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有机产品生产操作规程模板

有机产品生产操作规程模板

有机产品生产操作规程模板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s://www.sodocs.net/doc/996779811.html, 好好学习社区

有机产品生产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QB/DXC02-CZ01~CZ13-2013 受控状态:受 控

版本/修改: A 版/0 发放编号:

发布:2011年 07月10日 实施:2011年 07月10日

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

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 一、目的:为规范工艺操作,保证工艺规程的严格、完整的执行,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有机肥车间的工艺生产和工艺管理。 三、有机肥产品定义: 以畜禽粪便及工农业有机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腐熟后制成的有机肥料。有机肥用编织袋包装,每袋净含量40kg。 四、原辅料配比技术规程 1.原料及辅料 (1)原料:烟沫、褐煤、养殖场畜禽粪便、磷矿渣等。 (2)辅料:CM菌种等。 2.原辅料要求 烟沫保证水分10%以下,有机质60%以上;褐煤水分20%以下,有机质50%以上,腐植酸30%以上;粪便水份控制在85%以下,以保证运输过程的二次污染控制及堆肥前处理的水份控制。原料不得夹杂有其它较明显的杂质。菌种由自己生产,活菌数保证2亿cfu/g,杂菌率≤30%。 3.配比工艺要求 (1)原辅料:C/N比控制在23-28。

(2)含水量:原料配比含水量控制在25%-40%。 (3)容重控制在0.4-0.8g/cm3。 五、堆肥发酵生产技术规程 1. 工艺流程 前处理---主发酵---后熟发酵---后加工。 2.主要工艺条件 (1)前处理的原料要求参见原辅料配比工艺规程。 (2)高效的微生物菌剂。添加菌剂后将菌剂与原辅料混匀,并使堆肥的起始微生物含量达106 个/g以上。 (3)堆高大小:自然通风时,高度1.0-1.5米,宽1.5-3.0米, 长度任意。 (4)温度变化:完整的堆肥过程由低温、中温、高温和降温四个阶段组成。堆肥温度一般在50-60℃,最高时可达70-80℃。温度由低向高现逐渐升高的过程,是堆肥无害化的处理过程。堆肥在高温(45-65℃)维持10天,病原菌、虫卵、草籽等均可被杀死。 (5)翻堆:堆肥温度上升到60度以上,保持48小时后开始翻堆,(但当温度超过70度时,须立即翻堆),翻堆时务必均匀彻底,将低层物料尽量翻入堆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视物料腐熟程度确定翻堆次数。 3.发酵方式:平地堆置发酵 将原料和发酵菌,经搅拌充分混合,水分调节在25%-40%,堆成宽约2米、高约1.5米的长垛,长度可根据发酵车间长度而定。每

肥料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编号:SM-ZD-73107 肥料安全生产操作规程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肥料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1. 操作者应按安全操作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防尘口罩、工作服、严禁穿拖鞋上班。 2. 混料前应检查各种混料机、送料机输送带、加料器是否正常,润滑油是否足够,电器是否安全。 3. 进入地沟查看必须停机后方可进入,且不得少于两人。 4. 进入地沟清理积料或维修设备时,必须停机后方可进入,且不得少于两人。 5. 先开动混料机,投料时必须按照配方比例准确投料,每次的碾混料量不得超过设备容量。 6. 混料设备运转时,不得接近,更不得用手触摸运转中的任何物件。混料人员倒料时不得踏入篦子,如发现一次扣发当事人当日工资。 7. 设备启动前由带班班长下达指令先给信号后启动,并要按设备操作程序启动或停止。

有机水产品养殖操作规程

松滋市忠祥鱼业开发有限公司洈水水库 有机水产品养殖操作规程 第一部分、范围 本技术细则包括:水库的选择、水库的水质调节、鱼种的选择与投放、成鱼的饲养、水库日常管理、鱼病的防治、成鱼的捕捞、运输和销售。 第二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GB/T19630-有机产品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第三部分、养殖过程流程 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投放0.2-0.4公斤大规格鳙鱼、鲢鱼种,用免疫疫苗浸泡免疫;----全年加强管理,防逃、防盗;---养殖三年后5月进行成鱼捕捞。 注:养殖用水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鱼种来自省级水产良种场,利用天然饵料养殖,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渔药,生产、捕捞、运输、销售均有记录。以上各环节,由单位质量安全监督组负责管理。 第四部分、养殖管理

(一)水库的水质调节 1、水质调节的目的 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技术,创造一个持续稳定的养鱼生态环境,使各种饵料生物保持在一个合理状态以满足鱼类摄食和生长需要。 2、水质调节的方法 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以鱼养水,通过调节一些以浮游生物为饵料的滤食性鱼类的数量,达到调节水质的目的。二是调节水位从而调节水质。主要采用以鱼养水的方法,既可充分利用水资源,又可避免鱼类自身污染。 (二)苗种的选定 1、鱼种的选择与消毒 a、鱼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生活环境,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孤雌繁殖的品种。 应选择有机种苗。当从市场上无法获得有机种苗时,可以选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苗,但应制订获得有机种苗的计划。 选择体体重200--400克左右,成活率相对较高,色泽新鲜,活动力强、大小均匀、无伤病、鳞鳍完整、头小背厚、抵御凶猛鱼类的能力强的优质鳙鱼、鲢鱼鱼种。

有机小麦生产操作规程

有机小麦生产操作规程 按照OFDC有机认证标准,结合品种特性、本地生产条件和往年生产中的经验教训,制定本规程如下: 1.选地: 1.1 选择土壤肥力中下等、岗平地、中性土壤中指小麦为宜。不宜在低洼地中指小麦。小麦适宜的土壤PH值范围较大——PH6.5~7.5之间均可,不宜在酸性土壤栽培小麦。 2.整地 2.1整地要求整平耙细,田间无大土块和暗坷拉。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大于5厘米的地块应少于3个;无较大的残株、残茬;翻耕22厘米以上;耙茬深度12~15厘米;耕松深度25厘米以上。达到播种状态 2.2 必须伏、秋翻整地。 3、播种: 3.1选种:应选用适合本地特点的优良品种,经过风、筛选后纯度在90%以上,发芽率在90%以上。剔除病粒、瘪粒。 3.2播期:应在土壤解冻深度达5—7厘米时,掌握墒情,适时播种。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的小麦最佳播种期为3月末4月上旬。 3.3密度:密度过大,容易倒伏。密度过小,分蘖多,主穗与分蘖穗之间差异很大、而且熟期不一致。 早熟品种一般公顷保苗700—750万株,中熟品种公顷保苗650—700万株。公顷播种一般为280—300千克左右。 3.4播深:播种深度为3—4厘米。 3.5要求 3.5.1播种之前对角耙地一遍。以便灭草。若播种前耙地灭草效果好,则生长期间基本上不需再除草。 3.5.2播种不漏、不断条。 3.5.3播种深浅一致。 3.5.4播种覆土一致。

3.5.5播后及时镇压。 4、田间管理 4.1“苗耙” 4.1.1“苗耙”必须掌握“三情”——草情、苗情、地情。草情——大部分杂草已经发芽、处在即将出土的白芽期:地情——地面平坦,地表无残枝、残茬;苗情——三叶期。 4.1.2“苗耙”工具:一般使用中型钉齿耙或红星耙 4.1.3“苗耙”要求: 4.1.3.1作业慢速。 4.1.3.2斜向作业 4.1.3.3耙深不得超过播种深度。 4.1.3.4作业在露水干后进行。 4.1.4.5经常清除钉齿间残枝枯草堵塞。 4.2压青苗:压青苗具有提墒、促根、增蘖和防止倒伏等特点。小麦压肝苗的最佳适宜时期是“三叶期”。压青苗应根据苗情、墒情适时采用“V”型镇压器进行镇压2—3次。压苗程度以将苗压倒,叶片压伤但不折断为宜。 4.3视情况进行人工拔草。 4.4扬花期如若干旱时应进行灌溉。 5、收获 5.1机械联合收获作业:机械联合收获作业应在晚熟期进行。联合收割机在麦田中一次可完成收割、脱料、清离秸杆。 5.2割晒分段收获作业:当80%植株进行蜡熟初期时,先用割晒机割倒小麦植株,凉晒几日后,再用脱粒机拾禾、脱粒。 6、收后初加工 当小麦子粒含水量降到13%以下时,应该清选、初加工、装袋、入库。可选用大麦除芒机除芒,用清粮机除去杂质。入库时应选择早、晚进行,不在中午高温条件下进行,防止温度高引起子粒发烧。

GBT19630.3-2011有机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操作规程汇编

有机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操作规程汇编(依据GB/T19630.1~4-2011《有机产品》国家标准) (有机油茶籽生产) 目录 1 有机油茶籽种植及生产技术规程 2 防止禁用物质污染管理措施 3 运输、包装、入库贮藏、出库销售管理规程 4 外来投入物使用规程 5 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和清洁规程 6 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 7 员工福利和劳动保护规程 8 有机油茶籽生产计划

1 有机油茶籽种植及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本规程规定了有机油茶籽基地造林的立地条件选择、定植、土壤管理、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去皮、清选等技术以及运输、贮藏的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盛泰嘉业(陕西)生态资源责任有限公司有机油茶籽的生产。 1. 产地要求 1.1 产地环境 有机油茶籽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区、生活垃圾场等。基地周围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林业生产区域。 1.2 立地条件选择 1.2.1产地环境符合: 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 灌溉用水的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 1.2.2气温条件: 年平均气温15℃—20℃,最冷月平均气温>O℃,极端低温>-10℃,年降水量lOOOmm以上,日照时数1800h—2200h,适宜夏秋湿润,秋末冬初多睛暖,冬季无严寒的气候。 1.2.3基地选择条件: 选择背风向阳的山地丘陵种植,普通油茶选择海拔高度<800m,最适宜为<400m的低丘缓坡地。在海拔800m以上的山地,宜种植浙江红花油茶。

有机肥规程

浙江有限公司 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 一、有机肥产品 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腐熟后制成的有机肥料。有机肥用编织袋包装,每袋净含量20kg。 二、原辅料配比技术规程 1.原料及辅料 (1)原料:养殖场畜禽粪便。 (2)辅料:木屑、谷糠粉及菇渣等废弃材料。 2.原辅料要求 (1)粪便水份控制在85%以下,以保证运输过程的二次污染控制及堆肥前处理的水份控制;粪便不得夹杂有其它较明显的杂质。 (2)辅料要具有良好吸水性和保水性、粒径不大于2cm、不得夹带粗大硬块。 3.配比工艺要求 (1)原辅料:C/N比控制在23-28。 (2)含水量:配比后猪粪的含水量控制在52%-68%。 (3)容重控制在0.4-0.8g/cm3。 三、堆肥发酵生产技术规程 1. 工艺流程

前处理---主发酵---后熟发酵---后加工。 2.主要工艺条件 (1)前处理的原料要求参见原辅料配比工艺规程。 (2)高效的微生物菌剂。添加菌剂后将菌剂与原辅料混匀,并使堆肥的起始微生物含量达106 个/g以上。 (3)堆高大小:自然通风时,高度1.0-1.5米,宽1.5-3.0米,长度任意。 (4)温度变化:完整的堆肥过程由低温、中温、高温和降温四个阶段组成。堆肥温度一般在50-60℃,最高时可达 70-80℃。温度由低向高现逐渐升高的过程,是堆肥无害化的处理过程。堆肥在高温(45-65℃)维持10天,病原菌、虫卵、草籽等均可被杀死。 (5)翻堆:堆肥温度上升到60度以上,保持48小时后开始翻堆,(但当温度超过70度时,须立即翻堆),翻堆时务必均匀彻底,将低层物料尽量翻入堆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视物料腐熟程度确定翻堆次数。 3.发酵方式:平地堆置发酵 将畜禽粪、谷糠粉及菇渣等物料和发酵菌,经搅拌充分混合,水分调节在55-65%,堆成宽约2米、高约1.5米的长垛,长度可根据发酵车间长度而定。每2-5天可用机械或人工翻垛一次,以提供氧气、散热和使物料发酵均匀,发酵中如发现物料过干,应及时在翻堆时喷洒水分,确保顺利发酵,如此经40-60天的发

有机小麦生产操作规程

****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有机小麦生产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机小麦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有机生产管理措施及收获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机生产基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9630.1~19630.4-2005 有机产品国家标准 3 定义 本手册引用GB/T19630.1~4-2005《有机产品》中的定义。 4 有机种植技术规程 4.1 生产基地环境条件 4.1.1 公司有机生产基地位于**新围垦区,产地区域及上风没有对产地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理化性状良好,为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土壤。大气、水质、土壤条件均符合有机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适于有机小麦生产。 4.4.2 有机和常规生产区域之间有河流和道路等缓冲带,能防止临近常规地块的禁用物质的漂移。 4.1.3 在有机生产区域周边有天敌的栖息地,能提供天敌活动、产卵和

寄居的场所,提高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控制能力。 4.2 种子 4.2.1 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经审定推广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禁止使用转基因种子。 4.2.2 种子质量 纯度不低于99%,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3%。 4.2.3 种子处理 用90℃热水边倒边搅拌种子,5秒后加入凉水,使水温降至550C,搅拌至不烫手为止,再浸种6小时。 4.3 耕整地 进行秋耙茬,做到整平耙细,达到待播状态。耙茬应采取对角线法,不漏靶,不拖耙,耙后地表平整,垄沟与垄台无明显差别,沿作业垂直方向在4m宽的地面上,高低差不大于3cm。耙后应及时填压,以防跑墒。不漏压,不拖堆。耕整地作业后,要达到上虚下实,地面平整,表土元大土块,耕层无暗坷垃,每平方米5cm直径的地块不得超过5个。 4.4 播种 4.4.1播期 秋萝卜收获后及时整地,准备小麦播种,一般在11月中旬。 4.4.2 播法采用15cm单条播,隔行播种,间隔一行等来年种西瓜。 4.4.3 播深播种镇压后的深度为3-4cm,误差为±1cm。 4.4.4 密度播种密度为常规播种量的一半,提倡精量播种。 4.4.5 播种质量秋整地的地块,做到耢平后及时播种,播种、镇压复式作业或连续作业。播种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播量,总播量误差为±2%,做到不重播,不漏播,深、浅一致,覆土严密,地头整齐,种满种严。 4.5 施肥原则 以施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粪肥为好,也可以施用以秸秆、落叶、湖草、泥炭、绿色植物为主的堆肥、绿肥,或施用经过认证许可在有机产

有机生产操作规程

有机生产操作规程 (第二版) 某某某公司有机基地 二零一零年五月十五日 目录 01 有机大蒜生产操作规程 2 02有机花生生产操作规程 4 03 有机南瓜生产操作规程 7

04 有机山药生产操作规程 10 05 有机芋头生产操作规程 13 06 有机萝卜生产操作规程 15 07 有机白菜生产操作规程 17 08 有机土豆生产操作规程 19 09 有机大姜生产操作规程 21 10 有机紫薯生产操作规程 23 11 有机牛蒡生产操作规程 25 12 有机彩椒生产操作规程 27 13 有机西兰花生产操作规程 30 14 有机圣女果生产操作规程 32 15 有机菠菜生产操作规程 34 16 有机油菜生产操作规程 36 17 有机茼蒿生产操作规程 38 18 有机茄子生产操作规程 40 19 有机韭菜生产操作规程 44 20 有机元葱生产操作规程 46 21 有机黄瓜生产操作规程 48 22 有机黄秋葵生产操作规程 51 23 有机作物贮藏规定 53 24 机械设备的维修与清扫规程 54 25 员工福利和劳动保护规定 55 26 档案记录和管理 56 27 产品批号的制定和使用规程 57 有机大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为使大蒜达到有机产品标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有机产品生产操作规 程进行生产和管理。 1、立地条件

基地选择在地势较高、地面平坦、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酸碱适宜、排灌方便、通风良好的地块。大气、土壤、水质条件均符合GB/T19630产地质量标准。 2、品种与备种 2.1品种以金乡蒜、苍山蒜为主要品种。 2.2茬口选择:大蒜选择前茬作物以玉米和大豆花生作物为主。前茬作物和轮作作物严格按照有机产品食品生产操作过程中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生产和管理。 2.3整地施肥: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每亩施优质专用堆肥2000kg、有机肥100kg作底肥,撒施均匀后立即进行耕翻,耕深20~30cm,细耙细耧2~3遍,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做到地面平整,上松下实。 2.4做畦:多采用平畦栽培,畦宽2.0—4.0,畦梗宽20cm~30cm,高15cm。 3、选种与留种 3.1播前选种在播种前,要从选种的蒜种中选择蒜瓣肥大、芽饱满、色泽洁白、无病斑、无伤口的蒜瓣作种。剔除发黄、发软、虫蛀、有伤、茎盘变黄及霉变的蒜瓣。 3.2 收获后留种田间留种要选择无病地块,具有本品种形态特征和优良种性的植株留种,其叶片要无病斑、茎粗壮、蒜头肥大周正、外观颜色一致、瓣数相近、均匀饱满。留种的大蒜要适期收获并单收单藏。 4、栽培方法 4.1播种期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秋分至寒露为播种适期。 4.2播种密度与用种量确定密度时,必须考虑品种特点、种瓣大小、播期早晚、土壤肥力、肥水条件及栽培目标等多种因素。每亩3万~4万株,行距18~20cm,株距6~8cm,每亩用种量为150kg左右。 4.3播种方法先在做好的畦内按行距开深3cm的浅沟,按株距将蒜瓣种在沟内,然后在其上均匀撒一层1.5~2.0cm的细土,播种完毕后用喷灌机械喷灌一次。 4.4蒜瓣的按置方向因为大蒜叶片开展方向与蒜瓣腹背连线相垂直,因此,播种时蒜瓣腹背连线要呈南北向,这样长成的植株叶片在行间东西方向充分伸展,植株上、中、下层光照分布合理,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增产明显。 5、田间管理 5.1发芽期的管理:播种后一般7~10天蒜苗出土。要求土壤保持湿润,但田间不能积水;中时及时划锄,防止土壤板结。

有机肥产品质量管理规定

有机肥产品质量管理规定 一、车间人员及组织机构 车间主任1人:负责全面工作 车间副主任1人:负责生产技术工作 车间技术员1人:负责有机肥生产的技术工作,包括新产品的研发,日常化验和检验工作产品销售员1人:负责对外销售,包括寻找销售商,直销和政府采购等一切销售工作 翻抛车、铲车司机1人:负责驾驶翻抛车、铲车及简单维修工作 筛选工、包装工3-4人:负责生产后期的有机肥分筛配方和包装工作 二、车间生产条件 1.厂房及车间必须满足生产要求,设备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原料、辅料与申请资料相符。 2.原料库及成品库与生产规模相适应,库房设施符合要求。 3.生产工艺流程图、生产工序符合操作规程,并能按操作规程组织生产;工艺流程与申请资料相符。 4.主要生产设备的类型和数量能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并与申请资料相符。 5.辅助设施配套齐全,能够保证正常生产和质量要求。 6.关键控制工序须有记录,有完整的生产台帐。 三、质量检验要求 1.专门的质量检验机构负责检验成品,场所固定,面积和房间满足需要。 2.专职的检验人员持证上岗。 3.成品检验标准必须按照NY525-2012对产品进行检验和验证。 4.检验仪器设备必须满足原材料主要指标和成品全项检验的要求。 5.计量要求的仪器设备必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6.必须对每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检验,并有记录。 7.检验原始记录必须固定格式,设计规范,填写清晰,必须有检验人员和审核人员签字。 8.每批出厂产品必须有质量合格证。 9.产品包装袋材质必须符合要求,包装袋标识必须符合要求。 四、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1.质量管理制度 (1)车间操作人员应确实依照生产工艺流程和作业指导进行操作,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准确把握好温度、湿度、流量,确保每个环节质量达标。 (2)质检人员对每批次的产品进行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单,并做好原始记录和存档。(3)负责质量管理的领导要经常组织质量领导小组成对生产过程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矫正,确保产品百分之百符合国家标准。 2.质量责任制度 (1)质量检验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2)质量检验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坚持原则,不得弄虚作假。 (3)质量检验人员应检验规范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检验数据要及时、准确、无误。(4)质量检验人员应认真搞好检验仪器的养护,保证标准溶液的准确性,使化验室满足准确的进行批量化验。 (5)对质量管理人员、质检人员由于工作不负责,出现质量事故的,要视情节,进行严肃处理工部。 3.成品检验制度 (1)对产品的检验和验证由质检部门化验室进行,检验和验证必须按照产品标准

小麦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小麦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立地条件 麦田应选择土地平整,土层深厚,土壤通透性好,松紧度适宜的粘壤土、壤土地。麦田不宜重茬,应在合理轮作的基础上,前茬以大豆、玉米为好。 2、耕作整地 麦田整地应采取深耕和深松相结合,三年深松一次,水地整地前如遇土壤墒情差,应先浇水一次。整地要达到深、透、细、平。对耕作整地较晚、墒情较差,土壤过分疏松的地块,播种前要镇压,使土壤达到齐、松、平、墒、净、碎且上虚下实。 3、施肥要点 播前结合耕地每亩施入优质农家肥3000—4000公斤。推广重施底氮(肥)技术,氮肥一次底施,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实现产量品质同步提高,一般亩产400—500公斤,亩施纯氮14公斤、磷6公斤、钾肥5公斤、亩产400公斤以下,亩施纯氮12公斤、磷5公斤、钾4公斤。 4、选种及种子处理 4.1选用优种 种子质量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纯度不低于%,净度不低于%,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适宜我县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有:水地:济麦22,烟农19;旱地:运旱21-30,临旱536,长6878。种子播前要进行精选,除去秕籽,烂籽,破籽,病籽。 4.2种子处理 小麦种子要进行包衣处理或药剂拌种。对地下害虫和吸浆虫为害区,应使用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乳油拌种,对锈病、白粉病、腥黑穗病等发生区,应选用粉锈宁拌种。 5、浇足底水 有水浇条件的,在播种前7—10天要浇足底墒水。

6、适期播种 6.1播期。9月20日至10月7日秋分前后为播种适期,可提前或推后5至7天,杜绝霜降麦。 6.2播量。在适宜播期内每亩用种量—10kg,每提前一天播种,播量应减少,每推后一天播种,播量应增加,但最大不易超过15kg。 6.3播种原则先播山坡地,后播平川地;先播背阴地,后播向阳地;先播旱地,后播水地。 6.4播种方式。小麦播种应选用机播或耧播。对扩浇地、晚播回茬地、肥旱地可采用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的方式。 6.5播深4—5cm,深浅一致。 6.6播种后镇压增强土壤与种子的紧密接触程度,使种子容易吸收土壤水分,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增强小麦抗旱能力。 7、田间管理 7.1出苗—返青期管理 7.1.1查苗,补苗,对缺苗行25cm以上的地块,用同一品种催芽进行补种。 7.1.2播种时墒情不足的地块,有水浇条件的,在小麦三叶期轻浇一次水,促进小麦分蘖。 7.1.3遇雨或浇水后及时中耕。对土壤悬虚的麦田,越冬初期镇压。 7.1.4浇好越冬水。有水利条件的,在昼消夜冻时,浇好小麦的越冬水,以利小麦安全越冬。 7.1.5小麦进入越冬期后,要对所有麦田进行重镇压。 7.1.6早春追肥。旱地麦田要利用追浆水进行追肥,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用耧深施追肥,一般每亩追尿素—10kg 。 7.1.7小麦返青期要对所有麦田进行耙耱,对旺长的小麦田要进行重镇压。

有机农产品的种植规范要求

有机农产品的种植规范要求 1产地区域要求 1)有机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2)基地的环境质量符合: A.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 B15618-1995 B.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 B5084的规定,对水源的要求 C.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 B3095-1996的二级标准和《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 B9137 3)有机和常规生产地块之间应当有缓冲带(一片树林,道路,沟,一片耕地)或物理障碍物,有机地块周围具有天敌的栖息地等,提高生物多样性4)新开荒,长期撂荒,长期按传统农业方式耕种,多年未使用化肥,农药的农田优先选择 5)有机作物和常规作物的品种等难以区分时(平行生产),应在地块位置,管理上明确区分,例如设置标志牌 2有机作物要求 1)种子和种苗 有机种子或不经农药等禁用物质处理的,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对病害抗性的优良品种,非转基因品种 2)作物栽培 根据品种,种植年限,土壤肥力情况进行轮作和间作、免耕,采用合理的灌溉方式 3)土肥管理 A.使用足够数量的有机肥(农家肥或外购的商品有机肥),最好有机肥料来自本农场,禁止使用化肥和城市污水污泥 B.土壤施肥过程中,允许使用和限制量使用的物质见《有机产品》标准。 C.严格控制矿物肥料使用,以防重金属积累。 D.使用人粪尿应经过充分腐熟和无害化处理,禁止在叶菜类,块茎类,块根类作物上使用 4)病虫草害 A.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非化学药剂处理种子,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灯光色彩诱杀,机械或人工除草。禁止采用焚烧作物秸杆 B.若上述方法不能有效控制病害时,允许使用《有机产品》标准附录B所列出的物质。禁止采用化学除草剂防除杂草 5)污染控制 A.有机地块与常规地块排灌系统应有效隔离;常规农业生产系统中的设备在用于有机生产前应得到充分清洗 B.所用的保护性建筑物,塑料薄膜,防虫网的材质,使用后从土壤中清除 C.产地无飞机防病虫草作业(使用禁用物质)和重金属污染情况 3有机仓库管理 1)有机仓库禁止放置农药和化肥,卫生达标,具有防虫鼠害的措施 2)在有机产品不能单独存放的情况下,可以与常规产品放在一起,但应作出明确标志 4运输贮藏和包装 1)运输工具在装载有机产品前应清洗干净

粉状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

粉状有机肥生产操作规 程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粉状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 一、原辅料领用操作规程 1领料人员根据生产指令单上的领用要求,填写领料单。 2领料单经生产主管签字后,领料人员才能交给仓管申请领料,领取生产所需原料及辅料,领料时领料人员和仓管必须签字确认实领数量。 3领取来的各类原辅料必须分类整齐的摆放在物料暂存区,以易于识别。 二、上堆前原辅料混合操作规程 1原料预处理 如果原料水分过大,一定要将其晾晒或沥干,以满足配料混合后达到配方的技术要求。 如果所用原料是干原料,粒径≥2cm的必须粉碎以满足要求。 如果干原料水分≤10%而且硬度较大,可以将湿原料与干原料按配方比例先混合浸润24h后再处理。 2辅料预处理 辅料粒径≥2cm的要先粉碎均匀至达生产要求。 混在辅料里的硬块或金属物及长布线条等要先清除干净。 3混合搅拌 检查各类原辅料是否准备齐全,输送带及搅拌机运行是否正常。 先将搅拌机下料开关关紧,开启搅拌运行开关,将各类物料按配比送到搅拌斗中。 物料添加完成后,将物料在搅拌机内搅拌,保证各类物料搅拌均匀。 原料搅拌均匀后,开启输送带,打开搅拌机下料开关(开口大小以物料不溢出输送带为宜)将物料装入运输工具,运输到发酵场。运输过程中物料不能装的太满,避免物料洒落,造成浪费及污染。 物料放完后,关闭搅拌斗下料口和输送的开关,进行下一轮的配料搅拌。 三、上堆发酵操作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合于堆肥发酵的整个过程。 2技术要求 参见堆肥发酵生产工艺规程。 3操作步骤 上堆 将混合均匀的原料在发酵场上堆成底边宽-,上边宽-,高-的梯形条垛,条垛之间间隔。 翻堆 每一天的上堆发酵原料作为一个批次,并插上堆肥发酵标识牌。原料上堆后在24-48h内温度会上升到60度以上,保持48h后,(但当温度超过70度后,必须立即翻堆)开始翻堆,翻堆时务必均匀彻底,将低层物料尽量翻入堆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 发酵结束

(胶体金法)生产工艺规程模板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2. 职责 研发部:制定本规程。 生产管理部:执行本规程 质量管理部:按本规程执行,监督本规程的执行情况。 3. 内容 3.1.依据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产品标准 3.2.产品名称、剂型、规格 3.2.1名称: (1) 商品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 (2)英文名:Diagnostic Kit for Antibody to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agraphic Assay) (3)汉语拼音名:Yixing Ganyan Bingdu Biaomian Kangti Jiance Shiji(jiaotijin Fa)3.2.2.类型:三类6840体外诊断试剂。 3.2.3.规格:100T/盒(25T/筒*4筒)(无卡);25袋/盒(1支/袋)、50袋/盒(1支/袋)3.3.产品概述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原理、双抗原夹心法,在玻璃纤维纸上预包埋金标记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线(T)和质控线(C)分别包被重组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羊抗兔IgG。当检测样本为阳性时,样本中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与胶体金标记的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由于层析作用复合物沿纸条向前移动,经过检测线(T)时与预包被的重组乙肝表面抗原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而显现红色条带,游离金标记的兔IgG则在质控线(C)与羊抗兔IgG结合显现红色条带。阴性样本则仅在质控线(C)显色。 3.4.试剂盒组成、储存、有效期 3.4.1.试剂盒组成:

有机操作规程操作规程

依据GB/T19630 -2019 《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编制 文件编号: /GC-2020 版本号:A/0 修改码:0 受控状态:受控 编制: 审批: 发放号:

目录 1、根本目标03 2、岗位任职要求04 3、员工福利和劳动保护规程05 4、有机专用材料收购标准06 5、合格供方评定准则07 6、仓库管理规程08 7、有机基地防污染措施09 8、有机地块土壤保护规程10 9、有机肥料的沤制和施用规程11 10、有机芒果综合栽培规程12 11、果园日常管理规程13 12、病虫草害综合防治规程14 13、有机产品收获规程15 14、有机产品运输与包装规程16 15、有机原料运输与包装规程16-1 16、防止有机与常规产品混杂规程17 17、标签和产品批次号管理规程18

根本目标 有机水果生产的根本目标为: 1. 发展持续的有机种植系统; 2. 禁止使用基因工程制品作为投入物; 3. 使用严格的环境影响监测网络和管理系统,保护生态环境; 4. 限制种植强度; 5. 在产品生产和贸易过程中,使各种形式的污染最小化; 6. 考虑有机果树在自然环境中的所有生活需求和条件,使其福利最大化。 7. 生产有机水果,满足人民需要,并使其成为我们新的盈利点。

岗位任职要求 为了确保涉及有机管理体系工作的人员有能力满足工作的需要特编制此要求。 一.各职能部门各级负责人应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具备相关专业的技术职称; ●大专以上学历,并已工作二年以上; ●受过相关的职业培训; ●具备四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二.种植基地和车间工人应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中专以上学历; ●本岗位工作一年以上; ●接受过办公室的专业培训; ●具备四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三.办公室/技术员/销售采购人员应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大专以上学历; ●本岗位工作两年以上; ●具备四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四.检验人员/内部检查员应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大专以上学历; ●接受过本厂专业培训并被授予资格; ●具备四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五.其他未明确规定的临时岗位在需要聘用时由最高管理者决定其任职资格

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

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

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 一、目的:为规范工艺操作,保证工艺规程的严格、完整的执行,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有机肥车间的工艺生产和工艺管理。 三、有机肥产品定义: 以畜禽粪便及工农业有机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腐熟后制成的有机肥料。有机肥用编织袋包装,每袋净含量40kg。 四、原辅料配比技术规程 1.原料及辅料 (1)原料:烟沫、褐煤、养殖场畜禽粪便、磷矿渣等。 (2)辅料:CM菌种等。 2.原辅料要求 烟沫保证水分10%以下,有机质60%以上;褐煤水分20%以下,有机质50%以上,腐植酸30%以上;粪便水份控制在85%以下,以保证运输过程的二次污染控制及堆肥前处理的水份控制。原料不得夹杂有其它较明显的杂质。菌种由自己生产,活菌数保证2亿cfu/g,杂菌率≤30%。 3.配比工艺要求 (1)原辅料:C/N比控制在23-28。

(2)含水量:原料配比含水量控制在25%-40%。 (3)容重控制在0.4-0.8g/cm3。 五、堆肥发酵生产技术规程 1. 工艺流程 前处理---主发酵---后熟发酵---后加工。 2.主要工艺条件 (1)前处理的原料要求参见原辅料配比工艺规程。 (2)高效的微生物菌剂。添加菌剂后将菌剂与原辅料混匀,并使堆肥的起始微生物含量达106 个/g以上。 (3)堆高大小:自然通风时,高度1.0-1.5米,宽1.5-3.0米,长度任意。 (4)温度变化:完整的堆肥过程由低温、中温、高温和降温四个阶段组成。堆肥温度一般在50-60℃,最高时可达70-80℃。温度由低向高现逐渐升高的过程,是堆肥无害化的处理过程。堆肥在高温(45-65℃)维持10天,病原菌、虫卵、草籽等均可被杀死。 (5)翻堆:堆肥温度上升到60度以上,保持48小时后开始翻堆,(但当温度超过70度时,须立即翻堆),翻堆时务必均匀彻底,将低层物料尽量翻入堆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视物料腐熟程度确定翻堆次数。 3.发酵方式:平地堆置发酵 将原料和发酵菌,经搅拌充分混合,水分调节在25%-40%,堆成宽约2米、高约1.5米的长垛,长度可根据发酵车间长度而定。每

黄淮海北部地区绿色食品小麦生产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LB/T 004-2018 黄淮海北部地区 绿色食品小麦生产操作规程 2018-04-03发布 2018-04-03实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

前言 本规程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天津市乳品食品监测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天津市绿色食品办公室、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刘忠、张志华、郑成岩、张玮、马文宏、张凤娇、王莹、任伶、刘烨潼、邓艾兴、张凤媛、刘培源、赵荣、张雪涛。

黄淮海北部地区 绿色食品小麦生产操作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黄淮海北部地区绿色食品小麦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整地与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生产废弃物的处理和建立技术档案。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和山西省绿色小麦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 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NY/T1118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3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基地选点应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地块应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灌排便利。选择区域的全年≥10℃的积温在3500℃以上,小麦播种至成熟期>0℃积温在2200℃以上,生育期日照时数在2000h以上。全年无霜期大于135d,降水量440mm。 4品种选择 4.1选择原则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 的规定。选用经过国家或者黄淮海北部省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优质、节水、高产、稳产、抗病、抗倒的小麦品种。 4.2品种选用 北京市小麦种植可选用农大211、农大212、轮选987、中麦175和农大5181,天津市可选用津农6号、中麦996和津麦0108,河北省可选用观35、石麦15、石新828、邯麦13、

有机水产品养殖操作规程

有机水产品养殖操作规程

松滋市忠祥鱼业开发有限公司洈水水库 有机水产品养殖操作规程 第一部分、范围 本技术细则包括:水库的选择、水库的水质调节、鱼种的选择与投放、成鱼的饲养、水库日常管理、鱼病的防治、成鱼的捕捞、运输和销售。 第二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GB/T19630-有机产品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第三部分、养殖过程流程 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投放0.2-0.4公斤大规格鳙鱼、鲢鱼种,用免疫疫苗浸泡免疫;----全年加强管理,防逃、防盗;---养殖三年后5月进行成鱼捕捞。 注:养殖用水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鱼种来自省级水产良种场,利用天然饵料养殖,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渔药,生产、捕捞、运输、销售均有记录。以上各环节,由单位质量安全监督组负责管理。 第四部分、养殖管理

(一)水库的水质调节 1、水质调节的目的 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技术,创造一个持续稳定的养鱼生态环境,使各种饵料生物保持在一个合理状态以满足鱼类摄食和生长需要。 2、水质调节的方法 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以鱼养水,通过调节一些以浮游生物为饵料的滤食性鱼类的数量,达到调节水质的目的。二是调节水位从而调节水质。主要采用以鱼养水的方法,既可充分利用水资源,又可避免鱼类自身污染。 (二)苗种的选定 1、鱼种的选择与消毒 a、鱼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生活环境,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孤雌繁殖的品种。 应选择有机种苗。当从市场上无法获得有机种苗时,可以选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苗,但应制订获得有机种苗的计划。 选择体体重200--400克左右,成活率相对较高,色泽新鲜,活动力强、大小均匀、无伤病、鳞鳍完整、头小背厚、抵御凶猛鱼类的能力强的优质鳙鱼、鲢鱼鱼种。

粉状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

粉状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 一、原辅料领用操作规程 1 领料人员根据生产指令单上的领用要求,填写领料单。 2 领料单经生产主管签字后,领料人员才能交给仓管申请领料,领取生产所需原料及辅料,领料时领料人员和仓管必须签字确认实领数量。 3 领取来的各类原辅料必须分类整齐的摆放在物料暂存区,以易于识别。 二、上堆前原辅料混合操作规程 1 原料预处理 1.1 如果原料水分过大,一定要将其晾晒或沥干,以满足配料混合后达到配方的技术要求。 1.2如果所用原料是干原料,粒径》2cm的必须粉碎以满足要求。 1.3如果干原料水分w 10 %而且硬度较大,可以将湿原料与干原料按配方比例先混合浸润24h 后再处理。 2 辅料预处理 2.1辅料粒径》2cm的要先粉碎均匀至达生产要求。 2.2混在辅料里的硬块或金属物及长布线条等要先清除干净。 3 混合搅拌 3.1 检查各类原辅料是否准备齐全,输送带及搅拌机运行是否正常。 3.2先将搅拌机下料开关关紧,开启搅拌运行开关,将各类物料按配比送到搅拌斗中。 3.3 物料添加完成后,将物料在搅拌机内搅拌,保证各类物料搅拌均匀。 3.4 原料搅拌均匀后,开启输送带,打开搅拌机下料开关(开口大小以物料不溢出输送带为宜) 将物料装入运输工具,运输到发酵场。运输过程中物料不能装的太满,避免物料洒落,造成浪费及污染。 3.5 物料放完后,关闭搅拌斗下料口和输送的开关,进行下一轮的配料搅拌。 三、上堆发酵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合于堆肥发酵的整个过程。

2 技术要求参见堆肥发酵生产工艺规程。 3 操作步骤 3.1 上堆 将混合均匀的原料在发酵场上堆成底边宽 1.8m — 3.0m,上边宽0.8 — 1.0m,高1.0m — 1.5m 的梯形条垛,条垛之间间隔0.5m。 3.2 翻堆 每一天的上堆发酵原料作为一个批次,并插上堆肥发酵标识牌。原料上堆后在24—48h 内温度会上升到60 度以上,保持48h 后,(但当温度超过70度后,必须立即翻堆)开始翻堆,翻堆时务必均匀彻底,将低层物料尽量翻入堆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 3.3发酵结束 发酵完整的堆肥过程由低温、中温、高温和降温四个阶段组成。温度由低向高再逐渐回落,此时物料应无任何异味,即可结束发酵。 4 记录 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除进行翻堆操作外,应每日测量、记录发酵温度,做好《发酵监控记录》。 四、物料干燥粉碎及入库操作规程 1 干燥 1.1 晾晒 将发酵完成的堆肥在晾晒场地上均匀的摊开,摊晾厚度不能超过20cm,并不时的翻晒使物 料均匀快速的晾干。 1 .2粉碎及筛分 当堆肥晾晒至水分小于25%后就可以进行粉碎筛分(筛网孔径3mm )。开启粉碎机电源至少10s 后才能向粉碎机中投放物料, 投放物料的速度要均匀。第一次筛分的筛上物集中进行二次破碎筛分处理,二次筛分的筛下物与一次筛分的筛下物混合后进入下工序。(粉碎前先检查破碎机刀片是否完整, 运转是否正常;筛分机筛网是否破损, 如有问题应立即更换和维修。) 2 入库 2.1 将筛下物混合好后,通知化验室抽样检测,如果库存时间长每月都需要定期抽检。 2.2在保存的过程中每一批的堆肥必须分开对放,堆体不能高于 1.5m,并插上标识牌,定期 进行巡检,防止成品受潮变质等。

米粉生产作业指导书

米粉生产作业指导书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贵州高山食品有限公司》 米粉生产作业指导书 米粉生产作业指导书 米粉生产的各个工序均对产品出品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其中选米、磨粉、调浆、熟化工序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为规范人员操作,特编写此作业指导书。生产人员应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规定生产。 备注:(所有带※为关键控制点) 工艺流程 大米验收—去杂质—洗米—※泡米—※研磨—※调浆—※熟化出粉—晾干—(羊肉粉—※开水侵泡—过冷—沥干—打包装—※低温灭菌—成品—入库—)——打包装—入库 一、精选验收※浸泡 1、精选验收隔年的晚稻米,米质形状完整,外型雪白、油身,颜色、性状正常,无虫蛀,无霉 变,有大米固有香味、优先采用晚稻新米。 2、将经过精选后的大米称量后放在不锈钢桶内,认真挑选杂质;用清水淘洗2-3遍后,再用清水 浸泡3-4小时,然后过滤去除桶内的洗米水。 3、大米浸泡过滤后再用清水喷淋清洗并沥干,进入下一道工序。 二、※研磨调浆 1、将洗净后沥干的大米放入粉碎机慢慢下米碎成细粉,按10%的比列加入小麦淀粉,每100斤米 粉投放100g食盐。按(1:0.45)加入清水调成80目—100目的米浆,米浆收集在不锈钢桶内。 2、磨粉调浆工序的质量控制:磨粉时下米速度应根据碎米机的碎米功率(速度)调整下米速 度。(出粉每厘米30目以上)。调浆时水量过多则米浆变粗,口感不好;水量过少,则细嫩,容易卡住磨浆机,烧坏电机。应充分将米浆调匀,调好的米浆是没有任何颗粒状的。 三、※熟化出粉 1、米浆加入适量的清水按比例调成有浓度的米浆即可进行熟化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