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比表面积及BET理论

比表面积及BET理论

比表面积及BET理论
比表面积及BET理论

比表面积及BET理论

比表面积是指每克物质中所有颗粒总外表面积之和,国际单位是:m2/g ,比表面积是衡量物质特性的重要参量,其大小与颗粒的粒径、形状、表面缺陷及孔结构密切相关;同时,比表面积大小对物质其它的许多物理及化学性能会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随着颗粒粒径的变小,比表面积成为了衡量物质性能的一项非常重要参量,如目前广泛应用的纳米材料。比表面积测定分析有专用的比表面积测试仪,国内比较成熟的是动态氮吸附法,比表面积研究和相关数据报告中,只有采用BET方法检测出来的结果才是真实可靠的,国内目前有很多仪器只能做直接对比法的检测,现在国内也被淘汰了。目前国内外比表面积测试统一采用多点BET法,国内外制定出来的比表面积测定标准都是以BET测试方法为基础的,请参看我国国家标准(GB/T 19587-2 004)-气体吸附BET原理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的方法。比表面积检测其实是比较耗费时间的工作,由于样品吸附能力的不同,有些样品的测试可能需要耗费一整天的时间,如果测试过程没有实现完全自动化,那测试人员就时刻都不能离开,并且要高度集中,观察仪表盘,操控旋钮,稍不留神就会导致测试过程的失败,这会浪费测试人员很多的宝贵时间。

比表面积是粉体材料,特别是超细粉和纳米粉体材料的重要特征之一,粉体的颗粒越细,其比表面积越大,其表面效应,如表面活性、表面吸附能力、催化能力等越强。比表面积大小性能检测在许多的行业应用中是必须的,如石墨、电池、稀土、陶瓷、氧化铝、化工等行业及高校粉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分析、监测环。另外,在消防行业,灭火材料的比表面积直接决定了灭火的效率。

BET理论

S.Brunauer(布鲁尼尔)、P.Emmett(埃密特)和E.Teller(特勒)于1938年提出的BET多分子层吸附理论,其表达方程即BET方程,推导所采用的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一、固体表面是均匀的,发生多层吸附;二、除第一层的吸附热外其余各层的吸附热等于吸附质的液化热。推导有热力学角度和动力学角度两种方法,均以此假设为基础。

由其假设可以看出BET方程推导中,把第二层开始的吸附看成是吸附质本身的凝聚,没有考虑第一层以外的吸附与固体吸附剂本身的关系(详细BET二常数和三常数方程,其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推导,若需要可提供)。大量实验也证实,固体吸附剂的不同所造成其本身表面能不同而对吸附质第一层以外的吸附的影响是很弱的。对于低温氮吸附法,氮气作为吸附质,BET方程成立的条件是要求氮气分压范围为0.0 5-0.35,其原因也就出于此两个假设(在相对压力小于0.05时建立不起多层物理吸附平衡,甚至连单分子物理吸附也远未形成;而在相对压力大于0.35时,孔结构使毛细凝聚的影响突显,定量性及线性变差)。

比表面测试法

比表面积测定

测试方法分类

比表面积测试方法有两种分类标准。一是根据测定样品吸附气体量多少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连续流动法、容量法及重量法(重量法现在基本上很少采用);另一种是根据计算比表面积理论方法不同可分为:直接对比法比表面积分析测定、Langmui r法比表面积分析测定和BET法比表面积分析测定等。同时这两种分类标准又有着一定的联系,直接对比法只能采用连续流动法来测定吸附气体量的多少,而BET法既可以采用连续流动法,也可以采用容量法来测定吸附气体量。

连续流动法

连续流动法是相对于静态法而言,整个测试过程是在常压下进行,吸附剂是在处于连续流动的状态下被吸附。连续流动法是在气相色谱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热导检测器来测定样品吸附气体量的多少。连续动态氮吸附是以氮气为吸附气,以氦气或氢气为载气,两种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使氮气达到指定的相对压力,流经样品颗粒表面。当样品管置于液氮环境下时,粉体材料对混合气中的氮气发生物理吸附,而载气不会被吸附,造成混合气体成分比例变化,从而导致热导系数变化,这时就能从热导检测器中检测到信号电压,即出现吸附峰。吸附饱和后让样品重新回到室温,被吸附的氮气就会脱附出来,形成与吸附峰相反的脱附峰。吸附峰或脱附峰的面积大小正比于样品表面吸附的氮气量的多少,可通过定量气体来标定峰面积所代表的氮气量。通过测定一系列氮气分压P/P0下样品吸附氮气量,可绘制出氮等温吸附或脱附曲线,进而求出比表面积。通常利用脱附峰来计算比表面积。

脱附曲线

特点:连续流动法测试过程操作简单,消除系统误差能力强,同时具有可采用直接对比法和BET方法进行比表面积理论计算。

容量法

容量法中,测定样品吸附气体量多少是利用气态方程来计算。在预抽真空的密闭系统中导入一定量的吸附气体,通过测定出样品吸脱附导致的密闭系统中气体压力变化,利用气态方程P*V/T=nR换算出被吸附气体摩尔数变化。

直接对比法

直接对比法比表面积分析测试是利用连续流动法来测定吸附气体量,测定过程中需要选用标准样品(经严格标定比表面积的稳定物质)。并联到与被测样品完全相同的测试气路中,通过与被测样品同时进行吸附,分别进行脱附,测定出各自的脱附峰。在相同的吸附和脱附条件下,被测样品和标准样品的比表面积正比于其峰面积大小。

参比法

计算公式如下:

Sx:被测样品比表面积S0:标准样品比表面积,

Ax:被测样品脱附峰面积A0:标准样品脱附峰面积

Wx:被测样品质量W0:标准样品质量

优点:无需实际标定吸附氮气量体积和进行复杂的理论计算即可求得比表面积;测试操作简单,测试速度

公式

快,效率高

缺点:当标样和被测样品的表面吸附特性相差很大时,如吸附层数不同,测试结果误差会较大。

直接对比法仅适用于与标准样品吸附特性相接近的样品测量,由于BET法具有更可靠的理论依据,目前国内外更普遍认可BET法比表面积测定。

BET比表面积测定法

BET理论计算是建立在Brunauer、Emmett和Teller三人从经典统计理论推导出的多分子层吸附公式基础上,即著名的BET方程:

公式

P: 吸附质分压P0: 吸附剂饱和蒸汽压

V: 样品实际吸附量Vm: 单层饱和吸附量

C:与样品吸附能力相关的常数

由上式可以看出,BET方程建立了单层饱和吸附量Vm与多层吸附量V之间的数量关系,为比表面积测定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数量关系

BET方程是建立在多层吸附的理论基础之上,与许多物质的实际吸附过程更接近,因此测试结果可靠性更高。实际测试过程中,通常实测3-5组被测样品在不同气体分压下多层吸附量V,以P/P0为X轴,为Y轴,由BET方程做图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从而求得Vm值计算出被测样品比表面积。理论和实践表明,当P/P0取点在0.05-0.35范围内时,BET方程与实际吸附过程相吻合,图形线性也很好,因此实际测试过程中选点需在此范围内。由于选取了3-5组P/P0进行测定,通常我们称之为多点BET。当被测样品的吸附能力很强,即C值很大时,直线的截距接近于零,可近似认为直线通过原点,此时可只测定一组P/P0数据与原点相连求出比表面积,我们称之为单点BET。与多点BET相比,单点BET结果误差会大一些。

若采用流动法来进行BET测定,测量系统需具备能精确调节气体分压P/P0的装置,以实现不同P/P0下吸附量测定。对于每一点P/P0下BET吸脱附过程与直接对比法相近似,不同的是BET法需标定样品实际吸附气体量的体积大小,而直接对比法则不需要。

特点:BET理论与物质实际吸附过程更接近,可测定样品范围广,测试结果准确性和可信度高,特别适合科研及生产单位使用。

BET理论最大优势考虑到了由样品样品吸附能力不同带来的吸附层数之间的差异,这是与以往标样对比法最大的区别;BET公式是现在行业中应用最广泛,测试结果可靠性最强的方法,几乎所由国内外的相关标准都是依据BET方程建立起来的。

(完整版)矿粉比表面积B.doc

检测项目样品状态环境温、湿度 检测地点检测依据检测日期 第页,共页 检测用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编号 1 电子分析天平 2 比表面积仪 3 烘箱 4 李氏瓶 5 恒温水槽 其它滤纸等 密度检测数据 次数试样质 量(g) 读数1(cm3)读数2(cm3) 单次密度 (g/cm3) 密度 (g/cm3) 水浴恒温 (℃) 1 60.00 0.8 21.9 2.84 2.84 20 2 60.07 1.0 22.2 2.83 细度(比表面积法)检测数据 1、标样及所标定设备的相关参数 密度ρs(g/cm3) 比表面积 (cm2 /g) 空隙率εs 压力计液面降落时 间Ts(s) 环境温度 (℃) 空气粘度ηs(μPa.s) 3.14 3270 0.5 72.14 20.4 / 2、试样比表面积测定 次数试验温度 (℃) 试样体积 (cm3) 初选 空隙率 εs 确定 空隙率 εi 试样质量 (g) 压力计液面 降落时间 Ti(s) 单次 比表面积 (cm2 /g) 比表面积 (cm2 /g) 1 20.6 1.846 0.5 0.5 2.621 81.28 3684 3710 2 20.4 1.846 0.5 0.5 2.621 82.30 3731 计算公式 W=ρv(1-ε)注:如果试验时温度与 标定时温度之差不大于 3℃时,可不考虑空气粘 度的影响。 审核: 试验: 记录日期:

检测项目样品状态环境温、湿度 检测地点检测依据检测日期 第页,共页 检测用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编号 1 电子分析天平 2 比表面积仪 3 烘箱 4 李氏瓶 5 恒温水槽 其它滤纸等 密度检测数据 次数试样质 量(g) 读数1(cm3)读数2(cm3) 单次密度 (g/cm3) 密度 (g/cm3) 水浴恒温 (℃) 1 2 细度(比表面积法)检测数据 1、标准样品及所标定设备的相关参数 密度ρs(g/cm3) 比表面积 (cm2 /g) 空隙率εs 压力计液面降落 时间Ts(s) 环境温度 (℃) 空气粘度ηs(μPa.s) 2、试样比表面积测定 次数试验温度 (℃) 试样体积 (cm3) 初选 空隙率 εs 确定 空隙率 εi 试样质量 (g) 压力计液面 降落时间 Ti(s) 单次 比表面积 (cm2 /g) 比表面积 (cm2 /g) 1 2 计算公式 W=ρv(1-ε)注:如果试验时温度与 标定时温度之差不大于 3℃时,可不考虑空气粘 度的影响。 审核: 试验: 记录日期:

勃式比表面积测定仪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勃式比表面积测定仪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勃式比表面积测定仪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操作步骤 1.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连接到压力计上。 2.打开微型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 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扩大部下端时关闭阀门。当压力计内 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一个刻度时开始计时,当液体的凹 月面下降到第二条刻度线时停止计时,记录液面从第一条 刻度线到第二条刻度线所需的时间。以秒记录,并记下试 验时的温度(℃)。 3.计算被测试样比表面积值。 二、注意事项 1.透气圆筒与压力计要保证紧密连接不致漏气,并不振

动所制备的试料层。 2.透气圆筒连接到压力计时要轻轻按住U形管,防止U形管折断。 3.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时压力计内液体不得超出扩大部下端,防止液体进入电磁泵。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水泥矿粉比表面积检验细则

水泥矿粉比表面积检验细则 一、依据标准:《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GB/T 8074— 2008)。 二、仪器设备: 1、Blaine透气仪,由透气圆筒、压力计、抽气装置等 三部分组成。 2、透气圆筒内径为12.70±0.05mm,由不锈钢制成。圆筒内表面的光洁度为▽6,圆筒的上口边应与圆筒主轴垂直,圆筒下部锥度应与压力计上玻璃磨口锥度一致,二者应严密连接。在圆筒内壁,距离圆筒上口边55±10㎜处有一突出的宽度为0.5~1㎜的边缘,以放置金属穿孔板。 3、穿孔板由不锈钢或其他不受腐蚀的金属制成,厚度为1.0~0.1mm。在其面上,等距离地打有35个直径1mm的小孔,穿孔板应与圆筒内壁密合。穿孔板二平面应平行。 4、捣器用不绣钢制成,插入圆筒时,其间隙不大于0.1mm。捣器的底面应与主轴垂直,侧面有一个扁平槽,宽度为3.0±0.3mm。捣器的顶部有一个支持环,当捣器放入圆

筒时,支持环与圆筒上口边接触,这时捣器底面与穿孔原板之间的距离为15.0±0.5mm。 5、压力计 U形压力计的尺寸,由外径为9mm的,具有标准厚度的玻璃管制成。压力计一个臂的顶端有一个锥形磨口与透气圆筒紧密连接,在连接透气圆筒的压力计臂上刻有环形线。从压力计底部往上280~300mm处有一个出口管,管上装有一个阀门,连接抽气装置。 6、抽气装置用小型电磁泵,也可用抽气球。 7、滤纸采用符合国标的中速定量滤纸。 8、分析天平分度值为1mg。 9、计时秒表精确读到0.5s。 10、烘干箱 三、试样准备: 1、将110±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的标准试 样,倒入100ml的密闭瓶内,用力摇动2min,将结成团的试样振碎,使试样松散。静置2min后,打开瓶盖,轻轻搅拌,使在松散过程中落到表面的细粉,分布到整个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1目的、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采用勃氏法进行水泥比表面积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它粉状物料。本方法不适用于测定多孔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 2 仪器设备 2.1Blaine 透气仪:由透气圆筒、压力计、抽气装置等三部分组成。 2.2透气圆筒:内径为±,由不锈钢制成。 2.3穿孔板:由不锈钢或其他不受腐蚀的金属制成,厚度为~。捣器:用不锈钢制成,插入圆筒时,其间隙不大于。 2.4压力计:U形压力计,由外径为 9mm 的,具有标准厚度的玻璃管制成。 2.5抽气装置:用小型电磁泵,也可用抽气球。 2.6滤纸:采用符合国标的中速定量滤纸。 2.7分析天平:分度值为 1mg。 2.8计时秒表:精确读到。 2.9烘干箱。 3材料 3.1压力计液体压力计液体采用带有颜色的蒸馏水。 3.2基准材料基本材料采用中国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制备的标准试样。 4 仪器校准 漏气检查。将透气圆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接到压力计上。用抽气装置 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部分气体,然后关闭阀门,观察是否漏气。如发现漏 气,用活塞油脂加以密封。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 4.2.1用水银排代法将二片滤纸沿圆筒壁放入透气圆筒内,用一直径比透气圆筒略小一细长棒往下按,直到滤纸平整放在金属的空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用一小块薄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圆筒口平齐,并须保证在玻璃板和水银表面之间没有气泡或空洞存在。从圆筒中倒出水银,称量,精确至。重复几次测定,到数值基本不变为止。然后从圆筒中取出一片滤纸,试用约的水泥,按照条要求压实水泥层。再在圆筒上部空间注入水银,同上述方法除去气泡、压平、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直到水银称量值相差小于 50mg 为止。 4.2.2圆筒内试料层体积V按式(1)计算。精确到。 V=(P1-P2)/ρ水银 (1)式中:V ──试料层体积,cm3; P1──未装水泥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P2──装水泥后,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ρ水银──试验温度下水银的密度,g/cm3(见附录A表A1)。

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操作规程

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操作规程 (一)操作方法 1、加水:接通电源,按复位键,仪器显示LL_ _,并闪烁,往U形管中加水,待水位慢慢地快接近最下面的光电开关时,在U形管右边放入浮球,当浮球接近最下面的光电开关时,改用滴管加水,当仪器显示温度时(如20℃),表示水位已够。 2、仪器的漏气检查,进行试验前,必须检查仪器是否漏气。检查的方法是,用胶皮塞塞紧圆筒口(胶塞与玻璃管需要凡士林密封),按测定按钮0.5秒,显示器显示cd_ _ ,然后连续按确认按钮直到气泵抽气,气泵停止后,用手表计时,在5分钟之内液面如未明显下降,显示器仍然显示cd_ _ ,就证明仪器并未漏气;否则必须找出漏气处用活塞油脂(如凡士林)加以密封。 (3)气泵速度调整:如果电磁泵抽气速度过快或过慢可用螺丝刀调整仪器后背面圆孔内螺丝,顺时针调为减小,逆时针调为增大。(二)保养及注意事项 1、试验前进行漏气检查,发现漏气处理完毕后进行试验。 2、当环境温度低于8℃或高于34℃时,仪器将报警,并且显示板闪烁HL8或HH34. 3、不要将仪器放在光线直射的地方。 4、如果电磁泵抽气速度过快或过慢可用螺丝刀调整仪器后背面圆孔内螺丝,顺时针调为减小,逆时针调为增大。 5、仪器有较大搬动时或更换水泥品种时必须重新标定仪器。

6、测定时玻璃管内的水位必须和标定时玻璃管内的水位一致否则必须重新标定仪器。水位的变化将导致结果很大的误差(如增加1滴水,比表面积将增加3-4倍),因此做完试验后,可用胶塞将玻璃管密封,防止水分蒸发,以保证本仪器的准确性。 7、如果你测试的结果重复性不好,请你检查玻璃管是否有裂痕或漏气,然后重新标定仪器。

粉煤灰比表面积测定

粉煤灰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用勃氏比表面积透气仪(简称勃氏仪)来测定粉煤灰的比表面积,也适用于比表面积在2 000~6 000cm 2/g 范围内的其他各种粉状物料,不适用于测定多扎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 2 仪器设备 2.1 勃氏仪 2.2 透气圆筒 2. 3 穿孔板 2.4 捣器:用不锈钢或铜质材料制成。 2.5 U 形压力计 2.6 抽气装置 2.7 滤纸:中速定量滤纸。 2.8 分析天平:感量为0.001g 。 2.9 秒表:分度值为0.5s 。 2. 10 烘箱:控温精度±1℃。 3 材料 3.1 压力计液体 压力计液体采用带有颜色的蒸馏水。 3.2 汞 分析纯汞。 3.3 基准材料 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样。 4 勃氏仪的标定 4.1 勃氏仪圆筒试料层体积的标定方法 用水银排代法标定圆筒的试料层体积。将穿孔板平放入圆筒内,再放入两片滤纸。然后用水银注满圆筒,用玻璃片挤压圆筒上口多余的水银,使水银面与圆筒上口平齐,倒出水银称量(m 1),然后取出一片滤纸,在圆筒内加入适量的试样。再盖上一片滤纸后用捣器压实至试料层规定高度。取出捣器用水银注满圆筒,同样用玻璃片挤压平后,将水银倒出称量(m 2)。圆筒试料层体积按式(T 0820-1)计算。 水银ρ/)(21m m V -= (T 0820-1) 式中:V --------透气圆筒的试料层体积(cm 3); 1m -------未装试样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 2m -------装试样后,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 水银ρ------试验温度下水银的密度(g/cm 3) 。 试料层体积要重复测定两边,取平均值,计算精确至0.001cm 3。 4.2 勃氏仪标准时间的标定方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操作规程(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操作规程(勃氏法) 1 目的 为了保证水泥比表面积检验的准确性和试验操作的规范性。 2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以及适合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各种粉状物料,不适用于测定多孔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 3 引用标准 3.1 本方法采用Blaine透气仪来测定水泥的细度。 3.2 本方法与GB207-6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可并行使用, 如结果有争议时以本方法测得的结果为准。 3.3GB8074-2008 4 主要内容 4.1 仪器:符合GB8074-87标准的要求。 4.2 材料 4.2.1压力计液体,压力计液体采用颜色的蒸馏水。 4.2.2基准材料采用中国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制备的标准试样。 4.3 仪器标准 4.3.1漏气检查 将透气圆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接到压力计上,用抽气装置从压力计-臂内,用一直径比透气圆筒略小的细长棒往下按,直到滤纸平整放在金属的穿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用一小块薄玻璃板轻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圆筒倒出水银,称量精确到0.05g 4.3.2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用水银排代法,将二片滤纸沿圆筒壁放入透气圆筒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用一小块薄玻璃轻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圆筒口平齐,并须保证在玻璃板和水银表面之间没有气泡或空洞存在,从圆筒中倒出水银,称量精确到0.05g,重复几次测定到数值基本不变为止,然后从圆筒取 出一片滤纸,试用约3.3g的水泥,按照4.4.3条要求压实水泥层,再在圆筒上部空间注入水银,同上述方法除去气泡压平,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直到水银称量值相差小于50mg为止。 注:应制备坚实的水泥层,如太松或水泥不能压到要求体积时应调整水泥的试用量。 a. 圆筒内试料层体积V按下式计算,精确到0.005cm3 V=(P1-P2)/P水银 (1) 式中:V-------试料层体积cm3 P1------未装水泥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P2------装水泥后充满圆筒的水泥质量g P水银——试验温度下水银的密度,g/cm3 b.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至少应进行二次,每次应单独压实,取二次数值相差不超过0.005cm3的平均值,并记录测定过程中圆筒附近的温度,每隔一季试至半年应重新校正试料层体积。

球的体积与表面积教案设计(参考)

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数学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第3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第2课时球的体积和表面积,是在学习了柱体、锥体、台体等基本几何体的基础上,通过空间度量形式了解另一种基本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从知识上讲,球是一种高度对称的基本空间几何体,同时它也是进一步研究空间组合体结构特征的基础;从方法上讲,它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求空间几何体体积和表面积的思想方法;从教材编排上,更重视学生的直观感知和操作确认,为螺旋式上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课时分配 本节内容用1课时的时间完成,主要讲解球的体积公式和表面积公式及公式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球的体积和面积公式的推导,了解推导过程中所用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分割——求和——化为准确和”,有利于同学们进一步学习微积分和近代数学知识. (2)能运用球的面积和体积公式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球的体积和面积公式的推导,从而得到一种推导球体积公式3 3 4 =R V π和面积公式24=R S π的方法,即“分割求近似值,再由近似和转化为球的体积和面积”的方法,体现了极限思想.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我们对球的体积和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提高了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增强了我们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推导球的体积和面积公式所运用的基本思想方法.

难点:推导体积和面积公式中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以及与球有关的组合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四、学法和教学用具 学法: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教材,发挥空间想象能力,了解并初步掌握“分割、求近似值、再由近似值的和转化为球的体积和面积”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教学用具:投影仪,旨在通过动态图形使得学生对球这一立体图形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五、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 ⑴教师提出问题:乌鸦喝水的问题我们都知道, 只有一颗一颗的小圆石头往水瓶里投乌鸦才能喝到 水,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用数学方法精确的计算出乌 鸦具体需要投入几颗小圆石头呢?这里就涉及到了 小石子的体积了,假设小石子都是均匀的球体,我们 知道球既没有底面,也无法像在柱体、锥体和台体那样展开成平面图形,那么怎样来求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⑵教师设疑:球的大小是与球的半径有关,如何用球半径来表示球的体积和面积?激发学生推导球的体积和面积公式. 探究新知 1.球的体积: 如果用一组等距离的平面去切割球,当距离很小之时得到很多“小圆片”,“小圆片”的体积的体积之和正好是球的体积,由于“小圆片”近似于圆柱形状,所以它的体积也近似于圆柱形状,所以它的体积有也近似于相应的圆柱和体积,因此求球的体积可以按【设计意图】通过大家所熟知的寓言小故事引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操作规程 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操作规程(勃氏法) 1目的 为了保证水泥比表面积检验的准确性和试验操作的规范性。 2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以及适合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各种粉状物料,不适用于测定多孔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 3 引用标准 3.1 本方法采用Blaine透气仪来测定水泥的细度。 3.2 本方法与GB207-6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可并行使用, 如结果有争议时以本方法测得的结果为准。 3.3 GB8074-2008 4 主要内容 4.1 仪器:符合GB8074-87标准的要求。 4.2 材料 4.2.1压力计液体,压力计液体采用颜色的蒸馏水。 4.2.2基准材料采用中国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制备的标准试样。 4.3 仪器标准 4.3.1漏气检查 将透气圆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接到压力计上,用抽气装置从压力计-臂内,用一直径比透气圆筒略小的细长棒往下按,直到滤纸平整放在金属的穿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用一小块薄玻璃板轻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圆筒倒出水银,称量精确到0.05g 4.3.2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用水银排代法,将二片滤纸沿圆筒壁放入透气圆筒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用一小块薄玻璃轻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圆筒口平齐,并须保证在玻璃板和水银表面之间没有气泡或空洞存在,从圆筒中倒出水银,称量精确到0.05g,重复几次测定到数值基本不变为止,然后从圆筒取出一片滤纸,试用约3.3g的水泥,按照4.4.3条要求压实水泥层,再在圆筒上部空间注入水银,同上述方法除去气泡压平,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直到水银称量值相差小于50mg为止。 注:应制备坚实的水泥层,如太松或水泥不能压到要求体积时应调整水泥的试用量。 a. 圆筒内试料层体积V按下式计算,精确到0.005cm3 V=(P 1-P 2 )/P水银 (1) 式中:V-------试料层体积cm3 P 1 ------未装水泥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P 2 ------装水泥后充满圆筒的水泥质量g

比表面积仪操作步骤

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一、主要的技术参数 1.测量范围0.01m2/g-3500m2/g; 2.重复性:优于+-3%; 3.基线稳定线:半小时基线漂移不大于0.1mv,噪声不大于0.05mv; 4.要求气体纯度: 吸附质-氮气,纯度99.99%以上; 载气-氦气,纯度99.99%以上,或氢气,纯度99.99%以上。 5.仪器供电电源: 交流电220V+-10%,电流频率50Hz,功率不大于200瓦。 6.仪器体积:800*400*680mm;重量50kg; 7.采样频率:100Hz; 8.最小峰宽:0.1min; 9.最低峰高检测限:20uV。 二、准备 1、检查气体钢瓶压力值0.1-02MP; 2、冷阱位置杜瓦瓶在开机状态下始终保持有液氮; 3、注意分析杜瓦瓶中液氮位置。 三、开机 1、将电脑和仪器的电源线插头插到220V交流电源上; 2、启动电脑,开气瓶(4:1氢氦混合气或氦氮混合气)将气瓶阀门逆时针方向 转动90度即可通气,(注意:开气瓶时不要将表盘面对着人,以免发生危险)。 观察气瓶压力表,正常总压力是10MPa即靠近气瓶右边表上显示。然后在表上旋钮调节出来的压力即左边表上显示,顺时针方向转动调节到0.1-0.2Mpa 即可,这是仪器上的压力表(5)显示应在0.06-0.08Mpa。观察正常三分钟后按电源键启动仪器。稳定后一分钟开启Pioneer2002应用软件,仪器开机后应有30分钟预热时间。 四、作样操作步骤

1、调节流量 在仪器上方有一组流量数码显示窗,客队进样器流量进行检测,可以调节仪器下方的一组针形阀调节气体流量,调节为每分钟30ml。 2、处理样品(必要时先烘干)并称量两个质量:A:空管质量(包括密封塞)、B: 管加样品的总质量,B-A=脱气前样品质量; 3、开始操作测量: 1)在软件操作界面下,工具栏中选择“调零”点击。此时应该在软件的谱图 窗口下纵坐标0mV上出现平稳的基线,代表气流状态稳定。 2)倒入液氮及放置液氮保温杯(3/4即可)注意防止液氮烫伤; 3)在基线稳定3分钟后即可开始测量,点击菜单栏上的“测量”,出现下拉 菜单,选择“开始测量”,会弹出一个窗口“进样控制”,如果同时测量四 种样品,则全选,然后点击“吸附”按钮。这是四个升降托盘会均匀逐个 上升,直到将U型管完全浸泡于保温杯里的液氮中。 4)软件的谱图窗口上此时后出现一个向上的倒峰,面积会比较大,时间跟被 测样品的比表面积有关。这个过程大概需要5-10分钟。直到基线平稳方可继续操作。 5)基线平稳后再在工具栏中选择“调零”点击,使得基线归零提高测量数据 的准确性。然后点击菜单栏上的“测量”,出现下拉菜单,选择“进样器 控制”,在弹出窗口选择“1号进样器”点击“脱附”按钮。此时第一组升降托盘自动下降,对第一组样品进行脱附操作。 6)标样的测量:软件的谱图窗口上此时会出现一个向下的正峰,当纵坐标的 电压信号显示平稳后,系统会自动识峰。此时建议用手动进行切峰会更准 确。将弹出的自动识峰窗口关闭,点击工具栏中的“调整”,把出现的峰 放大的合适的位置,然后点击工具栏中的“手切”,在谱图窗口上会出现 十字交叉线,选择此正峰出峰时域纵坐标0Mv为峰的前点,最后平稳收峰时与总纵坐标0mv的交点为峰的后点。然后弹出“表面积数据属性” 窗口。因为第一组一般为标准样品,所以我们选择“标准样品”,填入名 称,重量,表面积。然后点“保存”“关闭”,即完成了对标准样品的测 量。

6 矿粉流动度比

试验技能答辩综合考核打分表(矿渣粉流动度比) 序 号 考核内容考核情况优秀满意合格较差 1 目的测定流动度比,判定矿渣粉质量,指导混凝土配合比 施工和日常混凝土质量控制 10 9-7 6-4 3-0 2 原理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流动度,两者流动度比评 价矿渣粉流动度比。 20 19-15 14-10 9-0 3 主要设备天平(量程不小于1000g,最小分度值不大于1g)、 搅拌机(符合GB/T17671—1999规定的行星式水泥 胶砂搅拌机)、流动度跳桌(符合GB/T2419规定)。 标准物质:ISO标准砂、42.5级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 酸盐水泥且强度、比表面积和碱含量符合规范要求。 10 9-7 6-4 3-0 4 环境条件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2°C,相对湿度应不低于 50% 10 9-7 6-4 3-0 5 取样制样对比胶砂的材料数量:水泥450g,标准砂13500g, 加水量225ml 试验胶砂的材料数量:水泥225g,矿渣粉225g,标 准砂1350g,加水量225ml; 15 14-11 10-6 5-0 6 试验步骤砂浆搅拌程序: 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 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 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机 器转至高速再拌30s。停拌90s,在第1个15s内用 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 高速下继续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 ±1s以内。 预先用湿布擦拭跳桌台面、试模内壁、捣棒以及与胶 砂接触的工具。 将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 圆模高度约2/3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各 划5次,用捣棒按要求(先外10后里5顺时针)均 匀捣压15次,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1/2;随后装 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20mm,用小刀在 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各划5次,用捣棒按要求(先外 7后里3顺时针)均匀捣压10次,第二层捣实不超 过已捣实底层表面。 捣压完毕,取下模套,将小刀倾斜,从中间向边缘分 20 19-15 14-10 9-0

比表面积测定仪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975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比表面积测定仪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比表面积测定仪安全操作规程标准 版本 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7.5.1开机设置 - 开启氮气瓶,将分压表指针调至0.08Mpa。 - 打开真空泵开关,抽取真空,打开主机。 - 开启计算机,打开NovaWin软件。 - 开启软件后,当软件右下角会有一个连接成功的提示:Conneted 9600时,表示连接成功。 - 点击“Operation”下拉列表下的“Instrument Settings”一项,如图5,在弹出的窗口中设置Com1为联接端口。 7.5.2 校正样品管

- 将带有填充棒的9mm 球泡样品空管装载于设备的测试舱内,用螺母紧固,如图7; - 将装有液氮的杜瓦瓶置于设备的升降梯上,关好舱门。 - 点击Operation菜单, 选择Calibrate Cell 一项,在弹出窗口中设置样品管号(Cell number)和管尺寸(Cell Size),Thermal delay时间为240秒。 - 设置完成后,点击OK 保存。 - 点击Start 即可校正样品管。 7.5.3 处理样品 7.5.3.1称量样品 - 分析天平清零,将空管置于天平,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数据W1。 - 盛好样品后,将样品管置于天平,待读数稳定

矿粉比表面积B

矿粉细度(比表面积法)及矿粉密度试验记录 样品名称任务单编号样品编号 检测项目样品状态环境温、湿度 检测地点检测依据检测日期 第页,共页 检测用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编号 1 电子分析天平 2 比表面积仪 3 烘箱 4 李氏瓶 5 恒温水槽 其它滤纸等 密度检测数据 次数试样质 量(g) 读数1(cm3)读数2(cm3) 单次密度 (g/cm3) 密度 (g/cm3) 水浴恒温 (℃) 1 60.00 0.8 21.9 2.84 2.84 20 2 60.07 1.0 22.2 2.83 细度(比表面积法)检测数据 1、标样及所标定设备的相关参数 密度ρs(g/cm3) 比表面积 (cm2 /g) 空隙率εs 压力计液面降落时 间Ts(s) 环境温度 (℃) 空气粘度ηs(μPa.s) 3.14 3270 0.5 72.14 20.4 / 2、试样比表面积测定 次数试验温度 (℃) 试样体积 (cm3) 初选 空隙率 εs 确定 空隙率 εi 试样质量 (g) 压力计液面 降落时间 Ti(s) 单次 比表面积 (cm2 /g) 比表面积 (cm2 /g) 1 20.6 1.846 0.5 0.5 2.621 81.28 3684 3710 2 20.4 1.846 0.5 0.5 2.621 82.30 3731 计算公式W=ρv(1-ε)注:如果试验时温度与 标定时温度之差不大于 3℃时,可不考虑空气粘 度的影响。

审核: 试验: 记录日期: 矿粉细度(比表面积法)及矿粉密度试验记录 样品名称任务单编号样品编号 检测项目样品状态环境温、湿度 检测地点检测依据检测日期 第页,共页

比表面积仪操作规程

FBT-9型自动比表面积仪操作规程 一、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1.被测试样烘干备用 2.预先测定好被测试样的密度 3.220V、50Hz的交流电源系统 4.千分之一天平一台 5.黄油少许 6.将仪器放置平稳,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左侧的电源开关。如果仪器的液晶显示屏显示Err1,表示玻璃压力计内的水位未达到或超过最低刻度线。 7.如果未到最低刻度,请用滴管从压力机左侧一滴滴地滴入清水,滴水过程中应仔细观察显示屏,如果显示屏出现比表面积值、K值和温度值,请停止注入水,仪器这时处于待机状态;如果超过最低刻度,请倒出水,然后按上述操作使仪器处于待机状态,然后测量。 二、仪器常数K的标定 1.需要的已知参数: (1)标准粉的比表面积; (2)标准粉的密度; (3)容桶的标称体积。 2.试样量的制备: (1)标准粉在115℃下烘干3小时以上,再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2)按公式Ws=ρs×V×(1-εs)计算试样量。 3.将容桶放在金属支架上,放入穿孔板,用推杆将穿孔板放平,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推杆按到底部平整即可。 4.通过漏斗将标准粉装入容桶(切记不要振动容桶),用手轻摆容桶将标准粉表面基本

摆平。 5.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轻轻边旋转边将滤纸推入容桶至捣器与容桶完全闭合。 6.从支撑上取下容桶,在容桶锥部的下部均匀涂上少量黄油。 7.将容桶边旋边放入玻璃压力计的锥口部分,观察容桶外壁与压力计内壁间应有均匀的黄油密封层即可。 8. K值的测量(参照操作说明中K值的测量)。 9.仪器标定的K值自动记忆在仪器内存中,但用户最后要有记录,以便仪器故障时可键入。 三、未知试样比表面积的测定 1.测定应首先测定出被测试样的密度。 2.按公式W=ρ·V·(1-ε)计算试样重量,本仪器设定孔隙率ε=0.5。 3.将容桶擦拭干净,放到容桶支架上,放入穿孔板,然后放入一片滤纸,将被测试样通过漏斗缓缓倒入容桶内,在平整的桌面上平行摆动,使在容桶内的被测试样表面基本摆平。 4.在试样上面放入一片滤纸。 5.用捣器边旋边将滤纸雅茹桶内。 6.在容桶锥部外部涂抹少许黄油。 7.轻轻将容桶放入玻璃压力计右侧的锥形口处,边放边旋转,使黄油均匀分布以便密封接口部分。 8.然后测量S值,测量步骤请参照操作说明中S值的测量。

球冠表面积计算公式

球冠表面积计算公式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假定球冠最大开口部分圆的半径为 r ,对应球半径 R 有关系:r = Rc osθ,则有球冠积分表达: 球冠面积微分元dS = 2πr*Rdθ = 2πR^2*cosθ dθ 积分下限为θ,上限π/2 所以:S = 2πR*R(1 - sinθ) 其中:R(1 - sinθ)即为球冠的自身高度H 所以:S = 2πRH S=∫dS =∫2πr*Rdθ=∫ 2πR^2*cosθ dθ=2πR^2∫cosθ dθ= 2πR*R(1 - sinθ) 注 1》2πR^2中^2为2πR的平方 2》∫ 要有写上下标,分别为π/2 ,θ 球冠的面积计算公式 推导过程如下:? 假定球冠最大开口部分圆的半径为 r ,对应球半径 R 有关系:r = Rcosθ,则有球冠积分表达:? 球冠面积微分元 dS = 2πr*Rdθ = 2πR^2*cosθ dθ? 积分下限为θ,上限π/2? 所以:S = 2πR*R(1 - sinθ)? 其中:R(1 - sinθ)即为球冠的自身高度H? 所以:S = 2πRH 球冠概念的分析 (1)球冠不是几何体,而是一种曲面,它是球面的一部分,是球面被一个平面截成的,也可以看成由一段弧绕着经过它的一个端点的直径旋转而成的曲面。球冠的任何部分都不能展开平面。 (2)球冠的底面是圆,而不是圆面,故球冠的面积不能包括底面圆的面积。 (3)球面被一个平面截成两个部分,它们都是球冠,其中一个球冠的高小于球的半径,另一个球冠的高大于球的半径。 (4)球冠面积公式S球冠=2πRh对其高小于、等于或大于球半径

图解球体表面积和体积正确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

图解球体表面积和体积正确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 一、球体面积 球体表面是可以由N个带弧形的等腰三角形拼凑而成,见图一、图二、图三。设球体的二分之一水平中心为腰线,在球顶和球底正中各设一个顶点和底点a,然后从顶点到腰线按等分分割成N个带弧形的等腰三角形。根据定义:线的长度不因弯曲而改变,球面可无限分割成N个等腰三角形

如图二、图四、图五所示,所有分割好带弧形的等腰三角形都可以自然平展成标准的等腰三角形,亦可将等腰三角形拼凑成方形。 在理解上述图例球体表面和等腰三角形的关系后,我们可以对球体表面积的计算有比较清晰的判断。即,球体表面可以分割成N个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亦可拼凑成方形,由此推导出球体面积可以用矩形公式计算。 即S = 长×宽,如果我们设球体1/4之一的周长为宽,设球体的周长为长,则球体表面积公式为:S=1/4周长×周长(见图六) 例1:已知球体直径是1个单位,求球体表面积(用上述最新推导公式S=1/4周长×周长) S =(3.14159÷4)×3.14159 = 2.4674㎡ 二、球体体积 设以球心作一条垂线或水平中心线,然后以垂线或水平中心向外将球体按等

分无限分割成N个半圆楔形体。见图七、图八。 球体分割完成后,将半圆楔形体镜像排列成圆柱体,见图九、图十。 从图七、图八、图九、图十看,球体从中心按等分分割成半圆楔形体后可以排列堆砌成圆柱体,根据计算得出定义:与球体同直径同体积的圆柱体的柱高正好是球体周长的1/4。

则球体体积公式为:V =πR平方×周长的1/4 或:V = D(直径的三次方)×0.616849233 例2:已知球体直径是1个单位,求球体体积(用上述最新推导公式) V =πR平方×周长的1/4 = 3.14159×0.25×0.7853975 = 0.616849233 三、公知公式在球体面积、体积计算中出现的错误 1、球体面积 如何检验球体面积计算的正确,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计算结果制成N个等腰三角形的薄膜反贴球体表面。如薄膜能完整不剩的覆盖球体表面则公式应用和计算正确,如薄膜有剩余或薄膜未能完全覆盖球体表面则公式应用和计算不正确,见图十一。 图十一是用新公式和公知公式分别计算球体直径同是一个单位半球面积的结果对比,新公式计算结果反贴复原后正好能覆盖直径是一个单位半球的球体面积。 计算过程: S =(1.570795×0.7853975)= 1.2336㎡ 公知公式计算结果反贴复原后剩余有0.337㎡的面积。 计算过程: S = 1×3.14159÷2 = 1.570795㎡

勃式比表面积测定仪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70322 勃式比表面积测定仪安全技术操作 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勃式比表面积测定仪安全技术操作 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操作步骤 1.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连接到压力计上。 2.打开微型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扩大部下端时关闭阀门。当压力计内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一个刻度时开始计时,当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二条刻度线时停止计时,记录液面从第一条刻度线到第二条刻度线所需的时间。以秒记录,并记下试验时的温度(℃)。 3.计算被测试样比表面积值。 二、注意事项

矿粉检测作业指导手册

精心整理 ★磨细矿渣粉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粒化高炉矿渣粉密度、比表面积(勃氏法)、氧化镁、烧失量、三氧化硫、流动度比、活性指数等指标的测定。 二、技术标准 1、《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94 2、《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2008 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法(勃氏法)》GB8074-2008

(3).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矿粉60g,称准至0.01g。 (4).用小匙将试样一点点的装入(1)条的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5).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 (6).结果计算 ①矿粉体积应为第二次读数减去初始(第一次)读数,即矿粉所排开的无水煤油的体积(mL). ②矿粉密度ρ(g/cm3)按下式计算: 矿粉密度ρ=矿粉质量(g)/排开的体积(cm3) 结果计算到小数第三位,且取整数到0.01g/cm3,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 g/cm3。

2、比表面积 (1)漏气检查 气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接到压力计上。用抽气装置从压力计一臂抽出部分气体,然后关闭阀门,观察是否漏气。如发现漏气,用活塞油脂加以密封。 试验层体积的测定 ①.用水银排代法:将两片滤纸沿圆筒壁放入圆筒内,用一直径比透气圆筒略小的细长棒往下按, 直到滤纸平整放在金属的穿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用一块薄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 与圆筒口平齐,并须保证在玻璃板和水银表面之间没有气泡或空洞存在。从圆筒中倒出水银, 称量,精确至0.05g。重复几次测定,到数值基本不变为止。然后从圆筒中取出一片滤纸,试 用约3.3g的水泥,要求压实矿粉层注。再在圆筒上部空间注入水银,同上述方法除去气泡、压 平、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直到水银称量值相差小于50mg为止。 ②. ③.3的平 (3). ①..将 2min ②. ③.± 0.005 ④. 慢慢取出捣器。 ⑤.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连接到压力计上,要保证紧密连接不致漏气,并不振动所制备饿试料 层。 ⑥.打开微型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扩大部下端时关闭阀 门。当压力计内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一刻度线时开始计时,当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二条刻 度线时停止计时,记录液面从第一条刻线到第二条刻线所需的时间。以秒记录,并记下试验时 的温度(℃)。 (4).计算 ①.当被测物料的密度、试料层中空 隙率与标准试样相同,试验时温 差≤3℃时,按下式计算: S=S s T1/2/T s 1/2

比表面积测试方法分类

测试方法分类 比表面积测试方法有两种分类标准。一是根据测定样品吸附气体量多少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连续流动法、容量法及重量法(重量法现在基本上很少采用);另一种是根据计算比表面积理论方法不同可分为:直接对比法比表面积分析测定、Langmuir法比表面积分析测定和BET法比表面积分析测定等。同时这两种分类标准又有着一定的联系,直接对比法只能采用连续流动法来测定吸附气体量的多少,而BET法既可以采用连续流动法,也可以采用容量法来测定吸附气体量。连续流动法 连续流动法是相对于静态法而言,整个测试过程是在常压下进行,吸附剂是在处于连续流动的状态下被吸附。连续流动法是在气相 色谱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热导检测器 来测定样品吸附气体量的多少。连续动态氮 吸附是以氮气为吸附气,以氦气或氢气为载 气,两种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使氮气达到指定的相对压力,流经样品颗粒表面。当样品管置于液氮环境下时,粉体材料对混合气中的氮气发生物理吸附,而载气不会被吸附,造成混合气体成分比例变化,从而导致热导系数变化,这时就能从热导检测器中检测到信号电压,即出现吸附峰。吸附饱和后让样品重新回到室温,被吸附的氮气就会脱附出来,形成与吸附峰相反的脱附峰。吸附峰或脱附峰的面积大小

正比于样品表面吸附的氮气量的多少,可通过定量气体来标定峰面积所代表的氮气量。通过测定一系列氮气分压P/P0下样品吸附氮气量,可绘制出氮等温吸附或脱附曲线,进而求出比表面积。通常利用脱附峰来计算比表面积。 特点:连续流动法测试过程操作简单,消除系统误差能力强,同时具有可采用直接对比法和BET方法进行比表面积理论计算。 容量法 容量法中,测定样品吸附气体量多少是利用气态方程来计算。在预抽真空的密闭系统中导入一定量的吸附气体,通过测定出样品吸脱附导致的密闭系统中气体压力变化,利用气态方程P*V/T=nR换算出被吸附气体摩尔数变化。 直接对比法 直接对比法比表面积分析测试是 利用连续流动法来测定吸附气体量, 测定过程中需要选用标准样品(经严 格标定比表面积的稳定物质)。并联 到与被测样品完全相同的测试气路 中,通过与被测样品同时进行吸附,分别进行脱附,测定出各自的脱

矿渣粉活性指数及流动度比的测定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矿渣粉活性指数及流动度比的测定 A.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粒化高炉矿渣粉活性指数及流动度比的检验方法。 A.2 方法原理 A.2.1 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抗压强度,采用两种样品同龄期的抗压强度之比评价矿渣粉活性指数。 A.2.2 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流动度,两者流动度之比评价矿渣粉流动度比。 A.3 样品 A.3.1 对比水泥 符合GB 175规定的强度等级为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且7d 抗压强度35MPa ~45MPa ,28d 抗压强度50MPa ~60MPa ,比表面积300m 2/kg ~400m 2 /kg ,SO 3含量(质量分数)2.3%~2.8%,碱含量(Na 2O+0.658K 2O )(质量分数)0.5%~0.9%。 A.3.2 试验样品 由对比水泥和矿渣粉按质量比1:1组成。 A.4 试验方法及计算 A.4.1 砂浆配比 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配比如表A.1所示。 表A.1 胶砂配比 胶砂种类 对比水泥/g 矿渣粉/g 中国ISO 标准砂/g 水/mL 对比胶砂 450 — 1350 225 试验胶砂 225 225 1350 225 A.4.2 砂浆搅拌程序 按GB/T 17671进行。 A.4.3 矿渣粉活性指数试验及计算 分别测定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的7d 、28d 抗压强度。 矿渣粉7d 活性指数按式(A.1)计算,计算结果保留至整数: 07 77100R R A ?= ……………………(A.1) 式中:

7A ————矿渣粉7d 活性指数,%; 07R ————对比胶砂 7d 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 7R ————试验胶砂7d 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 矿渣粉28d 活性指数按式(A.2)式计算,计算结果保留至整数: 028*******R R A ?= ……………………(A.2) 式中: 28A ————矿渣粉28d 活性指数,%; 028R ————对比胶砂 28d 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 28R ————试验胶砂28d 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 A.4.4 矿渣粉的流动度比试验 按表A.1胶砂配比和GB/T 2419进行试验,分别测定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的流动度,矿渣粉的流动度比按式(A.3)计算,计算结果保留至整数。 m 100L L F ?= ……………………(A.3) 式中: F ————矿渣粉流动度比,%; m L ————对比样品胶砂流动度,单位为毫米(mm ); L ————试验样品胶砂流动度,单位为毫米(mm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