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词汇层面对比分析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

从词汇层面对比分析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


1、中式英语词汇特点
1.1 冗余和重复。冗余是指使用超过需要的词语或是重复不
必要的句子和短语来完成意思的表达。受汉语思维的影响,以汉
语为母语的英语使用者在想要表达与其理想中对等的汉语句子时
常常会使用多余的词来完成英语句子的表达。以下例证中汉语为
中文思维的表达,以 A 来表达中式英语,以 B 来表达标准英语,例
如:(1)加快经济改革的步伐A:to accelerate thepace ofeconomicre-
formB:to accelerate economic reform 事实上,动词“accelerate”本身
具有“increase thepace of”的含义,所以 A 句中“the pace of”的出现
就是词语意义的重复,是将母语思维生搬硬套到英语表达中的后
果。(2)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持续上升 A:living standards for the
people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ntinued to riseB:living stan-
dards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ntinued to rise“living standards”
的概念仅仅是针对于人而不是其他,所以“for the people”没有存在
的必要,应该将其去掉。(3)我们未来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A:The development to economy in the future will to a large
content depend on…B:The development to economy will to a large
content depend on…词语“will”内含“in the future”的意思,所以“in
the future”的添加为意义的冗余表达。(4)他已经回来了。A:He
has returned back.B:He has returned. / He has come back.如 B 句中
所示,“return”等同于“come back”,因此“returnback”的表达为中式
英语的冗余表达。此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会听到或是用
到以下句子:(5)Please repeatagain(.“repeat”相当于“say again”)。
(6)This country was completely conquered.(“conquer”没有程度上
的差别,无法用completely或是partly来修饰)。(7)My motherwent
to the shops to buy things.(典型的中式英语,用英语句子来表达中
式意义。正确的表达为“My mother went shopping”)。
1.2 搭配不当。词语的搭配是指某一语言中几个词语的习惯
性连用现象。建立在母语负迁移上的词语搭配不当也是中式英语
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表现在动词与宾语搭配不当,形容词和副词
搭配不当,介词和宾语搭配不当等等。中式英语的词语搭配不当
在语法上往往是没有错误的,可是对于英语本土使用者而言是无
法理解的和不合英语表达习惯的。例如常用“deep sleep”、“big
rain”、“receive the telephone”、“heart sick”和“crowded traffic”的表
达来取代规范的“sound sleep”、“heavy rain”、“answer the tele-
phone”、“heart attack”以及“busy or heavy traffic”的表达。在日常生
活中我们还可以听到下列词语的搭配使用:The price of the

veg-
etables in our dining hall is very expensive.正确的表达应为:The price
of the vegetables in our dining hall is very high.
1.3 措辞问题。中式英语在措辞问题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将汉语生硬的翻译为说话者认为对等的英语。最典型的有“Pe-
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no three no four”(不三不四)
等等。如今在中国的大街小巷出现很多中英文对照的广告或是标
语,体现出的此类问题层出不穷,让人啼笑皆非。还有在日常对话
中出现的种种措辞不当问题,例如:(1)She has not found a satisfac-
tory boyfriend. 应改写为:She has not found an ideal boyfriend so far.
(2)Mr. Wang always considers himself a small figure,and how he
wishes to be a big one .应改写为:Mr. Wang always considers himself
nobody,and how he wishes to be somebody.
2、中国英语的词汇特点
中国英语是英语与中国特殊社会文化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
本土成长的中国人在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时,由于受汉文
化,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和自身生理条件的限制而说出的一种不
同于标准英语且带有明显汉语特色的英语。它是一种能完成语言
使用目的,并被其他语言和文化背景的英语使用者接受的英语变
体。在词汇层面,尽管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的,然而,英
语在跟汉语与中国文化的漫长接触中、在中国人的长期使用中,不
断扩散与发展,在词汇层面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变异分化。中
国英语在词汇层面的特征最为明显,具体表现为数量大、淘汰率低、
翻译方式灵活多样、表意准确等。现阶段人们多是通过音译,译借、
语义再生等手段,使汉语进入英语交际。
2.1 音译。中国英语中有一部分词汇或短语是根据中国普通
话发音直接转化生成的。由于汉英文化的差异,在使用英语表示
中国社会文化中某些特有的事物与现象时,经常发现空词项,即英
语中无对应表达法,出现了表达真空。因此,人们根据中文发音,
臆造出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如 xiuca(i秀才)、yamen(衙门)、
gongfu(功夫)、taij(i太极)、Yin Yang(阴阳)、mahjiang(麻将)以及
feng shu(i风水)等等。此类译词可见于中国的文化的方方面面,由
于篇幅有限,现不一一列举。
2.2 译借。译借是将汉语的词汇通过翻译手段逐词地借用英
语来表述。译借法主要用于引进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新事物、新现
象的词语,如 Cultural Revolution(文化大革命)、four modernization
(四个现代化)、laid-off workers(下岗工人)、Spring Festival(春节)、
open-door policy(对外开放)、non-state industrie(s非国有企业)以及
iron rice bowl(铁饭碗)等

。仅此一项汉语借词就已超过一千词。
2.3 语义再生。有些英语词汇在中国这个文化环境中,其语义
会经历一个再生过程,从而产生新的含义。中国英语中有一部分
词汇或者短语就是汉语译成英语后生成的英语意思,如RedGuard
(红卫兵)、beggars chicken(叫花鸡)、barefoot doctor(赤脚医生)、
shoot two hawks with one arrow(一箭双雕)、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rain(雨后春笋)等。
3、对比分析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的词汇特点
通过比较分析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的定义特点和出现的背景,
我们发现,它们在产生的原因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只不过中式英语
产生的原因重在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而中国英语主要是特有文化
的驱使而成。在其词汇表现上(1)中式英语体现了(下转第 49 页)
彭 慧
(中南民族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从词汇层面对比分析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的特点
[摘一要]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在词汇层面的语言特征来分析其成因以及影响因素。在了解两
种不同英语表现现象的基础上对英语使用者做出减少或是根除中式英语的使用和推广中国英语的使用的建议。本文力
求从直观上体现两者的差别以达到使广大英语使用者轻松辨识二者不同性最终推广正确的英语使用,以期达到中西文化
的顺利交流。
[关键词] 对比分析;中式英语;中国英语;词汇层面
[中图分类号] H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489(2009)16-0039-0149
挥各自擅长领域的优势,把最精华的内容带给学生。
另外,在教学中要引入典型的、与同学联系紧密的案例,辅证
理论,从而加深同学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显然,理论若脱离了实际,
会比较难于理解,并且单纯的理论介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若
能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入典型案例,特别是本校以往同学成功或
是失败的个案,往往能够起良好的效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课程
的内容需要包括学生诚信、人格等,力求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
注意培养学生软实力。还有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对历届毕业生
的就业整体状况加以分析,并整合用人单位胜任力的要求,从而为
大学生在校生活学习规划提供参照,这样学生会收获更多。
最后,在就业指导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管理学、
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广
泛引入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更好地理解。
4.2 关于实践部分,应分三个环节进行。首先,本课程是一门
应用型课程,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地进
行有关礼仪、人际沟通

、面试等方面的情境训练。许多实例已经告
诉我们,礼仪、沟通的技巧等对人际关系有良好的提升作用,同时
这些对成功面试也很有帮助。
其次,为了方便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优势能力以及职业
兴趣,明确自身职业规划的方向,课程应该提供相关的心理测验,
并提供各行业的发展前景与就业形势等方面的信息,从而为学生
更好地定位自己的职业方向,更好地在未来职业上取得成功提供
必要的参考。
最后,课程还应组织同学参观接触用人单位,培养现实感受,
从而帮助其理性做好生涯决策。目前来看,许多毕业生对其所选
择的行业和职位知之甚少,到了毕业才发现自己尚未准备好,匆忙
应战,很容易给用人单位留下“海投简历”、“随意应聘”的印象,这
不利于求职成功。其实就个问题,可以通过在校学习来解决,利用
就业指导课的机会,深入接触用人单位,加深自己对未来目标单位
实际运营的了解,从而有助于同学将自己的优势能力与用人单位
的运营状况匹配起来,理性做好决策。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其实非
常欢迎在校大学生来单位参观,因为这可以帮助他们发现人才,有
利于加深同学们对本单位的了解,从而强化其在学生中的良好口
碑,进而有利于他们在人才市场上抢夺优秀的毕业生资源。
总之,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
革的深入,社会对就业指导的要求将逐步提高,这就迫切要求建设
实际指导意义的、科学编制的课程体系。不仅仅是高校的教师,社
会各界也应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这门课程,并深入到这门课程的
研究当中。
【参考文献】
[1]黄仕强.如何提高就业指导课教育效果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7.
[2]薛琴,林竹.胜任力研究溯源和概念变迁[J].商业时代,2007.4.
[3]林日团.管理人员胜任力研究评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7.2.
(上接第 45 页)雅,而且流露出才健气雄的“期男意识”。第五十五
回她径直说出:“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
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3)千方百计利用他人为自己带来
好处;彬彬有礼的外表藏着计谋。第五十五回写她在处理舅舅赵
国基殡葬赏银问题上与赵姨娘的短兵相接。第七十六回写她独侍
贾母、支撑残席等。她对贾母、王夫人的恭顺、对亲身母亲的冷酷,
从伦理道德上来所,探春难辞“功利”甚至“势利”之咎,但归根结底
这一切均源自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和贵正贱庶的社会偏见。
2.2.3 她的安全感建立在这样的逻辑上:如果我有权力,那就没
有人能伤害我。她

反抗别人对她的歧视,对贾府中有势力的贾母、
王夫人的附和,体现了她对权力的向往,对地位的追逐。在第五十
六回写探春理家,她终于赢得了王夫人的信任,第一次真正地拥有
权利,她拿王熙凤和宝玉开刀,并实行自己政治主张:“兴利除宿
弊”,“兴利”即“开源”,“除宿弊”即“节流”,双管齐下,立竿见影。对
自己母亲的无理要求的断然拒绝。这一切做给了那些小觑她的人
看,让她赢得了难得的尊重和地位。
2.3 惜春:退缩型。贾惜春是宁国府贾敬之女,贾珍的胞妹,自
幼无母,由贾母抱到荣国府养大。惜春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味地
逃避,逃避到绝意红尘。
2.3.1 行为方式:回避人。惜春对自足自立、完美无缺向往到了
一种无情的地步。她很少抛头露面,偶尔出席诗会,也是语不惊人,
时常参加宴饮,也是寡言少语;后来,她又默默地为贾母抄写《心
经》;再后来,就是与妙玉的简淡交往,谈禅弈棋,特例独行。
2.3.2 主要特征:为逃避与他人的紧张关系而离群索居;保持与
他人的距离,不以任何方式与他人发生情感上的联系,好比自己周
围画了一个魔圈,任何人不得侵入;不介入他人事物;自立自强;限
制自己的需要;凡事力求完善,以避免他人的帮助或指责。《红楼
梦》有关惜春的重要情节,在曹雪芹笔下主要是第七十四回“矢孤
介杜绝宁国府”,说她“天生成一种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独癖性”;她
自己亦称“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仅不能像探春那样庇护自
己的丫头、替迎春抱不平,而且还纵恿凤姐不要轻饶本无大错的入
画,对贴身丫头的哀告苦求无动于衷;冷拒尤氏对她的任何关心,
让尤氏说她是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
2.3.3 她的安全感建立在这样的逻辑上:如果我离群索居,谁也
不能伤害我。惜春看到了元春富贵的哀愁、迎春懦弱的悲苦、探春
孤傲的惨烈、黛玉聪明的可怜、湘云洒脱的不幸,回看自身却看不
到自己的希望。为了“质本洁来还洁去”,她毅然皈依佛门,实现了
精神的彻悟和圆满。
【参考文献】
[1] [美]卡伦·霍妮.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
司,2000.8.
[2][美]卡伦·霍妮.我们内心的冲突[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3]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出版社,2004.1.
[4 ]朱一玄. 红楼梦资料汇编[M] .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上接第39 页)很大的个体语言特征,具有太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而中国英语则不然,中国英语的词汇使用是群体语言的表现,具有
一定的客观性和基于理性的创造性;(2)中式英语的使用很大程度

上源于使用者驾驭语言能力的低下,是出于无奈而编出来的汉语
式英语,并不一定符合英语语法且不合英语习惯表达;中国英语则
是顺应文化交流而产生的。由于英汉对应空词项的出现,由社会
认同而造出了中国英语;(3)中式英语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随着
英语使用者的改变与其语言能力的提升中式英语处于不断自我修
正之中,中式英语词汇的使用应当减少甚至被根除;中国英语是相
对稳定的,其发展变化牵动着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当然它也是可
以被扩展提高的。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使用者,我们应该减少或
是根除中式英语的使用而推广中国英语的使用,以此提升自己对
语言的掌握能力并以此达到中西文化的顺利交流。
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都是英语在中国发展而衍生出的语言现
象,差别在于前者往往是错误的使用,是不被英语国家的人理解和
接受的,而后者的使用则能促进国际间广泛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Crystal,D(.2001).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Beijing:Foreign Lan-
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杜民荣. 浅析汉译英中的中式英语[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
[3]汪榕培.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