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林业产业政策要点

林业产业政策要点

林业产业政策要点
林业产业政策要点

林业产业政策要点前言1.林业产业是涉及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的复合产业群体,具有基础性、多样性、生态性、战略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迅速,为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林业产业基础薄弱、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效益不好、市[1][2]场发育不全等问题还相当突出,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物质产品、生态产品和文化产品的需求。为了加快和规范林业产业发展,充分挖掘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潜力,发展现代林业,推动生态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据国家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要求,特制定本政策要点。2.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瓶颈约束效应日益凸显,发展循环经济,以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已成为重大战略取向。林业产业是规模最大的循环经济体,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和林产品的可降解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展示了光明前景。加快发展林业产业,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义十分重大。3.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维护国家木材安全的根本途径。森林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木材是国际公认的四大原材料(钢材、水泥、木材、塑料)之一。我国木材和林产品需求急剧增长,目前每年进口木材类产品折合原木达1亿多立方米,进口额高达200多亿美元。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经济越发达,对木材和林产品的需求量越大。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又对保护森林资源提出了强烈要求。森林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的刚性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立足国内解决木材和林产品供应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4.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战略举措。我国现有林地42亿多亩、可利用沙地8亿多亩、湿地近6亿亩;有木本植物800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2400多种、野生植物3万多种,发展林业产业潜力巨大。林业产业内容丰富,产业链条长,就业空间广。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可以为农民提供最适应、最直接、最可靠的就业机会,充分释放林地、沙地、湿地资源和物种资源及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潜力,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5.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林业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现代林业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是运用现代技术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多样化需求的林业。只有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为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提供重要保障。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不仅将产生巨大的生态、社会效益,而且将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种需求。一、目标和原则6.政策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优质高效、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大力提升林产品的供给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产品与服务的多样化需求。7.基本原则。——坚持宏观引导。以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为导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逐步缓解林业物质产品、生态产品和文化产品总需求与总供给、消费结构与产品结构之间的矛盾。——坚持生态优先。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坚持因地制宜。既坚持产业规划布局的统一性,又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坚持多元化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打破部门、区域和所有制的限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共同发展林业产业的新格局。——坚持科教兴林。鼓励自主创新,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提高林业产业技术含量和整体素质。——坚持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二、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与领域8.鼓励扶持促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技术、装备和产品,以及需要重点发

展的林业产业。——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地、保护区建设,林木种质资源采集、保存、鉴定、开发和利用;林业基因资源保护;林木良种选育和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按照国家批复的《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规划》,加快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支持国有、集体、民营单位和个人参与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鼓励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以外的具有规模、集中连片的定向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鼓励森林抚育,提高森林质量。——珍贵用材树种和珍稀树种的培育。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大径级珍贵用材林和珍稀树种的培育。——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建设。以木本粮油、干果为重点,以调整鲜果品种结构和提高产品质量为主攻方向,推进经济林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品牌型、外向型转变。重视野生经济林(灌木)树种保护、改良及开发利用。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参与野生经济林(灌木)树种的保护,并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品种选育、改良和开发利用。——经济林果品储运、保鲜、分选、包装、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及现代物流配送产业。鼓励采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干鲜果品、木本油料、调料、香料、药材等资源的开发。——花卉和林木种苗产业。合理利用野生花卉、林木种质资源,选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发展基地生产,提高品质和生产力水平。重点发展鲜切花、高档盆花、食品花卉、化工花卉及观赏植物和高标准绿化种苗。——林业生物质能源林定向培育与产业化。大力培育和开发我国优良乡土能源树种,积极引种国外优良能源树种,建设速生高产和高热值、高含油的能源林示范基地。积极发展生物柴油、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生物质发电和供热、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源产品的开发利用技术,引导、扶持一批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企业,提高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化水平。——生物农药和植物生长剂生产技术及产业化。根据南北方人工造林和林分经营管理目标,开发专用生物肥料;重点开发松材线虫病、松毛虫、枯梢病和蛀干性害虫等广谱高效生物农药,加紧对高效高毒毒株的筛选,研究利用生物工程技术重组构建工程菌,提高杀虫生物农药的质量和产量;开发广谱和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逐步实现林业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目标。——制药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保护野生药材资源,鼓励发展人工种植药材基地。加强植物活性提取物及植物源新药的开发,促进紫杉醇、青蒿素、喜树碱、印楝素、石斛碱、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等特色资源加工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竹藤基地建设及竹藤新产品生产技术研发。发展竹浆造纸、竹胶板、竹地板、竹装饰材、竹集成材、竹家具、包装箱、建筑模板与竹木复合材料及竹炭、竹醋等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利用竹笋等竹副产品。——生态旅游业。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依法推进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狩猎场为主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加强风景林营造和更新改造,提升景观质量和生态文化内涵,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品牌。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等条件,发展与壮大第三产业。——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利用。在严格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和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国际公约的前提下,鼓励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种源繁育和基地建设,促进由利用野生资源为主向以利用人工资源为主转变。建立规范的驯养繁殖(培植)及利用管理制度和严格的市场管理制度,对经济利用度大的物种,推行资源论证、拍卖和限额制度。引导、扶持一批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示范产业和产业群。——木浆造纸业。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加快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其他相关造纸产业发展政策,促进林纸一体化建设,继续推进《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的实施,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林纸结合的产业化新格局。鼓励发展商品木浆项目,依靠国内市场供应木材原料的制浆项目必须同时规划建设造纸林基地或者先行核准其中造纸原料林基地建设项目,不得以未经核准的林纸一体化项目的名义单独建设或圈占造纸林基地,承诺依靠国外市场供应木材原料的制浆项目要严格履行承诺。鼓励现有林场及林业公司与国内制浆造纸企业共同建设造纸原料林基地。——人造板制造业。以品牌产品、龙头企业为核心,重点改造、扩大现有人造板骨干企业的生产规模,引

导和促进小企业的联合与重组,逐步培植一批大型人造板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鼓励国有、民营大中型人造板企业建立自有原料林基地,推动林板一体化发展。——林产化工产品精深加工。在巩固松香、松节油等传统主导出口产品的同时,大力发展松香、松节油和以松香为原料的香料产品、药品、五倍子单宁酸、紫胶等其它林化产品的精深加工产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木材水解、木材热解系列产品的档次。鼓励国有、民营大中型林化企业建立自有原料林基地,推动林化一体化发展。——木材功能性改良、木基复合材料和非木质材料林产品开发及综合利用。不断完善人工木材的改性技术,提高木材的硬度、强度、密度、环保、耐腐、抗虫及阻燃等性能,替代优质木材。——次小薪材、沙生灌木、三剩物的综合利用和废旧木质材料、一次性木制品的回收利用。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木材节约和代用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58号)的有关规定。——林产品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的设备制造。鼓励原始和集成创新,高起点引进林产品深加工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促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以提高生产能力、监控检测、自动化控制水平为重点,提高设备装备水平。——森林资源开发与利用国际合作。支持企业到境外设厂、开发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外资,引导外资投向《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的林业领域。——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示范区及其配套项目建设。鼓励发展草原围栏及舍饲圈养、固沙、保水、改土新材料、沙产业。——山区基础设施和林业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和开发山区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促进低效林改造和山区特色产业化。9.限制以优质林木为原料的一次性木制品与木制包装的生产和使用以及木竹加工综合利用率偏低的木竹加工项目。限制新建单线规模在5万立方米/年以下的高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单线规模在3万立方米/年以下的木质刨花板项目以及1000吨/年以下的脂松香生产项目。10.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有关政策、法规,淘汰现有林业生产能力中落后的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等。加快淘汰并禁止新建未达到国家环保标准的小型人造板企业、直火法等土法生产松香的小企业、湿法生产纤维板及未达到国家质量标准的林产品。严格禁止超过生态承载力的旅游活动和药材等林产品采集活动。禁止在严重缺水地区建设灌溉型造纸林基地。禁止砍伐天然林特别是热带雨林、季雨林营造大规模工业原料林基地。三、区域发展政策11.逐步形成以东南沿海地区、南方用材林区、黄淮海平原地区等为主导的用材林产业带;以华北平原、西北、东南沿海地区为主导的重点干鲜果品经济林产业带;以南方和西南地区竹资源集中分布区为依托的竹产业带。12.发展以东南沿海和西南等地区为重点、大中城市为依托的花卉产业。13.促进各区域依法开发特色生态旅游产业。14.促进以华北平原、东南沿海地区、南方用材林区、东北林区的林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15.建设以口岸进口原料为依托,以精深加工为重点,以国内和国际市场为导向的林产品加工集群。16.重点扶持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工程以及国有林场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相关木本粮油、森林药材、森林食品等森林种植业,森林养殖业和森林采集业。17.积极支持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林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结合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优化林区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收缩木材采运业,鼓励培育速生丰产用材林特别是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加快现有人造板、家具、木制品生产企业重组整合,鼓励上规模、低消耗、高效益、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利用地缘优势发展林产品加工基地和对外贸易。18.因地制宜发展沙产业。结合生态工程建设,在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沙区多种生物资源发展特色生态产业。19.结合各地实际发展生物质能源,建立林业生物质能源林生产基地,推进产业化和规模化。四、组织政策20.扶持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市场竞争优势、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大中型龙头企业,采取扶持、改造、组建等多种形式培植林业龙头企业,定期发布林业龙头

企业目录,提高林业产业的规模化经营水平,带动相关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有序竞争的格局。21.鼓励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技术为纽带进行联合重组,通过股份出售、转让等多种形式逐步推进产权结构的调整和优化。22.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促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23.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尤其是具有原产地特色的产品企业和品牌,进一步加大保护和宣传力度,切实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24.鼓励竞争,反对垄断,消除地方保护政策,促进区域性林产品交易市场发展,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林产品与服务市场体系。25.扶持培育林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提高林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整合和完善现有林业专业协会,建立区域和全国性林业产业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政府、企业和农户之间的桥梁作用。支持发展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种类型的农村林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创新农村林业经营体制。26.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消除束缚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在资源利用、资金和信贷支持、税费负担等方面一视同仁。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投资或参与林业产业发展,引入国际先进的林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林业产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林业产业质量。27.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及综合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落实、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到位”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28.按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加快国有森工企业的改革、改造和重组。29.鼓励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按照自愿互利原则,采取联合、兼并、股份制等形式组建跨地区的林业产业实体,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五、技术政策30.按照产业化、集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标准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林业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31.重视全局性、战略性和对林业产业带动力强的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推进产业化。32.完善林业标准体系,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国际市场对我国林产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33.建立健全林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建立健全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体系,实施林产品质量监测制度,加大对人造板、竹藤、林木种苗、花卉和森林食品等林产品,特别是涉及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林产品及非木质林产品的监督力度,确保林产品质量安全。34.鼓励和促进林业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和ISO14000环境质量等认证。积极推进森林认证体系和林产品认证体系建设。35.鼓励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节地、节水、节能、节材技术,积极发展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及装备,确保企业生产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36.企业建设造纸林基地要符合国家林业分类经营、速生丰产林建设规划和全国林纸一体化专项规划的总体要求,必须符合土地、生态、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定。六、扶持政策37.严格执行国家已出台的各类林业税费减免优惠政策。林业产业按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企业从事农、林项目的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2号),在2008年底前,对以三剩物及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十一五”期间进口种子(苗)种畜(禽)鱼种(苗)和种用野生动植物种源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关税〔2006〕3号),对进口种子(苗)、种畜(禽)、鱼种(苗)和种用野生动植物种源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企业和单位有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在2010年12月31日前,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企业和单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37号)规定执行。对属于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投资项目的进口自用设备,除国发〔1997〕37号文件《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鼓励有条件的林业企业“走出去”,并在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国家有关税收政策发生调整变化,林业产业按新的税收政策执行。38.完善并实施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扶持政策。鼓励林业企业提高开拓国际市场能力,凡符合国家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使用方向和使用条件的林业企业予以积极支持。鼓励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筹集扩大再生产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龙头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39.国家对用于国内建设的速生丰产用材林、珍稀树种用材林等基地建设及其森林防火、生物灾害防治和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利用、林木良种选育、繁殖、推广、使用,给予积极扶持。结合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林工业产业调整和林业龙头企业发展予以政策倾斜。40.改革育林基金管理办法,合理制定育林基金的征收标准,逐步将其返还给林业生产经营者,用于发展林业生产,基层林业管理单位因此出现的经费缺口纳入财政预算。探索研究建立林业信托基金制度。41.政策性银行应在业务范围内,积极提供符合林业特点的金融服务,适当延长林业贷款期限,对林业项目给予积极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对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项目,根据南北方林木生长周期不同,贷款年限为12~20年;珍贵树种培育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经济林和其他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项目,贷款年限为10~15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期限一般为1~5年,最长为8年;对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原料林、经济林和其他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项目贷款一般为5年,最长为10年,具体贷款期限也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与企业协商确定。考虑到林木生产周期长,贷款宽限期可适当延长,具体由银行和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商业银行林业贷款具体贷款期限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与企业协商确定。42.研究建立面向林农和林业职工个人的小额贷款和林业小企业贷款扶持机制。适当放宽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积极开展包括林权抵押贷款在内的符合林业产业特点的多种信贷模式融资业务。43.加大贴息扶持力度。中央财政对林业龙头企业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林产品加工业贷款项目,各类经济实体营造的工业原料林贷款项目,山区综合开发贷款项目,林场(苗圃)和森工企业多种经营贷款项目,林农和林业职工林业资源开发贷款项目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贴息。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对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和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转产项目给予适当支持。地方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支持。44.积极发挥信用担保机构作用,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林业信贷担保机制,各级政府应因地制宜支持开展林业担保工作。45.积极研究探索建立政府扶持的林业保险机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开展各级政府对林业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实行保费补贴的试点工作,以降低林业保险成本,增强林业产业项目抗风险能力。46.建立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交易平台,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鼓励林业贷款借款人以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落实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办法。47.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分类经营的要求,完善森林资源采伐管理制度,对人工商品林特别是工业原料林的采伐管理进一步依法放活,其采伐限额和采伐年龄依据经营者依法编制的森林经营方案确定,以充分保障其经营自主权和林木处置权。48.加强产业开发的科技支撑,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中试、推广。鼓励以生物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结合;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七、服务政策49.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不断提高产业服务能力和水平,疏通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渠道,规避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风险,为产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林业主管部门严格履行《行政许可法》所赋予的行业管理职能,实施木材、竹材经营加工、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经营利用等行业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大中型林业加工企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评

估,利用外资营造工业原料林基地必须保持在一定比例之内。50.鼓励为经营者提供市场和生产要素信息服务的平台建设,强化政府政策信息服务功能。51.支持和引导林业咨询机构、规划评估和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各种专业合作组织,为生产者提供从原料、生产到销售、消费等的全过程服务。52.探索研究建立木材资源多渠道供给的保障机制,降低国际贸易及自然灾害等风险对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53.建立实用技术培训体系,强化对林业产业从业人员和林农的技能培训,积极推进技能资质证书制度,提高林业生产经营者的整体素质。54.健全林业法律法规,提高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作用,强化科学管理、依法行政能力。对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履行国际公约、有重大环境影响的产品,依法进行管理与控制。55.外商投资企业按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执行。[1]

参考资料

1

吉林省林业厅

https://www.sodocs.net/doc/8116131252.html,/cyjj/cyzc/200709/t20070919_307496.html

2

解读

https://www.sodocs.net/doc/8116131252.html,/hydt/lianjie1.asp?id=24507&page=2

“林业产业政策要点”相关词条:

什么是相关词条我来完善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本词条对我有帮助添加到搜藏分享到:

合作编辑者

scanon 更多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百度百科投诉中心;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百科吧。

您的词条动态

等待您来编辑

编辑热词可获得额外经验值

进入我的百科

您目前的等级是级

您目前的经验值是点

您还需点经验值即可升为级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1592次

编辑次数:1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0-04-19

创建者:scanon

最新动态

百科名片主题任务:

百科消息:

解梦与析梦--中外释梦文化大观

品味生活--八方美食大盘点

祸从口入--小龙虾与“肌肉溶解”

沪上风情--新上海浪漫之旅

古都新貌--老北京新感受文化专题

推广链接

卓越亚马逊,产业政策,2折..

卓越亚马逊产业政策特价,图书.音像.钟表.玩具.化妆.家居.健康... https://www.sodocs.net/doc/8116131252.html,

? 2010 Baidu 权利声明

《陕西林业科技》怎么样,是什么级别的

《陕西林业科技》 期刊名称:陕西林业科技杂志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所属分类:期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农业科技林业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陕西省林业厅 主办单位:陕西省林学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林业研究中心 出版地方:陕西 快捷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1-2117 国内刊号:61-1092/S 邮发代号:52-213 创刊时间:1973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A4 审稿时间:1个月内 陕西林业科技杂志社简介 《陕西林业科技》(双月刊)创刊于1973年,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林学会和陕西省林业科技信息中心合办的综合性林业科技刊物,被国内11家权威数据库和文摘期刊固定转载和收录。其指导思想是“尊重科学、面向科研、面向生产,服务于林业”。刊物宗旨和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的林业政策、科技政策,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重点报道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成果,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经验、管理技术、普及林业科技知识。针对读者对象是从事林业、生物工作的科研人员、林业院校师生、林业勘察设计人员及从事林业生产的职工、专业户。 《陕西林业科技》主要刊登育苗、造林、森林经营、经济林、林业经济、调查设计、森林保护、林副产品深加工与利用、木材加工、花卉栽培等方面的科研论文、试验报告、经验总结以及实用技术介绍、国内外林业发展趋势和动态、译文、信息等,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技术性、知识性、实用性。

《陕西林业科技》获得1996年陕西省期刊评比二等奖;1999年陕西省期刊评比一等奖,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收录。 陕西林业科技杂志栏目设置 试验研究简报、问题探讨、综述、实用技术、译文、国外林业、来稿摘编、调查设计 陕西林业科技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陕西林业科技杂志社征稿要求 《陕西林业科技》投稿须知 (1)2012年起,本刊采用在线投稿查稿系统,请登录网址注册并投稿,以前投稿使用过的电子信箱不再接受稿约。 (2)陕西林业科技为吸引优秀稿件不收取审稿费,如果符合本刊录用标准时再收取发表费,本刊坚持对部分审稿评价优秀的、选题前沿的热点、特约稿件免收发表费。 (3)陕西林业科技一般2个月决定是否采用,最长一般不超过3个月(因审稿专家的时间不好控制),自收稿之日的6个月内出版(最短1个月,平均为11个月)。 (4)陕西林业科技录用的稿件,为了便于学术信息的有序传播需要作者转让部分版权,有关内容见本刊“版权转让确认书”,如果作者有特殊声明或要求请在来稿时提出书面说明。 (5)投稿作者需提供详细联系方式(电话、E-mail等),我们会即时给予回复,如果12个工作日没有收到回复时,请及时询问。 (6)陕西林业科技实行严格的三审审稿机制:编辑初审决定是否符合接收的条件,同行专家审稿(一般校内稿件校外审、校外稿件校内审);编辑根据专家的意见按来稿时间的顺序送本刊常务编委会终审。 终审通过的稿件则决定录用。评价一般或不宜录用的稿件及时通知作者退稿或改投。 《陕西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1.《陕西林业科技》是综合性的林业技术类刊物,主要刊登林业及其相关学科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 技术介绍、经验总结、动态、译文及文献综述等。 2.陕西林业科技以林业科研、教学工作者及广大林业战线职工、林农、果农为主要读者对象。 3.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署名作者的人数和顺序 由作者自定。本刊人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将同时被《中同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等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收录,请在投稿本刊时提出声明,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 4.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中国林业发展现状

中国林业 地科三班沙玉龙 随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中国的林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稳步推进,生态建设规模在连续几年大幅度扩张之后,开始转入稳定推进阶段。林业产业快速发展,营造林业、木材生产及林产工业、森林旅游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林业种苗、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林业科技、林业教育成果不断增加。林业基层建设不断推进,林业国际交流成绩显著。 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颁发。在这之后,各级林业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伴随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和野生动植物、湿地、大熊猫等专项调查结果的公布,以及全国依法治林工作会议和全国林业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我国林业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具体来说: 1.全国造林绿化整体水平明显提高,重点工程造林贡献突出,民营林业发展迅速。 2004年全国完成营造林679.46万公顷,比2003年下降37.87%,人工造林501.89万公顷,飞播造林57.92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119.65万公顷。2005年,全国共完成营造林面积628.4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23.2万公顷、飞播造林41.6万公顷、新封山育林263.6万公顷。2006年,全国完成造林271.79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44.61万公顷,飞播造林27.18万公顷。新封山(沙)育林147.17万公顷。在树种结构上,各地加大了阔叶树、乡土树种造林比重,西部干旱地区加大了灌木林造林比重。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贡献突出,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核实面积占全国营造林总面积比重的89.8%,核实率达94.3%,合格面积占全国营造林合格总面积的90.0%,合格率达90.2%,高于全国营造林平均水平。民营林业迅速发展,全国非公有经济造林285.30万公顷,占全年造林面积的50.96%。截至2007年底,我国非公有森林面积已占森林总面积的20.3%;在未成林造林地中,非公有比例增至41.1%。2007年全国有5.5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24.9亿株。 2.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工程效益继续显现。 截止2007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已完成营造林面积576.68万公顷,占全国营造林总面积的84.87%,其中造林面积480.29万公顷(人工造林424.24万公顷、飞播造林56.05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96.39万公顷。在造林面积中,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不含京津风沙源退耕)、三北及长江流域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分别占13.36%、66.99%、9.85% 、9.33%和0.47%。具体来讲:

林业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林业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概述 林业即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同时也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林业,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林业行业进行融合,成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必然选择。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保障现代林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只有推进林业信息化,才能有效加强对各项林业重点工程的监管,解决“林子造在哪里”的问题;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实现林业资源管理现代化,解决“资源分布在哪里”的问题;加快林业信息系统建设,才能建立起现代科学的森林管理体系,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功能特点 在《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南》和《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的指导下,未来国际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分级负责;需求主导、面向应用;整合资源、促进共享;注重实用、适度超前;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六项林业信息化建设基本原则,开展国家林业局防护林营造林工程监管体系建设项目、综合资源监管服务体系试点建设项目等国家级林业信息化项目。根据国家林业局信息化建设现状和需求,将基础性、公共性、对全局影响起关键作用的内容进行统一建设,形成基础平台。依据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协议和接口,在总体框架中以“面向服务和集成创新”的设计思想体现了一

个分层次的具有“四横两纵”的服务体系架构,为国家林业局信息化建设整合提供公共性、基础性的技术支撑,达到信息资源整合的目的。 (1)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按照《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总体框架要求,统筹规划国家林业局信息化建设,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防止出现自成体系、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应用等问题,为资源整合和协同作业打下基础。 (2)需求主导,面向应用。林业信息化建设要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改革,以林业业务需求为主导,以应用和服务为重点,以林业信息化建设基础平台为基础,引入或自主开发适用面广、物美价廉的信息产品,推动信息技术与林业工作的结合,满足林业管理和生产需要。 (3)整合资源,促进共享。根据当前林业信息化的实际情况,基于林业信息化建设基础平台,充分利用和整合已有的信息资源,加速基础性林业专题数据的标准化改造,预防再次出现重复建设,促进

2021年县林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县地处湖北西部、长江西陵峡畔,随着三峡工程一期工程结束,首批机组发电,永久船闸通航,二期工程全面展开,实施库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高效库区林业产业经济已成为全县林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为适应三峡工程带来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妥善安置库区移民,有效地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全县根据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态势,紧紧抓住国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西部开发两大历史机遇,以项目为依托,以工程为载体,开展了以林业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路子。 一是库区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以林业为主体的农林网络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地力减退、森林过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森林植被逐步恢复,林分质量不断提高,林业用地面积增大,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44%提高到44%,增长了2个百分点,水土流失得到遏制,年输沙量减少75%,流域径流时间延长了7-1天,中强度水土流失由75%下降到3%,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受害率逐年降低。

二是林业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生态环境项目的建设实施,使全县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以立体产业为导向的新型林业经济结构完全取代了以林业为导向的传统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向林果种植业、畜业化以及二、三产业过渡,尤其是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全县经济中最活跃的板块,由此带动了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行业的蓬勃兴起。**的自然风光,**的漂流探险,**的滑雪滑草都是以森林资源为载体,以秀水青山为切入点而发展起来的。 三是生产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利用库区气候垂直分布的特点,变平面生产模式为立体生态生产模式,按照“山下粮菜,山上银行”的思路,具体建设模式为山顶戴帽—大于25度的坡耕地退耕建水保生态林,把住水土流失源头;山腰种果—小于25度的山腰地带修建水土保持工程和等腰梯田,在梯上建设以柑桔、板栗为主的林果业高效经济林,为农民开拓致富项目;山下粮菜—即在河谷冲积地带改造低产田,沟、渠、林、路网络配套建设,发展粮油、蔬菜等多经作物。 四、移民安置容量发生了重大变化。近几年,我们紧紧抓住三峡库区开发性移民这一历史性机遇,以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为龙头,以经济林为载体,应用生态农业的技术措施进行开发移民,拓展了库区移民的生存空间和就业门路,增加了安置容量,解决了库区农民的生存状况,基本实现了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发展目标。

浅谈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

浅谈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农科论文林学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浅谈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在战略步骤上,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需要和森林功能,划分生态功能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培育和保护不同功能的森林资源。在生产组织和技术措施上,应调整生产技术规程,使森林植被建设由注重取材的经营行为向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转变,建设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提高生态建设的质量;同时根据生物多样性森林的多种功能利用实际,加大科技研究和成果推广,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让经营者能够便利快捷地得到他们的技术指导,新技术开发研究能够引领林业发展各领域新的技术潮流;在生产关系上,应调整管理体制、投资经营政策等,明确新时期政府和市场在林业建设上不同的责任和义务,真正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府财政支持体系和市场调控体系,形成适应新时期林业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一、树立正确的观念 1.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发展林业要立足于增加资源、改善生态,满足全社会在物质、文化、生理、心理、交往等方面对林业的需要。同时在林业发展中注意解决包括农民在内的生产经营者的收人问题和合法权益,增加广大林业干部职工的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解决贫困林场、森工企业和自然保护区贫困职工的脱贫以及基本设施建设问题,要让林业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也步入小康社会建设的行列。2.树立不侵害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当代人不能为了自己的发展,过度使用资源,造成资源枯竭,环境破坏,使后代人失去生存发展的基础。当代人在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既要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又要不断发展新的森林资源,为后代人留下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系统。 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纵观人类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原始和谐,进入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征服自然,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索取,对环境的破坏,如果任其扩大和加剧,将必然导致人类文明本

安徽省林业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报告

省林业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年) 省林业厅 年月

前言 当前,全球正快步迈入信息社会,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将信息化建设提升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加快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加快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加快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加快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加快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克强总理指出:“互联网”对提升产业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将发挥关键作用。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重要文件,全面部署信息化工作。 “十三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深化林业改革,加强资源保护,提升质量效益,夯实基础保障,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都必须依靠信息化技术的支撑和引领。林业信息化对提升林业管理水平、优化林业资源配置、提高产业经营水平、促进生态文化传播和提高人员素质、推动科技进步等具有关键作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省政府出台《省加快推进“互

联网”行动实施方案》,将“互联网”作为“十三五”时期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林业在省“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占有重要位置,在确定的个“互联网”发展领域中,省林业厅是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等领域的负责部门之一。各级林业部门应将“互联网”作为推动“十三五”林业信息化和林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通过“互联网”优化、重构林业政务管理、资源监管、生态文化、林业产业等核心业务,努力提升林业现代化水平。 “十三五”时期,全省林业信息化建设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按照国家林业局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面推进“互联网”林业建设,推动信息化与林业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林业现代化水平,力争到年,全省林业信息化率达到,网络化、智能化、便捷化、协同化的“互联网+林业”体系初步建成。 目录 第一章基本形势与需求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二章总体思路与目标....................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编制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指导思想.........................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建设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总体框架......................... 错误!未指定书签。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一直以来,林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能否推动林业经济发展已经关系到人民群众未来生活质量,因此必须当作头等大事进行研究。因此,我们探讨如何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林业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引言 我们国家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当前形势下,结合国情、人情、林情,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尤其是林业等相关部门,不能再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生态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都应该兼顾,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子孙的需要。因此,要把生态与经济有机结合,长久地走下去,这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事业。 1林业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在林业中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同时还可以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与森林景观,推进森林文化遗产工作的进行。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三者关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前提和基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根本动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目的,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只有实现了林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了根本动力之后,才有可能生态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林业经济结构现状 2.1林业经济发展各地区水平失衡 在整个林业复苏的过程当中,我国的中西部发展仍然处于落后阶段,而发达城市和东部地区发展呈上升趋势,这种失衡的现象导致我国整体林业经济发展水平低。由于在植树期间过度讲究前期树木的美观与整洁,往往忽略了树木的后期培养与管理,在栽植树木的前期没有做好实地考察,尤其是自然环境问题,有很多树木因为不适合当地环境或土地情况,生长状况不好,甚至有时会直接导致植树没过多久边相继死亡的现象产生,存活率不到半数左右,这些都导致了我国目前林木发展仍然缓慢。 2.2林业经济结构调整有问题 在林业经济调整当中,虽然近些年来我国意识到林业所带来的危机,同时在不断地增加对林木业的资金投入,但是我国总资金量真正放在林业当中的资金比例是在逐渐下降,国家只投资造林,却忽略了经营管理树林的资金投入,长久下去必然会阻碍我国森林的发展。 2.3经营规模不大 在我国林业的各区域之间受地理条件因素的限制,经营规模都不大,与很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不足。有许多的乡镇企业都是以林木造纸为生存的根本,但是生产量却低于世界水平,科学技术的落后导致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同时企业之间彼此关联程度低,无法具有身为企业的连带效应,大多数都以自身为主体,以自身利益为主导的生存方式。 3优化林业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战略 3.1国家和政府为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林业经济发展是否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直接影响人

浅谈我国林业的发展现状

浅谈我国林业的发展现状 林业的发展始终是生态建设的重点,也是保持社会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实现我国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在战略步骤上,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需要和森林功能,划分生态功能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培育和保护不同功能的森林资源。在生产组织和技术措施上,应调整生产技术规程,使森林植被建设由注重取材的经营行为向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转变,建设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提高生态建设的质量。 新兴林业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林业发展的亮点,近几以年,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新兴林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比如竹产业、森林食品与药材、野生动植物的繁育利用、苗圃花卉以及森林公园旅游等。通过围绕林业的一种资源进行产品开发,然后发展成大产业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目前杨树、银杏和桉树等的发展已日渐成熟,经济林产品也是种以两位数速度增长。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 1.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发展林业要立足于增 加资源、改善生态,满足全社会在物质、文化、生理、心理、交往等方面对林业的需要。同时在林业发展中注意解决包括农民在内的生产经营者的收人问题和合法权益,增加广大林业干部职工的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解决贫困林场、森工企业和自然保护区贫困职工的脱贫以及基本设施建设问题,要让林业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也步入小康社会建设的行列。 2.树立不侵害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当 代人不能为了自己的发展,过度使用资源,造成资源枯竭,环境破坏,使后代人失去生存发展的基础。当代人在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既要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又要不断发展新的森林资源,为后代人留下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系统。 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纵观人类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原始和谐,进入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征服自然,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索取,对环境的破坏,如果任其扩大和加剧,将必然导致人类文明本身的衰落甚至人类自身的毁灭。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抛弃人与自然的冲突模式而走向融合,去探寻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中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11-06-07 来源:未知信息录入人:admin 访问次数:61次国家林业局于2009年启动了中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采用资料分析法、座谈讨论法、问卷调查法、态势分析法、价值工程研讨法、国际案例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林业信息化的发展态势、战略定位、需求分析、战略设计、战略内容、战略重点、优先行动、战略保障和发展测评体系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林业信息化进行了规范定义,明确了林业信息化的内涵,为统一认识奠定了基础;对林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客观深入的剖析,为下一步工作明确了努力方向;明确提出了中国林业信息化的战略定位,对规范表述林业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系统提出了中国林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框架、战略目标、实施策略、战略内容、优先行动、战略保障等,对确定全国林业信息化的目标任务和推进进度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发展现状 (一)林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林业信息化是指在林业各个领域应用信息技术,采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促进生态建设、林业产业、生态文化和行政管理的科学发展,带动林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它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林业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衡量林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林业信息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从范围上看,林业信息化涉及到林业的各个领域;从手段上看,林业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内容上看,林业信息化是采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从目的上看,林业信息化是促进生态建设、林业产业、生态文化和行政管理的科学发展;从本质上看,林业信息化是带动林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二)国外现状。从全球来看,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人类社会正快步迈入信息化新时代。据《2009—2010年度全球信息技术报告》显示,美国、加拿大、瑞典、丹麦、新加坡等国都在强力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社区建设,从而引起全球范围的网络文化大变革。2008年美国大选,政治类的网站成为用户量增长最快类别之一,其用户量增加了43%,达到1200万。55%的成年人会利用网络了解大选情况,在网上搜索政治新闻,查看竞选人的背景,获知竞选人的辩论题目等。 欧盟推动电子政务一体化,实现政府部门之间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及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信息系统的

如何发展林下经济,加快林业经济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8116131252.html, 如何发展林下经济,加快林业经济发展 作者:刘志昆彭桂英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年第08期 摘要:林下经济是新型经济产业,对现代林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将林业和农业有效 结合,可以在提升林业经济水平的同时,加强农业生产效率。本文对江西省林下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具体实施措施做几点探讨,希望为加快林业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林下经济;林业经济;优势;劣势;重视程度 截止到2017年,江西省林下经济中,种植面积高达598万亩,有55万户农户参与其中。林下养殖面积212万亩,林下经济示范户220个。林下经济具有发展模式多样化,就业门槛低等优势,可调动林农积极性,有效提升广大林户经济效益,有效改善其生活品质。所以当地政府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快这一经济形式的发展。 一、江西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1.江西省林下经济发展的优势 江西省林下经济发展有自然条件优越和物种丰富等优势。首先,江西省位于亚热带中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足、光照良好,适合多种植物的生长。省内不但动植物资源充沛,森林面积也很大,在长期的建设中,每个季节都有适合不同动植物生长的环境,适合林农开展各种林下经济活动。其次,江西省境内的植物种子4500多种,其中野生植物4100多种,栽培植物300种,动物种类约600种,其中有很多动植物适合林下生长,为林下经济提供基础。 2.江西省林下经济发展的劣势 (1)管理水平低。江西省大部分林下产业是养殖户和农户自发形成的,有盲目性、不科学性的缺点,种养殖过程中运用传统的方式,缺少科学的操作方式,对林下种养殖技术不了解,具有成本高、效益差的问题,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管理,减少林下产业为种植户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而影响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缺少统一的规划。近几年,有关林业部门对林业经济的发展提升重视程度,也提供相应支持,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当地政府没有进行林下经济产业的实际规划。政府对林下产业的领导精神没有充分发挥,使相关法律法规和保护措施较为欠缺,尚无具体的制度规范,林下经济产业进展缓慢,种养殖方法不科学、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凸显,导致林下产业发展缓慢。 二、发展林下经济策略 1.加强政府重视程度

浅析陕西省林业发展现状与现代林业建设对策

浅析陕西省林业发展现状与现代林业建设对策随着我国林业建设事业的发展,现代化林业建设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然 而,目前部分林业建设机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不能制定完善的建设制度,无法根据现代化林业建设需求开展相關活动。基于此,靖边县某林场根据对陕西省林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几点现代化林业建设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标签:陕西省林业发展现状现代林业建设 目前,陕西省林业发展中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难以提高现代化林业建设效率,无法优化陕西省林业建设体系。因此,相关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必须要创新现代化林业假设方案,逐渐提升陕西省林业建设效率,为国家环境保护工作做出巨大贡献。 一、陕西省林业发展现状 陕西省是我国林业发展大省,在2015年的时候,陕西省共造林650多万亩,可以有效提高我国林业建设效率,增加林业建设面积,促进林业经济效益的增强,在对其现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陕西省林业资源较为丰富,扩展空间较大,但是,林业资源的积存数量较少,林业建设质量低,无法满足相关要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林业资源扩张空间较大。陕西省林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具有较大的林业资源扩展空间,主要因为陕西省的森林面积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森林面积逐渐增长,为森林资源空间的扩展提供有力支持,可以帮助我国林业产品的发展。 第二,乔木资源较为丰富。目前,陕西省乔木资源较为丰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乔木所占有的面积为陕西省林业总体面积的35%,可以促进陕西省林业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陕西省的现代化林业建设效率与质量[1]。 第三,林业资源积存较少,质量较差。目前,陕西省林业资源较为丰富,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是存在资源积存少的问题,主要因为我国是林业资源匮乏的国家,即使每年林业产品生产数量都在增加,但是,还存在林业资源匮乏现象,难以提高陕西省林业发展效率,甚至会出现较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陕西省的林业资源质量较差,缺乏良好的林业品种,并且不能合理的设计林业种植结构,林业维护技术较差,难以提升林业资源的生产质量,导致陕西省林业发展受到阻碍[2]。 第四,国内林业市场为问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人们对家具与室内装饰的要求逐渐增高,因此,给林业发展带来较大的挑战,导致国内林业市场出现林业资源供不应求的现象,无法增强林业的发展效果,也难以倡导节约能源理念。

《安徽林业科技》怎么样,是什么级别的

《安徽林业科技》 期刊名称:安徽林业科技杂志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所属分类:期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农业科技林业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安徽省林业厅 主办单位: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林学会 出版地方:安徽 快捷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2095-0152 国内刊号:34-1314/S 邮发代号: 创刊时间:1955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A4 审稿时间:1个月内 安徽林业科技杂志社简介 《安徽林业科技》(季刊)创刊于1955年,是由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林学 会主办的林业科技刊物。本刊秉承“传播国内外林业科技新理论、新技术,突出学术研究、 交流;推广科学实用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推动林业科学技术发展”的办刊宗旨。荣 获国家首届梁希林业期刊奖、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安徽林业科技》主要刊登林业、生态及环保科技方面的研究论文、试验报告、新成果新技术推广、综述、科技信息等。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及园林绿化单位、科研及大中专院校师生、科技推广人员、企业管理者及生产经营专业户和生态、环保工作者服务。已成为展示、交流林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的“平台”,基层林业科技人员的“工具”,林业企业和广大林农的“帮手”学术期刊按主管单位的不同,可以分为省级、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CSSCI、CSCD, 双核心期刊等,投稿扣1422682932。 安徽林业科技杂志栏目设置 试验研究、专论综述、应用技术、决策参考、信息博览、科学管理和约稿

安徽林业科技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安徽林业科技杂志社征稿要求 1、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 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 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 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 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 详细联系方式。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 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林业信息化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林业信息化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前言】:现阶段林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创新了以往的发展思路,运用信息化资源逐步完善林业数据,林业管理部门借助信息平台,及时更新林业管理系统,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建立完善的林业信息化体系,以便于管理人员获取更多的信息化资源,快速更新陈旧落后的信息设备,从而推动林业快速发展。 1、信息技术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当前,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林业资源管理中,对于林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林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摆脱了陈旧管理模式的束缚,使林业生产具有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特点,高效管理林业的各项资源,合理配置林业信息资源,获取更多可供参考的详细信息,林业管理人员借助信息平台,学到更多的信息知识,进而高效管理林业资源,使林业资源的管理效率有所提高。另外,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合理决策的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管理林业资源,起到优化配置的作用,有利于构建信息完善的林业数据库,通过使用多种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全面掌握林业资源信息,根据林业信息化系统,准确查找珍贵树种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品种信息,这些先进的功能,都是建立在信息化林业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与林业管理相结合,推动林业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解决以往林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合理地进行林业管理工作,使林业由传统经营转变为信息化经营,从而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 2、林业信息化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2.1构建完整的林业信息数据库 林业信息化呈現快速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构建完整的林业信息数据库,林业管理人员依据信息化的数据库,收集和整理复杂的信息,加快了整理林业信息的速度,准确查找到相应的数据信息。由此可见,构建完整的林业信息数据库是非常重要的,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实处,使林业数据库具有完整性,进而获取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林业信息数据库中涉及很多的内容,其中包括多种珍贵树木的地理位置以及林业的分布情况,通过使用先进的远红外遥感设备,使林业管理人员明确森林资源的生长状态,将获取的综合信息及时录入到信息数据库中,不断丰富林业信息数据库的内容,全面掌握林场有无乱砍乱伐现象,并时刻与国外林业数据库进行交流,发挥信息数据库的优势,创设综合性较强的数据信息数据库。要求各个林业部门,合理运用完整的信息化数据库,将信息资源进行准确的分类,充分体现构建信息数据库的重要性,实现信息资源合理分配的目标,促使管理人员高效完成整理林业数据库的任务,清楚维护和管理信息数据库的职责,熟练使用林业信息数据库,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完整的林业数据库,并在分类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林业数据库中,保证林业数据库具有信息化和自动更新的特性,从而提高林业资源的管理水平。 2.2借助信息平台,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要想创新以往的林业管理模式,首先,应从思想转变陈旧的管理理念,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林业体系,掌握先进的信息化知识,借助信息平台,使管理人员明确与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全面了解林业知识,学会综合分析林业资源的分布情况,合理运用信息平台,是构建信息化系统的重要途径,加大对信息化林业的宣传力度,有

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可投林业经济、生态经济)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中国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栖息地类型多样,但由于人口、经济等多种原因,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日趋严重,造成相当数量的野生动物种类处于受胁状态。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从建国初就已开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突飞猛进,濒危物种拯救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今后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强化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管理,保护野外种群;发展濒危动物人工种群;控制资源消耗,在保护基础上合理地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保护现状发展趋势

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Wildlife Protection in China Abstract: China has abundant wildlife resources and diverse types of habitats.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increase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ics enhanced the requirement and stress of environment, which caused the habitat fragmentation getting more seriously, and large amount of wildlife are threatened. The wildlife protection in China commenced from the new China established, and consummated gradual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ics. At present, many achievements in nature reserve construction has been obtained, the endangered species rescuing has made much progress. In future,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wildlife in china should include strengthening the habitats protection, wild population, protection, developing the artificial endangered species population, controlling the resources consumption, and reasonably utilizing the wildlife resources based on the conservation. Key words: wildlife conservation nature reserve development trends

林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林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全面推进农民增收、环境增绿,加快建设绿色,近日,我们组织力量深入各乡镇,通过听汇报、搞座谈、看现场等形式,对全县林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 1、全县林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切实把大力发展林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以大力实施重点绿化工程为带动,不断完善林业政策,积极创新造林机制,强力推进科技兴林和资源保护,全县林业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到2010年底,全县有林地面积27万亩,比“九五”末增加15万亩,其中果树面积7.5万亩,果品总产10168吨,四旁植树总量达到1260万株,农田林网控制面积达到40万亩,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25.3%,比“九五”末增长13个百分点;全县林业总产值达到3125元,比“九五”末增长1925万元。全县通过大力实施通道绿化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黄河故道防沙治沙工程、小型公益林工程等重点绿化工程以及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县的绿化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以农田林网为网络,河渠路绿化为骨架,网、带、片、点相结合,乔、灌、果、花相配套的造林新格局。林业已经成为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虽然几年来全县林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省、市要求相比,该县的林业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问题:一是林业发展不平衡和绿化整体水平落后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特别是部分乡村由于管理不善、机制不活、政策不优、技术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全县整体绿化水平的提高。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仅为25.3%;二是林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在林种中,生态林比例明显偏低,纯林多,混交林少,重点沙化土地、盐碱荒滩地、河渠、道路的绿化任务还很繁重。同时,树种单一的问题十分突出;三是产业化水平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整体效益的进一步发挥;四是各类乱占林地、毁林复耕等破坏林业资源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依法治林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五是美国白蛾、春尺蛾等检疫性危险病虫发生呈严重发展趋势,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除治任务繁重。 2、对策建议 根据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局及市、县党委、政府对林业工作的总体要求,并结合全县实际,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全县林业工作要采取“明确一个思路、抓好六项建设、强化七项举措”的发展对策,简称“167”工程。

各地林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调研提纲

附件1 各地林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调研提纲 一、调研目的 通过调研,了解各地林业信息化规划、建设和应用实施情况,摸清各地林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要求,明确国家林业信息化和各地林业信息化建设之间的关系,为编制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形式和范围 本次调研采用全国范围的书面调研、实地调研和视频会议等形式进行。本次调研面向全国林业系统,书面调研对象为全国各省区市(以下简称各省)林业厅局(包括四大森工集团)。实地调研范围包括:黑龙江、辽宁、陕西、北京、云南、湖南、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四川、河南、宁夏、内蒙古等14个省区。 三、调研内容 (一)地方林业管理机构情况 1、各省厅(局)林业管理机构情况 (1)各省林业厅(局)各处室职能及分工,可以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业务职能和办理流程。 (2)省厅(局)下属地市、县级林业机构、林业站、自然保护区以及国营林业企业总体情况。 2、各省信息化建设管理机构概况

(1)林业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人、职务。 (2)承担信息化建设的机构:是否成立信息办或信息中心,承担的职能或职责、所属部门、下设部门等;如果没有信息中心,信息化建设承担部门,如何协调组织信息化建设任务。 (3)技术支撑机构:承担信息化建设项目开发、运行、维护的技术支撑单位相关情况,包括单位名称、承担任务等。 (二)数据资源情况 1、各厅局及其各处管理工作相关的数据情况。 2、数据的分管部门。 (三)地方林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1、各省林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 (1)本省林业信息化规划情况,包括具体内容,落实情况。 (2)本省林业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建设、投资(渠道、规模)、运行情况,包括具体建设内容,省、市、县分级情况,开展情况等。 (3)省级林业信息化建设与本省信息化建设、其他部门信息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2、数据库 (1)数据库建设总体情况(已建、在建和筹备中的数据库)。 (2)已建数据库的运行、分布、应用情况。 (3)已建、在建各数据库名称和主要内容、管理、运行和开发单位等。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8年第7期现代园艺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郑瑞华王子昂 (陕西省凤县林业局,陕西宝鸡721703) 摘要:我国林下经济发展较晚,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目前林下经济的发展情况,研究和探讨相关对策,希望对我国未来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对策 1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 1.1林下经济的概念 林下经济是以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指导,结合和利用自然环境,在林冠下选择适合生长的动植物进行合理种植和养殖的一种多层次的生产经营模式。林下经济是以林为主农林畜复合型经济,发展形式多样,实用性很强。林下经济并非单纯的农林复合生产,林下经济的优势是以科学技术为手段,通过产业互补并结合生态特点,实现以林护农和提高综合效益的目标。与单一的农林产业相比,林下经济在保障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市场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更明显,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林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需要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种理论支持和多种学科的指导。 1.2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林业正在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模式转变。我国的林下经济已经取得了初步发展,林下经济的发展更加多元化,林下种养业在林业大县发展比较快,林业休闲观光业在城郊发展的优势比较明显。我国有许多林业区的生态环境与自然条件非常好,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可以成为林业休闲产业。在社会条件方面,我国政府对于林下经济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国务院于2011年下发了《关于加强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扶持。在市场方面,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群体更加关注农产品的安全与质量。我国作为WTO成员国,农产品将面临更激烈的国际竞争,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更加拉动了林下经济的发展。 2我国林下经济面临的问题 2.1思想意识落后 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和知识文化的落后导致农户对林下经济的认识不足,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导致的劳动力缺失使农户没有提高林地生产的能力,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导致农户对国家新政策了解不足,多数农户都处于观望状态。 2.2企业层面 部分企业只顾及公司利益,没有注意对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国家政策了解不足,不能及时掌握政策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和销售等问题,市场和品牌意识差,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水平不高。 2.3国家政策层面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关于林下经济的相关政策,但这些政策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比如林权抵押贷款政策,虽然可以有效解决我国林下经济的资金问题,促进增收,但个别区县级林业部门还没有对相关政策进行有效宣传,农户对相关政策也不了解。林权抵押贷款的相关手续繁琐,条件苛刻,获取贷款的几率不高,贷款额度小。3我国林下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3.1政府层面 林下经济要有良好的发展,首先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形成互动良好的产业发展格局。政府要制定完善的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公平的产品交易市场,对我国的林业资源进行排查和摸底,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规划。建立完善的林下经济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行业质量认证标准,规范行业行为,加强对林下经济产品的管理和监督,推动我国林下经济产业化和标准化。加强在市场、人才、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完善林下经济保障措施,提高企业和农户抗风险的能力。确保相关政策的稳定性和公平性。加强对企业和林农的宣传,让企业和林农全面了解国家政策,提高积极性和参与性。 3.2林农层面 提高林农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对相关新技术新政策的学习,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体掌握林下经济的相关技术知识。通过对国家政策的掌握,根据自身条件考虑林权抵押贷款等手段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3.3企业层面 企业应提升品牌和质量意识,积极开发绿色品牌和有机品牌,努力提升企业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市场营销,积极开拓市场。通过自主创新,进行林下经济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综上所述,林下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是我国林业经济优化的有效途径,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发展模式,在未来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杨丽娅.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7(7) [2]苏潇.林下经济发展分析与评价初探[D].福建农林大学,2016 (责任编辑禾初) 产业论坛 27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