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王宗岳太极拳论》内蕴的中庸思想研究

《王宗岳太极拳论》内蕴的中庸思想研究

《王宗岳太极拳论》内蕴的中庸思想研究

关太极拳的文献不胜枚举,但是

《王宗岳太极拳论》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书中并没有太极拳的具体招式讲解和练功方法介绍,而是以中国朴素辩证思想为基础,汲取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之精华,将中庸思想贯穿始终。

《王宗岳太极拳论》开宗明义阐述太极的含义和太极拳定名的由来。太极本身就是对中国朴素唯物观念和辩证思想的继承,内蕴动静皆宜、阴阳调和。《王宗岳太极拳论》借鉴这一思想,但又不落窠臼,认为招式只不过是阴阳、气运的外在表现形式,太极拳注重自身的修行,即立身中正,并将其作为练习的基本要求。不论各家各派对太极拳如何理解,中正的道理都是一致的。这一点正是中庸之道。

在研究太极拳的道路上摸爬滚打者不计其数,常常因不能参悟个中道理而中途放弃,《王宗岳太极拳论》犹如苍茫大海上的一盏明

灯。作者将对中庸思想的理解潜移默化到作品之中,又通过太极拳运动映射了中庸思想,充实了中庸思想的表现形式。以作者之见,太极拳就是通过拳术、套路来领悟太极之道,然后依理随心所欲。拳脚功夫是基础,但要融会贯通阴阳之道,需要持之以恒,不能有所偏废。以书中提到的“用力之久”“有力打无力”为例,这里的力不是单纯指气力、力量,而是指需要潜心研究功夫,下气力通过日积月累的修行而达到突破自我的效果。练习太极拳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身心的共同参与,在参悟中借助更多的力量。

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思想往往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逐渐显现其局限性,中庸思想概莫能外。由于主、客观环境的变化,中庸思想的部分观点也曾受到过批判。推及《王宗岳太极拳论》,如果过分强调中庸思想里的“明哲保身”,必然对太极拳运动的发扬带来不

利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对太极拳的“后发制人”有种错误看法,认为太极拳只是一种被动防御之策,缺失了拳法的应变性与策略性。“明哲保身”俨然成了消极避世的代名词,忽略了人在太极拳运动中的主动性。

总而言之,在特定历史环境下成书的《王宗岳太极拳论》处处体现出中国哲学的光辉。另外,由于研究角度和领域的不同,对《王宗岳太极拳论》的认识还存在一定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太极拳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研究太极拳发展与演变的经典之作。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将更加有利于推动太极拳运动的国际化发展。

《王宗岳太极拳论》内蕴的中庸思想研究

上饶师范学院章志鹏

浅谈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

“执两用中”与“尽善尽美” ——浅谈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 云南大学韩扬文 众所周知,“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中的重要观点之一。《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将“中庸”作为至高的道德,因此后代的儒家还专门写了《中庸》,来阐发这种至德。《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西汉时被收入《礼记》,后来朱熹又将这篇文章抽取出来,独立为《四书》之一。可见,对于历代儒家以及儒学研究者而言,“中庸”都是一个重要的范畴。 “中庸”,郑玄训为“中用”,大概的意思是折中、用中,无过,也无不及。这种思想反对极端主义,认为凡事做得不到位或者过了头都有危险之虞。《中庸》进一步提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说为政要善于把握对立的两端,在两端之间找出一个可用的正确之点。(中者,正也。也有正确、适宜的意思。)这种“执两用中”的说法,更明确地提出了“用中”的前提——“执两”。“执两”是指要“把握两端”,也就是说,在“用中”之前,对于该事物的正反两极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能够掌握它们。这样,才可以找到其中的正确之点。否则,这个“中”就是抽象的,先验的,是不可把握的。 在“执两”之前,还有一个隐藏的前提之前提,就是对事物要有反思,如果没有反思,就去盲目实践,必定无法找到正确之点。《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儒家的这种勤于反省的精神是他们得出一切结论的根源,是他们能够审察时弊、提出治国之术的前提。那么,“执两用中”之所依靠的也就是这种内省的精神。 当然,“中庸”也好,“执两用中”也好,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一个“中”字,儒家试图以这种方法来寻求事物的正确、平衡之点。这个“中点”不是指数学中线段的“中点”,不是绝对居中的,而是可变动的,否则,“中庸”就有形而上学之嫌。但是,这种方法论说起来似乎简单清楚,但在理解上却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 这些可能的问题包括:“执两用中”的“中”的活动范围究竟是什么?虽然我们已经说,“中”不一定在两端的正中间,但是它是在两端之间的某处呢,还是也可以在两端?如果可以包括两端,那么是仅仅在某一端呢,还是既可以在这一端,又可以在那一端?如果它既可以在这里,又可以在那里,那么这个“中”的存在又依靠什么来进行判断呢?还有,是只有儒家持这种中庸观念,还是其他哲学流派也有这种思想呢?如果另外的哲学流派也有中庸的思想,那么他们所指的“中”是一样的,还是不同的?如果不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另外,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看待中庸思想呢? 让我们分三种情况来讨论儒家的“执两用中”。第一种,正确之点不在两极而在中间某处的;第二种,正确之点在两极而可变动的;第三种,正确之点在两极且不可变动的。 第一种情况大致符合人们对于“执两用中”的一般理解,这种情况相对后两者最容易被接受。因为按照生活经验我们知道,生活并不总是太好,也不总是太坏,因此按照自然运行的规则,在绝对P和绝对非P之间找到一个正确的行事方法,这是符合日常逻辑的。 如“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论语·雍也》。在“简”和“不简”中,孔子没有简单地说一切从简,而是赞同为政者存心要严肃庄重(存心不简),但行政要从简的方式;不同意存心简陋,行政也简陋的方式。可见,在简和不简中孔子所找到的正确之点是在两极中的某处,这就是“执两用中”比较容易理解的一种方式。

《中庸》教案

《中庸节选》教案 项城一高——史明才——2015.3.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 2、理解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讨论、交流 2、理解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原则与精神实质。 教学重点: 文言知识、中庸之道的内容原则。 教学难点: 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理解。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 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二、文化背景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的著作,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孔鲤,字伯鱼,早卒;伯鱼生孔伋,字子思。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便是其中的一派。子思学于曾子,孟子学于子思,所以后世也把子思、孟子学派称作“思孟学派”,并尊称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圣”。 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三、《中庸》的主题思想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

孔子中庸思想内在逻辑

孔子中庸思想内在逻辑 一、尚中:中庸的逻辑起点 孔子的“中庸”思想,其逻辑起点,是传统的“尚中”观念。从《论语》及相关典籍中不难看出,“中”是孔子品评人物、选才交友的标准之一,也是其自我修养的行为准则。如:“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2](先进)师,颛孙师,即子张。商,卜商,即子夏。二人均为孔子弟子。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谁更强一些,孔子评价说:“子张有些过分 ,子夏有些赶不上。”子贡以为,子张“有些过分”,自然要比“有些赶不上”的子夏强些,孰料孔子的回答则是:“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在这里,孔子衡量弟子孰优孰劣的标准是“中”,即“无过无不及”。 又如:“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2](子路)“中行”,即中道之人。孔子认为,得不到合乎中道之人和他交往,不得已而求其次,也一定要交到激进的人或狷介的人。因为激进的人一意向前,狷介的人也不肯做坏事。可见,孔子选才或交友的理想标准也是“中”,不得已才求其次。 “中”也是成就“君子”品格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原则:“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雍也)“文质彬彬”也就是前文所谓的“中行”,关于此点,《颜渊》篇的一段话正好可作注脚:“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A,犹犬羊之A。’”棘子成,卫国大夫。“A”即皮革。子贡的意思是说,礼仪形式和朴实的基础这两个方面,对君子来说同等重要,假如把两张兽皮的毛全部拔去,就分不出哪张是虎豹的皮,哪张是犬羊的皮了。因此,对一个人而言,美好的素质和合理的行为都是不可偏废的。 以“中”为标准,孔子常常告诫人们思想行为要合乎中道,如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2](泰伯)朱熹解释说:“好勇而不安分,则必作乱。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必致乱。二者之心,善恶虽殊,然其生乱则一也。”[4](P105)“好勇而不安分”就是孔子所谓的“勇而无礼”;“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有类于孔子所谓的“直而无礼”[2](泰伯)。二者的行为方式虽或不同,但思想根源却是一个:即“一意孤行”,而不能中道行之。有见于此,孔子十分推崇“中庸”之德:“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2](雍也)。从孔子的赞扬(“其至矣乎”)和惋惜(“民鲜久矣”)中不难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中庸之德是何其完美。 事实上,孔子本人也正是以“中”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的,其曰:“吾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2](子罕)“两端”,或谓指“不及和过头两个极端”;[5](p26)或谓指“事情的两个方面”。[6](p160)总之“叩其两端”是孔子在认识事物、获取知识、解疑释惑的过程中体会到的一种思想方法,此种方法,其核心即为“用其中”。就道德修养和行为修养的层面说,孔子“用其中”的具体体现则是:“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2](子罕)“毋意”,不悬空揣测。“毋必”,不绝对肯定。“毋固”,不拘泥固执。“毋我”,不唯我独是。“子绝四”,则是指孔子没有“意”、“必”、“固”、“ 我”四种毛病。[4](p87- 88)在这里,“四毋”的核心仍是“中”。这种思维观念、行为原则,或许可以谓之“允执其中”。这说明,对于传统文化持“因、损、益”态度的理性主义大师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是持完全赞成的态度的。 二、时中:中庸的内在本质 如果说“尚中”是传统观念,为孔子所继承,并成为其“中庸”思想的逻辑起点;那么“时中”则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其“中庸”思想的逻辑展开。 与“中”一样,“时”也是一种起源甚古的观念。早在尧帝时,就曾“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7](尧典)。孔子一向重视“时”,其曰:“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2](学而)强调“时”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不但治国,就连说话,孔子也是“时然后言”[2](宪问),并主张“言不当其时则闭慎而观”[8](二三子)。不但说话,就连看到飞鸟,孔子也不免“时哉时哉”之叹:“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2](乡党)因此,孔子特别强调:“君子务时。”[8](二三子) 孔子的贡献在于,将“时”与“中”联系起来,形成了“时中”的观念:“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4](中庸章句)“时中”,即“随时以处中”,用《论语》所记孔子的话说,就是“无可无不可”:“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2](微子)这段话,记载了孔子对那个时代公认的几位贤人的评论和比较。透过这种评论和比较,孔子说明了自己与

如何将中庸思想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如何将中庸思想贯彻到 教育教学实践中 作者:周仕民 “中庸”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的解释一番。人们通常只从封建道德卫道士的角度曲解“中庸”,以致于忽略了它积极的价值。其实,“中庸”的核心思想并非中立、平庸、保守、妥协,而是“中和”。何谓“中和”?“中”者,中而有节,强调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即适度;“和”者,和而有度,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和谐。一言以蔽之,中庸思想实则要求分析处理问题时要适度而和谐。《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作为在各个领域都能广泛运用的“至道”,中庸思想对推动“问题式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反映在课堂上,就是要求必须实现“主导—主体”的中和与“预设—生成”的中和。 随着“问题式教学”的深入开展,“过犹不及”的现象愈加“丰富”。对于这些并不陌生的现象,我们除了要在实践中寻求知行合一,还应该从其它的视角进行观察和分析,学会从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里汲取精华,做到古为今用。如果能够合理的运用中庸思想,将有助于实现三维目标的动态平衡,推进问题式教学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将中庸思想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呢? 一、领悟核心理念,实现“主导—主体”的中和。 作为实践新课程的重要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的核心理念十分鲜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理念,就必须实现“主导—主体”的中和。此处的“中”要求不能走向主导或主体的极端;此处的“和”强调师生情感共鸣、平等互重。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中”可达“和”,“和”可致“中”。 回顾“问题式教学”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1.有中无和。虽然教师设计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问题,可学生刚“蠢蠢欲动”就立刻“接管”,学生只好“有口难开”,学生的主体性无从谈起。试问,缺少情感沟通的知识又怎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共振、情感的共鸣呢?2.有和无中。教师过于追求“活”、“动”,学生情绪高昂,然而该讲的没讲、该学的不懂,学生的热情在知识的高

中和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中和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论文 A组 “中和”问题是儒家哲学的重要范畴。“中和”一词虽首见于《中庸》,但“中和”观念却由来已久。从字面上看,“中和”由“中”与“和”两字合而为一。 何谓“中”?“中”作为一种道德范畴和哲学思想,始见于《尚书?盘庚》:“各设中于乃心”,《尚书?酒诰》中也有:“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这是“中”行之于德;《孟子?离娄下》赞美商汤“汤执中,立贤无方”,这是“中”行之于用人;《尚书》中的《立政》、《吕刑》记载的“中罚”、“中”则体现了“中”行之于刑。故中即为恰到好处、符合一定标准、正确合理之义。 何谓“和”?“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经典概念,起源甚早。关于“和”的含义,从字源的角度看,“和”有三种原始意义。一义为声音相和,二义为稼禾成熟,三义为五味调和。春秋末年齐国的晏婴用“相济”、“相承”的思想丰富了“和”的内涵,将“和”视为多种不同或相互对立的因素通过彼此之间的相泄相济、相反相成而达到的和谐统一状态。孔子进一步将“和”的应用范围扩大到人际关系上,主张“和而不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体现了重和去同的价值取向。 “中和”观具有其基本特征,儒家“中和”观的特征涉及诸多方面。 其一:执两用中。孔子总结舜的统治经验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第六章),提出了“两端”和“用中”这两个极为重要的范畴。《论语?子罕》中记载:“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里孔子阐明了自己在回答别人的提问时不单纯片面地看问题,而力求在分析综合后予以解答的思想。这表明孔子已认识到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矛盾方面,在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时,应避免“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为政》),即反对做事走极端,只抓一点不计其余,这样必然带来危害,而应采取“允执厥中”、“执两用中”的方法,由此之过,济彼不及;以此之长,补彼之短,以求正确合理的“中”的状态。 其二:权变与时中。权即权变,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时因地制宜。儒家认为权变与时中有相通之处,“中”必于通权达变之中才能得以贯彻。孔子首先提出“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意即立足于具体情况,既不违背常规,又能有所变通。孟子认为“中”是随时变动的,指出“执中无权”,只能流于执偏,会“举一而废百也”(《孟子?尽心上》)。“嫂溺不援,是豺狼也”(《孟子?离娄上》)即是执中无权的生动例证。荀子也主张“与时屈伸”(《荀子?不苟》),允许君子此一时的“柔以若蒲苇”,彼一时的“刚强猛毅,靡所不伸”,或柔或刚,或左或右,看似流于一偏,但从时间的全过程看,却恰恰体现了儒家灵活的以“权”行“中”的执中之道,符合“时中”原则。《中庸》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时中”的概念,主张“君子而时中”(《礼记?中庸》)。要求人们随不同的时空条件的变化及时变通以合于中道做到“时措之宜”,以达到最佳的用中行权之目的,是对孔子“权变”思想的完善化。但“权”与“时中”的灵活性绝非主观任意,而是有其具体的原则与度,否则便会使事物发生质变而不符中道。 其三:贯通“道”的体用。孔子视“中庸”为“至德”,孔子也讲“志于道”(《述而》)。因而孔子所谓的“至德”是有“志于道”的,是与道相联系的德,中庸不再仅仅局限于伦理范畴,而是达到了哲学的高度。但遗憾的是孔子只是将其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和德的原则提出来,未展开系统论述,缺乏形上思维,偏于实践,注重“道”的“用”。而子思提出的“中和”则弥补了这一缺憾。《中庸》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天道与人性的关系方面论证了“中和”是宇宙人生的最高准则,表明“道”的体用。“中”为道体,“和”为道用,展开道的层面,将现实的仁义礼知信等伦理道德本体化,提升到“道”的高度,用“中和”论证“道”,以实现达“道”,即将孔子的“执中

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中庸”的看法起源于上古的时代。我们看《尚书》的《周书》里面,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洪范九畴”,其中就有所谓的“中道”的思想。“皇极”它是讲正直为主要,有刚有柔,相互调剂的中正的思想,“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尚书·洪范》)讲这样一个中平的、中正的中庸之道,正直的政治哲学。所谓的“极”,它就是一个大房子中间的一个大梁,房屋中间的最高、最中、最重、最正的东西,它引申为一个中正平直的一个标准。春秋末期,孔老夫子对“中庸”的思想大大地加以推进。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梁就是房屋的最正、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非常看重这一点。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有一条主轴,有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孔子主张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是一个“其至矣乎”,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也是可及的。中庸的第二意思,它是一个方法。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智慧和方法,处理各种事务的一个方法,或者叫方法学。中庸的“中”就是中正的“中”。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 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中庸》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一篇。宋代理学家把《中庸》、《大学》抽出来,与《论语》、《盂子》合在一起,作为《四书》,成为宋以后封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 所谓“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一种基本观点和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哲学观点。 1、教育作用--"率性" 《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意思是说,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尽且发展自己的本性。郑玄解释: "诚","天性也。。朱熹解释:"真实无妄之谓诚。。所以说,诚即是善,即是天成道德。《中庸》又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意思是说,上天所命与或赐予的叫做性,顺从和发扬本性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和推广,使之实行则叫做教,这就是说,"修道"即是教育,教育的作用叫"率性",循顺着先天的善性发展,尽且发挥内心的先天的善端,把天赋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体现出来。这是思孟学派"性善论"思想,与孟子的教育作用思想是一致的。 2、教育过程--"学、问、思、辩、行" 孔子讲过学与思、学与行的关系。荀子讲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

之,明也;明之为圣人"。《中庸》继承和发展了这些思想,把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步骤系统地讲出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之"就是广泛地学习政治、道德伦理方面的知识内容;"审问之",即对博学中的内容,以"诚"为标准,审慎地间其真伪是非; "慎思之,即对审问的内容进行分析,谨慎地思考,并注意反省自己; "明辨之",明辩了存在的问题,知道了努力的方向;"笃行之",使观念和行为统一,切实地实行,最终形成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概念、观点。 这是一套反省的教学方法,通过节节反馈,层层深入、筛选,最后形成概念、观念和信念的过程,是符合反馈理论的,有其合理的因素。可借的是 《中庸》对于审问、镇思、明辨的具体过程,没有深入揭示。 3、教育途径--"尊德性与道学问" 孔子说过:"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中庸》便把"博文”、"约礼"发展为"尊德性与道问学"。《中庸》说:"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意思是说,君子既要尊重德性,又要讲求学问;既要充实广大,又要穷尽精微;既要有高明的理想,又要有合于中庸的行为;既要熟悉旧的知识,又要不断认识新的事物;既要笃实厚

孔子的中庸思想对现代教学方法的启示-2019年精选作文

孔子的中庸思想对现代教学方法的启示 《中庸》历来被理解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孔子的中庸思想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庸思想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灵魂。“中庸”这一古老的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不仅维系了封建社会的稳定与秩序,而且作为一种观念,曾以一种超越时代的力量,渗透于人们日常的观念、习俗、思维方式之中,并对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中庸思想的起源 中庸思想萌发于中国古代时期,它来自于当时人们对大自然的推崇。在我国古代的弓箭文化中,旗帜是军队的标志,代表了军队中的指挥权;“中”是旗杆之正,人们以旗为号召,在人们的聚集之地,旗帜常常在人们集体活动的中心,所以“中”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在先秦时期的典籍中,“中”有三重含义,“中礼、时中、适中”,“中礼、时中、适中”,中庸的“中”正是把上述几种意思抽象、提炼、升华而得来。使得“中”从一开始就具有了规则、标准的意义。 二、孔子中庸思想的基本观点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生活时期正经历着“礼崩乐坏”的社会剧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及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孔子对中庸做了“过犹不及”、“和而不同”的表述,这说明中庸兼

有哲学的方法论意义。孔子中庸思想的一个来源是“尚中”的观念,这个概念在氏族社会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孔子总结了前人的“中和”、“尚中”、“和同”的思想,将“中”与“庸”联系起来,提出了“中庸”的思想,中庸思想便由此产生。“中庸”最早出现于《论语?雍也》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孔子把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在《论语?先进》中,孔子对中庸概念做了“过犹不及”的解释。孔子认为保持平衡是事物发展的关键所在,从而提出对待事物必须坚持适度、合宜的原则和方法。“中庸”就是“执中两用”,要求人们言行符合礼节。结以上各种解释,中庸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始终坚持。 孔子的中庸思想是一种方法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孔子认为要做到中庸,就要遵循因时、因事而变通的原则,即做到“时中”。意思是处理事情要审时度势,随事情的变化而改变方法,做到适中、适宜。中庸思想的最终目的就是“致中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达,即达到了和谐的状态。中庸思想极力推崇“至诚之道”,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实事求是。孔子的中庸思想就是哲学意义上的“度”,要求人们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做事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这也是中庸思想所追求的意义。 三、孔子的中庸思想对现代教学方法的启示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

先秦“中和”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先秦“中和”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在中国思想史上,“中和”思想起源很早。《尚书》中就有“中”与“和”的概念,如“允执厥中”(《虞书·大禹谟》)、“协和万邦”(《虞书·尧典》)等。这里,“中”的含义是公正适度,“和”则是平衡和谐之义。值得一提的是,《尚书》中的“中”与“和”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不持“中”就难以致“和”。但真正将“中”、“和”连称,做为一个哲学命题加以较为系统的论述还是在春秋战国之际。为孔子推崇备至的“中庸之道”,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中和”。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的《礼记·中庸》就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赋予“中和”这个哲学命题以最普遍的意义。虽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谈到“中和”时,强调的是人伦道德的修养,如“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过犹不及”(《论语·先进》)等,都是强调个人行为的适度、完美性,但其终极目的仍是要通过社会每个成员的自我修养而达到整个社会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谐。

理想往往是现实的反面。孔子和后来将孔子中庸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的《礼记·中庸》的作者及孟子、荀子诸人,都处于礼坏乐崩、战乱迭起、社会动荡、道德伦理裂变的时代。正是这样的一种社会现实,引发了一些有识之士对社会前途命运的深深忧虑和追求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强烈愿望。孔子感叹:“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这实际上直白地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忧虑,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论语·先进篇》载孔子的弟子曾皙在阐述自己的志向时说:“暮春者,春服既成,童子六七人,冠者五六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不由得感慨地说:“吾与点也!”这其中有很大的成分是曾皙所描绘的自由和谐温馨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图景,引起了孔子强烈的心理共鸣。其实,非止儒家,从本质上说,诸子争鸣都是要从维护各自所代表的阶层利益的立场出发,提出自己所设计的安定社会方案,真可谓殊途同归。所以,“中和”理论的形成,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儒家学者对传统的“中”、“和”思想的继承与发扬的产物。 先秦儒家学者所追求的“中和”,是指事物的矛盾对立面的辩证、有机统一,绝非无矛盾的叠加与无原则的折衷调和,后者被称之为“同”。《国语·郑语》、

孔子_中庸_之提出

孔子“中庸”之提出 张荣荣 (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安徽合肥 230091) 【摘要】“中庸”已成为人们行为处事的重要思想和准则。本文概述了孔子“中庸”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阐释了孔子“中庸”思想理论渊源及逻辑起点:首先,原始巫术图腾时代向人本位转变的观念为孔子“中庸”提供了思想基础;其次,深远的历史文化及优秀的思想成果为孔子“中庸”提供了理论渊源;再次,社会动荡致使思想纷繁杂乱,基于历史现状,人们渴望能拥有统一理论来指导生产生活;第四,“尚中”观念成为孔子思想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孔子;中庸 马克思认为社会意识产生于社会存在,并由社会存在决定。[1]社会历史产生相应社会反映,人们对所处时代做出哲学思考,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然,“中庸”思想于先秦动荡时期孕育而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及中央集权的政权结构是孕育“中庸”思想理论的社会土壤。任何一种思想的诞生、确立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其思想的衍生、发展也定有其轨迹可循。孔子面对当时变动的社会环境勿忘勿助其长(《孟子?公孙丑上》),冷静观察,总结规律,借鉴前人的思想和智慧,提出“中庸”的适时思想。“中庸”思想在其后来思想学说不断地演进和发展中逐渐确立了其核心地位。 一、孔子提出“中庸”的历史背景 春秋末年,周室式微,诸侯纷争,礼崩乐坏,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旧体制、文化观念渐趋瓦解,新格局尚未成形,社会变动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皆有体现。如此社会,生于其中的孔子喟然叹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一词首次提出。 政治上,当时诸侯争霸、天下失去了应有秩序。诸侯各国发展失衡,突出表现便是周王室衰落、诸侯国崛起与纷争。东周天子大权旁落,徒有虚名,驾驭不了旗下诸侯,他们彼此争霸,连卿大夫及其家臣也效法诸侯出现凭借占据自己采邑领地闹独立的局面。孔子深谙社会动荡危险,警示各等级:“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目睹这些,孔子寻找根源,加以反思,意欲恢复具有中庸意蕴的周礼。 其次,经济上私田代替公田,初税亩代替井田制,生产发展促进个人意识及家庭意识的觉醒与维护。西周末战国初,铁器、牛耕的广泛采用使生产力较大提高,新兴地主阶级采用“与之分货”(《管子?乘马》)的分租制,奴隶“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吕氏春秋?审分览》),使得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井田制遭破坏,代之土地的私有。随着生产力的改变,古代奴隶制中人们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原始巫术图腾时代渐被维护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秩序、宗族模式代替,同时义、利矛盾随之突显。孔子看到当时统治阶级为利益置民众于不顾,无度剥削百姓便感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认为,只知追求功利置伦常之理于不顾之人缺乏教养,势必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为调和“君子”与“小人”间的冲突与矛盾,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仁”学体系作为“礼”的理论基础,使内“仁”与外“礼”、内圣与外王渐而合一。孔子思想核心之“仁”,认为要达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理想状态必由之路是行“中庸”。 二、孔子“中庸”的理论渊源 孔子批判并保留周制“天人合一”的信仰,“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礼记?中庸》)。他充分吸收先人优秀思想,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提出“中庸”的学说。就理论渊源言,孔子是承继了夏、商、周三代文化精神基础的“中庸”观念。当然,主要是为解决实践性伦常之教及与天道的关系问题,这在社会习俗、文化传承等方面有所体现。 首先,原始巫术图腾时代向人本位转变的观念为孔子“中庸” 提供了思想基础。周王室认为“商无德而国亡”(《尚书?康浩》),孔子极推崇周公之典,把道德标准当作贵族君子所志、所据的至极理想人格,把努力提高心性作为达到与天地为一、宇宙同体至极境地的必修门径。“礼”原本作为祭祀祖先神的仪式渐使社会愈加富有秩序,氏族成员聚在一起载歌载舞,“致其敬于鬼神”(《礼记?礼运》),也使人民更加归顺。在孔子“中庸”体系之中,“礼”是核心观念“仁”得以实现的保障:“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若说“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核,那“中庸”便是使内容(仁)同外在形式(礼)统一的方法论原则。 其次,深远的历史文化及优秀的思想成果为孔子“中庸”提供了理论渊源。孔子极好地表现并发展了夏、商、周的思维方式及理论成果,特别是同时代老子“道”的思想。尧的“允执其中”,周公的“中正”、“中德”,《周易》的“中行”及晏婴的“中和”等,这些无不成为孔子“中庸”思想的重要源泉。 商末周初,社会矛盾突出,思考、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文王及先哲们“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审人情”,完成中哲史上奠基性著作《周易》。《周易》对前夏《连山易》及商《归藏易》中人们“群”形态的矛盾作用的认识予以承继和发展,开启了中国哲学宇宙生成论的理路,也成为三道(即天、地、人)统一的系统论思维模式。 与此同时,因强调敬德广业、崇德修业,确立了性善论的道德哲学和创造生命的价值系统。当时人们虽受夏商周以来祖宗崇拜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沉溺于其偶像式的崇拜,然恰恰是这种土壤孕育了“中庸”文化。 文明初期,氏族发展不平衡性尚不明显,氏族间相互作用中主、次矛盾不突出,这从箕子“五行”理论中可得。西周末年,社会矛盾再次尖锐,太史伯在肯定箕子五行思想前提下看到金、木、水、火、土间相互关系的主次之分,这时期伯阳父又总结出阴阳二气,并用其间相互作用认识和分析对象,强调统一体两方面的协调对统一发展的重要。此后,《易经》与五行并用,但思想体系仍各有侧重。儒家思想体系较重《易经》认知模式,道家思想体系则重五行。儒家与道家各有不同又相互补充,然正是二者皆崇尙中和的特征使其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主干,支撑中华文明绵延不绝。把握《易经》和五行两种认知模式,将二者有机统一,对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庸”思想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易经》及“五行”,加之老子“道”与“德”学说,与孔子“中庸”内在相通,与战乱纷争中人民社会安定统一愿望整体相合,从总体上反映了上古生活,保留了丰富史料。天道与人事、自然与社会,自然变化律则与社会人事条理相互联系,强调两者的同一及相互感应,强调从大的空间与长的时间考虑问题,以及自然与社会人事相互平衡与和谐。老子的自然之道虚其心,孔子人伦之用诚其心,正是二者与孔子人伦之用的相合才成为不悖的人“道”、宇“道”,世界观、宇宙观由以鬼神为中心的巫术图腾时代向自然、人道的转变才终得以完成。可以说,是“中庸”思想的助推,一切才得以完成。无论哪家学说,其讨论对象无不以“人”作为主体谈及,“人”为学说间相通提供依据。取“中”成为中华民族历来择取的理想状态,也成为各家学说联系的纽带。 101 《新西部》2013.20期

《论语》中庸思想之解读

《论语》中庸思想之解读 摘要:中庸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作为衡量君子的最高道德标准,对中国 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作为孔子思想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思想时时刻刻 体现在其伦理观、宇宙观、教育观等各个方面。《论语》一书集中体现了孔子 对中庸观念的总结和具体运用,反映出了中庸观念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这是早期儒家对中庸思想的理解和发展。 关键词:《论语》;中庸;时中 中庸是中国古代儒家衡量君子的最高道德标准,无数文人士大夫将其作为 一生的追求,所以中庸观念普遍受到重视。后代儒家不断地对“中庸”观念做 出自己的阐释和发挥。郑玄注《礼记?中庸》“君子中庸”句说:“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程颐释“中庸”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苦,天 下之正道,庸者,灭下之定理”。朱熹理解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 及之名。庸,平常也”。虽然后儒对“中庸”的理解大相径庭,基本一致。但 是这和原始儒家的初衷是否一致,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论语》一书是记载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举止的一书,对我们理解原始儒家的“中庸”观念有很大参 考价值。 追本溯源,中庸的观念在我国上古三代时期就已经有了萌芽。在《尚书》 中就有相关“中道、执中、行中”的记载,这时的中庸观念主要体现在了政治 方面。直到孔子正式提出了中庸这一概念,其更多的功用体现在了伦理方面, 成为衡量君子的最高道德标准。这一点在《论语》中有较为直观的体现,将中 庸观念融合在了各个方面。随后,孔子的孙子子思做出专著《中庸》一书,将 中庸思想上升到了宇宙观的高度。又经过汉宋的儒生千百年来的不断发挥和引申,中庸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成为中国国民性的一部分,最终对中国传 统文化形成了深远的影响。纵观中庸的发展历程可以简单概括为,起源于《尚书》,提出于《论语》,成熟于《中庸》,发扬于后儒。对于“中庸”概念的 首先出现者,我们可以发现《论语》一书对中庸思想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研究原始儒家的中庸思想十分重要。根据学者统计,《论语》中出现“仁”109次,出现“礼”75次,我们不能否认“仁”和“礼”在孔子思想体 系中的重要作用。但“礼”是周代就固有的,“仁”是孔子思想的最终目的。 即孔子想以“克己复礼”为“天下归仁”。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才能将“礼”和“仁”联系起来呢?善于温故知新的孔子,在对历史文献的钻研中, 归纳出了新的观点,即从“礼”到“仁”的方法论武器――“中庸”。孔子赋 予了“中庸”在伦理观中极高的地位。所以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中庸”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成为了衡量君子道德的最高标准。 文质彬彬,取之中道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2]是孔子对其弟子的告诫。“君子儒”便成为了后代儒生追求的目标。那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君子呢?孔子给出的答 案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说“质朴多于 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就未免虚浮,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能称 为君子”。作为君子,既不能“野”,又不能“史”,所以“质”“文”要配 合恰当,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要恰到好处,才能称之为君子。要想做

儒家中和思想与中医学(论文)

儒家中和思想与中医学 [摘要] 就儒家的“中和”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认为祖国医学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了儒家的中和思想, 其中和思想贯串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辫证、治疗等各个方面, 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儒家中和中医学阴阳 一、儒家之中和思想 “中和”乃中正和合之义。其实质是无太过,无不及,乃是世界万物得以形成和存在的最佳状态,就是使宇宙万事万物达到平衡、和谐的一切规律和方法的努力。“中和”思想贯穿了《周易》的始终,“中和”为贵、为吉是《周易》倡导的主题思想。《周易》六爻的卦,分为“内卦”(下卦)与“外卦”(上卦)。“内卦”正中间的“二”和“外卦”正中间的“五”因为在中间,称为“得中”,其比“三”或“上”的地位更好。对事物采取中和的态度,不偏不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如《周易》同人卦()有“集结和同”之意“同人”的下卦是“离”,象征火;上卦是“乾”,代表天。火光明,向上升,与天相同,所以是“同人”的形象。又“六二”中正,与“九五”相应,也是“同人”的形象。下卦“离”是火,象征光明,上卦“乾”刚健,六二与九五中正,相互呼应,这正是君子的正道,唯有君子的行为,才能沟通天下的意志,促成世界大同。 “中和”二字的论述最早见于《礼记?中庸》。《中庸》开篇第一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人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还没有表露时(即不偏不倚,保持固有的本性时)的状态是“中”,表露出来恰到好处合乎自然的“理”叫做“和”。“中”是大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万物运行的规律。中和,即中正和谐之意,中是不偏不倚,无太过无不及的平衡状态;和是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好方式和最高境界,人的修养能达到中和的境界(“致中和”)就会产生“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理想效果。 中和思想是儒学思想的精髓。“中和”在儒家哲学中成为客观存在的规律,不可须

试析孔子的“中庸”思想

试析孔子的“中庸”思想 本文从《论语》文本“雍也”篇章出发,论述“中庸”思想在《论语》中的体现。文章引用历史上的儒家名人对“中庸”的解读,认为“中庸”思想是孔子学说中最基本的范畴之一,是贯穿孔子思想体系以一贯之的大道,也是孔子思想精华之所在。其充分反映了孔子的人生智慧以“执两用中”的思想方法、权变时中的理性精神,适度把握和处理社会生活各种关系,致力于培养理想人格、提高心性修养,努力达到与天地为一、宇宙同体的止于至善之境界。 标签:中庸;论语;执两用中;中道;仁 “中庸”是孔子学说中最基本的范畴之一,是贯穿孔子思想体系以一贯之的大道,也是孔子思想精华之所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整部书都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及其运用。《论语》字里行间无不渗透了孔子的人生智慧以“执两用中”的思想方法,以权变时中的理性精神,适度把握和处理社会生活的各种关系,致力于培养理想人格、提高心性修养,努力达到与天地为一、宇宙同体的止于至善之境界。“中庸”的思想方法本应是至高无尚的思想方法,只是时处今日,时代变迁,已久不为人们所理解,甚或曲解。本文从《论语》文本的“雍也”篇首章出发,论述中庸思想在《论语》中的体现。 一 中庸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中庸之道是儒家中庸思想以一贯之的方法论,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庸思想的形成以后,在后来的中国社会发展中,一直为民族精神构建、民族智慧繁衍、民族文化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中明确提到“中庸”一词的仅有此一处。即便是直接论述“中庸”之道的也只有两次,一次是上面《论语?雍也》中所提到的,另外一处就是《论语?子路》中的:“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那么,“中庸”一词究竟有着怎样的内涵?这唯一一次在《论语》中的体现,能否表现出孔子精神精华之所在呢? 孔颖达注:叹中庸之美,人寡能久行,其中庸之德至极美乎! 郑玄注:中庸之道为之美,故人罕能久行。 程颐注最为简要:“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朱熹注: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然亦人所同得,初无难事,但世教衰,民不兴行,故鲜能之,今已久矣。 张居正注:至,是极致。鲜,是少。子思引孔子之言说:“天下之事,但做的过了些,便为失中,不及些,亦为未至,皆非尽善之道。惟中庸之道,既无太过,亦无不及,只是日用常性,而其理自不可易,乃天理人情之极致,尽善尽美而无以复加也。然这道理,人人都有,本无难事,但世教衰微,人各拘于气禀,囿于习俗,而所知所行,不流于太过,则失之不及,少有能此中庸者,今已久矣。” 钱穆对“中庸”作了这样的解释:“中庸之人,平人常人也。中庸之道,为中庸之人所易行。中庸之德,为中庸之人所易具。故中庸之德,乃民德。其所以为

简析中庸思想的内涵和特征

简析中庸思想的内涵和 特征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简析中庸思想的内涵和特征黄伟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中庸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理论成果,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本文从认识论、方法论和目的论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中庸思想“中常、中正”“时中、用中”和“中和、中道”的三方面含义,分析和探讨中庸思想“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仁礼合一”和“诚明合一”等四个特征,为进步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庸思想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中庸思想;内涵特征;简析 《中庸》作为儒家的经典着作,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它既是一种伦理学说,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中庸思想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个道德范畴,而且是对世界万物本质及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是处理问题的基本态度和方法,是一个重大的哲学理论问题。“中庸”绝不是人们习惯上所说的“折中主义”,也不是取两边平均值的简单算式,而是一种思想修养境界。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古代的和谐思想源远流长,意蕴深远,“中庸”就包含着这种思想,有很多影响后世的处世方法、精神和原则。 一、中庸思想的内涵 谈到中庸思想,必先理解“中庸”二字。“中庸”一词在《论语·雍也》中就出现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作为道德标准,该是最高尚的了!可惜人们已经很长时间不能做到了。“中”与“庸”合二为一,意思是正确得当。那么如何正确理解“中庸”及其思想内涵呢从“中庸”原文的意思和历代名家名作的释义中概括出来,我认为中庸思想有“中常、中正”(认

识论)、“时中、用中”(方法论)和“中和、中道”(目的论)三方面的含义。 1.中庸思想的认识论含义———中常、中正 我们对中庸思想的认知,首先来了解明代朱熹对“中庸”的解释,朱熹解释见于《四书章句集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朱熹的理解是“庸”为“常”,“中庸”之道就是“中常”之道,也就是说中道乃是事物的常道。“中常”的含义指的是事物的常道中蕴含着内在、本质、和谐的理念。很多人简单的把“中庸”理解为“折中与平常”,即折中主义。事实上“中庸”指的是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矛盾的对立统一的一种和谐状态,而折中主义只是把不同质的理解或理论无原则的、机械的结合在一起。把中庸理解为平常、折中显然不符合孔子的原意,在孔子眼里,中庸是“至极”之德,是最高级的,一般人不能达到的境界。在《周易》中,“中”有“正中”、“刚中”、“得中”、“行中”、“中正”的含义。“中则必正,正则必中,中正二名实为一义。”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引用程颐的话:“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从中可以看出朱熹、程颐把中庸视为天下之至道,作为为人处世、治国安邦的指导原则。中庸的基本含义中就包含着“中正”的原则。 2.中庸思想的方法论含义———用中、时中 从方法论的层面来理解中庸思想,最鲜明的含义就是“用中”、“时中”。“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都充分说明了“用中”的含义。孔子思想中,“仁”与“礼”是核心,但要把“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