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立体几何证明题专题(教师版)分析

立体几何证明题专题(教师版)分析

立体几何证明题专题(教师版)分析
立体几何证明题专题(教师版)分析

立体几何证明题

考点1: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及平面的性质

例1.下列命题:

①空间不同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②有三个公共点的两个平面必重合;

③空间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④三角形是平面图形;

⑤平行四边形、梯形、四边形都是平面图形;

⑥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⑦一条直线和两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也必和另一条相交;

⑧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

【解析】由公理3知,不共线的三点才能确定一个平面,所以知命题①错,②中有可能出现两平面只有一条公共线(当这三个公共点共线时),②错.③空间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有三个交点或一个交点,若为三个交点,则这三线共面,若只有一个交点,则可能确定一个平面或三个平面.⑤中平行四边形及梯形由公理2可得必为平面图形,而四边形有可能是空间四边形,如图(1)所示.

在正方体ABCD—A′B′C′D′中,直线BB′⊥AB,BB′⊥CB,但AB与CB不平行,∴⑥错.AB∥CD,BB′∩AB=B,但BB′与CD不相交,∴⑦错.如图(2)所示,AB=CD,BC=AD,四边形ABCD不是平行四边形,故⑧也错.

【答案】④

2.若P是两条异面直线l、m外的任意一点,则( )

A.过点P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m都平行

B.过点P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m都垂直

C.过点P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m都相交

D.过点P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m都异面

答案 B

解析对于选项A,若过点P有直线n与l,m都平行,则l∥m,这与l,m异面矛盾.

对于选项B,过点P与l、m都垂直的直线,即过P且与l、m的公垂线段平行的那一条直线.

对于选项C,过点P与l、m都相交的直线有一条或零条.

对于选项D,过点P与l、m都异面的直线可能有无数条.

1 / 21

3.已知异面直线a,b分别在平面α,β内,且α∩β=c,那么直线c一定

A.与a,b都相交

B.只能与a,b中的一条相交

C.至少与a,b中的一条相交

D.与a,b都平行

答案 C

解析若c与a,b都不相交,则c与a,b都平行,根据公理4,则a∥b,与a,b异面矛盾.

考点2:共点、共线、共面问题

例1.下列各图是正方体和正四面体,P、Q、R、S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这四个点不共面的图形是

【解析】①在A中易证PS∥QR,

∴P、Q、R、S四点共面.

②在C中易证PQ∥SR,

∴P、Q、R、S四点共面.

③在D中,∵QR?平面ABC,

PS∩面ABC=P且P?QR,

∴直线PS与QR为异面直线.

∴P、Q、R、S四点不共面.

④在B中P、Q、R、S四点共面,证明如下:

取BC中点N,可证PS、NR交于直线B1C1上一点,∴P、N、R、S四点共面,设为α.

可证PS∥QN,∴P、Q、N、S四点共面,设为β.

∵α、β都经过P、N、S三点,∴α与β重合,∴P、Q、R、S四点共面.

【答案】 D

2.空间四点中,三点共线是这四点共面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A

3.下面三条直线一定共面的是( )

A.a、b、c两两平行

B.a、b、c两两相交

C.a∥b,c与a、b均相交

D.a、b、c两两垂直

答案 C

4.已知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且有三条交线,试证三条交线互相平行或者相交于一点.

【解析】设α∩β=a,β∩γ=b,γ∩α=c,

3 /

21

由a ?β,b ?β,则a ∩b =O ,如图(1), 或a ∥b ,如图(2),若a ∩b =O ,

O ∈a ,a ?α,则O ∈α,O ∈b ,b ?γ,则O ∈γ,

又γ∩α=c ,因此O ∈c ;

若a ∥b ,a ?γ,b ?γ,则a ∥γ,又a ?α,α∩γ=c ,则a ∥c . 因此三条交线相交于一点或互相平行.

5.如图所示,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H 分别是边AB ,AD 的中点,F ,G 分别是边BC ,CD 上的点,且

CF CB =CG CD =23

. (1)求证:三条直线EF ,GH ,AC 交于一点. (2)若在本题中,AE EB =

CF FB =2,AH HD =CG

GD

=3,其他条件不变.求证:EH 、FG 、BD 三线共点.

【解析】 (1)∵E ,H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 ∴由中位线定理可知,EH 綊1

2BD .

又∵CF CB =

CG CD =2

3

∴在△CBD 中,FG ∥BD ,且FG =2

3BD .

∴由公理4知,EH ∥FG ,且EH

∴四边形EFGH 是梯形,EH 、FG 为上、下两底. ∴两腰EF 、GH 所在直线必相交于一点P . ∵P ∈直线EF ,EF ?平面ABC , ∴P ∈平面ABC .同理可得P ∈平面ADC . ∴P 在平面ABC 和平面ADC 的交线上. 又∵面ABC ∩面ADC =AC , ∴P ∈直线AC .

故EF 、GH 、AC 三直线交于一点. (2)∵AE EB =CF FB

=2, ∴EF ∥AC . 又

AH HD =CG

GD

=3,∴HG ∥AC ,∴EF ∥HG ,且EF >HG . ∴四边形EFGH 为梯形. 设EH 与FG 交于点P , 则P ∈平面ABD ,P ∈平面BCD .

∴P 在两平面的交线BD 上. ∴EH 、FG 、BD 三线共点.

考点3:异面直线的夹角

1.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AB 的中点.求BD 1与CE 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析】 连接AD 1,A 1D 交点为M ,连接ME ,MC ,则∠MEC (或其补角)即为异面直线BD 1与CE 所成的角,设AB =1,CE =

52,ME =12BD 1=32,CM 2=CD 2+DM 2

=32

. 在△MEC 中,cos ∠MEC

=CE 2+ME 2-CM 22CE ·ME =1515,因此异面直线BD 1与C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5

15

.

2.如图,若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4,则异面直线BD 1与AD 所成角的正切值是______.

答案 5

3.已知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AA 1=2AB ,E 为AA 1中点,则异面直线BE 与C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1010 B.15 C.31010 D.35

答案 C

解析 连接BA 1,则CD 1∥BA 1,于是∠A 1BE 就是异面直线BE 与CD 1所成的角(或补角),设AB =1,则

BE =2,BA 1=5,A 1E =1,在△A 1BE 中,cos ∠A 1BE =

5+2-1

25·2

310

10

,选C. 4.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C 1D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 与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 【解析】 取A 1B 1的中点F ,连接EF ,FA ,则有

EF ∥B 1C 1∥BC ,∠AEF 即是直线AE 与BC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2a ,则

有EF =2a ,AF =

2a

2

+a 2

=5a ,AE =

2a

2

+2a

2

+a 2

=3a .在△AEF 中,cos ∠AEF =

AE 2+EF 2-AF 22AE ·EF =9a 2+4a 2-5a 22×3a ×2a =23.因此,异面直线AE 与B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2

3

.

【答案】

2 3

考点4: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________.

①若直线a不在α内,则a∥α;

②若直线l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α内,则l∥α;

③若直线l与平面α平行,则l与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平行;

④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平行;

⑤若l与平面α平行,则l与α内任何一条直线都没有公共点;

⑥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可以相交.

答案⑤⑥

解析a∩α=A时,a不在α内,∴①错;直线l与α相交时,l上有无数个点不在α内,故②错;l ∥α时,α内的直线与l平行或异面,故③错;a∥b,b∥α时,a∥α或a?α,故④错;l∥α,则l与α无公共点,∴l与α内任何一条直线都无公共点,⑤正确;如图,长方体中,A1C1与B1D1都与平面ABCD 平行,∴⑥正确.

2.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②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③若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④若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与一个平面平行,则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个.

答案 1

解析命题①错,需说明这条直线在平面外.

命题②错,需说明这条直线在平面外.

命题③正确,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

命题④错,需说明另一条直线在平面外.

3.已知不重合的直线a,b和平面α,

①若a∥α,b?α,则a∥b;

②若a∥α,b∥α,则a∥b;

③若a∥b,b?α,则a∥α;

④若a∥b,a?α,则b∥α或b?α,

上面命题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答案④

解析①若a∥α,b?α,则a,b平行或异面;②若a∥α,b∥α,则a,b平行、相交、异面都

5 / 21

有可能;③若a ∥b ,b ?α,a ∥α或a ?α.

4.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ABEF 所在平面相交于AB ,在AE 、BD 上各有一点P 、Q ,且AP =DQ .求证:PQ ∥平面BCE .

【证明】 方法一 如图所示. 作PM ∥AB 交BE 于M , 作QN ∥AB 交BC 于N , 连接MN .

∵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ABEF 有公共边AB ,∴AE =BD . 又AP =DQ ,∴PE =QB . 又PM ∥AB ∥QN ,∴PM AB =PE AE =QB BD ,QN DC =BQ

BD

.

PM AB =QN DC

. ∴PM 綊QN ,即四边形PMNQ 为平行四边形. ∴PQ ∥MN .又MN ?平面BCE ,PQ ?平面BCE , ∴PQ ∥平面BCE .

方法二 如图,连接AQ ,并延长交BC 延长线于K ,连接EK . ∵AE =BD ,AP =DQ , ∴PE =BQ ,∴AP PE =

DQ

BQ .

又AD ∥BK ,∴DQ BQ =AQ QK

,∴AP PE =

AQ

QK

,∴PQ ∥EK .

又PQ ?平面BCE ,EK ?平面BCE , ∴PQ ∥平面BCE .

方法三 如图,在平面ABEF 内,过点P 作PM ∥BE ,交AB 于点M ,连接QM . ∴PM ∥平面BCE .

又∵平面ABEF ∩平面BCE =BE , ∴PM ∥BE ,∴AP PE =

AM

MB

.

又AE =BD ,AP =DQ ,∴PE =BQ . ∴

AP PE =DQ BQ ,∴AM MB =DQ QB

. ∴MQ ∥AD .又AD ∥BC ,

∴MQ ∥BC ,∴MQ ∥平面BCE .又PM ∩MQ =M , ∴平面PMQ ∥平面BCE .又PQ ?平面PMQ , ∴PQ ∥平面BCE .

5.一个多面体的直观图和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M ,N 分别是AF ,BC 中点).

7 /

21

<1>求证:MN ∥平面CDEF ; <2>求多面体A —CDEF 的体积.

解析 (1)证明 由三视图知,该多面体是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且AB =BC =BF =2,

DE =CF =22,∴∠CBF

=90°.

取BF 中点G ,连接MG ,NG ,由M ,N 分别是AF ,BC 中点,可知:NG ∥CF ,MG ∥EF .又MG ∩NG =G ,CF ∩EF =F ,

∴平面MNG ∥平面CDEF ,∴MN ∥平面CDEF .

(2)

作AH ⊥DE 于H ,由于三棱柱ADE —BCF 为直三棱柱,∴AH ⊥平面CDEF ,且AH = 2. ∴V A -CDEF =13S 四边形CDEF ·AH =13×2×22×2=8

3

.

6.若P 为异面直线a ,b 外一点,则过P 且与a ,b 均平行的平面 A .不存在 B .有且只有一个 C .可以有两个 D .有无数多个

答案 B

7.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N 在BD 上,点M 在B 1C 上,且CM =DN ,求证:MN ∥平面AA 1B 1B .

【证明】 方法一 如右图,作ME ∥BC ,交BB 1于E ;作NF ∥AD ,交AB 于F ,连接EF ,则EF ?平面

AA 1B 1B .

∵BD =B 1C ,DN =CM , ∴B 1M =BN .

ME BC =B 1M B 1C ,NF AD =BN BD

ME BC =BN BD =NF

AD

,∴ME =NF . 又ME ∥BC ∥AD ∥NF , ∴MEFN 为平行四边形. ∴NM ∥EF .又∵MN ?面AA 1B 1B , ∴MN ∥平面AA 1B 1B .

方法二 如图,连接CN 并延长交BA 的延长线于点P ,连接B 1P ,则B 1P ?平面AA 1B 1B . ∵△NDC ∽△NBP , ∴

DN NB =CN

NP

.又CM =DN , B 1C =BD ,

CM MB 1=DN NB =CN NP

, ∴MN ∥B 1P .∵B 1P ?平面AA 1B 1B , ∴MN ∥平面AA 1B 1B .

方法三 如右图,作MP ∥BB 1,交BC 于点P ,连接NP . ∵MP ∥BB 1,∴

CM MB 1=CP PB

. ∵BD =B 1C ,DN =CM , ∴B 1M =BN .∵CM MB 1=DN NB

, ∴

CP PB =DN

NB

,∴NP ∥DC ∥AB . ∴平面MNP ∥平面AA 1B 1B . ∴MN ∥平面AA 1B 1B .

8.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PD ⊥平面ABCD ,PD =AB =2,E ,F ,G 分别为

PC 、PD 、BC 的中点.

(1)求证:PA ∥平面EFG ; (2)求三棱锥P —EFG 的体积.

解析 (1)证明 如图,取AD 的中点H ,连接GH ,FH .

9 / 21

∵E ,F 分别为PC ,PD 的中点, ∴EF ∥CD .

∵G ,H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 ∴GH ∥CD .

∴EF ∥GH ,∴E ,F ,H ,G 四点共面. ∵F ,H 分别为DP ,DA 的中点,∴PA ∥FH . ∵PA ?平面EFG ,FH ?平面EFG , ∴PA ∥平面EFG .

(2)∵PD ⊥平面ABCD ,CG ?平面ABCD ,∴PD ⊥CG . 又∵CG ⊥CD ,CD ∩PD =D ,∴GC ⊥平面PCD . ∵PF =12PD =1,

EF =12CD =1,∴S △PEF =12EF ·PF =12.

又GC =12BC =1,∴V P —EFG =V G —PEF =13×12×1=16

.

9.如图所示,a ,b 是异面直线,A 、C 与B 、D 分别是a ,b 上的两点,直线a ∥平面α,直线b ∥平面

α,AB ∩α=M ,CD ∩α=N ,求证:若AM =BM ,则CN =DN .

【证明】 连接

AD 交平面α于E 点,并连接ME ,NE . ∵b ∥α,ME ?平面ABD ,平面α∩面ABD =ME , ∴ME ∥BD .又在△ABD 中AM =MB , ∴AE =ED .即E 是AD 的中点.

又a ∥α,EN ?平面ACD ,平面α∩面ADC =EN , ∴EN ∥AC ,而E 是AD 的中点. ∴N 必是CD 的中点,∴CN =DN .

10.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E 为AC 上一点,若AB 1∥平面C 1EB ,求:AE ∶EC .

【解析】 连接B 1C 交BC 1于点F , 则F 为B 1C 中点. ∵AB 1∥平面C 1EB ,

AB 1?平面AB 1C ,且平面C 1EB ∩平面AB 1C =EF .

∴AB1∥EF,∴E为AC中点.

∴AE∶EC=1∶1.

【答案】1∶1

考点5:面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

1.设m,n是平面α内的两条不同直线;l1,l2是平面β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α∥β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 )

A.m∥β且l1∥αB.m∥l1且n∥l2 C.m∥β且n∥βD.m∥β且n∥l2

答案 B

解析因m?α,l1?β,若α∥β,则有m∥β且l1∥α,故α∥β的一个必要条件是m∥β且l1∥α,排除A.因m,n?α,l1,l2?β且l1与l2相交,若m∥l1且n∥l2,因l1与l2相交,故m与n也相交,∴α∥β;若α∥β,则直线m与直线l1可能为异面直线,故α∥β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m∥l1且n∥l2,应选B.

2.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Q,R分别是面A1B1C1D1,BCC1B1,ABB1A1的中心,给出下列结论:

①PR与BQ是异面直线;

②RQ⊥平面BCC1B1;

③平面PQR∥平面D1AC;

④过P,Q,R的平面截该正方体所得截面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以上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答案③④

解析由于PR是△A1BC1的中位线,所以PR∥BQ,故①不正确;由于RQ∥A1C1,而A1C1不垂直于面BCC1B1,所以②不正确;由于PR∥BC1∥D1A,PQ∥A1B∥D1C,所以③正确;由于△A1BC1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所以④正确.故填③

④.

3.已知P为△ABC所在平面外一点,G1、G2、G3分别是△PAB、△PCB、△PAC的重心.

<1>求证:平面G1G2G3∥平面ABC;

<2>求S△G1G2G3∶S△ABC.

【解析】(1)如图,连接PG1、PG2、PG3并延长分别与边AB、BC、AC交于点D、E、F.

连接DE、EF、FD.

则有PG1∶PD=2∶3,

PG2∶PE=2∶3.

∴G1G2∥DE.又G1G2不在平面ABC内,

∴G1G2∥平面ABC.同理G2G3∥平面ABC.

又因为G1G2∩G2G3=G2,∴平面G1G2G3∥平面ABC.

立体几何中的最值(教师版)2014.10.06

立体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一、运用变量的相对性求最值 例1. 在正四棱锥S-ABCD 中,SO ⊥平面ABCD 于O ,SO=2,底面边长为2,点P 、Q 分别在线段BD 、SC 上移动,则P 、Q 两点的最短距离为( ) A. 5 5 B. 5 5 2 C. 2 D. 1 解析:如图1,由于点P 、Q 分别在线段BD 、SC 上移动,先让点P 在BD 上固定,Q 在SC 上移动,当OQ 最小时,PQ 最小。过O 作OQ ⊥SC ,在Rt △SOC 中,5 5 2=OQ 中。又P 在BD 上运动,且当P 运动到点O 时,PQ 最小,等于OQ 的长为5 5 2,也就是异面直线BD 和SC 的公垂线段的长。故选B 。 图1 图2 二、定性分析法求最值 例2. 已知平面α//平面β,AB 和CD 是夹在平面α、β之间的两条线段。AB ⊥CD ,AB=3,直线AB 与平面α成30°角,则线段CD 的长的最小值为______。 解析:如图2,过点B 作平面α的垂线,垂足为O ,连结AO ,则∠BAO=30°。过B 作BE//CD 交平面α于E ,则BE=CD 。连结AE ,因为AB ⊥CD ,故AB ⊥BE 。则在Rt △ABE 中,BE=AB ·tan ∠BAE ≥AB ·tan ∠BAO=3·tan30°=3。故3≥CD 。 三、展成平面求最值 例3. 如图3-1,四面体A-BCD 的各面都是锐角三角形,且AB=CD=a ,AC=BD=b ,AD=BC=c 。平面α分别截棱AB 、BC 、CD 、DA 于点P 、Q 、R 、S ,则四边形PQRS 的周长的最小值是( ) A. 2a B. 2b C. 2c D. a+b+c 图3-1 图3-2 解析:如图3-2,将四面体的侧面展开成平面图形。由于四面体各侧面均为锐角三角形,且AB=CD ,AC=BD ,AD=BC ,所以,A 与A ’、D 与D ’在四面体中是同一点,且''////D A BC AD , '//CD AB ,A 、C 、A ’共线,D 、B 、D ’共线,BD DD AA 2''==。又四边形PQRS 在展开图中变 为折线S ’PQRS ,S ’与S 在四面体中是同一点。因而当P 、Q 、R 在S ’S 上时, RS QR PQ P S +++'最小,也就是四边形PQRS 周长最小。又''SA A S =,所以最小值''DD SS L ==b BD 22==。 故选B 。

立体几何证明垂直专项含练习题及答案

立体几何证明------垂直 一.复习引入 1.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2.(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 3.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_________的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5.直线与平面平行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 个平面相交,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7.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平面内有_____________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 个平面平行. 8.线面垂直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________. 9.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________平行. 10.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_____于另一个平面. 二.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 定义判定 语言描述如果直线l和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 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与平面 互相垂直,记作l⊥α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垂直. 图形 条件b为平面α内的任一直线,而l对这 一直线总有l⊥αl⊥m,l⊥n,m∩n=B,m?α,n?α 结论l⊥αl⊥α 要点诠释:定义中“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就是指“平面内的所有直线”,这与“无数条直线” 不同(线线垂直线面垂直) 性质 语言描述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条 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立体几何证明题专题(教师版)分析

立体几何证明题 考点1: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及平面的性质 例1.下列命题: ①空间不同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②有三个公共点的两个平面必重合; ③空间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④三角形是平面图形; ⑤平行四边形、梯形、四边形都是平面图形; ⑥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⑦一条直线和两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也必和另一条相交; ⑧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__ . 【解析】由公理3知,不共线的三点才能确定一个平面,所以知命题①错,②中有可能出现 两平面只有一条公共线(当这三个公共点共线时),②错.③空间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有三个交点或一个交点,若为三个交点,则这三线共面,若只有一个交点,则可能确定一个平面或三个平面.⑤中平行四边形及梯形由公理2可得必为平面图形,而四边形有可能是空间四边形,如图(1)所示. ABC —A B C D'中,直线BB丄AB, BB丄CB但AB与CB不平行,???⑥错. AB // CD BB n AB= B,但BB与CD不相交,.??⑦错?如图(2)所示,AB= CD BC= AD四边形ABCD不是平行四边形,故⑧也错. I、m外的任意一点,贝U ( A.过点P有且仅有条直线与I、m都平行 B.过点P有且仅有条直线与I、m都垂直 C.过点P有且仅有条直线与I、m都相交 D.过点P有且仅有条直线与I、m都异面 答案 B 解析对于选项A,若过点P有直线n与I , m都平行,则I // m这与I , m异面矛盾. 对于选项B,过点P与I、m都垂直的直线,即过P且与I、m的公垂线段平行的那一条直线. 对于选项C,过点P与I、m都相交的直线有一条或零条. 对于选项D,过点P与I、m都异面的直线可能有无数条.

立体几何证明题定理推论汇总

立体几何公理、定理推论汇总 一、公理及其推论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符号语言:,,,A l B l A B l ααα∈∈∈∈?? 作用: ① 用来验证直线在平面内; ② 用来说明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公理2 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公共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语言:P l P l α βαβ∈?=∈且 ! 作用:① 用来证明两个平面是相交关系; ② 用来证明多点共线,多线共点。 公理3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语言:,,,,A B C A B C ?不共线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语言:A a A a a αα??∈?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使, 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语言:a b P a b ααα?=???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使, ) 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语言://a b a b ααα???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使, 公理3及其推论的作用:用来证明多点共面,多线共面。 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平行公理)。

符号语言://////a b a c c b ???? 图形语言: 作用:用来证明线线平行。 二、平行关系 - 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平行公理)。(1) 符号语言://////a b a c c b ???? 图形语言: 1.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2) 符号语言: ////a b a a b ααα???????? 图形语言: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3) 符号语言:////a b a a b βαβα??????=? 图形语言: 2.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4) 符号语言://(/,///),a b b b O a a ββαααβ??=?????? 图形语言: ! 面面平行的判定 如果两个平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5) 符号语言:,,//oo oo ααββ???? ⊥⊥ 图形语言:

立体几何证明平行的方法及专题训练

D B A 1 立体几何证明平行的方法及专题训练 罗虎胜https://www.sodocs.net/doc/9819068383.html, 立体几何中证明线面平行或面面平行都可转化为 线线平行,而证明线线平行一般有以下的一些方法: (1) 通过“平移”。 (2)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3)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4) 利用对应线段成比例。 (5) 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等等。 (1) 通过“平移”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点E 、F 分 别为棱AB 、 PD 的中点.求证:AF ∥平面PCE ; 分析:取PC 的中点G ,连EG.,FG ,则易证AEGF 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已知直角梯形ABCD 中,AB∥CD,AB⊥BC,AB =1,BC =2,CD =1+3, 过A 作AE⊥CD,垂足为E ,G 、F 分别为AD 、CE 的中点,现将△ADE 沿AE 折叠,使得DE⊥EC. (Ⅰ)求证:BC⊥面CDE ; (Ⅱ)求证:FG∥面BCD ; 分析:取DB 的中点H ,连GH,HC 则易证FGHC 是平行四边形 3、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F 分别为AA 1, CC 1, AB (第1题图)

M 为BE 的中点, AC⊥BE . 求证: (Ⅰ)C 1D⊥BC; (Ⅱ)C 1D∥平面B 1FM. 分析:连EA ,易证C 1EAD 是平行四边形,于是MF//EA 4、如图所示, 四棱锥P -ABCD 底面是直角梯形, ,,AD CD AD BA ⊥⊥CD=2AB, E 为PC 的中点, 证明: //EB PAD 平面; 分析::取PD 的中点F ,连EF,AF 则易证ABEF 是 平行四边形 (2)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5、如图,已知E 、F 、G 、M 分别是四面体的棱AD 、CD 、BD 、BC 的中点,求证: AM ∥平面EFG 。 分析:法一:连MD 交GF 于H ,易证EH 是△AMD 的中位线 法二:证平面EGF ∥平面ABC ,从而AM ∥平面EFG 6、如图,直三棱柱///ABC A B C -,90BAC ∠=, 2,AB AC ==AA ′=1,点M ,N 分别为/A B 和//B C 的中点。 A B C D E F G M

立体几何三视图教师版

考点24 三视图 考点一:棱长类 1.★(2014西城二模4)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记A 为此棱锥所有棱的长度的集合,则( ) (A ) 2A ,且4A (B A ,且4 A (C ) 2A ,且A (D A A 【答案】D 2.★(2015年北京丰台区高三一模理科)上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任意两个顶点间距离的最大值是 (A) 4 (B) 5 (C) (D) 正(主)视图 侧(左)视图 俯视图

【答案】D 考点二:面积类 3.★(2013海淀二模4) 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180 B.240 C.276 D.300 【答案】B 4.★(2012西城一模4) 已知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和侧棱长相等,体积为33.其三视图中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则其左视图的面积是( ) (A )23(B )2 23(C )28cm (D )2 4cm 【答案】A 6 6 6 5 俯视图

正视图 俯视图 5.★★★(2012朝阳二模8) 有一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按任意方向正投影, 其投影面积的最大值是( ) A. 1 B. 2 C. D. 【答案】D 6.★★(2010海淀期末理)1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该几何 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412π+ 考点三:体积类 7.★★(2011丰台期末文)3.若一个螺栓的底面是正六边形,它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体积是 A . 32225+π B .32 25 π C .3225π D .128 25 π 【答案】C 正视图侧视图 俯视图

立体几何之及球有关的高考试题老师

立体几何与球专题讲义 一、球的相关知识 考试核心:方法主要是“补体”和“找球心” 1.长方体、正方体的外接球其体对角线长为该球的直径. 2.正方体的切球其棱长为球的直径. 3.正三棱锥的外接球中要注意正三棱锥的顶点、球心及底面正三角形中心共线.4.正四面体的外接球与切球的半径之比为3∶1. 5.性质的应用 2 2 2 1 2r R OO d- = = ,构造直角三角形建立三者之间的关系。 真题回放: 1.(2015高考新课标2,理9)已知A,B是球O的球面上两点,∠AOB=90,C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ABC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的表面积为( ) A.36π B.64π C.144π D.256π

参考答案1、 2. 3. 4.

题型总结 类型一:有公共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借助余弦定理求球心角。(两题互换条件形成不同的题) 1.如图球O 的半径为2,圆1O 是一小圆,1 OO =A 、B 是圆1O 上两点,若A ,B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23 π ,则1AO B ∠= . 2.如图球O 的半径为2,圆1O 是一小圆,1 OO ,A 、B 是圆1O 上两点,若1AO B ∠=2 π ,则A,B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 (2009年文科) 类型二:球接多面体,利用圆接多边形的性质求出小圆半径,通常用到余弦定理求余弦值,通过余弦值再利用正弦定理得到小圆半径 r C c 2sin =,从而解决问题。 3. 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12AB AC AA ===, 120BAC ∠=?, 则此球的表面积等于 。 4.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接于半径为2的球,若,A B 两点的球面距离为π,则正三棱柱的体积为 . 5.12.已知球的直径SC =4,A ,B 是该球球面上的两点,AB =3,ο30=∠=∠BSC ASC ,则棱锥S —ABC 的体积为 A .33 B .32 C .3 D .1

高考立体几何大题经典例题.

N M P C B A <一 >常用结论 1.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平行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判定共面二直线无交点; (2转化为二直 线同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3转化为线面平行; (4转化为线面垂直; (5转化为面面平行 . 2.证明直线与平面的平行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 (2转化为线线平 行; (3转化为面面平行 . 3. 证明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思考途径:(1 转化为判定二平面无公共点; (2 转化为线面平行; (3转化为线面垂直 . 4.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垂直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相交垂直; (2转化为线面垂直; (3转 化为线与另一线的射影垂直; (4转化为线与形成射影的斜线垂直 . 5.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内任一直线垂直; (2转化为该直线

与平面内相交二直线垂直; (3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的一条垂线平行; (4转化为该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行平面; (5转化为该直线与两个垂直平面的交线垂直 . 6.证明平面与平面的垂直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判断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2转化为线面垂直 . 3、如图,在正方体 1111ABCD A B C D -中, E 是 1AA 的中点, 求证: 1//AC 平面BDE 。 5、已知正方体 1111ABCD A B C D -, O 是底 ABCD 对角线的交点 . 求证:(1 C1O ∥面 11AB D ; (21 AC ⊥面 11AB D . 9、如图 P 是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 , PA PB CB =⊥平面 PAB , M 是 PC 的中点, N 是 AB 上的点, 3AN NB = A D 1 C B D C D D B A C 1

立体几何证明题专项练习一

1如图,四棱椎P —ABCD 的底面为直角梯形,∠ABC=90°,AD ∥ BC , BA=BC=1,AD=2,PA ⊥平面ABCD 。 (1)若E 是线段PA 的中点,证明BE ∥平面PCD 。 (2)证明:CD ⊥CP ; 2.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PA ⊥平面ABCD , AD//BC ,BC=2AD , PB ⊥AC ,Q 是线段PB 的中点. (I )求证:AQ//平面PCD. (II )求证:AB ⊥平面PAC ; 3.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中,,PD ABCD ABCD ⊥平面是正方形,E 是PA 的中点, 求证:(1)//PC 平面EBD ;(2) B C ⊥P C 。 4. 如图1,在Rt △ABC 中,∠C =90°,D ,E 分别为AC ,AB 的中 点,点F 为 线段CD 上的一点,将△ADE 沿DE 折起到△A 1DE 的位置,使A 1F ⊥CD ,如图2. (1)求证:DE ∥平面A 1CB ; (2)求证:A 1F ⊥BE ; (3)线段A 1B 上是否存在点Q ,使A 1C ⊥平面DEQ ?说明理由。 5. 如图,三角形PDC 所在的平面与长方形ABCD 所在的平面垂直,PD =PC =4,AB =6,BC =3。 (1)证明:BC ∥平面PDA ; (2)证明:BC ⊥PD ; (3)求点C 到平面PDA 的距离。 E 6、已知ABCD 是矩形,PA ⊥平面ABCD ,2AB =,4PA AD ==,为BC 的中点. (1)求证:DE ⊥平面PAE ; (2)求直线DP 与平面PAE 所成的角. 7.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060DAB ∠=且边长为a 的菱形,侧面PAD 是等边三角形,且平面PAD 垂直于底面ABCD .

专题06 立体几何(解答题)(教师版)

专题06 立体几何(解答题) 1.【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文数】如图,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是菱形,AA 1=4,AB =2,∠BAD =60°, E ,M ,N 分别是BC ,BB 1,A 1D 的中点. (1)证明:MN ∥平面C 1DE ; (2)求点C 到平面C 1DE 的距离. 【答案】(1)见解析;(2) 17 . 【解析】(1)连结1,B C ME . 因为M ,E 分别为1,BB BC 的中点,所以1 ME B C ∥,且11 2 ME B C =. 又因为N 为1A D 的中点,所以11 2 ND A D = . 由题设知11=A B DC ∥,可得11=BC A D ∥,故= ME ND ∥, 因此四边形MNDE 为平行四边形,MN ED ∥. 又MN ?平面1C DE ,所以MN ∥平面1C DE . (2)过C 作C 1E 的垂线,垂足为H . 由已知可得DE BC ⊥,1DE C C ⊥,所以DE ⊥平面1C CE ,故DE ⊥CH. 从而CH ⊥平面1C DE ,故CH 的长即为C 到平面1C DE 的距离, 由已知可得CE =1,C 1C =4,所以1C E 17 CH =.

从而点C 到平面1C DE 的距离为 17 . 【名师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立体几何的问题,涉及的知识点有线面平行的判定,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求解,在解题的过程中,注意要熟记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内容,注意平行线的寻找思路,再者就是利用线面垂直找到距离问题,当然也可以用等积法进行求解. 2.【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数】如图,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ABCD 是正方形,点E 在棱AA 1上, BE ⊥EC 1. (1)证明:BE ⊥平面EB 1C 1; (2)若AE =A 1E ,AB =3,求四棱锥11E BB C C -的体积. 【答案】(1)见详解;(2)18. 【解析】(1)由已知得B 1C 1⊥平面ABB 1A 1,BE ?平面ABB 1A 1, 故11B C BE ⊥.

立体几何平行证明题复习过程

立体证明题(2) 1.如图,直二面角D﹣AB﹣E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E=EB,F为CE上的点,且BF⊥ 平面ACE. (1)求证:AE⊥平面BCE; (2)求二面角B﹣AC﹣E的余弦值. 2.等腰△ABC中,AC=BC=,AB=2,E、F分别为AC、BC的中点,将△EFC沿EF折起,使得C到P,得到四棱锥P﹣ABFE,且AP=BP=. (1)求证:平面EFP⊥平面ABFE; (2)求二面角B﹣AP﹣E的大小.

3.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是正方形,侧面PAD⊥底面ABCD,且 PA=PD=AD,若E、F分别为PC、BD的中点. (Ⅰ)求证:EF∥平面PAD; (Ⅱ)求证:EF⊥平面PDC. 4.如图:正△ABC与Rt△BC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BCD=90°,∠CBD=30°. (1)求证:AB⊥CD; (2)求二面角D﹣AB﹣C的正切值. 5.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PAD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C=120°,AB=2AD. (1)求证:平面PAD⊥平面PBD; (2)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6.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B=90°,AC=CB=CC 1=2,E 是AB 中点. (Ⅰ)求证:AB 1⊥平面A 1CE ; (Ⅱ)求直线A 1C 1与平面A 1CE 所成角的正弦值. 7.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DAB 为直角,AB ∥CD ,AD=CD=2AB=2,E ,F 分别为PC ,CD 的中点. (Ⅰ)证明:AB ⊥平面BEF ; (Ⅱ)若PA= ,求二面角E ﹣BD ﹣C . 8.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PA=AB=AD=2,四边形ABCD 满足AB ⊥AD ,BC ∥AD 且BC=4,点M 为PC 中点. (1)求证:DM ⊥平面PBC ; (2)若点E 为BC 边上的动点,且λ=EC BE ,是否存在实数λ,使得二面角P ﹣DE ﹣B 的余弦值为 3 2 ?若存在,求出实数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专题证明题训练(供参考)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A P B C F E D 立体几何专题训练 1.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PB .底面ABCD 是菱形, 且∠ABC =60°.E 在棱PD 上,满足DE =2PE ,M 是AB 的中点. (1)求证:平面PAB ⊥平面PMC ; (2)求证:直线PB ∥平面EMC . 2.如图,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各棱长都相等,D 、 E 分别是CC 1和AB 1的中点,点 F 在BC 上且满足BF ∶FC =1∶3. (1)若M 为AB 中点,求证:BB 1∥平面EFM ; (2)求证:EF ⊥BC 。 3.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P 分别是 11,BC A D 的中点,M 、N 分别是1,AE CD 的中点,1,2AD AA a AB a === (1)求证://MN 面11ADD A (2)求三棱锥P DEN -的体积 4 如图1,等腰梯形ABCD 中,AD//BC,AB=AD,∠ABC= 60,E 是BC 的中点,如图2,将三角形ABE 沿AE 折起,使平面BAE ⊥平面AECD,F.P 分别是CD,BC 的中点,(1)求证:AE ⊥BD (2)求证:平面PEF ⊥平面AECD; (3)判断DE 能否垂直于平面ABC,并说明理由。 5,如图, ABCD 为矩形,CF ⊥平面ABCD ,DE ⊥平面ABCD , AB =4a ,BC = CF =2a , P 为AB 的中点. (1)求证:平面PCF ⊥平面PDE ; (2)求四面体PCEF 的体积. 6如图,等腰梯形ABEF 中,//AB EF ,AB =2, 1AD AF ==,AF BF ⊥,O 为AB 的中点,矩形 ABCD 所在的平面和平面ABEF 互相垂直. (Ⅰ)求证:AF ⊥平面CBF ; (Ⅱ)设FC 的中点为M ,求证://OM 平面DAF ; (Ⅲ)求三棱锥C BEF -的体积. 7在直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900=∠ABC E 、F 分别为 11A C 、11B C 的中点,D 为棱1CC 上任一点. (Ⅰ)求证:直线EF ∥平面ABD ;(Ⅱ)求证:平面ABD ⊥平面11BCC B D A B C P E M A B D C E A B C D E P F A B C D E F M O

三角函数与立体几何(二)教师版

1.如图,在ABC ?中,点D 在边BC 上, 4 CAD π ∠= , 72AC = , cos 10 ADB ∠=-. (1)求sin C ∠的值; (2)若ABD ?的面积为7,求AB 的长. 【答案】(1) sin C ∠= 4 5 ;(2) AB = 【解析】试题分析:(1)由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可求sin ADB ∠,由4 C ADB π ∠=∠- ,利用两角差 的正弦函数公式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值得解;(2)先由正弦定理求AD 的值,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BD ,与余弦定理即可得解AB 的长度. 试题解析:(1 )因为cos 10ADB ∠=- ,所以sin 10 ADB ∠=, 又因为4 CAD π ∠= ,所以4 C ADB π ∠=∠- , 所以sin sin 4C ADB π? ? ∠=∠- ?? ? sin cos cos sin 4 4 ADB ADB π π =∠-∠ 4 1021025 = +?=. (2)在ADC ?中,由正弦定理 sin sin AD AC C ADC =∠∠, 故( )74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C C AC C AC C AD ADC ADB ADB π? ?∠?∠?∠==== ∠-∠∠ = 又11sin 72210 ABD S AD AB ADB BD ?= ???∠=??=,解得5BD =. 在ADB ?中,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2cos AB AD BD AD BD ADB =+-??∠ 8252537AB ?=+-??=?= ?? 2.在ABC ?中,内角A,B,C,所对应的边为,,a b c 且b c ≠,且 22sin sin cos cos C B B B C C -=

高考数学统考一轮复习第7章立体几何第1节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及其表面积体积教师用书教案理新人教版

第7章立体几何 全国卷五年考情图解高考命题规律把握 1.考查形式 高考在本章一般命制2道小题、1 道解答题,分值约占22分. 2.考查内容 (1)小题主要考查三视图、几何体 体积与表面积计算,此类问题属于 中档题目;对于球与棱柱、棱锥的 切接问题,知识点较整合,难度稍 大. (2)解答题一般位于第18题或第19 题的位置,常设计两问:第(1)问 重点考查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第 (2)问重点考查空间角,尤其是二 面角、线面角的计算.属于中档题 目.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及其表面积、体积 [考试要求] 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3.会用平行投影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 4.了解球、棱柱、棱锥、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1.多面体的结构特征 名称棱柱棱锥棱台 图形 底面互相平行且全等多边形互相平行且相似侧棱互相平行且相等相交于一点,但不一定相等延长线交于一点 侧面形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1)正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做直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做正棱柱.反之,正棱柱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侧棱垂直于底面,侧面是矩形. (2)正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多边形的中心的棱锥叫做正棱锥.特别地,各棱均相等的正三棱锥叫正四面体. 3.旋转体的结构特征 名称圆柱圆锥圆台球 图形 母线互相平行且相 等,垂直 于底面 长度相等且相交 于一点 延长线交于一点 轴截面全等的矩形全等的等腰三角 形 全等的等腰梯形圆 侧面展开图矩形扇形扇环 旋转图形矩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半圆三视图画法规则: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1)原图形中x轴、y轴、z轴两两垂直,直观图中x′轴、y′轴的夹角为45°(或

高中立体几何证明方法及例题

1. 空间角与空间距离 在高考的立体几何试题中,求角与距离是必考查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求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点到面的距离,求角或距离的步骤是“一作、二证、三算”,即在添置必要的辅助线或辅助面后,通过推理论证某个角或线段就是所求空间角或空间距离的相关量,最后再计算。 2. 立体几体的探索性问题 立体几何的探索性问题在近年高考命题中经常出现,这种题型有利于考查学生归纳、判断等方面的能力,也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近几年立体几何探索题考查的类型主要有:(1)探索条件,即探索能使结论成立的条件是什么?(2)探索结论,即在给定的条件下命题的结论是什么。 对命题条件的探索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先观察,尝试给出条件再证明;(2)先通过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再证明充分性;(3)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 对命题结论的探索,常从条件出发,再根据所学知识,探索出要求的结论是什么,另外还有探索结论是否存在,常假设结论存在,再寻找与条件相容还是矛盾。 (一)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论证 由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构成一套完整的定理体系,在应用中:低一级位置关系判定高一级位置关系;高一级位置关系推出低一级位置关系,前者是判定定理,后者是性质定理。 1. 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关系的转化: ?a c //) αβ αγβγ //,// ==???? a b a b 面面平行性质 线面平行性质 a a b a b ////αβαβ?=???? ? ? 面面平行性质1 αβαβ ////a a ??? ? ? 面面平行性质 αγβγαβ //////?? ?? 2. 线线、线面、面面垂直关系的转化:

2016—高二高中立体几何证明垂直的专题训练

高中立体几何证明垂直的练习 立体几何中证明线面垂直或面面垂直都可转化为 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一般有以下的一些方法: (1) 通过“平移”。 (2) 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的性质。 (3) 利用勾股定理。 (4) 利用三角形全等或三角行相似。 (5) 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等等。 (1) 通过“平移”,根据若αα平面则平面且⊥⊥a b b a ,,// 1.在四棱锥P-ABCD 中,△PBC 为正三角形,AB ⊥平面PBC ,AB ∥CD ,AB= 2 1 DC ,中点为PD E .求证:AE ⊥平面PDC. 分析:取PC 的中点F ,易证AE//BF ,易证 B F ⊥平面PDC

2.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PA ⊥底面ABCD ,∠PDA=45°,点E 为棱AB 的中点. 求证:平面PCE ⊥平面PCD ; 分析:取PC 的中点G ,易证EG//AF ,又易证A F ⊥平面PDC 于是E G ⊥平面PCD,则平面PCE ⊥平面PCD 3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 AB PAD ⊥平面,//AB CD ,PD AD =,E 是PB 的中点,F 是CD 上的点,且1 2 DF AB = ,PH 为PAD ?中AD 边上的高。 (1)证明:PH ABCD ⊥平面; (2)若121PH AD FC ===,,,求三棱锥E BCF -的体积; (3)证明:EF PAB ⊥平面. 分析:要证EF PAB ⊥平面,只要把FE 平移到DG ,也即是取AP 的中点G ,易证EF//GD, 易证D G ⊥平面PAB E F B A C D P (第2题图)

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教师)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高中数学备课组教师班级学生日期上课时间 学生情况: 主课题:三角函数、立体几何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考点及考试要求:

教学内容 三角函数 1、已知:函数()2(sin cos )f x x x =-. (1)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和值域; (2)若函数()f x 的图象过点6(,)5 α, 34 4π πα<< .求()4 f π α+的值. 解:(1)()2(sin cos )f x x x =-222(sin cos )22 x x =? -?2sin()4x π=----3分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2π,值域为{|22}y y -≤≤。--------------------------------------5分 (2)解:依题意得:62sin(),45π α-= 3 sin(),45 πα-=---------------------------6分 ∵ 3.4 4π πα<< ∴0,42 ππ α<-< ∴cos()4π α- =2234 1sin ()1()455 πα--=-=-----------------------------------------8分 ()4f π α+=2sin[()]44 π π α-+ ∵sin[()]sin()cos cos()sin 444444π πππππααα- +=-+-=23472 ()25510 += ∴()4 f π α+= 72 5 ------------------------------------------------------------------------------12分 2、在ABC ?中,2AB =,1BC =,3 cos 4 C =. (Ⅰ)求sin A 的值; (Ⅱ)求BC CA ?的值. 解:(1)在ABC ?中,由3cos 4C = ,得7sin 4 C =…………………………2分 又由正弦定理 sin sin AB BC C A = ………………………………………3分 得:14 sin 8 A = …………………………………………………………………………………4分 (2)由余弦定理:222 2cos AB AC BC AC BC C =+-??得:23 2124 b b =+-? ……6分

(完整)高中立体几何证明平行的专题

1 D B A 1 A F 立体几何——平行的证明 【例1】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点E 、F 分 别为棱AB 、 PD 的中点.求证:AF ∥平面PCE ; 分析:取PC 的中点G ,连EG .,FG ,则易证AEGF 是平行四边形 【例2】如图,已知直角梯形ABCD 中,AB ∥CD ,AB ⊥BC ,AB =1,BC =2,CD =1+3,过A 作AE ⊥CD ,垂足为E ,G 、F 分别为AD 、CE 的中点,现将△ADE 沿AE 折叠,使得DE ⊥EC 。 (Ⅰ)求证:BC ⊥面CDE ; (Ⅱ)求证:FG ∥面BCD ; 分析:取DB 的中点H ,连GH,HC 则易证FGHC 是平行四边形 【例3】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F 分别为AA 1, CC 1, AB 的中点, M 为BE 的中点, AC ⊥BE. 求证: (Ⅰ)C 1D ⊥BC ; (Ⅱ)C 1D ∥平面B 1FM. 分析:连EA ,易证C 1EAD 是平行四边形,于是MF//EA (第1题图)

2 【例4】如图所示, 四棱锥P -ABCD 底面是直角梯形, ,,AD CD AD BA ⊥⊥CD=2AB, E 为PC 的中点, 证明: //EB PAD 平面; 分析::取PD 的中点F ,连EF,AF 则易证ABEF 是平行四边形 (2)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例5】如图,已知E 、F 、G 、M 分别是四面体的棱AD 、CD 、BD 、BC 的中点,求证:AM ∥平面EFG 。 分析:连MD 交GF 于H ,易证EH 是△AMD 的中位线 【例6】如图,ABCD 是正方形,O 是正方形的中心,E 是PC 的中点。 求证: PA ∥平面BDE 【例7】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 D 为AC 的中点. 求证:AB 1//面BDC 1; 分析:连B 1C 交BC 1于点E ,易证ED 是 △B 1AC 的中位线 A B C D E F G M

立体几何证明题练习

立体几何 1.(2014?山东)如图,四棱锥P﹣ABCD中,AP⊥平面PCD,AD⊥BC,AB=BC=AD,E,F分别为线段AD, PC的中点. (⊥)求证:AP⊥平面BEF; (⊥)求证:BE⊥平面PAC. 2.(2014?四川)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中,四边形ABB1A1和ACC1A1都为矩形 (⊥)若AC⊥BC,证明:直线BC⊥平面ACC1A1; (⊥)设D、E分别是线段BC、CC1的中点,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直线DE⊥平面A1MC?请证明你的结论. 3.(2014?江苏)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D,E,F分别为棱PC,AC,AB的中点,已知PA⊥AC,PA=6,BC=8,DF=5.求证: (1)直线PA⊥平面DEF; (2)平面BDE⊥平面ABC. 4.(2014?黄山一模)如图,PA垂直于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AD=PA=2,CD=2,E、F分别是AB、PD的中点. (1)求证:AF⊥平面PCE; (2)求证:平面PCE⊥平面PCD; (3)求四面体PEFC的体积.

5.(2014?南海区模拟)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直角梯形,AB⊥CD,AB⊥AD,⊥PAB和⊥PAD是两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DC=4,O为BD的中点,E为PA的中点. (⊥)求证:PO⊥平面ABCD; (⊥)求证:OE⊥平面PDC; (⊥)求直线CB与平面PDC所成角的正弦值. 6.(2013?天津)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1A⊥底面ABC,且各棱长均相等.D,E,F分别为棱AB,BC,A1C1的中点. (⊥)证明:EF⊥平面A1CD; (⊥)证明:平面A1CD⊥平面A1ABB1; (⊥)求直线BC与平面A1CD所成角的正弦值. 7.(2013?浙江)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面ABCD,AB=BC=2,AD=CD=,PA=, ⊥ABC=120°,G为线段PC上的点. (⊥)证明:BD⊥平面PAC; (⊥)若G是PC的中点,求DG与PAC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若G满足PC⊥面BGD,求的值.

高中空间几何所有证明题图形汇总

空间几何证明 1、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 E 是1AA 的中点, 求证: 1//AC 平面 BDE 。 2、已知ABC ?中90ACB ∠=,SA ⊥面ABC ,AD SC ⊥,求证:AD ⊥面SBC . 3、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 O 是底ABCD 对角线的交点. 求证:(1) C 1O ∥面11AB D ;(2)1AC ⊥面11AB D . A E D 1 C B 1 D C B A S D C B A D 1O D B A C 1 B 1 A 1 C

N M P C B A 4、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 求证:(1)''AC B D DB ⊥平面; (2)''BD ACB ⊥平面. 5、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1)求证:平面A 1BD ∥平面B 1D 1C ; (2)若E 、F 分别是AA 1,CC 1的中点,求证:平面EB 1D 1∥平面FBD . 6、如图P 是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PA PB CB =⊥平面PAB ,M 是PC 的中点,N 是AB 上的点, 3AN NB = (1)求证:MN AB ⊥; (2)当90APB ∠=,24AB BC ==时,求MN 的长。 A 1

7、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 E 、 F 、 G 分别是AB 、AD 、11C D 的中点. 求证:平面1D EF ∥平面BDG . 8、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E 是1AA 的中点. (1)求证:1//AC 平面 BDE ; (2)求证:平面1A AC ⊥平面BDE . 9、已知ABCD 是矩形,PA ⊥平面ABCD ,2AB =,4PA AD ==,E 为BC 的中点. (1)求证:DE ⊥平面PAE ; (2)求直线DP 与平面PAE 所成的角.

9.6立体几何大题1(教师版)

A B C D 1 A 1 C 1B E 科 目 数学 年级 高三 备课人 高三数学组 第 课时 9.2立体几何大题1 1、(2013新课标)如图,直棱柱111ABC A B C -中,,D E 分别是1,AB BB 的 中点,12 2 AA AC CB AB === . (Ⅰ)证明:1//BC 平面1A CD ; (Ⅱ)求二面角1D A C E --的正弦值. 【答案】 2、(2013湖南)如图5,在直棱柱 1111//ABCD A BC D AD BC -中,,90,,1BAD AC BD BC ∠=⊥=, 13AD AA ==. (I)证明:1AC B D ⊥; (II)求直线111B C ACD 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 解(Ⅰ) AC BB ABCD BD ABCD BB D C B A ABCD ⊥??⊥∴-111111,面且面是直棱柱 D B AC BDB D B BDB AC B BB BD BD AC 11 111,,⊥∴?⊥∴=?⊥,面。面且又 . (证毕)

(Ⅱ) 。 的夹角与平面的夹角即直线与平面直线θ111111,////ACD AD ACD C B AD BC C B ∴ 轴正半轴。 为轴正半轴,为点,量解题。设原点在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向X AD Y AB A ()BD AC y BD y AC y C y B D D A ⊥-== ),0,,3(),0,,1()0,,1(),0,,0(),3,0,3(),0,0,3(,00,01,则,设 ). 3,0,3(),0,3,1(.30,003012==∴=?>=+-?=?AD AC y y y BD AC ) ,,(),,(的一个法向量平面则的法向量为设平面303,313-.0 ,111==??????=?=?AD n ACD AD n AC n n ACD 721 3 733|,cos |sin 003,313-1=?= ><=?==∴AD n AD n ACD θ),,(),,(的一个法向量平面 7 21 11夹角的正弦值为 与平面所以ACD BD . 3、(2013 北京)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A 1C 1C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平面ABC ⊥平面AA 1C 1C ,AB=3,BC=5. (Ⅰ)求证:AA 1⊥平面ABC ; (Ⅱ)求二面角A 1-BC 1-B 1的余弦值; (Ⅲ)证明:在线段BC 1存在点D,使得AD ⊥A 1B ,并求 1 BD BC 的值. 【答案】解: (I)因为AA 1C 1C 为正方形,所以AA 1 ⊥AC. 因为平面ABC⊥平面AA 1C 1C,且AA 1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AC,所以AA 1⊥平面ABC. (II)由(I)知AA 1 ⊥AC,AA 1 ⊥AB. 由题知AB=3,BC=5,AC=4,所以AB⊥AC. 如图,以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则B(0,3,0),A 1(0,0,4),B 1(0,3,4),C 1(4,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