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宝宝便秘的全套推拿手法(动态手法图)

宝宝便秘的全套推拿手法(动态手法图)

宝宝便秘的全套推拿手法(动态手法图)
宝宝便秘的全套推拿手法(动态手法图)

宝宝便秘的全套推拿手法(动态手法图)

孩子的大便情况,影响着妈妈们的心情。【每日一泡好屎的目标感】让大家焦虑烦躁。一拉,就跟中奖一样开心~妈妈们真是辛苦啦!

这篇文章给大家十分全面的总结了一下便秘的问题,供家长们学习便秘1.如何判断宝宝便秘了大便费时很久2.大便干3.排便频率少于3次。三个要素不需要都具备,有一个或两个就可以称之为便秘。然而对于排便频率这点需要辨证来看,如果孩子排便顺畅,大便不干结,但每周定期只排两次,也不能算上便秘。2.宝宝便秘的危害大便困难造成的消化道,肛门损伤。体质差,反复感冒咳嗽鼻炎。吸收不好,不长高不长肉。3.宝宝便秘的成因外感后的便秘,举个例子,宝宝如果发烧了,就很容易便秘。饮食不节,过于油腻,暴饮暴食,无法消化。心理因素,特别爱发脾气,肝火旺的孩子,容易便秘。4.宝宝便秘家长必犯的误区孩子便秘了,有人会建议你吃香蕉、火龙果、益生菌,喝蜂蜜水。但是,如果孩子经常性便秘,大多数是虚症,吃香蕉、火龙果等性味寒凉的水果,反而会加重。5.宝宝便秘的常见类型以及推拿手法宝宝便秘的4个通用手法——助运化,理肠道1.清大肠位置:食指桡侧边缘,自指尖至虎口一直线(从虎口到指尖向外为清)作用: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次数:5分钟清大肠

2.顺摩腹位置:肚脐周围,顺时针慢慢按摩作用:消食,理气,通肠道次数:100-200次顺摩腹

3.揉天枢穴位置:肚脐旁两寸处,按揉作用:疏调大肠,理气消滞次数:3分钟揉天枢

4.下推七节骨位置:第四腰椎至尾骨端一直线,腰下1/3至尾骨,由上向下推。作用:泻热通便,排除湿气次数:100-300次下推七节骨实热型便秘实热便秘:胃肠积热不降,就会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尿黄、面色红、口干口臭、烦躁哭闹、舌苔黄厚,这个时候的附加手法清热通便——退六腑,倒捏脊1.退六腑位置:手心向上,小臂靠近肚子的一侧直线,从肘横纹向外推到腕横纹。作用:清热凉血,解毒去热次数:5-10分钟退六腑2.倒捏脊位置:大椎到尾骨,倒着捏脊。作用:清热去火次数:3-5次倒捏脊阴虚型便秘阴虚便秘:主要是因为各种疾病伤及津液,主要表现是大便干燥、手足心热、咽干口渴、烦躁易哭闹、舌红少苔或地图舌。这个时候的附加手法滋阴润肠——取天河水,补肾1.取天河水位置:手心向上、手臂正中从肘横纹推向腕横纹。作用:滋阴次数:3分钟取天河水2.补肾位置:小手指指尖推向指根。作用:滋阴补肾次数:3分钟补肾积食型便秘积食便秘:主要是吃得太多,或者肉吃太多,导致脾胃受损。所以出现积食便秘,主要表现为便秘腹胀、食欲不振、经常打嗝或时常呕吐、舌苔厚腻等。这个时候的附加手法消食健脾——清脾胃,掐四缝1.清脾胃位置:大拇指桡侧面,腕横纹到指尖,脾和胃连

起来清。向外清。作用:导积滞,清宿食次数:3-5分钟清脾胃2.掐揉四缝位置:用大拇指的指甲逐个掐揉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手指第一指关节处的四横纹。作用:消食导滞,消除积食次数:来回10次掐揉四缝

5.江湖救急小妙招中医很神奇,可以把各种食材化为救急神药这个方法比开塞露要健康多了!大家学起来~方名:蜜煎导法(攻里之剂)方义:(1)蜜能润肠,热能行气,皂能通窍。也。使用方法:抬高屁屁,慢慢放入屁屁。最好可以保持这个姿势一会。等蜂蜜融化后可以随势进入得较深,更能充分发挥其对整个肠道的滋润作用。放入后再保持姿势一会。等待便意。不仅孩子,对于老人也同样适用。蜂蜜栓

6.家庭食疗方法几种保养大肠机器的润滑油1.小面汤2.米油3.二米粥4.烤馒头片5.大麦粥关注番小茄公众号,学习更多小儿推拿知识哦!

小儿推拿治疗便秘

缘缘老师评论:关于宝宝便秘,通常我们会分析一下引起便秘的原因。 第一个常常出现也是很多妈妈们忽略的就是小宝宝肠蠕动能力差,所以饮食不节制,特别容易导致宝宝积食,消化不良引起便秘,还有就是蔬菜比例太低。这种情况,采取7分饱的喂养原则,配合能促进肠蠕动,改善消化吸收的手法,最简单的就是 通便四大手法: 1、顺时针摩腹5分钟。以肚脐为圆心,用手掌或者食中指指端顺时针方向在宝宝的肚子上缓缓转圈。 2、揉天枢穴1-2分钟,100-150次。用大拇指指腹揉腹中部、肚脐旁开2寸的天枢(肚脐旁开宝宝的2个拇指宽度)。 3、推下七节骨100-300次,用拇指或食中二指面自上向下从宝宝腰部最低点的凹陷处推至尾骨最低段

4、揉龟尾穴100-300次分钟。用手顶住宝宝尾骨最下端,往上方向按揉,力度适中,不要太轻,单页无需太重 还有不少宝宝是因为火气大引起的便秘,通常拉出来的便便很黑,很硬,有时呈现羊屎蛋,那么这种情况则建议给宝宝加上清热的手法:清大肠经(食指侧面指根推向指尖)300-500次,退六腑300:推三关100,作为阴阳平衡法帮助清五脏六腑之实热。这套手法配合上面的通便四大手法效果也是很不错。

而今天留言的这位妈妈的宝宝便秘已经2年之久,便秘已经不是单纯蠕动能力差以及内火大的问题了,而是无水行舟,阴液不足。所以她按着我博客里面我给别的妈妈的建议按摩方案收效甚微,后来给我留言后,我给她改了一下方案,加上滋阴特效穴:揉二人上马穴(手背第四、第五掌骨小头间)和推涌泉(涌泉穴往足跟方向推)之后很快就见笑了。今天收到她的留言,我也很开心,故此,把这个便秘的按摩方法再跟大家分享一下!! 二马穴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word版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是中医推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基础到临床都具有自身的特点。 【小儿生理特点】 小儿生理主要表现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然而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自出生后一方面都在不断地生长发育,成长壮实,古人把处于这种发育迅速阶段的小儿称之为“纯阳之体”。但另一方面小儿又如初生的嫩芽,脏器柔弱,故又有“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论说。稚阴稚阳,是指小儿形体无论在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活动上均未臻完善,需要特别呵护。 【小儿病理特点】 小儿病理主要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大,但经过正确医治,易趋康复。小儿因体质和功能均较脆弱,加以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能自节,因此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对于突然发生的强烈刺激,往往不能忍受而容易出现惊恐状态。在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喂养失调的情况下,常可引起发育障碍,表现有五迟、五软等病态。又因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特别易患麻疹、腮腺炎、百日咳等传染病。小儿患病后病情往往比成人为重,当发热较高时,易于抽搐、惊厥;感受风寒之后极易导致肺炎、喘咳。总之小儿病情来势急,变化多而迅速,可并发严重病症,但如能诊疗及时,护理得当,也容易痊愈,较快地恢复其生理功能。

【辨证特点】 首先小儿不会诉说病情,问诊常是间接的,因而不能确切地反映实际情况。较大孩儿虽能自述,也多是言不达意。其次,婴儿气血未充,脉象难凭,尤其在诊察时哭闹不安,更易影响气息脉象。闻诊虽能反映一些情况,但也不够全面。只有望诊不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反映病情比较可靠,应予以重视。此外,从八纲辨证来看,由于小儿阳气偏盛,感受外邪后易寒随热化,临床以阳证、热证、实证居多。 下面着重介绍几项小儿特色的诊法。 1.望小儿指纹指纹是浮露于食指桡侧缘的脉络,是手太阴肺经的一个分支,所以望指纹与诊寸口脉有相似的临床意义。由于小儿切脉部位短小,诊脉时常啼哭躁动,影响脉象的真实性,而指纹处皮肤薄嫩,脉络易于暴露,故对三岁以下的小孩常结合指纹的变化以辅助诊断。 指纹分“风”、“气”、“命”三关,即食指掌指纹为“风关”,近节指间纹为“气关”,远节指间纹为“命关”(图194)。 (1)望指纹方法:在自然光线下,暴露患儿小手,医生用左手拇、食二指握住小儿食指远端;以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桡侧,从指端向指根部轻推几次,用力要适中,使指纹更为显现,便于观察。 (2)望指纹内容:主要从指纹色泽、长短和浮沉三个方面来分析观察。

按摩十大穴位可治便秘

便秘,是时下很多年轻人的困扰,因为饮食的不规律和长期不运动造成排便困难,除了可以多吃通便的水果之外,还可以利用按摩穴位还促进肠胃的蠕动进行消化。 便秘的直接原因,是大肠吸收水分的功能正常、蠕动的功能下降。身体所需水分,是靠大肠吸收的。大肠蠕动乏力,粪便久滞,而大肠又不停地吸收粪便中的水分,于是粪便就干结,那么排便就困难。 治便秘,古代名医名方今犹在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载有“蜜煎导方”:蜂蜜煎稠,冷却成膏,捻成尖头细条,徐徐捻进肛门,蜜条受热融化,便可通。 孙思邈《千金要方》载有“神仙一把抓”,通便迅速。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有二方:一方为楝实、茴香、穿山甲、牵牛,治他外甥的便秘;一方为皂角、牵牛,治一位皇亲国戚的便秘。 华佗有润肠丸传世,如今药店有售。 穴位按摩解便秘 1. 揉天枢 (肚脐两旁 2 寸),30次 2. 揉关元 (脐下 3 寸),30 次 3. 手掌按在下腹部,顺时旋转摩运 50 次。 4. 按揉脾俞 (背部第十一胸椎两旁 1.5 寸),30 次。 5. 按揉胃俞 (背部第十二胸椎两旁 1.5 寸),30 次。 6. 按揉支沟 (前臂背侧腕关节正中对上 2 寸),30 次。 7. 按揉合谷 (手背拇指与食指中间),30 次。 8. 按揉足三里 (髌骨外下胫骨前缘一横指),30 次。 9. 以掌心或掌根,紧贴小腿,由上而下拍撃小腿后肌 10 次。 10. 提拿搓揉小腿后肌 10 次。 便秘吃什么水果: 草莓:草莓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且含果胶,能润燥生津,调理胃肠,降血脂,防止便秘。 鲜桑椹:鲜桑椹1000克,鲜蜂蜜300克,先把桑椹煎煮2次,取煎液1000毫升,文火浓缩,以粘稠为度,加入蜂蜜,再煮一沸停火,冷却即可装瓶。每服20毫升,温水送下,每日2-3次。主治血引起的便秘。年老

小儿推拿的基础手法

小儿推拿的基础手法 1 推法 (1)直推法:以拇指桡侧或指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亦可用食中二指面着力作直线推动。 (2)旋推法:以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 (3)分推法:用两手拇指桡侧或指面,自穴位中间向两旁分向推动。 (4)合推法:以拇指桡侧缘自穴位两端向中央推动称合推法。 2 揉法 (1)指揉法:以指端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 (2)掌揉法:以掌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 (3)鱼际揉法:以大鱼际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 3 按法 以掌根或拇指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称为按法。 4 摩法 以手掌面或食中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动摩擦。 5 掐法 用指甲重按穴位称掐法。 6 捏法 (1)二指捏:医生两手略尺偏,两手食指中节桡侧横抵于皮肤,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的皮肤处。两手指共同捏拿肌肤,边捏边交替前进。 (2)三指捏:两手略背伸,两手拇指桡侧横抵于皮肤,食指中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三手指共同捏拿肌肤,边捏边交替前进。 7 运法 以拇指或食中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推动,称运法。 二、小儿按摩推拿常用穴位及操作 1 攒竹(天门) 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也称开天门。 2 坎宫 位于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线。 用两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或分推坎宫。 3 太阳 位于眉梢与外眦连线中点向后一寸。 用两拇指桡侧推运,称推太阳或运太阳,向眼方向推运为补,向耳方向推运为泻。 4 天柱骨

位于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线。 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边蘸水边自上而下刮。 5 腹 位于腹部。 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用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6 脐 位于肚脐。 用中指端或掌根揉,称揉脐;用指或掌摩,称摩脐;用拇指和食、中指抓住肚脐抖揉,亦称揉脐。 7 丹田 位于脐下2-3寸之间。 用揉法揉称揉丹田;用摩法摩称摩丹田。 8. 脊柱 位于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用食中二指自上而下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 9 七节骨 位于第四腰椎至尾椎上端成一直线。 用食中指自上而下直推称推下七节骨;用拇指桡侧缘自下而上直推称推上七节骨。 10 龟尾 位于尾椎骨端。 用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 11 脾经 位于拇指末节罗纹面。 旋推为补,称补脾经,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亦为补;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两者统称推脾经。 12 肝经 位于食指末节罗纹面。 旋推为补,称补肝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肝经。两者统称推肝经。 13 心经 位于中指末节罗纹面。 旋推为补,称补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两者统称为推心经。 14 肺经 位于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旋推为补,称补肺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两者统称推肺经。 15 肾经 位于小指末节罗纹面。 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肾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肾经。

治疗便秘的穴位按摩手法 附图

治疗便秘的穴位按摩手法(附图) 1.抹任脉(见图①、②) 位置:两乳头之间中点到脐下一掌宽小腹的中点连线。 膻中穴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中极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4寸。 按摩方法:患者仰卧或正坐,用左手或右手的拇指,从膻中穴沿着任脉(腹部正中)抹到中极穴,方向始终由上向下,操作20次,力量不宜过大,但是要紧贴皮肤 2.掌揉天枢穴和大横穴(见图③) 位置:天枢穴位于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 大横穴位于腹中部,距脐中4寸。 按摩方法:将自己两掌平放于中腹,两中指正对于脐中,稍加用力后顺时针方向揉动,令腹内有热感为佳。 3.点揉腹结穴和气海穴(见图④、⑤) 位置:腹结穴位于下腹部,大横穴下l.3寸,距前正中线4寸。 气海穴位于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 按摩方法:将双手拇指指腹按压住同侧腹结穴后稍加压力,感到酸胀为佳,然后顺时针方向点揉1分钟;再用一手拇指点揉气海穴,力度同腹结穴,同样操作1分钟。 4.顺时针摩揉全腹(见图⑥) 按摩方法:将两掌重叠,扣于脐上,稍加用力,沿顺时针方向摩揉全腹,注意力度要渗透进腹腔,令肠道能跟随手掌在腹腔中震动。这样才能促进肠道蠕动,注意摩揉方向,如果操作方向相反,就会适得其反。

5.点揉尺泽穴和曲池穴(见图⑦、见图⑧) 位置: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按摩方法: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尺泽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曲池穴操作同尺泽穴。此二穴为上肢治便秘要穴,尺泽穴为肺经穴位,曲池穴为大肠经穴位,二者相配能有效促进大便排出,效果显着。 6.点揉合谷穴(见图⑨) 位置: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拇指尖下便是此穴)。 按摩方法: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合谷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合谷穴是全身四大保健穴之一,也是清热止痛的良穴,可以有效缓解因便秘造成的头晕、饮食不振、情绪烦躁、黄褐斑、痤疮和腹痛等症。 7.按揉支沟穴(见图⑩) 位置:支沟穴位于前臂背侧,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按摩方法: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支沟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支沟穴是治疗便秘的特效穴,各型便秘均可使用。 8.按揉内庭穴(见图⑾) 位置:内庭穴位于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按摩方法: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内庭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内庭穴是泻胃火的效穴,此穴对青年过食酒肉辛辣所致的便秘效果最好。 9.按揉三阴交穴(见图⑿)

小儿推拿手法大全

实用的小儿推拿大全 很实用的宝宝家用推拿指南,包括夜啼、吐奶、退烧、增高、强体、腹泻、开胃等等12个症状的简易解决方法。小儿推拿效果非常确切有效,爸爸妈妈要收藏! 【迎香】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功用]鼻塞不闻香臭时,按之可以通利鼻窍,使香臭得闻,所以命名为迎香。 [主治]鼻塞流涕。 【耳后高骨】[别名] 【高骨】。 [位置] 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下陷中。 [操作]两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耳后高骨。 [功用] 疏风解表。 [主治] 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天柱骨】 [位置] 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示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蘸水自上向下刮。[功用] 降逆止呕,祛风散寒。 [主治] 呕恶,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

【肩井】 [位置] 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属足少阳胆经。 [操作] 用拇指与示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肩井,称拿肩井,一般提拿5次;用指端按肩井,称按肩井,一般按两分钟。 [功用] 发汗解表,补益气血。 [主治] 感冒,昏厥,上肢活动不利等。

【肾顶】 [位置] 在小指顶端。 [操作] 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顶 [功用] 揉肾顶能收敛肾气,固表止汗。 [主治] 自汗或盗汗(白天或夜间汗多),解颅(指囟门应合不合)等。

【掌小横纹】 [位置]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操作]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称揉掌小横纹。 [次数]100~500次。 [功用]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主治]常用于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等症,为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对婴儿流涎剧烈者,亦有良效。 【小横纹】 [位置] 在掌面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操作] 以拇指甲掐,称掐小横纹;拇指侧推,称推小横纹。 [功用] 开胸散郁,化痰涎。 [主治] 气管炎,百日咳,肺炎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解决便秘最快的好方法按摩脚部穴位

解决便秘最快的好方法按摩脚部穴位 解决便秘最快的好方法按摩脚部穴位 俗话说,“人老脚先衰,养生先养脚”。经常转动脚腕子,并按摩踝部至脚底的一些穴位,能起到降低血压、预防疾病、减缓衰老的作用。“脚踝以下分布着近30多个穴位,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脚部都有对应的反射区。可以说,从脚腕至脚底,是保健养生的一个‘重镇要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姜良铎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经常转动脚腕,的确可以对高血压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同时可以减缓身体老化速度,还能灵活骨关节。“昆仑、申脉、金门、丘虚、解溪、中封、商丘、太溪等穴位,都在脚踝周围,在转动脚踝时,可以刺激这些穴位,起到保健作用。”姜良铎举例说,如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此穴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刺激它可以治疗头痛、腰痛、高血压、怕冷症等。而商丘穴位于人体的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刺激它可以治疗腹胀、便秘、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等。转脚腕的方法很多,姜良铎表示,可以盘坐在床上,一只手握住脚踝,一只手握住脚

掌,缓慢转动;也可以坐在椅子上,脚尖着地,以脚腕为轴进行转动;一般每次左右各转100下,早晚各一次。此外,姜良铎还指出,脚底部的一些穴位对治疗高血压也有一定作用,如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的涌泉穴,按摩它能够治疗神经衰弱、倦怠、失眠、高血压、眩晕、更年期障碍等。还有位于脚大拇指根部横纹中央的“高血压点”,用两手的大拇指按压此处6秒钟,一天10次,对降血压有显著疗效。姜良铎提醒大家:“平时开会、工作时都可以转转脚腕,晚上洗脚后可以按摩脚部穴位,交替进行,长期坚持,就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解决便秘最快的好方法按摩脚部穴位 俗话说,“人老脚先衰,养生先养脚”。经常转动脚腕子,并按摩踝部至脚底的一些穴位,能起到降低血压、预防疾病、减缓衰老的作用。“脚踝以下分布着近30多个穴位,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脚部都有对应的反射区。可以说,从脚腕至脚底,是保健养生的一个‘重镇要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姜良铎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经常转动脚腕,的确可以对高血压起到辅助治疗的

小儿推拿不传之秘手法篇

小儿推拿不传之秘之手法篇 基本的原则是:沉肩垂肘,上身微微前倾,手臂一定要放松。手指不需要用力,按摩的时候基本是靠前臂自然推动或手腕甩出去的力量。这样就不会觉得吃力。 谈下推拿介质的问题,这个往往说法众多,有些书上写根据不同的病情宜采用不同的介质,比如生姜汁,茐白汁,薄荷水,橄榄油,滑石粉,还有白酒呀,不一而足。当然这也是前辈的经验总结,都无可厚非,但我想对于普通家长来说,准备如此多介质实在是件烦琐的事。从易渗透性和舒适的角度,我觉得最好用的就是滑石粉,滑石粉有润滑皮肤,干燥除湿的作用,对于婴幼儿及皮肤娇嫩者,一年四季均可使用,特别是夏季或手汗多的家长,滑石粉特别适宜。但有个需要注意的事项做头部四法时,切记不能让滑石粉弄到孩子眼睛,做头部四法时我一般不用介质(只是个人经验)。 再说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揉法:比如说一窝风,外劳宫这种,指肚一定要像蚂蝗一样吸住穴位,揉的幅度不要太大,大了力量就不能集中。一般书上会说顺逆

同数,顺主升,逆主降,其实对于点性穴位,不用那么讲究,很多人往往对于一会顺一会逆不习惯。可以单用顺揉,不会影响效果。 关于五经穴的推法:五经穴就是五个手指上的穴位,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推拿的时候手指末节的力量一定要足,不能指根处有力量而到有指尖那节就没力了,这很会影响效果。像大肠穴,小肠穴,道理也一样。 天河水的推法注意事项:这个一定要注意从头到尾都得固定推在中线上,不能偏。初学的往往推久了就偏离了中线,这点要注意。 六腑推拿注意事项:这个穴位三字经和其它派的不大一样。三字经的六腑位处在手太阳小肠经的路线,其它派的一般是在前臂正尺侧。推拿的时候如果想两个位置都照顾到,有个很简单的办法,用除母指外四个手指去推,末节自然弯曲,这样不仅尺侧面可以按摩到,手太阳小肠经的路线也按摩到。效果会非常好。 三关推拿注意事项:这个穴位三字经和其它派的也不大一样,三字经中的三关是在手太阴肺经的路线,其

周尔晋小儿推拿法常见手法介绍

周尔晋小儿推拿法常见手法介绍 一、头部按摩四法 二、开天门:两手拇指交替从眉心推至发际,用于头痛、发热、感冒等。 三、推坎宫:两手拇指从眉心同时分推向眉梢,适用于外感发热,多与开天门、揉太阳合用,也适用于眼疾。 四、揉太阳:眉梢后凹陷处即太阳穴,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眼疾,也可以消除疲劳、安神健脑、对偏头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五、揉高骨: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下凹陷中,用于头痛、感冒、惊风、烦躁不安,多与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合用,称之为头 部按摩四法。 手穴: X形法中讲的上、下、左、右、中,也即是心、肾、肺、肝、脾。周尔晋老人大刀阔斧,将小儿推拿法加以简化, 精化,通俗化,大众化,深化,即以小儿左手的脾、肝、心、肺、肾为基础,去掉一些繁琐难记认的穴位,普遍用之于常见病与多发病。更可贵的是用之于疑难病甚至是白血病。 二、周尔晋小儿推拿术的手法介绍

小儿百脉汇集于掌,适宜于5岁以下小儿的推拿法有多个版本,而以周老的最为简单、实用。今将周老小儿推拿法的有关内容从《火柴棒医生手记》中单独抽出,并参考其他版本作了少量补充,供人们试用。 一、小儿推拿手法 1 ?清、补脾土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中医功 效等于吃人参、白术;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一一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脾土多用 补,而少用清。 2 ?清、推大肠部位:食指外缘(即食指桡侧一一编者注),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操作:从食指端直推至虎口,名“推大肠”,为补,止泻;从虎口推向食指端,名“清大肠”,治便秘。 3 ?揉板门部位:手掌大鱼际平面。操作:用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门”。揉法为补,自掌根推向 指根(即离心方向一一编者注)为“清”,作用同清推大肠。 4 ?清肝木部位:食指指腹。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木”。注意:“肝木”宜清不宜补,补 之恐动肝火。 5.清心火部位:中指指腹。操作:直推为清,名“清心火”。注意:“心火”也宜清不宜补, 补后恐动心火。清肝木与清心火有清火、降热功能。 6 .清、补肺金部分:无名指指腹。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肺金”;旋推为补,名“补肺金”。“肺 金”实热症用清法,虚症用补法。 7 .补肾水部位:小指脂腹。操作:肾水与肝木、心火、肺金的手法不同,直推为补,名“补肾水”。 注意:“水”宜补不宜清,补肾水相当吊盐水与葡萄糖,也有健体与降热作用 8.揉外劳宫 部位:第三掌骨背侧,腕横纹至掌骨小头连线之中点。操作:用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劳宫”。有清热、 镇静、止痛作用。 用自己的双手救助自己。小儿推拿交流园地(Q群):107917431

便秘的穴位按摩防治

便秘的穴位按摩防治 一、概述 老年人便秘,除器质性病变(如肿瘤)所致外,大多数是功能性的。主要原因是老人胃肠蠕动功能降低,直肠张力减退,粪便在肠腔停留过久,水分被过量吸收,造成粪质坚硬不易排出。 二、穴位按摩操作:(支沟、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中脘、石门) 三、操作 1、支沟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之经穴。位于腕背侧横纹上3寸,尺、桡骨之间。具有清三焦热、通关开窍、疏经活络之效,适用于习惯性便秘。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2、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穴,又是手阳明大肠之募穴,位于神阙穴(脐中)旁开两寸处。具有调理肠胃、行气活血之效,尤适宜气滞所致之便秘。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3、大肠俞:属足太阳膀胱经穴,系大肠在背之腧穴。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具有通调大肠气机的作用,可用于燥热伤津所致之便秘。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2次。 4、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具有调理脾胃、疏通经络、解痉止痛之效,并有强壮作用,尤适宜气血亏虚所致之便秘。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5、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穴,系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之会穴。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具有健脾益气、调补肝肾之效,应用极为广泛,尤适用于女性便秘患者。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6、石门穴:属任脉,系三焦之募穴。位于正中线上,脐下两寸处。具有补肾培元之效,尤适宜阴寒凝结所致之便秘。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失眠(神经衰弱)的穴位按摩 一、概述 二、穴位按摩(太阳、神门、印堂、率谷、三阴交、内关、劳宫、涌泉、安眠) 三、操作 1、推摩印堂穴此穴位位于两眉正中央处。用拇指推摩印堂穴2~3分钟。 2、按揉三阴交穴此穴位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用拇指按揉左右三阴交穴各5 分钟左右。 3、按摩涌泉穴此穴位于足2、3趾趾缝纹头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的交点上。用拇指分别按摩左右涌泉穴各100次。 4、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处(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按摩劳宫穴有助于清心火、安心神,临床上用于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症。采用揉擦方式按压,每穴按压5分钟,每天2~3次。对于手掌心的劳宫穴,也可借助笔帽等钝性物体进行按摩,左右手交叉进行。 5、用双手中指指端轻轻按揉眉稍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的太阳穴,约1分钟,具有醒脑安静的作用。 6、用拇指指端轻轻按揉小指侧腕部横纹头凹陷处的神门穴,约1分钟,双手交替,具有助睡安眠的作用。 7、用双手中指指端轻轻按揉耳垂后的凹陷与枕骨下的凹陷连线中点处的安眠穴,约2分钟,具有镇静助眠的作用。 8、用拇指端罗纹面轻轻按揉腕部横纹上两横指处的内关穴,约1分钟,双手交替,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 9、用双手食、中、无名、小指指端分别放在两侧耳尖直上两横指处的率谷穴,前后来回推动,约半分钟,具有除烦镇静的作用。

小儿推拿

周尔晋小儿推拿法 周尔晋著湖北省东风轮胎厂郑树安整理 小儿百脉汇集于掌,适宜于5岁以下小儿的推拿法有多个版本,而以周老的最为简单、实用。今将周老小儿推拿法的有关内容从《火柴棒医生手记》中单独抽出,并参考其他版本作了少量补充,供人们试用。 一、小儿推拿手法 1.清、补脾土 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 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中医功效等于吃人参、白术;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脾土多用补,而少用清。 2.清、推大肠 部位:食指外缘(即食指桡侧——编者注),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食指端直推至虎口,名“推大肠”,为补,止泻;从虎口推向食指端,名“清大肠”,治便秘。 3.揉板门 部位: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用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门”。揉法为补,自掌根推向指根(即离心方向——编者注)为“清”,作用同清推大肠。 4.清肝木 部位:食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木”。 注意:“肝木”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火。 5.清心火 部位: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心火”。 注意:“心火”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心火。清肝木与清心火有清火、降热功能。6.清、补肺金 部分:无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肺金”;旋推为补,名“补肺金”。“肺金”实热症用清法,虚症用补法。 7.补肾水 部位:小指脂腹。

操作:肾水与肝木、心火、肺金的手法不同,直推为补,名“补肾水”。 注意:“水”宜补不宜清,补肾水相当吊盐水与葡萄糖,也有健体与降热作用。8.揉外劳宫 部位:第三掌骨背侧,腕横纹至掌骨小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用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劳宫”。有清热、镇静、止痛作用。 9.推上三关 部位:小臂前侧,自腕横纹至肘部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两指自下向上推,名“推上三关”或“推三关”,有发汗降热作用。 10.清天河水 部位:小臂内侧,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侧推或用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名“清天河水”,是退热重要手法,还有宁心与安眠作用。 11.退六腑 部位:小臂后侧,自腕横纹至肘部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两指指腹自肘部向前推向腕部,名“退六腑”。 注意:退六腑大寒,相当于中药之犀角、羚羊角,非40℃以上之高热,不可轻用。 12.分推肩胛骨 操作:沿肩胛骨骨缝从上向下推如弯月,名“分推肩胛骨”(如箭头所示),本手法宣肺止咳,对久咳急气患儿适用。 13.揉肺俞 部位:第三、四胸椎间,正中线旁开1.5寸处。 操作:用双手拇指指尖作揉法(右手为顺时针,左手为逆时针)。 14.推脊柱 部位:上起大椎穴,下至尾骨之间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指指腹由上而下直推,名“推脊柱”,为退热重要手法。

小儿推拿手法大全

很实用的宝宝家用推拿指南,包括夜啼、吐奶、退烧、增高、强体、腹泻、开胃等等12个症状的简易解决方法。小儿推拿效果非常确切有效,爸爸妈妈要收藏! 【迎香】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功用]鼻塞不闻香臭时,按之可以通利鼻窍,使香臭得闻,所以命名为迎香。 [主治]鼻塞流涕。 【耳后高骨】 [别名] 【高骨】。 [位置] 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下陷中。 [操作]两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耳后高骨。 [功用] 疏风解表。 [主治] 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天柱骨】 [位置] 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示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蘸水自上向下刮。 [功用] 降逆止呕,祛风散寒。 [主治] 呕恶,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 【肩井】 [位置] 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属足少阳胆经。 [操作] 用拇指与示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肩井,称拿肩井,一般提拿5次;用指端按肩井,称按肩井,一般按两分钟。

[功用] 发汗解表,补益气血。 [主治] 感冒,昏厥,上肢活动不利等。 【肾顶】 [位置] 在小指顶端。 [操作] 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顶 [功用] 揉肾顶能收敛肾气,固表止汗。 [主治] 自汗或盗汗(白天或夜间汗多),解颅(指囟门应合不合)等。 【掌小横纹】 [位置]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操作]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称揉掌小横纹。 [次数]100~500次。 [功用]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主治]常用于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等症,为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对婴儿流涎剧烈者,亦有良效。 【小横纹】 [位置] 在掌面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操作] 以拇指甲掐,称掐小横纹;拇指侧推,称推小横纹。 [功用] 开胸散郁,化痰涎。 [主治] 气管炎,百日咳,肺炎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小儿推拿讲解

小儿推拿讲解 1.定义 小儿推拿,属于中医推拿的一种,医生通过对宝宝身体的穴位进行推拿,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缓解不适、促进宝宝身体健康成长的目的。 2.形成标志 小儿推拿成为一种体系完备的推拿门类始于明朝。自此之后,有了《保婴神术按摩经》这样的学科专着,也出现了一批有临床经验和理论医学基础的医生。 3.特点 (1)穴位 中医常用的点穴穴位主要是点状、线状和面状。 (2)手法 其特点主要是手法轻柔、力量稳定,推拿讲究程序性,可以缓解慢性病、常见疾病。并通过经年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了“按摩掐揉推运搓摇”的八种主要推拿手法。 (3)经穴 在经穴上有“五指经穴通联”的论断。适合推拿的穴位分别对应了一种脏器器官,有些穴位会呈现点、线或面状分布。 (4)诊断 在诊断上,创造性的开创了腹诊法。腹诊法将归经施治作为重要的指导原则,同时非常推崇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则。 (5)临床操作 临床上不仅要求按摩师有序规范的操作手法,还要求其使用的手法能够起到补泻的作用。在按摩过程中要配合姜汁、滑石粉等,有利于保护宝宝的皮肤不受损伤,还能让手法的疗效得到最大发挥。 小儿推拿作用 1.提高宝宝身体机能 穴位处于人身体上经络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穴位被有效刺激的条件下,可以调阴阳、益气补血。尤其是对于宝宝来说,还能够增强免疫能力,保证宝宝的饮食均衡、正常成长。 2.缓解小儿病痛 宝宝如果生病的话,通过被按摩与病处对应的穴位,能够缓解病痛甚至痊愈。而中医推拿针对的病症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小到伤风感冒、胃痛等消化性疾病,大到哮喘、近视等。 3.增强宝宝抗病能力 推拿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能力,还可以减少患传染病的几率。按摩可以调养气血,令经脉畅通,还能预防一些急性传染病。 小儿推拿适用范围

便秘之七——腹部按摩

便秘之七——甫寸门诊之健脾顺气腹部按摩操 (2014-10-29 22:43:16) 转载▼ 标签: 杂谈 诊疗背景:甫寸的诊疗观念,崇尚自然,尽量减少药物的依赖,希望能通过评估和认真诊疗,恢复自身的功能,尤其是习惯性便秘的治疗。门诊的不少便秘的患者,有的不喜欢吃药,有的吃药就好,不吃药就病情回到起点,已经形成了依赖。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如何治疗,也是临床医生主要的思考。 学业背景:大学的时候,曾辅修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针灸推拿专业,根据当时按摩课程于天源老师的精彩讲解,和我后来的10年的临床实践,把这套简便易行的腹部按摩操用简单的语言总结出来,命名为“甫寸之健脾顺气腹部按摩操”,希望能够给我的患者带来一定的帮助。

第一步:从胃开始 解剖位置:左上腹 按摩定位——左侧乳头直下,与肋骨的交点,右手的食指与肋骨相贴。 按摩方法——以揉法为主,手部皮肤不离开腹部皮肤,局部吸定,按摩5分钟。按摩器官——此处的皮肤下面的内脏是我们消化道胃的位置。

第二步:下行到脾及十二指肠 解剖位置——肚脐 按摩定位——人体正中线,掌心贴肚脐 按摩方法——以揉法为主,手部皮肤不离开腹部皮肤,局部吸定,按摩5分钟。同时可使用震法 按摩器官——此处的皮肤下面的内脏是我们消化道十二指肠和小肠的位置。

第三步:大小肠的交汇 解剖位置——阑尾 按摩定位——右手小指紧贴髂前上棘(人体平躺时,腹部与腿部相连最明显的高骨) 按摩方法——以揉法为主,手部皮肤不离开腹部皮肤,局部吸定,按摩5分钟。同时可使用震法 按摩器官——阑尾,大肠和小肠之间

第四步:从大肠到直肠 解剖位置——右侧腹、上腹及左侧腹 按摩定位——从右髂前上棘到右肋缘下,横向到左肋缘下,再滑向左髂前上棘,空滑到右髂前上棘,周而复始…… 按摩方法——以摩法和擦法为主,用一定的力量,按顺序摩擦上述的皮肤,使力量浸透到内脏,周而复始,共计5分钟 按摩器官——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

小儿推拿治疗宝宝便秘

小儿推拿治疗宝宝便秘 一、小儿推拿可根治小儿便秘 小宝总不爱拉便便,刚开始妈妈给她每天多喝水,但大便情况还是没有改善。慢慢发展到三四天才拉一次,大便和羊粪差不多干,有时还带几滴血,每次都只能用开塞露来帮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宝便秘这样厉害呢?成人便秘了可以吃药、针灸,宝宝便秘了又该怎样治疗呢? 小儿便秘表现为大便干燥难解,数日一行,虽然不是大病,但长期、反复便秘的儿童,可能会发展为肛裂便血、痔疮等。另外,小儿便秘也与口臭、龋齿、肥胖有一定的关系,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精神、食欲、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 小儿便秘多由饮食内容和生活的明显变化所致。母乳喂养不足,饮食以配方奶粉或牛奶喂养为主,又没有注意添加有益排便的辅食,常在婴儿期就产生便秘。到幼儿期,若以精细软类儿童食品为主食,或不习惯幼儿园全托环境,有大便常憋着。不规律的排便,使肠道动力紊乱,更容易发生便秘。很多妈妈都用开塞露或是肥皂水来缓解孩子的便秘,但这个方法只是通过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反射,治标不治本。如经常使用,直肠对开塞露的刺激会变得越来越不敏感。 这里为你推荐一种方法——小儿推拿,通过穴位—经络—脏腑,健脾和胃,调节脏腑功能,提高机体自然抗病能力,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而且推拿治疗小儿便秘不打针、不吃药,孩子感觉舒适,所以特别容易被接受。 推拿治疗小儿便秘以清热通便、健脾和胃为大法,手法运用清大肠、退六腑、摩腹、推下七节骨、揉龟尾等。操作方法如下: 1、清大肠:小儿大肠穴是食指桡侧缘这一条线,清大肠是从指根向指尖推3~5分钟。 2、退六腑:小儿六腑穴在前臂尺侧缘,从肘向掌根推3~5分钟。 3、摩腹:用手掌面在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摩动3~5分钟。 4、推下七节骨:用拇指面从第四腰椎沿脊柱推至尾骨尖2~3分钟。 5、揉龟尾:用中指端揉尾骨尖2~3分钟。 对于轻症便秘的患儿,妈妈可以鼓励孩子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加以矫正。当妈妈发现宝宝有不敢大便、大便疼痛、出血等状况时,就可能是已经便秘了一段时间,此时就应该前往医院治疗。直到宝宝不再有忍便的行为时,才有机会进入良性循环,否则,通常

便秘按摩方法图解.pdf

便秘按摩方法图解 自“让青春永驻” 中医认为,导致便秘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为燥热内结、津液不足、情绪波动、气机郁滞以及过度疲劳、身体虚弱、气血不足等。你不妨巧用双手,坚持以下的自我按摩法,相信能起到安全通便的作用。 1.推揉腰骶部 坐于床上,两手五指并拢,反手以掌根附于同侧的腰骶部,适当用力自上而下地推擦30~50次,直至腰骶部发热。 2.按揉肾俞穴 同上坐姿,两手叉腰,拇指向前按于同侧肋端,中指按于肾俞穴,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

3.揉按足三里穴 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在同侧的足三里穴上,其余四指紧附于小腿后侧,拇指适当用力揉按30~50次。 4.按揉天枢穴

同上卧姿,双手叉腰,中指指腹放在同侧的天枢穴上,大拇指附于腹外侧,中指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 5.掌揉中脘穴 仰卧于床上,双腿自然伸直,将右手掌心重叠在左手背上,左手的掌心紧贴于中脘穴上,适当用力揉按30~50次。 6.推腹外侧

同上卧姿,两手分别放在同侧的腹外侧,以掌根从季肋向下推至腹股沟,反复做30~50次。 7.团摩脐四周 同上卧姿,将右手掌心重叠在左手背上,左手掌心放于肚脐旁,适当用力,绕脐作顺时针圆形摩动30~50次。 8.拿捏腹肌

同上卧姿,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用力对合,边拿边捏腹部肌肉30~50次,双手可同时进行。 9.按揉关元穴 同上卧姿,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关元穴上,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 10.团摩下腹部 用右手掌心重叠于左手背,左手掌心紧贴于下腹部,适当用力作顺时针圆形摩动30~50圈,以皮肤发热为佳。

以上的自我按摩法能调理肠胃功能,锻炼腹肌张力,增强体质,尤其适于慢性便秘的人。但必须坚持早晚各按摩一遍,手法应轻快、灵活,以腹部为主。此外,还应注意饮食要适量,多食蔬菜、水果,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小知识: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1寸处。 中脘穴:位于腹中线,脐上4寸处。 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2寸处。 关元穴:位于腹正中线,肚脐下3寸处。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禁忌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禁忌 1、小儿推拿适用对象为9周岁以内的小儿。 2、给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推拿后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推拿。 5、小儿皮肤娇嫩,按摩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6、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按摩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按摩左手。 7、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反之,次数少,时间短。一般每日1次,重症每日2次。需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病7天至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做保健性按摩,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次或隔日1次的规律性按摩。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时少取,刺激程度应略低,时间可以保持在15分钟左右。 8、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9、在施行手法时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10、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11、每次给孩子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12、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儿推拿治疗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如果家长不能肯定,请先送医院就诊!小儿疾病,瞬息万变、刻不容缓,请家长不要疏忽大意。此点切记切记啊! 摩腹法——健脾开胃 腹部按摩能保健养生,这早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有记载。我国唐代名医、百岁老人孙思邈也曾经写过“腹宜常摩,可祛百病”。

4种常见小儿推拿手法

4种常见小儿推拿手法 一、保健四大手法 小儿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末节的罗纹面分别为脾经、肝经、心经、肺经和肾经。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补脾经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 摩腹即是用掌面摩小儿腹部3-5分钟。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 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相当于小儿四个手指的宽度),胫骨外旁开1寸(相当于小儿中指的宽度)。按压足三里具有健胃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的作用。 脊柱穴位于背部的正中线,颈部到骶尾骨的连线上。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自下而上捏脊柱穴3-5遍,即为捏脊。每捏三下将脊背提一下,即为捏三提一法。 作用:以上四个手法合称为小儿推拿保健四大法。合用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强体魄、促发育的作用。常用作于小儿日常保健推拿,尤适合身体脾胃虚弱或病后脾胃失运的宝宝。 注意事项:一般早上或饭前进行,每日1次。急性感染病期可暂时,病愈后再进行。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二、固表止汗四大手法 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 循无名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无名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肺经。补肺经有补益肺气的作用。 循小指末节罗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指末节罗纹面即为 补肾经(注意,是指根向指尖直推),300次。补肾经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 肾顶,即小指顶端。按揉小儿小指顶端即为揉肾顶。揉肾机能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作用:以上四手合用,能达益气固表止汗之功。用于自汗、盗汗、多汗。 注意事项:自汗或多汗者,一般早上进行,盗汗可睡前1小时进行。每日一次。外感、发热时可暂停。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三、通便四大手法 用食指或中指揉脐旁开2寸(约宝宝2个手指的宽度)的位置即为揉天枢。揉天枢能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大全(附穴位示意图),快快收藏!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大全(附穴位示意图),快快收藏! 小儿推拿要想见效,手法的正确和穴位的准确都是首要的。今天山东金医典的老师们就为大家整理了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小儿推拿穴位和手法,希望对大家学习小儿推拿有所帮助。 大肠经 【功效】清利肠腑,主治腹泻、便秘、积滞等。 【手法】在食指外侧,向指尖方向推为清,向虎口方向为补,来回推为清补,一般用清补法。 【演示】 胃经 【功效】清脾胃积热,降气和胃,消导助运化,治肚子胀满,积食腹痛,恶心呕吐,便秘,厌食。 【手法】自大拇指下端鱼际外缘黄白皮交汇处,离心推至大拇指根部,此为清法;反之为补;一般用清法。 【演示】

肝经 【功效】舒肝理气,发散外邪,平肝镇惊;主治伤风感冒,惊风,夜啼,斑疹。 【手法】一般用清法,习惯称之为平肝;清法一般从食指指根推到指端。 【专家心得】平肝法常与清肺、推天河水配合应用。起退热,治肺炎的作用。 【演示】 脾经 【功效】健脾益气,调理中焦。主治腹泻、积滞、便秘、唇裂肿痛,口舌生疮,软骨病、瘫痪,虚性咳嗽。 【手法】大拇指末节外侧,离心推之为清,向心推之为补,来回推之为清补。 【演示】

肾经 【功效】和气血,调阴阳,分寒热。主治寒热往来,气血不和,胸膈满闷。 【手法】分阴阳穴在小天心穴往上,掌横纹中间略上处,用拇指罗纹面从穴位中间向左右分推。 【演示】 板门 【功效】宽胸膈,利肠胃,主治呕吐、腹泻、幽门狭窄、痉挛、贲门松弛等。 【手法】以拇指端点住鱼际中点,左右旋揉同数。 【演示】

内八卦 【功效】行气宽中,利膈消滞。主治胸腹胀痛,咳嗽痰喘、积滞、纳呆、百日咳。 【手法】用运法,自乾宫起至兑宫止,环手掌一周,周而复始,旋转摩擦,为顺运八卦。 【专家心得】五脏之气不调,诱发胸膈作闷,痰火郁结,咳嗽交作,小儿百日咳等,都可用运八卦法,以宽胸利膈,开郁降气,且能助气调气,加强中气运化力量,消化食积。 【演示】 小天心 【功效】行气宽中,利膈消滞。主治胸腹胀痛,咳嗽痰喘、积滞、纳呆、百日咳。 【手法】用运法,自乾宫起至兑宫止,环手掌一周,周而复始,旋转摩擦,为顺运八卦。

王雪峰教授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经验

王雪峰教授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经验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但排出困难的病证。粪便滞留在体内,可引起腹胀、食欲减退、睡眠不安等症状,日久影响小儿身心健康、社会心理发育。现代医学主要采用基础治疗、药物治疗等。中医学对小儿便秘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传统的经验和独特治疗方法,中医辨证施治、小儿推拿疗法、针灸疗法、中药保留灌肠法、敷脐疗法等在临床广泛应用。王雪峰教授应用推拿疗法治疗小儿便秘,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 (1)实证便秘:大便干结,排出困难,甚者多日一解,伴腹胀而满,或有腹痛。乳食减少,口臭心烦,面赤唇燥,舌质红,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沉数有力。 (2)虚证便秘:大便秘结或虽不干结但便时费力,神倦乏力,食少纳呆,面唇色淡,舌苔薄白,舌质淡,脉沉无力。 2、排除标准 以下情况不适用本方法。 (1)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狭窄、肛门裂、脊柱裂、甲减、肿瘤等疾病所致便秘; (2)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及神经精神疾病的患儿; (3)不能接受推拿者,如:推拿部位皮肤有感染、损伤及紫癜者;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皮肤病变局部由结核菌、化脓菌所引起的运动器官病症及各种类型骨折处。 3、治疗方法 (1)口服增液汤(主要是生地、玄参、麦冬)基础上给予小儿推拿治疗。 (2)清补脾500次,清大肠500次,退六腑500次,揉天枢100次,摩腹3~5min,推下七节骨500次,捏脊3~5遍。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实证便秘加清胃300次,虚证便秘改清补脾为补脾。 4、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便秘疗效判定标准制定。 (1)治愈:2天以内排便1次,便质为成形便或糊状便,无排便困难,疗效维持2周以上;(2)好转:3天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 (3)无效:大便秘结症状无改善。 5、解析穴位作用与原理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而小儿脾常不足,脾虚运化无力,津液疏布异常,肠燥失润则导致便秘,可见便秘与脾胃密切相关。《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大便的正常与否直接取决于大肠中的津液含量和大肠的传导功能,因此,小儿便秘主要不外乎大肠动力不足和津液亏少,且二者往往相互影响,共同导致气机阻滞大肠,出现传导障碍。王雪峰教授认为,就小儿便秘的病因病机而言,中医不外乎虚实两类,实证为肺热下移大肠或胃肠积热,致大肠津液干枯,传导失职;虚证为素体虚弱或久病之后,气虚大肠传导无力。在治疗上王教授主张应“健脾”与“润肠”并重,运用小儿推拿以健脾助运,增强脾胃运化和大肠蠕动基础上,口服中药增液汤补充津液,以增水行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