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老龄委: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调查

老龄委: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调查

老龄委: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调查
老龄委: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调查

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恺悌新闻发布稿

为了摸清全国失能老年人基本状况,提出失能老年人照料对策,2010年全国老龄

办和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开展了全国失能老年人状况专题研究。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失能老年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调查预测,

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

19.0%。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6.23 %。到2015年,即“十二五”期末,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比2010年增加700万人,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5%,失能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达1240万人左右,占总体老年人口的6.05%,比2010年增

加160万人,所占老年人比例下降 0.18个百分点。

庞大的失能老年群体,特别是完全失能老年群体,日常生活活动必须有人照料,这就需要大量的社会照料资源。然而,我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劳动力人口的迁移,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不断深入贯彻实施,使得建立在多子女条件下的传统家庭照料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研究城乡失能老年人,特别是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照料的完全失能老年人的基本状况,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积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政治、经济、社会等资源,为完全失能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基本社会保护,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使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内在要求。以下着重对完全失能老年人的基本状况进行介绍。

一、城乡完全失能老年人基本特征

分城乡来看,我国城乡完全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的比例,分别为5.0%和6.9%,

农村高于城市。按照国际通行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s)“吃饭、穿衣、上

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和洗澡”六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完全失能老年人中,84.3%的为轻度失能,中度和重度失能的比例,分别为5.1%和10.6%。其中,农村轻度完全失能老年人的比重高于城市13个百分点,

而城市中度和重度完全失能老年人的比重分别比农村高出5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

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完全老年人失能的比例最高,为8.8%;其次是西部地区和

中部地区,分别为7.4%和6.7%;而东部地区完全失能的比例最小,为4.8%。不论是那个地区,完全失能老年人中,轻度失能的比例都是最高。

完全失能老年人的健康特征来看,城乡完全失能老年人自评差的比例高达近七成。超过八成的城乡完全失能老年人自报患有慢性病。完全失能老年人的孤独感则更为严重,城乡完全失能老年人常常感到孤独的比例分别达到了41.1%和50.9%。城

乡完全失能老年人具有中度以上抑郁症状的比例分别达到 45.9%。特别是中、重度完全失能老年人的心理抑郁状况则更为严重。

二、完全失能老年人的支持网络

(一)家庭的支持

城市完全失能老年人中,有照料需求的占77.1%;农村完全失能老人中,有照料需求的占61.8 %。农村完全失能老年人照料需求从2000年到2006年相对上升了51.0%,显著大于城市完全失能老人照料需求相对增长的15.2%。

城乡完全失能老年人的照料主要依靠传统家庭成员,按照介入和承担责任的顺序依次为:配偶、儿子、媳妇、女儿。不过,配偶在照料中的作用随着失能老年人年龄的增加而弱化。传统照料模式中角色相对恒定,儿子、媳妇在农村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城市中儿子依然占重要的位置,而女儿与媳妇的作用相近。农村中儿子在完全失能老年人传统照料中的位置难以替代。

(二)社区与非政府组织的支持

由于二元结构的性质,城乡失能老年人自身的资源禀赋有很大差异。城市中有便利的交通以及公共产品资源丰富方面的优势,因此城市失能老人在寻求社会支持中还会有更多的选择。居家养老服务已经在各城市社区逐步推广,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在为失能老人提供各种社会服务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农村地区居住分散,传统家庭照料为失能老年人提供的支持单一而且薄弱。传统伦理、熟人关系以及价值交换是农村失能老年人寻求帮助的主要方式。但大多数农村失能老年人,尤其是西北地区农村的失能老年人经济状况不好,缺乏交换的本钱,如果子女再外出打工处境就更为艰难。

不同区域的社区在应对失能老年人问题的时候采用的策略也不相同:东部多数社区的政府资金到位,服务项目可以正常开展,服务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中部地区大多数社区由于面临较多的老年人子女下岗、失业问题,以及社区服务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多采取帮助申请贫困救助的方式,在收入方面而非服务方面进行补偿。西部地区城市社区遇到的问题与中部地区类似,还有针对村改居、征地等敏感问题产生的新城市居民中的失能老人,在解决办法上也多采取救助的方式给予一定的服务补贴,更多的解决途径则是把期望放在国家加快兴办养老护理机构上。

大多数农村社区为失能老人做的事情主要是让失能老人优先享受农村低保。也有些社区能为失能老人提供担水、找医生、拿药、干农活,收种庄稼等服务和帮助,但更多的还是基本依赖家庭成员独力承担失能老人的照料。

(三)养老机构的支持

《2009年民政事业统计报告》显示,全国老年人的收养机构有将近4万家,总床

位数为266.2万左右,实际收养老年人的人数为210.9万,其中收养的失能老年人规模约在24万至35万之间,只占全部收养老年人数的17%。抽样调查显示,不

同类型的养老机构中失能老年人占全部收养老年人的比例分别为:社会福利院

23.8%,城镇老年福利院20.1%,农村五保供养机构5.7%,其他公办收养机构30%,民办养老机构37.6%,家庭自办收养机构 25.2%。

养老机构的设施与人员状况。在养老机构中,配备有医疗室的机构不足六成,其中政府办机构为52.1%,民办机构为56.0%,农村五保供养机构仅占 41.7%;而配

备康复理疗室的机构不足两成,其中民办机构高于政府办机构。占比重22.3%的

养老机构既没有单独的医疗室,也没有专业医护人员;农村情况最为严重,西部农村的养老机构超过60%缺少专业医护人员。在医生的配备上,有超过五成的养老

机构是空白,且民办养老机构的医生平均数量多于政府办机构,城市养老机构多于农村,东部和中部优于东北和西部;经过护理及相关专业系统训练的护理员不超过30%,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的不足三分之一。

在养老机构收住对象的定位上,近一半的机构表示只接收自理老人或以接收自理老人为主,不收住失能老人。城市中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养老机构,特别是民办养老机构,对老人入住不以失能作为限制条件;但在农村养老机构中这个比例则降为

30.4%,有超过四成以上的农村养老机构明确表示只接收自理老人。

在养老机构能否提供专业化的长期照护服务方面,公开表示可以提供专业护理服务的公办养老机构不到四成,而民办养老机构则高达92.9%。从城乡来看,城市状

况明显好于农村,超过八成的城市养老机构能提供专业护理服务,农村则仅有四成。当机构收住的自理老人逐渐失能时,近九成的机构继续让老人住在机构中,并提供照料服务,但也有少部分养老机构要求甚至驱逐失能老人退出本机构。

在养老机构的运营管理方面,接受调查的养老机构表示最大困难是资金紧张,包括争取政府资金投入非常困难;其次就是护理方面的困难,包括熟练护工短缺、护理设施设备缺乏等;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民办养老机构反映政府的支持政策不到位或者相关制度和规定难以有效执行。

养老机构中入住老年人的状况,在城市养老机构收住的老年人中,近七成是非农业户口,三成为农业户口;85.2%的老人是自费入住,一成多是民政优抚或扶助对象。从入住的城市养老机构性质来看,79.5%民政优抚或扶助对象所住的养老机构是政府办的,而自费入住的老人有七成多入住的是民办养老机构。

在农村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中,74.4%的老人属于民政优抚或扶助对象,近一成是自费入住的老人。城市地区入住的老年人多是自费,而农村中民政优抚对象东、中、西部都超过了70%,西部农村甚至达到80%以上。大部分城市养老机构入住的老

年人都不想给子女添麻烦,且大部分老人由于丧偶而入住机构。从居住条件看,老年人居住在三人以上多人间的比例东部、中部城市高于西部和东北城市,城市又明显高于农村。

三、现有社会支持网络面临的挑战

(一)完全失能老年人规模巨大与区域分布不平衡并存

完全失能老年人规模不断增加,农村高于城市,东北地区完全失能老年人比例最大。由于老龄群体中高龄老年人比例的上升,由此就造成中度和重度完全失能老年人的相对比例增大、绝对数上升,而且这一趋势今后三、五十年内不仅不会缓解,还要进一步加重。加之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凸显,那么对农村完全失能老年人的困境和东北、西北等完全失能比例高发地区的问题尤其应当引起高度关注。

(二)传统家庭支持功能弱化

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传统家庭照料的人力资源出现匮乏,随着“独生子女”成为家庭主

力的时代到来,我国几千年来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受家庭规模小型化的现实和发展趋势的影响,不仅空巢家庭老人身边无子女照料,而且大量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由于子女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也很难得到儿女和其他家庭成员的精心照护。加之完全失能老人对长期照料护理有较高的专业化、规范化要求,更使得子女对于承担家庭长期照料护理力不从心,难以为继。

(三)社会养老服务的体制性障碍问题突出

当前,社区、老年人收养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政府构成了完全失能老年人家庭以外的责任主体,但从完全失能老年人的整个社会支持网络来看,他们从家庭以外能够获得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

首先是社区养老服务受到资金、场地、人员的限制,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参差不齐。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对社区服务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城市社区用于照护完全失能老年人的机构设施严重不足,中、西部地区大多几近空白。加之城市中有限的场地空间限制了社区服务的规模和发展。农村社区普遍没有或很少有社区照护服务,邻里之间互助更多是建立在交换基础上的。城乡社区专业化养老护理人员严重短缺,各类志愿服务也呈现出大起大落的波动状态,很难保证服务提供的及时性、均衡性和持久性。

其次是城乡养老机构对完全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也存在诸多问题。城市收养完全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机构主要是民非机构或民营机构,而很多政府办的养老机构更倾向收养健康、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由此使得政府对于完全失能老年人提供服务支持的定位出现错位现象。农村养老收机构主要执行政府对“五保”的收养政策,

基本未能在对完全失能老年人提供社会照护支持方面做出制度安排,也基本没有在设备添置和人员安排上做好收住完全失能老年人的准备。虽然大多民办养老机构虽然愿意收养完全失能老年人,但是由于民办养老机构普遍存在投资回收周期长,在享受政策待遇方面普遍低于公办养老机构,经营环境比较差,这样就使得有些民办养老机构片面追求回报,降低经营成本和人力成本,造成机构照护的服务质量难以

保证。老年人作为全社会最大的弱势人群,整体收入水平较低,服务支付能力不足,势必市场介入程度低,再加上政府投入不均衡且覆盖面过窄,社会慈善捐助不充分,由此在市场选择和政府救助之间就出现了大量边缘化人群。

(四)长期护理服务缺乏系统规划

我国长期照料护理服务缺乏长期发展规划,对完全失能老年人的保障定位还没有形成,长期护理保险还没有进入议事日程。国家的“十一五”规划虽然写入了“实施爱

心护理工程”的内容,但是在实践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

护仍然是困扰亿万家庭和养老事业发展的严重社会问题。由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这一主线的缺失,难以完成对于社区、失能老年人的收养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的有效整合,城乡以及区域之间的差距难以弥合,社会基本养老服务的均等化也难以实现。

四、政策建议

失能老年人,特别是完全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问题不仅是老年人个人和家庭的迫切需要,也是一个严峻的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应对这一挑战,需要从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地推动养老服务发展来破题化解。

(一)建立长期的观测网络。为失能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责任主体,提供丰富的资讯,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积极推进养老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改变单纯依靠国家投入来发展养老事业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借鉴国际社会经验,按照“社会福

利社会化”、“养老事业社会办”的发展思路和经办方式,借鉴公有制企业改制、改组的做法和经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彻底消除公办养老机构人浮于事、高耗低效的弊端。

(三)加快研究制定促进养老护理机构发展的法规与政策。面对失能老年人的快速增长,现有的法规政策、特别是相关配套的实施办法、地方性法规严重不足,养老服务业的法制建设亟待加强。积极落实已有的国家在土地、资金资助、税收减免、水电气收费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发挥出政策优惠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和激励作用。

(四)引导家庭、社区、机构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

失能老年人照料等为老服务总体上看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范畴,具有社会福利和公益属性。但就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而言,单独依靠政府是无法满足失能老年人照料需求的,我们要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孝道传统,强调家庭对失能老年人照料的重要作用的同时,积极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建立社会化的服务机构和机制,培养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员、病患护理员,配置必要的设备和器具,明确补贴标准和评估标准,通过社区照顾和家庭病床的开设,解决大多数失能老年人一般性的照护需求。对于严重失能的老年人,所需的护理档次高、设备设施要求高,就必须要住进专业

化的养老护理机构接收专业化程度更高的护理服务,因此,目前要集中有限资源优先快速发展养老护理型机构。

(五)研究建立长期护理保险。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失能老年人经济支付能力的支撑,因此它强烈呼吁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我国应从现在开始加紧研究和探索强制性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在沿海发达地区或一线城市先行做一些试点,摸索经验。当然也可以先从商业保险起步,待成熟后再逐步向社会保险转型,成为社会保险涵盖的一个重要险种。

(六)加强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对失能老年人护理服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各地要通过专门院校培养、在职培训、岗位训练等多种途径,把养老服务人员训练成掌握专业社会工作知识和养护服务技能的专门人才。加快培育发展养老服务行业的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承担起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的服务功能。随着养老护理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的普遍开展,还必须重视对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疏导。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为弘扬社会责任,体验农村生活,提高个人素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我们赴新乡延津县魏邱乡“450行动计划”科技支农服务团就朱寨村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了解,并结合当地实际探究了一条适合当地的农村养老模式。 1、身体健康。血压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医疗组成员利用随身携带的电子血压计为村民进行了免费测量。在几天的测血压活动中,他们共测量了238人(其中有复测者)。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高血压比率不断攀升,依次为12.6%(≤50岁)、16.3%(50--60岁)、23.8%(60--70岁)、 54.8%(≥70岁)。由此可见,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是易高发的。当然血压高低受时间、季节、运动、温度、环境、精神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尽力确保测量数据的科学性,可靠性。但从这一数据分析中,也能反映一定的问题。此外,通过走访发现中老年人群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慢性病,如颈椎病,腰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等,这些疾病都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不容忽视的问题。当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数老年人的身体还是健康的,人的寿命大约在75--80岁(该村有一93岁高龄的老人),但以上所反应的问题仍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外部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生活频率的加快和部分地区社会尊老养老风气的退化,一些人见到老年人不会主动打招呼,视而不见,这对老年人心理笼罩了阴影使之产生了社会不再尊重老年人的想法,加之自己认为老了无用的心理,更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使其生活相对比较封闭,缺乏与外界交流,这一点尤其表现在80岁以上的身上。二是来之于家庭内部,老人与子女关系不融洽,子女外出武功缺少对老人的关心,子女忙于事务对老人关怀不够入微等都使老人谢了产生失落感。同时,年轻一代对老年人行为不理解也极易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创伤,相对应,老年人对年轻人的行为也存在困惑。 3、饮食健康 通过走访发现,村民尤其是老年人的饮食并不科学,这对老年人的健康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影响。对于农村人来说,他们吃的蔬菜大多是自己种的。虽然食品安全上有保证,但基本上是种啥吃啥,而不注重食物的广泛搭配。肉制品由于物价上涨,物源减少,农民对其望而却步,加之农民生活较为俭朴,经常改善生活的相对较少。据调查分析,一月改善一次的约占50%,每周一次的约为25%,约14%的人平时很少或根本不改善生活,食品搭配缺乏多样化,很难保证营养的供应。水果方面,村民平时水果的摄入量比较少,有3.4%的人天天吃,经常吃的占34.4%,偶尔吃的占24.1%,37.9%的人一般不吃,经常补充水果在农村尚未真正实

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健康调查问卷,寻找影响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为开展社区老年人心理护理,乃至社区护理教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某社区80名老年人,以老年人基本资料调查表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①从老年人健康得分情况表明,老年人健康状况较好(35%)和健康状况一般(32.5%)的比例差不多,占总调查人数67.5%,(P<0.05)。 ②经过单因素分析,利用χ2检验得出P值,显示老年人生活质量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家庭情感支持、文化程度、生活满意度、经济收入、业余生活、医疗费用支付等方面有关。结论应针对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给予社会支持,以帮助老年人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标签: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设计采用描述性研究,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05所家属院的部分老年人进行调查,按文献报道的健康调查问卷和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其一般情况,评估此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状况,然后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寻找影响此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 1.2一般资料随机抽样法抽取某社区的>60岁老年人80人,男女不限,既往无严重的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生活能够自理且能配合完成调查的。 1.3方法 1.3.1一般调查表自行设计的老年人基本资料调查表,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工作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既往疾病情况、居住方式、生活满意度等。在正式测试前选择了15名研究对象测试了本量表的信度。其信度系数为:总量表0.89。 1.3.2健康调查简表(SF-36)[1] 健康调查简表(SF-36),是在MOS-20的基础上改编而来的。测量内容包括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社会功能、心理卫生、情绪角色、活力和总体健康状况8个方面。本量表有11个大问题,每个问题下又有小问题共36题,分值从1~6分,情况越好则分值越高。在正式测试前选择了15名研究对象测试了本量表的信度。其信度系数为:总量表0.95。 2研究步骤 随机抽样法抽取某社区的>60岁老年人80人,男女不限,既往无严重的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生活能够自理且能配合完成调查的。从2006年1月~3月采用健康调查问卷(SF-36)和一般情况调查表由研究者统一发放,不记名答卷,征得研究对象的同意,采取自愿填表。然后统一收回并对其结果进行打分,结合

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状况调查报告论文

关于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状况的调查报告[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状况的调查,可以评估在当代生活与经济条件下农村老年人心理感受与期望。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研究结果:农村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不仅表现为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还表现为对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渴望得到子女的关怀,具有较高的归根意识。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abstract] research purpos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bout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rural elderly, we can assess psychological feelings and expectations of older people in rural areas on the conditions of contemporary economic situation. research method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research results: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rural elderly is not only for the material life’s requirements, but also for the spiritual life’s requirements, they are eager to get their children’s care and have a high sense of returning to their roots. [key words] rural elderly living conditions investigation 引言 目前我国老年人人口总数超过1.43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0%以上。按照联合国卫生组织对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我国已进入老

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与文化和卫生水平的标志。下面是WTT为你精心整理的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一 一、关于社区的各类概况 (1)老年人的生活现状 老年人大多数愿意与子女生活在一起,有部分老人有退休金,有部分老人依靠子女,还有的老人还在外工作,部分老年人生活靠养老金不够,多数老年人认为医疗保障方面不够完善,不过大家基本都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持有满意态度。 2)社区居住条件方面 我们调查了几个小区,科教新村小区则属于比较老的建筑,范围比较小,阳光100则是比较高档,并且设施建筑都比较新,建筑范围较大,桃花坪小区则是普通化小区,况且我们组成员认为个小区内垃圾站点设置不够多,因为老年人走路比较费力,所以应该多建些垃圾点,我们调查的三个社区能够更明显的反映出给类问题。 (3)老年人社区的设施方面 从所调查的社区来看,科教新村的基础设施基本没有,而阳光100社区基础设施完备,桃花坪校区基础设施基本还行,基本

可以满足老人的需要,我组成员认为老年人社区应当设有室内基础设施,设些能够让老年人在下雨天也能的到锻炼,最好室内的地面设置防滑地面,以免防止老人摔跤,还有社区内部设置休息的地方太少,因为老年人有时候走累了需要休息,并且社区在规划时应当多设些锻炼器材,这样能够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得到锻炼。 (4)社区绿化方面 从所调查的社区看,科教新村的绿化太少,几乎没有,阳光100绿化比较晚上,也很符合那里老年人对空气清新度的需求,桃花坪社区基本还行,老年人也持满意态度,不过我组成员认为绿化是一个社区规划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使社区看起来美观,而且能够给老年人晨炼时带来清新的空气,让老年人的身体更加健康。 (5)社区交通体系方面 从所调查的社区看,周围各类交通体系较好,都比较符合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去各个地方,比如医疗点,超市购物,需要乘坐的公交都比较方便能够乘到,但有些道路比较拥挤,这样很容易挤到老人导致摔倒,所以建议规划时尽量路宽些,但对此老年人都较满意。 (6)社区周围建筑类型

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工作调研报告 一、选题背景 农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农民是我国农业的基础,尽管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加快,但是农村老年人在农村中的地位仍然没有多大改变,随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罕见的农民工大潮涌入城市,大规模的老年人孤独地留在了农村,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农村老年人已经成为我国“三农”问题中的又一个工作重点。关注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了解他们的现状,积极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位于四川成都市西北郊的安靖镇一行政村(沙湾村)的村民,包括:老年人,村干部,中年人。位于江西省最西北部的罗溪乡的一行政村(坪源村)的村民,包括:老年人,村干部,中年人。这些对象都是在访问的过程中随机选择的。 2.调查方法:考虑到农村留守人口的文化水平和结构性访谈的弹性大,有足够的自我发挥空间的优点,因此本人在这次实地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思想政治状况,农村老年人的住房状况,农村老年人的医疗状况,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状况,农村老年人的再婚状况,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6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随机访问了两村群

众,并认真做好记录。 三、调查结果 1.行政村基本状况: 沙湾村地形平坦,本地人口(不包括外来务工人口)3500多人,其中老年人有1000多人,老龄化程度高达30%。村上的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以出租土地和外出务工。农业只占其收入的极少部分,可以这样说,农业只是自给自足的。 坪源村地形崎岖,以丘陵为主,本地人口5000多人,其中老年人1000多人,老龄化程度达20%。村中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外出务`工种田`林木,村政府收入极少,属于贫困村。 2.思想政治状况: 这里所指的思想政治状况包括老年人对政府的态度与评价、对党的态度与评价、对改革理解与认同程度等三方面。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由于时代的原因和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也有了改善,信任党的领导,拥护党的领导,赞成政府在农村的改革政策。同时,部分老年人对目前社会上的贫富分化、腐败现象和村民自治中存在的不健全方面表示了自己的忧虑。但是绝大部分老年人都表示不怎么关心国家大事,只要天下太平,有好日子过就可以。

在校大学生对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2017年第2卷第8期V ol.2, No.8, 2017 149 ?护理教育? 在校大学生对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林 函,米雪盈,万群群,孔一帆,李梁媛,万学英* (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现状和需求,制定适合社区慢性病老年人的健康指导,提高社区慢性病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素质,减轻社区护理压力,为中国社区护理的发展贡献力量。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随机调查山东省及周围省市不同社区的慢性病老年人家庭,了解老年人家庭护理服务的供需现状。结果 家庭护理需求项目12项中,居前6位的需求项目依次是慢性病预防和护理、血压和血糖监测、健康咨询、慢性病用药指导、中医养生知识指导、随访护理。结论 社区慢性病老年人对家庭护理服务有较大需求,目前社区护理发展不完善,家庭护理服务供不应求,当务之急是普及基本慢性病护理要点,建立和完善社区家庭自我护理意识和规范,促进家庭护理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社区;老年人;慢性病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7.08.149.02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to the chronic diseases in community LIN Han,MI Xue-ying,WAN Qun-qun,KONG Yi-fan,LI Liang-yuan,WAN Xue-ying * (Nursing College of 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 Shandong Tai'an 271016,China) 护理随着人们牛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社区人群正向着老龄化发展,疾病逐渐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1]。为帮助社区慢性病老年人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素质,现对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做了基本了解,并根据所需制定相应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山东省和周围省市不同社区的慢性病老年人家庭,共发放问卷245张,回收有效问卷210张,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5.7%。对社区的慢性病老年人进行问卷的同时,调查者还对这些老年人做了访谈,听取了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护理需求。 1.2 方法 根据文献[2-5]并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制定社区家庭护理需求评估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调查主要采用入户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调查者首先向调查对象详细解释调查的目的和内容,以取得同意和合作。对文化程度低和不识字者由调查人员以一问一答形式填写。调查员由课题组成员担任,调查前进行统一培训,并对调查后情况及时复核,补缺,补漏,保证质量。 2 结 果 本次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共计35个问题。从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三个方面对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情况和护理需求做了基本了解。接下来,对这三个方面经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2.1 基本情况 在210份问卷调查中,现在的家庭类型的49%为核心家庭,家庭成员中慢性病中以老年人患病为主。 本次受访家庭多居住于城乡,57.1%的家庭经济来源多以工资为主,36%家庭人均收入>2000元,53.8%家庭尚有节余,42.4%家庭收支平衡,存在少量受访家庭有入不敷出者占1.9%。家庭医疗费用负担方式,82.4%是基本医疗保险。 社区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逐渐增大,患病老年人人数也随之增加,给个人和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6-9]。同时,老年人作为社会的脆弱人群其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健康状况、家庭关系、收入情况、人际交往及自理能力均能影响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10]采取多种有效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社区的健康状况[11]。 2.2 健康状况 近半年内约有半数家庭57.1%家庭成员存在有身体不适的情况,患病性别男女比例约为48:52,病史平均5.7年,年疾病复发次数为2次。家庭用药方式多以口服为主(67.1%),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约有65%的家庭需要提供慢性病用药指导。家庭先自行用药的有43.8%。这也反映了一些家庭仅凭借经验用药服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并不可取。 家庭成员抽烟和酗酒情况的调查中,抽烟约有52%,平均吸烟史为21年,家庭存在饮酒情况的约90%。研究表明,喜欢大量吸烟和饮酒的患者,会导致心肌细胞受到伤害,从而加重患者病情,加大发生心源性猝死的 几率[12]。 这提醒我们在今后的家庭随访和健康教育中,应关注这一情况,努力改善家庭成员抽烟情况,帮助家庭建立科学、健康的饮酒方式。 在家庭成员运动方面,多数家庭经常运动,运动方式多以散步和慢跑广场舞为主,每次运动时间约为30 min ,平均运动次数以每周1~2次为主。 家庭的饮食方式中,根据家庭口味搭配56%,科学合理 通讯作者:万学英 项目课题: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课题,编号201510439177

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_2

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xx社区老龄人口较多。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的繁忙,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动家庭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到底怎么样安享晚年?面临困难问题怎样解决?XX年6月25日拱辰街道xx社区青年汇同xx大学共同开展针对“老年人社区生活状况”调查活动,活动工作人员5人,活动志愿者3人,被访老年50余人。 本次调查数据中最为突出的三个问题: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老年人的年龄和收入成反比,即年龄越大收入越低,老年人很难与社会其他成员共同分享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成果,而日益成为贫困阶层。除个别子女条件特别好的,大多普通老人的月收入都仅仅能维持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他们收入的低,成为直接影响他们生活质量的主因。二、老年人的思念:因为思念不能常来探望的儿女成了许多老年人的心病,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加渴望亲情。尽管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不强,但不管是独居,还是与子女合住,老人们大都不愿意请保姆,更想让子女能抽空多陪陪。“物质上的东西我们并不缺,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女常回家看看,不要让我们孤独!”三、老年人的出行问题:当城市的高楼大厦将人与人彻底阻隔开时,一些年过七旬的老人也因这高大的建筑,失去了在阳光下散步的机会。因为出行的不便也导致了许多生活必备物品不能及时填补。

针对老年人生活现状和面临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作为社会工作者、敬老志愿服务团队的工作者我们应多方面入手,大力倡导和宣传共同营造爱老敬老的氛围。要提倡在广阔的空间交流,帮助老人走出家门,加强与年轻人接触。老龄社会不仅是人口类型转变的标志,也是社会、经济、科技、医疗卫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老年问题既是家庭问题更是目前的社会问题。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自己的老年。除了物质上的关照外,老年人更需要的是感情上的关注。我们应该都来关心、爱护他们。关爱老年人,理解老年人,重视老年人,为他们创造一个幸福愉快的生活氛围。

社区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情况调查(精)

社区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情况调查 目前,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老年人渴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有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老年文化建设, 是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采取有力举措, 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精神生活环境、文化产品与服务势在必行。老年人的文化活动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老年人发挥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发与发展老年文化产业对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都有积极的作用。本报告主要是对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一、社区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基本情况 我们调查发现, 如今老年人的休闲场所、手段和设施相对比较缺乏, 不少老年人对自己的休闲娱乐生活并不满意。虽然老年人退休后会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但总的来说他们的生活范围主要还是集中在家庭和生活小区, 利用社区设施进行户外运动、打麻将玩纸牌、参加群众性文体活动(如跳健身舞、交谊舞、扭秧歌等 ,活动内容非常单一。同时,社区街道组织开展的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缺乏持续性、周期性, 影响这些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是资金的缺乏。虽然, 近年来,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社区基础设施的投入, 但对文化活动的开展重视不够,组织的活动大多是在一些重大节日或庆祝日,平时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的开展少之又少, 远不能满足社区老年居民的文化需求。 二、制约社区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问题 在某社区一项有关老年文化活动的调查中显示,有 68%的老年人每次参与活动的时间在 1~5个小时以上,有 6%的老年人没有时间参加活动;有 72%的老年人选择隔三差五参加活动,有 18%的老年人选择一个月参加一次活动。这充分说明了,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参加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的愿望不断增强, 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 制约了他们的积极性。

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报告

有关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报告

序言 在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的今天,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仅仅是衣食无忧就表示老年人获得了高质量的生活么?事实上,老人希望得到更多尊严,拥有阳光心情,过上富足的晚年,在家庭中更受重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理念的多重影响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日趋加重,很多家庭甚至面临需要单独赡养四个老人的问题。因此,老年人的赡养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引起了多方关注。 我国衡量老年人生活幸福的标准通常是:有基本的物质保障,没有疾病或伤残。这只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要求,与幸福无关。如果老龄化是人生的一个积极经历,老人就应该有继续获得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权利。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积极老龄化”的概念,这是一个以提高老年生活质量为目的、最大程度地向老年人提供健康、参与和保障机会的过程。其中,老人的经济收入、心理健康和家庭各方面对积极老龄化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老年人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生活状态处在特定时期,了解老年人生活的现状,积极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深入调查,了解老年人的生活,针对各个方面做出深入分析,从而得出一系列结论,为和谐社会贡献我们的微薄之力。 关键字:老龄化生活质量物质保障老年生活

目录 一调查方案 (4) (一)调查背景 (4) (二)调查范围和对象 (5) (三)调查内容 (5) (四)调查方案 (5) 1. 前期准备 (5) 2. 调查方法 (6) 3. 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6) 4. 调查结果和对策 (6) 5. 调查小组成员 (6) 二调查分析 (7) (一)被调查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7) (二)被调查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11) (三)被调查者的物质生活保障 (13) (四)被调查者的日常生活情况 (17) 三调查结果 (23) 四调查总结 (24)

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最新)

为弘扬社会责任,体验农村生活,提高个人素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我们赴新乡延津县魏邱乡“450行动计划”科技支农服务团就朱寨村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了解,并结合当地实际探究了一条适合当地的农村养老模式。 一、社会实践背景 2002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32亿,占目前总人口的10%以上,且以每年3.2%的速度持续增长,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完全迈进了老龄社会的门槛。随着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老年人问题层出不穷,尤其在农村,生活条件不适,医疗疾病困扰,精神文化缺失等问题显得较为突出。此类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舒适度和满意度,而农村老年人的问题关系到农村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好坏。所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和解决中老年人问题,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农村养老模式,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我们国家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朱寨村老年人生活现状 通过对朱寨村近三百户家庭的走访,我们对该村的老年人生活条件、医疗健康状况、文化娱乐休闲状况等方面有了初步了解。其中有好的方面,但也有些情况不容乐观。 (一)生活条件 1、居住环境:该村大多数为瓦房,不少家庭条件较好的住上了楼房或平房。而对于老年人,尤其是于子女分居,子女外出务工的老人,他们大多人居住在古老的瓦房中。由于农村人特有的生活习惯,院落中的物品摆放较为杂乱;现在大多数家中电视已经普及,但通过走访,发现一些老人独居的家中并没有电视,所以他们的精神生活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该村实施的“村村通”把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户(其中每户出资400元,其余由政府补贴),可使村民免受雨天走泥路的困难,但在走访中也发现有些偏僻的地方路未修通。总的来说,该村老年人生活条件还行。 2、收入与支出: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其收入主要来自于劳动收入(个人积蓄)。据调查,该村人均耕地1亩左右,玉米和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除去口粮、税粮(现已取消)、牲口食粮外,以市场价出售,年户均粮食收入约3000元,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尤其是老年人身上仅有几百元,这就是大多数老年人用以养老的资本。对于那些身体尚好或有手艺的人(大多在60-65岁之间)他们还会向年轻人一样外出务工以增加收入。除劳动收入外,老年人资金来源还有子女供给、政策扶持,然而,这些都是有条件的。如,子女于老年人的关系是否融洽,

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一 基本资 料 1、 2、您的婚姻状况 1未婚 2已婚 3丧偶 4离婚 5分居 6其他(请注明) 3、老年人收入状况 3、子女及其家庭情况(请调查员逐项出示“指标卡片”并填写相应的代码)

二、居住状况 1、您住的是什么类型的房子 1单元楼 2平杂房 3筒子楼 4其他房子(请注明)2、您住的房子使用面积大约多大:平米 不算厨房和厕所共:间 3、您觉得你们家的住房状况如何 1很宽敞 2比较宽敞 3一般 4比较拥挤 5很拥挤4、您家是否存在以下困难

1十二岁以上的子女和父母同住一室 2老少三代同住一室 3十二岁以上的异性子女同住一室 4有的床晚上架起白天拆掉 5客厅里也架了睡觉的床 6已婚子女与父母同住一室 7其他困难情况(请说明) 8没有困难 5、您家的厨房是下列哪种情况 1自家单独厨房 2几家公用厨房 3无厨房 4其他情况6、您家厕所是下列哪种情况 1自家单独厕所 2楼内公用厕所 3户外厕所 7、总的来说您对您的住房条件 1很满意 2比较满意 3一般 4不太满意 5很不满意8、目前您希望的养老方式是: 1自己住 2和配偶居住 3与子女同住 4养老院9.您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吗? (1)愿意;(2)较愿意;(3)无所谓;(4)不太愿意;(5)不愿意调查员注意:请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老人家庭回答以下问题 10、您和子女居住在一起出于何种考虑:(可多选,请排序)

1)我们买不起房 2)孩子买不起房子3)孩子经济不富裕,一起过可以省点钱 4)帮忙照看下一代5)帮孩子做饭收拾房间 6)子女在身边可以照顾我们的生活 7)享受儿孙绕膝的幸福感 8)子女家附近有很多老同事、朋友 9)孩子还没成家 10)其他原因,请注明 调查员注意:请单独居住的老人家庭回答以下问题 11、您不和子女不住在一起,出于什么考虑(可多选,请排序) 1)自己住方便自由 2)孩子有自己的生活不想打扰 3)某些方面存在矛盾冲突(如对孙辈教育,生活方式) 4)附近有很多老同事、朋友 5)没房子,如果有房子就住在一起了 6)孩子不在本地 7)其他,请注明 12.您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如何? (1)很好;(2)较好;(3)一般;(4)较差;(5)很差。 13、您目前所居住社区的邻里关系如何? 1)基本不认识 2)仅仅是认识而已 3)个别邻居关系还可以4)大部分经常交流

六十岁以上老人晚年生活状况社会调查

“六十岁以上老人晚年生活状况”社会调查 -----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老塘关村为例 报告书 学生姓名及学号__ 所在学院__ 年级专业班级____ 指导教师_____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3) (一)调研的目的 (3) (二)调研的内容 (4) (三)调研的地点、方法 (4) (四)调研过程 (4) (五)调研时间 (4) (六)调研结果 (4)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6)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7) 四、结语 (8) 附录一 (8)

六十岁以上老人晚年生活状况社会调查 -------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老塘关村为例 报告书 摘要: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六十岁以上老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应该受到社会的更多关心。此次对贵州省安顺市西秀七眼桥镇老塘关村六十岁以上老人进行分组,根据不同类型的老人对其晚年生活做了衣、食、住、行各方面的调查,特别是对于老人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及政府的管理不足等问题,并且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我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老人,晚年生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每一户人家都有年迈的老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老的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快乐,那我们身边的老人过得快乐吗?为什么会这样问呢。因为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要想我们的明天快乐,就要让他们的今天快乐。怎样才能让他们更快乐就是此次调查的目的。贵州省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老塘关村是一个普通的村子,全村绝大部分的人家都是铁匠,靠手艺为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铁匠再不像以前那样能让全家人都吃得饱穿得暖。很多人被迫外出打工,只留下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在家里。通过对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老塘关村的252户人家、278位六十岁以上老人中一部分人的调查,发现他们生活中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争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快乐幸福。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调研的目的 通过本次调查,具体充分地了解老塘关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状况,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同时让那些在外打工的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让老人们能够过一个快乐而舒适的晚年。

关于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一剖析

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报 告 关于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 班级:轨道交通与信号控制13-3班 姓名:朱鹏 调查时间:2015年7月15号——2015年7月28号 调查地点: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马街镇刘家村 调查方式:访谈采访法 指导老师:万长军 评语: ()优秀:论点正确,分析精辟,结构严谨,内容充实,语言优美 ()良好:论点正确,分析合理,结构严谨,内容充实,语言流畅 ()中等:论点正确,结构合理,内容充实,语言通顺 ()及格:论点基本正确,内容安排基本合理,语言通顺 ()不及格:论点错误,内容粗制滥造,语无伦次,或者大量抄袭,不按照要求答题

一、内容摘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至理名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关心和救助社会弱势群体,使他们能够体会到社会的亲情和温暖,既是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呼吁更多人帮助和关注这一弱势群体,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达,偌大一个城市,车水马龙,忙忙碌碌,殊不知,关爱越来越少,尤其是对那些孤寡老人。为此,本着让孤寡老人安享晚年的态度,步入调查工作,希望通过此次的调查能为孤寡老人带来更多的关爱。 二、关键词:孤寡老人、养老院、农村发展关心、救助、和谐社会 三、正文: (一)背景解析:老有所养,老有所终。关心和救助农村孤寡老人这一社会弱势群体,妥善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使他们能够体会到社会的亲情与温暖,既是各级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指责,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现状分析:为了准确了解目前我们周围孤寡老人的生活情况,我采访了一些当地孤寡老人和一家养老院。对孤寡老人以及养老院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采访。通过本次访问,我们主要了解到一下一些信息: (三)具体采访对象: 1、彭福生:刘家村村委会2组,74岁,农民。彭爷爷是本地从小生活在这的。除了对于院里食堂大锅饭的饭菜不太满意之外,他对于敬老院里的生活还是挺满意的,毕竟住在院里受到了国家的帮助。他认为自己住在外面没有子女比在院里苦多了。现在住在院里,弟弟时来探望,生活也挺不错的。只是院里住的大多人都是神志不清或无法沟通,彭爷爷有时难免寂寞。看看电视,觉得无聊,想打打牌,又凑不到一桌,出去院里去茶室坐坐,又懒怠。这样想来,有时确实孤单。因此,那天对于我的到访,彭爷爷显然十分开心,话也特别多,毕竟,能找到聊天的对象也是很难得的。沈伯伯是需要关怀的。 2、朱德昌,朱家堡村委会3组,73岁,退休工人。朱伯伯是2009年进院里的,今年是进院里的第六年。他家里没有什么亲戚,但有一些侄子。他进院里是因为家里的两间平房拆迁,赔款不多,赔款之后又懒怠造新房。这位朱伯伯他

2021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2021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导语: 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直都在倡导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留守老人是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他们很多都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心酸历史,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社会发展繁荣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了那些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们,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全社会都应一起努力,帮助、关心他们,设身处地为他们的晚年生活着想,让他们衣食无忧,有病得到及时治疗,临终得到关怀,使他们能幸福、快乐、健康地度过晚年,真真切切感到社会、家庭、儿女给予他们的亲情和温暖。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据人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城市流动人口达2.67亿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绝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极少数老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都阳村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调查涉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生活需求、医疗及社保及老有所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在

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入户典型访问了20户老人。 二、基本情况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全县幅员面积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45.87万人,瑶族占21.95%,全县辖xx乡3镇。都阳镇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50公里,地处丘陵。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都阳村都阳街。东接七百弄乡,北连北景乡,西邻岩滩镇、江南乡,南接百马乡、古河乡。XX年全镇总面积189平方千米,总人口24244人。辖都阳、尚武、武城、中武、加城、满江、双福等7个村。都阳镇耕地面积883公顷,其中水田443公顷,旱地440公顷,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加工主要有木材加工。 空巢老人(这里说的老年人指的是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县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共57670人,其中留守老人达40369人,占全县60周岁老年人的70%,其中男性人数为17244人,女性人数为23125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情况,其中文盲的占老年总人数的61.7%,受到小学教育的占33%,受到初中教育的占4.6%,受到高中教育的仅占不到0.7%;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自理且能从事较轻农活的老年人占老人总人数的78%,半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15%,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7%;经济来源情况,靠子女供养的占81.9%,自己供养的占9.7%,社会扶助的占8.1%。 三、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大部门留守老人仍需要体力劳动

关于城镇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镇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实践主题:关于城镇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2 七八月调查地点: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城关社区调查对象:德化城镇60岁以上的老年人调查内容:调查城镇老年人的生活现状,来呼吁更多的人来帮助老年人,关心老年人调查方法:访问,实地调查,观察,查阅资料等调查人:林玉霜 泉州市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趋势,使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所关心的焦点。为了了解城镇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对德化城镇的老年人进行了一次走访调查,调查对象为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是空巢老人。现主要从衣食住行、子女关系、文化生活、医疗服务、精神负担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报告。 德化城关属于城镇,比较偏远,住着比较多的老人与小孩。查阅相关资料,出乎意料地发现这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竟然高达20%,其中的空巢老人也高达42%,这一数据远远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我不禁为这样的数据感到震惊和难过。空巢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子女在外务工、定居,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或虽然与自己生活在同一个社区,但是不和自己住;自然空巢,即没有结婚,或结婚无子,或子女死亡。衣食住行 老人的生活一般都比较节俭。衣着应该是老人们享受得最好的方面了。很多子女都以衣物为寿礼贺礼来送给老人,所以老人的衣着一般都过得去,只是有些老人舍不得穿;吃食方面,记得我采访的一位老奶奶,她忏愧地说别人一天只要两块钱的菜钱,自己每天却要花三块

钱。这是不够一斤青菜的价格啊!听了让人又忏愧又心酸。而跟家庭成员一起住的伙食相对好点,但是很多老人怕浪费,经常都是捡剩菜剩饭吃;居住方面,数据显示,独立居住的占城关老年人的49.7%,其中没有与老伴共同居住的25.2%,其余的与家庭其他成员共同生活。独居的住房设施一般比较简陋,家用电器较少,比如我采访的老人很多都是住在小区最底楼的车库,只有电磁炉,风扇,电视机等,有的甚至没有;出行方面,老人出行主要靠步行,而且不会离家太远,一般在家周边活动,除非要看病或是儿女接送去哪里做客、游玩。 子女关系 老年人有两个或以上的儿女的占了九成,有一半的老人是与子女共同居住。资料显示,老年人中有40.2%表示愿意与子女居住,22.0%表示无所谓,37.8%表示不愿意。不愿意的原因有生活习惯不同,不想给子女添麻烦,少部分是与子女合不来。一起生活的虽然经常会有些小矛盾,但还算融洽;不一起生活的也会经常性地探望,但我记得采访过一位老奶奶,她原本也是跟儿子媳妇共同居住的,但是因为生活习惯,思想方法不同,她和儿子儿媳越来越不合,她只得搬到楼下的车库住,起先自己还能照顾自己,到后面只能靠儿子送的剩菜剩饭。老人边说还边掉眼泪,换做谁看了都心疼。所以很多老人宁愿自己孤独地生活也不和儿女闹得那么僵。我也去过敬老院了解情况,这儿的老人大都是被儿女送进敬老院,而非自愿的。数据显示只有15.2%的老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这里各方面都挺好,但是他们有很强烈的愿望与外界交流,与儿女说说话,谈谈心。大部分儿女也会经常去看看

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活动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活动报告 XX社区老龄人口较多。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的繁忙,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动家庭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到底怎么样安享晚年?面临困难问题怎样解决?2018年6月25日拱辰街道XX社区青年汇同XX大学共同开展针对“老年人社区生活状况”调查活动,活动工作人员5人,活动志愿者3人,被访老年50余人。 本次调查数据中最为突出的三个问题: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老年人的年龄和收入成反比,即年龄越大收入越低,老年人很难与社会其他成员共同分享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成果,而日益成为贫困阶层。除个别子女条件特别好的,大多普通老人的月收入都仅仅能维持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他们收入的低,成为直接影响他们生活质量的主因。二、老年人的思念:因为思念不能常来探望的儿女成了许多老年人的心病,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加渴望亲情。尽管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不强,但不管是独居,还是与子女合住,老人们大都不愿意请保姆,更想让子女能抽空多陪陪。“物质上的东西我们并不缺,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女常回家看看,不要让我们孤独!”三、老年人的出行问题:当城市的高楼大厦将人与人彻底阻隔开时,一些年过七旬的老人也因这高大的建筑,失去了在阳光下散步的机会。因为出行的不便也导致了许多生活必备物品不能及时填补。 1 / 19

针对老年人生活现状和面临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作为社会工作者、敬老志愿服务团队的工作者我们应多方面入手,大力倡导和宣传共同营造爱老敬老的氛围。要提倡在广阔的空间交流,帮助老人走出家门,加强与年轻人接触。老龄社会不仅是人口类型转变的标志,也是社会、经济、科技、医疗卫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老年问题既是家庭问题更是目前的社会问题。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自己的老年。除了物质上的关照外,老年人更需要的是感情上的关注。我们应该都来关心、爱护他们。关爱老年人,理解老年人,重视老年人,为他们创造一个幸福愉快的生活氛围。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与公办学校关系没完全理顺、将学校视为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个机构,从对校长、教师的选聘到考核进行较多的行政干预,校长一言堂、内部管理同质化、民主监督机制失灵和社区与家长没有真正参与学校管理等。不仅降低了教师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而且也制约了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迫切需要通过排除他律性因素干扰即去行政化来理顺外部制度环境,通过加强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以及通过促进学校管理民主化进程来保障教育的公共性。 对此,我们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就如何落实学校依法办学自主权、落实自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办学、促进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机制的建立等问题进行问卷和访谈,并就促进中小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等提出对策

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老年人社区生活状况调查活动报告 xx社区老龄人口较多。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的繁忙,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动家庭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到底怎么样安享晚年?面临困难问题怎样解决?xx 年6月25日拱辰街道xx社区青年汇同xx大学共同开展针对“老年人社区生活状况”调查活动,活动工作人员5人,活动志愿者3人,被访老年50余人。 本次调查数据中最为突出的三个问题: 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老年人的年龄和收入成反比,即年龄越大收入越低,老年人很难与社会其他成员共同分享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成果,而日益成为贫困阶层。除个别子女条件特别好的,大多普通老人的月收入都仅仅能维持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他们收入的低,成为直接影响他们生活质量的主因。 二、老年人的思念:因为思念不能常来探望的儿女成了许多老年人的心病,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加渴望亲情。尽管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不强,但不管是独居,还是与子女合住,老人们大都不愿意请保姆,更想让子女能抽空多陪陪。“物质上的东西我们并不缺,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女常回家看看,不要让我们孤独!" 三、老年人的出行问题:当城市的高楼大厦将人与

人彻底阻隔开时,一些年过七旬的老人也因这高大的建筑,失去了在阳光下散步的机会。因为出行的不便也导致了许多生活必备物品不能及时填补。 针对老年人生活现状和面临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作为社会工作者、敬老志愿服务团队的工作者我们应多方面入手,大力倡导和宣传共同营造爱老敬老的氛围。要提倡在广阔的空间交流,帮助老人走出家门,加强与年轻人接触。老龄社会不仅是人口类型转变的标志,也是社会、经济、科技、医疗卫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老年问题既是家庭问题更是目前的社会问题。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自己的老年。除了物质上的关照外,老年人更需要的是感情上的关注。我们应该都来关心、爱护他们。关爱老年人,理解老年人,重视老年人,为他们创造一个幸福愉快的生活氛围。 查看更多: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活动报告 关于老年人生活的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调查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