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猪八戒的形象分析

猪八戒的形象分析

猪八戒的形象分析
猪八戒的形象分析

猪八戒的形象分析

刘艳梅

内容摘要:本文从《西游记》文本切入,概括出猪八戒贪色、贪吃、贪睡的“原味”性格特征,以及质朴、憨直、贪图小利等性格所体现出的人情味,再从人的本性的认识层面上看,《西游记》对猪八戒形象的塑造,就是通过打开人性中潜在的一面,而对人的本质做出重新透视,这样让我们真切地看到“心”中纷繁复杂的存在本质和被压抑遮蔽着的本来面目,反映了晚明时代对人之本性的重新认识,揭示出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猪八戒;性格;人性

引言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一个很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是中国老百姓嚼了四百年的开心果,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虽然这猪八戒没有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和足智多谋,又常常受到那调皮的猴哥的捉弄,但人们从这一形象中得到的却是更多的开心的笑,这笑中既没有嘲讽更没有藐视,而更多的倒是情不自禁的爱意。那么是猪八戒的什么特点唤起了人们这经久不衰的开心笑意呢?是性格。长期以来,猪八戒被认为是贪色、贪吃、贪睡的代表,从他身上体现出很多人情味。当代学术界对猪八戒形象演化的文化基因和原型问题做了较为深入地探讨,而且大多从外在客观因素探讨猪八戒的悲剧色彩和喜剧色彩,但面对现代人越来越接受猪八戒的心理,从人性层面去研究猪八戒的性格显得更为重要,本文运用例证法,力求从人性层面对猪八戒性格的具体表现深入分析,这对现代人认识自我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猪八戒的性格表现

(一)猪八戒性格的原味

1、贪色

“色胆如天叫似雷”是猪八戒的写照。作为投错了胎的他,集中体现他已经是和尚,还是老想着高老庄,并不时付诸言辞,而且动辄想散伙。但他实际上是被高家撵出来的而却不自知,想到的只是那儿有他心爱的妻子,那儿有他耕种过的土地。因而,高老庄也就成为他心中驱之不去的安乐窝。他理想中的安乐窝,只不过是“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而已。猪八戒对世俗生活的依恋是毫不掩饰的,而且说得非常认真,他被迫离开高老庄时嘱咐高老公说:“丈人啊,你还好生看待我浑家,只怕是我们取不成经时,好来还俗,想旧与你做女婿过活。”又如在“四圣试禅心”一段中,写师徒四人来到一座庄院,庄主是一个年轻的孀妇,有三个美貌的女儿,一心要他们师徒留下,“长发留头,与舍下做个家长”

只有猪八戒为之所动,他想娶人家的小姐,小姐嫌他丑,他就去对妇人说:“娘啊……你就招了我罢”。在这里,作者通过对猪八戒的心理刻画,将其急情贪色的灵魂生动地展现出来。还有最恶作剧的是当他知道盘丝洞的七个蜘蛛精在洗澡,便非要去。“打杀了妖精,再去解放师父”可一到那里,却脱了皂锦直裰,扑的跳下水去,变做鲇鱼精,“只在那腿裆里乱钻”。

我们纵观老猪的情史,没有一次是如他所愿的,表面上他爱讲“风话”,占小便宜(如与盘丝洞女妖一起洗澡),但他毕竟是尝过婚姻之果的人,对于这些“拉散闲闷,耍子而已”的举动,猪八戒从来就没有把他当作婚姻生活的全部,同时我们不能因为八戒这些毛病就否认猪八戒对婚姻的专一,正如我们不能单凭一点的失误就否定两个人忠贞的爱情一样。

2、贪吃

猪八戒确实是不象孙悟空,在他的性格里有着很多“人”的生活欲望。他不仅贪色,还贪吃。如在《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中有一段猪八戒吃人参果的生动描写:他三人将三个果各各受用,那八戒食量大,口又大,一则是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你两个吃的是什么?”沙僧道:“人参果。”八戒道:“什么味道?”行者道:“悟净,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象你们细嚼细咽,尝出些滋味。我也不知道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哥啊,为人为彻;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从这里我们看到八戒吃相不好看,不论食物的好坏和软硬,都一个劲儿地吞,从来不嚼一嚼,品一品,“猪八戒吃人参果”便有此而来。这也是猪本性的一种展现,饿了就说饿了,想吃就吃,从不掩饰什么,也从来不做作。又如在《西游记》第四十七回有一段八戒吃饭的生动描写:那呆子一则有些急吞,二来有些饿了,那里等唐僧经完,拿过红漆木碗,把一碗白米饭,扑的丢下口去,就了了。旁边小的道:“这位老爷忒没算计,不笼馒头,怎的把饭笼了,却不污了衣服?”八戒道:“不曾笼,吃了。”小的道:“你不曾举口,怎么就吃了?”八戒道:“儿子们便说谎!分明吃了;不信,再吃与你看。”那小的们又端了碗,盛一碗递与八戒。呆子幌一幌,又丢下口去就了了。众童仆见了道:“爷爷呀!你是磨砖砌的喉咙,着实又光又溜!”那唐僧一卷经还未完,他已五六碗过手了。由此可见,八戒食量大得惊人,但他绝不是“饭桶”。所谓饭桶是只吃不干,我们却不能就这样从单方面来指责八戒的“吃”而忽视他的“干”。猪八戒在西天取经路人,正如他跟孙悟空说的“就你给师傅做徒弟,我们做长工”,而猪八戒的的确确是取经队伍中的“长工”。

我们把猪八戒的贪吃与他的相貌联系起来,不能不教人忍俊不禁,从来不会令人厌恶,最值得注意的倒是能填饱肚子,简直成了猪八戒的人生目标。哪里能吃饱饭那里就是他的西天佛国,即使再苦再累的活都愿干。正因为八戒一路挑着行李而又长期忍半肚饥,所以吃顿饱饭就成了他的最大人生享受了,哪里还去品什么滋味。

3、贪睡

猪八戒睡觉从来不择地方,大青石他能睡,荆葛丛中也能眠。更应该注意的还是猪要吃饱了才睡,睡醒了才吃,八戒却不然,睡对他来说比吃还重要,甚至说什么“他这西天路上,不识我是取经的和尚,只道那山里走出的一个半壮不壮的健猪。叉钯扫帚,把老猪围倒,拿去宰了腌着过年,这个却不就遭瘟了”,其目的无非想多打个瞌睡而已。如在第三十七回中这样写道:三藏惊醒,却原来是南柯一梦。慌得对那盏昏灯,连忙叫“徒弟!徒弟!”八戒醒来道:“什么‘土地土地’?——当时我做好汉,专一吃人度日,受用腥膻,其实快活;偏偏你出家,教我保护你跑路!原说只做和尚,如今拿做奴才,日间挑包袱牵马,夜间提尿瓶务脚!这早晚不睡,又叫什么徒弟做什?”。可想而知,八戒只要是睡着,即使是天塌下来也是当被子盖,什么也不当一回事,但八戒的贪睡是由于他的天生懒惰吗?不,高老庄的表现证明他是个十分勤谨的人,曾替老人家“打扫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种地,种麦插种,创家立业。”正因为猪八戒的辛劳而得不到应得的休息,所以躲懒睡一会儿就成了他的莫大人生享受了,哪还顾得上是躺在什么地方!

(二) 猪八戒性格的人情味

1、质朴、憨直

猪八戒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呆头呆脑。一路走来,孙悟空老是拿他开心,开口“呆子”,闭口“夯货”,时常孙悟空将他哄得团团转,八戒却明知山有虎却向虎山行。然而他也是想证明自己不呆,如第三十八回,孙悟空说井底有宝贝,哄八戒下井驮乌鸡国王的尸首,八戒驮出尸首后,便让唐僧念紧箍咒,说孙悟空能医活他,唐僧果然念起紧箍咒,八戒笑道:“哥啊耶!哥耶!你只晓得捉弄我,不晓得我也捉弄你捉弄。”八戒爱编谎言,自以为自己聪明,胜券在握,但殊不知他的言行、行动笨拙,性格憨直,不知不觉把心里的秘密抖露出来,往往弄巧成拙,吃亏的是自己。八戒不管是在高家庄任劳任怨,勤谨辛劳,还是在取经路上他甘愿做“长工”,无一不反映出他的秉性质朴、憨直。

2、贪图小利、偷懒耍滑

“攒私房钱”是女人做的事,然而猪八戒却偏偏私下存起钱来。在第九十一回中,唐僧师徒四人来到金平府,三只犀牛精虏走唐僧,八戒一听是犀牛精便说:

“若是犀牛,且拿住他,锯下角来,倒值好几两银子哩。”而最可笑的是他化缘化到点银子,攒到一起,悄悄求了个银匠,煎成一块,呈马鞍型,塞在耳朵眼里留做私房钱。再者八戒善于耙柴,挑担,烧火,做饭,清屎除秽,但由于过度劳累,他也有偷懒的时候。众所周知,他很贪吃,然而想吃又不自己去动手,如偷人参果,他用激将法劝孙悟空,让孙悟空去偷。一路走来,每次都是孙悟空被师父念紧箍咒,而八戒一次也没有遭此惩罚。种种表现,足以见他憨厚、直率而又圆滑。

3、人情味

八戒有着一个复杂的性格,他虽然有大量的弱点,却也还有一部分优点,有其积极的一面。他狡猾却憨直,懒散又勤谨,贪图小利却有时不忘大义。在取经的过程中,也还有协助孙悟空斩妖怪的功劳,虽然遇到敌人就打退堂鼓,但是被捉后也还是没有“倒了旗鼓”,而且只要有孙悟空在,他总是抖擞精神,奋勇拼搏。他虽然给孙悟空惹了很多麻烦,但还是孙悟空必不可少的助手。而且在火焰山有“助力破魔王”之功,在荆棘岭、七绝山有开破“蓬攀”“稀柿”之劳,他对取经事业虽然不够坚定,经常动摇,终究并没有真的逃回高老庄,虽然有时有烦心,色情未泯,但是毕竟还是随唐僧、孙悟空,摩肩压背,挑担有功。

由此而知,猪八戒形象里的这丰富的性格特色,除去某些性格中的侧面,是为了表现它的“猪”的形象特点以外,确实是充满了“人情味”,也确实是从现实生活中“人”的性格里,概括升华出来的。我们从他身上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神性妖气,确切地说,他只是个长着猪模样的凡人。他不象孙悟空那样有着神奇不凡、神通广大,可以随时炫耀的出身,八戒自己诚然也曾当过煊赫一时的天蓬元帅,但似乎并没有什么可以一说的辉煌业绩,而且自从他被贬不幸投到猪胎后,人们更多的把他当猪来看;他也不象沙僧那样,没有什么精神寄托,因为他曾经是侍卫出身,便永远将侍卫事业进行到底。如此看来,“《西游记》有了猪八戒,就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而且便将神话小说增加了很多的人情味。”①

二、猪八戒性格的人性透视

(一)猪八戒身上的“人性”

从前面的论述中得知,我们只看到了猪八戒性格的显性一面,而深藏在这显性因素中,还有与之反差很大的思想性格的隐性因素,倘若看不到这一点,也就失去了猪八戒形象的蕴味和魅力。

“人们喜欢猪八戒,觉得他可笑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恐怕正是因为猪八戒这个人物表现了很多的人性”②。诚然,猪八戒是有寡人之疾,而这种寡人之疾人皆有之,却未能象猪八戒那样可以成为好丈夫。他始终只表现为一种本能,

一种意念,又由于他秉性的质朴和憨直以及思维方法的极度务实,对待两性问题倒是比较严肃的、负责的。

尽管猪八戒一路上种种表现都看出八戒“色情未泯”,却始终没有破过“色戒”。八戒面对西梁国女王的“宫妆巧样非凡类,诚然王母降瑶池”,他也“忍不住流口涎,心头撞鹿,一时间骨软筋麻,好便似狮子向火,不觉得都化去也。”而最终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了。他向菩萨幻化的妇人求婚,只是种阿Q式的向吴妈下跪,他变为鲇鱼精在蜘蛛精“那腿裆里乱钻”只是种阿Q式的占小便宜,掐小尼姑一把;他对尸魔化为的妙龄女子“动了凡心”,也只是常见于芸芸众生中的献殷勤而已。况且,假如他识出对方是妖怪,也就不会这么怜香惜玉了,而是使出他的“杀手锏”。且看他如何举钯赶杀蜘蛛精,便是明证。所以我认为正像将阿Q的破毡帽换为瓜皮帽,便失去了阿Q,假若将猪八戒的九齿钉钯换成水火棍或匕首,也就失去了猪八戒。猪八戒的形象是作为现实的化身而存在,他既然是现实中的一员,那么他身上就有一种人性。

(二)猪八戒体现的人性解放

1、对人性解放的认识

猪八戒的成功是“人”的胜利,是现实主义的胜利,蕴含了“人性解放”的精神主旨。这种对人性的解放的重要主旨与明代文人追求自由、个性解放、试图打破“存天理,灭人欲”的传统观念分不开。在理学家们看来,人欲是被物质欲望和利益所迷惑的恶念,这些恶念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因此,世人必须灭却人性,消灭欲念,加强道德修养,做到柔顺谦恭。专制统治者要的就是那些不生犯上作乱之心的奴才型臣民,而程朱理学正好传播了教人如何做奴才的文化。因此,程朱理学倍受统治者欢迎。这种哲学是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两家的一些重要观点又摈弃佛道中与封建伦理有抵触的某些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新儒学。自其诞生以来,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领域里一直占据着正统地位,到吴承恩的明中后期嘉靖年间,理学风行天下已有三百余年,早已成为捆绑世人尤其是文人心灵的枷锁。在理学长期的教育和控制下,文人士大夫们没有独立的思想和见解,个性完全被扼杀,只知道顺从,听凭摆布。而“尊于上”的统治者却可以任意张扬个性,在“天理”的大旗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在严酷的专制统治下,整个明代社会,弥漫着生存的恐惧感和人生的茫然感,而文人阶层尤为浓烈,他们的精神遭到极大的摧残,心灵压抑,意志脆弱,思想僵化,缺乏自信,形同木偶。生活在如此恐怖的政治环境下的明代文人们,慢慢失去了价值维系,一步一步地陷落在巨大的生命卑微感当中。

因此,冲破压抑人性、摧残灵魂的文化围困,以求精神世界的自由与解放,是人们尤其是广大文人的共同心愿。所以,尽管王守仁“心学”依旧是为了维护明朝的专制统治,但他打出的“心外无理”的旗号却使天下士子耳目一新,他们纷纷响应,很快形成了一个实力强劲、弟子众多的王学门派,掀起了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反对程朱理学的人性思潮,我们不妨称之为人性解放。

猪八戒确实喜欢明目张胆地与女性套近乎,但这是男性的共同误区,并不是他独有的缺点。只是因为取经队伍中的其他几位不近女色而显得突出罢了。何况猪八戒也只是得些嘴上的便宜,从来没有强迫过人家,不像《金瓶梅》里的西门庆那样一个个非要搞到手。在高老庄的时候就听说他有这个毛病,因为他是人,一个十分平常的凡人,所以会有很多人就会犯的错误。唐僧是人,却一心除去自己的人性,所以他不可爱。正常的生理欲望都未能得到满足,却让他从事压抑人性的取经活动,这难道是猪八戒的错误吗?从另一个侧面来说,这不正是作者在他身上所富于的人性解放的典型吗?

2、心学思潮对猪八戒形象的影响

在中国,虽有道家对人之存在的根本构成有深刻的体认,但在人性的塑造上,一直是儒家占统治地位。自从儒家以“释”人奠定人作为理性存在的本质以后,经后儒尤其是宋明理学的不断演绎,理性在儒家人的形象塑造中,具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它同时遮蔽了作为非理性存在的一面。因此,人的完整性在某种程度上被割裂了。如果说在西方,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人的本性的看法,那么“《西游记》通过对猪八戒形象的刻化,让我们看到了人‘心’中的包罗万象的多维存在。”③受心学导引的晚明时期,则是打开人“心”,对人性再认识的重要时代。

“随着李贽与泰州学派的出现,人的正常合理的欲望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作为这一思潮对文学影响的结果,对人的正常合理的欲望的肯定与正视,构成了嘉靖万历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④但嘉靖万历文学对人欲的态度上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心学思潮影响文学之初,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的唐顺之对人欲的态度表现得较为保守,他大力提倡“天机说”既强调以“无欲为之天”“障天机者莫如欲,若使欲根流尽,则机不握而自运”,并且认为“人心存之,不过天理人欲之消长,而理欲消长之几,不过迷悟两字”⑤。主张以“自悟本心”的方式,使“欲根洗尽”。到了王守仁时期,他提出“良知说”把“良知”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从而取代了“天理”最高地位的本体地位,打破了天理“主宰”一切的格局,同时打破了程朱理学“存理去欲”的人性强制,肯定人的正常欲望。而在《西游记》这部作品中,猪八戒这一形象无疑是人欲的化身,作者以不乏调侃意味的笔调描绘了猪八戒的好色贪财,爱吃好睡的世俗欲望,但最终还是让这位“色

情未泯”的猪八戒适得其所地做了个“净坛使者”,着实表现了作者对待人欲的宽容。李贽也公开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

⑥充分肯定了人的正常合理的物质生活欲望。即使是圣人,也离不开物质生活欲望。我们知道生理需要是第一需要,也是最根本的需要,物质生活欲望是维持生存的必备条件。

诚然,猪八戒是西天路上的凡夫俗子。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领略过了猪八戒在食欲和色欲方面的具体表现,他不像孙悟空那样只是猎奇吃了他自己看管的蟠桃,是天庭震怒,而八戒对食物的热衷最蔚为壮观的是他每到一处就进行食物“歼灭战”。八戒在谋取食物上有时特别精明,是他叫大圣去窃取人参果,还细心叮嘱“要干得妥当,不要走漏风声”。在色欲方面,我们从几个片段中见到猪八戒内心的苦闷的叫喊力量。当猪八戒又遇上他梦中情人:猪八戒动了欲心忍不住,跳到空中把霓裳仙子把住到:“姐姐,我与你是旧相识,我和你耍性子而去”。“食、色,性也”却是猪八戒的真实写照,他对满足食欲和色欲的追逐,毫不掩饰自己的内心,真实地流露出一个人对正常生活欲望的渴求。

三、猪八戒人性的现实意义

猪八戒这一形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付非常丑陋的模样,这一特殊的形象设计是将动物性和神性能够和谐地统一在人性上,以人性为中心,赋予了他个人的许多悲剧品格。他的一生悲剧源于他的丑陋。猪八戒与高家有了矛盾,不与丈人家的人正面冲突,以免乡里人嫌他丈人有丑女婿,丢了丈人的面子,而他心里却很痛苦。他宁肯自己受委屈,从来不计较丈人的不是,这种男子汉的胸怀实属难得。这么丑的人能做到着一点,难怪许多现代女性都喜欢他。况且以猪八戒的本领,要做成事并不难,而他却娶了一个高翠兰就心满意足了,情愿守着她不肯离去,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两个:要么觉得自己模样丑,能娶到高翠兰就好极了,他懂得做人应该知足;要么就是对妻子非常有感情,准备跟她厮守一辈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丑陋的人娶妻并不容易的悲剧,却也是反映了猪八戒丑归丑,却是个痴情男子。

在四圣试禅心那一段中,他被三个女儿折腾得头晕眼花,当他准备降低档次欲娶老寡妇时,又被吊在树上半宿;在女儿国、在蝎子国、在天竺国,多少美女,多少艳遇全都被唐僧碰着,而他只能一旁干着急,没办法,实在忍无可忍了,就说些不三不四、酸溜溜的话解闷。如果不是相貌丑陋,可怜的猪八戒也该有很多艳遇,他的一生被这个丑陋的模样实在害得很苦。他的悲剧来自他的丑陋的模样是不无道理的。因此,对猪八戒的同情和敬重,也就构成了读者对他喜欢有加的基础。而他的喜剧品格则是建立在其自身丰富的艺术辨证法上的。

“柏拉图说过,不美自以为美,不智自以为智,不富自以为富,是虚的观念。这三种虚伪在表现上相对弱的时候,就是可笑,在相对强的时候,就是可憎。”

⑦诚然,猪八戒不是一个可恶可憎的反面典型,而是一个可笑可爱的顽童,我们一个充满情趣的老朋友。他一付憨象,呆头呆脑,常常是被人捉弄和嘲笑的对象,但偶而迸发出的一点小聪明,又让人为之惊讶。也时常爱耍点小心眼,占点小便宜,贪吃,贪睡,贪色,但是又行动笨拙性格憨直。如在《西游记》三十二回中:我这回去,见了师父,若问有妖怪,就说有妖怪。他问什么山,——我若说是泥捏的、土做的、铁打的、铜铸的、面蒸的、纸糊的、笔画的,他们见说我呆哩,若讲这话,一发说呆了;我只说是石头山。他问什么洞,也是说石头洞。他问什么门,却说是钉钉的铁叶门。他问里边有多远,只说入内有三层。——十分再搜寻,问门上钉子多少,只说是老猪心忙记不真。次此间编造停当,哄那弼马温去!谎言编得离谱,破绽自然百出,见面便被孙悟空揭穿,连一向偏袒他的唐僧都说“该打”。看猪八戒耍小心眼,正如看三岁孩童在床上捉迷藏,无论其如何挪腾变化,总是顾头不顾尾,使旁观者忍俊不禁。约翰逊喜剧的审美特征说:喜剧嘲弄人类的愚蠢,但决不涉及罪恶——罪恶通常是悲剧或正剧的表现对象。猪八戒做妖精时也吃人——具体地血淋淋地“吃人”就难成喜剧。错误人人都有,只分大小、早晚,所以喜剧人物正像普通人一样,往往一错再错,一误再误,处处碰壁,时时倒运,我们也不过一笑置之。用“欢笑”来解构愚蠢,以“玩世不恭”来疏导荒谬;然而当我们笑完了,心中应充满希望,对人类自然进行宽恕。

俗话说:“人无完人”,人们通过对猪八戒这个形象的美学享受,观察和自省到了自身的不足,看到了人类的共有缺陷并准备把它抛弃,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审丑”作为一种主流,给人的是心灵的另一种震撼和享受,将人带入更高的层次和境界。

结语

综上所述,猪八戒有着多棱角的性格,他贪色、贪吃、贪睡,质朴憨直却贪图小利、偷懒耍滑,在这些性格里,充满着对生活本真的追求。而在现实生活中,“猪八戒”总是多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问题就很好解决了。诚然,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像猪八戒这样恋家胜过“取经”的模范丈夫确实是少之又少了。对猪八戒评价的不同也可以读出当下的世态人心,但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文学现象来反思一下我们评价文学形象的标准。从猪八戒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潜藏在人类灵魂深处的东西,更可以通过他极富戏剧色彩的性格特征和个人境遇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谛。随着人性人道的回归,我们将越来越感受到了这一人物形象的内在张力和不朽魅力。

注释:

①陆钦.名家解读西游记 [M].上东:山东出版社,1998,367

②同上书,第372页

③冯文楼.两种人性整合思路的比较 [J].明清小说研究,04年第4期,30

——42

④宋克夫.心学与文学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期.175

⑤同上书,第196页

⑥同上书,第230页

⑦牛宏宝.美学概论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5年3月第1

版,130

参考文献:

[1]吴承恩.西游记 [M].长沙:岳麓出版社.1982.

[2]张锦池.西游记考论(修订版) [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158

——203.

[3]李希凡.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318——336.

[4]宁稼雨,冯雅静.西游记趣谈与索解[M].沈阳:春风出版社,1997.367.

[5]萧兵.猪八戒论考[J].淮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4

月第25卷.541——556.

[6]陈文钢.欲望的游戏与狂欢——重审猪八戒之滑稽[J].石油大学(社会科

学版).2005年10月第21卷第5期.91——95.

[7]刘万里,邱海春.论猪八戒的经验主义[J].克山师专学报.2002年第2

期.42——46.

致谢

本论文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陈老师的悉心指导。陈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老师一丝不

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却给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陈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两年多来,陈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陈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浅析猪八戒形象的多彩性--3稿毕秀红

浅析猪八戒形象的多彩性 摘要:《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的四大文学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主要是通过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以讽刺、幽默、浪漫的笔调,渲染有关取经的神话传统,赋予了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及作品中各具特色人物形象。本文从猪八戒形象与其他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比较、猪八戒形象的独特魅力、猪八戒形象的象征意义等方面对猪八戒的形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西游记》,猪八戒,贪,色形象色彩 在作品中,猪八戒这个人物具有独特的思想意义和美学意义。他与孙悟空和唐僧各据三角形的一个角,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他与孙悟空都是用浪漫主义手法精心塑造出的非现实人物,正如谢肇浙所说,孙悟空是“意之神”,尽管他躁动不安,但总是在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其间难免走弯路,但只要加以引导约束,就能达到至高至纯的人生境界。而猪八戒则是“意之驰”,表现了对现实的生活享受的向往,安于现状,不求上进。这两种心态,都不利于人生境界的提升。但与躁动的“心猿”相比,猪八戒身上常常体现出的消极情绪,更不利于人生境界的提升。因为前者毕竟是一种推动力,而后者则多是一种制动力。两者都基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孙悟空更多地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如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气概,这种宗教献身主义精神是积极的,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人生理想是一致的,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力量,因此他是一个英雄主义的角色。但猪八戒则较多地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这是一个享乐主义的典型。这是小农经济下劳动者的共同特点。他既拥有这类人的美德,也具有这类人的毛病。 猪八戒形象的象征意义及社会价值。猪八戒是取经队伍中一个喜剧性人物。他勤劳、朴实、善良,在高老庄招亲,代替丈人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耙田耕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在“百里荆棘岭,他精神抖擞,挥钯开山”,他作战有时还相当勇敢,有时还想立功。他屡遭妖魔擒拿,却从没有低头屈服过,总是“骂了又骂,嚷了又嚷”。作者写了他的这些优点,但更多的是写了他的缺点。做事缺乏坚定性,自私而好贪小便宜,好色而“禅心不定”,害怕困难而贪图安逸,好进谗言,经常进行报复。如此等等,都与西行取经相悖,与孙悟空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照,完全是孙悟空的一个比衬人物。但猪八戒这个人物并不可憎,而是十分可笑,还有几分可爱,这体现了吴承恩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温馨的人情味。作为人性欲求象征的猪八戒最终被安排修成正果,人性的自然欲求得到正视和关爱。诚如书中借八戒口中说出的:“师父常时疼我爱我,念我蠢夯护我。” 自宋以来,“存天理,灭人欲”为程朱理学倡导。人的各种欲求长期处于被压抑克制状态。《西游记》以艺术形式,塑造了猪八戒这个欲求的形象,作者并未加以猛烈的批判,而是代以宽容的轻嘲,人性开始觉醒,受到关怀。当代弗洛伊德之后最具影响力的一位心理学家马斯洛创造了“自我实现”心理学理论,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划分出如下层次:一、生理的需要、饥渴等;二、安全的需要:感到安全,有保障、无危险;三、归属与爱:和别人亲近,为团体接纳,有归属; 四、自尊:成就能够胜任,获得赞美和赏识;五、认知、审美的需求:知道、了

猪八戒形象分析范文

猪八戒形象分析范文 猪八戒是吴承恩所作《西游记》中登场的虚拟角色。又名猪刚鬣,法号悟能,浑名八戒,是唐僧的二徒弟,会三十六天罡变,所持武器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亲赐的上宝沁金钯(俗称九齿钉钯)。猪八戒前世为执掌天河八万水军的天蓬元帅。《西游记》中各路神仙基本借鉴了正统道教神仙录,由高老庄一集猪八戒提及可见,猪八戒的前世天蓬元帅即是水神天河宪节。下面是给大家的猪八戒形象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猪八戒形象分析 还记得,小时候待在家里看电视剧版《西游记》,令我印象最 深的,不是精通72变的孙悟空,不是崇尚道德、礼仪,博爱而坚韧 的唐僧;不是任劳任怨的沙和尚,而是那整天被孙悟空称为“呆子”“夯货”的猪八戒,他时常让我捧腹大笑。而接触到书版《西游记》,他给我的快乐也如当年,我想,如果没有猪八戒这个角色,西游记就没那么好玩了,没那么老少皆宜了。因此,猪八戒这个形象的塑造可谓《西游记》的一大成功之处。 提起猪八戒,我们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摞的贬义词:好吃懒做、油嘴滑舌、贪婪自私,比如在妖怪面前说漏嘴、消极怠工、看见师傅被妖怪抓了就赶忙分家,给孙悟空添了不少麻烦,这样的形象,我们为什么讨厌不起来呢? 原因多种多样。猪八戒虽贪吃,但他并不挑食,什么都吃,在 第67回中,他“不分生熟,一涝食之,却上前拱路”,又说“只是

身体变得大,肚肠越发达,才好干事”,可见,他追求的不是食物的精致,而是填饱肚子,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样的要求不算过分;他虽贪色,看见个漂亮女子就兴奋难抑,哪怕她们是妖,第72回他变做个鲶鱼精,戏弄蜘蛛精,沉溺于美色,但他还没到淫乱的地步,打蜘蛛精的时候毫不省力气,顶多是“色心未泯”,再加上还有菩萨、师傅、师兄的监督,他也不敢放肆;他虽然贪财,但并未强取豪夺,第38回,孙悟空声称井下有宝贝,让猪八戒去捞,他乖乖地卖力去捞,还有一些讨取奖赏的情节,那是一个劳动者对报酬的渴望;他虽然懒怠贪睡,但并不苛求环境,给他个草窝他就能安然入眠。归结起来就是,作者虽然把猪八戒塑造成了一个“四贪”人物,但都点到即止,没有把他的缺点扩大化,渲染读者的厌烦情绪,有时候脑海里构想出猪八戒的场景,还觉得挺有趣的。 与“四贪”对应的,是猪八戒的“四无”。猪八戒没有英俊的外貌,他渴望“入赘”,偏偏长了个不讨喜的模样,化为泡影。他有着猪的外形,甚至长得比猪还丑陋,唐僧介绍“我那徒弟姓猪,法名悟能八戒,他生的长嘴獠牙、刚鬃扇耳,身粗肚大,走路生风”,师徒四人足迹遍及数国,每到一方国土,猪八戒都得收敛外貌,以免惊吓群众,行者道:“把那个耙子嘴,揣在怀里,莫拿出来;把那蒲扇耳,贴在后面,不要摇动,这就是收拾了。”猪八戒没有孙悟空上天入海的本领,不能四处结交神仙,还时不时犯错误,比如在石头面前编谎,还惨被戳穿,最后只能自食其果,安安分分取经。猪八戒没有化斋的高超技能,还挨过饿;没有坚定的信仰,走完取经路实属不易,

猪八戒形象分析

猪八戒形象分析论文 摘要:《西游记》是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而猪八戒则是作者吴承恩在这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喜剧典型。在他的身上既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以及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的本领,同时还有猪的形体特征,这充分的体现了作者把人性、神性、猪性的完美结合。本文力图通过对猪八戒这一喜剧典型的人性的揭示,使人们对这一典型的文学艺术形象有一个再认识。 关键词:猪八戒形象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西游记》是我国一部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吴承恩着力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的典型形象,猪八戒是作品中喜剧典型的代表。在他的身上作者赋予了独特的美学意义,同时也赋予了他人性、神性、猪性,是人、神、猪的完美和谐的结合体。 曾经有人说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形象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这样的观点似乎很具片面性。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典型,他虽然外表丑陋常常被人们看作笑料,却有着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喜剧的笑是艺术,它的生命就是笑,笑是喜剧之所以成为喜剧的关键,也是人类区别“是”与“非”,“美”与“丑”的标准。而在喜剧中,美是间接的被肯定的,一般认为正面而具有某些缺点的形象,他的特点就是幽默、就是讽刺性喜剧的美学特征。艺术美是基于生活美的,它不限于生活美,同时也包括生活丑。而猪八戒的形象正是作者将生活中的丑加以典型化和审美化之后,使他成为美的事物的对立面,经过艺术美与丑的冲突和斗争,从而将美与丑的事物展现在我们读者面前,通过对美的肯定达到对丑的否定,这样才使得猪八戒的丑具有强烈的艺术美的效果。 按照中国传统的观点,猪八戒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是一个好的形象。他往往意味着懒惰、丑陋、愚笨等。但是对于这一形象,千年来,人们还是很喜爱的,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人们喜欢他超过了喜欢孙悟空,而且最近几年更是兴起了猪八戒热,有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福星高照猪八戒》,电影《阳光灿烂猪八戒》等等,这都充分说明猪八戒是非常受宠的。为什么人们如此的喜爱他呢?这归根结底是由于这一形象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他:憨头憨脑的傻样,拙嘴拙腮

猪八戒人物形象分析

《西游记》猪八戒人物形象分析 学生姓名:胡少平指导教师:王老师 内容摘要:《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被明代人所称为“四大奇书”之一,是传统积累型小说,且它是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的作者以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西游记》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而猪八戒则是作者吴承恩在这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喜剧典型。在他的身上既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以及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的本领,同时还有猪的形体特征,这充分的体现了作者把人性、神性、猪性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对猪八戒这一古型文学艺术形象的内涵和意义有更加全面和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猪八戒形象分析特点 《西游记》是我国一部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吴承恩着力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的典型形象,猪八戒是作品中喜剧典型的代表。在他的身上作者赋予了独特的美学意义,同时也赋予了他人性、神性、猪性,是人、神、猪的完美和谐的结合体。 曾经有人说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形象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这样的观点似乎很具片面性。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典型,他虽然外表丑陋常常被人们看作笑料,却有着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喜剧的笑是艺术,它的生命就是笑,笑是喜剧之所以成为喜剧的关键,也是人类区别“是”与“非”,“美”与“丑”的标准。而在喜剧中,美是间接的被肯定的,一般认为正面而具有某些缺点的形象,他的特点就是幽默、就是讽刺性喜剧的美学特征。艺术美是基于生活美的,它不限于生活美,同时也包括生活丑。而猪八戒的形象正是作者将生活中的丑加以典型化和审美化之后,使他成为美的事物的对立面,经过艺术美与丑的冲突和斗争,从而将美与丑的事物展现在我们读者面前,通过对美的肯定达到对丑的否定,这样才使得猪八戒的丑具有强烈的艺术美的效果。 按照中国传统的观点,猪八戒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是一个好的形象。他往往意味着懒惰、丑陋、愚笨等。但是对于这一形象,千年来,人们还是很喜爱的,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人们喜

名著中猪八戒人物形象分析

《西游记》猪八戒人物形象分析 内容摘要:《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被明代人所称为“四大奇书”之一,是传统积累型小说,且它是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的作者以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西游记》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而猪八戒则是作者吴承恩在这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喜剧典型。在他的身上既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以及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的本领,同时还有猪的形体特征,这充分的体现了作者把人性、神性、猪性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对猪八戒这一古型文学艺术形象的内涵和意义有更加全面和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猪八戒形象分析特点 《西游记》是我国一部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吴承恩着力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的典型形象,猪八戒是作品中喜剧典型的代表。在他的身上作者赋予了独特的美学意义,同时也赋予了他人性、神性、猪性,是人、神、猪的完美和谐的结合体。 曾经有人说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形象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这样的观点似乎很具片面性。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典型,他虽然外表丑陋常常被人们看作笑料,却有着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喜剧的笑是艺术,它的生命就是笑,笑是喜剧之所以成为喜剧的关键,也是人类区别“是”与“非”,“美”与“丑”的标准。而在喜剧中,美是间接的被肯定的,一般认为正面而具有某些缺点的形象,他的特点就是幽默、就是讽刺性喜剧的美学特征。艺术美是基于生活美的,它不限于生活美,同时也包括生活丑。而猪八戒的形象正是作者将生活中的丑加以典型化和审美化之后,使他成为美的事物的对立面,经过艺术美与丑的冲突和斗争,从而将美与丑的事物展现在我们读者面前,通过对美的肯定达到对丑的否定,这样才使得猪八戒的丑具有强烈的艺术美的效果。 按照中国传统的观点,猪八戒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是一个好的形象。他往往意味着懒惰、丑陋、愚笨等。但是对于这一形象,千年来,人们还是很喜爱的,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人们喜欢他超过了喜欢孙悟空,而且最近几年更是兴起了猪八戒热,有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福星高照猪八戒》,电影《阳光灿烂猪八戒》等等,这都充分说明猪八戒是非常受宠的。

论《西游记》猪八戒的戏剧价值

论《西游记》猪八戒的戏剧价值 人们一谈到《西游记》就会不知不觉地想到猪八戒。猪八戒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开心果,开谈不说猪八戒,纵谈《西游记》是枉然。猪八戒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呢?这一直是人们在探讨的问题。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我们试图从猪八戒形象演变、时代性、喜剧性及其美学意义几个方面探求这一形象的真谛所在,以就教于海内外《西游记》的研究专家、学者及爱好者。在我国古代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塑造的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中,最能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师徒四人中的大师兄孙悟空了,其他的三个人物也就没有孙悟空那么吸引大众的目光了。猪八戒在大家的头脑中似乎只是笑料而已,人们对于猪八戒研究往往只从文学方面、民俗学方面去分析,而对于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缺少应有的关注。在《西游记》中,猪八戒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丝毫也不比孙悟空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地超过了他的大师兄。很可惜人们在探讨这个形象时,往往多了些因循,少了些创新。多注意了他的表面,少了些对这个形象内在的社会意义的挖掘。本文力图对猪八戒形象的再探索,来对他所代表的我国封建社会晚期的由农民向市民过渡的这个形象,进行一个初步的认识。其中有些看法不免揣陋,惟望诸方家予以批评、指正。 一、传统的认识 传统的观点多认为,猪八戒这个形象是我国封建社会小生产者的典型代表,是依着农民的模子刻画出来的,在他的身上有着农民的一切缺点和优点。到了今天持这种观点的人仍比比皆是,现简略摘要如下: “正如林庚先生在《西游记》漫话中给孙悟空的‘侠士’定位一样,我给猪八戒下了一个‘农民’的定义。虽然有些牵强……猪八戒身上浓厚的农民性格和农民特有的精神面貌,也确没有丝毫的吝啬于当时农民的展现给我们面前。也正如陈文新先生在西游记在《西游记与民俗文化》一文中指出猪八戒的皈依佛门,离开高老庄,意味着农民生活的结束和和尚生涯的开始,也就是说八戒的生活角度发生了变化。再衣着上八戒不再是农民而是和尚,然而在意识上没发生任何变化,仍然是农民。”①“农民主要靠经验认识世界,猪八戒特别善于认死理,处处表现出一种阿Q式的经验主义,最足以说明他是一个农民。”“猪八戒在高老庄做了几年农民,他的思维,智慧,都带有深刻的农民痕迹”②(《〈西游记〉与民俗文学》)。在小说中,他常常是孙悟空耍笑的对象,这正是初入城市的农民常受市民嘲笑的现实的反映。从这一点上看,《西游记》是站在城市立场上的,它的叙述立场与《金瓶梅》相近,而与《水浒传》的否定城市迥然不同。……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观点中认定了猪八戒是代表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的形象,或者亦如有人所谈的八戒是市民眼中的农民的形象,所以八戒身上的那一切的特征。都被看成了农民身上的缺点。于是,猪八戒的食肠宽大,好吃、懒做、好色、贪财好色、爱占小便宜、耍小聪明、贪生怕死、,低俗等等都被天然的转换成一般的农民的缺点,也正如上文所谈到的猪八戒身上的那些浓厚的以农民性格和农民特有的精神面貌,也确实“没有丝毫吝啬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真的是上面所谈到的这样吗?我认为不是。猪八戒的形象确是代表了小生产者,但返观《西游记》的其它农人形象,和猪八戒形象的由来,我并未见到作者就把批评、讥刺、那怕是一种善意的矛头单纯的指向农民。如果在行文中简单的把封建社会的小生产者和封建社会的农民划等号,则未免失之太偏了。纵观封建社会,小生产者及具有这种意识的人其范围又 ①陈文新《〈西游记〉与民俗文学》 ②陈文新《〈西游记〉与民俗文学》

试论《西游记》猪八戒人物浅析

引言 《西游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它以其丰富曲折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以及独特的风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该著作主要以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为线索,以路途取经的各种磨砺为活动中心,从各个人物心理,语言,地方风情等细节处以此展开,从而塑造从了许多众人周知的艺术形象。 “西游记”中的主要形象之一,也是其中的领导者唐僧,其形象主要描述他缺乏主见,优柔寡断;其中人物色彩极为浓厚的孙悟空,主要描述他有勇有谋,充满智慧;默默无闻的形象沙和尚主要描述他的忠厚老实,默默奉献。而其中在描述猪八戒形象时,描写得最多的就是他的贪吃懒做、贪财好色等。但本文作者认为:在描述猪八戒各种性格特征的时候,不仅仅是刻画他的贪吃懒做和好色,而更多的是从其形象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以及其形象的社会价值。因此本文首先分析猪八戒的性格特征,然后从其特征中反映出一个富有喜剧色彩、充满文化意蕴、折射人生哲理的丰富人物形象。 1.猪八戒外貌特征 2.猪八戒性格特点 2.1好吃、懒做 2.2 贪财、好色

2.3 憨厚、率直 3. 猪八戒艺术形象及价值 3.1猪八戒喜剧色彩 猪八戒形象的戏剧性集中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猪八戒是猪头人身,是猪与人的综合体。第二、人物形象语言、行动的矛盾。第三、猪八憨实是有爱耍小心眼。第四、蠢笨无能有爱自作聪明、丑陋无比还反觉得美。第五、动物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他性格中的这些喜剧性因素毫无疑问疑问是属于人的。作者以轻松的揶揄的心情来写这个他喜爱的角色。我经常在想,作者在写这个人物时,恐怕自己也经常忍俊不禁。他对这个人物的态度,是对一个心爱的顽童,看着他调皮捣蛋,时不时的闯些自己也收不了摊的祸。真是“最喜小儿无赖”。平顶山上巡逻,他偷懒贪睡,又欲编谎骗人。作者以妙趣横生的喜剧性笔法着意地加以描写。孙悟空变成的啄木鸟在他长嘴上啄了一下,他大叫妖怪,抡起钉钯,像堂.吉诃德与风车战斗一样。等到发现是啄木鸟,又自作聪明地猜测是鸟儿把自己的嘴错认为枯树找虫吃。后来又把三块青石当作唐僧悟空和沙僧三人,进行编谎预演。作者对他的这些类似于顽童的恶习给予了善意的嘲笑。他在作品中编造的谎话,除了义激猴王外,从没有成功过,都是让人一眼就可识破的小把戏,因此又显出他的憨厚的一面。正是这种憨厚老实和他自以为聪明过人而力图表现之间的不协调,构成了他喜剧性格。从不接受教训,因此笑话也不断。

猪八戒的形象分析

猪八戒的形象分析 摘要:猪八戒是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喜剧人物,是唐僧西天取经不可缺少的人物。作者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神话式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构成其猪面人身的荒诞性,同时又赋予了他更多人性,使之成为猪神人“三位一体”的整合形象。本文力图从新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猪八戒的缺点,并通过挖掘他身上的闪光点以及对这一喜剧典型进行分析,使人们对猪八戒这一形象有一个新的认识。 关键词:猪八戒; 形象; 贪吃; 贪睡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要数英勇善战的孙悟空,而猪八戒也称得上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 猪八戒是神?是猪?还是人?这得从他的来历说起。猪八戒原本是天庭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帅,由于喝醉酒调戏嫦娥仙子而被玉皇大帝逐出天界,投胎到人间,没想却误投猪胎,所以生得一副猪的模样,因而也继承了猪的习性:贪吃、贪睡、懒惰等。后来经观音菩萨点化,猪八戒被唐僧收为徒弟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途中,他的好色、自私等习性与吃苦耐劳、忠诚老实等品质又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些无疑是在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特性。因此,猪八戒既具有神的法力与神通,又有猪的特点,更有人的习性,严格地说,他是神、猪、人的结合体。 在人们心目中,猪八戒并不是一个好的形象,大家往往把他与“懒惰”、“丑陋”、“愚笨”等不好听的词汇联系在一起。然而,对于这一形象,人们却讨厌不起来。尽管在猪八戒身上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却依然赢得人们善意的笑声,容易为人们所理解与接受,他给人一种亲切感。人们对猪八戒的喜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孙悟空,特别是在现代越来越受人们欢迎,仅以猪八戒为主题的电视剧或电影就拍了好几部,如《天上掉下个猪八戒》、《喜

论猪八戒的人物形象a

论猪八戒的人物形象 摘要:《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神魔小说。而猪八戒则是作者吴承恩在这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喜剧典型。猪八戒的理想是过上古代普通老百姓那种"男耕女织乐井田"的生活模式。在他的身上既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以及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的本领,同时还有猪的形体特征,这充分的体现了作者把人性、神性、猪性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对 猪八戒这一喜剧典型的人性的揭示,使人们对这一典型的文学艺术形象有一个再认识。猪八戒率性而为,张扬个性。猪八戒:代表人的阴神,所以他才贪财、贪色、贪吃、贪睡、贪名、贪利,但是往往什么事都缺不了猪八戒。 关键词:猪八戒、形象、贪吃贪睡、猪头人身 一、猪八戒形象的特征 猪八戒在西游记里普通人的化身,他唠叨埋怨和他的思想有关,他并不想去西天取经,只想在自己的家里陪着老婆,孩子好好的过日子。正因为如此,他在取经的路上碰到不如意的事就想要唠叨埋怨,老是想着散伙回家。而且他还有自己的私心,自己的小算盘,有好吃的了再没吃之前还想前师父师兄,但再没吃够的情况下,又会将师父师兄的那份也全吃了。在取经的路上孙悟空老是捉弄他,因为他比较好玩,他喜欢美色,贪图享乐,竞耍一些小聪明,而且能够吃苦耐劳,什么脏的活,不好干和差事全都给他做。而沙僧是一个没有生活情趣,非常木讷,只懂得忠心护主的一个随从。在《西游记》中猪八戒身上既有神的本领和神通,还有猪的贪吃贪睡的特点,更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和自私、好色及懒惰的习性,是颇受大众喜闻乐见的一个人物形象。 猪八戒勤恳憨实厚道。十八回在高老庄猪八戒曾替老丈人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作为西行队伍中的一分子,虽然不是取经舞台上的主角,但也起到了很好的帮衬作用用孙悟空的话是"放屁添风"。八戒是在小说第十九回正式加盟取经队伍,紧接着便是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半山中八戒争先"。师徒们遭遇黄风怪,八戒一钉钯把虎怪的头颅筑了九个窟窿,首次荣立战功。在以后的日子里,八戒往往成了开路先锋。尤其是遇到孙悟空难一施展神通的水战时,他就开始大展神威。流沙河、通天河、黑水河......只要有水里的勾当,就离不开他。每次遇到一些悟空不屑于干的苦工时,八戒常常主动上前,最典型的有两回:六十四回八百里荆棘岭,八戒"双手使钯,将荆棘左右搂开",日夜兼程开道。六十九回绝山稀柿同,八戒"脱了皂直缀,丢了九钯","捻着诀,摇身一变,果然变作一个大猪",顶着恶臭拱路。从这个角度看,他不仅勤恳憨实,还是他猴哥的好帮手。也正是因为他老实厚道,经常被悟空捉弄,为西行的枯燥生活增添了一点趣味。猪八戒还比较情真恋旧。十八回娶了高翠兰后,他以自己的勤劳能干成为模范丈夫,让高翠兰",四时有花果享用,八节有蔬菜烹煎"。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被孙悟空降伏时节?他要西上取经了,面对心爱的人,他不仅依依不舍,还思念已,以后遇到灾难动不动就喊散伙,要回高老庄去。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如此一个专一、恋家、富有责任心的人,毫无疑问是一个好男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西游记》中,在取经的路上,"他外在的种种缺点掩映着他内在的种种点"。在佛家看来,五欲是"财、色、名、食、睡'。猪八戒作为一名佛家弟子,却

浅析《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

陕西省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

目录 一、猪八戒形象与其他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比较 (4) 二、猪八戒形象的性格特点 (7) (一)贪婪且自私 (7) 1. 贪财 (7) 2. 贪色 (8) 3. 贪吃 (10) 4. 贪睡 (11) (二)愚笨且聪明 (12) (三)好笑与荒诞 (13) 1.猪八戒的名字 (13) 2.猪八戒的模样 (14) 3.猪八戒的武器 (14) 4.猪八戒的变化 (15) 5.猪八戒的言行 (15) 6.猪八戒的理想与面对的现实 (16) 三、猪八戒形象意义及社会价值 (16) 参考文献 (19)

浅析《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 内容摘要:《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的四大文学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主要是通过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以诙谐幽默、讽刺夸张的笔调,讲述有关取经的神话传说,赋予了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从猪八戒形象与其他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比较、猪八戒形象的性格特征、猪八戒形象的现实意义及社会价值三个方面对猪八戒的形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西游记》猪八戒性格特征现实意义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的四大文学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主要通过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以诙谐幽默、讽刺夸张的笔调,讲述有关取经的神话传说,赋予了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人物形象。说他简单,是说他的个性赤裸裸地暴露,如水晶一般呈现在人们面前;说他复杂,是说这个形象矛盾重重,呈现出多层次的二律背反,让人难把握其根柢。但是这个形象却刻画的非常好,是书中最具人性化的一个形象。在书中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的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是他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理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的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

名著中猪八戒人物形象研究分析

名著中猪八戒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日期:

《西游记》猪八戒人物形象分析 内容摘要:《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被明代人所称为“四大奇书”之一,是传统积累型小说,且它是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的作者以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西游记》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而猪八戒则是作者吴承恩在这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喜剧典型。在他的身上既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以及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的本领,同时还有猪的形体特征,这充分的体现了作者把人性、神性、猪性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对猪八戒这一古型文学艺术形象的内涵和意义有更加全面和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猪八戒形象分析特点 《西游记》是我国一部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吴承恩着力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的典型形象,猪八戒是作品中喜剧典型的代表。在他的身上作者赋予了独特的美学意义,同时也赋予了他人性、神性、猪性,是人、神、猪的完美和谐的结合体。 曾经有人说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形象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这样的观点似乎很具片面性。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典型,他虽然外表丑陋常常被人们看作笑料,却有着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喜剧的笑是艺术,它的生命就是笑,笑是喜剧之所以成为喜剧的关键,也是人类区别“是”与“非”,“美”与“丑”的标准。而在喜剧中,美是间接的被肯定的,一般认为正面而具有某些缺点的形象,他的特点就是幽默、就是讽刺性喜剧的美学特征。艺术美是基于生活美的,它不限于生活美,同时也包括生活丑。而猪八戒的形象正是作者将生活中的丑加以典型化和审美化之后,使他成为美的事物的对立面,经过艺术美与丑的冲突和斗争,从而将美与丑的事物展现在我们读者面前,通过对美的肯定达到对丑的否定,这样才使得猪八戒的丑具有强烈的艺术美的效果。 按照中国传统的观点,猪八戒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是一个好的形象。他往往意味着懒惰、丑陋、愚笨等。但是对于这一形象,千年来,人们还是很喜爱的,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人们喜欢他超过了喜欢孙悟空,而且最近几年更是兴起了猪八戒热,有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福星高照猪八戒》,电影《阳光灿烂猪八戒》等等,这都充分说明猪八戒是非常受宠的。

猪八戒形象分析

猪八戒形象分析 摘要:猪八戒的理想是过上普通老百姓那种“男耕女织乐井田”的生活模式。 猪八戒丑陋无比又反以为美,蠢笨无能而又自作聪明,憨厚老实又爱耍小心眼,具有浓厚的喜剧色彩。 猪八戒率性而为,张扬个性。 关键词:猪八戒、形象、贪吃贪睡、猪头人身 本文通过对猪八戒的形象阐述,力图全面地揭示其形象,使人们对猪八戒这一古典文学艺术形象的内涵有更加全面和更加深刻地认识。 一、猪八戒形象的特征 《西游记》中猪八戒身上既有神的本领和神通,还有猪的贪吃贪睡的特点,更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和自私、好色及懒惰的习性,是颇受大众喜闻乐见的一个人物形象。猪八戒形象的主要特点如下: 贪吃,却“贪”而不挑。猪八戒贪吃,可以说饥不择食。书中第十八回借高太公说出他“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素。”的特点;书中第二十四回写了他垂涎三尺囫囵吞下人参果后不知滋味却还想吃的馋相;书中第四十七回因吃得多被陈家庄的仆人称之为“磨砖砌的喉咙,着实又光有溜”;第54回,在西梁女国光禄寺东阁就宴,八戒把那些五花八门的菜肴“一骨辣噇了个磬尽”(P758-759)。对八戒最有吸引力的字眼就是“斋”、“饭”这些字眼。西梁女王教取御米三斤,八戒听说个“饭”字,便接了捎在包袱之间,也不嫌沉重。(P760)书中第六十二回在光禄寺的国王筵席上“将一席果菜之类,吃的罄尽。少顷间,添换汤饭上来,又吃得一毫不剩。巡酒的来,又杯杯不辞。”为了一个好吃的脾性被白骨精等妖怪欺骗;被唐僧骂成“槽里吃食,胃里擦痒”的畜生;更数次被孙悟空以有好吃的为诱惑骗去帮其办事,受到戏耍和捉弄。可以说,猪八戒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不在乎有无美味佳肴。 贪睡,却“贪”不择地。猪八戒贪睡,如书中第二十八回,在黑松林化斋的路上,他寻思,“我若就回去,对老和尚说没处化斋,他也不信我走了这许多路。……也罢,也罢,且往这草科里睡睡。” (P382)丝毫不考虑焦急的师父。书中三十二回让他巡山,“他一头钻得进去,使钉耙扑个地铺,彀辘的睡下”,可以说猪八戒无论在怎样至关紧要的场合都要挤出时间睡觉,而且不管是草窝里、树杈上、石缝间随处一躺,都能酣然入睡并鼾声如雷。 贪财,却“贪”而不夺。猪八戒比较贪财爱物,趁着无人就偷纳棉背心,看到富贵就心痒难挠,

人物赏析——猪八戒

民的典型化身,他深刻存在守着土地而养成的顽固的保守心理,和神、道、佛相对立,表现着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愿望。猪八戒身上贪财、贪色、自私自利,还表现着明代社会好色好货思想的沉淀,反映了当时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具有那个时代的思想特色。 虽然取经路前途坎坷、多有险恶,但堂堂天蓬元帅怕过谁?取经路上,险难困阻、妖魔鬼怪何其多也,哪一次少了老猪的参与,又有多少次那猴头回花果山,还不是老猪去费尽口舌把他劝回,有多少次唐僧遇难、悟空受困,还不是老猪去南海找观音菩萨帮忙,又有多少次大家在口干舌燥之时不是老猪去化缘。八戒有自己的理由:斗妖不敌、临阵逃脱是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贪吃贪睡是养精蓄锐、以图发展;耳朵里藏着银子是防取经不成,回高老庄寻亲!过着那种男耕女织的生活。谁说八戒是呆子,从这些可以看出八戒是个心细如发的鬼精!只不过是因为八戒是个性情温和的人,愿天下永享太平! 在高老庄成亲未果,八戒是被孙悟空绑来而走上了对于他来说的“光明之路”——取经之路。可以说,他是被迫的。虽说中途好几次,八戒吵着要分行李,回高老庄,但是,在悟空撇下唐僧等人独自回到花果山的时候,老猪还是留下来,保护师父,劝回悟空。他还是任劳任怨的跟随着唐僧走完了取经路。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像八戒这样被迫而走上高中、大学甚至是工作岗位的人不计其数。大部分人都浑浑噩噩的度过,或是打游戏,或是谈恋爱,或是看小说,或是网购,各种不务正业。他们凭借着家庭的背景,在这个资源本来就匮乏的世界,享受这高档的一切。他们可曾

想过踏实下来,勤勤恳恳的干些实在的事情?为祖国,为父母,为自己,为他人做出贡献?哪怕只是一点点! 你听说过“猪八戒效应”么? 猪八戒效应是指人们用传统的陈旧的眼光看待那些像猪八戒一样的人,使这些人一直得到否定。若一个人其貌不扬、冷漠刻板,我们能认为他愚蠢,狡猾,僵化乃至一无是处么?事实上,在一些学校中,“一无是处”甚至是背后的被老师骂“笨”的差学生,踏上社会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却常常能取得很大的成就。为什么呢?学习成绩的好坏能用来评价学生的全部?在教学中,这种猪八戒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它扼杀了大多数学生的灵气,忽视了那些看似平庸的人,也许他将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这种评价人的方式有待改进,与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有点不符。 所以,在我们生活中也是一样,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不能以偏概全。我们要用我们的眼睛去洞察这一切,去发现这世间的真善美。 综合来说,八戒为人圆滑,善于变通,懂得顺应潮流,不硬碰硬。在取经途中,猪八戒更有“作为”打好人际关系,并且在当今社会就是需要像猪八戒一样懂得为人处世的人,才能在工作方面胜出。在取经事业中的,总算是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才有其八戒的美好的结果吧。转移、痴情、憨、可爱,最重要的是他是师徒四人中最真性情的一个,没有唐僧的虚伪,没有悟空的强势,没有悟净的愚钝,他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情的角色。

论猪八戒形象意义

论猪八戒形象意义 《西游记》是具有浓厚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而猪八戒则是作者吴承恩在这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喜剧典型。在他的身上既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和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仙的超强本领,还有就是猪的形体特征和猪的一些习性。猪八戒充分的把人性、神性、猪性的完美结合在一身。以其的独特形象走进读者的视野,让人感受到了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是作者吴承恩在这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封建社会的市民的代表形象,他所具有性格特征的是:贪财、好色、好斤斤计较;但是他又纯朴天真,贪图安逸,偷懒散漫,而又不畏艰难,勇敢坚强;他不是一个孙悟空那样的英雄,而只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平凡的人。 一、猪八戒形象——人性本能的深刻探讨 明朝,中国哲学思想界变得“相当活跃,出现了多位在哲学史上影响重大的思想家”,比如薛瑄、王守仁、李贽。“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日趋扩大与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增长”,中西方的交流也更加频繁。此时的中国,启蒙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兴起,表现出来的是明朝文化的高度发展和科技的空前繁荣。特别要提到的是出生比吴承恩晚一些但同属一个时期的李贽,他“公开宣称…自私?是人的天性,…无私则无心?”,“认为人类一切活动,都出于自私自利的动机。他把封建社会地主、官僚的贪欲、权势欲和农民、手工业者等劳动

人民所具有的私有心理,都等同地看成为人类的本性。”吴承恩生活的时代,正是启蒙思潮的兴盛时期,《西游记》正是产生于这个时代,这就注定了它与《金瓶梅》、《三言》、《二拍》一起,比以前的文学作品更加关注人生,承认人的自然本性,而猪八戒这一人物形象就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首先,猪八戒看上去就是一头猪,这一点,连猪八戒自己也不否认。猪的特征在猪八戒身上一览无遗,他也毫不掩饰。他的“猪”性,特别形象地表现为贪吃和贪睡。猪八戒“猪”的特征,实际上更加生动地揭示了“人” ──作为一个自然产物的动物本能。 其次,猪八戒还是一个妖,而“妖”,则是对猪八戒人性的夸大和渲染,这使猪八戒这一形象更具有神化色彩,更具有传奇色彩和欣赏性。比如第八回中,高太公说他:“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其实,这只是通过“妖”化,而将猪的贪吃夸大了。猪八戒是妖,这既是作品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更加地深刻了对人性揭露。 当然,更重要的,猪八戒是一个人,无论是作者在写的时候,还是读者在读的时候,都是把猪八戒当作一个人来看待。“人”,是猪八戒形象的最终归宿。任劳任怨、精明能干,还有愚昧无知、好吃懒做,猪八戒身上具有太多人的特点,太多人的本性。而贪财和贪色,更是很多人人性的弱点。 从猪八戒的性格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到自已的某些人性

猪八戒的形象分析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猪八戒的形象分析 作者:李贺 学校:驻马店广播电视大学 年级: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答辩组成员:职称: 职称:

猪八戒的形象分析 李贺 内容摘要:提起《西游记》中的猪八戒,那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也是作者着力刻划的喜剧典型。也成为社会各阶层爱看《西游记》的重要原因之一。八戒有个最突出的特点,是他那无所不在的对人生欲望的强烈追求。他贪色、贪吃、贪穿、贪睡、贪图安逸、贪生怕死、又爱打小报告。总之,这个人物性格鲜明,同孙悟空一样,都是《西游记》中塑造得非常成功的形象。下文将结合吴承恩的《西游记》,就猪八戒的典型性格加以论述分析。 关键词:西游记猪八戒形象分析 有人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形象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我看这话并不妥当。就思想意义来说,猪八戒对孙悟空有某种衬托作用,但就美学意义来讲,这个形象却自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他是个喜剧形象,在小说中起着“寓庄于谐”、“寓教于乐”的特殊作用。 猪八戒是很丑的,但又是很美的。人、猪、妖分开来看,格八戒性格的几个组成部分,都是丑的:人是自私、贪婪的人;猪是长嘴、大耳、身粗壮大、贪吃贪睡的黑猪精;妖的变化是大土堆、大科猪、癞象,……还有风来雨去的魔法。但是这三个部分和谐的统一在一起,却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猪八戒的一言一行,都像一幅幅成功的漫画,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看过之后,总是要禁不住发笑,笑他的贪婪自私,笑他的弄巧成拙,笑他的想捉弄人反而自已吃亏,笑他的呆头呆脑,说话傻里傻气……。但笑过之后,却又不能不引起沉思,联想到现实中那些自私的人,自作聪明的蠢人,联想那些有缺点的好人,这一形象的教育意义,就是在笑声中鞭鞑某些消极、落后乃至丑恶的东西,可使那些有缺点的好人,笑着向自己的过去告别。 作者集中地批判、嘲笑了他的“贪”。 猪八戒有四贪:贪吃、贪睡、贪财、贪色。 猪八戒的贪吃,显得出奇。一则由于他吃相之蠢,不论食物的好坏和软硬,都一个劲儿地吞,从来不嚼一嚼,品一品。一路上常常因为吃不饱而嘟嘟囔囔的发牢骚。一听说个“吃”字,甚至连瞌睡都赶跑了。二则由于他食肠如壑,饭量大得惊人,堪称古今无双。他吃将起来,不管饭食好坏,总是风卷残云一般,一股劲儿往嘴里“丢”。一顿

猪八戒人物形象浅析

猪八戒人物形象浅析 陈睿正 小时候,总是听到我父亲说,看了《西游记》永远不成器。其实,何止是我父亲,很多大人都会这么说,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同时,某某小孩哭的时候,我也常听别人形容他像猪八戒一样丑。还有就是常常听到“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和“猪八戒娶媳妇——想得美”等话语。我对《西游记》和猪八戒有一种莫名的兴趣。后来,我看了电视版的《西游记》,深深地被其吸引住了,特别是被孙悟空和猪八戒这两个角色吸引了。那时候,我感觉猪八戒很憨,很好玩。总之,他给我的印象是很滑稽的,能让人发笑不止。 到了现在,我重新来审视猪八戒时,深深感受到他这个形象的丰富性。猪八戒在民间都成了老少妇幼耳熟能详的典型人物。他的形象的影响力在我国古代乃至今天的文学作品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相信更多的人都喜欢他。 总的来说,猪八戒是集人、神、猪为一体的人物形象。猪八戒虽形象不佳,但反倒让人感到可爱。他有着正常人所有的一切欲望,自然也包括常人容易犯的那些小毛病和小缺点。是一个代表大多数人的一个形象,在《西游记》中主要塑造的这四个形象中,猪八戒是唯一具有人七情六欲的一个。他的形象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性中美与丑的完美结合,即优点和缺点统一的形象。 猪八戒的外貌是丑陋的,所以人们常用他来形容人的丑。但他本身的性格特点也是有缺点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贪色、贪吃、贪财、贪睡,他常常贪小便宜,有时候也贪生怕死、好吃懒做、爱耍嘴皮子,遇到困难还常常嚷着分了行回高老庄。他表现出常人所拥有的一切性格缺点。 但是,另一方面,他的性格中也有很多优点。他贪色但是也专一,取经路上,他都没有忘记高小姐,所谓的“好色”也只是嘴上说说,都没有成功付出行动。他贪吃,但是很能做,在高老庄时,能承担所有的体力劳动;取经路上也是常常挑着行李走了很多路;他还能化缘、探路帮助孙悟空斩妖除魔,甚至别人不愿意做的脏活、重活,他也做了,比如背死尸,清除八百里烂柿子等。他贪财,但是很会理财,很节俭,他总是把少得可怜的几两私房钱藏在耳朵里,关键时候也拿出来给悟空。这是人的很现实的一面。虽贪睡,但该做事时也毫不犹豫。他自私也不损人,怕死也有坚定的一面,有小聪明但不是阴谋诡计,打退堂鼓也没有付出行动,只是嘴上说说,甚至在师傅遇难时还主动去请师兄回来。除此之外,猪八戒本质单纯、善良,性格憨厚,乐于助人,语言幽默。这些都是他的优点。 由此可见,猪八戒是优点和缺点相统一的,美与丑完美结合的。他的缺点在优点的衬托下,反而让他显得可爱,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他也从来不掩饰自己的缺点,显得很真实,成为一个现实的社会人。 二、猪八戒是普通老百姓的代表,农耕形象的升华。 猪八戒的性格特点很接近普通老百姓的性格特点,他没有多大的理想和追求,功名利禄对他来说没多大诱惑,我们可以看到的最有可能只是追求一个完整的家庭。他老是念着回高老庄,可以看出他有“念家”的情结。他在高老庄辛苦干活,和他一直扛着的九齿钉耙,他挑担的身影,他牵马的姿态都是“农民”的

试论《西游记》猪八戒人物浅析知识讲解

试论《西游记》猪八戒人物浅析

引言 《西游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它以其丰富曲折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以及独特的风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该著作主要以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为线索,以路途取经的各种磨砺为活动中心,从各个人物心理,语言,地方风情等细节处以此展开,从而塑造从了许多众人周知的艺术形象。 “西游记”中的主要形象之一,也是其中的领导者唐僧,其形象主要描述他缺乏主见,优柔寡断;其中人物色彩极为浓厚的孙悟空,主要描述他有勇有谋,充满智慧;默默无闻的形象沙和尚主要描述他的忠厚老实,默默奉献。而其中在描述猪八戒形象时,描写得最多的就是他的贪吃懒做、贪财好色等。但本文作者认为:在描述猪八戒各种性格特征的时候,不仅仅是刻画他的贪吃懒做和好色,而更多的是从其形象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以及其形象的社会价值。因此本文首先分析猪八戒的性格特征,然后从其特征中反映出一个富有喜剧色彩、充满文化意蕴、折射人生哲理的丰富人物形象。 1.猪八戒外貌特征 2.猪八戒性格特点 2.1好吃、懒做

2.2 贪财、好色 2.3 憨厚、率直 3. 猪八戒艺术形象及价值 3.1猪八戒喜剧色彩 猪八戒形象的戏剧性集中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猪八戒是猪头人身,是猪与人的综合体。第二、人物形象语言、行动的矛盾。第三、猪八憨实是有爱耍小心眼。第四、蠢笨无能有爱自作聪明、丑陋无比还反觉得美。第五、动物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 他性格中的这些喜剧性因素毫无疑问疑问是属于人的。作者以轻松的揶揄的心情来写这个他喜爱的角色。我经常在想,作者在写这个人物时,恐怕自己也经常忍俊不禁。他对这个人物的态度,是对一个心爱的顽童,看着他调皮捣蛋,时不时的闯些自己也收不了摊的祸。真是“最喜小儿无赖”。平顶山上巡逻,他偷懒贪睡,又欲编谎骗人。作者以妙趣横生的喜剧性笔法着意地加以描写。孙悟空变成的啄木鸟在他长嘴上啄了一下,他大叫妖怪,抡起钉钯,像堂.吉诃德与风车战斗一样。等到发现是啄木鸟,又自作聪明地猜测是鸟儿把自己的嘴错认为枯树找虫吃。后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