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8年食用菌产业需求展望报告

2018年食用菌产业需求展望报告

2018年5月出版

正文目录

1、食用菌营养价值高,需求逐年递增 (4)

2、高度工业化的欧美及日韩食用菌市场 (7)

2.1、欧美模式:消费品种单一,高度专业分工 (7)

2.2、日韩模式:工厂化生产,品种多元化 (10)

3、我国食用菌种类繁多,整体工厂化率低 (13)

3.1、我国食用菌产量增速高,产区、品种较集中 (13)

3.2、我国食用菌以内销为主,出口多为初级产品 (14)

3.3、我国食用菌生产模式分析 (15)

3.4、我国食用菌发展趋势 (18)

4、不同菌种的供需及价格研判 (19)

4.1、金针菇:工业化程度高,新产能将陆续投放 (19)

4.2、杏鲍菇:小企业为主,市场空间大 (21)

4.3、香菇:消费量最高,工业化路漫漫 (22)

4.4、双孢菇:消费量较大,有成熟的国外工业化模式 (25)

5、主要公司分析 (25)

5.1、雪榕生物 (25)

5.2、众兴菌业 (27)

6、风险提示 (28)

图表目录

图表 1:人工培育食用菌分类 (4)

图表 2:食用菌人工培育流程 (4)

图表 3: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5)

图表 4:2000-2016年全球食用菌产量 (6)

图表 5:2000-2016年全球食用菌主产国分布 (6)

图表 6:1961-2016年欧美食用菌产量(单位:万吨) (7)

图表 7:2007-2017年鲜菇消费比例持续上升 (8)

图表 8:2006-2016年美国食用菌企业数量 (9)

图表 9:2015/2016 年食用菌企业产量(单位:万磅)分布 (9)

图表 10:2016 年日本主要食用菌产量分布 (11)

图表 11:1971-2016年日本金针菇产量(单位:吨) (11)

图表 12:1971-2016年日本香菇产量(单位:吨) (11)

图表 13:1971-2016年日本食用菌总产量(单位:吨) (12)

图表 14:2001-2016 年我国食用菌产量高速增长 (13)

图表 15:我国主要食用菌产区 (13)

图表 16:我国食用菌品种繁多 (14)

图表 17:2016 年食用菌出口情况 (14)

图表 18:不同生产方式对比 (15)

图表 19:食用菌行业整体工厂化率仍然较低 (16)

图表 20:2016 年工厂化食用菌分布(产量百分比) (16)

图表 21:2016 年实现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工厂化率 (17)

图表 22:2000-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递增 (18)

图表 23:2010-2017年餐饮业收入高速增长 (18)

图表 24: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 (19)

图表 25:2007-2014年金针菇产量 (20)

图表 26:金针菇价格 (20)

图表 27:杏鲍菇产能分布 (21)

图表 28:2013-2017年杏鲍菇价格指数 (22)

图表 29:2011-2018年鲜菇平均价格(元/千克) (23)

图表 30:香菇产量 (23)

图表 31:香菇消费量 (24)

食用菌全球产量逐年递增,主要来自于中国产量的增长。根据FAO统计数据,全球食用菌(包括洋蘑菇、牛肝菌、羊肚菌、块菌及松露)产量统计,2000-2016 年底全球食用菌产量由2000 年421 万吨到2016年1079 万吨,CAGR 约6%;截止16 年底,前五大生产国分别为中国、意大利、美国、荷兰及波兰,产量占比依次为72%、6%、4%、3%及2%;欧美国家近年来产量基本稳定,全球食用菌产量增量主要来自于中国产量的快速增长。

欧美食用菌专业分工集约化生产,日韩食用菌多元化:欧美国家食用菌以双孢菇为主,占其消费量的90%以上。目前欧美食用菌实现了菌种、培养料、出菇、栽培的高度专业化分工。同时由于规模效益带来的成本优势,欧美食用菌企业向着规模增大、数量减少的方向发展。相较于欧美食用菌较为单一化,日韩为代表的食用菌工业化的种类更加广泛:日本的金针菇、灰树花、蟹味菇和香菇,韩国的平菇及杏鲍菇。

我国食用菌品种较多,工厂化率低: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四大菌种:金针菇、杏鲍菇、双孢蘑菇及真姬菇(包括蟹味菇、白玉菇和海鲜菇),其工厂化产量占工厂化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占43.2%、34.9%、9.6%、12.4%,在此基础上根据协会公布的2015 年各自产量,测算金针菇、杏鲍菇及双孢蘑菇的工厂化率分别为41.3%、50.3%及7.3%,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相较于日本、欧美国家90%左右的工厂化水平,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1、食用菌营养价值高,需求逐年递增

食用菌是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人工培育以木腐菌和草腐菌为主。目前所知的食用菌种类超过1000 种,约100 种左右可实现人工培育,实现商业化约有60 种左右,规模化的约10 种。根据报告的人工培育记录,规模化培育的绝大多数食用菌为木腐菌和草腐菌:

木腐菌:以阔叶树的木屑和棉籽壳作为主要营养来源,包括香菇、金针菇、杏鲍菇、木耳、平菇、滑子菇、灰树花、灵芝和猴头菇等;

草腐菌:以禾草秸秆(如稻草、麦草等)腐草中的有机质作为主要营养来源,主要包括双孢菇、棕菇、松茸、草菇、大球盖菇和鸡腿菇等。

图表 1:人工培育食用菌分类

食用菌的菌种品质决定其后续的出菇质量。食用菌菌种按照形态可以分为固态菌种和业态菌种:

固体菌种:需要频繁的扩接转代,过程中可能污染菌种并造成菌种活力降低液体菌种:经过筛选与提纯后在封闭的发酵罐内培养,避免了污染并保证了菌种的纯度由于液体菌种具有发菌快、培养时间短、接种方便等优势,适合大规模与工厂化生产,目前主要高规模的食用菌生产商多使用液体菌种进行生产。欧美实现高度专业化分工,衍生出专门的菌种生产商,日韩则由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专业的菌种研发,我国目前菌种研发的实力较为薄弱。

图表 2:食用菌人工培育流程

部分食用菌工厂化优势明显。相较于传统的农户种植,工厂化生产减少了菌种在培育过程中的污染,保证了后续产品的质量,同时不受外界环境气候的影响,产量稳定,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智能化提高转化率,部分可以通过人工创造培育条件的食用菌进行工厂化具有明显的成本、产量优势,工厂化生产主要食用菌是食用菌公司努力研发的方向。

食用菌营养价值高,且具有药用价值。食用菌口感上佳,富含维生素B、C、D 及钾、磷、钙、镁、铁、铜等矿物质,是高质量蛋白的优质来源(据FAO 数据蛋白质含量在19%-35%之间),根据FAO 食用菌报告,食用菌的营养指数区间在6-31 之间,仅低于鸡肉、牛肉及猪肉,部分食用菌多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降血压、降血脂等药用价值,目前约有6%的食用菌已知具有药用价值,如香菇。

图表 3: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