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一.docx

(完整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一.docx

(完整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一.docx
(完整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一.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徐明同学设计的历史手抄报,选取了图8— 10 三个人物和他们的代表著作(刊物)。下列为该手抄报设计的主题,恰当的是()

图 8 魏源《海国图志》A. 师夷长技、尊孔复古 B.

图 9 严复《天演论》

优胜劣汰、民主科学

图 10 陈独秀《新青年》

C. 思想解放、救国图强

D.物竞

天择、适者生存

2、阅读以下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

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

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 .《孔子改制考》

B .《海国图志》C.《天演论》 D .《变法通议》

3.陈旭麓:“把‘西用’放在‘中体’的轨道上,使它有个晋身之阶,有个‘用武’之地,

这就是一个进步。而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

可的范围之内,是很难完全如愿的。”这表明作者强调()

A .“西用”与“中体”本身就相互矛盾B.“中体西用”思想推动了向西方学习进程

C.“中体西用”就是只强调经济改革 D .用西方的技术维护中国体制是难以做到的

4. 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

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

旧。”这一主流思想是指()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5、从 19 世纪初对西方的轻蔑排斥到20 世纪 20 年代对西方的崇拜,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

道路。一位政治家用以下的话总结了这个变化的顺序:“首先是影响器物的技术;而后是

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最后则是触及精神生活核心的观念。”照此说法,“关于国家和

社会的原理”的事件应该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6.

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895

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的“层

次”变化是()

A .从技术到器物B.从制度到思想C.从制度到文化D.从器物到制度

7.“作一政治运,百日新短命而,但作一更广意上的社会文化运,自

有其成功之。” 里的“成功之”主要是指戊戌法()

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加深B.改革了封建君主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了儒家思想正地位

8.胡适在其 1918 年作的《国感》里写道:“不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出了死力去康有??我

今日也痛康有,但二十年前康有太新,今日康有太

旧。”出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康有()

A. 托古改制,行君主立

B. 学西方,全西化

C. 革制度,行民主共和

D. 救亡存,展本主

9.戊戌法期,湖南《湘》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物,是中央四旁。” 首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提倡新法 B .鼓励人向西方学 C .宣科学救国D.国人放弃天

朝念

10、中国启蒙思想家复化“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 )氏之天算格致”。表明复宣化的目的是()

A .展近代科技B.提倡自由平等C.反制迷信 D .推社会革

11.7 所示1904 年日大使枢的一奏折(部分)。造成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奴才各学校共有中国学生一千三百余人,其中学文

科者一千一百余人。学武二百余人,其数不不多。

——清· 枢《奏兼管学情形折》

7

A.中国儒家文化一向重道器,重人科技

B.日本近代化起步短,科技不如欧美达

C.甲午争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面向制度面

D.甲午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文科易入

12.近代中国部分著作和刊中“民主”“共和”两个关出的率行,1893年~ 1898 年“民主”出的率高于“共和”的率。一象反映了()

A. 同盟会忽了在国内的思想宣

B. 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C.新法思潮成新思潮的主流

D.固保守力阻碍新思想的播

13.英国哲学家素在《中国》一中指出:“甲午争,中国被日本打,和运

后,中国又遭到列的复,于使中国的有之士看到中国的当之急是要有一个

更好的更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于崩的帝王之家。” 里的“有之士”是()

A.洋自的践行者B.新的呼吁者 C .民主共和的践者D.民主科学的倡者

14. 20 世 20 年代有史教科在介儒家思想写道:“其宗主孔丘”,不直呼孔子孔丘,且孔子整理典籍的法也表示了很大疑。种暗含批孔子之意的做法受到了

()

A .洋运的影响B.新运的影响C.抗日争的影响D.新文化

运的影响

15.民国期有人撰文:“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

大道上。因此被那无数吃孔孟的老子跳脚痛,怪他不。”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是()

A. 王

B.康有

C.粱启超

D. 独秀

16、独秀“吾国之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抗斗,

而国民若岸之火,熟而无所心。” 此,他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 .主武装反袁,保共和制度

B .建立革命政党,工群众

C.文化革命,启迪民众悟 D .提倡学自由,主兼容并包

17、是他表文章,指出了十月革命是人文明的新曙光;又是他表文章,提出十月革命

是20 世世界革命的先声,也是工的利;是他信心十足地言:“ 看将来的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他是 ( )

A.毛 B .独秀 C .李大 D .迅18. 1911 年 11 月 20 日 , 天津《大公》行了一次征文比 , 主是“君主民主立

之解决”。民众参与程度超了《大公》想,因此增加了名, 果如下:主君主立主民主立未表明度

篇数1123

此解正确的是()

A. 辛亥革命期国人思想呈多化向

B.清末立得到了大多数国人的可

C. 清政府想控制以抑制辛亥革命爆

D.状况表明了政念已深入人心

19.翻开某一期的,你会当所有西洋的西都被冠以“文明”两个字。手杖是文明棍,西式礼帽是文明帽,自行是文明,火柴都是文明火。是文明,京

叫旧。“某一期” 是()

A.洋运期B.新文化运期 C .抗日争期D.文化大革命“破四旧” 期

20. 迅先生在《在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从二十世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

是很坏的,但至袁世代,却又被重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新做了古怪的祭服,

使奉祀的人穿起来??”孔夫子“又被重新得”,主要是因()

A .儒家思想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B.新文化运解放了思想

C.辛亥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D.儒家思想符合专制需要

21.( 14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有为揭起孔子和经学的旗帜,并借用西学对其进行改造,从而把孔子塑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的缔造者,把经典改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理论的载体。康有为之所以能这样做,与

经学与时俱进的特征、自身学贯中西的知识储备以及现实社会的需要有很大关系。康氏所为,开援西入儒之先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对构建当代新文化也具有借鉴意义。

----《孔子研究》 2003 年 06 期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利用传统儒家思想来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原

因?( 4 分)

材料二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

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狂人日记》

( 2)材料二反映了鲁迅对儒学的什么态度?( 2 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 分)

材料三: 80 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

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

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 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

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

历史概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

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近代中西方启蒙运动发展的相似之处。(4分)

专题三测试题(一)答案

1-5 CBBBC 6-10 DCADD 11-15 CCCDD 16-20 CCABD

21. ( 14分)

(1)a.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异常严重;b. 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

治舞台,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c. 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在中国社会根深蒂固; d.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的影响。(每点一分,共 4 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思想:批判儒学。( 1 分)原因:儒家传统道德是我国古代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其提倡的纲常伦纪与西方民主思想相对立;( 2 分)北洋军阀倡导“尊孔复古”。(1分)( 3)相似之处:

①都借助外来文化作为思想武器。②都进行过激烈争论。③都否定专制暴政,主张民主政治。④都推动了各自的社会变革。(4 分,任答两点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