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知识总结与梳理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知识总结与梳理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知识总结与梳理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知识总结与梳理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知识总结与梳理1:唐朝对外交往国家的范围:

2:唐朝对外往来频繁的原因?

1.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

3.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外相互往来创造了条件。

4.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比较落后,急于向唐朝学习。

3:日本和新罗与唐朝交往的共同点:

(1)都派遣遣唐使和留学生、留学僧到唐朝学习。

(2)都仿照唐朝的政治制度,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

(3)商人的往来贸易促进了各国与唐朝经济的交往。

4:日本在哪些方面受中国文化影响?

1、政治上仿隋唐官制,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2、文字上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3、文学上唐诗在日本广泛流传,白居易的诗尤为日本人喜爱。

4、科技上唐先进的生产技术、历法、医学传入日本;日的钱币(经

济)、建筑风格深受唐影响。

5、服饰饮食上仿照唐朝服饰,盛行饮茶之风

6、节日风俗上日本重阳节登高等风俗来自唐朝。

5: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时间:唐玄宗时期

经过:六次东渡到达日本

标志性建筑:唐招提寺

影响:坚贞坚持不懈的在日本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对中日

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玄奘西游:时间:唐太宗时期

经过:出长安,独自西行,过玉门关,经过八百里流沙,

跨过葱岭,行程5万里,历时18年带着657部佛经

回到长安。20年间译出佛经75部1335卷,《大唐

西域记》,记载了亲历的110国、传闻的28国的情

况。

标志性建筑:天竺:那烂陀寺;唐朝:大雁塔

影响: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大唐西域记》成为研

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

重要典籍。

6:中国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了解)

1、中国的制度处于世界历史的先导地位。(最早进入封建社会)

2、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繁荣程度高。

3、高水平的文化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

4、是当时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桥梁)。

初一历史: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唐朝与外国频繁友好往来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通过讨论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体现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的对外友好交往,其中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在于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教学过程】导入:出示《西游记》剧照。提问:吴承恩的《西游记》实际上是以哪一个历史故事为题材写成的?《西游记》以玄奘西游天竺取佛经的故事为题材写成的。出示《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天竺的位置并填出唐朝时的主要外贸城市及与唐朝有往来的国家一、对外友好往来(通过填图让学生对唐朝对外往来有个粗略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读图和填图能力)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讲解从哪些城市出发,经过哪些路线,到达哪些国家:从洛阳、长安出发向西通过丝绸之路,可以到达天竺、波斯、拂菻、大食,向东可以到达新罗;从广州出发,走海路可以到达东南亚各国、天竺,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从扬州出发可以到达日本。由此可见,唐朝对外交往相当频繁,与唐朝有贸易往来的包括亚非欧七十多个国家。当时唐朝的都城长安,云集世界各国人士,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下面我们先来了解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的情况。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由学生列举唐朝与日本的来与往:1、遣唐使(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想一想:遣唐使来唐的主要使命是什么?从哪里可以反映出来?——学习唐朝的文化。(从遣唐使的人员构成和遣唐使回国带回大量的书籍可以反映出来)同时,使团对唐朝的赠品(珍珠、绢、琥珀、玛瑙),和唐朝的回礼(高级丝织品、瓷器、乐器、文化典籍),实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2、鉴真东渡播放《鉴真东渡》的录像。鉴真的六次东渡,可以说是历尽磨难。第五次东渡时,鉴真刚出海就遇上了风暴,鉴真一行在海上漂流了14天,抵达海南岛。在这次东渡中,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牺牲,而鉴真本人也因病双目失明。鉴真仍支持不懈,终于在753年,东渡成功。(通过鉴真的感人经历,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鉴真的六次东渡,传为中日交往的一段美谈。郭沫若称赞鉴真东渡:“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学生解释郭沫若赞美鉴真的诗句,并用事例说明。舍己为人传道艺:鉴真把唐朝的建筑、医药等道艺传到了日本。在鉴真主持设计建造的日本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在唐招提寺内保存的鉴真坐像也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日本政府为什么要把鉴真坐像定为国宝?表明这坐像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鉴真坐像是唐朝与日本友好往来的历史 七年级历史教案

对外友好往来练习题及答案

对外友好往来练习题及 答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人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三维同步训练 第一单元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 维度A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6.目前世界上很多地方,把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叫做“唐人街”。那么中国人被称为“唐人”开始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2.唐朝时,我国和各国间的友好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不是其原因的是:( ) A. 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B. 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 唐朝的疆域比过去扩大 D. 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3.隋唐时期,中国同日本交往密切的表现有:(): A.隋朝时,就有遣隋使来到中国。 B. 在日本派来的遣唐使中,包括留学生和留学僧。 C. 遣唐使团对唐朝的赠品,和唐朝的回礼,构成了中日两国贸易。 D. 唐朝时,中国赴日本的僧人和留学生也不少,其中最着名的是玄奘。 4.唐朝时期同新罗交往频繁,下列有关史实叙述不正确的有:()

A.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B. 新罗仿照唐朝,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C. 在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新罗人最少。 D. 朝鲜音乐使入中国,广泛流行民间。 5.作为小历史学家的你,如果想要研究唐朝时印度和西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 《西游记》 D. 《大唐西域记》 6.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唐式建筑是:() A. 招提寺 B. 大昭寺 C.奈良城 D. 那烂陀寺 7.平城京(今奈良)是日本8世纪修建的都城,仿唐代长安设计而成的。请你推测一下,奈良城可能有下列哪些建筑( ) ①朱雀大街;②东、西二市;③坊;④瓦肆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8.《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你知道唐僧的原型是谁吗( ) A.僧一行 B.鉴真 C. 玄奘 D. 惠远 二、填空题: 9.唐朝赴日本的使者中最有影响的是。

对外友好往来说课稿

安阳市第六届中小学 青年教师技能竞赛 (初中历史) 《对外友好往来》 说课稿 参赛教师:安阳市五中 申畅 2012年6月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我将从四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设计和理念: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对外友好往来》属于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 放的社会》,本课上承隋唐盛世的繁荣景象,向我们展现唐朝积极对外开放的政策。唐朝海纳百川,吸收各国文明,同时把中华文明的精髓传播到世界各地,扩大了“中华文化圈”的影响。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领会“交流促发展的”深刻内涵。 2.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2).能力培养: 通过研读对比历史资料,培养学生养成“论从史出”的历史素养。(3).情感体验: 通过讨论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8年西游,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使学生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

二、说教法学法 课堂的有效不在于注重形式上的活动而在于学生是否面对历史,积极思考,敢于表达。基于以上理念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有:情景体验法、研读史料、对话交流、问题探究法和读书指导法。 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学生已知知识,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学生不再是聆听者,而是用心去感悟历史。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实际,我将本课设计为四个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调动思维,探求新知---- -----练习反馈,巩固新知-----课堂总结、情感升华。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两幅图:唐人街、唐僧。将学生迅速由现实带到盛世唐朝,他们都是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见证,以此导入新课。 2、调动思维、探求新知: ①难点突破:隋唐时期为什么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提示:从隋唐国力、国际影响力、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 难点突破设计意图: 要给学生思考的切入点,问题要化难为简,化整为零,引导学生利用前几课的知识储备和课本地图来分析。一个看以很大的命题,放低切入点,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喜悦。

第6课(学案)对外友好往来:

第6 课(学案)对外友好往来: 作者:佚名资料来源:不详点击数:141 更新时间:2009-2-26 1:21:44 莲山课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唐对外交往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整理故事,课中阅读教材、分析地图、讨论问题,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掌握重要的史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8 年的西游及历时19 年的译经生涯的学习,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的品质,增强学生对为人类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的崇敬。通过对当时傲居世界文明之首的东亚文明及其中心唐朝的了解,使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 教材思路 1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 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处理办法: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加强直观性,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处理办法:先让学生了解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基本史实,再指导学生结合前几课的内容归纳、概括出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通畅通是其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2 、教法选择 采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加强学科渗透,增强学习历史的现实性。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3、教学准备 教师的准备:将《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鉴真坐像》、《玄奘》等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资料。 学生的准备:收集有关鉴真六次东渡资料、玄奘西游天竺等资料。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案 17年公开课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和影响,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插图、进行想象和分析的方法,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了解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结合现今“一路一带”进行对比探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四大发明的介绍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今天的“一带一路”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发的主要举措,对比古代中国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使学生对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对外友好交往的辉煌成就怀有自豪感。 教学重点:四大发明、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四大发明的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与探究法、材料分析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使用的课本,书写的作业本,追根溯源,我们应该感谢哪个时代的谁的哪一项发明创造?(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另外三项发明是什么?(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我们今天要学习探究的主题是——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印刷术的发展: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繁荣,但雕版印刷术有很多弊端,请大家阅读下一段材料,归纳总结雕版印刷术的缺点与不足。(点学生回答问题) (雕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 活字印刷术的制作步骤: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纸灰等,将烧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

对外友好往来教学反思

对外友好往来教学反思 我校开学初就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经过三周的摸索,现在有了一点眉目,通过第6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首先是学案的写法,通过一课一课的不断改进,我觉得这课的学案写的最好。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就不说了,只说学习过程的写法。第一部分自主学习,我根据课文的三个子目分三道题,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内容是每个子目的重点内容,学生预习后填空可以强化记忆。然后同学间交流预习后自己还知道哪些知识,这样就弥补了自主学习部分没出现的内容,也增强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因为不认真读他就没什么可说的。第二部分合作探究部分,以前我是让各组探究书上的动脑筋和活动与探究题,但有的题不太好,无法将课文内容展开。这课我出了四道题将课文内容进一步展开,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有了一个升华,第三部分的拓展延伸更使本课达到了高潮,课堂上人人都参与,人人都发言,效果很好。 其次,王主任说学生探究时我的引导比较到位,各小组发言后能及时给予评价做的比较好,以后在课堂上还要这样做,因为学生受到鼓励就会充满信心,会积极投入到下一个问题的探究。 人人都知道没有完美的课堂教学,我觉得这课还存在许多不足,我本人的历史语言功底还要加强,教师的过渡语言很关键,有承上起下的作用,还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所以底蕴很重要。 反思二:对外友好往来教学反思 在学习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这一课时,讲到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学生们都不太能接受。很多同学爱国情绪高涨:我

们凭什么要跟小日本友好往来,让他抢走那么多唐朝先进文化呢?虽然前面已经有了唐朝开明、友好外交政策的铺垫,可是对于日本,看来我们还是有些难以释怀的情感。 先说唐朝确立其对外政策的背景。统一中国的大隋帝国在炀帝时期,由于倍侈和暴政,特别是不断地进行对外扩张战争,耗尽国力。人民在横征暴敛之下,濒于死亡,被迫起而反抗。在大规模人民起义打击下,隋帝国崩溃了。隋国官吏李渊父子乘机起兵,终于取代隋国,于公元六一入年建立唐帝国。唐建国初期,其政治经济制度基本承袭隋制,只对隋制中的恶弊作某些改革。据史书记载,开元末年西京、东都米价一石不到二百钱,布帛价格也相当低廉。这种持续稳定的发展。保持近百年,社会各个方面都呈现出超过以前历代的繁荣景象。 可以说,唐初的对外政策,是在太宗李世民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下实现的。其实说白了,也是有点类似天朝上国的虚荣心在里面的,唐朝长安城成了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怎能不让那些落后者前来瞻仰一下大唐国威呢? 那日本又是怎么把目光转向了唐朝呢?这时日本社会正处在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和巩固的阶段,对唐朝的昌盛极为赏,说: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自大化改新后,为了借鉴中国的封建统治方式,多次派出遣唐使团,从思想文化、典章制度、城市建筑以及人们的生活习俗等方面全面地向中国学习。日本著名史学家井上清曾说:奈良时代大型寺院的宏伟建筑,安置在其中的各种各样的佛像雕塑,画在墙壁和棚顶的佛画以及使用的各种工艺品,都是卓越的艺术品。这些无名的制作者巧妙地吸收中国技术的能力是惊人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山东省昌乐县红河镇中学吕纪勤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唐朝与外国频繁友好往来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体现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 【重点、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的对外友好交往,其中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在于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交流、电教手段 【学习过程】 导入:出示《西游记》剧照。 提问:吴承恩的《西游记》实际上是以哪一个历史故事为题材写成的?《西游记》以玄奘西游天竺取佛经的故事为题材写成的。 出示《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天竺的位置并填出唐朝时的主要外贸城市及与唐朝有往来的国家 一、对外友好往来 (通过填图让学生对唐朝对外往来有个粗略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读图和填图能力)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讲解从哪些城市出发,经过哪些路线,到达哪些国家:从洛阳、长安出发向西通过丝绸之路,可以到达天竺、波斯、拂菻、大食,向东可以到达新罗;从广州出发,走海路可以到达东南亚各国、天竺,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从扬州出发可以到达日本。 由此可见,唐朝对外交往相当频繁,与唐朝有贸易往来的包括亚非欧七十多个国家。当时唐朝的都城长安,云集世界各国人士,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的情况。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由学生列举唐朝与日本的来与往: 1、遣唐使(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 想一想:遣唐使来唐的主要使命是什么?从哪里可以反映出来? ——学习唐朝的文化。(从遣唐使的人员构成和遣唐使回国带回大量的书籍可以反映出来)同时,使团对唐朝的赠品(珍珠、绢、琥珀、玛瑙),和唐朝的回礼(高级丝织品、瓷器、乐器、文化典籍),实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 2、鉴真东渡 播放《鉴真东渡》的录像。 鉴真的六次东渡,可以说是历尽磨难。第五次东渡时,鉴真刚出海就遇上了风暴,鉴真一行在海上漂流了14天,抵达海南岛。在这次东渡中,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牺牲,而鉴真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中的第6课。本单元主要讲述了隋唐经济、制度、民族关系、对外交往和隋唐文化,都围绕“繁荣与开放”这个特征,所以本课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繁荣与开放的具体表现。《对外友好往来》一课作为对外关系史专题,是隋唐社会开放的例证,它充分展示了隋唐对外事物的兼容并包和宽广的胸襟。唐朝时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上乘秦汉下启宋元的重要时期。唐政府推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使得这一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极为繁荣,唐威名远播,出现了自西汉以来中卫交往的第二个高峰。学习本课更加有助于全面完整地了解唐朝,也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隋唐的开放政策和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为今天的对外交往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学情分析 1、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感知和认知能力,但理性的分析和认识能力还比较差。 2、学生具备了初步收集信息和对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和处理的能力,但准确性比较低, 分析层次比较粗浅。 3、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可能还会停留在教材中所阐述的深度和层面上,对于友好往 来广义的历史意义及它对世界发展的促进作用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 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往来、玄奘西游取经的史实。 2、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整理故事,课中阅读教材、分析地图、讨论问题,通过与课堂 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掌握重要史实。 3、通过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以及19年的译经生涯史实的学习,培养 学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的品质,使他们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往来作出巨大贡献的伟人。通过对唐朝的了解,使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骄傲和自豪。 教学重点 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 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以及唐朝的对外对我们今天的启示。 课前准备 引导学生做好预习,收集有关鉴真六次东渡、玄奘西游天竺等资料和故事。 教学过程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教学设计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内容标准: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唐朝对外交往的友好史实:唐朝与日本、新罗、天竺的交往情况。 2、培养收集、处理材料的能力,把自己的结论表达出来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和相关资料,探究相关内容,并能相互交流、展示,感受组员 间的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2、通过对隋唐时期我国同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启发思考隋唐时期出现 频繁的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2、通过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 使自己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 学习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学习难点:对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的理解。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学习准备:本课相关教学资源 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大家喜欢听歌吗?老师唱一支歌给你们听好吗?教师唱《敢问路在何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西游记》)那你们能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吗?而在历史上,玄奘确有其人,他去天竺求取真经确有其事。历史上的玄奘是怎样的?那时的中外交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隋唐时期我国的对外交往出现了怎样的盛况?教师出示课题: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二)学习导航: 1、活跃的对外交往: 阅读本课第一自然段,找出隋唐的对外交往情况怎样?与哪些国家都有往来?与哪些城市有频繁的外贸活动?唐朝政府对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采取什么政策?中国人为什么被称为“唐人”?由此分析唐朝对外交往空前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结合第2、3课得出) 唐朝政府对外采取比较开放的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结合第5课得出) 发达的陆路、海路交通网为加强中外联系提供了条件。(结合课本第29页唐朝对外主要交通线路图得出)) ▲隋唐时期与哪些国家交往?其具体表现有哪些? 2、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唐朝与日本的交往。 阅读课本第29—30页的正文部分的三段文字,回答中日交往的具体方式有哪些? 日本派遣唐使: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什么要派?实质是什么? 学习唐朝:学了以后对日本有何促进? 动脑筋:(出示图片)日本钱币与唐朝的钱币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还能举出日本受中国

有关中国古代对外友好往来的史实

在古代,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是逐渐发展的。 先是从周围的邻国开始,如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后逐渐扩展到印度、波斯、阿拉伯,最后到欧洲、东非和北非。 我国封建社会对外经济文化往来,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秦汉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往来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由张骞开通的“丝绸之路”,是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关系最光辉的表现,教材里对此有重点叙述。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时,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到达了安息西境,因不明情况行至波斯湾而还。到166年,大秦国王安敦派使者正式来中国,这是中国和欧洲正式交往的开始。上述情况在教材里都有介绍。 第二个时期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更主要的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处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有三个特点:第一,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为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对一些近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不仅限于一般的来往,而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和经济交流的中心。第二,此时期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大,除东亚和东南亚外,中亚、西亚、欧洲甚至非洲都已经有比较频繁的商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往来。最显著的如波斯、阿拉伯的使节的商人 大量来中国。唐朝时还有一批留居中国不回的波斯人。第三,此时期海运和陆运都很发达。

第三个时期是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也有三个特点:第一,由于自北宋开始,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内外贸易繁荣,对外航运也突飞猛进,尤其是海上运输,在世界名列前茅。宋元时代,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上中国船队是最活跃的船队。第二,宋元明时期,我国在对外经济文化方面出现了一批富有远航经验的国际大游历家。他们包括元朝的汪大渊、明朝的郑和等人。同时从阿拉伯、波斯和欧洲来的大批商人中,也涌现一批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如元朝时来华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等等。当然,汪大渊和伊本白图泰在教材上没有提到。第三,清初以后,由于封建统治阶段采取闭关政策,这些联系便逐渐中断了。 二、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四条渠道 在古代历史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四条渠道进行的:第一条渠道是贸易,这又包括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两种形式。著名的丝绸之路以民间贸易为主。第二条渠道是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等。第三条渠道是通过佛教徒和传教士来实现的。第四条渠道是战争,战争在客观上也曾为中外交流创造了条件。当然,第四条渠道不是我们所提倡的。 在古代,中国与邻国之间也曾经发生过政治纠纷和军事冲突。例如,我国古代曾与日本发生过几次战争。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唐军与新罗军队联合打败支援百济的日本军队。元世祖曾两次派军队进攻日本,但遭到了失败。元末明初和明朝中期,日本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后被戚继光、俞大猷等率军击败。明神宗时,中国

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主要掌握与亚洲各国的交往,进一步理解隋唐繁荣的经济文化,以及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巨大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唐对外交往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整理故事,课中阅读教材、分析地图、讨论问题,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掌握重要的史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及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等史实,养成追求真知和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的品质。了解当时傲居世界文明之首的东亚文明及其中心唐朝,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教具: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加强学科渗透,增强学习历史的直观性和现实性。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提问:《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到哪里取经? (“西天”,它就是“天竺”,相当于如今印度、尼泊尔等国。)设问过渡:唐僧到了天竺以后,怎样学习佛经?成绩如何?请看28页“导入框”和课文内容。 指出:这件事说明了唐朝对外交往的活跃。 新课讲授 让学生阅读正文第一段内容 提问:唐政府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开放性的政策,鼓励各国商人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在中国。)影响如何?(这使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那么,唐朝与哪些国家和地区往来密切呢? 我们来看唐朝时期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读29页《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从图上可以看到唐朝的水路和陆路交通都很发达,陆路交通主要沿用了哪一条道路呢?(提示学生张骞出使西域的行经路程)对,是丝绸之路。你能从图上找出唐朝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导学案)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学习目标】 1.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情况(对日本、新罗、天竺等)。 2.掌握日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日本、玄奘去天竺等史实。 3.分析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因素及对我们的启示。 【预习检测】 1. 在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大都有一条街叫做“唐人街”。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 2. 你知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吗? 3.《西游记》中关于唐僧的描述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又有哪些不同呢? 【新知探索】依据提纲,读课本,找答案,填空题把答案写在提纲上,问答题答案在课本上标出。不会的地方同桌或小组内相互交流。尽快记住横线上的基础知识。 一、阅读28页“导入框”内容和第一段课文,回答: 1.《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到取经。 2.唐僧取经说明了唐朝对外交往的。 3.思考:唐政府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影响如何? 合作探究一:说说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从第一段课文中概括三个要点) 二、唐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阅读29-31页有关的课文、插图、资料和注释,完成下列问题) 1. 隋唐时期,有、、、从日本来中国。 2. 根据28页“动脑筋”思考:日币与唐币有哪些相似之处? 3. 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表现在哪些方面? 4. 唐朝赴日本的人当中,最有名的是。 合作探究二:结合30页《鉴真准备东渡》图和32页?自由阅读卡〃曾回国‘探亲’的鉴真坐像?图文,回答:日本朝野为什么那么尊重鉴真?(可从人物的精神、贡献考虑) 三、唐与新罗的关系(阅读31页的课文,回答) 1.新罗位于半岛。 2. 方式:①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②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导学案3(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 【课程导入】 在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大都有一条街叫做“唐人街”。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你知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吗?古代新罗、天竺、大食、波斯等国分别指的是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 唐朝是亚洲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当时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许多国家的使节、商贾、学者、僧侣不断来到中国,进行交流、访问、求学、贸易。唐朝赴外使节和僧侣也很多,极大地密切了唐朝和世界各国的联系。想一想,这些人为什么会不远万里来到异地他乡呢?当时有哪几条交通路线?途中又会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呢?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在经济文化上早有密切关系。你知道隋唐时期两国友好交往的史实吗?你能举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吗? 下面这尊坐像是一件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1980年4月,这尊坐像曾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展出,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你知道这尊塑像塑的是谁吗?他是哪国人?有什么事迹?为什么他会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尊敬呢? 鉴真玄奘 你喜欢看《西游记》吗?你一定知道孙悟空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吧!其实,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只有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你知道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哪些故事吗?《西游记》中关于唐僧的描述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又有哪些不同呢?

要想知道这许许多多问题的答案,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吧!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1.一位外国历史学家这样写道:“与20世纪前中国历史上任何其他时代相比,初唐和中唐时的中国人自信心最强,最愿意接受不同的新鲜事物。或许是因为来自异邦的世界性宗教使中国同波斯以东的所有其他亚洲国家建立了联系,或许是因为当时很多士族豪门为胡人后裔,或许是因为中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镇守丝绸之路,保证了商旅畅通无阻……总之,这个时期的中国人非常愿意向世界敞开自己,希望得到其他国家优秀的东西。”你认为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是什么呢? 2.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外贸活动频繁。如果你是唐朝时的一位政府官员,准备率团到与中国通好的国家进行访问,请参阅下面的《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在图上标明与唐朝交往的国家和地区的名称以及通往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交通路线。同时按照外交礼节,你应该为你所到的国家准备一些礼物。你认为你的礼物名单中应该包括哪些唐朝的特产呢?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 1.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理解分析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原因和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3.感悟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认识唐朝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进而产生对先人业绩的自豪感。 【学习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学习难点】封建时代对外交往如此频繁的原因;理解它与当今的对外开放的区别。【知识链接】 唐朝国力强盛,海陆交通发达,政府又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这些都促进了唐 朝对外交往的活跃。在对外交往活动中,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不断向外传播,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唐朝也以开阔的胸襟吸收着外来文化中的先进内容,如阿拉伯的医药学,天主的熬糖法、西域的音乐和舞蹈等,为我所用,不断创新。 【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看书自学完成下面的知识点,并在书上标划 一、对外友好外来概况 1、交往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外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贸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唐与日本 (1) 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影响:(提示:从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鉴真东渡 (1)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唐与新罗 1、人员交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贸易往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化交流:(提示:从政治、科技、音乐等方面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代表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唐与天竺 1、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 3、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