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

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

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
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

2019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地理)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科)考试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2019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科(江苏卷)的命题以有利于推进中学地理课程改革,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有利于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有利于高等学校更加科学自主地择优选拔合格新生的思想为指导,充分体现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切实反映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实行江苏省新高考方案中设置的选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既加强了对普通高中的课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又为高等学校招生提供了更多有效的考生信息。因此,选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地理科考试的命题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旨在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即考生对所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基本观念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科考试的命题力求稳中有变、稳中出新,试题设计应在科学性、基础性、公平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贴近考生实际,不出偏题和怪题。二、考试内容及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教育部考试中心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参照江苏省教育厅颁布的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选修I模块开设指导意见》,并结合江苏省高中地理教学

的实际,确定地理科考试的内容及要求。(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的文字表述和地理图表中获取有关地理信息。•能够正确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2.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能够掌握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等知识。•能够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判读、填绘地理图表,完成地理计算,进行地理观测和地理实验等。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准确简洁的文字和图表等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4.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能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究、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二)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包括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两部分。必考内容由共同必修课程“地理1”“地理2”和“地理3”三个模块组成。选考内容由选修课程中的“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四个模块组成,考生可根据本人的选修情况,在选考的内容中,选择其中两个模块的题目,对题目要求作答。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要求。第一部分必考内容地理1 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天体系统、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

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4)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自然环境中

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过程(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褶皱、断层的特点、成因及其地表形态、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3)大气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4)气压带与风带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季风环流(5)天气系统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6)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7)洋流洋流及其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在不同生产

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4)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含义、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地理2 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人口与城市(1)人口增长模式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人口数量与环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4)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5)城市服务功能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6)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7)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1)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3)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5)交通与聚落、商业网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2)环境问题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地理3 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区域的

含义、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2)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1)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造成的危害,综合治理与保护措施(2)流域的开发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3)区域农业生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4)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5)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遥感(RS)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4)数字地球数字地球的含义第二部分选考内容海洋地理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海洋和海岸带(1)海底地形海底主要地貌类型。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2)海水温度与盐度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不同海区海水温度随水深的变化规律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3)海一气相互作用海一气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4)海水运动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

其作用(5)海岸与海岸带海岸类型及其特点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6)海平面变化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应对海平面上升的主要措施海洋开发(1)海水资源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2)海洋化学资源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3)海底矿产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海洋油气资源。锰结核(4)海洋能潮汐能、波浪能的特点以及开发利用的前景(5)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7)海洋旅游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1)海洋自然灾害风暴潮、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2)海洋污染与环境保护海洋主要污染源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保护海

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海洋权益(1)海域的划分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2)我国海洋国情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3)国际海洋秩序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意义环境保护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环境与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环境的概念和分类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2)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资

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1)资源问题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非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合理开发、利用非可再生资源的主要措施非可

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3)可再生资源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所造成的问题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1)生态环境问题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2)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环境污染与防治(1)环境污染问题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2)环境污染的防治防治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环境管理(1)环境管理的内容和手段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2)环境管理与国际行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3)环境管理与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20分。(二)内容比例自然地理约40%~60% 人文地理约40%~60% 必考内容约85% 选考内容约15% (三)试题类型及分值比例试卷包括选择题和综合题等。选择题分为18道单项选择题和8道双项选择题,均为必做题,满分60分。综合题共60分,其中必做题满分40分,选做题满分20分(选做题共4道,每位考生只需选做2道)。(四)试题难易度比例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三者的比例大致为3:5:2。四、典型题示例

2020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解析及历史考试大纲

2020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解析及历史考试大纲 备受考生关注的2013年安徽高考说明近日公布,各学科的命题 方向和题型随之浮出水面。和2012年相比,2013年安徽省高考在 考试内容上做了不少修改和增删。目前高考说明已经发到各个高中 学校,全省高三考生很快可以收到。 从考试范围的变化可以看出,今年安徽省高考将可能更严密地与实践以及社会生活挂钩,考试要求上更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 地理今年就增加了“环境保护”的选修考点;在考试范围上,不少学 科都删除了一些知识点,其中不乏让考生头痛的难点问题,如数学 中的部分几何内容;语文学科的名句名篇默写范围由原来的32篇减 为28篇。新增的考试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也不算太高,这 些将有助于减轻学生压力。 近日省城一些资深教师对今年的高考说明进行解读。一些老师认为其中透露出了“减负”的信息,是通过高考这个杠杆让老师在教 学过程中有所侧重,不再“遍地开花”。难题和偏题依然不是主流,基础性的知识占据更大的分值。老师们建议,考生要认真研读考试 说明里的例题,了解今年高考的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历史】 命题把握历史阶段特征 【变化解读】 1.必修模块删除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与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2.选修一删除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增加了王安石变法;选修二增 加了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3.在考试要求中首次提到“命题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4.题型示例总量不变,但有调整。选择题更换了7道示例,注重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并有效运用知识的能力。非选择题更换了5道示例,注重新材料和新情景的运用。 【复习建议】 1.注意通史复习,把握历史阶段特征。第一轮复习如若是按照教材专题史体系进行的,建议第二轮复习按通史体系进行复习。 2.按照选择题和材料题的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和能力。 3.提高解答图表类题目的能力,注意新增题型,关注乡土文化。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全国统一考试大纲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 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 及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1. 理解能力 (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实验与探究能力 (1)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 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 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 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4.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 选考部分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必考部分的试题是考生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需要考生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 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如下。 Ⅰ: 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 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 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浙江省高中数学高考考纲

2019年浙江省高中数学高考考纲 一、三角函数、解三角形 1.了解角、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概念,掌握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2.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及其图象与性质,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3.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 4.了解函数y=A sin(ωx+φ)的实际意义,掌握y=A sin(ωx+φ)的图象,了解参数A,ω,φ对函数图象变化的影响. 5.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的公式.6.掌握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及恒等式证明. 7.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应用. 二、立体几何 1.了解多面体和旋转体的概念,理解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2.了解简单组合体,了解中心投影、平行投影的含义. 3.了解三视图和直观图间的关系,掌握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会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4.会计算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5.了解平面的含义,理解空间点、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掌握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公理2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6.理解空间线面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平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1)判定定理: ①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②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③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④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2)性质定理:

2019年高考考试说明——生物

2019年高考考试说明——生物 Ⅰ.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 二、题型 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三、试卷结构 1.试卷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生物、化学、物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计126分。其中生物6道题(单项选择题),化学7道题(单项选择题),物理8道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二部分由生物、化学、物理三科的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生物、化学、物理各科选考内容的分值控制在15分左右。 理科综合试卷结构表 注:①选择题(一)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②选择题(二)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在指导语中明确给出单选和多选的题号。 ③选考题要求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化学题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组卷: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Ⅱ.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生物科考试内容。 高考生物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学科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等方面的应用,有利于高校对新生的选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浙江省新高考生物考纲(选考版)

浙江省新高考生物考纲 (选考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生物(选考考纲)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其主要功能一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二是落实《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既是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又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考试的对象是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异地高考的学生。《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是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 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生物(2014版)》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 二、考核要求 (一)知识考核要求 生物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在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二)能力考核要求 生物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 1.理解与表达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相关内容。 2.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材料中鉴别、选择相关的生物学信息,能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2)能运用获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3.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活动),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设计实验,提出或完善实验思路,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能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和预期、确认变量、设计实验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做出合理的判断,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4.综合运用能力 (1)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能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巾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三)品质考核要求 生物考试注重对学生品质的考核,要求学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生物考试的知识范围是《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生物(2014版)》中规定的必修l、2、3三个模块和选修l、3两个限定性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分为必考题和加试题。对考试内容掌握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分别用字母a、b、c表示,其含义如下: a一了解: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实例;捕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b—理解:能解释和说明所学知识的含义;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能进行解释、判断、区分、扩展;能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能观察、检测、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 c一应用:能在新情境巾使用抽象的生物学概念和原理;对生物学知识进行总结、推广;通过分析、推理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能设计实验思路,合理评价有关观点、实验方案和结果。

2019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考试说明

2019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考试说明(选修) 一、命题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统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择优录取。高考试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考试(江苏卷)生物科的命题将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从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反映高校的选拔要求,同时发挥高考的积极导向作用,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推进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具体表现在: 1.体现生物学科特点,考查考生对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考查考生的生物学基本素养和实验能力;关注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2.以能力立意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整体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过程与方法和创新精神的考查。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联系生产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江苏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现状。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对考试内容及要求具体说明如下: 对知识内容考查的要求依次为A、B、C三个等级,具体含义如下: A.了解所列知识点,并能在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并使用它们。 B.理解所列知识点及其与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它们并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C.在理解所列知识的基础上,能在较复杂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对实验内容考查的要求依次为a、b、c三个等级,具体含义如下: a.了解相关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b.初步具备验证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c.具备初步探究一些生物学问题,恰当评价和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

2019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2019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专题一:函数、极限与导数的综合问题(一)不等式、函数与导数部分考查特点分析与建议

全国课标卷考查内容分析(考什么) (一)结论: 考查的核心知识为: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图象、导数的应用 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分段函数); 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对称性、周期性; 函数的图象:包含显性与隐性; 导数的应用: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利用导数求单调区间、极值、最值 与零点;结合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或证明不等式、求参数范围. (二)试题题型结构:全国卷基本上是2道选择题或填空题、1道解答题,共3道题.分值为22分. (三)试题难度定位:全国卷对函数与导数的考查难度相对稳定,选择、填空题中,有一道为中等难度,另一道作为选择、填空的“压轴题”进行考查;解答题均放置于“压轴”位置. 小题考点可总结为八类: (1)分段函数;(2)函数的性质; (3)基本函数;(4)函数图像; (5)方程的根(函数的零点);(6)函数的最值; (7)导数及其应用;(8)定积分。 解答题主要是利用导数处理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等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往往放在解答题的后面两道题中的一个.纵观近几年全国新课标高考题,常见的考点可分为六个方面:(1)变量的取值范围问题;(2)证明不等式的问题; (3)方程的根(函数的零点)问题;(4)函数的最值与极值问题; (5)导数的几何意义问题;(6)存在性问题。

考点: 题型1 函数的概念 例1 有以下判断: ①f (x )=|x | x 与g (x )=? ?? ?? 1 x -x 表示同一函数; ②函数y =f (x )的图象与直线x =1的交点最多有1个; ③f (x )=x 2-2x +1与g (t )=t 2 -2t +1是同一函数; ④若f (x )=|x -1|-|x |,则f ? ?? ??f ? ????12=0. 其中正确判断的序号是________. 题型2 函数的概念、性质、图象和零点(2017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理科第8题) 例 2、已知函数()() 211 2x x f x x x a e e --+=-++有唯一零点,则a = A. 12- B. 13 C. 1 2 D. 1 C 【解析】函数()f x 的零点满足() 211 2e e x x x x a --+-=-+, 设()1 1 e e x x g x --+=+,则()()211 1 1 1 1 1e 1 e e e e e x x x x x x g x ---+----=-=- = ', 当()0g x '=时, 1x =;当1x <时, ()0g x '<,函数()g x 单调递减; 当1x >时, ()0g x '>,函数()g x 单调递增,当1x =时,函数()g x 取得最小值,为 ()12g =.设()22h x x x =-,当1x =时,函数()h x 取得最小值,为1-,若0a ->, 函数()h x 与函数()ag x -没有交点;若0a -<,当()()11ag h -=时,函数()h x 和 ()ag x -有一个交点,即21a -?=-,解得1 2 a = .故选C. 例3、 (2012理科)(10) 已知函数 1 ()ln(1)f x x x =+-;则() y f x =

安徽省高考历史考试说明及知识点目标细化

2015年安徽省高考历史考试说明及知识点目标细化 根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内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安徽省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实际,确定历史学科的考试要求和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考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学科命题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阶段特征,古今贯通、中外关联,重视新材料的运用和新情境的创设,不拘泥于历史教科书的具体表述。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二考试范围 必修内容 古代部分 (一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郡国并行制到推恩令;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019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

2019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依照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2017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江苏卷〕命题将遵循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17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及《一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苏省《一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着力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从而有利于实施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二】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经历,是最差不多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进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进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明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依照一般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一般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一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苏省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学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依照江苏高考方案,另有加试内容。必考、选考和加试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甲、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学类文本。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差不多特征及要紧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究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能够选择合适的诗歌和戏剧作品。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浙江高考数学考试说明

浙江省2017高考考试说明 数学 (必修+限定选修)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数学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必考科目,数学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 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 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因此,数学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核要求 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突 出能力立意。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科 的考试,要发挥数学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以及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一) 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必修课程及限定选修课程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与其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能在有关的问题中加以区分。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简单模仿。 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用数学语言对相关问题进行描述,对比较、判别、讨论的过程作出恰当的表述。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掌握: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深刻的理性认识,熟悉相关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灵活运用相关知识与思想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具备综合利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或“能”相当于此层次的要求。 (二)能力要求 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数学学科考试既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又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综合应用能力。 (一)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通过对事物观察、比较、判断、分析、综合进行归纳、概括、抽象、演绎、推理,准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浙江高考各科考试说明大纲解析(汇总)

2013年浙江高考各科考试说明大纲解析(汇总)2013年浙江高考政治说明: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考核目标与要求”与2012年一致。 “考试范围”基本保持不变,个别考点有修正、调整。如《政治生活》原考点“走和平发展道路”,改成两个考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容”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条件”;又如《哲学》新增“认识和利用规律”等。 《经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考点最多,这与高考分值分布相关联。 复习建议: 1、高考样卷从试题结构、题型和分值看,与近两年基本一致。选择题(12题48分):经济模块3题,哲学模块4题(含漫画题),文化模块1题,政治模块1题,国家国际组织3题。主观题(5题52分):经济模块2小题(约20分),政治、文化、哲学模块各1小题(每题10或12分)。 2、考点注重基础性和主干性。可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3、命题素材的选取体现生活化和时代性,注重民生、环保、创新、科学发展等。 4、主观题问题的设置增加限定性条件,对知识考核的指向性更明确,考生必须精准审题,精准答题。 5、答案既要有书本理论术语,又要结合材料综合分析,语言组织注重术语化、逻辑化、条理化。 2013年浙江高考地理说明:考查综合能力 今年的模块内容与2012年基本一致,预测试卷整体结构和难度将与2012年基本一致。 四大考核能力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还将是今年地理高考主旋律。

复习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要自己体会、理解基础主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并根据知识间的联系,以一定的线索将其整合在一起,形成知识结构。 2、加强基本技能。最主要的是阅读和填绘地图、阅读和绘制图表以及进行地理计算。试题中有关图形的设问比重很大,赋分很高,而考生往往在图形考试中失分最多。 3、加强地理思维能力。正确理解题目所提供的文字材料和图表,提取有效信息,理解试题要求,明确考查意图,并对提取的信息内容展开深入分析和延伸解读。调动和运用储备知识,将试题要求和所学知识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进行选择判断,准确地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学会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描述和阐释相关事物。根据设问,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编制答案要求观点明确、事实清楚、文字准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并体现创新思维。 2013年浙江高考历史说明:选择题例题有变动 今年考试范围与2012年相比,唯一变动是删除“科学家李四光”考点。自选模块没变。 参考样卷的主观题例题没有变动,但选择题部分例题有变动。2012年参考样卷选择题中识记类题目占比较大,而今年理解类题占比上升。 复习建议: 1、今年的考试难度不会太大,会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关键是以课本为“本”,从“点”、“线”、“面”三方面突破,达到对基础知识的记准、记全、记牢的基本要求。 2、要把知识点化,扫除知识死角;利用目录、导语、单元小结等把内容线索化;把五本书融会贯通,熟悉几本教材中的交叉知识点。 3、必须“细水长流”,切忌“暴饮暴食”,临时抱佛脚既无助于深入把握大容量的内容,更不利于能力提升。 4、把练习与看书有效结合,及时反思。 2013年浙江高考生物说明:考点略有增加

2019年高考物理江苏卷(附答案与解析)

物理试卷 第1页(共18页) 物理试卷 第2页(共18页)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省) 物 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 1.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10,当输入电压增加20 V 时,输出电压 ( ) A .降低2 V B .增加2 V C .降低200 V D .增加200 V 2.如图所示,一只气球在风中处于静止状态,风对气球的作用力水平向右.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绳的拉力为T ,则风对气球作用力的大小为 ( ) A . sin α T B . cos α T C .sin αT D .cos αT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2Ω.断开S 后,电压表的读数为3 V ;闭合S 后,电压表的读数为2 V ,则电源的内阻r 为 ( ) A .1Ω B .2Ω C .3Ω D .4Ω 4.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12v v 、,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 ,地球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则 ( ) A. 121,v v v >=B .121,v v v >C .121,v v v <=D . 121,v v v <> 5.一匀强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上,t=0时刻,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水平射入该电场, 电场力对粒子做功的功率为P ,不计粒子重力,则-P t 关系图象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 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如图所示,摩天轮悬挂的座舱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座舱的质量为m ,运动 半径为R ,角速度大小为ω,重力加速度为g ,则座舱 ( )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

2019高考地理大纲及考试说明

2019 高考地理大纲及考试说明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 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 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 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 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 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对所列考试范围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 的要求。 必考内容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1.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安徽省高考物理 考试说明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物理学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 学习能力 强调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了解和体会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能阐明相关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等。 (二) 应用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楚其中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建立物理模型;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和各种资源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等进行表达分析。 物理学和数学的关系密切。高考试题的解答,不仅对几何、三角、代数、解析几何等有一定的要求,对极限、微元等思想方法也有初步的要求。 (三) 实验与探究能力 强调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操作,收集和处理数据,分析和表达等。 能独立完成附表(物理学科考试范围和要求)中所列的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合理地选择实验器材并进行实验,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能得出结论,并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处理问题,包括进行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以上几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2012年版)》中物理部分的要求和安徽的实际情况,物理学科考试内容包括物理1、物理2、物理3-1、物理3-2(电磁感应、交变电流)和物理3-4(机械振动、机械波、光)、物理3-5(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其中物理3-2、3-4和3-5模块的分值内容约占物理试题20%左右。具体考试范围和要求详见附表。 附表所列出的各个模块的内容可以单独成题,也可以根据中学物理教学要求合理地综合成题。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附表中用罗马数字Ⅰ、Ⅱ标出。其含义如下: Ⅰ表示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了解”和“认识”相当。 Ⅱ表示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理解”和“应 用”相当。 例如,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在附表要求栏中的要求是不同的,弹性势能的标记为Ⅰ,重力势能的标记为Ⅱ。两者的最大区别是:对弹性势能只要求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弹性势能与物体以及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在形变消失即恢复到原来形状的过程中弹性势能会释放出来,不要求运用关系式 22 1kx E p 进行计算 ;对重力势能的要求是必须知道其数学表达式,并能通过计算重力做的功来确定重力势能的变化。 虽然用Ⅰ标记的知识一般限于定性要求,对应这部分知识的考查要求一般不涉及定量计算,但是在各种题型中都有可能涉及到该标记的知识,只是对该知识的考查要求仅限于Ⅰ所标记的要求。 物理1 主 题 内 容 要说 明

2019年江苏高考数学考试说明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说明-数学科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学科(江苏卷)命题,将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既考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又考查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所必须的基本能力.试卷保持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1.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 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贴近教学实际,既注意全面,又突出重点,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在试卷中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注重知识内在联系的考查,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注重对中学数学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2.重视数学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数学基本能力主要包括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这几方面的能力. (1)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根据题设条件想象并作出正确的平面直观图形,能够根据平面直观图形想象出空间图形;能够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并能够对空间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2)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通过对实例的探究,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能够从给定的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 (3)推理论证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经获得的正确的数学命题,

运用归纳、类比和演绎进行推理,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的真假性. (4)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根据法则、公式进行运算及变形;能够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够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或近似计算. (5)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运用基本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 数学综合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求能够综合地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较为困难的或综合性的问题. 3.注重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 数学的应用意识的考查要求是: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构造适合的数学模型,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创新意识的考查要求是: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数学试卷由必做题与附加题两部分组成.选修测试历史的考生仅需对试题中的必做题部分作答;选修测试物理的考生需对试题中必做题和附加题这两部分作答.必做题部分考查的内容是高中必修内容和选修系列1的内容;附加题部分考查的内容是选修系列2(不含选修系列1)中的内容以及选修系列4中专题4-2《矩阵与变换》、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4-5《不等式选讲》这4个专题的内容(考生只需选考其中两个专题). 对知识的考查要求依次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在下表中分别用A、B、C

安徽高考各科说明大纲解析(汇总)

2013年安徽高考各科说明大纲解析(汇总) 2013年安徽高考语文说明:名句名篇可少默写4篇 【变化解读】 1、相比较2012年,2013年的语文科考试说明在文字表述上变化不大,主要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范围由原来的32篇减为28篇。背诵默写篇目撤下了《出师表》《渔家傲》《己亥杂诗》《师说》《醉花阴》《蜀相》六篇,增加了《使至塞上》《天净沙·秋思》两篇。 2、在考查方式上,保留了论述类文章阅读中的5道非选择题形式样题,涵盖4个小考点,保留了文学类文本阅读、诗歌鉴赏中的选择题形式样题;在题例内容上,换去了部分老题,补充了2012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语文卷中的精题17题。 【复习建议】 1、充分研究考纲中的例题,把握命题特点。如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中的例1,撤去了去年图文转换中的标识题,改为图文转换中的图表题,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能力。例2撤去了去年的根据语境填写内容题,改为根据语境修改题。在复习时注意依纲引例,以例悟法,以法导练,以练化能。 2、充分把握教材知识,重视课内外衔接。字词、名句、文言都是后期回顾的重点。有效复习必修选修教材,注意选修课程内容的考查比例15%,构建相应知识体系。同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强化课内外衔接。 3、充分总结解题思路,注重答题技巧。平时教学加强小题训练,稳定基本得分点。专题教学突出阅读大题训练,减少失分点。作文教学突出系统训练,提高写作的适应性,如:文体的过关训练;结构的优化训练;破题点题能力的强化;语言的美化工程;热点素材的处理能力;整理写作素材等。 2013年安徽高考数学说明:立体几何删一个知识点 【变化解读】 1.立体几何部分,删除了“会用中心投影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 2.概率统计部分,对独立性检验由“初步简单应用”改为“简单应用”。近几年安徽省在这块一直没有出题考查,所以这次变化值得重视。 3.对例题进行了更换,引入了2012年各地高考真题。所举例题数目没变,选择题举例30道,填空题举例15道,解答题举例18道。附录改为2012年安徽数学理科典型试题分析。

2019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解析

2019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解析 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A. 井田制度松动 B. 世袭制度解体 C. 抑商政策弱化 D. 礼乐制度崩坏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用13块耕地……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可知土地成为可以交换的私有物品,说明土地私有制出现,土地国有的井田制度松动,故选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矩和裘卫之间的商业交易,没有涉及到世袭制度的变化和对商业的抑制,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才出现的,故排除BC项;矩和裘卫之间的交易和礼乐制度无关,故排除D项。 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 实行察举制度 B. 独尊儒家学说 C. 实行郡国并行制 D. 全面推行郡县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代出现了诸侯威胁中央的状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由于汉初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的,故选C项;

察举制度是选官制度,独尊儒家学说有助于思想统一,这两项措施都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AB项;全面推行郡县制度不符合汉初的实际情况,故排除D项。 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 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 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是皇亲国戚或者宗室子弟,但他们都在科举考试的考场上屡屡碰壁,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故选D项;科举考试不注重考生诗才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排除B。材料只涉及到科举考试这一个方面,并没有体现中央对宗室特权的剥夺,排除C项。 4.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 A. 商税成政府收入主要来源 B. 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 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D. 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稍稍繁盛……皆取办于一镇之内”可知当时黄池镇一个市镇就能满足官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