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宁夏区情常识要点

宁夏区情常识要点

编者按:9月7日,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宁夏回族自治区50大庆前夕,送给宁夏全区各族人民的一份厚礼,也是全区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特大喜事。为了让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更全面、更深入地认知、领会、贯彻国务院《意见》精神,宁夏日报特邀《意见》制定出台前后的参与者、见证人——自治区发改委主任袁进琳,对《意见》的出台背景、过程、亮点和重大意义、贯彻落实等方面进行了题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伟大实践,宁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的权威解读。

《意见》出台是中央亲切关怀的结果

《意见》蕴含了党中央四代领导集体对宁夏的深切关怀。回顾宁夏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实际上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关怀、倾心支持宁夏的历史。短短三年时间,总书记和总理三次到宁夏视察指导工作,并在他们的直接关心下以国务院名义出台一个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性意见,这在宁夏历史上绝无仅有,就是在共和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国家对宁夏的支持,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扶持救济。上世纪60—70年代,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结合“三线”建设,组织西北轴承厂、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等一批外埠企业先后迁入宁夏,新建了石炭井矿务局、青铜峡水电厂等一批工业企业,构筑起了宁夏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为解决山区群众生存问题,1972年周恩来总理委托李先念同志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西海固问题,主要是救济为主。

第二阶段,开发探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续加大对宁夏支持,投资扩建了青铜峡铝厂、新建了宁夏化工厂、大坝电厂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宁夏工业进入稳步发展时期。针对南部山区的贫困现状,国家坚持开发式扶贫,设立“三西”资金,实施了重点扶贫攻坚计划,开创了我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之先河。同时采取“反弹琵琶”,大面积种草种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宁夏中南部地区的贫困状况,也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局部改善。

第三阶段,夯实基础。1998年以来,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落实“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着眼于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均衡发展,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了对包括宁夏在内的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中央每年投入宁夏的预算内和国债资金均超过20亿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使我区发展基础明显加强,发展条件极大改善。特别是随着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和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观。

第四阶段,跨越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战略思想,高度重视解决宁夏等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问题和民生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胡锦涛总书记3次来宁夏,温家宝总理5次到宁夏视察工作,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也先后到宁夏考察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在国家支持下,宁夏规划建设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成了羊场湾煤矿、灵武电厂等一大批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实施了中南部地区人畜饮水和生态移民等重点民生工程,“宁夏进入了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轨道。

如何看待宁夏发展问题

宁夏发展问题——现象上看是一个地区的问题,实质上是西部和全国的问题。宁夏是全国五个少数民

族地区之一,地域小,人口少,既不沿边,也不靠海,是典型的内陆省区;既是民族地区,又是革命老区,是全国几个集中贫困连片地区之一;既有引黄灌区,又有干旱半干旱地区,还有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地理特征明显,在西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西部的缩影。正因如此,国务院制定出台一个专门文件,一揽子统筹解决宁夏问题,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还可以在促进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提供鲜活经验,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示范和借鉴。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宁夏时一语中的,“要把宁夏放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确定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坚持解决当前紧迫问题和谋划长远发展相结合,努力开创宁夏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贫困问题——现象上看是中南部发展问题,实质上是全区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中南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多地少,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贫困问题严重。这种贫困,既有生产条件没有改善的问题,也有过度开发的问题;既有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有缺乏增长极带动的问题。多年的实践表明,单纯就扶贫而扶贫,其结果是越扶越贫,路子越走越窄。必须将中南部地区的发展纳入全区发展的大局中通盘考虑,统筹解决。宁夏的资源主要集中在河套地区,只有依靠北部资源富集区的优先发展,才能带动和促进中南部的真正发展。这既是银川、宁东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全区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要求。

水资源问题——现象上看是短缺问题,实质上是配置不合理和利用方式不科学的问题。从用水结构看,农业用水所占比重偏大,且利用效率不高,工业用水、城市用水、生态用水严重不足;从地域看,北部灌区水资源相对丰富但银北地区盐渍化严重,中南部普遍缺水;从季节看,用水高峰时缺水,不用水时无法蓄水。这种结构性、地域性、季节性用水矛盾,共同造成宁夏水资源紧张状况。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水的需求是刚性的。在黄河引水量不变的前提下,要实现水生态和谐,只能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改革用水方式,提高利用效率,拓展水的功能来满足各方面用水需要。

“三农”问题——现象上看是城乡差距问题,实质上是工业化、城市化滞后的问题。农业是弱质产业,需要的支撑条件较多。这也是我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差距日益拉大的主要原因。要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业结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财政的支持,而财政增收主要依赖于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村谋发展,必须走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三化联动”的路子。

资本问题——现象上看是资金短缺问题,实质上是资金筹集方式的问题。宁夏经济欠发达,要素市场不完善,民间融资能力弱,加之缺乏资本运作的人才、经验和平台,融资渠道狭窄,这一方面造成资金供应紧张,另一方面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要有效突破资金瓶颈制约,不能把眼睛只盯在金融机构上,必须转变思路,拓宽眼界,加强和改进资金筹集方式,进一步寻求拓宽融资渠道的途径,为自治区跨越式发展提供充裕资金。

宁夏步入历史上最好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国务院《意见》之所以在起首对宁夏的发展有如此表述,应从四个方面来理解。自治区发改委主任袁进琳说。

——“三化联动”战略成效显著。2002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三化联动”战略。在工业化方面,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提出并规划建设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着力发展能源、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使我区工业步入了工业化中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在城市化方面,提出了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按照“六个一体化”要求,大力发展沿黄城市带,城市化率逐年提高。以宁东和大银川建设为核心的北部快速发展,有力带动了全区经济发展。2003年以来的五年,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1.9%,五年的经济总量相当于自治区成立以来前45年的总和。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辐射带动力的不断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作用开始显现。2003年-2007年南部山区每年输出劳动力50万人左右,劳务产业成为最大的产业。

——水资源得到科学高效利用。自治区率先在全国提出以省为单位建设节水型社会,采取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改革用水制度、调整水资源价格、实施节水改造工程和湖泊湿地整治等措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仅使黄河引水量由过去的90多亿立方米减少到现在的70多亿立方米,在农业用水大幅减少的同时,新增灌溉面积100万亩,而且通过水权转换,将农业节水用于工业和城市发展用水,使水资源的利用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在用水量未增的前提下,营造了水生态,改善了水环境,增加了水面积,发展了旅游业,增加了城市灵气,提升了城市品位,使死水变活水、污水变清水,在全国走出了一条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新路子。比如星海湖、爱伊河综合整治工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既是水利工程,也是生态工程,更是景观工程。

——生态建设成绩喜人。2002年在全国率先提出以省为单位实施封山禁牧,坚持“小面积开发、大面积保护”,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一系列重点生态保护工程,累计治理沙化土地47万公顷,沙化面积由上世纪70年代的165万公顷减少到118万公顷,耕地连续多年实现占补平衡。与此同时,坚持走“山里的问题山外解决,山上的问题山下解决”的路子,实施大规模生态移民,将中南部地区不适宜人生存地方的近20万群众搬迁到“近水、沿路、靠城”的地方,不仅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也减轻了人口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宁夏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地实现人逼沙退的省区之一,为防沙治沙积累了经验。2007年,我区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全国第二。今年5月,宁夏平原又被评为富饶、生态良好、居民安居乐业的“十大新天府”。

——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新进展。资源决定产业,产业决定发展。我区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石嘴山市大力发展钽铌铍等稀有金属加工产业,提前启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在宁东基地建设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技术应用,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能源化工基地。我们坚持“上大压小”,淘汰了一大批小火电、小造纸、小冶炼、小水泥等落后生产能力,不仅减少了污染排放,同时也为“上大”腾出了容量空间。2005年以来,我区经济实现了12%以上的高速增长,但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了双下降。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宁夏时满怀深情地说:“宁夏历届党政领导班子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带领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把一个一穷二白的地方,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的新宁夏。”“这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成绩。”这些工作上的新突破,让中央看到了宁夏发展的希望,也坚定了支持宁夏加快发展的信心,赢得了中央对我们动真情、动实意。

中央对宁夏区情认识进一步深化

《意见》在对宁夏发展环境和条件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和科学准确判断的基础上指出,“宁夏既有煤炭储量丰富,农业、旅游特色鲜明的资源优势,又明显受到水资源短缺和生态脆弱的制约;既有宁东和河套地区等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又有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脱贫致富的繁重任务;既有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利条件,又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市场发育程度较低、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自治区发改委主任袁进琳说,这些表述,完全符合宁夏实际,表明中央对宁夏区情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从而为制定今后符合宁夏发展实际、有特色的发展路子,提供了决策依据。

与全国相比,发展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进一步拉大。2007年,我区人均GDP为14649元(全国18713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59元(全国13786元),相当于全国的78%,农民人均纯收入3181元(全国为4140元),相当于全国的77%。那么,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宁夏,如何跟上全国的步伐,实现小康这一宏伟目标?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必须走跨越式发展之路。

——充分认识宁夏的资源优势,努力将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能源优势。宁夏煤炭储量303亿吨,居全国第六位,人均储量居全国第五位,人均电力装机容量1.34万千瓦,居全国第一位。宁东基地在整个鄂尔多斯能源基地中近水、富煤、有地,开发条件最好。规划到2020年,宁东基地内煤炭、电力、煤化工、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全部项目建成投产后,当年将实现增加值121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宁夏,从而为国家能源安全作出贡献。二是农业优势。宁夏现有耕地1650万亩,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素有“西部粮仓”的美誉。与周边省区相比,引黄灌区有旱涝保收的稳定高产良田690万亩,发展农业既无市场风险,也无自然灾害风险,成为宁夏年产300万吨粮食的重要支撑。随着大柳树工程的建设,一方面可使近千万亩后备耕地资源得到大面积开发利用,另一方面通过水资源控制调节,实现节水30%,增产粮食100亿斤,从而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同时,宁夏也具有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势。三是旅游资源优势。宁夏既有南国水乡的特色,又有塞外边陲的壮丽景观。特别是水资源支撑下的塞上江南风光和水沙结合的大漠风光,以及浓郁的回乡风情和神秘的西夏文化,在全国独树一帜。在全国5A级旅游景区中,两个以沙漠旅游为主的景区就在我区,贺兰山、六盘山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充分认识我区的发展条件,努力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一是基础设施的极大改善,使我区的区位劣势开始转变为优势。宁夏地处西北与西南、华北、华东的交接位置,是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支点,向西开放的必经之路,是我国承东启西的重要交通枢纽。近年来,我区加快铁路、高速公路、民航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太中银铁路将于2010年建成通车,中卫机场今年10月通航,六盘山机场明年建成投运。一个西进东出、南来北往、方便快捷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另外,随着兰州至宁东750KV送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和宁东至山东±660KV直流输变电工程以及大柳树工程的规划建设,宁夏将建成“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形成水电、火电、风电打捆外送的稳定输电网络。同时,西气东输第二条管线已于今年开工建设,2009年正式向宁夏供气后,将极大提高我区天然气供

应保障能力。二是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的引入,增强了我区发展的后劲。近年来,我区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引进了一批神华、中材等国字号大企业以及华能、华电等大集团,不仅使我区企业规模和竞争力得到了提升,而且使我区丰富的资源得到了深度开发。

目前,我们既有资源优势,也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更有积累的经验和成功的路子。只要我们认真落实好《意见》,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就完全有可能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走在西部前列。

]

1、( )年( )月( )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答案A)

A、1958、10、25

B、1958、9、25

C、1958、10、24

2、( )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答案C)

A、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B、坚持民族平等

C、民族区域自治

3、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首先由( )提出的。(答案C)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 )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答案C)

A、党的政策

B、国家法律

C、宪法

5、新修改的党章写入了“( )”。(答案B)

A、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B、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团结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C、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

6、国家保护( )的宗教活动。(答案C)

A、公民

B、信教群众

C、正常

7、民族是( )产生的。(答案C)

A、人类社会一开始 B.国家出现后C.原始社会崩溃,私有财产和阶级产生后

8、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 )顺序组成。(答案A)

A、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

B、民族名称、地方名称、行政地位

C、行政地位、地方名称、民族名称

9、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织和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 )规定。(答案B)

A、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政府

B、自治条例或者单行条例

C、党委组织部门或者政府人事部门

10、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 )的公民担任。(答案C)

A、自治地方的各民族

B、少数民族

C、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

11、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每年( )定为“民族团结月”。(答案B)

A、五月

B、九月

C、十月

12、国家在税收、金融和财政政策上,对( )、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传统手工业品生产予以照顾。(答案A)

A、民族贸易

B、民营经济

C、对外经济贸易

13、1949年9月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 ),明确规定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答案B)

A、《三自宣言》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4、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人口218万人,占总人口的( ),分布特点是。(答案B)

A、41.9% 大分散小聚居

B、35.76% 相对聚居

C、28.9% 极其分散

15、宁夏回族自治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补充规定中明确提出,回族男女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 )周岁,女不得早于( )周岁。(答案B)

A、22、20

B、20、18

C、18、16

16、( )年9月,国务院颁布实施《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和《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这两个条例是调整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的行政法规。(答案A)

A、1993

B、1994

C、1995

17、根据国家的民族政策,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的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其民族成分( )。(答案A)

A、在18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18岁者由本人决定,年满20周岁者不再更改民族成分

B、由本人决定

C、在18岁以前由母亲和继父、或父亲和继母商定;双方原来的子女已满18周岁的,不更改原来的民族成分

1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发展( )教育。(答案C)

A、职业

B、高等

C、民族

19、上级国家机关组织、支持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与民族自治地方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和多层次、多方面的( )。(答案C)

A、东西合作

B、经济交流

C、对口支援

20、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的其他少数民族在人民代表大会中,也应当有( )名额的代表。(答案C)

A、20%

B、30%

C、适当

21、清代回族将领( )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在朝鲜平壤坚持战斗,英勇牺牲。(答案B)

A、马骏

B、左宝贵

C、张秀眉

22、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所设比赛项目中( )是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民委和体育局挖掘整理后推向全国的。(答案B)

A、蹴球

B、木球

C、珍珠球

23、我区新建的两个机场是( )。(答案A)

A、固原六盘山机场、中卫香山机场

B、吴忠牛首山机场、固原六盘山机场

C、银川河东机场、中卫香山机场

24、中央财政通过( )、科学基金、专项资金等方式,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和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科技事业的发展。(答案A)

A、国家科技计划

B、国家人才开发规划

C、科技攻关项目

2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护民族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优秀的( )文化。(答案A)

A、民族传统

B、民间

C、群众

26、信仰伊斯兰教的有( )等民族。(答案B)

A、回族、白族、景颇族

B、哈萨克族、塔塔尔族、东乡族

C、撒拉族、维吾尔族、俄罗斯族

27、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和发展(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答案A)

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B、平等、团结、互助、友爱

C、团结、友爱、繁荣、和谐

28、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于( )公布实施。(答案C)

A、1999年5月

B、2000年1月

C、2001年2月

29、( )在宁夏举行了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答案B)

A、2002年9月

B、2003年9月

C、2004年6月

30、根据宗教法规、政策规定,佛道教界确需修建露天佛、神像的,须报( )审批。(答案A)

A、国家宗教局

B、省级宗教事务部门

C、市级宗教事务部门

31、宁夏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区之一,总面积为( )万平方公里。(答案B)

A、15.18

B、6.64

C、5.18

3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内各民族都享有( )的公民权利,并且教育他们履行公民

应尽的义务。(答案C)

A、法律规定

B、政策规定

C、宪法规定

33、( )告诫全党“民族、宗教无小事”。(答案C)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34、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 )。(答案B)

A、古巴比伦

B、古印度

C、古埃及

3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 )的活动。(答案B)

A、破坏民族团结、损害民族关系、妨碍社会进步

B、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

C、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少数民族利益、妨碍公共秩序

36、我区逐步提高( )招收回族学生的比例,使回族考生录取的比例接近全区回族人口比例。(答案A)

A、大、中专院校

B、普通高中

C、硕士研究生

37、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采取特殊措施,( )、( )各种专业人员参加自治地方各项建设工作。(答案A)

A、优待、鼓励

B、优惠、吸引

C、招聘、选拔

38、确定公民的民族成分必须以( )的民族族称为准。(答案B)

A、民族自称

B、国家正式认定

C、社会公认

39、( )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答案A)

A、内蒙古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40、《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中指出,( )和民族团结是公民的职责和义务。(答案C)

A、维护社会稳定

B、维护改革开放

C、维护祖国统一

41、个人的民族成分( )。(答案B)

A、可依据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民族成分确定

B、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分确定

C、只要是直系亲属就可确定

42、国家设立各种( ),扶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答案A)

A、专用资金

B、专项贷款

C、基金

43、元代著名的回回政治家( )在云南设置郡县,维护统一,兴修水利,推动了云南农业迅速发展。(答案A)

A、赛典赤?赡思丁

B、纳速拉丁

C、亦黑迭儿丁

44、从事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持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业主的身份证,到所在地的市、县(区)民族事务工作部门申领《清真食品准营证》和清真标牌。商场、超市、宾馆等开展多种经营的企业经营清真食品,需要悬挂清真标牌的,凭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申领清真标牌。民族事务工作部

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 )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对符合条件的核发《清真食品准营证》和清真标牌。(答案B)

A、七日

B、十日

C、十五日

45、国家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民族自治地方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疾病防控体系建设,重点扶持以( )为主体的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答案A)

A、乡镇卫生院

B、社区医疗站

C、县级医疗卫生机构

46、2006年8月,经自治区编制委员会批准,宁夏大学民族预科部更名为( ),使宁夏的民族预科教育跨入了全国民族重点预科教育行列。(答案A)

A、宁夏高校、宁夏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

B、宁夏大学民族预科学院

C、宁夏民族预科学院

47、我区在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中,对川区回族学生照顾( )分、山区考生照顾( )分录取,使更多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受到高层次的教育。(答案A)

A、20,30

B、10,20

C、15,30

48、国家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 )、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答案B)

A、宗教教职人员

B、宗教团体

C、宗教财产

49、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发展体育事业,开展( )活动,增强各族人民的体质。(答案B)

A、竞技体育

B、民族传统体育

C、群众体育

50、国家在安排( )和慈善救助项目时,加大向民族自治地方的倾斜力度。(答案A)

A、社会福利事业项目

B、社会保险项目

C、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项目

51、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任主席是( )。(答案B)

A、潘自力

B、刘格平

C、杨静仁

52、目前,宁夏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 )以内。(答案A)

A、10‰

B、15‰

C、20‰

53、各民族都有( )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答案B)

A、使用或发展

B、保持或改革

C、继承或传播

54、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 )的《玛纳斯》,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英雄史诗。(答案C)

A、维吾尔族

B、哈萨克族

C、柯尔克孜族

55、依照《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分的规定》申请变更民族成分的,须经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居住地区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调查核实,报经县级以上( )审批后,方可到户籍管理部门办理手续。(答案A)

A、民族工作部门

B、民政工作部门

C、宗教工作部门

56、《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管理条例》规定:从事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在生产、经营场地的显著位置悬挂其依法取得的《清真食品准营证》和( )。(答案A)

A、清真标牌

B、清真食品许可证

C、清真食品营业执照

57、自治州、自治县决定减税或者免税,须报( )批准。(答案A)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上一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

58、我国现在除中央民族大学外,还有( )所民族高等院校。(答案B)

A、11

B、12

C、13

59、《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中所称“民族教育”,是指对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 )公民所实施的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各级各类教育。(答案C)

A、贫困山区的回族

B、回汉各民族

C、回族及其他少数民族

60、《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管理条例》规定:擅自使用“清真”字样的招牌或者其他象征清真意义的图案标志的,由市、县(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强制拆除,并处以( )罚款。(答案C)

A、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

B、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

C、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

6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管理地方财政的( )。(答案C)

A、审批权

B、审计权

C、自治权

62、著名( )航海家郑和,率队( )下西洋。(答案B)

A、满族,三次

B、回族,七次

C、傣族,七次

63、《阿诗玛》是( )民间叙事长诗。(答案A)

A、彝族

B、苗族

C、瑶族

64、民族预科指的是在民族学院或有关院校设立的专门招收( )学生,在升入本科之前加强基础知识学习的一个特殊办学层次,它是我国民族教育的一种特殊办学形式,也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C)

A、回族

B、贫困地区汉族

C、少数民族

6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录用工作人员的时候,对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的人员( )给予适当的照顾。(答案A)

A、应当

B、必须

C、视情

66、国家采取措施,对输出自然资源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一定的( )补偿。(答案A)

A、利益

B、资金

C、政策

67、那达慕是( )体育盛会。(答案B)

A、藏族

B、蒙古族

C、维吾尔族

68、2006年文化部公布的518个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宁夏回族“山花儿”、回族服饰和( )三项在列。(答案A)

A、回族器乐及其民俗

B、回族踏脚

C、民间刺绣

69、1950年发表的《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的“三自宣言”,表明了中国基督徒拥

护新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势力控制,实现中国教会( )。(答案C)

A、自办、自立、自强

B、自治、自办、自传

C、自治、自养、自传

70、我区已举办了( )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答案C)

A、三届

B、四届

C、五届

71、被朱德元帅誉为“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的是( )。(答案B)

A、马骏

B、马本斋

C、马化龙

72、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全长1142公里,于( )年正式建成运营。(答案B)

A、2005

B、2006

C、2007

7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答案B)

A、一

B、二

C、三

7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决定本地方的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发展现代医药和

( )。(答案C)

A、中医药

B、民间医药

C、民族传统医药

75、( )的《古兰经》汉译本,因其文字简洁,意义明确的特征,得到普遍的公认,被学术界视为标准译本。(答案C)

A、王静斋

B、时子周

C、马坚

76、自治区五十大庆重点工程“四馆三中心”是指( )。(答案B)

A、展览馆、体育馆、科技馆、博物馆、国际会展中心、亲水健身中心、宁夏大剧院艺术中心

B、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固原体育馆、宁夏国际会展中心、银川文化艺术中心、宁夏广电中心

C、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吴忠体育馆、宁夏国际会展中心、银川文化艺术中心、宁夏信息技术中心

77、宗教教职人员经宗教团体认定,报( )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可以从事宗教教务活动。(答案A)

A、县级

B、地市级

C、省级

78、宁夏“1号工程”是指( )。(答案C)

A、青铜峡铝业

B、大柳树水利工程

C、宁东(太阳山)能源化工基地

79、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使用当地通用的( )语言文字。(答案B)

A、一种

B、一种或几种

C、两种以上

80、擅自组织信教公民到国外朝觐的,由宗教事务部门责令停止活动;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 )的罚款。(答案C)

A、3倍以上5倍以下

B、1倍以上5倍以下

C、1倍以上3倍以下

81、到2012年,宁夏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翻番,

跨过( )亿元大关,人均超过( )元。(答案B)

A、830,10000

B、1500,20000

C、1000,15000

82、我区运动员( )将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自行车项目的比赛。(答案A)

A、张亮

B、王万祥

C、蔡应权

83、回族穆斯林群众一般奉行( )五项“功课”。(答案C)

A、念、净、斋、课、朝

B、经、礼、斋、功、朝

C、念、礼、斋、课、朝

84、赢得了“被实践证明了的中国西北第一流的回族穆斯林学者和苏菲派专家”赞誉的我区回族学者是( )。(答案B)

A、白寿彝

B、杨怀中

C、马云文

85、大约公元前2世纪左右,古印度、中亚的商人、使者和移民,沿着贯通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到达我国今天的( )地区,把佛教带到了中国。(答案A)

A、新疆

B、西藏

C、甘肃

86、电影( )于今年5月在同心县清真大寺正式开机,讲述了回族英雄马和福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并最终为捍卫自治政府、捍卫广大回族群众的根本利益而牺牲的光荣事迹。(答案B)

A、《深情的豫海》

B、《同心》

C、《光荣岁月》

87、1998年5月开始,十年间我区山区8县共向红寺堡移民( )万人。(答案C)

A、10

B、15.6

C、19.4

8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本地方内各民族都享有平等权利。(答案B)

A、争取

B、保障

C、促进

89、自治区2001年开始启动实施“( )”,8年来,工程共投资3亿多元,使全区100所回民中小学办学条件、师资设备、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达到全区先进水平。(答案C)

A、寄宿制回民中小学学生助学金政策

B、两免一补政策

C、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

90、“三个离不开”是指( )。(答案C)

A、中华民族离不开汉族,中华民族离不开少数民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B、中华民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中华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91、回族歌舞剧( )被确定为北京奥运会演出剧目。(答案C)

A、《曼苏尔》

B、《月上贺兰》

C、《花儿》

92、我国已建立( )个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答案C)

A、5

B、81

C、155

93、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 )和单行条例。(答案A)

A、自治条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法规

94、“呼和浩特”在蒙古语中意为( ),“乌鲁木齐”在蒙古语中意为( ),“拉萨”在藏语中意为( )。(答案C)

A、优美的牧场、青色的城、圣地

B、圣地、青色的城、优美的牧场

C、青色的城、优美的牧场、圣地

95、( )作家老舍以其优秀的小说和戏剧真实地表现了城市市民的人生际遇和命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答案A)

A、满族

B、回族

C、蒙古族

96、民族自治地方为国家的( )、( )做出贡献的,国家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答案A)

A、生态平衡、环境保护

B、社会稳定、边疆安全

C、自然资源保护、水土流失治理

97、对于上级国家机关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自治机关可以( )执行。(答案C)

A、拒绝

B、暂缓

C、变通执行或停止

98、宁东基地是“十一五”期间我国重点建设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按照规划,到2010年基地内煤炭产量将达到22.4亿吨,占全国总量的( )。(答案B)

A、50%

B、86%

C、72%

99、土地管理部门在确定和变更宗教团体或者宗教活动场所土地使用权时,应当征求( )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意见。(答案C)

A、宗教团体或者宗教活动场所所在地

B、上一级

C、本级

100、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对各民族的干部和群众加强( )教育,经常检查民族政策和有关法律的遵守和执行情况。(答案A)

A、民族政策

B、民族常识

C、民族理论

2009-2010宁夏社会形势分析报告

六大亮点

专利申请量突破1000件

2009年,宁夏科技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约8亿元,比上年增长6%,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科技成果。全区组织实施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项目近300项,投入科技经费约两亿元,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约10亿元,取得科技成果148项,专利申请量突破1000件。有两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1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2.8万学生娃告别“大通铺”

2009年,全区有各级各类学校2.9万所;教职工8.2万人,比上年增长4.8%;在校学生128.5万人,比上年增长1%。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7%,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4.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1.5%。

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2009年,我区职业教育连续7年超额完成教育部下达的任务。投资22亿元建设的可容纳10万名学生学习实习的自治区教育“一号工程”——宁夏职业教育园区一期工程基本完成。

办学条件改善,全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基本完成。全年完成55所农村中小学设施改造项目,可解决2.8万名学生住宿问题,有效缓解了“大通铺”现象。为农村中小学招募特岗教师2912名。

文体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文化事业稳步推进。建成和启动了宁夏大剧院等一批文化设施项目,开工建设9个市县文化馆、图书馆,40座行业博物馆,66个乡镇文化站。创作演出了《盛世回乡》《腾飞的宁夏》《清风明月》《月上贺兰》等一大批优秀剧目。

体育事业成绩明显。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我区体育代表团以1金1银4铜、总分154分的优异成绩创下我区自1959年以来参加历届全国运动会的最佳战绩。2009年,组织完成100次县级以上大型群体活动、创建10个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11所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5市各配套1个全民健身示范广场、建设100条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等主要工作任务。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改善。2009年底,全区拥有卫生机构1601个,床位2.1万张,比上年分别增长4.6%和11.1%;卫生技术人员2.66万人,同比增长4.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5个,卫生工作人员878人;妇幼保健机构22个,卫生工作人员1191人;卫生院239个,卫生工作人员3065人。启动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农村特困人群和特重大病人医疗救治得到保障。大力开展农民健康教育与促进行动,为360万农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

好天气越来越多

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全区城市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1.79,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平稳态势。全国环保重点城市银川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80天,占总监测天数的92.1%;石嘴山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

数达270天,占总监测天数的88.8%。

农村环境换新颜。开展了88个(年初计划开展50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安排农村环境整治资金8850万元,发放垃圾清运车60辆,新建垃圾池6000个,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系统62个;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系统25处,氧化塘、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11项,农村养殖小区畜禽粪便处理工程15项;加强项目储备,积极争取2009年中央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资金项目58个资金5014万元。

全民社保覆盖全区

2009年11月开始在贺兰、平罗、盐池试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标志着农村的社会保障事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农民参保热情高涨,60岁以上老人养老金发放率接近100%。

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出台医疗保险“1+12”配套文件和在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制定破产、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参加医疗保险方案。在银川市、石嘴山市启动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和“一卡通”工程试点,着力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截至2009年11月,全区“五险”参保总规模达到370.93万人次,基金征缴45.9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8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65.8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86.48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79.34万人,有6.5万名在校大学生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46.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41.7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29.2万人。

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截至2009年11月,全区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有9.27万户20.98万人,累计发放低保金3.70亿元(含临时补贴)。全区农村低保对象有17.25万户30.98万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85亿元(含临时补贴)。

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截至2009年11月,共为30899人发放了80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贴,累计发放金额1610万元。投资4.6亿元在银川开工建设占地392亩的宁夏老年福利服务中心项目,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在全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101个。

全民创业催生6059个小老板

截至2009年11月,全区创业服务组织达到89个,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达到121个;培养小老板6059个(含个体工商户),开发创业项目3895个,培育小企业3171个,创造新岗位3.8万个。为创业个人及创业人员创办的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3亿元,带动就业2.83万人。开展创业意识培训2.68万人次,创业能力培训1.09万人次,创业能力培训后当期实现自主创业4791人,实现雇佣就业1.15万人。

五大问题

结构性就业矛盾严峻

据预测,2010年宁夏GDP增长在10%左右,新增就业岗位6万多个,而需要就业的城镇失业人员有7万多人、毕业生两万多人。全区外出打工农民仍保持在70万—80万人,需要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约80万人,就业问题严峻。具体表现为:第一,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企业趋向减少,低技能劳动力就业问题更为突出。第二,全区劳动力总体技能单一,失业人员趋于年轻化,中高级技能人员缺乏。第三,结构性矛盾突出,全区有38%的岗位找不到合适人才,36%的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人力资源市场职业匹配率降低,仅30%左右。

社会分化加剧

全区收入呈现较为典型的四种差距。

第一,山区与川区农民收入差距较大。2007年川区农民、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369元和2191元,相差2178元,山川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是1∶1.99,到2008年是相差2352元,收入比是1∶1.91,2009年收入比是1∶1.80。

第二,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到2009年11月,全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900元,增长7.5%,农民纯收入突破4000元,增长11%,二者之间的收入比近3.5。

第三,行业收入差距扩大。主要是垄断性行业工资高、奖金高、福利高,而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强度大,有些是高风险、低保障,奖金福利分享度低。党政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稳定,收入相对较高,且在全社会享有水平较高的社会保险待遇,社会地位明显优于其他社会阶层和群体。

第四,务农户与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速度加快。

房与车成民生新困

2009年前10个月,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固原5个城市房价涨幅分别为5.4%、6.9%、5.7%、4.1%、9.1%。银川房价在2009年前6个月同比涨幅居全国第一位,7月、8月、9月、10月房价涨幅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二、第三、第四、第六位,到11月,同比上涨10.4%,涨幅排全国第四。80%的受访者认为房价过高,中低收入家庭、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无力购房。国际认同的比例在6∶1至3∶1之间为合理,即房屋总价应当是家庭年收入的6至3倍比较合理。而银川市这个比例达到15.6∶1。按照职工可支配平均月收入2000元计算,购买一套中等价位住房,不吃不喝需要17年。

汽车剧增,泊车位太少,银川市74%以上车辆外出无处可停,主要商业网点、党政机关、宾馆饭店、医院学校、居民小区、重要公共场所等都存在停车泊位不足的问题。城市公交虽然快速跟进,但公交路线规划跟不上发展速度,造成市中心繁华路段拥挤,而一些新建居民区又没有公交车。停车难、出行难成为民生热点。

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安全生产问题形势严峻。1至10月,全区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4693起,死亡551人,伤2131人。全区安全生产四项控制指标中,两项指标呈上升趋势,事故起数、受伤人数仅在第一季度就分别上升67.8%和12%。安全事故中消防和铁路事故猛增,分别上升100%和66.7%。建筑行业农民工成为安全隐患的受害者,建筑施工中的伤亡事故95%发生在农民工身上。交通事故伤亡人数上升,1至10月,全区发生交通事故1551起,有369人死于车祸。

法治型政府面临挑战

2008年全区法院共受理行政诉讼案件270件,在已结案的259件中,行政机关败诉53件,败诉率达20.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而败诉案件主要分布在劳动和社会保障(主要是工伤认定)、房屋登记、土地争议、征收补偿、房屋拆迁等几个热点领域。反映出政府部门机关在依法行政上还存在许多问题。

六大对策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第一,要加快城市群的总体布局。中心城市、小城镇功能体系健全、合理,并与产业类型分布配套,

以吸纳不同群体进入相应城镇。

第二,要加快生态移民、教育移民、劳务移民的政策实施,有步骤地将移民向沿黄城市群转移。

第三,要加大对宁南山区、中部干旱带外出劳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培训方式上采用政府举办、民间举办、企业义务性举办等多种形式,尽快由数量型、低技能型向质量型、高技能型转变,以适应黄河城市群与产业升级对于劳务人员的需求。

第四,要加大对农村农民专业组织的支持。各种农民专业组织应以特色化、分工专业化、差异化适应市场,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以契合市场需求方式,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建立起产品、流通、经营的有机联系,进而消弭二元隔阂,为大量农民入居城市和市民化奠定基础。

第五,在城市群合理布局“务工住房”。这可为务工人员和家庭提供半公益性住宅小区,使务工人员和家庭稳定在城市,并解决“留守儿童”“留守妇女”“流动儿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第六,提倡农村民居适度集中。这对于资源集约利用、有效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真正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推进“民生工程”优质运行

第一,要把扩大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继续实施创业扶持、担保扶持、小额贷款扶持等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提高就业质量。

第二,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以制度约束和政策奖励,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品牌树形象、树信誉,提高宁夏劳务在全国用工市场的竞争力。

调整分配收入差距

首先,要创新扶贫形式,坚持移民扶贫、教育扶贫、技能扶贫、技术扶贫并举。把贫困对象变成产品生产者、服务提供者、技能使用者,进而改变贫困群体的观念、行为方式,克服心理贫困等社会性贫困因素。

其次,要从制度建设入手,探索改变初次劳动分配不公问题,尊重富裕群体,关爱贫困群体,拉动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繁荣发展。

再次,抑制个别垄断性行业高工资、高福利现象。

遏制物价过快上涨

第一,加大土地供给数量和房地产开发面积,以增加供给,破除开发商制造稀缺的假象;强化黄河轴心城市带商品住宅和商业住宅用地投放的政策信号,发挥促进城市居民空间位移的导向作用,引导黄河城市群人居重心的自动迁移,用低价住房换取空间转移,进而在平抑房价的同时,促成“黄河金岸”同城化的加速,使“黄河金岸”的城市、产业、人居三个关键要素“实心化”。

第二,在蔬菜种植地与市场之间,建设和培育配送中心,增加直销通道,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物价指数。

第三,谨慎调节居民用水、用电、用气等基础性资源的价格,避免出现抬高整体物价的杠杆效应,避免通货膨胀的预期,提升居民的幸福预期。

进一步提高城乡公共物品的均衡分布与质量

第一,在延续面扩大的工作实践中,注意整合部门资源,将一般布点与总体规划紧密衔接,把资源引

向未来全区人口聚集中心。

第二,重点解决学校“大额班”问题和群众看病贵问题。

第三,重视城市离退休人员、失业下岗人员、买断工龄人员和低保人员在社会公共用品方面产生的新期望、新需求。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探索从生产企业提取保障金制度,用经济手段制约企业忽视社会责任、玩忽职守的麻痹心态和侥幸心理。

健全食品回溯制度,探索建立食品召回机制。

强化依法执政、建设法治型政府的能力建设,扩大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范围,降低败诉率。引导公民和政府法治意识的提升,降低上访率,增强政府公共服务的合法性与满意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