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级会计实务第十章讲义

初级会计实务第十章讲义

初级会计实务第十章讲义
初级会计实务第十章讲义

第十章 行政事业会计

本章大纲要求

(一)掌握事业单位资产和负债的核算

(二)掌握事业单位净资产的内容

(三)掌握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的构成

(四)熟悉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五)了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

第一节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感念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分为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两大体系,反映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及各项业务活动,是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组织系统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具有明显有别子企业会计的特点,主要包括

第一,会计目标侧重于满足预算管理的需要,兼顾内部管理需要和其他信息需要。

第二,会计核算基础以收付实现制为主。

第三,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第四,某些具体业务的会计核算不同于企业会计,主要如: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购入固定资产记录“双分录”等。

第五,会计报表较为简单,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资产负债表月报的平衡等式通常为“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

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虽然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但都属于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会计要素分类和主要,账务处理方法相同,会计报表种类及主要项目也相同。因此,为简化起见,下面以事业单位会计为例,介绍事业单位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以及会计报表

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略)

第二节 资产和负债

一、资产

事业单位的资产是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其中,流动资产是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一)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等,按照实际收入和支出数额记账。(具体的账务处理同企业会计)

一、主管会计单位

是指向同级财政部门领购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有下一级会计单位的行

政单位,事业单位。

二、二级会计单位

是指向主管单位或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有下一级

会计单位的行政、事业单位。

三、基层单位会计

是指向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没有下一级会计单位

的行政单位的和事业单位

(二)应收及预付款项

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按照实际发生数额记账,一般不计提坏账准备。各种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定期与债务人对账核实,及时清算、催收。

1.应收票据

事业单位的应收票据是指事业单位因从事经营活动销售产品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教材P279 例10-1

2009年2月10日,A事业单位开展经营活动向甲企业转让一项非专利技术成果(该项技术成果未在A事业单位帐上确认为资产),合同约定价款为100000元。当日,A事业单位收到甲企业1张三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面值为100000元,5月10日商业汇票到期,A事业单位收到票款100000元。

A事业单位账务处理如下:

2月10日

借:应收票据——甲企业 100000

贷:经营收入(经营活动产生) 100000

5月10日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应收票据 100000

2.应收账款

事业单位的应收账款,是指事业单位因提供劳务、开展有偿服务及销售产品等业务应收取的款项。

教材P279例10-2

2008年11月1日,A事业单位开展经营活动承接了乙企业的一项培训任务,为期20天,双方议定的培训费共计600000元,并约定培训结束当日付款。11月20日,培训结束,因乙企业资金暂时周转不开,经协商一致,延期至2009年1月份付款。2009年1月25日,A 事业单位收到乙企业支付的培训费600000元。

A事业单位账务处理如下:

2008年11月20日

借:应收账款——乙企业 600000

贷:经营收入 600000

2009年1月25日

借:银行存款 600000

贷:应收账款——乙企业 600000

3.预付账款

事业单位预付账款是指事业单位按照购货、劳务合同规定的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教材P280 例10-3

2009年4月2日,A事业单位向丙企业订购了1台专用设备,合同约定的价款为30000元,并约定A事业单位份两次支付价款:合同签订当日预付20%的价款,收到设备验收合格后再支付剩余价款。当日,A事业单位通过银行转账,向丙企业预付了6000元价款。7月10日,A事业单位收到丙企业运来的专用设备,经验收合格,当日通过银行转账支付了剩余价款24000元。

A事业单位账务处理如下:

4月2日

借:预付账款——丙企业 6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7月10日

借:事业支出 30000

贷:预付账款——丙企业 6000

银行存款 24000

同时:借:固定资产 30000

贷:固定基金 30000

4.其他应收款

事业单位的其他应收款是指事业单位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暂付款项,包括借出款、备用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教材P281 例10-4

2009年5月25日,A事业单位杨某因公出差预借差旅费500元。6月5日,杨某出差回来,实际报销差旅费。

A事业单位账务处理如下:

2009年5月25日

借:其他应收款——杨某 500

贷:现金 500

6月5日

借:事业支出 550

贷:其他应收款——杨某 500

现金 50

(三)存货

存货是事业单位在业务及其他活动过程中为耗用或者为销售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材料、产成品等。其中,材料是事业单位库存的物资材料以及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具、器具、低值易耗品等。产成品是指事业单位生产并已验收入库产品的实际成本(从事劳务活动的单位,其劳务成果可视同产成品核算)。事业单位随买随用的零星办公用品,可以在购人时直接列作当期支出,不作为存货核算。

事业单位的存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记账,发出存货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各种存货应当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对于发生的盘盈、盘亏以及过时、变质、毁损等报废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经批准后及时进行处理

教材P281 例10-5

A事业单位于2009年4月10日购入自用甲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2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400元,当日甲材料经验收入库,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A事业单位账务处理如下

借:材料——甲材料 23400

贷:银行存款 23400

教材P282 例10-6

A事业单位于2009年6月5日领用自用的乙材料10件,按照先进先出法确定乙的单价为500元

A事业单位的长处理如下

借:事业支出 5000

贷:材料——乙材料 5000

例10-5 A事业单位2009年6月30日对自用的材料进行盘点,发现事业活动用丙材料盘亏10件,每件200元,经营活动用丁材料盘盈5件,每件300元。经查实并按规定报经批准同意,丙材料盘亏属于正常损失,做事业支出处理,丁材料盘盈属于正常盈余,作为减少事业支出处理

A事业单位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事业支出 2000

贷:材料——丙材料 2000

借:材料——乙材料 1500

贷:经营支出 1500

(四)对外投资

对外投资是事业单位利用货币资金、实物和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包括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以货币资金的方式对外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记账。以实物或无形资产的方式对外投资,应当按照评估确认的价值记账。投资期内实际取得的利息、红利等各项投资收益,应当记入当期收入。转让债券取得的价款或者债券到期收回的本息与其账面成本的差额,应当记人当期收入。

事业单位购入国债,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借记“对外投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到期兑付国债,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收到的国债本金,贷记“对外投资”科目,按收到的国债利息,贷记“其他收入”科目,同时,按国债本金,借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账务处理时要注意“对外投资”账户与(事业基金——投资基金)账户金额相等。

①对外投资时

借:对外投资

贷:银行存款

同时: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②转让投资时

借:银行存款

贷:对外投资

其他收入

同时:借: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五)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然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实际成本入账,购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按照取得渠道的不同,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具体如下:

1.购入、有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或调拨款、运杂费、安装费等记账。

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照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

3.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按照改建、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的变价收入后的净增加值,增记固定资产。

4.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有关凭据记账。接受固定资产时发生的相关费用,应当计人固定资产价值。

5.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重置完全价值人账。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事业单位购入、有偿调入固定资产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接受捐赠、盘盈的固定资产,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应当定期进行清查盘点,至少每年盘点一次。盘亏、毁损或报废的固定资产,应当相应减少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的账面余额,盘盈的固定资产,应当相应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的账面余额。固定资产毁损、报废、出售等处置过程中取得的收入扣除发生的支出后的净额,报经批准不需上缴的,列入专用基金中的修购基金。事业单位在有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情况下,如果尚未付清租赁费,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项目不相等。

①购入固定资产时

借:事业支出

贷:银行存款

同时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若购入专用固定资产

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贷:银行存款

同时: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②事业单位出售、报废、毁损固定资产,应当减少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的账面余额。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

支付清理费用

借:专用基金——修够基金

贷:银行存款/现金

取得残料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现金)

贷:专用基金——修够基金

③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

盘盈时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盘亏时

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

(六)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事业单位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商标权、商誉等。事业单位购入的无形资产,应当以实际成本作为入账价值。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应当以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支出作为入账价值。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应当予以合理摊销;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应当在取得无形资产时,将其成本予以一次性摊销。

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购入无形资产时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属于付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

借:事业支出

贷:无形资产

属于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

借:经营支出

贷:无形资产

事业单位转让无形资产

借:银行存款

贷:事业收入

同时:借:事业支出

贷:无形资产

二、负债

事业单位的负债是事业单位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包括借入款项、应缴款项、应付及预收款项等。各项负债应当按实际发生数额记账。各种应付款项及应缴款项应当及时清理并按规定办理结算,不得长期挂账。

(一)借入款项

借入款项是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借人的有偿使用的款项。其核算特点在于:一般不预计利息支出,实际支付利息时,为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而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计人事业支出,为开展经营活动而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计人经营支出。

具体账务处理时

借入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借入款项

偿还时

借:借入款项

经营支出

贷:银行存款

(二)应缴款项

应缴款项包括按财政部门规定应缴预算的资金(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应缴财政专户款)、按税法规定应缴纳的相关税费(应交税金)等。

1.应缴预算款

事业单位应缴预算款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取得的应缴入财政预算的各种款项。(预算内)

收到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缴预算款

按规定上缴时

借:应缴预算款

贷:银行存款

2.应缴财政专户款

事业单位的应缴财政专户款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预算外资金。

收到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上缴财政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银行存款

3.应交税金

事业单位的应交税金是指事业单位按税法的要求交纳的各种税金,如:营业税、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所得税等

营业税、增值税等

借:销售税金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增值税)

所得税

借: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三)应付及预收款项

应付及预收款项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等

1.应付票据

事业单位的应付票据是指事业单位对外发生债务时所开出的、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开出商业汇票时

借:材料等

贷:应付票据

支付票据时

借:应付票据

贷:银行存款

2.应付账款

事业单位的应付账款是指事业单位因购买材料、物资或接受劳务等应付给供应单位

的款项。

借:材料等(或事业支出)

贷: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3.预收账款

事业单位的预收账款是指事业单位按照合同规定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预收的

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借:预收账款

贷:经营收入

4.其他应付款

事业单位的其他应付款是指事业单位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

借:银行存款/事业支出/经营支出

贷:其他应付款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第三节 净资产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是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包括固定基金、事业基金、专用基金、

结余等。

一、固定基金

固定基金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所占用的基金。固定基金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额

记账。增加固定基金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或有关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减少固定基金时,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或有关科目。

二、事业基金

事业基金是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分为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部分内容。一般基金是事业单位滚存的结余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本单位当期未分配结余转入,二是从拨入专款结余中按规定留归本单位使用的金额转入。投资基金是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所占用的基金。投资基金应当按照时外投资账面余额的增减而发生相应的增减,两者金额应当相等。年度终了,事业单位应将当期未分配结余转人事业基金,借记“结余分配”等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①本单位未分配结余转入

结转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

借:事业结余

贷:结余分配

借:经营结余(经营结余科目是借方余额就不结转)

贷:结余分配

计算所得税(经营结余这部分交纳所得税)

借:结余分配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提取职工福利基金

借:结余分配

贷: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

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借:结余分配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②从拨入专款结余中按规定留归本单位使用的金额转入

收到拨入专款

借:银行存款

贷:拨入专款

发生专款支出时

借:专款支出

贷:银行存款

完工时

借:拨入专款

贷:专款支出

上交部分专款

借:拨入专款

贷:银行存款

拨入专款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例:某事业单位2010年年初事业基金中,一般基金结余为150万元。2010年该单位事业收入为5000万元,事业支出为4500万元;对外投资为300万元。假定不考虑计算交纳所得税和计提专用基金,则该单位2010年年末事业基金中,一般基金结余为( )万元。

A.350

B.450

C.650

D.750

一般基金结余=150+(5000-4500)-300=350(万元)。

三、专用基金

专用基金是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主要包括修购基

金、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以及住房基金等。

(一)修购基金

提取修购基金时,借记“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清理报废固定资产残值变价收入转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支付清理报废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清理费用时,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职工福利基金

年终,事业单位按规定比例从当年结余计提职工福利基金时,借记“结余分配——

提取专用基金”等科目,贷记“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科目。使用职工福利基金

时,借记“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有关科目

四、结余

结余是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主要包括事业结余

和经营结余。

1.事业结余。事业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除经营收支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为:

事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 -(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年度终了,事业结余应当全数转入结余分配。

2.经营结余。经营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各项经营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为:

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

年度终了,经营结余通常应当转入结余分配,但如为亏损,则不予结转。

假设A事业单位2009年年末有关收支科目的余额有:财政补助收入的贷方余额为l45 000元、上级补助收入的贷方余额为24 000元、事业收入的贷方余额为280 000元、经营收入的贷方余额为85 000元,事业支出的借方余额为406 000元、经营支出的借方余额为50 000元、对附属单位补助的借方余额为28 000元。

年终结账时,A事业单位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将有关收入、支出结转至事业结余:

借:财政补助收入145 000

上级补助收入24 000

事业收入280 000

贷:事业结余449 000

借:事业结余434 000

贷:事业支出406 000

对附属单位补助28 000

(2)将有关收入、支出结转至经营结余:

借:经营收入 85 000

贷:经营结余 85 000

借:经营结余 50 000

贷:经营支出 50 000

(3)假设按规定上述事业结余均属于非专用资金,可转入结余分配,收支差额为15 000(449 000—434 000)元:

借:事业结余 l5 000

贷:结余分配 l5 000

(4)经营收支差额为35 000(85 000-50 000)元结余,可转入结余分配。

借:经营结余 35 000

贷:结余分配 35 000

3.结余分配。事业单位当年实现的结余,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分配。结余分配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有所得税交纳业务的事业单位计算应交所得税;二是事业单位计提专用基金。进行上述分配后,结存的当年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年度终了,将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转入“结余分配”科目,借记“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科目,贷记“结余分配”科目。有所得税缴纳业务的事业单位计算应交纳的所得税,借记“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科目。计算应提取的专用基金,借记“结余分配——提取专用基金”科目,贷记“专用基金”科目。分配后,将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借记“结余分配”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第四节收入和支出

事业单位的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从收入来源看,事业单位的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人专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等。

事业单位的收入一般应当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即在实际收到款项时予以确认;对于取得的经营收入,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即在提供劳务或者发出商品,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予以确认。各项收入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一)财政补助收入

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按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报关系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事业单位应当设置“财政补助收入”科目,该科目平时贷方余额反映财政补助收入累计数,年终结账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收到财政补助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财政补助收入

缴回时

借:财政补助收入

贷:银行存款

年终结账时

借:财政补助收入

贷:事业结余

在已经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地区,财政部门可以通过财政直接支付或财政授权支付的方式向事业单位支付财政拨款。

(1)事业单位对于财政直接支付的财政拨款,应于收到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时,按照入账通知书中标明的金额确认财政补助收入,借记“事业支出”、“材料”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涉及固定资产购置的,还应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2)事业单位对于财政授权支付的财政拨款,应于收到代理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时,按照到账通知书标明的额度确认财政补助收入,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支用额度时,借记“事业支出”、“材料”等科目,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涉及固定资产购置的,还应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二)上级补助收入

事业单位的上级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事业单位应当设置“上级补助收入”科目,该科目平时贷方余额反映上级补助收入累计数,年终结账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事业单位收到上级补助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上级补助收入”科目。年终结账时,将“上级补助收入”科目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上级补助收入”科目,贷记“事业结余”科目。

收到上级补助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上级补助收入

年终结账时

借:上级补助收入

贷:事业结余

(三)事业收入

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按规定应上缴财政预算的资金和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计人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经财政部门核对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计人事业收入。事业单位应当设置“事业收入”科目,该科目平时贷方余额反映事业收入累计数,年终结账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取得事业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事业收入

年终结账时

借:事业收入

贷:事业结余

(四)经营收入

事业单位的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经营收入”科目,该科目平时贷方余额反映经营收入累计数,年终结账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事业单位取得(或确认)经营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按实际收到的价款,贷记“经营收入”科目,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而负有增值税纳税义务的,还应按税法计算的应交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科目相关明细科目。发

生销货退回,不论是否属于本年度销售的,都应冲减本期的经营收入,借记“经营收入”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事业单位为取得经营收入而发生的折让和折扣,应当相应冲减经营收入。年终结账时,将“经营收入”科目余额转入“经营结余”科目,借记“经营收入”科目,贷记“经营结余”科目。

(五)附属单位缴款

事业单位的附属单位缴款是指事业单位附属的独立核算单位按规定标准或比例缴纳的各项收入。事业单位应当设置“附属单位缴款”科目,该科目平时贷方余额反映附属单位缴款累计数,年终结账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事业单位收到附属单位按规定缴来的款项。实际收到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附属单位缴款”科目;发生缴款退回,作相反的会计分录。年终结账时,将“附属单位缴款”科目贷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附属单位缴款”科目,贷记“事业结余”科目。

(六)其他收入

事业单位的其他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取得的除上述各项收入以外的收入。如对外投资收益、固定资产出租、外单位捐赠未限定用途的财物、其他单位对本单位的补助以及其他零星杂项收入等。事业单位应当设置“其他收入”科目,该科目平时贷方余额反映其他收入累计数,年终结账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其他收入以实际收到数额予以确认。取得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收入退回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年终结账时,将“其他收入”科目贷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其他收入”科目,贷记“事业结余”科目。

二、支出

事业单位的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及损失。事业单位的支出包括拨出经费、拨出专款、专款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成本费用、销售税金、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建等。

事业单位的支出一般应当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即在实际支出款项时予以确认,对于发生的经营支出,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在确认相关经营收入时结转对应的经营支出。各项支出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额记账。事业单位从事各项业务活动发生的支出,应当正确予以归集,无法直接归集的,应当按标准和规定的比例在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中进行合理分摊。

(一)事业支出

事业单位的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各项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事业单位应当设置“事业支出”科目,该科目平时借方余额反映事业支出累计数,年终结账后该科目应无余额。事业单位发生事业支出时,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年终结账时,将“事业支出”科目借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事业结余”科目,贷记“事业支出”科目。

(二)经营支出

事业单位的经营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经营支出”科目,该科目平时借方余额反映经营支出累计数,年终结账后该科目应无余额。事业单位发生各项经营支出时,借记“银行存款”或有关科目,贷记“经营支出”科目。年终结账时,将“经营支出”科目借方余额全数转入“经营结余”科目,借记“经营结余”科目,贷记“经营支出”科目。

三)销售税金

事业单位的销售税金是指事业单位提供劳务或销售产品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

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按税法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事业单位,应当设置“销售税金”科目,该科目平时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应缴销售税金累计数,年终结账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事业单位按规定计算出应负担的销售税金及附加时,借记“销售税金”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科目;交纳税金及附加时,借记“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四)上缴上级支出

事业单位的上缴上级支出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标准或比例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事业单位应当设置“上缴上级支出”科目,该科目平时借方余额反映上缴上级支出累计数,年终结账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事业单位向上级单位上缴款项时,借记“上缴上级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年终结账时,将本科目借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事业结余”科目,贷记“上缴上级支出”科目。

(五)对附属单位补助

事业单位的对附属单位补助是指事业单位用非财政预算资金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事业单位应当设置“对附属单位补助”科目,该科目平时借方余额反映对附属单位补助累计数,年终结账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事业单位对附属单位补助时,借记“对附属单位补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补助收回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年终结账时,将本科目的借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事业结余”科目,贷记“对附属单位补助”科目。

(六)拨出经费

事业单位的拨出经费是指事业单位按核定的预算拨付所属单位的预算资金。事业单位应当设置“拨出经费”科目,该科目平时借方余额反映已拨出经费累计数,年终结账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事业单位拨出经费时,借记“拨出经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收回拨出经费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拨出经费”科目。年终结账时,将“拨出经费”科目借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事业结余”科目,贷记“拨出经费”科目

第五节会计报表

一、会计报表的组成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其中

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2.收入支出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的收支结余及其分配情况的报表。

3.收入支出表的附表主要有事业支出明细表和经营支出明细表。

4.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了帮助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报表的有关项目等所作的解释。

二、会计报表的编制期间

会计报表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年度决算)三种。

三、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要保证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会计报表必须经单位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审阅签章并加盖公章后上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