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城市滨水区的视线分析_郑安生

城市滨水区的视线分析_郑安生

城市滨水区的视线分析_郑安生
城市滨水区的视线分析_郑安生

图1

图2 

焦点,对游人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常见的对景主要包括喷泉、雕塑和对岸的建筑(图1)。

1.2 建筑群

为保证尽可能多的建筑能观赏到水域景观,在平面布局上,滨水建筑应保持前后错落布置(图2),以争取了最大临水视角;在立面形态上,滨水建筑注意两岸视线上的联系。

2.1 视线的延续

通过垂直于河道的街道视廊对河两岸视觉延续

的分析,能为景观节点的选址提供重要的参考。如

图4中的圆点所示的位置都具有成为景观节点的可

能性。

图4

图1上海外滩的街道视廊的对景为东方明珠

图3

图5

图6

图12 法国凡尔塞宫中轴线上起图7

3.3 水体形状

3.3.1 岸线

滨水区往往具有优美流畅的岸线,其中凸出和凹入的部分是组织景观的关键之处。凸出的岸线是塑造视觉中心的最佳场所,同时亦具备更广阔的视野,这一位置是滨水岸线的重要节点。凹入的岸线,本身即具有内向的环境构成,容易3.4 观景停留点

观景停留点是指能获得良好景观视野的位置,它是进行景观节点选址的重要依据。在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中,我们需要进行观景停留点的选址,如图7以合肥南淝河为例,具体步骤如下:

图13

图8

图9

图11图10图12

图14

上海市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案

上海市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案 上海市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案 项目名称:上海市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 设计单位:美国 北京都市筑景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 设计类别:城市设计 建设地点:上海 场地面积:15公顷 委托单位:上海市规划局 设计时间:2007年5月至2008年1月 外滩滨水区无疑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空间之一。为了迎接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改善外滩地区浦江沿岸的交通状况,上海市政府决定将目前外滩沿岸繁忙的过境交通引入地下,将地面道路改造为双向四车道,以释放地面城市空间,并以此为契机对外滩滨水区进行一次较高标准的改造,营造标志性的城市空间形象,使之符合上海外滩的国际地位。为此,上海市规划局及相关领导单位组织了十家单位参加的国际竞赛,为上海外滩滨水区的改造集思广益,提供思路。在两轮的评选中,由美国波士顿建筑事务所与北京都市筑景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组成的设计联合体提交的方案均获得了甲方和评审专家一致评选的一等奖方案。 在外滩沿江步行道上缓步徐行是如此令人难忘。越来越多的上海本地居民和来自全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游人享受着这种经历。沿着整条步道,我们看到的不但是20世纪初期上海最动人的部分,而且见证了新上海的崛起——在发展中的世界级大都会,一个代表21世纪都市面貌的城市。但是,目前在这1.8长的滨水步道上的沿江游览似乎基本上只是在观望:游人可以回望外滩的历史建筑,或是隔江远眺浦东的雄伟。但是在整条步行道上,几乎没有途径可以直接地参与到城市的动感和活力中去。因此目前的外滩更多的是“供游客游览的外滩”,而缺乏“供上海市民日常享用的外滩”的性质。随着外滩成为日益重要的公共空间,这里呼唤更多更丰富的城市与水岸边缘之间的垂直联系。 外滩旧时的图片展示了昔日水滨和城市间的这种“垂直联系”, 有时是船坞和码头,有时是桥梁和跳板。我们规划理念的核心就是唤回这种城市与水域之间强烈的动感。实现这一理念的基础是对交通空间的改造,过境交通的地下化可以释放出城市空间,也使得外滩区域的交通更本地化,减少了繁忙交通对城市空间的

滨水规划优秀设计案例

滨水规划优秀设计案例 篇一:滨水植物景观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滨水植物景观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四川内江市谢家河湿地公园及甜城湖滨水植物景观 驳岸在滨水植物景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水陆过渡的主要界面。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驳岸形式设计出不一样的滨水植物景观,所以驳岸可以决定植物景观营造的形式和规模。内江谢家河湿地公园的驳岸设计是一大亮点,虽为人工打造但主要用石材和少量混凝土堆砌而成,最终以卵石缓坡入水,这种设计既承担了重要的防洪功能,又巧妙地柔化了河岸,保留自然水体的特点,尽可能的提高了人们亲水的可能性。与之对应的植物设计,则采用自然式水体的配置方式。设计使用了丰富的乡土滨水植物,河岸两边种植了柳树,形成整体骨架,周围配置紫叶李、木芙蓉等开花树种,再依次向水体方向配以美人蕉、万年青、迎春等花灌木以及菖蒲、再力花、鸢尾等水生植物,并将它们按照自然群落的结构设计,以乔、灌、草的结合方式,形成了具有物种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多层次的生态景观带。见图3-1 图1 内江市谢家河湿地公园 采用大量乡土树种是内江甜城湖湖岸植物种植设计的特色,根据实地调查发现,共有木本植物约80种,其中乡土树种或是已经驯化了的树种达50种以上。其中常绿乔

木有桉树、杜英、女贞、枇杷、大叶榕、小叶榕、香樟等;落叶乔木有合欢、枫杨、二乔玉兰、鹅掌楸、梨、梅、毛白杨、构树、无患子、桃花、刺槐、梧桐、垂柳、银杏等;常绿灌木有枸骨、杜鹃、海桐、夹竹桃、金边黄杨、春羽、石楠、法国冬青、山茶、狭叶十大功劳、阔叶十大功劳、南天竹等;落叶灌木有紫荆、蜡梅、紫薇、贴梗海棠、木芙蓉等;藤蔓植物有紫藤、爬山虎、迎春、多头蔷薇等;竹类植物有紫竹、早园竹、小琴丝竹、黄金间碧竹等;水生植物有再力花、鸢尾、菖蒲、水葱等。 这样的植物配置既保证了湖岸景观的观赏特性,又能更快、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充分体现了植物景观设计中的自然生态原则。见图3-2、3-3、 3-4 图2内江市甜城湖湖岸植物景观(1) 图3内江市甜城湖湖岸植物景观(2) 图4内江市甜城湖湖岸植物景观(3) 甜城湖湖岸植物种植造景的另一特色就是观赏和实用并重,充分发挥植物群落的生态效应。整个甜城湖湖岸拥有贯穿全境的亲水步行道、石板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并与种类、大小、姿态、色彩和疏密不同的植物群落像珍珠项链般者串连起来,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视线效果和感受,形成了一个优美、和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滨水景观。见图3-5

城市滨水住宅区设计探析

城市滨水住宅区设计探析 摘要:本文以我国城市滨水区建设的热潮为背景,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分析滨水住宅区与城市滨水区的关系、设计原则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滨水住宅区;城市设计;整合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建设的高潮时期,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排放的叠加影响,许多城市滨水区的环境容量和生态不堪重负,另一方面,一味地追求功利的开发,侵吞着城市仅有的水空间,优美的生活岸线受到污浊的工业区的排挤,造成了人与水的疏离,滨水区的特色景观丧失殆尽。随着环境时代的到来,在城市滨水区对水体的简单利用,渐进为高层次的开发,形成了人口、经济向沿江、沿海聚集的倾向。为充实与更新城市风貌特色,滨水区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重新成为今日城市设计的重点。 滨水区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及技术等多个层面,也就是说从策划、规划、城市设计到项目的技术经济等问题要统筹考虑,这已经远远超出“设计”这一层面,虽然设计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从设计的内容来讲,滨水区的开发也包括公共服务设施、休闲娱乐设施、绿地景观及滨水住宅区等。在漫长的滨水区开发中,住宅的建设是最大量的,也是最贴近市民生活的城市要素之一,更是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环境特色的要素之一。但是,在国内滨

水住宅区建设的局限性凸显无遗,比如说住宅区建设各自为政,缺乏对滨水地区的整体性研究;过分强调自身的小环境建设,而无视城市其它区域对滨水环境的共享性等等。 作为城市中最大量的建设内容,住宅的建设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滨水区的住宅开发更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而具有独特的魅力。 1、我国滨水住宅区历史概述 自古以来,水与人类的居住生活息息相关。由于生存、生活、生产的需要,原始的定居点一般都靠近自然水系。如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点多在靠近河流的较高台地上;长江中下游由于地势较低,水道纵横,居民点多在靠近水的墩上。居民点沿水岸发展的情况,国外也是这样,如埃及的尼罗河两岸及巴比伦的两河流域。 这些地域的自然生态条件及其要素(如气候、地形地貌、水体、植被等)对人类聚居环境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滨水聚落不断发展演化形成了古代的城市及城市居住区,富有特色的滨水居住文化及建筑风格源远流长。如在江南,沿河的住宅区表现为网状的前街后河的布局特点,形成特殊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居住风貌。 八十年代以前,我国滨水居住区规划与设计多着眼于满足居民一般性生活需求。滨水居住区不能充分利用滨水地区景观、生态、气候等多方面优势,使滨水居住区丧失了地域文化特点。并且由于滨水区的工业发展、建设失控、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建设性的破坏因素,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成了人们不愿接近的区域。

城市设计经典案例分析及启发

城市设计经典案例分析及启发 ——以巴尔的摩内港区改造案例为例2013级住建厅研究生班城市建设与规划专业张蕾 摘要:巴尔的摩内港区改造为城市滨水区设计经典案例,我们将通过对巴尔的摩内港区改造案例的分析与研究,从中找到对于城市滨水区设计新的启发。 关键:巴尔的摩内港区城市设计滨水区分析启发 1.项目背景 巴尔的摩是美国大西洋沿岸重要的海港城市,它位于切萨皮克湾顶端的西侧,离美国首都华盛顿仅有60多公里,港区就在帕塔帕斯科河的出海口附近。从这里经过海湾出海到辽阔的大西洋还有250公里的航程,但由于港口附近自然条件优越,切萨皮克湾又宽广,航道很深,万吨级远洋轮可直接驶入巴尔的摩港区。这个港口属于马里兰州,向来是美国五大湖区、中央盆地与大西洋上联系的一个重要出海口。 巴尔的摩现在是美国经济发达的东北区的著名海港之一,港区的自然、经济条件非常优越。它有纵深的港湾、口袋形的入口、很长的码头和适中的地理位置,港湾内潮差小,港区水深15米,航道深达20米,冬季最冷时也因受大西洋暖流影响从不结冰,不影响船只出入港口。目前港内已建成多处现代化防波堤和凸堤码头及深水泊位,密集的铁路线和公路线深入到港区,现代化、机械化作业水平相当高。

港区北面靠近巴尔的摩市中心区一带有一些高大的烟囱直耸云霄,这里有火力发电厂、化工厂和冶炼厂,港区南部和西南部是造船、军火、机械工业和铁路站场集中的地区。铁路干线将工厂区与码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为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提供了十分便利的运输条件。 巴尔的摩市中心和内港区地图 2.历史沿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经济结构转型,重工业衰退,巴尔的摩市中心逐渐衰落。巴尔的摩港区日益萧条,码头仓库空闲,城区的楼宇空置,街道上呈现出颓败的景象。 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巴尔的摩内港区一直不断地进行改建和重建,内港区的面貌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成为整个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榜样。

浙江丽水市滨水区城市设计

我国城市滨水区开发与城市设计的研究、应用与实践,就内容而言,在设计层面上,比较重视对城市滨水区整体形象和环境设计的研一究,比较注重城市功能的调整和探讨;在应用层面上,却较少涉及对城市滨水区设计实施策略和开发管理的研究。大多数作品仅停留在空间塑造的“一维”视点,缺少从城市经济、城市开发、规划管理、法律法规、行为心理、社会文化等“多学科、多维视角”地进行综合研究。本专辑所收录之案例正是面对当前滨水区开发所做的思考,试图探寻当前适合地方特色的滨水地区开发之路。 浙江丽水市滨水区城市设计 项目类型:修建性详细规划 主要负责人:卢济威 主要设计人员:王一、宋云峰、周虹、马荣军、王萌、柏春、王敏洁、王藤、李正、 袁铭、陈康诠、成栋、于弈 规划用地面积:205.5公顷 项目地点:浙江丽水 项目完成时间:2003年8月 项目获奖情况:2005年度上海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 2004年度同济规划院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 规划设计简介:本规划根据丽水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在研究城市环境资源 和存在问题等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丽水市滨水区城市设计的具体目 标与构思。 (1)建立以大溪为中心的山水生态城市核心 整合城市、建筑、景观等要素,形成南山、北城总体格局的环大溪景 观体系。在建筑群体布局和建筑单体空间形态的塑造上,强调与自然 山水资源的结合。不但做到城中有山、城中有水,更力求体现出山上 有宇,水中有屋的山水城市特征。 (2)建设丽水市的城市起居室 充分发挥和利用滨江的环境资源优势,把市民活动同滨江环境结合起 来,通过大量的休闲服务设施和良好的景观设计,吸引大市民日常活 动,使之成为丽水市的城市起居室,为滨江发展注入活力。 (3)促进丽水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通过城市设计,提供满足各种不同层次游客需求的住宿、休闲、娱乐 活动设施,吸引游客停留,使滨水区成为丽水市域范围内旅游活动的 中心区域。 长期以来,城市滨水区都被简单地作为休闲绿化带进行营造,本城市设计进一步探讨:如何充分利用滨水资源,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公共活动,振兴经济和发展旅游产业。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全国两个地级生态示范区之一,总体规划定垃为生态城市、山水城市。早在隋开皇九年,这里就设处州治,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金温铁路从丽水通过,金丽温高速公路将于2005年建成。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发展蒸蒸日上。丽水市区四面环山,万象山位于中部,颐江上游的大溪从城南流过。计划2e05年在江的东侧下游建成开潭水坝,大溪水位标高将上升到47.5m,平静而清澈的湖面是丽水市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 2003年大溪北岸由水利部门建成防洪堤,设近水平台和坝顶平台两个层次,近水平台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从自然角度分析要点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从自然角度分析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从自然角度分析 上传:老四时间:2005-5-8 阅读:164 次 自从20 世纪60 年代美国著名景观规划师麦克·哈格提出“设计遵从自然”的景观规划理论并进行了大量的设计实践以来,尊重自然过程、依从自然过程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已经被国际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界普遍接受和应用。 1 城市滨水区——城市与自然共同作用的地带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地想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其特点是水与陆地构成环境的主导要素。”它是城市中自然因素最为密集,自然过程最为丰富的地域,同时这里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 水滨空气环流过程,河流水文及地貌过程,水滨生物过程是发生在滨水地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三种自然过程,也是对城市等人类聚居环境质量影响最大的三种自然作用力。因此,城市滨水区的规划设计应该深入了解以上三类自然过程,挖掘出与之适应的各种自然形式,并制定出具体规划和设计的策略。 我们首先从对未受人工干扰的自然状态的滨水地带的分析入手,探索三种自然过程和对应的自然形式之间存在的适应和契合关系。 2 滨水区的自然过程与自然形式 2.1 滨水区空气环流自然过程 在滨水地区,由于水陆下垫面的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与反射程度异不同,大面积的水体吸收和存储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由于水体的热容大于陆地,其升温和降温速度都远远慢于陆地,从而在两者上部出现空气环流,产生我们通常在水边都能感到的凉爽、清新、湿润的“水陆风”。滨水区水陆之间的这种空气环流过程通过把太阳辐射热转化为潜热,减弱了地面温度的骤变,发挥了天然空调器的作用。对于夏季和底纬度地区,这种气候过程正是水滨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最为明显的一个气候优势。另一方面,无论是河流、水库、还是湖泊、海湾,朝向水面方向的水滨空间都呈开敞形式,正好适应并促进了水陆之间的空气交换过程。 2.2 滨水区生物自然过程 河流滨水地带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环境的交界地区被生态学家称为生态交错带(Ecotong),这里物质、能量的流动与交换过程非常频繁,因此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很高,河流滨水地带处于水陆交界边缘,正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与这种生态过程相适应,水滨的植被表现为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的自然群落形式。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 学院建筑学院 专业城市规划 班级 09级1班 姓名邓婵 学号 090040106

重新定位,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在开发等,使其成为城市的重要场所。 新区开发时期随着城市的拓展,城市化地区的扩大,原有的并不承担城市主要功能的滨水地区,需要从头开始,创造一个满足城市功能,市民生活需要的滨水地区。 景观环境 改善滨水地区的景观环境,提升景观品质,创造更吸引人的景观环境面貌以为城市的各项功能服务。 公共性 全市居民共同享受地区,倡导“水滨公有”“亲水为公共权益”等设计理念。 混合性 提倡滨水功能的多样性和混合性,滨水地段分层分段,综合利用,同时提倡滨水活动的多样性。 亲水性 创造亲水的公共活动空间,亲水的活动内容(包括水上活动),同时设置亲水设施,营造亲水的视觉感受。 特色性

滨水地区的规划设计要充分体现地域性,本土性特色,要体现具体场地环境特色。 安全性 城市的滨水地区要满足城市的防洪要求,滨水地区要保证安全。 注重生态景观 滨水地区要更加注重绿化,对于生态环境(如湿地等)需要加强保护。 城市设计的土地利用 1.大多数城市滨水地区位于城市的中心区域或重点区域,其与整个城市的功能布局,交通组织等关系密切,不能单独考虑,需要从整个城市的层面整体研究把握。 2.有意义的城市场所离不开丰富的活动,滨水地区的“人气”极为重要,其土地利用上不宜功能单一,应力求综合性和多元化,满足不同的需要,尤其是应该考虑三产的要求。 3.充足的绿地,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滨水地区的绿化数量,品质均应当高于其他城市普通地区。 城市设计的空间形态 1.一般来说,滨水地区应当突出水面开场

【规划】滨水规划优秀设计案例

【关键字】规划 滨水规划优秀设计案例 篇一:滨水植物景观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滨水植物景观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四川内江市谢家河湿地公园及甜城湖滨水植物景观 驳岸在滨水植物景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水陆过渡的主要界面。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驳岸形式设计出不一样的滨水植物景观,所以驳岸可以决定植物景观营造的形式和规模。内江谢家河湿地公园的驳岸设计是一大亮点,虽为人工打造但主要用石材和少量混凝土堆砌而成,最终以卵石缓坡入水,这种设计既承担了重要的防洪功能,又巧妙地柔化了河岸,保留自然水体的特点,尽可能的提高了人们亲水的可能性。与之对应的植物设计,则采用自然式水体的配置方式。设计使用了丰富的乡土滨水植物,河岸两边种植了柳树,形成整体骨架,周围配置紫叶李、木芙蓉等开花树种,再依次向水体方向配以美人蕉、万年青、迎春等花灌木以及菖蒲、再力花、鸢尾等水生植物,并将它们按照自然群落的结构设计,以乔、灌、草的结合方式,形成了具有物种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多层次的生态景观带。见图3-1图1 内江市谢家河湿地公园 采用大量乡土树种是内江甜城湖湖岸植物种植设计的特色,根据实地调查发现,共有木本植物约80种,其中乡土树种或是已经驯化了的树种达50种以上。其中常绿乔木有桉树、杜英、女贞、枇杷、大叶榕、小叶榕、香樟等;落叶乔木有合欢、枫杨、二乔玉兰、鹅掌楸、梨、梅、毛白杨、构树、无患子、桃花、刺槐、梧桐、垂柳、银杏等;常绿灌木有枸骨、杜鹃、海桐、夹竹桃、金边黄杨、春羽、石楠、法国冬青、山茶、狭叶十大功劳、阔叶十大功劳、南天竹等;落叶灌木有紫荆、蜡梅、紫薇、贴梗海棠、木芙蓉等;藤蔓植物有紫藤、爬山虎、迎春、多头蔷薇等;竹类植物有紫竹、早园竹、小琴丝竹、黄金间碧竹等;水生植物有再力花、鸢尾、菖蒲、水葱等。 这样的植物配置既保证了湖岸景观的观赏特性,又能更快、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充分体现了植物景观设计中的自然生态原则。见图3-2、3-3、 3-4 图2内江市甜城湖湖岸植物景观(1) 图3内江市甜城湖湖岸植物景观(2) 图4内江市甜城湖湖岸植物景观(3) 甜城湖湖岸植物种植造景的另一特色就是观赏和实用并重,充分发挥植物群落的生态效应。整个甜城湖湖岸拥有贯穿全境的亲水步行道、石板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并与种类、大小、姿态、色彩和疏密不同的植物群落像珍珠项链般者串连起来,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视线效果和感受,形成了一个优美、和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滨水景观。见图3-5 图5内江市甜城湖湖岸植物景观(4) 图6为一个重点设计的植物景观节点,遵循主次分明的设计原则。 图6内江甜城湖湖岸植物景观(5)

生态城市建设案例分析分解

生态城市与人居环境关键技术设计 课程作业1 案例分析 姓名:卢程 班级:1334501 学号:1133450116 提交时间:2016年10月8日

基于生态示范的乡村公共空间修复 ——广州莲麻村生态雨水花园设计 一、背景介绍 广州莲麻村生态雨水花园位于广州市从化区莲麻村村委会附近,包括村委会前已经硬化的场坝及南侧的空地,基地面积670m2。项目于2015年7—8月开始设计,整体于11月竣工。接手项目时,村委会前场坝空间局促单调。缺少活动及休憩设施;南侧空地原为废弃鱼塘,由于地势低洼,周围多个雨水口汇集于此,造成常年积水加之垃圾倾倒遍地无人清理,成为影响周围环境和村民生活质量的问题地块。 莲麻村近年实施雨水工程和管线铺设,但由于沿用建设城市的惯性思路,地面过度硬化,农村区域又缺少人员及时管理维护,每逢雨季,地表径流大面积滞留,无法及时存蓄下渗到周边的自然土壤。在推进现代化市政设施建设同时,设计中忽视必要的生态措施,使自然生态的乡村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依靠排水管道的雨洪管理方式不能完全“代谢”;由于硬质化造成地表水土流失、局域本底环境改变、本地植物凋零等生态问题。 二、项目概述 设计以水为切入点。针对场地问题,试图塑造亲切闲逸的邻水活动空间,重拾岭南乡村以水叙事的传统,探索乡村公共活动与生态景观的融合。 生态雨水花园设计将雨水对抗变为和谐共生,充分利用广州地区降雨充沛、气候湿润的特点,形成雨季旱季差异性景观,将环境教育、生态示范与景观结合。 三、主要特点分析 1)通过打破场地边界,将鱼塘与村委会广场连接为一体,破除村委会的行政化印象,提升村委广场的亲和力;增加滨水活动及亲水空间,将原本局促的车行道转弯予以拓展,提高舒适度;植入景观构筑,改变原有视线焦点,将人的活动引入场地,丰富场地的空间形态。 2)运用海绵效应,就地化解矛盾。将雨水就地蓄留、就地消化旱涝问题,即通过简单的挖方和填方,解决低洼地的积水问题。形成了洼地与高岗地相结合的“海绵”系统。将雨

浅谈滨水区空间设计

浅谈城市滨水区空间设计 摘要:针对滨水地区是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 ,通过对其特点总结及实例分析 ,提出了滨水区城市设计应突出滨水区在城市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营造亲水空间 ,重视滨水空间的可达性与整体性的策略 ,从而创造出满足人们需求的滨水空间。 关键词:滨水区 ,空间设计 ,亲水空间 对欧美发达国家而言 ,城市滨水区建设是伴随着旧城改造应运而生的;对我国来说 ,城市滨水区建设是城市化运动中的又一个新亮点 ,是继步行街、城市广场、景观大道等城市热点之后的新热点。在城市设计中 ,城市滨水区属于开敞空间的一种 ,作为一种连续的线性元素 ,城市滨水区与城市街道、广场、标志物等都联系紧密 ,对它的投入和建设往往可以拉动周边地区的土地价格 ,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1 .滨水区的范围 从规划用地的角度 ,可以将滨水区分为 3 个区域:水域区 ,公园区和公共区(见图 1) 。 1)水域区是指从岸边延伸 至水面的一段水域带 ,其功能 以水 2)面活动为主。2)公园区是 指临近水域的一片陆地范围 , 一般以滨 3)水道路为边界 ,功能以休闲、运动和观赏水景为主。3)公共区由临近公园区的土地组成 ,以居住用地和公共性用地为主。在城市滨水区 ,开敞空间的基本形式可以概括为:水域空间 ,滨水绿化公园(包括滨水广场 ,滨水人行步道等) ,滨水区街道及附近的公共设施等。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 ,随着滨水区生产功能的下降 ,游憩功能得到提高。随着城市中水运地位的下降 ,滨水区内的码头、船坞、仓库、工厂等设施遭到废弃 ,使得滨水区的用地性质有了功能转换的可能性。同时 ,城市居民对自然的向往 ,也使人们逐渐认识了滨水区的景观价值。 2 .对滨水轮廓线的控制

滨水景观案例分析

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世界景观佳作鉴赏案例分析二 滨水长廊景观East Bayfront Water’s Edge Promenade

一、滨水区简介 一、滨水区定义 城市中陆地与水域相连部分一定区域的总称,包括水域、岸线、陆域三部分。 二、滨水区特点: 1、群众聚集的大型场所; 2、它是公有的,所有人都可以进入; 3、是公共活动 的场所,其尺度与场地为广场定位中的各种功能提供足够的场所。 三、滨水区城市 城在水中:威尼斯、厦门城在水边:纽约、多伦多 水在城中:伦敦、巴黎、上海 伦敦泰晤士河巴黎塞纳河悉尼港湾上海浦江里昂罗纳河广州珠江 旧金山39号渔人码头上海渔人码头罗马台伯河 四、滨水区设计要点 1、设计要点 1)、滨水区域是城市中的特定空间地段,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海洋相邻的余地或建筑区域。2)、对象为公共建筑,城市中邻近水体的空间构成物及其所限定的公共开放空间坏境,,它由向公共开放的自然坏境和人工坏境组成。 2、滨水区环境特征 1)、滨水区一般是所在城市的开发与城市中心发展的重点依托;2)、空间的近水性;3)、人性化;4)、包括可见物质与不可见的文化品位与社会意识;5)、桥梁不仅联系两岸,同时也是视觉中心;6)、由于直接滨水,具有比其他开放空间更外向的特征;7)、交通的通达性,一般与城市中心有合适的距离。 五、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成功的因素 滨水区开发动力 (1)、经济因素(2)、社会因素(3)、坏境因素(4)、文化因素(5)、政策因素 成功要素 (1)、深思熟虑的开发政策(2)、周密的规划,新颖的设计 (3)、主体建筑是关键(4)、重视管理,保持并谁去吸引力 二、滨水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滨水长廊景观 East Bayfront Water’s Edge

浅谈城市滨水景观发展趋势及成功案例分析比较

浅谈城市滨水景观发展趋势及成功案例分析比较 【摘要】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中,河流成为了重要的资源和环境的载体。河流关系到城市生存,制约着城市的发展,是影响城市风格走向的重要因素。现今,滨水区的建设着重考虑的是经济层面和城市发展问题。主要以实现城市塑造城市形象、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目的。从文化、空间、生态和载体是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四要素出发。 【关键字】滨水景观;景观节点;地域文化;景观长廊 1 城市滨河景观发展趋势 21世纪前的滨水区开发侧重于滨水环境和景观形象的建设,通过改善滨水区整体的环境、交通等,从而推进城市产业及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为居民提供营造一个良好的娱乐、休闲空间。现今,滨水区的建设着重考虑的是经济层面和城市发展问题。主要以实现城市塑造城市形象、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目的。具体从文化、空间、生态和载体是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四要素出发,并从历史文脉、自然梯度开发、生态系统以及水上旅游开发的体系对其进行阐述。 1.1 保持河流生态的完整性 河流在大自然中流淌,陡峭的河岸与平缓的河岸交替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水中鱼儿清晰可见,树木草丛的倒影掩映与水中。但随着城市发展的推进,现在这种美景正在逐步消失,所以,保护自然状态的河流迫在眉睫。

如今河流治理中,多采用更换河流护岸的形式和材料,来减少河流水流的下渗,这样切断了与自然环境联系的人工河道,势必会给自然景观和动植物群造成破坏。因此,现在河道治理越来越趋向“多自然型”的河道改造。例如,不将城市割裂,保持其原生态完整性,保留河流中接近自然状态的部分,进而营造出自然河流形态。同时,保留河道原有风貌,,以生物固坡代替工程固坡。一条自然的河流,必然有凹岸、凸岸,有深潭、浅滩和沙洲。这样的河流优势有:为多种生物创造适宜生态环境,给多样性景观打下基础;减低河流流速,蓄洪函水,消弱洪水来时的破坏力;展示自然之美,为人类提供亲近自然的诗意美感。 1.2 历史文化背景引入滨河景观 凡是国际上著名的城市,总有一条著名的河流与之相伴。在欧洲,多瑙河孕育了两岸我们耳熟能详的城市群;而在国内以华东为代表,黄浦江与东海催生出了上海。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中,河流成为了重要的资源和环境的载体。河流关系到城市生存,制约着城市的发展,是影响城市风格走向的重要因素。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以文化旅游为导向,重新审视历史建筑和景观保护改造。例如,悉尼邻近港湾的岩石区,不但将历史遗存保护的很好,同时还凭借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物质景观有效地促进了旅游业发展长足的发展。 滨水区往往城市发展的源头,是城市发展和特色形成的基础,也 是城市文化得以融合和沉淀的主要场所。因而,城市河流设计不仅

滨水景观、湿地案例

美国格林湾福克斯河滨水景观 1、The City Deck是一项多期的改造项目,位于威斯康星州的格林湾,设计公司为StossLU。场地原被用作停车场,附近的建筑都背着河岸建造,几乎没人愿意来。 2、这项重新规划的工程旨在城市街区与福克斯河之间创造一个富有活力、适合多样活动的城市开放空间,改善城市与河流之间的生态多样性。 3、改造后的福克斯沿岸已经成为该地区居民休闲、活动的好去处,沿河休息空间与街道有着良好的衔接,也适合大型集会。 4、本案设计的难点是如何重新将城市街道联系起来,创造新的富有活力的开放空间,所以必须考虑与现有街区入口的衔接,与建筑的关系及创造多样的活动空间。 5、翻折的木坐凳在该滨水空间中被大量使用,形成了一大特色,翻折的木坐凳好似木平台在竖直方向的延伸,巧妙的处理手法让木坐凳活了起来。 6、翻折的木坐凳既有往外倾斜的,也有向内倾斜,为不同的使用者提供各种可能性,宽阔的坐面还能满足两面就坐,一面看的河面风景,一面看行人的活动。

1、多边形挑出的木平台对应着该区域,该挑台造型与河岸、道路都有着很好的结合,所以整体看还是很和谐的。 2、设计师巧妙地将照明与翻折木坐凳结合,实现了见光不见灯的设计效果,而线性灯带也 为夜间的行人提供很好的引导。 1、设计师在该地块设计中多次运用了翻折设计的手法,这种将地面和竖向结合的减法设计既赋予了设计元素以生命,看起来也极富雕塑感。 2、钢丝绳沿河护栏的好处就是远远看去它好似不存在,既起到了安全防护的作用,同时还 能尽量减小对沿河观景视线的干扰。 3、木铺面的对缝处理,也能让水平与竖向的木铺自然有机地融为一体。

1、不同的斜面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但都是在同一个场地,同样的材质。翻折手法在该场地设计中运用得非常成功,简洁实用,前面的草地提供了很好的缓冲区。 2、这是盖天柯先生用翻折的木质平台设计的上海创智公园(Kic Park),利用翻折构成不同斜面的的手法成功地创造出有趣且很受欢迎的街角公园。 3、与此处暗藏在坐凳下的线性照明不同,创智公园采取的是地埋灯的点状照明,从场地来 看也是合理的,毕竟滨江景观是线性空间,而街角公园是点状绿地。

城市尺度滨河地区规划策略探索——以济宁三河六岸战略规划为例

城市尺度滨河地区规划策略探索 ——以济宁三河六岸战略规划为例 刘律孙烨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与社会进步,滨河地区开发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质与市民满意度,带动开发的核心手段之一,已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但国内现有滨河地区规划探索集中在微观节点尺度和中观区段尺度,对于宏观城市尺度的规划实践和理论总结较少。本文结合在济宁的规划探索,提出城市尺度的滨水区规划应抓住找主题、理结构和定原则三项核心规划策略,其中找主题强调从自然、功能、文化与城市四个角度分析河流特征,找准三河的主题定位;理结构在梳理城市功能板块与河流关系基础上,对河流进行区段划分,并找出滨河地区与城市功能相耦合的战略重点地区;定原则是根据三河特点,梳理滨河功能、滨河界面、公共空间、景观风貌、交通系统与水系统六大系统的设计原则,并据此对下一层次控规、城市设计与景观设计提出设计控制要求。文章最后对城市宏观尺度的滨水区规划技术和后续技术探索要点进行总结与思考,为今后类似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尺度;滨河地区;规划策略 1.滨河地区研究综述与概念界定 1.1 研究综述 随着城市发展与社会进步,滨河地区开发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质与市民满意度,带动开发的核心手段之一,已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相关的规划实践与理论总结也日益增多。 实证研究方面,吴俊勤等(1998)提出了城市滨水空间规划和设计的模式,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了城市滨水区的规划设计尝试。陈圣泓(2007)以常州新运河为依托,将滨河地区规划为集文化娱乐、游憩购物、商业办公、生活居住和产业开发等公共空间功能于一体的滨水生态新城。陈林波(2008)以西安浐河的滨河地区为例,将水域空间、堤岸空间、绿化空间和滨河道路共同构成的滨河公共空间系统纳入到研究范围中,同时总结了与居住区、城市建筑、商业建筑、交通节点结合的滨河公共空间四种空间模式和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法。张磊等(2007)以青岛白沙河滨河区为例,通过建设一个具有活力的滨水区来促进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在城市设计中,遵循景观经济一体化、资源利用集约化、要素整合立体化等原则,营造滨水区成为城市功能的核心区和市民的公共活动中心。钟国荣(2009)以斗门滨河城区为例,提出滨河地区的用地功能更新需从置换滨河工业、改造旧村、优化公共空间、补充服务配套设施、整治道路、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着手,实现各片区间的优势组合,完善整个斗门滨河城区综合功能的提升。黎凤林(2012)以重庆黔江区三岔河片区更新设计为例,在城市滨水空间更新策略上遵循“有机更新”理论原则,将整体改建、保护与更新等更新方式进

典型滨水项目案例研究

Sydney Darling Harbor 悉尼达令港
达令港是悉尼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澳大利亚的一颗璀璨明珠
q达令港(DARLING HARBOUR)位于悉尼市中心的西北部,它不仅是悉尼最缤纷的旅游和购物中 心,也是举行重大会议和庆典的场所; q曾经是悉尼重要的工业区的达令港由于港区工业的衰落沦为一个荒芜破落的死水港,直到本 世纪80年代,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复兴计划,达令港被改造成为庆典的中心场所。
1

Sydney Darling Harbor 悉尼达令港
q从1998年起,达林港的成功改造已吸引了多达1.5亿的旅游者,单2002年的游客就达1300万。 q达林港的改造也创造了4000个以上的就业机会,兴建了近120家的零散销售商店,50余家的咖 啡店和饭店,每年举办700余项各类活动。 q达村港地区宾馆业发达、规模大、空置率低。拥有约3000标准间的宾馆群和3300套供出租的 公寓。
2

Sydney Darling Harbor 悉尼达令港
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和商业设施:
q悉尼水族馆 ( Sydney Aquarium ) ──全球最大的水族馆之一,共有一万一千种澳洲的海洋生物 q澳洲海洋博物馆 ( Australian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 ──是当地最受欢迎的海洋博物館 q谊园 ( Chinese Garden of Friendship ) ──位于悉尼市心脏地帶的文化绿洲 qIMAX 电影院 ( IMAX Theatre ) ──樓高达八层的电影院透过超大银幕放映动感电影 q发电厂博物馆 ( Powerhouse Museum ) ──汇萃了澳洲文化与历史 q悉尼会展中心 ( Sydney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re ) ──澳洲举行重要盛事或会议的主 要场地 q寇卡湾美食港 ( Cockle Bay Wharf ) 及英皇街码头 ( King Street Wharf ) ──是悉尼著名的餐 饮及娛乐购物地区 q港滨购物中心 ( Harbourside Shopping Centre ) ──一个与众不同的购物、餐饮和休闲的场所
3

分析城市滨水居住区设计及需解决问题

分析城市滨水住宅区设计原则及需解决问题
2007-12-26 17:23:11 进入评论
作者:曹杰勇 摘 要:本文以我国城市滨水区建设的热潮为背景,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分析滨水住宅区与城市滨
水区的关系、设计原则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 滨水住宅区; 城市设计; 整合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建设的高潮时期,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排放的叠加影响,许多城市滨水 区的环境容量和生态不堪重负, 另一方面,, 一味地追求功利的开发,, 侵吞着城市仅有的水空间,, 优美的生活岸线受到污浊的工业区的排挤,造成了人与水的疏离,滨水区的特色景观丧失殆尽。 随着环境时代的到来,,在城市滨水区对水体的简单利用,渐进为高层次的开发,形成了人口、 经济向沿江、沿海聚集的倾向。为充实与更新城市风貌特色,滨水区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重 新成为今日城市设计的重点。
滨水区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 包括政治、 经济、 社会及技术等多个层面, 也就是说从策划、 规划、城市设计到项目的技术经济等问题要统筹考虑,这已经远远超出“设计”这一层面,虽然 设计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从设计的内容来讲,滨水区的开发也包括公共服务设施、休闲娱乐设 施、绿地景观及滨水住宅区等。在漫长的滨水区开发中,住宅的建设是最大量的,也是最贴近市 民生活的城市要素之一,更是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环境特色的要素之一。但是,在国内滨水住宅 区建设的局限性凸显无遗,比如说住宅区建设各自为政,缺乏对滨水地区的整体性研究;过分强 调自身的小环境建设,而无视城市其它区域对滨水环境的共享性等等。
作为城市中最大量的建设内容,住宅的建设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滨水区的住宅开 发更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而具有独特的魅力。
1 我国滨水住宅区历史概述 自古以来,水与人类的居住生活息息相关。由于生存、生活、生产的需要,原始的定居点一 般都靠近自然水系。如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点多在靠近河流的较高台地上;长江中下游由于地势

(可借鉴、需节选、滨水区规划)美国城市滨水区规划建设经验借鉴及启示

美国城市滨水区规划建设经验借鉴及启示———以泰州环城河为例 吴皓 【摘要】滨水区是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规划应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滨水区开发对城市整体布局、土地利用、经济繁荣等方面的影响,综合布局统筹安排,激发滨水区的活力。本文通过学习借鉴美国城市滨水区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泰州环城河规划建设,从滨水空间意象的转型、公共空间的建构、亲水空间的打造、交通系统的组织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城河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滨水区开发;国际经验;美国城市年,笔者有幸随泰州市城市规划考 2009 察团赴美国学习考察。通过这次考察,亲身感受了国外城市规划建设的成功实践,丰富了对国外城市规划建设先进理念的认识。就笔者个人而言,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美国城市滨水区的开发。 滨水区开发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现象。 美国许多城市把滨水区的开发,作为城市调 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振兴经济、提升内涵的重要手段。美国个大城市中有个 75 69 城市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滨水区的开发,国 内包括我们江苏许多城市也有这方面的成功 实践。近年来,泰州环城河规划建设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随着泰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河内外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有的发展目标、方向、结构在系统把握上还存在偏差,必须做出空间上的适应性调整和积极 应对。本文结合学习借鉴美国城市滨水区规 划建设的成功经验,试图对泰州环城河规划 建设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美国城市滨水区开发案例及经验总 1 结 城市滨水区开发案例 1.1 纽约:纽约作为美国的经济中心,是美国 最早制订区划法规的城市 ,它的规划编制和城 市管理在美国城市中都处于领先的地位。著名

相关主题