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解析版)【人教版】【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解析版)【人教版】【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解析版)【人教版】【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解析版)【人教版】【试题】

2017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商鞅在变法时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他宣传这种观点的直接目的是()

A.建立君主的专制统治B.完成国家民族的统一

C.对付反对改革的贵族D.学习前人的治国经验

2.《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沙塘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了宋代()A.统一国家建立B.江南地区开发C.商品经济繁荣D.民族政权并立3.《新唐书》的选举制提及“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这表明()

A.唐朝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B.科举制起源于隋朝

C.唐朝科举制缺乏创新精神D.隋朝选举制度陈旧

4.在海外,与华侨华人联系最密切的一个词,恐怕就是“唐人街”了.唐人街也被称为华埠或中国城,是在其他国家城市中“华人店铺”聚集的地区.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的准确信息是()

①在海外有“唐人街”

②“唐人街”还有其他名称

③华侨华人的居住区就是“唐人街”

④“唐人街”的名称来源与唐朝的强盛有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

5.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兴起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成果错误的是()

A.尼罗河流域﹣﹣金字塔B.两河流域﹣﹣伊斯兰教

C.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D.黄河流域﹣﹣分封制

6.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神圣不侵犯,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文献是()

A.英国《权利法案》B.英国《王位继承法》

C.法国《人权宣言》D.美国《独立宣言》

7.在日本明治维新的诸多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A.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发展近代教育

C.实行征兵制D.废藩置县

8.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最能发展商品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是()

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

9.“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实际上是()

A.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表现

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C.世界经济呈本土化发展趋势的表现

D.和平发展全球化的表现

10.1893年,中国消费品原料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3%,到190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2.3%,导致中国近代消费品原料进口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B.中俄《瑷珲条约》的影响

C.中日《马关条约》的影响D.《辛丑条约》的影响

11.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2.如图是美国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宣传画,其文意是“援救中国”、“中国正在帮助我们”,这反映出()

A.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B.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C.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D.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

13.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C.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14.这次运动高举“民主”“科学”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这次运动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七七事变

15.“辛亥革命为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国

C.进一步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16.每个时代都有反映其基本特征的口号。下列口号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特征的是()

A.“民主”和“科学”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打倒一切,全面内战”D.“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17.翻开《谢觉哉日记》,1921年6月29日有这样一行字:“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这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其中“大事”是指()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抗战胜利

18.《申报》报道民国时期一场婚礼:“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宜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大众传媒的普及 B.男女实现了平等

C.西方思想的影响 D.封建思想的根除

19.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1935年的一次会议时说:“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是史无前例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一个里程碑。”这次“会议”是()A.遵义会议B.中共一大

C.中共七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如图的日历定格在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它记载着()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中国大陆全部解放D.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21.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A.开国大典B.加入WTO C.澳门回归D.承办APEC

22.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956年”“制度初建”“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中共八大召开D.一五计划完成

23.如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乙到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开展土地改革

B.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革“开始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4.“极其漂亮的廉价棉织品给人民大众带来的利益…(19世纪)贫苦阶层也能像18世纪的中上层人士那样穿得非常整洁,甚至享受服装的乐趣.”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珍妮机的出现B.纺织工厂的涌现

C.火车投入运营D.远洋轮船的使用

25.二战以后,丘吉尔在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的实践不包括()

A.建立北大西洋公的组织B.成立欧共体

C.建立欧盟D.使用欧元

二、材料分析题

26.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认为列强侵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文明史纲》(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个世纪”中反映中国“‘努力”的重大事件有哪些?“获取

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促使中国革命发生了什么变化?

27.材料一1894年之际,洋务军事工业雇用工人约10800人;洋务民用工业雇用个人约8000人;洋务矿业雇用工人约20000人,总计约为39000人 (1843)

年至1893年,中国城镇人口由2072万增加到2351万,城市人口比重由5.1%提高至6%.近代城市的数目在增加。河北的唐山,河南的焦作,湖北的大冶,江西的萍乡,台湾的基隆等地,正是洋务派在那里采新法开矿,才发展为近代城市。(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与哪一运动有关?

材料二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2)据材料二,概括晚清财政收入结构有发生的变化。说明这一变化与材料一运动之间的关系。列举一项这一运动中的民用企业。

材料三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以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为首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如何履行他们的使命的?

材料四《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4)材料四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对传统文化持何种态度?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28.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铸就了惊天动地、气贯长虹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这些伟大的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为中国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按照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一

材料二202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诗歌长征”纪念活动。品读毛泽东的《长征》,帮助他们完成纪念活动。

(2)根据诗歌指出遵义会议后红军在长征中的壮举,并概括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

材料三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国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

(3)1938年在正面战场和1940年杂敌后战场,中华儿女一致抗日,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各是什么?根据材料总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2017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商鞅在变法时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他宣传这种观点的直接目的是()

A.建立君主的专制统治B.完成国家民族的统一

C.对付反对改革的贵族D.学习前人的治国经验

【考点】商鞅变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

【解答】商鞅这一句话意思是治理国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有利于国家发展就不必效法古人,因为他的变法主张遭到守旧贵族的反对,所以他宣传这种观点的直接目的是对付反对改革的贵族.

故选:C.

2.《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沙塘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了宋代()A.统一国家建立B.江南地区开发C.商品经济繁荣D.民族政权并立【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朝时期社会风貌的内容.

【解答】由《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可知,该材料描述的是北宋东京城夜市繁华的状况,夜市的繁华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

故选C.

3.《新唐书》的选举制提及“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这表明()

A.唐朝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B.科举制起源于隋朝

C.唐朝科举制缺乏创新精神D.隋朝选举制度陈旧

【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立.

【解答】据材料“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直接表明了科举制起源于隋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故选B.

4.在海外,与华侨华人联系最密切的一个词,恐怕就是“唐人街”了.唐人街也被称为华埠或中国城,是在其他国家城市中“华人店铺”聚集的地区.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的准确信息是()

①在海外有“唐人街”

②“唐人街”还有其他名称

③华侨华人的居住区就是“唐人街”

④“唐人街”的名称来源与唐朝的强盛有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通过这段材料我们可知在海外有“唐人街”,唐人街也叫华埠或中国城,是海外华侨的聚居地,但是通过材料我们不能看出唐人街与唐朝的关系.

故选A.

5.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兴起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成果错误的是()

A.尼罗河流域﹣﹣金字塔B.两河流域﹣﹣伊斯兰教

C.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D.黄河流域﹣﹣分封制

【考点】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大河流域与对应文明成果.亚洲西部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因形似一轮弯月,土地肥沃,有“新月沃地”之称.

【解答】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

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后来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两河流域与伊斯兰教的对应搭配是错误的.

故选B.

6.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神圣不侵犯,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文献是()

A.英国《权利法案》B.英国《王位继承法》

C.法国《人权宣言》D.美国《独立宣言》

【考点】《独立宣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独立战争》的内容.

【解答】A、《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英王的统治权,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权,从而结束了的君主专制统治,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但并不符合材料中“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英国1701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同为英王子女,不论年龄大小,男性排位先于女性.若长子亡故,王位由其后嗣继承.英王如无子女,王位由其弟继承;

C、《人权宣言》颁布于1789年,时间晚于《独立宣言》;

D、《独立宣言》颁布于1776年,主要内容强调人类平等,天赋人权不可侵犯,主权在民,它不仅宣告了美国诞生,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人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故选D.

7.在日本明治维新的诸多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A.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发展近代教育

C.实行征兵制D.废藩置县

【考点】日本明治维新.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治维新.19世纪中期,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明治政府决心改革,他们制定了一系列向西方学习的政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废藩置县、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

【解答】本题的关键词是“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的内容在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工业;社会生活发明,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在明治维新实施的这些改革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故选B.

8.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最能发展商品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是()

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

【考点】苏俄新经济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经济政策的掌握情况.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故选A.

9.“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实际上是()

A.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表现

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C.世界经济呈本土化发展趋势的表现

D.和平发展全球化的表现

【考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解答】从题干中的“跳出国界,走向世界”等描述可以判断这是跨国公司的特

征.跨国界的投资导致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使世界生产在最合理的区位布局下进行.资本的流动引导了技术的流动、管理的流动和市场的重新划分,而跨国公司又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体现和推动力.

故选B.

10.1893年,中国消费品原料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3%,到190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2.3%,导致中国近代消费品原料进口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B.中俄《瑷珲条约》的影响

C.中日《马关条约》的影响D.《辛丑条约》的影响

【考点】《马关条约》.

【分析】此题为材料选择题,通过材料考查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的史实.【解答】选项A《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选项B《瑷珲条约》签订于1858年,均与题干材料无关;选项D《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但《辛丑条约》规定内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选项C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引发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的热潮,才使得中国近代消费品原料进口额增长.

故选C.

11.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考点】洋务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解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晚清…自强”“开动了近代化”,联系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是清政府进行的一次失败了的自救运动,以“自强”“求富”为旗号,中国的近代化由此起步.

故选A.

12.如图是美国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宣传画,其文意是“援救中国”、“中国正在帮助我们”,这反映出()

A.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B.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C.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D.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认识.

【解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美国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宣传画”“援救中国”“中国正在帮助我们”,联系所学可知,二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美的相互帮助.故选D.

13.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C.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考点】辛亥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影响的准确识记.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故选A.

14.这次运动高举“民主”“科学”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这次运动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七七事变

【考点】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对题干信息准确解读、分析、判断的能力.

【解答】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要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故选C.

15.“辛亥革命为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国

C.进一步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考点】辛亥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对辛亥革命影响的认识.

【解答】题目所给材料“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反映的是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故选B.

16.每个时代都有反映其基本特征的口号。下列口号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特征的是()

A.“民主”和“科学”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打倒一切,全面内战”D.“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考点】七七事变和日本全面侵华.

【分析】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特征.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中日双方在卢沟桥的反复争夺时,日本调集大批援军,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二三师师长赵登禹指挥部队奋起反抗,先后为国捐躯,卢沟桥事变前,面对日军的嚣张气焰,驻守官兵同仇敌忾,睡觉前都要高喊“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解答】A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B为五四爱国运动的口号,C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口号,D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口号.

故选D.

17.翻开《谢觉哉日记》,1921年6月29日有这样一行字:“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这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其中“大事”是指()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抗战胜利

【考点】中共一大.

【分析】本题以《谢觉哉日记》为切入点,考查中共一大的相关知识.

【解答】题干中的关键词为“1921年6月29日”“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润之”“共产主义者”.谢觉哉追忆了毛泽东和何叔衡离开长沙时的情景.一个夜晚…忽闻毛泽东同志和何叔衡同志即要动身赴上海,我颇感到他俩的行动突然,他俩又拒绝我们送上轮船.后来知道,这就是他俩去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故选A.

18.《申报》报道民国时期一场婚礼:“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宜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现象出现

的原因是()

A.大众传媒的普及 B.男女实现了平等

C.西方思想的影响 D.封建思想的根除

【考点】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了我国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解答】由“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宜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可以看出是受外国风俗的影响,即受西方思想的影响.

故选C.

19.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1935年的一次会议时说:“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是史无前例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一个里程碑。”这次“会议”是()A.遵义会议B.中共一大

C.中共七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考点】遵义会议.

【分析】本题以历史学家对1935年的一次会议的评论为切入点,考查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中的信息“1935年”“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国共产党党史上一个里程碑”可知,这次“会议”是指遵义会议.1935年,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故选A.

20.如图的日历定格在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它记载着()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中国大陆全部解放D.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考点】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

【分析】本题考查南京解放的史实.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等候在长江北岸的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解答】A.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在1936年;

C.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祖国大陆全部解放;

D.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故选D.

21.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A.开国大典B.加入WTO C.澳门回归D.承办APEC

【考点】新中国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知识点,重点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解答】材料中的梦想: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开国大典.

故选A.

22.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956年”“制度初建”“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中共八大召开D.一五计划完成

【考点】三大改造完成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解答】由题目中的关键词“1956年”“制度初建”“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可知,这指的是三大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故选B.

23.如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乙到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开展土地改革

B.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革“开始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考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知识.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人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由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左”倾错误在全国的严重泛滥,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重大失误.

【解答】由材料图表可以看出,从乙段到丙段指的是1957﹣﹣1960年,这一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呈下降趋势不断下降,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国民经济遭遇了挫折.故选B.

24.“极其漂亮的廉价棉织品给人民大众带来的利益…(19世纪)贫苦阶层也能像18世纪的中上层人士那样穿得非常整洁,甚至享受服装的乐趣.”该现象的出

现,主要是由于()

A.珍妮机的出现B.纺织工厂的涌现

C.火车投入运营D.远洋轮船的使用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中珍妮机、棉纺织业、火车、轮船引发的影响.【解答】通过读取题干中的“廉价棉织品,享受服装的乐趣”便可以联系到工业革命中的棉纺织业知识点.

A.珍妮机是同时能纺出几根棉纱的纺车.

B.纺织工厂的涌现使其棉纺织品大量出现,普及了棉纺织品的穿着.

C.火车的投入运营扩大了人类活动的空间.

D.远洋轮船的使用方便了人的外出行程.

故选B.

25.二战以后,丘吉尔在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的实践不包括()

A.建立北大西洋公的组织B.成立欧共体

C.建立欧盟D.使用欧元

【考点】欧盟的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欧洲走向联合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二战后,由于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所以欧洲国家认识到联合的重要性,成立欧共体、建立欧盟、使用欧元都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具体的表现.A项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不是欧洲联合的表现,这个组织的成立是美国为了冷战的需要而建立的,其成员也不都是欧洲国家.

故选A.

二、材料分析题

26.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认为列强侵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文明史纲》(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个世纪”中反映中国“‘努力”的重大事件有哪些?“获取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促使中国革命发生了什么变化?

【考点】材料解析题;鸦片战争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阐述见解题.

【分析】(1)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

(2)主要考查列强侵华产生的影响.

(3)考查面对列强侵华,中国人民的探索,以及中国革命发生的变化.

【解答】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准确识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有“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是指鸦片战争;“界碑”的含义是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问,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抗争与探索的相关史实,依据材料中“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等信息可以得出,作者认为列强侵华产生的影响是列强侵华打开了中国大门;引起了中国人思想解放,中国人开始了抗争与探索.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探索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材料中的“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

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辽宁省含答案)

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辽宁省含答案) 2017年大连市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一)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I、II两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各部门之间既相互配合,又互相牵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 中央集权。”下面体现这一特点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公九卿制 D.行省制 2. 商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古代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出现在 A.夏朝B.商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 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 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在促进民众文化素质提高方面贡献最大的发明是 A B C D 4.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批判矛头在思想文化领域主要指向 A.腐朽的宋明理学 B.拜金逐利的风气 C.反动的君主政体 D.董仲舒的新儒学 5.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疯狂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对中国传统经济的重大影响是 A.商品经济开始出现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6. 近代航运业是中国较早出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 行业,也是外国侵略者操纵中国近代国民经济的重要据点性行业之一。中国近代航运业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 A.轮船招商局成立 B.安庆内军械所成立 C.福州船政局成立 D.江南制造总局成立 7. 谭嗣同在《仁学》中大胆抨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纲常礼教,提出了“男女内外通”的主张。据此判断,谭嗣同是主张 A. 民族平等 B.国家独立 C. 男女平等 D. 发展资本主义 8. 纵观孙中山先生一生的奋斗历程,辛亥革命无疑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篇章。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性质的是 A.推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结束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D.颁布了

最新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 1.(3分)(2016?潍坊)计算:20?2﹣3=() A.﹣ B.C.0 D.8 2.(3分)(2016?潍坊)下列科学计算器的按键中,其上面标注的符号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C.D. 3.(3分)(2016?潍坊)如图,几何体是由底面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圆柱构成的,其俯视图是() A.B.C.D. 4.(3分)(2016?潍坊)近日,记者从潍坊市统计局获悉,2016年第一季度潍坊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56.77亿元,将1256.77亿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精确到百亿位)()A.1.2×1011 B.1.3×1011 C.1.26×1011D.0.13×1012 5.(3分)(2016?潍坊)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的结果是() A.﹣2a+b B.2a﹣b C.﹣b D.b 6.(3分)(2016?潍坊)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sinα=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锐角α等于() A.15°B.30°C.45°D.60° 7.(3分)(2016?潍坊)木杆AB斜靠在墙壁上,当木杆的上端A沿墙壁NO竖直下滑时,木杆的底端B也随之沿着射线OM方向滑动.下列图中用虚线画出木杆中点P随之下落的路线,其中正确的是()

A.B.C. D. 8.(3分)(2016?潍坊)将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结果中不含有因式a+1的是()A.a2﹣1 B.a2+a C.a2+a﹣2 D.(a+2)2﹣2(a+2)+1 9.(3分)(2016?潍坊)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M与x轴相切于点A(8,0),与y 轴分别交于点B(0,4)和点C(0,16),则圆心M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是() A.10 B.8C.4D.2 10.(3分)(2016?潍坊)若关于x的方程+=3的解为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B.m<且m≠C.m>﹣D.m>﹣且m≠﹣ 11.(3分)(2016?潍坊)如图,在Rt△ABC中,∠A=30°,BC=2,以直角边AC为直径作⊙O交AB于点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B.﹣ C.﹣D.﹣ 12.(3分)(2016?潍坊)运行程序如图所示,规定:从“输入一个值x”到“结果是否>95”为一次程序操作,如果程序操作进行了三次才停止,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2017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 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是() ①汉字的演变与成熟②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③造纸术的发明④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 873 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 103 450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 B.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 C.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 D.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 4. 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 5. 为下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6. 1862年6月26 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7. 山西现有红色遗址600多处,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不同时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图是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去参观太原解放纪念馆时拍摄的照片及批注说明。据此判断,与太原解放的背景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江苏省灌云县实验中学2018届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

灌云县实验中学 2018届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政史共100分钟试卷分值:60分) 一、选择题(1—10每题1分,11—17每题2分,共24分,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的表格内) 1.下列图片符合半坡人生活特征的是() 第3题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秦朝这些措施实质上()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C.掌管国家军事权力 D.实现了国家统一 3. 历史地图直观地再现历史,右上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西周分封制 B.春秋诸侯争霸 C.战国诸侯争霸 D.三国鼎立 4.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其中尚书省的主要职责是() A.起草政令 B.执行政务 C.负责审核 D.考核官吏 5.“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6.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学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单元,小华归纳了 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C.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7.毛泽东在1949年元旦献词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此时解放战争的形势是() A.战略反攻打响 B.战略决战即将开始 C.三大战役胜利在望 D.渡江战役已经开始 8.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开始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C.土地改革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 9.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 希腊“极盛时期”

山东省潍坊市2017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和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17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和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分,满分 分)。 .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 ×? ? ?.? ÷??? .? ? ? .(? ) ? .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其俯视图是() ?. . . . .可燃冰,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新能源.据报道,仅我国可燃冰预测远景资源量就超过了 ??亿吨油当量.将 ??亿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 . ??× . × ? . × ? .小莹和小博士下棋,小莹执圆子,小博士执方子.如图,棋盘中心方子的位置用(﹣ , )表示,右下角方子的位置用( ,﹣ )表示.小莹将第 枚圆子放入棋盘后,所有棋子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他放的位置是() ?.(﹣ , ) .(﹣ , ) .( ,﹣ ) .(﹣ ,﹣ ) .用教材中的计算器依次按键如下,显示的结果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介于()之间.

?. 与 . 与 .?与? .?与 .如图,∠ ??? ?,??∥ ?,则∠↑与∠↓满足() ?.∠↑?∠↓? ? ? .∠↓﹣∠↑? ? .∠↓? ∠↑ .∠↑?∠↓? ? .甲、乙、丙、丁四名射击运动员在选选拔赛中,每人射击了 次,甲、乙两人的成绩如表所示.丙、丁两人的成绩如图所示.欲选一名运动员参赛,从平均数与方差两个因素分析,应选() 甲 乙 平均 数 方差 ?.甲 .乙 .丙 .丁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其中??< ,?、?为常数,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以是() ?. . .

. .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 ?.?> .如图,四边形????为⊙ 的内接四边形.延长??与 ?相交于点?,??⊥ ?,垂足为?,连接 ?,∠???????,则∠ ??的度数为() ?. ?? . ?? . ? . ? ?.定义???表示不超过实数?的最大整数,如? ? ,?﹣ ?﹣ ,?﹣ ?﹣ .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方程???? ? 的解为()??. ?. 或 . 或 . 或 .或﹣ .点?、 为半径是 的圆周上两点,点 为的中点,以线段 ?、 ?为邻边作菱形????,顶点 恰在该圆直径的三等分点上,则该菱形的边长为()

2017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 (开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017·河南)1.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洛阳白马寺洛阳龙门石窟日本唐招提寺内鉴真塑像A.寺院建筑的中国化 B.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C.文化传播者的坚韧 D.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 (2017·河南)2.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这描述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7·河南)3.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2017·河南)4.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 (2017·河南)5.上海的这次会议除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当时的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是,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起来了。这次会议()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D.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2017·河南)6.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用28年的斗争历程证明了这一重要结论。下面属于这一历程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 B.南昌起义 C.台儿庄战役 D.西藏和平解放 (2017·河南)7.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 A.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 C.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 D.标志着解 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2017·河南)8.右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 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训练

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训练 ()1、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的“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 B商鞅变法 C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D百家争鸣 ()2. 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这是为了纪念 A.鉴真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3.“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材料所述的“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4.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表现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其表现主要在于 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B.传播新思想 C.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D .筹建海军 ()5.“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的社会风貌变 化应出现在 A.戊戌变法后 B .洋务运动后 C .辛亥革命后 D.护国运动后()6.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主要是因为这场革命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结束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7.从1995年起,沈阳市每年都会在某日的夜晚鸣响防空警报,以示国耻。这一做法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那么这一做法所特选的日子应是: A.1月1日B.9月18日C.8月13日D.7月7日 ()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他们应去的城市是 A.北京B.上海C.济南D.长沙 ()9、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写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施第六个五年计划D.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开始 ()10、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革命的共同作用是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C.基本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D.消灭了地主阶级 ()11、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创新精神的是A.农业合作化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 C.手工业合作化D.没收官僚资本 ()12.依据所学知识判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是英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公民权利的变化? A.“光荣革命”期间B.权利法案》颁布后 C.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D.英国共和时代 1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影响 14、唐朝实行民族政策。西北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 15、1727年,清雍正时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16、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设,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清朝时设置(1684年),隶属福建省,巩固了我国的海防。 17、北伐战争:目的:时间:1926年主要 对象:主战场: 18、西安事变:时间:目的: 结果: 影响: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明治维新主要措施: (1)政治上: (2)经济上: (3)在社会生活方面:

2019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9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试题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项目填涂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3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一)下面是一份“数字化阅读辩论赛”的辩论陈词,阅读后完成1-3题。 数字化阅读(虽然/即使)降低了阅读的门槛 ..,但往往表现为一种“浅阅读”。浅阅读 容易使我们缺乏缜密细致的思考,导至 ..看似读了很多,实则收获有限。当我们在芜杂 ..的信 息中流恋忘返 ..信息的跑马场。所以,数字化阅读时代,我们依然拥有....时,大脑就成了零散 深阅读的权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深阅读呢?选择成体系.有深度的作品和广为认可的经典著作,运用顺序渐进、(归根结底/创根问底)探究(质疑/置疑)的方法去读。我们 (假如/即便)做不到像古人读书那样废寝忘食 ... ..的信息中独具慧 ....、皓首穷经 ....,也应当在纷烦 眼.,不断提升阅读的品位和质量,提高与新时代相适应的能力和素质。综上所述,数字化 阅读中,通过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思维敏捷 ..的青年。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门槛(kǎn)导至流恋忘返 B.镇密(zhēn)芜杂顺序渐进 C.零散(sàn)纷烦废寝忘食 D.皓首(hào)敏捷独具慧眼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A.虽然归艰结底置疑即便 B.即使创根司底质疑假如 C.虽然刨根问底质疑即便 D.即使归根结底置疑假如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的青年。 B.通过深阅读,我们能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的青年。

安徽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 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2.图1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卡片,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主题是 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B.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D.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3.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哉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4. 20世纪20年代,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缘于对信念的坚守毅然决然地选择暴力反抗的道路,从此,一支英

雄的人民军队开始诞生。这次事件是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 5.九一八事变后,《生活画报》刊载了《东北义勇军喋血苦战情形》和《沦亡一年后东北情况》等图片,真 实记录了日军的侵华暴行和东北军民的英勇抗战。这反映了 A.日军侵华蓄谋已久B.日本是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 C.全面抗战已经开始D.中国是最早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 6.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 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科学引领未来。最早提出图2原理的科学家是 A.阿基米德B.瓦特C.牛顿D.爱迪生 8.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这说明该画作体现的主要精神是 A.现实主义B.人文主义C.浪漫主义D.蒙昧主义 9.“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的那样顺利。至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这段文字描写的是A.普法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10.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史实结论 A 欧洲人称0—9十个数字为阿拉伯数字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B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征收粮食税苏俄实行的是农民土地私有制

2017年广东省历史中考真题(有答案)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 ●瓦子(舍)在城市出现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句子长短不一的新诗歌体裁的出现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中考历史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 )1.题1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 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青铜朝代 D .铁器时代 ( )2.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 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 读源于(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宗法制 D .分封制 ( 史实 推论 A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 B 丝绸之路通达欧洲 丝绸之路因为只运输丝织品而得名 C 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内地 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 D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标志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 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 A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 )5.题5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 )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 )6.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 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控制军队 B .强化皇权 C .钳制思想 D .改革科举 ( )7.《中国历史十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 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 .闭关锁国 B .休养生息 C .轻徭薄赋 D .重文轻武 ( )8.观察题8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 D .协定关税影响 ( )9.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 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 A .舰船数量劣势 B .洋务运动贡献 C .甲午战败原因 D .维新变法成效 ( )10.林伯渠说:“对许多末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 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A .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 .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 .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 .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 )11.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 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 .东北沦陷局部抗战 C .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D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12.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 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 A .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D .国民政府西迁重庆 ( )13.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 会。”这个人是( ) A .张謇 B .张之洞 C .詹天佑 D .李鸿章

2017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解析及2018河南中考预测1.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洛阳白马寺洛阳龙门石窟日本唐招提寺内鉴真塑像

6.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用28年的斗争历程证明了这一重要结论。下面属于这一历程的历史事件是( ) A .五四运动 B .南昌起义 C .台儿庄战役 D .西藏和平解放 7.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 ) A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 .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 C .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D .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8.右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 .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 .大力发展重工业 C .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 .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9.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増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 A .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B .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 .使农业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 .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10.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大 C .中共十三大

11.近年来,华为、中兴、航天科工、中芯国际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领跑“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转变,使中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这主要是由于我国( ) A .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B .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C .努力维护周边地区安全 D .鼓励发展对外贸易 12.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南美洲的木薯传入非洲和亚洲,土豆传入西欧,地瓜和玉米流入中国;而其它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绵羊、猪等,也传入了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 ) A .促进了洲际间交通的发展B .促进了美洲人口的增加 C .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D .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 13.“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是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理性”、“自然法”等是当时思想家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汇。启蒙思想家热衷“理性”一词是由于( ) A .自然科学的发展B .新航路的开辟 C .人文主义的出现D .资本主义兴起 14.恩格斯指出: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象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这里强调了拿破仑( ) A .受到德国人民的欢迎B .损害了德国的利益 D .有利于德国的统一 15.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由12个小时降低为一个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据此,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B .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 C .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发展

广东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机密★启用之前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在答题卡上填写字迹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 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 黑。 3.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 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 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个体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 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 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 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题1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 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 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朝代 题1—1图石斧题1—2图骨耜(复原图)D.铁器时代 2.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3、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A 公元前138 年,张骞出使西域 B 丝绸之路通达欧洲 4、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5、题5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 现的朝代是

2020届中考历史模拟类编:世界现代史综合题(有答案)(加精)

世界现代史综合题 一、选择题 )C 史实结论 A 欧洲人称0~9十个数字为阿拉伯数字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B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征收粮食税苏俄实行的是农民土地私有制 C 美国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新政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 根据《欧洲联盟条约》发行欧元欧洲具有统一的货币政策 施都()A 图1 五年计划,四年完成图2 工作付酬的美国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C.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 D.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的完成 ◆(2017·江苏淮安)19.下列哪一项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共同作用?()C A.削弱了政府的权力B.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C.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D.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二、非选择题 ◆(2017·广东)27.回看历史,昭示未来。历史最终证明,冷战没有真正的赢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但)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的出现……“杜鲁门主义”演说是冷战的宣言,紧接着美国政府又提出马歇尔计划。 ——搞编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材料二如题27表 组织成立时间性质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为遏制苏联,由美国策划成立的军事政治集团 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由苏联控制,与北约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材料三 形成均势,竞赛的结果,使得双方都拥有多次毁灭对方的能力……美苏尽管争夺激烈,但竭力避免直接碰撞,两国之间并没有发生战争。 ——摘自岳麓书社《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四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西欧和日本都有自己的主张,中国要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使冷战在欧洲的对抗有了什么新发展?(1分)这标志着什么世界格局的形成?(1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两国“没有发生战争”的原因有哪些?(2分)长期的军备竞赛给美苏两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说明,美国是否达到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目的?(2分)从处理大国之间的关系来说,冷战留下了哪些教训?(2分) 27.(1)由战时同盟关系到战后同盟关系的破裂。

2019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中考真题

2019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9·潍坊中考)右图为清代潍县籍收藏家陈介祺收藏过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 铭记周王册封而铸。它属于() A.酒器 B.食器 C.乐器 D.礼器 2.(2019·潍坊中考)“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秦朝改变这一局面的重大措施是()A.实行郡县制 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 D.设置丞相 3.(2019·潍坊中考)央视《国宝档案》曾介绍过青州博物馆“镇馆之宝”——赵秉忠状元卷。“状元”这一称号源于() A.百家争鸣 B.商鞅变法 C.刺史制度 D.科举制度 4.(2019·潍坊中考)有人估算,十七、十八世纪,约占世界总产量一半的白银输入中国,大多成为流通货币。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君主专制强化 B.商品经济发达 C.科技领先世界 D.农业经济衰落 5.(2019·潍坊中考)清代潍县县令郑板桥以竹寄情,表达爱民情怀的诗句是()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D.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 6.(2019·潍坊中考)《申报》评论道: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铁舰钢舰,其大倍于日本,其数亦多于日本,而又设机器局以制枪械……十余年来,旧观顿改。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民用工业远超日本 B.近代军事工业发展 C.海上交通运输发达 D.旧式兵器全部淘汰 7.(2019·潍坊中考)右图漫画描绘了《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载歌载舞,中国 充当局外看客的场景。它反映了() A.列强在华利益冲突消失 B.中国领土主权完全丧失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8.(2019·潍坊中考)它是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它是() A.义和团运动 B.护国战争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9.(2019·潍坊中考)1901年,“建设新中国”一词在报刊上频繁出现,有人倡言“推翻旧政府”“立党救国”。这反映了() A.维新变法影响深远 B.中国同盟会力量壮大 C.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D.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 10.(2019·潍坊中考)1905年5月,依然被称为“老爷”的京师大学堂学生,穿起了短袖衫,开始了首届西式运动会。这反映了京师大学堂() A.是中国近代首所新式学校 B.具有新旧交织的时代特点 C.创办于科举制度废除之后 D.首创完备的新式教育体制 11.(2019·潍坊中考)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 A.帝制复辟 B.军阀混战 C.日本侵华 D.东北易帜 12.(2019·潍坊中考)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山东广播电台“齐鲁英烈谱”讲述了王尽美的革命事迹。他取名“尽美”表达了() A.坚定献身革命的信念 B.投身家乡建设的豪情 C.追求个人幸福的愿望 D.抗击外地入侵的决心

2017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题1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 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 证他们生活在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青铜朝代 D .铁器时代 2.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宗法制 D 分封制 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5、题5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6、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 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A 、控制军队 B 、强化皇权 C 、钳制思想 D 、改革科举 7、《中国历史十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A 、闭关锁国 B 、休养生息 C 、轻徭薄赋 D 、重文轻武 8、观察题8表,导致表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通商口岸的开放 B 、小农经济的破产 题1—1图石斧 题1—2图骨耜(复原图)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协定关税的影响 9、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A、舰船数量的劣势 B、洋务运动的贡献 C、甲午战败的原因 D、维新变法的成效 10、林伯渠说:“对许多末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11、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 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2、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A、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D、国民政府西迁重庆 13、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这个人是 A、张謇 B、张之洞 C、詹天佑 D、李鸿章 14、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A、全境解放 B、社会主义 C、国家富强 D、民族独立 15、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6、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 A、《朝鲜停战协定》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一个中国”的原则 D、中国加入联合国 17、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后,中国农村长期保持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到80年代初,以“家庭(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得到广泛推行。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 A、土地所有权变化 B、经济体制的变革 C、乡镇企业的出现 D、农民积极性提高 18、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19、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殖民者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这一“心病”直接推动了西欧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的兴起 C、工业革命的爆发 D、科学革命的开展

吉林省长春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doc

吉林省长春市2017 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我国近代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3.在“实业救国”主张下创办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 .安庆内军械所 C.福州船政局 D .大生纱厂 4.撰写《制碱》一书,公布制碱奥秘,打破碱业垄断的是 A.魏源 B .严复 C.侯德榜 D .詹天佑 5.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行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6.下列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成就的是 A.长春一汽建成投产 B .大庆油田的建成 C.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D .浦东开发区的设立 7.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打破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是在A.“三不”政策调整后 B .“九二共识”达成后 C.汪辜会谈开展后 D .八项主张提出后 8.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的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 .万隆会议 9.尼罗河流域孕育的文明古国是 A.古巴比伦王国 B .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 .古代中国

10.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封闭和孤立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整体的事件是A.文艺复兴 B .新航路的开辟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11.“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此规定出自于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 .《法典》 12.右图人物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吏人类的理性迅速发展,教导人们走向自由。 他是 A.莎士比亚 B .伏尔泰 C.牛顿 D .达尔文 13.掀开法国大革命序幕的事件是 A.来克星顿枪声 B .萨拉托加战役 C.攻占巴士底狱 D .萨拉热窝事件 14.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指 A.巴黎公社 B .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5.英国煤的开采量从1770 年的600 万吨增至1861 年的5700 万吨。与这种“变化”有关的是 A.发电机的发明 B .蒸汽机的推广 C.内燃机的出现 D .计算机的使用 16.1929 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最先爆发于 A.英国 B .日本 C.美国 D .德国 17.以下改革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