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尼康优化校准机内设置杂谈

尼康优化校准机内设置杂谈

尼康优化校准机内设置杂谈
尼康优化校准机内设置杂谈

尼康优化校准机内设置杂谈

Real World Nikon Picture Control

秋凉Autumn.Q

秋影杂谈

Nikon Picture Control机内设置杂谈之一

现实世界的JPEG VS RAW

由于我主要是说Picture Control的机内设置,这主要是对于JPEG而言,所以还是有必要先来谈一下关于RAW和JPEG的问题。技术上,RAW和JPEG有多少差别,谈得已经够多了,我不想多说。随便在网络上搜一下,就会有很多相关的文字,尽管有不少错讹之处,多数也是八九不离十。然而,在现实的拍摄方面,这两者究竟能够体现出多少差别呢?讲到机内直出,一般在目前就是指直出JPEG,因此这个问题应该首先获得澄清,即直出JPEG和拍摄RAW 在多少方面存在差别。

我以为,RAW相对JPEG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后期制作的宽容度上。一张RAW图像,后期调整的余地要比JPEG大很多。我们都知道,RAW图像类似底片,无论如何调整都可以复原到最初的形式,即后期调整一般是无损的,这一点JPEG做不到。而且由于RAW图像其颜色位数要比JPEG宽,目前通常是12位或14位,在调整过程中色彩的丰富性更好,只要不对极度溢出的高光操作,一般不会发生色阶断裂这类JPEG中常见的情况。而RAW与JPEG相比并非全部是优势,也存在不足。一方面,RAW图像占据空间大,需要更大容量的存储卡;另一方面,非常重要,如果出RAW的话,很多机内软件的优化将无法应用到图像中。尽管有人觉

~ 2 ~ Copyright 2010 Autumn.Q https://www.sodocs.net/doc/996699652.html,

尼康优化校准机内设置杂谈

得机内软件做的优化是“初级”或者“愚蠢”的,可是对于相机、软件的了解谁都不会比制造商更清楚,机内软件的默认优化在很多时候其实还是很有用的,包括暗角修正、畸变校正、紫边修正、降噪等等,常常是制造商认为的一个比较好的平衡。

因此,事实上RAW和JPEG的差别主要在于图像优化方法的不同。RAW图像是在拍摄以后应用专门的软件由拍摄者个人进行优化,而JPEG图像是在几乎记录影像的同时由相机根据拍摄者在相机内的设置进行自动优化。于是,拍摄RAW和JPEG存在一个重要的差别:在时间、空间、构图等基本形式以外,对于RAW拍摄者,保证曝光准确性是差不多唯一关注的东西;而对于JPEG拍摄者,对于各方面的设置都必须极度小心。因为JPEG照片通常在后制过程中会有质量损失,出JPEG意味着不想后期制作,而相机呈现的JPEG照片是和你的各种机内设置密切相关的。换句话说,对于RAW图像,后期有足够的时间来修正和修饰,而JPEG 图像是在“决定性的一刻”完成的。

那么,在JPEG中,究竟哪些方面值得注意呢?反过来说,RAW中我通常觉得那些方面需要修饰呢?一是照片的总体明暗和对比,在RAW图像调整中一般总是会用到曝光补偿和暗部修正,尤其是暗部修正非常实用;当然还有曲线和色阶;其次是色彩,整个画面的饱和度以及颜色通道的饱和度调整。正是源于以上两个方面,我觉得Picture Control的机内设置对直出JPEG可以说是最重要的。Picture Control中包括了曲线和色彩,事实上可以当做CaptureNX2中功能强大的LCH来使用,设置得当,将会使得JPEG照片的直出效果大幅度提升。如果想要JPEG直出,掌握和个性化Pictrure Control的机内设置将是必须的

当然,对于直出JPEG而言,除了Picture Control,更重要的一点是对曝光的把握。JPEG 图片应该使得整个RGB和Luminence柱状图的分布尽可能合理,而且需要注意,对于RAW图像而言的“向右曝光”理论对JPEG是不适用的,因为JPEG不涉及到后期修正。因此,在曝光上应原则上尽可能使柱状图向中间分布,高光和暗部不要溢出。当然,这只是一般的理论,根据照片的需要进行高调和暗调的处理自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此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参数是在出片后不能修改的,即在拍摄时必须认真设置:ISO、光圈、快门、高感光度降噪、长时间曝光降噪(以上几项RAW也同样不能后期调整)、白平衡、色彩空间、动态Dlighting、图像大小和压缩方式等。反正一句话,直出JPEG,暗示的是在拍摄和设置时认真细致的态度。由此,我觉得RAW才是标准的懒人方法,也是我喜欢拍RAW的原因。事实上,正是平时拍摄中的懒散,才使得RAW显得如此重要。我承认,在广色域的显示器上或者在喷墨打印机上,AdobeRGB会和sRGB有那么一些差别,USM的锐化控制以及后期的降噪当然也比机内的要更灵活。但是,当你在一个适当的时间来到一个适当的场合,用正确的设置拍下一张照片的时候,RAW和JPEG的差别可能仅仅存在于理论上。推荐看看Bob Krist对JPEG的描述,当然,你还可以看看KenRockwell一贯的疯言疯语。

最后把我认为的JPEG一般参数设置罗列于下(基于我的相机D300):

白平衡:Auto A2

色彩空间:sRGB

Copyright 2010 Autumn.Q https://www.sodocs.net/doc/996699652.html,

~ 3 ~

秋影杂谈

动态D‐Lighting:关闭

高感光度降噪:柔和

长时间曝光降噪:关闭

2009‐01‐25

Nikon Picture Control机内设置杂谈之二

令人惊讶的Neutral

Nikon内设的彩色优化校准有三种:Standard(SD)、Neutral(NL)、Vivid(VI),通过官网可以下载到Portrait(PT)和Landscape(LS)。另外,早先使用的D2XMODE1(M1)、D2XMODEII(MII)和D2XMODEIII(MIII)在部分机型或者通过CaptureNX2也可以加载使用。优化校准提供的是Nikon 设定的标准色彩,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并不能被一些第三方的RAW转换软件打开,因此在ACR里打开的NEF文件和CaptureNX2里打开的NEF文件会有明显的不同。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在最初会被LS和VI的色彩优化校准所吸引,因为通过合适的对比度和饱和度设置,能够得到色彩鲜艳和充满对比度的照片,这会使得拍出的照片和以往的DC呈现显著的不同。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将我的默认设定放在LS,饱和度+2,对比度+1的设置里。然而,很早我就发现,在一些摄影论著里,往往比较推崇NL和早先的MII模式。比如Thom Hogan的D300 guide 里推荐用NL,据他说即使SD都有点过饱和;而Jason Odell在CaptureNX2的guide里则推荐MII。对此我过去一直不理解,因为NL所出的照片对比度太低,饱和度也很低,更何况Nikon 默认的锐化同样很低,使得照片显得相当的“肉”。

由于MII的对比度要比NL高不少,画面相对比较明快,所以在需要颜色还原真实,尤其是在主题大红大绿的情景下,我会选择用MII,这时候我能发现MII的色彩还原确实更好,不容易造成色彩溢出。直到有一天,我在下图所示的高反差场景里,我使用了NL,对比度‐1,我才真正认识到为什么Thom Hogan要说NL好。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张在逆光下的“桂花厅”匾额在NL模式下和LS模式下呈现的巨大差别。NL能够更准确地还原色彩,并且表现更多的细节在这里可谓是一览无余。

从这以后,我开始认真地重新审视原来被我打入冷宫的NL模式,发现在不少情境下即使直出JPEG这都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同时,我对画面的欣赏,终于从开始接触DSLR的一味追求全画面的高反差向对不同场景和不同表现方法的综合分析迈进了一步,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步。由于有了以PS为代表的后制手段,给画面做效果、加颜色,造成浓墨重彩和高反差成了简单的是事情,这些艳丽的色彩和高反差画面常常可以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觉得照片很美。但是,这些美在很多时候都是过度的和不耐看的。当我重新审视以前做的一些后制的时候,发现很多照片强烈的对比度和浓烈的色彩都显得虚假和艳俗,而下面的色彩通道

~ 4 ~ Copyright 2010 Autumn.Q https://www.sodocs.net/doc/996699652.html,

尼康优化校准机内设置杂谈

里也显示了严重的溢出。能够正确认识低反差和低饱和度的NL模式,其实是掌握Picture Control的一个重要过程,因为VI和LS这些模式容易让人认同,而能够认同NL模式,意味着真的开始了解对于不同的场景如何尽可能合理地应用合适的优化校准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某一方面的强调和夸张。

LS Sartuation+2 NL Contrast‐1

我觉得,对于认真的后期,NL模式或许真的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对于机内直出,与Thom Hogan所说的不同,很多时候NL模式未必是合适的。我现在将SD模式作为了自己最不需思考的设置,并根据情况在NL、VI、LS、MI等模式中做选择,这样获得的结果要比以前一味地专注于LS好很多。我曾经对于Nikon宣传册中所说的SD模式是“最好的平衡,在大多数时候能够获得色彩明快艳丽的照片”不屑一顾,在认识了NL以后才发现此言非虚。事实上,在机内直出的时候,应用LS和VI拍摄的人像照片色彩经常是可怕的,而用NL拍摄的风景照片多数可能也无法让人满意。反过来,倒确实是SD模式拍的照片至少不会太离谱。因此,我这里想说的是,全面认识每一种优化校准的特点和找出自己的使用习惯,才是通过机内设置获得良好直出效果的关键。尽管LS和VI这些模式常以艳丽色彩和高反差夺人眼球,但是在正确的场合应用NL有时候却能出人意表。

2009‐1‐25

Nikon Picture Control机内设置杂谈之三

优化校准模式

打开默认的优化校准设置参数,你会发现除了锐度(Sharpening)以外,其他参数都是相同的。而其实,这些不同的模式之间造成的差异绝不只是锐度那么简单。对于每一个校准模式,Nikon都赋予了不同的曲线,使得每一种优化校准主要在饱和度、色彩偏移和对比度上存在着或大或小的不同。通过DPReview的截图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默认设置下,SD、NL和

Copyright 2010 Autumn.Q https://www.sodocs.net/doc/996699652.html,

~ 5 ~

秋影杂谈

VI 三种模式的曲线存在很大的差异(请注意,尽管看似曲线的差别不大,其实这点曲线的差异反映在图像上相当可观)。从图上可以看出,VI 曲线较陡,无论在高光和暗部都有一定的压缩,暗部更明显;而NL 曲线明显有更大的宽

容度(Dynamic Range, DR ),与SD 相比,NL

获得的主要细节在暗部,高光部分基本重合。

因此,很清楚的一点,整体画面的高对比度

一定是以暗部色阶或者高光色阶的细节损失

为代价的。

图片来源:https://www.sodocs.net/doc/996699652.html,

对于拍摄RAW 的摄影者而言,NL 和MII

可能确实是最便捷的选择,但是这是建立在

后期制作的基础上的。从机内设置的角度,

每一种模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要能形成

自己设定优化校准的风格和定式,掌握每一

种优化校准的特点是第一步。

SD SD 模式作为制造商设定的“标准”模式,在绝大多数场合都是适用的。无论饱和度还是对比度都控制在比较平衡的范围里,拍摄人像不容易感到过饱和和对比度过高,拍摄风景也不会显得非常“肉”。总体而言,SD 模式的饱和度还是略高的,使得确实如Nikon 宣称的那样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获得鲜艳的照片。按照Thom Hogan 的描述,SD 模式下的红色略微偏橙,绿色略微偏黄,一些色彩容易溢出,即饱和度过高。

NL NL 是“中性”的色彩,除了色彩饱和度比SD 低很多外,更大的变化是对比度低,能够保留最多的暗部细节,最大限度发挥相机的DR 能力。在普通的风景场合,用NL 拍摄的第一感觉可能是画面像蒙了一层灰。

VI VI 所能获得的是鲜艳的色彩,其曲线陡直,对比度高,容易损失暗部细节和高光溢出。同时,VI 的色彩饱和度高,同时很多色彩存在偏色。尽管很多人喜欢鲜艳的色彩,尤其是鲜艳的照片常常容易吸引人的眼球,可是在应用VI 时必须注意到它所经常导致的细节丧失、偏色和色彩溢出。如果你可能还需要后制的话,就更需要留心,因为这些过饱和的色彩是很难在后期中校正的。

VI NL SD 图片来源:Thom Hogan’s Complete Guide to The Nikon D300

可以从Nikon 网站上下载到两种额外的优化校准模式。

~ 6 ~

Copyright 2010 Autumn.Q https://www.sodocs.net/doc/996699652.html,

尼康优化校准机内设置杂谈

LS LS 的总体特点与VI 相似,与VI 的不同之处在于LS 的曲线对比度更高,但是色彩饱和度比VI 相对较低。同时,LS 对每种色彩的强调性不一样,我感觉LS 对于红色、黄色等色彩的强调明显没有VI 强,只是对绿色的

强调较突出。此外,在绿色的表现上,LS

略微偏黄,而VI 略微偏蓝。由于LS 的对

比度高,因此在拍摄风景照片时常常能够

获得乍一看来不错的效果。

图片来源: Jason P . Odell: The Photographer’s Guide to Capture NX2 PT 人像模式,对比度与NL 相似,

但是饱和度稍高,而在饱和度提高的同时

并不影响到肤色的还原,是拍摄环境人像

较好的选择。

既往使用在D2系列上的优化校准依

然可以在部分Nikon 的新机型中使用,也

可以通过CaptureNX2导入使用。如果可

以使用的话,我觉得对于这三种模式还是

有必要了解的,可以多一些选择。

M1 我最喜欢的人像模式。和PT

相比,M1的对比度略高,同时M1强调

了肤色的表现,会使皮肤显得比较红润。

MII 其实应该算是D2系列的“标准”模式。我觉得MII 其实可算得是SD 和NL 的组合,MII 的饱和度较低,基本与NL 相当,但是MII 的对比度较高,其实要比SD 模式更高。这就使得MII 模式可以获得准确、不偏色、不易溢出的色彩,同时由于对比度相对较高,整个画面也不会显得过于灰和软。

MIII D2系列用于风景的模式,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反复使用,目前已经基本不用。MIII 的对比度较高,饱和度却比VI 低,如果希望获得鲜艳的结果显然没有VI 来得好;如果希望获模式

饱和度 对比度 其他 SD

中 低-中 平衡的模式 NL

低 低 DR 最宽,暗部细节表现最好,色彩相对准确 VI

极高 高 偏色,色彩溢出,DR 降低、细节容易丧失,反差大LS

高 极高 强调绿色,偏暖,容易溢出,DR 降低,反差大 PT

低 低 肤色的饱和度相对更低 MI

低-中 低-中 强调肤色 MII

低 中 色彩还原准确类似NL ,但画面反差远较NL 大 MIII 中-高 中-高 略偏冷,绿色略偏蓝

~ 7 ~

Copyright 2010 Autumn.Q https://www.sodocs.net/doc/996699652.html,

秋影杂谈

得准确的色彩也没有MII 来得好。事实上我觉得MIII 有点偏色,整个画面会显得偏蓝、偏冷。从绿色而言,如果LS 偏黄,VI 偏蓝,则MIII 更蓝。

这里我基本没有涉及到具体的优化校准模式的应用,我觉得将某一个模式限定在“人像”、“风景”、“野生动物”等场景的做法是机械的,这并不足以让人获得关于如何应用优化校准模式的深层次理解。相反,对于这些优化校准在饱和度和对比度方面的大概认识,以及每一种优化校准模式所偏重的方面,对于在千变万化的场景中选择合适的模式倒是有极大参考意义的。

2010‐01‐26

Nikon Picture Control 机内设置杂谈之四

锐度

在每一种优化校准模式下可供自己设置的选项有锐度、饱和度、对比度、亮度、色相共五项。对于默认设置,各种模式唯一的差别在于锐度。因此,应该注意,在使用默认设置对各种模式进行比较的时候,除了模式本身的差别外,还有默认锐度设置的差别,这一点不要忽略。要去除锐度对于模式的影响,可

以在Picture Control Utilities 里进行自定

义设置,然后通过ViewNX 或者

CaptureNX 导入进行比较。事实上,锐

度对于整个画面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图片来源: Jason Odell: The Photographer’s Guide to Capture NX2 对于锐度,有两种极端的说法。较

多见的是一味认为锐化影响细节,造成

人工痕迹明显,使得照片有着强烈的“数

码化”印象。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从胶

片时代过来——其实多数可能只是对胶

片有一点浅显的经历就开始忘乎所以

——因此老也喜欢通过“锐化”来数落

数码摄影,对于那些锐利的照片标签化

地贴上“人工”的印记。另一种喜欢强

烈的锐化,觉得这样出的照片才“锐利”,

这些多数刚开始接触数码简单处理的

人。

其实,锐化是和数码成像的原理有关的,应该客观地予以看待。无论是数码成像还是银

~ 8 ~ Copyright 2010 Autumn.Q https://www.sodocs.net/doc/996699652.html,

尼康优化校准机内设置杂谈

盐成像,都只是捕捉光线的不同方法,我们只能说数码成像和银盐成像的差别,各自的优势与不足,而不存在谁更“自然”的问题。数码影像之所以需要锐化,是与感光元件前使用的滤镜相关的,这是数码影像必须锐化的前提。从根本上,锐化是为了“修正”,使得通过滤镜变得边缘模糊的影像可以纠正到正常的锐度上;当然,适当的进一步锐化对影像具有修饰作用。因此,如果你将锐度设在“0”,出来的照片你自己也不会满意。但是,锐化过度则可能产生明显的修饰痕迹,使得画面不自然。

所以,关键的一点是应该把握锐化的程度。锐化并不代表“人工痕迹”——其实人工痕迹又有什么关系,照片本来就是通过人工的技术和方法凝结下来的自然影像——锐化也不是数码成像的弱点,至少就目前的感光元件而言,合适的锐化是获得自然而锐利影像的必要步骤。应该说,锐化是一个不简单的步骤,如果想要对一张照片进行最好的锐化,不但需要技巧,也需要尝试和耐心。遮色片锐利化调整和PS里的智能锐化是目前可能使用最多的锐化步骤,对于强度、范围、半径等参数的调整可以做到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锐化。当然,我现在想说的是关于机内锐化的设置,因此不多谈后期软件的锐化步骤。但是,后期软件的锐化大体原则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

一般的锐化总体上可能分为三个步骤。1、补偿锐化。这是为了补偿滤镜对影像的软化而进行的补偿锐化,使得影像可以获得原始的锐利度。由于不同机型的滤镜强度不同,一般高阶的机型往往滤镜更强,所以需要的补偿也越大; 2、个体锐化。这是为了满足不同的画面要求对全画面、细节、轮廓等进行锐化; 3、输出锐化。无论是转换成网络交流图片还是用打印机输出,都需要一步输出锐化。尤其是喷墨打印机,打出的照片通常没有显示器现实的锐利,因此需要进行输出前锐化。

通过以上分析,我觉得我可以对优化校准中的锐度设定有一个大概判断了。对于各种优化模式的锐度设定,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依照默认设定来判断,其设定原则是一样的。由于补偿锐化是必须的步骤,因此应该首先判断机器的补偿锐化设定。一般而言,3‐4是比较合适的,对于我而言,我倾向于4。然后,考虑到机器直出的要求,事实上是将个体锐化和输出锐化

图片来源:Jason P. Odell: The Photographer’s Guide to Capture NX2

Copyright 2010 Autumn.Q https://www.sodocs.net/doc/996699652.html,

~ 9 ~

秋影杂谈

统一到一起,那么我觉得5‐6是通常设定的合理选择。对我来说,人像照片我一般设定在5,而其他照片往往设定在6。有些照片在显示器上看似乎略有一点过锐,但是会非常适合打印。如果你不喜欢非常锐利的照片,尤其是喜欢拍糖水片,那你也可以设定到更低一些的4。

需要注意的是,机内设置的锐度永远只是一种平衡的妥协,因为其选择较USM少太多。同时,不同的对比度和色彩有时候会明显影响影像的锐利程度,这一点只有在实际使用中慢慢自己寻找个体化的规律了。此外,还有一点额外提醒,尤其是对于有后制习惯的人,尽管你会在各种教材上看到对于需要后期处理的照片,应关闭机内锐化,但是我觉得这句话是值得商榷的。在处理时应该关闭,但不是在拍摄时关闭。如果你用CaptureNX,你可以很方便地在后期关闭锐化;如果你用ACR,那么它根本不读取优化校准的信息。因此,你是否打开锐化和你的后制完全没有关系。然而,如果你在拍摄时把锐度设定在“0”,那么由于过于柔软的影像,你在机背液晶屏上可能无法判断照片的锐利度和对焦准确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将锐度设置在5或更高才是正确的选择。

2010‐01‐27

Nikon Picture Control机内设置杂谈之五

饱和度、对比度、亮度

饱和度和对比度是我们常常需要调整以获得满意结果的参数。需要注意的是,各种预设模式的饱和度和对比度是不一样的,这在前面已经详细说过。因此,在优化校准模式下对饱和度和对比度的调整其实是建立在预设基础上的微调。当然,说是微调,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饱和度的调整可能最能对画面产生显著影响,也是可调范围最大的。一般而言,高的饱和度可以带来鲜艳的色彩,往往被人喜欢,同时也容易造成色彩通道的溢出与严重偏色。我以为,摄影反应的颜色其实有两个层次,其一是真实的,其次是修饰的。高饱和度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带来强烈的修饰效果,可是同时也是一个与真实背离的情况。在一种情况下,提高饱和度会使得红色、绿色、黄色这些色彩通道溢出,使照片显得虚假和艳俗;在另一种情况下,高饱和度会放大失真的色彩。比如,在强烈的逆光或者强光照射下的山峦,提高饱和度会放大你不喜欢的紫色,获得你不喜欢的效果。

其实,对于饱和度的调整应该遵循增益的原则。我觉得调整饱和度的原则应该是在色彩不失真情况下尽可能的高饱和度,这样能够形成漂亮的影像。我们都知道,对于任何信号,放大信号通常都伴随着噪声的同时放大,对于饱和度的调增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些方面,而不要一味地追求高饱和度。一般而言,对于风景照片,饱和度可以略高;而对于人像照片,饱和度应稍低以不造成肤色失真。但是这都不是绝对的。

Ken Rockwell的建议一直是将优化校准模式调整在VI,然后将饱和度调整到最高的+3,~ 10 ~ Copyright 2010 Autumn.Q https://www.sodocs.net/doc/996699652.html,

尼康优化校准机内设置杂谈

在良好的日光条件下,使用LS,在增加对比度、使背景颜色更饱和的同时,也没有损害肤色的表现

这样可以得到鲜艳的照片。我在最初接受了他的建议;在我真的对优化校准开始了解以后觉得他的建议简直是笑话;可是现在我必须承认,尽管Ken Rockwell说话常常很主观,比较片面,然而他的话在一定程度内也常常是很有道理的。他的这个建议并不全面,如果你仔细观察他的那些宣称用VI饱和度+3拍摄的鲜艳照片,你很容易发现一个特点:这些照片所拍摄的场面都处在相对较好的光照之下。这种光照,最典型的是高色温的柔和日光。

我以为,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无论是VI、LS这些高饱和度色彩模式还是高饱和度参数的应用,都必须结合具体的光线环境。总体上,在偏暖、柔和的日光,尤其是黄昏和清晨的

温暖阳光下,你可以大胆地使用高饱和度拍摄风景,甚至拍摄人像,都能够获得让人惊艳的

在有大量鲜红前景的场景中,使用VI并增加饱和度使得红色突兀而晃眼,比较柱状图可以看到使用

VI的图像红色呈现一个夸张的尖峰。同时, sRGB和ProPhotoRGB两种色域的差别在柱状图上也可以顺便看到,与较广的色域相比,使用sRGB色域的图像柱状图上红色部分有明显的溢出。

~ 11 ~ Copyright 2010 Autumn.Q https://www.sodocs.net/doc/996699652.html,

秋影杂谈

效果。这是因为在这种场合下,光线营造的色彩本身就非常漂亮,在提高色彩信号的同时放大的噪声相当有限,使得通过高饱和度的设置将这些漂亮色彩充分放大,照片就会显得异常鲜艳而不突兀。而在光线不尽人意的场合下,使用高饱和度的设置就容易放大噪声,或者使得某一个色彩通道被异常放大溢出,而产生让人不愉快的结果。由于人的眼睛和大脑拥有着我们尚不能理解的顶尖处理技术,很多光线和色彩上的细节会被我们的大脑非常出色地整合成一个整体。相机则要落后得多,很多我们大脑不能意识到的光色中的东西通过饱和度的调整倒被放大了。

因此,正确设置饱和度的关键是对于拍摄环境光线和色彩的认识。同时,也应该注意,通常而言,在拥有大范围红色等容易溢出的色彩时,应谨慎使用高饱和度的设置。

高对比度带来高反差的画面,显得干净、透彻,但是由于缩小了动态范围,容易丧失大量细节;低对比度可以表现丰富的细节和层次,然而画面往往显得不够锐利。与饱和度类似,调整对比度的要点依然是不能绝对,应当根据具体的环境来进行,而不是根据“肖像”、“风景”之类进行机械划分。一般而言在肖像摄影上使用较低的对比度使得皮肤显得光滑,而在风景摄影上使用略高的对比度使得景物显得锐利。当然,光线在其中还是起着重要作用的。早晨和黄昏的时候由于景物的对比度本身偏低,这时候使用较大的对比度设置将会比较合适;而对于正午日照下的情况,柱状图的分布本身就是在暗部和高光两部了,如果还提高对比度显然就是错误的。

总体来说,对比度的调整要比饱和度范围小,对于多数照片,‐1、0、+1是可以选择的三个调整标尺,而饱和度则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调整。我个人的经验,对比度和饱和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如果在低饱和度的情况下过度提高对比度,会使得画面的颜色显得异常啰嗦而不优化校准的另一个可选择清晰,这点大家也应注意 。

参数是亮度。“亮度”这个称谓其实有一点误导,因为它所调节

的亮左图的全画面对比度更高,但是注意暗部的细节,尤其是左侧回廊附近的绿色,会发现有点

乱成一团、不洁的感觉。尽管右图的对比度稍低,可是我更喜欢右边这张画面的整体感觉

度不是画面的总体亮度,而是调整伽马值,主要是调整中间调。将亮度调高,有点类似于你在曲线坐标50%处设置锚点将曲线稍稍上移,形成一个弓背向上抬高的曲线;而将亮度 ~ 12 ~

Copyright 2010 Autumn.Q https://www.sodocs.net/doc/996699652.html,

尼康优化校准机内设置杂谈 调低的效果相反。这种曲线调整的效果其实很简单就可以发现:在黑点和白点处锚定,即不会造成更多的暗部损失或者高光溢出,但是越靠近曲线50%输入色阶处调整的效果越明显,因此说是调整“中间调”。事实上对于暗部和亮部都有影响,只是越暗或者越亮,影响越不明显。我觉得在多数情况下,都不必调整这个参数。当然,如果你希望提亮中间调并且略微提亮暗部(这种情况在环境人像,或者旅行人像记录上常会碰到),那你可以尝试调整亮度到+1;反之你也可以向反方向设置。从画面的直观感受上,在多数情况下当把亮度调到+1时,画面会变亮,但是你对于对比度降低的感觉会更明显;而把亮度调到‐1时,在感觉画面变暗的同时,会伴随对比度的增高。

2010‐02‐03

Nikon Picture Control 机内设置杂谈之六

动态D ‐Lighting (ADL )似乎已经成为了Nikon 相机的标准软件设置。KenRockwell 称其为动态参数都不再能自定缺点就清楚了。从优点方面说,ADL 确实可以带来相对较好的整体画面对比度的平衡,

动态D ‐Lighting

动态范围(Active Dynamic Range, ADR ),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对于优化校准的设置,ADL 是一件让人取舍两难的设置,尤其是对JPEG 拍摄者而言,因为它有自己强大的一面,可是也有自己的明显弱点。应该如何选择,首先必须明白ADL 的工作原理。

在选择了ADL 以后,你会发现优化校准中“对比度”和“亮度”两项微调义调整,而变成了“ADL ”。很简单,因为这两项参数调整的其实是亮度曲线的形态和色阶,ADL 也正是通过这些调整来实现这些功能的,因此选择ADL 以后这两项就由软件来自动处理了。ADL 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我们在后期里做的暗部提亮。我们都知道,高光溢出对于数码照片来说是很难修复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拍摄时常常会尽可能保证高光部分不要溢出这样在较高对比度的场景下就必须牺牲一些暗部细节。但是,在后期处理上,获得暗部的细节相对比较容易,因此对于对比度较高的场景通常都采取这样的技术——当然,对于高亮的天空用GND 是最好的选择——略微压低曝光使得画面整体偏暗以保证高光,然后在后期软件里提亮暗部以获得良好的画面。ADL 的原理与此相似,也是通过前期压低曝光然后由机内软件提亮暗部获得效果的。这一点可以简单地进行实验:将ADL 设置在Normal ,对着一般对比度的场景拍摄一张RAW 照片,然后在CaptureNX 里关闭ADL ,你会发现实际的照片要比ADL 处理过的照片暗很多。

这样,ADL 的优使柱状图有向中间集中的趋势。同时,对于JPEG 拍摄者,由于ADL 是在记录的时候由软件完成的,比起在后期进行暗部提亮少了一步压缩,不影响整体画面的质量。但是,ADL 的缺点也是不能忽视的。首先,ADL 会改变预设的曝光量,而且你不知道它会改变

~ 13 ~

Copyright 2010 Autumn.Q https://www.sodocs.net/doc/996699652.html,

秋影杂谈

多少,这对于控制曝光而言有时候是很难忍受的,这也就是我以为拍摄RAW 的话最好关闭ADL 的理由。其次,ADL 是一个自动的过程,由于太自动了,你不知道它到底是依据什么在进行操作,压暗多少你不知道,提亮多少你也不知道。将这一切处理全部交给软件,对于拍摄者而言,你对一个特定场景的把握就有困难,你在同一个场景下用同样设定拍下的照片结果可能有差别。最后,由于ADL 压暗曝光,在一些情况下容易造成暗部噪声放大。还有一点不是所有人都会在意,即使用ADL 以后,照片的记录时间会大幅延长。

那么,到底该不该用ADL ?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总体上还是应该充分理解我上述所说的A 2010‐02‐03

Nikon Picture Control 机内设置杂谈之七

终于说到曲线了。多数摄影者最初接触数码后期可能都是从令人激动的S 型曲线开始的,包括。曲线的横坐标代表输入色阶,纵坐标代表输出

DL 的利弊后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我倾向于不使用ADL 。那么对于对比度较高的场景怎么办?我觉得通过选择低对比度的NL 等模式以及进行自定义曲线可以在完全控制曝光的情况下做到可重复的暗部提亮和降低对比度。当然,由于在大多数时候我是一个RAW 拍摄者,所以ADL 对我的一个重大影响是干扰我的后期,因此可能我带有RAW 的偏见。对于只拍摄JPEG 的人,我以为ADL 并不是一个坏的选择,尤其是你希望较轻松地获得可以接受的效果。事实上,使用DC 拍JPEG 时,我也喜欢尽可能利用机内的各种软件设定获得照片,这点对用DSLR 拍摄JPEG 应该也是普适的。由于ADL 是一个自动的过程,因此既然使用了,就索性全面自动,新的Nikon 相机中ADL 的“Auto ”档应是最好的选择。其实,尽管你不知道相机如何判断,但是也不需要太怀疑,因为我们既然能相信相机的对焦和测光,也就有理由相信ADL 的判断多数情况下是八九不离十的。只是你必须注意ADL 带来的副作用,尤其是暗部的噪声。当然,经过ADL 的照片通常总是会显得稍微偏软一些,如果能在后期拉一个很平坦的S 型曲线,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并非万能的曲线

我自己。一张照片,简单的一个曲线,就大不一样,让很多朋友觉得你的照片拍得真好。确实,色阶和曲线的配合可以实现对于画面对比度的极佳控制,制作出各种需要的效果,并且修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对于Nikon 的用户,由于有导入曲线和自定义曲线的功能,更让大家很注意曲线的应用。论坛上广为流传的黑面曲线、S5Pro 曲线等都说明了曲线对于照片质量的重要性。在我发布了前面几篇杂谈以后,也有人跟帖提出了关于曲线的问题,因此我觉得对于优化校准而言,曲线是必须重点谈一谈的问题。

我的观点很鲜明:曲线不是万能的。

首先应该简单解释一下曲线的基本概念 ~ 14 ~

Copyright 2010 Autumn.Q https://www.sodocs.net/doc/996699652.html,

尼康优化校准机内设置杂谈 色阶线上,

实际中0‐50的灰的范围内实现对s 有自定曲线的功能,加载自定曲线的优化校准可以载入相机的自定义,一般都是0‐256的区分。简单来说,将从黑到白的过渡分成256个等分,横坐标是实际的色阶,纵坐标是输出的色阶。如果输出符合实际,这时候,横坐标是1,纵坐标也是1;横坐标是100,纵坐标也对应100,因此这是一条斜率为1、过坐标原点(0,0)的直线,其方程是y=x 。如果你把表示黑点“0”的滑块移到50的位置,把表示白点“256”的滑块移到200的位置,这时候横坐标50对应的纵坐标是0,即(50,0);横坐标200对应的纵坐标是256,即(200,256),这样曲线就成为了一条过(50,0)和(200,256)两点的直线,通过简单的一次方程可以算得直线的斜率是1.7,比原来的直线陡直很多,其方程是y=‐85+1.7x 。

这条新的曲线和旧的曲线相比有什么不同?我们可以发现,在原来的曲阶可以在输出上获得0‐50的相同对应,即输出可以将0‐50的灰阶区分开来。而在新的曲线上,0‐50的输入对应的输出都是0,即这0‐50的输入灰阶在输出上都是一样的黑色,不能区分。同样的,在调整以后的曲线上,200‐256的输入灰阶也全部变成白,不能区分层次。也就是说,经过调整曲线,输出照片所能表现的现实灰阶从原来的0‐256缩窄到了50‐200。然后,我们再来看50‐200之间的灰阶在调整前后有什么不同。假设有一点的实际灰阶是60,它在原来的曲线上对应的点是(60,60),而在新的曲线上对应的点是(60,17);另一点的实际灰阶是180,在原始曲线上对应的是(180,180),而在新的曲线上对应的是(180,221)。这样,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其一,通过调整曲线,60这个点显得比原来更暗,而180这个点显得比原来更亮;其次,两点之间的输出色阶差距,由原来的120增大到了204,接近一倍。

我们把上述这些数学表达翻译成通俗的我们能看到的照片效果是这样的:色阶0‐50变成死黑,200‐256的范围内成为高光溢出;在50‐200的范围内,暗部更暗,亮部更亮,画面整体对比度大幅提高。这就是我们通过“自动色阶”通常能够获得的效果,事实上就是曲线的简单调整。设想有一张照片柱状图集中分布在画面中间,通过缩窄输入色阶范围,就可以大量利用输出色阶,使得画面对比度提高,更清晰,更锐利。而如果有一张照片,在整个色阶范围内均匀分布,你也同样设置,那自然就造成暗部死黑、高光溢出的结果了。

在此基础上,在曲线上设定一个锚点,将曲线由直线改成任何形式的“曲线”,就可以于各部分对比度和亮度的控制,原理与上面讲到的一样,我就不再多说。因此,曲线其实就是一个控制输入和输出色阶匹配的工具,只要了解了这一点,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来设置曲线。就我个人感觉,在Nikon 自带的这些校准曲线基础上,简单的自定义设置就足够满足一般的要求了。

Picture Control Utilitie 优化校准模式,因此我以为根据一些场景制作特定的载入曲线的优化校准是行之有效的选择。在多数情况下,默认曲线都是可以接受的。对于需要高对比度画面的风景照片,在光线适合的情况下,S 型曲线是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到,S 型曲线其实就是以牺牲暗部和高光对比度为代价来提高中间调的对比度。Thom Hogan 曾经在网站上写过,有很多人问我使用的设置和曲线,可是我觉得你们并不会真的需要我的曲线。因为我通常会用低饱和度的设置,将对比度设置在‐1,或者使用一条平坦的曲线,结果画面显得相当软。你如果使用Thom Hogan

~ 15 ~

Copyright 2010 Autumn.Q https://www.sodocs.net/doc/996699652.html,

秋影杂谈

的Standard 曲线拍摄照片,就会发现情况确实如他所言,这一点从曲线上也可以看出。因为在他看来,在后期增加对比度和饱和度要比去除容易得多,所以他觉得你们在问这些问题的时候首先取决于自己了解了多少。不过,请注意,Thom Hogan 将黑点设置在5,并且提亮了暗部,降低了中间调的对比度,他的这条曲线在实际应用中有增加暗部对比度的作用,而在拍摄人像时,肤色经常处于中间调的部位,因此他的这条曲线事实上有时候比较适合拍摄环境人像。

这样,可以回到我在最初就表述过的观点:并非万能的曲线。曲线只是一个控制输入和输出,那我不知道你条很好的曲线色阶的工具,任何曲线都不可能普适于所有的场景。关键是我们知道在什么场合需要怎样的曲线。比如,在低对比度的风光照片中,我们可以使用S 型曲线提高对比度;而在高对比度的场合我们则可以使用提亮暗部的曲线来起到手动的ADL 作用。对于画面中的各个色阶部位,我们都可以通过添加特定的锚点来改变曲线的形状以达到需要的效果。

这样是不是很麻烦?当然很麻烦。如果你愿意对特定的照片使用特定的曲线干嘛还要JPEG 直出。我一直在说,优化校准的设定在JPEG 直出过程中只能是一个利弊的权衡,如果能针对一个“类”来进行设定,就会获得一个比较好的平衡,这是画质和方便之间的妥协,只是这种妥协带来的画质损失是很小的。因此,我的建议是针对不同场景使用自己喜欢的曲线。我的习惯是通常使用默认曲线,在低对比的风景照中尝试使用S 曲线,而在对比度过大的照片中使用Thom Hogan 的Standard 曲线。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曲线,关键是你得对这些曲线的意义有了解,同时又不能太繁琐,老也在想用什么曲线,什么模式,将会严重影响摄影的心情和机会的把握,还有你能从中获得的乐趣。

当然,你实在不明白自定义曲线的话也没关系,其实Nikon 已经为你设计了三:SD 就是普通适用的曲线,VI 是S 型曲线,而NL 是用于提亮暗部降低反差的曲线。不同的优化校准模式内涵着不同的曲线设定,如果你能够理解这一点,再加上再不同模式下的自定义曲线设计,其实你可以获得足够丰富的曲线控制。

~ 16 ~

Copyright 2010 Autumn.Q https://www.sodocs.net/doc/996699652.html,

尼康优化校准机内设置杂谈

至于有一些突出某种颜色的曲线,我不知道是怎么制作的,但是我理解它的作用类似于LCH 2010‐02‐03

Nikon Picture Control 机内设置杂谈之八

其实写到这里应该已经差不多了,我把我所理解的各种模式的特点以及相应参数的意义已经,其实比较复杂,所以我这里主要想说的其实是中的色度调整。比如要让天空变得更蓝,在LCH 中只需在天空颜色的位置放置锚点提高饱和度即可。事实上,在Nikon 的优化设置里,LS 有增加绿色饱和度的功能,而M1有增加肤色饱和度的功能,这些优化校准模式这样看来其实都是“偏色”的。如果你喜欢这类增加某一种颜色效果的曲线,我觉得你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是看一看这种曲线是否会改变其他颜色的外观,比如只是增加了天空的蓝色,还是将白色的物体也染上了淡淡的蓝色。如果没有造成其他颜色偏色,只要自己喜欢,但用无妨。我以前的Canon S60里没有色彩选项,现在的Canon DC 都有各种颜色模式可选,对于拍摄JPEG ,我感觉这确实是很有用的细节。

LS Default Curve NL ThomHogan Standard Curve

风景与优化校准

表述得比较详细,如果你看明白了上述这些东西,自己应该就能根据自己的要求来设定优化校准以达到不同的效果。所以我下面想说的一些东西可能更主观一些,更多的不是技术指标上的内容,而是我自己对于不同场景的一些个人体会。在第八和第九部分里有很多内容可能是分散在上述文字里的重复,从拍摄场景的角度出发我将它们总结起来集中阐述一番。如果你对我上面讲的内容已经没有任何不解的地方,或许你可以直接看我最后“优化校准的哲学”,我相信这里面会有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风景是我拍摄最多的,要说风景的优化校准S 形曲线和高饱和度的应用。顺便讲讲,我所理解的风景没法和那些喜欢谈“senery work ”、一定要将所谓风景摄影和旅行分开的高人相比。你如果老能在光线最好的时候到达一个足够获得美妙构图的场景拍摄大片,那我估计你也不会来论坛上瞎逛了。对于我而言,风

~ 17 ~

Copyright 2010 Autumn.Q https://www.sodocs.net/doc/996699652.html,

秋影杂谈

景就是在旅行过程中获得的,

这决定了你必须面对不同的光

线构成和视角选择,这也就是

我要谈论优化校准的意义。

总体上,我们都希望获们都希望获得得

高对景照片的理想组合,但是我们必须明白这一组合存在的限制。

以获比度高饱和度的风景照

片,我愿意在这句话前增加一

个条件,即:在细节丧失不太

严重和失真不太明显的情况

下。我喜欢那些漂亮、但是让

你感到你可能真实所见的场

景。对于那些漂亮得如同画境

一般的照片我不知道你干嘛不

去画图,那将更富有艺术的气

息。在这个原则下,S 形曲线和

高饱和度通常是获得一幅良好风在RAW 后期处理中,我常常做的一件事情是将色阶的黑点和白点滑块移到柱状图的两端CaptureNX2处理前 CaptureNX2处理后 风景照片通常需要较高的对比度和饱和度 图片来源:Jason P . Odell: The Photographer’s Guide to Capture NX2得最好的对比度,就像上面谈论曲线时所讲的那样。但是,由于机内设置通常是要尽可能广泛地兼顾所有照片,因此我们的S 形曲线一般都是固定的在20%和80%左右的地方设定两个锚点,降低了暗部和高光的对比度而提高了中间调(20%‐80%区域)的对比度。所以对于风景照片能够较好适用S 型曲线的场景其实是柱状图在中间密集分布的情况,只有在这种情况下S 形曲线才能有效提高对比度。简单分类的话,照片的柱状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在中间集中,近似钟形分布;

2、偏暗部集中;

3、偏亮部集中;

4、两端高中间低。对于2、3种情况,你可以通过曝光补偿来获得向中间集中的可能而是用S 型曲线;而对于第4种情况,往往在强烈对比度的中午等时候发生,你使用S

型曲线就会非常不合适。

对于在中间钟形分布的柱状图是应用S 形曲线的理想场合

~ 18 ~

Copyright 2010 Autumn.Q https://www.sodocs.net/doc/996699652.html,

尼康优化校准机内设置杂谈

我说S 形曲线,其实实质就是在说对比度。你必须明白你所使用的曲线对对比度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而不是说“这条曲线拍风景最好”。因为不同的光线不同的场景将适用不同的模式和曲线。对饱和度而言也是一样的,这点我在上面讲饱和度时已经分析过,就不多重复了。其实,最主要的一点是,你必须对你的照片各个部分进行自己的平衡和取舍。高饱和度自然会容易溢出,高对比度自然会容易造成细节丧失,那么你所能允许的范围在哪里?你拍摄一张登高俯瞰全景的风景照片,和你拍摄一张在逆光夕阳照射下山峦剪影的照片所需要的模式和曲线一定是不一样的。前者你需要使柱状图在整个色阶内良好地平均分布,突出画面主体的对比度;而后者你一定希望山峦靠在色阶的左侧,你根本不在意这些细节,而你希望夕阳不要过曝,而彤云能够占据靠近色阶的中间色调。这两者不同的要求,必定带来不同的设置方式。但是,只要你明白了校准模式、对比度、曲线、饱和度等参数对画面的影响,你就能根据面前的场景进行合理的设置了。

当然,一定还是有人会问,我到底应该用什么优化校准模式?那么我只好说点自己不负责任的体会。之所以说不负责任,因为对于我一个RAW 拍摄者而言,后期可以随便调整,所以我甚至不用在拍摄时考虑这些东西,所得经验自然带点“不负责任”的味道。简单来说,我觉得对于多数时候我们需要获得高对比度高饱和度的风景照片,那VI 将是很好的选择,将饱和度调到+2,往往能够获得比较悦目的效果。对于红色过度饱和的场景,或者单纯想要突出绿色的场景,可以选择LS ,饱和度+2。如果觉得LS 对比度过高,可以将对比度调到‐1。在LS 和VI 模式下应用S 型曲线都应当谨慎一些,只有在那种比较好的钟形分布柱状图下使用S 型曲线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效果。在正午的强烈阳光或者其他一些对比度很高的场合,应尽可能避免使用VI 、LS 之类的模式,而应该使用NL 这样的低对比度模式,可以适当将NL 的饱和度调高一点,使画面不至于太暗淡。也可以尝试在NL 上叠加一条S 形曲线适当增加对比度。对于对比度强烈使得柱状图在两侧分布、中间部分柱状图很低的场合,可以尝试一下ThomHogan 的标准曲线,会有一定效果。当然,你也可以应用ADL 。反正只要知道对比度变

NL C ‐1

LS NL LS 总体上风景摄影需要高饱和度和高对比度,但是对于不同场景高饱和度情况下的暗部细节损失也不能

忽略,应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画面的要求进行合适的取舍

~ 19 ~

Copyright 2010 Autumn.Q https://www.sodocs.net/doc/996699652.html,

秋影杂谈

化的原则,就可以随意尝试自己喜欢的方式。对于拍摄花卉,尤其是红色花卉,我建议使用MII 。而夜景拍摄,可以试一下NL ,对比度‐1,饱和度+2,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2010‐02‐12

Nikon Picture Control 机内设置杂谈之九

人像与优化校准

要说人像我就更惭愧了。我拍的那些带有人的照片多数根本算不得人像,甚至算不得摄影,顶多只是些到此一游的留念照而已。但是,既然讲了优化校准,还是硬着头皮来胡说一通。反正只要你对我上面讲的那些原理了然于胸,那对我这里的胡说八道晒然一笑也就是了。

与风景摄影相反,多数情况

下人像的原则是低对比度和低饱

和度。低对比度可以使得皮肤显

得相对平滑光洁,棱角不鲜明。

尤其在诸如侧光或者阳光较强烈

的情况下,高对比度会使脸部色

彩和明暗太不均匀,也更容易突

出皱纹等不愉快的细节。你把一

个女人拍得山石一样有棱有角大

概多数情况下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情。低饱和度其实比较复杂。原

则上,我们是希望肤色的饱和度

不要太高,但是背景或者其他颜色的饱和度能够高一些。肤色饱和度过高,就会使脸显得很红,像醉汉一样。然而有时候顾及了肤色的饱和度又使背景显得过于平淡。这个问题使用RAW 很好解决,但是在直出时候就比较麻烦。我以为要点也是取舍,即你得以背景或者前景为基础。对于大头照或者肖像照,可能不必要考虑背景;而对于环境占据重要背景的环境人像,还是应根据光线等情况适当地向环境进行倾斜。不要听信网络论坛上的许多细节啊柔和啊之类的胡扯,很多时候皮肤的饱和度、对比度高一点并不会造成什么过分的影响,只要适度即可。

VI S+3 PT 肖像摄影通常需要低饱和度和低对比度的设置 图片来源:Jason P . Odell: The Photographer’s Guide to Capture NX2

其实,说到人像的话不能不提的是光线、化妆还有你拍摄的对象。我不拍糖水片,因此对于什么通透之类的主要依据他人的照片和言论,看多了你心里自然会觉得好笑。关于肤色、质地,有人说得一悬就是通透、质感、色彩等等,多数既和你的技术无关也和你的镜头无关,和你是C 、N 、P 、S 、O 更无关,说穿了主要和你拍的女人本身大有关系。我们常说小孩子的

~ 20 ~

Copyright 2010 Autumn.Q https://www.sodocs.net/doc/996699652.html,

尼康D3200使用设置及技巧

一、设置 1.优化校准:可以在menu菜单中找到它,一般使用“标准”就可以,建议将“标准”的锐度调+3,对比+1,饱和度+1,这样可以使照片“更锐”,拍人像时建议锐度调+4,风景建议锐度调+7。 2.D-Lighting:关闭,可以在menu菜单中找到它。这个功能是由相机计算出的暗部细节,不会那么精准,会使照片细节模糊,尤其拍夜景的时候会更明显。需要的话可以在拍摄之后进行此项调整。 建议在大光比环境下使用高动态HDR,是按照不同曝光拍多张照片,再进行合成,效果要好的多,不过有可能会颜色失真。 3.Fn按键:作为D3200唯一的快捷键,默认是切换10秒自拍的,但是延时自拍很少使用,建议将其设置为ISO调整,这样按住Fn键,拨动拨轮,就可以方便增减ISO了。 4.AF区域模式:调整成3D跟踪,机器会自动跟踪开始的对焦点对焦的,对于慢速移动的物体或者对焦后二次构图很有用。 5.M档:如果你是出去旅游或者是要随时抓拍的情况,就尽量不要用M档了,改用A档,因为A档是光圈优先,你只用调整光圈,机器会自动调整快门速度达到Ev平衡,使你的照片很少欠爆过爆。 6.Ev平衡:机器默认的平衡都是设置在18%灰度的基础上的,所以如果画面上白色比较多,那画面拍出来就会偏灰,就需要我们适当增加一些曝光补偿,如果会面上黑色比较多,那么画面拍出来还是会偏灰,这时我们就需要降低一些曝光补偿。 7.测光:一般情况下,白天用范围或者中央评价测光就可以,夜晚最

好用点测光。 8.ISO:此值越大,快门就会越快,ISO提高一倍,快门就快一倍。但是噪点就会增加,现在对于D3200的认识是,白天400,室内1600-以上,夜晚6400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噪点控制还是很不错的! 9.光圈:此值越大,所产生的光圈越小,这个大家要先了解好,也就是说,f22的光圈比f3.5的光圈小,那么光圈越大,说明光线能更多的到达cmos上,也就能得到更快的快门,和上面一样,光圈大一倍,快门也会快一倍。同时,大光圈,会得到浅景深,也就是说背景虚化越厉害。另外,光圈的定义是建立在人眼是1.0的基础上计算的。一般来说,拍摄风景时,光圈都要在f8-f11之间,近景要f4左右。 10.快门:快门时间单位是秒,那么秒数越多,说明照片的曝光时间越长,反之曝光时间就短。那么秒数越多,你的双手就更有可能晃动,这样照片模糊的几率就越大。另外镜头的VR作用总之是有限的,不要过于依赖。 11.焦距:套头焦距是18-55,D3200是DX非全画幅的相机,焦距需要*1.5,也就是说套头的实际焦距就是27-82.5了。焦段越小,拍摄的画面场景越大,反之场景越小。同时,随着焦段的增加,景深越小,背景也更容易虚化。 12.镜头:一般来说,套头的18-55已经够用了,所以买了狗头的可以先练下技术,不用着急换。很多评测都要求买50定,因为50焦距是标准镜头,可以帮你熟练构图。但是D3200是DX非全画幅的相机,所以要乘以1.5,这样50变成了75,变成人像头了,所以大家应该

(完整版)尼康D3200心得技巧

D3200使用心得及学习总结 测光:人像用点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 风景用矩阵测光 对焦:拍群体人像用自动区域自动对焦 拍单个人像:用单点自动对焦、动态区域自动对焦或自动区域自动对焦 若要突出单个人像:用单点自动对焦 曝光:晴天 ISO 200以下、曝光补偿 (-1/3EV ) 阴天 ISO 400,曝光补偿 (-1/3EV ) 晚上 is0400-iso1600,正常曝光 动态:暗处拍明处或明处拍暗处时用高动态HDR 1,下午拍人像,侧光,套头在广角端用F8的光圈,50MM长焦端用F10的光圈,这样成像很清晰,锐化加5 2,ISO800等于把闪光指数提升到2.8倍,光线充足下,高感表现也不错的,弱光下的高感才会弱 3,固定相机,放慢快门速度,转动对焦环,可以拍出视角大小变化的模糊效果 4,白天拍摄没必要高ISO,ISO大了噪点多,特别是夜景,3200ISO的噪点是无法忍受的 5,优化设置用的标准模式吧,锐度+3,饱和度+1,对比度+1,A档,白平衡自动。 6,建议把光圈调小些,ISO调高些,把快门提上去,否则精彩瞬间给拍糊了,那才叫揪心 7,在你机器已经最大光圈的前提下,ISO最多调到你的安全快门就可以了。 什么是安全快门?就是你所采用的焦段的倒数。。。。例如55MM的安全快门约等于1/60S 8,据说55端的镜头锐利度最佳光圈是F11 9,关于M档: 1)根据天气和现场光线设置ISO感光度,感光数值越低越好(按住相机左侧“Fn”键后,用右手拇指拨动“指令拨盘”即可调整感光数值); 2)根据现场光线和拍摄意图设定光圈值(按住相机右上方的“曝光补偿”按钮后拨动“指令拨盘”调整光圈数值); 3)最后再直接拨动“指令拨盘”调整快门数值即可,快门数值设置时要查看取景器里显示的曝光补偿显示,曝光减0.3至0.7稍好。 10,d3200的色彩和锐度还是不错滴! 11,相机设置:锐度3,对比度1,饱和度1

尼康D5200使用设置及技巧

尼康D5200使用设置及技巧 尼康D5100使用设置及技巧,同样也适用尼康D5200,希望对新手能有点帮助。 一、设置 1 ?优化校准:可以在menu菜单中找到它,一般使用“标准”就可以,建议将“标准”的锐度调+3,对比+1,饱和度+1,这样可以使照片“更锐”,拍人像时建议锐度调+4,风景建议锐度调+7。 2.D-Lighting :关闭,可以在menu菜单中找到它。这个功能是由相机计算出的暗部细节,不会那么精准,会使照片细节模糊,尤其拍夜景的时候会更明显。需要的话可以在拍摄之后进行此项调整。 建议在大光比环境下使用高动态HDR是按照不同曝光拍多张照片,再进行合成,效果要好的多,不过有可能会颜色失真。 3.Fn按键:作为D5100唯一的快捷键,默认是切换10秒自拍的,但是延时自拍很少使用,建议将其设置为ISO调整,这样按住Fn键,拨动拨轮,就可以方便增减ISO 了。 4.AF区域模式:调整成3D跟踪,机器会自动跟踪开始的对焦点对焦的,对于慢速移动的物体或者 对焦后二次构图很有用。 5.M档:如果你是出去旅游或者是要随时抓拍的情况,就尽量不要用M档了,改用A档,因为A 档是光圈优先,你只用调整光圈,机器会自动调整快门速度达到Ev 平衡,使你的照片很少欠爆过爆。 6.Ev 平衡:机器默认的平衡都是设置在18%灰度的基础上的,所以如果画面上白色比较多,那画面拍出来就会偏灰,就需要我们适当增加一些曝光补偿,如果会面上黑色比较多,那么画面拍出来还是会偏灰,这时我们就需要降低一些曝光补偿。 7.测光:一般情况下,白天用范围或者中央评价测光就可以,夜晚最好用点测光。 8.ISO :此值越大,快门就会越快,ISO提高一倍,快门就快一倍。但是噪点就会增加,现在对于D5100的认识是,白天400,室内1600-以上,夜晚6400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噪点控制还是很不错的! 9.光圈:此值越大,所产生的光圈越小,这个大家要先了解好,也就是说,f22 的光圈比f3.5 的 光圈小,那么光圈越大,说明光线能更多的到达emos上,也就能得到更快的快门,和上面一样, 光圈大一倍,快门也会快一倍。同时,大光圈,会得到浅景深,也就是说背景虚化越厉害。另外,光圈的定义是建立在人眼是1.0 的基础上计算的。一般来说,拍摄风景时,光圈都要在f8-f11 之间,近景要f4 左右。 10.快门:快门时间单位是秒,那么秒数越多,说明照片的曝光时间越长,反之曝光时间就短。那 么秒数越多,你的双手就更有可能晃动,这样照片模糊的几率就越大。另外镜头的VR作用总之是有限的,不要过于依赖。 11.焦距:套头焦距是18-55,D5100是DX非全画幅的相机,焦距需要*1.5,也就是说套头的实际焦距

尼康D精编使用设置及技巧

一、设置 1.优化校准:可以在menu菜单中找到它,一般使用“标准”就可以,建议将“标准”的锐度调+3,对比+1,饱和度+1,这样可以使照片“更锐”,拍人像时建议锐度调+4,风景建议锐度调+7。 2.D-Lighting :关闭,可以在menu菜单中找到它。这个功能是由相机计算出的暗部细节,不会那么精准,会使照片细节模糊,尤其拍夜景的时候会更明显。需要的话可以在拍摄之后进行此项调整。 建议在大光比环境下使用高动态HDR是按照不同曝光拍多张照片,再进行合成,效果要好的多,不过有可能会颜色失真。 3.Fn按键:作为D5100唯一的快捷键,默认是切换10秒自拍的,但是延时自拍很少使用,建议将其设置为ISO调整,这样按住Fn键,拨动拨轮,就可以方便增减ISO了。 4.AF区域模式:调整成3D跟踪,机器会自动跟踪开始的对焦点对焦的,对于慢速移动的物体或者对焦后二次构图很有用。 5.M档:如果你是出去旅游或者是要随时抓拍的情况,就尽量不要用M档了,改用A档, 因为A档是光圈优先,你只用调整光圈,机器会自动调整快门速度达到Ev平衡,使你的照 片很少欠爆过爆。 6.Ev平衡:机器默认的平衡都是设置在18液度的基础上的,所以如果画面上白色比较多,那画面拍出来就会偏灰,就需要我们适当增加一些曝光补偿,如果会面上黑色比较多,那么画面拍出来还是会偏灰,这时我们就需要降低一些曝光补偿。 7.测光:一般情况下,白天用范围或者中央评价测光就可以,夜晚最好用点测光。 8.ISO:此值越大,快门就会越快,ISO提高一倍,快门就快一倍。但是噪点就会增加,现在对于D5100的认识是,白天400,室内1600-以上,夜晚6400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噪点控制还是很不错的! 9.光圈:此值越大,所产生的光圈越小,这个大家要先了解好,也就是说,f22 的光圈比 f3.5的光圈小,那么光圈越大,说明光线能更多的到达emos上,也就能得到更快的快门,和上面一样,光圈大一倍,快门也会快一倍。同时,大光圈,会得到浅景深,也就是说背景虚化越厉害。另外,光圈的定义是建立在人眼是1.0 的基础上计算的。一般来说,拍摄风景时,光圈都要在f8-f11 之间,近景要f4 左右。 10.快门:快门时间单位是秒,那么秒数越多,说明照片的曝光时间越长,反之曝光时间就短。那么秒数越多,你的双手就更有可能晃动,这样照片模糊的几率就越大。另外镜头的VR作用总之是有限的,不要过于依赖。 11.焦距:套头焦距是18-55,D5100是DX非全画幅的相机,焦距需要*1.5,也就是说套头的实际焦距就是27-82.5 了。焦段越小,拍摄的画面场景越大,反之场景越小。同时,随着焦段的增加,景深越小,背景也更容易虚化。 12.镜头:一般来说,套头的18-55 已经够用了,所以买了狗头的可以先练下技术,不用着急换。很多评测都要求买50 定,因为50焦距是标准镜头,可以帮你熟练构图。但是D5100 是DX非全画幅的相机,所以要乘以1.5,这样50变成了75,变成人像头了,所以大家应该买35 定,换算焦距后是52.5,基本是标准镜头的了。现在基本都是35扫街,只有到大场景的时候才用下18-105。

(总结452类)尼康D5的使用设置技巧

尼康的使用设置技巧 尼康使用设置及技巧,同样也适用尼康,希望对新手能有点帮助。 一、设置 .优化校准:可以在菜单中找到它,一般使用“标准”就可以,建议将“标准”的锐度调,对比,饱和度,这样可以使照片“更锐”,拍人像时建议锐度调,风景建议锐度调。 :关闭,可以在菜单中找到它。这个功能是由相机计算出的暗部细节,不会那么精准,会使照片细节模糊,尤其拍夜景的时候会更明显。需要的话可以在拍摄之后进行此项调整。 建议在大光比环境下使用高动态,是按照不同曝光拍多张照片,再进行合成,效果要好的多,不过有可能会颜色失真。 按键:作为唯一的快捷键,默认是切换秒自拍的,但是延时自拍很少使用,建议将其设置为调整,这样按住键,拨动拨轮,就可以方便增减了。区域模式:调整成跟踪,机器会自动跟踪开始的对焦点对焦的,对于慢速移动的物体或者对焦后二次构图很有用。 档:如果你是出去旅游或者是要随时抓拍的情况,就尽量不要用档了,改用档,因为档是光圈优先,你只用调整光圈,机器会自动调整快门速度达到平衡,使你的照片很少欠爆过爆。 平衡:机器默认的平衡都是设置在灰度的基础上的,所以如果画面上白色比较多,那画面拍出来就会偏灰,就需要我们适当增加一些曝光补偿,如果会面上黑色比较多,那么画面拍出来还是会偏灰,这时我们就需要降低一些曝光补偿。

.测光:一般情况下,白天用范围或者中央评价测光就可以,夜晚最好用点测光。 :此值越大,快门就会越快,提高一倍,快门就快一倍。但是噪点就会增加,现在对于的认识是,白天,室内以上,夜晚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噪点控制还是很不错的! .光圈:此值越大,所产生的光圈越小,这个大家要先了解好,也就是说,的光圈比的光圈小,那么光圈越大,说明光线能更多的到达上,也就能得到更快的快门,和上面一样,光圈大一倍,快门也会快一倍。同时,大光圈,会得到浅景深,也就是说背景虚化越厉害。另外,光圈的定义是建立在人眼是的基础上计算的。一般来说,拍摄风景时,光圈都要在之间,近景要左右。 .快门:快门进度单位是秒,那么秒数越多,说明照片的曝光进度越长,反之曝光进度就短。那么秒数越多,你的双手就更有可能晃动,这样照片模糊的几率就越大。另外镜头的作用总之是有限的,不要过于依赖。.焦距:套头焦距是,是非全画幅的相机,焦距需要*,也就是说套头的实际焦距就是了。焦段越小,拍摄的画面场景越大,反之场景越小。同时,随着焦段的增加,景深越小,背景也更容易虚化。 .镜头:一般来说,套头的已经够用了,所以买了狗头的可以先练下技术,不用着急换。很多评测都要求买定,因为焦距是标准镜头,可以帮你熟练构图。但是是非全画幅的相机,所以要乘以,这样变成了,变成人像头了,所以大家应该买定,换算焦距后是,基本是标准镜头的了。现在基本都是扫街,只有到大场景的时候才用下。 长焦感觉不实用,喜欢偷拍的除外吧呵呵。人像定焦有些需要,

尼康D3200使用设置及技巧

尼康D3200使用设置及技巧

一、设置 1.优化校准:可以在menu菜单中找到它,一般使用“标准”就可以,建议将“标准”的锐度调+3,对比+1,饱和度+1,这样可以使照片“更锐”,拍人像时建议锐度调+4,风景建议锐度调+7。 2.D-Lighting:关闭,可以在menu菜单中找到它。这个功能是由相机计算出的暗部细节,不会那么精准,会使照片细节模糊,尤其拍夜景的时候会更明显。需要的话可以在拍摄之后进行此项调整。 建议在大光比环境下使用高动态HDR,是按照不同曝光拍多张照片,再进行合成,效果要好的多,不过有可能会颜色失真。 3.Fn按键:作为D3200唯一的快捷键,默认是切换10秒自拍的,但是延时自拍很少使用,建议将其设置为ISO调整,这样按住Fn键,拨动拨轮,就可以方便增减ISO了。 4.AF区域模式:调整成3D跟踪,机器会自动跟踪开始的对焦点对焦的,对于慢速移动的物体或者对焦后二次构图很有用。

5.M档:如果你是出去旅游或者是要随时抓拍的情况,就尽量不要用M档了,改用A档,因为A档是光圈优先,你只用调整光圈,机器会自动调整快门速度达到Ev平衡,使你的照片很少欠爆过爆。 6.Ev平衡:机器默认的平衡都是设置在18%灰度的基础上的,所以如果画面上白色比较多,那画面拍出来就会偏灰,就需要我们适当增加一些曝光补偿,如果会面上黑色比较多,那么画面拍出来还是会偏灰,这时我们就需要降低一些曝光补偿。 7.测光:一般情况下,白天用范围或者中央评价测光就可以,夜晚最好用点测光。 8.ISO:此值越大,快门就会越快,ISO提高一倍,快门就快一倍。但是噪点就会增加,现在对于D3200的认识是,白天400,室内1600-以上,夜晚6400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噪点控制还是很不错的! 9.光圈:此值越大,所产生的光圈越小,这个大家要先了解好,也就是说,f22的光圈比f3.5的光圈小,那么光圈越大,说明光线能更多的到达cmos上,也就能得到更快的快门,和上面一样,光圈大一倍,快门也会快一倍。同时,大光圈,会得到浅景深,也就是说背景虚化越厉害。另外,光圈的定义是建立在人眼是1.0的基础上计算的。一般来说,拍摄风景时,光圈都要在f8-f11之间,近景要f4左右。 10.快门:快门时间单位是秒,那么秒数越多,说明照片的曝光时间越长,反之曝光时间就短。那么秒数越多,你的双手就更有可能晃动,这样照片模糊的几率就越大。另外镜头的VR作用总之是有限的,不要过于依赖。

Nikon曲线有4种

?
Nikon 曲线有 4 种,后缀分别是:ntc、ncv 和 ncp、nop。 (1)ntc、ncv:可以从电脑直接载入 NX,也可以用 CCP 软件导入相机机身内; (2)ncp、nop:只能从相机存储卡的文件夹载入 NX,也可以用存储卡直接导入相 机机身内。 (3)将 ncp、nop 加载到相机里时,先加载 nop 文件,后加载 ncp 文件;若个别 n op 文件没加载,个别 ncp 文件可能加载不上。
NIKON 的优化校准是个好东西,合适的设置对后期直接出片有很大的好处。虽然我基本不 用 JPG 格式,然而拍的照片不可能每一张都要后制,往往是在 ViewNX 里先筛选一下以后 选择很小部分放在 CaptureNX2 里处理,多数照片会直接转 JPG。论坛里搜一下基本找不 到关于如何最好设置优化校准的讨论。买了 D300 以后网上找了不少东西学习,觉得有不小 收获,特意把一些关于优化校准的设置意见整理一下,开一个帖子,供有兴趣的摄友参考。 尽管优化校准似乎是和 C 的照片风格 (Picture Style) 类似的东西, 而且 C 的照片风格先出。 不过我觉得优化校准要比照片风格好很多。 的照片风格有比较明显的偏色, C 简单而言风光 模式明显偏蓝,人像模式明显偏品,网上提供的新的风格一些更类似于效果滤镜。我以前用 450D 的时候比较常用风光模式,不过在天变蓝的同时一些色彩明显感觉有点不正常。相对 而言, 的优化校准在改变饱和度、 N 对比度以及色彩表现的时候没有造成明显的偏色。 另外, 用 450D 的时候基本每张照片都要在 DPP 里拉一下曲线,不然会很灰;而 N 的优化校准通 过机内的简单调整基本就可以满足我的直出要求。 我拍风景最多,比较喜欢高饱和度高反差的色彩,我一开始按照 KenRockwell 的意见用 Vivid 模式并且将饱和度设到+3,这样出的照片确实很鲜艳。可是在电脑上看片子明显发现 色彩显得有点假。这种照片属于偶尔看看眼前一亮,看多了异常疲劳,而且红色绿色非常容 易溢出,有些细节损失太严重。如果用这种设定拍人也有点恐怖。慢慢地我开始认识到其实 优化校准的设置也是很有讲究的,适合自己的校准需要在比较准确的显示屏上仔细比对观 察,而一些这方面的专家意见对我也非常重要。 1、选择一种合适的优化校准预设 优化校准的不同预设本身包含不同的对比度、饱和度、锐度的信息,比如 Vivid 饱和度是 0, Neutral 饱和度是+3,但是事实上可能前者的饱和度还要比后者更高。Jason Odell 在他 的”The Photographer’s Guide to Capture NX2”里对尼康预设的优化校准有一张表做了简单 总结: Preset / Contrast / Sartuation / Sharpness Neutral Low Low Low Standard Moderate Moderate-high Moderate Vivid Strong High High Monochrome Moderate None (B&W) Moderate D2X Mode I Medium-low Moderate-low Low D2X Mode II Medium Moderate-low Low D2X Mode III Medium-high Moderate Low

尼康D90的设置技巧

尼康D90最佳设置 人像: 1.转盘模式:A档, 2.优化校准:人像 3.测光模式:矩阵测光(逆光可改为中央重点测光) 4.对焦模式:AF-S 单次自动对焦 5.AF区域模式:单点 风景: 1.转盘模式:A档 2.优化校准:风景 3.测光模式:矩阵测光 4.对焦模式:AF-S 单次自动对焦 5.AF区域模式:单点 动物、儿童: 1.转盘模式:P档 2.优化校准:人像 3.测光模式:中央重点测光 4.对焦模式:AF-A 自动对焦 5.AF区域模式:3D追踪对焦 微距: 1.转盘模式:A档 2.优化校准:鲜艳 3.测光模式:中央重点测光 4.对焦模式:AF-A 自动对焦 5.AF区域模式:3D追踪对焦 夜景: 1.转盘模式:M档 2.优化校准:鲜艳或风景 3.测光模式:矩阵测光 4.对焦模式:AF-S 单次自动对焦 5.AF区域模式:单点 运动: 1.转盘模式:S档 2.优化校准:标准 3.测光模式:矩阵测光 4.对焦模式:AF-C连续自动对焦 5.AF区域模式:3D追踪对焦 白平衡:还是用自动吧,大多数情况下都很好。建议阳光+3,白炽灯-1,荧光灯-1,如室内,多云等。 如果用自动白平衡模式:建议设置成B3,M1 从此你将摆脱白平衡不准的尴尬,几乎不用后期了。这里特别声明一下,每个镜头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我

这个设置主要是以85/1.4D来的,而且是以人像模式为主。因此很多网友反映图象偏蓝,那么你最好找出自己的风格,不要照搬。我也实验过,针对狗头,实际上可以直接设置成M2就可以了。 对焦模式:大多数情况下用AF-A,拍小孩时建议用AF-C,最近发现AF-C无敌啊,比AF-S强太多了,推荐推荐。特殊情况用手动对焦,如微距、烟花等特殊环境。 曝光补偿:原则是0,室外人像经常用-0.3~0,风景经常用-0.3~-1.0,雪景经常用+0.7。记住白加黑减的原则 尼康D90的快速设置 我们在摸索D90的时候有可能把里面的设置全搞乱了,不 用担心。请同时按住肩屏上的和按钮(这两个按钮上标有一个 绿点)约两秒钟以上,可恢复相机设定的默认值,再按MENU 进入个人设定菜单,选择“重设个人设定”,这样就把之前弄乱了的 设置全部恢复到出厂默认状态。这时只需快速设置好以下十二基 本项,其他的不用管,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就算不作后期调整,也 基本可以接受了。 一、个人设定菜单快速设置6项 ①、a1--AF区域模式:设置为动态区域模式。 ②、a2--中央对焦点:设置为宽区域。 ③、a5--对焦点循环方式:设置为ON。 ④、a7---即时取景自动对焦:设置为人脸优先。 ⑤、d2--取景器网格显示:设置为成ON。 ⑥、d7--文件编号次序:设置为ON。 二、拍摄菜单快速设置6项 ①、设定优化校准:推荐标准模式,锐化调到7,饱和度和 色相都调到+1;

尼康D最佳设置图文稿

尼康D最佳设置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尼康D90菜单设置如下: 推荐NEF(RAW)出片,设置全部为“零”、“无”、“标准”---------这个很重要,玩一定要习惯这样玩 JPG直出,建议NEF+JPEG精细,这样的好处是直接出片还不理想的情况下还可以用NEF找回来部分细节,有利于后期修改。如果不会NX2,那就JPEG得了。尼康用户一定要学会这个软件。 拍摄菜单:建议用光圈优先A模式,特殊情况用手动模式(M模式),如对比度大或暗环境,夜景、烟花等。 色彩模式:永远sRGB, adobe RGB等你搞懂了再说,估计你也不会用,因为现在的显示器不支持啊。 动态D-Lighting: 自动,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看效果吧!不过现在我发现这个功能打开会影响到图像质量,而且部分菜单变灰,不能设置,因此大家可根据情况设定,最后后期在软件里搞定。 快门模式:建议用单张模式,俺极少用连拍,因为第一张没对准,连拍也无用。但高速运动的情况下可以用连拍,如UFO 。打鸟打飞机时也可以用啊,哈哈。特殊情况下用自动延时或遥控,如用三角架拍合影。 :还是用自动吧,大多数情况下都很好。建议阳光+3,白炽灯-1,荧光灯-1,如室内,多云等。 如果用自动白平衡模式:建议设置成B3,M1 从此你将摆脱白平衡不准的尴尬,几乎不用后期了。这里特别声明一下,每个镜头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我这个设置主要是以85/1.4D来的,而且是以人像模式为主。因此很多网友反映图象偏蓝,那么你最好找出自己的风格,不要照搬。我也实验过,针对狗头,实际上可以直接设置成M2就可以了。

让你的照片鲜艳通透—尼康优化校准(Picture Control)机内设置讨论专贴

转到NIKON以后,发现优化校准是个好东西,合适的设置对后期直接出片有很大的好处。虽然我基本不用JPG格式,然而拍的照片不可能每一张都要后制,往往是在ViewNX里先筛选一下以后选择很小部分放在CaptureNX2里处理,多数照片会直接转JPG。论坛里搜一下基本找不到关于如何最好设置优化校准的讨论。买了D300以后网上找了不少东西学习,觉得有不小收获,特意把一些关于优化校准的设置意见整理一下,开一个帖子,供有兴趣的摄友参考。 尽管优化校准似乎是和C的照片风格(Pictur e Style)类似的东西,而且C的照片风格先出。不过我觉得优化校准要比照片风格好很多。C的照片风格有比较明显的偏色,简单而言风光模式明显偏蓝,人像模式明显偏品,网上提供的新的风格一些更类似于效果滤镜。我以前用450D的时候比较常用风光模式,不过在天变蓝的同时一些色彩明显感觉有点不正常。相对而言,N 的优化校准在改变饱和度、对比度以及色彩表现的时候没有造成明显的偏色。另外,用450D的时候基本每张照片都要在DPP 里拉一下曲线,不然会很灰;而N的优化校准通过机内的简单调整基本就可以满足我的直出要求。 我拍风景最多,比较喜欢高饱和度高反差的色彩,我一开始按照KenRockwell的意见用Vivid模式并且将饱和度设到+3,这样出的照片确实很鲜艳。可是在电脑上看片子明显发现色彩显得有点假。这种照片属于偶尔看看眼前一亮,看多了异常疲劳,而且红色绿色非常容易溢出,有些细节损失太严重。如果用这种设定拍人也有点恐怖。慢慢地我开始认识到其实优化校准的设置也是很有讲究的,适合自己的校准需要在比较准确的显示屏上仔细比对观察,而一些这方面的专家意见对我也非常重要。 1、选择一种合适的优化校准预设 优化校准的不同预设本身包含不同的对比度、饱和度、锐度的信息,比如Vivid饱和度是0,Neutral饱和度是+3,但是事实上可能前者的饱和度还要比后者更高。Jason Odell在他的”The Photographer’s Guide to Capture NX2”里对尼康预设的优化校准有一张表做了简单总结: Preset / Contrast / Sartuation / Sharpness Neutral Low Low Low Standard Moderate Moderate-high Moderate Vivid Strong H igh High Monochr ome Moderate None (B&W) Moderate D2X Mode I Medium-low Moderate-low Low D2X Mode II Medium Moderate-low Low D2X Mode III Medium-high Moderate Low 使用何种预设文件取决于你自己的要求。Jason Odell在拍摄NEF格式时一般都采用Standard,他觉得这是多数时候适用的。对于不同拍摄要求,Jason Odell推荐的起点是: Subject / Picture C ontrol Preset / Alternate Set Portraits Neutral D2X Mode I Wildlife Standard D2X Mode III Landscapes (low contrast) Vivid D2X Mode III Landscapes (bright sun) Standard D2X Mode III Indoor snapshots Standard D2X Mode I Sports Standard D2X Mode II Thom Hogan在他的D300 Guide里对于三种彩色的预设是这样评价的: Standard:R eds are a little orange, greens are a little yellow. Some colors are pushing out of gamut.

尼康D700相机优化曲线的导入方法20110913

尼康D700相机优化曲线的导入方法 2011年9月13日入手D700两年了。最初使用D700拍的片子,让我很是怀疑它的能力。每次拍片,后期都很费劲。由于胶片时代使用的是美能达的机子,刚转数码时使用的是索尼的T1和707,所以第一次接触尼康的机器,对他的菜单设置很不熟悉。说明书看了又看,还是不敢随便更改默认设置。 直到今年1月,买了一本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美国自由职业摄影师J.Dennis Thomas著的《Nikon D700数码单反摄影手册》,才让我搞清楚D700菜单各项的用处,也才第一次知道了尼康机器中有一项“优化校准”功能,可以导入尼康官方、甚至是个性化的“优化曲线”文件。于是乎,我就上网查阅了大量资料,下载了几种常用、经典的优化曲线,试着导入了D700,并开始了尼康优化曲线的试用。 一、什么是尼康优化曲线? 尼康优化曲线,就是存储在尼康优化校准菜单下的、对照片锐度、对比度、饱和度、色相等调整的预设文件。是和C的照片风格(Picture Style)类似的东西,相对而言,N的优化校准在改变饱和度、对比度以及色彩表现的时候没有造成明显的偏色。而且N的优化校准通过机内的简单调整,基本就可以满足照片直出要求。

二、尼康常用优化校准有哪些?如何应用优化校准? Nikon内设的彩色优化校准有三种:Standard(SD)、Neutral(NL)、Vivid(VI),通过官网可以下载到Portrait(PT)和Landscape(LS)。另外,早先使用的D2XMODE1(M1)、D2XMODEII(MII)和D2X MODEIII(MIII)在部分机型或者通过CaptureNX2也可以加载使用。另外还有一些网上流行的莱卡风景曲线、黑面人像、风景曲线、V6人像曲线、富士S5pro人像曲线等。优化校准提供的是Nikon设定的标准色彩,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并不能被一些第三方的RAW转换软件打开,因此在ACR里打开的NEF文件和CaptureNX2里打开的NEF文件会有明显的不同。 我觉得,对于认真的后期,NL模式或许真的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对于机内直出,很多时候NL模式未必是合适的。有一段时间我将莱卡风景模式作为了自己的常规设置,最近我又觉得黑面风景曲线色彩还原更准确,这样获得的结果要比以前一味地专注于莱卡曲线好很多。我曾经对于Nikon宣传册中所说的SD模式是“最好的平衡,在大多数时候能够获得色彩明快艳丽的照片”不屑一顾,在认识了NL以后才发现此言非虚。事实上,在机内直出的时候,应用LS和VI 拍摄的人像照片色彩经常是可怕的,而用NL拍摄的风景照片多数可能也无法让人满意。反过来,倒确实是莱卡、黑面风景模式拍的照片至少不会太离谱。因此,我这里想说的是,全面认识每一种优化校准

尼康D3200使用设置及技巧

、设置 1.优化校准:可以在menu菜单中找到它,一般使用“标准”就可以, 建议将“标准”的锐度调+3,对比+1,饱和度+1,这样可以使照片“更锐”,拍人像时建议锐度调+4,风景建议锐度调+7。 2. D-Lighting :关闭,可以在menu菜单中找到它。这个功能是由相机计算出的暗部细节,不会那么精准,会使照片细节模糊,尤其拍夜景的时候会更明显。需要的话可以在拍摄之后进行此项调整。 建议在大光比环境下使用高动态HDR是按照不同曝光拍多张照片, 再进行合成,效果要好的多,不过有可能会颜色失真。 3. Fn按键:作为D3200唯一的快捷键,默认是切换10秒自拍的,但 是延时自拍很少使用,建议将其设置为ISO调整,这样按住Fn键, 拨动拨轮,就可以方便增减ISO 了。 4.AF区域模式:调整成3D跟踪,机器会自动跟踪开始的对焦点对焦 的,对于慢速移动的物体或者对焦后二次构图很有用。 5.M档:如果你是出去旅游或者是要随时抓拍的情况,就尽量不要用 M档了,改用A档,因为A档是光圈优先,你只用调整光圈,机器会 自动调整快门速度达到Ev平衡,使你的照片很少欠爆过爆。 6.Ev平衡:机器默认的平衡都是设置在18侬度的基础上的,所以如 果画面上白色比较多,那画面拍出来就会偏灰,就需要我们适当增加一些曝光补偿,如果会面上黑色比较多,那么画面拍出来还是会偏灰, 这时我们就需要降低一些曝光补偿。 7.测光:一般情况下,白天用范围或者中央评价测光就可以,夜晚最 好用点测光。 8.ISO:此值越大,快门就会越快,ISO提高一倍,快门就快一倍。

但是噪点就会增加,现在对于D3200的认识是,白天400,室内1600- 以上,夜晚6400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噪点控制还是很不错的! 9.光圈:此值越大,所产生的光圈越小,这个大家要先了解好,也就 是说,f22的光圈比f3.5的光圈小,那么光圈越大,说明光线能更多的到达emos上,也就能得到更快的快门,和上面一样,光圈大一倍,快门也会快一倍。同时,大光圈,会得到浅景深,也就是说背景虚化越厉害。另外,光圈的定义是建立在人眼是1.0的基础上计算的。 般来说,拍摄风景时,光圈都要在f8-f11之间,近景要f4左右。 10.快门:快门时间单位是秒,那么秒数越多,说明照片的曝光时间 越长,反之曝光时间就短。那么秒数越多,你的双手就更有可能晃动, 这样照片模糊的几率就越大。另外镜头的VR作用总之是有限的,不 要过于依赖。 11.焦距:套头焦距是18-55,D3200是DX非全画幅的相机,焦距需 要*1.5,也就是说套头的实际焦距就是27-82.5 了。焦段越小,拍摄的画面场景越大,反之场景越小。同时,随着焦段的增加,景深越小, 背景也更容易虚化。 12.镜头:一般来说,套头的18-55已经够用了,所以买了狗头的可 以先练下技术,不用着急换。很多评测都要求买50定,因为50焦距 是标准镜头,可以帮你熟练构图。但是D3200是DX非全画幅的相机, 所以要乘以1.5,这样50变成了75,变成人像头了,所以大家应该买35定,换算焦距后是52.5,基本是标准镜头的了。现在基本都是 35扫街,只有到大场景的时候才用下18-105。 长焦感觉不实用,喜欢偷拍的除外吧呵呵。 人像定焦有些需要,但是看你有没有模特了。 闪光灯还是应该入一枚的,不需要太复杂。 圆满后,再回头考虑换个更好的广角变焦吧,切勿已经入了狗头看到大湿们的牛头照片觉得是镜头的问题着急换牛头,然后拍完发现也那么回事。那些丰

尼康D3100使用技巧22条

D3100使用心得及学习总结 测光:人像用点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 风景用矩阵测光 对焦:拍群体人像用自动区域自动对焦 拍单个人像:用单点自动对焦、动态区域自动对焦或自动区域自动对焦 若要突出单个人像:用单点自动对焦 曝光:晴天 ISO 200 以下、曝光补偿 (-1/3EV ) 阴天 ISO 400 ,曝光补偿 (-1/3EV ) 晚上 IS0 400-iso1600 ,正常曝光 动态:暗处拍明处或明处拍暗处时 D-LIGHTING 打开 光圈越大,曝光补偿减越多。 尼康D3100使用技巧二十二条 一,下午拍人像,侧光,套头在广角端用 像很清晰 , 锐化加 5 二,晚上公园里人像,这么小的光圈( 来是内闪, ISO800 等于把闪光指数提升到 下的高感才会弱 三,放慢快门速度,转动对焦环 四,白天拍摄没必要 是夜景 ,3200ISO 的噪点是无法忍受的 五,优化 设置用的风景模式吧,锐度 器材:尼康 D3100 [尼康数码相机 ] 康镜头 ] 时间 :2010-12-17 12:50:51.30 米 感 光度 :100 六,建议楼主把光圈调小些,ISO 调高些, 把快门提上去,否则精彩瞬 间给拍糊了,那 才叫揪心 七,在你机器已经最大光圈的前提下, ISO 最多调到你的安全快门就可以了。 什么是安全快门?就是你所采用的焦段的倒数。 。。。例如55MM 勺安全快门约等于1/60S 八,书上说 55端的镜头锐利度 最佳光圈是 F11 九,我习惯用M 档: 1、 根据天气和现场光线设置 ISO 感光度,感光数值越低越好(按住相机左侧“ Fn ”键 后,用右手拇指拨动“指令拨盘”即可调整感光数值) ; 400ISO, 我也是菜鸟拍了几百张的一点心得 F8的光圈50MM 长焦端用F10的光圈这样成 F13),乍一看,以为是外闪,再看 ISO 800,原 2.8 倍 ,光线充足下,高感表现也不错的,弱光 ,ISO 大了噪点多 , 特别 +3,饱和度 +1,对比度 +1 , A 档,白平衡自动。 镜头: 尼康 AF-S DX 18-55mm f/3.5-5.6G VR [ 尼 快门 :1/320 光圈 :F/8.0 焦距 :18 毫

拍照之后心得

拍照片需要注意的技巧和心得接触单反两年多了,其实我也是自己瞎拍,在瞎拍中总结经 验,结果老有同学问我专业知识,其实。。我很二把刀。。。只能把自己现有的经验总结一下, 供大家参考,这篇东西写于一年前,今天拿来豆堂献丑,我瞎编乱造的,也不知道说得对不 对,厚着脸皮贴上来,真专家请闭眼吧。。。阿门。。。 一、你为什么买单反? 1、追求背景虚化,照片的层次感 2、抓拍速度快,便于拍摄运动能力强的孩子。 3、各种手动设置,满足弱光下的拍摄需求,避免使用闪光灯 4、颜色艳丽漂亮。 二、好照片和什么有关? 1、背景的虚化和什么有关 为什么我买了单反了,拍出来的还和dc差不多,达不到背景虚化的效果?要知道,背 景的虚化,一是和焦距有关,二是和光圈有关。焦距越长的越虚的厉害,比如85mm的比50mm 的虚化漂亮,135mm的又比85mm的漂亮,但同时,光圈越大的越虚的厉害。如果您是使用18-55 之类的套头,虚化效果就远不如定焦大光圈的好。因为套头光圈太小,而且不是恒定光圈。 如下左图是50mm/f1.8造成的背景虚化的光斑,右图是135mm/f2.0的虚化 2、皮肤的粉嫩和颜色的鲜艳怎么做到? 照片的颜色,和曝光是否合适的关系非常大。但在我们研究曝光之前,可以先对相机做 一些设置,也可以改善照片颜色。 佳能的机器菜单里有一档“照片风格”,一般我设置为“人像”,这个模式拍出来的皮肤 比较粉,颜色鲜艳红润。 设置方式:menu—照片风格—人像 尼康的机器也可以设置鲜艳模式,方式: 菜单-拍摄菜单-优化校准-鲜艳 另外,可以对这些模式进行微调,使颜色更符合自己要求的视觉效果。 以佳能40d为例,以下是我自己研究出来我自己喜欢的颜色风格: ----照片风格-人像 ----液晶屏上出现表格样的样式,人像后面有一串数字,默认的应该是2,0,0,0 ----按info进入设定 ----出现:锐度、反差、饱和度、色调 ----锐度标尺向右移,加一格,饱和度右移,加2格,色调左移减一格(色调向左偏粉, 向右偏黄)这种方法尤其适合5018这样本来颜色会偏灰饱和度不够的镜头。 下图是用修改过的模式拍摄的照片,是不是很鲜艳呢? 3、锐度和通透感和什么有关 我个人理解的锐度的含义是:主体边缘清晰锐利,和背景的区分明显。 锐度和镜头有直接关系。有的好镜头,锐度非常棒,例如135mm/f2.0,象5018锐度就 差一些,尼康的机器锐度比佳能强,佳能是偏软偏柔和的。 另一个和锐度有关的,就是手稳,这是真的。回家练举重先。不是每个人都拿到相机就 是大师,我刚买相机时也是怎么拍怎么虚,多练,还有就是拍摄时要当机立断,给孩子拍照 容不得犹豫,一犹豫就跑了,焦点跑了,当然也就虚了。 通透感--就是照片看起来似乎空气都透明了,皮肤也透明白晳,非常干净亮堂。直接 影响通透感的是曝光,这是拍照最需要掌握的技能。 控制曝光可以通过光圈、快门速度、以及iso来进行。 我个人比较喜欢过曝一点的曝光,这样看起来比较亮堂,尤其孩子的皮肤看上去比较透

尼康D5200使用设置及技巧

尼康D5200使用设置及技巧 一、设置 1.优化校准:可以在menu菜单中找到它,一般使用“标准”就可以,建议将“标准”的锐度调+3,对比+1,饱和度+1,这样可以使照片“更锐”,拍人像时建议锐度调+4,风景建议锐度调+7。 2.D-Lighting :关闭,可以在menu菜单中找到它。这个功能是由相机计算出的暗部细节,不会那么精准,会使照片细节模糊,尤其拍夜景的时候会更明显。需要的话可以在拍摄之后进行此项调整。 建议在大光比环境下使用高动态HDR,是按照不同曝光拍多张照片,再进行合成,效果要好的多,不过有可能会颜色失真。 3.Fn按键:作为D唯一的快捷键,默认是切换10秒自拍的,但是延时自拍很少使用,建议将其设置为ISO调整,这样按住Fn键,拨动拨轮,就可以方便增减ISO 了。 4.AF区域模式:调整成3D跟踪,机器会自动跟踪开始的对焦点对焦的,对于慢速移动的物体或者对焦后二次构图很有用。 5.M档:如果你是出去旅游或者是要随时抓拍的情况,就尽量不要用M档了,改用A档,因为A档是光圈优先,你只用调整光圈,机器会自动调整快门速度达到Ev平衡,使你的照片很少欠爆过爆。 6.Ev平衡:机器默认的平衡都是设置在18%灰度的基础上的,所以如果画面上白色比较多,那画面拍出来就会偏灰,就需要我们适当增加一些曝光补偿,如果会面上黑色比较多,那么画面拍出来还是会偏灰,这时我们就需要降低一些曝光补偿。 7.测光:一般情况下,白天用范围或者中央评价测光就可以,夜晚最好用点测光。

8.IS0:此值越大,快门就会越快,ISO提高一倍,快门就快一倍。但是噪点就会增加,现在对于D的认识是,白天400,室内1600-以上,夜晚6400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噪点控制还是很不错的! 9.光圈:此值越大,所产生的光圈越小,这个大家要先了解好,也就是说,f22 的光圈比f3.5的光圈小,那么光圈越大,说明光线能更多的到达emos上,也 就能得到更快的快门,和上面一样,光圈大一倍,快门也会快一倍。同时,大光圈,会得到浅景深,也就是说背景虚化越厉害。另外,光圈的定义是建立在人眼是1.0的基础上计算的。一般来说,拍摄风景时,光圈都要在f8-f11之间,近景要f4左右。 10.快门:快门时间单位是秒,那么秒数越多,说明照片的曝光时间越长,反之曝光时间就短。那么秒数越多,你的双手就更有可能晃动,这样照片模糊的几率就越大。另外镜头的VR作用总之是有限的,不要过于依赖。 11.焦距:套头焦距是18-55,D是DX非全画幅的相机,焦距需要*1.5,也就是说套头的实际焦距就是27-82.5 了。焦段越小,拍摄的画面场景越大,反之 场景越小。同时,随着焦段的增加,景深越小,背景也更容易虚化。 12.镜头:一般来说,套头的18-55已经够用了,所以买了狗头的可以先练下 技术,不用着急换。很多评测都要求买50定,因为50焦距是标准镜头,可以 帮你熟练构图。但是D是DX非全画幅的相机,所以要乘以1.5,这样50变成了75,变成人像头了,所以大家应该买35定,换算焦距后是52.5,基本是标 准镜头的了。现在基本都是35扫街,只有到大场景的时候才用下18-105。长 焦感觉不实用,喜欢偷拍的除外吧呵呵。人像定焦有些需要,但是看你有没有 模特了。闪光灯还是应该入一枚的,不需要太复杂。圆满后,再回头考虑换 个更好的广角变焦吧,切勿已经入了狗头看到大湿们的牛头照片觉得是镜头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