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参加千课万人活动汇报发言稿

参加千课万人活动汇报发言稿

〔参加千课万人活动汇报

发言稿〕

* 参加千课万人活动汇报发言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借此机会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去杭州听课学习的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知道一些村小的老师,有好多想去却没这样的机会。可见,我们作为二小的老师是幸福的。我们应该感到幸运。再次谢谢陈主任给我与大家交流的机会。这次的杭州之旅真是让我受益匪浅,。说真的,四天的学习让我心潮澎湃,从名师的课堂上我看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教学风采,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学习,更是一种思想上的洗礼,精神的大餐。观摩了这么多名师的课堂,我感受特别深,除了激动,更多的是感动。名师之所以为名师,除了教学突出外,更多的是他们自身的人格魅力。总感觉有很多话想与大家说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怎么说呢,总之一句话,四天的学习虽然辛苦,但是我觉得辛苦是值得的。

这次的千课万人的主题是:学导课堂。会场上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导于中见师魂,学然后有发展。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我就对海素说这句话说得真好,会导、善导不就是老师该做的吗?让学生会学、善学、乐学才能有发展。这不就是我们老师所要追求的理想课堂吗?关于学导课堂,郑毓信教授在他的讲座里也提到了,他说“学.导”有效课堂要求做到讲课精练有效:“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

从这三个精讲,三个不讲我们可以体会到学导课堂的教学方式是启发式的。启发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准确定位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和地位,把教学活动的重心放在“导”上,着力于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引导,引领学生展开思维和认知活动,使其立足教与学的中心地位并获得真正地发展。在“千课万人”的每一位老师身上我都能看到每一位名师的精心设计与引导。也了解了

学导课堂的导是怎样实施的。

1、导在问题情境的感悟上

数学课的问题情境创设很重要,它除了可以引入新的学习内容外,其作用还在于使学生由问题情境产生认知冲突和思维的矛盾,激发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搭建起学习平台,激发学生的为旧知和已有经验,引入学生的学习活动国。例如,姚健老师的“分数再认识”开始设置这样的情境:一张长纸条可以表示1,一张短纸条也可以表示1;接着在用短的纸条表示1,长的纸条就表示5之后,引导学生自己操作思考:如果你手里的绿纸条(长的)表示1,那么另一张(短的)表示几?为什么?导出了学生的操作活动和思考、探究、交流等活动,逐步地抽象出相应的分数。丁杭缨老师通过设置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比较的情境,启发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获得了三角形的概念。朱伟森老师呈现负数和温度计的情境,可以促进学生利用直观,主动进思维并初步理解每个简单负数所表示的意思。强震球老师执教的是“认识厘米”,他通过设置比线段长短,量绳,量路和量小棒的情境,让学生感悟要知道长度需要度量,以及可以根据需要有多种度量方法。然后,又通过不同长度的小棒量长度得出与现实相背的结论,产生认知矛盾,在比较中感悟出需要以统一长度作为度量单位,引入了厘米的认识。

2、“导”在学生获得体验的基础上

学导课堂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认知和思维,需要在学生获得对数学内容一定体验基础上才能实现。如果学生失去对内容的体验。那么就导不出学生活跃的思维,就只能通过老师去“灌”。在千课万人的所有课上,“导”的实施都是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的。例如:朱乐平老师就是通过让学生依次获得平均分可以“每份同样多”、可以“形状不同、大小一样”。他设计的习题是这样的:

学生思维的盲点:

学生见多了像左边这样的,老老实实,中规中矩一眼能看清(大小,形状绝对相同)的平均分,右边的这四个三角形,看上去形状各不一样,大小一下子看不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