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保证压力管道安装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的要求,对作业(工艺)文件的编制、实施及工艺纪律检查、施工工装的要求进行规定。

2范围

适用于工艺文件及施工的质量控制。

3职责

2.1技术部负责对压力管道工程设计图纸进行审查;

2.2技术部负责作业(工艺)文件编制;

2.3工程部负责作业(工艺)文件实施;

2.4技术部负责对工艺纪律执行的管理,工程技术部进行协助;

2.5技术部负责工装设计,工程部负责工装的维护和管理;

4工作程序

5.1压力管道工程设计图纸审查

4.1.1工艺责任人指派技术部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压力管道工程设计图纸进行审查,保证压力管道工程设计图纸符合下列要求:

1)压力管道工程图纸由取得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压力管道)的单位进行设计,签署齐全,总图及设计说明书上盖有设计单位资格印章;

2)压力管道工程设计图样采用设计规范及施工验收规范正确;

3)施工技术条件明确,满足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4)本公司的技术力量、工装设备、检验试验设施有条件实现工程图纸提出的各项要求,对个别或局部本公司不能满足的,能够通过外协或公司改善条件来解决。

4.1.2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施工前必须组织图纸汇审

1)图纸汇审由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如果有监理单位时)代表参加;本公司由工艺责任人及主管工程技术人员及经营人员参加;

2)图纸汇审要达到统一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检验、验收要求的认识;

3)对设计图纸与标准规范或建设方要求不符的地方进行修改;

4)对本公司在审图中发现的问题予以解决或对施工验收要求进行变更;

5)图纸汇审后必须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代表共同签署“图纸汇审记录”。

5.2作业(工艺)文件

4.2.1作业(工艺)文件包括通用工艺文件和专用工艺文件。通用工艺文件是某一专业工种共同遵守的通用工艺操作规程(工艺守则),专业工艺文件是为每一工程编制的指导施工的技术文件;

4.2.2 通用作业(工艺)文件

1)对压力管道安装经常进行的施工工序或过程编制通用工艺守则,指导施工

人员规范施工;

2)通用工艺守则依据相关标准、规范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

3)通用工艺守则由技术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工艺责任人审核,质量保证工程师批准;

4)通用工艺守则必须向相关施工人员贯彻,进行学习培训和考核,务求施工人员清楚了解并切实执行。对重要的施工工序执行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

4.2.3专业作业(工艺)文件

1)压力管道安装的专用作业(工艺)文件主要由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辅以一些特殊过程的工艺卡组成,施工方案还应包括工程的质量计划的内容;

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必须依据设计文件及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为保证设计文件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技术法规和标准的要求,适应本公司安装工艺和能力。必须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

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按下列原则编制:

(1)技术要求明确,符合图纸及有关的现行标准;

(2)施工方法必须先进、可靠和经济合理;

(3)工装设计先进、可行;

(4)材料、机具、设备准确;

(5)关键和特殊过程控制明确;

(6)文件资料齐全。

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如下:

(1)编制说明;

(2)编制依据;

(3)工程概况;

(4)施工准备:包括材料准备、机具准备、人员准备;

(5)施工过程技术措施:

压力管道施工技术措施主要有:材料验收与接收;阀门试压及其它管道组成件的试验;管道预组装及安装;管道焊接施工;管道焊缝检验要求;管道试压、吹扫、防腐和保温;还应编制管线一览表及单线图等。

(6)特殊工序要求;如焊接、热处理等。

(7)安全措施;

(8)施工进度表;

(9)分部分项工程划分;

(10)交工资料目录。

5)专用作业(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查、会签

(1)压力管道的施工方案由技术员或技师以上的技术人员编写,工艺责任人审核。

(2)技术部负责把审核后方案送各部门会签,单位各部门会签完成后回交技术部,由编写人修改并打印。会签时各部门除对各部门职能范围部分负责外,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 gz-scxb-15版本:a修改状态:0 XX年1月1日实施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和健全工艺管理,加强生产责任制,严肃工艺纪律,以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安全的目的,特制订本制度。第二条:工艺管理是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基本任务是:组织制定,执行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规程及其它以此为中心的各项规程,督促、检查以生产工艺技术规程为中心的各项技术规程的执行情况,总结经验,改造生产技术,开展合理化建议的活动。并参与组织技术措施的实施;组织工艺查定和对工艺路线、工艺流程的技术经济评审,通过调查研究和生产实践,使各种规程制度不断得到修订和完善。第三条:工艺管理工作要同挖潜,革新、改造,以及新技术应用相结合,必须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消耗相结合;工艺管理还要与搞好环境保护,开展安全无事故活动相结合.第四条:工艺管理的日常工作:1、组织制订或修订产品或生产装置的工艺规程技术文件(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2、组织制订或修订各级工艺控制指标,操作指标,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3、对现有的产品生产工艺,原材料消耗,以及中间控制进行定期的分析与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4、制订原始记录,工艺控制台帐、组织工艺技术分析5、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6、组织和参加工艺查定工作。7、配合技术情报,技术档案部门,收集和整理

国内外有关工艺技术资料。8、开展技术交流和协助开展技术教育活动。9、参加新产品技术鉴定工作。l0、参加制订和修订技术改造计划和长远规划工作。第二章工艺规程的编制和管理第五条:凡正式生产的产品和装置均需制订技术标准,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分析规程,均应该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查、批准,并给予受控编号后,方可贯彻执行.第六条:工艺规程是生产的法规,是各级生产指挥人员、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开展工作的技术依据。工艺规程包括了产品的工艺路线和流程图,产品的质量,工艺和主要技经指标等基础资料。岗位操作法是按照工艺规程和生产实践经验组织编制的,是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必须共同遵守,执行的基本依据。工艺规程内容:一.产品概述1.产品名称、化学结构式、主要理化性质2.技术标准、产品质量规格、包装贮运方式3.主要用途、使用方法须知二.原辅材料1.原材料名称、规格及其主要指标检验方法2.辅助材料名称、规格及其主要指标检验方法3.其它材料名称、规格及其主要指标检验方法三.生产工艺过程1.工艺沿革(包括装置能力、技术进步等内容)2.化工工艺路线及其技术依据3.主要化学反应及副反应4.主要物料的平衡及流向5.工艺过程及流程图四.生产控制技术 1.配方和配料(可列配方编号、配方另立)2.工艺控制点示意图3.各项工艺操作指标4.主要生产工序的控制方法5.中间控制技术及检测手段6.其它五.原材料动力消耗定额六.安全生产技术1.使用、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一览表2.易燃易爆工序岗位一览表3.安全生产的贮存、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 1、总则 本制度规定了电石事业部工艺管理主要内容及要求。 2、管理目标 2.1 实现工艺管理规范化,工艺规程严谨化,工艺操作标准化; 2.2 保障工艺技术台帐健全、规范,填写及时、准确、真实; 2.3 实现生产安全、稳定、高效、低耗、长周期运行。 3、职责 3.1 在事业部工艺副经理的领导下,全面开展工艺管理工作。 3.2 工艺管理实行归口、分级管理模式。生产技术部为归口管理部门,车间属实施单位,重点放在车间进行管理。 3.3 生产技术部负责技术的领导,主管全面的工艺管理工作的开展,配置的工艺技术员对生产车间日常的工艺技术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4 主管工艺的工艺副经理负责事业部的工艺管理工作,生产车间设专职或兼职工艺技术员,负责日常工艺技术管理工作。 4、管理的基本要求 4.1 生产技术部 4.1.1 负责专业基础资料的收集、归档、管理工作; 4.1.2 负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工艺指标、检验标准的编制工作; 4.1.3 负责全事业部工艺专业各项工作的检查、指导、督促、考核工作; 4.1.4 负责对生产车间所申请修改的部分技术指标及操作法的审核工作; 4.1.5 负责技改项目的组织实施及确认验收工作; 4.1.6 负责工艺事故的调查、处理及上报等工作。 4.2车间 4.2.1负责本车间工艺基础资料的管理工作; 4.2.2参与工艺操作规程、岗位操作法编写工作;

4.2.3负责实施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技改项目等工作; 4.2.4负责与工艺技术相关工作的落实、实施; 4.2.5组织完成上级部门或领导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 4.2.6负责生产车间的维护检修和抢修工作。 5、工艺控制指标管理 5.1工艺指标是对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能源、物料消耗、环境、设备运行等有重要影响的参数。 5.2工艺指标分为厂控工艺指标和中控工艺指标。厂控工艺指标由生产技术部下达,车间执行。中控工艺指标由车间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并报生产技术部工艺专工、工艺副经理批准后备案执行。 5.3中控工艺指标由各车间进行检查考核,厂控工艺指标由生产技术部及各车间同时进行考核。 5.4工艺指标每两年修订一次,修订后的工艺指标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特殊情况需要临时修改的由执行部门提出申请,经生产技术部及工艺技术员校核,并报工艺副经理批准后执行。 5.5事业部领导、生产技术部、各车间管理人员、工艺技术员、调度、车间主任随时检查工艺指标执行情况,并有权按本制度考核。岗位人员发现指标异常即不能及时调整,又找不出正确原因的,应及时报告生产调度、车间领导及相关负责人。 5.6遇到工艺参数超过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又来不及请示报告的,当班操作员有权按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进行临时处理,但要做好记录,事后立即报告调度及相关负责人。 6、工艺技术改造管理 6.1工艺技术改造应立足于确保工艺、设备结构安全、合理,严格控制改造造价,方便安全施工,并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 6.2工艺技术改造应本着节约原则,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 6.3所有的工艺技术设施改造(或变更通知)应先由施工人员和生产技术部、各

化工工艺管理制度

化工工艺管理制度 一、主题内容及适用范畴 本制度规定了化工工艺治理的内容要求和方法,适用于全厂化工生产活动中治理事项的治理。 二、化工工艺治理内容及要求 (一)化工操作人员对工艺文件(岗位操作法、岗位责任制等)熟练程度,要求达到工艺操作标准要求。 (二)化工操作人员对现场工艺流程熟练,要求达到工艺操作标准。 (三)化工操作人员对<<化工通用治理标准>>执行情形,要求符合标准。 (四)工艺记录报表、交接班记录填写情形是否按时、准确、整齐,保管妥善,符合原始记录治理标准。 (五)巡回检查制执行情形要求符合化工操作通用治理标准。 (六)工艺治理制度要求建立健全。 (七)工艺指标、定额消耗情形要求符合标准。 (八)工艺事故处理情形要求符合工艺事故治理标准。 (九)工艺台帐要求健全、完整。 (十)化工岗位清洁文明要求达到标准。 (十一)各单位化工工艺纪律执行情形要求直截了当与单位效益挂钩,执行经济责任制标准。 (十二)生产技术部负责每月五日前将上月化工工艺纪律执行情形考核 结果汇总上报。 三、化工工艺纪律检查方式及要求 (一)对化工艺纪律执行情形采取巡回检查。不定期抽查和定期全面检查三种方式。 (二)巡回检查由各化工车间主管生产工艺的副主任负责进行.每周至少一次,负责本车间范畴内所有化工岗位的检查,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操作者有权禁止或停止其操作。

(三)不定期抽查由生产技术部负责进行,每月最少四次。检查范畴包括本单位所有化工岗位。对不符合本标准的操作人员有权停止其操作。 (四)定期全面检查由厂组织联合检查组负责进行,每季度一次。范畴包括所有化工岗位。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操作人员有权停止其操作,并责令其所在单位进行批判教育。 (五)当班生产调度、生产班组长必须按点定时检查,生产调度随时抽查。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者应及时纠正或停止其操作。 (六)每次检查必须有检查纪录,作为执行经济责任制考核的依据。 开停车治理制度 为了加大开停车的打算性和严肃性,有效地增加生产时刻,提升开车效率,使全系统生产处于受控状态,做到清理和检修工作安全、及时、高效、完全,使各装置长周期、满负荷、连续、稳固运行,特制定复肥厂开停车治理制度。 一、复肥厂生产系统分为硫酸、磷酸过滤、浓缩、磷铵、一铵五个主统和氟钠、供电、供水、供汽(气)等辅助系统,除氟钠由磷酸车间按照每月的生产作业打算自主组织生产外,其它主辅系统的开停车,均纳入本制度之列。 二、打算开停车的治理制度 (一)辅助系统的开停车由调度室统一和谐和指挥,而主系统的开停车必须严格履行申请、审批程序。 (二)停车时刻在1小时之内,由当班班长电话报告调度室,并经当班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管理制度

XX公司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管理制度 质量控制手段的健全和稳定,是公司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基本保证,而在生产过程设置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为明确与关键或特殊工序相关人员、部门的职责,特制定本制度。 1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设立 1.1关键工序在工艺流程图中体现,我公司规定端盖加工、机座加工、转轴加工、静(水)压试验为关键工序,绝缘处理为特殊过程。 1.2生产科负责组织车间配置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所需的资源,以满足各种技术文件的要求。 1.3质检科负责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各种记录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质量信息的反馈及质检员的配备。 2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人员职责 2.1关键工序应建立人员配置与控制项目明细表,操作人员应熟悉控制项目的内容,掌握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控制手段,明确工件的质量特性,保证加工件与试件的要求。 2.2 操作者应有上岗证,会正确测量,认真实行自检、自分、自做标记,并按有关规定填写首检记录,作好设备工装及检测工具的维护保养工作,根据过程质量波动规律,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控制,发现过程质量异常,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信息。 2.3质检员应有授权证书并随时监督操作者是否按工艺文件的

要求进行操作。质检员应按照产品图纸或检验规范的规定对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并把检查结果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报告。 2.4车间主任(或技术员)做好本车间关键工序的现场督促、检查和指导,建立车间与有关部门之间的质量信息渠道,贯彻实施技术部门下达的技术与工艺文件,对本车间关键工序的正常运作负责。 3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管理 3.1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操作者由所在车间负责管理,定人定岗,并需接受技术、生产、质检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3.2公司根据加工过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负责人、操作者、技术员、质检员等。 4、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文件的管理 4.1由技术科根据具体产品编制控制项目明细表、作业指导书、零部件检验规范,对涉及安全性能的项目进行了重点控制。并发放至各关键工序,确保在用文件的正确、有效。 4.2生产科根据技术文件规定的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设备状况,分别编制设备保养计划,维修记录及设备满足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的验证记录。 4.3质检科(计量室)要对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编制计量器具周期鉴定计划,并定期实施周期鉴定,填写计量器具周期鉴定卡,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和有效。 4.4车间及质检部门对所属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用的技术文

2020年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制度

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制度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一、总则: 1、工艺是产品生产方法的指南,是优质、高效、人低耗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手段。是生产计划、生产调度、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原材料供应,工艺装备和设备等工作的技术依据,是产品生产过程必须的标准性作业指导书。 2、工艺工作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工艺人员要坚持科学态度,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为生产服务。 3、工艺工作要认真贯彻工艺规程典型化、工艺装置标准化,通用化的原则。 二、制度: 1、工艺工作必须完善工艺手段,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工艺过程合理、可靠、先进为原则。 2、工艺文件必须保证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3、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艺,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操作规程、技术文件内容,如有某种原因无法按工艺生产时,应由生产技术部主管签字方可生效。 4、设计标准的修改需经生产技术部主管、总经理批准。 5、凡是工艺文件出现的差错,应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凡属不按工艺文件而出现的差错,应由操作者负责,追查责任事故。 6、工艺技术人员应不断对车间操作人员进行工作纪律教育,严格按工艺标准监督工艺执行。 7、工艺文件的编写,个性等项工作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并按工艺文件要求编写工艺质量要求。 8、技术人员对工艺文件、工艺配方单的修改,除下达修改通知单外还应对全公司新发文件全部修改完毕,各修改单上应在存档通知单上注明。 9、工艺管理考核

9.1为了使工艺管理能够有效运行,不流于形式,对违犯工艺管理规定的责任人,将根据如下规定进行处罚。 9.1.1对于违犯工艺管理规定,不按工艺操作规程严格操作,导致工艺控制指标超标的,检查发现后责令整改并通报批评,按每一超标指标30-50元的标准,对第一责任人、当班长进行处罚。9.1.2因上一工序原因导致本工序控制指标不合格,并能够及时进行查找原因并调整的不作处罚,否则,则依9.1.1条款进行处罚。 9.1.3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工艺指标如出现超标现象,通报批评并一次性处罚100元。 9.1.4因工艺文件管理不善造成丢失的,丢失一本罚款100元,私自复印的罚款100元。 9.1.5对一月内造成指标超标3-5次的操作工,月末加罚50元,并下岗培训一周,经培训后仍继续出现指标超标的,再加罚50元后,调离本岗位。 9.1.6因不按规定操作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系统降负荷、停车等严重后果的,依后果的严重程度、影响的大小以及发生经济损失数额多少等要素,经过经理办公会研究讨论,对第一责任人、当班班长、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 一、目的 规定化工工艺管理的内容要求和方法,加强全厂化工生产活动中的工艺管理事项。 二、依据 国家安监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 《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3034-2010 三、职责部门 技术部 四、工作要求 1、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 1.1技术部应编制并实施书面的安全操作规程,规程应与工艺安全信息保持一致。操作规程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1.1岗位名称、任务、管辖范围、定员及分工、岗位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岗位工艺指标、工艺操作方法、正常开停车程序、紧急停车程序和处理方法、可能发生的事故原因分析和处理办法、操作规程注意事项、设备巡回检查的规定、本岗位有毒有害允许浓度、消防器具的使用、操作人员的权利、义务及交接班制度。

1.1.2正常工况控制范围、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纠正或防止偏离正常工况的步骤; 1.1.3安全、健康和环境相关的事项。如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与危害、防止暴露的必要措施、发生身体接触或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安全系统及其功能(联锁、监测和抑制系统)等。 1.1.4工艺安全信息 化学品危害信息至少应包括: (1)毒性; (2)允许暴露限值; (3)物理参数,如沸点、蒸气压、密度、溶解度、闪点、爆炸极限; (4)反应特性,如分解反应、聚合反应; (5)腐蚀性数据,腐蚀性以及材质的不相容性; (6)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如受热是否分解、暴露于空气中或被撞击时是否稳定;与其它物质混合时的不良后果,混合后是否发生反应; (7)对于泄漏化学品的处置方法。 1.1.5工艺技术信息 工艺技术信息至少应包括: (1)工艺流程简图; (2)工艺化学原理资料;

生产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生产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对生产工艺、技术创新及公用工程和设备设施、场所改变涉及到工艺变化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及时进行控制,消除和减少因变更带来的潜在隐患,规范相关的程序和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管控,防止因变更因素而引发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对龙宇煤化工公司装置生产能力,原辅材料(包括助剂、添加剂、催化剂等)和介质(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工艺路线、流程及操作条件,工艺操作规程或操作方法,工艺控制参数,仪表控制系统(包括安全报警和联锁整定值的改变),水、电、汽、风等公用工程方面变更的适时性动态管理。 3.变更管理的内容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原料介质的变更;工艺流程以及操作条件(联锁报警、工艺指标)的重大变更;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操作规程的变更;公用工程的变更(水、电、气、汽等变更) 4.职责和权限:生产技术部负责审查工艺条件(还包括材料、材质、压力等级)和工 艺规程的变更申请(包括生产设施的新建)、组织工艺变更危险源的辨识,进行风险评价,并采取管理措施,达到审查及时、准确,了解分析生产技术的数据和状态,确保设备变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规范,保证生产工艺的稳定。 机动部负责分管生产工艺变更时涉及的设备(包括特种设备、动力设备)及其附属变更申请的批复(包括生产设施的新建),组织设备变更,危险源的辨识,并进行风险评价和采取管理措施,确保设备变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可规范,保证设备及其附属设施变更后的安全运行。 电仪厂配合质检中心、生产技术部负责各类电气仪表、计量器具及其附属设施变更申请的批复(包括生产设施的新建),组织变更危险源的辨识,进行风险评价和采取管理措施,确保电气仪表、计量器具及其附属设施的变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规范,保证电气、仪表和计量器具变更后的安全运行。 各生产单位负责本辖区各项变更项目的申请、初步风险分析和危险源辨识、项目的实施、调试及运行后的验收。同时各生产单位要明确兼职变更登记管理员,负责做好每项变更登记。项目变更后要向所有相关员工风险告之和操作

工艺安全管理制度

工艺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工艺安全管理,防范工艺安全事故,依据《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3034-2010)及相关条例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工艺是指任何涉及到危险化学品的活动过程,包括: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处置或搬运,或者与这些活动有关的活动。 第三条工艺安全事故是指危险化学品(能量)的意外泄漏(释放),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事件。 第一章工艺安全信息和工艺风险 第四条工艺安全信息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化学品危害信息应包括: 1 毒性; 2 允许暴露限值; 3 物理参数,如沸点、蒸气压、密度、溶解度、闪点、爆炸极限; 4 反应特性,如分解反应、聚合反应; 5 腐蚀性数据,腐蚀性以及材质的不相容性; 6 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如受热是否分解、暴露于空气中或被撞击时是否稳定;与其它物质混合时的不良后果,混合后是否发生反应; 7 对于泄漏化学品的处置方法。 (二)工艺技术信息至少应包括: 1 工艺流程图;

2 工艺化学原理资料; 3 设计的物料最大存储量; 4 安全操作范围(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或组分等); 5 异常情况原因与处理,包括对员工的安全和健康的影响。 (三)工艺设备信息至少应包括: 1 材质; 2 工艺控制流程图(P&ID); 3 电气设备危险等级区域划分图; 4 压力容器的泄压系统设计和设计基础; 5 通风系统的设计图; 6 设计标准或规范; 7 物料平衡表、能量平衡表; 8 计量控制系统; 9 安全系统(如:联锁系统)。 第五条工艺安全信息应包含在技术手册、操作规程、培训材料或其他工艺文件中。工艺安全信息文件应纳入企业文件控制系统予以管理,定期更新,保持最新版本。 第六条工艺安全信息的获得途径: (一)从制造商或供应商处获得物料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二)从项目工艺技术包的提供商或工程项目总承包商处可以获得基础的工艺技术信息; (三)从设计单位获得详细的工艺系统信息,包括各专业的详细图纸、文件和计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工艺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组织职责 3.1 全厂工艺管理由厂生产技术部归口管理,其他各部门、生产车间配合。 3.2 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主任对本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3.3 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生产技术部、总工办和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生产车间进行实施,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各项等活动。 3.4 各生产车间在执行该制度的前提下,根据各自车间的实际情况编制适用于各车间、装置的内部工艺管理程序。 4 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4.1 公司各车间都必须编写完善的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专业的岗位作业指导书。

4.2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总工办、生产技术部审核,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实施。 4.3 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总工办、生产技术部组织,车间工艺人员配合进行。 4.4 生产技术部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5 工艺变更 5.1 工艺变更范围包括: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 5.2 工艺变更程序 5.2.1 对于正常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变更,如不影响产品质量、运行安全、生产稳定的情况可由生产车间内部进行变更,并将变更内容报总工办、生产技术部核实、备档;如对于影响产品质量、运行安全、生产稳定的,在生产技术部部工艺指标考核监控范围内的工艺变更必须上报公司总工办、生产技术部部审核,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5.2.2 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生产车间负责人(或技术员)提出详细工艺方案,(必要时须有物料衡算和工艺流程图),以书面形式报生产技术部,并填写工艺变更申请单。详见附录1。 5.2.3 生产技术部接到工艺变更报告后,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证,并根据验证报告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5.2.4 工艺变更后,由技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各生产车间对有关技术标准及时进行修订。

工艺管理制度范文

gz-scxb-15版本:a修改状态:0 XX年1月1日实施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和健全工艺管理,加强生产责任制,严肃工艺纪律,以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安全的目的,特制订本制度。第二条:工艺管理是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基本任务是:组织制定,执行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规程及其它以此为中心的各项规程,督促、检查以生产工艺技术规程为中心的各项技术规程的执行情况,总结经验,改造生产技术,开展合理化建议的活动。并参与组织技术措施的实施;组织工艺查定和对工艺路线、工艺流程的技术经济评审,通过调查研究和生产实践,使各种规程制度不断得到修订和完善。第三条:工艺管理工作要同挖潜,革新、改造,以及新技术应用相结合,必须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消耗相结合;工艺管理还要与搞好环境保护,开展安全无事故活动相结合.第四条:工艺管理的日常工作:1、组织制订或修订产品或生产装置的工艺规程技术文件(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2、组织制订或修订各级工艺控制指标,操作指标,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3、对现有的产品生产工艺,原材料消耗,以及中间控制进行定期的分析与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4、制订原始记录,工艺控制台帐、组织工艺技术分析5、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6、组织和参加工艺查定工作。7、配合技术情报,技术档案部门,收集和整理 国内外有关工艺技术资料。8、开展技术交流和协助开展技术教育活动。9、参加新产品技术鉴定工作。l0、参加制订和修订技术改造计划和长远规划工作。第二章工艺规程的编制和管理第五条:凡正式生产的产品和装置均需制订技术标准,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分析规程,均应该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查、批准,并给予受控编号后,方可贯彻执行.第六条:工艺规程是生产的法规,是各级生产指挥人员、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开展工作的技术依据。工艺规程包括了产品的工艺路线和流程图,产品的质量,工艺和主要技经指标等基础资料。岗位操作法是按照工艺规程和生产实践经验组织编制的,是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必须共同遵守,执行的基本依据。工艺规程内容:一.产品概述1.产品名称、化学结构式、主要理化性质2.技术标准、产品质量规格、包装贮运方式3.主要用途、使用方法须知二.原辅材料1.原材料名称、规格及其主要指标检验方法2.辅助材料名称、规格及其主要指标检验方法3.其它材料名称、规格及其主要指标检验方法三.生产工艺过程1.工艺沿革(包括装置能力、技术进步等内容)2.化工工艺路线及其技术依据3.主要化学反应及副反应4.主要物料的平衡及流向5.工艺过程及流程图四.生产控制技术1.配方和配料(可列配方编号、配方另立)2.工艺控制点示意图3.各项工艺操作指标4.主要生产工序的控制方法5.中

工艺规程管理制度4

l目的 规范本公司工艺规程的编制和修订方法、工艺规程的内容与格式,保证工 艺规程的贯彻执行。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产品工艺规程的管理。 3责任 3.1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制订工艺规程管理制度,各相关部门遵照执行。 3.2公司主管副总经理负责审批产品工艺规程,并批准执行日期。 4定义 工艺规程是规定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需原材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 艺条件、操 以及工作要点、注意事项,包括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一个或一套文件;是对产品设计、处 方、工艺、标准、质量监控以及生产和包装全面规定性描述;是生产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基准性文件,是制定批记录、批生产作业计划的重要依据。 5内容 5.1凡正式生产的产品都必须制订工艺规程,否则不能生产。 5.2编制工艺规程必须以法定标准和新产品审核文件为依据,按照GMP要求组织

编写,要科学地总结生产经验,采用先进技术,确保产品优质、指标先进、生产 安 全。 5.3产品工艺规程由技术部经理组织人员编写,由技术部经理审核,经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执行。工艺规程应有编写人、技术部经理、副总经理签字及批准执行 日 期。 5.4产品在试产前,应根据科研设计资料(包括引进技术)及现在情况编制试行 工艺规程,待生产正常后一年内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编制正式工艺规程。 5.5当遇到有工艺改革或变动时,工艺规程由技术部经理组织修订,其修订程序同制订程序。 5.6编制、修订工艺规程的若干规定 561各种工艺技术参数和技术经济定额的计量单位均按国家规定采用国际计 量单位。 5.6.2产品名称按中国药典或药监行政部门批准的法定名为标准。 5.6.3原材料名称一律采用化学名,适当附注商品名或其它通用别名。 5.6.4产品、中间体、原料分子量一律以最新国际原子量表计算,取两位小数。 5.7工艺规程的贯彻执行 5.7.1工艺规程批准后即正式颁布产并在批准的执行日期执行。 5.7.2工艺规程一经颁布,公司有关部门和员工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人不得擅自 改动和违反,对未经批准手续的不符合工艺规程的一切指示, 车间和工序操作人员应拒绝执行。 5.7.3各相关职能部门应提供工艺规程需求的设备、公用系统(电力、蒸汽、冷 冻、真空、压空、生产用水等)及合格的原材料和劳保设施、用品等一切工艺条

公司技术管理制度doc

技术管理制度 1总则 1.1技术管理是企业对生产全过程及其生产准备科学研究的全部技术活动进行科学管理的组织工 作,加强和完善技术管理,合理组织技术工作,建立严格的技术工作秩序,是现代企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1.2技术管理是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政策,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节约能源,降低消耗, 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提高企业职工技术素质。 1.3本公司实行总工程师领导下的各级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负责制,总工程师在公司总经理领导 下,负责全公司的技术管理工作,其他各技术管理部门在技术工作中受总工程师的领导。 2工艺技术 2.1工艺技术管理是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工艺流程、工艺方法、工艺装备和 操作规程等。 2.2工艺技术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认真编制、审核、生产工艺规程,并监督工艺规程在生产上的贯 彻执行。 2.3制定合理的工艺指标,保证安全生产、设备正常运行,产品质量合格,原材料动力消耗降低。 2.4工程部要深入生产生产一线,调查研究,协助车间解决工艺问题,根据需要召开技术分析活 动会,组织制定保证生产的技术措施;指导车间工艺技术管理工作。 2.5工程部要积极了解和吸收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和科研活动,不断提高工 艺技术水平,鼓励职工进行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及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对新工艺、新技术或改进性意见组织技术鉴定,提出措施并监督落实情况,推荐奖励项目。 2.6技术部协助总工程师做好技术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审核工艺规程,审核新产品, 新工艺、新技术在生产上的试行方案,负责工艺改革和变更的审批,检查执行情况等。 3工艺规程 3.1工艺规程是生产活动的基本技术文件,每个产品的生产都必须有批准生效的工艺规程作为依 据。 3.2工艺规程是组织生产的技术依据,必须严格遵守执行不得违反,检查贯彻执行工艺规程的部 门为工程部。 3.3工艺规程由,技术部编制、审核。 3.4经批准后的工艺规程有技术部负责发放登记,由使用部门专门保管,不得丢失,不得转让。 3.5工艺改进需要变更时,经技术部审核,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变更。 3.6违反工艺规程进行操作或擅自变更工艺规程进行生产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由此引起安全 事故,损坏公司的资产或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的,要根据公司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5 技术培训 5.1 对于新招的职工或转岗工人上岗前,必须进行上岗前得技术培训。 5.2 技术培训的内容由技术部根据工作的具体要求确定,并纳入培训计划。 5.3 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要进行考核,由工程部统一命题,办公室组织考试,考试合格者发放工作证。 5.4 技术部,根据公司的需要,可提出外出培训计划和人员,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具体落实,拿到培训部门有效结业证件后到办公室办理存档手续,并进行登记。 6 技术情报 6.1 技术部负责各种科技图书、杂志及技术资料。产品设计等技术资料的管理、归档、登记工作。 6.2 需要借阅产品工艺技术文件。检验规程、产品标准以及产品设计、技术资料的人员,由总工签字批准后,方可借阅使用。 6.3 技术资料的复印、复制必须经总工签字批准后方可复印和复制。

工艺生产管理制度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技术开发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工厂生产中的工艺管理。 2 组织职责 2.1 全厂工艺管理由厂技术科管理,其他各部门配合,技术厂长主管。 2.2 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工艺员对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2.3 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技术科和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车间进行实施,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QC等活动。 2.4 技术科负责全厂工艺备品备件计划的审核,对涉及生产技改工艺辅材采购计划进行审核。 3 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3.1 本厂各工段都应有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岗位作业指导书。 3.2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技术科审核,主管厂长批准实施。 3.3 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技术科组织,车间工艺人员配合进行。 3.4 技术科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4 工艺变更 4.1 工艺变更范围包括: 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阀门的增减,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 4.2 工艺变更程序 4.2.1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车间技术负责人(工艺员或车间主任)提出详细工艺方案,(必要时须有物料衡算和工艺流程图),以书面形式报技术科,并填写工艺变更审批单。 4.2.2技术科接到工艺变更报告后,组织车间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证,并根据验证报告报技术厂长审批。 4.2.3工艺变更后,由技术科负责对有关技术标准及时进行修订。 4.2.4对重大工艺变更,直接由厂技术科制定技术方案,并由工厂技术审定委员会论证,报公司批准后组织实施。 5 生产过程管理 5.1 技术科为不合格品的归口管理部门。 5.2 生产车间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对生产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时由技术科负责评审处置办法,并发放产品质量跟踪单,由生产车间对不合格半成品或成品进行标识控制与跟踪。 5.3 对生产中的不合格品,车间应查明原因,并制订有效纠正和预防措施,技术科为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部门。 5.4 关键过程管理 5.4.1关键过程是指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或不稳定的过程。 5.4.2质量不稳定或重要的产品在必要时由厂技术科设置关键过程,由车间对工艺参数实行连续监控,车间定期对过程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技术科定期检查。 5.4.3关键过程的能力达不到要求时,由技术科和生产车间组织人员查明原因,及时建立纠正措施提高过程能力;短期查不出原因的应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确保过程能力处于受控

工艺管理制度流程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等内容。 3.4 各生产车间在执行该制度的前提下,根据各自车间的实际情况编制适用于各车间、装置的内部工艺管理程序。 4 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4.1 公司各车间都必须编写完善的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专业的岗位作业指导书。

4.2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总工办、生产技术部审核,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实施。 4.3 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总工办、生产技术部组织,车间工艺人员配合进行。 部,并填写工艺变更申请单。详见附录1。 5.2.3 生产技术部接到工艺变更报告后,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证,并根据验证报告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5.2.4 工艺变更后,由技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各生产车间对有关技术标准及时进行修订。

5.2.5 对重大工艺变更,由车间制定技术方案,交总工办、生产技术部进行审核,并由公司技术审定委员会(有各级工艺主管组成,必要时可外聘行业专家)论证,报公司批准后组织实施。 6 生产过程管理 6.1 总工办、生产技术部为不合格品的过程管理管理部门。 7.1 工艺事故的分级按公司有关规定。 7.2 事故处理应遵循的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及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预防措施不放过,具体执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7.3 事故一旦发生应立即电告公司经管部并组织抢险,重大以上事故要报公司有关领导。

工厂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工厂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目录 第一章产品设计文件工艺性审查和会签制度 (2) 第二章工艺文件齐套性规定 (4) 第三章工艺文件拟定程序 (6) 第四章自制工装管理办法 (10) 第五章工艺文件各级签字者的责任 (13) 第六章工艺技术攻关、工艺试验及其鉴定制度 (16) 第七章通知书使用范围与签署程序 (18) 第八章工艺文件更改制度 (20) 第九章工艺卫生与文明生产规范 (28) 第十章工艺纪律检查考核办法 (29) 工艺纪律检查考核表 (43) 工艺纪律考核表 (44) 第一章产品设计文件工艺性审查和会签制度1.1.产品设计文件必须经过工艺性分析和审查,使产品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获得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1.2.工艺性审查和会签程序 1.2.1.产品设计文件的工艺性审查、会签,由产品主持工艺师组织进行。 1.2.2.待审查的设计文件底图先划分工艺路线。再由专业工艺人

员审查,并会签。 1.2.3.审查过程中如有分歧意见,由产品主持工艺师召集有关工艺人员和设计人员协商解决。 1.2.4.未解决的分歧意见。由主持工艺师和主管设计师协商处理,仍未解决。由双方领导商定或呈报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裁决,然后再行签字。 1.3.工艺性审查、会签要求。 1.3.1.工艺性审查、会签工作。按整件齐套进行。 1.3.2.待审查的设计文件底图,必须有设计、审核签字。1.4.工艺性审查主要内容 1.4.1.产品材料工艺性审查 (1)材料牌号、规格、状态和技术要求是否正确,选用是否合理。 (2)净重栏是否填写 1.4.2.结构工艺性审查 (1)设计基准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2)结构要素是否合理 (3)技术要求是否适应本厂的设备能力和工艺技术水平。 (4)结构尺寸、形状是否有利于加工和检测。 (5)整、部件分级是否适应装备工艺要求。 (6)整、部件技术要求是否合理,本厂有无对应检测设备和手段。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工艺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组织职责 3.1 全厂工艺管理由厂生产技术部归口管理,其他各部门、生产车间配合。 3.2 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主任对本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3.3 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生产技术部、总工办和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生产车间进行实施,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各项等活动。 3.4 各生产车间在执行该制度的前提下,根据各自车间的实际情况编制适用于各车间、装置的内部工艺管理程序。

4 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4.1 公司各车间都必须编写完善的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专业的岗位作业指导书。 4.2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总工办、生产技术部审核,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实施。 4.3 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总工办、生产技术部组织,车间工艺人员配合进行。 4.4 生产技术部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5 工艺变更 5.1 工艺变更范围包括: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 5.2 工艺变更程序 5.2.1 对于正常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变更,如不影响产品质量、运行安全、生产稳定的情况可由生产车间内部进行变更,并将变更内容报总工办、生产技术部核实、备档;如对于影响产品质量、运行安全、生产稳定的,在生产技术部部工艺指标考核监控范围内的工艺变更必须上报公司总工办、生产技术部部审核,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5.2.2 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生产车间负责人(或技术员)提出详细工艺方案,(必要时须有物料衡算和工艺流程图),以书面形式报生产技术部,并填写

工艺管理制度考核办法

工艺管理制度考核办法 1 范围 加强工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本厂工艺管理工作和工艺纪律的考核。 2 职责 2.1 生产技术部负责公司工艺技术管理工作,制定、修订产品的工艺技术文件和生产现场的工艺纪律日常监督工作。 2.2生产车间各班组负责执行工艺纪律,并按要求进行工序质量控制。 3内容和要求 3.1工艺技术文件的管理 3.1.1工艺技术文件包括产品的工艺规程和技术标准等。 3.1.2生产技术部提供各生产车间有效版本的工艺技术文件,确保其完整性、正确性与统一性。 3.1.3工艺文件的发放、使用、管理应执行《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3.1.4各生产工序班组应有本岗位工艺操作规程的有效版本。 3.1.5生产车间在用的工艺技术文件不得擅自更改,当发现错误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时应及时向生产技术部报告,由生产技术部工艺员负责对原工艺文件进行更改。 3.1.6工艺文件的修改不得采用涂改方式,应将更改部分用实线划去,然后 在附近填写更正的内容。

3.1.7 在更改部位附近标注本次修改所用的专用标记,并在文件更改栏内填写本次更改所用的专用标记、更改处数、更改通知单编号、日期和更改人签字。 3.2生产现场的工艺管理 3.2.1各生产工序的操作者,应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工艺操作规程。3.2.2在加工前应按工艺规程对本工序的加工条件进行调整以达到规定要求。 3.2.3各工序的生产操作人员、应认真按工艺操作规程要求对产品进行加工。 3.2.4当因生产条件变更或遇有技术疑难问题时,应及时向工艺技术人员报告,由工艺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或调整后方可继续加工。 3.2.5所有设备和工装均应保持良好的状态,计量器具应按周期进行检定或校准,不得超期使用。 3.2.6生产操作人员应坚持“三按”生产(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和“三检”制度(首检中间检完工检)。 3.2.7生产车间要做好“三定”工作,即定人、定机、定工种。 3.2.8生产操作人员要经过培训,经考试或考核合格后,持操作证上岗,并按规定保养好使用的设备。 9生产操作人员使用的工艺文件应保持完整、整洁,对在制品、量检 具、工装等要妥善存放,保持工作场地整洁卫生。 3.2.10工艺贯彻率要达到95%以上,计算公式如下:

生产工艺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生产工艺安全管理制度(标准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生产工艺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版) 1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技术开发等内容。 本制度适用于工厂生产中的工艺管理。 2组织职责 2.1全厂工艺管理由厂技术科管理,其他各部门配合,技术厂长主管。 2.2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工艺员对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2.3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技术科和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车间进行实施,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QC等活动。

2.4技术科负责全厂工艺备品备件计划的审核,对涉及生产技改工艺辅材采购计划进行审核。 3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3.1本厂各工段都应有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岗位作业指导书。 3.2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技术科审核,主管厂长批准实施。 3.3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技术科组织,车间工艺人员配合进行。 3.4技术科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4工艺变更 4.1工艺变更范围包括: 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阀门的增减,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