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三个走向

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三个走向

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三个走向
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三个走向

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三个走向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虞永平

引言

?课程建设是幼儿园的核心工作;

?课程建设的水平关系到幼儿园教育质量;

?贯彻《纲要》和《指南》精神,关键是要完善幼儿园课程,提升幼儿园活动的

水平;

?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教师;

?有效利用在地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

走向一:追求质量

?没有质量的教育就是浪费国家财政和民众金钱,浪费儿童的美好童年;?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是当前和今后学前教育必须努力的方向,对质量的追求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付出努力的工作;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

心任务,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必须坚持科学育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加强业务指导和动态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各地要充实学前教育教研力量,建

立并完善学前教育教研制度,依托城市优质幼儿园和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形成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定期对各类幼儿园进行业务指导。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建立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

教育质量的基本维度

?结构维度

?过程维度

?结果维度

结构维度

?房舍结构

?场院结构

?设施和材料的结构

?教师的结构

?课程与活动的结构

?管理的结构

结构维度(美国)

?成人和儿童的比率符合NAEYC的建议

?群体规模小

?教师是合格的,并具有与其身份相应的收入

?所有成员得到督导和评估,并具有专业成长的机会

房舍和材料的结构

?幼儿园的房舍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专业化设计和建造的;

?幼儿园房舍具有明显的特质,这充分反映了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需要;

?幼儿园的材料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材料是幼儿园课程的物化形态,材料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适宜性是幼儿发展的基本保证。

幼儿教师的结构

?合格教师的比例(核心)

?教师的年龄

?教师的性别

?教师的专业背景

教师素质的深层结构

?态度:对儿童、对事业、对集体等

?知识:儿童发展、保育与教育、科学与人文等

?能力:专业能力、表现能力、交往能力等

幼儿教师结构面临的问题

?不断增加合格教师的比例

?不断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完善素质结构

?切实关注转岗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完善师资培养机构的师资和课程

幼儿园课程的结构

?幼儿园课程是一个以思考为纽带的和谐的行动结构,而不是知识结构,只有与

行动结合才可能是经验的,只有真正转化为行动的知识结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幼儿园课程结构。

?幼儿园课程结构有别于中小学课程结构,它是以幼儿发展为导向,以经验获得为过程和目的的动态结构。

?结构合理的幼儿园课程意味着非定向化、非特色化和非小学化。

结构良好的幼儿园课程应是:

?在行动中学习

?教就是引发儿童积极的相互作用,并动用多种感官获得有益经验

?把生活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

?备课就是决定准备让儿童做什么,并为此而确定教师应该做什么

材料的结构

?衡量材料价值的标准:是否能让特定年龄阶段的儿童获得经验

?良好的材料能引发幼儿不断的探索、交往和表现

?开放的、可操作的材料的比重必需加强

?避免材料的过度符号化、结构化、成人化

过程维度(美国)

?教师和儿童之间有积极的联系;

?房间装备良好,有充足的材料和玩具;

?一日生活中充满交流,相互之间倾听、交谈、做出反应,鼓励运用推理和解决问题;

?每天提供儿童美术/音乐/运动,科学、数学、积木游戏、玩沙、玩水和表演游戏的机会;

?有促进理解和接受多样性的材料和活动;

?鼓励家长参与教育机构各方面的事务;

让材料成全儿童的梦想

?材料应该助长儿童的持续探究

?材料应该助推儿童的创造性想像

?材料应该促进儿童间的交往

?材料应该符合儿童的心灵需求

材料的意义

?材料主要不是用来教的

?材料最大的功能是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经验、激发想象

?以儿童之心准备材料,让儿童参与准备材料

?材料的功能是教师无法事先穷尽的

如何理解学

?幼儿是在情境中学习的

?幼儿是在行动中学习的

?幼儿是通过多种感官学习的

?幼儿是在探索、体验、交往和表达的过程中学习的

?幼儿是在生活中学习的

如何理解教

?幼儿园教的核心内涵不只是传递,而是引导幼儿做适宜的事,支持、帮助幼儿园完成自己的探究、交往和表达的任务。

?教就是引发儿童积极的相互作用,并动用多种感官获得有益经验

?把生活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

如何理解课程

?符合幼儿需要的事

?适合幼儿天性的事

?幼儿力所能及的事

?幼儿能感受挑战的事

?幼儿能感受到趣味的事

?幼儿能做有思维参与的事

?课程是行动的过程,是不断获得经验的过程,也是环境材料不断被利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师说什么和做什么,而是幼儿说什么和做什么。良好的幼儿园课程会不断促发幼儿的兴趣,催生新的活动,能让幼儿投入专注的投入当前的和不断生发的行动中去。

以学定教

?了解学习者,注重他们的需要;

?关注现实的生活环境和活动情境;

?采用适宜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不断反思和完善教育行为。

小学环境应该是怎么样的?

?避免对小学的刻板印象

?小学的自主学习与发现学习

?小学与幼儿园不是完全割裂的两个阶段

?警惕素质教育的口号、应试教育的行动

结果维度

?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避免仅仅以知识作为衡量标准,也要避免以特长发展作为衡量幼儿发展的标准?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尤其要儿童的身体素质,交往能力、基本的行为规范等社会性素质,自由想象和表达的能力等等方面的发展。

?快乐生活

?健康成长

走向三:追求多感官学习

?《指南》: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

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幼稚教育原则之精要(陈鹤琴,1926)

丰富儿童的经验。一切直接经验都是儿童亲身力行得来的,教育者无论如何不

能代替儿童做事,也无论如何不能完全用抽象的概念来施教。有些经验是间接的,在人们生活里占重要位置,但无法用实物教,可用逼真的图片。不过这样的教法要减少到最小限度。

?1948年《活教育》:

?°??做?ˉ这个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经验的,都要靠??做?ˉ的?±。?°所以,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就应当让他自己做。?±

幼稚教育原则之精要(陈鹤琴,1926)

有用的动作:

1、能否引起儿童的全副精神?

2、做了以后能否得着有价值的结果?

3、是否能引起其他有益的动作?

行为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区别(张雪门)

?前人是教法和教材并重,运用的人在乎教师。现在是材料和方法在行为中是一

件事的两面?a?a没有材料便没有了方法,离开了方法便不会有材料,而运用的人却是在于儿童。

?前人的教材多半是现成的熟料;现在所取的多半属于原料。

?前人的教法是成人论理的程序;现在的方法是出于儿童行动的思考。

?经验不是特殊的东西,经验是和环境相接触而来的。要明白儿童的经验须从儿童的环境估量入手。进幼稚园时候儿童的环境,离了家,就是幼稚园,此外还有附近的街上。儿童在这三种的环境中,每天从早至晚,凡耳所听,目所见,手所触,鼻所嗅的都是经验。这些经验若分析起来,不外乎社会和自然。

张雪门

?我们提倡的幼稚园课程,首先应注意的是实际行为,凡扫地、抹桌、熬糖、炒

米花以及养鸡、养蚕、种玉蜀黍和各种小花,能够实在行动的,都应让他们实际去行动。从行动中所得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驭环境的能力。我郑重地再说一句,幼童一定先有了直接经验,然后才可以补充想像。

?所以教师对于幼童,不要仅凭抽象的言语或线条的图画,来介绍类别的教材,只要常常运用自然和社会的环境,以唤起其生活的需要,扩充其生活的经验,培养其生活的力量。若教师真能够做到这样,这便是行为课程了。

直接经验的获得,既不是由于言语,更不是由于书本,当然由于动作的行为,行为是整个的。从行为性质上的分析,我们固可以分作这是文字、识数,那是自然、社会,那可是什么什么。但行为的活动好像一长串的合金链子,不论时间和空间都分不开。

幼儿行动的方式

幼儿主动活动的要素

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

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课程就是做事

?符合幼儿需要的事

?适合幼儿天性的事

?幼儿力所能及的事

?幼儿能感受挑战的事

?幼儿能感受到趣味的事

?幼儿能做有思维参与的事

走向三:追求专业化

?没有质量或低质量的教育,是愧对儿童、家长和政府的。

?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很多人尤其是教师作出艰巨的努力。

?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教师,最关键的支撑是政府。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

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基本理念

(一)幼儿为本

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二)师德为先

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

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学前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

?注重保教结合,培育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发掘幼儿的兴趣爱好。

?重视环境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作用,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氛围,将游戏作为幼儿的主要活动。

?重视丰富幼儿多方面的直接经验,将探索、交往等实践活动作为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重视自身日常态度言行对幼儿发展的重要影响与作用。

?重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

幼儿发展知识

?了解关于幼儿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策略与方法。?了解幼儿在发展水平、速度与优势领域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掌握对应的策略与方法。

?了解幼儿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适宜的对策。

?了解有特殊需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与方法。

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

?熟悉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和基本原则。

?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安排、游戏与教育活动、保育和班级管理的知

识与方法。

?熟知幼儿园的安全应急预案,掌握意外事故和危险情况下幼儿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

?掌握观察、谈话、记录等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

?了解0-3岁婴幼儿保教和幼小衔接的有关知识与基本方法。

通识性知识

?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掌握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特点与基本知识。

?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让幼儿感到温暖和愉悦。?建立班级秩序与规则,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安全、舒适。?创设有助于促进幼儿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

?合理利用资源,为幼儿提供和制作适合的玩教具和学习材料,引发和支持幼儿

的主动活动。

南京市香山路幼儿园

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

?制定阶段性的教育活动计划和具体活动方案。

?在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宜的指导。

?在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体现趣味性、综合性和生活化,灵活运用各种组织形式和适宜的教育方式。

?提供更多的操作探索、交流合作、表达表现的机会,支持和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艺术能力与专业能力

?艺术能力是人生的基本素养

?幼儿教师需要一定的艺术素养

?幼儿教师的艺术能力应以现实的工作需要为基准

?艺术能力不能代替专业能力

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幼儿教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

?专业能力也是一种职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能力,也是职业区别于专业的能力?专业能力需要长期培养和训练

?专业能力与幼儿教育质量紧密相关

?我国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基本的专业能力

?观察

?作品分析

?谈话

?课程设计

?活动组织

?评价

第一、观察能力

?观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功,观察也是适宜性教育的基础,是教师指导的前提,更是幼儿园课程设计的依据。

?观察能力需要培养,更需要实践锻炼。

?观察需要教师耐心、细心和有恒心,因此,是否坚持观察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主要尺度。

?观察不是随便看看,观察也不只是技术,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准备,在教育场景里很可能无法识别有价值的信息。

?教师的视线和反应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准的主要依据。

关于观察的疑问

?天天在看,还有什么好看的?

?看到的就这些事,那有什么用?

?班上孩子那么多,我怎么观察得过来?

?其实我对孩子是很熟悉的,观察不观察还有什么不同吗?

观察能力需要补课

?师范教育体系长期以来忽视观察;

?使用购买的课程,长期以来导致忽视观察;

?大量的时间付出让一些教师选择无视观察

第二、作品分析能力

?作品分析是了解幼儿发展的主要途径

?要形成收集幼儿作品的习惯

?学习分析作品的方法

?根据作品采取进一步的教育策略

关于作品分析的几个问题

?养成作品归档的习惯

?充分利用作品

?切实通过作品分析更好的关注幼儿的发展和变化

绘画故事反映了孩子的认识

?孩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对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对人与人关系的认识,都可能反映在他的绘画故事之中。通过故事,我们就可以发现幼儿的认识能力的发展。

?绘画也体现了孩子表达事物的能力。

幼儿讲述:

?我画的是我们种的地,我们是大四班,靠着大三班还有中三班,大四班的牌子是陈雷按上的,我们种的蔬菜是小白菜,我们的小白菜该浇水了,可是,有一天突然下雨了,我们也不用去浇水了,哈哈??

幼儿讲述:

?我爸爸的速腾车开在马路上,前面有辆公交车,后面有辆自行车,后来,这辆自行车犯法了,警察把它锁在路边,不让它上高速!

?我和爸爸妈妈------去淮阴,一起去看周恩来的照片,还照了很多照片,他还是个蛮大的官。安东尼·德·圣-德克旭贝里:

本质的东西眼睛看不到,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

第三、谈话能力

?谈话是与幼儿交流的方式,也是通过语言及相关的信息了解幼儿、引导幼儿的主要途径?谈话需要看清情境及问题

?谈话是教师调动对幼儿的认识史与幼儿展开的心灵沟通

?谈话重在了解、启发而不是说教和训诫

?每天都应有谈话的时间,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个别的;

?谈话也是幼儿向教师展现自己认识和见解的过程,谈话也是课程产生的重要契机;

第四、课程设计能力

?课程设计能力是幼儿园教师有别于小学教师的重要专业能力。

?幼儿园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指活动设计能力、主题或单元设计能力、年级整体课程设计能力。

?课程设计意味着幼儿园课程不只是买来的教材,还应该是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的完善性设计。甚至是幼儿园教师自己根据幼儿实际的需要进行的创造性设计。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重点不是自己准备教什么,而是准备让幼儿做什么。

?课程既设计过程,也期待结果,设计者必须有目标意识,这也是专业幼教工作者区别于其他人员的核心标志。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不只是教案,而是整个的教育环境、活动材料和教育策略。

课程设计需要培养和培训

?要重视课程设计,努力把课程设计当做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

?加强专项培训,在实践中提升课程设计能力。

?课程设计需要立场。

第五、活动组织能力

?活动组织能力是幼儿教师最重要的能力。

?活动组织能力的核心是将幼儿引导到他们需要的、感兴趣的和有可能获得新经验的活动中去,让幼儿积极的投入运动、探究、交往及表达等活动中去。

?活动组织能力不等同于讲解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的的能力。

《若干意见》:

?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建立幼儿园

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要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教师角色的转变:从实施者到设计者

?课程设计者的角色也是幼儿园教师与中小学教师重要的区别。无论从性质上还是比重上看,幼儿园教师的设计者角色更明显,甚至可以说,设计者是幼儿园教师首要的角色,没有针对幼儿园和班级的实际进行系统的设计,幼儿园课程无法取得应有的成效。因此,仅仅作为课程实施者不能充分履行幼儿园教师的全部职责,幼儿园教师的职责远不止课程的实施者。

教师角色的转变:从课程设计者到课程建设者

?成为课程设计者不是幼儿园教师角色的最终追求。从更长远的和综合的意义上看,我们希望幼儿园教师成为课程建设者。课程设计常给人一些误解,如:课程设计太在意案头工作,太在意书写,太在意书面成果;课程设计经常与计划和教案有关,甚至是部分人的工作;课程设计经常被理解为一种事先的工作;课程设计经常仅被理解为园长和教师的工作。必须从课程设计转向更要广泛的课程建设。

幼儿调查的麦秆的用途

?可制作板材

?可生产肥料

?加工成饲料

?造纸

?制成淀粉

?沼气燃料

?麦秆粘贴画

?编织各种生活用品,如草帽、扇子、凉席、绳子、草鞋等

?做成工艺品

?可以生产肥料回田,被下一代植物利用

?可以栽培食用菌,将菌植入发酸的麦秆后,可繁育出优质菌类

第六、评价能力

?评价就是对现实作出有事实支撑的判断。评价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评价应该成为幼儿教师的重要工作。幼儿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

?幼儿园的评价主要不是依靠测验,而是观察日常行为,对作品进行分析,对幼儿的某些发展项目进行适度的测量。

提升素质避免群众运动

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

?大批人才早就工程,大笔经费投入,大量无用劳动

?服务于领导想听什么,服务于书面材料,服务于数量统计

?人才们练就了嘴皮子,摆足了花架子,教育质量老样子

?总结诗意化,策略雷同化,思想虚无化

在过程中根据规律提升素质

?脱离教育过程的行动难以真正提升素质,就是阅读也要观照教育过程;

?素质提升不是简单练习的结果,而是不断思考的结果,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结果;?教师成长是有规律的,尤其是每一种专业能力的发展都有规律,不能盲目催长,更不能缺乏促进力量。

?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再好的硬件也只是禁锢儿童的好空间;硬件条件越好,要求教师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专业水准。

?教师的合格不是终身概念,需要不断努力学习,增进专业素养,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过程中行为合格的教师。

?时代在演进,不能停留在以?°弹唱跳?±为核心的质量观中。必须坚持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导向,以主动学习为方式。

参考读物

?《与孩子们共同生活?a?a幼儿教育的原点》

?《把学习带进生活》

?《通过游戏来教》

?《教室中的维果茨基》

?《鹰架儿童的学习》

?《理想的教学点子1-4》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方案教学》(《探索孩子的心灵世界》)

?《童年的秘密》

?《读懂幼儿的思维》

?《建构儿童的科学》

?《3岁,真的定终身吗》

?《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

?《陈鹤琴全集》

?《课程模式与早期教育》

?《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

?《学习雷吉欧方法的第一步》

?《生成课程》

?《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

?《开启学习的视窗》

?《幼儿工作者的视野》

?《有准备的教师?a为幼儿选择最佳策略》

?《学前教育中的主动学习精要》

?《我是儿童艺术家?a学前儿童视觉艺术的发展》?《你不能参加我的生日聚会?a学前儿童的冲突解决》

?《我比你大,我五岁?a学前儿童数学能力的发展》?《幼儿园数学新论:教材教法》

?《课程地图》

?《数学不只是数数》

谢谢倾听

《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读书笔记

《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读书笔记 第一篇: 仔细研读了《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中的序、概述和目标等内容,使我对建构式课程有了更全面科学的了解。 在“序”中明确指出,从课程内容讲,教育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要将幼儿的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也充分体现了儿童是课程的主体,我们在教育中应从儿童的兴趣和年龄特点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创设使幼儿有话说、想说、能够说并能得到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这也为我们开展活动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切入点。从课程的活动过程看,教师虽然应该对活动过程进行预设,但在实施过程中决不因预先的设计而限定儿童,而是在交互主体的互动中,引导自由、积极的生成,根据教育情境和生成不断调整预设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概述中,对于这一点也进行了详尽的诠释,通过对“跑到行进”和“草坪戏耍”这两种典型的教育活动,透彻的分析了教师在教育中易陷入的误区,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既不完全以教育者的思想支配幼儿,也不是对幼儿的教育听之任之,应该“既是儿童感兴趣的,又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对儿童一生的生存、学习、发展起到直接的、积极作用的”。 在课程活动方式上,应该注意探索的、亲身体验的、问

题性的、合作性的学习,并使正式与非正式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回顾幼儿的教育过程,凡是让幼儿通过动一动,做一做获得的知识经验总是能够在幼儿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记忆,此外我们所用的问难教学法,正是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合作解决来引导幼儿思考学习。这些都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纵观整本书,建构式课程进行的是多种教育活动的整合,即主题线索、区角活动、日常生活多项活动的有机整合,五大领域联结整合。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明确从幼儿早晨入园至下午离园这整个期间都渗透着教育的整合,教师应该时刻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并善于发现和把握教育的契机,将教育有机融入一日生活中。 总之,建构式课程注重学习过程、注重生成、注重互动、注重合作,但不轻视学习结果、教师的预设和幼儿的独立活动;而是让过程和结果、生成和预设、互动与主动、独立和合作辩证地统一起来,使幼儿和教师共同成长,都成为课程的建构者和创造者。结合这一点,对于我们新教师的备课是有指导意义的,在活动中既要以幼儿为主体,但是要把握好活动的重难点以及预设解决策略,还要预设多种可能生成的结果,以不变应万变。 第二篇: 仔细研读了《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中的序、概述和

幼儿园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加强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进一步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不断提升办园水平,以培养健康、快乐、有竞争力的儿童为目标,积极构建“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的课程管理模式,探索幼儿园个性化与园本化相结合的幼儿园教育模式。 二、现状分析 随着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幼儿园在推进课程游戏化、生活化、园本化等方面作了很多有益探索,保教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任存在一些了列问题。 就我园现状分析:幼儿园现有教学班个,设正副园长各1名,工会主席1名,我园的领导班子具有一定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经验和幼儿园管理经验。但由于幼儿园正处于发展阶段,课程方案不健全、课程基础薄弱、基础课程园本化处于初始阶段,部分教师对课程理念认识不到位,幼儿年龄特点解读不深入。围绕“让孩子在快乐中体验、学习、成长”的教育理念,遵循学前教育发展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建立符合我园的规范性、科学性、实践性、系统性的幼儿园

课程体系,能有效落实课程方案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全面提升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幼儿园办园品质、彰显办园特色、提高我园教师专业素养,站在“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角度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总体目标 教育机构通过为0-6岁婴幼儿提供专业、完整、高品质的立体教育方案,致力于培养健康、快乐、有竞争力的儿童。 1.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教育部部《3-6岁儿重学习与发展指南》) 2.快乐:快乐的表层含义是指心情愉悦;快乐的深层含义是儿童得到尊重,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成功时体验到的发自内心的胜任感、自信和满足 3.竞争力:人的综合能力的集合体,主要包括探究与创造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国际视野和良好的个性。 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发展的命脉,我园确立了以“让孩子在快乐中体验、学习、成长”的教育理念,以“艺术教育”为办园特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使幼儿园课程成为孩子健康、快乐、有竞争力发展的途径。 四、主要任务

幼儿园园本课程构建方案

幼儿园园本课程构建方案 一、基本情况XXX幼儿园有着比较成熟的课程特色,使用过不同版本的教材,积累了丰富的课程实施经验,并给予教师充分的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自主权。但缺乏有效的规范机制和适宜的评价标准,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课程方案的实施中比较随意;缺乏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经验,对形态各异的课程资源缺乏独立的分析、评判能力,这使得课程实施方案缺乏科学性、适宜性与共享性。因此,构建富有XXX幼儿园特色的、科学的、适宜的、可操作性园本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二、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指南》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园基础与资源条件,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由此形成平衡、和谐、适宜的园本课程体系,设计切实可行的课程计划,创造性地实施课程。 三、目标总目标:培养理想发展的精英幼儿。第一年:制定课程指南,转变课程理念,完善目标体系,提升老师目标意识;第二年:拓展教育的实施途径,特别是一日带班、家园共育、环境和区角;第三年:优化达成目标的内容体系,构建评价体系和展示体系。 四、组织机构

1、成立园本课程架构领导小组名称:《安琪幼儿园课程指南》由业务担任组长,年级组长为组员。 2、具体分工组长负责课程建构的全面工作,具体分管整体构思、目标体系初稿(修改)、主题的整合(11个大主题、33个小主题)、统稿等。XXX负责对原有课程的总结和介绍,对课程建构的建议,前期资源的使用,提供后勤上的支持。XXX负责行政,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XXX负责健康领域,XXX负责语言领域,XXX 负责社会领域,XXX负责艺术领域的美术,XXX负责艺术领域中的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XXX负责科学领域的自然,XXX负责科学领域的数学。有13种课程供选 五、园本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基本要求(要注意课程的传承与发展,不能颠覆课程) (一)既要契合主流,又要富于个性(主流:指南、刚要,个性:特色)幼儿园园本课程方案是对幼儿园课程的预设性规划。理想的课程实施方案既应契合课程改革的主流价值观,又应充分展现幼儿园自身的特点。 1、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不论是“园本化”还是“班本化”,课程目标与内容都要体现国家与地方法规的精神,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并与本园的发展方向相一致;课程设置与结构都要清晰、合理,能体现学前教育启蒙性与整体性的特点;课程的编排和设计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生活性、操作

如何有效促进教师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工作

如何有效促进教师参与幼儿园课程 建设工作?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实施,幼儿园课程建设工作倍受关注。幼儿园教师在课程建设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为幼儿园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这一角色是与中小学教师有重要区别的。幼儿园教师能否全程、主动、积极参与课程建设虽由主观意志所决定,但也需要通过园所管理来推动。 研究者认为,幼儿园可通过有效的管理,切实支持教师成为课程建设的主体,有效参与课程建设。 一、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激发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主观能动性 和谐的园所文化能够有效激发和维持教师专业成长的动机,有利于教师将理念转化为行动,从而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幼儿园可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互动对话机制,关心并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积极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如走廊、区角、活动室、会议室、食堂、卫生间等)、制度与精神环境(如办园理念、核心价值、课程愿景等),让教师在充满尊重、理解、关爱、和谐的文化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工作与生活。

具体而言,在幼儿园课程建设过程中可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激发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引导教师主动参与到课程设计、审议、实施、评价过程中来。 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发挥教师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1.充分体现民主化 幼儿园的管理其实是一种服务。幼儿园的各项管理制度应是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制定和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也不例外。例如,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课程愿景应是在园长带领下,全体教师根据幼儿园的办学历史和现状特点,基于幼儿需要、家长期望、社区资源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而制定的。 在制定课程愿景前,幼儿园可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幼儿、家长及社区等的意见,再组织教师充分讨论、研究,达成共识。此外,幼儿园还可根据课程评价及反思,定期组织教师对课程愿景进行修订,以使其更加丰富、合理和适宜。 2.逐步实现规范化 教科研引领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可通过教科研组织、教科研制度的建立,对教科研计划、有关课题研究过程(申报立项、开题报告、中期检查、中期总结、结题报告、结题鉴定)、资料档案、经费、成果、奖励表彰等进行规范化管理,逐渐形成务实、高效的教科研管理机制,从而为教师通过教科研开展幼儿园课程建设提供支持和服务。

幼儿园课程建设

幼儿园课程建设 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推出将幼儿教育改革融入到与世界接轨的基础教育改革的体系中,它需要教育者用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的全新理念,看待幼儿教育的改革. “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课程的改革”,而课程建设是一个从更新观念,到观念如何转化行为的探索过程.其间,各种教育思想的学习、引入,教育过程的探究,给幼儿园教育带来了活力;但同时也显现出一些弊端,如盲目追崇新的课程模式,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千篇一律,而教师养成了重视形式,忽视追求教育本身价值的 思维习惯,出现了“只顾低头走路,不习惯抬头看路”现象.其结果教师的创造性得不到发展,理论上得不到提高,对新的改革思想感到茫然,渐渐减少了改革创新的 热情,最终失却了自身的特色. 因此我们幼儿园课程的建设应该是立体的,丰富的,它不是简单的拿来就用,它既是思想的渗透,也是方法 的体现.幼儿园实施任何一种课程必须先深入地学习课程,理解该课程建立的理论基础、设计思想、课程特点以及实施课程的方法,弄清《纲要》与课程之间的内在

联系,在头脑里建立清晰的思想脉络,再来考虑如何实 施的问题. 幼儿园是实施课程的主体,能否将课程所希望反映的思想贯彻到幼儿园的工作中,落实到幼儿发展中,对 课程实施的管理至关重要,它是幼儿园能否实现教育改革的关键. 一、围绕教育改革,确立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 《纲要》体现的教育思想将在较长的时间里,影响着幼儿教育的改革方向.因此,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将有一个学习――探索――完善――创新的循环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幼儿园的教育改革得到不断提高. 幼儿园进行课程建设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幼儿园教育现状,制定出明确的教育改革思路.将幼儿园长期课 程建设的目标与近期发展需求统一起来.如我园提出了“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在课程建设 过程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推动幼儿园办园质量的全面提高”的总体思路.思路中,我们突出课程建设的主线,来推动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进而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为课程的实施营造和谐宽松的环境 幼儿园课程的建设不只是教师单方面的工作,应树立全员参与的意识.探究性是当前幼儿园课程最鲜明的

25、幼儿园园本课程构建方案

XXX幼儿园园本课程构建方案 一、基本情况 XXX幼儿园有着比较成熟的课程特色,使用过不同版本的教材,积累了丰富的课程实施经验,并给予教师充分的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自主权。但缺乏有效的规范机制和适宜的评价标准,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课程方案的实施中比较随意;缺乏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经验,对形态各异的课程资源缺乏独立的分析、评判能力,这使得课程实施方案缺乏科学性、适宜性与共享性。因此,构建富有XXX幼儿园特色的、科学的、适宜的、可操作性园本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指南》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园基础与资源条件,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由此形成平衡、和谐、适宜的园本课程体系,设计切实可行的课程计划,创造性地实施课程。 三、目标 总目标:培养理想发展的精英幼儿。 第一年:制定课程指南,转变课程理念,完善目标体系,提升老师目标意识; 第二年:拓展教育的实施途径,特别是一日带班、家园共育、环境和区角; 第三年:优化达成目标的内容体系,构建评价体系和展示体系。 四、组织机构 1、成立园本课程架构领导小组名称:《安琪幼儿园课程指南》 由业务担任组长,年级组长为组员。 2、具体分工 组长负责课程建构的全面工作,具体分管整体构思、目标体系初稿(修改)、主题的整

合(11个大主题、33个小主题)、统稿等。 XXX负责对原有课程的总结和介绍,对课程建构的建议,前期资源的使用,提供后勤上的支持。 XXX负责行政,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 XXX负责健康领域,XXX负责语言领域,XXX负责社会领域,XXX负责艺术领域的美术,XXX负责艺术领域中的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XXX负责科学领域的自然,XXX负责科学领域的数学。 有13种课程供选 五、园本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基本要求(要注意课程的传承与发展,不能颠覆课程) (一)既要契合主流,又要富于个性(主流:指南、刚要,个性:特色) 幼儿园园本课程方案是对幼儿园课程的预设性规划。理想的课程实施方案既应契合课程改革的主流价值观,又应充分展现幼儿园自身的特点。 1、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不论是“园本化”还是“班本化”,课程目标与内容都要体现国家与地方法规的精神,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并与本园的发展方向相一致;课程设置与结构都要清晰、合理,能体现学前教育启蒙性与整体性的特点;课程的编排和设计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生活性、操作性、活动性,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能力、兴趣及经验;课程评价和幼儿发展评价要定期化、经常化,评价标准应与课程目标相呼应。这是园本课程建构的最基本要求。 2、基于幼儿园现实条件与发展需要 如果一个课程实施方案普适性强但针对性弱,就不能适应各幼儿园的具体需要。因此,“因园制宜”是编制幼儿园课程方案的重要准则。 一要基于XXX幼儿园的发展基础与现实。地理环境、师资水平、生源质量、资源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XXX幼儿园具的办园条件与教育基础。幼儿园在制定课程方案时要正视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条件,脚踏实地地确立适宜的课程目标与发展愿景,规划幼儿园的课程实施。 二要着眼于幼儿园课程的传承与发展。XXX幼儿园都有自己的课程文化与课程特色,在对XXX幼儿园进行系统的思考与梳理后,分析和总结出XXX幼儿园现有课程的强项和弱项。强项是XXX,也正是XXX幼儿园的特色。弱项是XXX、XXX,既是发展的“瓶颈”,又是新的生长点。因此,有效利用XXX幼儿园原有的课程文化和课程特色,处理好课程的传承与发展的关系,确定新的课程特色:XXXXXXXXX,有利于促进XXX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使XXX幼儿园

浅析成都市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模板

浅析成都市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一、当前成都市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园本课程建设目的不清,价值迷失 园本课程是指以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建构的课程。上世纪80 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的幼儿园都在尝试着园本课程研究,但是对于为什么要进行园本课程建设、园本课程的价值指向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对成都市幼儿园的调查显示,多数园长进行园本课程建设的根本动力是为了所谓办园特色的彰显,固化成果的展现,如编写教材、开展特色课程等。一些私立园更是将园本课程建设作为了对外宣传、增强招生竞争力的手段。还有部分幼儿园将园本课程看作是迎合主流价值观(如评级评奖、获得专家肯定、体现某种理论等)的主要途径。 (二)园本课程顶层设计不明确,建设过程缺方向 园本课程的顶层设计包括课程框架的建构、课程目标的明确、课程与本园理念的结合等,是园本课程建设的核心。对成都市幼儿园的调查显示,%的园长认为园本课程的顶层设计难度较大。一些幼儿园对于本园的办园定位不明确,缺乏相应的办园理念,出现了人云亦云的现象,不管是否适用、是否符合本园实际,只管生搬硬套,有些甚至言必某某理论某某学说某国做法某专家说,等等。这都反映出幼儿园领导层对于本园实际的把握还不清楚,对于到底要建设怎样的幼儿园课程还不明晰,于是盲目模仿,一味追随主流价值思想,在园本课程实施前缺乏总体的思考与架构,也就难以确保园本课程实施的总体走向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三)园本课程实施过程困难,缺乏具体操作的方法 园本课程实施是将编制好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实现预期的课程理想、达到预期的课程目的、实现预期教育结果的手段。本研究调查显示,成都市%的一线教师对于如何确定具体活动方案的目标、选择哪些资源作为园本课程开发内容、怎样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园本课程、如何评价园本课程效果等都存在困惑,其中园本课程的资源开发是最大的挑战。 (四)园本课程评价缺位,建设效果难以评估 在本研究调查中,成都市的教师和园长虽然没有将园本课程的评价作为难点,但事实上,%的幼儿园并没有对自己所建设的课程进行评价,另有%的幼儿园

幼儿园园本课程构建

幼儿园园本课程构建

我国幼儿园园本课程广泛兴起于本世纪初,特别是2003年幼儿园园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推进之后,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建构自己的园本课程,幼儿园课程从根本上打破了统一的模式和格局,日益多元化和多样性,更加具有地方特点和个别化性质。对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幼儿园园本课程构建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分析和澄清这些问题,有助于园本课程的构建朝着科学适宜的方向发展。 园本课程构建中的突出问题 十几年来,园本课程的基本初衷已经从原来突破课程统一模式、使幼儿园课程具有适宜性,走向了复杂多样的价值追求和实践样态,近年来出现了明显的功利性与个人主义倾向,与所谓的特色发展和文化创建交织在一起,而从幼儿发展适宜性角度的思考与价值追求越来越少,甚至有些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成为园长个人想法的汇集和文本成果。于是,对个人成果的追求带来了一系列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为将园本课程构建变成了经验总结或案例文集,简单重复或拿来主义的做法较多,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践验证,缺乏与幼儿园整体发展的有机联系,缺乏对本园课程历史与未来发展的系统思考。 1.把园本课程简单化 从园本课程的构建和研发来看,的确大多数幼儿园的做法均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些幼儿园特别是有些园

长很重视出成果,数量很多,速度很快。但有质量的园本课程不是一般经验的简单汇集,也不是某个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而是依据课程的逻辑框架、遵循课程的基本原则、按照课程研发的程序,经过不断的实践、验证、丰富、调整、完善,逐渐积累起来的优秀方案体系与系列活动的总和。 2.让园本课程承载过多 应该说,园本课程主要是为了使幼儿园的课程能更好地挖掘利用地方和幼儿园资源,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要,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良好发展。许多幼儿园在构建园本课程的过程中,在充分利用园所和周边社区自然与人文资源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近几年来,有些园本课程更多地承载了幼儿园特色发展和文化创建的功能,朝着特色课程的方向越走越远,特色阅读、特色英语、特色数学都成了园本课程,甚至有些幼儿园把中医中药、推拿健身、舞龙舞狮、家具建材、农业种植等地方资源引入幼儿园课程,不加科学评估和论证筛选,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发展规律,甚至背离了学前教育的价值追求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目标。当然,园本课程一定会有特色,但有特色的活动不一定适合作园本课程。 3.将专门课程等同于园本课程 近年来,也有一些幼儿园引入商业化的专门课程,涉及各个领域,分类十分细致,设计特别完整,不需要教师动脑筋,不需要教师准备

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1)

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果,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园本课程建设价值迷失、顶层设计不完善、具体操作方法缺乏、课程建设机制不健全等。园长课程领导力不足、教师队伍素质不高、课程建设外围支持系统不健全等是影响园本课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促进园本课程建设,今后幼儿园应建立健全园本课程开发机制,针对教师进行连续深入的园本课程开发培训,建构行之有效的园外支持系统。 [关键词]园本课程;课程建设;幼儿园课程 一、当前成都市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园本课程建设目的不清,价值迷失 园本课程是指以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建构的课程。[1]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的幼儿园都在尝试着园本课程研究,但是对于为什么要进行园本课程建设、园本课程的价值指向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对成都市幼儿园的调查显示,多数园长进行园本课程建设的根本动力是为了所谓办园特色的彰显,固化成果的展现,如编写教材、开展特色课程等。一些私立园更是将园本课程建设作为了对外宣传、增强招生竞争力的手段。还有部分幼儿园将园本课程看作是迎合主流价值观(如评级评奖、获得专家肯定、体现某种理论等)的主要 途径。 (二)园本课程顶层设计不明确,建设过程缺方向 园本课程的顶层设计包括课程框架的建构、课程目标的明确、课程与本园理念的结合等,是园本课程建设的核心。对成都市幼儿园的调查显示,54.02%的园长认为园本课程的顶层设计难度较大。一些幼儿园对于本园的办园定位不明确,缺乏相应的办园理念,出现了“人云亦云”的现象,不管是否适用、是否符合本园实际,只管生搬硬套,有些甚至言必“某某理论”“某某学说”“某国做法”“某专家说”,等等。这都反映出幼儿园领导层对于本园实际的把握还不清楚,对于到底要建设怎样的幼儿园课程还不明晰,于是盲目模仿,一味追随主流价值思想,在园本课程实施前缺乏总体的思考与架构,也就难以确保园本课程实 施的总体走向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幼儿园园本课程构建与实施

幼儿园园本课程构建与实施 何为园本课程?在翻阅学习了大量理论文章后,我们得到了如下界定:园本课程是以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明确了园本课程的涵义后,我们开始了我园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一、理念建设 听说要构建园本课程,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很茫然:怎样构建园本课程?我们就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及园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学习研讨,使大家对如何构建园本课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1、学习《纲要》中有关课程的理念。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在这里,《纲要》明确要求我们建立适合本园特点的课程。 经过学习《纲要》,我们还了解到,无论构建怎样的园本课程,课程内容同样应包含以下基本成分:关于周围世界的浅显而基本的知识经验;关于基本活动方式的行动经验(做的经验);关于发展智力、提高各种基本能力的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活动的态度,即

情意方面的经验。 2、学习园本课程的相关理论。 都说,园本课程在更多意义上是一种课程实践,实践和理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相依相随的关系,构建园本课程必须寻找到一个合适的理论作支撑。因此,我们一起学习了整合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但学来学去,大家都觉得每种理论都有它的道理,而且作为一所乡镇幼儿园,要构建出一个建立在某个理论基础上的崭新课程体系也不现实。所以,我园在建构园本课程时,并不以某一理论为唯一指导,而是将各种理论兼容并蓄、有机结合、为我所用。 二、构建课程 我们以《纲要》为指导,以《幼儿园建构课程指导》为蓝 本,依托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从幼儿的需要出发,充分挖 掘幼儿园本身及周围的课程资源,构建并实施了以主题活动为基 本形式的整合课程。 1、构建以主题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整合课程。 主题活动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整合功能,能根据幼儿的生活灵 活合理地组织某主题中所蕴涵的问题,因此,我园的课程采取了 主题活动的形式。 我们首先组织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选择、确定适宜本园的

幼儿园课程园本化

幼儿园课程园本化 随着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发展,幼儿园课程范围不仅要在传统的课程上增强研究,还要持续地实现拓展。当前,每一所幼儿园都面临着共同的任务和实际需要,那就是开发、利用本土特有的课程资源,选择其中最适合的教育内容逐步建立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计划。因此,作为中心幼儿园,更应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计划并灵活的执行。 我认为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应该充分挖掘幼儿园和当地的课程资源,应充分的与幼儿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当前,各省各级幼儿园都在努力探索适合各自特点的课程研究,乡村幼儿园更可以借助并发挥农村的特点和结合孩子爱玩的天性来推进课程的改革。 《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因此,各园都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园幼儿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开发、利用本土特有的课程资源,选择其中最适合的教育内容逐步建立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应充分的与幼儿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尝试多渠道、多方位的开发有本地特色的课程资源,多纬度、多角度的对有本地特色的课程资源进行整理,并依托于多个课程文本,在实施的过程随机灵活变动,逐渐建构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这就是一个课程园本化的过程。 为了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使幼儿园课程内容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使幼儿在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时增强对家乡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我们可把研究的中心任务,努力挖掘并优化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把它们的潜在价值整合到课程建设中,逐步建构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当然,所有这些探索,都应该在遵循科学性的基础上突出特色。由如张雪门老师所讲到的,课程安排的两个标准:1、须合于孩子所需要的;2、须合于孩子所必要的。两个原则:1、要在现在的孩子自己的环境里搜集材料,

幼儿园自然课程的建构

幼儿园 自然课程的建构 一、特色背景 大自然是幼儿的活课堂,在大自然中幼儿的天性能得到尽情释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我园位于小区内,与()公园是邻居,这里这里树种丰富还有丰富多样的鸟类,为了更好地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优化幼儿一日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有必要进行幼儿自然课程的研究与探索。 二、自然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在自然课程的构建与探索中,我们主要通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形式、课程实施途径和课程实施效果四方面来进行自然课程的构建与研究。 (一)课程目标 自然课程的核心是生命教育。让孩子们围绕植物、动物的生长、大自然的现象与规律,去观察去探索,体验中去感悟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儿童本是自然人,我们要做的在于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们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快乐,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达到本真发展。自然课程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本真儿童,本真儿童的具体表现为:

向真、向善、向美。 我们根据《纲要》和《指南》的精神,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幼儿园特有的自然教育资源,以五大领域为基础,建立了自然课程的目标体系,使幼儿在五大领域的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二)课程内容与形式 我们的课程内容涵盖五大领域,健康、社会、语言、科学和艺术,同时结合节日教育、劳动活动。 从五大领域来看,在健康领域以种植、管理、收获植物、照料小动物为主。在语言领域,以自然故事、讲述创编自然儿歌、学习创编自然童话剧;在社会领域,以合作种植、管理、采摘、生命教育为主;在科学领域,以动植物基本特征和生长的探索和发现为主;在艺术领域,以感受和欣赏自然美和发现自然物的艺术创造、自然生活的表达表现为主。 从四种课程类型来看:劳动是以种植、管理、收获植物、照料小动物为主的劳动实践活动,同时在松土、浇水中发展了幼儿的肢体动作,在合作收获中发展了幼儿的社会性交往,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主要发展儿童的健康和社会领域技能,同时也会发展儿童的其他领域技能,探究发现是观察认知、发现记录动植物发展的研究性活动。同时在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主要发展科学领域。艺术是以动植物为主要素材展开的一系列谈话、故事讲述、表演等活动,同时在讲述和表演中发展了幼儿的表达、表现能力,从这一

园本课程与园本课程建设

园本课程与园本课程建设 一、园本课程与园本课程建设 园本课程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正确理解直接影响 到园本课程的建设及其成效。对这个问题的误解也会造成虚假的、错位甚至是反科学的所谓“园本课程”的泛滥。对这个问题的任意的、错误的解释,有可能给幼教领域中的过度的、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甚至是违法的商业化操作找到所谓的“理论支持”。园本课程不同于本园课程,本园课程一般是以特定幼儿园的人员为言说者时使用,这时,本园之“本”仅是人称指代,意为“我”或“我们”。本园只是确定了幼儿园正在使用或实施的课程,没有确定幼儿园课程的性质。本园课程可能是在多种课程中选择了一种;也可能是以借鉴为主,也有自己开发和构建的成份;也可能主要是自己开发和构建的,即园本的。园本课程之“本”是对课程性质的限定,意为基点、基础、出发点,也可引申为条件、现状。因此,园本课程是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构建的课程。我们对园本课程的基本界定是:园本课程是以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园本课程不是可以无视法律法规的,尤其是法规中关于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宗旨必须坚决的贯彻执行。园本课程应该充分的挖掘幼儿园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应充分的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应充分的关注特定幼儿园的幼儿及教师的发展状况。园本课程追求的不是要有自己的课程,而是要有适宜于自己的课程。适宜性是园本课程的最根本的特性。园本课程应该适宜于特定的幼儿园,更应该适宜于特定幼儿园中的幼儿。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幼儿园课程应该是园本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幼儿园在近期内都能建成园本课程。甚至,对一些师资等条件较差的幼儿园而言,以普适课程为基础,结合幼儿园自己的特点,适当的作一些改造,才是最好的选择。

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三个走向

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三个走向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虞永平 引言 ?课程建设是幼儿园的核心工作; ?课程建设的水平关系到幼儿园教育质量; ?贯彻《纲要》和《指南》精神,关键是要完善幼儿园课程,提升幼儿园活动的 水平; ?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教师; ?有效利用在地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 走向一:追求质量 ?没有质量的教育就是浪费国家财政和民众金钱,浪费儿童的美好童年;?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是当前和今后学前教育必须努力的方向,对质量的追求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付出努力的工作;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 心任务,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必须坚持科学育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加强业务指导和动态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各地要充实学前教育教研力量,建 立并完善学前教育教研制度,依托城市优质幼儿园和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形成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定期对各类幼儿园进行业务指导。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建立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 教育质量的基本维度 ?结构维度 ?过程维度 ?结果维度 结构维度 ?房舍结构 ?场院结构 ?设施和材料的结构 ?教师的结构 ?课程与活动的结构 ?管理的结构 结构维度(美国) ?成人和儿童的比率符合NAEYC的建议 ?群体规模小 ?教师是合格的,并具有与其身份相应的收入 ?所有成员得到督导和评估,并具有专业成长的机会 房舍和材料的结构 ?幼儿园的房舍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专业化设计和建造的; ?幼儿园房舍具有明显的特质,这充分反映了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需要; ?幼儿园的材料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材料是幼儿园课程的物化形态,材料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适宜性是幼儿发展的基本保证。

上海市闵行第四幼儿园课程建设三年计划(意见征询稿)

上海市闵行第四幼儿园课程建设三年计划(意见征询稿) 2008年2月——2011年6月 一、幼儿园分析 闵行第四幼儿园是闵行区一所综合性的大型幼儿园,现拥有五个园区:总园设在千代园区,其他分别为金榜园区、荣华园区、新闵园区、浦江园区等四所分园。其中,千代与金榜园区于05年10月通过了上海市一级一类幼儿园的复验,因此形成一园两制的办园格局。各园区环境优美,为园林化生态,园内教育设施齐全,园务管理有规范,保教工作有质量,师资队伍有素养,幼儿发展有成效,教育科研有突破,家长社区有赞誉。是全国“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示范基地、上海市头脑奥林匹克活动特色学校和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 多年来,幼儿园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获得了区文明单位十连冠,区巾帼文明岗,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区示范性家长学校,上海市头脑奥林匹克竞赛连年荣获第一、二、三名,区科技特色学校和全国、市、区级的幼儿绘画、音乐、舞蹈等比赛中的多项荣誉称号。 我园地处老闵行城乡结合部,生源以动迁居民子女和周围商品房购买者子女为主,由于所属地区属人口导入区,因此生源充足,现有44个教学班和1200多名幼儿。 1、幼儿园课程发展基本条件(SWOTS)分析

学、一所大学。 2、幼儿园课程发展条件综合概述 我园地处幼儿园地处城乡结合部,居住人员情况复杂,既有文化层次较高的大学教授,更多的是动迁居民和外来人员,人口的总体素质不高。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不充足,优质资源更少。在人文环境上,既有一个缩小与城市文化差距的问题,也有一个如何与现代教育接轨的问题。 我园五所园所各具优劣,既有园舍宽敞明亮,教育硬件设备良好的金榜、千代园区,也有校舍条件不达标的浦江、荣华和新闵园区。大专以上及本科在读的教师比例为96℅,教师总体专业积淀比较丰富。拥有市名师后备培养1人,区级骨干教师 1人,园级骨干教师 21人,也有三年以下的新教师和非专业教师层面,教师的成熟度存在一定差异。我园教师有强烈的求知和探索愿望,参与课程改革多年,对幼儿美术教育、科技教育有追求,有较强的指导能力,能发挥幼儿园创意美术教育和绿色科技教育特色。 幼儿家长对优质的学前教育愿望强烈,乐于参与幼儿园的家长老师活动,提供优质的社会资源。但是家长层次差异大,关心和积极参与幼儿园各项事务的氛围还不够。我们期望家园密切合作,营造课程化环境,将家庭、社区资源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 二、幼儿园课程发展组织及任务 1、课程发展组织 建立幼儿园课程发展小组,具体负责幼儿园整体课程的规划和发展。课程发展小组人员的构成及岗位职责: 组长:殷蓓琳(园长) 岗位职责: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寻找办园特色,确立课程规划的理念。

《幼儿园游戏的研究与指导》——区域游戏——建构游戏

《幼儿园游戏课程》区域游戏——建构游戏 区域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除了生活活动以外,占据时间最多、空间最大、物质材料最丰富的就是区域游戏了。按照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区域游戏分为角色、表演、美劳、建构、益智、运动六大类。各类游戏在内容上又有所细分,全面勾勒出幼儿园区域游戏的系统结构。 什么是建构游戏? 幼儿园的建构游戏是指在幼儿园建构区域进行的,利用各种不同的玩具建构材料等通过与建构活动有关的各种动作塑造物体形象、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叫做建构游戏。 建构游戏分为积木搭建类、积塑插接类、自然物(沙水、雪、土)雕塑类三种类型。 第一章积木搭建类建构游戏 第一节目标、材料与环境创设 一、积木搭建类建构游戏的定义 利用拼接、垒高、砌接等方法把材料连接起来,表现建筑物体的玩法是搭建类游戏。 二、积木搭建类建构游戏的目标 培养幼儿对搭建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空间、运动智能和小肌肉的协调性,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细化为以下目标: 1、喜欢玩积木或参与积木区游戏,兴趣持久,情绪愉快。 2、搬运与使用积木,制作与使用建筑辅材,发展手的力量和灵活性。 3、感知积木的数、形和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在建构过程中能恰当使用。 4、感知搭建物内部与外部和各物体之间的比例对称关系。 5、在搭建过程中获得空间感和方位感。 6、综合运用堆高、围拢、延长、增宽、盖顶等基本技能,富有创造性地搭建。 7、感知搭建物在搭建整体中的方位与布局。 8、通过主体搭建和背景装饰表达对周围事物美的认识与感受。 9、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 10、能协商制定并共同遵守游戏规则。 11、游戏逐渐体现出计划、分工与合作。 12、能相互交流个人经验,丰富搭建内容和题材。 13、愿意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搭建成果,表述清楚。 14、学会按类别收拾整理玩具物品。 三、积木区的环境创设 积木区的环境创设要体现出搭积木的游戏氛围,使孩子们来到这里就能产生搭积木的联想,激发想要动手搭积木的游戏冲动,为了引发幼儿搭积木的行为,环境的创设还要考虑空间的整体性,注意:上部与下部一致,墙面与地面一致,背景与前景一致。 四、积木区的活动材料 积木与自制积木是搭建积木的主要材料,应该由幼儿园提供,玩具和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同年龄班的孩子玩的积木与材料在品种上、难易程度上应有所区别,辅助材料有助于激发幼儿玩积木的兴趣。 小班幼儿的辅助材料主要有教师提供。 中班幼儿的辅助材料可由幼儿从家里带。 大班幼儿的辅助材料应该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 五、幼儿常见行为表现及问题 1、对搭积木有很大兴趣,能主动参加积木区活动。 2、有搭建积木的经验,喜欢使用常见材料进行建构。 3、搭建目的不甚明确,容易附和他人。 4、搭建比较模式化并爱模仿他人的构建,所搭建筑物没有明显特征。 5、能根据环境气氛和辅助材料的提供进行主题建构,但建构计划比较简单。 6、在搭建过程中有一定的想象力,并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7、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但不能很好地解决与同伴之间的纠纷,容易为规则问题告状。 8、喜欢让别人欣赏自己的作品,并希望得到表扬和鼓励。 9、搭建完毕后场地常有散乱积木。 10、收拾积木时总是先推倒再整理,推倒时还发出快乐的喊声。 11、对搭建物体的结构交待不清楚。 六、教师的指导策略 1、创设与积木数量匹配的活动空间,提供有利于数学能力发展的基本积木和有利于思维发展的异型积木与建构板材。 2、创设有建构氛围的活动区,提供符合兴趣和游戏发展需要的建构辅材,如建

幼儿园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幼儿园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幼儿园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课程建设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也是幼儿教育工作成果重要、直接的体现,幼儿园课程不是静态的文本,而是动态的过程,这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特质。 一、幼儿园课程的实质 幼儿园课程是什么? 是一件正在发生着的事。这是近年来为幼儿教育界的很多人士所关注的一个课程命题。这个命题用在其他年龄段,可能会产生不少争议,但在幼儿园课程中采用这个定义,可能会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原因是,对于幼儿来说,学习是什么? 就是行动,就是有事可做。当然,我们并不反对经验的总结和提升,并不反对必要的概念的获得。课程就是让幼儿依照一定的目的做事。因此,课程就是正在发生着的事,无论这些事情是自然产生的还是人为制造的。那么,什么是做事? 做事,就是多感官的、全身心的投入和行动,以改变环境、改变自己。因此,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就是创造条件,让幼儿做适宜的事;或者说,让适宜的事在幼儿身上发生。我们关注正在发生的事,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关心已经发生的事和将要发生的事,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聚焦现实的教学活动、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根据活动的状况,及时调整指导策略,使活动取得更大的成效。也就是说,我们追求在过程中把握成效。

二、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1. 思想到位:就是要确立科学的课程观和课程建设观。对课程和课程建设过程要有明确的、正确的见解。所谓正确,就是反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的精神。这是课程建设最为核心的要素。如果大部分教师还是把幼儿园课程当做一些已经选择好的待传递的知识,那么,幼儿园课程的完整过程就无法得到全面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就无法得到真正地关注和展开。 2. 人员到位:这里所谓人员到位,不是从数量和空间的意义上,而是从素质的意义上说的。也就是说,师资培养和培训部门及幼儿园要培养一批能胜任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教师,让他们站在课程与教学的第一线。幼儿园教师的改革和建设意识、与课程建设要求相符合的专业素养,以及实际的课程实施能力等,都对课程改革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让不同的教师在不同的水平上得到发展,让所有的教师都得到发展,课程改革和建设需要不断进取的教师队伍。 3. 措施到位:课程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幼儿园各方面的通力合作,需要协调多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需要把各项措施落实到工作中,落实到实质处。与课程建设相关的措施,既涉及课程与教学,也涉及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还涉及资源配备等相关的问题。建立完善的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是课程建设成功的保证。 4. 成效到位:幼儿园课程建设应关注成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不

建构以”儿童发展为本“的幼儿园课程

建构以“儿童发展为本”的幼儿园课程 从现代的儿童发展观、学习观、课程观和教育观出发,建构一种能使幼儿真正成为课程主体的幼儿园课程,是新世纪对优质幼儿教育追求的热切希望;是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实现的重要课题;更是每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应承担的责任。 一、新教材教育活动建构的相关理论支持。 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幼儿园课程也走向“以目标的发展性、内容的丰富性、方法的多样性和评价的实践性”为特征的多元、开放的改革之路。人们期望改革后的课程,幼儿不再只是课程的受体,而是课程的主体。 (一)实践性课程对我们的启示 美国著名课程学家施瓦布(schwab)提出: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四个要素之间持续的相互作用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实践性课程它给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以启示。 首先,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 其次,关于教材的灵活性、情景性、可变性(多种活动中的各种教材)。 其三,环境的支持性、启发性和丰富性。 另外,师生共建课程适于环境和活动材料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动态的,激发课程意义的生态平衡关系。 (二)建构主义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学习理论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学习理论。其基本内涵是: 1、强调儿童学习是以理解为特点,是一种主动的意义建构。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的想法由来,并以此为根据,引导他们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2、强调儿童学习以解决问题为宗旨,认为问题定向的学习能加强记忆的语义表征与动作表征,在开发问题解决策略的同时,获得学科知识与技能。 3、强调以师生、生生的协作关系和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为条件。三种知识建构: ⑴个体的建构(个体与物质环境的相互作用);⑵个体学习的建构(儿童—儿童、儿童—成人的相互作用);⑶在更大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公共知识建构;⑷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景相互联系的。 儿童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他们能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建构新的知识结构,,接受信息、储存信息,按要求提供和操作信息,并做出反应。建构性学习最符合学习的本质,最有利于开发人的潜能,最能促进人的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与我国倡导的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最为吻合的教育理念。 (三)生态式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生态式教育是指以一种生态的原理和方法来思考和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策略。在生态式教育的视野中,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各项活动的开展、人际的互动、环境的设置等都应形成和保持良好的生态关系。 生态式教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儿童发展的整合观 注重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使儿童具有关爱、友善、尊重、分享、开放等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不再把知识和技能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 2、活动内容的综合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