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番茄果实的几种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番茄果实的几种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番茄果实的几种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番茄果实的几种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番茄果实的几种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果实上的生理性病害在番茄栽培中普遍存在,对产量及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番茄果实的生理病害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大型畸形果

大型畸形果主要产生于花芽分化及发育时期,即在低温、多肥(特别是氮素营养过多)水分及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生长点部位营养积累过多,正在发育的花芽细胞分裂过旺,心皮数目过多,开花后由于各心皮发育的不均衡,而形成多心室的畸形果。

防治上要选用不易产生畸形果的品种,及时摘除畸形果,育苗期间温度不宜控制过低,水分及营养必须调节适宜。

二、番茄脐腐病

果实顶部腐烂,变为黑褐色,组织被破坏,凹陷。遇湿度大时,其上出现黑色霉状物,病果提早变红,但无商品价值。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缺钙。生育期间水分供应失常也能造成脐腐病。

防治上宜采取的措施是:酸性土壤应施用石灰调节;施肥时注意维持土壤适宜浓度,不要施过量的化肥,增施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尽量避免土壤高温及湿度的剧烈变化;坐果后,在易发生脐腐病的地块用0.4%~0.5%的氯化钙喷叶或喷1%的过磷酸钙、0.1%硝酸钙及爱多收6000倍液,从初花期开始,半月一次,连喷2次以减轻病害。

三、番茄空洞果

空洞果是果皮与果肉胶状物之间是空洞的果实。空洞果发生的主

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开花时遇到低温,不能正常受精,形成空洞果。二是使用生长刺激素时,由于浓度过高或在蕾期处理而形成空洞果。此外,光照不足,幼果期温度过高,后期营养跟不上及结果期浇水不当,也会出现空洞果。

防治措施是:在番茄开花期要严格控制温度,白天适温为20~30℃,夜间15~20℃。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即激素处理的方法与浓度要适宜。一般采用15~20mg/kg的防落素在开花期喷施,防止落花。激素处理后,要加强肥水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增施N、P、K肥。

四、豆果

豆果也叫僵果,果实坐住后,基本不发育,小如豆粒,大如拇指,僵化无籽的老小果实。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温度过高或过低,授粉受精不良、光照不足,果实膨大所需的养分供应不上,或是许多外界条件和内在因素使果实不能吸收利用养分而出现症状。

防治措施是:①进行人工辅助授粉;②用番茄灵沾花。据观察,严冬温室栽培,果实生长后期易产生僵果,特别是长期阴雪天气,光照弱,夜温高,白天叶片制造的养分少,而夜间消耗又大,也易形成僵果。遇到这种情况,可在夜间补充光照,将夜温降至7~10℃,维持最低生长温度,减少消耗,使僵果减少。

五、裂果

番茄果实在发育后期易发生裂果现象。裂果有的以果蒂为中心,呈同心圆状裂开,有的以果蒂为中心呈放射状裂开,也有不规则的侧

面裂果和裂皮。裂果的生理原因是果实表皮缺乏弹性,抵御不住来自果实内部的较强膨压。特别是果实在膨大初期的高温强光及土壤干燥的条件下,果肩部表皮老化,由于降雨或大量灌水,果实迅速膨大而产生裂果。

防治上宜选用抗裂品种,防止土壤干燥后骤湿,避免果实受强光直射,增施硼素肥料,增强果皮的可塑性。

六、番茄日烧病

在高温季节或高温条件下,由于强光直射,果肩部分温度上升,部分组织烫伤、枯死,产生日烧病。

防治措施是:采用圆锥架或人字架,绑秧时将果穗调到架内叶荫处,及时适度整枝打杈,保证植株叶片繁茂,防止强光直射果实。适当增施钾肥以增强其抗性。

番茄病害图谱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 图片简介: 茄细菌性斑疹病又称细菌性微斑病。该病为细菌性病害,植株地上部分均可发病,尤以叶缘和未成熟果实病症最为明显。叶片发病出现深 褐色至黑色斑点,四周有黄色晕圈;叶柄和茎发病出现黑色斑点;幼 嫩绿果发病,先出现稍隆起的小斑点,果实近成熟时围绕斑点的组织 仍保持较长时间绿色。 番茄灰霉病 图片简介: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发生在花期和结果期。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出现水浸状浅褐色病斑,呈V字形,潮湿时病部长出灰霉,干燥 时病斑呈灰白色。果实发病主要在青果期,先侵染残留的柱头或花瓣, 后向果面和果梗发展。花萼发病变为暗褐色,随后干枯。茎发病后初 期产生水浸小点,后扩展成长条形病斑。真菌;茄子;气流传播;雨水传 播;农事传播;伤口侵入

番茄顶裂果 图片简介: 番茄顶裂果主要是由于畸形花花柱开裂的结果。直接原因是番茄开花时,对花器供给的养分不足造成的。生产中在低温季节或在大棚中定

植过早尤其严重。生理性病害;花期养分不足;定植过早;番茄 番茄病毒病(苜蓿型) 图片简介: 由病毒引起的病害。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病和传播。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撞,都会导致发病。 病毒性病害;高温干旱;田间管理差;苜蓿型;

番茄病毒病(花叶型) 图片简介: 由病毒引起的病害。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病和传播。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撞,都会导致发病。 花叶型表现为叶色浓淡不均,黄绿相间,叶片皱缩,明脉,花少果小 而劣,严重减产。病毒性病害;高温干旱;田间管理差;花叶型;

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撞,都会导致发病。蕨叶型表现为植株矮化,上部叶片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上卷,结果少而小。

番茄生理性病害总结

番茄生理性病害总结 一:常见症状 果实:裂果、茶色果、筋腐病,畸形果,空洞果,落花落果,日灼 叶部:小叶、卷叶、黄叶、徒长 根部:怄根、烧根、寒根 裂果:原因:1.水分失调,叶面蒸发大于根部吸收水分出现失水(1.连续干旱突然浇水; 2.连续降雨突然放晴;)2.缺钙(1.干旱吸不上钙 2 土里没有钙 3 氮钾过多导致钙元素拮抗) 茶色果:原因:转色的本质是叶绿素在适宜温湿度下转化为茄红素和类胡萝卜素,茄红素合适的转换温度为20~30度,当温度超过30度或低于13-14度时,茄红素停止合成而类胡萝卜素继续合成,导致茶色果出现,或向阳是茶色果,背面是红色果。 筋腐病:由多种不良环境造成的,单一因素很难导致发病,多种不良因素的综合作用,白变型筋腐病常认为是烟草花叶病毒感染所致。1.低温弱光下,植株茂密通透不良更利于本病发生;2.土壤水分过大,土壤氧气供应不足时,有利于发病;3.施肥量过大,特别是氨态氮施用过多,钾肥不足或钾的吸收受组。 脐腐病:由缺钙引起,未成熟的绿果易发病,缺钙可能是因为土壤钙不足,但多数是因为土壤中氮素、钾素等含量高,抑制对钙的吸收;或因土壤干旱影响对钙的吸收。 畸形果:花芽分化不良(花期温度过高或过低,适宜温度白天25~28,夜间13~16,湿度过大,花期适宜的湿度是50,缺少微量元素)营养不良(氮多钾少) 空洞果:根本原因是营养不良,果实膨胀不起来(根部出现问题,吸收不上营养,施肥跟不上,缺少营养,植株长势弱带果蘸果多,导致出现空洞果),其次还有就是花芽分化不良,授粉受精不正常,没有种子就不会膨大。 筋腐病 脐腐病 裂果 茶色果

落花落果:1.花芽分化期严重低温(夜温长时间低于10℃)、高温(棚内白天高于34℃,夜温高于20℃),影响花芽的正常发育。2.光照不足(连日阴天、密度过大),导致落花落果。3.肥水管理不当(干旱致根系发育差、氮肥过多疯长)。4.整枝打桠不及时,不正确的试验激素或农药。 日灼:温度超过35℃会出现日灼,要合理留叶,果实上面留下2-3片叶子。 卷叶:结果期至接近成熟,在较高的气温或地温环境下,突然浇大水或遇大雨,或久阴乍 晴,气温和地突然加大,对根系产生强烈刺激使其吸水能力下降,出现地上茎叶水分蒸腾散失速率明显高于地下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即水分代谢紊乱,出现生理性卷叶。 具体症状是,第一果枝甚至整株的叶片卷缩成筒状。 徒长:在番茄定植以后开花以前,根茎叶营养生长为主导,过多的水分、过高的温度和偏施的氮肥,很容易促使茎叶无限增长,进而抑制花芽分化、开花结实。此时,很容易出现要么放任徒长而看似枝叶繁茂却少花无果,要么滥用药剂过度控旺而株小花少,两种极端都不利于番茄的高产量优品质。 黄叶:缺铁和镁造成,根系不良造成 欧根:水多土壤中氧气减少,根部开始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坏死。 生长点停止生长:俗称无头苗。此病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2-3片叶后没有生长点。成株期发病,第一或第二穗花后生长点停止生长,类似自封顶,发病主要原因:⑴温度高于35℃或低于10℃,导致生理缺硼使其生长点生长受到抑制而早期封顶; ⑵农药激素及叶面肥使用不当,除草剂危害,过度干旱使植株顶端生长点受害从而导致畸形果 空洞果

番茄苗期主要病虫害

番茄苗期主要病虫害 病害 1 猝倒病 番茄猝倒病,是番茄种植初期的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危害的真菌终极腐霉,属于鞭毛菌亚门类型的真菌。主要表现为在种植初期幼苗颈基部出现大量水渍型病斑,从而引起幼苗枯死等症状。该种病害可以通过施用农药等方式来防治。 1.1 危害症状 番茄猝倒病是由终极腐霉引发的病害,主要发生在育苗盘中或土耕或反季节栽培幼苗的茎基部;病部初呈水渍状,后缢缩,引起幼苗猝倒或枯死,有时种子刚发芽或未出土幼苗即染病,腐烂在土内,造成缺苗,严重的成片死亡,湿度大时病苗上或病苗附近的土面上长出白色絮状霉层,即腐霉菌菌丝体。 1.2 发病规律 病菌腐生性很强,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春季条件适宜时,病苗上可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雨水、灌溉水、带菌粪肥、农具、种子传播。幼苗多在床温较低时发病,土温15~16℃时病菌繁殖速度很快。苗床土壤高湿极易诱发此病,浇水后积水窝或棚顶滴水处,往往最先形成发病中心。光照不足,幼苗长势弱、纤细、徒长、抗病力下降,也易发病。幼苗子叶中养分快耗尽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幼苗营养供应紧张,抗病力最弱,如果此时遇寒流或连续低温阴雨(雪)天气,苗床保温不好,幼苗光合作用弱,呼吸作用增强,消耗加大,病菌乘机而入,此时就会突发此病。 1.3 防治方法 (1)选用早杂1号、吉农早丰、晋番茄l号、河南5号、霞粉、浙杂7号、兰优早红、夏星、粤红玉等早熟或耐低温品种。加工品种可选用红杂16等早熟无支架品种。 (2)在播种前15~20天,每平米苗床用40%的拌种灵粉剂加50%福美双粉剂1:1混合或用40%拌种双粉剂每平米用药8克,对细干土40kg,充分混匀后备用,播种前先浇透底水,待水渗下后,取1/3拌好的药土撤在床面上,然后再把催好芽的种子播好,最后把余下的2/3药土覆盖在种子上,覆土厚约1厘米,使种子夹在药土中间,或在定之前用300倍液《青枯立克》进行蘸根,此法即可防治猝倒病,又可兼治立枯病。 (4)选用无滴膜盖棚室,改善光照条件,增加光照强度,以利光合作用提高幼苗抗病力。(5)采用二氧化碳施肥技术或施用惠满丰多元复合有机活性液体肥料,每667平米320毫升,稀释500倍,喷施2次。 (6)在土壤中添加0.5%或1%的SH混合物,或用稻壳、蔗渣、虾壳粉、矽酸炉渣等加适量尿素、过磷酸钙、硝酸钾等制成土壤添加剂均可减轻发病。 (7)预防:将奥-力克《青枯立克》按300倍液稀释,每平米3升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及栽前苗床浇灌。每平米2-4克苗床喷淋。在定植时或定植后和预期病害常发期前,将《青枯立克》按300倍液稀释,进行灌根,每7天用药1次,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治疗:按《青枯立克》300倍液+大蒜油15ml,稀释使用,3天一次,连用3次。病害严重时,可适当加大用药量。 2 立枯病 番茄立枯病是番茄幼苗常见的病害之一,各菜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番茄苗床。育苗期间阴雨天气多、光照少的年分发病严重。发病严重时常造成秧苗成片死亡。 2.1危害症状 刚出土幼苗及大苗均可发病。病苗茎基变褐,后病部缢缩变细,茎叶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周时,幼苗逐渐枯死,但不呈猝倒状;病部初生椭圆形暗褐色斑,具同心轮纹及淡褐色蛛丝状霉,但有时并不明显,菌丝能结成大小不等的褐色菌核,

番茄病虫害图谱及防治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 图片简介: 茄细菌性斑疹病又称细菌性微斑病。该病为细菌性病害,植株地上部分均可发病,尤以叶缘和未成熟果实病症最为明显。叶片发病出现深 褐色至黑色斑点,四周有黄色晕圈;叶柄和茎发病出现黑色斑点;幼 嫩绿果发病,先出现稍隆起的小斑点,果实近成熟时围绕斑点的组织 仍保持较长时间绿色。 番茄灰霉病 图片简介: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发生在花期和结果期。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出现水浸状浅褐色病斑,呈V字形,潮湿时病部长出灰霉,干燥 时病斑呈灰白色。果实发病主要在青果期,先侵染残留的柱头或花瓣, 后向果面和果梗发展。花萼发病变为暗褐色,随后干枯。茎发病后初 期产生水浸小点,后扩展成长条形病斑。真菌;茄子;气流传播;雨水传 播;农事传播;伤口侵入 番茄顶裂果 图片简介: 番茄顶裂果主要是由于畸形花花柱开裂的结果。直接原因是番茄开花时,对花器供给的养分不足造成的。生产中在低温季节或在大棚中定 植过早尤其严重。生理性病害;花期养分不足;定植过早;番茄 番茄病毒病(苜蓿型) 图片简介: 由病毒引起的病害。高温、干旱有利于 发病和传播。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 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 撞,都会导致发病。病毒性病害;高温干 旱;田间管理差;苜蓿型; 番茄病毒病(花叶型) 图片简介: 由病毒引起的病害。高温、干旱有利于 发病和传播。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 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 撞,都会导致发病。花叶型表现为叶色 浓淡不均,黄绿相间,叶片皱缩,明脉, 花少果小而劣,严重减产。病毒性病害; 高温干旱;田间管理差;花叶型; 番茄病毒病(蕨叶型) 图片简介: 由病毒引起的病害。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病和传播。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撞,都会导致 发病。蕨叶型表现为植株矮化,上部叶片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 上卷,结果少而小。

番茄病害防治图谱

番茄病害图谱 目录 番茄(终极腐霉)猝倒病 (2) 番茄褐色根腐病 (4) 番茄黑点根腐病 (6) 番茄果实牛眼腐病 (7) 番茄酸腐病 (9) 番茄红粉病 (11) 番茄根霉果腐病 (12) 番茄斑点病 (13) 番茄煤污病 (15) 番茄(蓼白粉菌)白粉病 (16) 番茄青霉果腐病 (17) 番茄炭疽病 (19) 番茄假单胞果腐病 (20) 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 (21) 番茄斑萎病毒病 (23) 番茄丛矮病毒病 (25) 番茄曲顶病毒病 (26) 番茄巨芽病和丛枝病 (27) 番茄低温生理病 (29) 番茄盐类障碍 (35)

番茄(终极腐霉)猝倒病 症状终极腐霉引发的番茄猝倒病主要发生在育苗盘中或土耕或反季节栽培幼苗的茎基部。病部初呈水渍状,后缢缩,引起幼苗猝倒或枯死,有时种子刚发芽或未出土幼苗即染病,腐烂在土内,造成缺苗,严重的成片死亡,湿度大时病苗上或病苗附近的土面上长出白色絮状霉层,即腐霉菌菌丝体。 病原Pythium ultimum Trow称终极腐霉,属卵菌。在CMA上菌落无特殊形状,在PCA上呈放射状,主菌丝宽6.2微米,孢子囊球形或近球形,多间生,个别顶生或切生,大小19~24微米;藏卵器球形,光滑多顶生,个别间生,大小20~23微米;雄器1~3个,多为1个,呈囊状弯曲,典型同丝生,无柄紧挨藏卵器,少数异丝生具柄,大小9.2~12.3×5.5~7.7微米;卵孢子球形、大小16~19微米,内含贮物球,折光体各1个。菌丝生长适温32℃,最高36~40℃,最低4℃。据宁夏检测,终极腐霉引起番茄猝倒死苗率占84%,瓜果腐霉占80%、德里腐霉占49%。终极腐霉能侵染150多种经济植物,引致苗枯、猝倒、根腐、枯萎等病害。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与瓜果腐霉引起猝倒病相近。德里腐霉游动孢子趋向于根的伸长区和切口,根毛较少,距根的伸长区和切口越远越少,根的成熟区几乎见不到孢子。静止孢子产生芽管伸向根伸长

番茄生理病害防治.

番茄生理病害防治 核心提示:番茄果实生理病害的种类很多,有脐腐病、畸形果、空洞果、日灼病等。在棚室栽培时,发生较多,为害也比较严重。一旦发生生理性病害不仅产量和品质下降,商品性差,而且在生产上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番茄果实上... 番茄果实生理病害的种类很多,有脐腐病、畸形果、空洞果、日灼病等。在棚室栽培时,发生较多,为害也比较严重。一旦发生生理性病害不仅产量和品质下降,商品性差,而且在生产上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番茄果实上的主要生理病害介绍如下。 一、番茄脐腐病 1.症状:该病以青果期发病最重。病斑多产生在果实顶部,最初水渍状暗绿色,很快变为暗褐色,果肉失水,顶部呈扁平状,一般不腐烂,湿度大时,病斑上有某些真菌腐生,产生粉红色或黑褐色霉层。原因:(1)水分供应失调,特别是果实膨大期所需水分得不到满足,叶片蒸腾夺走果肉内水分,产生脐腐。(2)番茄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钙、硼元素,导致脐部细胞生理紊乱,也能产生脐腐。防治措施:(1)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均衡浇水,施足底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使用。(2)在第一果穗坐果初期,喷洒1%过磷酸钙,或0.5%氯化钙,或0.1%硝酸钙溶液,每半月左右1次,喷1--2次。 二、番茄畸形果 1.症状:番茄畸形果病症有两大类型:一类是果实不开裂,但果形改变,有的果实脐部凹凸不平,有的呈瘤状突起;第二类是裂果型,果实开裂,有横裂和顶裂之分,在果蒂附近发生放射状裂果,在果肩部出现同心环状裂果。解剖畸形果,心室数均多于正常果。 2.原因:(1)在植株花芽分化期或花芽发育期持续遇低温或高温天气。(2)使用激素时,气温较高,激素浓度又偏大,或点花时,花尖端留有多余的激素,使果实不同部位发育不均匀所造成。(3)浇水不均匀,特别是在采摘一周前,不要浇大水,以防裂果。(4)微量元素缺乏(主要是钙、硼) 三、番茄空洞果 1.症状:该病指果皮与果肉胶状物之间具有空洞,果实生长发育迅速,胎座发育跟不上而出现空洞果。 2.原因:(1)坐果期光照不足,光合产物减少或者营养不足,向果实内部输送的养分供不应求,随之形成空洞果;(2)激素的影响。激素使用浓度过大或者使用时间过早造成,果实发育速度比正常授粉果实快,但胎座发育不良。(3)需肥最多的大型品种,生长后期营养跟不上,碳水化合物积累少,也能出现空洞果。 四、番茄日灼病 1.症状:番茄果实受强烈日光照射后,初期果皮呈苍白色革质状,后呈黄白色至褐色相间的斑块,果实向阳部干缩、变硬、凹陷,表面呈漂白色,果肉变褐。后期病部常被病菌寄生,腐烂,表面有褐色霉层。 2.原因:(1)果实生长发育后期,遇高温,干旱或强烈照射引发。(2)靠近塑料膜处温度高时,果实表面水分消耗量大而形成灼伤。(3)磷钾肥、钙、硼不足。(4)未及时通风,土壤过于干旱。(郭颖海)

番茄生理病害及防治

番茄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措施 1、脐腐病 番茄脐腐病是缺钙引起的,该病只危害果实,尤其是青果期发病最重。 引起缺钙的因素有:土壤钙不足;土壤中氮素、钾素等含量高,抑制对钙的吸收;土壤干旱影响对钙的吸收,同时植株体内大量产生草酸;土壤碱性过重引起根系发育不良,影响正常吸收。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增强土壤保水能力;施足底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高温干燥期间,避免使用浓度过高或含氮量过多的化学肥料。喷洒1%过磷酸钙或0.5%氯化钙。 2、番茄空洞果 越冬茬和冬春茬容易发生,常见3种类型:胎座发育不良、果皮、隔壁很薄看不见种子;果皮、隔壁生长过快及心室少的品种,节位高的花序易见到;果皮生长发育迅速,胎座发育跟不上而出现空洞果。 引起因素:激素喷施过早,致使胎座发育不良;花粉形成时遇高温,光照不足,受精不良使果实内部发育不完全;日高温超过35℃,且持续时间较长,果肉组织与果实生长不协调;营养物质供不应求时,碳水化合物积累少;结果期浇水不当;保花保果剂浓度过大。 防治方法:选择不易产生空洞果的品种;防止小苗龄定植,小苗定植根旺吸收强,氮素营养过剩常易生产空洞果;避免施肥过量,特别是氮肥;前期水宜少,后期应稍多;正确使用涂抹喷花用药;作好光温调控,防止苗期夜温过高、光照不足和白天温度过高。

3、裂果 类型:放射状裂果、同心圆裂果(纹裂)、顶裂(果脐开裂)。 引起因素:裂果与品种、栽培有关;高温、强光照射、干旱突然浇水易引起放射状裂果;果面有水滴引起同心圆裂果和果实侧面纹裂,果面产生的木栓层又突然吸水产生裂果;顶裂主要是畸形花的花柱开裂所致,直接原因是开花时对花器供钙不足;干旱时植株体内游离的草酸使心、叶芽受害而产生顶裂果。 防治方法:选择长形果,果蒂小,棱沟浅的小果型抗裂、枝叶繁茂的品种;加强通风,阳光过强可采用遮阳网覆盖;控制好土壤水分,尤其结果期不可过干过湿;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促根系深扎,以缓冲土壤水分剧烈变化;育苗期不能长期夜温过低,定植后加强保温;及时适度整枝打杈;通风口避免雨水滴入。 4、日灼果 在果实向阳面发生,呈有光泽,似透明革质状,后变白色或黄褐色斑块,明显有别于周围健部组织,病部变干后呈草纸状变薄。 引起因素:果实膨大期,天气干旱,土壤缺水,处在发育前期或转色期以前的果实,上面无枝叶遮挡,受强烈日光照射;果面有水珠时更易发生;土壤缺水、连阴骤晴、遭受蚜虫或病毒病危害、栽培过稀时易发生。 防治方法:合理密植,及时适度整枝打杈,保证植株叶片繁茂;加强肥料管理和防治病虫害,防止落叶;控制好土壤水分,尤其结果期不可过干过湿;雨季或大雨前要及时采收。

大棚番茄生理性病害防治

大棚番茄生理性病害防治 1.弱光症。番茄弱光症,是由于光照不足引起的一种生理病害,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防治措施:主要是尽可能地改善棚内光照条件。定植时,适当加大株行距,减少株间遮光;保持棚膜清洁,防止膜面附着水滴和尘物;番茄生长中后期,中午前后外温达到15C时,适当揭开部分棚膜, 让阳光直接射入棚内。另据试验,利用聚酯镀铝膜拼接成2米宽、3米长的反光幕,挂在大棚后立柱上端,下边垂至地面,可使地面增光40%-43%,棚温提高3C 4C,地温提高18C-29C,番茄增产41.8%- 58.1%,并对果实品质有所改善;地面铺设银灰膜或铝箔,也能增加植株问光照强度,使番茄着色良好,并能防止下部叶片早衰。 2.低温症。番茄起源于热带,气温低于13C时不能正常坐果,夜温低于15C时造成落花落果,气温在10C或低于10C时易发生冷害,长时间低于6C植株将死亡。 防治措施: ①低温锻炼。将泡涨后将要发芽的种子放在0C左右的温度下冷冻1-2天,然后播种,可促进发芽,增强秧苗抗寒性;把将要发芽的

种子每天在I C -5 C的较低温度下放置12-18小时,接着转移到18C-22C的较高温度下放置6-12小时,如此反复数日,也能显著提高秧苗抗寒力,并能加快其生长发育速度。 ②定植前进行低温炼苗,并选择晴天定植,以利根系恢复生长。 ③多层覆盖。在大棚内套小拱棚,可使小拱棚内的气温比大棚提 高2C -4C,地温提高1C-2 C;在塑料大棚中采用塑料薄膜做成二层幕,于夜间覆盖,可使棚内气温、地温平均提高1C -2C ;在大棚 四周覆盖一层1米高的草苫子,亦可使棚温提高1C -2C。 ④临时加温。临时加温的设备要早有准备。不要明火加温,防止 一氧化碳中毒。加温设备要有散热性好的较长的烟道,以提高热能利用率。⑤根据天气预报,于傍晚喷洒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巴姆兰丰收液膜250倍液。另外,要注意选用耐低温的品种,如津粉65等。 3.晒腐病。筋腐病的症状有两种类型: 一是褐色筋腐,果面局部褐变,甚至出现坏死斑,凹凸不平,果肉僵硬,发病处着色不良,有明显绿色或淡绿色斑。 二是白型筋腐果,多发生在果实皮部组织上,病部具有蜡样光泽,

番茄果实的几种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番茄果实的几种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果实上的生理性病害在番茄栽培中普遍存在,对产量及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番茄果实的生理病害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大型畸形果 大型畸形果主要产生于花芽分化及发育时期,即在低温、多肥(特别是氮素营养过多)水分及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生长点部位营养积累过多,正在发育的花芽细胞分裂过旺,心皮数目过多,开花后由于各心皮发育的不均衡,而形成多心室的畸形果。 防治上要选用不易产生畸形果的品种,及时摘除畸形果,育苗期间温度不宜控制过低,水分及营养必须调节适宜。 二、番茄脐腐病 果实顶部腐烂,变为黑褐色,组织被破坏,凹陷。遇湿度大时,其上出现黑色霉状物,病果提早变红,但无商品价值。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缺钙。生育期间水分供应失常也能造成脐腐病。 防治上宜采取的措施是:酸性土壤应施用石灰调节;施肥时注意维持土壤适宜浓度,不要施过量的化肥,增施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尽量避免土壤高温及湿度的剧烈变化;坐果后,在易发生脐腐病的地块用0.4%~0.5%的氯化钙喷叶或喷1%的过磷酸钙、0.1%硝酸钙及爱多收6000倍液,从初花期开始,半月一次,连喷2次以减轻病害。 三、番茄空洞果 空洞果是果皮与果肉胶状物之间是空洞的果实。空洞果发生的主

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开花时遇到低温,不能正常受精,形成空洞果。二是使用生长刺激素时,由于浓度过高或在蕾期处理而形成空洞果。此外,光照不足,幼果期温度过高,后期营养跟不上及结果期浇水不当,也会出现空洞果。 防治措施是:在番茄开花期要严格控制温度,白天适温为20~30℃,夜间15~20℃。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即激素处理的方法与浓度要适宜。一般采用15~20mg/kg的防落素在开花期喷施,防止落花。激素处理后,要加强肥水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增施N、P、K肥。 四、豆果 豆果也叫僵果,果实坐住后,基本不发育,小如豆粒,大如拇指,僵化无籽的老小果实。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温度过高或过低,授粉受精不良、光照不足,果实膨大所需的养分供应不上,或是许多外界条件和内在因素使果实不能吸收利用养分而出现症状。 防治措施是:①进行人工辅助授粉;②用番茄灵沾花。据观察,严冬温室栽培,果实生长后期易产生僵果,特别是长期阴雪天气,光照弱,夜温高,白天叶片制造的养分少,而夜间消耗又大,也易形成僵果。遇到这种情况,可在夜间补充光照,将夜温降至7~10℃,维持最低生长温度,减少消耗,使僵果减少。 五、裂果 番茄果实在发育后期易发生裂果现象。裂果有的以果蒂为中心,呈同心圆状裂开,有的以果蒂为中心呈放射状裂开,也有不规则的侧

番茄果实结果期技术管理要点

番茄结果期技术管理要点 一、喷花授粉 1、常温授粉药选用果霉宁,药剂使用安全性高。根据药液高温时浓度变小,低温时浓度变大的特点,目前授粉药浓度为每袋兑水2.5斤,在西红柿1-2穗果之间,尤其是第一穗果开花时常温达到37度,浓度低时授粉药性质不稳定。有些棚中出现僵果的原因就是授粉药受高温的影响浓度达不到,以至于果实长到鸡蛋大小时就不再膨果,形成僵果。另外授粉药配置受水质影响大,水中矿物质、重金属和微量元素对授粉药的寿命和稳定性影响特别大,原则要求尽量用纯净水配授粉药,纯净水能起脱盐分和重金属的作用。 2、授粉尽量选择晴天上午,一般日出半小时后至中午11或接近12点,这一段时间叶子进行光合作用药液被吸传导膨果快。下午授粉,叶子不进行光合作用,药液在花朵上存留,第二天才能被吸收传导,容易因温度过高、蒸发量大造成授粉不良出现僵果、畸形果等。 二、调节温度 要想出高产量高品质的果实,必须降低下午的温度,使温度控制在30度以内,28度左右。因为番茄上午叶子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合产物比较多,下午要进入同化阶段把养分转化贮存,就像人吃饭一样,要把食物消化掉才有力气。同化作用的同时需要低温,温度低养分积累就多,所以下午要把棚口、放风口放大通风降温,不至于在同化过程中消耗太多的养分。如果下午温度过高,同化的同时大部分养分被消耗掉了,到晚上真正需要养分的时候就没了,因为西红柿叶片白天制造养分,晚上把养分运输到果实上去。 要想植株长势好,开花多,昼夜温差必须在10摄氏度以上。为了降低白天温度,可以加遮阳网,或往棚膜上甩泥浆。 三、去下部老叶 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是,叶子不向上面的果实上输送养分,而向其下面的果实上输送养分。当最底部的叶子变老变黄时就失去了供养能力,它制造的养分还不如消耗的多,此时可打掉果实下面的老叶。

番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要求措施

番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番茄痰素过剩 症状植株高大,茎叶生长旺盛,但结果少,表现出明显的徒长症状。顶端幼嫩叶片在傍晚会出现卷曲,这是由于顶端幼叶中的生长素含量增加,促使叶面加速生长造成的。土壤铵态氮含量越多顶部叶片卷曲的程度越严重。小叶片中肋隆起,叶片反转,呈船底形。茎上出现灰白色至褐色斑块,这是因为根吸收了过多的铵态氮之后会引起氨害,组织和细胞受到损伤并在茎上出现褐色斑点。 病因施用铵态氮肥过多,同时又遇到低温或土壤经过消毒处理等情况,由于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活动受到抑制,使铵积累于土壤中,引起铵态氮过剩。 防治方法严格控制铵态氮肥和尿素的用量,在地温较低的苗期或在进行了土壤消毒的情况下,应少施或不施铵态氮化肥和尿素,施用硝态氮肥可以避免铵离子中毒现象的发生。但值得注意的时,生产无公害蔬菜时,对硝态氮肥的施用量以及蔬菜产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有严格的限制,施用硝态氮肥对生产无公害蔬菜不利。当前,比较适宜的方法是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在地温较高的条件下,如发现氮肥过剩,可通过加大浇水量加以缓解。 番茄肥害 症状植株受害初期,叶片表面出现白色或灰白色不规则斑点,随病情发展,斑点扩大,坏死斑中部有时呈枯绿色,后期穿孔。与病害不同的是,枯斑不会无限扩大。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病情发展十分迅速,叶缘枯焦。 病因一次性大量施用化肥,番茄根系受害,吸收功能降低,使叶片受到影响,导致上述症状。 防治方法科学施肥,施肥量不可过大,施肥要均匀,施肥后立即浇水或随水施肥。出现症状后立即浇水,一般浇水2~3次后肥害即可解除,此时,叶片上的病斑不再扩展,坏死部分干枯或穿孔,植株恢复正常生长。

番茄顶裂果 症状果实脐部及其周围果皮开裂,有时胎座组织及种子随果皮外翻、裸露,受害果形状难看,严重时失去商品价值。 病因顶裂果主要是由于番茄畸形花花柱开裂造成的,有时柱头受到机械损伤也造成顶裂果。番茄花的雌蕊花柱开裂的直接原因是开花时缺钙。一般施用氮、钾肥过多会阻碍植株对钙的吸收,夜温低、土壤干旱会加重病情。 防治方法育苗期间,夜间最低温度不能低于8℃,春季定植不可过早。施足有机肥,避免施用过量的氨态氮肥和钾肥。土壤不能过干。土壤缺钙时,可在定植前施用石灰补钙,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用石灰50~70千克。作为应急措施,可用0.5%的氯化钙叶面追施,也可喷施绿芬威3号等含钙复合微肥。 番茄白粉虱 温室白粉虱成虫和若虫主要群集在蔬菜叶片背面,吸吮植物的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植株的长势衰弱,此外白粉虱分泌的大量密露,堆积在叶片和果实上,易引起病害的发生,严重降低番茄商品价值。密露可造成植株叶片气孔堵塞,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减产1—3成。 番茄落花落果病 症状:在早春或高温季节栽培番加,落花、落果常普遍而严重、有时第一穗花果可能全部脱落,第二穗花果大部分脱落。 发病条件:(1)早春温度偏低,尤其花期夜温低于15℃。 (2)白天温度偏高,如白天高于34℃、夜间高于20℃,或白天40℃高温持续达4小时。 (3)光照不足。 (4)花粉遇干旱缺水或供肥不足。 防治方法: (l)加强栽培管理,培育适龄壮苗。育苗期昼温保持25℃,夜温15℃,防止徒长成僵苗。苗龄70~80天为宜。

番茄病虫害防治

番茄病虫害防治方法 1、猝倒病、立枯病:主要为害幼苗,使幼苗成片猝倒或茎部干枯凹陷、缢缩。一般用百泰,或用恶霉灵加普力克等防治。 2、茎基腐病:一般番茄定植后的缓苗期极易发生,发病后茎基部腐烂,严重的表皮周边全部烂掉。可使用甲霜灵+恶霉灵+酶解氨基酸生根粉防治。 3、细菌性叶枯病和叶斑病:属于高温、高湿病害,用噻菌铜、DT、噻唑锌、多宁、喹啉铜、噻霉酮、氢氧化铜、叶枯唑等药剂喷雾防治,一般4=5天一次,连续使用2-3次。 4、芽枯病:是番茄缺硼造成的,多发生在夏季高温季节,遇到连续高温天气,又加番茄旺长,体内缺少硼、钙元素,就容易发生劈头、生长点死亡,防治措施除遮阳降温外,叶面喷施硼、钙能加以防治,可以喷施皇家免冲肥3号等。 5、叶霉病:属高温、高湿条件下的真菌病害,主要为害叶片,此病菌侵染力强,不易根治,病斑近圆形,没有一定形状,叶背有霉斑,严重时霉斑连接成片,叶片正面呈淡黄色,有时也会有霉斑,发病严重时全株叶片卷曲干枯死亡。防治一般采用三唑类农药。如特富灵、腈菌唑、福星、世高等。防治时注意控制用量,以免抑制生长。也可以用露娜森、健达等。 6、早疫病: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主要侵害叶、茎、花、果,初呈针尖大的小黑点,后发展为不断扩展的轮纹斑,边缘多具浅绿或黄色晕环,中部现同心轮纹,且轮纹表面生毛刺状不平坦物,别于圆纹病;茎部染病,多在分枝处产生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一面生灰黑色霉状物,叶柄受害,生椭圆形轮纹斑,深褐色或黑色,一般不将茎包住;青果染病,始于花萼附近,初为椭圆或不定形褐色或黑色斑、凹陷,直径10-20毫米,后期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密生黑色霉层。用异菌脲、百泰、铜制剂防治即可。 7、晚疫病:是一种传染快,损失大的真菌性病害,番茄幼苗、叶、茎和果实都可受感染。幼苗染病,茎变细呈黑褐色,使全株萎蔫或折倒;叶片染病,叶尖或叶缘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茎染病病斑呈黑褐色腐败状;果实染病主要是发生在青果上,发病初期呈暗绿色斑,后变成暗褐色至棕褐色不规则云纹状斑,病斑凹陷但不变软。病斑在湿度大时长出白霉。 防治方法:合理密植,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株打杈,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用邦超、普力克、科佳、增威赢绿等喷雾,7-10天1次,连续4—5次。 8、溃疡病:多为害果实,使果实表面生白泡,严重的为害茎杆,使茎杆从髓部水烂,为细菌性病害。可用噻菌铜、DT、噻唑锌、多宁、喹啉铜、噻霉酮、氢氧化铜、叶枯唑等药剂喷施、灌根,及早预防该病的发生,避免造成大的损失。

番茄病害合集

番茄病害合集 番茄是喜温、喜光性蔬菜,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太严格,但为获得丰产,促进根系良好发育,应选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 叶片及果实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幼苗、叶片、茎和果实均可发病,以叶片和处于绿熟期的果实受害最重。 幼苗期受害:叶片出现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并向叶柄、茎部扩散,使变细呈黑褐色腐烂,幼苗萎蔫死亡。 成熟期受害: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从叶缘或叶尖开始发病,叶片表面有水浸状淡绿色病斑,渐变褐色,坏死,再扩展至整个叶片;空气湿度大时,叶背病斑边缘有稀疏的白色霉层。叶柄、茎秆和花絮受害:为不规则形、凹陷、褐色大斑,边缘不清晰;湿度大时表面有灰白色霉层。 果实受害:有不规则形坏死斑,边缘云纹状。 防治方法: ①选种抗病品种;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 ②从开花前开始及时调查,重点观察下部叶片,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并加以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氨基寡糖素;丙森锌;霜脲·锰锌,或唑醚·代森联。 1 、番茄绵疫病 棉疫病果实危害症状 危害症状: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叶片,为害严重。 果实发病:先在近果顶或果肩部发病,长有表面光滑的淡褐色斑,有时长少量自霉,后形成同心轮纹状斑,变为深褐色,皮下果肉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霉状物,病果多保持原状,不软化,易脱落。 叶片发病:出现水浸状褪绿大斑,慢慢腐烂,有时可见同心轮纹。 防治方法: ①选种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 ②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烯肟菌酯+百菌清;嘧菌酯,或锰锌·霜脲。 2、番茄细菌性溃疡病 叶片及果实危害症状 危害症状:番茄全生育期均可发病。 幼苗染病:真叶从下向上打蔫,叶柄或胚轴上出现凹陷坏死斑,横剖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髓部出现空洞。 成株期染病:常从植株下部叶片边缘枯萎,逐渐向上卷起,随后全叶发病,叶片青褐色,皱缩,干枯,垂悬于茎上而不脱落,似干旱缺水枯死状。 茎部染病:出现褪绿条斑,溃疡状,内部中空且维管束变褐,后期下陷或开裂,茎变粗,生出许多庆刺或不定根;湿度大时,有污白色菌脓溢出。 果实染病:严重时产生鸟眼状凸起。 防治方法:

番茄病害和生理性病害认识

番茄常见的问题 侵染性病害: 果实上: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细菌性病害(细菌性斑点,溃疡,疮痂病) 叶片上:灰霉病,病毒病,叶霉病,灰叶斑病, 茎秆上:病毒病,疫病,细菌性髓部坏死 根部:疫病,根腐病,青枯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病 早疫病,灰霉病,叶霉病是半知菌亚门高等真菌,一般在低温高湿环境下容易侵染。晚疫病是鞭毛菌亚门是低等真菌,在温度剧烈变化高湿环境下容易侵染。高温干旱的时候白粉病和病毒病容易侵染。 早疫病的典型症状是:病斑圆形,褐色,病斑小,有同心轮纹状。 发病特点:病源为半知菌亚门链格孢真菌。病菌发育适宜温度26℃~28℃,侵染快、潜育期短。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高温、高湿、田间结露利于发病。发病多从植株下部老叶开始,渐向上发展。昼夜温差大、连续阴雨、通风排水不良、植株生长衰败等,是该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 防治方法:常用药剂有:施佳乐40%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者50%扑海因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匀喷雾。 晚疫病的典型症状是:黑色,不规则,病斑大,变硬,油浸状。

发病特点:病源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发病的适宜温度为18℃~22℃。叶片边缘油烂、黑秆、果硬。低温、高湿是该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大棚种植过密、温差大、阴雨天多、光照弱、大水漫灌、放风不及时等,均有利此病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1.控制温度、勤放风。2.湿度的调控:晴天中午如高温,要短期进行放风,阴天早晨放风半小时排雾。当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喷药防治。喷药后闭棚增温,可提高防治效果。使用68.75%银法利(氟菌·霜霉威)悬浮剂50~75毫升/亩均匀喷雾,可以达到保护和治疗的双重效果。 灰霉病:叶片上V字形病斑长灰毛,果实上也是侵染果实脑袋和屁股,灰白色。

番茄主要病害的农药防治要素

番茄主要病害的农药防治要素 番茄主要病害的农药防治要素: 一、番茄晚疫病 番茄晚疫病是泉州近郊蔬菜基地番茄发病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每年因晚疫病的损失达20~30%,严重时可达80~90%。前段时间的低温多雨是晚疫病发病的最佳条件,预计下一阶段我区蔬菜基地番茄晚疫病发病将较为严重,现将番茄晚疫病的防治介绍如下: 1.症状幼苗、叶、茎和果实均可受害,但以叶和青果受害最重。番茄染病后,叶片病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呈暗褐色水渍状不规则形斑。扩大后为褐色且边缘不明显的大斑;茎上病斑暗褐色,条状,略凹陷;果实病斑多发生在青果的近果柄处,开始呈灰绿色云状硬块,后逐渐变成黑褐色。病部比较坚硬,略有凹陷,潮湿时长有稀疏白色霉物,并产生腐烂。 2.发病原因(1)由真菌致病疫霉所致,借气流及雨水传播。(2)春节期间,我市温度基本保持10~24℃,相对温度90%以上,早晚雾大露重,连绵阴雨,形成了晚疫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 (3)由于我市近郊种植多采取双杆整枝法,密度过大。春节期间又缺少田间管理,追肥不及时,植株长势差,造成今年我市番茄晚疫病为数年来最严重。 3.防治对策(1)避免与番茄、马铃薯连作。(2)高畦栽培,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杈,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3)发现中心病株时,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或拔除,并对其周围喷药,防止病

害蔓延。(4)未发病时,可选用1:1:200波尔多液每隔7天喷1次,连续3~4次预防。发病初期,可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克霜灵1000~1200倍;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性800倍液;可杀得2000型9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及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液交替喷雾防治,以后每隔7天施药1次,计3~4次,收获前7天停止用药。 二、番茄溃疡病 温暖潮湿,结露时间长及暴雨多,发病重。有喷灌的大棚或温室,果实易显症。 1.症状幼苗至结果期均可发生。茎部发病,内部变褐,多雨或湿度大时,菌脓从病茎或叶柄中溢出或附在其上,形成白色污状物,后期茎内变褐以至中空,最后全株枯死,上部顶叶呈青枯状。果发病,果面可见略隆起的白色圆点,俗称“鸟眼斑”。 2.防治对策⑴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及时除草,避免带水操作。⑵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及时喷洒77%的可杀得粉剂500倍;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扑海因1200倍+72%农用链霉素1000倍。 三、番茄灰霉病 我区基地4~5月发病,当地菜农俗称“白烂果”。 ⒈症状可为害花、果实、叶片,以果实最为严重。果实染病时果皮呈灰白色,软腐,病部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果实失水后僵化;叶片染病多始自叶尖,病斑呈“V”字型向内外展,初呈水渍状、浅褐色、

番茄西红柿25种病害及防治大全

番茄西红柿25种病害及防治大全 1、番茄晚疫病 叶片及果实危害症状危害特征幼苗、叶片、茎和果实均可发病,以叶片和处于绿熟期的果实受害最重。幼苗期受害:叶片出现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并向叶柄、茎部扩散,使变细呈黑褐色腐烂,幼苗萎蔫死亡。 成株期受害: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从叶缘或叶尖开始发病,叶片表面有水浸状淡绿色病斑,渐变褐色,坏死,再扩展至整个叶片;空气湿度大时,叶背病斑边缘有稀疏的白色霉层。叶柄、茎秆和花絮受害:为不规则形、凹陷、褐色大斑,边缘不清晰;湿度大时表面有灰白色霉层。果实受害:有不规则形坏死斑,边缘云纹状。防治方法①选种抗病品种;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②从开花前开始及时调查,重点观察下部叶片,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并加以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氨基寡糖素;丙森锌;霜脲?锰锌,或唑醚?代森联。

2、番茄绵疫病 棉疫病果实危害症状危害特征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叶片,为害严重。果实发病:先在近果顶或果肩部发病,长有表面光滑的淡褐色斑,有时长少量自霉,后形成同心轮纹状斑,变为深褐色,皮下果肉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霉状物,病果多保持原状,不软化,易脱落。叶片发病:出现水浸状褪绿大斑,慢慢腐烂,有时可见同心轮纹。防治方法①选种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 ②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烯肟菌酯+百菌清;嘧菌酯,或锰锌?霜脲。

3、番茄细菌性溃疡病 叶片及果实危害症状危害特征番茄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幼苗染病:真叶从下向上打蔫,叶柄或胚轴上出现凹陷坏死斑,横剖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髓部出现空洞。 成株期染病:常从植株下部叶片边缘枯萎,逐渐向上卷起,随后全叶发病,叶片青褐色,皱缩,干枯,垂悬于茎上而不脱落,似干旱缺水枯死状。 茎部染病:出现褪绿条斑,溃疡状,内部中空且维管束变褐,后期下陷或开裂,茎变粗,生出许多庆刺或不定根;湿度大时,有污白色菌脓溢出。 果实染病:严重时产生鸟眼状凸起。防治方法①对种子严格检疫;实行轮作;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农事操作要在田间露水干后进行。 ②种子处理。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浓度为500倍液的72%

几种番茄常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几种番茄常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番茄是我县蔬菜主栽品种之一,常年栽培面积多。近年来,番茄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生比例(面积)占到病害总量的 60%以上,给菜农造成了较大损失。由于对生理性病害认识不够,菜农经常误认作传染性病害而用药剂防治,不仅没有效果,还往往延误了防治时机,造成更大的损失。由于生理性病害和传染性病害的发病原因、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都不相同,所以必须在正确识别的前提下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下面介绍几种在当地较常发生的生理性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1 脐腐病 当地俗称“黑膏药”。发病初期在果实脐部出现水浸状褐色斑点,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下陷、革质化、褐色或黑褐色干腐状,病斑直径通常1~2cm,发病后期潮湿时常着生粉红色或黑色霉状物。完全失去商品价值。 此病是因为果实内缺钙,干旱、水分供应不稳定、盐浓度过高等都引起的,影响植株对钙的吸收,偏施氮肥会加重此病的发生。 防治措施:(1)注意水肥均衡供应,氮、磷、钾配合使用,增施有机肥和过磷酸钙,适时浇水,防止土壤过干过湿;(2)提倡地膜覆盖栽培,可以钙元素流失;(3)坐果期

可叶面喷施1%的过磷酸钙或0.2%的氯化钙或0.2%的硝酸钙溶液,也可以施用含钙的复合微肥。一般7~10d喷一次,连喷2~3次。 2 空洞果 在冬春茬棚室栽培中发病非常普遍,发病果实表面有纵向棱角,所以俗称“八角帽”。病果比正常果实大而轻,切开后内部有明显的空腔,种子少或没有成型。品质较差,商品性低。 空洞果的致病因素较多:一是花粉形成期遇到高温、光照不足等因素,使花粉不饱满,导致授粉不良;二是在果实膨大期水肥供应不足;三是光照不足、低温等导致光合作用不充分,积累的碳水化合物少;四是在蘸花时激素浓度过高或蘸花对花蕾较小也容易造成空洞果。 防治措施:(1)注意调控好温度、光照,在光照较弱的冬季尽量使用新棚膜,经常清除棚膜表面的积尘,增加透光度;(2)加强水肥管理,特别在果实膨大期注意水肥供应充足,避免过量施用氮肥;(3)使用激素蘸花时,药液浓度要按照使用说明准确配制,浓度不能过高,在温度较高时蘸花还要适当降低药液浓度。 3 畸形果 畸形果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在设施栽培中发生较多。畸形果就是与正常果实形状不一样的果实,

番茄25种病害及防治大全

1、番茄晚疫病 危害特征幼苗、叶片、茎和果实均可发病,以叶片和处于绿熟期的果实受害最重。 幼苗期受害:叶片出现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并向叶柄、茎部扩散,使变细呈黑 褐色腐烂,幼苗萎蔫死亡。成株期受害: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从叶缘 或叶尖开始发病,叶片表面有水浸状淡绿色病斑,渐变褐色,坏死,再扩展至 整个叶片;空气湿度大时,叶背病斑边缘有稀疏的白色霉层。叶柄、茎秆和花 絮受害:为不规则形、凹陷、褐色大斑,边缘不清晰;湿度大时表面有灰白色 霉层。 果实受害:有不规则形坏死斑,边缘云纹状。 防治方法①选种抗病品种;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 ②从开花前开始及时调查,重点观察下部叶片,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并加以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氨基寡糖素;丙森锌;霜脲?锰锌,或唑醚?代森联。 2、番茄绵疫病 危害特征 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叶片,为害严重。 果实发病:先在近果顶或果肩部发病,长有表面光滑的淡褐色斑,有时长少量自霉,后形成同心轮纹状斑,变为深褐色,皮下果肉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霉状物,病果多保持原状,不软化,易脱落。 叶片发病:出现水浸状褪绿大斑,慢慢腐烂,有时可见同心轮纹。 防治方法 ①选种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 ②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烯肟菌酯+百菌清;嘧菌酯,或锰锌?霜脲。

3、番茄细菌性溃疡病 危害特征 番茄全生育期均可发病。 幼苗染病:真叶从下向上打蔫,叶柄或胚轴上出现凹陷坏死斑,横剖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髓部出现空洞。 成株期染病:常从植株下部叶片边缘枯萎,逐渐向上卷起,随后全叶发病,叶片青褐色,皱缩,干枯,垂悬于茎上而不脱落,似干旱缺水枯死状。 茎部染病:出现褪绿条斑,溃疡状,内部中空且维管束变褐,后期下陷或开裂,茎变粗,生出许多庆刺或不定根;湿度大时,有污白色菌脓溢出。 果实染病:严重时产生鸟眼状凸起。 防治方法 ①对种子严格检疫;实行轮作;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农事操作要在田间露水干后进行。 ②种子处理。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浓度为500倍液的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浸种2小时,或用1.05%次氯酸钠浸种20~40分钟,浸种后用清水冲洗掉药液,催芽播种。 ③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农用硫酸链霉素,或水合霉素,或中生菌素,或三氯异氰尿酸,进行全株喷淋,也可以灌根,每株浇灌对好的药液 0.3L,视病情隔5~7天1次。以灌根防治为主,喷雾防治只起辅助作用。 4、番茄猝倒病 危害特征 主要在子叶至2~3片真叶的幼苗上发病。多在接触地面茎基部发生,初期先出现水渍状病斑,后变黄褐色,缢缩成线,在子叶尚未出现凋萎前缢缩倒伏;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