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显微镜的构造与操作

显微镜的构造与操作

显微镜的构造与操作
显微镜的构造与操作

显微镜的构造与操作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显微镜的构造与操作

一、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图 1

(一)、机械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160”表示观察时,机械筒长为160mm。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1)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辐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2)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二)、照明部分

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1)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2)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镜下方,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其外侧伸出一柄,推动它可调节其开孔的大小,以调节光量。

(三)、光学部分

1、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

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8×或10×的物镜称为低倍镜(而将5×以下的叫做放大镜);将较长的刻有40×或45×的称为高倍镜;将最长的刻有90×或100×的称为油镜(这种镜头在使用时需浸在镜油中)。为了醒目,有些物镜上还标有某种颜色的环、不同颜色的环的物镜代表不同的放大倍数。“Oil”表示油镜。

在物镜上,常刻有表示放大倍数和数值孔径,如10/、40/及100 /等,其中的10、40、100均表示该物镜的放大倍数。、、表示镜口率.),反映该镜头分辨力的大小,其数字越大,表示分辨率越高,各物镜的镜口率如下表:

表1

表中的工作距离是指显微镜处于工作状态(物象调节清楚)时物镜的下表面与盖玻片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物镜的放大倍数愈大,它的工作距离愈小。例如有些物镜上刻有对镜筒长度和盖玻片厚度的数值,160/表示物镜的长度为160mm,而盖玻片的厚度为。160/0:表示机械镜筒长度为160mm;“0”表示无盖玻片。有些物镜刻有160/-:表示机械镜筒长度为160mm。“-”表示可有可无盖玻片。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10×10=100。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低倍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放置: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

2、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3、放置玻片标本:取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4、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

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节,如果在调节焦距时,镜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镜台。

(二)、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调节器的螺旋逆时针移动约-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

如果视野的亮度不合适,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调节,如果需要更换玻片标本时,必须顺时针(切勿转错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标本。

(三)、油镜的使用方法

所谓油镜是指用放大100倍的物镜观察标本的标本的玻片上先滴一滴油然后进行观察。所用的油通常是香柏油或石蜡油。为什么要滴一滴呢因为放大100倍的物镜其镜孔很小,光线通过标本进入物镜的量也相应减少,再加上玻片和空气的折光率不同,使部分光线产生折射而损失掉,进一步降低光线进入物镜的量,使事业变的暗淡、图象不清。而香柏油等与玻片的折射率相似,防止了进入物镜光线的折射,所以能起到增加视野亮度、提高分辨率的作用。

1、在使用油镜之前,必须先经低、高倍镜观察,然后将需进一步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心。

2、将集光器上升到最高位置,光圈开到最大。

3、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头离开通光孔,在需观察部位的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然后慢慢转动油镜,在转换油镜时,从侧面水平注视镜头与玻片的距离,使镜头浸入油中而又不以压破载玻片为宜。

4、用左眼观察目镜,并慢慢转动细调节器至物象清晰为止。

如果不出现物象或者目标不理想要重找,在加油区之外重找时应按:低倍→高倍→油镜程序。在加油区内重找应按:低倍→油镜程序,不得经高倍镜,以免油沾污镜头。

5、油镜使用完毕,先用擦镜纸沾少许二甲苯将镜头上和标本上的香柏油擦去,然后再用干擦镜纸擦干净。

三、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正确取用的问题

使用显微镜前,首先要把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安装上去。目镜的安装较为简单,主要的问题在于物镜的安装,由于物镜镜头较贵重,万一安装时螺纹没合好,易摔到地上,造成镜头损坏,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强调操作者在安装物镜时要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托住物镜,然后用右手将物镜装上去,这样即使没安装好,也不会摔到地上。使用完毕后,必须复原才能放回镜箱内,其步骤是:取下标本片,转动旋转器使镜头离开通光孔,下降镜台,平放反光镜,下降集光器(但不要接触反光镜)、关闭光圈,推片器回位,盖上绸布和外罩,放回实验台柜内。最后填写使用登记表。(注:反光镜通常应垂直放,但有时因集光器没提至应有高度,镜台下降时会碰坏光圈,所以这里改为平放)

(二)、正确对光的问题

对光是使用显微镜时很重要的一步,有些操作者在对光时,随便转一个物镜对着通光孔,而不是按要求一定用低倍镜对光。转动反光镜时喜欢用一只手,往往将反光镜扳了下来。所一定要强调用低倍镜对光,当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而光线较弱时则用大光圈、凹面镜,反光镜要用双手转动,当看到均匀光亮的圆形视野为止。光对好后不要再随便移动显微镜,以免光线不能准确地通过反光镜进入通光孔。

(三)、正确使用准焦螺旋的问题

使用准焦螺旋调节焦距,找到物象可以说是显微镜使用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操作者感觉最为困难的一步。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极易出现以下错误:一是在高倍镜下直接调焦;二是不管镜筒上升或下降,眼睛始终在往目镜中看视野;三是不了解物距的临界值,物距调到2—3厘米时还在往上调,而且转动准焦螺旋的速度很快。前两种错误结果往往造成物镜镜头抵触到装片,损伤装片或镜头,而第三种错误则是操作者使用显微镜时最常见的一种现象。针对以上错误,操作者要注意,调节焦距一定要在低倍镜下调,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但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在这个过程中眼睛要从侧面看物镜,然后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并慢慢反向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当看到物像为止。一般显微镜的物距在1厘米左右,所以如果物距已远超过1厘米,但仍未看到物像,那可能是标本未在视野内或转动粗准焦螺旋速度过快,此时应调整装片位置,然后再重复上述步骤,当视野中出现模糊的物像时,就要换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只有这样,才能缩小寻找范围,提高找到物像的速度。

(四)、物镜转换的问题

使用低倍镜后换用高倍镜,操作者往往喜欢用手指直接推转物镜,认为这样比较省力,但这样容易使物镜的光轴发生偏斜,原因是转换器的材料质地较软,精度较高,螺纹受力不均匀很容易松脱。一旦螺纹破坏,整个转换器就会报废。操作者应手握转换器的下层转动板转换物镜。

(五)、正确用眼的问题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应双眼同时睁开,左眼往目镜内注视。但有不少操作者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喜欢用手捂住右眼或干脆闭上右眼,这是不符合实验的观察要求的,这种不良习惯会造成左眼疲劳,同时也不能做到边观察边画图。应该注意,左眼要尽量贴近目镜,右眼试图向视野内注视,如此反复训练,就会达到双目同时睁开观察的要求。或者也可以通过做以下练习:睁开双眼,用一张纸或手掌竖立在两眼之间,鼻子跟前,使左右眼不能互看对侧一边,然后有意识地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如此3—5次,每天早晚各做一遍,不到一星期便可学会。

初中物理专题讲义-凸透镜成像问题

专题十凸透镜成像问题 透镜成像是中考主要内容,重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图和探究性实验。尤其是探究性问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注意问题:如图所示。 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1.凸透镜成像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便于观察。 2.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⑤凸透镜焦距太大。 3.口诀记忆: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定大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儿跑;实像总是两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近像变小。 4成实像时,物上移,像下移;物左移,像右移。 5.用不透明的物体挡住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的像是完整的,但是亮度变暗 6.成实像时,透镜不动,把蜡烛和光屏对调位置,不需调整,像的大小发生变化。 7.当v>u时成放大的像(倒立放大实像或正立放大虚像),当v

一、透镜成像作图 利用透镜三条主要光线作图。作图时要注意图中给出的是入射光线还是折射光线,具体要求是什么;无论要求是什么,都必须遵照折射规律和三条主要光线。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1.透镜成像遵循光的折射规律。 2.牢记凸透镜成像规律(见考前速记)。把像距、物距、焦距之间的关系和成像虚实结合起来。 三、透镜探究性实验 透镜探究性实验主要分为探究像距与物距关系、探究像的虚实与物距之间关系、探究像的大小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探究物距位置对像的影响、探究物距变化对像的方向(正立、倒立)的影响等。 解答凸透镜探究性实验,只要大家弄清楚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般情况下不难解答。 一、透镜 1.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制成的。 2.透镜与面镜区别:面镜利用光的反射现象成像,透镜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成像;透镜成像遵循光的折射定律,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透镜分类: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远视镜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近视镜等)。 4.透镜光路基本概念:图(1)是透镜光路示意图。 (1)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主轴),用“CC/”表示,透镜的几何中心叫光心,用“O ”表示。 C C O F F C C O F F

微专题( 透镜)5-5 显微镜、望远镜的区分—(疑难解读+解题技巧)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专题讲义

显微镜、望远镜的区分 知识·解读 一、原理 1、显微镜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要将被观察物体放在物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经过物镜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实像的位置在目镜一倍焦距内,再经其放大,最后得到比原物体放大许多倍的虚像。该虚像和物体比较是倒立的,为便于观察,需将物体倒放。 2、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距离被观察物体(如天体)很远,物体和物镜的距离远大于物镜的二倍焦距,经过物镜成一倒立、缩进小的实像,其作用相当于将被观察物体移近,再经目镜将得到的实像放大,最后得到的虚像比原物体小得多,该虚像和物体比较是倒立的。 二、成像原理图 三、放大倍数 1、显微镜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放大倍数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和宽的倍数。③物镜、目镜的焦距越短,放大率越高。 2、望远镜 一般用目镜视角与物镜入射角之比作为望远镜放大倍数的标示,通常用物镜焦距与目镜焦 距之比计算,表示望远镜视角的放大程度。例如,放大倍数为10倍的望远镜,指的是能将 1度视角的目标放大为10度。 典例·解读 例1、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A.小于焦距 B.等于2倍焦距 C.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D.大于2倍焦距 【答案】C 【解析】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例2、通过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目镜是短焦距的凸透镜,物镜是长焦距的凸透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通过实际观察,然后做出 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答案】D 【解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将投影仪成的像再次放大,故成倒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也相当于放大镜,将照相机成的像再次放大。 培优·训练 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要想将物像置于视野 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透镜的应用(讲义及答案)

一、知识点睛 1.眼睛 透镜的应用(讲义) (1)眼睛的结构和成像原理: 如图,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成像 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把光的刺激转化成 信号经视神经传递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2)远点和近点:依靠眼睛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 个极限点分别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 远,近点在大约cm 处。 (3)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 的距离大约是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2.近视眼及其矫正 (1)近视眼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眼球在 前后方向上太长。 (2)近视眼需要用透镜来矫正,利用的是这种透镜 能使光的特点。 3.远视眼及其矫正 (1)远视眼成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眼球在 前后方向上太短。 (2)远视眼需要用透镜来矫正,利用的是这种透镜能 使光会聚的特点。 眼睛的结构 甲看远处的物体 乙看近处的物体

(3)眼镜的度数 焦度:焦距的倒数叫做焦度,用Φ表示,即Φ= 1 ,镜片 f 的度数为焦度乘100 的值。例如,镜片的焦距为1m,焦度就应该是1m-1,度数就应该是度。 4.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物体经过物镜后成的实像;目镜相当于 镜,把物镜所成的实像再次放大。 (2)望远镜 物体经物镜成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放大镜,用来把实像放大。 二、精讲精练 【板块一】眼睛和眼镜 1.儿童、青少年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患近视眼。近视 眼的病变特点是() A.眼球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过小 B.眼球前后径过短,晶状体曲度过小 C.眼球前后径过短,晶状体曲度过大 D.眼球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过大

光学显微镜培训内部讲义

光学显微镜培训内部讲义

显微镜概念: 广泛定义,能够将微观世界的物质形态展现在人眼前的设备就是显微镜。 狭隘定义,光学显微镜 钢铁组织图片(光学显微镜) 蜘蛛照片(电子显微镜) 人眼观察的局限性 尽管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眼睛作为视觉器官同位于后面的大脑相配合,依然是目前最有效的成像系统。所有的科学仪器在速度和分辨率上与眼睛都无法相提并论。眼睛的构造类似于摄像机。肌肉调节的水晶体(1a)与角膜(1)的曲面将一幅图像投射在视网膜(2)上。入射光的强度则通过改变虹膜(3)的直径来控制。通过这种方法,眼睛可以把位于大约20cm到无限远距离内的任意物体,经由水晶体,靠肌肉灵活调节焦距,从而形成一幅清晰的图像。图像本身将会投射在视网膜上,经由大约130百万个柱状受体(识别黑白色)以及7百万个圆锥细胞(识别彩色)识别后,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视神经传送至大脑。 下图是的光线经由眼睛形成的视角为30°之后的图示,都是在同样的视角下观看。 ●从300m远的地方眺望161m高的乌尔姆大教堂(位于德国南部)。 ●从25cm处观看一幅高13cm的相片。

视角小意味着什么? 因为我们想要进一步观察植物茎部的细微的毛细管,我们从茎部切出一片非常薄的切片,将它放置载玻片上并用盖玻片保护。当拿着做好的样品迎着光来观察时,我们依然无法观察到更多的细节。仅仅能观察到与之前一样的的组织。 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容易解释。我们想要观察的细节大概只有1/100甚至1/1000个毫米。然而在20cm 以内,眼睛无法聚焦到20cm内任意位置。结果是我们得不到任何细节。类似情形就像我们要在300m远的地方去观察先前提到的乌尔姆教堂的塔尖。在这么远的距离上,石匠们所创造出许许多多的花纹将无法分辨出来,其原因就在于视角太小了。 补救方法:放大镜 一个几个世纪以来就众所周知的解决方法:放大镜。当把放大镜放在眼睛与被观察的物体之间时,所有的物体都被放大了。然而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是:放大倍数要超过8倍或者10倍是不可能的。任何人想要观察更多的细节就必须使用“复合式”放大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基础知识点总复习讲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基础知识点总复习讲义一、透镜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①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②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透镜的3(4:凸透镜)条特殊光线 (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 (3)通过(或光线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4)凸透镜2倍焦距发出的光,经透镜折射后通过另一侧的2倍焦距。 凸透镜的4条特殊光线凹透镜的3条特殊光线 ☆在适当位置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注意箭头)

二、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①为使胶片上的像变大,相机应靠近物体(减小物距),同时镜头前伸(增大像距)。 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①为使银幕上的像变大,应减小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距),增大镜 头到银幕的距离(像距)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①为使虚像变大,增大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超过1倍焦距) ☆Q:拍照时镜头上有一只苍蝇,胶片上会有苍蝇的像吗? A:不会,因为苍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 1、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 2、点燃蜡烛,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 在光屏中央。 3、把蜡烛放到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记录下物距和像距。 4、把蜡烛放到凸透镜1-2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记录下物距和像距。 5、把蜡烛放到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移动光屏,光屏上没有像,透过凸透镜可看到蜡烛正立、放大的虚像。注: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 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 u>2f 倒立缩小实像f2f 幻灯机 u=f 不成像像的虚实转折 u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不要求,帮助记忆理解)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光学讲义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如太阳、萤火虫、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4、应用及现象: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 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 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 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很大,所以测定光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困难的。第一个测量光速的科学家是伽利略,但遗憾的是他失败了。后来经过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测出的结果一次比一次精确,现在公认光在真空 ..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常用字母c表示。(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也就是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二、光的反射规律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的反射的几个名词 明确什么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 【练一练】你能画图表示光的反射现象,并在图上分别标上“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吗?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与漫反射两类。 ⑴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三: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的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如图所示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7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基础》讲义

第一章《科学入门》复习讲解 【1.1.科学并不神秘 ---- 1.2.观察与实验】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_ ____________并寻找它们____________的学问,每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2、牛顿好奇于苹果的落地而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 . 只要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就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3、 学习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探究的本领,对我们今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我们要多 、多 ,多 , 运用 和 ,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4、显微镜能帮助我们看到_____的物体,天文望远镜能帮助我们看到______,雷达能让我们观察到天上的飞行物。 5、初中科学实验常用仪器: 【(1)实验室中常见的器材】 1)停表 2)电压表与电流表 3)放大镜和显微镜和天平 天平: 测量物体的质量 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放大镜:可将物体的像放大 4)烧杯和玻璃棒 盛放大量液体 搅拌、引流、转移物体 5)试管:用于少量的试剂的反应。 ① 试管中所盛的试剂不能超过试管的1/3。 ② 试管可以加热,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住 测量时间(时间间隔) 停 表(秒 表) 测量电路流 测电路两端 烧杯 玻璃棒

③ 加热时,要先预热,以免破裂。 ④ 加热时,管口不要对着别人或自己 6)试管夹: 用于试管加热时夹持试管。 ① 夹持试管时,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最后夹在离试管口1/3处(试管的中上部) ② 手握试管夹时,应该握长柄部位,拇指不要按 在短柄上,以免试管滑落 7)酒精灯: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 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使用前要先检查。 ② 酒精灯点燃要用火柴或纸条等,绝对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 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③ 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 ④ 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8)滴管:用滴管来取用少量溶液。 操作要领:① 使用滴管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 ② 滴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 ③ 滴管用后应立即冲洗,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其他试剂,以免残留的试液污染其他试液。 【(2)一些常见仪器的用途】 1、取少量液体的器皿:滴管、试管、试管夹。 2、加热的仪器: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等。 3、测量的仪器:温度计、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等。 4、观察的仪器:放大镜、显微镜等。 【(3)认识科学测量的工具:】 1、长度测量仪器: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 2、质量测量仪器:托盘天平和砝码。 3、时间测量仪器:秒表。 4、温度测量仪器:温度计。 5、电的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电度表。 6、力的测量仪器:弹簧测力计、圆盘测力计。 7、体积测量仪器:量筒、量杯。 6、科学实验危险品的容器外有相应的警告标识: 有毒 有腐蚀性 易燃 易爆 【典型例题1】 1、下列事物中,属于科学研究对象的是: 。 A.风是怎样形成的? B.政府是如何管理流动人口的? C.为什么会打雷? D.我们学校有多少初一新生? E.小鸡是如何出生的? F.水为什么会结冰? G.小明的理想是什么? H.露珠是怎样形成的? 2、(2010.浙江杭州)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 内焰 酒精灯的使用 用途:实验用于加热的仪器。 焰心 (温度最低) (温度最高) 外焰 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 外焰

望远镜与显微镜讲义

望远镜与显微镜 望远镜和显微镜都是用途极为广泛的助视光学仪器,显微镜主要用来帮助人们观察近处的微小物体,而望远镜则主要是帮助人们观察远处的目标,它们常被组合在其他光学仪器中。为适应不同用途和性能的要求,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种类很多,构造也各有差异,但是它们的基本光学系统都由一个物镜和一个目镜组成。望远镜和显微镜在天文学、电子学、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验目的] 1. 学会用物像放大法测透镜的焦距。 2. 熟悉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及其放大原理。 3. 掌握光学系统的共轴调节方法。 4.学会望远镜、显微镜放大率的测量。 [实验原理] 1.物像放大法测透镜的焦距 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虽然有许多种,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由于透镜的光心位置无法精确 测定,甚至物屏、像屏的位置也艰定准确.所以会给测量带来一定困难。用物像放大法测透 镜或透镜组的焦距就能完全克服这一困难。 图1 如图1所示,将微尺分化板作为物置于导轨上,被测透镜也置于导轨上,其间距要大于被测透镜焦距,固定微标尺和待测透镜,并记录下它们的位置,由此可得到物距,移动测微目镜并在其中看到清晰的微尺放大像,并与测微目镜分划板无视差。测出其横向放大率为 β。由横向放大率公式:s s '-=β 可求出像距,最终由成像公式:f s s '= '+111 计算出焦 距。 2.望远镜的构造及其放大原理。 望远镜通常是由两个共轴光学系统组成,我们把它简化为两个凸透镜,其中长焦距的凸透镜作为物镜,短焦距的凸透镜作为目镜。物镜的作用是将远处物体发出的光经会聚后在目镜物方焦平面上生成一倒立的实像,而目镜起一放大镜作用,把其物方焦平面上的倒立实像再放大成一虚像,供人眼观察。图2所示为开普勒望远镜的光路示意图,图中L 0为物镜,Le 为目镜。用望远镜观察不同位置的物体时,只需调节物镜和目镜的相对位置,使物镜成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讲义 (强烈推荐)

教育学科教师讲义 讲义编号:副校长/组长签字:签字日期:学员编号:LH-rbjy15027 年级:八年级课时数:3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 课题透镜及其应用 课型□预习课□同步课□复习课□习题课课次授课日期及时段年月日 教学目的 1.掌握透镜的结构、光线过透镜的规律。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重难点 1.理解并会画透镜光路图。2.能够解释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教学内容 【基础知识网络预习】 透镜的基本概念: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用表示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 ”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 ”表示。 凸透镜中三条特殊光线的应用 凸透镜的光路图中有三条特殊光线,它们的传播方向是特定的,掌握这三条光线的具体传播情况,不但对凸透镜的光路图的画法有帮助,同时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作图法得出有重要作用。 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主光轴的光线过焦点;(3)过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折射后将平行主光轴传播。三条光线的传播方向如图1所示。

物( u u 2f u u (1) 当2u f >时, 2f v 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 当2u f =时,2v 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5) 当u f 时成正立、放大 照相机原理图 镜头 光圈 物体 胶片 暗箱 镜头:凸透镜胶片:光屏暗箱: 像距 照相机原理: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底片上就成了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离照相机越远,底片上成的像越小,而镜头离底片越近. 幻灯机和投影仪原理: 幻灯机和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

各种显微镜的讲义.doc

几种特殊的光学显微镜 (一)暗视野显微镜 暗视野显微镜不具备观察物体内部的细微结构的功能,但可以分辨 0.004μm 以上的微粒的存在和运动。因而常用于观察活细胞的结构和细胞内微粒的运动等。暗视野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丁达尔效应。 暗视野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如下: 1.安装暗视野聚光器(或用厚实的黑纸片制成遮光板,放在普通显微镜的聚光器下方,也能得到暗视野效果)。 2.选用强光源,一般用显微镜灯照明,以防止直射光线进入物镜。 3.在聚光器和玻片之间加一滴香柏油,避免照明光线于聚光镜上进行全反射,达不到被检物体,而得不到暗视野照明。 4.进行中心调节,即水平移动聚光器,使聚光器的光轴与显微镜的光轴严格位于一直线上。升降聚光器,将聚光镜的焦点(图2 中圆锥光束的顶点)对准待检物。 5.选用与聚光器相应的物镜,调节焦距,按普通显微镜的方法操作。 (二)体视显微镜

体视显微镜又称实体显微镜或解剖镜,其成像为正立三维的空间影像,并具有立体感强、成像清晰宽阔、长工作距离(通常为110 mm)以及连续放大观看等特点。生物学上常用于解剖过程中的实时观察(附图13)。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光源为平行光,因而形成的是二维平面影像;而体视显微镜采用双通道光路,双目镜筒中的左右两光束具有一定的夹角体视角(一般为 12o15o),因而能形成三维空间的立体图像。体视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相近,但更为便捷。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体视显微镜的镜检对象可不必制作成装片。 2.体视显微镜载物台直接固定在镜座上,并配有黑白双面板或玻璃板,操作者可根据镜检的对象和要求加以选择。 3. 体视显微镜的成像是正立的,便于解剖操作。 4. 体视显微镜的物镜仅一只,其放大倍数可通过旋转调节螺旋连续调节。 (三)荧光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是利用细胞内物质发射的荧光强度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一种光学工具。细胞内的荧光物质物质有两类,一类直接经紫外线照射后即可发荧光,如叶绿素等;另有一些

天文奥赛历年真题讲义

2008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预赛试卷 01. 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日期是()。 (A) 2006年10月30日(B) 2007年4月15日 (C) 2007年10月24日(D) 2008年2月22日 02. 伽利略的国籍是()。 (A) 美国(B) 德国(C) 荷兰(D) 意大利 03. 对于地球上的观测者,肉眼可见的恒星大概是()颗。 (A) 6000 (B) 12000 (C) 24000 (D) 36000 04. 岁星指的是()。 (A) 水星(B) 金星(C) 木星(D) 土星 05. 小明晚上在阳台观星时发现有一个亮点儿在星空中划过,亮度逐渐变亮,达到最亮时突然完全消失,整个过程持续了2分钟左右。小明看到的最可能是()。 (A) UFO (B) 国际空间站(C) 流星(D) 彗星 06. 中国天文日是每年的()。 (A) 3月3日(B) 5月19日(C) 8月15日(D) 10月30日 07. 到目前为止在中学阶段获得小行星命名的中国学生大约有()。 (A) 1人(B) 3-5人(C) 10人左右(D) 超过20人 08. 在2007年的IAO,IOAA和APAO三大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选手总共获得()块奖牌。 (A) 7 (B) 15 (C) 28 (D) 34 09. 人类宇航员第一次进行太空漫步的时间是()年。 (A) 1965 (B) 1978 (C) 1992 (D) 2003 10. 近年发现的被称为“世纪大彗星”的彗星的编号是()。 (A) 17P/Holmes (B) C/2006 P1 麦克诺特(C) P/2007 R5 SOHO (D) C/2007 T1 麦克诺特 11. 2007年10月24日在()座有一颗彗星亮度突然增亮100万倍左右。 (A) 天鹅(B) 英仙(C) 御夫(D) 船帆 12. 下述2007年的四次天象在中国观测不到的是()。 (A) 3月4日月全食(B) 3月19日日偏食(C) 8月28日月全食(D) 9月11日日偏食 13. 太阳的直径相比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A) 远大于地月距离(B) 大约是地月距离的4倍(C) 大约是地月距离的1/20 (D) 远小于地月距离 14. 使用地面光学望远镜观测多数近地小行星的最佳时机一般是当它位于()附近的时候。 (A) 近日点(B) 近地点(C) 冲日(D) 大距 15. 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市当地时间中午12点面向太阳站立,太阳未来一小时的视运动方向是()。 (A) 向东(B) 向南(C) 向西(D) 向北 16. 后发座流星雨发生在每年的()月。 (A) 3 (B) 6 (C) 9 (D) 12 17. 显微镜座距离地球的距离是()。 (A) 小于20光年(B) 33光年(C) 大于50光年(D) 没有意义 18. 在月球表面的宇航员肯定看不到的是()。 (A) 地偏食(B) 日偏食(C) 日环食(D) 日全食 19. 与中国传统的24节气关系最大的是()。 (A) 月球自转(B) 月球公转(C) 地球自转(D) 地球公转 20. 在我国北方地区流传的“三星正南,家家拜年”说的是某天北京时间()时左右的天象。

大学物理学实验透镜参数的测量讲义

透镜参数的测量 实验要求: 1.预习阶段 (1)认真阅读实验讲义。 (2)准备预习报告。预习报告控制在1 到2 页纸内,不要原封不动照抄讲义,应融入自己对实验原 理的理解。 2.实验阶段 (1)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在实验室内尽量保持安静。 (2)维护整洁的实验环境,不要将水杯等放在试验台上,不得在实验室内吃口香糖。 (3)爱护实验设备,轻拿轻放。在老师讲解后才能动手操作。并且在动手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注意事项 和操作说明。 (4)如实记录实验数据,不得篡改、抄袭。 (5)实验数据经指导老师签字、实验设备整理好后方可离开。 3.报告撰写阶段 (1) 本实验要求计算凸透镜焦距的不确定度。 注意事项: 1.爱护光学元件 光学实验中使用的大部分光学元件是玻璃制成的,光学表面经过精心抛光。使用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损坏元件。任何时候都不要用手触及光学表面(镀膜片或光在此表面反射或折射),只能拿磨砂面(光线不经过的面一般都磨成毛面,如透镜的侧面,棱镜的上下底面等),不要对着光学元件表面说话、咳嗽、打喷嚏等。 2.本实验用到激光,请注意安全,不要让强光射入人眼。 3.注意保护白光光源,其亮度不要调得过高,否者容易过热损坏。

透镜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光学元件,眼球也是一种透镜,我们正是通过这一对透镜来观看周围世界的。透镜及各种透镜的组合可形成放大的或缩小的实像及虚像。人类就是利用透镜及其组合观察到遥远宇宙中星体的运行情况以及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的。 透镜是用透明材料(如光学玻璃、熔石英、水晶、塑料等)制成的一种光学元件。一般它由 两个或两个以上共轴的折射表面组成。仅有两个折射面的透镜称单透镜,由两个以上折射面组成的透镜称组合透镜。多数单透镜的两个折射曲面都是球面或一面是球面而另一面是平面,故称其为球面透镜,它可分为凸透镜、凹透镜两大类,每类又有双凸(凹)、平凸(凹)、弯凸(凹)三种。两个折射面有一个不是球面(也不是平面)的透镜称为非球面透镜,它包括柱面透镜、抛物面透镜等。根据厚度的差异,透镜可分为薄透镜和厚透镜两种。连接透镜两表面曲率中心的直线称为透镜的主轴。透镜两表面在其主轴上的间隔与球面的曲率半径相比不能忽略的,称为厚透镜;若可略去不计,则称其为薄透镜。实验室中常用的透镜大多为薄透镜。根据聚光性能的差异,透镜又可分为会聚透镜和发散透镜两种。 描述透镜的参数有许多,其中最重要、最常用的参数是透镜的焦距。利用不同焦距的透镜可 以组合成望远镜、显微镜等。透镜将物成像,决定像的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就是像差,像差有多种,如 果测得透镜的像差,就可以以一定的方法来消除像差提高成像质量。 通过本实验要求同学们了解激光的扩束系统,光源、物、像间的关系以及球差、色差产生的原因;熟练掌握扩束光源、光具座上各种光学元件的调节并且测量薄透镜的焦距和透镜的球差和色差。实验原理 1.光源扩束 如图7.1.1-1 所示。当一焦距很短的凹透镜F1(焦距为f1)的像方焦点和一个焦距较长的凸透镜F2(焦距为f2)的物方焦点重合时,可将一光斑大小为r1的入射平行光扩大为光斑大小为r2的n 倍的平行光 n f 2 f 1 r 2 r 1 (1) 光学上称其为扩束系统,常用于激光的扩束。 2.直接法测焦距 平行光经凸透镜后会聚成一点,如图7.1.1-2 所示。测得会聚点和透镜中心的位置x1、x2,就

显微镜与望远镜实验指导书_全重点讲义资料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原理; 2.通过实际测量,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主要光学参数; 3.根据指示书提供的参考材料自己选择2套方案,测出水准仪的放大率并比较与实验结果是否相符。 二、实验器材 1.显微镜实验:测量显微镜、分辨率板、分辨率板放大图、透明刻线板、台灯,高倍(40×、45×)、中倍(8×或10×)、低倍(2.5×、3×或4×)显微物镜各一个,目镜若干(4×、5×、10×、15×等)。 2.望远镜实验:25×水准仪、平行光管、1×长工作距测量显微镜、视场仪、白炽灯、钢板尺、升降台、光学导轨、玻罗板、分辨率板。 三、实验原理 (1)显微镜原理: 显微镜是用来观察近处微小物体细节的重要目视光学仪器。它对被观察物进行了两次放大:第一次是通过物镜将被观察物成像放大于目镜的分划板上,在很靠近物镜焦点的位置上成倒立放大实像;第二次是经过目镜将第一次所成实像再次放大为虚像供眼睛观察,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由于经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显微镜总的放大率Γ应是物镜放大率β和目镜放大率Γ1的乘积。 Γ=β×Γ 1 绝大多数的显微镜,其物镜和目镜各有数个,组成一套,以便通过调换获得各种放大率。显微镜取下物镜和目镜后,所剩下的镜筒长度,即物镜支承面到目镜支承面之间的距离称为机械筒长。我国标准规定机械筒长为160毫米。 显微镜的视场以在物平面上所能看到的圆直径来表示,其视场受安置在物镜像平面上的专设视场光阑所限制。 显微镜的分辨率即它所能分辨的两点间最小距离: nSinU λδ61.0= 式中:λ为观测时所用光线的波长;nSinU 为物镜数值孔径(NA )。 从上式可见,在一定的波长下,显微镜的分辨率由物镜的数值孔径所决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基本上与所使用光的波长是一个数量级。为了充分利用物镜的放大率,使被物镜分辨出来的细节,能同时被眼睛所看清,显微镜应有恰当的放大率。综合考虑显微物镜和人眼自身的分辨率,可得出显微镜适当的放大率范围是: 500NA<Γ<1000NA 这个范围的放大率称为有效放大率。如使用比有效放大率更小的放大率,则不能看清物镜已经分辨出的某些细节;如取用高倍目镜得到比有效放大率上限更

初二物理入门讲义

引言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2.对物理是研究什么的及其物理的重要应用有初步印象,了解物理是有趣、有用的。 3.知道学好物理需要重视观察和实验,更要勤于动脑。知道对观察和实验的基本要求。 4.在学生的心里初步建立为建设祖国而学习物理知识的愿望。 二、教具 三、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难点: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引导学生进入物理的世界。 四、教学过程 引入:这学期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自我介绍,希望同学们喜欢物理,学好物理。 〔一〕物理研究什么?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做几个小实验。 演示 1.手抓笔,松开手,笔落下.问:笔为什么不往天上去而要往地下掉呢? 2.手拿平面镜,正对某一学生.这里面的像是谁?为什么镜子里会出现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像呢? 3.扇扇子.今天天气热,扇扇子有何感觉?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4.上、下课时电铃会响,电铃发声.这是怎么回事? 对于这些现象和问题,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新奇.因为他们以前也许从未想过“为什么?”当然也不要求学生回答.但可问学生:这些现象分别属于哪一类物理现象(大部分学生能答出)?接着自然地导入课题:物理研究什么?〔力、热、光、声、电〕 〔二〕为什么要学物理? “为什么要学物理?”是本节课的重点,从两个方面来阐述. 1.物理是有趣的 问学生在生活或在其他书刊中遇到过什么现象不理解而又想知道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那些属于物理现象,今后会学到,告诉他们物理将帮助他们解开这些“谜”。 为了说明这一点,要进行四个趣味实验: 〔1〕演示课本0-2实验,让学生先猜后演示,问:鸡蛋为什么落入杯中,不随纸片一起飞出?〔第九章讲〕 〔2〕演示课本0-3实验,为什么冷水能使热水沸腾?〔十一章讲〕 〔3〕找学生用放大镜先看自己指纹,再看窗外的物体,问:两次看到的物体大小有什么不同?都是放大的吗?〔第六章讲〕 〔4〕演示课本0-5实验,塑料绳为什么捋的次数越多散得越开?〔电学部分学习〕 物理有趣,不过有趣可是不能“吃”,不能“喝”的,我们之所以要学物理不仅因为它是有趣的,更重要的在于,它是有用的。 2.物理是有用的 举例说明:我们的衣食住行、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科学技术中都离不开物理。 〔1〕我们吃饭用筷子——要用物理;假设没有摩擦力,你将寸步难行。 〔2〕假设停了电,工厂停工,电影、电视看不到,也用不上电风扇、空调、电冰箱、洗衣机,多不方便。 〔3〕假设没有物理,哪来今天的电脑、电话?哪来今天的原子弹、氢弹?人类又怎能登上月球?人造卫星又怎能上天? 〔4〕演示实验:将一个放大镜放在眼前,让学生看到老师放大的眼睛.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放大镜。你还知道它有哪些用途吗?照相机需要它,幻灯机、电影机、望远镜、显微镜需要它,你爷爷、奶奶用的老花镜就是它! 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事例,辅之以简短、明快而富有气势的语言,使学生确信物理是一门很有用的课程。进一步提出:那么,要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呢?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讲义

教学目标 1.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结构特点,并能将二者区分。 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会完成光路图。 3.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4.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会用此规律解决问题。 5.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6.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重点难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一、疑难讲解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是填空题和简答题的最好物理模型。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在作图题中经常出现,特别是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路图,同时,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解决问题仍是这部分考试的重点。 u>2f 缩小倒立实像2f>v>f U=2f 等大倒立实像v=2f

2f> u >f 放大倒立实像v >2f U=f 不成像 u

二、知识点梳理 1、透镜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透镜应用

(1)照相机:①镜头是凸透镜 ②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③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 (2)投影仪:①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②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③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④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屏幕 (3)放大镜:①放大镜是凸透镜; ②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③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 3、凸透镜成像动态分析 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成实像时: 物距与像距移动方向相同(物距变大,像距变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 像的大小变化与像距的变化情况成正比(像距变小,像也变小;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成虚像时: 4、透镜光学作图 (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5、近视、远视及矫正方法 (1)成像原理 :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方法: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6、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减小 (增大) 像变小 (变大)

信息光学与激光实验讲义最新版

信息光学与激光实验讲义最新版

安徽科技学院 信息光学与激光原理 综合实验讲义

理学院物理电子系 主编:刘念 2013 年9月

目录 前言............................................................................................................... 信息光学综合实验 实验一、阿贝成像光路调节与观测 (1) 实验二、低通与高通滤波相关实验 (6) 实验三、 调制空间假彩色编码实验与光学图象的卷积 (9) 实验四、联合傅立叶变换相关图像识别实验 (14) 激光原理综合实验 实验五、He-Ne激光器的调整与工艺测量 (17) 实验六、He-Ne激光器的模式分析 (20) 实验七、半导体泵浦激光原理实验 (25) 实验八、激光的相位测距 (29)

前言 本实验指导书是合我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的特点,针对我院物理与电子实验中心仪器设备的实际情况编写而成。 本实验指导书分成两个模块,即信息光学综合实验和激光原理综合实验,每个实验模块四个实验项目,共计八个实验项目。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实验目的具体突出,使学生明确实验基本要求和需要掌握的内容;实验原理叙述清楚,使学生在实验中深入掌握理论依据;实验内容和步骤详略得当,使学生能够在实验中逐步提高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实验后思考题便于进一步分析、讨论、巩固和提高。 在实验指导书编写的过程中,编者得到理学院领导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物电系各位老师的热情帮助,同时,其他院校的教材也为本指导书的编写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对此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足甚至错误之处,恳请老师和同学们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不断更新和完善。 物理电子实验中心 2013. 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