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毛概重点复习纲要

毛概重点复习纲要

2015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重点

名词解释: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总体上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3、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5、三大法宝: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6、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间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0、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12、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3、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等。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5、基层民主:是指我国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民主自治,已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16、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指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1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8、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其基本内容为: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两制并存;高度自治;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补充:2014年毛概复习:7、两参一改三结合:即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

简答题:

1、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及历史地位。

内涵: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毛泽东思想在以下几个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

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理论⑦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⑧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历史地位: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③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①实事求是, 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②群众路线, 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③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两大理论成果。套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利用和发展。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作了集中概括: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合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②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长期性。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总的来说,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至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7、邓小平对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战略思考。

原因: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由其深刻的国内国际背景决定的。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

性质: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理论基础: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状况进行深入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①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的生产力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②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③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④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推进步骤: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改革。

判断标准: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开放: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关于“现代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内涵。

①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③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的历程。

①实践要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我们党先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②接着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建立“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③最后是突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并于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11、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现实意义。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有哪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统一。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3、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及实现途径:内涵:1.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梦2.中国梦是民族振兴梦3.中国梦是人民幸福梦 4.中国梦是国家、民族、人民的三梦齐圆。实现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5、社会建设的重点。

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16、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三大外交方针。②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20世纪60年代,我国外交政策重心由“一边倒”调整为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到处侵略扩张、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主义政策。同时,积极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加强同亚、非、拉各国的团结,坚持睦邻友好。④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地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⑤20世纪80年代以来,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变化,确定了“真正的不结盟”战略,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坚决反对超级大国争夺霸权,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者集团。⑥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继续开创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⑦根据新世纪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胡锦涛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7、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8、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补充:2014年毛概复习: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个基本问题展开: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③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论述题:

1、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理解。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个人理解)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我们五大建设之间是有普遍联系的,不能孤立地就经济建设谈经济建设、就政治建设谈政治建设、就文化建设谈文化建设、就社会建设谈社会建设、就生态文明建设谈生态文明建设。再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意义重大。)

2、对于初级阶段特征和长期性的理解。

党的十五大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①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②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③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④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⑤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⑥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⑦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⑧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⑨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总的来说,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经济

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至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艰巨性应有清醒的思想准备。

3、结合社会上不良文化取向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必要性。

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面对世界范围思想变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事态,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加上个人理解、社会现象)

4、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这是在中国处于历史转折关头做出的战略决择,有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

国内情况:“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重灾难,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当时的严重局面,成为人心所向。

国际情况: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改革是唯一出路。

党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大势,准确的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3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

5、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要实现途径是什么?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补充:2014年毛概复习:1、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复兴梦实现的艰巨性?

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形象的描绘了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历史过程,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愿望。②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③中国梦的实现途径: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理论成果以及现实价值。

理论成果: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根本思想。《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确定“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地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的方针,对于最大限度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②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我们历来主张,在人民民主专政下面,采用专政和民主两种不同的方法。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学说,科学的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③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是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现实价值:①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②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③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