaphor[A].In J.W.Fernaudez(ed.).Beyond Metaphor:The Theory of

Tropes in Anthropology[C].Los Angele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Urios-Aparisi.E.Interaction of Multimodal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TV Commercials:Four Case Studies[A].In

C.Forceville&E.Urios-Aparisi(eds.).Multimodal

Metaphor—Application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C].

New York:Mouton de Gruyler,2009.

Yu,N.Beijing Olympics and Beijing Opera:A Multimodal Metaphor in a CCTV Olympics Commercial[J].Cogni-tive Linguistics,2011(22).

收稿日期:2013-07-22【责任编辑王松鹤】

15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隐喻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9b2738408.html,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隐喻意义 作者:张乐 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17期 摘要在认知学领域,隐喻被认为是一个概念化过程,它构成了我们的思想和语言。词汇的文化内涵就是在隐喻式思考和联想中产生的。本文分类阐述了文化负载词汇的隐喻意义和隐喻理据,为词汇学习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隐喻文化负载词隐喻理据 隐喻体现着语言中的文化元素,是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形式,更是 一种思考和行为的方式,人们的日常用语和行为都离不开隐喻,因此文化从很大程度来说是以一种隐喻的方式建立形成而成。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隐喻恰巧成为了传达文化信息的一个工具和方式。通过隐喻中的映射,让词汇具有了文化意义。因此,文化负载词与隐喻的联系不言而喻。 1文化负载词的定义 在英语语言中,一个词通常包含多个意思。根据英语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的研究,语义被划分为七类:外延意义(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文体意义或社会意义、联想意义、感情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除概念意义和主题意义,其余五种统称为联想意义,因为他们都是人们使用语言时的情绪反应,是特定社会中的文化专有项。 因此根据以上研究,本文将文化负载词认为是在特定语言背景下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词汇,包含单词、谚语和习语。文化负载词汇的意义就是文化语义。 2文化负载词汇的隐喻意义 当人类祖先创造语言时,他们将自己所熟悉的东西重新赋予其语言符号,而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扩展,很难也不可能为每一个新出现的事物赋予一个新的语言符号。那么人类是如何赋予新事物其语义特征呢?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答案就是隐喻。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被视为是一种联想机制,它遵从人类认知的规律,即从近到远,从具体到抽象,从空间到时间。当了解一种新事物时,人们常会把己知的熟悉的特征转移到未知事物中,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到极致。显然,正是人类的共性创造出了隐喻的共有工作机制,不分地域限制。这也就是所谓的隐喻的普遍性。此外,由于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的不同,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不同的,这也体现了文化专有性。 以“head”为例,这个词的本义指人身体的一个部位,之后在隐喻的作用下,“head”用来指代其他事物的类似部位,并将其意义从具体实物映射到抽象领域。因此“head”一词意义丰富起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侯国金 四川外语学院 摘要:本文先介绍了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两种虽不统一但颇具影响力的假说,即隐喻是一种语用现象的假说,认为隐喻是可以也应该教和学的。然后本文介绍了辨认隐喻的一些方法,最后对隐喻的理解和推断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隐喻;语用;互动;辨认;推断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Abstract: P roposing some ways of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the paper highlight s with a perspective of metaphor inference and interpretation in the reading pr ocess. Key words: metaphor; pragmatic; interaction; identification; inference 0. 引言 现代隐喻理论对隐喻的本质的认识上升到认知和语用的层级上,认为隐喻是认知现象、语用现象和两个语义领域的互动。 传统隐喻理论把隐喻当成语言现象或修辞现象,而Lakoff & Johnson 把隐喻看成“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的方式。[7] 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原始的典型思维是身体化活动或“体认”( 2.1.15 ),即把人作为衡量周围事物的标准。既然人有头、腰、脚、冠、身等部分,于是我们创造出“山头”、“山腰”、“山脚”、“树冠”、“树身”等。语言学的历史其实也就是不同语言隐喻的更替。19 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把语言看成一种生物体,有生老病死。20 世纪初Saussure 把语言看成一盘棋,个体的价值决定于它在系统中的位置和与其他棋子的关系。50 年代Chomsky 把语言看成是发展蓝图。人的周围潜在着生命,生活中无处不涌动着生命,人们要表达它们就得借助熟悉的描述人本身的词语和方式,于是就有了隐喻。再者,抽象概念也要借助于隐喻,如

“内”“外”的隐喻认知分析

“内”“外”的隐喻认知分析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的认识、思维、经历、甚至是行为的基础。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容器隐喻,重点讨论“内”和“外”这两个概念的意义,旨在寻求“内”和“外”的语言规律。 标签:认知语言学隐喻内外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体现了人们赖以思维和行为的概念系统的本质特征,是人们的认识、思维、经历甚至是行为的基础。莱考夫和约翰逊指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为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是隐喻方式的。”[1]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研究,隐喻主要有三大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2]。实体隐喻是以人们生活的物质为基础,把物质看成实体,组建一系列抽象的隐喻概念意义。在实体隐喻中地位较重要的是“容器”隐喻。人们在认识外部世界时,通过对自身的了解投射到对其他具体空间领域和日常生活经验等抽象事物上,从而了解身体以外的其他事物、事件或状态,这样也可将其他事物或事件等看成是人的身体,想象成是一种容器并概念化,于是就产生了容器隐喻。”[3]容器隐喻有边界,有内外之分。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容器隐喻,重点讨论“内”和“外”这两个概念的意义,旨在寻求“内”和“外”的语言规律。 二、“内”“外”的隐喻意义 (一)容器隐喻意象图式的形成过程 容器隐喻属于常规隐喻中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实体隐喻,是一种意象图式隐喻,即容器隐喻之下是一个基于“内外”关系的抽象的“容器图式”。由于人体是一个三维容器,有“吃进”“吸入”“呼出”和“排除”等生理现象,还有“走进”“走出”等一系列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空间关系,从而形成容器图式。[4]人们可以通过对自己身体和身体经验的了解,投射到其他抽象经验的领域,以形成隐喻概念或概念隐喻。这样,在我们日常身体体验中不断出现的结构——容器,便对人类有了特殊的意义。在容器图式这种认知模式的指导下,我们就可以把凡是有边界或能构想出边界的物理空间都作为容器:城内/外、党内/外、朝廷内/外、关内/外、国内/外、校内/外、海内/外、山外、村外、屋外、野外、天外、言外、外乡、外地。然后人们进一步将这一容器概念影射到更为抽象的领域,把时间、思想、状态、事件、距离、范围、社会关系等看成是一个容器,于是就形成了各种容器隐喻。下面举三例作进一步说明: (1)他做了个深呼吸,把新鲜的空气吸入体内。

从隐喻看文化

从隐喻看文化:英汉俗语修辞审美观对比 张令千*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212) 摘要:英汉俗语的隐喻修辞对比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本文试图从无生物、有生物、爱情观和宇宙观的角度进行英汉隐喻修辞的对比,以求由一斑而窥全豹的修辞审美效果。 关键词:隐喻;俗语;修辞;审美观 A Culture Appreciation from the Angle of Metaphor: An Aesthetic Contract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olloquialisms Zhang Ling-qia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Ningbo University, Zhejiang, Ningbo 315212) Abstract:There are numerous ways and angles to contract Chinese and English metaphor. 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 contrac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metaphors from the angle of nonliving matters, living matters, view of love and view of the world to fulfill the purpose of appreciating the beauty of metaphors. Key Words:metaphor; colloquialisms; rhetoric; aesthetics 中图分类号:HO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隐喻(metaphor)一词源于希腊语(metaphorn),意为‘a transfer of a meaning’,在汉语修辞学中它又被称作暗喻。陈望道先生(2010)在他的《修辞学发凡》中说过:“隐喻是比明喻更进一层的譬喻”。其实迄今为止所讨论的“隐喻”,“实际上是不同层面的语言现象”(徐鹏,2007)。传统修辞学主要将修辞看作是词汇的转用,故传统修辞学意义上的“隐喻”主要指词汇层面上的语言使用现象。“相互作用理论”则是在句子层面上讨论本体与喻体之间在词义上的相互迁移和相互影响。“认知隐喻理论”则从认知的角度将隐喻放置在文化层面上予以探讨,试图说明一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所独到的隐喻性的认知方式。“语法隐喻理论”似乎同样关注隐喻文化属性,但与认知隐喻理论不同的是,语法隐喻理论更多的是从语 *作者简介:张令千,男,湖南武冈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英语语言教育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学、教育学与心理学。

钱钟书作品中隐喻的认知解读

摘要: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它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同时也被广泛应用在文学作品中。本文从认知角度对钱钟书作品中的隐喻进行解读,了解作者如何通过丰富的联想,在原先互不相关的事物中发现相似点,创造新奇的隐喻,来表达智慧和哲理。 关键词:隐喻;认知;钱钟书 引言 对隐喻的使用和研究兴趣自古就有。亚里士多德曾在其著作《诗学》和《修辞学》中对隐喻做出过讨论并指出“成为一个隐喻大师是最了不起的事”。但传统研究对隐喻的认识仅停留在词语层面上,将其看作是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修辞方式。随着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对隐喻探索的逐步深入,现代隐喻理论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束定芳,2000)。隐喻存在人们日常的思想中、语言中,同时也被广泛应用在文学作品中,是作者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构成文体风格的重要媒介。 本文试以束定芳对隐喻功能的分类为基础,从认知角度对钱钟书作品中的隐喻进行解读,以期加深读者对其语言风格及文字魅力的感受,同时能够为整部作品的理解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隐喻的认知研究 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标志着隐喻研究突破了传统修辞学研究的束缚,进入认知学研究的新阶段。他们指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人类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从本质上来讲也是隐喻性的(lakoff johnson,1980)。人们通过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利用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国内也逐渐兴起了对隐喻的认知研究热潮。有学者从认知角度探讨隐喻的本质和工作机制,如赵艳芳(1995)、束定芳(2001,2002)等,也有学者对英语和汉语中的隐喻认知进行对比研究,如陈家旭(2006,2007)、王寅(2003)等,还有不少学者开始将隐喻的认知功能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从不同的方面探讨隐喻能力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如严世清(2001)、汪少华(2005)。 束定芳(2000)在其著作《隐喻学研究》中对隐喻功能进行了分类,其中从认知角度看,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和组织经验的工具,可以提供认知事物的新视角,能够利用两个领域间的相似性达到类说推理的目的。本文将参考束定芳先生提出的隐喻认知功能,具体从三个方面对钱钟书先生的小说、散文中出现的隐喻进行探析。 钱钟书作品中隐喻的认知解读 1.通过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来理解陌生的、抽象的概念 隐喻是一种基于经验的由始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通过将始源域的某些特点和结构映射到目的域的事物上,形成相应的认知图式,人们就可以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体验陌生的、无形的、抽象的概念。因此,隐喻能够描写新的,几乎难以描写的经验和思想(胡壮麟,2004)。语言大师通常擅长将抽象的概念通过隐喻转化成具体的或为人们所熟知事物或经历,让读者有更深刻或切身的感受。例如,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一个偏见》) 在这句话中,作者将抽象的概念“偏见”比作人们熟悉的“放假”,并通过“家常日用”和“星期日娱乐”的对比,说明不管人有无思想,都会存有偏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之后又用一比喻,将始源域的没有私人空间,或私下还要装模做样,映射到目的域,形象地说明如果不

通感的认知阐释

通感的认知阐释 摘要通感基于人类共同的生理机制,它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既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同其他隐喻一样,通感隐喻也包含着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它是通过从某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向另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映射而形成人类认知世界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本文试图在认知理论的框架下,运用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式来分析通 感,以便探寻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和心理奥妙。 关键词通感隐喻认知方式意象图式隐喻模式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并将它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但是Lakoff和Johnson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将这种说法彻底推翻了。他们提出隐喻是普遍的,不可简化的。人类理解的想象结构直接影响隐喻意义的本质,并规约我们的理性推理。隐喻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方式。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通感这一隐喻修辞手法,通过对其相关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以及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通感的认知性阐释。 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synaesthesia),望文生义,指的是人的各种感觉相互连通,身体某一感官受到刺激,产生反应,同时又引起其他感官的反应。它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指我们在思考或交流使用乙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去表达属于甲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以达到新奇、精辟的表达效果。传统上,通感现象被认为是一种语言现象和文体现象,是润饰辞藻的一种修饰手段。例如英语中有 piercing cry (刺耳的声音)、sweet music (悦耳的音乐)、 sour look (怒视)、a loud shirt (颜色花哨的衬衫)、 soft light (柔和的光线)这样的表达方法。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法,如“闻见(香味)、听见、冷眼、清净、音色、声音刺耳、眼睛尖、口味重”等。小孩会说“妈妈的牛奶洗面奶闻起来好甜啊!”。电视台广告中也有“听得见的微笑”之说。在文学作品中,通感更是受到了古往今来中西文人的青睐,被广泛地运用着。 二、通感隐喻的认知阐释 英语中synaesthesia(也可写作synesthesia)就是与汉语“移觉”相对应的修辞格。该词中的syn,据 Webster’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来自希腊语的 aisthēesis,意为sensation。其定义为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孙启耀杨珺 (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哈尔滨150001 )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概念隐喻的经验基础及其普遍性,进而对非语言现象---图片中的概念隐喻作了分析解释。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很多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得以发挥。这也证明了人类思维的确是隐喻性的。概念隐喻意义不仅以语言的方式传递,而且在非语言现象—图片中也有概念隐喻意义传递的现象。 关键词:概念隐喻;图片;传递 1.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有关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转喻进行再研究的文章俯拾即是。如果说前些年隐喻类文章大多围绕隐喻理论方面进行分析的话,而在最近两三年,隐喻研究趋向于研究隐喻和其他理论等结合。范文芳(2007;朱永生(2006 )等在语法隐喻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廖美珍(2007 )研究了语篇隐喻,刘乃实(2007 )把隐喻和计算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蓝纯(2003)对空间隐喻进行了研究,汪少华分别对伦理概念(2007)和时间概念(2006)中的隐喻分析研究;张祝祥(2007 )对颜色隐喻加以论述,陈家旭(2007 )分析了情感隐喻。以上对隐喻的研究属于语言层面,而对非语言层面的概念隐喻意义的研究还不多见。我们发现一些非语言现象诸如艺术、广告、宣传画中隐喻的研究还未见有论述,本文拟从概念隐喻入手,对图片中所包含的概念隐喻意义进行初步的探析。 2.概念隐喻理论 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语言在词汇层次上的修饰,是两个相似物体之间的比喻。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形成的认知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但渗透于语言中,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人们的普通概念系统本质上都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即为概念隐喻或隐喻概念(1980:3)。概念隐喻涉及两个基本要素:源域和目标域。人们倾向于用比较具体的概念(源域概念)来理解抽象的思想或概念(即目标域),从而形成隐喻理解。然而,以往有关概念隐喻的讨论都是以语言材料为基础的。人们对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意义的的传递与理解是否与语言中隐喻的理解是一致的?本文试图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

常见的企业文化隐喻

1、老鹰文化 老鹰是所有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根据动物学家所做的研究,这可能与老鹰的喂食习惯有关。老鹰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鹰,由于它们的巢穴很高,所以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鹰,而老鹰的喂食方式并不是依平等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给谁吃,在此情况下,瘦弱的小鹰吃不到食物都死了,最凶狠的存活下来,代代相传,老鹰一族愈来愈强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公平」不能成为企业中的公认原则,企业若无适当的淘汰制度,常会因小仁小义而耽误了进化,在竞争的环境中将会遭到自然淘汰。 2、螃蟹文化 企业中也应该留意与去除所谓的「螃蟹文化」。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它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是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出得去。企业里常有一些份子,不喜欢看别人的成就与杰出表现,天天想尽办法破坏与打压,如果不予去除,久而久之,企业里只剩下一群互相牵制、毫无生产力的螃蟹。 3、青蛙文化 故事是这样的:将一只青蛙放在大锅里,里头加水再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约略可以感觉外界温度慢慢变化,却因惰性与没有

立即必要的动力往外跳,最后被热水煮熟而不自知。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大多是渐热式的,如果管理者与员工对环境之变化没有疼痛的感觉,企业最后就会像这只青蛙一样,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道。 4、土虱文化 为了增加组织的战斗活力、延续企业的生命力,领导者可以在企业中安排一些「土虱」。喜欢钓鱼者都晓得,如果把鱼钓上来超过个把个小时,放在篓子里的鱼儿往往奄奄一息,所以擅长钓鱼者经常在鱼篓里放一尾土虱,由于土虱生性喜欢攻击身边的鱼,鱼群必须持续跳、躲、闪以避免其攻击,因此即使经过数个小时,钓上来的鱼还是活得很新鲜。企业里一片和谐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若有人能适当地扮演土虱,刺激取样成员的生存力,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不过鱼与土虱的比率一定要抓好,否则反易弄巧成拙。 5、猴子文化 提到企业变革,另外有一个四只猴子的寓言。科学家将四只猴子关在一个密闭房间里,每天喂食很少食物,让猴子饿的吱吱叫。几天后,实验者在房间上面的小洞放下一串香蕉,一只饿得头昏眼花的大猴子一个箭步冲向前,可是当它还没拿到香蕉时,就被预设机关所泼出的滚烫热水烫得全身是伤,当后面三只猴子依次爬上去拿香蕉时,一样被热水烫伤。于是众猴只好望「蕉」兴叹。几天后,实验者换进一只新猴子进入房内,当新猴子肚子饿得也想尝试爬上

从概念隐喻解读《A

从概念隐喻解读《A&P>的人物身份和冲突 1、引言 约翰?厄普代克,美国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作家、诗人。厄普代克被公认为美国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包括系列小说“兔子四部曲”“贝克三部曲”以及一些短篇小说集、诗集和评论集等。短篇小说《 A & P 》被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厄普代克最好的短篇小说,后被列为美国高中生和大学生必读的经典范文之一。该小说描写美国一家食品商场所发生的生活片段,叙述了一位年轻店员与商场经理因对进商场买东西的比基尼女孩态度不同而发生的文化价值冲突的故事。对于该小说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批评界曾从各个层面对该短篇小说进行解读,重点涉及厄普代克的叙述技巧以及反文化主题,亦涉性和宗教信仰等更普遍的人类主题。本文从概念隐喻角度出发,通过结构隐喻和本体隐喻探讨小说中人物身份象征和观点的冲突,体现了新旧观念的碰撞。 2、隐喻解读《A&P〉人物身份 2.1 概念隐喻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从思维方式的角度重新阐释了隐喻,提出“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本质就是通过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Lakoff &Johnson ,1980:72)。根据源域的认知差异,莱考夫把概念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隐喻是我们探索、描写、理解和解释新情景的一个有力工具”(束定芳,2000:30),附着于文字的并不

是文字本身所要表述的,而是文字排列组合展开并暗示的隐含性的 效力。 2.2《A&P>的概念隐喻 小说中的结构隐喻,可以从题目《A&P〉看出。A&P全称为the Great Atlantic and Pacific Tea Company (大西洋和太平 洋食品公司),存在已久,作者选择这家商店是别有用心的,从 大西洋到太平洋,正是美国本土的地理位置,因而是整个美国的象征。商场最能反映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取向。 “ A&P是美国社会”属于结构隐喻,通过商场概念构建一个社会的概念虽然两者认知域不同,但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域源“ A&P和目标域“美国社会”的环节相契合,以某种方式与目标域的内在结构相一致。题目预示了小说的主题,为小说下文埋下了伏笔。 小说一出场就介绍了三个穿比基尼的女孩走进在商店购物的情景,主人公萨米在一旁观察。萨米形容这三个女孩的脸颊像浆果一般,实际上是对这三个女孩的青春活力的赞美。三个女孩的与众不同,充满青春活力的气息,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氛围来说是新观念和新思想的代表。“比基尼少女”隐喻“美国的新思想”,域源是“比基尼少女”,目标域是“美国新思想”,比基尼少女衣着的标新立异 和当时美国提倡的新思想相契合,两者在结构上达到了一致。 文中提到超市中的其他顾客,用了“绵羊”“猪”这些词来形容。用“绵羊”“猪”这些词来形容顾客,暗示那些温顺,循规蹈矩,安于现状的超市顾客,实际上指的是美国当时的旧观念。运用生肖动物的习性特点隐喻属相年出生人的性格特征就是隐喻经典案

阐述隐喻的深刻内涵

阐述隐喻的深刻内涵 作者:白巧灵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1隐喻(Metaphor)基本含义及功能分析 Ametaphorusingconceptsisadescrip-tionofanobjectorevent,realorimagined,usingconceptsthatcannotbe.Theo bjectap-pliedtotheobjectoreventinaconventionalway,theobjectortheeventbeingd escribediscalledthetarget[1]。西赛罗[2]认为:“隐喻是明喻的简化形式,它被缩减成一个词。这个词被放到一个不属于它的位置上,却好象就是它的位置。”卡西尔将隐喻分狭义的隐喻和广义的隐喻两种:前者是指“有意识地以彼思想内容的名称指代此思想内容,后者是”基本隐喻“或根本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形式、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神话的以及语言的概念本身得以表达的条件”。亚里士多德[3]在《诗学》中定义隐喻是:“隐喻是通过将属于另外一个事物的名称用于某一事物构成,这一转移可以是从种到属或从属到种,或从属到属,或根据类推。”Lakoff等人对隐喻的解读:“隐喻在日常生活中,隐喻是无处不在的,不但在语言表达中,而且在思维和行动中。人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隐喻”顾名思义就是不明显的比喻,亦称“暗喻”;在功能上,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它更是思维的问题;在结构上“,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即始源域(喻体)和目标域(本体)之间的映射。隐喻的理解就是两域之间的语义迁移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摘要:隐喻作为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在人们的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认知隐喻的提出更是掀起了一股“隐喻潮”,隐喻研究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语法隐喻作简单区分,并且对国内词汇层面、语篇层面上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探析。 关键词:认知隐喻;区分;词汇;语篇 1. 引言 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2000多年,隐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各研究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在20世纪70年代更是进人了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相对而言,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给予关注并进行研究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刘宁生的摘译文章拉开了当代中国隐喻研究的序幕,但是中国的隐喻研究并为受到起步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隐喻,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本文拟对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性探析。 2. 认知隐喻 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且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的范畴。换言之,隐喻不仅

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Ungerer & Schmid,1996;蓝纯,1999) 2.1 认知隐喻产生及其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从人类产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感受和认知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当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关联经过长时间的感知后,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对这种关联的抽象的认知模式,这就是认知语言学上所说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形成之后,人们才可能据此造出词项或义项来。如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早的,认识了自己的身体以后再利用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来认识其他的事物是很自然的,因此,人类在给树的各部分命名时就会有树冠、树身的概念,在给山的各部分命名时也就有了山顶、山头、山腰、山脚的说法。因此,认知隐喻在产生以前,语言中并没有表示这个概念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它的产生是为了填补词汇空缺。 隐喻有如下特点:(1)规约性:有些隐喻已经石化了,或者已经变成了死喻;(2)系统性:目标域和源域紧密相连,隐喻可扩张,隐喻都有自己的内部逻辑;(3)非对称性:为了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起相似点,隐喻不可能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对称性的比较;(4)抽象性:典型的隐喻总是使用具体的源域来描述一个抽象的目标域。(Saeed,1997) 2.2 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

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

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汉语言文学 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 马玲玲 摘要:汉语中的联合构词可以说是极具特色的,作为合成式复合词中的一个堇 要组成部分,联合式复合词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堇视,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角度入手『对联合词进行分类探析,以期对以往的研究有所增益。 关键词:联合词隐喻阐释 本文所论及的隐喻式联合词是指联合式复合词的意义在原义的基础上发生了隐喻引申,使词义更加丰富。 认知语言学意义上的隐喻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人类的思维就是建构在隐喻之上的。 人们的许多经验和活动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人们的概念系统大多是由隐喻建构的。认知语言学家指出,相似性是隐喻产生的基础和灵魂,隐喻就是要发现“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从而用‘‘始源域之名'’代替〃目标域之实"。恰似赵艳芳所论述的「在隐喻结构中■两种本似无联系的事物之所以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因而最终会利用这两种事物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情感,这就是隐喻的认知基础。”基于此,我们可以以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为出发点对现代汉语中的隐喻式联合词试作分类阐释。 二.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 (-)性质相似的隐喻 性质相似的隐喻式联合词是以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性质相似"为基点,通过隐喻机制,把我们所熟悉的事物投射到了原本不熟悉、不易理解的事物或抽象概念中,从而使其易于被理解、接受。以”豺狼"一词为例:在汉民族的思维习慣中,豺 和狼一直是两种非常贪婪、残暴的动物,能给其他很多动物甚至人类带来严更的伤害。当人们想要表达某些人凶恶残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时就以"凶恶残暴”这T 寺征为桥梁产生联想,从而以自己熟悉的凶猛动物”豺狼”来喻指 "凶恶残忍的人"。此类隐喻式联合词还有"爪牙、禽兽、虎狼、堡垒、本末、日苦、钢铁、风雨、机械、锦绣"等。以下面两个词为例具体分析:

广告隐喻的认知解读

《鬻语言应用研究 广告隐喻的认知解读 口徐乐琼杨新亮 摘要: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广告商为夺人眼球、独树一帜,广告隐喻便应运而生。广告创作者利用高度浓缩的艺术语言来突显产品的特点,让受众透过表层的广告语去领会深层的隐含意义。本文以心理模型的常叛推理理论为视角,探讨广告隐喻的认知动因。广告隐喻的认知解读机制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类比联想、心理建模和概念稀释。其中,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心理建模是核心,概念稀释是基础,类比联想是手段,三者彼此交互作用,实现广告隐喻隐性含意的成功解读。 关键词:隐喻广告心理模型常规推理类比联想概念稀释 一、引言 广告大师雷蒙罗比凯曾说过:“上乘广告的最好标志是,它不仅能使观众争相购买它的产品,而且能使观众和广告界都把它作为~种可钦可佩的杰作而长久不忘。”一则绝妙的广告是设计者匠心独运,精心雕琢的心血之作,它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一字传神,百读不厌。而有的广‘告词表达直白,缺乏想象力,索然无味。为使广告语新颖别致,富有感染力,广告创作者往往利用隐喻,给受众以无限的想象空间,由此及彼,透过表层的广告语,领会深层的含意。隐喻在广告中的广泛应用,使其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在给广告商和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受到语言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学者如姚俊(2004)、赵字(2007)等利用F a uconni er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对广告双关语做了精辟详细的解释,王丽皓(2004)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广告隐喻的多重功能。而从文献资料看,关于广告隐喻的认知解读机制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以心理模型的常规推理理论为视角,探讨广告隐喻④的认知解读机制,即通过类比联想、心理建模、隐喻含意推导以及概念稀释来分析广告隐喻的认知解读机制。 二、广告与隐喻 (一)隐喻的内涵 隐喻源于修辞学中的一个修辞格。它以已知的、熟悉的一种事物去代替未知的、陌生的另一种事物,通常以形象生动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事物。传统语言学只把隐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修饰的手段。而早在1936年,隐喻相互作用论的创始人R i char ds就指出:“好的语言是一种圆满的实现,能表达人的感知本身所不能表现的事情。语言是不同领域的交汇点,不仅是认知的表现形式,而且也是它的组成部分。源于日常经验的认知体系构成了语言运用的心理基础。”(赵艳芳,2001:99)此后,Lakof f,G和J ohnson,M的M et aphors W e Li ve跏。书问世后,隐喻不再被简单地视为一种修辞,而是被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认知模式,指以一事物描写或替代另一关联事物的思维和认知式。它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赵艳芳,200l:99)。而这种关联正是两个不相干事物的相似性,借着这相似性 2010.10使我们从某一类事物去认识另一类事物,从而产生新的认知关系。束定芳(2000:14)也指出这种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隐喻表达的是一种平行关系,即通过指出某物与另一物之间的某方面的相似性来表达某物。 由此可见,隐喻必然涉及两种或两类事物,一个是出发点,另一个为目的地。英国修辞家理查德(I.A.R i char ds)将前者称为“载体”(vehi cl e),将后者称为“话题”(t enor)。莱考夫(G.L a kof f)等人称前者为“源”(sour ce),称后者为“目标”(t ar ge t) (王文斌,2007:16)。汉语中把它们称为“喻体”和“本体”。喻体的某个特征(或称联想意义)被投射到本体上,即形成隐喻意义(s ens e),隐喻意义是在两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 (二)广告中的隐喻 广告,顾名思义是广而告之。广告的主要目的是以』1‘告艺术传递商品信息,以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使其产生消费欲望,使之购买所宣传的商品。在广告如林的信息时代,广告商为使自己的品牌能够独树一帜,在广告语言中常常使用隐喻等修辞手段,以增强广告的效果。广义上来说,隐喻运用于广告中称之为隐喻广告。也就是说,此广告具有一种暗示性,蕴涵一种隐含的信息。根据隐喻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把隐喻分为显性隐喻和隐性隐喻。所谓的显性隐喻就是修辞学上的明喻,它指的是两事物间的一种对比关系。而隐性隐喻就是暗喻,是一种隐含关系。相比较而言,明喻的相似性更加明显,直接显现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而暗喻中本体与喻体的关系更为密切。在结构形式上,暗喻要比明喻简洁,但意义却更为含蓄深刻。 (1)房子就像茶,饮是一种需求,品是一种文化,悟是一种境界。(某房地产广告) 这是一个典型的明喻。创作者以茶道的境界来比喻宅居的境界,审视人居的三个层次,传达新的人居理念,展示高品位的生活。 (2)“无形胜有形。”(美国博士伦隐形眼镜广告) 广告巧妙地借用了“此时无声胜有声”,把博士伦隐形眼镜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把此类广告称之为暗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世纪80年代,对隐喻的认知研究有了飞速的发展,系统论述隐喻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Lakoff、Johnson、Turner(1980,1987,1989)等。其中Lakoff 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揭示了隐喻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尤其是他们合著的Metaphor We Live By(1980)一书成为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Taylor,1989:130)。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基本上是隐喻性的”(1980:3)。他们对隐喻下了一个宽泛的定义,即“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一类事物”(1980:5)。由此可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人类感知世界、形成概念的重要手段。 Lakoff和Johnson所建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语义观。他们认为,隐喻可以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Lakoff和Johnson 指出,“我们的许多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构建的”(1980:147)。这种隐喻式推理一是基于人的经验,二是基于具体到抽象域的投射,即从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他们认为,人类有能力将一个概念域隐喻性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建立起不同概念域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相似联想。正是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词汇发展了其不同的义项,产生了许多隐喻含义。如:hot一词,其本义是“感觉热的”,通过隐喻影射产生了“辣的”、“热情的”、“兴奋的”、“热门的”等含义(转引自赵艳芳,2001:120)。人类在创造新的语义范畴的同时,也发展了其自身的隐喻思维能力。Lakoff(1987)认为这种隐喻模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它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 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具体概念为源域向其它认知域映射而获得抽象意义的认知方式揭示了人类思维和语言表达之间最本质的联系,他们特别强调认知主体(即人)在隐喻理解中的积极作用,认为它是隐喻理解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同时也忽略了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制约作用,因而无法对隐喻影射的多层含义作出选择(王寅,2001:315)。

芰荷、芙蕖的隐喻意义

“芰荷”“芙蓉”的隐喻意义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是屈原《离骚》(节选)中的 两句。其中的“芰荷”“芙蓉”是什么东西,“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 裳”当中包含着什么深刻的意义,这是学习《离骚》(节选)时必须弄清的一个问题。 芰,古书上指菱,一种水生植物。荷,也叫莲,一种水生植物。芙蓉, 即莲或荷。“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如果光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把莲和菱的梗叶连缀起来用来做上衣,把荷莲的梗叶连缀起来用来做下衣。如果可以这样来理解的话,屈原的这身装扮很容易把我们带回到远古的茹毛饮血、衣叶披麻的蛮荒时代。 然而,诗人描写自己的这身奇怪的装束,却有着更为深刻的隐喻意义。 其一,“芰荷”“芙蓉”暗指诗人心中的国富民强的政治理想,“制芰荷 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体现了屈原对国富民强的政治理想的不懈追求。菱实的清香可口,荷花的鲜艳入目,都能把人们引导到美好的境界中去。屈原积极投身楚国的政治改革,就是为了实现心目中的使楚国国富民强的美好理想。但由于保守派的嫉妒“众女疾余之娥眉”和中伤“谣诼谓余以 善淫”,他的政治理想成了泡影。楚王还听信谗言,罢了屈原的官,将他流放到偏远的蛮荒之地,“謇朝催谇而夕替”。然而,屈原对其政治理想的追求并不因为自己人生的不如意而有所改变。相反,他要借对自己“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这种“奇服”的描写,来间接表明自己决不放 弃政治理想的坚定信念。“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则把这一

种心声直接表露出来了。 其二,“芰荷”“芙蓉”暗指洁身自好的操守,“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 以为裳”体现了屈原要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愿望。莲荷具 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清高品质,因此它理所当然地成了屈原心目中的偶 像。尽管当时的社会世风糜烂,“固时俗之工巧兮,俯规矩而改错;背绳墨 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屈原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宁溘死以流亡 兮,余不忍为此态”,他要像莲荷那样“出污泥而不染”。这种内心的追求 与“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外表装扮相为照应,把一个从里到 外、彻头彻尾的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的 面前。 其三,“芰荷”“芙蓉”暗指特立不群的个性,“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 以为裳”体现了屈原标新立异、不与恶势力妥协的鲜明个性。菱实的棱角 分明,荷莲的梗直不弯,“芰荷”“芙蓉”的这些特点,正好与屈原的个性 相符,于是它们很自然地走进诗人的生活圈,与屈原成了形影不离的伴侣。在他看来,“方”与“圜”是不能“周”的,“异道”又岂能“相安”?楚 王也好,靳尚、子兰之流也好,“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之信芳”,你们 不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我内心是确实美好的就行了。这样,诗人通过对 自己“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奇服”的描写,把自己特立不 群的个性充分展示了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