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美国“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

美国“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

美国“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
美国“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

美国“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

21世纪成功的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信息素养等。

“21世纪技能”基本内容:21世纪知识与技能“彩虹”

“21世纪技能”的学习模型:“项目学习自行车”模式

“21世纪技能”框架下的学校教育重组:七项支持系统的改革

美国“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的具体策略

制定标准和实施评价

改革课程与教学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创设学习环境

美国“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全世界的学校正在进行的学习设计,都越来越与孩子在21世纪获得成功所需的知识相吻合。从新加坡到悉尼,从赫尔辛基到中国香港,从英国到美国,各处的学校都在进行学习革新,旨在对各类教育资源进行重新调整,以适合日益增多的数字化时代的学习者,使人们的学习跟上21世纪发展的新节奏。美国目前正在实施的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为我们重新审视并思考我国教育改革走向,提供了深刻而赋有常识性的理论指南。

“21世纪技能”的由来

●关于P21

20世纪90年代,一些国家和国际教育组织开始讨论21世纪所必需的技能。进入21世纪,这些技能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作为教育强国的美国,2002年在联邦教育部的主持下成立了“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以下简称P21),该组织将21世纪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进行整合,制订了《21世纪技能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并以合作伙伴的形式将教育界、商业界、社区以及政府领导联合起来,帮助21世纪技能的

培养融入到中小学教育当中。P21的成立标志着国家提高了对培养21 世纪人才的重视。

2007年3月,P21发布了《框架》的更新版本(见图3),全面、清晰地将各种技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呈现出来,并设计了系统的方案来保障计划的实施。新的框架以科学理论为支撑,并且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美国的14个州加入该组织,并在它的指导下有效开展了“21世纪技能”计划。

●“21世纪学习框架”的制定背景

为了对21世纪的学习做出清晰的表述,P21“标准、评估与职业培训委员会”设计了一个能够引领所有未来合作任务的学习框架,即“21世纪学习框架”(见图3)。该委员会成员多达35个组织,有许多教育部门参与其中,有数百家职业教育和研究组织加盟。所有这些组织全部参加了对教育未来的前景讨论。

“21世纪学习框架”的制定经过了十几次会议,一次全国性大会,邀请了数十位教育家、企业领导人和政策制定者对框架进行审查。“21世纪学习框架”,已经成为21世纪技能运动的路标,成为21世纪学习的路线图。将21世纪的技能用于学习书本知识和21世纪主体知识,将使学生的学习经历更加丰富,对学习的理解更深刻,从而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有用。

“21世纪技能”的基本内容

图1:21世纪知识与技能“彩虹”

图1显示了21世纪知识与技能“彩虹”的结构和组成,即学生在21世纪成功地工作和生活所需要掌握的技能、知识和专长。这道“彩虹”阐明了当今时代最需要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包括课程学科主题学习和21世纪的技能学习。除传统学科学习之外,该学习框架还增加了与当今时代一些关键难题相关的跨学科的21世纪的技能,如培养全球意识、环境素养、金融素养、健康素养以及公民素养。

21世纪最急需的技能是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介和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围绕这3套技能,将核心学科学习和跨学科的21世纪主题技能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基础:核心学科学习

21世纪的教育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学科知识基础之上,教师必须在核心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核心学科包括阅读、写作、语文、外语、美术、数学、经济、科学、社会学科、地理、历史、政府和公民。21世纪的学科主题包括金融、健康和环境素养。

核心学科的教学需遵循以下原则:(一)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取的过程。教学应促使学生通过思考,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二)增加学科知识的深度。在教学中令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三)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课程设计和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使知识与学生个人的真实世界有所关联,从而加深对学科的理解。(四)融入跨学科问题。要将跨学科的主题(全球意识,财政、经济、商业和企业能力,公民素养,健康素养,环境素养等)贯穿于核心课程之中。

●关键:亟需掌握的21世纪技能

21世纪技能中的第1套技能侧重于关键的学习技能和革新能力,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即专家思考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即复杂

交流能力;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即运用想象和发明的能力。这些技能是使人在学习和创造性劳动中终生受益的关键技能。这套技能的前两项是关键的学习和知识劳动技能,而第三项则侧重于发现和发明。这些能力一直都是学习和革新的核心任务,是学生在21世纪应该具有的最为重要的能力。

技能一:学习与创新技能

(一)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是21世纪学习的新基础。批判性思维是一项可以培养、实践和掌握的技能,通过它可以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则包含一系列技能,科学解释和描述一个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控制追踪、实施干预,最后评价特定干预的有效性。这其中有对信息的搜集、筛选和排序,还要有灵活性和自我指导的能力。通过参与各种调查活动、问题解决活动,以及项目,学生可以锻炼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交流与合作能力

具备更广更深的个人交流和合作技能是当今时代的要求。美国学校注重学生的阅读、讲演和写作训练。英语写作能力和书面沟通能力对新一代就业公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在工作中需要复杂的交流,特别是在提供岗位最多的服务业。尤其是今天,很多国际化的工作团队需要跨越时间、国家和文化进行合作。获得交流与合作能力的最佳途径是社交学习,即直接与人交流和合作。

(三)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21世纪的全球经济要求人们具有更高水平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革新力,因而创造性和创新能力成为非常重要的能力。美国学生在数学和科学科目方面表现平平,但是美国注重培养孩子的冒险、创造力和乐观、肯干精神,这使得美国许多方面在全球

居于领先位置。注重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美国教育的一大特色。培养创新能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是实施高难度的项目。

技能二: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

(一)信息素养

21世纪每个人的信息素养和娴熟程度都需要提高和增强。P21认为,面对今后的工作、大学教育和个人生活,学生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有效和高效地获取信息;其次,批判性地、适当地评价信息;第三,准确地和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二)媒体素养

媒体素养包括传送信息的介质(出版物、音频、视频、网站等)的技能;为某种特定信息介质精心设计的技能;和利用媒体信息影响受众的技能。具备一定的媒体素养是必要的。学生要理解媒体在社会中的角色,能够以多种形式获取、分析、评价和创造信息。

(三)信息交流和科技素养

信息交流和科技素养侧重的是信息技术的运用技能,是21世纪的顶尖技术。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建议,每个国家都必须对国民广泛地培养这项能力,否则将有被关在今天技术导向的知识经济门外的危险。

技能三:生活与职业技能

21世纪的社会中,年轻人需要在不同的团体学习与合作,在多样的工作和社会情境中灵活应变,并且能适应时代的变化。他们需要展示领导能力并承担责任,表现创造性,并为自己的行为建立价值准则。P21认为生活和职业技能主要包括:(一)灵活性和适应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是21世纪学习、工作和行使公民权利及履行公民义务的关键技能。灵活性和适应性涉及的技能,可以通过实施难度逐渐增大的项目来掌

握。(二)主动性和自我指导。教师帮助学生更加自立和独立始终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准备,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条件,促使学生锻炼自我把关能力和主动精神。(三)社交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团队成员和同班同学高效地共事的能力,是一种关键的21世纪生活技能。理解和包容文化、社会背景上的差异,并利用这些差异提出更有创意的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将越来越重要。(四)生产能力和绩效能力。生产能力和绩效能力是重要的系列技能,包括制定并实现目标、区分工作的轻重缓急、高效地利用时间等。这些都是有利于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技能,所有希望取得成功的人都应当具备。(五)领导能力和责任感。广泛的领导力和责任感是日益需要的领导才能。工作室项目学习模式有助于陪学生的领导能力和责任感。

21世纪技能的学习模型

图2:项目学习自行车

“项目学习自行车”模式,是按照满足21世纪学习者的需要而设计的学习模式。

●“项目自行车”的结构

“项目自行车”车轮

这种学习模式的核心是项目本身。“项目学习自行车”模式有四个项目阶段:(一)定义。必须用疑问、难题、关注点或挑战对项目进行定义,使项目学习得到清晰简明的表述。(二)筹划。教师要准备所有设备,制定学校团队应遵循的工作程序,准备好工作表和实验技巧指南。学生需要对个体和团体的工作进行计划,安排好实验需要采取的步骤。(三)实施。项目的实施过程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其中,老师扮演导演或教练的角色,而学生则是项目中的团队成员或工作者。(四)评审。教师和学生都要观看以陈述、展览等形式的成果展示。

定义、筹划、实施和评审,都是项目学习和教学周期中的必经阶段,是“项目”的车轮。教师和学生在项目各阶段所投入的时间有所不同。教师通常在前期筹划过程中投入时间较多,而学生则在项目活动实施阶段投入更多时间。

“项目自行车”框架

自行车框架相当于学生和教师必须协调好项目周期工作,共同管理整个学习项目。

车把可以看成是学生使用具有推动作用的“疑问或难题”来掌控项目发展方向,领导项目向前进展。换挡器、齿轮、链条、变速器等部件可以看成是项目中使用的学习“齿轮”(实验室设备、为调查研究访问因特网以及所有其他内容)。转数器是用于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评价的工具。自行车的脚蹬和手闸用于控制项目的进度和时间。

●项目进行中的动态平衡

项目启动后,路面的坡度决定了该项目的挑战程度。项目进行中掌握平衡很重要。如果“项目自行车”过于向左倾斜,则可能是教师直接指导和控制过多;如果过于向右倾斜,则可能是由于学生在合作中过于创新或单独构建知识内容,同时教师的引导又不够充分。学校和支持此类学习方法的团体对项目的积极影响,可以看作是推动车轮前行的“顺风”;而缺少此类支持则可看成是阻止车轮前进的“强逆风”。而项目目标是一次内容丰富的学习体验。

21世纪技能框架”下的学校教育重组

图3:美国“21 世纪技能”框架

如图3所示,可以形象地看到,“三大技能”下方与其垂直的部分,构成了一个底座承托着上半部分。框架提供了一种更简单的渠道,即重点关注5大传统教育支持系统。

●学校教育重组的原则

世界各地21世纪教育体制改革成功尝试共同具备以下6条原则。

(一)先见之明

教育工作者、政府官员、商业团体、家长和学生,都应当对21世纪教育有着一致的、清晰的先见之明。这种共有的远见,有助于保持对转变教育体制的长期关注。P21学习框架、达成一致性意见的活动以及有效的社区信息活动等等,都有助于促进这种共同远见的形成。

(二)协调一致

标准、评估、课程与讲授、职业培养以及学习环境等所有教育支持系统,都必须通力合作,协调一致地支持21世纪的教育。而现实的情况往往是某一种支持系统率先改革变化(例如新编课程),但所有其他相关系统,如学习环境、老师的职业素质培养、并行的评估标准等,却没有相应做出改变。

(三)官方政策

新的改革措施已经以立法的形式被写进了教育系统的政府政策文件中,成为官方制定的学习标准、目标和努力方向。官方在过渡期提供适当资金,这一过渡期至少需要5-7年。投入的资金将支持这种大规模改革的长期计划和阶段性实施。资金的投入主要是支持新的活动。采取这些措施,有助于确保一所学校的日常教学方法、课程和学习环境始终都能共同支持21世纪学习目标;有助于抓住学习改革机遇,利用学习改革资源,深化学习改革成果。

(四)领导阶层

开发一个成功的21世纪教育项目,既要求领导层分头努力,又要求领导层协调行动。权威机构和决策部门必须由最有能力作出政策决策的人执掌,而技术手段必须用于有效的交流和一致的行动。各级教育领导人,包括美国国家级、州或省级、地区、学校乃至班级等教育领导者,都必须共同为实现21世纪学习目标而努力。这些领导者还应当经常公开地交流经验,鼓励试点和革新举措。

(五)学习技术

除了使用便携电脑、手持设备以及其他学习技术手段之外,为学生提供在教室上网的便捷途径也是21世纪教育重组工程中的一项关键内容。技术手段还必须侧重于支持每个学生的21世纪学习目标。管理技术,如学生信息档案系统、评估跟踪系统、校门进入系统、课堂管理系统、家长交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应当促进学校日常管理或教育系统运行的自动化。

(六)教师学习

针对新教师和实习教师的职业素质培养是教育领导者的第一要务。教师必须首先成为21世纪的学习者,必须善于质疑、设计和协作学习。无论是新任教师,还是有经验的教师,都必须学会提高自己的设计、辅导和帮助技能,指导和支持自己的学生着手学习项目。教师还必须运用学习技术手段的力量帮助学生深化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能力。对培养21世纪技能的教学方法的需求正日益增大,纽约市哥伦比亚师范学院等教育类院校以及世界各地许多教师职业素质培训项目,都在向21世纪教师教育模式进行转变,具体做法包括设计并实施质疑、设计、协作式学习项目,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掌握21世纪教学方法的机会等。

●七项支持系统的改革

要想创建一个21世纪的学校教育系统,标准、评估、课程与讲授、职业培养、学习环境等这些相互关联的支持系统就必须通力合作。

(一)标准。标准应当关注现实问题,从而推动学生学习21世纪主题和跨学科难题的学科知识。对快速发展的跨学科知识领域进行整合,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相应技能。标准还应当在设计上满足如下要求:学习深度随着学生逐年升级而逐渐提高。应采取多种方法,参照标准来评估学生的表现,尤其是在21世纪技能掌握上的表现。这些衡量方法包括对各类学生项目工作的评价、课堂观察和表现评语、在线测验、模拟评估、考试委员会陈述以及平时的表现和成绩。

(二)评估。21世纪的评估方式需要实现一种新的平衡,这种评估方式不仅能更好地反映学习者的学习全貌、能力素质情况,而且还要能够对学生取得的进步提供有效的反馈。我们需要更合理的结论性考试和更好的学习期评估,应衡量学生的综合表现,包括掌握学科知识、基本技能、高位思考技能、领悟和理解能力、应用知识以及21世纪的技能等。此外,在学生当前的学习活动中加入评价机制,提供及时的反馈,推荐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的其他学习活动,对于实现这种平衡也很有帮助。

需要采用一种成套的实时学习期评估模式,它能衡量学生掌握书面知识、思考技能、领悟力和理解力以及对21世纪技能掌握的综合情况。将学习期的多次评估综合起来,还可以用来纳入一次结论性评价,从而提供一套丰富的多样化衡量结果。以此为基础,在项目结束或单元结束时,再对学生学习目标实现情况和学习标准达成情况进行一次评估。基于技术手段的评估方式,可以使一些评估学生表现的劳动密集型任务自动完成,并提供评价学生技能表现的新途径,在采用问题想定法和基于现实环境的模拟法时,这一目的更易达成。

(三)课程与讲授。对大多数教育系统来说,要想从一种20世纪的模式转变到一种21世纪的模式,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就是用一半时间进行质疑、设计和协作式项目学习,用另一半时间实施较传统和较直接的教学方法。一旦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学生将需要越来越多的直接指导。通过这种方式传授的课程知识,不仅更具有现实针对性,而且也更易牢记。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学习项目并排定次序,以便随着学生逐年升级而适应不断提高的学习标准,加深理解,培养21世纪技能,这将成为许多教育机构面临的一道难题。越来越多的网上图书馆和资源库里都具有丰富、优秀的学习项目,非常有助于开发此类需项目或基于知识单元的课程。同样,基于项目评估方法的在线课程和远程学习课程,也是在校课程的很好补充,尤其是有些课程找不到本地的老师来教的时候,就更能显示出其便捷性。

(四)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

21世纪技能运动使得老师处在这种变革的前沿,他们必须掌握知识、技能和支持力,才能成为21世纪的成功教师。无论对于正在受训的新教师还是正式上岗的教师而言,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项目都面临挑战。这些项目为教师提供的是学习经历,这种经历让教师为整合各种方法,以及为高效利用技术手段和21世纪技能评估方法等做好准备。许多教育机构正在努力将21世纪学习方法带入庞大的教师群体。西弗吉尼亚正在尽力向该州所有教师传授项目学习法。除了参加州和所在地区开发的项目之外,西弗古尼亚的教师还利用政府提供的各种职业素质培训项目,包括英特尔教学项目和甲骨文教育基金会的“项目学习研究所”。

(五)学习环境

21世纪的学习环境包括许多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共同支持着21世纪的教与学。一是有形建筑、教室、设施及其设计方案;二是学校的日常运转方式、日程安排、课程设置和活动计划;三是教育技术的基础设施;四是教师、管理队伍和其他人员组成的职业团体;五是校园文化;六是社区的关注和参与;七是教育系统的领导与政策。构建21世纪“针对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全方位环境”,关系到人们改变教育上对空间和时间的利用,也关系到人们对技术、社区和领导力的运用。

(六)学习空间和时间

21世纪的学习正在拓展时空界限,更多的学习行为发生在网上、放学后、家里、图书馆里和咖啡馆里。学习正在成为一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行为,与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结合得更加紧密。学习的物质环境(校园建筑和基础设施)也必须迎接挑战,增强灵活性,为数量更多的学生、老师提供便利,为技术手段交互和开展活动提供条件,如图4所示。建立灵活的、必要时可以进行改装的“学习工作室”,将是21世纪学习蓝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教室和学校设施还必须解决好“环保”的问题,即在利用能源和材料方面对环境更加负责,这也为利用校园环境本身提供了一个绝好机遇。首先,我们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学习实验室,用于研究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节约水源,可以在学校的花园和微型农场种植食物,供学校和附近社区食用。其次,学校

还可以变成其所在社区的学习中心,社区居民对校园设施的利用将成为学校设计时的一个重要目标。学校作为社区学习和服务的中心,用于满足居民的健康、儿童保育、家庭、社会、文化、园艺、兴趣爱好和休闲娱乐等需要。但是只有当学校在安排日程时纳入更可靠的、为社区着想的学习项目时,这一目标才会实现。社区校园有大量成功例子,其中包括芝加哥、休斯敦和费城等许多城市。此外,在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学校的作用也相当于乡村的社交和文化中心。

灵活运用时间也将是设计学校运行模式的一大挑战。农历放暑假、带有工业时代色彩的50分钟一节课(以打铃为标志),都将让位于新的运行模式。新的模式将会是这样一种形式,即日程安排更灵活,学校全年开放,放学后和周末不关门,并为学生完成扩展项目任务和社区服务活动留出时间。教师用于协作筹划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和学习项目的时间,将是21世纪校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七)用技术手段学习

在21世纪的学校,能利用门类众多的教学工具、学习工具和设备,将像照明和水源一样重要。如今的难题是,从范围日益拓展的学习技术和学习工具中,尤其是移动工具,找出恰当的技术手段来完成恰当的学习任务。

学生和教师的工作将更像一个团队(包括家长、同伴和其他社区成员),大家将共同找出最佳的学习道路和学习工具,来支持每个学生参加学习项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学习和思维工具,非常适合于培养21世纪的技能最需要的那种学习经历。这些经历包括实施那些旨在应对现实问题、难题和挑战的质疑式、设计式和协作式的学习项目。而遍布全球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成为一个开放的、全球性的学习团体的一部分。这种团队将在当地领导机构的强力支持下,创造一种以机遇、信任和关怀为基石的文化。

成功的21世纪教育领导者将是那些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整个职业学习团体提供支持的人。他们将始终把目光盯向圈外,在超出所在学校或国家的领域寻找新的学习机会,将关心和支持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福祉和全面发展。成功的教育领导者

还应当与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基金会、非盈利教育组织、社团以及其他学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这将给他们的学生和老师带来新的机遇,使他们能与专家团体和其他学习者合作并获益。

●未来学习框架

对支持21世纪学习的教育系统进行设计、再设计,创造、再创造,不是一件易事。在一个崇尚知识与变革的社会里,专长备受推崇。在21世纪,我们可以运用适用的最佳方法,将学生培养成各种各样的专家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对知识有深入的理解,而且能将所学知识成功地运用于解决当前时代的重大问题和难题上。专家具备以下特点:(一)善于捕捉新手捕捉不到的重要样式和特点;(二)有一个关于学科内容的庞大数据库和丰富的经验,其形成有赖于专家对相关有用原则的系统化和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三)善于从广博的知识库中挑选出那些最适于解决手头疑问或难题的事实、原理和过程;(四)善于快速回忆相关的知识内容而不必费什么脑力。此外,专家能以比新手更高效、更得力的方式,来利用学习工具和学习技术的力量。知识、技能、思维工具、动机、价值观、态度、信仰、共同的实践和专业身份等,这些都是衡量专家的重要因素。

在21世纪,学习者和老师将会越来越多地具备这些专家特质,并以专家的学习实践为模板,来改善自己的学习。这对21世纪学习框架和模式产生了影响。当前P2 1“彩虹”模式中的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今后将要让位于一种更加强调整体性学习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如图4所示)将学习者置于日益广阔的学习支持系统同心圆的中心。

图4:未来可能的21世纪学习框架

(一)完全学习者。在这种模式中,其专长的各个方面都处在中心位置,这里的专长包括知识、技能、动机、价值观、态度、信仰、情感、健康、安全、恢复能力和其他品质。(二)教师、父母。直接影响学习者的是那些对学习者的学习影响最大的人,即其他学生和同伴、家长、家庭成员、老师、专家等。(三)学习环境。该模式的下一个同心圆是整体学习环境,其组成部分为场所、工具、技术、社区资源、博物馆和美术馆工作室等非正式教育空间,以及学习标准、评估、教师职业素养培养、领导阶层和教育政策等非正式教育支持因素的合集。(四)学习共同体。学习团体和学习社团是接下来的两个向外的同心圆。伴随学生学习旅程的网络由人、地点和物体组成,这个网络是学习团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五)学习社团。学习社团是一个国家的全国性(现在日益变成国际性)教育机构以及支持学生教育的文化服务机构。(六)学习世界。该模式的同心圆又置于更大的学习世界,由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构成。

更多的国家将越来越强调学习,他们将会把人的学习经历嵌入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从而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社会。这种新社会将把所有公民受到高质量教育作为国家诸多目标的重中之重。

◎相关链接:

在北京2011教育督导评价国际研讨会上,教育专家探讨了21世纪成功学生的评价问题。

要使学校教育教有所依,学校评估有证可考

■朱塞佩〃科罗斯奥(意大利教育部伦巴第大区教育厅厅长)

目前,我们应该设法对教育方式的转型、以及随之而来的知识中心的转移有所准备。学习过程的中心由客体的知识转向主体的人,可以说这是一场当代教育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在我们看来知识传播的场所不再限于教室、黑板、课桌,甚至不限于有围墙的学校。教育已经扩展到网络当中,更关注学生的才干与技能,我们可以在虚拟的多中心的网络中塑造知识结构,使其更加贴近每个个体的发展,每名学生都会学会自我管理,对自己负责,这是学校教育要完成的使命,这个过程要将人类的宝贵知识,以一种虔诚的态度和面向目标的方式传播开来,我们希望这个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潜质与技能,更有利于使年轻的学生获得知识。

在这一充满复杂变化的背景下,教学过程应该秉持何种文化理念,无论在哪个学校层次和年级,学校教育的内容选择都不应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必须再三斟酌知识体系的选择和应用,以使学校教育教有所依,学校评估有证可考。

教育的本质在于个体经验

■大卫〃雷诺兹(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教育效能教授)

教育政策要切实满足学生的需求,就必须贴近学生们色彩斑斓的课堂经验,形成以学生和课堂为主体的教育观,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学校等“组织层面”。教育的本质在于个体经验,而非政策意图与政策文本,这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教育理念。

只有教育情境中的教师,而非学校的层次和办学水平,才可以真正对学生产生最具效力的教育影响。事实上,通过对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相关文献的查阅,我们发现无论在哪个西方国家,教师或者课堂对学生成就产生的影响都要四到五倍地高于所在学校产生的影响。

荷兰的PISA分数位列前10名,在欧洲地区排名第二,仅次于芬兰。荷兰教育有一个强有力的督导机构——成立于1801年的荷兰教育督导局。其主要职责是评价学校的质量,核心价值是追求工作的专业化、独立性与透明度,座右铭是学校因出色而自由。

通过风险评价来保障学校及教育体系满足基本教育质量要求

■瑞克〃斯特尔(荷兰教育督导局中等职业和高等教育总督学)

我们致力于通过风险评价来保障学校及教育体系满足基本教育质量要求。在此基础上,学校对于自身的教学质量和组织机构的有效性自行管理并自我负责。所以,我们只对高风险的学校(高风险学校认定标准基于学生成绩、相关征兆以及学校年度报告)进行严格的评价与督导。我们的评价结果在互联网上公布。指明学校的名称给学校以改进质量的压力,这样的效果仅次于法律指令学校补足其质量漏洞。

更加重视对教学过程的评估

■朱塞佩〃科罗斯奥(意大利教育部伦巴第大区教育厅厅长)

从我们的教育实践来看,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与知识体系的构建都日益多元化,但是这并不能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相反客观现实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对教学过程的评估。重视评估关注教育中各个主体间的关系,对教学产生的影响。所以我们才要适时

引导和建立专业的教育团队,但是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它是一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在学校的评估当中,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评估的方式也日趋灵活。但是评估的实质并不是在于审核学校的办学情况,更重要的是促进学校本身的建设,增加学校的社会责任感。

界定成功的依据是培养出富有能力的学生的数量

■线联平(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在现实管理中学校往往面对各种评估、评价、评比、检查和验收,尽管这些活动可以为学校带来一些荣誉称号,但是由于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评价的导向过于功利,不仅给校长和教师增加了不应有的负担,也干扰了学校依法办学的方向。因此如何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清理和归口管理评价检查职能,研究制定符合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要求的评估评价办法,开发具有科学性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工具,切实引导和帮助学校提升学校的效能,是政府部门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界定成功的依据不再是通过国家标准化考试的学生的数量,而是培养出富有能力的学生的数量。在新世纪,“人”的主体作用备受推崇。

组织学区专项讨论小组探讨21世纪学生培养目标

■米歇尔〃B〃瓦格纳(美国弗吉尼亚州伍德斯托克小学副校长)

由社区成员、教师、家长和管理人员组成的学区专项讨论小组经过一学年的探讨,列出三个核心领域:善于批判和创新的思考者、改革者以及善于解决问题的人;有效的沟通者和合作者;具有全球视野、独立、负责任的学习者和公民。

从这些领域出发,学区进一步明确了21世纪成功的学生所应该掌握的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信息素养、聆听、合作、沟通、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的态度、相互依靠、健康素养等。

我们的学生缺少的是对价值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刘长铭(北京四中校长)

督导评价最终、最根本的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而中国目前正处在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的时期,任何一次教育的改革归根到底都是对于教育价值的一种选择。比如我们平时说,什么样的学校是一所好学校呢?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什么样的课堂是好的课堂?其实一个评价或者价值判断的问题就是这样一种句式,什么样的是好的。

在这几年来我们也和国外的一些教育机构合作开发了一些课程,比如说和英国剑桥考试委员会,欧盟教育基金会共同开发了中学生技能拓展课程,我们叫SDP,这主要分成六个模块,跨文化意识,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沟通能力,自我激励,独立学习能力等等。这个课程是对我们现在的中学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补充,这几个方面也是我们现在的课程体系中相对薄弱的几个环节。

我想所谓的成功的教育就是学校的灵魂要成为师生的灵魂,学校的精神要成为师生的精神,学校的价值成为全体师生的追求。这个价值——人性、理性、良知、信仰等等,这就是我们学校教育应该追求的价值。其实今天我们学生并不缺少聪明,并不缺少机敏,但是缺少的是对崇高的一种体悟,缺少的是对价值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美国“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的具体策略

(一)制定标准和实施评价

P21的专家首先提出修改评价标准。具体做法包括:1.在核心课程标准中加入“2 1世纪技能”。西弗吉尼亚州、北卡罗来纳州、威斯康星州、新泽西州的核心课程标准中都包含“21世纪技能”标准。并将全球意识、财经能力、健康素养、公民素养以及环境素养等21世纪生活的主题整合进州的核心课程标准。威斯康星州的财经能力标准列出了学生理解和为自己或家庭做正确决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2.增加

标准的深度而非广度。以往的标准试图涵盖尽可能多的内容,却忽视了对重要概念的深层理解和掌握。新标准的制定包含民众、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的参与,特别是企业的参与,使人才规格更适合未来的社会需求。标准的呈现形式也十分讲究,比如文本的易读性、“21世纪技能”的凸显程度、网络发布的形式等;3.修改对教师、教育管理者的评价标准。西弗吉尼亚州根据“21世纪技能”计划,分别修订了州教育部门工作者、学区与学校领导、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方案,在教师教学标准中加入21世纪教学技能要求。

修改标准之后,P21提出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评价系统,所有的评定策略与21世纪技能标准、专业发展、课程与教学相一致。首先,不仅需要评价专家,还需要评价教师、教育领导者,有时还需要提供评定相关服务和商品的外部供应商共同合作。由思科、英特尔和微软合作发起的“21世纪技能的教学与评定”项目,解决了实施评定的方法和课堂评定等技术测量问题。一些州教育部建立开放的21世纪技能评定资源库,分享评定题目、指标和好的实践。其次,在形成性评定和大规模终结性评定策略中加入“21世纪技能”,更广泛地运用表现性评定,侧重高级思维技能。再次,积极参与国际基准的评定,与其他国家学生的技能水平相比较,如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 SA)和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TIMSS)。

(二)改革课程与教学

P21建议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在重要观点和问题上广泛征求意见,教育工作者、企业人员以及社区领导都要参与。课程的设计要深刻理解并真实体现21世纪技能,包括培养这些技能所适合的学习模式。新泽西州等9个州40多所高中使用名为“教育的旅程”的课程,为学生把学校的知识迁移到未来工作上做好准备,学生从核心学科中提取知识运用到模拟的情境中。此外,为了更高质量的“21世纪技能”的教与学,还需长期不间断地反思和调整课程。

教学设计与课程相匹配,由教师引导转向学生独立应用、说明和解释,发展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者为中心,参照每名学生的知识和

二战后法国高等教育的变革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2009—2010 第一学期作业课程:外国教育发展史 任课教师:杨光富 题目:二战后法国高等教育的变革探析院系: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 专业:09级教育史 姓名:屈博 学号:51090102044 2010年3月1日

二战后法国高等教育的变革探析 摘要: 二战期间,法国的高等教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全国各地一片衰败的景象。战后,高等教育的恢复和重建成为当务之急。五六十年代,随着战后经济的全面复苏,法国高等教育也基本完成了恢复、重建以及调整工作。之后,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法国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由外到内的变革,从而使法国走上了一条高等教育的强国之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复苏,变革,影响 法国在二战期间,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方面面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教育也不能幸免。尤其是高等教育,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不过,法国在戴高乐政府的领导下,不仅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时也为战后法国的复兴铺就了道路。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经济的复苏,法国高等教育基本完成了恢复、重建以及部分调整工作,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战后高等教育的复苏 战后高等教育的恢复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增加教育投资提供了可能。教育经费的提高还基于对教育和科学研究意义的理解。政府中的决策者逐步认识到“劳动力质量”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工业结构只有在提高工业技术能力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有效的加强”。 [1]然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和工业技术能力的加强,都离不开教育。1954—1968年,法国脑力劳动者从100万增加到300多万,其中工程师和技术员分别增加40%和55%。 同时,国家提出把教育作为一种“投资”。这种思想是受到苏联计划经济的启发。法国政府于l946年成立了以政治家和经济学家莫内(Monnet)为首的国家计划委员会,在第二个国家计划期间(1954一l957年),教育被提到议事日程。通过普遍调查和分析比较之后,计划委员会发现,国家不能把教育看作是简单的“消费”,而是应该看到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应把教育看作一种“投资”。正是基于这种思想,法国努力增加教育投资,教育经费占国家预算的比例从1950年的6.65%上升到1957年的10.3%。在第三个国家计划中,这一比例又上升至12.6%。[2] 第二,1944年法国临时政府成立教育改革研究委员。委员会先后由物理学家朗之万和儿童心理学家瓦隆先后领导,并于1947年向教育部提交了教育改革方案(被称为“朗之万—瓦隆计划”),它成为法国战后经典性的教育文献之一,也被视为“教育改革的经典”。方案确定了法国战后教育改革的总原则: 一是教育公平原则。它包含两个相互补充的方面:平等与多样,教育应当向人人提供得以发展的均等机会,应让所有的人能接触到文化,并得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即不是使最有天赋者远离人民大众,而是通过不断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来推进教育民主化; 二是定向原则。先是学业定向,后是职业定向,最终都是使每个劳动者、每个公民处在最适合其可能性并且最有利于其成功的岗位上。这个方案把高等教育分为大学预科(即大学校预备班和大学低年级)和大学校以及大学高年级,方案还准备将大学校划归大学,使其成为专门学院。

美国中小学“21世纪技能”计划及启示

美国中小学“21 世纪技能”计划及启示 靳昕蔡敏 (辽宁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暨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21世纪的经济、科技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美国基础教育界开展了“21 世纪技能”计划。经过近十年来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有14 个州全面实施了该计划。该计划的技能框架以核心学科为基础,以期发展学生的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生活和职业技能。其实施策略包括:制定标准和实施评价;改革课程与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创设学习环境。 [关键词]美国;中小学;“21 世纪技能”计划 为了能够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持续领跑和应对严重的经济衰退,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对国家的很多领域和行业都推行了改革,当然也包括对教育领域的全面改革。为了征求教育工作者和民众对教育改革的意见,美国质量协会(ASQ)在2008 年8 月至11 月间,对全美700 名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开展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教育工作者认为,排在第一位的、政府应重视的且应优先发展的是“21 世纪技能”的培养。另外一项对公众的调查也显示,96%的公众认为学生应该加强能够在21 世纪生活中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技能,而目前美国的学校并没有足够重视对“21 世纪技能”的培养。自此,对于“21 世纪技能”的培养成为美国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21 世纪技能”的由来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国家和国际教育组织就开始讨论21世纪所必需的技能。进入21世纪,这些技能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作

为教育强国的美国,2002 年在联邦教育部的主持下成立了“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Skills)”(以下简称“合作组织”),该组织将21 世纪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进行整合,制订了《21 世纪技能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并以合作伙伴的形式将教育界、商业界、社区以及政府领导联合起来,帮助21 世纪技能的培养融入到中小学教育当中。 合作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国家提高了对培养21 世纪人才的重视。2007年3月,合作组织发布了《框架》的更新版本,全面、清晰地将各种技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呈现出来,并设计了系统的方案来保障计划的实施。新的框架以科学理论为支撑,并且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加入该组织的14 个州在它的指导下有效开展了“21 世纪技能”计划。 本文将从21 世纪技能框架的结构、内容以及实施效果等角度,展现美国中小学“21 世纪技能”计划。 二、“21 世纪技能”的结构组成 (一)基础:核心学科 美国有研究者认为,21世纪的教育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学科知识基础之上,教师在核心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21 世纪技能”。核心学科包括阅读、外语、美术、数学、经济、科学、地理、历史、政府和公民。核心科的教学需遵循以下原则:1)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取的过程。学科知识的学习并不意味着只是信息的储存,学生应当通过思考,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2)增加学科知识的深度。美国基础教育内容向来侧重广度而非深度,特别是数学学科,有些概念虽然年复一年的重复,但学生并不能够深刻地理解;3)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学生应当能够把学科知识运用到工作、家庭、社区以及未来的学习中。课程设计和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使知识与学生个人的真实世界有所关联,加深对学科的理解;4)融入跨学科问题。要将跨学科的主题(全球意识,财政、经济、商业和企业能力,公民素养,健康素养,环境素养等)贯穿于核心课程之中。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 [写作特色] 本文的显著写作特色是总分说明,纲举目张,条理清晰。比如先总提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然后从“提供”、“给予”、“冲垮”、“毁灭”正反两方面加以说明,归结到人类对海洋既热爱又敬畏的复杂心情。: 又如第二段先总提人类正迎来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新时代,然后从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发电、淡化海水和建设海底城市诸多方面一一说明,条分缕析,纲目分明,给人以清晰印象,这在“结构分析”中已图示说明了。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由于”造句。 2.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领会“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看录像。(大海) 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洋吗?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关系呢? 2.揭示课题。

(板书:8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呢?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学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中8个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两个生字。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低廉威胁大显神威望洋兴叹 慷慨敬畏喜怒无常无穷无尽 3.自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提示:“矿”是后鼻音,“匮”读第四声。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低廉:(价钱)便宜。 慷慨:大方,不吝惜。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望洋兴叹:本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讨论: 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21世纪教师教育改革展望

21世纪教师教育改革展望 十月的江南,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古都南京披上了金色的盛装。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精心筹备,由江苏省教育厅和南京师范大学主办、江苏省共创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国际学术会议,于2000年10月2528日在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包括香港、台湾)等地的25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江苏省高师院校、教育学院、中师和教师进修学校、部分中学校长和示范幼儿园园长、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学员300多人列席了会议。 世纪之交,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与教师改革走到了一个新的关头,新一轮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值此关键时刻,围绕中国和世界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的新需求、新模式、新途径,展开多视角、多维度的高层次学术碰撞和探索,有助于做好应对新挑战的准备。承担着开创教育新局面的中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渴望在新世纪开启之时,与各国专家学者就共同关心的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问题进行交流,了解国外、境外的先进经验,听取对中国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以推动中国的教育改革加速发展。由此可见,此次会议对我国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开幕式上,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公丕祥教授致欢迎辞,朱小蔓副校长主持了会议。江苏省副省长王珉到会并发表讲话。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王荣教授作了题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报告。 开幕式之后,美国人类发展学与心理学学会主席、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库特·费舍教授发表了教育发展的动力》的主题演讲。他阐释了儿童的学习、认知及大脑的动态生长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揭示了正确理解学习与教育的5条新原则:1.知识是在人类的活动中通过循环方式形成的。2.不同的知识水平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的,直接环境对儿童的学习有积极意义,教师应充分关注这一点。3.知识的发展呈“网络”状而非梯子”状。4.最佳的知识与能力往往是在不断再现的循环中产生的,在不同的阶段,常以突发性表现出来。5.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学习新知均是始于低水平,然后通过连续的活动,最终形成较稳固的和较高级的知识技能。费舍教授通过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演示告诉与会者:通过测量人脑电波而得到的人脑发展的曲线,与人的认知发展曲线令人惊人的相似。人脑的发展是以循环形式出现的,这使人脑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大脑在前一个循环中的缺陷,可以在下一个循环中得到弥补。此说为教育对人脑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理论提供了脑生理学研究的依据。与会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世界学前教育组织中国委员会名誉主席孙岩女士,高度评价费舍教授的学术报告,认为现代脑科学的发展,对教育研究非常重要,以往中国教育理论界对此重视不够,很多教师对儿童脑生理

21世纪人才必备8个技能

21世纪人才必备8个技能,总有一个是你需要的 托夫勒曾说过“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不会阅读或写作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学过就忘和反复学习的人。”随着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快了推动世界的变化,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审视所教授的内容是否能够使得学习者去适应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那么什么技能会帮助学习者?皮尔逊的2014年版“学习曲线”报告列出了8项技能:领导力、数字素养、沟通、情绪管理、创业精神、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 想要更好的将这些技能转变为自己的,那么需要我们来了解这些技能的真正含义。让我们一起学起来! 1、领导力 图1 领导力这个词语已经被很多人讨论了很多次,也给出很多不同的定义。 小编认为,领导力其实是某一人或多人在人们聚集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 的目标,所体现的使用最小的成本去提高事情的效率的能力。“你去做这 个,他来负责那个,而自己只是做一个类似统筹的工作”这能算是具备领 导力吗?当然不是!领导力不是某人针对某个体的指挥,相反它是关于促进协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努力,并充当任何角色的领导者。这是有利于团队的协作精神的培养和个人责任感的提高。 2、数字素养 图2 面对着海量的信息,我们需要具有能够恰当访问、评估、利用、管理和补充信息的能力能。作为学习者将会拥有前所未有的拓展思考、学习、交流、合作和创造能力的力量,想要

具备这些力量就必须具有良好的数字素养。数字素养包括这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和交流技术的素养。 “我会发电子邮件”,“我会上网查资料”,“我能上网看视频…….”能够做到这些能说明具有数字素养了吗?答案是“NO”!那么,到底做到怎样才算是具有数字素养了呢?无论是教师作为引导还是学生作为自查,我们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我们需要掌握的数字素养的要求是:第一,能够及时(知道访问什么时间的信息)并善于(知道到哪里去找资源)访问信息;第二,能过批判性且明智的评价信息;第三,能够准确而创造性地利用信息解决手上的难题或疑问;第四,对于信息道德和法律有基本的认识。 3、交流 图3 从根本上说,无论何种语言,真正有效的沟通是建立在公开和诚实地分享信息的基础上的。尽管教育一直关注出色的交流的基本技能,信息化的时代更需要人们具备耿冠更深的个人交流和协作的能力,以促进共同学习。那么,想要实现交流,该怎么做呢?想要很好的说,首先的先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学会倾听。其次,珍惜每次和人交流的机会(无论是面对面的交流,还是虚拟的网上交流),善于运用口头、书面以及非语言的交流技巧。最后,学会在各种环境中进行“有效”的交流。 4、情绪管理 图4

21世纪技能

21世纪的核心技能 学习和创新技能 创造和革新能力 ?在工作中展现创造和发明才能 ?提出和实施新的思想,并把新思想传播给他人 ?对新的、不同的观点持开放的心态并积极回应 ?实施有创意的想法,对发生革新的领域做出具体的、有益的贡献 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正确的推理来理解事物 ?做出复杂的选择和决定 ?理解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 ?确定并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以澄清各种观点,并得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界定、分析和综合信息,以便解决问题和回答问题 交流与合作 ?能够以口头和书面的方式清楚有效地表达想法和观点 ?展现与不同团队有效地合作共事的能力 ?有灵活性,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愿意做出必要的妥协 ?为协同工作共同承担责任 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 信息素养 ?能有效地获取有用信息,能批判性地评估信息,能准确有创意地使用信息来处理面对的问题或事件 ?对信息获取和使用的道德/法律问题有基本的理解 媒体素养 ?了解媒体传达信息的方法、目的、使用的工具、特点和惯例 ?研究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解读信息,有正确的价值观看待信息而不被媒体等因素影响 ?对于围绕信息获取和使用的道德或法律问题有基本的理解

ICT (信息、通讯和技术) 素养 ?合理使用数码技术、通讯工具和用网络来访问、管理、整合、评估及创建信息,以便在知识经济中发挥功能 ?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用于研究、组织、评估和沟通信息,并且对围绕信息获取和使用的道德或法律问题有基本的理解 生活和职业技能 灵活性和适应性 ?适应不同的角色和职责 ?在复杂和多变的环境中能有效地工作 主动性和自主性 ?监控自己的理解和学习需求 ?不满足于对基本技能和课程的掌握,探索和扩大自己的学习和机会以获得专业知识 ?展现想要提高技能以达到专业水平的主动性 ?在没有直接监督的情况下,能(独立自主地)界定任务、确定其优先顺序,并完成任务 ?有效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学习 ?展现对于终身学习的信奉 社交及跨文化技能 ?能与他人和谐高效地工作 ?适时地利用集体的智慧 ?接受文化差异、使用不同的视角,以提高创新性和工作质量 创造力和尽责 ?设定并努力达到高标准、高目标,按时完成高质量的工作 ?展现勤奋和积极的工作态度(例如:准时和值得信赖) 领导力和责任心 ?使用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来影响和引导其他人朝着目标努力 ?利用他人之所长来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 ?展现诚信和道德的行为 ?行动富有责任心,铭记社会的总体利益

法国“动手做”科学教育改革

法国“动手做”科学教育改革 1、法国开展“动手做”科学教育改革的背景 “动手做”是一种由美国科学家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旨在使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体现其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活动在美国已经开展了十多年。 在法国,从1902年起法国小学一直忽视科学教育。1992年,法国学者、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乔治·夏帕克先生倡导在法国开展这项科学教育改革,1995年法国引入这个项目,命名为“LA MAIN A LA PATE”,即“动手做”科学教育改革实验,由法国科学院付诸实施,当时法国只有10%的小学设科学课,1996年有344个班开始实验(法国小学现有约30万个班),1999年扩大到约4000个班。由于现有教师的4/5在大学里接受的是文科教育,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小学教师对开展科学教育的担心和害怕,因此做好教师培训非常重要。由于法兰西科学院在法国的崇高地位,实验得到许多单位的协作支持,目前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已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实验网络。 2、法国“动手做”十大原则 1.孩子们先观察一个物品,或考察现实世界中身边发生的一件事,然后对该物品或该事件进行实验; 2.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进行辩论和说理、将自己的想法和结论告诉别人、一起参与讨论,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纯粹的手工制作并不能达到这一目的; 3.教师给学生建议一些活动,并把各种活动分成阶段,在学习中循序渐进。这些活动应该是教学计划的一部分,但又要给学生以足够的自主性; 4.在对某个主题进行教学时,一般应安排若干个星期的时间,每星期至少2小时。整个小学阶段的“动手做”活动的内容与教学方法要有连贯性和整体安排。 5.孩子们每人准备一本实验记录本,并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记录活动的过程; 6.实验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概念与操作技术,同时学会用书面语和口语进行表述,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 7学生家长和学校所在街区应该参与课堂教学与实验活动; 8.学校附近的大学和工程师学校中的科学家要运用各自的知识和条件、帮助学生搞好这项实验;

现代教育思想4

第九章终身教育思想 1了解终身教育的发展历程; 2理解终身教育的内涵和掌握其主要内容; 3明确终身教育的主要目标并掌握实施策略。 专题一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终身教育思想在西方[P152] 在西方,终身教育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十分关注教育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关于终身教育的看法。◆视角:真实生活; 美好人生。 19世纪20世纪初,明确提出终身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林德曼:“教育即生活”;杜威:“生长论”及“教育无终点”。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终身教育思想正式提出和确立,其倡导者和奠基者:保罗·朗格朗。 (一)《终身教育引论》——终身教育思想代表作 1965年,保罗·朗格朗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上作了一份有关“终身教育”的报告。在此基础上,他于1970年出版了产生世界性影响的专著《终身教育引论》。 朗格朗作为一个成人教育家,从他对社会各个领域的观察和研究中,提出料一系列终身教育的思想和观点。[P153]

首先,现代社会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这种适应能力的获得需要靠教育。其次,在学习过程中,重点不能再放在刻板的内容上,而必须着眼于理解的能力…在终身教育的条件下,要用方法来武装人们。再次,应该打破那种将教育限定在某个年龄阶段的传统认识。也就是说,把人的一生机械地划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教育过程必须持续地贯穿在人的一生之中。最后,终身教育目标:一是培养新人。二是实现教育民主化。 (二)《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终身教育的奠基之作 在“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召开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并出版了一系列关于终身教育的重要文献,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法国埃德加·富尔于1972年提交的一份报告书:《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P154] 富尔在继承朗格朗等学者观点的基础上,从回顾教育发展的历程谈起,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视角对终身教育进行了全面论述,并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社会”和“终身学习”的概念。这篇报告的形成和发表是终身教育思想进一步系统化与理论化,并从此奠定了其国际地位。 21条革新教育的建议:每个人都必须终身学习… (三)《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终身教育思想日趋成熟的标志 1996年,雅克·德洛尔向联合国提交了报告:《教育——财

21世纪技能 学习心得体会

思考中去学习读《21世纪技能》 崮山中心学校 近几十年来,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一直在发生巨变——先进的技术与交流手段、迅猛的经济发展与激烈的竞争、翻天覆地的变化,日益加剧的全球性挑战(从金融危机到全球变暖等)。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仍然保持不变,那我们该如何应付未来的世纪挑战?《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为读者为全球读者提供了个21世纪学习的框架,提出了生活于这一复杂而相互关联密切的21世纪必备的技能。21世纪的教育,不仅包括传统教育科目,如阅读、写作、算术等,更应注重适应现代社会的主题,如全球化意识、金融/经济、健康与环境保护素养等。一句话,21世纪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运用21世纪技能,去理解和解决真实世界的各种挑战!这些技能应该包括: 学习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 培养数字素养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 职业和生活技能――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 你的孩子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在目前的教育中我们需要亟待培养学生的什么技能?我们不需要将这三个技能区别开来,因为每一种技能的发展都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我们的学生需要具备更多的有益与自己成长的能力,这些能力渗透在他们成长过程的各个阶段。读《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的时候,我发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说到底,中国的教育如果不能改变毁掉的不是这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而是我们的民族。就如奥巴马出

任美国总统会给美国教育带来什么?目前可以确信的是,他会让学校图书馆的技术设备更现代化,让学校建筑更加节能,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的教育与研究投入更多。“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教育或许并不是政府的头等大事,但教育工作者希望提醒奥巴马,为给国家的未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应该高度重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ASQ的K-12教育顾问委员会主席莫里斯〃盖赛尔斯说。看来,每时每刻,美国都十分重视对自己国家儿童的教育,这关系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很多的山区,在我们祖国的西部,不用说创新能力人才,就是上学读书有的时候都成为了奢望,我们的教育带来什么?国民的精神的改变,国民素质的提高,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但请您记住: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是无法实现的,家庭和社会也有着很重要的责任。 如果今天我们的政府还不重视对教育的投资,对学生成长和发展进行关注,我们不用谈民族的复兴,我们的精神就会被“糖衣炮弹”侵蚀,民族希望何在?发展之路何在? 如果今天不重视基础教育,未来,谁会为基础教育买单? 思考之后,教育仍乃民族发展之大计,祖国强大之根基。

法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其启示-最新教育资料

法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其启示 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专门开展高等工程教育的国家。2001 年,法国高等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的一份“构建高等教育的欧洲模式”的改革报告将高等工程教育推向改革前沿,使法国建立起一个层次清晰、规格配套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加快了法国工业化的步伐。分析当今法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特点,将对我国推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 、法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特点 1.高等工程教育的基础化 1988 年,法国全国雇主委员会主席弗朗索瓦?贝里戈接受《教 育学杂志》访问时曾说:“我希望我们的教育制度能够为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基础要宽一些,也就是说,通过专门的训练,他们的基础知识可以使他们较快地掌握一门技术,并且能够跟踪这门技术的发展。一开始我们都要通过让他们掌握应用技术来考察他们的接受能力。我们不需要那些为某一个具体部门培养出来的人,他们的知识范围狭小,像是封闭在一个堡垒中一样,而且通常他们都有一些坏习惯,认为自己的领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些人被证明是很难获得发展的。”因而他强调说:“只要有了坚实基础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学生无论在他的一生发生什么情况,都可以使他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社会的推动下,法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明显具有以工具性

基础和知识性基础为内涵的基础化倾向,认为掌握扎实的基础理 论知识和工程技术一般的方法论与具有较熟练的实践能力两者 缺一不可。般来说,学生只有在2—3年的预科班中打下了较 牢固的数理化知识基础后才能进入正式高等工程教育阶段。在此期间,学校则主要加强对他们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方面的培养,强调理论密切联系实际,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重视学生知识的多面性,注意传授其它专业理论的基础知识。如学习机械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传统的有关机械专业的课程外,材料科学、能源科学、计算机科学、模式识别、自动化等均列入所学内容。这样就使学生具有宽口径的工程科学基础知识与技能,日后开辟新领域、开展学科间的交叉打下基础,并且能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较顺利地实现从一个技术领域到另一个技术领域的转化。 2.高等工程教育的非技术化 由于工程师在法国具有独特地位,因而形成了激烈的入学考试竞争。但考上后由学习热情的减退所引发的逃学、校园暴力、青少年不良行为等被称为教育荒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使得法国人逐渐明白,现代工程已不是单纯的工程技术问题,它往往广泛地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甚至影响到人类生存。因此,当代高等工程教育不仅要让未来的工程师懂得科学、技术和工程,还必须懂得有关经济、管理、法律、人文、社会、环境、工业生态等方面的知识,以使科学永远造福于人类,保证个人全面健康和

21世纪技能读书心得范文

21世纪技能读书心得范文 这次学习英特尔核心课程,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21世纪的技能,对比自己,汗颜啊,我拥有一半就别错了。下面是查字典范文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21世纪技能读书心得范文,欢迎大伙儿阅读。 21世纪技能读书心得范文篇1 同意教育为的是什么?教育能给学生什么?面对剧变的时代,我们教育应该做些什么,又该改变些什么这些是我读《21世纪技能》一书所想到的最多的咨询题。 为了日子得更幸福,更美好,这是每一具人,每一具团体都追求的别变主题。别然,社会就会停止进展。但是,假如我们从那个角度来考察教育,就会发觉,我们的教育是多么地严峻错位。 细细观看当前的教育,我们所追求的更多的是知识,说得再直白一些,算是分数。但是,时代差不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互联的全面推广,知识在以几何级的速度在增长,一具人想记住全部知识是别可能的情况。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在快速增长的海量知识和信息面前会可不能迷失自己。也算是说,我们怎么在知识和信息的海洋里生存。 在数字时代,我们需要哪些日子技能呢?这本书指出,当前我们学生严峻缺乏一些基本技能和大量应用技能: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批评性考虑和解决咨询题的能力;专业水准和职业道德;团队协作与配合能力;在别同团队工作的能力;技术运用能力;领导才干和项目治理能力。提出那个观点,有一具作者对以后工作的推断:工作变得越来越别程序化、手工化,而是越来越抽象、越来越以知识为基础和以设计为导向。 能够说,学习怎么学习是我们将来教育的最大任务。也惟独如此,在日子中、在工作中、在变化的环境中学习,将是伴随我们终身的。关于当前来说,怎么利用一些数字化的工具进行学习,是我们自己以及教育部门的一具挑战。我们如今大部分学校都视电脑、手机为陷害学生的狼,这是对差不多到来的数字时代的一种抵抗与躲避。要学会与人相处,甚至是与别同价值观、文化背景、日子适应的人一起交流和共事,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较强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看一看这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巨变,想一想别久的今后变化的速度会比如今更快,它让我们感受到,以后是多么的别可预测。我们如今所学的、我们如今的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竟然能为大伙儿为以后做好预备吗?大学毕业即失业,我想,这种状况与我们当前的教育错位有很大的关系。 想想以后的变化,看看当前的教育,每一具稍有心智的人,都会吓出一身冷汗。 21世纪技能读书心得范文篇2 《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近几十年来,我们所日子的世界向来在发生巨变先进的技术与交流手段、迅猛的经济进展与激烈的竞争、翻天覆地的变化,日益加剧的全球性挑战(从金融危机到全球变暖等)。假如我们的学校教育仍然保持别变,那我们该怎么对付以后的世纪挑战?《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为读者为全球读者提供了个21世纪学习的框架,提出了日子于这一复杂而相互关联紧密的21世纪必备的技能。21世纪的教育,别仅包括传统教育科目,如阅读、写作、算术等,更应注重习惯现代社会的主题,如全球化意识、金融/经济、健康与环境爱护素质等。一句话,21世纪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运用21世纪技能,去理解和解决真实世界的各种挑战!这些技能应该包括:学习与创新技能――批评性考虑和解决咨询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制造与革新能力; 培养数字素质技能――信息素质、媒体素质、信息与通信技术素质; 职业和日子技能――灵便性与习惯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

21世纪的教学方法和基本技能

21世纪的教学方法和基本技能 21世纪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相比,在教学内容、指导方法、课堂氛围、教学评估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21世纪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最重要的行为特征是:激发学生勤于思考与促进学生合作互助。探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区别,进而了解21世纪课堂环境的发展趋势;探究如何提升听说技巧、指导技巧、观察和监督技巧、提问技巧、鼓励技巧以及干预技巧,进而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适应新课改。 一、21世纪基本技能 我们可以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当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他们必须知道什么、会做什么、才能胜任21世纪的工作? 当然答案是开放的,但基本内容是一样的。 在21世纪的工作场所中,工作人员 ● 分析、处理、并创造信息 ● 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并做出决定 ● 综合使用技术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 在21世纪的家庭中,家庭成员 ● 观赏、创作并参与各种媒体活动 ● 通过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进行消费决策 ● 使用各种通讯技术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 在21世纪的社区中,居民 ● 使用互联网随时了解地区、国家和世界的大事 ● 使用各种通讯手段与他人交流 ● 在家就可以了解政府的各项规定 因此,21世纪的学校不仅仅要使学生为明日的职场做好准备,教师还必须随时了解学生和家庭在日常生活在中使用技术的方式。在21世纪的学校中,学生要完成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这些任务要求他们深入钻研学科知识,

自我管理学习过程;学生们要与同伴、教师和专家一起,运用高阶思维完成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同时还要使用技术辅助决策,解决问题,提出创造性见解。 为了帮助学生充分参与社区活动,教师们必须培养学生具备如下的21世纪基本技能,帮助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技术。 ●责任感和适应性——既有责任感,又能灵活处事,高标准要求自己;能容忍不确定性 ●沟通技能——在各种情境下能够以口头、书面和多媒体形式进行有效的交流。 ●创造性和求知欲——能够提出和实施新观点、并把新观点传播给他人,能开放地接受和应对新的不同的观点 ●思辩能力和系统性思维——在理解和进行复杂决策时,能够进行合理的推算,了解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 ●信息和媒体素养——能够分析、获取、管理、综合、评估和创造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 ●人际交往和合作技能——表现出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适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能与他人高效合作;富有同情心;尊重不同意见。 ●发现问题、界定问题、寻求解法——具备界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我引导——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要求,获取合适的资源,将学习由一个领域迁移到另一个领域。 ●社会责任感——行事负责,以集体利益为重;在公私场合中的行为都符合人伦常理。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21世纪的工作场所、家庭、社区都在发生着变化,因此,我们的学校也必须变化,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培养他们21世纪成功所需要的技能。 二、今日与明日课堂的对比 我们都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所接受的教育方式,有许多令自己喜欢的,比如书包很轻、作业很少,基本上在学校就能够完成;也有许多令自己不喜欢的,比如罚抄写100遍的生字;学生忘记擦黑板了,有的老师就在上节课的板书的缝隙中写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批评学生使用的语言过激等等。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式教学,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最为常见的教学方式,这是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可能会非常的有效,特别对于以下情形:

法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结合吴式颖版外国教育史教程)

法国近代教育制度 法国是在9世纪中叶,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法、意、德)后形成的封建制国家。17-18世纪是法国由封建专制国家向资本主义国家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始缓慢增长,新型资产阶级和劳动者迫切希望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但法国宗教团体的势力强大,长期垄断法国各级教育。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者对教会团体长期垄断教育强烈不满,他们同教会团体在教育领域的斗争,促进了法国这一时期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教育向世俗化教育的缓慢转变。 一、从17世纪到资产阶级革命前的教育 (一)初等教育 法国封建等级制明显,贵族子弟在家中享受私人初等教育。宗教团体为了扩大宗教势力影响及培养有教养的虔诚教徒,积极创办教区学校,争夺教民,几乎垄断了各地的初等教育。 1、16世纪末到17世纪前期加尔文教胡格诺派 胡格诺派十分重视教育,在其控制地区,率先实行强迫初等教育、男女同校、采用本族语教学等方面的改革。胡格诺派的教育活动,推动了法国早期初等教育的发展,但不久遭到禁止。 2、1684年天主教神父拉·萨尔基督教学校兄弟会 基督教学校兄弟会利用其教会势力的影响大量建立初等学校。到法国大革命爆发前,该教会在法国各地创设了127所免费的初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多达36000余人。 初等学校以宗教教育为主,辅以读、写、算的教学;用班级教学代替个别教学;以法语讲课;面向下层社会的子弟,免收学费。由于教学人员素养不高,盛行灌输和体罚,教育教学质量低劣。为了提高初等教育教学质量,胡格诺派和基督教派先后创建了训练传教士和教师的初等学校师资讲习所。"基督教学校兄弟会"于1685年在兰斯创办的教师讲习所是西欧最早的师范性质的学校之一。 由于法国教会团体对初等教育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法国的初等教育发展速度很快,无论是初等教育的数量,还是在校生人数都居欧洲各国前列。 (二)中等教育 这一时期,法国的中等教育控制在宗教团体手中。在法国封建专制政府的支持下,各个教派组织为了培养教会神职人员和有教养的官吏,在各地竞相创办了一批中等教育机构。 1、胡格诺派学院 2、耶稣会学院 学院学制一般为7年,开设拉丁文、希腊文、数学、逻辑学、古典文学、算术、几何、天文学等课程。学院里经院主义色彩极其浓厚,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和理智能力,但不注意学生现代科学文化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3、耶稣基督圣乐会 圣乐会所办的许多中学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产生,入学者都是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弟。这种中学在前四年学习法语不学拉丁文,高年级学习拉丁文不学希腊文,注重历史教学,加强数学以训练思维,增加实科方面的内容,使物理、化学在课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17世纪到大革命前,法国中等教育由于宗教团体和当权者的重视而获得的

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报告的核心内容是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概念。该报告根据现代社会面对的矛盾和未来教育面临的挑战,经过15名来自各国的权威专家3年多的研究而提出来的。报告的内容涵盖了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个方面,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提出了迎接挑战的对策,其观点之新颖,深刻被专家们称为是“里程碑性的教育文献”。该报告的核心内容是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新构想,认为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 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在于知识的本身。 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使学生具有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包括如何对待困难,解决困难,组织管理和承担风险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使学生学会舍身处地去理解他人,从而消除彼此间的隔阂,偏见与敌对情绪,和周围人群友好相处,并且从小就要培养学生具有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与计划而团结合作的精神。 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live)—为适应社会的迅速变革与发展,应使学生学会掌握自己命运所需的基本能力,即思考,判断,想象,表达,情绪控制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既是个人为完善自身的个性所需要的,也是作为社会成员发挥自主性和首创精神进行革新与创造的保证。 四大支柱并非平行并列而是一个基础与三个因素的关系。在三个基本因素(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中,第二种因素是指学会在一定的环境中为完成某种任务所需的工作能力;第三种因素是指学会适应社会迅速变化与发展所需的应变能力,即自我生存所需的能力;只有第一种因素才与获取知识有关,而且这里强调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认知事物的手段与方法,而不是系统化的知识本身。 其实教育的四大支柱所说的问题是,能力比知识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但很多很多重要的东西却被人们忽视了,目的性强功利性强后果会很严重的。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江苏省滨海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选修) 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 第Ⅰ卷非选择题(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机体能对内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调整 B.内环境的稳定依赖于反馈调节 C.内环境中的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化学成分呈现稳定不变的状态 D.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条件之一 2.人体水平衡调节的中枢位于()A.大脑皮层B.下丘脑C.肾脏D.小脑 3.与大肠杆菌遗传物质相比,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遗传物质中特有的组成成分()A.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B.核糖和胸腺嘧啶 C.脱氧核糖和尿嘧啶D.核糖和尿嘧啶 4.下列有关神经递质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的释放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 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肯定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D.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既可以作用于突触后膜,也可以作用于突触前膜 5.不同的激素在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彼此发挥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下列能发挥协同作用的一组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性激素和胸腺激素 C.抗利尿激素和胰岛素D.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6.蚜虫被瓢虫攻击时会释放出一种激素,其它蚜虫接受信号后纷纷逃走,这种激素是()A.告警外激素B.性外激素C.追踪外激素D.保幼激素 7.青菜虫以油菜的叶为食,而成虫菜粉蝶可帮助传播花粉,要减少青菜虫的危害可在田间喷洒的激素是()A.脑激素B.保幼激素C.蜕皮激素D.性外激素 8.下列不属于植物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A.顶芽部位光照足,营养充分 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 C.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顶端优势的产生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9.为了促进未成熟的柿子的成熟,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向未成熟的柿子喷洒适当浓度的2,4-D溶液 B.向未成熟的柿子喷洒适当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 C.在未成熟的柿子中放入几个成熟的香蕉 D.在未成熟的柿子中放入大量的顶芽 10.下图为人体内血糖浓度升高后的主要调节方式 ①② 血糖浓度升高胰岛胰岛素

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趋势

21世纪是世界围教育大发展的世纪,也是教育理念发生急剧的转变和变革的时代,教育的发展呈现出许多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从未有过的新特点。 21世纪教育的特点 从精英教育到全民教育 21世纪的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教育不再是少数精英人物或特权阶层所享受的一种权利,而应该是所有社会大众都能享受的一种权利,是一种基本的人权。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世界主要国家的教育改革还仍然是紧密围绕着尖端科技、知识精英和国家实力等展开的,进入90年代以后,各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从传统的精英主义教育理念转变为全民教育的理念,人们已经认识到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并不仅仅取决于少数精英及其所掌握的尖端知识,而是取决于全民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教育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的问题成为各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主题。 1990年3月5日~9日在泰国宗迪恩举行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讨论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满足基本学习需要》。宣言呼吁:“每一个人——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应能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基本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如读、写、口头表达、演算和问题解决)和基本的学习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这些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作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所需要的。”《宣言》把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提出应该向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提供基础教育。为实现基础教育机会均等,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必须获得达到和维持必要的学习水平的机会。要确保女童和妇女的入学机会,改善其教育质量,并消除阻碍她们积极参与的一切障碍。必须积极消除教育差异,不应使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群体在获得学习机会上受到任何歧视,残疾人的学习需要受到特别的关注,等等。 2000年4月26日~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塞加尔的达喀尔召开世界教育论坛通过了《达喀尔行动纲领——全民教育:实现我们的集体承诺》,《达喀尔行动纲领》是一项集体的行动承诺,目的是保证为每个公民和每个社会实现全民教育的各项目标。各国政府有义务确保全民教育的各项目标得以实现并长期保持下去。要有效地履行这一责任,不仅需要各国国开展广泛的合作,而且需要与地区和国际机构合作。重申全民教育的目的是:所有的儿童、青年和成人均享有接受教育的人权,这种教育应能真正地和充分地满足他们的基本学习需求并应包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开发每个人的才智和潜力与发展学习者的个性,使他们能够改善生活和改造社会。此外,在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也提出了:普及小学教育,确保所有男童和女童都能完成全部小学教育课程;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利,在各类教育中消除两性差距等。由此可见,全民教育的理念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声音和全球的共识。 终身教育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 21世纪的教育是一种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终身教育。教育不再是一次性的,人们不再是从学校毕业就可以受益终身。现代社会是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也是人们的职业不断变动的时代,学校里的学习无法满足知识变动、社会变动和职业变动的需要,人们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学习不再仅仅局限在学校的体制之,教育应回归其根本,即人的社会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