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五下--古城再造--赤崁楼

五下--古城再造--赤崁楼

五下--古城再造--赤崁楼
五下--古城再造--赤崁楼

台南市中西區成功國民小學本土教學活動設計

1

2

3

某旧城改造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说明

某旧城改造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富阳城区北入口,在入城口城标大转盘的东南侧。地块北临大桥路,南至光明路,东临北渠,西为迎宾路。总用地66038㎡,为城市综合用地。 二、设计依据 1、某规划设计所勘测红线图电子版。 2、建设单位关于富阳市迎宾路旧城改造项目规划设计策划及设计委托任务书。 3、迎宾路旧城改造项目(电力城)方案专家意见汇合(2004年4月2日)。 4、迎宾路旧城改造项目情况汇报会纪要(2005年4月22日)(附件一)。 5、省规划设计院提供的《富阳迎宾路城市设计》控制性详规。 三、规划设计理念 地块位于迎宾路东侧,作为迎宾路改造工程的首个项目,我们根据省规院的《富阳迎宾路城市设计》的分析,“迎宾路段处于富阳城区与受降之间,能为郊区化提供商务办公、商业、金融等配套服务的合适区域”。经过对地块进行了仔细地现场踏勘、有关技术资料收集和系统分析,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合理地布局地块内商务功能、居住功能和商业功能,来完善城市的功能与空间关系,改善城市形象。 四、规划目的 区域整合,功能提升,交通改善,景观改造。 五、现状分析 目前地块上主要有富阳供电局及其他单位企业厂房建筑、零星住宅、堆场等,布局凌乱,建筑陈旧,因此市政府及有关领导专门成立迎宾路旧城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项目的实施。 从城市总体布局看,该地块位于将要改造的迎宾路的南端,富阳城区北部,有较好的基础条件,是迎宾路改造的重点区域,该地块的开发有利于推动富阳城区北扩,扩大城市建设空间。从交通区位看,该地块位于富阳北部的入城口,交通区位较好,是杭州进入富阳城区的大门。从自然景观看,东有舒姑坪和北渠,西为城市发展区的,是具有人工与自然过渡之利的场所。 六、功能定位 根据富阳市迎宾路地段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保留地块内变配电所和市供电局大楼,其余建筑全部拆除,并对变配电所和市供电局大楼进行改造,将室外变改为室内变。

商丘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攻略

商丘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攻略 商丘古城 商丘古城,是明清时期的归德府城,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商丘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外圆内方,呈现一个古钱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 芒砀山 芒砀山,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的河南省永城市境内。山中有夫子庙、陈胜园、汉梁王陵、刘邦斩蛇碑等名胜古迹和人工景点。这里有世界最大的地下宫殿——汉梁王陵、天下第一奇观——汉高祖刘邦斩蛇碑灵光幻影、中国最早的座便厕所与冰柜、亚洲最高帝王铜像——刘邦像、陈胜王陵、孔夫子避雨讲学处和大汉王朝龙兴遗迹等。其中梁孝王王后墓长210米,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大石室陵墓。 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 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位于永城陈官庄村南,311国道北侧,是为纪念淮海战役第三阶段陈官庄地区歼灭战中牺牲的烈士而建。1963年,永城人民在此建起了“陈官庄淮海战役烈士陵园”,后来又修建了淮海战役纪念馆和烈士事迹陈列馆。 黄河故道 黄河最初流经商丘是宋绍兴二年,金太宗天会十年(1132年)。到清咸丰五年(1855年)改道北徙,流经商丘境内共723年。现在,这里留下了蔚为壮观的黄河故道。被人们称之为“水上长城”的黄河故堤,始筑于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明清屡有增修,故称“明清黄河故道大堤”,迄今已有450余年的历史,也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黄河故道大堤。

阏伯台 阏伯台又叫火星台、火神台,位于商丘古城西南5公里处。现存阏伯台如墓状,高35米,周长270米,夯土筑成。层层夯土中夹杂 不少汉代的瓦片与陶片,可能是汉代所筑。原来的阏伯台因黄河泥 沙多次淤积,隐于现存台下。阏伯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观星台,距 今4000多年历史。 白云寺 位于民权县城西南20公里的白云焦,即民权县城白云寺村。寺 坐北朝南,沿中轴经由前到后为韦驮殿、大雄宝殿、;右侧为养心殿,左侧为禅堂,共六十余间。其中罗汉殿面阔五间,单檐悬山式灰板 瓦和黄琉璃瓦顶,有月台。东西两侧各有厢房五间,硬山式灰瓦顶,门下有汉白玉石狮子门枕石一对。 芒砀山地质公园 芒砀山省级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与条河乡,占地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由芒砀山园区(保安山景区、芒砀山景区、夫 子山景区、僖山景区)和鱼山园区组成。芒砀山地质、地貌独特,散 布在景区内的地质景观、地质遗迹、生物资源和人文遗产,构成了 记录这里亿万年沧桑演变、地理环境变迁以及数千年人类文化活动 的活字典。通过把当地文化、地质科普、生态环境、民俗风情更好 的融合在一起,让更多的人了解地层的演变、地球的发展,进而认 识到宇宙的规律。 归德古城 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为古城堡式建筑,城池外圆内方,形似铜钱。砖城墙周长25华里,城门为拱卷门。城内地势为龟背形,俯瞰全城如棋盘状。 猜你喜欢:

某某古城风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结构性规划方案

XX古城风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结构性规划方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一、规划范围 规划XX古城风貌区东起宝塔路,西至伯先路,南至宝盖路,北到中华路,规划用地面积为76.24公顷。 二、规划目标与原则 1、保持“古城风貌保护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风貌特征,保护传统民居和街道所保留的历史信息,保持传统街巷的空间尺度和界面特征。 2、在保护古城风貌特色的基础上,实现有序更新和开发,改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提高居住生活品质。 3、以大西路商业街、伯先路近代建筑群、西津渡口为依托,发展高档商业、办公和旅游功能,带动整个西区的发展与繁荣。 4、将周边长江、运河、云台山和宝盖山的自然景观纳入“古城风貌保护区”,实现自然环境和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

第一部分现状 一、土地使用现状 1、概况 XX古城风貌区规划范围内以居住用地为主,其中大西路两侧沿街以商业为主,此外还包括金融、办公、工业及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等。 2、用地布局 居住用地共59.16公顷,占总用地77.6%,其中传统居住区主要分布在大西路以南,宝盖路以北地区,以及中华路以北的街坊内,用地较为完整。其它居住地区大部分为近几年新建,或七、八十年代建造的居住区,主要分布在宝塔路北段沿街、大西路沿线以及大西路、迎江路和中华路之间地区。商业用地共4.62公顷,占总用地6.1%,主要分布在大西路两侧沿街地区,基本上以零售批发商店服务行业为主,中华路与宝塔路南段有规模较大的沿街集贸市场,人民街大西路东北处有一小商品市场。 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长江路南侧,大西路中段;部分小工厂散布在传统居住区内。 行政办公用地主要分布在大西路与山巷的交叉口以南,以及伯先路沿线。 文化娱乐设施主要分布在福音堂周围地区。学校、居委会、派出所等各项居住服务设施则零星分布在各街坊内,布局较为零乱。

旧城改造设计方法研究

旧城改造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从城市革命诞生城市开始,城市作为人类生活与社会活动的载体一直发展至今,可以说城市发展的过程就是其不断改造和更新的新陈代谢过程,旧城改造便作为城市的调节机制顺应而生随着城市的发展,时间化作历史的痕迹积淀于旧城之中,于是,旧城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并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它的存在和发展是对城市文脉的延续。但城市的发展永远追赶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城市旧区开始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需求,并暴露出种种弊端:旧区原有土地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居民生活要求和城市未来发展需求;“大拆大建”现象普遍,给城市带来毁灭性的重创,切断了历史文脉;城市与城市趋同现象严重,城市特色慢慢消失;城市不断扩张,城市人口不断膨胀,旧城中随意改造历史建筑现象严重;基础设施落后,如街道不能满足消防要求,使居民的生活存在重大隐患。显然城市旧区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生活的需求,急需改造。而这些拥有着大量历史保护文物的城市旧聚居区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对激活人们生活延续性的觉悟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需要这样一种环境来联系当今的时代与历史的过去,使我们找到一种文化的归属感,因此,研究旧城改造的设计方法与富含传统文化信息的视觉、触觉体验的城市历史空间是分不开的,让旧城传统历史文化重回市民生活,传承人类文明,民族精神,并融合新功能,新文化以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重新唤起居民心中的昔日回忆和文化认同感,同时也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才是旧城改造设

计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这一背景出发,首先分析了国内外旧城改造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对相关概念理论进行阐述,同时列举了一些典型实例,总结西方国家和我国旧城改造的发展以及经验教训,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其次,在研究分析以上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旧城改造必要性进行探析,并针对城市旧区出现的问题,探讨其解决的有效对策,从整体协调性、有机可持续、延续传统风貌、大本主义以及发扬城市特色方面提出旧城改造的设计方法。最后,针对榆次老城区改造设计项目进行案例分析,以榆次老城的历史沿革与旧城改造的发展历程回顾为背景,归纳整理了老城的现状基础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榆次老城中值得保护和发扬的优势资源以及制约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最终在地段功能、交通、建筑、空间系统、景观界面、基础设施以及文化生活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关键词】:旧城改造设计方法传承历史文化城市肌理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984.114 【目录】:中文摘要10-12ABSTRACT12-14第一章绪论14-22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4-151.1.1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14-151.1.2研究的

现代化城市设计与旧城改造

现代化城市设计与旧城改造 发表时间:2016-05-19T09:21:32.5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期作者:黄建荣 [导读] 中山市三乡镇城乡建设服务中心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旧城改造能够通过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城市功能的再造、城市形象的提升。 中山市三乡镇城乡建设服务中心 摘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旧城改造能够通过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城市功能的再造、城市形象的提升,表现出积极的意义。文章以此作为旧城改造的目标,分别从各个方面入手,深入研讨具体的改造模式。 关键词:旧城改造;城市规划;改造模式 2006年广州市确立了“东进、西联、南拓、北优、中调”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随着广州南站、大学城、亚运村等 “南拓”战略的深入实施,番禺区受到了广州市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直接带动和强力牵引。2006年12月,广州地铁三号线全线通车,线路从北往南贯通了五山高校科研文化区、新城市中轴线地区、番禺新城,直达番禺广场,并于2010年往北接通广州白云机场。三号线的开通不仅对广州市发展新区、调整城市功能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为番禺区城市发展建设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动力、一次重要的契机。如何充分发挥地铁三号线的交通功能,又充分利用地铁三号线带动与促进沿线地区的开发与结构优化,成为番禺区持续快速发展的热点问题。 地处广州南拓轴重要节点的番禺广场建成于2000年,是番禺区政府所在地,也是番禺市民活动的重要场所。自地铁三号线开通以来,周边地价迅速上涨,住房、商业、消费等需求不断增加,而地面交通组织不佳、服务设施不足、环境质量较差等问题日益彰显。为迎接2010广州亚运会,将番禺广场周边地区打造成多功能复合型城市副中心,塑造番禺中央活力区,有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公共生活的质量,番禺区人民政府于2007年开展《广州市番禺区番禺广场周边地区城市设计(深化设计)》。 一、旧城改造对城市规划设计的意义 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要求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再造城市的功能和提升城市的形象,而旧城改造,旨在顺利实现以上几方面的城市规划设计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积极意义。 (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规划设计要求解决生态破坏和生态污染等问题,并提供健康、清洁、舒适的生态环境。旧城改造以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目标之一,通过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互相协调,确保在拆迁、建设等过程中,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并合理增加生态因素,以实现新的生态平衡状态,这属于高层次的城市规划设计模式,也是旧城改造需要致力实现的目标。 (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每个城市的发展,长时间积累了具有地区特色的历史文化,尤其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物,通常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珍贵的美学价值,传承着城市的传统特色。城市规划设计要求在创新建设的同时,保护好具有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譬如将古代建筑列入文物保护名单,旧城改造并非意味着将所有“旧”的城市文化因素摒弃,以及将历史文化遗产作为阻碍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绊脚石,相反,旧城改造应该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将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旧城改造的重要构成元素,使得规划设计后的城市主体,更具历史和文化底蕴。 (三)提升城市功能形象 针对日益衰退的城市结构和城市功能,旧城改造通过房屋的改建、道路的重修和其他市政设施的增设,全方位提升城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以此再造城市的功能和提升城市的形象。城市规划设计亦要求通过调整和优化城市结构与功能,改善旧城区的环境质量,解决城市老化的问题,促进整个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于城市规划设计视角旧城改造的模式研讨 在明确旧城改造对城市规划设计意义的基础上,旧城改造模式的研讨,可分别从整体运作模式、拆迁模式、开发模式几个方面入手。笔者结合相关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措施: (一)整体运作模式 旧城改造的运作模式,分为政府型、开发商主导型、政府主导下开发商参与型三种: (1)政府型运作模式。主要针对旧城改造的居民回迁问题,由政府直接提供启动资金或者融资担保,进行统一的改造和开发。这种运作模式强调社会大众的利益和住宅的保障功能,并且容易得到拆迁对象的支持,但其前提是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脱离市场的运作,较为适用于经适房和廉租房等的建设。 (2)开发商主导型运作模式。开发商通过房地产一级市场获得土地后,由自己出资开发建设,以及独立承担拆迁补偿、安置和回迁责任,这种模式完全遵从市场的规律,政府可大大减轻改造的资金投入压力,在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下,开发商会想办法提高旧城土地的利用率,但并不排除个别开发商违背政策和法律规定违规操作,譬如未经批准强拆民宅和古建筑的行为,从侧面要求政府给予必要的政策和法律干预。 (3)政府主导下开发参与型运作模式。在政府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委托开发商全权设计、建造和运营,其中拆迁、补偿和安置工作,由政府组织实施。由于这种模式的总体规划权在政府手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开发商的利益驱动,但同时也需要避免限制开发商的投资热情。 (二)拆迁模式 旧城改造的拆迁模式,分为“阳光型”、“不动迁型”、“模拟型”、“自主型”四种: (1)阳光型拆迁。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面向全社会制定拆迁政策、确定拆迁补偿标准和实行拆迁管理,并严格监督和约束拆迁人员的行为,旨在最大限度化解拆迁过程中的矛盾。在拆迁评估补偿方面,应该综合考虑被拆迁区域房屋的区位、结构、用途、成新、环境等因素,按照市场的平均价格,进行分类评估和分户评估。其中评估机构的确定,以抽签的方式邀请,并由公证机构现

关于商丘古城的调查报告

商丘古城调查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都市规划***班 实习地点:商丘古城中山大街和大隅首街

实习时刻:2010年5月5号8:00——12: 00 2010年5月23日

一,商丘古城概况 又称归德府城,即明、清时期商丘县城。建于正德六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建于明正德六年( 1511 年)。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使古城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钞票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有作为华夏之邦商品、商业、商文化发祥地之隐喻。城墙周长 3.6 公里,有东西南北四门。城内地势为龟背形。城内建筑多为四合院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兵祸天灾,古城曾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但范围都在南北十里之内。城门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东门曰宾阳,西门曰垤泽,南门曰拱阳,北门曰拱辰。四门外原有四个瓮城(即在城门外再建一小城,侧面开门,旨在加固城防),瓮城又各有一个扭头城门,北门向西,东门和西门向南,南门向东,因此,商丘古城古有“四门八开”之讲。 依照相生相克之讲,为防金木相克,古城东西两门相错一条街,成为中国古城中的唯一。 今商丘古城内街道仍保持着古代的建筑风貌。坐落在古城内明末清初闻名文学家侯方域的“ 壮悔堂” 招引着八方的游客。还有名声在外的商丘三杰:职森、屠东、张珂。在城南古宋河边有名扬中外的、镌刻着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手迹《八关斋会

报德记》的八关斋。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商丘古城内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多位侍郎、巡抚、御史、总兵等。由于几千年来黄河决口所致,在目前商丘古城以下还叠压着西周宋国和汉唐朝时的睢阳古城、宋朝的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等几朝古城。 空中俯视,整座古城内方外圆,形成古代的方孔圆钞票,寓天圆地点,天地相生,招财进宝之意。砖城内面积1.13平方公里,93条街道形如棋盘,古四合院鳞次栉比,内有大成殿、明伦堂、壮悔堂等名胜古迹。1986年,商丘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归德府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

古城(古镇)旅游规划案例:以上津古城旅游总体规划为例

古城(古镇)旅游规划案例:以上津古城旅游总体规划为例 文|王晓华(北京晓月旅游咨询有限公司010-640132087) 一、项目资源背景 上津古城(又名柳州城),地处鄂西北边陲,与陕西的漫川镇接壤,南临汉江,北枕秦岭,素有“朝秦暮楚”之称,历为交通、政治、文化、商贸、军事之要地。古城南北跨306米,东西宽约261.15米,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 上津古城,东距十堰120公里,西北距西安250公里,是湖北西进的桥头堡、陕西东出的东大门。境内交通、通讯便利,省道郧漫路、上湖路、建设中的银武高速、西汉光缆及汉江最大的支流金钱河穿境而过。经济繁荣,政治发达,历史上曾2次置州,6次设郡,14次建县。独有的区位优势和政治文化背景,决定了上津千百年来一直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南北文化的交汇融合地,兵家必争的战略“制高点”,水陆运输的交通枢纽。 “上津”地名历史悠久,最早见于郦道元《水经注》中“丰乡水西南合关衬水而南入上津”,民间传为“圣上渡口”和“最上的渡口”之意。水路运输十分便利,南通楚,北通秦,是武汉至西安的交通要道,南方商队至此要弃舟登陆,北方马队到这儿要乘船东进,因此古时此处舟楫云集,商队如潮,十分繁荣。南北交汇的独特地理位置,长达1700余年的悠久历史,数十次频繁的政权更替和繁多而残酷的战争,为上津留下了大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上津历史文物极其众多,但受战乱和水患影响,保存下来的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庙宇类,有杨泗庙,元贞观、城隍庙等;二是馆舍类,有山陕馆(南会馆)、北会馆、天主教堂、武昌会馆、河南会馆等10余个会馆遗址;三是公益建筑类,主要是明清四合院(现存完好)。其中,尤以古城、南北会馆、古戏楼、明清古建筑群(明清古街和四合院)等最有价值。 二、存在的问题 1.古城内民居建筑的残破:古城虽有着千年的历史,但随岁月的推移,古城的空间结构遭到人为破坏严重。古城的城楼、雉堞、护城河等急待保护性恢复。城内沿街多处具有民居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民居由于保护不到位,已经残破。2.与古城建筑风格不协调的建筑随处可见:由于历史的原因,古城内与古城文化和历史信息极不协调的所谓现代建筑随处可见,如:卫生院、小学、中学等。3.旅游产业体系尚未形成:由于旅游开发的滞后,目前古城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品和管理体系,古城内、金钱河畔都未形成针对游客的旅游产品。另外,旅游六要素所涉及的服务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备。 三、创意思路过程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

古城调研报告 姓名:齐琪 学号:111414014 专业:地理旅游 时间:2011-12-23

古城概况: 古城即明清时期归德府城,现存地上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1986年,古城被国 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199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城墙、 城廓、城湖三位一体、外圆方,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有作为华夏之 邦商业、商品、商文化发源地之隐喻。目前古城下,同时叠压着春秋时期的宋国都城、 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宋代应天府城等6座都城、古城。古城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 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的大型古城遗址。 古城城墙周长3.6 公里,有东西南北四门,城地势为龟背形,城建筑多为四合院建 筑。由于年代久远,兵祸天灾,古城曾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但围都在南北十里之。 城门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东门曰宾阳,西门曰垤泽,南门曰拱阳,北门曰拱辰。 四门外原有四个瓮城(即在城门外再建一小城,侧面开门,旨在加固城防),瓮城又各 有一个扭头城门,北门向西,东门和西门向南,南门向东,所以,古城古有“四门八开” 之说。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为防金木相克,古城东西两门相错一条街,成为中国古

城中的唯一 古城 。 如今的古城街道仍保持着古代的建筑风貌。坐落在古城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侯方域的“壮悔堂”招引着八方的游客。在古城南古宋河畔有名扬中外的、镌刻着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手迹《八关斋会报德记》的八关斋。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古城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多位侍郎、巡抚、御史、总兵等。由于几千年来黄河决口所致,在目前古城以下还叠压着春秋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宋朝的应天府城、元朝的归德府城等6座都城、古城。空中俯视,整座古城方外圆,形成古代的方孔圆钱,寓天圆地方,天地相生,招财进宝之意。砖城面积1.13平方公里,93条街道形如棋盘,古四合院鳞次栉比,有大成殿、明伦堂、壮悔堂等名胜古迹。1986年,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归德府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结构布局: 城地势呈龟背形状,共93条街道,在古代的八卦学说中,9是最大的数字,而3是万物的源泉,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93是一个吉利的数字。这93条街,把全城分割成200米见方的许多小块,格局如同棋盘。俯瞰全城,如棋盘状。建筑多为走马门楼和四合院建筑群。根据五行相克相生的理论,为防金木相克,东西两门相错。东门偏南,西门偏北,错开一条街,出现了与南北轴线分别相交的两个隅首。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城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几位侍郎、巡抚、吏卒、总兵、著名文人,因此,官府、官宅建筑颇多。原有的水井、厕所为梅花形状,布

古城县美丽城镇建设五年行动方案

古城县美丽城镇建设五年行动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古城县“美丽城镇”建设五年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古城统 筹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进一步改进城乡人居环境,努力使“美丽城镇”体现本地特色、时代特征和梁州水平。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自起,计划用五年时间实施“美丽城镇”建设推进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率先实现综合实力更强、城乡区域更协调、生态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幸福、治理体 系更完善的目标,经过设施完善、产业提升、旅游拓展、文化挖掘、 2 2020年4月19日

改造整治、生态保护等项目的综合实施,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国际化山水田园城市内涵丰富,生态功能健全,江南风情明显的美丽城镇,使之成为城乡居民创业就业的基地,国内外游客休闲旅游的胜地,展示新农村建设成就的窗口。 二、工作内容 以“试点推进、统筹完善”为原则,按照“边试点、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的工作思路,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美丽城镇”建设主要内容分为规定内容和特色内容。 (一)规定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形象入口、景观路段和功能完善。 1、形象入口:主要是指城镇的主要入口改造提升。 2、景观路段:主要是指城镇内部重要路段的综合整治。包括街景 3 2020年4月19日

立面改造、各类架空管线下地、雨污水管网建设、道路改造、景观提升、公交设施完善等。 3、功能完善:主要是指老旧地块更新改造、公共设施提升优化和公园绿地建设提升。 (1)老旧地块更新改造:指城镇核心区块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 (2)公共设施提升优化:主要指城镇内部交通设施的提升完善、市政环卫设施提升完善、文教卫体设施和商业便民服务设施提升完善。 (3)公园绿地建设提升:主要是指新建改造公园、景观绿地等。 (二)特色内容。特色内容主要包括产业优化、文化挖掘两方面。 4 2020年4月19日

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方法

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方法浅述 摘要: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城市改造过程中, 尤其是旧城改造的速度、规模和开发强度都令人咋舌。同时,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许多城市都提出了城市形象的塑造问题,但仍不断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使城市失去本有特色.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得到人们的重视,引入城市设计理念,加强旧城改造的环境建设,本文结合工作经验,针对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进行了初浅论述。 关键词:旧城改造;城市设计;方法 1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提出 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自城市诞生之日起,旧城改造就作为城市自我调节机制存在于城市发展之中,是城市发展的综合需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旧城原有物质设施的水平低下和自然老化,以及旧城功能的过于集中和用地结构的不合理,使旧城居住紧张、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越发难以解决,而且在工业离开市中心、居住向外疏散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旧城出现功能和结构的衰退问题,亟需进一步配置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及必要的交通和市政设施,提升城市中心区的服务功能。

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与城市功能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与内容需要达到完美统一的结合。 2城市设计的含义 城市设计对于城市规划的深化和营造适用、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城市设计的内容是广泛的,对于城市设计含义的理解也是广泛的,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对城市设计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都涉及到城市的空间环境问题,而空间环境是由城市物质实体和空间互为依存的因素而组成,具有三维的概念。由空间和物质实体所组成的环境是显性的,可被感知的。 不应忽略的是,城市设计应和经济建设联系起来,应以有利于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城市希望通过改善自身的形象以吸引更多的人投资、购物和工作。城市设计的目的在于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同时,城市设计也是为了管理和控制城市发展,使城市的发展与原有部分和谐融合,以维护城市环境的质量和特色。当今的城市设计涉及的环境质量内容,除城市“美”外,正越来越扩展到其他方面,进一步的涉及到城市的物质层面,尽管这种影响也许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但这种观点无疑为我们开拓了视野和思维。 3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三个原则 3.1探索旧城的空间布局规律因为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面貌不仅仅取决于一幢幢单独的建筑。建筑物之间良好的建筑关系,细腻而独

旧城改造项目规划设方案设计

贵州铜仁旧城改造项目规划设方案计 一、工程概况: 河风丽景地处铜仁市北部曹家园地块,三面紧邻锦江,形成半岛形态,视线非常开阔,自然条件优越,风景十分优美,与地委行署隔江相望,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作为城市沿锦江向北部发展的重要据点与来访者从北部进入市区的景观视觉节点,河风丽景正处在这个城市南北与东西的轴线交叉点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与环境,促使其在完善内部人居环境与生活品质同时,发挥更大的标识作用,为城市形象作出更大的贡献。 规划总用地约4.06公顷。实际建筑红线内用地约2.983公顷。 1、自然条件 ①地形地貌:属河沿一级地貌特征,地形较破碎,坡度较小。 ②水文地质:处于P=2%洪水位以上;场地有基岩出露,地质老且 稳定。 ③环境容量:地段无“三废”污染,且观瞻环境优越;场地“风水”因子饱满,是理想的人居环境。 2、城市供给 ①道路交通:有城市主干道和金滩大桥,交通十分方便。 ②市政设施:有城市给排水、电力、电讯公用系统,可供小区开发共享。 ③公共设施:有“小十字”城市CBD,且紧临学校、医院、幼托和居委会,社区生活方便;有城市公厕、垃圾站和配电设施可供小区开发共享。 二、设计依据 由业主提供之技术参考资料—— 1、1/500规划用地现状图; 2、项目设计范围(规划红线、蓝线、坐标); 3、规划条件通知书; 4、甲方的设计委托书; 国家及地区规范和规定—— 5、铜仁市规划管理局有关法规文件、技术规定; 6、贵州省住宅、停车场(库)、绿地、市政设施等有关设计标准; 7、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程、规定。 三、项目开发理念 凭着符合房地产原创性的产业理论,整合各种资源,以全新的服务理念,满足有效需求、激发潜在需求;以超常规的策划思维启动新的市场消费热点;以反映时尚生活方式的技术手段,创造一种“尊贵品味,时尚生活”的全新居住生活方式。 同时地委行署作为城市的政治中心,与基地形成跨江轴线,该轴线紧密联系起了政府与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地委行署在该轴线的对景,基地内较为混乱的现状需要得到改善,维盛花园以崭新的城市风景,以展示城市最新的居住理念与发展活力。 从整个铜仁地区房地产市场之发展状况研讨上,本项目应诠释为铜仁市房地产市场之延伸,落实《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具体职能和空间形态,构筑锦江河生态景观——文化品牌“沙龙”。整合各种资源,以全新的服务理念,满足有

关于深圳市新安古城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

一、项目概况 新安古城(又名南头故城)是深圳市特区内文物保护单位最集中的地区,它在体现香港领土主权和文化渊源等重大问题上所具有无可取代的历史文化价值。新安古城的历史很大程度就是一部深圳城市的发展史,是深圳、香港发展的共同源头。 1997年至2002年中规院深圳分院进行了保护规划的编制与规划研究,该项目经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批准生效,对新安古城的保护整治及周边地区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这项规划已进入全面的实施阶段。 城市设计导引图 二、技术路线 1.整体定位

在将文物保护同该地区建设整治相结合的基础上,强调深港发展的历史渊源,体现古城保护整治对深圳现代文化名城建设的重大意义。 2.规划目标 将新安古城建成为一个人民生活安居乐业,文物保护完好,人文景观丰富,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完备,绿化空间充足,与周边地区发展衔接良好,保有深圳乡土文明,体现自身历史地位的传统风貌社区。 3.主要技术特点 (1)在吸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常规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新安古城破坏严重的实际特点,对文物和有价值的建筑提出可行的保护措施,并把重点放在对古城历史环境的整治上面。 (2)应用现代城市设计的概念来分析新安古城的空间格局和特色,并且为新安古城未来的发展演进提供一个基本的发展规划框架。 (3)针对古城历史环境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情况,用现实可行的态度对待散布在古城内的文物古迹,规划首次提出“文物古迹整理区”的概念,对可考的但无法完全恢复旧貌的文物古迹采取局部保护措施。 (4)规划不停留在单纯用物质规划的方法来解决保护整治的问题,重视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分析新安古城的保护整治机制所面临的问题。 (5)古城历史环境的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规划研究保护整治分期实施方案,并且进行了必要的财务分析。 三、规划构思 1.规划原则:尊重历史,有效保护,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提升综合环境品质,把保护整治的社会与文化目标放在首位,商业改造目标放在第二位。 2.重点规划内容包括: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范围;古城及周边地区土地使用性质的调整和控制;道路交通系统的改造;建立注册保护建筑制度;古城保护整治的分区管制;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3.保护规划对文物建筑划定了保护范围、建设控制范围。同时从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出发,改善基础设施、改进居住环境,推进当地居民对历史文化环境的认同和自觉保护意识; 4.扩展保护的对象和类型,筛选出一批晚清的民居建筑和富有历史性和乡土特色的构筑物。提出建立“注册保护建筑制度”,包括注册文物保护建筑(11处)、注册乡土民居建筑(52处)、注册构筑物(9处)三个大类。 5.规划尝试采取“分区管制”的方法,将古城分为风貌保护区、风貌协调区、开敞空间保留区、广场绿地和入口环境控制区等5个大的分区,提出有针对性的规划要求。

深圳大冲旧城改造城市设计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for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SHENZHEN DACHONG AREA General Plan 深圳大冲旧城改造项目概念规划设计

Contents 目录1Vision2Context3Plan4Design Charactor5Implementation 2.1Linking with Shenzhen区域位置2.2Linking with Dachong Area基地分析2.3Existing Dachong Plan现状分析2.4Four Challenges四个挑战2.5Design Principles方案主要特征 3.1Land Use土地利用 3.2Retail Strategy商业规划 3.3Residential Strategy & Guideline住宅规划 3.4Education & Community Facilities Strategy&Guideline 教育,公共设施规划 3.5Open Space Strategy & Guideline 开放空间规划 3.6 Guideline Access & Circulation Strategy 交通规划 3.7Parking Strategy & Guideline 停车场规划 3.8Built Form 建筑形式 3.9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可持续性发展 4.1Architectural Character建筑特点 4.2Landscape Character景观特点 5.1Program Analysis功能配置 5.2Parcelization & Phasing地块划分及分期

旧城改造设计方案

对招标项目的理解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长春市朝阳区旧城区原有的城市格局、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已明显暴露出与现代社会的不适应,例如旧城区功能过度集中、房屋破旧、居住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市政和公共设施落后等问题。因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设和改造城市,这无疑是城市规划研究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课题,本次项目主要针对旧城改造问题,结合长春市朝阳区的具体情况作一些基本的探讨。 旧城改造,就是旧城区的再开发,是指对旧城区中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物质环境部分进行改造,使其整体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粗放利用、闲置浪费现象较为普遍,为了集约用地,国家加强了土地的宏观调控。最近在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指出,要用3至5年时间,把主城区的危旧房全部改造,未来几年旧城改造将成为长春市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 总体设计方案 工程总体设计 初步设计原则 (1) 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确定合适的建设方式,使有限的投资发挥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分析各条道路的功能定位和交通流特征,合理确定道路的更新方案及标准。 (3)以城市次干道或支路的技术标准建设园区内部高新大道等五条道路,使得更新后的道路能充分发挥长春市朝阳区区块内部联系的重要功能,并能迅速疏解区块内部与外部交通联系,并满足未来15年的交通需求。 (4) 结合周围地块的环境,根据规划确定的红线宽度,结合近远期交通量的特点,合理选定横断面的形式,在保证道路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工程

投资。 (5) 从方案选择到工程实施都要重视对环境的影响和社会效益,对环境敏感路段采用适当的措施和对策。 (6) 通过研究论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既要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又要适合本工程的建设特点。 (7) 既要考虑沿线单位和居民区的出入交通,同时又要考虑各条道路对外辐射路网的有机联系,以利网络进一步扩展和完善。 设计标准 (1) 道路性质:高新大道为城市次干路,桂丰路等其它道路为城市支路; (2) 设计车速:高新大道为40 km/h,桂丰路等其它道路为30km/h; (3) 设计荷载:BZZ-100型标准轴载; (4) 设计年限:道路、排水 15年,桥梁 100年; (5) 纵坡度:0.3%≤i≤3.5%; (6) 设计洪水位(1/50):4.3m; (7) 排水体制:雨污分流制。 (8) 暴雨重现期:TE=2.0年; (9) 桥梁设计荷载:公路—Ⅱ级,人群-3.5kN/m2; 设计目标、功能与规模 本次长春市朝阳区中心道路更新工程全部为城市次干路或城市支路。其中高新大道是紧邻杭宁高速公路及杭宁高速铁路的南北向联系通道之一,北侧与东西大道相接,南侧连接桂丰路,是现状长春市朝阳区一条重要的疏解道路。道路的功能主要是承担长春市朝阳区与外部联系以及内部联系的作用。该项目建成后,对提高长春市朝阳区的交通设施水平,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加强区块内部及对外交通联系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改善该地区的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加快沿线地块开发建设都有积极作用。

探析商丘古城规划格局的意境

摘要:商丘古城城墙、城湖、城郭三位一体外圆内方的经典格局,在古代建筑中独树一帜。运用中国传统意境概念来分析,商丘古城的构图设计极富个性与特色,它是在对所处特定环境精确把握的基础之上,寓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与地方文化之精髓融会贯通于一体的智慧创造,彰显出古城设计与建造者对“天人合一”关系的匠心独运,这种格局不仅具有实用性的功能,更蕴涵耐人寻味的意境。 一、问题的提出 商丘古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更是一座很有科研价值的古城。现存商丘古城(明清归德府城)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破土动工,历时八载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基本竣工,之后又几经修补完善,直至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才形成城墙、城湖(俗称护城河)、城郭(俗称护城堤)三位一体,形如“古铜钱币”外圆内方的独特格局(见图1、图3与图5)。古城虽历经战乱和风雨剥蚀,仍以较完好的姿态屹立于豫东大地。整座古城规划严整,布局合理,造型独特,是一座河南仅有、全国罕见的古代建筑群,为我们研究古代城市建筑艺术提供了活样本。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常用来谈文学谈艺术,其实更可以用来谈城市。意境无非就是特色、氛围、个性与魅力,优秀的城市都蕴藏着一系列最能荡人心肠的“意”,都有自己的意境。商丘古城的规划格局有着鲜明可辨的视觉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留连;商丘古城的规划格局有着精深厚重的文化底蕴,人文意境圆融和谐,耐人寻味;商丘古城的规划格局更有着一个积淀了先人智慧、情感以及理想与愿望的“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给人安全感、亲切感和温馨感。 目前,尽管不少学者对商丘古城的规划格局有所研究,但多是表面肤浅且重复的表象叙述,文化底蕴挖掘不够,人文内涵诠释创新不多,远不能满足当前商丘古城的旅游开发以及“申遗”的理论需求,尤其将意境概念运用于商丘古城规划格局研究,仍属空白。因此,很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厘清商丘古城规划格局背后所隐藏的深层社会文化因素。 二、商丘古城外圆内方规划格局的现状 商丘古城为城堡式建筑,规划格局十分独特。俯瞰全城,外圆内方,形似一巨大的古铜钱币(见图1、图2);城墙、城湖、城郭三位一体格局保存完好(见图5);城内地面呈龟背形,地势向南稍倾;街道布局有如棋盘状,严整有序(见图6);城内的水井、厕所呈梅花状合理散布于全城,南城门东西两侧各建有一个水门(见图6)。全城周长9000米,其中内层砖城周长4347.5米,城墙高6.67米,顶宽6.33米,基阔10米,外包1米宽的大砖墙,内为夯土。城上有角楼4座,炮台13座,警辅32处,垛口3600个,城墙虽经战争和风雨水患,但保存基本完好。城门为拱券式,东门曰“宾阳”,南门曰“拱阳”,西门曰“垤泽”,北门曰“拱辰”(见图3、图4)。南北城楼均为歇山重檐式建筑,坐落在古城中轴线上;登城楼远望,内可看古城全貌,外可观城湖全景。东西城门不相对,东门偏南,西门偏北,被人为有意地错开一条街道,出现了与中轴线分别相交的两个隅首(见图6)。内城外是宽阔的护城湖,环绕全城,水面达8000多亩,湖中一个个小岛上建有数量不等且各具特色的亭台楼榭。内城外500米许,是巨龙般的护城大堤,即外城郭,始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完成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88年)用土筑成,用以防水患兵灾,现已改建成环城公路。 三、商丘古城外圆内方规划格局的意境探析 意境的提出和形成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中国传统思维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元气论、阴阳五行说和《易》学这三大思想体系,作为古代中国社会存在的产物,其形成时间虽有先后的差别,但是这三大思想体系在历史上产生和形成之后,千百年来,均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 摘要:通过对商丘古城的调研分析,了解商丘古城的街道空间布局、建筑传统风貌、道路标识系统、停车设施、道路布局、市政设施等现状,结合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知识与保护现状,找出商丘古城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对商丘古城的功能进行准确定位,而后借鉴其他优秀古城保护案例,针对其存在的问 题寻求解决方案,提出修改方针与建议。 关键字:商丘古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1.古城简介 商丘古城又称归德府城,即明清时期的河南省商丘县。现存地上的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地处豫、鲁、苏皖四声结合部,是河南省的东部门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优势得天独厚,通讯联系便达,自古就有“中原锁论”之称。史书上曾记载“备御东南,则九州之奥区;广衍沃壤,则天下之膏腴,襟带河齐,屏蔽淮徐,自古争在中原,未有不以商丘为腰膂之地者。” 1.1古城历史沿革 古城历史悠久,在长达四千年的文明史中,做过古帝王都、王国都、郡国都、陪都和附治、州治,也曾做过省府的临时驻地与县府驻地,历史上曾是黄淮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2.1城墙商丘古城的城墙有砖城、城郭、城湖部分构成,建于1151年,其走势构成商丘古城外圆内方的内方。城墙全长9000多米,其中内层砖城周长4347.5米,城楼高6.67米,顶宽6.33米,基阔10米,外包1米宽的砖墙,内为夯土。城上有角楼四座,炮台13座,警辅32初,垛口3600个,城墙虽然经历战争和风雨水患,但保存基本完整。。城门为拱券式,有东西南北四门,至今保存完好,其中东门名曰宾阳,南门名曰垤泽,西门名曰拱阳,北门名曰拱辰。四门外原有四个瓮城(即城门外的小城,侧面开门,旨在加固城防),瓮城有各有一扭头城门,北门向西,东门和西门向南,南门向东,所以商丘古城又有“四门

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的原则、要点初探

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的原则、要点初探 作者:陈明华 高江海 易小华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许多城市都提出了城市形象的塑造问题,并且引入城市设计理念,重视旧城环境的建设,结合工作实际,针对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旧城改造;城市设计;原则;方法 1 旧城改造中完善城市设计要求的提出 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自城市诞生之日起,旧城改造就作为城市自我调节机制存在于城市发展之中,是城市发展的综合需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旧城原有物质设施的水平低下和自然老化,以及旧城功能的过于集中和用地结构的不合理,使旧城人口膨胀、居住紧张、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越发难以解决,而且在工业离开市中心、居住向外疏散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旧城出现功能和结构的衰退问题,亟需进一步配置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及必要的交通和市政设施,提升城市中心区的服务功能。 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与城市功能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与内容要达到完美统一的结合。 2 城市设计的含义 城市设计对于城市规划的深化和营造适用、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 城市设计的内容是广泛的,对于城市设计含义的理解也是广泛的,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对城市设计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都涉及到城市的空间环境问题,而空间环境是由城市物质实体和空间这对互为依存的因素而组成,具有三维的概念。由空间和物质实体所组成的环境是显性的,可被感知的。 不应忽略的是,城市设计应和经济建设联系起来,应以有利于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城市希望通过改善自身的形象以吸引更多的人投资、购物和工作。城市设计的目的在于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同时,城市设计也是为了管理和控制城市发展,使城市的发展与原有部分和谐融合,以维护城市环境的质量和特色。当今的城市设计涉及的环境质量内容,除城市“美”外,正越来越扩展到其他方面,进一步的涉及到城市的物质层面,尽管这种影响也许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但这种观点无疑为我们开拓了视野和思维。 3 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三个原则 3.1 探索旧城的空间布局规律 因为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面貌不仅仅取决于一幢幢单独的建筑。建筑物之间良好的建筑关系,细腻而独特的外部环境,以及丰富的空间场所才是城市最为重要的空间特征。它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创造城市自身特色的场所。 同时,为了城市改造中新旧建设的和谐一致,我们在城市营造上需要探索和融汇旧城的空间组织规律,传统的城市充满丰富的空间,既是我们建设的基础,也是我们创造的源泉。 沙里宁受西特思想影响提出的城市建设三原则——表现的原则;相互协调的原则;有机秩序的原则。 针对空间艺术的分析手法,更有丰富的艺术理论交织在城市研究中,例如常见的三种理论:图底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联系理论(Linkage Theory)、场所理论(Place Theory)。 城市设计的几类手法包括序列性原则、侧面封闭和边沿连续原则、综合性跨接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