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世纪西欧的教权和皇权之争

中世纪西欧的教权和皇权之争

中世纪西欧的教权和皇权之争
中世纪西欧的教权和皇权之争

中世纪西欧的教权和皇权之争

教权和皇权的斗争是中世纪[1]西欧的重大事件,主要表现为11~13世纪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2]皇帝为争夺主教或修道院院长授职权而进行的斗争,其起因相当复杂,性质分析存有分歧,持续过程较长,影响也很深远,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课题之一。

原因:10世纪时的意大利,四分五裂,德意志萨克森王朝国王奥托一世应罗马教皇的请求挥师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镇压了罗马贵族的叛乱,并占领了伦巴德,接受了意大利国王的称号。奥托一世不仅把大片的土地,而且把土地上的行政、司法、财政等权利全部封赐给主教和修道院院长。因而得到教会的支持。962年2月,教皇约翰十二世为感谢奥托一世的帮助,在圣彼得教堂亲自为奥托一世加冕称帝,建立起日耳曼民族罗马帝国,后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开始直接任命大主教、主教和修道院院长,并且干预教皇的废立。帝国名义上包括德国和意大利北、中部等国家和地区,实际上在封建割据形势下,并没有建立大帝国的现实物质基础,意大利人也不断掀起反抗斗争,使德国的统治难以巩固。

性质:政教首领为了便于维护统治,既互相勾结,又经常冲突,皇帝与教皇间的冲突集中地表现为争夺主教续任权,这实质上是争夺主教领地上的政权和捐税收入的斗争,教权阶层为了要摆脱世俗政权的控制而保持独立地位,力图建立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统治体系。

从10世纪起在教权阶层中展开的这一加强教会权威的活动,称为克吕尼运动[3]。运动的主要纲领是:教权应置于俗权之上,教皇由教廷的枢机主教们选举。反对世俗君主的干涉,任命主教权应属于教皇,反对世俗君主的任命权,在教士和僧侣中规定严格纪律,实行独身制度,以提高教会的威信,并对俗权保持独立。该运动后期甚至要求教皇权力高于一切,可以废黜世俗君主,此理论主张还得到了实践。运动最主要代表人物是教皇格里高利七世(1073~1085年在位)。在实行这些纲领的过程中,引起与德皇亨利四世以及依附皇权的主教们的冲突。

1075年,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命令规定各地主教的任免权在于教皇,世俗君主无权干涉教会事务。1076年,亨利四世就纠集国内忠于皇帝的主教,在沃姆斯召开宗教会议,宣布废黜教皇;随后教皇则在拉特兰召开会议,宣布开除亨利四世的教籍,废其帝位,解除德国臣民对亨利四世的效忠誓约,煽动众诸侯反对亨利四世。亨利四世迫于形势,于次年1月亲自身披悔罪衣、赤足冒雪前往教皇在意大利居住的卡诺莎城堡请罪。待他实力增强后,又以武力把教皇驱逐出罗马,另立新教皇。

结果与影响:“卡诺莎事件”是西欧教俗权利之争的第一个高潮,以后授职权的斗争持续不断,直到1122年双方达成妥协,签订《沃姆斯宗教协定》。规定主教的授予权由世俗君主和教皇共同掌管,皇帝只授予象征世俗权利的权标,教会授予象征宗教权利的指环和权杖。此协议使皇帝和教皇争夺主教续任权而进行的一个半世纪的斗争暂告一段落。

教俗权利之争打破了天主教会完全垄断西欧社会生活的局面,促使11世纪以后西欧经济的显著发展,间接地为西欧城市取得自由或自治、世俗学校和大学的应运兴起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使西欧社会的政治力量格局更加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世纪乃至近代德国和意大利的长期分裂[4]。

外国教育史经典笔记:第五章 西欧中世纪教育和阿拉伯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经典笔记:第五章西欧中世纪教育和阿拉伯的教育 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前的近1000年,通称为“中世纪”(Middle Age s)。这是西欧封建制度从发生、发展到衰落的历史时期。西欧中世纪教育就是指这一时期的教育。在整个中世纪,教会学校是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机构,与教会学校并存的主要是世俗教育。 第一节西欧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 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基督教会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它在意识形态上居于独尊的地位,并且垄断了中世纪的教育。 一、教会学校 在中世纪,西欧的教会学校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修道院学校、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在这三类学校中,修道院学校因其藏书丰富、管理严格等特点而成为最重要的教会学校。 1.修道院学校

修道院学校主要是指设在修道院内的教育机构。就其发生而言,修道院学校是基督教修行制度(或称寺院制度)的产物。 修道院学校分为两部分。一为“内学”,主要负责对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学生的教育。一为“外学”,负责对不准备担任神职的学生的教育。 修道院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服从、贞洁、安贫等品质。 修道院学校以圣经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行的教材为《教义问答》,是基督教教会对初信教者传授基本教义的教材,用问答体裁写成。 神学加上“七艺”构成了修道院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而神学则成为其他学科的“王冠”。 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多由修道士和其他神职人员担任。 教会学校对学生的管教极为严格,棍棒和鞭条是学校的必备品。 2、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 大教堂学校又称主教学校或座堂学校,一般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其性质和水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学校设备和条件比较好,学科内容也比较完备。 堂区学校一般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是对一般居民子弟进行初步教育的一种形式。 二、托马斯·阿奎那的教育思想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4~1274)是西欧中世纪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大学教师。托马斯·阿奎那在教育和神学的关系中,把教育思想从属于神学之下,形成了神秘、系统、独特的经院主义的教育思想。 1.阿奎那的教育目的论

高校教师资格证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总结《教育学》和《心理学》 1、定义: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在四科中,文科是基础,学习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法、神、医是高级学科。 4、英才教育毛入学率<15%大众化教育15%-50%普及化教育>50% 5、在美国把中等后的所有教育都称为高等教育。 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概念为: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等中级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7、从高等教育的性质上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8、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 9、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P5 (1)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2)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10、20世纪80年代,哈佛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六大类,文学与艺术、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分析、道德思考、外国文化,意在培养出有教养的美国人。 11、我国古代的“学而优则仕”传统与官学的设立便是把教育视为一种政治工具的具体表现。 12、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一是通过改善教育对象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结构,来提高其从事社会生产和管理活动的能力,二是通过知识与知识应用,推动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高速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 13、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P10 14、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P12 (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2)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发展对我国大学建设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9317349381.html, 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发展对我国大学建设的启示 作者:闫雪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9期 摘要:5-14世纪,西欧处于中世纪阶段,基督教的繁荣对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中世纪大学发展的影响尤为显著,中世纪大学成为了现代西方大学的直接渊源,中世纪大学的文化内核和精神气质一直传承至今,让许多西方大学历史悠久,成就令世界瞩目。本文主要分析了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优点,寻找一些对我国大学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西欧中世纪大学大学建设发展启示 一.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政治的稳定为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西欧封建制度在11-12世纪进入发展的顶峰时期。王权的统治让社会趋于稳定,新兴的城市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对新的精神依附,文化信仰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新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形式提出了要求;对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形式革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其中当属中世纪的大学的形成与发展最为引人注目。 (二).中世纪大学的发展过程 西欧中世纪的大学起初只是一种小型的自主学习的场所,一般是由一名或几名有声望的学者与其追随者形成的小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易。中世纪西欧农业发展稳步上升,手工业和工商业迅速发展,与之紧密相关的法律事务,文化交流,医疗保障等也随之发展起来。 意大利是欧洲中世纪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最早的中世纪大学也首先在意大利孕育而成。意大利南部的萨莱诺大学,原本是当地的一所医学校,它对欧洲医学教学研究的发展的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不受教会欢迎的波隆那大学最终也被政府承认。 巴黎是中世纪基督教世界的知识之都。巴黎大学成为欧洲神学理论研究的中心。这一时期,西欧各国的大城市大兴办学之风,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德国的海德堡大学、科隆大学都是在这一时期建立的。 二.西欧大学的类别与课程体制

2019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第6课《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检测试卷语文

《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检测试卷 1.“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话。下列对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时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一些 B.城市属于国家,由国王委派官吏进行管理 C.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受领主的剥削 D.城市居民通过斗争,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 2.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封建庄园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庄园里的居民不包括() A.领主 B.农民 C.农奴 D.商人 3.下列关于中古世纪庄园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②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奴隶③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 ④ 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右面是西欧中古时期庄园示意图,庄园里有农田、 牧场、森林和水源,还有教堂、磨坊及法庭等。其中 庄园的土地分为( ) ①直领地②农奴责任田③份地④国王的土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5.在中世纪西欧城市取得自治的过程中,被市民视为自由“保护神”的是() A.“特许状” B.城市立法 C.市议会法令 D.罗马法 6.西欧中世纪庄园中设有教堂,法庭。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B.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经济组织 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 D.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 7.某同学对欧洲大学的起源非常感兴趣,他整理了如下资料卡片: 资料反映了() A.基督教会占有大量土地 B.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C.教皇权力凌驾于国王之上 D.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8.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下列与西欧大学兴起无关的是()A.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 B.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人西欧。 C.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 D.欧洲封建庄园广泛出现 9.这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逐渐瓦解了封建经济;这里,洋溢着自由的空气;这里,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这里,点亮了冲破中世纪黑暗的曙光。“这里”是() A.古希腊雅典城邦 B.中世纪欧洲庄园

2013年历史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详解)

2013年历史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详解(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共40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考古学文化中,与后来游牧文明有密切关系的是 A。马家窑文化B。红山文化 C。仰韶文化D。屈家岭文化 2.整合儒学,结束经学今文、古文之争的汉化学者是 A。董仲舒B。刘歆C。郑玄D。许慎 3.科举考试中的糊名、誉录制度确立于A。唐代B。北宋C。南宋D。金代 4.元代“也里可温”一词所指为 A。基督教B。摩尼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 【参考答案】A 5.明太祖朱元璋称:“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督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其中“五府”为: A。监察机构B。司法机构C。军事机构D。宦官机构 【参考答案】C 6.关于中国近代史开端有多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史始于明末的学者是 A.范文澜B胡绳C。蒋廷黻D。郭廷以 【参考答案】D 7.致使中国领土被割占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俄《瑷珲条约》B。中俄《勘分西北界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伊犁条约》 【参考答案】A 8.民国前期的国会政治结束于 A。皖系军阀执政时期B。直系军阀执政时期 C。临时执政府执政时期D。奉系军阀执政时期 【参考答案】D 9.下列作品中,以解放区土地改革为主题的是 A. 《小二黑结婚》 B. 《荷花淀》 C. 《暴风骤雨》 D. 《红旗谱》 【参考答案】C 10.20世纪60年代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是 A。英国B。联邦德国 C。瑞典D。法国 【参考答案】D 11.完全统一以色列部族和犹太族为一个王国的是 A。雅各B。扫罗 C。所罗门D。大卫 【参考答案】D 12.古代印度社会中,军事贵族属于 A。刹帝利B。婆罗门 C。犬舍D。首陀罗 【参考答案】A 13.成功释读罗塞塔碑文,奠定埃及学基础的有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中 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中世纪大学的 形成与发展 (三)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在中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工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开始出现新兴的市民阶级,并在文化教育上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十字军东征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西欧人扩大了眼界。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一种世俗教育形式的中世纪大学出现了。中世纪大学最初是由一些学生和教师按照行会形式自愿结合成的“组合”,旨在某一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最早的中世纪大学是意大利的萨来诺大学(以医学着称)、波洛尼亚大学(以法学着称)和法国的巴黎大学(以神学着称)。按领导管理体制的不同,可以分为“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两种类型。中世纪大学分文、医、法、神四科,其中文科是其他三科的准备阶段。当时,大学享有许多特权,如大学自治、免除赋税和兵役、迁校自由、颁发教师许可证等。此外,中世纪大学还始创学位制,学生合格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学位。中世纪大学的出现和发展,打破了西欧封建社会的闭塞局面,并从人才上和思想上为文艺复兴运动做了准备。现代欧美一些大学在一些做法上继承了中世纪大学的传统。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 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着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四)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 11、12世纪,由于生产的发展,西欧城市重新形成,这些城市以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为主,从事这些活动的手工业者、商人又构成了城市中的特殊阶层,也称市民阶层,他们是资产阶级的前身。新兴市民阶层具有本阶级的特殊经济利益和政治斗争的需要,这些利益和需要反映在教育上,便是缺乏满足这种需要的学校,于是,一种新型学校形式应运而生,这就是城市学校。城市学校并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为新型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比如,由手工业行会开办的学校城为行会学校,由商人联合会设立的学校称为基尔特学校。城市学校作为一种学校类型,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在领导权上,最初大多由行会和商会开办,以后逐渐由市政当局接管。从其归属上看,尽管与教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打破了教会对学校教育的垄断;从内容上看,强调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的基础知识与商业、手工业等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的学习,扩大了教育的内容,使学校教育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一些程度

第二章_欧洲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第二章欧洲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概述 欧洲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也就是欧洲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 所以首先我们要知道中世纪指的是什么,他的含义是什么,对 于这个问题,不同的教科书对他的界定是不一样的。但是,我 们应该知道:古罗马帝国公元416年开始发生战争,灭亡以后 公元5世纪西欧各个国家从奴隶社会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一直 到15世纪、16世纪的时候封建制度开始解体,也就是说,欧 洲中世纪的经济思想指的从公元5世纪到17世纪中期将近 1200多年,这个跨度的历史,所以西欧中世纪指的是从公元5 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左右,严格来讲就是到英法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之前这个时间跨度内都把他 叫做欧洲中世纪,或者叫西欧中世纪,西欧中世纪也是西欧封 建社会形成发展和繁荣的时期。欧洲中世纪还可以分为封建社 会的早期繁盛期和晚期,所谓的早期就是从公元5世纪到10世纪;所谓的繁盛期就是从11世纪到15世纪,所谓的晚期就是 从15世纪末到17世纪中期,晚期也是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 义生产萌芽产生的过度时期。 一、西欧封建制度概况 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继承是封建主(地主)占有土地和不 完全地占有生产者——农奴。农奴劳动是封建社会生存的基础。西欧封建社会自下而上形成一个复杂庞大的等级结构,其中最 底层是依附于土地的农民,即农奴。再往上,则为小贵族、骑士、男、子、伯、候、公、王,最后为帝。封建社会的统治等

级是贵族与教士。农民等级则没有权利。因此,在这两个阶级之间,不断地展开残酷的斗争。 二、封建社会早期的经济思想 从5世纪末到10世纪末,是西欧封建社会的早期。这段时期经济思想的特征是封建主为大地产辩护,而农民起义和各种神秘主义的宗教异端则力图维护原始公社所有制。反映这种情况的重要史料有:6世纪的《萨利克法典》、8世纪末查理大帝的《庄园敕令》、9世纪萨克森农民大起义的资料。前两者是研究这一时期经济思想的最可靠的文献。 1.保护原始公社土地的集体所有制。《萨利克法典》规定土地归农村公社马克所有。公社农民只在一定条件下拥有一份耕地和草地的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可以世袭,但不许转让或出售,土地的最后处理权仍然属于村社集体。《萨利克法典》作了种种规定保障集体所有制不受侵犯。 2.保障自由法兰克人的人身自由及其私有财产。 3.《萨利克法典》既保留了氏族经济思想的残余,也表现出一些早期封建主义萌芽的特征。 《庄园敕令》是8世纪末查理大帝为整顿领地而对王室庄园管理人所下的一份诏令,在《萨利克法典》之后约300年左右。 1.确定庄园组织所有权。 2.对生产经营问题作了详尽的规定。 3.主张采取各种方法剥削农奴。

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庄园经济

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庄园经济和城市复兴 “中世纪”一词最早出现于文艺复兴时代,它是16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的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们首先提出来的。它一般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中世纪的欧洲,文化落后,思想愚昧,是历史上所谓的“黑暗时代”。 成为欧洲中世纪经济基础的是封建庄园。而庄园是自然经济(即小农经济)的一种,所以确切地说中世纪欧洲经济体系属于庄园经济。 中世纪的西欧庄园其实源自罗马帝国。我们知道4-8世纪之后,东边过来的蛮族军事集团完全取代罗马帝国旧部,成为整个西部欧洲的统治阶层.他们起先属于游牧部落,在攻击罗马帝国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游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不适合于新的领土,而新的领土上,原先已经存在的罗马帝国奴隶制庄园和农业生产供应下的奴隶制城堡、城镇,其生产能力之高、生活条件之舒适,完全符合这些军事领袖从物质和人员上补给军队、生活享乐等方面的需要,庄园和城堡在战争中的作用也使他们意识到这两者是战斗中的重要军事建筑,同时也是统治被征服地区的良好工具___统治者可以住在防卫森严城堡里,被征服地区的人则多被赶到附近的庄园里做工,在和平时期他们是农业生产者,战争时期则被抽出来武装成士兵派往战场. 因此,罗马的奴隶制庄园经济得以大部分保留,高层军事领袖分封手下的人成为某地区的管理者,这个人也就同时成为这里的庄园主和城堡主,他在城堡处理军事和行政事务,在庄园组织农业生产活动。 欧洲中世纪封建制下的庄园,就庄园土地成分而言,大致上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领主的私有地。 第二,农民的份地。 第三,供放牧的草地。 第四,提供庄园木材的林地。 就庄园的建筑而言,则大致分为三种: 第一,是位于高处,豪华的庄园主住所,但并非一般人认为的城堡。 第二,简陋的农民茅舍。 第三,公共设施,包括教堂,水磨房(庄园主所有)和手工业者的库房。 庄园内有一切日常生活的设施,从根本上而言,庄园作为集体耕作,无人可以单独拥有耕地和耕地所需的动物和工具。 庄园内的公共设施很多,包括庄园主的私地在内,作为隶农的劳役,且具有优先权。 封建庄园经济的特点就是:封建主拥有庄园,在庄园中使用农奴(无人身自由,终身及自己的后代都属于封建主,以罗马帝国时期奴隶、4-8世纪蛮族入侵时期战俘后代为主要来源)、雇佣自由农民(由破产的有人身自由的农民和破产市民等组成,庄园主雇佣其进行耕作,或者直接把农业用地分割出一部分来租给他们经营农业)进行农业劳动。生产上自给自足,由于中世纪欧洲战乱频繁影响了经济发展,所以在生产技术改造方面远远落后于中国、阿拉伯等地区,生产力也就显得低下。 同时庄园收成分配上,农奴劳动部分完全上缴给主人,主人仅提供给农奴维持生存的必须物品和粮食;雇佣农民的收成则至少一半以上、有时甚至达到8成要交给封建主,一般长期采用上缴农产品的实物地租;在15世纪前后因对金银的需求量加大,慢慢向货币地租转变。封建主获得地租后,用实物形式向上一级封建主(比如骑士向封自己为骑士的男爵或伯爵,有时甚至是国王本人)交纳一部分收成,作为对上级的回报。该收成比例并不统一确定,上一级封建主自己规定,一般是一成到三成。同时封建主也要把收成的十分之一(按《圣

浅谈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欧的影响

浅谈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欧的影响 吴丽红 10020126 摘要基督教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形态,至今仍对西欧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回溯以往,可以看到中世纪的基督教对西欧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文学等各方各面都烙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基督教在人们最绝望的年代中产生,从精神上拯救了人们,带给人们希望,也在物质上给了人们一定的慰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也为中世纪的全面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关键词中世纪;基督教;西欧;贡献;禁锢 漫长的中世纪,许多人都将“黑暗”作为它的标志。而基督教神学统治就是这个标志的最重要的内容,因为基督教作为一种观念形式,几乎统治了整个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对西欧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起源 基督教产生于乱世之中,在基督教产生和发展的前期,罗马帝国奴隶制制度面临着巨大的危机,逐渐走向瓦解,生产力倒退,全国普遍出现物资匮乏和道德沦丧的现象,民不聊生,社会上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各阶层的人民都有不满,特别是底层劳动人民,他们找不到通往幸福的道路,眼前只有一片黑暗,无法摆脱的贫困和苦难,使他们迫切地需要“心灵鸡汤”的滋润。于是基督教在犹太教的基础上应运而生。这大大起到了抚慰人心的作用,人们普遍地寄希望于来世,向往天堂,向往那个没有饥饿,没有贫困的另一个世界。“这样,‘基督教拨动的琴弦,必然会在无数人的脑中唤起共鸣。’使信仰和跟随的人越来越多。”【1】随着基督教势力的越来越大,基督教神学统治正式登上西欧的历史舞台,并对当时的西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贡献 中世纪西欧是一个宗教狂热的时代,除了少数信奉犹太教的人之外,天主教国家几乎人人信教,接受教会洗礼,成为天主教徒,从生到死都和天主教发生密切关系。不可否认的是,这样高度的宗教认同也为中世纪西欧带来了一些益处。 在社会生活方面,基督教教会中的重要人员如教士,修道院里的人还有全教会的施济活动总是频繁地开展着,大大减轻了许多穷人的生活压力,在加之基督教的在政治方面的影响力,每个世纪都会有乐意为穷人做主的君主出现,愿意给穷人经济上或法律上的援助,这无疑大大减少了穷人的苦痛。另一方面,本着博爱的精神,教会对病人也照顾有加,不但会直接看护病人,而且还鼓励政府多建医院,造福群众,多行善行,积善功。这无疑是病人带去了福音。另外,在奴隶制普遍的时期,基督教却提出了解放奴隶的口号和要求,“基督教在罗马世界之反对奴隶制度,固然全由于其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第7课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提高练习 中华书局版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 A. 提高西欧的国际地位 B. 封建主加强了对市民的剥削 C. 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D. 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 2.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是() A.8世纪B.9世纪 C.10世纪D.11世纪 3. 11世纪中国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同一时期,西欧城市兴起,究其影响,反映在( ) A.对瓦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B.一般是工商业活动中心、规模较小 C.是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促进了佛教的发展 D.所有的城市发动争取自治斗争,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4. 以下关于欧洲中古时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大小小的封建庄园遍布西欧 B.教会垄断了教育,宣扬《圣经》是一切知识的顶峰 C.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对瓦解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了重要作用 D.希腊罗马文化继续繁荣发展 5.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 ) A.资产阶级 B.市民阶级 C.地主阶级 D.农民阶级 6. 十一二世纪,在西欧一些城市出现市民与封建主斗争的根本原因是() A.阶级冲突日益尖锐 B.封建主加紧对市民的剥削 C.商品经济的发展D.市民阶级的形成 7. 西欧的封建城市和中国的封建城市相比,它具有的哪一独特性为其后来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和早期资产阶级奠定了基础( ) A.城市规模大B.商业繁荣

C.拥有自治权D.人口众多 8. 10世纪时,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等开始成为西欧著名的城市。这些城市重新兴起的进步作用主要是( )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 B.封建主加紧对市民的剥削 C.形成了市民阶级D.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 9. 公元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B.铁制农具的使用 C.封建城堡的修建D.交通事业的发展 二、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这里的道路铺设很差,稍有点水就变得湿乎乎的,由于用大量的牲口车运水以及岛内多雨,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于是形成大量恶臭的污泥……他们从世界各地聚集到这里,积极从事商业贸易。通过海洋和泰晤士河,各种货物可以运入伦敦,又可以从这里运到其它目的地。” ——意大利商人伦敦旅行见闻录(1497年) 材料二“在中世纪中期,西欧各国的城市如雨后春笋,增加很快……当时大多数城市的人口也很少,一个典型的城市,居民通常不过五千到一万……城区面积不大,房屋拥挤,街道狭窄……” ——杭州大学历史系《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材料三“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恩格斯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世纪西欧各国城市如雨后春笋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具有哪几个方面的特点?(4分) (不得照抄原文,可摘抄关键词,答出两点即可得分) (3)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西欧的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2分)。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西欧城市的兴起。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为文艺复兴的出

西欧中世纪的学校

西欧中世纪的学校 在人类的历史上没有任何机构的诞生能像大学那样给社会带来如大的影响,现代的大学来源于那个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的时代。也许学校就是那个时代留给人类最宝贵的财产了。因为在那些学校中诞生了近代的文明。 蛮族的入侵给辉煌的古罗马文明来来毁灭性的灾难,整个欧洲的文明与秩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基督教在此时扮演起了教育者的重任,教会在教育中将宗教活动融入其中,或者说在那个时代,宗教活动与宗教教育才是主体,教育只是基督教的工具,达到培养教士,进行传教的工具。凡教士所到之处学校便随之建立。而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基督教的信仰及道德训练。传教是唯一仅存的教育学术活动。教会接管大部分的学校。总体而言在早期的大学,基本上是被控制在教会手中,是教会发展自己实力的工具。其作用在于稳定社会,安稳刚从辉煌走向毁灭罗马,为那些失去了家园与荣耀的罗马人提供精神的依托。如约5,6世纪的圣本笃设立本笃寺院,首创了以班级制方式对寺院僧侣进行施教,以及有宗教财团法人所设立的教会财团学校,专门从事训练传教士的工作。寺院学校,教堂学校与教会财团学校被认为是欧洲学校的开始。 寺院学校子8世纪以来逐渐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并且逐渐遍布整个欧洲,在欧洲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基督教逐渐统治了整个西欧的精神世界。而在同时整个社会也逐步的稳定下来,稳定社会,培养传教士的作用在下降。学校的教育似乎要发生一定的改变了。十字军的东征带来了教育改变的契机。 十字军地东征,加强了东西方的交往。一方面东西贸易使西欧的中世纪封闭的经济无法生存,商品经济开始出现,致使出现了与工商业有关的技能专业训练的学校,另一方面,十字军东征使得原来保存在东罗马与阿拉伯地区的古罗马书籍被发现。这样以来学校有了新的学习的内容,打破了原来宗教一统天下的局面。在12世纪寺院学校的作用进一步消弱,逐渐由各大城市的教会学院所取代,教会学院逐渐发展为大学。学校除了有了“研究”抽象的意义,同时也有了“学校”机构的内涵。并被社会所承认,特别是在法律上,得到了当局与教会的承认,其成员具有一定的权利。这权利使得学校这个群体得到保护。而这时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才诞生,最早的大学为巴黎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 由于城市与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大学受到城市的保护。使其在追求知识上更加的自由,并且带来了尊重学术研究的潮流,带来了文明发展的契机。大学的课程有,文学,法学,神学,医学四科。打破了中世纪教会垄断欧洲高等教育的局面。11世纪到13世纪早期,欧洲大学的经院理性主义的思想和方法充满了活力。这个时期在大学里学生是自由的,他们享有很多特权,他们不愿离开学校。当然这个时候的大学生并没像今天我们那样有着就业的压力,它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上流社会的人,有身份,有地位的贵族子弟,富商子弟等,贫穷的人较少。自由自在的进出学校,决定是否上课。那个时代大学被认为是邪恶的地方,因为那些学生基本上不敢什么正事,特别是文科的孩子们。整天做的事就是吃喝,酗酒,寻求性爱的刺激,赌博等。博洛尼亚大学的一个教授说那些学生只有到了冬天才会学习。夏天都出去浪荡去了。很难想,大学最初是这样的,而且今天的现代文明就是从这些大学里诞生的。就是那些一天只知道浪荡的学生们创造的。学校是自由的,不仅仅是学生,那些老师也是自由的,他们可以决定学校的事务,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就像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有自己的司法权与行政管理权。而且这些权力有时候会得到所在城市与国家,教会的同意。自由的氛围使得大学的思想更加的自由。现代的文明就在这一片子有种种孕育着。 中世纪早期的大学仅为一群学者自给自足的结合,不但缺乏固定的校舍制度,一旦当地政府无法给予学校较为优良的生活条件或者受到教会势力及政府势力的干涉,便会集体迁徙。因此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事实上仅为一种共同生活的社区,而其成立的目的,乃是再借有集体生活的方式,来确保这些学者的研究及其批次讨论的自由与空间。这种情况直到14

关于西欧中世纪大学特权的简单述析-精品文档

关于西欧中世纪大学特权的简单述析 特权,历来被认为是中世纪大学特有的重要现象。凡涉及中世纪大学的研究,都难以回避特 权的问题。英文中的privilege(特权)一词,源于拉丁文Privilegium。在中世纪广阔的天空中,一片带着特权的彩云将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欧洲,聚集在这自由和为自由争取的时代!总体上,中世纪大学所获得的特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管理上的自治权 行会是中世纪的大学产生的基础。大学最初的含义就是行会,即是为争取特许状以及学术活动自由而组织起来的中世纪学者行会组织,是一个具有行会性质的“学者社团”,“学者社团”由教师和学生组成,以探索普遍的学问为目的。同其他行会组织一样,学者行会自己制定行规,实行自我管理。 1.拥有大学的管理权 在自己独立性自制组织的基础上,中世纪大学与政府和教会保持着玄妙的距离,通过不同的方式在不断寻找对自己发展有利的各种存在状态。领导大学的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推选的校长,大学全体成员享有特殊的大学裁判权。由于专业不同,很多教师便跟随个人所在的专业成立了一种小型行政组织形式?D?D学院,院长由教师选举产生,学校由院长联席会议共同管理,其中的某一个领袖人物被选为校长。如巴黎大学,教师行会是它最为主要

的行政机构,巴黎大学分为几个很有区别的大类学科,其中最大和最重要的是人文学科,这个学科内部又根据成员的籍贯成立各种同乡会。每个同乡会选举1名代表,这四个代表和其他民族的代表一起选出人文学科的院长。其他三个学科也有自己的院长,但他们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人文学科拿到学士或硕士学 位的,从13世纪中期起他们都宣誓服从人文学科的院长。因此,到了13世纪末,教师行会中的人文学科的院长成为巴黎大学各学科都承认的校长。 2.司法自治权 在中世纪,欧洲的司法体制不断的对大学放宽,直到其自身的司法体制代替了普遍的大众司法诠注,这对于在世俗政权和神权的夹缝中生存的中世纪大学来说,几近是最大的优势了。具体体现在:(1)当大学成员是原告时,他们有权将被告传唤到大学所在地来审判。(2)当他们被指控时,他们可以在宗教法庭和大学法庭之间作出选择。腓特烈一世授予波洛尼亚大学的《完全居住法》规定:“如果有人由于商业方面的问题要对学生起诉,学生可以享有选择的机会;可以传唤起诉者到教授面前,也可以传唤到本市的主教面前,我们已经给了教授和主教对于这类事件的审判权。”此后这项特权先后授予各地的大学。1198年,教皇塞勒斯丁三世颁布教令,规定凡是对巴黎教士的诉讼,只要是涉及钱财问题的,都应该在宗教法庭而不是在世俗法庭审判。1200年,法王“奥古斯都”腓力二世将这一特权正式授予了巴黎大学

浅谈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形成

浅谈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形成 摘要:中世纪后期的欧洲,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与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王权稳固,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缓步上升,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在教育领域同样发生了革命性的巨变——中世纪大学的诞生。其中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的波洛尼亚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中世纪大学的出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作了准备,对欧洲社会的前进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对当时和后来的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近代欧美的大学多受其影响,有的则是从中世纪大学发展而来的。本文将从产生途径及其特点来浅析析它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后世的开创性意义。 关键词:欧洲中世纪大学形成特点意义 一.中世纪欧洲大学形成途径 1.1政治格局多元化、政治势力多样化为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西方著名史学家汤普逊引述过一句评价中世纪欧洲教会地位的话:“中世纪的历史基本上是中世纪教会的历史”。【1】从某种意义上言,可以把中世纪的历史描绘成教会与国家的冲突史。理解中世纪的政治面貌,既要从宏观上了解教会与国家的冲突,也要从微观上明了封建领主之间的矛盾冲突。西欧中世纪除了查理时期的短暂统一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形式上统一外,从未真正统一过。小国林立,领主间的冲突不断。此种政治格局,有利于大学从政治“真空”地带破土而生。 在一个农业社会里,土地的拥有量成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万能的土地吸引教会封建主和世俗封建主的贪婪的眼光,从而对当时正在兴起的城市构成盲点。同时,十字军东征后,封建制度在欧洲逐渐解体。封建制度的崩溃,有助于城市的兴起。12至13世纪,自治城市的数量增加了10倍。自治城市的发展为大学的兴起准备了最适宜的土壤。市民阶级为了贸易上的安全与利益,不得不自己成立“行会组织,这种由商人行会所带头的组织运动,很快为其它阶层人士所效仿。一些志同道合、孜孜不倦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聚于一处,模仿商人行会组织,成立学术团体。此种团体一经形成,即是大学的雏形。当然,学者之团体不称“基尔特,而称为大学校,公开

2019北师大版(新版)九年级上册第6课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教案语文

第6课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 【课程标准】 1.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2.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3.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难点: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米兰,古罗马时期被称为米迪欧兰尼恩,是意大利第二大城市。因建筑、时装、艺术、绘画、歌剧、足球、旅游等闻名于世。米兰也是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世界八大都会区之一,世界时尚与设计之都和时尚界最有影响力的城

市,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歌剧圣地,世界艺术之都。提到米兰,也会想到欧洲著名足球队AC米兰足球俱乐部、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 在中世纪时,米兰的名字被写为Mailand,它是中世纪城市的代表。你还知道中世纪有哪些城市吗?它们是怎样兴起的?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探索答案。 【新课探究】 一、领主与庄园 西欧庄园: (1)含义。 庄园是西欧封建制度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是封建领主将其作为对农奴进行超经济剥削的生产单位。基本特征是大土地所有制与小生产相结合。 (2)典型分布。 典型的庄园主要分布在卢瓦尔河以北的法国和英格兰,法国南部、德意志、意大利等地的情况则不同,有的领主自营地主要由奴隶耕作没有农民的份地;有的是由远离庄园中心的依附农民耕种小块土地,向领主缴纳实物租;也有的是自由身份的农民佃种封建主的土地,缴纳实物或货币租。 (3)图片材料。 (4)具体解读。 庄园经济包括原属于本村的草地、牧场、池塘、森林等公共土地上的收入,封建主在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马厩、仓库等设施,有的大庄园还有一些手工业作坊及专职手工业者。一个大封建主往往拥有若干个庄园,庄园设总管、管家等,监督依附农民和奴仆的劳役,负责庄园的收支、劳力支配、物资保管等。各庄园统由总管负责,各管家须定期向总管报告经营情况。庄园中的劳动

中世纪欧洲庄园经济与古代中国田庄之比较

中世纪欧洲庄园经济与古代中国田庄之比较 在中世纪的西欧和古代的中国都存在着一种共同的生 产组织形式——庄园(或田庄),无论在中国还是欧洲,这种庄园经济有着某些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在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商品货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形成的;以拥有大量的地产为前提条件;同时还有许多依附于庄园的劳动力;田庄的劳动者受到庄园主的超经济剥削,定期向庄园主缴纳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并承担各种义务;庄园内有着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整个庄园表现出很强的自给自足性。但由于受地域及历史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西欧和中国的庄园经济各自有着自身鲜明的地方性,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首先,从存在的时间上看,中世纪欧洲庄园的起源要晚于中国,持续时间较中国短。欧洲中世纪的庄园可追溯到公元4世纪后半期的日尔曼民族的大迁徙,800年左右查理大帝颁布庄园敕令,此后庄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直到14、15世纪,西欧封建社会步入后期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调整和变革,西欧的庄园也就逐步开始解体。而古代中国的庄园与战国初期(约公元前5世纪)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有关,此后,随着土地兼并的愈演愈烈,到东汉(1—3世纪)时,在全国形成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庄园,在唐朝(7—10世纪)时更是达到鼎盛时期,并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19世纪)。其次,从

大地产形成的途径上看,欧洲庄园土地是以封地为基础,加以兼并自主地农民的土地;而中国古代的庄园土地则主要是靠兼并买卖而获得的。中世纪的欧洲庄园主要是伴随着日尔曼人征服西罗马帝国而不断建立起来的。715年,查理-马特实行“采邑改革”即没收一部分叛乱贵族的土地和教会的土地,作为采邑封给那些前线战斗的将领和官员,以服骑兵役为条件,供终身享用,不得世袭。采邑分封使依附于采邑上的广大自由农民成为受封者的依附农民,这一切为欧洲庄园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此后查理又将征服战争中争夺的大部分土地以采邑形式分封给自己的臣属和亲兵,使采邑分封遍及全国。于是欧洲的庄园是以封地为基础加以兼并自主地农民的土地而不断成长起来。相比之下,古代中国的庄园则是由于商人、豪强地主、官僚等纷纷向封建个体农民伸出了攫取之手,用威胁、欺骗、敲诈、权威、买卖、强占等各种手段,兼并他们的土地,从而为其大庄园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三,从庄园私有权程度上看,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庄园主对其大地产不具备完全的土地所有权;而中国古代的庄园主对其地产相对而言则具有完全的私有权。由于西欧的庄园地产主要来源于国王的分封,而西欧封土的占有是有条件和期限的,条件一般是为封君尽服兵役的义务;占有期限一般为终身;当封臣不尽义务时,封君可以随时收回封地。经过较长历史时期,封土才变成世袭占有。所以,封土对于封臣乃至封君

中世纪大学产生背景起源

一、欧洲中世纪大学创立的背景及起源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是指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也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中世纪大学的创办过程也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王室与教皇之间寻求生存空间的过程。 (一)中世纪大学创立的社会背景 社会基础: 1.政治上: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王室与教皇的斗争),前民族国家的发展; 王室支持大学的发展主要是为了他们统治下的繁荣,弥补战争和瘟疫带来的人口和财富上的损失; 2.经济上:城市的兴起;工商业的发展及新型市民阶层的需要(城市和贸易复兴;从11~15世纪,欧洲约诞生了5000个新兴城市和城镇); 3.文化上:十字军东征后,相当程度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许多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遗产呈现在西欧社会面前; 4.宗教上:在大学出现之前,教会机构承担着部分西方高等教育的内容(如修道院、大教堂);教会支持则是通过大学使人们学会如何尊崇神。 5. 社会环境:中世纪后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需求(如对律师、管理者、文书、医生、牧师等的需求)。首先,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王权在与教会的争夺过程中也需要理论上的依据。教会自我完善的需要。再次,学者们追求理性与自由的需要。 文化基础: 1.学者对古罗马、希腊文化典籍的翻译; 2.七艺以外的知识丰富了教学内容,在人们面前打开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知识世界。其次,新学科的引进也拓宽了欧洲人的思维。代数学、零的符号、小数的规律等从此为欧洲人所熟悉。通过大规模的翻译而引进的古典的以及阿拉伯人的知识最终促成了中世纪后欧洲的学术繁荣,也为大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处于地中海沿岸,伊斯兰文明、古希腊文明及埃及文明的得以便利的交流和碰撞; (二)最初的大学 大学不是有意识创办的,一开始也没有专门的法令来创办大学,它是逐渐形成的,因此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教案 北师大版

第6课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西欧庄园经济的兴盛及庄园经济中农奴的地位,理解庄园经济的性质;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及其意义,知道欧洲大学出现的原因及代表性的大学。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学习知识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图片,感受西欧中世纪大学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西欧从庄园经济到城市自治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古西欧城市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知识的繁荣,也促进了大学的出现,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庄园经济。 【教学难点】 中古的西欧城市和大学的出现。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恩格斯说过:“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又是如何出现的呢?这些城市的兴起与大学的出现又有何种联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

二、新课讲授 (一)领主与庄园 1.教师讲解:中古时期,在西欧一些地区盛行庄园经济。庄园是西欧中古社会的基础。阅读教材第28页,找出西欧庄园经济的兴盛时期以及庄园土地的分类。 学生回答:兴盛时期:9—13世纪。分类: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部分,此外还有公共使用的草地、森林、牧场和池塘等。 2.教师提问:庄园中的劳动者是谁?他们的地位如何? 学生回答:劳动者:农奴。地位:他们没有人身自由,属领主所有,不得随意离开庄园,同时要向领主缴纳人头税、结婚税和遗产税等各种苛捐杂税。 3.教师讲解:农奴除耕种自己的份地外,还须无偿地为领主耕种自营地。农奴的赋税及劳役负担极重,体现了庄园经济的剥削性。提出问题:庄园经济是怎样的经济体? 学生回答: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 4.教师讲解:庄园里的领主拥有哪些权力?他们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 学生回答:拥有行政和司法权力。他们设置庄园法庭,每年召开数次,由领主或其代理人主持,主要审理农奴和领主之间的纠纷,以保护后者的利益。另外,法庭的判决多处以罚金,是领主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 (二)中古的西欧城市 1.教师讲解: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大批古代的城市变为废墟。10世纪前后,一批新兴的城市在地中海地区发展起来。那么,中古西欧出现了哪些著名的新兴城市?

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

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 原因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特点及其意义 专业:外国语学院英语本科 目录 一、摘要 二、中世纪大学介绍 三、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 1、政治原因 2、经济原因 3、社会、文化原因 四、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1、定义的特点 2、教师的特点 3、国际性的特点 五、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意义 六、参考文献 一、 摘要:欧洲中世纪是指从公元476到公元1453这段时间。由C·沃伦·霍利斯特(C.Warren Hollister)所着的《欧洲中世纪史》将欧洲中世纪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阶段称为中世纪早期,时间约为公元500到公元1000,在此阶段,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开始基督教信奉,罗马由此皈依基督教,罗马古典文化开始与基督教文化融合,后野蛮民族诸如日耳曼人,高卢人开始入侵西欧,西罗马帝国日渐衰弱,渐渐出现欧洲。第二

阶段即中世纪中期,时间约为公元1000到公元1300,此阶段为中世纪最繁盛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变化以及进步。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中世纪晚期,约从公元1300到1500,在此期间,西欧一片衰弱颓败之势,朝廷四分五裂,英法战争长达百年之久,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政治、经济、文化停滞不前,社会瘟疫横行,人名苦不堪言,但是文艺过后,欧洲文化重现生机,生机勃勃。 二、中世纪大学介绍 早在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某些地方与其相似的人类高等教育早就存在,从古代东方的私塾、泮官到西方古罗马的法律学校,哲学学校等等。但这些高等教育在本质上又与中世纪大学截然不同。“大学”这个词源于拉丁语“university”,university是行会的意思,在12世纪到14世纪经常被用于表示一些合作性的团体如手艺人行会,自治团体以及教师或者学生行会,一直到十四世纪才被用来指大学。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具体时间以及不可追溯了,因为许多东西都是逐渐形成的,产生时间与发展期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难以界定的,而且由于某些政治经济原因或者其他原因,人们往往在口耳相传间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使真正的产生时间与所说的产生时间相距甚远。比如说大学,早期中世纪大学为了名声,生源,往往尽可能的将自己的历史往前追溯,就像巴黎大学认为自己是由查理曼大帝建立的。但是多数研究中世纪历史的专家学者都认为中世纪大学大概产生于11世纪末或12世纪,且在11到15世纪不断兴起。 三、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