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比亚迪-五力分析教案资料

比亚迪-五力分析教案资料

比亚迪-五力分析教案资料
比亚迪-五力分析教案资料

比亚迪波特五力分析

一、背景概述: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以及大气污染、全球

气温上升的危害加剧,各国政府及汽车企业普遍认识到节能和减排是未来汽车

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发展电动汽车将是解决这二个技术难点的最佳途径。电

动汽车由于具有环保特性,因此代表着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四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即对石油不断消耗以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攀升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在这些严峻的形势下,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平衡的战略措施。

比亚迪公司看准了全球发展的趋势,率先研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从许多方面来看还是存在对新能源汽车成长战略研究的必要性。首先从国内外环境来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先进技术汽车以其良好的环保、能源特性开始成为国际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和热点之一。但目前我国电动汽车项目尚处于开发研制阶段,还没有形成生产规模,在电动汽车的商业化运营模式探讨上更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欧洲、美国和日本,还有一定的差距。其次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平均每年以翻番速度迅速扩张,从资本金250万扩张到市值300亿元,从单一的充电电池生产到跻身为世界手机业举足轻重的多元化手机零部件的集成供应商。今天,比亚迪除已成为充电电池的世界领先企业外,还拥有IT零部件制造和汽车制造两大产业,且其竞争优势明显。但是比亚迪在2015年能否成为中国第一,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还存在诸多疑问。

如何在成长中选择正确的成长战略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企业只有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成长战略才能得到发展并获得成功。下面主要通过波特五力模型来分析比亚迪公司面临的行业竞争态势,研究和探讨比亚迪企业的战略选择。

二、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简介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五力分别是: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五种力量的不同组合变化最终影响行业利润潜力变化。

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如下图1所示:

图1:五力分析模型

五力分析模型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波特五力分析主要用来分析本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以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不止是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竞争、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最终的获利潜力以及资本向本行业的流向程度,这一切最终决定着企业保持高收益的能力。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波特的竞争力模型的意义在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类成功的战略思想,那就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三、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具体分析

通过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可以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式。对比亚迪公司进行五力模型分析是为了了解比亚迪在汽车产业的基本竞争状况。比亚迪五力模型分析如图2所示。

图2 比亚迪汽车五力模型分析图

(一)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是行业竞争的一种重要力量,这些新进入者大都拥有新的生产能力和某些必需的资源,期待能建立有利的市场地位。新进入者加入该行业,会带来生产能力的扩大,带来对市场占有率的要求,这必然引起与现有企业的激烈竞争,使产品价格下跌;另一方面,新加入者要获得资源进行生产,从而可能使得行业生产成本升高,这两方面都会导致行业的获利能力下降。

潜在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竞争性进入威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这就是进入新领域的障碍大小与预期现有企业对于进入者的反应情况,即结构性障碍和行为性障碍。

结构性障碍主要包括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金需要、转换成本、销售渠道开拓、原材料和技术、政府行为与政策等方面,这其中有些障碍是很难借助复制或仿造的方式来突破的。行为性障碍主要是指进入对方领域和限制进入定价。即预期现有企业对进入者的反应情况,主要是采取报复行动的可能性大小,则取决于有关厂商的财力情况、报复记录、固定资产规模、行业增长速度等。总之,新企业进入一个行业的可能性大小,取决于进入者主观估计进入所能带来的潜在利益、所需花费的代价与所要承担的风险这三者的相对大小情况。

新能源的研发掀起了一场全球性的革命,各个国家、各大汽车厂商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产业化建设。电动汽车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引来很多企业跃

跃欲试,其中,比亚迪双模电动汽车的问世就震惊了全球。但是其高壁垒使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规模经济:技术的不成熟使得新进入者无法以大规模的经济进入电动汽

车行业,但是小规模经济又使得他们忍受成本劣势。

●电动汽车行业还处在初期萌芽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厂方设施、

生产设备、启动亏损等都需要资金。

●要具备专业的研究开发阶段,需要重新训练人员。考核新能源所需要的

费用跟地理环境。

●产品生产出来,其最终目的是要把它销售出去。从比亚迪F3DM2010年销

售目标来看,电动汽车的销售实为艰难。无法用降低价格来吸引销售者,

更不要说分摊广告费用使分销商接受自己的产品。

●电动汽车的核心概念是新能源,锂离子电池、永磁电机等为电动汽车关

键零件部件的,原料的提供要考虑厂址的选择优势,这方面又有国家的

政策限制,控制环境污染及保护水资源等法令可能成为企业进入该行业

的障碍。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对于比亚迪来说除了长城、江铃等国内自主品牌进入轿车生产领域。长安混合动力轿车“杰勋”在2007年12月13日举行了了下线仪式,并在重庆、深圳等地进行使用试验和示范;还有国内几大轿车制造商奇瑞、吉利占了大部分传统汽车行业市场以及积极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07年12月奇瑞BSG混合动力轿车开始想出租公司销售,进行市场考核和探索。

后进入中国市场的大跨国公司急于追赶与扩张,在价格上寻求竞争力。福特公司作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厂商,目前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与其地位很不相称,从2005年开始明显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运作力度,福克斯的最低价为12.8万元,作为一款欧美车型很有竞争力,销量增长迅速。丰田汽车公司也适当改变了做法,在稳步推进的主旋律中加快了步伐。2005年年初花冠、威驰降价只是起步,有竞争力的新产品还将不断推出,价格也更具竞争力。

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上市,而且惯例是以有杀伤力的价格切入市场。本田将于2006年推出“思域”,本田在产品战略上一贯坚持“产品定价要一步到位”的策略,雅阁、飞度、CRV等车型的上市均采取了这样的策略,有理由相信本田将以有竞争力的价格推出“思域”。另外马自达的新M3于2006年上市,而且是由福特公司统一运作。福特公司从2005年开始明显是在运用价格手段来获取竞争力以尽快扩大市场份额。

(二)替代品的威胁

两个处于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首先,现有企业产品售价以及获利潜力的提高,将由于存在着能被用户方便接受的替代品而受到限制;第二,由于替代品生产者的侵入,使得现有企业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或者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售价、或者使其产品具有特色,否则其销量与利润增长的目标就有可能受挫;第三,源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强度,受产品买主转换成本高低的影响。总之,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用户转换成本越低,其所能产生的竞争压力就强;而这种来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压力的强度,可以具体通过考察替代品销售增长率、替代品厂家生产能力与盈利扩张情况来加以描述。

替代品的威胁对于比亚迪所研发的混合动力汽车来说还有太阳能、电力等其他新能源替代,但这些新能源并没有作为今后汽车的发展重点。替代品还有其他汽车制造商如丰田、奇瑞、通用所制造的新能源混合电力汽车。

2007年7月通用汽车公司称,它与蓬斯克公司达成一项合资协议,将购买意大利柴油发动机生产商VM Motori50%的股票。公司没有透露这笔交易的金额。通用汽车称,它将与VM Motor联合开发新型2.9升,V-6涡轮柴油机。据通用副主席Bob Lutz说,通用将于2010年美国市场,在凯迪拉克和土星系列中选配高燃油经济性的柴油机。柴油机将用在通用的轿车,Crossover和轻卡上。一系列的产品计划及新能源的开发应用都将验证通用汽车作为汽车行业领先者为现实和谐发展的目标所作出的卓绝努力。

通用汽车在此次全新环境战略中宣布:将以提高内燃机效率及多样化能源利用为手段,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通用汽车欧洲公司计划在2012年之前,开发16款新型发动机匹配到93款新车型上,另外还有10款新的变速器将被应用于48款新车型上。由于替代品生产者的侵入,使得现有企业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或者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售价、或者使其产品具有特色,否则其销量与利润增长的目标就有可能受挫;通用汽车已投资超过10亿美元用于氢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目前,通用汽车的氢能源战略已走出实验室,开始在各种车型上进行实践,其终极目标正是实现燃料电池的量产。

(三)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行业的集中程度、交易量的大小、产品差异化的情况、转换供货单位费用的大小、纵向一体化的程度、信息的掌握程度、赢利水平。

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供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买主的是什么投入要素,当供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其价值构成了买主产品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对买主产品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或者严重影响买主产品的质量时,供方对于买主的潜在讨价还价力量就大大增强。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供方集团会具有比较强大的讨价还价力量:

比亚迪企业管理分析

比亚迪企业管理分析 两年多以前,当比亚迪总裁王传福第一次说出要在2025年超过丰田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时,相信大多数人都把它当成了笑话。但在今天看来,这个“笑话”或许没有当初那么好笑了。 按照这种趋势推测,只要剩余两个多月的汽车市场不发生大的转变,比亚迪完成40万辆销售目标不是问题。实际上,比亚迪内部已经有不少人将这个目标视为囊中之物。 近来最受关注的是比亚迪能否且何时将纯电动车卖到美国去,还有一个中期目标是在未来一两年将年产销量提高到80万辆甚至100万辆。 即便这些短期目标能够实现,也依然难以打消人们对其要成为世界第一的疑问,至少在一二十年这样短的时间内实现是相当难以置信的。不过看看比亚迪近一年来的一些变化,或许可以解释它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敢于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野心。 比亚迪今年的出色表现主要受惠于年初政府对汽车行业的提振措施,但相对于发展经销商并说服消费者信任它的产品,比亚迪还有很多不那么显而易见的问题要解决。 从去年底开始,比亚迪加快了新产品的投放速度。但更多的车型并不能改变这家公司依靠一两款低端车型打开市场的现实,月销量超过2万辆的F3和月销量徘徊在1万辆上下的F0将继续在销售业绩中扮演主角。可是从公司成长的角度看,能够同时提供多种车

型意味着包括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在内的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意味着它有充足的资金用于新车型开发。 比亚迪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即便是S8这款被很多人认为不切 实际的产品,上市后不到两个月也售出了超过70辆。从量产车的角度看这实在不值一提,但S8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提升品牌形象的 任务,而不是提升销量。 不管现在身在何处,比亚迪愿意为未来提前制定计划。这一点 从它对销售渠道的划分上也能看出来。 去年初,比亚迪计划将销售渠道划分为两个,然而第二条销售 渠道建立后不到半年就又增加了一条,A1和A2负责销售现有产品,A3则为未来的高端车型和商务车型做准备。 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曾表示,未来每个销售网络 将有8款以上新车销售,保证给每个网络分配到既有销量也有利润 的车型。 没有什么比这家公司的内部扩张更能说明它的雄心了。比亚迪 负责电动车研发、售后服务的部门在过去几年中从一个工作小组变 成了一个事业部─与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同级别,聚集了比亚迪最 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原来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搬到了深圳坪 山基地六角大楼内,这里能够同时容纳1万名研发人员。甚至连公 关部门也从原来的一个变为三个,分别为三个销售网络下的车型服务。

比亚迪模式分析

《创业家》杂志:成本囚徒是比亚迪杀了丰田 比亚迪的低成本创新展现出独特的竞争力,丰田汽车未来的战略核心——Prius双模汽车——可能因比亚迪的出现而瓦解 文|《创业家》特约顾问 过去几年,比亚迪公司是全球热议最多的中国企业。它以低成本创新策略在多个领域实现了突破,尽管其自身实力仍微小,但其汽车充电电池业务备受美国汽车界关注,它的成本足够商业化了。丰田汽车未来的战略核心——Prius双模汽车——可能因比亚迪的出现而瓦解。如果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或任何欧洲汽车制造商与比亚迪合作,这会成为拯救美国汽车业的希望吗?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型企业正意欲借助国内庞大的市场实现公司价值的飞跃。它们会效仿比亚迪模式,在低成本创新方面展现独特的竞争力。而越来越多的商业案例也表明,欧美厂商表现出强烈的愿望,与中国低成本创新型公司展开合作,从而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找到新思路,就像苹果公司所做的那?样。 我由此断定:因为越来越多的“比亚迪”出现,对于像丰田汽车一样的日本制造商而言,未来难料。 成本囚徒 50多年来,汽车制造业有一条通向成功道路的必然法则——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它强调生产效率与成本,彻底杜绝浪费的思想。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将汽车业形容为“工业中的工业”。这样,精益生产方式在各类制造业中传播开来,而它的发明者——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则被奉为制造业的楷模。尽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但“丰田生产方式”却不容置疑。 然而世事难料,在宣布了全球汽车业最大规模的产品召回之后,丰田汽车与“日本制造”一道,开始受到质疑。短期看,危机还没有蔓延到精益生产方式,人们还只是认为“丰田危机”是供应商和丰田公司之间的问题,这是个别现象。 毋庸置疑,关于汽车工业的新商业模式,丰田“精益生产方式”给不出任何答案。甚至,它对于生产效率与成本的过度关注,几乎成为汽车制造商价值创新的绊脚石。难道,汽车工业就此不再是“工业中的工业”吗? 丰田汽车公司创始人丰田喜一郎(Kiichiro Toyoda,1894~1952)曾指出:“像汽车生产这种综合工业,最好把每个必要的零部件‘非常准 时’(Just in Timc)地集中到装配线上。”所谓“非常准时”,就是“把必要的东西,在必要的时候,能准备好必要的数量”的状态。为了创造出这样两种状态,丰田汽车公司最大限度地削减过剩设备和中间库存;为了把连续的各工序用这种管理方式统一起来,大野耐一想办法把各工序实行标准化、同期化,并使这种管理方式形成了一个体系。

比亚迪财务分析报告

比亚迪财务分析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设计) 题目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开放教育试点本科本科/专科姓名翟富丽教育层次 成人教育专科 学号省级电大 专业会计分校安顺分校 指导教师郭福琴教学点安顺

摘要 比亚迪一度成为最受关注的中国公司,市场掀起了持续的“比亚迪热”。有分析师称:“在电动车时代初期,比亚迪或许可以凭借技术优势和低成本优势打开市场,但要继续发展,除了在技术领域不断开拓创新外,还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想办法提高造车的工艺水平和品牌竞争力,否则在赛跑的过程中,比亚迪很容易会被后来者超越。”这正是一个痛苦的蜕变过程,比亚迪正在努力做出改变。如此看来,比亚迪成为“世界第一”的梦想,不是一两代人付出努力就能实现的,它必须在中外汽车企业中突出重围,赢得生存空间,赢得长远的发展空间。本文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其2012-2013年的财务报表信息,对比亚迪有限公司三大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比亚迪的竞争优势是否具有持续性,结合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比亚迪公司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比亚迪财务报表分析预测发展前景 目录 一、行业分析 (1) 二、公司概况 (1) 三、三大财务报表分析................................................ 2-10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2-4 (二)利润表分析................................................. 4-6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 6-10 四、比率分析....................................................... 10-16 (一)盈利能力分析................................................. 10-12 (二)营运能力分析................................................. 12-13 (三)偿债能力分析................................................. 13-14 (四)发展能力分析................................................. 14-16 五、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 16-17 六、趋势及预测..................................................... 18-19 七、综合评价....................................................... 19-20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1-30 致谢.. (30)

比亚迪汽车公司的pest分析

比亚迪汽车公司的PEST分析 P—政治法律因素、E—经济因素、S—社会人文因素、T—技术因素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由王传福创立于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股票代码:1211.HK),是一家拥有IT和汽车两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目前,比亚迪在全国范围内,已在广东、北京、陕西、上海等地共建有九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7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台湾、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员工总数已超过15万人。 比亚迪汽车公司一直以创新为主,推出新型的电动汽车,拥有强大的核电池技术,促进了比亚迪电动汽车的发展,也为比亚迪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下面,我就将通过对比亚迪公司的研究对其进行PEST分析。 一、政治法律因素分析 BYD汽车公司目前正在研发和推行的电动汽车,这是一项新的技术,不仅解决了汽车对汽油的需求量,同时电动汽车对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对于这一产业,政府大力支持并促进BYD公司的发展,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BYD公司的发展潜力巨大,且发展余地大,发展速度将会增快。另外,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的政策补贴对BYD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也将有积极的影响。

同时,政府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会在间接的促进BYD公司的发展。比如国家颁布的经济合同法、企业破产法、商标法、质量法、专利法和中外合资企业法等。这些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BYD公司的电动汽车这一专利和技术,同时要求BYD公司保证汽车的质量,并对BYD汽车的对外输出给予了保障。而相关的对工业污染程度的规定、生产安全方面的要求、雇员的权利保障等,这类法律法规又对BYD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影响。 二、经济因素 在当前中国的总体经济发展趋势是积极的,通过我国每年GDP的发展数值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运行状态良好。另外,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家和各个地区的经济都在高速发展;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多,可支配收入已有明显的增长。因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更高的经济消费,而汽车这一消费正是其中,所以汽车市场不断扩大,对BYD公司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是一种健康的发展模式。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唯一能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害而继续促进经济发展的国家。中国的总体失业率较低,加上政府出台的相应政策,保障了劳动者的就业问题,因而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在提高。同时货币供应量的不断增多、低通货膨胀率以及稳定的利率水平都对BYD的汽车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另外,2008年9月27日,美国著名投资者“股神”沃伦·巴

比亚迪汽车公司的发展史

比亚迪汽车公司的发展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专业:12级工商管理一班姓名:陈伟学号:201212044023 (重庆文理学院,重庆永川402160) 摘要: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是一家香港上市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目前(2013年),比亚迪在全国范围内,已在广东、北京、陕西、上海等地共建有九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7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台湾、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员工总数已超过13万人。比亚迪汽车坚持自主品牌、自主研发、自主发展的发展模式,以“打造民族的世界级汽车品牌”为产业目标,立志振兴民族汽车产业。 关键词:成就梦想;民族产业;电动汽车;品牌与定位;发展与改变 一、背景介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市场日益扩大,汽车产业发展异常迅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进入二十一世纪,汽车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中国进入了汽车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国内汽车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日系、欧系、美系、韩系等各系汽车争奇斗艳,国产汽车在各系进口车的夹缝中谋夺生存空间,处境较为艰难。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机动车的持有量的增加以及对石油不断消耗以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攀升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在这些严峻的形势下,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平衡的战略措施。 虽然比亚迪看准了全球发展的趋势,率先研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从许多方面来看还是存在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研究的必要性。首先从国内外环境来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先进技术汽车以其良好的环保、能源特性开始成为国际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和热点之一。但目前我国电动汽车项目尚处于开发研制阶段,还没有形成生产规模,在电动汽车的商业化运营模式探讨上更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欧洲、美国和日本,还有一定的差距。对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研究也是迫在眉睫。其次从可持 续发展的要求来看,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BYD)自成立以来平均每年以翻番速度迅速扩张,从资本金250 万扩张到市值近800亿元,从单一的充电电池生产到跻身为世界手机业

比亚迪的战略分析

比亚迪汽车战略分析报告 课程名称战略管理 日期2011/10/02

目录 一、比亚迪汽车基本情况 (1) 二、比亚迪汽车内部环境分析 (1) 2.1企业资源分析 (2) 2.1.1有形资源 (2) 2.1.2无形资源 (3) 2.1.3人力资源 (3) 2.2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4) 2.3比亚迪汽车内部主要优势与弱点总结 (5) 三、比亚迪汽车外部环境分析 (5) 3.1宏观环境分析 (5) 3.1.1政治法律环境 (5) 3.1.2经济环境 (6) 3.1.3社会文化环境 (6) 3.1.4技术环境 (6) 3.2行业环境分析 (7) 3.2.1行业内现有企业数量与力量对比 (7) 3.2.2行业增长速度 (9) 3.2.3产品差异性与转换成本 (9) 3.2.4固定费用与存储费用 (10) 3.3比亚迪汽车外部重要机会与威胁总结 (10) 四、比亚迪现行的战略和目标 (10) 4.1比亚迪目标 (10) 4.2比亚迪战略 (11) 4.3比亚迪战略目标存在问题 (11) 五、为比亚迪建议的目标与战略 (13) 六、参考资料 (14)

一、比亚迪汽车基本情况 品牌名称:比亚迪英文名称:build your dreams 简称:BYD总裁:王传福 所属地区:广东深圳所属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创立年份:1995品牌释义:成就梦想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是一家 在香港上市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总部位于深圳坪 山;拥有领导全球的IT电子及零部件产业群和整 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群。2003年,比亚迪正式收购 陕西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比亚迪股份了组建比 亚迪汽车。 比亚迪进入汽车制造与销售领域,开始了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征程。比亚迪汽车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品牌、自主发展的发展模式,以“造世界水平的好车” 为产品目标,以“打造民族的世界级汽车品牌”为产业目标,立志振兴民族汽车产业。目前,比亚迪已建成西安、北京、深圳、上海四大产业基地,在整车制造、模具开发、车型研发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产业格局日渐完善。 上海建设有一流的研发中心,拥有3000多人的汽车研发队伍,每年获得国家研发专利超过500项。西安建设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轿车生产线,总产能达到20万辆。深圳有现代化的汽车城,总产能将达到30万辆,并建成第二研发中心,将成为比亚迪汽车中高级汽车的生产基地。北京模具制造中心,业已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模具产业格局,为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制造整车模具。 二、比亚迪汽车内部环境分析 比亚迪汽车作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直属子公司,负责比亚迪的汽

比亚迪投资分析报告

比亚迪投资分析报告 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GDP影响。 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0841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1%;第二季度,国民生产总值为22790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8%;第三季度,国民生产总值为35348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7%。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放缓,全年GDP增长率将在7.5%左右。 2 ,农村 月CPI CPI 4、汇率影响。 2012年11月27日,在中间价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上涨的同时,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再触“涨停板”,并一举创下6.2223的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近年来,人民汇率一直温和升值。一般而言,汇率上浮,即本币升值,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口;汇率下浮,即本币贬值,不利于进口而有利于出口。汇率变化对股价的影响要看对整个经济的影 响而定,若汇率变化趋势对本国经济发展影响较为有利,股价会上升,反之,股价会下降。 5、政策分析。

2013年,中央政府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结构调整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意把握好度,增强操作的灵活性。要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 2013年,要调整产业结构。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总的原则是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2013年,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消费水平。 明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消费板块或将是稳增长、结构调整受益最大的板块。事实上,政府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提高消费在经济中的占比,此外,还需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支撑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的GDP平稳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兴产业和消费、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2013年的三大投资主线,也将贯穿于今后一个较长的周期内。 1 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国汽车制造业己有50余年的发展历史,但至今仍处于“幼稚期”。在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汽车制造业己经走过了批量生产、促销竞争阶段,进入以产品设计为中心的阶段。但我围汽车制造业仍处于技术引进、零件困产化的初级装配阶段,汽车制造业的劳动密集程度仍较高。因此,我围汽车制造业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非完全技术密集型产业。

比亚迪汽车公司的发展战略

比亚迪汽车公司的发展战略 作者姚亮 指导教师胡亚林 摘要: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现拥有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从一家只有50人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一家上市公司,比亚迪凭借自身的独特的“自主创新”技术优势、依靠“夹具+手工”的生产模式、凭借“垂直整合”的先进理念等取得了成功,2008年更是获得了“股神”巴菲特的关注和投资。 比亚迪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2011年可以说是对比亚迪充满考验的一年。经销商“退网”事件、由于迅速扩大产量导致汽车产品质量下降、主要供应商“诺基亚”、“摩托罗拉”订单的削减、新能源产业的萧条,给比亚迪带来了巨大的亏损,也使比亚迪的发展前景不明朗。 本文介绍了比亚迪公司的概况,通过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企业战略进行选择,对比亚迪公司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战略管理战略分析比亚迪 一·引言 1995年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抓住“日本宣布将不再在本土生产镍镉电池,将引发镍镉电池生产基地的国际大转移”这一契机,投身进入电池业,并在随后的发展中成为世界上的“电池大王”。2011年,已成功在香港、深圳上市的比亚迪却遭遇了经销商“退网”事件、主要供应商订单削减、新能源产业的萧条等一系列外部环境的变化。 在如此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下,比亚迪还能依靠自身的独特的“自主创新”技术优势、“夹具+手工”的生产模式、“垂直整合”的先进理念等克服困境吗? 通过深入了解比亚迪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比亚迪的企业战略,可以对比亚迪解决现在的困难、对日后的发展给予参考。 二·企业概况

(一)企业简介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比亚迪,英文: BYD Company Limited,港交所:1211深圳:002594),是一家创立于1995年的中国大陆民营企业,总部设于广东深圳。公司主席是王传福。现拥有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IT产品主要包括二次充电电池、液晶显示屏模组、塑胶壳、键盘、柔性电路板、摄像头、充电器等。公司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技术创新、研发实力的提升和服务体系的完善,主要客户为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通讯业顶端客户群体。比亚迪汽车已快速成长为最具创新的新锐民族自主汽车品牌,更以独特技术领先全球电动车市场。在新能源方面,比亚迪成功推出了太阳能电站、储能电站、电动车、LED等绿色产品,立志于继续引领全球新能源变革。 (二)企业文化 比亚迪人将继续锐意进取,持续拼搏创新,不断追求卓越,用不懈的努力开启臻至未来! 我们将继续抓住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机遇,加快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发展步伐。IT产业群,集团将以先进的技术和制造工艺为基础,通过垂直整合,成为世界顶级的通信和电子产品制造商。汽车产业领域,未来,比亚迪锐意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领导者之一。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在新能源方面,比亚迪将注力开发太阳能电站、储能电站、电动车、LED等绿色产品,立志于继续引领全球新能源变革! 随着人类社会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企业所肩负的责任将愈加重大,推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是全球每一个企业应尽的使命和义务。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使命,比亚迪期盼“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并期盼用我们的“三大绿色梦想”让更多的国家和人民能够摆脱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经济问题,让科技创新造福人类、荣耀世界!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加快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追求企业健康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管理,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进一步创造经济与环境协同共存、促进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将继续以卓有成效的行动,进一步保障员工利益,促进员工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强与各方的合作,实现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共赢、共同进步。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力度,继续坚持回馈社会、热心公益的使命,用实际行动做爱心企业,积极投身社会爱心慈善事业,扶助弱势群体,支持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贡献应有的力量,以我们诚挚的爱心和实际行动增进社会的和谐。 我们将以《比亚迪2010年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为契机,进一步把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到

比亚迪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比亚迪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比亚迪财务分析报告 成员:王安贤 201100020211 金融 张彦斌 201100020141 金融 吴佳琦 201100020156 金融 何兆丰 201100020159 金融 刘捷 201100020180经济学 曹驰 201100020115经济学

让太阳能发电获得与煤电相当的成本,解决了一直严重制约太阳能产业发展的硅片生产供应问题,加速了太阳能发电普及过程,对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2012年12月22日上午,陕西省榆林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榆林市政府(北京)招商会”,会上榆林市副市长毛中胜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商洛地区总经理姜占锋签订了榆林市500MW光伏电站建设项目。比亚迪在注重业务发展的同时,也不忘社会责任和和企业文化。 比亚迪在全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同时,把关心社会建设和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始终关注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赈灾救危、捐资助学、社会安定、支持文化体育等公益事业。特别在支持地方教育发展、抗击非典、东南亚海啸捐赠、南方洪灾赈灾和四川汶川地震救灾等过程中的表现,充分体现了比亚迪浓浓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了公司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三.比亚迪存在的问题 比亚迪的经销商资质其实是参差不齐的。一般情况下,申请者只需200万元的启动资金即可入网,算上100万元押金、100万元配件和物料进货款以及后期的提车款,约1000万元资金就能滚动起一家比亚迪4S店的运营。所以这导致了比亚迪汽车销售渠道十分脆弱。比亚迪追求垂直整合的发展模式,事必躬亲。在进入汽车业初期,这种模式对比亚迪的促进作用明显。”陈文凯认为,但目前比

比亚迪营销策略分析报告

二、营销环境分析 (一)企业形象升级 1、目标市场定位 比亚迪应该暂时抛弃高端车型市场,立于自己的起点位置将中低端车型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以满足大多数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而不过于追求上流消费者的需求。 进入汽车制造与销售领域,开始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征程。发展至今,比亚迪已建成、、、四大汽车产业基地,在整车制造、模具研发、车型开发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产业格局日渐完善并已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创新的新锐品牌。汽车产品包括各种高、中、低端系列燃油轿车,以及汽车模具、汽车零部件、双模电动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等。代表车型包括F3、F3R、F6、F0、G3、L3等传统高质量燃油汽车,S8运动型硬顶敞篷跑车、高端SUV车型S6和MPV车型M6,以及领先全球的F3DM双模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E6等。 比亚迪外型动感时尚,价格实惠非常适合事业刚起步的年轻消费者、个体户小老板和中产白领。 在未来发展混合动力和新能源方面有着极机遇。 2.企业的目标市场策略 (1)目标市场选择的依据 ①比亚迪汽车销售目前状况 比亚迪汽车目前销售状况甚好。2005年以来,比亚迪汽车销售每年实现100%高增长。 2006年,比亚迪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101%;汽车产业取得骄人业绩,主力车型F3实现销售63153辆,同比增长472%,实现销售收入近50亿元。F3还实现出口5000余辆,产品覆盖16个国家和地区。 2007年比亚迪汽车全年实现产品销售10.1万辆,连夺“产量增幅第一”,“销量增幅第一”,“单品销量第一”三项桂冠,成为中国成长最快的主流汽车企业。比亚迪F3月销连续突破1万辆,发展势头迅猛。2007年7月份,比亚迪另一款两厢中级轿车F3R全国上市,F3R以超凡动力、超级安全、超酷外形引领两厢车新时尚,掀起新的两厢车风暴,预计年销售目标5万辆。从06年5月基本完成上市,再到07年6月18日第10万辆下线,比亚迪F3仅仅用了14个月的时间就跨过了中级轿车生存的第二门槛。比亚迪F3总销量突破10万辆,成为最快突破10万辆的自主品牌车型。

我国汽车行业供应链管理综述

浅谈我国汽车行业的供应链管理结构、特征及其发展现状 赵仁强 (工商管理专业14309103) 摘要:自2002年之后,中国汽车行业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特别是随着私人消费的兴起,轿车需求量开始迅速攀升,并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地位也逐渐上升。 到2009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结束了由福特公司开始的美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汽车统治地位。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不仅发展快,而且汽车消费需求变化也快,这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将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自主品牌将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发展过程。预计到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有望占据全球汽车总销量的一半以上,将是美国市场销量的两倍左右。[1]在我国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时期,其供应链管理就显得越加重要,我国十年的汽车行业的风雨历程也验证了供应链管理在汽车业之中的地位,尤其是汽车制造业以及汽车物流业。本文就我国汽车业中供应链结构以及特征进行简要解析,同时对其现状进行描述,发现可以进行重大改进的地方。 关键字:汽车行业、供应链结构、特征、发展现状 一、背景 1、供应链管理简介 1.1 供应链管理定义 供应链管理是用于有效集成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的一系列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能以恰当的数量,在恰当的时间,被送往恰当的地方,从而实现在满足服务水平要求的同时,是系统的成本最小化。[2] 1.2 供应链管理目标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使整个系统的效率和成本收益。系统的所有成本包括运输与配送,以及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的库存,都要最小化。因此,重点不是简单的最小化运输成本或降低库存,而应该在供应链管理中使用系统方法。[2] 由于供应链管理围绕着供应商、制造商、仓库与商店进行有效的集成,因此,供应链管理涵盖从企业战略层到战术层,再到运作层,包含所有层次的活动。 供应链管理最本质的目的是通过整合上述的各种资源以达到风险的最小化,把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降至最小,形成企业的第三方利润来源,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1.3供应链管理在汽车业的必要性 汽车行业是一个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产业,顾客是上帝在其中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同时,汽车属于耐用品,一次性投入比较大,且后期要不断的保养。这就要求售后服务必须到位,其中就涉及到供应链上的管理及控制。至于上游的汽车制造业,库存管理、采购管理等都需要控制风险,其中的管理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供应链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库存控制、配送策略以及外包采购策略等方面,而汽车行业作为一个信息反馈快速、对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敏感的产业,需求的不确定严重影响企业的利润,而供应链管理恰恰针对这一点。 二、汽车行业供应链有其特有的结构和特点: 1、以整车装配企业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

比亚迪分析报告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分析报告之比亚迪汽车 一、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 1、目前主要的自主品牌有:红旗,解放,奔腾,夏利,东风风神,上汽荣威,上汽名爵,吉利(包括帝豪,全球鹰,英伦,上海华普,),奇瑞(包括瑞麒,开端,威麟),比亚迪,长城,长安,华晨中华,金杯,东南,江淮,海马,力帆,长丰猎豹,江铃陆风,华泰,哈飞,众泰,双环,昌河,曙光,永源飞碟,中兴,大迪,福迪,吉奥,美亚、云雀,福田。 2、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营销环境分析: 2010年中国国内汽车产销超过了1800万台,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自主品牌汽车多年以来依靠技术改进和成本控制等优势,在合资品牌不屑一顾的中低端汽车领域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3万—8万元的汽车市场中自主品牌的占有率达到了80%。 (1)优势:国外许多汽车品牌在进军中国市场时,大多因其高昂的成本费用将目标市场定位为中高端的市场,而对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来说,在技术方面的缺乏使其顺其自然的将市场定位在中低端市场。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国家,内地的二三线甚至是四线的城市市场宽阔,因此,中国的自主汽车品牌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从一些自主品牌已经透露出来的新车型来看,自主品牌的新车型依旧还是邯郸学步,不过让人欣慰的是自主品牌汽车在新能源方面的技术比较领先,以此为代表的是比亚迪汽车。 (2)劣势: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车型和性能方面缺乏自主研发

能力,因此,其在中国市场的定位仅仅停留在中低端市场的境地。同时,中国汽车在国外的市场份额为50%,成为国外巨头的补充。 (3)机遇: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最大的优势就是新能源技术突出,而政府目前对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这就给自主品牌汽车提供了很大的发展机遇。 与降低小排量车购置税,对新技术、新能源汽车开发的补贴政策相比,对于农民购车的补贴是最实惠、最直接的,政府提出了“汽车下乡”政策也很有利于自主品牌的发展。 (4)威胁: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目前北京等大城市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而纷纷实行一些限制性购车政策,由此可见一二线城市的汽车市场依然饱和,县乡市场必定会受到合资品牌的关注,这将是对自主品牌的严峻考验。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改变和汽车行业新产品的不断问世,我们发现一些合资品牌汽车开始逐步调整自己的价格,有的甚至调整至10万元以下,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合资品牌对国内中低端市场的青睐垂涎。自主品牌在基层市场的销售优势开始受到合资品牌的挑战。 一直以来,中国政府在汽车业的发展上,采取的是扶植几个大型国有集团的政策,这造成了事实上的垄断,民营企业想进入汽车业,尤其是整车制造业可谓是"难上加难"。尽管民营企业近些年在整车制造业方面取得一些成绩和进展,但整体上仍然生存得异常艰难。 3、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前景:

比亚迪产业链发展深度解析报告

比亚迪产业链发展深度解析报告

报告综述: 新起点新周期,从预期重塑到业绩拐点 比亚迪是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导者,供应链方面,已实现从三电系统到整车生产的一体化布局;车型方面,聚焦王朝系列与 e 系列,完善品牌架构并推进品牌向上战略。短期看,公司新一轮新能源车型周期已至,业绩拐点已现。旗舰车型汉推进品牌持续向上;秦 Plus DM-i 在 10-15 万元价位段直面燃油车竞争,在中端市场打开局面。同时,刀片电池、DM-i 系统以及工艺的持续改进助推成本下行,我们认为比亚迪整车业务的盈利能力已具备脱离补贴的基础。我们预计 2021/2022 年公司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 40.7/56.95 万辆,同比+127.3%/+39.9%。长期看,随着供应链开放战略持续推进,公司定位为电动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供应链潜在价值释放。我们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1.21/67.72/83.21 亿元,EPS 分别为 1.79/2.37/2.91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118.1/89.3/72.7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DM-i 主打低购置成本+超低油耗,开启比亚迪插混车型新纪元 DM-i 直击 PHEV 核心痛点——系统成本,秦 Plus DM-i 预售价 10.78-14.78 万元,较同类合资 PHEV 低 4-7 万元;购置成本(燃油车含购置税)与同类合资燃油车型基本持平。超低油耗也是 DM-i 架构的主打优势,秦 Plus DM-i 亏电油耗仅 3.8L/100km,得益于以电为主的 EHS 电混系统。我们预计 2021 年秦 Plus DM- i 销量达 10 万辆;长期看,我们预计秦 Plus 未来稳态销量有望达 25 万辆以上。 垂直一体化构筑成本优势,补齐智能化短板助推品牌向上 当新能源汽车行业从高端车型逐步对中低端车型渗透的阶段时,成本是重要竞争要素。对标三星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发展历程,同样采取一体化布局、多产品矩阵策略的比亚迪有望凭借出色的供应链管控能力和成本优势在中端车型市场取胜。在高端市场,汉已证明其竞争力,差异化定位+补齐智能化短板助力比亚迪站稳脚跟。远期看,公司定位为电动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供应链潜在价值释放。 1、公司复盘:深耕新能源车十余载,厚积薄发迎拐点 比亚迪创立于 1995 年,定位为全球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开创者。公司以二次电池业务起家,2003 年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厂进入汽车行业,并于 2008 年推出首款电动车 F3 DM。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SWOT分析以及对策研究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以及对策的研究 摘要: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拥有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2003年,从IT电池领域进入汽车制造业,并快速成长为最具创新的新锐民族自主汽车品牌,更以独特技术领先全球电动车市场。将SWOT分析应用到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中,能够分析比亚迪的内外环境与外部环境,并对比亚迪今后发展战略的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SWOT分析;对策

目录 引言 0 一、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状况 0 (一)IT领域 0 (二)汽车领域 0 (三)新能源领域 (1) 二、SWOT分析研究进展 (2) (一)SWOT分析研究进展 (2) (二)SWOT分析存在的问题 (3) 三、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 (3) (一)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能力分析 (3) 1.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优势分析 (3) 2.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劣势分析 (4) 3.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能力评价 (5) (二)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5) 1.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机遇分析 (5) 2.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威胁分析 (6) 四、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对策 (7) (一)STOW分析 (7) (二)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对策的定位 (7) (三)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对策的选择 (9) 五、结语 (10)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引言 SWOT分析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战略分析方法,是为决策情境提供系统方法和支持并分析内外部环境的一种常用工具。它是通过对组织内部、外部的条件进行综合和概括,分析组织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而为战略制定和战略规划提供依据。SWOT分析只是战略规划过程的早期阶段,而战略规划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并采用一个能够很好适应内外部因素的战略。比亚迪作为全球领先的二次充电电池制造商,手机按键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均已达到第一位。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及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分析比亚迪的内外环境与外部环境,对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进行SWOT分析,并对比亚迪今后发展战略的提出相关建议。 一、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状况 (一)IT领域 作为一站式手机零部件供货商,比亚迪生产各种优质的手机零部件。作为业界领先的ODM供应商,比亚迪依托垂直整合发展模式,为客户提供包括产品设计、制造、测试、装配及售后等全方位服务。公司IT产品及业务主要包括充电电池、塑胶机构件、金属零部件、五金电子产品、手机按键、微电子产品、液晶显示屏模组、光电子产品、柔性电路板、充电器、连接器、不间断电源、直流电源、太阳能产品、手机装饰、手机设计、手机测试、手机组装业务、笔记本电脑设计开发、测试及制造组装业务等。公司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技术创新、研发实力的提升和服务体系的完善,主要客户为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通讯业顶端客户群体。 (二)汽车领域 发展至今,比亚迪汽车产业分布在深圳坪山、西安、北京、上海、惠州、长沙、韶关七大工业园,形成了集研发设计、模具制造、整车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组合。比亚迪汽车在车型研发、模具开发、整车制造等方面都达

关于比亚迪的一些分析 案例分析

比亚迪:颠覆性创新的力量 要想突破品牌力“马太效应”,最好的选择便是通过颠覆性创新,将竞争的焦点转移到新的市场当中并建立绝对优势。比亚迪正是通过电动汽车这一全新技术优势,提高了自己在传统汽车市场的品牌溢价能力。 2009年对于比亚迪而言,应当是丰收的一年,不仅由于其创始人王传福意外当选胡润榜内地首富,更由于比亚迪汽车在这一年实现44万辆的销售纪录,较2008年有超过100%的增幅。这使得比亚迪在自主品牌中异军突起,一举超越奇瑞、吉利等老牌自主车企,成为自主品牌的领军人。若要探究比亚迪如此飞跃式成长的原因,笔者认为起到关键作用的绝不仅仅是他成功的产品战略,更是其成功的品牌运作结果。这种品牌运作又不同于传统的品牌传播,而是一种颠覆性创新所带来的品牌溢价的提升。 比亚迪刚入汽车界时,提出了“333”战略:第一个3年扎扎实实打基础;第二个3年扩展产品线,抢占市场份额,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街上的能见度;第三个3年要成为主导市场的企业。如今比亚迪正在如期兑现他的第二个“3”:2009年比亚迪在国内共销售汽车44万辆,增长率超100%,比亚迪的产品在各大城市随处可见,街上的能见度已经有了质的提高。按照王传福的豪言,比亚迪将在“2015年做到中国第一,2025年做到世界第一”。2009年比亚迪已经成功杀入国内汽车市场的前十名(排名第六),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2015年进入国内三甲并非没有可能。果真如此的话,比亚迪奇迹将会震惊整个汽车行业。 一个汽车品牌在市场中的表现,从根本上而言,是由品牌力、产品力与营销力这三力所决定的。 上述“三力”中,品牌力就像一家汽车企业的空中掩护,决定了产品在市场中能卖到什么价位,能够进入哪些细分市场,而将被哪些细分市场排除在外。对于汽车企业而言,品牌力难以通过收购、模仿以及广告轰炸等方式获得提升。相反,从过去的经验看,品牌力甚至存在“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产品力则是企业内在的硬功,从根本上说,汽车企业长期的竞争力由产品力决定:只有产品耐用、好用,汽车企业的口碑、品牌力才会不断上升,市场份额才会不断扩大。营销力则是决定市场表现的中短期因素,因为从长期看,只要管理得当,产品力和品牌力能够不断提升,决定营销力的主要因素(渠道、服务满意度等)都更容易改善。 分析比亚迪奇迹的背后,“三力”的协同改善功不可没:通过颠覆性创新,快速提升品牌力;通过逆向工程、低成本研发,拥有了相对完整的产品线,使产品力得到提升;同时,还通过分站上市的营销创新,对各地市场逐个突破,并且通过“店海战术”,快速完成铺货任务,突破了营销力的短板。接下来,我们将从这三个方面分析比亚迪奇迹背后的成长轨迹。 品牌力的马太效应——汽车业的困局 汽车市场是一个标准的垄断竞争型市场,其竞争的核心在于品牌与产品的组合,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品牌:只有品牌力强的车企才能将产品卖到较高的价格,而只有价格高了,企业在研发中的投入才能确保其设计制造出优秀的产品。尽管这是一个“鸡生蛋、蛋生

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的必要性-比亚迪汽车转型案例分析

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的必要性 ——比亚迪汽车转型案例分析 摘要: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后期之秀,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人,比亚迪一直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理念,打造出一个个神话。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比亚迪有接连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亚迪汽车如何改变自主品牌“低价取胜”发展模式,并抓住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历史机遇,通过战略转型,突破目前的发展困境,是比亚迪所要解决的重中之重。 本文比亚迪汽车的战略转型为大背景,以战略理论为支持,对比亚迪汽车的战略转型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比亚迪汽车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找出比亚迪汽车实施战略转型的必要性、战略转型的方向和战略转型过程中所注意问题。以期比亚迪汽车在困境中能够成为一家世界一流汽车巨头。 关键词:比亚迪战略转型新能源汽车

第一章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深圳比亚迪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在经历了跨越式大发展后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坚实地位。随着研发力量的大力投入,产品线的不断丰富,但比亚迪汽车销售收入和利润却大幅下滑,发布2011年半年度业绩预报称,预计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1亿~3.63亿元,与去年上半年24.21亿元的盈利相差甚远。业内人士认为,比亚迪遇挫是自主品牌“低价取胜”发展模式的典型难题。今年以来,自主品牌都面临市场份额下滑,比亚迪汽车仅靠S6的孤军奋战,也难以保证市场占有率的恢复。为了摆脱困局,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提出了“公司未来重点是新能源业务,但也兼顾传统汽车和电子产品业务”的战略转型,2011年7月19日,比亚迪接连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利用A股募集资金对旗下深圳比亚迪锂电池公司、深圳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及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增资,同时,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及锂电池产业,比亚迪将增资其参股西藏日喀则扎布耶锂业高科技有限公司,增资金额为人民币9000万元。比亚迪未来发展的重心将主要是新能源产业,即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和储能电站。(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https://www.sodocs.net/doc/705656183.html,)随着全球能源的日益枯竭,及应对日益突出的燃油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汽车的新能源化战略势在必行,目前大型外资企业巨头纷纷对此投入大量资金加紧研发,美国特斯拉纯电动汽车已经开始在全球大规模销售,比亚迪作为国内汽车新能源技术排头兵,比亚迪战略转型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从技术上占领了汽车新能源化革新浪潮的制高点。但企业发展不仅仅是靠技术领先就能获得成功的,除此企业所处内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也都或多或少刺激着企业的发展,故成功的企业战略是一个综合战略。随着比亚迪销售体系的接连失败,以及5.26汽车着火事件的发生,比亚迪面临着巨大挑战。伴随着国外汽车巨头们的步步紧逼,比亚迪是否能够依旧的耀眼并获得众望所归的成功,系统性的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