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

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不仅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因素,并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原因、存在问题等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径和有效办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策建议经济影响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to shift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ountry to a modern industrial country road to the inevitable.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not only fundamentally restricted the agricultural labor productivity, to a certain extent also restricted the increase of farmers' income, has become the rural economy and even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important factor of the lagged, and for the stability of the society in our country has a direct impact. Therefore, to thoroughly solve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s the key to need a lot. Cause of the r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in China, problems such as study, put forward some suitabl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ur country agriculture surplus labor transfer way and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the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also for social stability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chieve the goal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The-countryside-surplus-labor-force transfer-of-employment 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 the-economic-impact

目录

前言 (1)

正文 (2)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分析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发展背景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影响的分析

六、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存在的各类问题

七、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二)逐步提高农村素质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障

(四)实行有利于农村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农村土地政策

(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增加组织、宣传、服务的力度

八、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不利因素

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十、对我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想法

十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景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前言

由于历史的原因,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农业经济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农村经济停滞。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日趋严重。改革开放,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推广,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公社制度的接替使农民得以自由支配劳动时间,自由选择生产和经营方式。在农业和非农产业比较利益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自发地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在没有城市户口的情况下自由地出入城市,并长期留住在城市。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原因分析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原因:

1、积累性剩余

建国后,由于我们实行了错误的人口政策,导致人口出生处于很高的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增长速度和总量远远大于同期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需求,其中尤以农村为甚。人多地少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也是造成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的最主要的原因。

2、替代性剩余

在我国农村,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有了大幅提高,由此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导致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减少,其结果,大批农业劳动力就会从农业中释放出来,成为剩余劳动力。

3、波动性剩余

我国现在约有一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但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流动性的,并未真正城市化。一遇大的经济波动或其他风吹草动,就会被迫回乡。这种波动性剩余不是每年都发生的,但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对稳定的影响,给各级政府带来的压力,却比还未进城打工、隐性失业于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大得多。

4、消费性剩余

恩格尔定律认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例将会不断下降。其中包括消费者从重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向重视工业品和劳务的消费转化,这种转化带来了消费结构的变化。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主要以提供食品为主第一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而以提供工业品和劳务为主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了巨大的空间,这就引发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冲动和农业劳动力的过剩。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发展背景

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转型过程中,劳动力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农村及农业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隐性失业”问题日益严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4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0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0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1999年提高1.79%。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

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的趋势明显。

三、相关概念界定

1、农村剩余劳动力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发达国家大批城市工人为避免失业而被迫积累了一些知识、技能和经验,但这些知识和技能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工人的生产率远远低于潜在的生产率。针对这一状况,1939年,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提出隐蔽的劳动潜力,即隐性失业(disguised or concealed unemployment)的概念。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进一步用隐性失业来描述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部门中那些边际生产率为零的过剩劳动力。之后,罗森斯坦?罗丹把这一概念引入发展经济学,从此隐性失业就成了发展经济学的一个术语,指工业化过程中从农业部门中转移出去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一部分劳动边际产量等于或小于零的农业劳动力。

关于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中是否存在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经济学界一直存在分歧。舒尔茨等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中资源配置是完全有效的,不能说其中有剩余劳动力。然而刘易斯等却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有较为庞大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吸收了大量就业人口,过多的就业人口使得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极为低下,甚至几乎为零,在有些情况下甚至为负。他们将传统农业中这部分边际劳动生产力为零或为负的劳动力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因土地缺乏、生产技术提高及近几年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能力的下降,农村中有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因此传统农业中存在剩余劳动力的观点符合我国国情,但这并不意味着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完全适用于我国。我们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界定为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构成失衡,劳动力供给超过了由生产技术条件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出现的低效用或负效用的劳动力。这意味着存在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不仅量上不合比例,而且在质上也不相适应,实质上没有有效结合。首先,这些劳动者表面上并没有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没有像公开失业人员那样处于“没有工作”的状态,但从利润最大化目标来看,他们是冗员;其次,从表面上看,这些过剩劳动力已经有工作,但实际上他们的劳动供给始终低于其供给愿望。

2、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劳动力

向非农产业、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转换的过程。更多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走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会出现农业劳动力过剩的现象,这部分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及城镇获得就业岗位,这个过程称之为“转移”。

由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包括就地转移(即就地的职业转移,也就是职业的转换)和异地转移(即从农村到城镇的转移,也就是身份的转换,包括职业的转换和就业地域的转换)。目前,国内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文献更多的是侧重于对农村劳动力的异地转移的研究,或者说人们常常没有将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加以区分,在使用劳动力转移概念时就自然的将其限定为农村劳动力的异地转移。本课题研究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概念的使用则包括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个方面的内容。

3、二元经济

二元经济理论最早由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提出,目的是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过程。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可划分为资本主义部门和非资本主义部门,资本主义部门是指使用可再生资本,并为此支付资本家报酬和为寻求利润而雇佣劳动者的城市现代工业部门;非资本主义部门是指不使用可再生资本,不雇佣劳动力以谋求利润的农村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部门。这一理论经过拉尼斯、费景汉、乔根森等经济学家的进一步补充和阐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他们认为,不发达经济中既存在着大量落后的传统乡村农业和手工业,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相对先进的现代城市工业。乡村的农业和手工业属于前资本主义范畴,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较低。新兴城市工业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较高,因而有较多剩余。这些剩余表现为资本家的利润并成为资本积累的源泉;同时,工人的收入水平高于农民。

4、城市化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它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逐渐演化为城市地域;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居住条件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改善;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并在农村地区不断扩散和推广。城市化是一个动态发展和扩散的过程,是经济发展的空间聚集与分化的过程,是一种产业结构及空间分布结构的转化,是传统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向现代化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化,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农业社会的新的文明层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发展的必经阶段。

城市化进程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而且提高了人们的收入和素质。在产业集聚过程中,同类企业和上下游的关联企业聚集,逐步使生产、服务综合为一体。产业集聚使得经济活动成本得到降低,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口前往城市创业与就业,以达到节约交易成本的目的。同时,产业集聚不断促进着具有相应技能的人口群体向特定区域聚集,使教育、科技、金融保险、交通运输与之配套。在城市工作可以获得较高的收入,享有较高的消费,这吸引农村人口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迁移。由于大多数居民从事先进的产业活动,有着较高的生活质量,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摆脱了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追求文明进步,崇尚开拓进取,自尊、自强成为社会时尚。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它一方面使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运动,并在城市中从事非农工作,加大了城市的人口密度,强化了城市的经济职能;另一方面使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装便,表现在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这两方面实质上是互动的。所以,城市化不是简单的人口集聚问题,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表现。

5、城乡关系

城市化进程一般可分为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完全实现阶段四个阶段。与城市化进程的阶段划分相对应,城乡关系表现出以下不同的特征:在起步阶段,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低,城乡差距大,在这一时期的城乡社会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以限制劳动力流动的城乡对立为主的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提高缓慢。在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的快速增长主要表现为城市地域的扩大、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在基本实现阶段,城市化“量变”到一定程度(50%)后产生“质变”,是人类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城乡关系逐步转为城乡融合,既有农村劳动力的溢出又有城市人力资本的外溢,城市化和国民经济保持缓慢的稳步增长。在完全实现阶段,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城乡差别完全消失,城乡融合进一步加深,城市化朝着最高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居民共同享受着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总结起来,有以下方面的制约:

1、农村劳动力素质制约

农村劳动力素质制约。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农民在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没有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教育经费与适龄人口的匹配不相适应,一方面是教育经费缺乏,教学条件落后;另一方面,农村适龄人口的入学率低,农村的教育状况与城镇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进城打工的农民子女的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农村内部就业空间不大

当农业朝着现代化发展时,劳动力的投入对增产的作用会大为减弱,农艺、机械和化工产品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越发突出。当这种替代作用累积到一定量时,对劳动力的排斥现象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使整个生产过程发生节省劳动的情形,劳动内部的就业机会非但不能增加,反而有减少的现象。

3、农村非农业发展受阻

近些年,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滞缓,随着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金密集型转变,劳动就业成本大幅度增加,加上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济效益不佳,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影响。

4、没有建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土地流转制度

土地所有者主体及土地预期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使得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使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纠纷不断,大大地降低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速度及数量。而农民土地不退出,农村土地的细碎分割的问题就不能解决,也就意味着农民的转移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5、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中国农民开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但是这些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却并没有享受到城市的种种保障制度,又加上自身渐渐远离土地,正日益处在一种尴尬境地: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干着和城市工人相同的工作,却不被城市所承认,同时由于没有工人身份,他们没有组织,没有参加工会的权利,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没有起码的劳动福利保障。

6、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

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

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影响的分析

在2003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开始出现“民工荒”现象。随后,这一现象扩大到长江三角洲地区,2009年,我们看到了“返乡潮”,2010年年初,我们又经历“技工荒”,“招工难”的现象。面对这些情况的出现,李梦、黄敬宝认为“我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时代转变,这个转变的转折点将在‘十一五’期间出现”,他们通过调研(问卷调查)发现我国存在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没有“进城”而是选择从事非农业劳动或是本地打工,还有很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转移出去;阻碍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主要有自身知识技能不足的束缚;社会中缺乏相应的中介机构,信息不充分,社会保障缺乏,子女上学问题难以解决等。Knight在WIDER vorkshop的论文中从收入的角度也提出还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已经到了劳动力稀缺阶段。尽管农村和城市人均收入都有大幅度的提高,甚至是相当迅速的,但是整体依然落后于人均

GDP的增长(8.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国外学者对非农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出了不少经典的理论。其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最为系统、最富有应用价值的是经济理论即“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刘易斯(Lew isWA)创立了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结构模型,费景汉(FeW、拉尼斯(Ran is G)和乔根森(Jorgenson D)对二元结构模型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后来托达罗(TodaroMP)又补充了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完善了二元经济配置的理论。许多发展理论认为,劳动力流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种重要机制。通过研究认为迁移或劳动力流动并不必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甚至可能扩大这种差距。劳动力流动扩大与收入差距缩小保持理论上同步关系的需要四个条件,即:劳动力转移必须反映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这种结构变化;必须以接受地的拉力为主;劳动生产率以及每个劳动力拥有的产值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从不均等趋于均等;迁移是不受制度约束的自由流动行为及其长期结果。

林毅夫等通过估计迁移者对收入差距的反应弹性,认为迁移是一种减少收入差距的机制,但他们也注意到户籍制度的存在和沿海地区的过快发展速度,目前的迁移规模不足以缩小收入差距。

六、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存在的问题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七、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一)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1、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升级,首要应大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传授一些专业技能,训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具备专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并对农村农民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就指导,突出实用性有效性,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为农村就业创造条件。

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积极引导农民种植产量高、经济效益乐观的优良品种作物,组织科技人员下村、下地进行亲自指导,使得让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掌握科学技术,加强自身技能,累积经验.培训具有较高文化的经济能人,带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长远来看,发展农村教育,

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才是治本之策。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包括物流、饮食、修配、娱乐、房地产、旅游、信息咨询、金融等行业,行业多、门类广、投资少,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并举。第三产业可容纳的劳动力比工业多2-3倍,其扩大就业优势明显。第三产业是劳动力的蓄水池。当扩大再生产和新兴部门同时出现,需要追加和更新劳动力时,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可转业而被吸纳。尤其在缓解结构性失业上,第三产业具有特殊作用。因此,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近期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要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的服务业,支持、鼓励和引导私营、个体企业兴办服务业,充分发挥它们在活跃市场、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

3.实行农行多种经营,加大市场需求力度

一方面根据政府各部门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应做好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业务培训、素质培训、岗前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加大二、三产业发展,发挥本地优势,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提高地方经济的吸纳能力,推进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还可大力发展私营经济。

4.改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

有关部门应加大法治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消除城乡劳动力各种不平等的政策,尽可能使农村劳动力在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上与城市劳动力相对平等,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自由流动。最大限度地争取省、地政策支持,有效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对那些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政策、做法以及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单位的人与事给予严厉制裁,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医疗卫生、子女教育、劳动保障等多方而与城里人享受相对平等待遇。

5.依靠政府参与并加大组织劳务输出的力度

农民们极希望在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中有一个好的组织管理。日益扩大的打工队伍及激烈的竞争,对劳动力的要求和市场需求也逐步提高。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参与组织劳务输出的力度:一是实行外部转移,对外出民工进行较系统的文化、技能培训,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培育中介机构,拓展境内外劳务输出渠道;二是更好的利用内部吸引,鼓励发展密集型产业,帮助农民在近处打工,实现离土不离乡。

(二)逐步提高农民素质

知识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

从近期看,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有以下措施:

尽快推广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保证适龄少年儿童入学,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2)农业生产技术培训。

在农业技术方面多为农民搞点技术培训,多进行点试验示范,来不断地提高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证

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制定公平合理的农民就业政策,保证进城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权利和公共服务。此外,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加快步伐,加大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得离开土地的农民也同城市居民一样,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直接受益者。

(四)实施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农村土地政策

土地是农村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能否充分发挥土地这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是衡量土地产权制度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

(1)发展土地股份合作。

(2)进行土地规范流转。

(3)进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五)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增加组织、宣传、服务的力度

政府应当做到:

(1)广泛搜集市场用工信息,为外出农民工搭桥、铺路;

(2)宣传、组织与领导农民进行劳务输出;

(3)对外出打工农民提供权益保护功能;

(4)对外出劳动力提供跟踪服务;

(5)知识培训;

(6)培育市场中介组织,疏通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渠道;

(7)依法整顿劳动力市场,规范中介组织行为。

八、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不利因素

1、农业内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消化能力受到制约

随着人均农用耕地的不断减少,再加上现有农用土地使用制度、资金、技术的限制以及农产品市场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资源的开发将受到很大的限制,因而也限制了通过农业内部扩张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2、城市就业形式压力大

由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近几年城市经济发展的不景气,城市就业面临着下岗和失业人员的强大压力,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受到了阻碍。

3、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经济力量较为薄弱,不具备强大的财力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经济上的支持。由于各级财力都较紧张,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另外,二元经济及相关制度的约束,一些不合理的政策、农村劳动力素质和目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强有力的组织等,也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合理的转移的不利因素。

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1、造成农村家庭结构不合理

中国即将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由于大多数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大部分农村出现了“空巢老人”的现象;另外,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平均收入低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等一系列问题,广大农村地区更是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老人被迫承担教育孙辈的“隔代责任”,孩子得不到父爱母爱,老人得不到关注,农村家庭结构很不合理,由于中国农村人口众多,所以该现象特别严重,亟需解决。

2、并不是真正的转移

现实情况是,中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是真正的转移,他们在城市只是简单地打工挣钱,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城市中去,这些剩余劳动力在城市没有住房,也不能享受关于居民的各项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

3、导致部分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外流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失去强大的动力。在某些区域甚至大部分土地荒芜,无人耕种,成了名副其实的“空村”。但是这种情况也为我国加快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难以消除的症结所在

中国经济的外延增长很大程度来源于中国的“人口红利”即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在这种结构下,只要付出高于农村收入水平的工资,就可以吸收大量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是低层次的转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企业采取雇佣更多劳动力的方法完成对技术进步的替代,这样不仅不利于第一产业的发展,反而更加阻碍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是未来在处理劳动力转移问题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十、对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想法

一、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从推动工业化入手,因为工业化是经济现

代化的主体内容,是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二、"民工潮"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对此应充分肯定,积极引导;三、不宜在长时期内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行"离土不离乡"式的就地转移模式,而应将加快城乡体制改革、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推进城市化、实行"离土不离乡'的异地转移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同时对原有的就地转移进行改造,鼓励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扩大重点小城镇规模;四、要将改革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城乡分割劳动制度作为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条件;五、将推进农业产业化或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乡镇企业和推进城镇化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同时要注意这三个方面的协调推进。

我们自身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至关重要,通过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课题研究,重点揭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特点,指出现存的挖掘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和特征,并论证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深度挖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可行途径,通过国内远近状况比较,预测了未来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和前景。农业是中国的一项大型产业,我们需通过各方的努力才能实现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目标。

十一、对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想法

而观之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总体上仍然供大于求。“民工荒”实际上折射出的是社会对农民工身份和权益的歧视,以及受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及培训机制不完善所导致,它并不能掩盖中国目前的二元经济结构社会的劳动力供给具有无限性这一特征。可以预测,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这一现象仍将继续存在。

结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有待解决的一项世纪工程,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能否提高、农业现代化能否实现、农村经济能否走出发展困境,而且还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合理、有序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是靠单方面的政策,它需要政府、社会、农民共同努力。尽管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这一过程将是漫长和艰难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但只要我们群策群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找到正确的解决途径,相信在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这个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1] 惠宁、霍丽,《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

[2] 蔡昉.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 [J].《中国农村经济》2007

年,第 10

[3] 刘春岭. 中国乡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测算研究 [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

[4] 蔡昉.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收入差距 [J].《经济学动态》 2009年,第8期

[5] 李荐.张广文,从托达罗模型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解决方案

[J].商业经

济2010年,第九期

[6] 蔡访.《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6月,第一版

[7]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量分析[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8] 李梦.黄敬宝.刘易斯模型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J]. 消费导刊 2010年,第3期

[9] 钟德友. 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10] 边保全农业经济 2010年

[11] 李慧勇,孟祥娟.劳动力成本上涨将改变企业利润格局——劳动力成本与通

胀、企业利

润的比较研究[Z].2010年

[12] 陈淮.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中国经济信息,2004,(6).

[13] 赵海东,王治国.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7).

[14] 蔡艳.我国剩余劳动力的成因与转移分析[J].新西部,2006.

[15] 荆毅,王治国.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初步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