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经济学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一、学习领域定位

《经济学基础》是会计等专业学习领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财经类的专业课程及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并且能够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能深入分析社会实际情况,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提出有效的措施。

二、学习目标

《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要求学生对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基本理论知识能深入理解并熟练运用,能将理论联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本学习领域的具体目标分为以下三类指标进行描述:

1.专业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供求理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知晓价格对经济的调节方式,了解价格政策。

(2)能够熟练使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熟悉消费者剩余的概念,了解消费者均衡的涵义和表示形式。

(3)能够熟练掌握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生产要素最优投入和规模经济理论;熟悉垄断市场上的歧视价格,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

(4)熟练使用宏观经济指标,掌握国内生产总值及核算方法;熟悉总需求决定理论和乘数理论。

(5)能够掌握失业理论,明晓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能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绘制并解释菲利普斯曲线。

(6)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分类和各阶段的特征;经济增长的含义和特征,知晓经济增长的源泉,了解各种经济增长模型,并能对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

(7)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运用。

2.方法能力目标

(1)具有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能够举一反三,关注社会现实经济问题,理论实践相结合。

(3)具备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4)具有获取并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

(1)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2)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 (3)具备有良好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能力。 (4)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5)具有善于总结、力求上进的工作精神

情境名称

学习单元 参考学时 1. 绪论

1.1经济和经济学

1 4

1.2经济学研究对象 1 1.3学习经济学的意义 1 1.4 经济学研究方法

1 2.1需求理论

2.1需求理论 1 6 2.2供给理论 1 2.3均衡价格理论 1 2.4弹性理论 1 2.5本章实践课 2

3. 消费者行为理论

3.1效用和效用理论 1.5 9 3.2基数效用论

1.5 3.3序数效用论 1.5 3.4消费者行为理论使用 1.5 3.5本章实践课 3 4. 生产者行为

4.1生产理论

3 11 4.2成本理论 2 4.3效益理论 3 4.4本章实践课 3 5. 市场结构

5.1市场和市场结构 1 9 5.2完全竞争市场 1 5.3完全垄断市场

1 5.4垄断竞争市场 1 5.5寡头垄断市场

1 5.6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比较 1 5.7本章实践课 3 6. 要素市场

6.1生产要素市场

1 6 6.

2 劳动市场 1 6.3资本市场 1 6.4土地和地租

1

6.5利润 2

7. 一般均衡和经济效率

7.1一般均衡理论 0.5 5

7.2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

0.5 7.3公平和效率

0.5 7.4 市场失灵和政府调节 0.5 7.5本章实践课

3 8. 国民收入核算

8.1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0.5 5 8.2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0.5 8.3国民收入循环基本公式 1 8.4本章实践课

3 9. 短期经济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

9.1产品市场均衡和IS 曲线 1

5

9.2货币市场均衡和LM 曲线 9.3货币市场的均衡和调节 1

9.4经济周期理论 9.5经济增长理论 9.6本章实践课

3 10.宏观经济政策

10.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类型 0.5 5

10.2财政政策 0.5 10.3货币政策 0.5 10.4供给管理政策 0.5 10.5本章实践课

3

11. 失业和通货膨胀

11.1失业理论 1 5

11.2通货膨胀理论 11.3通货紧缩理论 1 11.4本章实践课

3 12. 经济开放

12.1国际分工理论和学说 0.5 2 12.2国际收支和汇率 0.5 12.3外汇和汇率

0.5 12.4国际收支均衡曲线—BP 曲线 0.5 合 计

72

72 四、专业学习领域设计说明

1.专业学习领域设计

经济学基础是经济学科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是为财经管理类各专业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它在整个经济类课程中处于基础的地位,为财经类各专业

学生准备经济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他们以后学习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学习有关供给、需求和均衡理论,掌握经济分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则和方法;通过学习消费者行为理论,理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帮助实现在收入一定条件下达到效用最大的目的;通过学习生产者行为理论和成本理论,了解厂商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和尽可能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以及在不同市场类型下的生产均衡;通过学习市场结构和要素及收入分配原理,掌握不同市场结构类型供需及均衡的特点;通过学习有关微观和宏观经济政策,加深对当前政府采取的各项有关经济的方针、政策的理解等。

学习情境1:绪论参考学时:4学时学习目标:

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概念、名词,了解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区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学习单元

教学方法和建议

单元名称任务载体

1.1经济和经济学综合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

点评和总结

1.2经济学研究对象综合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1.3学习经济学的意义综合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1.4 经济学研究方法综合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学习情境2:需求理论参考学时:6学时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供需理论和供需理论的基本原理,掌握均衡原理以及均衡原理的使用,了解常用的价格政策。

学习单元

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载体

2.1需求理论

综合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2.2供给理论综合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2.3均衡价格理论综合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2.4弹性理论综合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2.5本章实践课案例通过案例学习本章理论。

学习情境3:消费者行为理论参考学时:9学时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掌握消费者剩余的概念,了解影响消费者的其他原因。

学习单元

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载体

3.1效用和效用理论综合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3.2基数效用论综合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3.3序数效用论综合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3.4消费者行为理论使用综合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3.5本章实践课案例通过案例学习本章理论。

学习情境4:生产者行为参考学时:11学时

学习目标:

明确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和产量的关系和两种具有替代性的要素投入和产量关系有关基本理论。阐明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和规模报酬的变动规律。重点掌握关于成本的几组概念和分类和利润最大化原则,掌握各种成本的分析,了解成本分析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

学习单元

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载体

4.1生产理论有关生产理论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4.2成本理论有关成本收益理论案例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4.3效益理论有关厂商效益理论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4.4本章实践课案例通过案例学习本章理论。

学习情境5:市场结构参考学时:9学时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垄断市场上的歧视价格,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掌握寡头市场均衡的特点。

学习单元

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载体

5.1市场和市场结构综合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5.2完全竞争市场综合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5.3完全垄断市场综合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5.4垄断竞争市场综合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5.5寡头垄断市场综合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5.6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比较综合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5.7本章实践课案例通过案例学习本章理论。

学习情境6:要素市场参考学时:6学时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土地市场的供需分析和各市场的价格确定。

学习单元

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载体

6.1生产要素市场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6.2 劳动市场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6.3资本市场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6.4土地和地租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6.5利润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学习情境7:一般均衡和经济效率参考学时: 5学时学习目标:

了解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使用;着重掌握公共物品、外部性等概念,外部性的经济效应、外部性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了解政府在市场失灵情况下的作用;掌握如何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学习单元

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载体

7.1一般均衡理论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7.2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7.3公平和效率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7.4 市场失灵和政府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7.5本章实践课案例通过案例学习本章理论。

学习情境8:国民收入核算参考学时: 5学时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几个基本总量,了解国民收入的基本恒等式。

学习单元

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载体

8.1宏观经济分析概

述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8.2国民收入核算体

系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8.3国民收入循环基本公式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学习情境9:短期经济波动和长期经济增参考学时:5学时

学习目标:

理解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经济增长的含义;掌握经济增长的源泉和模型分析;能说明乘数效应原理及分析;IS、LM曲线的含义及其移动的原因;掌握:IS-LM模型分析短期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重点掌握经济波动的周期和特点。

学习单元

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载体

9.1产品市场均衡和IS曲线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9.2货币市场均衡和LM曲线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9.3货币市场的均衡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9.4经济周期理论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9.5经济增长理论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9.6本章实践课案例通过案例学习本章理论。

学习情境10:宏观经济政策参考学时: 5学时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了解货币的概念、职能及中央银行同商业银行的职责。

学习单元

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载体

10.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类型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10.2财政政策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10.3货币政策会经济生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10.4供给管理政策会经济生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学习情境11:失业和通货膨胀参考学时:5学时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通货膨胀的概念,重点掌握菲利浦斯曲线的意义,了解引起失业的原因,掌握解决失业的对策

学习单元

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载体

11.1失业理论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11.2通货膨胀理论生社会经济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11.3通货紧缩理论生社会经济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11.4本章实践课案例通过案例学习本章理论。

学习情境12:经济开放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目标:

了解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官方储备项目;掌握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因素

学习单元

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载体

12.1国际分工理论和学说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12.2国际收支和汇率生社会经济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12.3外汇和汇率生社会经济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12.4国际收支均衡曲线—BP曲线社会经济生活的案例

案例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交

流,教师点评和总结

五、考核方式建议

本学习领域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在设置考核方式时,有以考核专业能力为主的实训工作任务考核,有以测试认知水平的理论知识考核,总体采取了三种考核方式:平时表现占30%,期末试卷考核占70%,具体的成绩评定办法如下。

考评方式平时表现期末考评(卷面考评)

30% 70%

考评实施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

作业情况进行考评。

由教务处及任课教师

组织考评。

考评标准根据学院相关教学管理规定、学生守则、作

业评定标准进行打分。

建议题型有选择题、

判断题、问题分析题。

六、其他

(1)执笔:

(2)审核:

(3)日期:

《微观经济学》课程标准

《微观经济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课程代码:H0207934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 标准学时:56 课程类型:理论课 《微观经济学》就是被运用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学,有市场经济学之称,是一门以市场经济为制度背景,研究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微观经济管理方法的学科。它是国家教育部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学生的学位必修课程,也是不同程度上构成许多经济学科和课程的理论基础,其中与基础理论关系较大的学科和课程有市场营销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公司财政、证券投资学、货币银行学等等。 本课程标准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制订,具体反映了本课程每一章节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贯彻了教学互动教学法,体现出能力与知识并重,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学科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于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和会计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运用与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完全不同的理论逻辑和数学模型推导,揭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

律,以及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居民实现满足极大化,社会福利达到均衡、市场失灵措施等。比较计划经济的运行,分析它的长短优劣与局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本课程是在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更具体化,为了更好的掌握这门课,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应该注意完成一定的课后习题,这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西方经济学导论、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分配理论以及相关的微观经济政策;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试行“案例教学法”,培养成本控制能力 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本课程组深入探索高教教育规律,通过学习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实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牢固地树立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 理论教学中,我们积极试行“案例教学法”,即围绕现实经济案例和自身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身临实景,在实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 2.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学习,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鼓励多元思维方式,并将其表达出来,尊重个体差异;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注重检测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建立以过程培养促进个体发展,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教学过程的双向促进机制,以激发兴趣、发展心智和提高素质为基本理念。 3.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拓展学习渠道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留意观察生活中的见到的各种经济关系,鼓励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经济模型,对生产者、消费者以及供求关系进行验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分析使学生自主归纳、总结,以便增强学生对宏、微观经济基本性质、概念的理解;通过课堂练习、单项实训、综合实训来促进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以培养其实际分析技能。通过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并积极调动音像、互联网等各类

软件工程经济学 试题A

学年第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软件工程经济学 使用班级: 所有题目的数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2位。 一、填空题(前7题每个空1分,后4题每个空2分,共15分) 1.软件工程学分为三类,它们是软件工程技术学,(软件工程经济学)和软件工程管理学。 2.软件工程经济学包含5个要素,分别是质量,(生产效率),组织协调,时间进度,以及成 本效益。 3.软件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软件(可靠性)。 4.若资金存入银行或投资工程项目,则该资金的绝对金额将随时间而转移,并将发生相应的 增额或减额的变化,其增加或减少的金额部分称为资金的(资金的时间价值)。 5.按照企业主要经营活动来划分,成本可分为五类,即(研究与开发成本),采购成本,生产 成本,经营成本和管理费用。 6.用于软件各设计方案评审的成本应属于(预测成本),而用于软件定价之用的成本为实际成 本。 7.(生产函数)是指反映生产过程中投入要素与其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依存关系的数学 表达式。

8.某软件公司欲在今后10年内每年能从银行等额支取1万元以资助希望工程。若银行10年 存款利率为10%,该公司当前应向银行存入(6.1446)万元。 9.某公司欲在6年后得到本利和10万元,银行6期存款利率为10%。则该企业当前应当存入 银行本金(5.6447)万元。 10.某公司每年年末都向银行存款5万元以便6年后取出备用。假设银行年存款利率为4%。则 6年后该公司从银行取出的总额是(33.1648 )万元。 11.某系统集成公司购置了价值80000元的高端服务器,预计使用5年,残值估计为10000元。. 利用加速折旧法计算第4年应该把该设备(12666.67)元的折旧费摊入成本。 12.第2年25333.33 二、问答题(2小题,共25分) 1.[8分] 美国软件工程专家Putnam 发现了下面的软件生产函数, 14 33 d S EK t ,其中S为软 件生产规模或源代码程序量(单位:NCSS ),K为软件项目在生存期内投入的总工作量(单位:人年),td为软件项目投入的人力峰值,通常为交付期或工期(单位:年)。 请问:根据规模经济的涵义和上述公式得出的软件生产活动具有何种规模经济模式?并请简单解释。 2、[17分] 什么是软件工程经济学?主要研究哪些内容?你认为学习该课程有何意义? 答:软件工程经济学阐述软件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内容包括COCOMO模型分析,多目标决策分析,软件生命周期定量模型,软件项目的工程经济学基础,软件生命周期成本估算方法,以成本效益分析、边际分析、风险分析为基础的决策方法以及软件成本估算技术等。

2019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真题及答案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真题及答案 【例题·单选题】(2018年)根据契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应征收契税的是( )。 A.李某将商铺抵押 B.乙公司受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C.王某继承商铺 D.甲商场出租摊位 『正确答案』B 【例题·单选题】(2016年)根据税收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契税纳税人的是( )。 A.向养老院捐赠房产的李某 B.承租住房的刘某 C.购买商品房的张某 D.出售商铺的林某 『正确答案』C 【例题·单选题】(2018年)甲企业将价值400万元的房屋与乙企业价值500万元的土地使用权进行交换,并向乙企业支付100万元差价。已知契税适用税率为3%。计算甲企业该笔业务应缴纳契税税额的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 ×3%=12(万元) ×3%=15(万元) ×3%=3(万元) D.(400+500)×3%=27(万元) 『正确答案』C 【例题·单选题】(2017年)2016年10月王某购买一套住房,支付房价97万元、增值税税额万元。已知契税适用税率为3%,计算王某应缴纳契税税额的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 A.(97+×3%=(万元) ÷(1-3%)×3%=3(万元)

C.×3%=(万元) ×3%=(万元) 『正确答案』D 【例题·单选题】(2011年)周某向谢某借款80万元,后因谢某急需资金,周某以一套价值90万元的房产抵偿所欠谢某债务,谢某取得该房产产权的同时支付周某差价款10万元。已知契税税率为3%。关于此次房屋交易缴纳契税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周某应缴纳契税万元 B.周某应缴纳契税万元 C.谢某应缴纳契税万元 D.谢某应缴纳契税万元 『正确答案』C 【例题·单选题】(2014年)纳税人应当自契税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 )日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税收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正确答案』C 【例题·单选题】(2010年)周某原有两套住房,2009年8月,出售其中一套,成交价为70万元;将另一套以市场价格60万元与谢某的住房进行了等价置换;又以100万元价格购置了一套新住房,已知契税的税率为3%。周某计算应缴纳的契税的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3%=3(万元) B.(100+60)×3%=(万元) C.(100+70)×3%=(万元) D.(100+70+60)×3%=(万元)

《经济法规》课程标准

《经济法规》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经济法规》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学时:70 适用专业:轨道交通运输(客运)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应使学生能够掌握经济法的基础知识;加强对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法治观念并使其初步具有运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观察、分析、处理有关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课题一经济法基础理论 基本要求: 1、了解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地位与作用。 2、掌握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经济法律关系及其构成、法律行为与代理、诉讼时效、经济法律责任等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 重点:经济法律关系及其构成。 课题二企业法 基本要求: 1、了解企业法的概念,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以及全民企业厂长职权和职工代表大会职权。 2、掌握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的条件及事务管理、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和清算、合伙企业设立、合伙企业财产及事务执行(特别是合伙人与第三人的关系)、入伙和退伙的有关内容。 重点:合伙企业设立、合伙企业财产及事务执行(特别是合伙人与第三人的关系)。 难点:入伙和退伙的有关内容。 课题三公司法 基本要求: 1、了解公司的立法及原则,以及公司的分立、解散和清算。 2、熟悉公司财务会计的有关规定。 3、理解公司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4、掌握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以及股份的发行和转让、公司债券的发行和转让、公司合并的有关内容。 重点: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难点:股份的发行和转让、公司债券的发行和转让。 课题四外商投资企业法 基本要求:

1、了解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立法概况。 2、掌握外商投资企业的具体含义、设立的条件与程序、组织形式、出资方式、经营管理的有关内容,并能明确加以区分,理解它们各自的特征。 重点:外商投资企业的具体含义、设立的条件与程序、组织形式、出资方式、经营管理的有关内容。 课题五破产法 基本要求: 1、了解国有企业破产的立法概况。 2、掌握破产及破产法的概念、国有企业的破产条件和破产程序、破产财产与破产债权的范围。 3、熟悉破产财产的分配顺序。 重点:破产及破产法的概念、国有企业的破产条件和破产程序。 课题六合同法 基本要求: 1、了解合同法的立法概况。 2、熟悉合同的概念和分类。 3、掌握合同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合同的含义及其种类,合同的作用、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与解除、无效合同的处理、违反合同应承担的违约责任等基本知识。 4、掌握合同运行的全过程,以及合同担保的几种形式。 重点: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与解除、无效合同的处理、违反合同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难点:违反合同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课题七工业产权法 基本要求: 1、了解我国工业产权法的一般原理与基本制度。 2、掌握商标权与专利权取得的条件、申请程序、权利内容与权利保护的有关内容。 重点:商标权与专利权取得的条件、申请程序、权利内容。 难点:权利保护。 课题八反不正当竞争法 基本要求: 1、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概况及意义。 2、掌握不正当竞争的概念、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表现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重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表现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课题九产品质量法 基本要求: 1、了解产品质量立法概况。 2、掌握产品质量法的原则,我国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及产品生产者、销售者的质量责任。 重点:产品质量法的原则,产品生产者、销售者的质量责任。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使用)第一部分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经济学基础》是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财经管理类课程的必须知识储备,也是学生认识社会经济问题的必备知识准备。该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合理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了解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关系和规律,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使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须的基本经济理论知识和解决相关经济问题的能力,为相关的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卓有成效地开展经济调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注意渗透政治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经济问题与现象的实证分析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 1、知识目标(1)能够清晰描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研究内容。(2)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3)能够运用专业知识理解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经济现象,对简单经济学现象做出正确分析和预测。(4)能够基本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2、职业技能目标(1)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学好与运用财经管理类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2)能够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对市场供求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3)具备能够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数理逻辑思维方法以及实证分析方法分析解决社会经济现象和具体问题。 3、素质目标(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2)指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3)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比较宽,具备经济分析与预测能力。(4)具有一定的经济论文、报告等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经济学基础》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宏观经济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基本问题,具有理论性强、实用性强、学术观点多、内容变动快等特点。 四、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理论分析与应用相结合;通过实

软件工程经济学 试题A

学年第 学期末考试试题(A 卷) 软件工程经济学 使用班级: 所有题目的数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2位。 一、填空题(前7题每个空1分,后4题每个空2分,共15分) 1. 软件工程学分为三类,它们是软件工程技术学,(软件工程经济学)和软件工程管理学。 2. 软件工程经济学包含5个要素,分别是质量,(生产效率),组织协调,时间进度,以及成 本效益。 3. 软件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软件(可靠性)。 4. 若资金存入银行或投资工程项目,则该资金的绝对金额将随时间而转移,并将发生相应的 增额或减额的变化,其增加或减少的金额部分称为资金的(资金的时间价值)。 5. 按照企业主要经营活动来划分,成本可分为五类,即(研究与开发成本),采购成本,生产 成本,经营成本和管理费用。 6. 用于软件各设计方案评审的成本应属于(预测成本),而用于软件定价之用的成本为实际成 本。 7. (生产函数)是指反映生产过程中投入要素与其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依存关系的数学 表达式。 8. 某软件公司欲在今后10年内每年能从银行等额支取1万元以资助希望工程。若银行10年 存款利率为10%,该公司当前应向银行存入(6.1446)万元。 9. 某公司欲在6年后得到本利和10万元,银行6期存款利率为10%。则该企业当前应当存入 银行本金(5.6447)万元。 10. 某公司每年年末都向银行存款5万元以便6年后取出备用。假设银行年存款利率为4% 。则

6年后该公司从银行取出的总额是(33.1648 )万元。 11. 某系统集成公司购置了价值80000元的高端服务器,预计使用5年,残值估计为10000元。. 利用加速折旧法计算第4年应该把该设备(12666.67)元的折旧费摊入成本。 第2年 25333.33 二、 问答题(2小题,共25分) 1. [8分] 美国软件工程专家 Putnam 发现了下面的软件生产函数,1 43 3 d S EK t ,其中S 为软件生产规模或源代码程序量(单位:NCSS ),K 为软件项目在生存期内投入的总工作量(单位:人年),td 为软件项目投入的人力峰值,通常为交付期或工期(单位:年)。 请问:根据规模经济的涵义和上述公式得出的软件生产活动具有何种规模经济模式?并请简单解释。 2、[17分] 什么是软件工程经济学?主要研究哪些内容?你认为学习该课程有何意义? 答:软件工程经济学阐述软件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内容包括COCOMO 模型分析,多目标决策分析,软件生命周期定量模型,软件项目的工程经济学基础,软件生命周期成本估算方法,以成本效益分析、边际分析、风险分析为基础的决策方法以及软件成本估算技术等。 学习该课程意义:“软件工程经济学”是软件工程学的三个主要分支之一,它在软件工程项目与软件企业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 三、 计算题(4小题,共60分) 1.[18分] 分某软件企业获得10万元的贷款,偿还期5年,年利率10%。针对下面4种还款方式,分别回答问题。 (1)每年末只还所欠利息,本金在第5年末一次偿还。计算:5年还款总额。 (2)每年末等额偿还本金和利息。计算:每年还款数,每年偿还利息数,5年还款总额。 (3)第5年末一次还清本金和利息。计算:每年年初所欠金额,5年还款总额。 (4)每年末还2万元本金及所欠利息。计算:每年分别还款金额及第5年的还款总额。 答案在书上P38 2. [16分] 软件公司S 开发一个具有5个模块的商超系统。项目经理根据经验和公司的历史数据得到表1的数据(每个模块估计的最小可能值a 、最大可能值b 和最可能值m 的单位是: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重点归纳绝密

第一章总论表一、法律关系 主体 (双)自然人自然人(中国人、外国人、无国籍人);自然人性质的特定主体机构、组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政党和社会团体 国家 内容 权利 义务积极、消极 客体物自然物、人造物、一般等价物非物质财富知识产品、道德产品 行为 人身 表二、法律事实 分类内容标准 事件绝对事件(自然现象)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相对事件(社会现象) 行为合法行为(等)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违法行为(等) 表三、法的形式 形式制定机关注意要点 宪法全国人大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全国人大——基本 法律 人大常委会——其 他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就有关问题作出规范性决议或者决定,与 法律具有同等地位和效力 法 规 行政法规国务院 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 常委会 省;省会、特区、较大的市(1+3) 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行政规章在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仅起参照作用” 地方政府 规章 地方人民政府 政府规章除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外,还不得与上级 和同级地方性法规相抵触 效力排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地方政府规章提示自治区法规、特别行政区法、国际条约也属于法的形式表四、法的分类

划分标准法的分类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划分(创法成不成)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划分(那(内)三小子根本太普通)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据法的内容划分(内容很诚实)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划分(小三长的特别一般)一般法和特别法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划分(祖国)国际法和国内法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目的是为了开公司)公法和私法【记忆口诀】“小三(根据三种效力)长的特别一般(分成一般法和特别法)”。 表五、经济仲裁 适用范围适用“平等主体”“合同纠纷”“财产权益纠纷” 不适用《仲 裁法》 劳动争议、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不能仲裁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人身) 原则自愿、公平、独立仲裁、一裁终局 仲裁委 员会 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无隶属关系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财经类专业 授课系(部):会计系学时(学分):68 执笔人签字:审核人签字: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财务管理》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需要具备经济数学、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管理学原理等基础知识。它与管理理论的关系很密切,并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与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的关系更为密切,其中部分内容与管理会计交叉而难以确定归属。 本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全面和系统地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财务管理运作能力,培养较高层次的财务会计管理人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⑴财务管理的目标、任务、原则;⑵财务预测、预算、分析等财务管理基础知识;⑶资金筹措、运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⑷利润分配的基本原理;企业并购财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规范和具体规范。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为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会计实际操作的技能,为以后从事财务会计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参照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初级会计实务》编写,可将本课程的学习与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相结合。 课程的作用: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会计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1.前导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经济法基础》、《管理学基础》。2.后续(相关)课程:《审计》、《会计制度设计》、《财务管理综合实训》 (二)课程基本理念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能够全面树立现代财务管理岗位的理念和思维方式,灵活运用所掌握的财务管理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而且使学生们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以发展和促进学生的能力和技能为中心,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生活、实现就业、能够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胜任财务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以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本课程设计的重点是对教学内容建立三个层次,由学校、教师、学生分别在实施、教学、学习中进行选择。三个层次为:基本知识、扩展知识、链接知识。考核以基本知识为主体。 3、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4、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5、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或”掌握“、”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达。“了解”用于表达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或“掌握”用于表达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达技能的学习程度。

宏观经济学课程标准

《宏观经济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宏观经济学》是财务管理本科的专业基础课,为学习其他课程提供分析方法、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与《微观经济学》课程共同构成西方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宏观经济学》通过对国民经济总量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宏观经济变化规律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学习《宏观经济学》可以使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理论体系,培养和增强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领域的相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习经济管理类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面向学生,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学生主体 本课程主要面向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注重专业基础理论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注重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动手的能力,以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和扩展视野为基本目标。 2.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保证课程标准设计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评价体系,该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教学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以终结性评价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以过程培养促进个体发展,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教学过程的双向促进机制。以激发兴趣、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提高素质为根本任务。 3.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拓展学习渠道 积极调动图书馆、音像、互联网等各类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了解最新的经济学案例,灵活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宏观经济形势作出判断,能分析简单的经济现象。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1.记账程序的核心是如何登记总分类账。 2.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 3.法律事实=法律事件+法律行为=>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 4. 全国人大:宪法和基本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其他法律 国务院:行政法规 国务院所属部委:部门规章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性法规 地方人民政府:政府规章 5.仲裁适用于:合同纠纷和经济纠纷 适用仲裁,不适用于《仲裁法》:土地承包和劳动争议 仲裁不适用于:离婚、抚养、继承等和行政争议 仲裁需要有书面协议才能进行 仲裁的必要条件:有意思表示;仲裁事项;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仲裁事项和仲裁委员会没有明确提出的,不进行仲裁补充,则仲裁协议视为无效 仲裁具有独立性,一裁终局 对仲裁协议有异议,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提出,以法院的裁决为准。 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中,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 仲裁委员会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不按照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仲裁基本原则:自愿原则;依据事实和法律,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的原则;独立仲裁原则 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可以记入笔录;仲裁员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仲裁庭由3名或者1名仲裁员组成。 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双方事先约定不开庭则根据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作出裁决 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仲裁庭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具有同等的效力。 仲裁判决书自作出之日生效;仲裁调解书自双方签收之日生效;行政复议书自送达之日生效 6.民事诉讼:财产纠纷和人身纠纷。 适用于《民事诉讼法》: a.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等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发生 的民事案件,如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案件、婚姻收养监护抚 养纠纷 b.经济法、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发生的争议,如劳动合同纠纷案件 c.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选民资格案件和宣告公民失踪、死亡等非讼案件 d.按照督促程序解决的债务案件 e.按照公式催告程序解决的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

《经济法基础》课程标准

《经济法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在性质上属于适用于我院财经类、金融类等专业的学科基础选修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要求人们的经济活动必须在法律的规范、指导和保障下进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和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经济法律的掌握和运用,严格依法开展经济活动,敢于和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排除他人的不法干扰和损害,有力地维护自身的合法和正当的经济权益。经济法是法学体系中独立的法律部门,也是经济、管理、贸易等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法律规范,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纠纷,即知法、懂法,并最终会运用经济法,这是本课程教学要达到的目的。 (二)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用案例形式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专业能力,具有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 2、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课程改革方向,结合专业建设方案与专业教学要求,并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设计。 3、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4、每个项目的学习通过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 5、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表 二、课程内容、学时安排与进度 (一)课程内容内容与学时安排 根据会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经济法基础》课程内容共包含三个知识模块,一是基本模块,主要介绍经济法的发展演进,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破产法律制度及其基本原则;二是专业模块,重点介绍工业产权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三是实务模块,包括票据法律制度、财政税收法律制度、会计法律制度等,要求学生学完本课程之后,在现实生活中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及其能力。

经济数学课程标准.doc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经济数学基础所属专业:财务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等课程类型:基础课学时:84 学分:6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性质《经济数学基础》既是三年制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工具课,也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起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专业服务功能及素质培养功能,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数学应用能力、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任务(1)专业服务《经济数学基础》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即理解、建立经济数学模型,分析和处理经济数据,支撑专业后续课程,与后续相关课程一起肩负着“专业基本素质”中的“经济活动分析”的任务。 (2)素质培养《经济数学基础》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数学能力、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的重要途径;能提升学生素质,使学生在语言表达上言而有据、逻辑推理上思维严密、解释现象上精确完美、岗位变化时学习应变。 后续课程:经济学基础、统计实用技术、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等课程 二、课程标准编制的依据 本标准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及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财经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而制订。 三、教学整体要求 在指导思想上,教师要突破传统数学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衔接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衔接目前高职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重视数学思想,重视软件解题,重视经济应用;学生要注重数学思想的形成、强化训练、强化实际应用。 在教学的内容上,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在教学方法上,注意从专业经济案例或问题出发,展开知识、方法、思想和应用。要运用数形结合法、启发式、案例驱动式等多种方法教学,努力调动学生

《工程经济学》课程试题库试题

第1章绪论 一、选择题 1.关于“经济”在工程经济学中的含义,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A 社会再生产过程B社会经济制度C经济总量D经济效益 2.下列哪项不属于工程经济学的特点。 A边缘性B预测性C比较性D时效性 3.下列哪项关于工程经济学的表述是错误的。( A.这里的“经济”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 无 三、填空题 1.经济是技术进步的(),技术是达到经济技术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2.()是研究各种工程技术学与经济学交叉的学科,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四、名词解释 1. 工程。 2.工程经济及管理中投入产出法。 五、简答题 1.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2. 什么是工程经济学? 六、计算题 无

第2章工程经济评价基本要素 一、单项选择题 1、建设工程总造价最终不会形成下列哪项资产。() A 固定资产 B 流动资产 C 无形资产 D 递延资产 2、建设项目总投资的资金来源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 A 投资者投入的资金 B 出口退税 C 接受捐赠 D 借入资金 3、下列哪项关于固定资产的表述是错误的。() A 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原有实物形态 B 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 C 使用期限较长,在生产过程中为多个生产周期服务 D 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不能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4、下列哪项关于流动资金估算的表述是错误的。() A 流动资金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 B 流动资金至少含有30%的自有资金 C 流动资金借款在第一年采用全年计息法 D 流动资金属于建设工程总造价的一部分 5、下列哪项关于流动资金和流动资产的表述是错误的。() A 流动资金是流动负债的货币表现 B 应收账款属于流动资产 C 预付款属于流动资产 D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流动资金始终被占用 6、下列哪项属于无形资产。() A 土地所有权 B 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C 开办费 D 现金 7、下列哪项关于无形资产的表述是错误的。() A 一般都予以资本化 B 在受益期内分期摊销 C 能够为企业提供某些权利或利益 D 图书版权不属于无形资产 8、下列哪项属于递延资产。() A 应由投资者负担的费用支出 B 筹建期间的差旅费 C 计入固定资产的构建成本的汇兑损益 D 计入无形资产的构建成本的利息支出 9、下列哪项不属于总成本费用。() A 生产成本B机会成本 C 管理费用 D 财务费用 10、下列哪项关于经营成本的表述是错误的。() A 资金何时发生何时计入 B 不包括摊销费用 C 包括当期全部实际现金支出 D 利息支出不计入 11、下列哪项属于经营成本。() A 利息支出 B 人工成本 C 折旧费 D 摊销费 12、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A 沉没成本与当期决策无关 B 机会成本是一种放弃的收益机会

物流经济学课程标准

《物流经济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课程代码:H0400734 课程名称:物流经济学 标准学时:48 课程类型:理论课 物流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的物流系统内,与物流活动有关的经济关系,是综合运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工程经济学、物流学、运筹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研究物流资源优化配臵、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展、物流产业组织形态演变规律、物流产业增长等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 本课程标准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制订,具体反映了本课程每一章节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贯彻了教学互动教学法,体现出能力与知识并重,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以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中国宏观物流问题的关注为基础,以深度分析宏观物流发展趋势及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为特色,致力于探索和建立经济发展中的物流理论体系,研究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对物流业发展提出决策建议;同时又以微观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为基础,关注微观物流活动的经济问题,为企业微观物流活动的科学化、合理化、最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物流经济学是物流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其本质是经济学,是以物流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它是主要研究物流活动中如何遵循经济规律,依据经济目标而对物流行为进行优化的学科。物流经济学具有一般经济学的特点,即最佳配臵有限的经济资源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对于物流经济学而言,研究的是实施物流活动所必需的物流资源包括人、财、物的合理配臵,从而取得最佳的物流经济效果。

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熟悉、了解和学会利用物流经济学的理论、原理、分析方法以及相关工具,对物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服务水平与效率、主要物流活动环节进行经济分析,以及对物流绩效和创新效益评价。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试行“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对物流过程进行经济分析的能力 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本课程组深入探索高教教育规律,通过学习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实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牢固地树立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 理论教学中,我们积极试行“案例教学法”,即围绕现实经济案例和自身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身临实景,在实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 2.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学习,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鼓励多元思维方式,并将其表达出来,尊重个体差异;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注重检测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建立以过程培养促进个体发展,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教学过程的双向促进机制,以激发兴趣、发展心智和提高素质为基本理念。 3.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拓展学习渠道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留意观察生活中的见到的各种经济关系,鼓励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经济模型,对物流过程进行验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分析使学生自主归纳、总结,以便增强学生对物流经济学基本性质、概念的理解;通过课堂讲解、课后练习、综合实训来促进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以培养其实际分析技能。通过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并积极调动音像、互联网等各类教学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1. 完善体系,使结构更完整,表述更明确 本课程标准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它们分别阐述该门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

软件工程经济学-课程学习报告

《软件工程经济学》课程学习报告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级:软件工程班 学号:1208060389 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软件工程经济学》课程学习报告 (1) 目录 (2) 1. 章节知识点 (3) 1.1第一章: (3) 1.2第二章: (5) 1.3第三章: (8) 1.4第四章: (10) 1.5第五章: (13) 1.6第六章: (15)

2. 知识点掌握 (17) 3. 软件工程经济学心得体会及感悟 (20) 1.章节知识点 1.1第一章: 本课程第一章的开始部分讲的是《软件工程经济学》这门课以下面几个章节:第1章软件工程与软件工程经济学,第2章软件工程经济学基础,第3章软件的成本、工期与定价分析,第4章软件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与风险分析,第5章软件生产过程

经济分析,第6章软件项目的进度计划制订与团队组织,第7章软件测试的资源分配、进度管理与最优发行,来进行讲解。然后介绍了,Softwa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是研究软件的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的工程技术方法的一门学科分支,Software Engineering Economics是研究软件的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的工程经济方法的一门学科分支,Software Engineering Management是研究软件的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的工程管理方法的一门学科分支,SEE的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SE和“工程经济学”的交叉学科,SE中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为实现特定功能需求的SE项目所提出的技术经济方案(产品与服务)的规划论证、分析、设计与比较决策的系统方法论的一门分支学科。SEE的研究内容为: 1. 研究对象是SE领域中的经济问题与经济规律的系统方法 2. 软件系统的构成要素(技术经济要素)及其关联 3. 管理活动的数学描述及其经济分析 4. 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合成及其对国家、地区、部门的影响(经济、社会、科技、国防建设) SEE的研究需注意的问题:1.注意到软件产品的人工制作的特点,故其工程经济分析的重点是成本/效益、质量、时间进度/工期、生产效率、组织/协调、而以人的组织与协调、控制为主线。2.SEE的研究思想来源于系统工程,因而工程技术分析、工程经济分析的研究要注意系统目标的整体性、构成要素的层次性、生产活动的关联性、组织结

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车辆中,以每辆为车船税计税单位的是( )。 A.摩托车 B.客货两用汽车 C.低速载货汽车 D.专用作业车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选项BCD:以整备质量每吨为车船税计税单位。 2、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对银行汇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银行汇票的实际结算金额不得更改,而且不得超过出票金额 B.持票人向银行提示付款时,必须同时提交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 C.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自出票之日起1个月 D.申请人或者收款人为个人的,可以申请使用现金银行汇票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选项D:申请人或者收款人为单位的,银行不得为其签发现金银行汇票;申请人和收款人 均为个人的,需要使用银行汇票向代理付款人支取现金的,申请人须在“银行汇票申请书”上填明代理付款 人名称,在“出票金额”栏内先填写“现金”字样,后填写汇票金额。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真题及答案 3、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 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银行卡是( )。 A.贷记卡 B.专用卡 C.转账卡 D.储值卡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1)选项B:专用卡是具有专门用途、在特定区域使用的借记卡,具有转账结算、存取现 金功能;(2)选项C:转账卡是实时扣账的借记卡,具有转账结算、存取现金和消费功能;(3)选项D:储值卡是发卡银行根据持卡人要求将其资金转至卡内储存,交易时直接从卡内扣款的预付钱包式借记卡。 4、下列有关单位人民币卡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初级会计师考试试题 A.单位人民币卡账户的资金一律从其基本存款账户转账存入 B.单位人民币卡可以透支消费 C.单位人民币卡账户可以存人现金,但不得支取现金 D.单位人民币卡账户可以存入销货收入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1)选项ACD:单位人民币卡账户的资金一律从其基本存款账户转账存入,不得存取现金,不得将销货收人存人单位卡账户;(2)选项B:单位卡不得透支。 5、张某在甲公司工作,每月工资1600元,2017年11月份因自身原因给甲公司造成了4800元的 经济损失。由于张某无力一次性支付损失赔偿额,甲公司拟逐月从其工资额中扣收赔款。已知当地月最低 工资标准为1500元。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甲公司可以从张某每月工资中扣除的最高限额为( )元。 A.100 B.320 C.1280 D.1500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 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月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在本题中,每月如果从张某的工资中扣除20%,则张某扣除后的剩余工资为1280元,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因此,甲公司可以从张某每月工资中扣除的最高限额=1600-1500=100(元)。初级会计实务考试试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